某医学网站商业计划书_商业计划书免费下载

商业计划(2.0版)

 

中华医学网络服务工程之一期工程

 

中华医学专业网

商业计划

 

[出版时间:2000118]

 

[指定联系人]

[职务]

[电话号码]

[传真机号码]

[电子邮件]

[地址]

[国家、城市]

[邮政编码]

[网址]

 

保密须知

本商业计划书属商业机密,所有权属于邦盛有限公司。其所涉及的内容和资料只限于已签署投资意向的投资者使用。收到本计划书后,收件人应即刻确认,并遵守以下的规定:1)若收件人不希望涉足本计划书所述项目,请按上述地址尽快将本计划书完整退回;2)在没有取得邦盛有限公司的书面同意前,收件人不得将本计划书全部和/或部分地予以复制、传递给他人、影印、泄露或散布给他人;3)应该象对待贵公司的机密资料一样对待本计划书所提供的所有机密资料。

 

商业计划编号:                         授方:

签字:

公司:

日期:

 

修订说明

              本《商业计划2.0版》是《商业计划1.0版》的修订版本,重要的修订包括:

1、  修改原版本中对公司战略的描述,原版本中的战略分析,隐含在笔者的思考和整个商业计划的背景之中,处于隐性状态;经过这段时间的讨论,我越来越感到有必要将战略提到前台、予以规范的分析和描述。这个一部分修正主要是给公司管理层而不是投资者看的。实际上这应该是一个内部文件。

2、  重要前提修订:原版本基于我们与中华医学会及专科学会能够达成协议、由后者组织高质量的医学内容,而合资公司原则上无须为内容的取得支付费用(知识产权成本)。当这一前提不成立的时候,必须将原版本作较大幅度的修正、调整。

3、  补充原版本对提供给业内厂商的服务的讨论;

4、  补充原版本中的市场分析,包括医疗改革、WTO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5、  补充原版本中的竞争分析

6、  根据上述修正重新拟订经营计划

7、  其他修改和补充。


目录

2

第一章:摘要              6

第二章:公司介绍和经营基础              9

9

9

11

12

12

12

13

14

14

16

16

17

17

第三章:产品与服务              18

18

18

基于WEB的内容、社区、商务服务和部分其他服务              18

公共区域的栏目设置              19

会员区域的栏目设置              20

基于IP会议型多媒体通信的特色服务              24

其他服务              25

25

第四章:行业与市场分析              27

行业背景              27

中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              27

1.1.1、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27

1.1.2、医疗机构配套改革              28

1.1.3、医药分家              29

1.1.4、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30

1.1.5、执业医师制度              31

1.1.6、药品分类管理              32

33

INTERNET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33

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现状              33

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34

项目              34

在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35

远程医疗应用的新特点              36

在其他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36

中国卫生信息化的发展              36

加入WTO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影响              37

中国医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37

全球制药商青睐中国市场              43

医改对制药企业的影响              44

加入WTO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影响              45

带有强制性的继续医学教育              46

47

市场分析              48

48

49

51

52

客户利益              52

52

52

54

公众对保健内容的需求将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54

第五章:竞争分析和风险分析              55

竞争者              55

竞争策略              69

SW分析              70

风险分析              71

第六章:营销策略              75

75

75

76

77

79

第七章:经营计划              80

第八章:财务计划              82

82

82

第九章:附录              88

88

1、历史              88

2、组织机构              88

3、国际医学交流              90

4、医学杂志的编辑与出版              90

91

1、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的职责(1994年规定)              91

2、称谓及企业标识              92

3、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内设机构和直属企业简图              93

94

1 项目目标              94

主要内容与行业范围              94

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              94


第一章:摘要

概况及商业模式

本公司是互联网上卫生、医药、保健等健康相关领域的内容、通信、商务、平台服务的提供者,是中华医学网络服务工程的投资者和经营者。

该工程是中国社会发展互联网络的示范工程、重点项目。

该工程的一期工程是中华医学专业网

本公司是一家处于创始阶段的公司。法定经营形式是中外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的中方有代表中华医学会的中华医学会科技发展中心、拥有公司25%的股权,中社网公司(N.S公司)拥有5%的股权;外方是在香港注册的邦盛有限公司,拥有公司70%的股权。

就当前来说,我们是投资、经营中华医学专业网的项目公司;我们的目标是使公司成为互联网上、面向医务专业人员的、中国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内容和服务提供者(ICSPInternet Content & Service Provider)。

我们向医务专业人员(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使用汉语的医生、护士、药剂师、技师、医院管理人员、企业内和企业外的研究开发人员等)提供:

——内容服务:用于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综合的(Comprehensive)、随时更新的(Up-to-date)、高质量的(High-quality)内容(包括教育性的、学术性的、交流性的和面向医疗实务的等);

——特色服务:实时交互式多媒体通信(如远程教育、会议、会诊等);

——商务服务:优惠价商品供应(电子商务)科技成果产业化、设备融资等;

——其他服务:如通向INTERNET上(其它)医学专业资源的途径(Access)、邮件列表、免费邮件。虚拟主机等。

我们属于纵向门户网站,为医务专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同时,我们向医药卫生行业内厂商提供了一个智能化的目标媒介,使厂商得以以相当高的成本效率向其目标受众诉求其销售相关信息。

收入来源方面,一期工程以医务人员的会员费和厂商支付的空间费和广告费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他收入则来源于实时教学、实时会议、交易机会、虚拟主机等特色服务、以及网站设计、开发、系统集成、咨询服务等非主营业务收入。

产品和服务

我们的产品与服务在一期工程中包括基于WEB的服务包(Service Package)和基于多媒体通信或其他形式的特色服务,这些服务是针对医务专业人员的。

针对厂商的产品包是用于诉求专业和商务信息的特定栏目、页面空间和多媒体空间。

竞争

我们的综合竞争优势可以保证我们取得和保持市场领先者的地位、获取足以给股东满意回报的市场份额。

我们的基本竞争策略是建立基于客户利益的竞争优势

管理

我们的管理层有下列人员可保证实现我们的计划。

刘扬声,男,[具体职位]。经济学学士、法学博士。历任联合国项目官员及副秘书长特别顾问、拉扎尔投资银行中国首席代表,具有二十年在中国和世界50多个国家从事项目投资及融资的成功经验。

王瑛,女,[具体职位]。律师。历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非经济室副主任、建行中国投资咨询公司法律部主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蒲圻特惠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建科住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等职。

合作关系

              我们最重要的合作关系体现在与中华医学会、与中国电信、与中社网的关系上。

发展规划

公司准备发展的项目包括面向公众的卫生保健网站(包括内容和零售),以及面向机构的医药品电子商务网站。


第二章:公司介绍和经营基础

一、项目与公司概况

中华医学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互联网上卫生、医药、保健等健康相关领域的内容、商务、社区、通信、平台服务的提供者,是中华医学网络服务工程的投资者和经营者。

              注:本文不区分CHINANETCNINFO,将它们都视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虽然CNINFO独立于CHINANET组网,但是对我们的商业讨论来说,没有什么区分的必要。

中华医学网络服务工程是国家计委立项的中国社会发展互联网络的示范工程、重点项目。

该工程的一期工程是中华医学专业网

公司拟于199912月成立,从现在到那时为筹建期。公司的营业范围包括……..。法定地址是北京市……..,注册资金……..万元,法定代表人是……

本公司是一个中外合资公司。合资的中方有代表中华医学会的中华医学会科技发展中心、拥有公司25%的股权,中社网发展有限公司(N.S公司)拥有5%的股权;外方是在B.V.I注册的邦盛有限公司,拥有公司70%的股权。

请参阅图表之投资结构

二、商业模式

就当前来说,我们是投资、经营中华医学专业网的项目公司;我们的目标是使公司成为互联网上、面向医务专业人员的、中国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内容和服务提供者(ICSPInternet Content & Service Provider)。

              注:我们不刻意区分网站,我们将前者看成比后者适用性范围更广的概念,请参阅图表之医学专业网网络拓扑图,它是我们使用网、网络的原因之一;其他原因包括我们可能推行的AFFILIATE PROGRAM等。

我们向医务专业人员(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使用汉语的医生、护士、药剂师、技师、医院管理人员、企业内和企业外的研究开发人员等)提供:

1.         内容服务:用于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综合的(Comprehensive)、可信赖的(Reliable)随时更新的(Up-to-date)、高质量的(High-quality)内容,这些内容是教育性的、学术性的、交流性的(交互式的)和面向医疗和医院管理实务的等等;

2.         社区服务:建设同业、同好的虚拟社区;

3.         商务服务:优惠价商品供应(电子商务);

以上三项构成了我们提供给医务人员的会员制服务

4.         特色服务:基于会议型多媒体通信的服务(如实时交互的远程教育、学术会议、远程会诊等);

5.         其他服务:如通向INTERNET上(其它)医学专业资源的途径(Access)、邮件列表、免费邮件、新闻组、即时通信、虚拟主机、医疗设备融资、科技成果、新药开发、临床试验的交易中介等。

              我们所说的医务专业人员,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使用汉语的医生、护士、药剂师、技师、医院管理人员、企业内和企业外的研究开发人员等。这些人员也可能是以医务机构的形式接受服务。

我们属于纵向门户网站,为医务专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医务人员对医学资料、继续教育、交流、协同工作、来自厂商的信息、拥有网站、购物消费、归属的需求,以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技能、修养、以至生活质量。

在服务于医务专业人员的同时,我们向医药卫生及相关行业内厂商(下文简称为业内厂商)提供营销服务,主要是网络营销服务(Web Marketing Services)。对厂商,我们主要是一个智能化的目标媒介。此外,我们还将向厂商提供诸如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库营销、网上促销、投融资等服务。

收入来源方面,一期工程以医务人员的会员费和厂商支付的赞助费、空间费、广告费、专项服务费为主要收入;其他收入则来源于商务服务收入、特色服务收入、以及网站设计、开发、系统集成、咨询服务等非主营业务收入。

请参阅图表之收入来源

三、战略要点

              网络服务工程及其一期工程的战略要点是:

1.         鲜明定位:一期工程是面向医务专业人士,与国内健康相关网站主要面向病人(公众)或定位模糊相区别。

2.         利用中华医学会的资源:利用医学会的品牌:中华医学会是有八十年历史的中国最高级别的医学学术机构,在专业人员和社会公众中几乎是家喻户晓,并具备可信赖的形象和广泛、深入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各专科学会、学组及专家系统的作用;紧紧围绕着专家、学术带头人(可包括国外专家),在经营的各个环节上充分利用名人效应 充分利用学会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控制和组织;在推动医学会、卫生管理部门进行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为其提供手段、工具的同时完成我们的市场开发、达到我们的目标。

3.         网上销售与网下销售相结合: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在网上直接销售(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一期工程在进行电子商务),也可以在网下用传统的方式销售,两者将结合使用。在近中期,我们将主要采用网下销售,这是由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我们拥有的实际资源(如将医学会系统各级分会利用为销售渠道)等内外因素决定的。我们注重的是销售的实效、是企业的健康、持久的发展,而不是这种销售形式的概念如何。

4.         会员制:我们服务的主体是通过会员制的形式、面向医务人员及医务机构进行销售的。我们相信会员制是最适合销售我们主体服务的形式。

5.         务实和灵活的经营作风:我们谨慎地将不易于普及推广的服务放在提供给会员的服务包之外,作为一种特色服务供会员选择;避免花钱赚吆喝的事发生在我们公司头上。这种作风将贯穿于整个项目和整个组织,比如我们采取的分阶段发展、步步为营的战略,发展规划

6.         采用符合发展趋势的技术路线:在可能提供的多媒体通信业务方面,不采用基于专网或线路交换的技术路线,而采用基于公用通信平台和IP的技术路线,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公司经营的灵活度,也符合IP一统天下的发展趋势。

7.         在技术的先进性与普及性之间寻求平衡:在中华健康服务网的建设中,将使用INTERNET技术与CTI技术(如电话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技术方案,让更多的用户可以享用我们的信息、为我们的用户(在这里是公众)提供有益的附加价值。

  1. 收购以获得核心技术:如果经营中发现IP多媒体通信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准备收购一家在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方面深具经验、拥有雄厚技术力量的小型公司,我们已经和该公司接洽过,并得到积极和正面的结果。(注:也可能不收购、而进行合作)。

四、技术应用

我们应用的技术包括WEB、全文检索、数据库、防火墙、流媒体、基于IP的会议型多媒体通信、电子商务技术、CTI技术等。

这些技术中的大部分由专业厂商的产品提供、另一些是我们要通过外协开发或自行开发的。

五、公司管理

1.管理队伍状况

公司拥有一支一流水平的管理队伍,他们在公司战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商务谈判、公共关系、网络经营上具有直接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

主要管理人员的简历如下:

刘扬声,男,[具体职位]1972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经济学学士;1975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法学博士。1975—1990年在联合国工作,历任联合国项目官员及副秘书长特别顾问等职。从1994年起,任拉扎尔投资银行中国首席代表,具有二十年在中国和世界50多个国家从事项目投资及融资的成功经验。

王瑛,女,[具体职位]。中国政法大学毕业。曾担任北京市石景山区司法局副局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非经济室副主任;建行中国投资咨询公司法律部主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蒲圻特惠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建科住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2.组织结构

由于组织结构的设计的许多重要前提(其中尤其包括与中华医学会合作的细节)尚未明确(并请参考第八章 财务计划成本与投资预测重大相关前提),并且用人是根据需要陆续招聘而来,所以下面只能视为一种可能的并且忽略了阶段性等许多要素的设计方式;之所以要勉为其难作此设计,是为了得出一个财务计划的框架。

这种楷体的文字只在对内版本中才有。下同。

下面的括号里的数字是计算用的月薪,单位:人民币元。

公司设总经理1人(20000)并兼管财务、主管营销的副总1人(15000)、主管内容及制作(相当于采购和生产,负责资料取得、与内容有关的对外关系、安排整理、录入、校对、美工)的副总1人(15000)、主管开发及技术支持的总工程师1人(15000)。

办公室:设主任1人(5000)、总经理助理1人(5000)、秘书1人(2000)、专职商务翻译1人(5000)、专职司机1人(1500)(车可以超过一辆),不设人事部门,其职能由办公室兼理。

财务部:设财务经理1人(5000),会计3人(2000)(一人兼出纳)。不设财务总监,由总经理或熟悉财务的副总兼理。多设了两名会计是考虑到众多的代理商及收款问题。

采编部:部长1人(5000)、采编人员7人(4000)、医学翻译2人(5000);

制作部:部长1人(5000)、资料录入7人(交叉校对;1500)、美工和多媒体制作编辑4人(5000);

技术部:(平均5000)部长1人、Webmaster2人、机房人员8人(每班两人、休息日倒班,每时每刻需要有2人)、专职开发人员4人。

注:建议采用服务器托管的方法以减少机房人员、也可以降低互联网连接成本,但是需要和中国电信等ISP洽谈关于托管的技术服务条件(比如接在什么样的端口上)和价格,现在我不知道服务器托管会不会使得我们不能开展某些业务,比如视频点播、网上直播、虚拟主机等、会不会影响我们更新、维护网站。假设我们最终采用服务器托管的方式,那么机房人员将WEBMASTER所代替,建议总共使用4个WEBMASTER,他们要负责内容更新、服务器监测维护、回答(解决)或敦促其他部门的人员回答(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要求。

销售部:(平均4000)部长1人、大用户部(自己直接销售)10人、代理发展与支持部10人、海外部3人、策划、公关人员2人。

不设专门的研究发展部门,因课题临时组建研究小组。

不设自己的法律部门,外聘常年法律顾问1人。

以上公司人员共计76人,平均月收入4631元,以13个月计全年。

3.董事会

我们公司的董事会由称职的工商界、金融界专业人士和医学专家组成。这个董事会协助我们的管理层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执行最有效率的任务。

董事会成员简历:

 

六、合作关系

              我们最重要的合作关系体现在与中华医学会、与中国电信、与中社网的关系上。

              请参阅附录之中华医学会简介中国电信简介中社网简介

              中华医学会虽然是我们的股东,但它并没有将一切资源都投进合资公司中,即使是投入公司的信息资源,合资公司还有收集、反馈、提出要求和请求审核等工作是需要和医学会及其下属机构打交道的。

              请参阅图表之对中华医学会资源的利用

              中华医学会是我们的原始内容供应商、其67种学术期刊是我们宣传自身的主要广告媒介、其每年100多次的学术会议是我们要利用的宣传和促销机会、政府赋予它的主管继续医学教育的权力是我们取得内容一个重要根据、其专科分会、地方分会是我们要利用的销售渠道、其近40万会员是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之一、也是我们想要利用的销售力量。所以,合资公司与中华医学会之间协作关系,关系到公司的产品种类和质量、经营成本、整体工作效率、营销力度等重要经营相关的因素,并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和价值。

              我们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洽谈、协商和沟通,已经和中华医学会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对今后运营非常有利的合作关系。

              由于我们的信息专网(在初期)是建立在中国电信的公用通信平台上的、客户使用我们的网络服务时也要使用中国电信的接入网、向他支付通信费和网络使用费,所以中国电信也是我们努力(并已经)建立起良好合作意向的伙伴。我们将和中国电信达成合作协议,一方面通过设立特别拨号号码等手段降低我们会员的通信费和网络使用费、从而降低资费过高的负面影响,对吸引更多的医务人员上网、更多地使用互联网、使更多的医务人员成为我们的会员非常有利;另一方面,降低我们自身的营运成本、提高我们的网络服务质量(如访问带宽)、并使我们能够提供别人不能提供的特色服务,比如基于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的高质量的会议型多媒体通信业务。

              中国电信除了是中国最大IAPIPP外,还是中国最大的ICP。我们将成为中国电信重点推荐的医疗卫生网站之一。在我们开通面向公众的网站时,我们有望成为中国电信各地门户网站的医疗保健内容的首席供应商;这些将给我们带来相当数量的访问流量。

              注:中国电信的作用绝不是仅仅限于降低我们作为ICP的通信成本,那个成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它掌握着接入网,从而极大地控制着用户(比如医务人员)消费我们的产品的总体成本。在有线电视的互联网接入成气候之前、在其它电信商进军接入网之前、在中国电信继续分割、真正的公平竞争能够实现之前、就我目前的认识水平而言,中国电信的这种几十年形成的、深入千家万户的优势是无与伦比的、不是任何一家其它NSP、ISP可以撼动的(给它20根骨干网光纤也是如此)。中社通信要拿(数据)通信业务去整合网站,任重道远。从医学网的需求出发,我只能首先想着去和中国电信合作。

              我们完全可以提出一种商业模式,既不靠会员费、也不靠广告费来生存——只要中国电信给我接入收入分成即可(如联众游戏)——除了中国电信,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

              中社网啊,帮我们这些网站争取来中国电信的这种支持吧!

              我们的信息专网是中国社会发展网络旗下专业网站群体中的龙头项目,医学网络公司的发起人也是中社网项目公司70%股份的拥有者。这一地位将加强我们与中国电信合作中的谈判地位,有利于获得电信范围更大、力度更强、条件更优惠的支持;同时,使我们获得高层公关、政策扶持、媒介宣传等方面宝贵的、可利用的资源。

              医学网在某一时刻,将全部、或部分地使用中社网系统中的通信平台、以进一步改进自身和用户的通信使用环境、以更低的费用获得更好的通信服务。同时,我们将在网络营销、系统集成、资金融通等方面获得中社网系统中各专业服务公司的支持,比如将在中社网门户网站获得显著位置等。

七、知识产权

本公司对核心知识产权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依靠有关法律的帮助、如版权法,商标法,商业机密保护法规等,以及有关合同限制条款。

八、场地与设施

我们的公司位于北京市………。这个场地是公司购买的,面积为……平方米。要花…….用于装修(包括计算机房的装修)。

公司的主要营业设施是计算机、网络设备(包括其中软件),公司的一期工程即医学专业网站首次投入需要人民币……万。除此以外是一些通常的办公设备,需要约……万。

我们预计在一期工程的进展中,随着访问人数的增加,我们需要将服务器、软件(和网络设备)进行升级。如果我们将营业的范围扩大到公众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我们并不需要增加场地,但可能需要增加人员、需要应用开发、外购软件、硬件设备的投资。

关于场地和设施的示意图,可参阅图表之办公区布局公司局域网

九、发展规划

中华医学专业网是本公司的两家主要发起人即邦盛有限公司和中华医学会联合推出的中华医学网络服务工程的一期工程。本公司准备在合适的时机推出面向公众的中华健康服务网和作为买卖双方交易平台的中华医药交易网。届时本公司将成为国内医药卫生领域、网络服务业的领先者。

其中,中华健康服务网是立足于中华医学专业网业已组织过的医学专家资源、是在专业资源的使用上进行扩展;另一方面,中华健康服务网可能采取帮助医疗机构、业内厂商拓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的策略。而中华医药交易网则可以视为医学专业网服务于医疗机构服务于业内厂商两个方向的扩展。

请参阅图表之发展规划

十、法规与特许权

中华医学网络有限公司从事医学、医药领域的信息服务业,此类服务需要中国卫生部的审批。今后公司还会进入医药品电子交易的领域,将受到《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局规定等的管辖。

991018日《电脑报》一篇题为《信息产业部表示:方正雅虎联姻合法》的报道,记者采访信息产业部发言人时,该发言人表示:吴部长重申的那个政策是1993年国家颁布的(即国务院55号文),这个政策也只针对电信营业领域,并不针对互联网产业,因此,所有互联网企业与国外的合作和融资,都与国家政策不相抵触,方正和雅虎的合作也不违反有关规定。如果这是最终定论,那么医学网这样的ICP毫无疑问可以引进外资。

根据9911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的双边协议,美国公司将获准投资中国的ICP


第三章:产品与服务

目前,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处在后设计阶段,策划和设计已经基本成型,剩下的工作是技术实现、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逐步进行调整、以及将内容充实其中、将业务开展起来。

一、产品与服务的分类

1.         按服务对象来分,可分为提供给医务人员的服务和提供给厂商的服务。这两类都是集成的服务包。这两类之外,还有属于非主营业务的System IntegrationInternet IntegrationApplication Service等,与公司的核心能力无关,本《商业计划》不予讨论。

2.       提供给医务人员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按技术基础进一步分为基于WEB的内容、社区、商务服务基于IP会议型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特色服务和其他服务。第一项也就是我们的会员制服务包,是我们提供给医务人员的主体服务形式。WEB页面空间也是厂商的主要宣传空间。

              对以上分类,请参见图表之 产品与服务1产品与服务2

以下是本公司业务(尤其是医学专业网站)的设计大纲和对内容取得方式的说明,我们确信对于这里涉及的功能,内容可以取得,技术可以实现,也相信这样的设计,将令我们的两类客户满意,并使我们的医学专业网具有世界优秀水平。

二、提供给医务人员的服务

1  基于WEB的内容、社区、商务服务和部分其他服务

WEB栏目是提供给医务人员的服务的主要形式。

请参阅图表之WEB栏目设置

下面是对栏目设置的一些说明。

1.        栏目是WEB栏目的简称。

2.        服务与栏目的关系:栏目必然是提供给某些人(可能是会员、也可能不是)的服务,否则没有必要开办它;服务不一定是栏目,哪怕提供给会员的服务也不一定是栏目。我们通过服务赚钱、我们通过栏目和其他形式实现服务。

3.        公共区域会员区域:一个栏目位于公共区域,意味着权限不受限制(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用浏览器进行阅读),但权限可能与他交没交钱有关(比如会员资格、比如交没交空间费)。一个栏目位于会员区域,意味着权限、或权限与他交没交钱(比如会员资格)有关。一个栏目可以同时位于两个区域,这时必然有其特殊考虑:通常是为了尽量增大来自厂商的内容的暴露度、或者放在两个区域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内容。两个区域中的栏目都是用来为用户(尤其是那些向我们交钱的人)服务的,这种服务之所以可以收钱,对厂商,一般是因为让他(发布)内容;对会员,一般是让他内容(也包括让他写内容、比如提出问题,也包括让他干别的、比如考试);公共区域的栏目除了为交钱的人服务外,也为没有交钱的人服务,但这种服务一般只是阅读有限的或特定的信息。

1.1  公共区域的栏目设置

请参阅图表之公共区域栏目和内容取得。说明如下:

1.       公共区域栏目和内容取得表中并没有穷尽所有实际网站上会出现的栏目或内容,比如通常网站都会有的关于我们与我们联系节目(网上直播)预告以及在网上促销的内容等等。

2.       在公共区域的主页面(也就是整个网站的Homepage),将列出网站、尤其是会员区域的内容更新提示。这就是网站更新栏目

3.       导航与目录版块体现CONTEXT,属于提供给医务人员的其他服务。我们也可能引入医学搜索引擎到本版块。

4.       来自厂商特别优惠两版块的说明请参见会员区域的栏目设置,该版块被同时置于公共区域会员区域,是为了增大厂商信息的曝露度。特别优惠是商务性的版块,我们显然希望面向所有对我们提供的商品感兴趣的人,而本网会员则享有特别的服务(比如优惠、累计赠奖等)。

5.       虚拟主机版块(卫生机构网站医学个人主页业内厂商网站三个栏目)中我们将提供等虚拟主机业务;在这里我们是IPP,并且借助于这项业务,增强我们作为专业领域ICP(ICSP)的地位。我们将为符合资格的专业机构和人员都提供一般的虚拟主机业务,而将一些特设的服务项目与会员资格挂钩、对厂商则是收取少量费用。

6.       医研企之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版块。医院、医学院校、研究机构在这里是交易的供应方,而业内企业反过来成为需求方(买方)。我们则在其间担任科技成果、新药开发、临床试验的交易中介。目前这一版块尚没有最终确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当前,可以将其视为提供给医务机构或医务人员(和业内厂商)的一种增值服务。

1.2  会员区域的栏目设置

会员区域分为5个版块,每个版块由若干一级栏目组成,表中已经列出。

1.       专业版块包括医学教育学术会议医学论坛医学新知四个一级栏目,是提供给医务人员的会员制服务包中的最具价值的部分。

a)       其中医学教育栏目是非实时交互的医学教育形式,可继续分为继续医学教育医学学位教育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全科医生培训等二级子栏目。

对继续教育来说,全国各地、无论课程的组织者是医学会、分会、专科学会、医院、医学院校、杂志社、金卫网还是其他,所有教案的文稿、参考资料和重要的图象、音频、视频资料、考试题目,都在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的要求下(经医学会专家委员会审查后)汇总到本医学专业网,使本专业网站积聚了大量教育性内容,形成一个网上课程总汇,给医生等提供一个网上的我的课堂,医生只用普通电脑、浏览器、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且费用低廉。

在这里可以学习、考试一起进行,考完试数据库里立即就有该医生的学分记录,医生还可以立即把学分证书打出来。

学生可以方便地与教师、同学交流。授课单位有义务上网答疑,其形式可以是BBS(电子公告牌)、FAQ(经常问到的问题)、E-MAIL(电子邮件)、CHAT(实时谈话、主要是笔谈)等。对于视频内容,无论是否安排网上直播,都将安排视频点播或下载(编辑过的实时教学录象、手术录象等;也可能安排一段样片,然后出售光碟)。

医学学位教育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全科医生培训将与具备资质的相应机构联合举办。

b)       学术会议栏目是中华医学会主持召开的学术会议的资料汇编,是非实时交互的(静态的)学术会议。特别重要的、如NOBEL医学奖得主的报告、则使用视频,供直播或点播。

c)       医学论坛栏目由医学会各专科学会(79个)、专科学组(176个)出面主持,在论坛中,分为主持人讲坛BBS(电子公告牌)两部分,前者又可根据医学内容的特点,分为参考手册实践指南病案分析医学图片库专题讲座病人教育等。

而这里的电子公告牌系统,将相成一种你问我答、我问你答我要把我的经验、体会和知识与你分享的良性互动,这种交互式的互帮互助是网络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互联网精神的精华之一,在这里会员将接触到全国(乃至全球)热忱的同行,与之交流、沟通。我们将通过设置年度十大热心会员奖项等措施、鼓励和推动(推广)这种参与、互助的互联网精神。

所有这些使得医学论坛成为一个重头栏目。这栏目也体现了对社区医疗、全科医生的支持——“我的网络助手我的(无数)同事和朋友我的资料库

d)       医学新知是体现出内容的时效性、先导性的栏目。该栏目由中华医学会提供的内容和我们在网上转载的内容组成。

3.       管理版块包括行业动态医院管理两个一级栏目。由于医院管理人员绝大多数也是医务专业人员,本版块可以被视为提供给一部分医务人员的额外的内容,他们从事着或在将来可能从事管理工作。中国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以及法制化、信息化建设进程都对医院的管理和经营提出新的要求,这是我们设置这个版块的特殊的时代背景。此外,设置这个版块也是发展会员时推出的团体计划的要求。

我们设想在医院管理栏目放置大量的启发性和实用性的资料,包括国外的先进经验、国内医院的探索与创新的深度报道等。实际上,我们会将某些著名医院的全套管理制度、或有特色的管理经验尽数上网、在医学界真正形成一种医学无国界医学无围墙的以人道、医德、互利互惠为基础的共识和风气。

我们将力求将本版块办得富有时效性、把握住管理上的热点、焦点问题。比如说我们准备在本版块中加重社区医疗全科医生的内容,如政策研究、报道、国内外经验介绍、理论探讨等等。

我们将通过中华医学会、约稿、转载、翻译等手段取得这部分内容。

4.         来自厂商版块既是提供给医务人员的服务,更是提供给业内厂商的服务,在此一并介绍。业内厂商可以分为药品厂商、医疗器材厂商和医院信息化产品厂商。

该版块包括专业诉求商情精粹新产品推广会三个一级栏目。将这些栏目放在一个单独的版块中既是内容分类的需要,也是因为这些栏目中内容不具备独立性的特性。

专业诉求栏目中,厂商(药品厂商、医疗器材、医院信息化产品厂商)根据我们的规范和指引发布专业性内容;商情精粹栏目则用以发布商业性的信息;新产品推广会是专为新产品上市而特设的营销服务栏目。

本版块和栏目的设置表明,除了页面上的广告外,商业化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由医务人员控制的、他可以选择看,也可以选择不看。

然而来自厂商的信息实际上对医务人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那么我们怎么解决这种既不能让厂商信息过多地干扰医务人员浏览、又要让厂商的信息就在医务人员手边的矛盾呢?

我们的设计将是这样的:将专业诉求新产品推广会医学论坛栏目和医院管理栏目结合起来。比如在进入医学论坛专科子栏目的时候,屏幕的左半部分(所谓部分,就是FRAME),是可逐级展开的目录(比如一个目录对应着一个专科学会),页面的右半部分是详细内容,并(在页眉位置)设相关厂商专业诉求相关商情按钮,比如按下相关厂商专业诉求按钮,则(在弹出窗口中)显示从专业诉求(和新产品推广会)的后台文件或数据库中、根据当前激活的左半部分的目录而智能化地筛选出来的厂商提供的信息。这样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方便地找到他所需要的来自厂商的信息。当然,就象前文讲到的,在这里,看与不看的选择是由医务人员自主做出的。

另外,本版块还将(通过设置留言板等方法)提供交互功能,使得浏览者(医务人员)可以方便向我们和厂商提出意见、建议、请求解答的问题、或索取更详尽的资料。

本版块将按照其中内容的特点而提供便于浏览和检索的信息组织方式,比如说提供按厂商查看按产品查看两种可供浏览者选择的界面、比如说再行设置下级栏目。

这些栏目还将按照厂商的要求、为其组织医学专家撰些介绍、评论或推广文章,以加强厂商的营销效果。

5.       社区版块下设会员社区医学文化两个一级栏目。

a)       会员社区栏目在技术和精神实质上与医学论坛的BBS是一样的,都是WEB形式的BBS(电子公告栏);之所以独立出另一个栏目是为了使内容分类更清楚;这里主要是专业人员除了医学、本职工作之外的兴趣组,比如电脑、网络、文艺、体育等;也可以有更为功利性的内容,如求职、招聘、二手货供求、出国留学资讯交流等。

b)       医学文化栏目的内容包括:医学与社会(新闻、论文、评论等)、医学与文艺(文学、绘画、摄影、影视等)、医学与法律(法规、案例等)。

社区版块实际将相成一个谈笑有宏儒、往来无白丁的高档次的同业、同好沙龙。这里的内容是主要是由会员产生、或推荐、摘编的,也有一部分内容是我们转载、约稿、翻译而得来的。

6.       特别优惠版块(或叫会员商城版块)与厂商(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业内厂商;也可以是其他交易型网站等)一起进行的促销活动。为的是让我们的会员得到更多的实惠,进一步培养会员对本服务网的忠实度。适合向会员促销的产品包括:书籍、影音产品、保健品、保健器材、计算机及外设、软件、办公设备、家用电器、新奇商品(NOVELTY)、国内外医学学历教育、旅游产品、金融产品等,这些产品或服务全部是按优惠价销售的。这个版块增加了本专业网的广告空间、并使得我们可以赚取交易型收入。

对以上介绍的所有栏目,我们还将向医务人员提供下述功能:

(全文)检索:该按纽将被设置于在会员区域每一个页面(的页眉位置),可以选择检索的栏目范围等,这里我们将应用最先进的汉语全文检索技术,并实现与结构型数据库的无缝连接。这也就是说,在专业网检索信息的效率,比到图书馆等传统渠道检索要高得多,比如说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明明知道我的书柜里有某一论文、可是我还是选择上专业网去找这篇资料,因为那更轻松、速度更快;而且在网上还可以看到我们推荐的、或智能检索到的其他相关文章、资料。

个人化定制服务:我们为会员提供我的专业网个人化定制服务,比如用于医学论坛会员社区。使用定制服务后,网站就好象专为你一人设计一样,那些你不感兴趣的东西被屏蔽起来了、而界面显得更加清晰和亲切。当然这种定制可以由医务人员随时调整、并将瞬间生效。

              以上介绍的是会员制服务的主要内容,我们还将不断推出各种提供给会员的增值服务,比如在线医学大词典辅助诊疗系统医学软件下载网上办公室网上秘书用市内电话发国际传真幸运会员等等,在此不再详述。

基于IP会议型多媒体通信的特色服务

提供给医务人员的特色服务包括实时交互的医学教育、学术会议、远程会诊等。

以下说明为什么要特意区分特色服务、以及我们对待特色服务的策略。

由于在目前,通过窄带、IP来完成会议型多媒体通信,视频、音频的质量无法保证;如果要面向全国各个城市同时授课,需要中国电信(包括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从服务器上,从费用上);在客户端费用支出也相当厉害(2B+D仅通信费每小时就在4元左右),这使得集中上课(分为医生各在本医院本地医生全部集中到一处两种)几乎成为必然,从而大大地影响了它相对于其他教学方式的优势;而在学生太多的时候如何制订实时交互的规则将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此外,习惯问题、终端设备的投资和使用也是多媒体通信业务的障碍,很多上网的人甚至从来没有用过NETMEETING这样最简单的通信软件、视频设备则无论商用还是家用都不多见。

实时学术会议与实时交互教学的情况类似。

远程会诊多年来在中国都处在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境况之中,从短期(比如2年)来看,远程会诊多半会是医院中带有科研性和试验性的活动,而并不具备商业经营的条件。从技术上看,通过通常的视频会议系统来进行远程会诊只是非常初级的形式,事实上严格的远程会诊有它自己关于图象、视频、传输的技术标准(如PACS),对窄带、IP是难以实现的。

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会议型多媒体通信业务放在了会员制服务包之外,作为我们服务中的可选项(视届时情况而定)、作为从属性的特色服务、作为事件促销来处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IP多媒体通信代表了通信的发展趋势,而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所以我们的策略是密切关注、研究技术的发展、社会的通信环境及其商业应用(比如说xDSL、CABLE MODEM、SETTOP BOX等),作好适应变化、把握机会的准备。

3  其他服务

提供给医务人员的服务还可能采取其他技术形式、包括其他服务项目,如邮件列表、免费邮件、新闻组、即时通信、虚拟主机、医疗设备融资、科技成果、新药开发、临床试验的交易中介等。这些服务可能是基于INTERNET应用,也可能与INTERNET应用并无关系(即采用传统商业开展业务的方式)。

三、提供给业内厂商的服务

我们向医药卫生及相关行业内厂商(下文简称为业内厂商)提供营销服务,主要是网络营销服务(Web Marketing Services)。对厂商,我们主要是一个智能化的目标媒介,一方面使厂商得以以相当高的成本效率向其目标受众诉求(Publish)其专业信息和商务信息(含品牌诉求),另一方面,通过页面广告、链接等为业内厂商自己的网站汇聚访问流量。

此外,我们还将向厂商提供诸如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库营销、网上促销、网址链接、投融资等服务。

请参见产品与服务2,该图中用灰底标出我们作为目标媒介时、与提供给厂商的服务有关的栏目和空间(空间包括WEB页面和多媒体空间)。这些栏目在前面二、提供给医务人员的服务一节中已经加以介绍。


第四章:行业与市场分析

1. 行业背景

1.1  中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

1.1.1、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我国五项改革内容之一,是国有企业改革三项保障体系之一,也是实施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重大措施之一。其主要原则可概括为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指出,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企业及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因此,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仅影响深远,涉及的人群范围也非常广泛。

今年年初《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颁布后,与之相配套的6个医改文件已陆续出台,这6个配套文件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的意见》;《关于确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的意见》和 《关于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的意见》。

这六个配套文件在政策上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在以下3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决定》的精神实质。一是对医疗机构和药店实行定点管理,这有利于方便职工,有利于促进医疗机构公平竞争,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制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范围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是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具体界定,是控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水平的重要手段。三是医疗保险基金的结算办法,是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关键。

这六个配套文件被称为医疗医药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参见附件关于《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的说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已)

1.1.2、医疗机构配套改革

(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到99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基本建立。为确保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成功,保证卫生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实行医疗机构配套改革已迫在眉睫。

1999年医疗机构配套改革必须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1.       在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各地要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与计划、财政部门充分协商,利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借鉴成功的经验,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调整医疗机构的宏观布局和功能定位,引导医疗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或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对于不符合规划要求或效率严重低下的,要实行关、停、并、转、迁。要充分利用现有医疗、防保资源,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并建立健全医院和社区的双向转诊制度,做到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

2.       加大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力度,最终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要重视医疗服务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各种管理规范、技术规范,提高医疗质量;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有关措施、规章都要立足于方便患者;要坚决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优质、高效、低耗、便捷为目标,切实加强内部经济核算;要下决心解决医疗机构人浮于事的问题,加快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因事设岗,竞争上岗,能上能下,减人增效。

3.       坚决推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制度,切断医疗机构与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联系,合理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在医疗机构内部,药品收入要按照新的财会制度单独核算,并交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按照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与效率指标合理返还;要积极探索药品公开招标、联合或集中采购等形式,严格规章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和监察,增加药品采购过程的透明度,确保药品质量;坚决杜绝开大处方、不合理使用贵重药品等不适当做法。

4.       加强管理,降低医疗成本,适当提高医疗技术劳务价格,理顺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与物价、财政部门协调,逐步地、合理地提高医疗技术劳务价格。提高医疗技术劳务价格,应该是在医疗机构通过成本核算和加强管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减少药品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5.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提高医疗质量。要认真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保证医务人员基本素质,抓好思想教育和优良作风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全心全意的医疗服务。

1.1.3、医药分家

药价居高不下、混乱无序一直是近年来医改进程中社会关注的热点。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西药价格年均涨幅在25%以上,中药价格年均涨幅在35%左右。1998年物价普遍回落,但药价的涨幅仍达22%。

导致药价猛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药品经销过程中折扣率过高,医院为追求药品批零差价收入而过多地向病人开高价药。目前国家允许医院进药的批零差价是15%,折扣率是5%,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医院实际执行的药品批零差价远远高出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甚至高达60%,折扣率竟达17%。这种情形助长了药价的飞涨。在某种程度上,一些医院已经沦落为药品推销商。

医改的新政策实行医药分家,医生给病人开什么药和自己的收入不挂钩,在没有实际经济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医生就会比较客观地开药,药厂给医院的回扣也就不会再追加到病人头上,药价自然会降下来了。目前,国家拨给医院的财政补贴连年减少,诊疗服务收费标准又普遍偏低,再加上医药分离,医院依靠从药品上增加收入的做法将成为明日黄花。同时,病人自我药疗行为将进一步增加,选择诊疗机构的自主权也将扩大,这些因素将使得部分医院在未来改革的一段时期内陷入困难局面。不过,这对于规范医院诊疗行为、维护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促使医疗保险制度走上规范有序的健康发展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1.4、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是卫生部1999年重点工作之一。张文康部长指出: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强调机构设置和职能的统一,同时必须同步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建国后几十年,全国各级行政区域都建立了以卫生防疫站等防保机构为主、具有卫生监督管理和防病职能的机构,形成了全国性的卫生监督和防疫网络,在防疫防病工作中发挥了历史性的重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完善,卫生监督的内容、范围、方式、手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我国卫生监督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和效率。

卫生监督改革的做法是:

监督执法与有偿服务分离,对卫生法制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卫生行政执法工作的力度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执法的公正性将得到可靠保证。

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强调机构设置和职能的统一。新的卫生监督体系的这种统一性体现了我国法律制度的特点和要求,是卫生监督执法效率和公正性的重要保证。

必须同步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在改革中,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法制机构的建设;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卫生监督队伍的管理和教育,提高素质,提高监督执法水平;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员不能从事有偿服务、产品监制等任何有碍公正执法的活动。

在进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同时,要认真研究解决防保体制问题。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防保体制改革紧密相关,要充分调研,统筹兼顾,积极推进。防保体制改革也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区域卫生规划指导原则。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防保体制改革,有条件的地方要借鉴上海等地进行防保机构重新组合、调整功能的做法,将现在按条块分散设置的防保机构合理地精简合并,建立综合性防保机构,发挥卫生资源的综合效益。要开拓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要充分发挥综合性防保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作用,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满足群众的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需求。

1.1.5、执业医师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99年51日起正式实施)摘要:

  第二条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第六条 医师的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聘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医师可以依法组织和参加医师协会。

  第八条 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医师资格统一考试的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师资格考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第九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第十条 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第十二条 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第十三条 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第十四条 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第二十一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三)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四)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第二十五条 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第三十一条 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应当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定期考核

  对医师的考核结果,考核机构应当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六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允许其继续执业;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医师考核工作。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医师培训计划,对医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为医师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提供条件。

  第三十五条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和计划保证本机构医师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承担医师考核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医师的培训和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和创造条件。

  第四十七条 境外人员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1.1.6、药品分类管理

实行医改前,药品没有实行分类管理。例如,像抗生素、催眠药等必须在医生指导和监督下才能使用的药品,在城乡的药店普遍都能任意选购。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目前对病人产生不良反应的47种药物中,处方药占42种,其中,抗感染药不良反应的发病率最高,约为41.28%。实行医改后,我国将执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和药品分类管理等一系列新政策,能够减少病人吃错药的发生,加快自我药疗的进程。目前,世界上60%的人每天服用一种药品,其中57%属于自我药疗。在美国,出现了患病时用非处方药治疗的人比找医生看病的人多4倍的现象,92%的患者对非处方药的疗效感到满意。

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局长令)]

  第二条 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第八条 根据药品的安全性,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经营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批发企业和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它商业企业可以零售乙类非处方药。

  第十条  医疗机构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决定或推荐使用非处方药。

  第十一条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购非处方药,并须按非处方药标签和说明书所示内容使用。

  第十二条  处方药只准在专业性医药报刊进行广告宣传,非处方药经审批可以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

  第十三条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有关审批、流通、广告等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011日起施行。

1.2  INTERNET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1.2.1. Internet 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现状

  目前Internet技术在世界各国医疗卫生领域得到快速普及和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Internet已经成为医疗服务、医学科研、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例如,医生可以利用Internet收集病人信息、保持与病人的沟通联系,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研究人员利用Internet网络查询各种资料,开展跨地区和国际间的合作项目;医学院校利用Internet开展远程教学和提供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公共卫生研究和管理部门借助Internet收集和处理各种有关信息。

  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Internet推广和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用效果异常显著。发展中国家的医务工作者,可以借助Internet利用发达国家的卫生资源信息、跟踪先进医疗技术动态,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在卫生管理和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差距。目前,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Internet应用包括如下功能类别:

电子邮件:通讯和交换信息;

新闻组:使各国专家克服地域上的分离,快速方便地协同工作。例如:ProMED-mail 在世界范围内,有140个国家的15千人参加,这些志愿者利用该新闻组收集和发表有关人类、动物和植物急性传染疾病的信息;

网络数据库:文献查询和数据资源利用,例如,检索医学科技情报数据库。

信息发布和WWW站点建设:信息发布,数据信息收集、远程教育等。

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应用:远程医疗咨询、远程诊断和远程手术等。

实时多点的电视电话会议和学术广播和学术广播会议。

1.2.2. Internet 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Internet 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中信息收集、数据处理、信息分析利用必不可少的工具。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将会是21世纪改善和促进人类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1.2.2.1 Megacity项目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将面临城市化带来的新问题。许多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正面临城市人口膨胀,社会老龄化,环境污染等卫生和健康问题。面对这些威胁,WHO(国际卫生组织)希望通过Internet网络,加强世界各国城市间在卫生领域中的合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本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增强各城市卫生机构之间的网络互访;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利用;促进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为此,WHO指定WCKWHO日本神户卫生发展中心)具体负责Megacity项目的规划、开发和实施工作。本项目于19973月启动,首批项目城市包括:东京、达卡、上海、雅加达、圣包罗等城市。WHO将为这些城市提供必要的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WCK负责软件开发、技术培训以及服务器安装等技术支持。目前,WCK以日本东京为原型,开发出一套包括有东京1800个卫生机构的网络数据库,并将其安装在WCK网络服务器上。其他城市的数据资料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1.2.2.2 Internet在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Internet初期的建网宗旨是利用网络技术促进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Internet在科研和教育中的应用远远高于其它领域。

Suppercourse项目:本项目是由美国NASANIH支持,匹兹堡大学具体实施的一个远程教学项目,其目的在于,利用网络技术发展医学教育,降低培训费用,提高教育质量。课程内容涉及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卫生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目前已经提供了50余门课程,具有英文、日文、中文(台湾)、德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等版本。任何Internet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以交互自学方式使用这些课程。为了提高用户访问速度,已有10几个国家在本国建立了该项目的国内镜象节点。该项目的开发工作仍在不断的进行,课程开发人员主要来自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和研究单位的志愿者,目前已经有600以上的开发人员。

网络医学期刊

随着Internet应用的发展,各类报刊纷纷建立网络站点。网络医学期刊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端倪。与印刷期刊相比,网络期刊具有如下优势:出版发行速度快、文章长度不受版幅限制、文章内容便于查询,读者对文章内容可以直接摘抄复制。一些传统的印刷期刊也开始利用Internet Interne网络。例如:一些编辑部在选择录用文章之前,将这些预选文章在网络上与有关人员进行讨论,有关专家可通过网络对该文章提出评论意见,然后编辑人员再决定是否录用该文章。

网络数据库和医学图书馆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库资源利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使得近年来数据库应用得以飞速的发展。医学研究人员可以在办公室或家中访问世界各地的数据库资源。这些数据库内容包括:科技文献数据库、图书资料(文字、图型、图象)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例如:手术操作录象)以及各种药物、生物化学和遗传生物学等数据库。网络化的发展,已经使数据库应用见到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2.3 远程医疗应用的新特点

目前的远程医疗概念已经不局限于点对点的医疗咨询活动。发达国家已将远程医疗定义为:借助Internet网络技术,医务人员通过交互方式的声音、图象和数据传输所进行的医疗活动。这些活动内容包括:医疗咨询、检查、检验、诊断和治疗、数据库资源利用以及信息查询等。远程医疗网络应具备如下特点:

——具备多带宽网络满足各类信息传送的要求,其中64K的帧中继线路,用于医生之间电子邮件交换和信息查询;384K高速线路,用于提供图象传输和动态图象信息交换。

——高清晰度显示设备(HDTV)。

——页面或点控制设备,在远程控制客户端图象显示设备或检查仪器等。

——使用加密技术传递病人信息。

1.2.2.4 Internet在其他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Internet已经成为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一种必要手段,几乎在公共卫生和卫生管理的各个领域,都可见到Internet的应用。如:

——Internet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Internet在统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Internet在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1.3  中国卫生信息化的发展

国家明确提出信息化建设, 是于1993年部署国民经济信息化工作开始, 从实施金桥金卡金关等信息化重大工程起步的。在三金工程的带动下, 国务院各部委信息系统建设也纷纷启动。卫生部根据国务院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结合卫生系统计算机信息事业十几年来发展的实际, 提出了《关于建设金卫工程的几点意见》, 9510月下发卫统发(95)第4号文, 向全国卫生系统进行了部署。各省(区、市)、各单位积极响应;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也积极加入国家金卫工程, 把军队卫生信息化工程列为国家金卫工程军字123号工程。

968月部计算机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了关于金卫工程的初步设想, 并于10月召开了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讨论会, 请与会代表对初步设想进行讨论, 提出了修改意见。97年初,卫生部计算机领导小组更名为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信息办,仍设在部统计信息中心。

97年的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上决定以金卫工程为重点工程推动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现阶段金卫工程主要内涵包括医院信息系统以及与医疗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结算支付系统, 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应逐步开展远程医疗。

自金卫工程实施以来,整个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已经建立的信息或网络系统, 如医院信息系统、防疫信息网、医学科技信息网正在逐步完善和提高;其它的各业务子系统也在稳步实施,如:地方病防治、妇幼卫生、科技教育、检疫、计划财务、政法信息、办公自动化系统, 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设等均己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些都为中华医学网络服务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观念上、设备上的基础,并且已经逐步培育出医务专业人员和机构对专业信息和电子商务的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1.4  加入WTO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影响

1.5  中国医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5.1 1998年医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999615日,国家经贸委医药司通报了1998年全国医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998年医药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国内特大洪涝灾害的严峻形势下,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拓市场,坚定不移实施"三改一加强",一手抓扭亏,一手抓增盈,积极探索体制转换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使医药经济保持了平稳的发展势态,但经济运行的质量还有待改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现就1998年统计年报资料,对主要经济状况作简要分析:

1.5.1.1 医药经济的发展速度较高

    1998年在外部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医药经济仍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完成1712.8亿元,1997年增长19.8%,其中化学药品工业1187.6 亿元,1997年增长22.2%,医疗器械工业102.1  亿元,比1997年增长2.2%,中成药工业334.9亿元,比1997年增长26.2%;工业增加值468.3亿元,比1997年增长14.8%(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商品销售总额1180.6亿元。比1997年增长18.18%,增长速度高出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原价1105.3亿元,其中工业911.5亿元,比1997年增长15.8%,批发零售贸易业193.8亿元,比1997年增长6.8%;流动资产1781.6亿元,其中工业1247.4亿元,比1997年增长12,批发零售贸易业534.2亿元,比1997年增长3.4%;按财务口径计算,销售收入完成2169.4亿元,其中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273亿元,比1997年增长12.1%,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收入896.4亿元,比1997年增长5%。

    1998年化学原料药总产量完成34.66万吨,虽比1997年下降3.5%,但生产总能力和生产总量仍位居世界前列。主要制剂中:抗菌素分装1007420万瓶,针剂3794221万支,片剂28963948万片,大输液176560万瓶,胶囊4443680万粒。

    出口产品的结构无明显改善,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少。1998年医药工业产品出口340161.41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9.5,其中化学原料药出口175222.27万美元,占出口产品总额的51.5%,且主要以中、低档原料药为主,制剂出口43610.61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2.8%。原料药与制剂的出口比为4:1

1.5.1.2 医药经济整体效益不太理想

    1998年工业增加值虽然增长速度较高,但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60%,也就是说医药工业新创价值比1997年提高仅0.6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2.4%,比全国工业销售的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工业实现利税165.5亿元,比1997年增长14%,其中实现利润77.22亿元,1997年增长10.3%;但工业企业的盈利水平没有改善,销售利润率6.07%;总资产利润率3.30%,与1997年基本持平。医药工业应收帐款净额为393.9亿元,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88.53亿元,这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的47%,造成资产沉淀,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流动资产占资产总计的53.30%,流动负债1145.1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2%,流动比率为1.09,已近乎不良型。工业企业亏损面为37%,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5亿元,占利税总额的21%,比1997年增长了3%

    医药批发零售贸易业1998年实现利税23.64亿元,比1997年下降2.7%,其中利润总额3.24亿元,1997年下降19%;销售利润率仅0.36,是历史上最低的一年;流动负债576.2亿元,流动比率为0.93,属于不良型。批发零售贸易业的负债总计61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1%。企业经营情况差,亏损上升,全国有16个省(市、区)出现汇总性亏损,亏损额达10.3亿元,相当于实现利税的3.2倍。

1.5.1.3、股份制经济和"三资"经济发展迅速

    医药经济结构已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尤其1990年以来,股份制经济和"三资"经济发展迅速。1998年的统计年报显示:在医药工业中,国有经济占39.8%,集体经济占20.5%,股份制经济占21.0%,"三资"经济占15.2%,其他经济占3.5%

    从占有的生产要素和产出额看(见表一),虽然在医药工业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上升较快,但公有经济还是占主导地位。非国有经济生产要素与产出额的比重均低于国有经济,不容忽视的是股份制经济和"三资"经济近几年的发展快于国有经济。

表一

                     按资产总额计算(%            按工业产出额计算(%

                 1990   1995   1998      1990   1995   1998

医药工业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国有及国控股经济   82.86    59.9     46.3       82.2     55.9     39.3

集体经济           13.6     10.0     7.5        15.1     13.5     11.0

股份制经济         --       13.6     28.1        --      12.4     27.2

"三资"经济         --       15.2     16.3        --      16.2     19.9

其他经济           3.54     1.3      1.8        2.7      2.0      2.6

  说明:1990年以前,"三资"和股份制经济占的比重很小,统计时均包括在其他经济中。四 、医药经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据统计年报资料显示,医药经济的区域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东部地区总体发展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已开始发挥并逐步变为经济优势,1998年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快于东部地区。

    从地区的增长速度看,东部地区工业的增长较谨慎且有起伏;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增长高于中西部地区且较稳定。西部地区工业的增长快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见表二)。

表二

      时间               医药工业                    医药批发零售贸易业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八五"期间(% 22.9     20.6     22.0           25.7     15.4     15.6

  1996年(%     20.7     17.1     26.4           13.5     10.1     15.9

  1997年(%     8.2      7.7      27.4           12.6     4.2      5.6

  1998年(%    16.2      11.6     22.6           25.4     1.8      4.8

表三

                      医药工业                医药批发零售贸易业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1990年(%    61.48    28.44    10.08      54.93    28.83    16.24

    1995年(%    64.00    25.28    10.72      65.12    22.30   12.58

    1996年(%    63.87    24.40    11.73      65.39    21.71    12.90

    1997年(%    62.63    23.82    13.55      67.00    20.60    12.40

    1998年(%    61.80    23.50    14.70      67.70    17.70    11.00

    说明:1998年批发零售贸易业的比重中,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占3.6%

    从地区所占的比重看,1990年以后东部地区占绝对比重,西部地区工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的比重逐步在提高(见表三)。1998年占全国医药工业比重超过5%的地区有8,即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河北省、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其中6个分布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各1个。1998年占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比重超过5%的地区有6个,全部分布在东部地区,即: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北京市

1.5.2 1999年1-8月医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5.2.1 工业生产增幅较高,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今年1--8月份医药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完成1206.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工业增加值319.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8.6%。虽然医药经济总量的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且增幅高于全国工业生产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但从趋势分析,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根据市场供求情况来安排生产和调整营销策略,在产品价格下降或中间投入增加的情况下,总量指标的增幅可能下降。8月份当月除了股份制企业增长较快,增幅达86.3%,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1%,集体及其他企业下降17%;产品产量增幅也减小,化学原料药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8.8%,中成药总产量增长10.4%

  工业销售产值完成87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6.2%,与工业总产值同步增长;工业产销率1--8月份累计为92,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8月份当月产销率为97.6%,是今年以来最高的一个月,尤其是辽宁、黑龙江、上海、湖北、湖南、云南、重庆、陕西、新疆等九省市的产销率都在100%以上。15个国家重点大型企业集团的产销率为93.2%,比上年同期下降2.5%,其中降幅最大的江西江中制药厂达23.25%。产销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药品价格普遍下降,使大型骨干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减少、销售下降、存货增加。在15个国家重点企业集团中87%的企业存货比上年同期增长,山东鲁抗医药集团的增幅达到87.4%,比工业总产值的增幅高67.43个百分点;华北制药集团公司和河北制药集团公司产成品存货增幅都在40--45%以上,丽珠医药集团的增幅快于工业总产值的增幅。

  1--7月份完成工业销售收入818.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工业利润总额完成5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5%。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经济效益突出,拉动了行业利润的增幅,15个国家重点企业集团的利润合计9.37亿元,占全国利润总额的17%,比上年同期增长42.84%。其中江苏靖江葡萄糖厂增长7.3倍、天津药业有限公司增长3倍、山东鲁抗医药集团和华北制药集团公司均增长近2倍、河北制药集团公司增长86%、哈尔滨医药集团增长52.56%

  1--7月份产品销售利润率6.69%,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企业亏损面37.1%,比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应收帐款净额为399.27亿元,产成品资金占用为267.5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1%8.7%,这两项资金一直居高不下,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48.1%,造成资产沉淀,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如15个国家重点企业应收帐款净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5.02%,应收拖欠款增长16.77%,产成品存货增长17.71%,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资产负债率为60%,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1.5.2.2 医药商业销售有所好转,利润增幅较大

  今年1--8月份医药商品销售总额完成722.97亿元,比上年同期累计增长4.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583.14亿元,占销售总额的93%,比上年同期增长8.1%。销售总额位居前五名的省(市)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湖南;在销售总额中对居民和社会集团零售额完成418.08亿元,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4.20%。在销售总额中,药品类和中成药类的增幅均高于平均增幅,分别为10.3%13.2%,唯有医疗器材类比上年同期下降3.3%

  1--7月份医药商业销售收入完成54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商业企业亏损面为34.9%,比上年同期下降近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完成3.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22%,主要是江西、山东、重庆、广东等省(市)的增幅大,由此拉动全国的增幅;销售利润率0.57%,比上年同期增加0.16%,销售利润率在1%以上的省市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重庆、宁夏、新疆等九个省市。

  17月份全国有15个省(市)的利润总额出现汇总性亏损,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减少0.3亿元,占实现利税的33.3% 医药商业存货为181.62亿元,占流动资产的32.8%,这是造成流动资产周转缓慢的原因之一。资产负债率高达82%,流动比率为0.92,属于不良型。

1.5.2.3 医药进口继续保持高幅增长,出口下滑开始缓解

  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分析,医药商品进口继续保持较高的增幅,今年1--7月份进口额12278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1%,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卫生材料和中成药,中成药进出口是近几年来第一次出现了逆差,1--7月份累计达13057万美元;化学药中原料药进口额的增幅较大,而制剂的进口额却下降了38.8%,这是当前国内药品消费的一个趋势。

  医药商品出口下滑的幅度有所缓解,1-7月份出口额185475万美元,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5.2%。出口额下降最多的是化学药制剂,达72.5%,其次中成药下降16.3%,中药材下降10.9%。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医药商品出口市场的不利影响,我国医药出口的重要市场是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1998年以来这些地区金融动荡,货币贬值,使医药行业在这些地区的出口额下降幅度超过20%以上。

1.6  全球制药商青睐中国市场

  中国海关统计,99年前八月,中国进口化学药品一万五千多吨,金额五亿三千多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四成二和一点一四倍。

  与许多行业一样,中国近年已成为全球制药商青睐的大市场。进口药、合资药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直线上升,目前进口药与合资药已占中国化学药品市场的三分之一,在大中城市占据了半壁江山,广州市场进口药的市场份额是国产药的两倍。

  截至98年底,中国共审批发放《进口药品注册证》近两千个。而实际上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中国市场的外国药品至少占国内市场现有进口药的一半以上。如去年查处的海南省医疗设备服务公司进口的德国克菌胶囊,经审计署审计实际销售数是口岸进口检验数的八倍以上。

  在洋药登陆的同时,许多外国制药巨头通过独资、合资控股等方式进军中国市场。从一九八0年中国出现第一家合资医药企业开始,到98底,中国医药三资企业已达一千七百九十家,协议外资金额二十多亿美元,实际投入十五亿美元。

  目前国际最大的二十五家医药跨国公司已有二十家在中国落户,强生、史克、施贵宝、汽巴、杨森等世界著名的医药巨子被中国百姓所熟知,中国四成的医药企业有合资项目。在中国最大的五百家外资企业中,医药企业占十四家,其中外方控股的有十三家。这些企业多以中国国内市场为目标,出口为数不多。

  调查显示,在中国医药市场最畅销的五十种药品中,有四十种是洋药。合资制药企业销售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二十。

  据分析,洋药走俏的原因主要有:一,包装术高超,广告攻势远胜于中国国有企业。二,国产药品价格多受限制,目的是为了让普通百姓用得起药。而进口和合资药定价是放开的,实行备案制。三,由于中国医院未分家,医院的经费七成靠卖药获得,同时执行公费医疗制度,因此越贵的药,进销差价越大的药,医院越喜欢进,洋药在这方面具有国产药不可比拟的优势。

1.7  医改对制药企业的影响

医疗改革对药品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企业要赢得市场并非易事,如果你的产品被列入处方药目录,你将失去零售药店这一庞大的销售渠道;如果你的产品被列入非处方药目录,那你的营销又得调整。随着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药品的消费结构将有较大的调整。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的选择原则之一,就是诊疗所必需、疗效稳定、价格合理,把有限的医疗保险金用在保障人民基本医疗需求上。因而一些疗效确切、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国产药仍将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这对于国内药品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相比之下,合资制药企业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在某些大城市,外国和合资公司的销售额所占药品市场的份额高达80%。不过他们的药品价格通常要比中国公司生产的同类药品价格高出好几倍,一个是他们的药品疗更佳,另一个原因是消费者认为外国品牌有可靠性而自愿支付高价。

新规定(这个规定出处暂时没有找到)不是要求把价格限死,而是要规定利润幅度。各医药公司必须公开财务账目,普通药品利润率在8%以内,国内不能制造的合资新药利润率可达25%。这样的计划对合资制药企业来说,同样不是什么好消息。新的利润率将取决于各种药品的生产成本,不考虑研制费用,而这些费用和其他间接费用远远超过新药的制造成本。国内的制药公司一般不会碰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大都致力于生产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药品如维生素类,或是仿制国外药品,而很少去自行研制高精技术药品。这一限制对依靠创新取胜的西方公司却形成了威胁。

此外,新规定把所有药品的销售间接费用扣价比例一律固定为25%,这一些规定看似宽容,但制药公司如果想在对某些特殊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知之甚少的医生和患者当中建立新市场,必然受到新规定的阻碍。同时更不利的是,允许的加价比例将按公司的上期销售额计算,这对努力扩大业务的合资制药公司同样会造成损害。如果医院仍然要求折扣,西方公司已不可能通过提价来进行补偿。

1.8  加入WTO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影响

    医药行业是国内兴办合资企业较早的行业之一,医药行业的技术进步得益于对外开放。因此,加入WTO可以增加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走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不利的方面也非常明显,与国外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领域和产品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1998年我国医药行业进出口总额49亿美元,出口额34亿美元。出口中,化学原料药如青霉素、维生素系列、磺胺系列以及一些药物中间体占了绝大部分,这表明我们的产品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包括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东南亚市场与国外产品平等竞争。近年来,我国生产的化学原料药,在技术上有很大的突破,生产水平提高的速度相当快。一旦加入WTO,我国化学原料药将占据更多的国际市场。

    加入WTO将给中药出口带来机遇。现在中药出口一直增长缓慢,与国外对中药的不理解、排斥有关。加入WTO后,某些国家不能再以要求卫生部注册、提供外交部证明文书、出据GMP报告等非关税手段来阻挡我国中药进入该国市场。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对中药的宣传,重视中药质量的稳定,走科学化的道路。近年来,复方丹参滴丸 杏灵颗粒双黄连等产品在这方面做出了较好的尝试。

   医药行业将受到的冲击较集中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国外药特别是新药、专利药品和一些制剂品种进口更容易。目前我国进口关税平均在14%左右,加入WTO后,最终将会降到5.5%-6%,这更利于进口药进入我国市场,且价格会比现在更低。这会增加我国产品在国内销售的难度。

    第二、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器械品种承受更多压力。尽管现在国内企业与和国外的差距在缩小,但由于我们的技术研发水平落后,仍存在很大差距。如果关税降低或是许可证控制办法被取消,国外产品长驱直入,我们的产品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第三、从近期看,服务业贸易的开放会给医药商业带来冲击。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已允许搞中外合资商业企业试点。国家经贸委《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提出了进行零售企业的中外合资试点。当前医药商业改革滞后,流通方式落后,效益低下,全国已有16个省出现汇总性亏损。为此,医药生产企业在产品结构方面应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医药商业开放速度不宜太快,步子不宜太大,要积极谨慎。

针对加入WTO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关部门减低关税时应考虑先降低原料药进口关税,后减低制剂类产品关税,医疗器械类产品应先降元器件关税后降低整机关税;并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相应的技术壁垒措施等。

1.9  带有强制性的继续医学教育

卫生部1991年7月1日《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为主的一种终身性的医学教育。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毕业后通过规范或非规范的专业培训,正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既是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应享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讨论会、专题讲习班、专题调研和考察、案例分析讨论会、临床病理讨论会、技术操作示教、短期或长期培训等。为同行继续医学教育提供教学、学术报告、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等,亦应视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应以短期和业余学习为主。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有明确的目标并经考核认可。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经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最低学分数为25学分。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试行办法》规定: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都应该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取得25学分。学分分类学分和类学分,类学分授予需经审批和专项备案的项目,类学分授予自学和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在规定每年所获得的25学分里,为保证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所学内容符合四新,其中类学分需达到510学分。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院医务人员还规定5年内必须获得国家级项目510个学分。就是说,要求他们必须参加国家级项目学习,以便及时了解或跟上国内外科学技术新发展。

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已制定《继续医学教育九五计划》。逐步建立和改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在全国普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到本世纪末,使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覆盖率不低于85%,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学科专业覆盖率不低于85%,从而使我国广大地区的各项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水平都得到不断提高,跟上国内外医学科学的发展水平。

1.10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997月的《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明,中国上网人数已经从9812月的210万猛增到996月的400万,六个月中几乎翻了一倍。这是在中国,至少连续两个半年上网人数翻番。

19993月和12月,中国电信两次调低上网资费,后一次的调价方案中包括将CHINANET163)的拨号通信费从每三分钟0.18元降低50%0.09元;并承诺将来不时调整资费。

199911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双边协议,中国从入世日起外资可掌控电信公司股权49%入世后两年,增加到50%。中国电信市场潜力甚大,可能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导致多个市场主体的出现和参与竞争,从而大大提供服务质量并使整个行业的电信资费下降。外资注入电信产业后,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会有大的进展,INTERNET带宽的问题预计将得到极大的缓解,这样就排除了网民上网的另一个障碍。总体说来,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将加快。

 

2. 市场分析

2.1目标客户的一般描述

我们的目标客户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医务人员,另一类是业内厂商。

这两类客户都包括国外的客户,对前者,可以是台、港、澳、以及世界其他各地的华语医务人员;对后者,是国际厂商。

医务人员包括卫生机构中的医、药、卫、技专业人员、科研教育单位的科研教育人员、医药卫生行业内厂商中的研究开发人员等。由于我们在营销中将推出团体计划,所以这里所说的医务人员将也可能以卫生机构或机构中的部门的形式出现、如医院、卫生院、门诊、诊所、或这些机构中的部门、科室等等、甚至这种形式是经营初期的营销重点(参见经营计划)。

具有如下特点(属性)的医务人员容易成为我们的客户,这些特点是:

1、  已经上网;包括拨号上网或所在单位使用专线上网;

2、  年纪较轻,比如现在的20多岁、30多岁的医务人员;我们的客户(会员)的平均年龄将逐渐增大;

3、  专业水平中等或低于中等(占医务人员总数的90%以上),专家级的医务人员不是我们的目标对象(而是重要的内容的提供者或组织提供者);

4、  相对而言,那些顶级水平的医院(比如为数极少的三级甲等医院)之外的医务人员更容易成为我们的会员,其原因包括他们没有机会亲身接触高水平的专家、参加高级别的学术会议等。

5、  那些已经建成局域网的医疗服务机构、特别是使用专线与INTERNET相联者将更容易购买我们的团体计划

业内厂商则包括药品制造商或总代理商、医疗器材制造商或总代理商、医院信息化产品或系统供应商等。

具有如下特点(属性)的业内厂商容易成为我们的客户,这些特点是:

1、  销售额和/或广告投入金额较高、经营状况较好的业内企业;

2、  重视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企业,他们比较容易认同网络营销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外资企业、股份公司、新兴企业相对容易成为我们的厂商客户;

4、  相对而言,生产处方药的药品厂商比生产非处方药的厂商会更希望利用我们的专业网提供的网络营销服务;

5、  越来越多的业内企业将会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信息型或商务型的网站,这些企业将会迫切地需要其目标受众(潜在客户)去访问其网址,它将希望专业网能够有效地帮助它汇聚流量。虽然与此同时,它使用我们的空间诉求专业和商务信息的需求可能会有所下降,但由于我们的空间是精心设计的、内容是经过有效组织的、而且是浏览者已经在访问的空间,在我们空间中的内容将比厂商自身网站中的内容更容易受到医务人员的访问;同时,我们空间中的内容可以成为引导投资者去访问其网站的重要的引子;此外,我们的空间费和广告费(赞助费)实际将是打包出售的——所以我们相信厂商对使用我们空间诉求专业和商务信息的需求不会随着自身网站的发布而出现重要的下降,而即使有下降,也会因为汇聚流量的需求而得到补偿(对专业网的业务量来说)。总之,我们相信随着厂商网上活动的日益频繁(这一趋势是必然的),将会增加厂商向我们专业网的营销服务投入。而那些已经上网的企业不仅不是我们向厂商进行销售时要排除的对象,而且它们是非常重要的、也非常可能购买我们的服务的对象;换言之,厂商的网上活动越多,我们的销售机会越高。

2.2市场规模和占有率

2.2.1 国内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

              注:本节中卫生人员即本文其他地方所说的医务人员

              国内(指中国大陆)卫生人员和卫生机构是我们的提供给医务人员的服务的主要销售对象。该类服务的其他销售对象包括海外(比如说台港澳地区)的使用汉语的医务人员。

根据中国卫生部《1998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报》,1998年全国卫生机构数(含诊所)为31.41万个,其中:医疗机构29.69万个,预防保健机构1.07万个,医学科研和教育机构0.27万个,其他卫生事业机构0.39万个。

1998年医疗机构中,医院16468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5277个),占机构总数的5.5%,卫生院5.06万个(其中农村乡镇卫生院5.01万个),占机构总数的16.1%,门诊部3928个,诊所、医务室22.54万个,疗养院、所503个。

1998年预防保健机构中,卫生防疫机构4018个,专科防治所、站1889个,保健机构2724个,药品检验所、室2020个。

卫生人员持续增加,1998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553.5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42.37万人)占79.91%,其他技术人员占2.62%,管理人员占7.87%,工勤人员占9.60%。1998年全国医生达199.95万人,护师、士达121.88万人。

1998年全国师级卫生技术人员272.47万人,士级卫生技术人员124.91万人,员级卫生技术人员44.99万人。

2.2.2 已上网和上网的国内医务人员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程度对我们的经营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997月的《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医护人员占上网总人数的1.5%,即约6万人。如果这部分人员可维持半年翻一番的速度到明年(2000年)底,届时将有48万上网医务人员。

当我们的提供给医务人员的服务切合医务人员(医务机构)的需求的时候,本医学专业网可能直接地成为医务人员(医务机构)上网的决定性的动因,换言之,他上网,就是要成为我们医学专业网的会员。这一部分上网医务人员(医务机构)将具有对本专业网的高度的忠诚度。上网医务人员(医务机构)中的这一部分,我们的销售成功率(市场占有率)将接近100%

当前在医学院校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几乎都将成为上网人口。这些未来的医务人员是我们专业网的重要会员来源。

2.1.3 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的广告投入量

  来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信息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广告经营额251.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2%,在广告上最舍得投入的是家用电器企业。

据对12类广告经营额统计,上半年做广告最多的是家用电器企业,经营额为31.83 亿元,其次为:食品广告30.98亿元,药品广告25.25亿元,化妆品广告19.70亿元,房地产广告18.93亿元,酒类广告13.31亿元,医疗服务广告10.13亿元,服饰广告5.86亿元,医疗器械广告5.7亿元,汽车制造广告5.57亿元,烟草广告3.85亿元,旅游广告3.38亿元。上半年广告投入增幅最高的是医疗服务广告,比去年同期增长27.54%;其次是药品广告和医疗器械广告,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3.56%7.17%

根据以上数据,今年前6个月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广告量是31亿元,增幅位居前两位;我们作为业内厂商的目标媒介,位于这个市场中。

医疗服务广告增幅位居第一位,反映出医疗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似乎)与国内医疗改革的大背景有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对我们的专业内容及服务的需求。

2.3市场增长率

互联网在中国的高速发展、每年毕业的医学院校的学生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中上网人数的比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普及将提高医务机构和医务人员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意识和技能。这些使得最有可能使用我们的专业网服务的人群基数将不断扩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面临的越来越紧迫的竞争将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外界的压力和自我提高的动力将使得我们的专业网服务越来越受到更多医务人员的重视和欢迎。总而言之,我们提供给医务人员的服务处在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中。

从药品广告和医疗器械广告的高增长率可以看出,我们提供给业内厂商的服务同样是高速成长的。随着互联网的商业使用价值被业内厂商的逐步认识、电子商务在全社会和医药行业内的推广普及,我们相信基于网络的营销支出在厂商总营销支出中的比例会日渐增加,从而加快医药产品的互联网广告和其他营销服务的市场的发展速度。

2.4地理重点

基于网络的运营(包括网上销售)使得我们的销售在原则上不受地理区域的限制。但是我们的营销活动主要是在网下进行的、而且即使是销售主要在网上进行,网址的宣传、期望的入网者的地理分布却依然与地理重点选择相关。

对提供给医务人员的服务,使用的销售渠道将是利用中华医学会的800多个地方分会、和中华医学会介绍的海外的医学学术机构和商业组织,这时目标市场的地理重点将是这些学会分支机构(包括专科分会和学组)和销售合作伙伴能够有效地进行市场渗透(市场活动)的地区。

比较国内和海外,国内将是重点区域。在海外,台港澳地区将是重点。

              从上网人群的分布上考虑,上网人群数量较多、比例较大的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省份等)的专业网会员人数也会较多。

              对提供给业内厂商的服务而言,销售的地理重点将放在国内、和外资厂商的媒介计划的拟订和审批机构所在的国家或地区(比如香港)。

2.5 客户利益

我们有两类客户,一是医务人员(医务机构),另一是业内厂商。对客户接受我们服务得到的利益的分析,请参阅图表之客户利益

2.6需求上的机会

2.6.1医疗改革和入关等宏观因素将促进医务人员对专业网服务的需求

医疗改革和入关等宏观因素将带来的与中华医学专业网(更大范围内说,中华医学网络服务工程)相关的影响如下:

1.         执业医师制度的实行,对医务人员(医生)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将被杜绝,学术风气将被改善、增强。同时,也增加了专业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

2.         医疗补偿机制的改革,将提高医疗技术服务在医院收入中的比重(降低药品费和检查费的比重),最终还将落实到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上,并且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将越来越大地决定着其收入、水平的差距将极大地意味着收入的差距。

3.         职工医疗保险体制的、定点医院的实施,相对于过去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体制,给了职工(医院的客户)以更高的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选择权,给了职工用脚投票的权利,也加剧了医院之间的竞争;医疗服务的竞争态势,又将随着中国加入WTO、医疗专业服务市场的开放而更加激烈。医院竞争的优势的建立,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人才的培养和保留(防止流失)、医院管理的水平、医疗服务的质量又是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4.         医疗资源的重新配置(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发展社区医疗,使得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教育和知识更新成为热点问题、病人教育也将逐渐成为医疗服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过去,该项服务严重落后于病人的需求。(病人教育是家庭医生影响公众保健决策的重要形式)。

5.        随着中国法制化建设的进展,医务人员将为医疗事故承担更多的个人责任。

6.         医院信息系统需要对外的接口,特别是专业知识系统,用作医疗诊断决策和管理决策的支持系统。其他重要的外部接口包括:与医药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电子商务接口,以降低采购成本、减低库存量。

7.         非处方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使得中华健康服务网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自我诊疗、药店零购将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采用,对信息型、商务型的高质量的网站提出了需求。

   总之我们认为,医疗改革和中国入关极大地改变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格局,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专业水平将成为对医务人员自身的职业生涯、个人收入的决定性的因素。也就是说,从医疗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个人两种角度上,都可以发现对医学专业网服务的热切需求,这一点也被我们与众多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访谈、接触所证实。我们相信,医疗改革、加入WTO和互联网势不可挡的发展,其合力作用的动能是巨大的,我们的专业网(和保健网、交易网)正是在合力推动的方向上开展服务,其市场需求是庞大而高速增长的。

2.6.2医疗改革和入关将推动医药厂商对网络营销的需求

医药厂商的营销活动将逐步地走向规范化,市场行为将超过灰色行为成为营销的主流;

对厂商利润的控制,将迫使厂商力求扩大销售的地域和范围、扩大销售量;对厂商销售间接费用的控制,(从厂商的竞争策略上来考虑,)厂商将越来越看重其广告和媒介投放量的效率(实际效果、投入-产出比)。

入关将极大地加强医药行业内的竞争程度,迫使厂商采用信息技术以提高竞争力;随着互联网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厂商的网上活动将变得越来越普及、越来越重要。

这些推动厂商对覆盖面广、可管理、灵活、效率高的媒介(和营销相关服务、比如数据采集)的需求增强,给我们专业网带来更高的销售机会。

2.6.3 公众对保健内容的需求将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根据Cyber Dialogue的一项研究显示,98122230万的(美国上网人数的36%)美国人在利用INTERNET查询保健、医药方面的信息,而在987月这数字是1700万,半年时间增长了31%。从用户网上查找的内容类型上看,保健已经赶上体育和娱乐,并高于音乐。

在中国,根据CNNIC997月的《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4%的用户认为医疗信息不够丰富,位居用户认为不够丰富的信息类型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科教信息,35%)。只有3%的用户认为医疗信息比较丰富,位于比较丰富的信息类型的最后一位。这些都使我们相信面向公众的网站在未来的二、三年中将遇到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和中华医学会合作、尤其是在先运行医学专业网、取得经营经验和热心专业人员的认可信任,将为运行公众网站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也相信公众对网上医疗信息的热切需求将推动医务人员上网的进程和业内企业利用网络进行产品和形象宣传的热情,从而对我们的专业服务网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五章:竞争分析和风险分析

1.    竞争者

              由于我们向医务人员提供综合的服务、满足后者相当广泛的需求,故而也遭遇到广泛的竞争。我们的竞争对手(往往同样是我们提供给厂商服务的竞争者)主要包括:

传统的医学出版机构和学术服务提供者:如医学书籍和/或报刊出版商;组织各种形式继续教育课程的各种卫生机构。这些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中的大部分,是我们的服务的替代品,比如说,常规形式的学术会议,是基于网络的学术会议(非实时交互的、或实时交互的)替代品。

借助互联网或专网提供类似的或替代性服务的服务提供商,特别是免费网站,比如说国内国外的某些定位相同或相近的网站、以及相对较为次要的竞争者(他们和我们的竞争是局部的而不是全局性的),如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社区型网站、医药品营销或商务网站、提供多媒体通信服务的网络服务商等。

这些竞争对手的存在表明我们并不在市场上处于垄断位置。

已经在互联网上露面的现存的或潜在的主要竞争者包括(注:由于互联网的变化迅速的特点,下列竞争者和对其的分析应该被视为当前的、举例性的、不完全的和有待随时更新的):

1.1 中国金卫网

中国金卫网的互联网网站地址是.中国金卫网的经营者是金卫医疗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在卫生部统一规划和监督下,为我国卫生信息化工程即金卫医疗网络工程的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而组建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公司。公司员工中90%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拥有众多有硕士、博士、专家、教授。该公司现已建成我国卫生系统以卫星为骨干、可承天启地、实时传输数据、语音和图像的宽带、多媒体医疗卫生信息骨干网,网络覆盖全国并开展了远程医学教育、远程医疗会诊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在大型数据库建设、医院信息化工程、金卫系列软件开发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按照金卫公司自己的说法,金卫公司已成为网络覆盖面最大、技术水平最高、提供服务最全面、并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国际性信息产业集团。在我国医学信息科学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金卫网已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近百家医院,并与国际互联网联通,建成了我国卫生系统唯一以卫星为骨干网的信息高速公路。金卫公司对医院除价格优惠外,还向医院提供免费域名、免费培训、各类网上应用系统和网络功能的免费使用等多项免费服务。

对本专业网与中国金卫网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1、  通信平台:金卫网首先是一个通信网络,大量的投资和管理精力被放在网络的建设、管理和运营上;由于使用卫星(和/或DDN)医院加入金卫网的投资和运营成本都相当昂贵;金卫网与中国电信的电话网和数据通信网处在竞争的位置上;而本网使用的是电信公网,中国电信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而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2、  互联网网站定位:金卫网互联网网站似乎是将我们的三项子工程、特别是专业网和健康网的服务项目不分青红皂白揉在了一起,拿期刊来做个比较,它好象是将《医学研究》和《大众医学》编成了一本杂志,使网站的定位显得模糊不清,就好象你想讨好所有人,那么你什么人也讨好不了。网站上存在大量面向公众的栏目,但是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对网站的参与和支持,面向公众的内容流于一般化、缺乏特色和深度,在金卫网的交互栏目中经常可以看见浏览者就此表示的不满。目前在金卫网的网站上,并无系统化的医学专业内容。

3、  金卫网使用的是国家部委字工程的旗号,其知名度和公关资源相当出众。就整体的中华医学网络服务工程、特别是面向公众的健康服务网而言,金卫网是我们强劲的竞争对手。

4、  金卫网所致力推行的医院信息系统是我们专业网的客户内部网络基础,虽然医务人员接受我们的服务可以只使用一台带MODEM的PC,但对我们和客户双方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局域网与互联网相连、并集体加入我们的会员制服务,这有利于扩大我们会员的基数、也有利于降低上网费用。我们专业网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外部接口和应用增值系统。

5、  结论:就金卫网的模糊的(试图全面出击的)、或偏向于面向公众定位而言,从当前和可以预见的短期将来来看,金卫网并不是我们专业网的重要竞争者。当然,它的确是我们(即使只就专业网而言)的竞争者之一,并且存在着金卫网在将来进行业务重整的可能性;然而,正如它的经营历史所显示的,当它试图面向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时候(比如进行卫星直播的医学继续教育时),它首先要找中华医学会。实际上,作为本商业计划的立足点之一的分阶段发展、首先致力于专业网的公司战略,其基本考虑正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华医学会资源;二是建立相对于金卫网的竞争性优势。

1.2 迈向21世纪中国医学信息网 / 21世纪健康你我他 / (中华医学会视讯网络)

              这是一组相关的网站,网站地址依次是www.epoch21.com.cnwww.epoch21.org.cnwww.cma-cmc.com.cn

迈向21世纪中国医学信息网(简称医学Epoch21),按照该网自己的介绍,是由中华医学视听医讯网络(CMC)组织、协调、发挥中华医学会本身及相关机构已有网络资源,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负责总体策划及实施的非赢利性医学信息专业网络。”“总体目标:远程会诊、远程医学教育和远程医学会议,让全国基层每一家医院都能上互联网,每个病人上互联网了解病人权益因此受益;促进医学互联网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提高中国医疗保健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医学教育/继续教育发展服务。它有一个庞大的栏目计划(正和它的总体目标一般野心勃勃),然而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没有看到有什么进展。目前网上和几个月前一样,内容零星无系统,栏目多在建设中

该网站的背景是:中华医学会视听医讯网络(CMA MEDNET CONSORTIUM 简称CMC),是由中华医学会与国际医讯网络集团(MEDNET INTERNATIONAL  GROUP)合作建立的,以加强国际国内视听医学信息交流,为中国医生提供继续教育的视听教材为目的的三级协作网。媒体形式以录像带为主。以网络形式提供各种服务(注:这是一个基本上已经死掉的网站,最少有六个月未做任何更新,网站首页上的明显错误也错了最少六个月)。②“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NHTP)是由国家科技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于19944月共同创办的、 唯一的国家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 是建设一个符合国际标准即美国FDA认可的 GLP GMP GCPSOP等的综台性科学产业区。并将成为中国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临床试验和生产的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中山港,占地面积13.465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

21世纪健康你我他是以上两家单位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健康你我他》节目组一起开办的,99年8月8日开通。显然这是一个面向公众为主的网站,当前看来,特色不足。

这两个网分别面向专业人员(机构)和公众,思路与我们有相近的地方;他们有想法,应该也有一定实力基础,而且一直和正在试图做一些事情;虽然从过去的情况看,做得并不好,但仍值得关注其动向。

1.3 中国医院信息网

网站地址:www.chin.ac.cn,经营者:众邦慧智公司和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众邦慧智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专业从事医院信息系统(HIS)软件开发应用工程的中外合资企业。组建于1994年,中方是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外方为美国慧智公司(WYSE Technology),至今为止已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现在是拥有100余名高素质员工的高科技企业,并于天津市、苏州市、广州市分别成立了技术服务中心及办事处。

公司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我国医院现代化建设服务,推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产业发展,培育卫生行业软件市场,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信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众邦慧智公司的业务目标是以开发医院信息系统(HIS)软件为中心,为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医院信息网(China Hospital Information Network,简称CHIN),是卫生部金卫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前身是1994年正式投入运行的中国500所大型医院信息库,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医院会员近500家、涵盖10000余家医疗行政机构、医药企业、科研及学术团体资源的大型宏观管理数据库,其范围涉及到医院简介、医疗特色、专家门诊、医院药事、药品设备商情、网上医学教育、政策法规、医学人才、行政机构名录、社会服务等多方面信息。

中国医院信息网类似一个医疗机构的黄页(一种数据库),其营利来自于医院信息系统软件的销售。目前网站上没有有实际内容。众邦慧智公司目前只是我们的潜在竞争对手。它可能是我们的厂商客户,也可能是我们的战略或销售合作伙伴,比如说可以进行捆绑销售。而医院管理研究所可能成为我们网站的管理版块的内容来源。

1.4 中国医生网络

网站地址:www.pn.com.cn,网站主办者不详,协办者:奥迪玛信息技术公司,自称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临床医学软件开发公司

网站的栏目设置和和金卫网相似,似乎是想同时吸引医务专业人员和普通公众。许多栏目尚未开通,建立了一个疾病查询库,类似医疗手册,然而简单、浅显、不系统,从正文内容看,显然是从台湾的网站上复制下来的。

1.5 医科百年网

              网站地址:19998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江苏东方综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合资建立。

医科百年网围绕医学知识工作者的教育培训、科研和交流,借鉴国内、国际医学继续教育的成果和手段,以INTERNET作为通信平台,通过会员方式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网络,是卫生部"金卫"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科百年网按照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划分会员类型,不同类型的会员享有不同的服务内容。百年网会员分为:个人会员:面向广大医学知识工作者个人;科室会员:面向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的科室;医院会员: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学校会员:面向医学教育的院校、研究机构;厂家会员:面向医疗仪器、药品等生产厂家;出版社会员:面向医学刊物、医学书籍资料的出版社。医科百年网服务分为:通用服务:所有会员都可以使用的服务内容;专用服务:只提供给某个类型的会员;非会员服务:从首页面上进行医科百年网基本内容查询。参考:个人会员开户费100元,年服务费 200元;科室会员开户费500元,年服务费3000元,赠送10个个人会员帐户。

该网站的定位和商业模式与我们的专业网非常接近,然而服务规划方面似乎存在问题,显得繁琐、缺乏周密深入的考虑、全面有余、洞见不足。也许是新开张的缘故,网上内容很少,但该网站将与我们处在面对面的竞争当中,值得密切关注。

1.6 MD Consult

url:http://www.mdconsult.com.MD Consult was created through a joint venture of the world's leading medical publishers.

By leveraging their considerable combined reputations, the founders have given MD Consult a solid foundation on which to build what is now the premier online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featuring content contributed by over 50 publisher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MD Consult's founding partners include the following.

Mosby is the world-renowned provider of information for the health care and scientific communities. Founded in 1906, the St. Louis-based company publishes information in medicine, nursing, allied health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In 1998 Mosby joined Harcourt Health Sciences group which also includes acclaimed publishers W.B. Saunders and Churchill Livingstone.

W.B. Saunders Company is a global leader in the field of health science publishing. Established in 1888, the Philadelphia-based company is part of Harcourt Health Sciences group, along with other distinguished medical publishers: Mosby, and Churchill Livingstone.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W.B. Saunders has produced high-quality reference books and periodicals for students and members of the medical community.

Lippincott Wiliams & Wilkins is the respected health sciences publisher internationally known for producing high-caliber clinical and nursing educational materials. Based in Philadelphia, the company is the most prominent medical operating division of Wolters Kluwer, a multidomestic publishing company active in 22 countries.

Clinical content.

48 of the world's best medical journals and Clinics.

Over 35 renowned reference books.

Over 600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Nearly 3,000 customizable patient education handouts.

Drug information for more than 30,000 medications.

 

The clients have access to the ultimate clinical library:

Reference Books

AAP 1997 Red Book: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Behrman: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Bennett: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Blumenthal: The Complete German Commission E Monographs: Therapeutic Guide to Herbal Medicines

Bone: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Braunwald: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Braverman: Werner and Ingbar's The Thyroid

Brenner: Brenner & Rector's The Kidney

Canale: 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

Dambro: Griffith's 5-Minute Clinical Consult

DeVita: Cancer: 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

Duthie: Practice of Geriatrics

Ellenhorn: Ellenhorn's Medical Toxicology

Feldman: Sleisenger & Fordtran's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Gabbe: Obstetrics: Normal and Problem Pregnancies

Goroll: Primary Care Medicine

Habif: Clinical Dermatology: Color Guide to Diagnosis and Therapy

Johns Hopkins: The Harriet Lane Handbook

Kaplan & Sadock: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Koopman: Arthritis and Allied Conditions: A Textbook of Rheumatology

Lee: Wintrobe's Clinical Hematology

Middleton: Aller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Pfenninger: Procedures for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Pizzo: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ediatric Oncology

Rakel: Conn's Current Therapy

Ravel: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

Reese: Practical Approach to Infectious Disease

Roberts: Clinical Procedures in Emergency Medicine

Rockwood: Rockwood and Green's Fractures in Adults 

Rosen: Emergency Medicine Concepts and Clinical Practice

Rowland: Merritt's Textbook of Neurology

Ryan: Kistner's Gynecology and Women's Health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Wagner: Marriott's Practical Electrocardiography

Walsh: Campbell's Urology

Washington Manual of Medical Therapeutics

Wilson: 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Anesthesiology Clinics

Cardiology Clinics

Clinics in Chest Medicine

Clinics in Liver Disease

Clinics in Sports Medicine

Critical Care Clinics

Dermatologic Clinics

Emergency Medicine Clinics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Clinics

Gastroenterology Clinics

Hematology/Oncology Clinics

Immunology and Allergy Clinics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Medical Clinics

Neurologic Clinic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linics

Ophthalmology Clinics

Orthopedic Clinics

Otolaryngology Clinics

Pediatric Clinics

Primary Care Clinics in Office Practice

Psychiatric Clinics

Radiologic Clinics

Rheumatic Disease Clinics

Surgical Clinics

Urologic Clinics

Journals

American Heart Journal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esthesiology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Annals of Surgery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Cancer Journal from Scientific American

Chest

Critical Care Medicine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Journal of Pediatr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Echocardiograph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Medicine

Neurology

Pediatrics

Pediatrics in Review

Practice Guidelines

Over 600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ontributed by more than 50 medical societie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Practice Guideline Contributors

Patient Education

Nearly 3,000 patient education handouts, which you may personalize and print with your own special instructions. Content comes from diverse sources, all leaders in patient education. Clinical Reference Systems provides the majority of the handouts, including Spanish translations. Well-Connected from Nidus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 provides the more comprehensive handouts, and our collection of alternative therapy handouts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herbs, supplements and conditions was developed by Integrative Medicine Communications.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The MD Consult CME Center offers 450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23 medical specialties, for a total of 600 category 1 credits toward the AMA Physician Recognition Award. Users may select the Grand Rounds format, sponsored by Cyberounds, or the Review & Update format sponsored by American Health Consultants. Both include tests which are automatically scored, and CME certificates are awarded immediately.

Drug Information

Mosby's GenRx, the leading independent drug reference, featuring information on over 30,000 medications.

Year Books

Summaries and expert commentary on the most significant current literature

Allergy, Asthma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Anesthesiology and Pain Management

Cardiology

Chiropract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

Dentistry

Dermatology and Dermatologic Surgery

Diagnostic Radiology

Emergency Medicine

Endocrinology

Family Practice

Gastroenterology

Hand Surgery

Medicine

Neonatal and Perinatal Medicine

Nephrology, Hypertension and Mineral Metabolism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Nuclear Medicine

Obstetrics, Gynecology and Women's Health

Oncology

Ophthalmology

Orthopedics

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

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Pediatrics

Plastic, Reconstructive and Aesthetic Surgery

Psychiatry and Applied Mental Health

Pulmonary Disease

Rheumatology, 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

Sports Medicine

Surgery

Urology

Vascular Surgery

 

Content Contributors

Publishers:

Integrative Medicine Communications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Little, Brown & Company

Mosby, Inc.

Scientific American

W.B. Saunders Company

Medical Societies:

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The American Orthopedic Society for Sports Medicine

American Radium Society

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The American Surgical Association

The Endocrine Society

Patient Education:

Clinical Reference Systems

Well-Connected

Integrative Medicine Communications

U.S. Government Agencie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Medical News Source:

Reuters Health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

CME:

American Health Consultants

Cyberounds

Practice Guidelines:

Agency for Health Care Policy and Research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linical Chemistry

American College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

American Paraplegia Society

American Physical Therapy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Inc.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Pathologists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es

Australian Society of Anaesthetists

Blackwell Science

British Leprosy Relief Association

Canadi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IC Edizioni Internazaionali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Connecticut State Medical Society

Current Science

Doheny Eye Institute

The Endocrine Society

Florida Medical Association

Gustav Fischer Verlag

Jardin Martin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Mac Keith Press

The Medical Association of South Africa

Masson-Periodiques

Medical Society of Delaware

Midwivery Today & Childbirth Education

Mosby, Inc.

Multimed, Inc.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Society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Obesity

Nederlands Tijdschrift voor Geneeskunde

Nephrology News & Issues

Oncology Nursing Press

PI-ME Tipografia Editrice

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British Columbia

Rhode Island Medical Society

Royal Academy of Medicine in Ireland

Royal Australi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South Carolina Medical Association

South Dakota State Medical Association

Science Printers & Publishers

Second Foundation

Simon Foundation for Continence

Slack, Inc.

Southern Medical Association

Texas Medical Association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W.B. Saunders Company

Westminister Publications, Inc.

评价:

这是一个精彩的医学专业网站,纯粹靠专业人员的订阅费来赚钱,没有任何厂商广告或赞助。创办者是三家著名的医学出版商。我们希望能与这样的网站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在中国代理其业务、或从事增值业务(比如翻译成中文)。

作为参考,它的年订阅费是200美金,月订阅费是20美金,对学生和住院医生减半;备有团体会员计划。

2.    竞争策略

我们面对广泛竞争采取的策略是建立基于客户利益的竞争优势。拿医学继续教育来说,市面上已经有多种机构、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课程形式可供医务人员选择,但是都存在着医务人员不能自主安排某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学费之外的其他费用太高(如差旅费)、课程质量差次不齐、想学的学不了、不想学的迫于无奈不得不学的等问题,为了解决用户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合作代替竞争的指导思想,不与目前的各种机构和教育形式正面竞争,而是将他们的教案等汇集在一起,实际上是将选择权交给了用户,满足其对质量高、费用低、学习灵活、自主性强的继续教育课程的需求。

同样,在专业、管理和来自厂商的内容方面,我们也强调的是汇集、是经专业、技术处理过、有服务支持(包括提供交流)的组织化的、有序的、可信赖的内容、强调的是切合用户的需求,而不是要求对内容的独占。

在为厂商服务方面,我们将仔细研究厂商的宣传、广告、媒介、促销方案的特点,并将我们这种网络传媒的优势用于对传统方式的补充(至少在初期是这样——是补充,不是大幅度地替代)、并逐渐提高在厂商PROMOTION预算中的份额。

3.    SW分析

3.1 优势

相对于不同的竞争者,我们拥有不同的明显竞争优势。比如说中文内容、收费适合国情是相对于国外同类网站的优势;鲜明的定位、品牌优势、内容来源优势、策划优势、资金优势、经营管理优势则使我们明显区别于国内其他从事类似业务的网站。

              我们的综合竞争优势可以保证我们取得和保持市场领先者的地位、获取足以给股东满意回报的市场份额。

              在面向厂商的服务方面,各类媒体、尤其是那些厂商的媒介计划中经常、或大量使用的媒体(主要是传统媒体),是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这不排除我们和他们中的某些建立合作关系、比如中华医学会的中华牌系列医学期刊)。

              从比较的角度说,我们的媒体与传统媒体各有千秋;对厂商而言,我们的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目标化、智能化,某一想被传达的信息(比如某个广告)可以准确、智能地传达给目标受众(比如用Cookie记录用户的访问习惯、然后加以适当利用、如放进某个邮件列表);用户(受众)数量数量、互联网使用量急剧增长(这是一般而言,具体到某个网站,比如说中华医学专业网,可能并不是这样)、我们;灵活度高、可以管理(Manageable,比如说,我们可以提供整个栏目(或整个子网站)赞助、商务广告、专业诉求等多种方式给厂商;再比如说,在广告方面,我们可以提供包时段、按印象(Impression)计费、按点击(Click-through)计费等不同的选项;交互(Interactive,受众可以及时对广告等内容作出反应等。

3.2   劣势:

作为一个组织,我们没有整体的经营医学领域的出版和传播媒介的经验,虽然我们中的某些管理人员和员工、以及我们的股东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丰富经验。

同样,作为一个组织,我们是刚刚涉足于医学和互联网这两个复杂的领域,而我们的某些竞争对手已经有了多年的经验,虽然这多年的经验未必可以被称为成功。

4.    风险分析

我们是一家处于创始阶段的公司,尚没有经营的历史,未来的经营成果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造成或影响这种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品牌:

我们借用中华医学会的品牌,这个品牌在医务人员心目中的形象定位、医学会对医务人员的号召力对公司的业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它们属于我们不能控制的外部因素。

依赖于第三方提供(专业)内容:

              我们依赖于中华医学会及其下属机构提供或组织提供专业内容,如果中华医学会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其义务,则将严重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行。

(专业)内容的排他性:

              按照我们与中华医学会之间目前所签署的协议,我们并无法律意义上的保证,使得中华医学会只向我们一家提供专业内容;因而就法律意义而言,中华医学会可能向其它公司或机构提供同样的专业内容,或自己利用该等内容从事业务活动;如果这些情况确实发生了的话,那么意味着我们(即合资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被削弱。

(专业)内容的取得和加工成本:

这项成本主要取决于与中华医学会及其下属机构的合作的具体情形。

来自厂商的内容的质量:

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厂商的专业水平和营销、服务意识(尤其是对国内厂商而言)。

内容引起的法律责任

              我们有可能因为我们所刊登的内容而招致法律上的纠纷。虽然我们会用免责条款来保护自己,然而一旦纠纷、或诉讼发生,我们可能不得不花费管理层的精力和公司的财务资源予以平息。

医务人员上网的发展趋势:

我们发展会员的业务的开展受上网医务人员总数的制约。我们相信医务人员的上网趋势与中国经济的总体状况、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的程度等外部不可控因素有关。虽然我们准备和ISP(如中国电信)、PC厂商等联合发起全国性的和(或)地方性的医生上网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加快医务人员上网的效果依然难以预计。

网络传媒的前景:

目前,至少在中国,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网络传媒具有替代传统媒体的优势。网络传媒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其间将受到哪些因素的促动或妨碍、以及这种促动和妨碍将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尚不能准确地预知。比如说,广告主(Advertiser)对网络传媒的宣传效用的接受程度、法律对网络传媒的规定、传统媒体面对网络媒体而采取的竞争性对策、广告过滤软件会不会普及使用等等。

厂商的销售总量:

中国改革公费医疗体制、推行新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对卫生资源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这些可能造成医药品、医疗器械的销售总量的下降或增速减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厂商的广告投入(与我们直接相关)将减少,事实上近两年厂商的广告投入在大幅度地上升(参见第四章2..1.3 “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的广告投入量),这也许正是改革引起的厂商竞争加剧,是我们的机会而不是威胁。在这里将厂商的销售总量可能下降或增速减缓列为风险因素的原因是:如果它确实发生的话,是对厂商的广告投入总量有负面影响的,然而这种负面影响也可能被公众对保健的需求的增长、和厂商为了应付竞争而加大营销力度的努力所中和、所超越,而实际表现出可能是广告量的大幅增长而不是削减。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厂商广告投入的大幅增长发生在98年,这时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尚未推行,最终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将是99年、2000年的数据;此外,没有数据能够说明这个增长是不是主要地由非处方药的广告投入所引起,正象我们在第四章中所分析的,非处方药厂商使用专业网进行网络营销的意愿可能会比处方药厂商的意愿要弱一些。

国外厂商的销售前景:

中国正在推行医药和医疗制度改革,医与药分家,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离,管理部门对处方药选定目录,限制使用进口药;国产的非处方药也会因为价廉受到自费患者欢迎;国外厂商的销售可能受到抑制,其广告和促销支出可能减少。

竞争:

我们的业务模式面临着范围广泛的竞争,而且中国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进入者可能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虽然公司具备相当出众的先天优势、也针对不同的竞争情势拟订了相应的规划、安排、对策,但在实际操作中的竞争优势,依然依赖我们的管理层和员工去落实这些竞争优势。

人才:

              面向专业人员提供内容和其它服务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网络空间也是如此。服务的高难度和竞争的可以预见的日趋激烈使得各种专长的人才成为专业网和整个网络服务工程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缺乏或不能留住合资格的人才、或我们不能将各路人才协调成团队作战能力,那么我们的成功就失去了保障。

可以预见的亏损:

              在公司经营的前期,销售工作开始之前,显然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将是负值,处于亏损状态。而且我们预计在销售工作开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公司仍不能达到现金性的盈亏平衡、不能摆脱亏损。请参见后文财务预测。这一段时期能否尽早结束、在这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资本资源和融资能力能否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转,对公司的经营可谓是生死攸关。

技术更新:

IT技术一日千里,如果不能及时地学习和把握,可能使我们落伍,从而削弱我们的竞争优势。

第三方的通信服务

              我们依赖于外部的(谁?鑫运科???)通信平台提供的主机托管服务(或其它形式的服务),如果该第三方的系统出现故障或不足而导致用户无法浏览和影响了浏览速度,则将使浏览者和厂商的满意度下降,影响本网站对他们的吸引力。

第三方的软件、硬件

              我们使用着大量的第三方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依赖于这些产品的性能进行商业活动和日常工作。如果这些产品出现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将影响公司的运营。

 


第六章:营销策略

一、营销目标

              我们有三大营销目标,这三项目标是在交互、连续的过程中实现的,它们分别是:

1、接触以创造成交可能:

接触(CONTACT)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和我们代理、伙伴直接、或者是通过广告等间接接触用户,另一类是让潜在用户与我们的网站接触。

2、把接触转化为成交:

通过沟通和说服促成交易(CONTRACT)。

3、将成交延续下去:

由于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无论是来自医务人员,还是来自厂商,都是论时段成交的,一个时期的销售额并不能保证下一时期的销售额,只有保持既有客户的忠诚,才能谈得上销售额的增长。这对我们的内容和服务的质量提出了很高要求。

从营销理念上说,我们赞同整合营销理论的4Cs,即CONSUMER WANTS AND NEEDSCOSTCONVENIENCECOMMUNICATION,从实际操作上讲,我们依然采用4Ps,下面就是实际操作的计划(产品与服务前面已经用专门的一章做了介绍)。

二、定价策略

我们的定价策略是依据市场、依据客户的接受能力而定价。

为了给予医务人员最大的方便的选择权,我们对基于WEB的服务实施会员制,基准是每个会员每年会员费人民币150元,可根据购买数量、会员国别等作调整;对于基于会议型多媒体通信的特色服务,考虑到技术现状、使用费用上、设备上、习惯上存在的障碍,我们把它放在了会员制的产品包之外,由用户(会员和非会员)自主选用。我们相信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我们对用户需求和技术应用的恰当的理解,大大减轻了会员的费用压力,为发展会员奠定了良好的策略基础。

对于软性广告和硬性广告,我们将参照传统医学专业媒体的千人成本和互联网广告的特性制订适宜的费率标准。

我们向代理商支付销售佣金,佣金比率将在平衡具有吸引力和保护自己的利润两项要求后确定。

三、销售渠道与力量

我们的销售渠道包括以下几种:

通过医学会系统的机构发展会员:

我们通过中华医学会在各地的地方分会和专科学会、专科学组发展会员。我们向该组织支付销售佣金。

通过会员发展会员:

我们也鼓励我们的会员,发展其同事、朋友等成为会员。同样我们将向其支付佣金,但这种佣金的支付通常不是直接支付现金,而是折抵推荐人下一年的会员费。

我们将要求一个会员填写一份入会简表,简表中推荐人一栏中写的是谁,那么我们的佣金就付给谁。

通过其他网站发展会员:

我们将为此推出一项专门的AFFILIATE PROGRAM

直接销售:

我们成立自己的销售部门即会员发展与服务部厂商服务部。销售部门除了为我们的代理提供销售支持外,还将直接与大用户洽谈销售。

当然,我们也将通过自己的网站实现网上直接销售(即电子商务)。

通过代理承揽广告:

来自厂商版块所发布的厂商信息以我们经营的角度(而不是医务人员的专业需求角度)看来相当于软性广告。软性广告和硬性广告我们都将委托广告商来帮助我们来承揽广告。另外,我们也可能加入某些互联网广告组织。

捆绑销售:

              我们将与PC厂商、视频会议系统厂商、IAP等达成联合促销,利用他们的销售渠道和力量,销售捆绑进我们的会员资格的组合产品。对承揽广告,我们也拟与中华医学会期刊合作,推出组合产品。

借助代理开拓国外市场:

由于在国外发展会员和承揽广告的特殊性,前者我们拟通过中华医学会出面与海外的同类机构(主要是华语地区、或华语医生的协会组织)等达成代理销售、网址链接互换等协议。后者则主要通过医药卫生行业内的国际上著名广告代理商来进行。

四、市场联络与促销

对我们这个项目而言,市场联络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前者是对产品和服务的直接促销,后者是对网站的宣传。

1、广告宣传

通常我们会选择专业媒体来发布广告。

我们预计发展会员时使用的广告媒介将主要是中华医学会的期刊,鉴于公司与中华医学会间的合资合作关系,我们将得到广告费率的特别优惠。

此外,在北京、上海、广东等上网人口密集地区发行量大的医学专业报刊也是我们要考虑选择的媒体。

我们也在医务人员容易光顾的网站上做广告或进行链接互换等。

至于某些通用媒体,我们将考虑选择在与卫生保健有关的栏目上做一些广告,或者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在横向门户网站上做广告。

2、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每年要举办超过100次的学术会议。我们计划充分利用这些场合扩大影响、发展会员、争取意见领袖的有利偏好。

3、事件促销

这就是我们规划和实施特色服务的主要目的所在,对特色服务而言,直接赚钱反倒成了较次要的目的。

象我们这样规格的网站成立是具有新闻价值的。并且在目前,实时会议、教学、医疗、网上直播也具有新闻价值。利用新闻发布机会、制造新闻是我们重要的宣传策略。

我们准备和ISP(如中国电信等)、PC厂商、中社网等联合发起全国性的和(或)地方性的医生上网工程

此外,我们还采取措施鼓励会员的高度参与,比如推出年度十大热心会员奖项、建立会员消费累积赠奖等。

4、网上促销

我们网站的公共区域设有专为促销自身产品而设置的页面内容或栏目。比如为什么要成为会员如何成为会员关于我们广告征订等。我们将为两类客户提供在线地完成整套交易的功能,包括与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或E-charge就网上支付达成合作。

作为一个网站,促销一个网站的通用技巧显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我们将尽力增大我们在相关的网上BBS、虚拟社区、新闻组、邮件列表中的露面机会。

5、公共关系

中华医学会集中了全国著名的医学专家、医学社会活动家,他们是卫生行业内的意见领袖,是我们主要的公关对象之一。

搞好与传媒、包括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以及第五传媒的关系也极具有重要性。我们力图把握住每一次媒介报道、采访的机会,并且将专门采取措施,鼓励和规范员工或部门向传媒投稿,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暴露度。

我们也认识到一个机构内的计算机及网络专家对互联网服务的评价对机构和该机构内的个人作出购买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我们希望在新闻组、虚拟社区等场合做适当的诉求。

6电子邮件和直接邮寄促销

我们可能可以从中国电信取得全国医务人员的电子邮件地址,因为中国电信的163CHINANET)、169CNINFO)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的商业互联网用户,而用户开户时被要求填写一些个人资料,包括职业。

五、市场培育

医学院校的学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潜在客户群。比起在职的医务人员,他们对电脑和网络的使用要多得多(无论现在还是今后)。这批人是公司未来赚钱的希望之所在。我们将推出 学生免费计划,以培育市场。


第七章:经营计划

从现在(这时与中华医学会的合作关系已经明确下来)到99年年底,将完成以下工作:与中华医学会就合作的细节条件达成协议、确定双方的工作配合的流程和条件、布置各原始信息源提交资料、收集各种资料的样品、物色骨干人员、确定软件硬件集成方案、确定供应厂商、预登记公司名称、注册域名、VI设计、完成网站的开发、继续收集网站内容资料、完成市场调研、制订公司章程、确定公司场地并签署租赁合约、注册公司、资金到位等。

我们将在可能的第一时间开始销售工作。其中,与厂商直接接洽、或通过大型国际性广告公司、医药行业广告公司、网络广告公司等间接谋求来自厂商的赞助或广告、力争在目标媒介开发上做到按需定产,可以视作具有战略级意义的销售提前。

对于医学论坛这一重点版块,考虑到内容取得成本(主要是知识产权成本),各个学科的内容将陆续开设。在公司运营的前期,将集中在若干商业价值较高的学科,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医生人数较多、医药品销售金额较大、广告支出较高、或厂商赞助意向较明确的领域,与该领域的专业学会(或学术带头人、或最好的医院)接触、洽谈合作的具体条件(特别是内容提供及其成本问题);而日后陆续上哪些学科,主要取决于厂商赞助、广告的意向(或医务人员的要求),也就是以需定产

 

公司注册后的头6个月,是销售准备期,期间将进行如下工作:办公场地装修、人员陆续招聘到位、制订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建成公司局域网(INTRANET)、以最快速度录入所有收集回来的资料、网站试运行、收集目标客户尤其是前期重点客户的资料、制订销售计划、制订销售支持方案、制作销售资料、制作包括客户数据库在内的销售管理资料、配置销售力量、收集和分析客户对样品网站的意见并据制此改进样品网站等。其间将继续进行销售努力。

 

2000年下半年将开始正式的销售阶段。这个阶段的前期经营重点,将放在两大销售计划的实施:

一是团体会员计划的实施,我们将从卫生部医院信息化办公室取得的全国各地所有已经组建局域网、特别是那些已用专线与INTERNET相连的医院的资料、以及在医院信息化意识走在前面的医院的资料,在中华医学会的支持下集中我们自身的营销力量予以猛攻,以建立一个最基本的会员群体,为进一步发展会员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销售代理支持计划的实施,特别是向中华医学会系统内的下属机构提供销售所需的资料、管理文件、诉求点、销售技巧、网站使用培训等;向广告中介机构(大型国际性广告公司、医药行业广告公司、网络广告公司等)提供销售支持;此外还包括向其他有关网站或门户网站推行AFFILIATE计划、包括建立起海外的营销体系等。

除此之外,公司需要开展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前文中也已经部分涉及,下文财务计划中也有许多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论及。


第八章:财务计划

一、财务策略

暂时未写。部分内容在财务预测的假设条件中。

是买房还是租房?建不建分支机构?资本构成怎样?何时上市?等等。

二、财务预测

务请注意:本章的预测充满了各种假设条件(虽然凡预测必然涉及假设,但这个项目、这个阶段假设尤其多),虽然笔者拟订假设条件时颇费思量,但多拍几次脑袋还是拍脑袋。本章的意义在于建立一个财务分析的框架,从中可以观察各种因素会如何影响经营成果,并(希望)有助于看清项目全貌和理清项目运作思路的过程。一句话,本章的意义取决于阅读者;笔者的自我评价是:聊胜于无。

另外,本章并没有对预测结果作更多的分析,因为既然所有的报表都作了预测(本章以各种假设前提和简化手段预测了5年内的全部年度报表,也可以照此预测100年的全部报表),那么分析也就是一般财务人员都可以胜任的了。

综合假设:

以下的假设既关乎收入、也关乎成本,所以称为综合假设:

1.       设在每年度、来自厂商的赞助费、广告费、空间费收入在扣除代理商佣金和应缴纳的流转税后的金额与内容取得成本的金额正好持平。做这个假设的原因是因为这两项都难以合理预测,干脆用这个假设同时将两者搞掂。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2.       以上假设具有合理性吗?

a)       这个假设产生的误差,并不一定比同时预测两者时产生的误差更大。

b)       从操作上讲,理想情况下,先取得赞助、再花钱买内容(在目标媒介的开发上以需定产),这时本假设是可以成立的。

c)       在实际情况下,不可能完全做到以需定产,此时与本假设相符合的财务操作手段是:先不向内容提供者付钱,而是提出一个让我们共同建设医学学术中心之类的口号,并且承诺将所有的来自厂商的收入公开(公开给全社会、或者公开给特定的稽核小组)、并将该部分收入全部分给内容提供者(这需要一个分配办法)——也就是说,当一个内容提供者向我们提供内容的时候,他知道有钱赚、但不知道钱是多少——这比纯粹的社区对内容提供者的吸引力更大些;甚至可以说,这种方法既满足了内容提供者的公益感、荣誉感、也可以满足他赚钱的需要。这种方法有点类似于职工持股计划,强调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共享成果。我认为这种方法还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实际是否这样操作暂且不论(如果真要这样操作,则还有很多细节要处理),我目前只是在说明这个假设的一般的合理性,

d)       我用以上的分析和设想说明:这个假设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起码你不能说它是荒唐的。在更好的办法被提出来之前,我将使用这一假设。再次强调,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e)       由于使用了这个假设,本章以下的财务分析中的数值、无论是收入、还是成本(包括相关表格)都已经变成相对数值而不是通常的绝对数值,这一点务请注意。

收入和可变成本预测:

              收入和可变成本预测的假设条件如下:

自我提示:

是不是应该将会员费分成甲类和乙类会员,其中甲类是与特定学科的内容无关的(没有进入医学论坛的权限),150元;而乙类则被允许进入所有栏目,比如300元,多出来的150元也被用来支付内容成本(和厂商赞助一样)?

1、  以人数计,任意时刻个人用户和团体用户各半。对个人用户,会员制单价为每人每年150元, 全部通过代理销售,营业税为5.65%,支付给代理商的佣金为15%。对团体用户,平均每人每年为100元(有些是120元,有些是80元等等),团体用户通过代理发展和自行发展的各占50%,代理销售佣金为15%,自行发展的销售成本在本分析中被归入管理费用(现金性不变成本)中,故该销售成本可被视为零。设会员都在某年度(下文该年度)12月30日被发展并缴纳下一年度(缴且只缴一年),当该年度末会员总数为a时,不难算出该年度会员资格销售而带来的现金净流入为(发生在该年度末):

(a/2)*150*(1-0.0565-0.15)+(a/4)*100*(1-0.0565-0.15)+(a/4)*100*(1-0.0565)=102.9375a=103a

在损益表上,由于使用权责发生制,该现金净流入则体现为下一年度内的产品销售利润(注:此处以及附表中的产品销售利润与通常的会计概念有所不同,此处没有减掉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在本商业计划中均被归入现金性不变成本中予以核算。为方便计,本商业计划没有使用半可变成本的概念。)

2、  由于前面的综合假设,所收取的来自厂商的赞助费、空间费、广告费将不进入计算,这时公司总产品销售而带来的现金总流入可以等效地视为每年每会员为103元。

3、  上网医务人员人数、会员人数请参见表会员人数该表中上网人数均指中国大陆上网医务人员数

4、  请注意:此处进行的收入和可变成本预测只涉及国内会员费和来自厂商收入两部分,而没有涉及国外会员、特色服务、交易型收入、非主营业务收入等部分。在INTERNET产业中,不能断言那些没有涉及的收入类型是不重要的;以网易为例,其80%的收入来自于服务器软件等的销售。另外,本章中凡涉及投资和成本的地方都考虑了向二期工程(指公众网站、商务网站)过渡,使得二期工程上马使不需要显著地增加场地、设备和人员,也不会特别显著地增加运营成本,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二期工程的价值将是价值。由于一期工程中收入考虑不全、二期工程的收入没有考虑在内,故光凭本章的分析和报表而使用净现值法来计算公司价值将流于保守或严重偏低。事实上本章不准备用净现值来计算公司价值,因为对INTERNET产业领域的公司恐怕不太适合——历史太短,几乎无法作出准确的现金流预测,也无法科学地确定折现率。我认为使用相对价值法,采用类比的思路来看公司的价值反而更有意义些。

不变成本和投资预测:

1、  重大相关前提:内容要不要花钱买?场地是租赁还是购买?是否采用(有息)债务融资?服务器是否托管?(与骨干网之间是否安排高速连接?)是否在各区域主要城市设立代表处等等。以下所依据的假设是:内容要花钱买、但由于前述综合假设而不进入计算;购买场地、不采用(有息)债务融资、不进行服务器托管、设立代表处或使用兼职销售人员均不增加不变成本(视为通过代理销售)。

2、  现金性不变成本:请参见表现金性不变成本表中的工资及附加费(又称人工支出,含有奖金、保险等)来自于前文第二章中组织结构。另外表中算出的正常年份的年度费用,第一年(2000年)将取该值的2/3来计算(原因请参见第七章经营计划)。

3、  投资与非现金性(不变)成本:

请参见表投资与非现金性(不变)成本表中折旧均为无残值直线摊销,另外折旧期为3年可能不符合中国会计准则(5年),却是参照国际通行做法而来。

预测的五年内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请参见表预测报表。表中投资总额为450万美元(按1:8.3)、没有使用有息债务融资、闲置资金没有作短期投资也没有计算利息、由于两免三减使本预测期(2000-2004)每年所得税均为零。但敏感性分析中可能(的确也)遇到计算所得税的情况,设税率为15%,减半则为7.5%。

盈亏平衡分析

前文曾经算出:公司总产品销售而带来的现金总流入为每年每会员为103元,也算出正常年度的每年现金性不变成本支出为7468000元,故每年需要39936即约4万名会员来维持公司达到现金性的盈亏平衡。

敏感性分析

1、  每年的会员人数在前文预测的基础上增长50%,请参见表会员人数(增长50%)和表预测报表(会员人数增长50%)。当增长50%时,

2、  每年的会员人数在前文预测的基础上下降50%,请参见表会员人数(下降50%)和表预测报表(会员人数下降50%)

3、  人工支出下降25%和50%的情况,请参见各相关表(各两张、共四张)。


 

 

 

 

 

 

 

 

 

本页有意留成空白。


第九章:附录

一、中华医学会简介

中华医学会是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其宗旨是团结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为促进我国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服务。

1、历史

中华医学会于一九一五年二月在上海成立,创办有《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一九五零年,总会会址迁到北京。至一九九五年年底,会员人数为三十万,所属专科学会七十九个和专业学组一百七十六个。出版学术期刊六十二种。学会学术活动活跃,经常组织、召开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及展览,并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医疗卫生工作的进步。

2、组织机构

中华医学会总会设在北京,除台湾外,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均设有分会。  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会员代表大会休会期间,理事会是最高执行机构。理事会选举会长、副会长及常务理事,并由常务理事组成学会的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休会期间行使理事会职责。

总会下设学术会务部、对外联络部、编辑出版部、继续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图书信息中心和办公室、财务处等职能部门。学术会务部负责组织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科研成果的鉴定,疾病防治对策的论证、咨询,为促进我国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医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增强人民健康素质服务。保持同会员、资深会员,团体会员及专科会员的联系与发展工作,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会员的权力,为会员服务。中华医学会是中国和外国医务界之间民间交往的主要渠道之一,对外联络部负责组织中华医学会及其所属专科学会与国外医学团体、国际学术组织及个人进行友好交往、合作以及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承担国际会议和双边会议的组织管理工作。编辑出版部编辑和出版总会及专科学会的医学期刊。继续教育部是中华医学会开展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的职能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参与对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有关的政策、条例、规范、标准的研讨和制定;承担全国医学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科技发展中心主要任务是接受国内外有关单位或个人委托承办的各类学术研讨会、临床验证评价会、信息发布会,并提供宣传、推广、转让、开发等咨询服务。向国内外市场推广、拓销由专家委员会验证认可的先进、优质的医用产品。图书信息中心是学术部门,是为领导决策和为会员查新、咨询服务的医学科技情报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图书资料信息网络,收集、贮藏和开发利用学术会议资料、中华系列杂志和国外期刊的交换以及编辑出版学术性机关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编辑、出版医学音像制品。

 

3、国际医学交流

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中华医学会与国外医务界交往日益增多。国际医学交流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邀请国外医学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作学术报告; 

  2.在中国召开双边或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会或大会;

  3.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华举办培训班;

  4.派遣中国专家出国讲学或参加国际医学会议。中华医学会所属部分专科学会已加入相应的国际组织,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

4、医学杂志的编辑与出版

中华系列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由知名医学专家组成。杂志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主要对象为我国的高、中级专业人员。此外,自上而下一九八二年二月起中华医学会与美国医学会联合出版了《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又于一九八八年十月联合出版了《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二、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简介

中国邮电电信总局是原邮电部的一个职能局司。1994年,按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原邮电部进行了一次职能转变和调整。根据经国务院批准的《邮电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邮政总局与电信总局从部机关行政序列中分离出来,改为企业局,统一经营全国邮政、电信网和邮政、电信通信业务,并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

1、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的职责(1994年规定)

1.负责制订公用电信业务的经营目标、服务质量标准和监督检查;组织制订各项电信业务、技术维护的管理规定;经营管理全国公用电信业务,承担普遍服务义务。

2.组织电信市场需求预测,开发电信新业务,组织电信业务宣传。

3.参与编制公用电信网发展规划,负责确定和管理限额以下电信一级干线建设项目;参与电信发展建设所需资金的筹措工作,根据需要直接办理租赁。

4.编制、调整电信一级干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报邮电部统一下达;负责管理电信一级干线固定资产项目的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

5.审定电信一级干线的大修、更新、改造项目;编制、下达更新改造计划;负责一级干线固定资产调拨、报废、增减变动等管理工作。

6.负责国际国内公用电信网的组织和运行管理,负责业务、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设备的维护管理,实施全网的统一指挥调度。参与对进入公用电信网的局用设备的技术审查和进网管理。

7.研究提出电信业务资费调整意见,并按分级管理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后组织实施;归口管理直属单位财务工作;负责电信内部专业核算和切块资金的管理。

8.参加国际电信组织的相关活动,签订与国外企业间电信业务合作协定,组织对外电信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并签定有关合同。

9.办理国际电信业务的帐务结算,配合邮电部有关司局做好电信国际帐务的对外结付工作。

10.负责应急通信规划和建设;做好重要通信、特殊通信及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时的应急通信保障。

11.受邮电部委托归口管理邮电系统无线电频率;管理邮电公用通信无线电频率和台站的设置。

12.受邮电部委托负责民用卫星通信的归口管理。

13.管理总局直属单位。负责总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处级及处以下干部的管理。确定直属单位机构的设置方案,管理直属单位人员编制,并报部审定。

2、称谓及企业标识

中国电信企业识别系统体现了中国电信作为国家公用电信网的整体形象,标志着公用电信网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先进性,反映了中国电信业务的全程全网。中国电信企业识别系统的适用单位为:1.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及其所属企业;2.邮电系统内部从事电信专业经营、维护的各级局、站、所及其相应的管理部门。此外,在电信营业厅、邮电局、所电信专业柜台、公用电信设施、执行外勤任务的各种交通工具,以及进行各种电信业务宣传时均应使用中国电信标识。


3、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内设机构和直属企业简图


 


三、中社网简介

1 项目目标

中国社会发展互联网络是为了从全方位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事业而建设的一个包括人口、教育、劳动就业、卫生、社会保障、体育、文化、广播影视、出版、文物、档案、旅游、民政、政法等社会发展内容的网络分类体系和互联互通的信息专网群体。

充分发挥国家计委的宏观管理与调控功能,采用市场行为、资本运作、企业整合、政策导向等方式,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品牌, 以资本为纽带,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并初具规模的专业网络,根据需要分别进行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支持和整合,使其在中社网的序列中形成品牌,催化其成熟。使中社网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权威网络和第一网络品牌,该网络群将在具备体现国家计委在社会发展领域的主导作用,同时,切实满足最终用户的应用需求。

2 主要内容与行业范围

中社网在性质上是由国家计委牵头的信息资源网,按照国家计委社会司统一规划,中国社会发展互联网络将围绕着网络信息社会人与社会发展的主题,结合社会司的职责范围,以网络社会人的生存,发展人、服务人、保障人为主要内容,为网络社会人的生活与发展服务。

中社网所涉及的行业范围包括人口、教育、劳动就业、卫生、社会保障、体育、文化、广播影视、出版、文物、档案、旅游、民政、政法等多方面。

中社网的信息服务主要强调专业性、权威性,同时强调实用性和专业性。要包括面向公众的公益性网站和特定用户群的专业性网站。要完成计委安排的特定任务(如数据采集等)。

中社网要支持其成员的自主发展和成员间横向的信息共享,逐步实现计委对各专网的外部信息流的集散管理能力,成为计委社会发展业务与社会的重要交流渠道。

其中教育、卫生、就业、体育、文化、广播影视、出版、旅游等方面都是目前网络生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网络信息基础和广泛的网络用户,可作为先期发展的目标。

2. 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

中国社会发展互联网络项目由国家计委立项,国家计委社会司牵头,国家信息中心承担建设。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社网的建设将不采用计委大幅度投资的传统模式,而是要建立新的动力机制,通过市场体制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中社网建设。


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计委社会司将协调有关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从信息资源、行业管理、政府立项、政策法规、种子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中社网及其专网成员的建设和发展。中社网也将积极协助国家计委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开展各种专项信息网络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相关产业、部门或资源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中国社会发展互联网络工程的组织实施:

为保证中社网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资本运作和工程实施,国家信息中心与金同公司、邦盛公司和鑫运科公司作为发起人,联合出资组建中社网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社网公司,也称NS公司),承担中社网工程的实施与运营。

中社网公司是中社网项目的实施主体。中社网公司将高举中社网项目这面旗帜,建立、运营中社网门户站点,以资本为纽带,协调有关政策,采用市场体制将各部委、民间团体和社会的专业网站整合加入中社网,与中社网的门户站点相连接,实现各专业网站的互通互联,通过信息共享满足各方利益,形成中社网的统一品牌。

中社网采用成员制,中社网成员的管理中心是中社网公司。中社网成员均为独立的经营实体,中社网公司通过控股、参股的方式,以及项目管理实现对中社网成员的统一标准、统一品牌要求。

中社网成员包括专业服务公司和专业网站两大类。

   其中专业网站在性质上有:公益性网站和商业性网站。

公益性网站:中社网专业网站成员是中社网公司根据政策导向、市场导向,和统一规划的原则选择建设或整合的。中社网专业网站成员包括公益性网站和商业性网站两类:公益性网站一般是由列入政府计划,由国家投资,委托中社网公司建设或运营管理的。

商业性网站:对于商业网站,中社网公司将挑选具有发展潜力各部委、民间团体或个人现有的网站。在该基础上,在投融资公司的配合下,为网站引进外部资本,股权改造,资产重组,通过商业+股权的管理纽带,将该网站按照中社网的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的项目管理标准整合,成为中社网成员,使项目增值。

中社网专业网站成员均应与中社网门户站点相连接,实现成员间的互通互联。在整合和运行过程中,中社网公司可协调其专业服务公司成员,为专业网站提供资本运作、通信线路、网络营销、市场分析、软件开发、信息加工等方面的专项服务,但不干涉成员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

   专业性服务公司:

中社网的专业服务公司成员是中社网发起人根据国内市场需求,通过引进技术和资本的方式,在国内投资建设的,以面向ICP网站公司提供专业服务为目的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如包括数据通信基础设施(与广电合作)公司、专业网络营销公司、市场分析、策划、软件开发和信息加工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公司。这些业务也可采用合作伙伴方式进行。

为配合中社网公司的资本运作,中社网公司的发起人还将成立一个投融资服务公司(具体名称待定),发挥投资银行的作用,为风险资本、战略投资伙伴等资本市场提供投资渠道和投资机会,为中社网公司的专业网站和国内外其他用户提供融资、资本运作和包装上市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