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_商业计划书免费下载

 

目 录

CONTENTS

 

 

 

一、新的竞争者进入              7

1、清华同方获中国移动手机动画业务              7

2、环球进军手机市场移动音乐逐渐升温              7

3、英国手机内容服务商收购中国ATOP              8

4SK携手NEXON签订手机游戏业务合作备忘录              8

二、新技术、新产品              9

1、北京电信推出新业务手机能与座机同时振铃              9

2、重庆推出机卡分离小灵通              10

3、重庆研发出CDMA移动定位技术              10

4、广东移动新业务发短信查身份证真假              11

5、湖北省移动启用空中充值系统              11

6、青岛网通推出小灵通定位服务              12

 

 

 

一、整体动态              13

1、全球手机音乐铃声市场已经开始萎缩              13

2GSA认为全球WCDMA继续强劲增长              13

3、电信网通反击移动运营              14

412省区扩建小灵通网络              15

二、各地动态              16

1、上海9月手机小灵通实名制              16

2、上海缺移动应用开发人才              17

3、南京移动联通开打话费战              17

4、青岛移动将启用159号段              18

5、广东正式推出手机报纸              19

6、中山小灵通用户首超固话              20

三、企业动态              20

1、中国移动获得159号段              21

2、中国移动北京开通了短信电子商务              21

3、中国移动珠峰基站开通              22

4、中移动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22

5、上海移动首次调整手机与固话间的资费              23

6、湖北移动建立新业务网运维管理体系              24

7、江西移动与江西新华分社共推手机报              24

8、中国联通公布上半年业绩              25

9、重庆联通推套餐长话市话每分8分钱              26

10、上海联通发动资费反击战              26

11、网通加快村通工程建设已完成622个通话任务              27

12、北京网通未来3年内将继续小灵通扩张              27

四、国际动态              28

手机用户猛增阿根廷人每天发送短信6,600万条              28

 

 

 

一、整体分析              29

3G发展态势分析              29

13G进入规模发展阶段              29

2)两大阵营的发展对比              29

3)两大技术走向              31

43G在中国              33

二、细分市场分析              35

1、小灵通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35

1)小灵通是成功的产品              36

2)小灵通促进了电信业发展              36

3)小灵通为百姓带来了实惠              37

4)小灵通迈上新台阶              38

2、手机游戏呈井喷之势今年规模将高达12亿              39

1)互动游戏迷人              39

2)游戏手机见俏              40

3、移动支付2005年收入达200亿美元              40

1)跑马圈地              41

2)市场规模不容忽视              42

3)“井喷”指日可待              43

 

 

 

一、整体市场预测              44

1、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用户发展前景展望              44

1)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分析              44

2)影响中国3G用户的发展关键因素分析              45

3)中国3G用户数发展预测              49

4)小结              51

23G时代移动终端发展趋势              51

13G时代的用户需求特点              52

2)移动终端制造业的走势              54

二、细分市场预测              55

1、短信网址三年内可能形成巨大市场              55

2、不足三成人认为双模小灵通将畅销              56

1)双模小灵通价格优势难展现              57

2)只有27.7%的人认为双模小灵通将畅销              57

 

 

 

一、行业数据分析              59

12011年移动网络总产值将达到1,001亿              59

2、移动SP51%实现盈利面临兼并或自行退出              60

3、移动流媒体用户2005年将达200万人              60

4、移动支付用户年内达1,560              61

1)产业链合作日趋活跃,移动支付渐渐加速              61

2)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              62

3)提前布局,抓住机遇              62

5、小灵通手机产量半年跌35              63

二、区域市场数据分析              63

辽宁小灵通用户突破300              63

 

 

 

3G正在穿越不确定性的迷雾              64

1)全球3G应用渐广,盈利欠佳              64

2)中国3G牌照预测              64

33G终端消费趋于理性              66

4)细分市场和整体市场分水岭              67

 

 

快速发展的印度移动通信及其启示              69

1)快速成长的印度移动通信              69

2)移动通信发展原因分析              71

3)印度移动通信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73

 

图表目录

 

图表12004年底全球移动用户分布              30

图表2200433G用户按技术分布              30

图表33G网络商用化历程              31

图表4 WCDMA的技术路线              32

图表5:近5年小灵通用户数增长情况              38

图表620052010年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市场规模预测              46

图表7:手机部分市场需求表              53

图表8:影响用户购买3G终端因素分析              66

图表9:用户3G终端可接受价位分析              67

图表10:用户首选3G终端品牌分析              67

图表11:印度四家运营商的市场份额              69

图表1220002005年财政年度的印度移动用户数变化              70

图表13:印度移动用户的ARPU值变化图              70

图表14200517全部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76

图表15200517大型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78

图表16200517中型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80

图表17200517小型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82

图表18200517国有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84

图表19200517集体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86

图表20200517股份合作企业通信设备制造         全国合计              88

图表21200517股份制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90

图表22200517私营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92

图表23200517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通信设备制造 全国合计              94

图表24200517其他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96

 

 

 

 

 

 

 

 

 

 

 

 

 

 

 

 

 

 

 

 

 

 

 


 

 

综述:

未来的3G终端市场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价格仍然是影响用户购买3G终端的首要因素,比例为32.4%,接近三分之一,但是用户对于质量的关注已经大大提高,22.4%的被访者把质量作为首选因素,而新功能成为影响用户购买3G终端的第三主要因素,比例也达到了16.5%。其他因素的比例都未达到10%,外观设计9.6%对于用户的影响仍然超过品牌9.1%。

GHCIC认为:伴随着手机从奢侈品向快速消费品的快速转变,中国的手机消费者逐渐趋向理性,对于价格和外观的单一关注逐渐向质量、功能、品牌的综合考虑过渡。未来的3G终端市场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一、新的竞争者进入

1、清华同方获中国移动手机动画业务

在8月22日清华同方正式收到通过中国移动手机动画业务全网sp资质评审喜报,今年7月底清华同方(kele8)向中国移动申请了新兴的增值业务——手机动画业务,并在8月内参加了中国移动的评审并顺利通过,整个申报工作由6位工作人员历经两个多月的准备才得以完成,自此清华同方正式成为具有全网资质的SP(手机服务提供商)。

手机动画业务是中国移动最新推出的手机增值业务,此业务新颖独特极具发展潜力,同方的成功也证明了同方的实力。而这次业务也是清华同方首次跨入移动增值领域,初次申报的成功为清华同方进入移动增值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以后同方在手机增值业务领域的顺利发展开通了一条道路。

2、环球进军手机市场移动音乐逐渐升温

8月22日,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唱片制造商之一,环球音乐公司近日表示,已经与手机运营商达成了一项战略性合作协议,未来将会对手机用户提供定向音乐服务。

手机用户将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下载音乐预览版和铃声,未来公司还将提供完全版本的下载服务。实际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大量媒体运营商纷纷杀入移动市场,包括ESPN以及迪斯尼等,而手机平台则成为了各大媒体供应商的主要目标。目前已经有大量唱片公司和手机运营商推出了铃声下载服务,售价大约为每首1.5到3美元之间。

环球音乐公司表示,目前公司推出的手机音乐下载服务仍然只是音乐中的节选,虽然目前的手机存储容量已经完全可以应付整首音乐,不过环球仍然表示如今的市场不够成熟,不会提供完整版本的下载服务。据公司发言人透露,三星和LG生产的手机为环球的主要合作伙伴,服务中每首铃声的售价集中在1.99和2.49美元之间。并且考虑推出每个月9.95美元的包月定制服务。本周的前些时候,无线运营商Sprint表示将会在今年之内推出基于手机的音乐完全版本下载服务,目前索尼BMG以及EMI已经与Sprint达成了合作协议。

3、英国手机内容服务商收购中国ATOP

8月23日消息,据周一消息,英国手机铃声以及游戏制造商Monstermob公司,将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中国内容提供商ATOP世纪。

8月23日消息,据周一消息,英国手机铃声以及游戏制造商Monstermob公司,将以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中国内容提供商ATOP世纪。

Monstermob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集中在16岁到30岁,主要供应手机图片和视频内容,表示收购将会以现金和股票的综合形式,其中包括3,000万美元现金以及1,200万美元的股票。

收购另一方的ATOP目前成立两年,旗下的移动用户数量达到了125万人。Monstermob表示,通过对于ATOP的收购,公司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据统计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数量有望从如今的3.45亿人增长到2008年的5.7亿人。

4SK携手NEXON签订手机游戏业务合作备忘录

日前,SK电讯宣布与在线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NEXON正式签订了手机游戏业务领域合作的备忘录。目前,移动通信正从语音时代转入数据时代,移动增值服务也因此备受关注。尤其是移动娱乐业务,近两年发展较为迅速,手机游戏更是业内普遍看好的增值服务新亮点之一。这一无线游戏市场的开辟,无疑给运营商、游戏开发商、手机厂商等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带来巨大的商机。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的手机游戏还处于初级阶段,2005年是手机游戏市场的第一次产业盘整年,而韩国电信企业的发展战略尤其值得国内企业借鉴。SK电讯希望通过手机游戏服务,把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推动游戏市场繁荣结合起来。SK电讯中国总裁刘允博士表示,与韩国最高水平的在线游戏企业NEXON合作后,GXG游戏门户网站的竞争力有望增加一倍,SK电讯通过持续广泛地开展与游戏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推动了手机游戏市场的发展,这对中国移动通讯市场拓展与游戏行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技术、新产品

区域

新技术、新产品

北京电信推出新业务手机能与座机同时振铃

重庆推出机卡分离小灵通

重庆研发出CDMA移动定位技术

广东移动新业务发短信查身份证真假

湖北省移动启用空中充值系统

青岛网通推出小灵通定位服务

 

1、北京电信推出新业务手机能与座机同时振铃

在固定电话领域作为还不大的铃音业务让北京电信看到了商机,获悉,他们将面向京城的固定电话用户推出了一系列新业务:七彩铃音、同时振铃和电话转接。

手机、固话、小灵通……越来越多的通信工具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让人们有了新的烦恼:接听不方便、错过来电等。为了解决消费者的苦恼,北京电信推出了同时振铃业务,它可以将固定电话与北京本地的任一部手机、小灵通或者是固定电话相绑定。当有他人给机主的固定电话打来电话时,机主的固定电话与绑定的手机、小灵通或者固定电话将同时振铃,而且机主还可以选择任何一部电话接听。使用该业务时,用户只需要在固定电话上进行简单的设置。这样,当有来电时,用户可以选择固定电话接听,也可以选择移动电话接听;当用户外出有来电时,用户绑定的手机或小灵通同时振铃,可以方便接听不必担心错过重要的来电。此外,北京电信的电话转接业务,用户在来电接通后拍一下话机叉簧,输入要转接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将呼叫转接给该号码,在听到接通提示音后即可挂机,十分方便。

2、重庆推出机卡分离小灵通

重庆电信近日正式推出机卡分离的小灵通,用户由此可以带机入网和随时随地换号换机,摆脱了原来小灵通需要到营业厅购机、选号、销号等烦琐程序,用户储存在SIM卡中的电话号码本、短消息等个人数据也不会因为换机而需要重新输入或丢失。

据介绍,机卡分离小灵通还让用户能够实现一机多号,在异地也可以使用同一部小灵通手机异地上号消费。机卡分离小灵通与原小灵通一样享受优惠资费,使用功能不变。新用户入网也可以选择包月或母子连心优惠资费。

重庆电信对主城区在网3个月以上的电信老用户可享受6折的优惠购机价格购买新款机卡分离机型,同时赠送小灵通SIM卡及50元话费;新入网用户则须新购买SIM卡,在近期促销活动期间,小灵通SIM卡销售定价为20元/张。

业内人士认为,机卡分离小灵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来小灵通无法漫游的缺陷,可能会对移动和联通的手机业务形成新的冲击。

3、重庆研发出CDMA移动定位技术

8月26日,从重庆市信息产业局获悉,一项能让人们随时知道亲友所在位置的移动定位技术日前由重庆赛洛克无线定位有限公司研发成功,这一成果将打破国外对该类技术的垄断,填补我国在CDMA移动定位领域的技术空白。

据介绍,由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和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CDMA移动定位技术,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号到达时差定位技术,不需要对CDMA基站和手机作修改,也不用增加用户费用,即可完成对CDMA移动电话位置进行追踪。CDMA移动定位系统由定位基站、主机和数据传输系统、后台服务软件系统组成。当CDMA移动电话处于开机状态时,可通过CDMA移动电话与定位基站的联络信号,完成移动电话的初级定位;利用CDMA基站周围的定位基站,对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获得手机的经度和纬度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定位服务应用系统,完成移动电话的高级定位。

据介绍,CDMA移动定位技术能进行信息实时采集和处理,一般在3至4秒内就能获得手机的位置信息,最小定位误差为15米,达到国外同类技术水平,重庆赛洛克无线定位有限公司也因此成为全球少数几家掌握CDMA移动定位技术的公司。

4、广东移动新业务发短信查身份证真假

从21日开始,如果您需要核查有关公民的身份号码和姓名、照片是否对得上号,只需要用一部在广东入网的中国移动手机,发送短信或者通过互联网查询即可。广东省公安厅负责人表示,此项服务的开通,将使许多利用假身份证进行诈骗的犯罪分子无所遁形。

据悉,全国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服务是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与有关单位合作,利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移动数据平台,为满足行业用户或个人用户及时确定被核查人身份信息需求而推出的一项服务。该系统里已包括了全国75个城市约3.8亿人口的信息数据,其中广东的人口数据达到7800多万人,基本包括所有的常住人口。预计明年全国人口数据将全部入库。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的手机用户可以查询数据库里任何城市的身份证信息,如果所查询的身份证号码数据库还没有录入,那么该次查询不收费。

5、湖北省移动启用空中充值系统

近日,湖北省移动公司启用空中充值系统,移动用户打电话、发短信就可为手机充话费。 

空中充值业务是指代理商利用账户间的转账操作,为移动客户提供的新型充值(缴费)方式。代理商需要先在移动公司建立一个代理账户,并预存一定金额的预存款,就可通过短信、语音等方式为用户进行话费充值(缴费)。

启用该系统后,移动用户话费充值将实现无纸化”——只需将话费交给代理商代劳,不需买充值卡。充值(缴费)金额从代理商账户中扣减后转入被充值的话费账户。

目前,这一业务只能为移动的非智能网神州行用户充值,下一步将实现对智能网神州行用户的充值。

6、青岛网通推出小灵通定位服务

 


一、整体动态

1、全球手机音乐铃声市场已经开始萎缩

靠一小段手机音乐铃声轻松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这一迄今利润丰厚的业务正面临压力,原因包括:对铃声狂热的群体在缩小,目前多数是年纪比较小的人;铃声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以及经销商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高科技行业咨询公司分析师克里斯·琼斯说,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是手机铃声热潮的发源地,这里的许多年轻人此前曾为了一段10秒钟的铃声花上2英镑(合3.5美元)或更多钱,现在他们不再购买铃声。人们当时这么做,是因为它是个新鲜事物。现在人们对此兴趣逐渐淡薄,很大一块市场随之消失。

在美国,手机铃声业务还处在相当初级的阶段,铃声热潮甚至在席卷大众市场前就已停滞不前。仅有1/10的手机用户在购买音乐铃声。美国手机铃声公司InfoSpace称,这一比例与一年前相同,尽管它补充指出,难以取得关于这一市场的可靠数据。InfoSpace据称占据美国47%的铃声市场。

同时,出现一批新的铃声经销商,它们正逐渐发现,现在要实现高额利润比以前难多了。用户从熟悉的著名曲子的和弦演奏转向原版的音乐短片断,后者在业内称为真实铃声(truetone)或原音铃声(realtone)。

来自这些铃声的大部分利润直接进了唱片公司的口袋,而不是中间商。此前这些中间商依靠比较粗糙的铃声赚了一大笔钱。

2GSA认为全球WCDMA继续强劲增长

GSA(全球移动提供商协会)最新的3G调查报告强调,由于3G技术在全球的普及,WCDMA的增长势头强劲,市场接纳度扩大。GSA还发现,46个运营商目前正在运营或者部署WCDMA和EDGE相结合的网络,以确保3G业务的用户能够获得最好的体验。

GSA(全球移动提供商协会)最新的3G调查报告强调,由于3G技术在全球的普及,WCDMA的增长势头强劲,市场接纳度扩大。提供商业服务的3G/WCDMA网络目前已经在37个国家有82个网络,2005年将增加22个网络,另外7个网络正在处于商用前阶段。

GSA还称,目前市场上的WCDMA/HSDPA的终端设备已经有来自26个提供商的186款,其中70款是在最近6个月推出的。

根据来自Informa Telecoms&Media的最新数据,到2005年7月,全球WCDMA业务的用户数达到了3,079万,较2004年年底增长了 13.9%,2005年平均每个月新增用户几乎达到了200万。

GSA还发现,46个运营商目前正在运营或者部署WCDMA和EDGE相结合的网络,以确保3G业务的用户能够获得最好的体验。

3、电信网通反击移动运营

前段时间,两大移动运营商资费价格战打得热火朝天,给向来以打电话便宜拉拢客户的固话运营商有力的打击。从电信、网通南京分公司获悉,近期他们面向小灵通、万信通用户推出了多种套餐,强力反击移动、联通两大运营商。

固话资费优势丧失

七月份,移动、联通之间价格战不断升级,手机话费也一降再降,接近固话资费,有的套餐资费甚至比固话还要低。市话最低降到了0.25元/分钟,长途话费降至0.3元/分钟,且免市话费。而且,移动电话用户还可以享受多种变相的单向收费套餐,接电话几乎是免费的。相比之下,小灵通接听免费以及市话0.2元/分钟的优势已不明显。

南京电信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承认,两大移动运营商不断下调资费,对他们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目前,南京市的小灵通用户已近百万,为了稳固其市场,电信推出了几大套餐,拉低目前的小灵通资费。

电信推四种优惠套餐

此次电信针对小灵通推出的优惠套餐为:新入网预付费用户,充值翻倍,充50元送50元,充100元送100元。灵通文话国内长途0.3元/分钟。另外金陵行零月租用户享受两种套餐:体验餐28打48(包含150分钟市话,150条短信);至尊餐68打158(包含700分钟市话,150条短信);预付费有月租用户享受以下两种套餐:欢乐餐38打58(250分钟市话,100条短信);商务餐超值88(包含1,200分钟市话,100条短信)。粗略算了一下,用户使用以上套餐,市话最低只要0.08元/分钟。

网通市话0.06元/分钟

网通的万信通优惠力度同样很大,用户可以享受充100送150元的优惠活动,市话费0.15元/分钟。100元按0.15元/分钟计算,可以打666分钟,加上送的150元,等于充100元可以打1,666分钟,折算下来,每分钟只需0.06元。此外,网通还推出了10元包300条,20元包800条,30元包1,500条,50元包2,500条的短信套餐。

412省区扩建小灵通网络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近日相继宣布,继续加大各自小灵通网络的投资。

两运营商续签UT斯达康

日前,从UT斯达康获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大固话运营商再度与UT斯达康签订了1.67亿美元的网络扩容合同,对江苏、浙江、湖北、上海、广西、福建、云南、黑龙江、辽宁、山东、内蒙古、北京等地进行网络扩容和升级。

网通对旗下小灵通的投资也开始加速。8月17日,北京网通宣布,其小灵通信号覆盖地铁站台工程已结束,在北京已建成的一、二号线任何一个地铁站内均可使用小灵通通话。

小灵通用户增至7,980万

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小灵通用户达到7,980万,和2004年年底相比净增用户1,488万。今年前6个月,每月平均新增用户量近250万。

与此同时,由于运营商在小灵通销售上实行了更为开放的政策,国内小灵通终端市场再次出现升温。对经销商和厂商而言,机卡分离意味着又一次良机。中兴手机PHS产品部一位高层表示,机卡分离一方面是小灵通升级换代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挽救小灵通利润减少的救星。广州金鹏负责小灵通的一位高管表示,目前,两大运营商原有的7,000万部机号一体小灵通正在逐渐更换。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包括金鹏在内的许多厂商都在全力以赴。

二、各地动态

区域

本月动态

上海市

9月手机小灵通实名制

缺移动应用开发人才

南京市

移动联通开打话费战

青岛市

移动将启用159号段

广东省

正式推出手机报纸

中山市

小灵通用户首超固话

1、上海9月手机小灵通实名制

25日,从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获悉,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和公安局将联合下发一份文件,要求所有手机、小灵通用户采用实名制

实名制文件的具体内容是:从2005年9月1日起,上海市新申请移动业务(包括小灵通)的用户,须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未成年人凭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购买移动电话用户身份识别卡(SIM/UIM卡和小灵通SIM卡),电信运营企业将对用户身份证件严格核验并复印登记。

另外,对以前未进行实名登记的老用户,相关电信运营企业将通知其在三个月内到指定场所进行实名补登记。其他电信业务用户(包括互联网接入用户、一号通用户等)将参照上述要求执行实名登记。

2、上海缺移动应用开发人才

手机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已经成为上海新的紧缺人才,据预测,未来人们使用的主要信息设备将不再是传统的桌面电脑,而是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目前国内手机用户已超过3亿,而且,正以每年高于20%的速度持续增长。随着3G等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智能手机上看电视、电影,组织视频会议,参加远程培训,监控生产流程。因此,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已成为目前最受瞩目的信息技术热点之一,相应的人才也处于极其紧缺的状态。由于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移动软件开发技术人员的薪酬水涨船高。据中华英才网统计,移动软件开发人员平均年薪高达10万元左右,一些高级开发人员的年薪更是超过70万元。

据了解,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项目就是针对目前上海手机软件开发人才极度紧缺的现状而设立的。课程内容基于目前移动开发领域应用最普遍的J2ME和Symbian平台。采用项目型教学方法,精选了许多来自Sun、Symbian、N01da、Siemens等国际厂商提供的经典项目案例。并且提供实习机会,学员可真刀实枪的开发手机程序。考核合格者可获得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中级证书。符合条件的,还向有关企业推荐就业。经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办公室批准,该项目培训已由文华学院率先启动。 

3、南京移动联通开打话费战

针对南京移动上月推出的以学生为目标客户的动感任我行套餐,中国联通南京分公司本月推出同样面向学生的UP新势力套餐新标准———在原有短信套餐基础上可享受零月租、免费接听700分钟/月、主叫0.2元/分钟,几乎与零月租、免费接听、主叫0.2元/分钟的小灵通话费持平,创江苏移动电话资费新低。

针对南京移动上月推出的以学生为目标客户的动感任我行套餐,中国联通南京分公司本月推出同样面向学生的UP新势力套餐新标准———在原有短信套餐基础上可享受零月租、免费接听700分钟/月、主叫0.2元/分钟,几乎与零月租、免费接听、主叫0.2元/分钟的小灵通话费持平,创江苏移动电话资费新低。

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下达《关于移动网话音业务网内优惠问题的通知》,规定移动、联通把网内优惠扩大到对方网络,7月起停止与对方话音业务网内、网间每分钟单价不一致资费及套餐的销售。随后,资费大战在南京移动、南京联通高、低端用户群中全面爆发。南京移动将其定位高端用户的全球通80包150150包300套餐升级为80包200150包400,并可使用15元包600分钟/月的免费接听;联通推出80包268150包468省内王。对低端用户,南京移动推出月费15元、免费接听600分钟、主叫0.3元/分钟的神州行市民卡,本月起又将其升级为接听超出600分钟以0.3元/分钟计费的神州行轻松打;南京联通则推出新如意好灵通,月费10元、免费接听700分钟,主叫0.25元/分钟。本月10日,南京移动又将月费10元、最低消费30元、免费接听500分钟,主叫0.2元/分钟的神州行大众卡套餐从郊区扩大到全市。以一用户每月本地主、被叫均为400分钟为例,按几个月前0.6元/分钟移动和联通C网的标准市内通话费用计,费用为480元;如按南京移动神州行大众卡或南京联通UP新势力标准计算,费用仅为80元。

业内人士分析,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是移动、联通利润较高的区域,近期的降价主要是经营思路的改变——放弃高利润,进一步压缩竞争对手的市场,为3G留出价格空间——3G时代,随着成本大幅下降,语音业务价格下调是大势所趋,增值业务才是运营商的利润金矿

4、青岛移动将启用159号段

青岛市民很快就会用上159开头的手机号码了。中国移动青岛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接到总公司正式文件后,将开始发售新号段号码。中国移动2005年上半年年报显示,截至2005年6月底,中国移动网络容量超过3亿户,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和绝大部分的乡镇,客户总数超过2亿户。

青岛市民很快就会用上159开头的手机号码了。据了解到,中国移动已经获得信产部下放的159号段。中国移动青岛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接到总公司正式文件后,将开始发售新号段号码。

据了解,159号段原本是为3G牌照准备的,但迅速增长的用户数量让中国移动不得不提前开闸放号,抛出159号段救急。据青岛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青岛地区每年新开通的中国移动号码超过100万个,去年10月,中国移动开通了134号段,不到一年的时间,号码就再次出现紧缺,159号段开通后将缓解这一状况。

中国移动2005年上半年年报显示,截至2005年6月底,中国移动网络容量超过3亿户,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和绝大部分的乡镇,客户总数超过2亿户。

5、广东正式推出手机报纸

8日,广东移动联合新华社以及广东省三大报业集团,正式推出了手机报纸业务。广东省的4,500多万移动用户通过手机上网、彩信、短信等方式就可以浏览到《新华社快讯》、《参考消息》、《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9大媒体的精彩内容。

据广东移动有关人士介绍,读者阅读手机报纸十分方便,广东移动用户通过手机上网登陆移动梦网进入广东风采栏目,就可读到当天手机报纸。每家媒体都会将当天的新闻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手机报纸,并依照传统报纸的发行模式,实行按天计费,价格每天不超过0.8元,按月则不超过15元。目前推出的手机报纸是彩信版和手机上网浏览,在推广期供读者免费阅读。

彩信版的手机报纸内容主要包括当天的精华新闻和上网浏览手机报纸的导读信息,每天定时发送给定制用户,帮助读者挑选新闻,使读者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8日10时30分左右,收到了《新华社快讯》和《参考消息》的彩信精华版,头条都是号外新闻《广东移动手机报纸业务正式开通》,其他内容还包括《六方会谈休会 拟三周后复会》、《发现号下午返航回家之路不平坦》、《珠三角出现大面积缺油现象》等。

手机报纸最大的优势是随时随地随身,彻底摆脱了传统纸质媒体的时空限制,无论读者身在何处,打开手机就可以方便轻松地阅读新闻信息。此外,手机报纸还能高效快捷地实现读者与媒体的互动,让读者为报社及时提供新闻线索。

有关专家认为,手机报纸的推出将给传统媒体带来划时代的革命性意义,使手机迈向第五媒体的快速发展之路。

6、中山小灵通用户首超固话

从电信中山分公司获悉,截至目前,中山地区小灵通用户数共为66万户,首次超越了当地固定电话用户数(62万户)。据介绍,这是全国第一个小灵通用户数超过固话用户数的地级市。

中山小灵通业务开通于2003年3月底,至今年8月共发展用户约66万户,平均每个月净发展近2万户。电信中山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小灵通之所以能得到越来越多中山市民青睐,主要是中山小灵通的网络能力日益提高,目前覆盖率已达到96%,掉话率减至1.43%;同时小灵通的服务内容也不断丰富,短信、彩铃和彩话等增值业务均发展良好。

据透露,为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电信中山分公司今年内将加推多项服务内容,包括计划年底前和连锁商家合作,携手推出全新的接入服务,市民只要拨通连锁店的小灵通号码,小灵通就能自动识别来电方位,使得连锁店就近为市民提供服务。

三、企业动态

企业名称

本月动向

中国移动

获得159号段

北京开通了短信电子商务

珠峰基站开通

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上海移动

首次调整手机与固话间的资费

湖北移动

建立新业务网运维管理体系

江西移动

与江西新华分社共推手机报

中国联通

公布上半年业绩

重庆联通

推套餐长话市话每分8分钱

上海联通

发动资费反击战

网通

加快村通工程建设已完成622个通话任务

北京网通

未来3年内将继续小灵通扩张

1、中国移动获得159号段

也许过不了多久,市面上就会出现159打头的手机号码。25日,从中国移动了解到,信息产业部已正式把159号段批给中国移动使用。这也是继去年10月中国移动获134号段后,再次获得新的号段资源。

经过初步划分,目前我国的电信号段分配已基本敲定,即以13打头的号段已全部发放。其中134-139打头的号段基本归中国移动。联通占4个号段,由130至133号段,其中133号段为联通CDMA专用,并确定未来手机号码使用号段可能为15和18打头。

中国移动新闻联络人25晶表示,获批159号段主要是由于目前用户数增长迅速,号码资源明显紧张。159号段刚获批,正式启用还需要一段时间。同时,他否认了159号段将被用于3G手机的说法,强调只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

2、中国移动北京开通了短信电子商务

只需发一个短信,就可以浏览你想要找的网站,并可以通过这个网站进行网上购物,而且全过程不需要上网,也不用花费一分钱。18日从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获悉,这项名为短信网址的新型移动电子商务已经在京城开通,目前大中电器、国美电器、甘家口大厦、燕京啤酒、双鹤药业等在京企业已经注册了短信网址。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谢麟振介绍说,企业注册短信网址后,手机用户只需把想要寻找的企业名称或服务名称编辑短信发送到一个全国统一的端口号,之后手机用户就会接到一个短信形式的袖珍网页,这个网页类似于企业在互联网上的网页,而通过这个袖珍网页,手机用户可以进行网上购物等多项信息互动。

据悉,这种短信移动电子商务可以应用在商场、超市、餐饮、美容等各种商业业态,而针对某一特定企业的销售、服务信息今后也都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查到,无需再上互联网查询。

从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短信网址联合信息中心提供的价格列表中了解到,企业注册短信网址的价格分为3种,分别为每年600元、1,000元和3,000元,主要根据企业注册短信网址所用词的热门程度和输入的方便性来区分。

另外,来自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消费大国,预计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将接近4.5亿。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潜力将非常大,两年内可能占到全球在线交易15%的市场份额。

3、中国移动珠峰基站开通

近日,从珠峰大本营传来西藏移动日喀则公司员工尼玛顿珠激动的声音:西藏移动珠峰大本营GSM基站成功开通!从此,通过中国移动GSM网络,人们在世界最高峰自由沟通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珠峰大本营则位于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海拔5200米,环境气候异常恶劣。长期以来,珠峰大本营地区不通电话,给前来观光探险的中外游客、登山运动者和科考人员带来很大不便,也给珠峰地区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以及森林防火、探险营救等工作造成了困难。

西藏移动从成立之初就努力实现珠峰大本营地区的移动网络覆盖。2003年在纪念人类成功登顶珠峰50周年活动中,西藏移动将应急通信车首次开到珠峰大本营地区,成功实现了彩信上珠峰。此次尝试为西藏移动在珠峰大本营建立永久性基站积累了经验。经过勘察、选址,西藏移动决定在珠峰观景台背后的小山坡上建设O2型基站。由于珠峰大本营属于国家级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西藏移动积极做好环保工作,多次与环保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今年6月底,珠峰大本营基站铁塔及塔下屋、太阳能底座、卫星底座的安装施工完成。8月初,BTS主设备及配套电源、天馈系统等安装完毕。8月18日上午,在中国卫通的支持下,西藏移动成功开通珠峰大本营基站。据现场测试显示,珠峰大本营地区基本实现全覆盖,通话质量优良。西藏移动表示,将根据珠峰大本营地区人员来往情况在每年4月至10月季节性开通该基站。

4、中移动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8月10日,在中国移动(香港)公司公布的2005年上半年业绩中,中国移动上半年创纪录地实现了收入11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实现净利润240亿元,增长19.8%。

这一业绩甚至连香港最为大胆的电信分析师也未能预料到。

8月11日,中国移动在香港的股票收于35.2港元,市值从10个月前的570.5亿美元猛增至890.5亿美元,一举超过日本的NTTDoCoMo,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目前,中国移动客户总数超过了两亿户,已成为全球网络规模及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而在此之前,7月20日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发布公告:继调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用评级之后,相应将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债信评级由BBB+调升至A-,前景展望正面,与中国政府长期信用评级保持一致。据了解,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是目前惟一一家被标准普尔公司提升至与我国政府最新信用评级相一致的中国企业,也是目前中国企业中获得标准普尔公司债信评级最高的企业。

5、上海移动首次调整手机与固话间的资费

8月25日,上海移动在继取消网内外差价后,25日开始对手机与固定电话的资费首次进行调整,神州行大众卡在保持本地手机来电免费的同时,本地拨打手机的资费也下降,由0.15元/分降至0.13元/分,而本地拨打固定电话的资费,从0.60元/分跌至0.43元/分,每分钟便宜了0.11元。此外,动感地带本地拨打和接听手机的话费也降至0.18元/分,比原来再降一成。

上海移动此次调价意在低端用户,表明移动再次在低端用户中圈地的意图。

按照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上海移动取消了移动网内外差别定价,缩小了与固定电话的价格差异。今年来再度让利于民,进行价格调整。在完成了预付费品牌神州行的升级后,对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加加卡等资费进行全面梳理,几乎以月消费为10元至20元为一个等级,在月费100元的空间内,进一步细分目标群,制定出一系列多样化的、更贴近市场的资费。上海移动称,此次的调整举措是在整体资费下调后,为保持资费架构的合理性和品牌的鲜明区隔而进行的一次补充调整。上海800万的移动用户可自由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案。

业内人士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移动资费正更趋于合理,服务更完善。运营商已经进入网络、资费、服务、业务等综合实力的较量,话费调低是大势所趋,调整将释放更多的通话需求,也使手机更加大众化、平民化。

6、湖北移动建立新业务网运维管理体系

7、江西移动与江西新华分社共推手机报

8、中国联通公布上半年业绩

8月25日,联通公布了截至今年6月底的半年业绩,纯利为23.3亿元,同比下跌19.4%,每股盈利18.5分,营业收入432.4亿元,同比增长10.2%。

联通表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2亿户,用户市场份额保持在35.2%,其中,GSM移动电话用户数净增了534.7万户,GSM业务平均每月每用户通话分钟数(MOU)为195.0分钟,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ARPU)为49.1元。

其中,GSM移动电话业务收入为25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6.6%,但由于营业成本升9%至211.97亿元,上半年GSM业务的营业利润跌5.8%至44.78亿元,税前利润则大致持平为38.57亿元。

联通表示,上半年CDMA业务收入为15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营业亏损4.58亿元,相对去年同期为利润5,800万元。

CDMA移动电话用户数净增了310.5万户,CDMA业务平均每月每用户通话分钟数(MOU)为280.8分钟,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ARPU)为78.1元。

联通表示,上半年公司除利息、税务、折旧及摊销前经营利润(EBITDA)为140亿元,同比下跌4.1%,EBITDA率为32.4%,若加回CDMA网络租赁费后EBITDA率为41.5%,EBITDA则为179.6亿元,升4.1%。

另外,联通上半年资本开支为70.8亿元,2004年同期资本开支为74.9亿元,资本开支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25。

联通执行董事兼总裁尚冰表示,集团全年资本开支预算为182亿元,估计实际资本开支不会比预算多出10%,他还补充,集团旗下GSM网络每月上客约90万户,导致网络出现紧张情况,由于目前网络投资成本较低,集团计划适度扩大网络容量。

为配合国际漫游业务的发展,集团还计划将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的GSM网络升级为GPRS网络。

联通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佟吉禄在分析员会议中表示,上半年公司现金流虽然强劲,达79亿元,不过盈利实质倒退19.4%,盈利能力有限,加上资产负债率维持高水平的50.1%,故没有派发中期股息,集团会根据年底收入情况考虑派发末期息水平。

9、重庆联通推套餐长话市话每分8分钱

10、上海联通发动资费反击战

11、网通加快村通工程建设已完成622个通话任务

12、北京网通未来3年内将继续小灵通扩张

四、国际动态

手机用户猛增阿根廷人每天发送短信6,600万条

根据最新公布的一项市场调查结果显示,阿根廷国内手机用户已超过固定电话用户的35%,以短信为主的移动通信服务正在用户中掀起使用手机的狂热,目前阿根廷人每天发送的短信数目已经超过6,600万条。

据阿根廷《InfoBae》报8月22日报道,根据市场调查机构Prince&Cooke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阿国内各大移动通信服务商不断推出基于短信的话费优惠套餐,手机短信正逐渐成为用户摆脱不掉的日常生活习惯。平均每个阿根廷人每天要发送3条短信,每天发送的手机短信总数则超过了6,600万条。手机用户数目的迅速增长推动阿国内移动通信业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阿根廷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以1998年和2004年为明显标志的阶段。后一阶段是以手机用户数目的迅猛增长为基础的。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10月到11月间,阿国内手机用户的数目开始超过固定电话用户。而短短10个月以后的今天,手机用户的数量已经比固定电话用户多出35%,全国新增手机用户中的35%是在过去12个月中开通的。

在手机使用者当中,25%的人家中没有固定电话,而且越来越多的选择使用手机的人不再在乎是否在家里应安装一部固定电话。调查结果还显示,阿根廷国内34%的手机用户从4年以前就开始使用手机,其中81%的人开通了短信功能。发送短信最频繁的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群,他们也是在近年购买手机的主力军。

一、整体分析

3G发展态势分析

自1985年国际电信联盟(1TU)提出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以来,3G已经走过整整20个春秋。有专家曾预计:2002年到2005年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传输速率、多媒体功能等与第三代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2005年到2007年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成熟阶段,逐渐形成独立的市场;2007年以后将进入大发展阶段,逐步成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现在看来,这一预计大致符合实际情况。

13G进入规模发展阶段

3G几经波折,现在在全球已经进入了规模发展的阶段。截止到2005年3月底,全球共颁发了144张3G许可证(实际有效的为l37张),商用的3G网络共187个,其中WCDMA 65个、cdma2000 1x EV-DO 19个、cdma2000lx 103个。3G用户达到了1.714亿以上,其中cdma2000 lx用户1.36亿、EV-DO用户1,460万、WCDMA用户2,080万。面市的终端cdma2000有730多款,WCDMA有139款。预计在2005年,全球EV-DO用户数将增加至3,500万;全球WCDMA用户数将达到5,500万,手机需求量估计达4,000万部,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仍来自欧洲和日本。虽然截至2004年底,亚太地区只有日本、香港、韩国及澳洲开通了3G业务。但有人预测,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菲律宾、泰国、印度在内的十个经济体,到2009年其3G用户可望达到1.426亿。

在2005年之前全球3G估计不可能有明显收入,然而Phillips Group曾预计,全球3G业务年收入到2007年有可能增至大约630亿美元。全球在未来4年中移动网将逐步从2G向3G过渡。估计不用到2008年,全球3G用户就有可能达到5亿用户的规模。

2)两大阵营的发展对比

由上可见,3G目前实际上存在着WCDMA和cdma2000两大阵营,系历史原因所致。WCDMA是欧洲GSM系统的延续,cdma2000是美国CDMA系统的延续。截至到2004年底,GSM用户数占全球移动用户总数的75%,CDMA用户数占14%左右(见图表1)。从移动用户数而言,显然GSM占主导地位,并将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但从3G用户数来看,目前cdma2000 1x用户占主导地位,WCDMA和EVDO用户数量基本相当(见图表2)。然而,从发展态势来看,WCDMA已经呈现后来居上的
趋势。原因有三:

表1:2004年底全球移动用户分布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产业部


图表22004年3月3G用户按技术分布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产业部

(1)在已发的137张许可证中,选择WCDMA的运营商有128家,而选择cdma2000的只有3家。

(2)欧洲发展WCDMA的困难期已经度过,加速了WCDMA的商用进程。由图3可见,2004年WCDMA的商用网络一下增加了46个,大大超过cdma2000。到2005年3月底,WCDMA用户数从2004年9月的1,000万剧增为2,080万,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增加了1,080万。

(3)GSM的用户基数大,不久随着中国的加盟,WCDMA必将如虎添翼,获得更快的发展。

WCDMA和cdma2000这两大阵营目前已经共存,将来必然长期共存,各有各的基地,各有各的市场。虽然由于cdma2000的技术演进更加平滑,在近期内会处于优势地位。但是鉴于上述原因,再加上WCDMA的标准体系比cdma2000完善,未来技术路线比较明确,产业的管控能力较强,故从长远看,WCDMA将后来居上反占优势。图表3按技术分类预测的移动用户数分布。


图表3:3G网络商用化历程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产业部

3)两大技术走向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1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当前出现在3G发展进程上的两大技术走向。它们在今年2月在法国嘎纳举行的3GSM大会上都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热点。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是为了适应未来分组数据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而提出的,是WCDMA标准往前演进的一个步骤(见图表4),被写入WCDMA R5中。其主要目标是在不改变WCDMA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速率,把WCDMA对尽力而为分组数据业务的下行链路峰值传送速率提高到大约14 Mb/s,远远超过IMT 2000要求的2Mb/s。与此同时,在时延方面还得到改善,传送成本也下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用了有高阶调制与快速链路自适应、快速混合ARQ、快速调度、快速小区选择、多进多出(MIMO)天线多种技术。

图表4: WCDMA的技术路线

目前,移动运营商十分重视HSDPA,许多移动运营商都在与设备供应商联合进行HSDPA试验。已经建有WCDMA网络的运营商需要用HSDPA来增强竞争力,在WCDMA网络上行动缓慢的运营商则有可能直接跳入HSDPA。另外,WiMAX的出现对移动运营商发起了挑战,进一步加速了HSDPA的进程。最早开始HSDPA试验的NTT DoCoMo已经计划在2006年下半年推出商用HSDPA服务。大多数制造WCDMA设备的公司对HSDPA的开发都非常积极,它们主要包括Motorola、Ericsson、Nokia、

Lucent、Siemens、Nortel、Alcatel以及我国的华为与中兴。连CDMA阵营的领头羊——高通公司也在积极推动HSDPA标准在全球的部署。这些设备供应商都希望通过HSDPA来增加它们的3G设备销售收入。

HSDPA在美国被评为2005年十大通信热门技术之一。预计HSDPA将成为被许多美国企业采用的一种数据接入方式,因为HSDPA提供的应用能使企业用户很快增强现场销售能力和方便获取随时变化的重要客户数据。此外,利用HSDPA还可以更快地更新信息,可以使诸如库存管理等流程变得更加有效。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企业用户产生新的收入流。所以,ItSDPA已经成为当前美国无线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在所有的无线基础设施技术之中,移动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目前最看好HSDPA,甚至位于IMS以及无线与有线融合诸热点之上。

在5年前,3G的核心网究竟基于ATM,还是基于IP是一个没有决断的问题。如今,IMS的提出明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那就是3G的核心网将基于IP。因为IP是沟通各种网络的共同语言,也是把固定网与移动网融合在一起的粘合剂。

按3GPP/3GPP2的定义,IMS是一个IP多媒体与电话核心网。它定义了三层结构,即应用层、传送层和控制层,层与层之间具有开放的接口。IMS体系结构在这三层中除了保持用户轮廓以外,还包含了会晤控制、连接控制和应用服务框架等功能。IMS体系结构的关键是使用会晤初始协议(SIP)。基于SIP,IMS不受制于接入方式,支持固定网和802.Il、802.15、802.16、CDMA或GSM等无线网上的任何类型会晤,允许业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一系列话音与数据融合的多媒体业务,包括VolP、一键通(Dush-to-talk)、即时消息、视频与多媒体消息等。IMS符合NGN把呼叫控制与传送分离的要求,是软交换的延伸,在软交换的基础上对控制功能作进一步分离。目的是形成一个更加高度灵活的通信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人到内容(客户机/服务器)多媒体通信,而且还可以实现人到人(端到端)的IP多媒体通信。IMS兼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技术融合的会聚点一一IP;另一是业务融合的会聚点——多媒体。

因此,虽然IMS是下一代无线网的基础,但是现在日益被固定网所接纳。诸如ITU、ETSI、ATIS和MSF(多业务交换论坛)等组织都在制定围绕IMS的技术框架。IMS的标准化工作一直在往前推进,设备商、运营商相继宣布基于IMS的策略和纷纷联合开展各种试验。有些传统运营商正在推出一些初期的融合业务。IMS的第二阶段工作将主要集中在与PSTN、非IMS网络以及3GPP2为CDMA网定义的核心网之间的互通能力上。

IMS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它把用户放在驾驶员的位置。在IMS中,用户是中心,而不是网络或设备,网络将服从于用户。当某一用户作出与另一用户通话、聊天或视频会议的会晤试图时,全部由网络来判断该用户在哪里以及他(她)在完成会晤中的优先选择。IMS使我们离真正的个人通信更近了,用户不论在固定环境中,还是在移动环境中都能享受到相同的服务,获得相同的应用。

43G在中国

无疑,中国蕴育着世界最大的3G潜在市场。外界预测,中国的3G产业将带来几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一旦中国发放3G许可证,两三年内用户规模就可能达到6,000万左右。这样的市场怎么能不吸引全世界的眼球。无怪乎,中国3G许可证的发放成了2005年电信行业最大的一个悬念。其实,许可证发不发是没有悬念的,悬是悬在何时发!但再悬也悬不太久了。从全球来看,3G一上马,就不会走回头路。现在运营商已经不再考虑上不上3G,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开发高质量网络、内容、应用以及研究目标市场、定价策略、市场推广与营销等方面,它们期待着3G的回报。

实际上,在3G产业链方面,我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首先是运营商和制造商都已箭在弦上。例如,华为的3G设备已经在香港、马来西亚、阿联酋、荷兰、葡萄牙、美国以及非洲毛里求斯的商用网络中得到应用,跻身于第一集团。又如,凝聚我国科技人员心血的3G标准之一,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现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网络、终端及测试仪器等产品都全面完备,产业链越来越成熟,并拥有一个庞大的国际化团队,预计今年6月份TD-SCDMA设备将投入商用,着手迈向国家舞台。我国的运营商也早在摩拳擦掌,为上3G作准备了。其次,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信我国内容提供商近年来会在内容和应用上拿出更多创新和发展。最后,中国的国民容易对新生事务燃烧起激情。预计沿海发达地区首先会形成3G用户群,特别是已经进入数字时代角色的白领人士和青少年群体。

当然,在发展3G的道路上,每个国家需要针对自己的国情,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可以借鉴的国外经验有:

(1)把现有固网较成功的服务移至无线平台上;

(2)通过共享基础设施的方式结成合作伙伴,共同分担财政风险;

(3)细分用户市场,通过移动虚拟网运营商(MVNO)方式来针对不同用户群提供特色服务;

(4)利用2G的内容去驱动3G业务的发展;

(5)把注意力集中在业务生成和用户需求上,采用低价策略培育业务市场;

(6)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创造多赢的商业模式,使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

(7)通过差异化服务推出新品牌;

(8)举办用户培训,帮助用户理解移动通信所发生的基本变化。

3G最大的难点是,提供哪些业务与应用才是用户欢迎的,采用什么商业模式才能实现多赢。用户决不会为传统意义上的业务为3G付出更多,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有效、焕然一新的服务和应用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服务。粗粗分析一下,话音始终是人们最习惯的一项服务,在3G中必然会加以保留,但会增加新的高级话音功能(如VoIP、话音激活的网络接入、Web启动的话音呼叫等);适合个人生活方式和当地民情的个性化信息娱乐服务:睁会首先被广泛接受(其中年轻人是使用信息娱乐服务的高端用户);彩信将成为目前短信息业务的后继;企业上网、移动商务是未来发展方向。

有效的商业模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国家能够推出的有效商业模式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跟国家政策有关;跟国家、企业、个人的经济实力有关;跟设备的成熟程度以及性能价格比有关;跟现时人们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有关等。中国3G的商业模式也需要在不断摸索中形成。由于3G提供的服务不同于一般商品,国家政策赋予它普遍服务的性质,所以原则上3G应该采用薄利多销、品种繁多、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多赢的商业模式。

总之,3G的真正繁荣要靠丰富多彩的服务与应用以及价值非凡的内容,让3G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我国的3G牌照尚未发放,但一旦发放,3G产业链舞动起来,中国的3G将后来居上。

二、细分市场分析

1、小灵通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小灵通自1998年1月在浙江余杭正式开通以来,在中国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7年来,在磕磕绊绊中,小灵通无线网居然成为全国第二大无线公共网络,仅次于GSM网。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6月底,全国小灵通无线市话用户达到7,980万,和2004年年底相比净增1,488万户。今年前6个月,小灵通每月平均新增用户近250万。

1)小灵通是成功的产品

小灵通发展到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做为一个产品它是成功的。这一点,连诺基亚公司的负责人都承认。4月26日,诺基亚(中国)公司总裁何庆源在讲3G三大标准的市场定位时,举了小灵通的例子。何庆源说,无论小灵通的技术先进与否,它的定位和产品性能是匹配的,市场已经证明,小灵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

世界第一大手机厂商诺基亚中国区总裁都这么说,表明小灵通在市场上的出色表现,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小灵通最大的设备提供商UT斯达康(中国)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鹰说:小灵通是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大集团总部从来没有大张旗鼓地推行统一的促销计划的情况下发展的。即使在控制发展的情况下,仍发展了8,200多万用户,市场已经说明了一切。仅在苏州一个小小的地级市,小灵通就发展了200多万用户,而且是在没有任何促销手段的情况下。吴鹰说。

2)小灵通促进了电信业发展

没有小灵通,中国电信这几年的日子过得会更加艰难。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综合部主任司芙蓉说。

中国电信自1998年电信改革后,变成了单一经营固定电信业务的运营商,在2002年再次被拆分,电信市场老大的位置也不得不让给了中国移动。在移动电话迅猛发展的这几年,如果没有小灵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拿什么去和两大移动运营商竞争?

小灵通在中国电信业务增长中占的重要位置从四川、福建两个省便可窥见一斑。2004年,四川电信新增用户190多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近110万户。小灵通的收入占总收入约20%左右,被大家普遍看好的宽带业务收入却只占了大约4%左右。福建的情况与四川类似。2004年上半年,福建电信新增了119万电话用户,其中小灵通占了82万,约占新增用户数的60%以上。

吴鹰说,前不久,他去了趟浙江余姚,发现那里电话用户90%的增长来源于小灵通。直到今天,小灵通仍是固网运营商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它保证了电信和网通的话务量。吴鹰说。

四川电信公司总经理刘红建承认:小灵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业务。

如何评价小灵通的历史作用?刘红建说,在中国电信最困难的时候,小灵通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移动通信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让移动运营商也加入了竞争,降低了移动资费,提高了服务质量。总体来看,小灵通对通信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3)小灵通为百姓带来了实惠

小灵通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在市场上有如此广泛的认知度和使用率,是因为小灵通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小灵通自诞生之日起,就瞄准工薪阶层,特别是经常在本地活动的中低收入人群。由于小灵通按市话实行单向收费,手机也很便宜,从而大大降低了无线通信的消费门槛。如果没有小灵通,这部分人群的无线通信需求将很难得以满足。

吴鹰讲过一个真实的例子。他曾经和一位美国朋友说,在中国,小灵通无处不在,使用率非常高,这位美国朋友半信半疑。吴鹰于是停下车,和他一起询问一位正在工作的马路清洁工,问她有没有小灵通,清洁工点了点头。

福建电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耀明曾这样说: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与落后的生产力并存,小灵通符合中国的国情,有助于消除通信领域的贫富差距。在福建沿海区域,有很多鱼排,有上万家渔民住在上面养鱼。过去无论是卖鱼还是买饵料,都是靠海上、岸上来回跑,费时、费力,市场信息不畅。后来,我们在这些区域用小灵通实现了小范围的覆盖,这些渔民用小灵通联系订货、发货,信息灵通多了。在城里,有很多工人,他们现在的收入水平可能还用不起移动电话,小灵通实现了他们的通信梦想,加速了社会信息的流动,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正因为如此,很多地市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小灵通建设项目。在福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纷纷把小灵通列为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还有些地方政府把小灵通作为通信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当地电信公司不断完善小灵通基础设施,将小灵通打造成精品工程,以满足人民群众及社会需求,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4)小灵通迈上新台阶

如今的小灵通已经今非昔比。小灵通技术在不断更新、改进,基站从最早的10毫瓦到现在的500毫瓦,覆盖更广,信号更强;手机从黑白的、简单功能、机卡一体的直板机发展到可折叠、无缝切换、可上网、机卡分离的彩屏机;小灵通网络也在不断优化,网络质量不断提高。

从2005年年初开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网络扩容和网络优化工作。今年1月,中国电信和网通斥资12亿元进行了江苏、浙江、四川、山东、河南和北京六省市的网络扩容。日前,两家运营商又与UT斯达康签订了13亿元网络扩容合同,对江苏、浙江、湖北、上海、广西、福建、云南、黑龙江、辽宁、山东、内蒙古、北京等地进行网络扩容和升级。在北京,小灵通网络已覆盖到北京地铁沿线,其他省市的地铁覆盖也正在加紧实施。

与此同时,小灵通在国内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电信开始在上海、西安、温州、惠州、佛山、漳州六个城市推出灵通无绳电话新业务,用户只需安装一部灵通无绳座机,通过固定电话线连接。这样,在室内,小灵通就自动变成固定电话的无绳子机,利用固定电话线和外界联系。到了户外,刚才的无绳电话又自动变成了小灵通。这一来二去,小灵通手机在室内就活了。这种被吴鹰称为QBOX的业务将有线、无线两种通信方式的优势进行互补,使小灵通具备了无绳电话的功能,小灵通室内信号覆盖不好的难题从此得到了彻底解决。

在台湾,小灵通也取得了成功。截至2005年7月底,台湾小灵通用户已接近100万,其中绝大多数用户是已有的移动电话(GSM)用户。小灵通数据增值业务有19大类共200多种,60%以上的用户在使用这些业务。

图表5:近5年小灵通用户数增长情况

单位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7月份)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产业部

2、手机游戏呈井喷之势今年规模将高达12亿

都说今年酷暑难耐,但在手机游戏爱好者的心里,手机网络游戏的热度更高。地铁里,衣冠楚楚的白领一边乘车,一边埋头狂打手机游戏;车站旁,十几岁的中学生一边等车,一边掏出手机玩上一局……曾几何时,这种曾在广告中见到的场面,开始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Java和BREW平台问世前,游戏大多被存储在手机里。而现在,玩家只要花上几元钱就能够下载自己喜欢的带有彩色画面的游戏,况且手机就那么几个按键,玩游戏不像PC网游那么复杂,一只手就可以操作,不论走到哪里,只要能接收到移动门户的信号就可以玩个痛快,实在太方便了。

在手机灰屏时代,芯片功率低,内存小,只能玩一些简单的小游戏。现在中高端彩屏手机的内涵足以与10年前的台式电脑媲美了,甚至更为强大。进入中国移动的百宝箱,或中国联通的互动视界看看吧,不少过去在PC里狭路相逢过的游戏,如今也赫然列入了移动游戏排名榜,例如古墓丽影、地狱书、西游记、诺曼底1944、秘密潜入、三国无双之血战、长坂坡、热血街霸、隋唐英雄、圣剑玫瑰、中国象棋等。如此一大串手机游戏的排名常会因下载量的变化而日日更新。

1)互动游戏迷人

与传统单机游戏相比,手机网络游戏的互动和灵活的优势十分突出,越来越受到玩家的青睐,固定玩家达到10万以上的手机游戏已经出现多个。据手机游戏开发商空中网分析,按照60元包月计算,每出现一个固定玩家达到10万人的游戏,对移动运营商而言,每月就能渔利600万元。

网络游戏的虚拟财产交易正在向产业化发展,而手机游戏线上交易也如火如荼。开发运营商下载业务均明码标价,所得的收入由运营商与增值服务提供商按15:85的比例分成,他们个个都赚得兜满钵丰,由此而衍生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职业玩家,他们在硬件和时间上投资游戏,在满足自己游戏快感的同时也有了收益。有个电信公司的职员陈先生,配备两部手机。他与一群玩家在手机游戏中共同执行任务时,一部用来开移动电话会议决定对策,一部用来操作游戏人物,曾在一款手机网络游戏中创下了连续18个小时在线的纪录。因为手机网络游戏是全国排名,要想名次好就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很多圈内玩家为了赢得游戏中的地位,每天要泡上10个小时,甚至有的不惜重金交易游戏数据。据说有个叫赵敏郡主的玩家,曾经开价1万美元狂购游戏的数据。如今全国游戏圈中虚拟财产交易额平均每天上万元,每个月多达几十万元。

2)游戏手机见俏

手机游戏的火爆拉动了中高端品牌手机市场。据统计,有5%的玩家为使游戏速度更快,选用了各个品牌中的高端手机,也就是说10万玩家中有5,000多人在使用5,000元左右的手机,终端消费已经达到了2,500万元。倘若游戏中有10%的玩家1年更换一部手机,相当于一个小型手机代理商的一年销量。

在这次亚洲通信展上,游戏手机成为众星捧月的一大亮点。不少手机游戏爱好者被索爱S600的宽屏模式迷上了。该款手机首次实现了水平横握进行游戏的效果,使体验更多游戏细节和乐趣成为可能,可以带来与众不同的游戏感受。位于机器左边的方向按键和位于右边的游戏功能按键可以进行双手操作。水平操作的游戏也可通过键盘控制,以直立模式或者L型模式进行打玩。S600还支持通过蓝牙进行多人对打游戏。

中国手机游戏市场正处于一个繁荣的高速增长期。据预计,今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估计将高达12亿元。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手机游戏市场仍将保持强劲态势,到2009年中国手机玩家人数将激增至5,550万。

3、移动支付2005年收入达200亿美元

如果全国有1%的手机用户接受移动支付这种方式,那么这个市场将成为一座金山,下一波冲击纳斯达克的,很有可能就是能提供移动支付平台的公司。

来到了一家24小时超市,初看这个超市和普通超市别无二致,饮料、饼干等食品及日常用品应有尽有,只是临到付款时,人们掏出的不是钱包而是手机。

只见拥有Felica芯的手机往装有NEC开发的移动钱包服务平台——“LightHolder的收银机上轻轻一放,电子结算单很快就出来了。身旁的日本朋友告诉她,在日本, Felica手机除了变成电子钱包,还可充当会员卡、停车卡等等。日本移动运营商NTT DoCo Mo 公司的200万名用户已经使用内置的借记卡向20,000个餐馆和超级市场的贸易商和店主支付费用。

1)跑马圈地

日本便利店的一幕酷似畅销书《完美商店》里的描述,该书由《纽约时报》资深编辑亚当·科恩深入eBay硅谷总部,记录了eBay如何从一个技术人员拍脑袋而来的点子开始,迅速成长,并且安然度过网络泡沫破灭的黑暗时期。

这本书给了当时任ChinaNow的COO罗圣平很大的启发。他后来深入研究了eBay收购的一家名叫Paypal的支付公司的商业模式。

Paypal的基本原理是,将用户的email地址和银行账户作一个捆绑,因为在网络上,人们总是用email地址来作为自己电子方式的一种认证,当用户在网上进行交易的时候,所有的支付因此变得非常简单,这显然是一个控制交易成本的成功典范。而总有一天移动支付可以覆盖到所有中小额的支付领域。

在此之后,罗圣平开始试图说服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合作,来搭建一个联结移动运营商、银行、个人用户和商户之间的技术平台。其中最能够吸引移动运营商的是,以前无论是出售预付卡,还是联网用户后付的模式,其中都存在着很高的收费成本,而移动支付模式可以将这种成本较大程度地降低。

罗圣平要打造自己的完美商店”——“上海捷银一个移动支付技术平台。2002年,捷银以公共事业付费模式为切入点,联合中国建设银行等七家银行,和上海大众燃气公司和上海浦东燃气公司一起,共同推出煤气费移动代缴业务,打开了公司的盈利之门。

而看好这一块利润的也并不仅仅是捷银,市场尚未启动,各个瞄准这个技术的公司已经开始跑马圈地了。

大大小小的移动支付公司如雨后春笋,稍巨规模的有联动优势、掌上通、付费通、北京通融通、亿美软通等等。

最近,联动优势的公司提供技术,联合了上海移动、中国银联、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上海联合电影院线等,共同推出了移动订票服务,用户只要发送短信就可买到各类电影演出的电子票。

2)市场规模不容忽视

据称,全球移动支付收入在2004年有了成倍的增长,并预测在2005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种种迹象表明,移动支付的火种已经在全国悄悄地蔓延开来。

移动支付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行业商户、银行、最终用户等环节组成的产业价值链。

其中,移动运营商负责提供通信通道,获取移动支付产生的通信费;移动支付运营商(上海捷银等)负责移动支付的运营管理,获得一定的信息费和交易佣金分成;行业商户(如燃汽公司、剧院等)提供移动支付的具体服务内容,而移动支付为其提供方便客户的崭新支付手段;银行则是移动支付的资金管理、结算环节。

目前,这些移动支付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两块:一是向移动运营商、银行和商户收取的设备和技术使用许可费;二是从移动运营商处提取签约用户移动支付的佣金,后者显然是最大的收入来源。

另一家专门经营移动支付的公司付费通,由上海市政府牵头,上海市信息投资公司、上海电信、上海自来水市北公司、银联商务和亿通国际等共同投资组建,其主业也定在公共事业费的代收上。

据付费通一位高层人士表示,目前,公共事业费的平均代收费率大约为3.5,以2005年上海家庭用户公共事业费160亿元(预计)计算,假设其全部通过移动支付缴费,其代理费接近5,600万元,其中银行、移动运营商、各移动支付公司各拿走1/3(1,866万元)。

而1,866万元的盈利显然不能满足一个公司的长期发展,为了拓展更多资金来源,这些移动支付公司开始纷纷介入代订机票、彩票、娱乐票务等业务,而这块的代理费用也远远高于公共事业代收费,据说其代收费率高达百分之几。

3井喷指日可待

虽然目前国内移动支付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但其庞大的用户群和应用领域极可能产生井喷效果。业界专家认为,如何突破业务现有发展瓶颈,增强客户的认知度和使用率成为目前国内移动支付产业链各方关注的焦点。

一位移动支付公司的老总说,如果2006年用户能突破500万,公司肯定将赴纳斯达克上市,而这个目标并不难实现。

GHCIC认为:随着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纷纷开足马力,推出手机银行等业务,移动支付将是未来移动增值领域的热点,移动支付公司登陆纳斯达克将指日可待。


 

一、整体市场预测

1、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用户发展前景展望

从市场竞争情况来看,目前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仅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根据两家公司的年报,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移动的用户数为2.04亿户,中国联通的用户数为1.12亿。影响中国3G用户总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增长;市场导入期中国联通的cdma2000-1x用户将逐步转移为3G用户;进入成长期后,新增用户中3G用户比例将超过50%;

今年年初,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关于3G决策问题的公开表态使得3G牌照的发放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后有关TDSCDMA产业化和电信运营商重组的传言层出不穷,所有这些传言都与3G牌照密切相关。随着中国3G商用化的临近,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有必要重新思索一下,第三代移动通信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移动用户、电信运营商究竟如何对待这个市场?

本文将从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剖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用户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的情景假设,对未来几年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用户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1)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自1987年投入运营以来,移动用户的增长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87~1994年用户基数较低,增长率很高,始终保持在100%以上;1995~1998年,用户基数较大,增长率有所降低,但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用户绝对数量增加很快;1999年至今,平均每年净增用户6,000万左右,但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大,年增长率则呈稳步下降的趋势。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居世界首位,2004年全国新增移动电话用户数为6,487万户,用户总数达到3.34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5.9部/百人。

总的来说,近年来促进移动电话用户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这为移动通信的良好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2.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资费套餐层出不穷,全国来看,每分钟移动话音综合资费呈快速下降的趋势;从当前状况分析,移动话音资费正处于敏感区,资费的调整对用户发展规模影响很大,换句话说,就是价格弹性较大;

3.未来市场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特别是3G牌照发放的不确定性,使得移动运营商在用户挖潜方面做足文章,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潜在用户群体得到深度开发。

从市场竞争情况来看,目前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仅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根据两家公司的年报,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移动的用户数为2.04亿户,中国联通的用户数为1.12亿。近年来,小灵通的出现和快速成长对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两家固话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在南方21省和北方10省开展小灵通业务,作为一种准移动的产品,由于资费等因素,小灵通业务对移动通信的用户和业务量都产生了重要的分流作用。从200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新增小灵通用户约为新增移动用户的50%。

2)影响中国3G用户的发展关键因素分析

这里,我们立足于分析中国3G用户总量的发展,而不是某项技术或某个运营商的发展。影响中国3G用户总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增长;

3G牌照的发放;

3G关键数据业务的成长;

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的发展;

下面将逐个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1.移动电话总用户数

3G用户是移动用户的一个子集(除了少量专用上网卡之外),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发展趋势对3G用户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3G用户的来源只有两个渠道,存量市场和新增市场,对存量市场和新增市场的预测是3G用户预测的基础。

虽然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量居全球第一,但从普及率来看仅为25%,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发展潜力巨大。具体来看,我国不同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东、中、西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巨大。东部地区已进入平稳期,用户增长趋势变缓,部分大城市甚至出现了饱和现象;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目前正处于用户快速增长期;城乡之间的移动通信水平的差距巨大,目前城乡之间移动电话普及率的比值约为10:1,广大的农村通信市场尚未得到有效开发。由于渠道、资费、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市场普及率很低。资费水平的下降、渠道的日益完善、网络覆盖的不断扩展、普遍服务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农村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

2005年,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面临着重大变数,3G牌照的发放将对业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由于3G网络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在2005年发放了3G牌照,3G用户的发展规模将十分有限。但运营格局可能出现的变化,就象一把剑悬在移动运营商的头顶,迫使移动运营商在这种变化到来之前尽量占有市场,从而占据未来竞争的有利位置。由此看来,未来一段时间移动话音的综合资费将进一步下滑,综合话音资费的下降将促进潜在市场的开发,促进中西部、农村的市场的快速发展。

参考相关的研究报告,我们给出2005~2010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预测:

图表6:2005~2010年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市场规模预测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产业部

2.3G牌照的发放

由于密切的利益关系,3G牌照发放一直是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焦点,其发放时间、数量、方式都存在很多不定因素,这里并不想深入探讨此问题,而只是立足于未来几年中国3G用户总量的发展,对相关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

牌照发放时间

牌照发放的时间对于近期3G用户总量的增长有较大影响,但对中远期3G用户总量的发展影响不大。

牌照发放数量及方式

从各方面情况分析,3G牌照的发放必然伴随产生新的移动运营商,因此3G牌照发放的数量必然超过2个。3G运营商数量的多少,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3G市场的竞争强度,但对3G运营商的市场行为有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3G牌照的发放方式,特别是是否每个3G运营商拥有2G网络。由于3G市场与2G市场是密不可分的,3G市场首先争夺的也是话音市场,是否拥有2G网络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新老移动运营商的市场营销和网络建设行为。

牌照与技术的关联

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其产业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3G决策。不论如何,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将存在多种3G技术,多种技术之间相互竞争,TD-SCDMA的发展好坏对中国3G用户总量的发展影响不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3G牌照发放的时间、数量及与技术的捆绑形式,这些不确定因素对未来中国3G用户总量影响程度都有限,但与3G牌照发放相伴随的电信运营商重组对此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是否每个3G运营商都拥有2G业务和网络。

3.3G关键数据业务的成长

3G关键数据业务的成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3G用户的增长速度和扩张规模,在具体分析关键数据业务之前,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移动数据业务的特征。从日韩的发展经验来看,移动数据业务的主要内容以生活、娱乐、工作消费为主,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具体来看:

具有流行性;

生命周期短;

差异化特征明显,单项业务成本高;

任何移动数据业务都需要市场培养的过程。

正是由于移动数据业务的这种特征,实际上不存在某一个3G关键数据业务,实际上是一组3G关键数据业务。鉴于此,3G运营的成本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3G网络的建设及维护成本在总成本的比例将有所下降,而用于3G新业务开发和市场营销的成本则将大幅上升,换句话说,3G运营商运营不是简单的一个网络,而是一个"价值链"。由此可以看出,3G业务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运营模式。

有关3G业务运营模式和价值链的分析相关文章已经很多了,这里不再赘述。只是再强调一下决定3G业务运营模式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移动数据业务的价值存在于数字化的内容之中,由此可见内容对3G业务的重要性,整个3G业务的运营价值链中,运营商与内容/应用提供商的合作是价值链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具体表现在:

移动数据业务所带来的收入与内容提供成正比,价值链商需要内容丰富的移动数据业务内容提供商;

公平合理的分配,适应市场机制的动态分配体系是持续提供服务的关键;

价值链断裂的多数原因是因为分配模型不合理。

国内的运营商在2G网运营中已基本建立较好的商业模式,并且已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4.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的发展

从全球来看,终端的困扰一直伴随着3G的商业化进程,终端的稳定性、多样性,特别是终端的价格,对3G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某种角度上讲,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就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的发展,由于3G提供的大部分业务2G网络都可以提供,对2G/3G的混合网络而言,很难明确地界定谁是3G用户,3G终端似乎成了唯一可以依赖的标准,当然运营商在业务运营时也可针对3G用户推出不同的品牌。

根据国内相关的市场调查资料,移动低端终端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购买2,000元以下终端的比例超过80%,同时资料显示购买1,500元以下终端的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这种趋势更加说明终端价格对3G市场发展的重要性。当然,3G终端的价格与3G用户规模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承的,3G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将促进终端价格的快速下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着眼于中期的3G用户总量发展,在具体预测中,我们应重点考虑移动用户总数和3G牌照发放方式(是否每个3G运营商都拥有2G业务和网络)。

3)中国3G用户数发展预测

首先,我们对3G用户有个明确的定义。3G用户是指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上享用各种移动通信业务的用户,这些业务既包括二代网络已有的话音业务、补充业务、数据业务,也包括3G网络特有的流媒体等新业务。

针对前面的分析,我们对关键因素进行假设:

情景假设1:3G运营商只有传统移动运营商拥有2G网络;

情景假设2:新老3G运营商都拥有2G网络(通过重组获得)。

下面分别对两种情景进行分析预测:

1.情景假设1的预测:

在情景1的假设下,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新老运营商在业务发展、网络建设的策略上应存在重大区别。为扶植新的移动运营商的发展,政府可能制定相应的监管角度,如新老运营商之间的2G/3G强制漫游等,但这些政策也会存在时间、结算资费等限制,因此新运营商极有可能尽快扩大自身的3G网络覆盖,并采取激进的市场营销策略(资费、业务捆绑等),希望能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在新运营商的带动之下,传统的运营商的行为可能会非理性化,为确保其竞争优势,维持存量市场,极有可能采取积极跟进的策略,快速扩大3G网络,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客户和网络资源,稳固存量市场,抢占新增市场。由此来看,情景1下中国的3G用户规模将迅速扩大。

具体定量预测,我们主要对具体的移动运营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确定中国3G用户的发展规模。情景1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市场的发展可能会分为几个阶段:

3G投入运营的前两年为市场导入期,其主要特征为:

2G用户及系统继续增长,但速度放缓,3G系统开始引入并逐步完善;

3G系统覆盖不够完善,主要在城市市区等用户集中地区提供3G业务;

新建的3G设备及网络需不断改进优化,逐步走向稳定;

3G新应用、新业务逐渐增多,有效的商业模式更加完善。

经过两年的市场导入期后,中国的3G发展将进入成长期,其主要特征为:

2G系统基本停止规模增长,以完善和优化网络为主要任务;

3G系统开始大规模建设,进入高速成长期,覆盖全国的3G网络逐步形成。

从各个移动运营商的角度分析,3G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未来新增运营商所发展的移动用户全部为3G用户;

市场导入期中国联通的cdma2000-1x用户将逐步转移为3G用户;进入成长期后,新增用户中3G用户比例将超过50%;

市场导入期中国移动的新增用户中仍以2G为主,进入成长期后,2G和3G用户的新增比例逐步接近,新增用户中3G用户比例最终将超过2G用户。

综合考虑以上各项因素,经过分析和类比,我们预计2010年3G用户将达到2.88亿左右,占移动用户总数的42%左右。

2.情景假设2的预测:

由于这种情景存在相当大的变数,这些变数对用户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这里没有对此模式进行定量预测,只是进行了定性分析。

由于每个运营商都拥有2G业务和网络,面对3G庞大的投资,每个运营商的市场行为将更加趋于理性化。由于3G提供的大部分业务在2G网络上都能实现,因此建设3G网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然大打折扣。在这种模式下,市场竞争格局将更为有序,3G用户的发展将更加平稳。3G用户总量的发展将大大低于情景1的情况。

4)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移动通信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3G用户总量的发展与运营商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模式有重大关系,特别是是否每个3G运营商都拥有2G业务和网络将极大程度影响我国未来几年3G用户的成长。

23G时代移动终端发展趋势

截止2005年1月,全球范围内已有56个国家和地区的125个运营商开始提供3G商用服务,其中采用WCDMA标准的45家,采用CDMA2000标准的81家。与欧、美市场不同,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对于短信(SMS)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SMS可说是当之无愧的增值业务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lication)。

截止2005年1月,全球范围内已有56个国家和地区的125个运营商开始提供3G商用服务,其中采用WCDMA标准的45家,采用CDMA2000标准的81家。2004年一年内新增的3G运营商即达到49家。全球3G总用户数达到1.5亿,其中CDMA2000 1X用户1.23亿,CDMA2000 1X EV-DO用户1,080万,WCDMA用户1,650万。

众所周知,3G业务真正的兴起,需要技术、市场以及政策的成熟,所涉及产业环境方方面面环节众多,对于3G的发展都有着影响。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是移动终端的研发与供应。

截止2005年1月,共有56家厂商提供了614款3G移动终端,其中绝大多数为CDMA2000 1X制式,WCDMA制式的只有58款,明显落后于CDMA2000 1X制式。2004年,3G终端厂商在提供适用移动终端方面进步很快,市场对于手机的抱怨也有所缓和,但相对于网络设备,WCDMA的终端问题还是显得突出。

3G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移动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哪些特点?3G终端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移动终端生产制造业将出现哪些可能的变化趋势?在中国通信产业界迎来3G时代之前,对以上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将有助产业链各方制订相应的战略。

13G时代的用户需求特点

首先,一谈到3G时代的用户需求,很多分析人员首先会想到的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应用服务功能,如视像通话、在线浏览、互动游戏、高速下载等,但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即使是在数据业务高度普及的3G时代,语音通信仍然会是最大的用户需求。欧洲以及日、韩3G运营商的运营数据表明,数据业务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所占比例上升的同时,用户的MOU(Minutes of Usage)并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相反,在一些价格竞争激烈的地区MOU仍然会有所上升。这说明用户对使用语音通信的需求并没有因为对数据业务的需求上升而降低,终端制造商在研发3G手机时,首要的考虑仍然是要确保3G手机在语音通信方面的表现,在2G手机上广受欢迎的一些功能,如大容量电话簿、和弦铃音、来电情境应用、超长通话时间与待机时间、大容量电池等仍有相当的发展前景。

其次,与欧、美市场不同,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对于短信(SMS)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SMS可说是当之无愧的增值业务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lication)。在3G时代,消费者的这种消费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获得延续,因此我们认为用户对3G手机的第二项主要需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SMS应用。在SMS的输入、存储、转发方面具有独到优势的手机终端仍然会受到市场欢迎。

第三,3G业务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多媒体数据通信,除了3G的典型应用可视电话以外,3G终端还需要支持各类丰富的数据业务应用,因此从功能上,3G手机需要具备彩色高清晰度显示屏、摄像头、大容量及可扩展内存,从设计上,要考虑到用户使用多媒体业务与语音业务的不同特点,按键及菜单设计要方便简捷。由于数据业务应用极大地丰富,一款手机终端很难做到对所有业务都能进行很好地支持,因此3G时代的手机在设计上对所支持的应用要有所取舍,这也符合用户市场细分的原则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能够方便地支持自己常用业务的、价格相对合理的手机,而所谓支持全业务的手机由于成本很难下降,只会占有少数高端用户市场。

第四,随着消费者对手机产品使用的增加,手机的个性化消费时代也终将到来。不同细分用户市场对手机的需求将体现出各自的特点,靠一两种款式手机包打天下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厂家在开发设计、制订市场推广战略时必须要了解这种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图表7从使用功能上列出了部分细分市场对手机的需求特点。

7:手机部分市场需求表

用户群

用户特点

对3G业务的需求

终端要求

最后,与2G手机不同,3G手机都必须是至少支持两种技术的双模手机,随着研发能力的进步,未来还有可能出现三模多模手机。这是由于在3G网络建设前期,运营商不会很快地建设能够覆盖全国的3G网络,只会选择在数据业务需要比较旺盛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先期建网,而在3G网络覆盖不到的地区,则要靠2G网络来实现漫游,因此前期的手机主要是能同时支持2G和3G标准的双模手机。由于3G技术有3种国际标准WCDMA、CDMA 1X 2000和TD-SCDMA,为实现用户在不同标准的网络之间的漫游,就要靠研发出能够支持不同3G标准的双模多模手机。中国联通研发的世界风手机,就是能够在两种不同2G标准网络中实现漫游,也为今后的手机研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方向。

2)移动终端制造业的走势

中国移动终端市场近十年的发展,手机终端从最初的高端奢侈产品,到逐渐进入普通消费者视线,整体产业高速增长,进入厂家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手机厂家的生存环境日趋严峻。看看我们所处的2G时代的终端市场,有着几十家厂商,几百款终端,国外厂商靠研发推出新产品、打造品牌维持市场地位,国内厂家则以低成本加工生产、投入资源拓展营销渠道为优势。市场的增长不会是无限的,消费者的要求也是越来越挑剔,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行业利润水平整体下滑。这种局面下,产业整合的呼声越来越清晰,而3G时代的最终到来,将可能是触发整合的一剂催化剂。

3G时代,对手机厂家是一次机会,利用得当,厂家有可能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更是一种挑战,应对失策,即使曾经辉煌的品牌也可能就此消失。归纳来看,3G时代对手机厂家提出了3大能力的挑战:

第一,产品研发能力。这是能够在3G市场拔得头筹的关键,也是后续能够不断在在市场上抢占制高点的保障。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LG等著名国外厂家均在3G手机的研发上早早地就进行了投入,而且已经在欧洲、香港、韩国等开展的3G业务中成功地进入了市场,树立起了市场领先者的形象。国内厂家则由于我国的3G牌照尚未获得发放、业务不能推出而暂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但这并不表示国内厂家没有后来居上的机会。应该说在手机产品的研发领域可以改进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全球范围内3G手机的通病手机待机时间短、电池发热、手机间互通性差等,如何解决这些障碍就可以成为有研发实力的厂家选取的突破口。

第二,产业链协作能力。3G的亮点是丰富的增值业务,增值业务的成功提供需要手机厂家、运营商、业务提供商(SP)等整个产业链的通力协作。在世界范围内已推出3G业务的市场,运营商在产业链中均发挥着主导作用。对手机厂家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同SP的交流,了解不同的增值业务对手机终端支撑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更加紧密地与运营商合作,在3G手机终端的研发设计、市场推广等方面依靠运营商,将终端、业务、服务进行整合后推出市场。对运营商的要求反应迟缓的厂家不仅可能错过为某一类运营商主推业务的提供支撑的市场机会,更有可能在运营商越来越普遍采用的手机集中采购行为中失去订单。

第三,风险承受能力。与成功的可能相伴的是失败的风险。暂时的失败并不可怕,但只有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3G时代,手机厂商一方面要面对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财务风险。3G业务推广初期,厂家为手机研发投入巨大的成本,同时由于用户数量少,手机生产达到批量规模,生产成本也会居高不下,而如果手机价格过高,又会限制3G业务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这种市场风险也是所有新兴的科技产品推出市场时必须要面对的。这种市场导入期可能维持12至18个月,手机厂家必须要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坚定与运营商一起并肩努力,尽快地扩大用户规模,不能半途而废。导入期销售收入有限,运营商如果进行手机集中采购,又会尽可能地拉长销售回款期限,厂家为研发和生产3G手机投入的成本不能很快回收,企业的现金流和财务状况将会面临压力,这对企业的财务支撑能力是一个考验。在资本市场建立良好的融资渠道,能够获得来自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将会是成功的3G手机厂家的一个必备条件。

以上述三大能力来评估中国移动终端市场上的生产厂家,有相当一部分厂家的能力是有所欠缺的,再考虑到目前的手机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两年,手机生产厂家之间的整合将会是一种发展趋势。

二、细分市场预测

1、短信网址三年内可能形成巨大市场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预计,未来三年内,我国移动短信网址注册用户可达到100万个,从而形成数十亿元的市场规模。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谢麟振日前在中国移动信息化高峰论坛上指出,短信网址技术结合了中国国情,将手机短信的业务模式进行了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加快了以移动商务、移动政务等为代表的整个移动信息化在全国推广的进程。

他说,移动通信市场是目前IT领域最活跃的市场之一,亚太地区人口众多,对数据业务的使用相对比较活跃,成为全球移动通信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短信在中国的年发送量超过2,000亿条,成为移动运营商快速增长的业务类型。

蒋林涛介绍说,截至今年7月底,短信网址的注册量已达到8万。从区域看,广东和北京的注册量较高,约占60%;从行业服务看,注册商业服务的关键词最高,占总注册量的16%以上。

据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消费国,预计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将近4.5亿户(含小灵通),两年内移动电子商务将可占有全球在线交易的15%的市场份额。

短信网址是移动互联网上用自然语言注册的网址。用户使用时,将短信网址名称发送到一个统一号码即可得到相应的回复。短信网址降低了企业、机构和大众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门槛,能帮助非盈利机构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也能帮助企业收集有效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多便利。通过短信网址,移动用户(手机或小灵通)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查找、选择、购买商品等。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发起并成立了短信网址联合信息中心

2、不足三成人认为双模小灵通将畅销

机卡分离的小灵通已经正式在全国范围上市,但是UT斯达康却没能如预期一样在7月顺利拿到手机牌照,这使得一直被业内盛传的机卡分离的双模小灵通依然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双模小灵通将抢夺部分移动运营商的客源,投入运营后电信、网通将最为受惠,势必遭到竞争对手的狙击,所以即使双模小灵通一旦真的获得准入许可,它的市场会不会真的如预计那样火爆?为此早报财经第一调查上周联合上海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展开了一次专项调查。

简单地说,双模小灵通就等于把一部手机和一部小灵通集成在一部机器上,能同时支持小灵通网和GSM手机网,通过热键可在两网间自由切换。它的最大卖点就是能把电信、网通的数千万小灵通用户过渡到手机网上。此次调查显示,目前只有20.5%的人了解双模小灵通,同样也只有27.7%的人认为双模小灵通如果面市就会畅销,所以即使双模小灵通即使顺利上市依然前路坎坷。

1)双模小灵通价格优势难展现

价格依然是用户较敏感的因素,所以此次调查中92.2%的受访者表示,小灵通对消费者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价格便宜。但在本次调查的受访中,目前是小灵通的用户只占到了总人数的10.5%,对于可能将会面世的双模小灵通,只有3.5%的人对此十分了解,21.5%的人对它有所认识,而79.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双模小灵通尚不了解。所以,从目前用户的接受程度来看,双模小灵通现在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即使它与手机相比有着绝对的价格优势,但是由于用户的不了解使得它这一优势很难快速展现。

另外,目前正等待销售双模小灵通的商家认为,双模小灵通的面世可以让一些同时在身上带着手机和小灵通的双枪一族实现减负。但是此次调查却显示:受访者中同时拥有小灵通和移动或者联通手机号码的只占到了总人数的13.8%,所以商家预计的火爆到底会不会出现还需要验证。

2)只有27.7%的人认为双模小灵通将畅销

市场目前双模小灵通在竞争中除了准入许可和竞争对手的狙击之外,还面临单机销售价格的尴尬。因为按照目前UT斯达康的计划,双模小灵通单机销售价格在2,000多元左右,而这个价位并不诱人。此次调查显示,市民普遍认为小灵通的价格属于低价位,所以对于双模小灵通的价格95.1%的人看来应该在2,000元以下,其中有54.8%的人认为应该在1,000元以下。

此次调查还显示,即使市民在有了双模手机之后,愿意放弃原有手机的只有25%,而43.8%的人还是选择继续使用。因此对双模小灵通的前景,只有27.7%的人认为一面市就会畅销,有56.8%的人认为需要了解一段时间,还有15.5%的人觉得它肯定前路坎坷。


一、行业数据分析

12011年移动网络总产值将达到1,001亿

据移动网络市场研究公司Telecom Trends International的报告,移动无线网络总产值将于2011年从2004年的607亿美元暴涨到1,001亿美元。

该报告还指出,在未来7年内移动业还将以7.4%的混合年度增长率膨胀。

移动业总产值在2004年令人惊讶地增长了23.9%之后,移动无线市场在2005年又创造了健康且适度的9.3%增长率。Telecom Trends International公司的报告还显示,移动业总产值从2004年的607亿美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663亿美元,而造成此现象的最要原因就是目前的移动网络正在向3G或4G网络过渡。

Telecom Trends International公司总裁兼首席分析师Naqi A. Jaffery称,设备价格的不断下跌刺激制造商更积极地开发那些缺乏移动网络的地区。同时Jaffery还表示,对更高速网络的需求促使3G网络在工业化国家中更快速的部署。

Telecom Trends International公司的报告显示,随着无线电介质传输速度的提高,其核心网络正不断被IP Multimedia Subsystem的部署所增强。报告中还说到,多类型接入网络正逐渐形成,终端用户的使用将更加方便。

根据Telecom Trends International公司的报告,业界中主流趋势包括基站界面标准化,增加制造过程的更新换代以缩短制造时间,销售商在管理操作网络中地位提高。

根据此报告,市场上原本业务限于地区市场相对较小的销售商正在不断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其中包括了很多日本、韩国及中国的销售商,他们都声称要在未来下一代移动网络中占主角地位。

此报告中还提供了全球前13强销售商的收入,其中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及西门子在2004年包办了全球移动网络总产值的49%,而摩托罗拉、Lucent、Nortel及阿尔卡特在2004年取得了33%的总产值占有比例,其它贡献了18%比例产值的销售商还包括,NEC、富士通、三星、LG、华为及中兴。

2、移动SP51%实现盈利面临兼并或自行退出

日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发布报告称,在所有移动信息服务企业中,只有51%实现了盈利,持平的占5%,而44%的企业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目前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占信息服务业务市场的63%,已经成为当今竞争最为激烈的电信增值业务。

在移动信息服务企业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企业的只占总体的9%。报告认为,中小移动信息服务运营商由于新业务开发能力有限、管理不善或推广无力等原因,只能在很小的空间中生存,并面临被兼并或者自行消亡的结局。盈利能力差不仅成为困扰SP发展的难题,更引起了运营商的关注,前不久中国移动调整了SP的分成比例,缺乏新业务开发和推广能力的SP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此外,报告还显示:信息服务企业前一百名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75%,其中前十名占45%,非常接近二八原则。其次,民营资本已经占据移动增值业务企业资本构成的69.81%,发展势头迅猛。

3、移动流媒体用户2005年将达200万人  

移动通信用户和互联网用户近年始终保持高速增长,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和终端普及率高速提升,增值服务市场保持了高增值率,资本市场将持续热捧,互联网增值业务开始赢利,移动流媒体投资前景乐观。移动流媒体作为3G典型增值服务的基本技术体系,其对于3G增值服务市场的竞争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SP对于移动流媒体的应用领域可盈利前景不清晰是导致业务投资受限最主要的原因。 

据显示,各类移动流媒体的应用成熟度主要需要从与人们生活粘性高的服务领域以及其产业在移动平台应用的构成的复杂程度来分析。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5G和3G技术的陆续推出,使增值业务在技术基础和传输速率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将促进移动终端的升级换代和各种增值业务的出现。而随着宽带的普及,各类互联网增值业务也将得到广泛应用。在日韩、欧美以及中国目前移动流媒体的开展应用来看,不仅覆盖了人们对于娱乐、信息的需求,更多的覆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密切的方面。

移动流媒体在影视、交通、广告等领域的应用将前景广泛,为传统媒体的新形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随着终端和网络的升级,移动流媒体用户数预计2005年将达200万人,市场规模达到2亿元人民币。但由于流媒体业务的商业模式也尚未成熟,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据预测,2006年移动流媒体用户数将达到1,000万左右,市场规模约16亿元人民币。

4、移动支付用户年内达1,560

近日,发布的移动支付报告称,2005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560万人,同比增长134%,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4%,产业规模达到3.4亿元。同时,预计到2008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39亿人,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24%,产业规模达到32.8亿元。

对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产业链各环节做了深入研究。在产业规模方面,研究发现:

1)产业链合作日趋活跃,移动支付渐渐加速

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移动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对于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而言:庞大的移动用户和银行卡用户数量提供了诱人的用户基础,信用卡使用习惯的不足留给移动支付巨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前景勿庸置疑。与此同时,移动支付也面临着信用体系、技术实现、产业链成熟度、用户使用习惯等方面的瓶颈。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到底怎样?面临什么样的发展机会?产业发展的爆发点何时出现?这些产业界非常关注的话题都有待研究和解答。

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历经2002~2004年不温不火的发展过程,2004年下半年以来,若干主要的第三方移动支付运营商的业务有放量增长的趋势,使得移动支付业务的地域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产业链其它环节也越来越积极的寻求合作机会。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标志着移动支付的春天。

2)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移动支付进入地域快速扩张的阶段。2005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560万人,同比增长134%,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4%,产业规模达到3.4亿元;2007年,由于产业链的成熟、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完备,移动支付业务将进入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拐点;诺盛电信咨询预计到2008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39亿人,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24%,产业规模达到32.8亿元。

市场发展现状

迄今为止的移动支付业务开展情况表现出如下特点:

由于操作简便,运营商代收费成为移动支付推广的利器以安全级别要求较低的小额支付为主;

业务以无需与商户终端相交互的方式为主,所购商品大多为电子形式的商品,系统建设成本低;

大多采用短信接入方式,安全性低,仅适合小额支付;

业务的推出呈现地区割据状态,地区差异较大;

仅有彩票购买、话费购买等少数亮点业务,大多数业务的规模很小,处于初期的试点状态;

缺乏积极的产业链整合和推动者。

3)提前布局,抓住机遇

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处于即将起飞的阶段。与此相应,移动支付的发展环境也表现出一个产业发展初期的稚嫩、无序的特征。政策规制的不完善、产业初期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若干业务在政策灰色地带的飞速发展、面临管制的政策风险、缺乏强有力的产业主导者推动等等特征都出现在中国现阶段的移动支付业务中。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因素影响下,只有能洞悉各种商业模式、看清产业发展趋势、积累关键资源要素、把握最佳进入时机的商家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5、小灵通手机产量半年跌35

8月24日,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公布了今年前6个月的信息产业数据。其中,今年前6个月小灵通手机产量仅为914.4万部,比去年同期的1404.6万部下降比例达34.9%之多。在小灵通产业链竞相呐喊要重振旗鼓之际,这一个统计数据打破了业内心理预期。

按照过去乐观的估计,到今年年底,全国小灵通用户有望达1亿户。但按照信息产业部对上半年的统计,这个目标难以实现。

小灵通手机厂商曾多达30多家,但目前市场上已很难看到金正等品牌小灵通的销售,就连首信股份的PHS部门也因经营状况不佳而于今年转划给首信集团。

二、区域市场数据分析

辽宁小灵通用户突破300

8月25日,从网通辽宁公司获悉,截至目前,全省的小灵通用户已突破300万户。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辽宁固话新增用户中近六成来自小灵通用户。

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则显示,全国小灵通用户已突破8,000万户,且平均每个月新增用户数近250万户。按照这一增长比例,到今年年底,全国小灵通用户有望达1亿户。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前不久与网络供应商UT斯达康公司签订了1.67亿美元的网络扩容合同。在此基础上,两大固网运营商即将迅速实现小灵通的机卡分离,从而给终端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与此同时,短信、彩信、个性化铃音、无线上网等增值业务的不断推出,也使小灵通的功能更为齐全。

 

3G正在穿越不确定性的迷雾

通信技术的高速演进为消费者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也给运营商、设备厂商、终端厂商等产业参与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技术选择、切入时机、投入规模等问题所面临的巨大风险?

从产业分析的视角出发,依托完善的电信研究方法论和深厚的产业积累,诺盛咨询公司最近对3G牌照发放、3G用户增长、3G用户终端消费特点以及3G终端厂商竞争格局做出了预测,透视3G焦点,把握3G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带领运营商、终端厂商和设备厂商穿越3G的重重迷雾。

1)全球3G应用渐广,盈利欠佳

牌照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全球共颁发了148张3G牌照,目前实际由公司持有的有效3G牌照只有141张。其中,选择WCDMA的有132个运营商,CDMA2000的有3家运营商。

商用网络截至2005年6月30日,全球34个国家的74个WCDMA商用网络投入运营,还有6个商用网络正准备投入使用,2005年上半年就有14个WCDMA网络投入商用;在全球55个国家中的115个CDMA2000运营商,已经推出商用CDMA2000 1X EV-DO网络的有21个,还有18个此类网络正预备推出,另外5个CDMA20001xEV-DO网络处在试验状态。

用户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从2001年10月最早在日本开始商用,截至2005年第二季度,日本的3G用户已经达到3,500万户;韩国EV-DO用户2005年第二季度也达到1,450万户。

2)中国3G牌照预测

国家发放3G牌照的时间将会对未来移动通信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诺盛的预测,国家将在2006年初发3G牌照,而且3G牌照的数量至少3张,考虑到不同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建设周期差距较大,3G牌照将分开发放,新进运营商有望率先获得3G牌照。由于移动运营商数目的增加,2007年前后将出现移动运营商激烈争夺新入网用户的态势,2007年的移动用户增长将迎来另一个高潮。2008年,潜在用户得到较充分的开发,用户增长将会明显放缓,运营商对于用户的争夺将由开发新入网用户为主转向开发新用户和争夺网间迁移用户并重。2008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将达到5.1亿,移动电话普及率接近40%,其中,3G用户约1亿,占到全部移动通信用户的20%。

WCDMA作为中国移动GSM/GPRS网络的自然延续,WCDMA将是中国移动必然的选择。因此,中国获得一张WCDMA牌照将无可争议。但是,由于中国移动在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处于事实上的垄断角色,国家主管部门从维护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将给与相对弱势的新进运营商一定的政策优惠和实际扶持,例如分开发放3G牌照等,很有可能中国移动最后获得WCDMA牌照。

CDMA2000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从CDMA2000升级到EV-DO,是在所有2G网络向3G网络升级中,成本最低和最成熟的方式。尽管对于中国联通是否拆分还存在争议和变数,不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拆分与合并,联通的CDMA网络将获得一张CDMA2000的3G牌照。

TD-SCDMA TD-SCDMA牌照的变数最大。

中国移动的态度一直是首选WCDMA技术,即使采用TD-SCDMA技术,也只是作为WCDMA的补充。

中国联通最终选择TD-SCDMA技术进行组网的可能性非常小。中国联通已经将自身的发展重心转移到CDMA网络上,TD-SCDMA和CDMA2000在技术层面上差异极大,在联合组网上基本不可能。唯一的希望只是在体现在未来的CDMA2000和TD-SCDMA双模手机上,但是这在短期内也难以实现。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有希望获得TD-SCDMA牌照,但是如何组网仍存在很大的变数。因为目前TD-SCDMA在商用能力上,同另外两个3G标准WCDMA和CDMA2000存在明显的差距。尽管在3G标准选择上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偏向于WCDMA技术,考虑到中国政府对TD-SCDMA技术的大力支持,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在密切跟踪TD-SCDMA技术发展,积极参与TD-SCDMA的网络测试。尤其是中国网通,目前已在江苏、四川、广西、陕西等地区建设了SCDMA网络,用于开展无线市话、无线公话和无线固话等业务。TD-SCDMA来源于SCDMA技术,SCDMA也使用到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等TD-SCDMA的招牌技术,通过对SCDMA组网能力和运营经验的积累,中国网通也在逐步培养着自身对TD-SCDMA技术的了解,为今后可能的TD-SCDMA组网做准备。

33G终端消费趋于理性

GHCIC认为:伴随着手机从奢侈品向快速消费品的快速转变,中国的手机消费者逐渐趋向理性,对于价格和外观的单一关注逐渐向质量、功能、品牌的综合考虑过渡。未来的3G终端市场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图表8:影响用户购买3G终端因素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产业部

价格仍然是影响用户购买3G终端的首要因素,比例为32.4%,接近三分之一,但是用户对于质量的关注已经大大提高,22.4%的被访者把质量作为首选因素,而新功能成为影响用户购买3G终端的第三主要因素,比例也达到了16.5%。其他因素的比例都未达到10%,外观设计9.6%对于用户的影响仍然超过品牌9.1%。

调查结果如图表9所示,除了只有7.1%的用户希望3G终端价格低于1,000元之外,伴随着价格的增加,被访者选择的比例逐步下降。3G终端价格应该在1,000~2,000元之间的被访者比例最高,为47.5%,选择2,000~3,000元价格段的比例也较高,达到了33.2%。共有80.7%的被访者认为3G终端价格应该在1,000~3,000元之间,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尽管3G业务的优势在于数据业务,但是用户对于3G终端的价格预期仍然集中在中低价位。


图表9:用户3G终端可接受价位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产业部

在被访者对于3G终端品牌的选择中,国际品牌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被访者首选诺基亚,比例高达31.4%,尽管三星21.5%的认可度位列第三,但是和位列第二摩托罗拉23.0%的差距已经很小。

其他品牌的选择比例都不足10%,索爱6.8%处在第四位。国内品牌排名最前是联想,也只有4.5%,中兴紧随其后,而波导和TCL两家在2.5G市场表现良好的两家国内厂商排名都很低。

由此可见,在未来的3G终端竞争中,国际品牌仍具有相当的品牌号召力和产品竞争力,尽管以中兴为代表的新一代国内厂商逐步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但是国产品牌的综合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图表10:用户首选3G终端品牌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产业部

4)细分市场和整体市场分水岭

基于以上分析,预测未来的中国3G终端市场的竞争态势为:

第一,国际品牌将在整体的市场份额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难以称雄细分市场。

第二,国内品牌将分化,设备厂商将崛起,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纯粹的终端厂商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甚至被淘汰出局。

第三,品牌集中度进一步体高,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但是伴随着用户细分市场的发展,中小品牌厂商有望在区域市场、细分市场获得相对竞争优势。

 

 


参考资料

 

快速发展的印度移动通信及其启示

1)快速成长的印度移动通信

1.1基本情况

印度的移动通信于1995年诞生,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划分为4个大都市运营区和A、B、C三类共19个运营区。1994年印度在四个大城市通过招标颁发了8个许可证,每个大城市两个。在3类电信运营区中,也基本上按照每个电信运营区两个运营商的原则招标拍卖许可证。1999年印度政府颁布了新的国家电信政策(NTPl999),决定增加移动市场的竞争者,允许DTS和MTNL作为每个电信区的第三家运营商进入移动市场。目前在很多大城市或电信运营区已颁发了第四张移动通信许可证,如首都新德里就有四家移动运营商。

目前印度移动运营商分成两大阵营——G网和C网,它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成长历程。GSM网是最早进入市场的网络,目前有六家运营商,分别是Bharti Televentures、BSNL、Hutchison Essar、Idea、BPL、MTNL;CDMA网是在2001年进入移动市场,目前也有六家运营商,分别是:BSNL、HFCL Infotel、MTNL、Rellance、Shvam Telelink和Tata Teleservices。虽然G网是市场的主流,但是C网发展非常迅速,从最初的零增加到2004年底的1,400万,占整个市场的29.2%。在目前的移动运营商中,其中四家运营商的市场份额超过了70%,达到了77.54%(见图表11)。

图表11:印度四家运营商的市场份额

运营商

Reliance

Bharti

BSNL

Hutchison

合计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产业部

1.2 市场发展情况

印度的移动市场初创时期相当艰难,大部分运营商都损失惨重,市场发展也比较缓慢。1999年印度政府改变了相关规定,从先前向各公司收取固定许可证费用制改为年收益分红制,从而改变了全行业财富分配方式,引发一场发展热潮。2001年CDMA运营商Reliance的进入,第一个动作就是大幅度降低无线话费,由此引发移动话费低于固网话费的第一张多米诺骨效应,促使用户数大幅度增加,从2000财政年度的188万用户增加到2005财政年度(从4月1日到第二年的3月31日)的5,200用户(见图表12)。由于有众多移动运营商参与,市场竞争处于比较激烈的状态。

图表12:2000~2005年财政年度的印度移动用户数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产业部

可以说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竞争的主要手段是价格,因此伴随着移动用户数不断增加,其ARPU值也不断下降趋势,如图表13所示。

图表13:印度移动用户的ARPU值变化图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产业部

2)移动通信发展原因分析

印度宏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功不可没。除了其经济高速成长推动移动通信市场发展外,其监管机制推行有利于竞争的制度也是推动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印度有四个主要的移动行业监管机构。其中通信部(DoT)负责制定较大的政策方针以及固网和移动运营商牌照发放等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电信监管局(TRAI)负责监督DoT颁布政策的执行情况,也进行运营商的监管;电信争议仲裁局TDSAT)负责解决运营商之间以及运营商和消费者间的争议;而无线规划协调局(WPG)则负责无线频谱的分配和管理。它们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电信政策,例如通过促进竞争并且降低与语音通信相关税收的新电信方针、允许电信运营商并购、降低终端税率、使任何运营商可开展任何业务的联合接入准则获得通过等,推动了移动市场的快速发展。

2.1资费政策

2003年,TRAI调低了移动资费,包括GSM和CDMA在内的移动电话资费,从每分钟0.77卢比调到0.49卢比,下调幅度达36.6%。2004年底,又一次下调移动电话资费,废除原来国内每分钟0.3~0.8卢比的收费方式,统一按每分钟0.3卢比收取;国际通话接入费降低到每次3.25卢比;海外呼叫费由每次4.25卢比降到2.5卢比。特别是在2003年5月1日印度移动通信从原先的双向收费政策改成实行单向项收费政策,这在发展中国家是第一家。印度移动通信资费的大幅度下调和双向收费改单向收费,结果是导致用户大幅度增长以及各运营商话务量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整个移动通信业收入并没有减少,反而由于这些政策促进了移动市场的升温而提高。

2.2联合牌照(UnifiedLicence)

随着固定网的运营商推出了与小灵通类似的有限移动服务WLL,他们就跨越了移动网和固定网之间的界限,进入了移动的服务领域。曾经付出高额移动牌照的移动运营商便将他们告上了法庭。从那时起,印度电信管理局就做出决定,即牌照制度以及一些监管政策不应该妨碍电信技术的发展。于是,印度电信管理局考虑向全服务牌照迈进。

印度决定在执行UnitledLicence牌照的时候,分两个阶段走:一个阶段就是针对移动和固定服务,发放联合接入UnifledAccess的牌照,这个步骤已经开始执行了;第二个阶段就是制定指导方针和条例来实现真正的全服务牌照。同时TRAI还决定,让获得UnifledLicence联合牌照的运营商自己选择他们愿意提供电信服务的地区,同时对采用何种技术不加任何限制,即允许运营商在他们服务的区域内,自主选择他们所希望提供的电信服务的类型和所采用的技术,印度的监管部门和印度政府绝对不会加以干预。

印度想实施UnifiedLicence牌照制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去鼓励新的应用和服务的自由增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如果能够开发或者采用一种技术来为用户更好地服务的话,那么作为监管部门,不应该加以任何的限制和阻碍。这对改变中国目前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3引入私有资本

印度在天然垄断行业向私人开放的最主要原因是在基础领域的投资量非常巨大,国家没有那么多钱。因为私人公司在印度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印度在基础领域的发展比较慢,私人资本可以通过融资等手段进入垄断行业。事实证明,天然垄断行业对私人开放之后,原来发展滞后的这些行业发展得非常快。

印度移动运营商中除了少数几家是属于国营公司如BSNL、MTNL外,其它都是私营公司,而这其中大部分原来并不是电信业,而是来自其它行业的,如Reliance是来自石化行业、TaraTeleservices是以钢铁起家。这些新进入者,不仅给移动通信发展带来了资金问题,更主要给移动通信行业带来新鲜血液。它们没有任何约束和包袱,真正具有创新精神,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理念,给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2.4允许电信运营商并购

2004年以前,印度政府对电信市场的调整采用的是横切竖切相结合的方案。国际国内长话、市话和移动业务独立经营是所谓竖切。印度政府将全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市场分别切割成若干个覆盖区,允许每一个覆盖区通过招标产生一个民营固定电话运营商、两个移动电话运营商和若干个寻呼服务商是所谓横切。调整后的印度电信业被划分成23个地区,共发放经营许可证71张。在竞争最激烈的地区(如新德里)有6家公司提供移动和固定电信业务。印度政府实施这种改革措施的目的是引入市场竞争,但是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2004年3月,印度政府通过了一项新政策:为了保证充分的竞争存在,允许兼并行为,但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即这一服务区至少还要有3个运营商提供这一服务。TRAI推出的这一新政策要求合并后的运营商在同一服务区的市场份额不能超过67%。印度政府希望合并后的公司能增强竞争的实力,并能够抓住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机遇。

2.5降低终端税率到5%

印度手机一度短缺影响移动发展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这主要归功于关税和税收的降低。2004年一月份开始,对每个用户征收的税费从10%降到了5%,同时4%的附加税也被取消。这就大大推动移动通信的发展。

3)印度移动通信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虽然中国移动通信发展超前于印度移动通信,但印度最近几年的快速成长,使其成为世界上增长率最高的市场,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1双向收费改单向收费

双向收费改为单向收费,这在中国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是至今中国仍然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何时实施更是遥遥无期。相比印度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用户数是世界第一;只有两家移动运营商,一家排名世界第一、另一家排名世界第三,每家运营状况良好,2004年净利润中国移动为人民币420.04亿元、中国联通为43.9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市场和利润丰富的两家运营商,为什么不能实施对消费者更为有利的单向收费政策?对此解释就是管制者(政府)被这些利益集团所俘获。反观印度,总的市场规模比中国小多了,但是有十多家移动运营商,各家经营状况比中国运营商差得多,财务状况也很差,几乎都是负债经营。一方面印度政府没有被利益集团俘获,从2003年5月1日就开始实施了单向收费政策;另一方面印度运营商非常欢迎单向收费新机制,这是因为单向收费也有利于促进运营商加大力度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并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同时有助于印度无线通信的普及并开发整个行业的潜能。

中国移动通信快速增长,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政策驱动型的增长,运营商的良好盈利有时并不是通过好的管理和节约成本,而是通过损害消费者利益(如转移消费者剩余)获得的。中国移动运营商超高额利润,犹如一好遮百丑,掩盖了改革滞后的根本问题。中国移动通信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现在趋于缓和,两家运营商的ARPU值逐年下降。为了给中国移动通信业带来第二次发展高峰,政府应该实施单向收费政策。一方面单向收费能给发展趋缓的移动通信市场注入活力,刺激移动通信市场,为其带来第二次发展高峰。另二方面,中国两家移动运营商虽然较大,但不强,与国外移动巨头如沃达丰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实施单向收费短期会使它们的利润下降,这样就能促使运营商从自身出发,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促进运营商自身的发展,使它们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运营商。

3.2全业务经营

从世界范围看,全业务经营是电信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无论固定电话运营商还是移动运营商如果仅靠单一业务收入,经营风险都很大。全业务经营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用户需要电信运营商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从技术业务发展方向看,未来将是融合通信占主导。因此,无论是固定电话运营商还是移动运营商都需要全业务运营。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移动通信业务呈现良好业绩,但是即便如此移动运营商也面临困境,其ARPU值正逐步下降。

给电信运营商经营全业务的权利,使它们的经营范围不受政策的约束,在同一平台上运营,有利于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一个公平、统一、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市场有效竞争。全业务经营能够规避恶性价格战,有利于用户ARPU值的提升,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同样需要。此外实行全业务经营有助于从传统运营商转变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可以向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实施全业务经营策略,将促进中国电信运营商调整业务结构,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电信业的整体竞争效率也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能促进整个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3降低资费以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增长

前文提到中国两家移动运营商均有不错的利润,如中国移动2004年净利润高达420.04亿元,其业务收入为1923.81亿元,利润率近22%,如此高的利润率在市场经济下很罕见。可以看出这些利润的大部分来源于其垄断地位,而非其自身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因此政府管制部门应该对移动通信市场的价格重新确定,网间通话6角/分钟和网内4角/分钟应该下调,短信的价格也应该下调,对于市话应改变计费单位,长途电话的计费单位为6秒,市话的计费单位为何不能也采用6秒。降低价格有利于移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用户数的增长;短期来看收入可能下降,但从长期来看,价格的下降带来的损失将会有价格的降低刺激的业务量的大量增加所抵消,并有多余,因而运营商总的业务收入将是增加的。同时降低价格减少运营商的利润将有助于运营商认识到自身问题,不断推出新的服务和业务,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3.4引入行业外的新竞争者

有关电信行业重组的传言不断,有的说是6改3,有的说是6改4,但不论如何重组都是行业内现有运营商的重新组合,不利于行业整体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行业内的竞争者局限于自己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以及其固有的垄断地位,其创新动力不强。引入行业外的竞争者,如电力、石化、广电等竞争者进入电信行业,打破行业界限,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结果。从资金角度来看电信业并不缺少,引入外行业的新竞争,是为了给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而有利于突破现有竞争者的局限,大胆创新,推动整个行业新一轮发展,使整个行业整体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图表数据

 

图表14:2005年17全部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统计指标

单位

17月

千元

290,620,452

13

1,191

451

千元

3,473,790

72.07

千元

113,096,772

36.48

千元

24,016,675

-1.96

千元

287,981,308

15.48

千元

46,396,189

21.67

千元

376,554,642

11.05

千元

225,387,141

10.73

千元

283,093,888

18.15

千元

242,899,223

19.75

千元

13,434,231

16.52

千元

284,798

-25.47

千元

13,097,719

14.88

千元

1,147,055

6.68

千元

13,728,011

千元

13,277,460

502,423

11.13

千元

4,132,982

12.20

111.54

 

24,047.60

59.86

 

324.29

6.05

 

1,176.87

9.01

 

187.85

1.69

 

1,203.88

5.07

 

755.92

965,926.74

 

21,773,142.90

8.34

 

416.20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15:2005年17大型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统计指标

单位

1~7月

千元

133,754,612

10

28

10

千元

1,438,387

862.22

千元

57,182,098

53.51

千元

12,528,678

-2.59

千元

152,871,043

16.23

千元

21,037,245

22.18

千元

195,304,124

11.09

千元

109,369,551

6.17

千元

131,622,883

7.46

千元

106,969,630

6.21

千元

7,576,946

15.75

千元

149,692

-36.64

千元

7,415,124

29.45

千元

702,737

43.43

千元

10,558,153

千元

9,160,936

190,067

15.63

千元

2,405,763

59.94

118.04

 

 

56

 

 

9.62

 

 

12.69

 

 

1.48

 

 

8.61

 

 

1,187,156.26

 

 

8.20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16:2005年17中型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统计指标

单位

1~7月

千元

124,488,717

17

185

63

千元

1,162,101

-7.85

千元

40,710,148

27.42

千元

6,419,831

-5.69

千元

90,782,800

15.78

千元

16,697,439

26.10

千元

121,434,259

12.22

千元

80,023,928

17.68

千元

121,060,119

36.72

千元

110,680,042

42.92

千元

4,279,275

30.09

千元

57,707

-20.66

千元

3,140,388

-14.52

千元

247,780

-37.81

千元

2,463,070

千元

3,129,286

162,874

7.03

千元

1,000,965

-33.72

102.98

 

 

65.90

 

 

2.70

 

 

5.36

 

 

2.29

 

 

2.08

 

 

1,274,185.15

 

 

7.07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17:2005年17小型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统计指标

单位

1~7月

千元

32,377,123

9

978

378

千元

873,302

43.59

千元

15,204,526

11.24

千元

5,068,166

4.99

千元

44,327,465

12.38

千元

8,661,505

12.89

千元

59,816,259

8.66

千元

35,993,662

10.65

千元

30,410,886

6.47

千元

25,249,551

2.31

千元

1,578,010

-6.86

千元

77,399

5.89

千元

2,542,207

27.16

千元

196,538

5.17

千元

706,788

千元

987,238

149,482

10.28

千元

726,254

8.50

105.78

 

 

60.17

 

 

4.16

 

 

4.36

 

 

1.18

 

 

2.39

 

 

348,757.36

 

 

11.43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18:2005年17国有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统计指标

单位

17月

千元

4,077,953

-22

86

47

千元

241,762

-12.83

千元

3,166,004

-5.18

千元

537,102

-42.78

千元

11,124,937

-5.39

千元

4,301,608

0.66

千元

21,161,971

-6.90

千元

10,567,513

-7.13

千元

3,947,289

-17.91

千元

3,051,329

-18.81

千元

193,842

-15.32

千元

15,851

-0.04

千元

593,292

-9.26

千元

91,207

-8.19

千元

-76,108

千元

-28,570

34,645

-9.18

千元

89,785

-33

93.34

 

13,800

49.94

 

193.88

0.32

 

264.65

0.15

 

30.88

0.61

 

30.90

-1.94

 

50.86

195,317.68

 

7,615,371.43

4.83

 

165.43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19:2005年17集体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统计指标

单位

17月

千元

290,602

18

17

3

千元

6,772

-77.76

千元

117,541

-37.82

千元

13,995

78.60

千元

303,377

-62.18

千元

52,850

-15.31

千元

375,420

-72.31

千元

159,471

-85.31

千元

273,692

11.50

千元

202,350

15.64

千元

22,905

-8.95

千元

2,051

25.60

千元

36,702

-5.27

千元

4,396

-76.19

千元

9,869

千元

-21,696

1,807

-15.24

千元

12,098

56.20

79.97

 

3,122.22

42.48

 

178.34

7.56

 

22.96

10.57

 

109.31

1.55

 

23.10

3.71

 

24.03

259,649.30

 

807,026.79

4.61

 

45.33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20:2005年17股份合作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统计指标

单位

1~7月

千元

293,004

5

18

2

千元

1,521

32.15

千元

113,836

40.49

千元

40,036

24.89

千元

265,956

18.01

千元

61,068

-1.87

千元

375,405

19.48

千元

160,210

-3.85

千元

284,148

3.07

千元

263,571

19.44

千元

10,669

-6.18

千元

1,613

-13.37

千元

18,727

26.24

千元

1,387

-4.15

千元

24,105

千元

23,954

2,000

16.41

千元

11,469

-5.48

145.82

 

533.33

42.68

 

136.37

12.14

 

40.09

18.65

 

43.63

1.83

 

11.71

8.19

 

55.83

243,555.43

 

1,195,062.86

15.05

 

78.34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21:2005年17股份制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统计指标

单位

1~7月

千元

17,966,666

-29

51

25

千元

175,800

-75.18

千元

8,211,596

18.33

千元

2,481,465

-27

千元

27,287,627

-4.18

千元

4,063,359

-5.62

千元

38,406,380

-1.28

千元

21,693,893

-4.70

千元

18,361,092

-24.73

千元

15,513,267

-18.33

千元

2,290,528

18.20

千元

24,606

-47.10

千元

1,157,081

0.72

千元

206,934

-13.85

千元

700,183

千元

462,688

38,474

-1.44

千元

697,643

221.55

103.54

 

596.47

56.49

 

116.75

7.77

 

36.50

7.63

 

61.47

1.15

 

12.95

3.65

 

21.67

818,115.03

 

7,040,534.69

9.09

 

416.20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22:2005年17私营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统计指标

单位

1~7月

千元

8,326,438

21

338

94

千元

57,186

2.69

千元

2,997,210

17.86

千元

1,126,108

2.66

千元

8,886,277

20.70

千元

2,259,749

9.68

千元

12,771,866

17.94

千元

6,419,492

17.41

千元

7,710,283

16.49

千元

5,873,576

13

千元

326,997

21.53

千元

28,175

6.35

千元

648,360

48.35

千元

52,201

24.38

千元

356,298

千元

338,062

44,992

12.50

千元

209,999

15.39

118.48

 

5,219.90

50.26

 

248.89

6.75

 

1,176.87

8.65

 

187.85

1.49

 

120.90

5.16

 

755.92

293,777.29

 

4,431,303.57

12.67

 

128.66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23:2005年17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统计指标

单位

1~7月

千元

226,234,394

20

456

202

千元

2,590,031

239.92

千元

76,801,625

32.08

千元

11,900,011

-2.97

千元

176,829,593

18.67

千元

24,580,132

32.15

千元

212,733,244

15.50

千元

128,677,989

13.08

千元

223,039,709

26.81

千元

197,670,135

27.63

千元

7,355,461

15.75

千元

86,621

-36.90

千元

6,451,437

8.80

千元

365,997

52.92

千元

11,283,880

千元

11,093,388

305,870

15.25

千元

1,636,025

-10.76

119.40

 

24,047.60

60.49

 

324.29

5.61

 

134.25

10.80

 

161.78

2.16

 

37.26

5.33

 

284.04

1,250,053.25

 

21,773,142.90

6.73

 

200.56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表24:2005年17其他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全国合计

统计指标

单位

1~7月

33,431,395

11

225

78

400,718

117.93

21,688,960

86.55

7,917,958

17.18

63,283,541

22.30

11,077,423

26.34

90,730,356

12.36

57,708,573

18.05

29,477,675

7.70

20,324,995

3.64

3,233,829

19.65

125,881

-17.43

4,192,120

31.90

424,933

-2.19

1,429,784

1,409,634

74,635

13.64

1,475,963

13.76

103.65

664.47

63.60

131.33

8.56

729.67

6.59

115.32

0.80

1,203.88

5.07

149.21

677,070.51

9,619,865.55

12.51

100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