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季度化纤行业分析报告_商业计划书免费下载

2005年一季度化纤行业分析报告

 

 

 

1

1

1

2

3

3

4

4

5

7

8

9

10

11

12

12

12

14

I14

14

22

24

29

31

35

II37

37

40

III47

47

52

56

IV61

61

61

62

62

内容提要

一、化纤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一)行业发展概况

化纤行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石化、化工行业,景气度的回升,预计化纤行业景气度可持续到2006年。我国化纤全球占有率达到30%以上。化纤行业作为成熟型行业,行业集中度不高,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进入,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程度。未来的趋向是技术含量高的、功能性纤维。

(二)行业上下游影响

由于处于石化的下游和纺织品的上游,化纤行业敏感性强,易受石油价格、季节性、棉花价格和服装流行趋势影响。

(三)行业国际因素影响

我国作为化纤生产大国,化纤产品远销世界各国,但是,近年来各国不断加强对我国的非关税壁垒,限制我国的出口,严重影响我国化纤行业的发展。

(四)行业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三、四年间,预计中国化纤工业还将保持10%以上的教高增长速度,但增速也会逐步回落2008年以后,增速回落到10%以下,并继续逐年下降,到2010年,化纤产能、产量的增速将分别回落至7%和5%的水平;2010-2020年,平均增速会继续下降到4%和3%

二、化纤行业目前存在的信贷机会

(一)行业利润水平可接受度

虽然近年来我国化纤行业发展较快,但是仍存在许多不利因素限制我国化纤行业的发展,目前化纤行业的利润水平可接受度一般,银行方面可适当进入。

(二)行业信贷机会分析

我国化纤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化纤行业结构矛盾突出,产业链发展不协调。原料缺口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整体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竞争能力差,许多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高、调整改制困难大。新技术、新品种开发能力差,应用开拓难,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慢,国产嫁接设备虽已取得较大成果,但面对国际上同类装备技术上的迅速发展,亟待进一步追踪、提升。内外市场运作及行业自律仍存在不规范行为,同类产品的高速发展,低价销售,盈利空间的日趋狭小,影响着行业运作效能的发挥。以上弊端的的存在必将影响我国化纤行业的发展,银行应密切关注。

三、化纤行业目前的主要信贷风险

化纤行业作为成熟型行业,行业集中度不高,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进入,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程度。

上篇:行业关键指标简析

一、化纤行业利润率与工业平均值对比分析

行业平均利润率是目前银行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简捷分析指标。对于低于全部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行业,可以考虑退出;反之,则可以做进一步分析。报告中的计算公式为:行业平均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

 

平均利润率(%)

与工业比较(%)

与全行业比较(%)

与top10比较(%)

工业

5.53%

100.00%

343.41%

354.19%

全国

1.61%

29.12%

100.00%

103.14%

Top10

1.56%

28.23%

96.96%

100.00%

北京市

4.66%

84.36%

289.70%

298.79%

天津市

1.98%

35.90%

123.30%

127.17%

河北省

1.79%

32.48%

111.52%

115.02%

山西省

13.90%

251.48%

863.63%

890.73%

内蒙

1.53%

27.71%

95.15%

98.13%

辽宁省

-8.76%

-158.47%

-544.21%

-561.28%

吉林省

5.65%

102.17%

350.88%

361.88%

黑龙江省

-2.67%

-48.33%

-165.99%

-171.20%

上海市

1.12%

20.32%

69.79%

71.98%

江苏省

1.94%

35.04%

120.33%

124.11%

浙江省

0.44%

7.95%

27.30%

28.15%

安徽省

3.04%

55.04%

189.02%

194.96%

福建省

5.25%

94.93%

326.00%

336.23%

江西省

-9.34%

-168.92%

-580.10%

-598.30%

山东省

5.61%

101.48%

348.51%

359.44%

河南省

4.24%

76.63%

263.16%

271.41%

湖北省

-3.31%

-59.93%

-205.81%

-212.26%

湖南省

-6.01%

-108.74%

-373.42%

-385.14%

广东省

1.64%

29.73%

102.09%

105.29%

广西

-455.75%

-8246.22%

-28318.72%

-29207.22%

海南省

-1.69%

-30.53%

-104.85%

-108.14%

重庆市

2.58%

46.60%

160.04%

165.06%

四川省

-0.89%

-16.19%

-55.61%

-57.35%

贵州省

--

--

--

--

云南省

14.12%

255.48%

877.34%

904.87%

陕西省

7.01%

126.90%

435.78%

449.46%

甘肃省

3.62%

65.56%

225.13%

232.20%

宁夏

-0.67%

-12.06%

-41.41%

-42.71%

新疆

12.78%

231.23%

794.09%

819.01%

二、化纤行业集中度分析

行业集中度是衡量一个行业的主要财务指标向行业核心企业集中程度的指标。报告中用行业中排名前10位的企业占全行业主要财务指标(销售收入、资产、利润)的比例来表示。

 

Top10(%)

销售集中度

35.38%

资产集中度

26.09%

利润集中度

34.30%

三、化纤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运用各种经济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也即资金周转能力或资产管理效率。报告采用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来衡量。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总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此指标是衡量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之一。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100%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应收帐款回收情况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

 

总资产周转率(次)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全国

0.16

0.41

3.23

北京市

0.05

0.12

1.05

天津市

0.24

0.67

3.15

河北省

0.11

0.36

4.90

山西省

0.24

0.34

3.95

内蒙

0.32

0.37

2.22

辽宁省

0.06

0.12

1.31

吉林省

0.09

0.29

1.98

黑龙江省

0.10

2.38

2.50

上海市

0.13

0.31

1.28

江苏省

0.21

0.48

3.15

浙江省

0.21

0.49

9.11

安徽省

0.10

0.33

2.07

福建省

0.13

0.58

3.74

江西省

0.07

0.36

1.19

山东省

0.14

0.37

4.67

河南省

0.09

0.21

1.21

湖北省

0.09

0.34

3.41

湖南省

0.11

0.40

3.47

广东省

0.15

0.32

1.17

广西

0.00

0.03

0.19

海南省

0.03

0.10

0.74

重庆市

0.18

0.49

23.38

四川省

0.09

0.25

1.80

贵州省

0.00

0.00

0.00

云南省

0.11

0.27

2.50

陕西省

0.12

0.27

0.71

甘肃省

0.03

0.23

1.22

宁夏

0.63

0.65

1.73

新疆

0.17

0.41

5.98

四、化纤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赚取利润的能力,报告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来衡量。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股权资金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收益的关系。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其中: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报酬率用于衡量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平均资产总额×100%。销售利税率是指利税总额与销售净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和贡献程度。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收入)×100%。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示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从企业支出方面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报酬率(%)

销售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全国

0.44%

0.53%

5.78%

1.62%

北京市

0.32%

0.37%

17.92%

4.86%

天津市

1.55%

0.59%

5.72%

2.05%

河北省

1.68%

0.45%

12.02%

1.84%

山西省

4.96%

3.34%

24.99%

16.28%

内蒙

1.49%

1.46%

80.64%

4.19%

辽宁省

-0.68%

-0.30%

3.82%

-8.08%

吉林省

0.84%

0.84%

17.80%

5.98%

黑龙江省

-9.41%

0.45%

11.01%

-2.59%

上海市

0.18%

0.32%

6.58%

1.12%

江苏省

0.61%

0.69%

4.65%

1.94%

浙江省

0.19%

0.40%

3.41%

0.44%

安徽省

0.50%

0.64%

7.50%

2.99%

福建省

0.78%

0.85%

3.65%

5.20%

江西省

-1.55%

-0.48%

-2.19%

-8.50%

山东省

1.21%

1.05%

10.72%

5.94%

河南省

0.81%

0.69%

15.13%

4.41%

湖北省

-0.53%

-0.19%

2.49%

-3.25%

湖南省

-1.65%

-0.53%

1.18%

-5.64%

广东省

0.32%

0.40%

10.43%

1.70%

广西

0.67%

-1.95%

-0.65%

-135.33%

海南省

-0.06%

0.18%

-3.14%

-1.45%

重庆市

0.95%

0.83%

12.25%

2.69%

四川省

-0.17%

0.19%

8.45%

-0.89%

贵州省

-0.58%

-0.27%

--

-116.67%

云南省

1.12%

1.54%

21.21%

16.42%

陕西省

0.86%

0.99%

11.34%

7.49%

甘肃省

0.10%

0.19%

20.98%

3.82%

宁夏

-8.73%

-0.07%

6.40%

-0.66%

新疆

3.78%

2.90%

23.06%

14.46%

五、化纤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通过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财务分析。

报告采用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来衡量。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负债率用来衡量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是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已获利息倍数=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100%

 

资产负债率(%)

已获利息倍数

全国

61.01%

1.93

北京市

54.17%

2.47

天津市

79.39%

5.19

河北省

92.11%

1.79

山西省

54.86%

-774.00

内蒙

78.20%

1.50

辽宁省

52.03%

-1.54

吉林省

58.70%

2.58

黑龙江省

98.06%

0.62

上海市

46.28%

1.82

江苏省

56.05%

2.36

浙江省

67.27%

1.30

安徽省

59.25%

1.92

福建省

43.12%

4.49

江西省

70.45%

-2.40

山东省

56.47%

3.97

河南省

69.64%

2.11

湖北省

61.50%

-1.61

湖南省

73.36%

-4.21

广东省

48.56%

2.54

广西

296.16%

--

海南省

47.09%

0.78

重庆市

67.23%

2.27

四川省

68.00%

0.70

贵州省

68.79%

--

云南省

7.11%

-188.38

陕西省

33.29%

7.44

甘肃省

38.46%

1.96

宁夏

96.79%

-0.22

新疆

61.70%

3.92

六、化纤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是指不断发展的能力。通过发展能力分析可以了解发展变化情况,并可以预测发展前景。报告中采用资本积累率、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来衡量行业发展能力

资本积累率是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资本积累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销售(营业)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销售(营业)收入增长额同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销售(营业)增长率表示与上年相比,企业销售(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增长额/上年销售收入总额×l00%。此比率是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之一。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资本积累率(%)

销售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全国

9.35%

32.84%

22.39%

北京市

52.65%

-26.30%

38.41%

天津市

21.98%

6.80%

22.15%

河北省

-81.30%

20.05%

-11.66%

山西省

16.35%

-21.69%

30.10%

内蒙

433.83%

136.80%

1449.36%

辽宁省

-3.49%

7.78%

-17.31%

吉林省

10.97%

17.22%

18.86%

黑龙江省

-81.00%

-35.64%

-19.91%

上海市

28.76%

14.30%

14.54%

江苏省

5.70%

42.54%

36.28%

浙江省

22.32%

41.57%

36.61%

安徽省

5.29%

4.93%

14.66%

福建省

32.43%

26.62%

25.05%

江西省

66.57%

80.54%

77.70%

山东省

2.94%

8.54%

5.91%

河南省

10.86%

39.54%

10.32%

湖北省

45.18%

-23.22%

23.93%

湖南省

-13.70%

18.54%

3.47%

广东省

10.79%

21.46%

9.10%

广西

-944.37%

-85.26%

-77.91%

海南省

2.15%

-57.62%

-11.56%

重庆市

69.04%

34.75%

16.47%

四川省

24.87%

40.68%

36.69%

贵州省

24.31%

#DIV/0!

-31.55%

云南省

8.05%

-5.69%

10.24%

陕西省

12.43%

26.41%

11.59%

甘肃省

0.04%

3.12%

-0.03%

宁夏

15.59%

-20.35%

-16.13%

新疆

353.90%

2070.38%

167.97%

七、化纤行业规模分析

 

资产总计

利润总额

销售收入

全国

19262350.1

49597.90

3081852.00

北京市

49968

110.50

2370.10

天津市

68989.6

328.80

16570.20

河北省

504478.2

996.70

55532.20

山西省

18553.4

620.00

4460.80

内蒙

4466.8

21.60

1410.60

辽宁省

552819.7

-2697.30

30797.30

吉林省

623951.5

3221.50

57049.60

黑龙江省

199561.8

-543.70

20353.20

上海市

793401.5

1162.50

103505.80

江苏省

5351611.5

21309.50

1100370.60

浙江省

4710333.4

4329.40

985541.00

安徽省

314006.7

958.30

31501.50

福建省

956490.9

6306.10

120195.00

江西省

488926.5

-3353.30

35918.70

山东省

1492475.6

11750.40

209500.80

河南省

1302672.1

4753.50

112240.30

湖北省

150274.8

-461.70

13939.50

湖南省

255553

-1680.80

27968.00

广东省

520219

1264.20

76945.60

广西

21566

-420.20

92.20

海南省

106287.3

-51.10

3028.30

重庆市

14291.3

66.60

2585.80

四川省

576419

-469.60

52473.90

贵州省

1286.3

-3.50

0.00

云南省

58606.2

909.00

6437.90

陕西省

3378.6

29.00

413.50

甘肃省

71159.7

64.50

1780.20

宁夏

670.4

-2.80

420.10

新疆

49931.3

1079.80

8449.30

注:全国指该行业的全国统计值。

银行业普遍关心行业规模分析。因为行业规模的大小从一个方面决定了该行业受政府、包括地方政府重视的程度。建议银行参照国家对该行业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或者减少对该行业的信贷投入。

八、化纤行业亏损系数分析

                                                              单位:个

地区

企业数

亏损企业数

亏损系数

全国

1093

319

29.19%

北京市

9

2

22.22%

天津市

19

3

15.79%

河北省

21

6

28.57%

山西省

2

0

0.00%

内蒙

2

1

50.00%

辽宁省

20

15

75.00%

吉林省

5

1

20.00%

黑龙江省

3

2

66.67%

上海市

50

20

40.00%

江苏省

445

95

21.35%

浙江省

190

67

35.26%

安徽省

16

3

18.75%

福建省

48

14

29.17%

江西省

10

6

60.00%

山东省

78

14

17.95%

河南省

26

6

23.08%

湖北省

20

7

35.00%

湖南省

14

7

50.00%

广东省

77

34

44.16%

广西

2

1

50.00%

海南省

4

2

50.00%

重庆市

3

1

33.33%

四川省

17

9

52.94%

贵州省

2

1

50.00%

云南省

1

0

0.00%

陕西省

2

0

0.00%

甘肃省

2

0

0.00%

宁夏

2

1

50.00%

新疆

3

1

33.33%

全国

1093

319

29.19%

注:全国指该行业的全国统计值。

九、化纤行业绩效分析

(一)化纤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

规模(平均资产,千元)

结构

效益(总资产报酬率)(%

176233.7612

全部

0.26%

2828608.4

大型

0.27%

561119.3533

中型

0.28%

41111.53377

小型

0.20%

(二)化纤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

规模(平均资产,千元)

结构

效益(总资产报酬率)(%

824312.8108

国有企业

0.13%

88378

集体企业

0.54%

62267.87097

股份合作企业

0.19%

961197.8788

股份制企业

-0.07%

55662.23611

私营企业

0.40%

224371.8186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

0.39%

299420.292

其他

0.30%

十、化纤行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区域

2月生产

2月同比%

1-2月累计生产

1-2月累计同比%

化纤用浆粕

全国

60028.12

116900.50

27.22

29.34

化学纤维

全国

1070869.00

2269697.00

8.98

2.01

粘胶纤维

全国

83028.48

168185.50

23.72

17.16

合成纤维

全国

975810.40

2079826.00

8.11

0.93

锦纶纤维

全国

55773.64

113823.50

21.36

19.63

涤纶纤维

全国

820912.10

1750489.00

8.02

0.09

腈纶纤维

全国

61901.46

124726.80

4.18

5.34

维纶纤维

全国

3233.00

10383.00

67.85

-8.47

丙纶纤维

全国

17861.79

35357.48

1.98

-8.75

十一、化纤行业企业较好值、中间值、较差值指标分析

在实践中,商业银行还经常将企业主要指标进一步分为较好值、中间值和较差值,用于更为细致地确定行业的进入/退出量化标准。

 

 

净资产(千元)

利润(千元)

自然排序法

较好值

73955

1992

中间值

20810

467

较差值

8000

6

算术平均法

较好值

1013993

56021.56

中间值

188274.1

5985.383

较差值

30416.14

-632.305

十二、化纤行业龙头企业基本财务情况

 

 

资产总计

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

A企业

2282010

11550440

-25020

B企业

1946980

3227780

58380

C企业

1225163

9175018

81064

D企业

1155087

2811955

541

E企业

939291

4503366

5108

F企业

884257

3434461

-29655

G企业

761821

2454486

2583

H企业

713401

6838818

37814

I企业

506983

1263129

874

J企业

487813

4998697

38438

下篇:化纤行业发展监测

I行业分析

一、行业运行分析

(一)我国化纤行业运行现状

1.行业概况

2005年1-2月份,全国化纤行业累计规模以上企业1093家,其中亏损企业319家,亏损面为29.19%,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3.90亿元.全国化纤行业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8.26亿元(当年价格),同比增长30.56%;全国化纤行业实现销售收入为308.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84%;实现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52.84%,销售利润率为4.97%。具体经济指标见下表:

1-2月份全国化纤行业主要指标

指标

量值

同比增长

企业单位数(个)

1093

 

亏损企业单位数(个)

319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

355324

3.86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千元)

390353

166.13

资产总计(千元)

192623501

22.39

负债合计(千元)

117511815

32.5

产品销售收入(千元)

30818520

32.84

利润总额(千元)

495979

-52.84

工业总产值(现价)(千元)

34825663

30.56

税金总额(千元)

707227

9.53

资本保值增值率(%)

109.35

 

资产负债率(%)

61.01

 

产值利税率(%)

3.43

 

资金利润率(%)

4.48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次)

2.47

 

成本费用利润率(%)

1.62

 

人均销售率(元)

520401.44

 

产成品资金占用率(%)

95.12

 

分规模来看:2005年1-2月份,全国化纤行业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分别有25个、150个和918个,大、中、小型企业资产总计分别占全国化纤行业总资产的36.71%、43.70%和19.59%;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国化纤行业销售收入的38.33%、40.81%和20.86%;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化纤行业利润总额的37.80%、46.86%、15.34%。

分经济类型来看:2005年1-2月份,全国化纤行业私营企业数量最多,有576家,占全省同行业企业数量的52.70%,其次是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占20.68%,股份合作企业最少,只有31家。私营企业的总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化纤行业同行业的25.81%、24.69%和26.00%。

2.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分析

2005年1-2月份,全国化纤行业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4.67%,同比下降4.48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化纤行业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低2.21个百分点。

分规模看,1-2月份全国化纤行业大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5.67%;中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4.00%,超过同行业全国大型企业的平均水平0.3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4.77%。

分经济类型看,1-2月份全国化纤行业国有制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10.96%;集体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12.02%;股份合作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5.54%;股份制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3.60%;私营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1.44%;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5.31%;其他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4.78%。

1-2月份全国行业分规模、经济类型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分组名称

公司收益状况

资产经营状况

企业管理状况

负债状况

发展能力

产值利税率(%)

资金利润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次)

成本费用利润率(%)

人均销售额(元)

资产负债率(%)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全部

3.43

4.48

109.35

2.47

1.62

520401.44

61.01

32.84

大型

3.49

4.97

102.09

2.82

1.61

573122.8

57.83

32.59

中型

3.76

4.46

106.78

2.3

1.85

600368.67

61.52

31.28

小型

2.72

3.64

141.05

2.26

1.2

364032.67

65.82

36.51

三资

4.7

4.97

131.73

2.23

2.88

799647.46

54.2

49.61

股份合作

1.85

3.11

151.16

1.66

1.1

355369.87

75.13

1.32

集体

5.24

8.5

82.08

2.73

2.56

361107.35

71.83

4.59

国有

5.12

3.46

86.88

1.47

1.54

212613.94

69.94

25.08

其他

3.58

5.5

109.37

2.8

1.73

571984.37

63.93

27.76

私营

2.8

5.57

149.26

2.71

1.67

566602.91

70.07

44.42

股份制

1.43

1.8

88.74

3.08

-.43

606259.49

47.9

19.86

()我国化纤行业现状概述

化纤行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石化、化工行业,景气度的回升,预计化纤行业景气度可持续到06年。我国化纤全球占有率达到30%以上。

化纤行业作为成熟型行业,行业集中度不高,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进入,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程度。未来的趋向是技术含量高的、功能性纤维。

由于处于石化的下游和纺织品的上游,化纤行业敏感性强,易受石油价格、季节性、棉花价格和服装流行趋势影响。

另外,化纤行业还有生产和销售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沿海5省占有50%的化纤消费量,江浙两省占1/3的消费。行业生产上下游一体化程度低,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和自主能力,上下游一体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合成纤维原料推动的成本上升,棉花价格上涨,带动了粘胶纤维的景气度上升,但相对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的盈利状况优于粘胶长丝。功能化纤维的发展趋势优于一般纤维。

涤纶子行业原料价格上涨挤压了大部分的利润,产品供过于求的状况严重,特别是涤纶长丝。行业门槛低的特点压低行业利润。

腈纶原料短缺和原料价格上升,推动腈纶成本上升,产品存在供给缺口。但随着腈纶替代品的增加和原料生产环保的重视,行业逐渐萎缩的可能性大。

锦纶原料进口占2/3,对外依存度大,国内产品技术含量低,大量产品进口,工业化产品开发和应用是锦纶未来的发展趋势。

氨纶原料对外依存度高,氨纶产品进口量占有国内消费量的1/3,高的毛利和低的进入门槛吸引大量项目投产,导致供给逐渐增加,但国内需求增长每年20%以上,但近两年产品过剩情况不太严重。功能性氨纶纤维需求要优于一般纤维,一般产品利润逐渐下滑。

()中国化纤产量占世界产量的40%

2004年中国的化纤产量已达1386万吨,同比增长21.2%,占世界总产量的40.1%。同期世界化纤总产量为3456万吨,同比增长8.9%

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的化纤产量分别列第二、第三位,占世界总产量的9.6%和8.4%。而日本的产量自1997年一直呈下降趋势,2004年产量仅占全球份额的3.1%

中国化纤产量急剧增加是由于国内需求旺盛,一些地方化纤企业正不断成长壮大。日本同业界对化纤生产向中国集中表示忧虑。

()2005年1月份全国化纤产量增幅同比下降

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化纤流通分会获悉,2005年1月全国化纤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但增幅下降;全国进口化纤数量同比降幅较大;产销率大幅上升;库存水平呈现下降态势;除粘胶长丝以外主要品种销售价格大幅度高于2004年同期;销售流向地区格局变化不大

与2004年12月份相比,2005年1月化纤产销运行基本情况可以概况为:1月份化纤产量与2004年12月份产量持平略增;进口数量比较上月减少;1月份产销率与2004年12月份相比出现下降;库存水平环比略有下降;大部分化纤产品销售价格环比出现下跌;月度销售流向地区格局变化不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月全国累计生产化学纤维119.39万吨,同比增幅为14.01%。其中:粘胶纤维8.72万吨,同比增产21.79%;合成纤维110.67万吨,增产11.34%1月份全国化纤产量比2004年12月份产量增加3万吨

据海关统计,1月全国累计进口化学纤维9.81万吨,同比减少21.38%。其中:粘胶纤维进口0.40万吨,同比减少37.92%;合成纤维进口9.41万吨,同比减少2.42万吨,减幅为20.46%1月当月进口比2004年12月进口12.90万吨减少3万吨

据对全国165家化纤生产企业的产销存统计汇总分析,1月各类化学纤维综合产销率为100.99%,而2004年同期为87.09%,增加13.90个百分点1月份产销率比2004年12月份下降2.11个百分点

据对全国165家化纤生产企业的产销存统计汇总分析,2005年1月末库存水平(库存与当月产量的百分比)为32.18%,同比下降7.14个百分点,比2004年12月末减少3.10个百分点

据对全国165家化纤生产企业的化纤销售流向汇总分析,可以看出:2005年1月合计销售化纤产品95.94万吨,同比增加15.63万吨,增加幅度为19.46%;1月化纤主要销售地区占全国总销量的比重为:浙江占26.23%、江苏占26.13%、广东占8.60%、上海占6.68%、山东占4.60%、福建占3.44%、湖北占2.19%、辽宁占2.05%、河南占1.54%、河北占2.06%、四川占1.28%、湖南占1.56%、安徽占1.84%、江西占1.12%;与上年同期相比,1月化纤主要销售地区占全国总销量的比重变化较大的主要是浙江、广东,分别下降2.451.56个百分点,上海、海南等地区则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2004年全国化纤产销运行分析

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流通分会获悉,2004年1-12月全国化纤产销运行基本情况可以概况为:产量与上年同比继续大幅度增加;全国累计进口化纤数量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产销率比上年同期略有增加;库存水平较上年同期开始有较大幅度上升;除粘胶长丝以外主要品种销售价格高于上年同期;销售流向地区格局变化不大。

2004年12月化纤产销运行基本情况可以概况为:12月份化纤产量比11月份下降;进口数量比较上月减少;12月份产销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持平,与11月份相比出现上升6个百分点;库存水平比11月末继续增加;大部分化纤产品销售价格与11月份相比出现下跌;月度销售流向地区格局变化不大。

产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1-12月全国累计生产化学纤维1424.54万吨,同比增产幅度为20.29%。其中:粘胶纤维96.61万吨,同比增产16.08%;合成纤维1313.96万吨,同比增产20.82%。12月份全国化纤产量116.74万吨,比11月份产量减少10万吨。

进口:据海关统计,2004年1-12月全国累计进口化学纤维168.40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34%。其中:粘胶纤维进口6.55万吨,与上年同比持平;合成纤维进口161.85万吨,与上年同比减少10万吨。12月当月进口10.62万吨,比11月进口12.90万吨减少2万多吨。

产销率:据对全国165家化纤生产企业的产销存统计汇总分析,2004年1-12月各类化学纤维综合产销率为101.08%,而上年同期为100.25%,增加0.83个百分点。12月份产销率为103.10%,比11月份上升5.99个百分点,但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

库存:据对全国165家化纤生产企业的产销存统计汇总分析,2004年12月末库存水平(库存与当月产量的百分比)为35.28%,同比增加8.05个百分点,比11月末减少0.40个百分点。

销售流向:据对全国165家化纤生产企业的化纤销售流向汇总分析,可以看出:(1)2004年1-12月合计销售化纤产品1057.3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36万吨,增加幅度为14.77%。12月当月销售88.05万吨,比11月份销售91.27万吨减少3.22万吨。(2)2004年1-12月化纤主要销售地区占全国总销量的比重为:浙江占26.08%、江苏占28.84%、广东占9.02%、上海占5.03%、山东占4.91%、福建占4.10%、湖北占2.43%、辽宁占2.13%、河南占2.07%、河北占1.86%、四川占1.55%、黑龙江占1.26%、湖南占1.06%、安徽占1.35%、江西占1.27%。(3)2004年1-12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化纤主要销售地区占全国总销量的比重变化较大的主要是江苏、浙江、广东所占比重下降;上海、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区则有不同幅度的增加。(4)2004年12月与上年同期相比,销售流向变化的地区是浙江等省比重下降;江苏、上海、安徽、福建等地区比重上升。

()2004年化纤行业运行分析

在全球经济回暖,稳步发展的运行局面的利好的支持下,进入2004年,化纤行业在临近春节呈现强势运行势头,为节后整个化纤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化纤行业上下游的PX、PTA、EG、聚酯切片、涤丝行情全盘飘红。但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1.有利方面

(1)2004年石化行业前景光明,将为为化纤良好运行奠定基础据业内人士分析,产品需求与生产能力的差距还将拉大,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会推动石化产品价格的上升,从而给国内石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带来良好前景。

2003年,对于国内石化行业来说,是个收益颇丰的年头。产量大幅度上升,市场行情大幅度好转,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行业各项经济指针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据统计分析,全球用量最大的前24种石化产品的销售收入从2003年第二季度起开始上扬,显示出比较强劲的趋势。

从国内来说,支撑这个上升行情最根本的还是石化产品的供不应求。国内许多石化产品还不能完全自给,需要大量进口国外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通过技术改造和合资等方式,我国正在建设一批大型炼油和乙烯项目,目前已在建设的一般要到2005年才能投产,在此之前国内没有大的产能增加,然而国内市场的需求却在迅速增长,2004年石化产品需求与生产能力的差距还将拉大。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会推动石化产品价格的上升,从而给国内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带来良好前景,尤其是具有一体化经营优势、规模优势和先进管理水平的大型石化企业将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我国商务部连续对多种产品进行反倾销裁决,主要集中在化工、化纤行业,这将给相关石化企业2004年业绩的提升带来良好的机遇。如自2003年9月29日起,对原产于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地的进口聚氯乙烯实施反倾销终裁决定,5年内征收反倾销税。而自4月份该项反倾销初裁出台后,国内聚氯乙烯的价格持续上涨,和年初价格相比涨幅高达50%左右。这方面的裁决还有:2003年2月3日起对原产自韩国的进口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维两项产品同时实施反倾销终裁决定,征收反倾销税;4月16日对进口丁苯橡胶反倾销初裁,决定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11月10日又对原产于日本、美国和欧盟的进口氯丁橡胶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我国相关企业无疑是利好消息,将带动其业绩的回升。

(2)根据中国经济近几年运行状况及特色,国内外权威专家及组织预测,2004年中国经济仍然得到稳步增长。经济的稳步增长为化纤行业运行创造良好的基础。

(3)我国出口增长已经出现连续三年保持在20%,尽管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但由于贯性作用,增长速度仍有希望保持在10%以上。

2、不利因素

(1)2004年是中国纺织品实施配额的最后一年,最有可能遭遇特保制裁。截止至2003年底,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已根据我国关于纺织品限制措施的承诺进行了国内立法。2003年11月,美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胸罩、针织布、袍服三大类纺织品实施了特保措施,目前又闻对我国手套、袜子、玻璃纤维布设限的叫声,反映了美国对我国纺织品采取的特保措施仅仅是开始。同时,欧盟也在年底对我国短纤倾销问题展开了调查。

(2)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劣势行业,在无法利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劣势行业的情况下,逐步加大力度转向了采取技术和绿色壁垒。最近美国强制推广SA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借助这一手段,制造贸易壁垒。而我国服装、制鞋、纺织等均以廉价劳动密集型为出口优势,一旦SA8000标准得到实施,国内未经认证纺织企业出口将可能受阻。

(3)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势头仍未根本扭转。根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指数监测结果显示,消费需求长期不旺的难题仍没有根本性改变。另外煤、电等能源匮乏,化纤产能快速增长也将给2004年的化纤行业运行带来不确定因素。

二、行业政策分析

2005年化纤及相关产品进出口政策分析

2005年是纺织品配额取消的第一年,我国化纤行业将要面临何种宏观环境,是业内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纺织品出口环境的变化,国内化纤及其相关产品的进出口环境和政策会发生何种变化?产生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有关专家予以分析归纳。

关税调整

根据我国入世承诺,2005年我国关税总水平将由2004年的10.4%降至10.1%左右,其中工业品由9.8%降至约9.3%。化纤及其原料进口关税由于2004年已经基本调整到位,所以变化不大。

2005年化纤及其原料关税减让表

                                            单位:%

货品名称

入世基础税率

2004年

2005年

PX

6

3

2

PTA

13.9

7

6.5

MEG

10.5

5.5

5.5

PET

13.9

10.7

9.7

涤纶长丝

14.6

5

5

涤沦短纤

13.4

5

5

AN

6.5

6.5

6.5

腈纶

10

5

5

CPL

12.5

9

9

聚酰胺切片

13.9

10.7

9.7

锦纶

13.4

5

5

帘子布

15

10

10

丙纶

14.6

5

5

氨纶

14.6

5

5

粘胶短纤

7

5

5

1、2004/05年化纤及其原料进口关税总体变化不大,不会对国内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2、PTA继续执行公开暂定关税,2004年为7%,2005年预计为6%-7%;

3、CPL的执行关税能否向下调整,还有待考证,估计在反倾销有效期内可能性不大;

4、按照入世减让承诺,到2008年部分品种还将进一步降低进口法定关税,例如PET降至6.5%;

5、与主要竞争国相比,我国化纤及其原料进口关税与韩国基本相当,比台湾地区高3-4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印度25%的原料平均关税和20%的化纤平均关税。

总体而言,2005年化纤及其原料进口关税已经全面与国际接轨,中国将成为一个完全开放的化纤及其原料市场,与境外企业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品种、质量、规模和生产成本等方面,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规模化运作将成为未来两年化纤及相关工厂的首要任务。

从2005年1月1日起,六大类148个税号的出口纺织品平均每件(套)被加征0.2-0.3元不等的税率。征税范围包括外衣、裙子、裤子、针织和梭织衬衫、睡衣内衣等六大类纺织品,共涉及148个税号。这比先前大多数企业的预计还低一点,估计对市场的影响也小于2004年初出口退税率的降低。

2005年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家和地区进口关税也有适当调整。东盟国家降税1-3个百分点,涉及全年出口额约45亿美元;澳大利亚降税2-5个百分点,涉及金额约19亿美元,欧盟取消中国的普惠制待遇,进口平均关税将由目前的9%上升至12%,涉及金额约122亿美元。

出口关税的整体变化不会对200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产生重大影响,但中国主动加征出口关税,将逐步推动纺织品服装出口由量到质的转型,对纤维产业的影响可以简单概括为:出口额可能进一步增加,但出口产品的纤维使用量则可能不升反降。

非关税措施的变化

1、羊毛、腈纶的进口指定经营可能取消,棉花进口指定经营仍然保留。

2、腈纶、涤纶等的自动进口登记许可证可能改为网上申报、申领,工作周期缩短,由目前的提前30天预申领缩短到10天以内。

3、羊毛、棉花的进口关税配额(1%)可能持续。2004年棉花关税配额为139.4万吨,据有关消息称2005年配额进口量为140万吨左右。

4、配额取消,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必将更多使用非关税壁垒来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反倾销和特保将成为今后限制中国纺织业出口的主要手段。近日美国的特保申请,有可能影响我国约30亿美元的纺织品出口。

总的来说,2005年化纤及其原料进口关税基本与国际接轨,国内市场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主要化纤产品的进口管理将进一步放开,棉花虽然继续实行配额管理,但总供应量的增加将抑制棉价的上涨;纺织品配额取消涉及金额约为260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27.22%,非关税壁垒抬头,纺织业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纺织品出口税的加征对国内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有限。

三、上下游行业影响

(一)上游原料发展严重不足

由于中国化纤原料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化纤产业,造成国内化纤原料市场缺口不断扩大,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且呈逐年加大之势从权重上看,中国合纤原料市场需求的变化均为世界性的,再加上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引发国际原料市场行情变化,以及化纤原料供应商过度集中,而化纤原料采购商过度分散的显示,必然造成市场价格的巨大波动,企业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原料进口市场判断和操作,带有明显的赌博性,也直接影响到行业运行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人纤木浆的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比例也高达30%原料资源的严重短缺成为中国化纤产业运行和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二)纺织行业对化纤行业的影响

自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将全部取消化纤是纺织行业的原料。纺织行业产销量的爆炸式增长必然会带来对上游化纤原料的强劲需求。保守预计,纺织品产量增长30%~40%,对化纤需求也将同步增长30%以上

化纤行业的发展依赖于上游石化行业的景气度和下游纺织行业的需求,是个典型的依附性行业。我国纺织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化纤行业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我国是全球纺织品出口第一大国,2003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强劲增长30%。受此影响,2003年我国化纤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181万吨,超过美、欧、日的总和,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同时,受石化行业景气周期的带动,2003年化纤行业也进入景气周期。多种化纤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库存量大幅减少,产销率超过100%,化纤企业的经营效益明显改善2004上半年化纤行业延续2003年量价齐升的势头,经营效益持续增长,产量同比增长3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亿元纺织行业的强劲需求和石化行业的景气周期拓宽了化纤行业的盈利空间,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幅度增长化纤行业已具备了“价值+成长”的优势,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化纤类绩优个股如新乡化纤等已成为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所青睐的二线蓝筹

(三)油价上涨影响化纤行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国。我国化纤产品主要为大宗产品,品种结构中我国化纤产品主要是附加值低的大宗产品,如常规的涤纶、腈纶、丙纶、锦纶等。油价上涨,对60%的原料都依赖进口的化纤行业的影响将不可避免

要了解油价波动对化纤行业的影响,我们先来看一下整个产业链的流程,以化纤中的主要产品涤纶为例,其产业链的流程基本上是这样的:原油--PX/乙烯--PTA/EG--聚酯切片--涤纶长丝--面丝/短纤--纺织。从上可以看出,原油是整条产业链的关键,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化纤行业基本上处在以石油为起点的大产业链条的末端位置,产业链上任何一种产品价格特别是原油价格的波动将极大地影响其它相关产品,从面引起一连串的反应

此外,由于中国化纤的快速发展,原料发展严重滞后,导致化纤原料市场的巨大缺口。以聚酯生产原料PTA(对苯二甲酸)为例,目前国内的年需求量已超过500万吨,但生产能力仅为200多万吨,需求与产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我国化纤原料特别是合纤用原料进口依存度相当高,油价的大幅波动对化纤行业的影响更为明显

原油涨价对化纤行业,如聚酯及各种合成纤维(涤纶长短丝、锦纶、腈纶、丙纶)产生间接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成本对原油价格上升的敏感程度和产品价格传导能力。从美伊开战前化纤市场的情况来看,在原油涨价的带动下一些重要的初级石化基本原料,如乙烯、丙烯、苯、乙二醇等产品的市场价格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油价的上涨带动化纤产品价格的上涨,造成化纤企业利润急剧上升

(四)2005年中国棉花市场分析

—2005/2006年度我国棉花产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农产品价格是历年两会关注的热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也提出,要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一样,棉花生产、棉花价格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问题,同时它还对我国纺织业的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04年我国棉花丰收,总产632万吨,与此同时,我国棉价大幅下跌,棉农增产不增收。受此影响,2005年棉农植棉意向减少,我国主产区棉花生产呈下降态势。但是拉动2005年棉花消费的动力却十分强劲,据农业部预测,2005/2006年我国棉花消费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专家认为,2005/2006年度我国棉花市场的总体情况可以概括为:需求增加,产不足需,进口平或增,库存下降,价格回升。专家提出,2005/2006年度我国棉花产需矛盾将十分尖锐,稳定生产至关重要

据农业部分析,2005年起全球取消纺织品出口配额,出口环境进一步改善,将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国际石油价格近年来居高不下,纺织企业提高棉花的使用比例,进一步增加了对棉花的需求。按2004年632万吨产量计算,2005/2006年度,国内棉花缺口将继续扩大

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反映,2005年农民的棉花种植意向将减少11.5%,棉花生产面临严峻形势。从历史经验看,棉花生产的大起大落既不利于保障棉纺工业的有效需求,也不利于棉农收入的稳定增长,影响棉花品质的提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全国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简称项目组)研究指出,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CCPPI2005/2006年度持续走高,由1月的250-270调高到2月的300-330,比2003/2004年度256提高50点,比2004/2005年度提高60点

--2004年我国棉花产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2004年全国棉纱产量1095万吨,比2003年增长11.3%,棉花消费760万吨,比2003年增长16.7%,加上民用总消费800万吨;纺织服装出口950.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8.3%,其中棉制品占1/3。纺织服装出口额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6.4%2004年棉花丰收,总产632万吨,进口191万吨,出口1万吨,总量822万吨,可见我国原棉的产需尚处“紧平衡”状态

--拉动2005年棉花消费和生产的动力强劲,棉花消费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2005年是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的第一年,出口量将会继续增长,尽管进口地区出台许许多多的贸易保护措施或“壁垒”,仍难挡进口,预计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在两位数以上

中央提出对农业“政策不变,实惠不减,继续强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预计2005年将是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的一年,纺织品服装消费将增长

由于棉花的低价位,涤纶短纤与棉价接近或相等(合理价应低于棉花20%),而石油等化纤原料目前进入高价位,估计2005年我国纺织用棉比例将会提高,该比例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全国纺纱用棉量即增加10多万吨

宏观调控有利于棉纺业的理性发展,增量适宜。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1月全国棉纱产量82.98万吨,同比增长39.63%

从以上几方面综合分析,2005年我国棉纱产量进一步增长,预计棉纺消费将增长10%-12%,需原棉810万-825万吨,加上民用40万吨,总需求850万-865万吨,棉花需求强劲

--棉花进口将与2004年持平或增加,棉花库存比2004年下降三到四成

2005年我国已经发放原棉进口配额89万吨,加上2004年没有用完的配额54万吨,2005年棉花进口配额总量143万吨,比2004年进口191万吨减少48万吨,下降25%。在产不足需的情况下,进口配额可能增加。由于消费增加,库存将下降35%以上

--2005/06年度棉价将回升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于2005年1月发布报告,预测2005/2006年度全球棉价上涨到59美分/磅,比2004/2005年度48美分/磅提高11美分/磅,价格回升22%

另外,近期我国棉花期货价格已经开始走高。以CF503为例,从2004年12月23日的12050元/吨攀升至2005年2月24日的13700元/吨

--新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将减一成

据美国农业部和ICAC1-2月预测,2004/2005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将扩大10%;单产提高10%,总产增加20%-23%,消费增幅7.4%,产大于消238万吨,因而库存将增长31%。然而,价格下降到51.99美分/磅,降17.19美分/磅,减24.8%。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将刺激棉花的消费,预计2005/2006年度全球棉花消费增加,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将均下降10%

根据两个年度国内外棉花生产、消费、进出口贸易和价格走势分析可以看出,稳定2005年棉花生产对满足我国纺织工业需求是极为重要的

--稳定生产难度大,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将明显减少

据项目组1月对121个优质棉基地样本县246个乡(镇)3628植棉户的调查,至1月中旬,全国意向植棉面积普遍减少,均减15.9%(表2),预计总植棉面积为7251万亩,与2001年相当。在三大产区中,黄河流域产区意向植棉面积减少20.0%,长江流域产区减少17.0%,西北产区减少4.2%。在7大产棉省中,河南减少29.3%,安徽减少21.3%,山东减少18.0%,湖北减少17.6%,河北减少10.0%,江苏减少6.6%,新疆减少4.2%2005年我国种棉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是2004年虽然棉花增产,却出现了棉价下跌、卖棉难等现象,棉农并没有增收,棉农种棉的积极性大大受挫。因此,2005年稳定棉花生产的难度较大

--影响2005年棉花生产的几个不确定因素

原棉进口因素。2005年现有原棉进口配额143万吨全部进口不会对棉花生产和价格造成大的冲击。如果确要新增配额,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举行多方参加的听证会

气候变化难以预料。如果2005年又遭遇厄尔尼诺气候,干旱和凉夏对棉花生产十分不利,因此,提高单产的难度增大。预测黄河流域气候呈“低温高湿”走向,棉花可能又要减产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0%-50%,目前尿素出厂价1700-1800元/吨,地膜价格11000-12000元/吨,并且还有上涨的可能,棉农增收的难度大

四、国际市场情况

(一)美国化纤市场进出口情况分析

1.2004年美国化纤制服装进口达204.47亿美元

据美国海关统计,2004年美国化纤制服装进口金额达到204.47亿美元,与2003年同比增长6.62%,占美国服装进口总额的31.79%,其进口数量为76.35亿平方米,与2003年同比增长8.19%。其中按金额数量排列前五位如下:

国家和地区美国进口金额(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占美国化纤制服装市场(%)

国家和地区

美国进口金额(亿美元)

2003年相比(±%)

占美国化纤制服装市场(%)

中国

33.55

18.56

16.41

墨西哥

20.67

-4.26

10.11

印尼

12.58

17.99

6.15

韩国

11.50

-0.22

5.62

台湾

10.74

-3.54

5.25

按数量排名前五位如下:

国家和地区美国进口数量(亿平方米)与2003年相比(±%)占美国化纤制服装市场(%)

国家和地区

美国进口数量(亿平方米)

2003年相比(±%)

占美国化纤制服装市场(%)

中国

11.39

34.12

14.92

墨西哥

8.94

-4.38

11.70

台湾

4.49

-3.16

5.88

韩国

4.43

10.55

5.81

越南

4.19

35.69

5.48

2.2004年美国化纤纺织品进口达101.04亿美元

据美国海关统计,2004年美国化纤纺织品进口金额达到101.04亿美元,与2003年同比增长17.23%,占美国纺织品进口总额的54.54%,其进口数量为187.53亿平方米,与2003年同比增长21.70%。其中按金额数量排列前五位如下:

国家和地区

美国进口金额(亿美元)

2003年相比(±%)

占美国化纤纺织品市场(%)

中国

36.11

43.07

35.74

加拿大

12.61

1.69

12.48

墨西哥

7.75

9.41

7.67

韩国

6.34

-0.85

6.27

台湾

4.36

0.78

4.32

按数量排名前五位如下:

国家和地区

美国进口数量(亿平方米)

与上年相比(±%)

占美国化纤纺织品市场(%)

中国

65.15

59.58

34.74

加拿大

24.22

1.91

12.92

墨西哥

17.97

16.34

9.58

韩国

15.64

9.98

8.34

台湾

6.35

-0.99

3.39

(二)韩国化工企业收益中国市场

韩国石化企业界2004年的经营业绩显示,韩国的化工企业由于对中国出口产品扩大,在中国的合作企业产量增加而销售额大增,使这些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间收益大增。

LG化学对中国的化工产品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50%,2004年该公司在中国的各项经营获利1.2亿美元。晓星2004年出口额达22亿美元,对中国的出口和销售额占30%以上。晓星的氨纶丝产量居世界第二位,2005年该公司在中国1.8万吨的氨纶生产厂将投产,产品除在中国市场销售之外,还将向美国和欧洲国家出口。三星化学和三星物产由于对中国的化工产品出口大幅增长,2004年的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30%,达到20亿美元。

目前,LG化学、三星化学等韩国公司均在中国设立了控股公司,将中国市场视为自己的“第二内需市场”,正努力将自身培育发展成为中国的企业,大力实施企业的本土化战略,以进一步全面开拓中国市场。

五、行业发展趋势

(一)中国化纤工业未来发展预测

中国化纤工业的未来发展要切实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适当控制发展速度,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化纤总量发展适度,产能、产量增速保持在7-15%之间

在未来的三、四年间,预计中国化纤工业还将保持10%以上的教高增长速度,但增速也会逐步回落2008年以后,增速回落到10%以下,并继续逐年下降,到2010年,化纤产能、产量的增速将分别回落至7%和5%的水平;2010-2020年,平均增速会继续下降到4%和3%

2、行业结构调整目标

(1)规模结构

预计2005年,年产5万吨以上的企业从2003年的63家增加到80家,合计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提高到70%,平均产能提高到14万吨/年;10万吨以上的企业32家,合计能力占总产能的比例提高到55%,平均产能提高到27.5万吨/年;20万吨以上的企业16家,合计能力比例提高到40%,平均产能提高40万吨/年

预计2010年,年产5万吨以上企业再增加到105家,合计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提高到88%。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从2005年的32家增加到45家,合计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提高到78%,平均产能超过36万吨;20万吨以上的企业25家,合计能力占比例提高到60%,平均产能超过50万吨

(2)资本结构

按生产能力统计,预计2005年民营和私营企业将占到5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比例降至37%,外资和合资企业比例为8%;2010年民营比例上升到65%,国有比例降至25%,三资企业比例为10%;2020年民营比例继续上升到70%,国有比例降至17%,三资比例为13%

(3)区域结构

预计2005年,东部化纤生产能力增长到1440万吨,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提高到90%,中部能力为128万吨,占8%,西部能力为32万吨,占2%;2010年东部能力增长到1900万吨,比例提高到90.5%,中部能力为160万吨,占7.6%,西部能力为40万吨,占1.9%;2020年东部能力增长到2560万吨,占比提高到91.5%,中部能力为190万吨,占比例下降到6.8%,西部为50万吨,占比下降到1.7%

(4)流通结构

预计未来化纤行业的流通结构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到2010年,化纤企业合同销售金额占比将下降至40%,比2005年降低19个百分点,化纤市场交易额比例下降到20%,而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迅速提高到40%,比2005年提高39个百分点;2020年,化纤企业合同销售比例将继续降至25%,化纤市场交易额降到15%,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大幅提高到60%

(5)行业综合结构

预计2010年中国化纤加工总量达到2050万吨,人均化纤加工梁达到15.1公斤,人均化纤实际消费量也达到11.6公斤;化纤占纺织纤维总量的比例将突破70%,达到71.9%;化纤差别化率达到40-45%,基本达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化纤在服用、装饰、产业三大应用领域中比例达到40:35:252020年中国化纤加工总量达到2600万吨,人均化纤加工量达到17.8公斤,人均实际化纤消费量也达到13公斤;化纤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比例将达到74.3%;化纤差别化率达到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化纤在三大应用领域的比例继续改善,达到35:35:30

随着中国化纤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了商品、资本、技术三大市场的自主发展能力,特别是国产化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又提供了低成本扩张的条件和可能,但同时易引发投资过热,中国化纤行业"十一五"发展的重点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框架内要坚持推动"行业自律"

(二)二十一世纪化纤科技发展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季国标认为,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新世纪的化纤科技发展将是和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精密制造和电子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其发展趋势将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性能纤维:通过纤维的分子量、结晶度、整列度等的优化结构,大大提高合成纤维的强力、模量等物理性能。涤纶、锦纶、丙纶的强度,现在只达到理论值的3.33%~5%。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对位芳纶纤维的强力现虽已达到24~35cN/dtex(每平方毫米的细丝可承重400公斤),也仅及理论值的10%~15%。这些高性能纤维是航空、航天、水利、建筑、交通运输、环保、防护和国防、军工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差别化和功能性纤维:通过设计特异的纤维截面和不同材料的复合,纳米及接枝等技术,制成极细丝、多孔丝、异型丝、复合丝等多种形态、构造,赋予阻燃、抗静电、抗菌、蓄热保温、有色、易染、抗辐射、高吸湿等特殊功能,达到仿真和超真的效果。国外正在研究开发最细的单纤维,可以做到0.0001dtex,用4克这样的纤维就可以把地球和月亮连接起来

工艺和装备的技术发展:合成纤维的纺丝速度将从现行的7000米/分(磁悬浮的火车速度)再提高到16000米/分(即960公里/小时的飞机速度);涤纶短纤维生产线的单线能力将从现行的1.5万吨/年提高到8万吨/年

绿色和生物型新化纤:鉴于石油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严重、服用纺织品要求和人体生物相容等因素,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大力研究开发以农产品和生物工程为主要原料的绿色化纤

1.溶剂法纤维素纤维(Lyocell)。纤维素直接溶解在氧化甲基吗啉的溶剂中抽丝,生产过程无污染,纤维具有真丝的外观,涤纶的强力,棉的舒适性,生物可降解,原料可以是速生木材或棉短绒。在美国、英国和奥地利已工业化,年产10余万吨,这种方法的发展,有可能取代粘胶纤维

2.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纤维。现行的涤纶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的缩聚物(PET),而PTT则是对苯二甲酸和丙二醇的缩聚物。丙二醇以玉米为原料,用生物工程合成已成功PTT纤维保持了现有涤纶强力好、不易变形的优点,且便于染色、富有弹性,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专家预计2010年其产量将达100万吨

3.聚乳酸(PLA)纤维。它是谷物淀粉或豆渣等废料,经生物酶发酵成醣再转化成乳酸而制得。该纤维具有涤纶的强度,有真丝光泽,手感很好。现美国CargillDow公司正在建设年产14万吨的工厂,预计2006年将投产。业内专家期望PLA成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新纤维

4.甲壳质(Chitin)纤维。甲壳质是一种天然多糖,以虾蟹等的甲壳为原料,经提纯和化学处理后纺丝。这种纤维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卫生、保健纺织品和医用材料,适于做内衣和医用敷料,在我国已开始实现产业化

5.蜘蛛丝。杜邦公司运用生物工程和基因技术在研究开发人造蜘蛛丝蛋白质,仿制出的蜘蛛丝强而轻、有韧性,细度为蚕丝的1/10,强力高达相同细度钢丝5倍~10倍。加拿大科学家还试用蜘蛛丝的基因DNA,植入羊的体内,羊奶里就含有蜘蛛蛋白,经提炼后现已纺出蜘蛛丝

6.聚酯瓶和化纤废旧料的回收再生利用。现已有先进技术,把聚酯瓶和化纤废旧料还原成化纤单体,再纺成纤维,做絮棉、地毯和人造毛皮等。美国的涤纶短纤维,现约有30%是利用再生原料生产的,既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又节约了资源

六、专家观点

环保要求更高化纤用量增加专家分析未来纺织产品七大走势。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孙瑞哲分析认为,未来全球纺织产品将呈七大走势。

2000-2010年间,化纤的消费量尤其是涤纶、丙纶、腈纶将在总纤维消费中加大所占份额,而棉、毛、纤维素纤维所占份额将减少。

纤维细旦化趋势持续走强,短纤0.5-0.8D、长丝0.2-0.5D将更为普遍;变形丝(假捻、空气变形、网络丝)会更多的使用;花式纱线将更广泛的应用。

功能性纤维应用更为广泛,如保健性纤维(远红外、抗紫外线、抗菌Seacell等)、仿生性纤维(蛋白质、甲壳质等)、高功能纤维(碳纤维、高收缩、香味等)、异形纤维、智能纤维(SmartFiber)等。

非织造布由于其高生产效率和广泛应用而显得前景更为乐观,以机织布的台时产量(米)为1,非织造布中的针刺法台时产量则为125,粘合法为480,纺粘法为2000,湿法为1000。近年非织造布在产业用布领域以外的时尚领域的应用引人注目。

复合材料(包括纤维的复合、纱线的复合、面料的复合)由于其形成的在风格、外观、功能等特性上的改善而将大行其道。

功能性纺织品将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运动休闲功能(柔软、弹性、吸湿散热、抗撕破拉伸),气候适应功能(温度保持、防水透湿、防风拒水),卫生保洁功能(保健、除尘、除污、抗菌、芳香),防护功能(抗静电、防火、隔热、介质防护、射线防护等专业防护功能),易于养护功能(可机洗、快干、免烫)。

对纺织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新的加工工艺将为纺织品生产带来增值空间。这些新工艺包括直接制条工艺;紧密纺技术、复合纺纱技术、蒸纱技术优化纱线的性能;积木式提花技术将革命性地改变传统的提花工艺;转移印花、数码印花技术使小批量多品种的实现更为简易经济,并提供无限创意空间;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节水,减少污水排放和烘干工序,达到节能;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改善织物或纤维的表面性能,达到染色亲和力、吸湿性、防污性、抗静电等特定的加工和使用性能。

II企业分析

一、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一)神羊化纤熔体直纺项目投产

江苏神羊化纤有限公司20万吨熔体直纺差别化涤纶长丝项目于2005年1月16日一次性开车成功。首批下线产品经严格检测,质量全部达标。目前生产运行稳定。

该项目投资总额7.5亿元,引进瑞士伊文达—费瑟公司的聚酯生产线、日本TMT公司FDY全自动卷绕头纺丝设备,年聚酯生产能力为20万吨。其中纤维级聚酯切片5万吨,涤纶FDY半消光长丝15万吨,规格范围50D~300D。第一批长丝产品已投放市场,受到新老客户肯定。

神羊化纤为江苏神羊投资集团下属子公司。江苏神羊集团还有无锡宏达合成纤维厂、无锡南州化纤厂、无锡万达仿真丝厂三家切片纺生产企业,产品有涤纶FDY、POY、DTY、DT及差异化纤维。神羊化纤的顺利投产使神羊集团现在的涤纶长丝总产能达到33万吨,规模与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上海石化MEG投入生产

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在排除了机械故障之后,重新启动,这次事故导致工厂停产5天。

上海石化公司的单乙烯基乙二醇(MEG)工厂位于金山,该工厂在1月25日停产,在星期天恢复生产。

上海石化公司经营着两个裂解装置,产能分别为70万吨/年和15万吨/年。

(三)三房巷集团力求新突破

占地80平方公里的江阴市周庄镇,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港口优势和坚实的经济基础。江苏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就坐落于周庄镇的中心。

江苏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轻纺、化工为主业的生产型企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80年,20多年来先后兴办了10多家经济实体,拥有自备的热电厂、自来水厂等配套齐全的公用工程设施。

江苏三房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3月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公司连续10多年被评为省明星企业、文明单位,被国有省级银行评定为AAA级资信企业。公司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国内企业500强中名列第294位。

经过20多年的风雨考验,公司先后创建了永通化工有限公司、济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华美特纤有限公司、兴业塑化有限公司等10多家经济实体,主要生产瓶级及纤维级聚酯切片、涤纶短纤、粘胶短纤、化纤纱、印染布和PBT工程塑料,其中主业聚酯产能达到160万吨,聚酯短纤产能100万吨。

改革开放20年过去了,三房巷集团见证了这20年的风霜雪雨,他们从一个江南普通的农庄,发展成为今天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一步优化化纤、印染和工程塑料的产能,延伸产业链,把企业营造为优质高效的国内纺织品原材料大型生产基地,在向大型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轨道上再次实现新的跨越。更精炼地讲,三房巷集团在新的情况下,应该致力于企业集团规模更大、外向型经济发展更快、资本经营积累更多、综合效益水平更好、服务功能范围更广、共同富裕程度更高。

(四)远东满负运转上海聚酯

我国台湾远东纺织公司决定于2005年3月上旬将位于上海的22万吨/年的聚酯切片装置的运转率,从目前的90%提高到100%,其前提是该切片装置能够得到充足的原料,而原料主要由新建于苏州的年产12.6万吨基础聚合物装置来提供。该聚合物装置预计于2月底开始商业化生产。由于原料短缺,该聚酯切片装置自1999年投产以来运转负荷一直维持在85%-90%之间。据悉,该公司的聚酯切片、聚酯短纤维和聚酯长丝装置的综合生产能力为29万吨/年。

(五)福建纺化集团严抓安全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与各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签订了200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该公司是化纤化工联合的生产企业,各生产分厂、子公司均属甲级防爆区,安全生产尤为重要。责任书的签订,进一步增强了各生产单位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责任意识。目前各生产单位严抓落实,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层层分解,下达到车间、班组,与班组长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六)兰化公司化纤厂已关停

兰州石化公司化纤厂已于2005年元月1日起全面关停。兰州化纤厂是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引进英国考陶尔茨公司腈纶生产装置建设的新中国第一个化纤厂。腈纶装置原设计能力为8000吨/年,关停前的生产能力为2万吨/年。目前,兰化公司正在进行炼油、化工、乙烯三大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而化纤厂所处的位置正处于将建设的化工工业园区核心地区,为了全局考虑,公司决定放弃很难形成规模优势的该化纤厂。

(七)仪征化纤瓶片技改项完成

被中国石化列为“十条龙”攻关项目,并被国家列为第三批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导向计划项目的仪征化纤公司年产20万吨瓶级聚酯切片技改项目固相缩聚装置,投料开车一次成功,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该装置生产的瓶片产品通过了娃哈哈等国内大用户的试用,标志着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瓶片生产装置的建设取得了圆满成功。年产20万吨瓶级聚酯切片技改项目的建成投产,使仪征化纤公司瓶级聚酯切片的产能由18万吨提高到年产38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瓶级切片生产供应商。这个采用仪征化纤自有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建设的年产20万吨瓶级聚酯切片技改项目,犹如一条巨龙,在中国的瓶片市场腾起。

二、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发展分析

(一)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公司由清远市纺织工业总公司、清远金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清远市奥美制衣厂、清远市远德针织制衣厂、深圳市清泰威贸易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并采用募集方式而设立。公司前身清远市纺织工业总公司,成立于1988年,注册资金1亿元。

2.财务分析

每股指标分析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每股摊薄收益(元)

.04

.03

.02

.05

.07

.05

每股加权收益(元)

 

.03

 

.05

 

.05

每股净资产(元)

2.89

2.87

2.91

2.88

2.89

2.86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元)

2.84

2.83

2.88

2.87

2.83

2.77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

1.07

1.07

1.07

1.06

1.06

1.05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55

.54

.62

.60

.63

.60

每股现金流量(元)

-1.16

-.80

-.73

.33

.37

-.19

利润构成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34,810.41

22,763.16

10,234.51

32,898.53

24,895.36

13,954.71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8,924.27

6,051.92

2,889.29

8,855.01

6,835.82

4,185.56

其它业务利润(万元)

300.51

178.74

68.24

34.80

 

51.93

营业利润(万元)

3,374.02

2,214.29

1,042.16

3,812.00

3,377.97

2,225.54

投资收益(万元)

-1,266.30

-808.64

-307.63

-1,309.15

-996.86

-664.58

补贴收入(万元)

 

 

 

 

 

 

营业外收支(万元)

-10.52

-21.14

-16.36

-104.42

-51.44

-13.14

利润总额(万元)

2,097.20

1,384.51

718.18

2,398.43

2,329.67

1,547.83

所得税(万元)

739.82

415.86

174.97

829.44

659.43

403.99

净利润(万元)

627.59

478.12

318.82

818.05

1,049.16

734.21

获利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销售毛利润(%)

27.54

28.63

30.46

30.67

31.02

33.22

主营业务利润率(%)

25.64

26.59

28.23

26.92

27.46

29.99

销售净利润(%)

1.80

2.10

3.12

2.49

4.21

5.26

总资产报酬率(%)

.39

.33

.19

.52

.83

.58

净资产收益率(%)

1.43

1.09

.72

1.86

2.38

1.68

经营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应收帐款周转率(次)

10.95

7.39

3.19

15.43

12.51

6.66

货存周转率(次)

.39

.29

.13

.41

.33

.17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

.95

.73

.29

1.13

 

.58

股东权益周转率(次)

.79

.52

.23

.76

.57

.32

总资产周转率(次)

17.40

31.47

30.64

24.06

16.97

54.82

偿债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流动比率(倍)

1.47

1.22

1.20

1.44

2.33

1.49

速动比率(倍)

.37

.43

.51

.64

1.02

.49

资本结构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资产负债比率(%)

68.16

69.28

68.93

67.93

63.40

63.13

股东权益比率(%)

27.42

26.54

26.70

27.66

32.30

34.76

固定资产比率(%)

23.77

22.82

21.83

22.07

18.21

19.98

发展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39.83

63.12

224.63

47.00

49.21

34.26

营业利润增长率(%)

-.12

-.51

155.88

63.67

123.34

153.33

税后利润增长率(%)

-40.18

-34.88

37.66

-33.75

-1.89

18.17

净资产增长率(%)

-.32

.38

2.94

2.38

.66

.65

总资产增长率(%)

.22

.16

.06

.23

.20

.11

资金流量分析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额
(万元)

-17,630.14

-12,149.92

-11,054.65

4,983.10

5,709.21

-2,889.8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万元)

3,452.05

2,822.05

-3,244.48

4,249.28

-4,798.99

-5,394.38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万元)

29,316.12

17,388.54

7,916.76

29,704.81

22,104.15

14,008.69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占主营收入比例(%)

84.22

76.39

77.35

90.29

88.79

100.39

税项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增值税

 

17%,6%,4

 

 

 

17%,6

企业所得税

 

33

 

 

 

33

()广东开平春晖股份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公司系92年9月经广东省企业股份制试点联审小组和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以粤股审[1992]53号文批复,以广东省开平涤纶企业集团公司(全民所有制)作为独家发起人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99年8月,公司办理了重新注册登记,将名称由广东开平涤纶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现名.

2.财务分析

每股指标分析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每股摊薄收益(元)

.09

.05

.03

.11

.10

.04

每股加权收益(元)

 

.48

 

.11

 

.04

每股净资产(元)

2.56

2.51

2.59

2.56

2.55

2.49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元)

2.54

2.45

2.59

2.56

2.54

2.49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

1.26

1.26

1.26

1.26

1.26

1.26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12

.08

.16

.13

.13

.08

每股现金流量(元)

.18

-.24

-.31

.03

.04

-.01

利润构成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145,201.24

69,791.57

28,533.55

149,820.82

107,700.60

63,318.68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8,341.17

4,661.21

2,271.95

14,222.79

9,942.39

5,039.43

其它业务利润(万元)

1,018.00

635.39

277.33

986.40

 

353.50

营业利润(万元)

5,298.24

2,766.37

1,392.73

8,264.69

5,988.53

2,404.32

投资收益(万元)

 

 

 

-1,049.03

-321.12

-211.90

补贴收入(万元)

 

 

 

 

 

 

营业外收支(万元)

1.18

.34

.34

8.37

.00

.00

利润总额(万元)

5,299.42

2,766.71

1,393.06

7,224.02

5,667.41

2,192.42

所得税(万元)

1,489.06

730.45

341.14

2,743.92

1,597.96

485.10

净利润(万元)

3,810.36

2,036.26

1,051.92

4,480.10

4,069.46

1,707.32

获利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销售毛利润(%)

5.85

6.79

8.15

9.85

9.59

8.05

主营业务利润率(%)

5.74

6.68

7.96

9.49

9.23

7.96

销售净利润(%)

2.62

2.92

3.69

2.99

3.78

2.70

总资产报酬率(%)

1.78

1.15

.63

2.56

2.10

.88

净资产收益率(%)

3.54

1.92

.96

4.15

3.79

1.63

经营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应收帐款周转率(次)

12.56

9.05

3.48

16.46

10.39

6.69

货存周转率(次)

5.33

2.78

1.33

7.14

4.67

2.30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

1.29

.61

.25

1.20

 

.48

股东权益周转率(次)

1.35

.65

.26

1.42

.98

.61

总资产周转率(次)

14.72

-9.14

-15.14

-11.88

-6.72

-1.66

偿债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流动比率(倍)

.99

.92

.91

.86

.73

.67

速动比率(倍)

.63

.43

.44

.61

.49

.33

资本结构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资产负债比率(%)

49.79

40.04

34.59

38.17

42.55

45.96

股东权益比率(%)

50.21

59.96

65.41

61.83

57.45

54.04

固定资产比率(%)

50.90

63.05

68.39

66.90

69.15

68.01

发展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34.82

10.22

-9.00

11.88

11.23

.89

营业利润增长率(%)

-11.53

15.06

-19.66

4.15

 

-7.60

税后利润增长率(%)

-6.37

19.27

-13.31

-24.94

-28.12

-39.10

净资产增长率(%)

.25

.82

4.38

4.56

-5.45

-5.14

总资产增长率(%)

.75

.40

.17

.80

.56

.32

资金流量分析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额
(万元)

7,376.02

-10,249.87

-13,086.12

1,294.46

1,681.30

-526.0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万元)

29,312.69

-10,672.92

-9,818.26

33,415.96

26,951.05

11,217.62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万元)

170,013.48

86,410.87

35,583.96

183,901.73

134,039.64

84,102.99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占主营收入比例(%)

117.09

123.81

124.71

122.75

124.46

132.82

税项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增值税

 

 

 

 

 

17

企业所得税

 

 

 

 

 

33

()江苏省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公司前身为无锡县红豆实业有限公司,是由红豆集团公司、无锡市红仕女装厂、无锡市雏鹰服装厂、锡山市(无锡县)兴达制衣厂、锡山市(无锡县)第四针织内衣厂等五家法人单位共同出资5000万元组建,于95年6月16日注册成立。98年8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财务分析

每股指标分析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每股摊薄收益(元)

.37

.32

.18

.43

.30

.17

每股加权收益(元)

 

 

 

.43

 

 

每股净资产(元)

4.85

4.16

4.12

3.94

3.81

3.68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元)

4.81

4.10

4.07

3.88

3.76

3.67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

2.55

1.73

1.73

1.73

1.73

1.73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1.09

1.18

1.14

.96

.90

.77

每股现金流量(元)

1.41

.04

-.17

-.46

-1.04

-.84

利润构成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74,423.24

51,263.67

25,810.45

93,298.43

62,533.54

38,959.61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15,152.67

9,918.21

5,160.64

18,188.35

13,076.62

7,829.65

其它业务利润(万元)

43.05

15.16

12.96

18.16

 

14.82

营业利润(万元)

10,677.69

7,033.21

3,784.59

13,030.59

9,498.19

5,624.76

投资收益(万元)

15.45

 

 

3.34

12.04

3.89

补贴收入(万元)

 

 

 

 

 

 

营业外收支(万元)

-333.94

-243.10

-107.72

-321.93

-480.75

-360.56

利润总额(万元)

10,359.20

6,790.11

3,676.87

12,711.99

9,029.47

5,268.09

所得税(万元)

1,156.08

4.74

99.81

4,392.34

3,249.84

1,976.52

净利润(万元)

8,056.55

5,751.41

3,242.05

7,784.52

5,422.03

3,094.93

获利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销售毛利润(%)

20.50

19.47

20.11

19.80

20.98

20.19

主营业务利润率(%)

20.36

19.35

19.99

19.49

20.91

20.10

销售净利润(%)

10.83

11.22

12.56

8.34

8.67

7.94

总资产报酬率(%)

4.61

3.90

2.11

5.91

5.10

2.94

净资产收益率(%)

7.71

7.70

4.38

11.01

7.93

4.69

经营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应收帐款周转率(次)

11.27

6.11

3.75

16.43

9.47

4.60

货存周转率(次)

.97

.80

.37

1.72

1.58

1.20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

1.49

1.05

.52

2.20

 

.95

股东权益周转率(次)

.85

.73

.36

1.40

.96

.61

总资产周转率(次)

49.89

21.78

18.64

27.99

71.64

71.53

偿债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流动比率(倍)

1.75

1.44

1.47

1.46

1.34

1.31

速动比率(倍)

.91

.59

.56

.61

.44

.60

资本结构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资产负债比率(%)

43.45

48.11

46.16

46.54

43.66

44.91

股东权益比率(%)

51.87

46.14

48.23

47.86

50.88

49.68

固定资产比率(%)

25.23

31.56

33.23

33.25

35.68

35.08

发展能力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19.01

31.58

49.49

49.20

46.44

46.59

营业利润增长率(%)

12.42

25.04

47.25

39.21

63.74

52.02

税后利润增长率(%)

48.59

85.83

128.18

16.82

21.76

7.23

净资产增长率(%)

52.82

13.09

14.93

12.37

9.34

8.33

总资产增长率(%)

.43

.35

.17

.71

.59

.37

资金流量分析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额(万元)

30,352.18

699.10

-3,104.05

-8,186.80

-18,733.91

-15,111.4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万元)

4,737.00

3,653.97

-2,942.67

7,027.06

-7,693.59

-3,822.72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万元)

99,567.68

69,456.01

31,563.02

111,369.53

70,114.82

39,607.85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占主营收入比例(%)

133.79

135.49

122.29

119.37

112.12

101.66

税项

2004-9-30

2004中期

2004-3-31

2003末期

2003-9-30

2003中期

增值税

 

17

 

17

 

17

企业所得税

 

33

 

33%,27

 

33

3.企业动态

红豆:要打造最具文化价值的服装品牌。

“红豆”———中国驰名商标,“红豆”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文化价值品牌,“红豆”荣获2004年中国100个最具价值的消费品牌……。红豆股份(600400)良好业绩的背后除了正确的战略、经营策略,还与红豆长期致力于“红豆”品牌的经营和提升紧密相连。

纺织配额的取消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过去,这个旧时代就是以配额划分市场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品牌时代的来临,品牌成为划分最终消费品市场的重要法码。一个企业若没有品牌就没法参与世界市场的划分。相反,一个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越高,那么其所占领的市场份额也就越大,得到的收益也越多。面对纺织贸易一体化的潮流,红豆必须励精图治,打造服装领域强势品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剧,国门的进一步敞开,每个企业都已被纳入到世界竞争体系中,国内企业要肩负起振兴民族经济的重任就必须发展自主强势品牌,走创名牌之路。同时,各种原辅料成本的上升,出口退税的下降,出口利润的降低……严峻的形势告诉企业:若再不突破困境,不提升品质、品位,不创名牌走高附加值之路,就会彻底丧失竞争力。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对自己的股东负责,对广大投资者负责。随着品牌时代的到来,红豆股份只有继续打造自身品牌的附加值,创造更多效益,才能最大限度让投资者受益。

创名牌也是红豆自身发展的需要。名牌象征着实力、地位与回报。一个企业发展名牌,就会更富竞争力,更有前途。红豆股份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取得了喜人的业绩与进步:“红豆”西服、衬衫被评为中国名牌,红豆西服、衬衫双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红豆西服、衬衫、T恤等五大主导产品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红豆”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红豆”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文化价值品牌,“红豆”荣获2004年中国100最具价值消费品牌……但是红豆的目标是做百年企业,红豆的视野是国际市场,是全球客户。因此所有的红豆人就不能沉迷于过去的成功喜悦中,而要以全新的发展思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不断否定自我,实现打造新红豆的远大目标。

创名牌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名字。红豆在这一点上已经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一首流传千古的《相思》诗为红豆企业做了千年公关宣传。创名牌要有好的宣传方式。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你的看法。“最好的营销是创造好的产品与服务,而不是创造好的传播量”。所以,较之广告宣传,红豆股份更注重公关宣传。红豆总是通过尽可能多样的健康、欢乐的互动式企业活动,在各种捐赠爱心活动的开展中传递自己的文化与思想。

创名牌更需要丰富的品牌内涵。品牌的内涵包括技术含量与文化含量。技术含量包括管理、产品设计、先进的装备等等。这是第一性的。一个企业技术含量的多少决定着它品牌支撑力的大小。对此,红豆在企业内部多次掀起技术兴企的热潮,着力提升红豆品牌价值,为红豆股份注入新的活力。红豆股份提出“精”、“新”、“好”三个字。“精”是对质量而言,质量应精益求精,我们要重质量、重品位、创精品。“新”就是创新,产品要创新,营销、管理要创新。“好”是于市场检验而言,一切工作围绕市场开展。红豆要通过优质的产品、周到体贴的服务,做到让市场说好,消费者说好。红豆要紧紧围绕这三个字,大做文章,真正实现产品上档次,企业上规模。

文化含量则是品牌内涵的更高层次,是品牌的灵魂。对品牌而言,文化的力量往往要大于技术的力量。一个品牌拥有了独特个性的文化积淀,才会具有穿越时空的延续性。红豆的“情”文化就是最好的说明。多年来,红豆人紧紧围绕一桩事情在做,就是“打造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红豆希望通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来使“红豆”成为世界级的民族文化品牌。

III产品市场分析

一、主要产品市场情况分析

(一)化纤布出口价格下滑

2004年以来,欧盟对我国出口化纤布进行反倾销调查,目前结果尚未公布,但涉案化纤布的一般贸易出口价格仍在下滑,应引起关注

2004年6月,欧盟委员会对来自我国的化纤布(第35类纺织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此次调查的商品涉及我国4个海关税号下的部分产品。目前,欧盟已完成对我国化纤布抽样企业的实地考察,进入无损害抗辩听证会阶段,对反倾销税率和损害是否成立将做出初裁。一旦结果成立,欧盟的反倾销行为不仅将使我国化纤布出口受到严重打击,而且有可能引起日本、美国等其它国家效仿。

目前,欧盟是福建省涉案化纤布的最大出口地。据福州海关统计,2004年1-11月,福建省对欧盟出口涉案化纤布3817.6万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7.05%,占福建省同类产品出口量的50.9%。其中,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426.9万米,同比下降31.55%,占出口比重37.4%,出口平均价格增长16.6%;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223万米,同比增长98.12%,占出口比重58.2%,提高23.8%,出口平均价格下降5.32%,一般贸易的出口价格仅为加工贸易出口价格的一半。在福建出口涉案化纤布的欧盟21个成员国中,意大利和英国列前2位,对两国的累计出口额占对欧盟总出口的55.9%。外商投资企业是福建对欧盟出口涉案化纤布的主体,1-11月对欧盟的出口额达2376.5万美元,占福建同期出口额近八成,增长4.71%

我国化纤布招致欧盟反倾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产品出口价格较低。二是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定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取消对所有纺织品和服装的配额限制,中国一直是欧盟涉案化纤布的最大供应国,欧盟因担心本地区的纺织品和服装市场会被来自中国的产品所占领,因而对我国相关产品采取反倾销等措施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的纺织企业除了应积极应对反倾销诉讼、争取最佳结果外,还应从长远角度出发,特别是针对目前化纤布出口价格仍在下滑的状态,尽快建立和完善行业出口监测、预警和管理体系,避免因低价竞销、出口市场高度集中等而招致反倾销,促使我国的相关产品出口朝良性方向发展

(二)涤纶短纤市场行情

与涤纶短纤最具可比性的329级棉花在春节以后走出爆发性行情,截止到目前,其国内市场中心价格已经上涨到了12000元/吨,且呈现出继续上涨的趋势。大家都知道,涤纶短纤一般是作为棉花的替代品存在的,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是当涤纶短纤价格低于棉花价格20%的时候,下游会基本接受,而当涤纶短纤价格低于棉花价格超过25%的时候,下游就会大量采购涤纶短纤来替代棉花,如2003年的时候,棉花价格大大超过涤纶短纤,从而引发了涤纶短纤历史上少有的一轮牛市行情。而反过来,如果涤纶短纤价格与棉花价格差距小于20%的时候,下游就会大量选择棉花而弃用涤短。回顾以往的历史,涤纶短纤价格超越棉花价格的现象很少,且维持的时间很短,但2004年以来,因为棉花价格暴跌而涤纶短纤在成本的作用下上涨,涤纶短纤价格再次超越棉花价格,而且凌居棉花价格之上达到5个多月,这让多年以来形成的涤纶短纤价格很难超过棉花价格的市场局面被彻底打破。

市场风云,起起伏伏,蛰伏许久的棉花进入2005年后异军突起,目前的价格与涤纶短纤价格竟然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业内人士认为,棉花价格如果后期继续上涨,对涤纶短纤不但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反而可能会对涤纶短纤行情产生拉动作用,因为随着棉花价格的上涨,涤纶短纤的价格优势将凸现出来,下游资金可能会再度转移到涤纶短纤市场,就象前期资金大量“游”到棉花市场一样。这就是说,棉花价格涨的越高,对涤纶短纤而言,其利好作用就越大,市场就越有可能翻版2003年的一幕。退一步讲,即便棉花价格下跌,只要不下破本轮棉花行情上涨时的低点位置,对涤纶短纤的杀伤作用就会有限,毕竟5个多月价格都倒挂了,市场恐怕也不会太在意两者之间的价格继续倒挂下去。当然,目前市场最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棉花在目前价格水平盘整,这对涤纶短纤市场会有一定压力,但考虑到前期棉花低位时,尚不能够对涤纶短纤造成大的冲击,目前两者价格处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其对涤纶短纤的威胁应该也不会太大。所以,棉花价格无论如何演变,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涤纶短纤大可不必紧张。

但如果仅仅从棉花方面对涤纶短纤行情进行判断,显然有失偏颇,决定涤纶短纤价格的不仅仅有替代产品棉花的价格,还有成本情况、以及下游的需求,只有把这三大因素综合在一起考虑和分析,才能够客观的判断短纤行情的发展趋势。

目前最能够决定涤纶短纤价格的关键因素,不是棉花,而是涤纶短纤的成本与下游的需求。试想一下,如果聚酯原料成本如PTA价格从目前的8900-9000元/吨下跌200元/吨,涤纶短纤即便有棉花价格大幅度上涨,恐怕也不能够走出好的行情,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聚酯原料表现坚挺,其对短纤价格托盘作用十分突出,确保了本来亏损严重的涤纶短纤价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大的下跌。至于需求,虽然现在整个市场还看不出明显启动的迹象,但在高成本的影响下,涤纶短纤企业已经开始自觉不自觉的进行限产或者减产甚至于停产,这将让下游不大的需求量在市场上体现出最大的“波纹效应”,更何况,随着旺季的到来,下游需求总会朝着旺季的方向发展,从心理上也会对涤纶短纤行情产生支持,须知,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人的心理变化对行情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有关专家认为涤纶短纤短期内并不会有大的下跌行情,而且一旦得到下游需求的配合,亏损严重的涤纶短纤甚至会迅疾发动反攻。

(三)阻燃涤纶热销

据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合成纤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随着我国阻燃法规的不断健全,阻燃纤维纺织产品开发力度将不断加大,永久组燃性织物将成为我国纺织品市场的一个新热点。阻燃涤纶因具有永久阻燃性,正在成为市场新宠。

目前,阻燃涤纶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第一,产业用纺织品。合成纤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用其生产的阻燃涤纶开发了针刺滤布,用于200℃介质的过滤,阻燃涤纶还能生产其他多种滤布;阻燃非织造布;铁路、船舶、汽车运输中的货物用和港口、码头、仓库用的篷布和遮盖物;建筑物顶棚;各类箱包面料等。

第二,建筑内装饰材料。采用合成纤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阻燃涤纶空气变形纱织物已生产出宾馆墙布及办公家具装饰贴面。采用阻燃涤纶还可生产地毯、窗帘、家具内衬材料,如床垫、沙发内衬材料。

第三,交通工具内装饰材料。阻燃涤纶空气变形纱织物可制作飞机、汽车、船舶座椅面料,阻燃涤纶短纤维还可为汽车、飞机其他内饰材料做车顶呢、汽车地毯、行李箱内衬及坐垫等。目前在国内除了高档轿车外,绝大部分汽车内装饰织物都未采用阻燃材料,因此汽车内装饰材料将成为阻燃织物的一个巨大市场。

(四)化纤面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我国,如果说化纤面料的服用性能优于天然纤维,恐怕无人认同。但在发达国家,这种观点已被大多数消费者认可。因为化纤材料在舒适性、功能性、高性感方面的普及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舒适性:从”仿真”到”超真”

化纤在发展初期拥有三大优势,一是结实耐穿;二是易打理,具有抗皱免烫特性;三是可进行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而不像天然纤维占用土地,费时费力、产量有限。但是到目前化纤的传统优势已经不再,如今人们穿衣讲究舒适性和时尚化,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化纤的结实耐穿变得毫无用处;二是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天然纤维经过后整理,一样能有易打理的性能;三是人们已经认识到,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也是有限的,依赖石油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化纤产业总有一天会面临灭顶之灾。当化纤传统的三大优势风光不再的时候,其吸湿性差、舒适性差、手感差等弱点却突出出来。于是,从纤维的舒适性入手,以天然纤维为”蓝本”,对化纤进行仿真改造,成为推动化纤技术进步的动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涤纶仿真丝技术的进步。开始时,科技人员模仿真丝的三角型截面和真丝的纤度来制造涤纶丝,织成的面料因产生极光现象不像真丝绸,于是通过消光剂的使用,又发明了”碱减量法”对涤纶丝表面进行处理,使涤丝仿丝织物从外观上与真丝绸极其相似。接着,科技人员又通过超细纤维的工艺,使涤纶仿真丝织物的手感也和真丝绸相一致,又通过等离子技术和激光技术的运用,使涤纶面料在摩擦时也能发出和真丝一样的”丝鸣声”。至此,涤纶仿真丝技术历经几代演变,终于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境界。但是科技人员并没有满足,涤纶仿真丝技术从”仿真”向”超真”发展,通过纤维表面沟槽的形成,使化纤比天然纤维的吸湿更快更多,通过化学的接枝共聚方法,把涤纶纤维本身的吸湿性能提高几百倍,甚至超过了棉和真丝等天然纤维。于是外观手感完全和真丝绸一样,但舒适性、易打理性和染色鲜度都超过真丝绸的面料产生了。在日本,用”超仿真”化纤制作的和服的售价,远远高于真丝绸和服的价格。

功能性:化纤的新优势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找到并真正利用的天然纤维不过几种或十几种,而当人类进入化纤时代后,在短短的百年间,发明的化纤新品种就有上百种。

化纤作为人造的高分子聚合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预先设计其功能性,例如添加抗菌剂使其具有抗菌功能,添加矿物微粉使其具有低辐射功能或远红外辐射性能。这样做显然比改造天然纤维更容易,更经济,而且效果更显著。

除了在设计和生产中可以比较方便地赋予化纤以功能性外,构成化纤自身的高聚物的特性和特点,也是带有功能性的因素。例如,腈纶的大分子结构非常稳定,有耐紫外线辐射的本领,加上腈纶采用阳离子染色,不仅色彩鲜,而且耐晒牢度极高,于是人们把腈纶织物用作遮阳类产品,其功能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发挥。

同样地,锦纶的耐磨性使它广泛用于运动服装,对位芳纶的高强性使它用于防弹服,氯纶和异对位芳纶的耐高温特性使它们广泛用于阻燃产品。

高感性:化纤的个性化方向

从根本上讲,天然纤维与人类一样,是大自然物竞天择的产物,因此,带有一种”面面俱到”的性质。即如果从一种纤维的各个方面去综合评定,还没有一种化纤能比得上天然纤维,但从局部的指标去评定,则许多化纤品种的性能都超过了天然纤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消费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业内常说的服用舒适性,是一系列具体技术性指标的综合,比如触感,包括了纺织品的柔软性、悬垂性、压接触、热接触、冷接触等等方面的感觉。随着纺织材料学的发展,对于纤维的技术指标也越来越细致,比如与纤维强度有关的就有弹性模量、急弹性变形、缓弹性变形、拉伸强力、剪切强力、拉伸强度等一系列技术指标。科技人员在研究中发现,如果改变化纤的分子量、聚合度、取向度,以及化纤的纤度、截面形状和长度,就可以改变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于是所谓”差别化化学纤维”脱颖而出,成为化纤的发展方向。

日本纺织界针对纺织品消费市场的变化,将差别化纤维称为”高感性”纤维,实际上就是设计生产出系列化的,在局部有突出优点的化纤,再通过现代纺织加工技术,将不同化纤的性能取长补短,生产出各式各样综合性能超过天然纤维的纺织品。日本化纤业的这种发展方向已得到世界范围内消费市场的认可,故日本化纤产品的差别化早已高达40%以上。

二、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涤纶长短纤近期行情分析与未来预测

国内外各个市场上的涤纶长短纤行情走势是生产企业和贸易商所不喜欢的。如,国际市场上一般的涤纶短纤价格在1210-1240美元/吨(FOB亚洲)上,但CFR中国主港价格下跌了20美元/吨,价格维持在1220-1250美元/吨范围内上。而台湾市场3月份报价比2月份上调新台币2元/公斤至44-45元/公斤到货价。国内市场上如具有代表性的江苏仪征化纤股份公司虽然报价比较合理,但是实际成交起来确实很困难,其原因还在于下游需求不旺盛。再者,中空卷曲纤维规格为7D的产品价格并没有变化多少,仍为1330-1372美元/吨(CFR中国主港)和1320-1362美元/吨(FOB亚洲)。而国内有硅料价格虽然上涨了150-300元/吨至13600-13900元/吨,但是实际交易的时候一般下游只认可其最低价格;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的涤纶长丝中的加弹丝呈现出高报低成交趋势,例如,DTY150-300D/72F价格稳中走强,一般为1530-1600美元/吨(FOB亚洲),有的甚至是最高报到1610美元/吨(FOB东北亚)的价位上,但是实际成交起来都是按照最低报价成交的。而台湾3月份长丝报价一般为新台币48-51元/公斤到货价,比上月上涨1元/公斤,但买主反应冷淡。还有就是DTY75D规格的长丝价格稳中走强,一般为1840-1900美元/吨(FOB亚洲),多数交易在低价范围成交,而台湾厂商打算将当地价格上涨新台币1元/公斤,报价为60-61元/公斤到货价。另外,国内市场价格没有出现大的变化。

1、涤纶长丝

回顾2月下旬的涤纶长丝行情,可以说其市场价格是小幅盘整的,其中华东市场DTY150D/48F主流品种价格从2月中旬的13400元/吨,经振荡盘升之后又回落至2月下旬的13400元/吨(市场中心价格从13250元/吨振荡回落至13150元/吨);仪化等6家企业报价POY150D/36F涤丝价格从12500元/吨上升至12600元/吨;其结算价从12250元/吨上升至12400元/吨;中石化FDY150/48F报价也从12500元/吨上调至12700元/吨;此外,市场上POY100D/36F品种价格从12600元/吨滑落至12500元/吨;其它如粗旦丝POY300D/96F价格则从12000元/吨上升至12100元/吨;总体而言,涤纶长丝价格2月下旬呈现小幅盘整格局。分析涤纶长丝价格小幅盘整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⑴上游原料价格近期上行受阻,对聚酯产业链形成较为明显的影响;⑵涤纶长丝价格上升之后,成交量难以同步放出,步入调整便在情理之中。

从目前市场走势看,涤纶长丝后市行情将在盘整走势中寻找上升的空间,理由如下:(1)原油价格近期小幅上行,布伦特原油价格从2月中旬的46.11美元/桶,上升至2月下旬的49.64美元/桶;同时,石脑油价格从388美元/吨上升至408美元/吨,呈现强势振荡走势。另外,如聚酯行业的直接上游原料PX产品3-4月份的国际市场价格也是有所不同的,据悉国际市场上个别PX交易商对一批5000吨的3月下半月/4月的货物的递价在970美元/吨(CFR台湾)。另一位交易商对4月货的递价在960美元/吨(FOB韩国)。还有一位交易商对一批5000吨的4月下半月/5月的货物的递价在980美元/吨(CFR台湾)。另外,泰国PX公司一批4月1日到5日的货物在970美元/吨(FOB斯里兰卡)成交。但该公司的一位消息人士称该笔交易的成交价在990美元/吨FOB以上。也就是说,上游原料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下游纤维行业的行情走势,这一点是非常肯定的。

(2)按目前PTA价格8950元/吨、EG价格10775元/吨计算,涤纶长丝原料成本已达到11450元/吨,DTY150D/48F产品现金流成本为14150元/吨,而目前该产品市场价格仅为13400元/吨,不能满足企业的现金流成本,表明涤纶长丝企业经营效益不佳。如果继续延用高价位的原料生产该产品,如果不把加工产品的价格提升到一定范围内,有可能重蹈回2004年时候的亏损时期,这种景象也是该行业不愿看到的。特别针对一些国内切片纺企业而言更是如此,目前华东部分地区的几家切片纺涤纶长丝企业因承受不住高成本压力已经将开工率由原来的80%降低到了现在的50%,按照如今的行情最好能够起到“限产保价”的效应。

(3)前期随聚酯原料的上涨,涤丝厂家报价出现跟涨,但是实际的成交价格在开市的头几天里小有长进以后,就随着部分聚酯厂家的放水而明显走软。在实际的出厂执行价格上大多数的聚酯厂家有明显的相让,相对于涤丝联合报价的水平有较大的出入,这种现象逐渐成为市场上的普遍现象。

(4)由于涤丝成交量难以放出,各地市场经销商普遍观望,节后建仓的兴趣很低,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后,涤纶长丝的库存量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尽管各个涤丝厂家都在加大促销的力度来刺激销售,但是整体的销售状况表现仍然不太理想,厂家普遍反映产销率仅在七成左右。

(5)下游织造业几乎没有什么需求放大的迹象,元宵节已过但织造厂家抓紧备料的情况也不普遍,织机的开机率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华东地区的各类织机综合开机率也只有六成左右,与旺季时的开机率相比有明显的距离,织机的开机率偏低也让预期当中的需求迟迟难以到来。

(6)涤纶长丝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期望聚酯原料价格的上涨能够拉动自身价格上扬,但在长丝价格上涨后,下游织造企业接盘能力有点弱,而且一些本来打算春节后就复工的织造企业,却因为原料成本的上抬,而不得已推迟开工时间,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涤纶长丝的上涨行情只能够知难而退,出现下调也是市场对需求不济的一种必然反映。

(7)3月份是纺织品市场上半年旺季的开始,纺织市场有“活三旺四红五月”的说法,纺织企业要想在上半年行情中有所收获,基本上在3月份会全力投入到生产中去,各地织机开机率有望恢复到7成以上水平,届时对涤纶长丝的需求会呈现明显上升。毕竟进入3月份以来,下游织造企业已经开始出现大的行动了,接到外单的企业开始“招兵买马”准备大战2005年的春天了,目前国内大部分市场上的下游织造开机率正在稳步上升。例如,华东地区织造开机率已经平均上升到了60-75%之间。如此一来,势必会拉动对涤纶长丝的消费。与此同时,下游企业库存的原料也没有多少了,预期3月中旬开始许多下游企业将重新返会市场补充长丝原料产品,涤纶长丝市场会迎来一轮新的需求高峰,所以长丝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⑻近日中国轻纺城总成交量约为310-330万米。城中客商明显增多,市场成交情况出现好转,采购商主要集中在以全棉面料为主的纱类布市场,市场销量得以大幅上升。市场上各种仿麻布、色织衬衫布(以全棉布为主)、里子布和部分色丁等品种的销量明显回升,其余各类品种的销售情况保持稳定。综合考虑,涤纶长丝价格后市将呈现在盘整走势中寻找上升的空间。

2、涤纶短纤

回顾2月下旬的涤纶长丝行情,可以说其市场价格是小幅盘整的,国内江浙市场涤短成交价格从2月中旬的12200元/吨下降至2月下旬的12175元/吨;从涤短合同价格看,仪征化纤涤纶短纤1.4D品种代理价从12200元/吨上调至12400元/吨;江阴三房巷的涤纶短纤1.2D江浙市场成交价仍保持在12100元/吨;厦门翔鹭的涤纶短纤1.4D两广市场成交价也维持在12200元/吨;由此可见,2月下旬涤纶短纤主流品种价格呈现小幅盘整态势。分析涤纶短纤价格小幅盘整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⑴涤纶短纤上游原料PTA和EG价格双双上行受阻,使得涤纶短纤价格上升乏力;⑵国内棉花价格目前稳健上行,使得涤纶短纤价格略受支撑。

从目前市场走势看,涤纶短纤价格后市将保持强势振荡态势,理由如下:⑴原油价格小幅上行,石脑油价格则从2月中旬的388美元/吨上升至2月下旬的408美元/吨,呈现强劲走势;⑵按目前PTA8950元/吨,EG10775元/吨计算,涤纶短纤原料成本为11450元/吨,企业现金流成本为12450元/吨,制造成本为12870元/吨,而目前涤纶短纤的成交价为12175元/吨,尚不能满足企业的现金成本;⑶在聚酯原料价格上升的影响下,涤纶短纤的价格只能说是稳中见长,幅度不大。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涤纶短纤销量都保持得比较稳定,各种经销商、代理商也普遍在以一种略显积极的心态看待后市;⑷棉花价格看涨,对涤纶短纤价格将产生一定的利好作用,目前329级棉花的市场中心价格在11700元/吨左右,低于涤纶短纤价格475元/吨,棉价上升有利于两者之间的价差缩小;⑸棉花价格小幅上行,其中美国棉花现货价格从2月中旬的48.45美分/磅上升至2月下旬的49.89美分/磅,国内棉花价格也稳健上行,市场对棉价后市较为看好;⑹春节后下游对涤纶短纤的需求总体上处在一个比较低下的水平,而且很多棉纺企业因为企业定单不多,目前也还没有复工。下游需求的状况是制约短丝市场能否从成本拉动型上涨转为需求推动型上涨的关键;⑺目前下游纯涤纱价格略有走强,其中纯涤纱50S价格已从原先的16000元/吨上升至16200元/吨,这对涤纶短纤价格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支撑;⑻由于节后市场刚开市不久,加上纯涤纱价格处在最近三年来高位,下游织厂对纯涤纱采购并不积极,因此造成近期纯涤纱市场实际成交量不大,纯涤纱后市继续上涨的空间也受到影响,纯涤纱整体行情后市高位振荡整理的可能性较大。综合考虑,涤纶短纤后市价格将维持强势振荡态势。

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一)东丽公司开发功能尼龙

业内人士介绍了该公司开发的吸放湿性尼龙长纤维Quup-LT。Quup-LT是高吸放湿性尼龙长纤维Quup家属的新成员。它是在尼龙聚合物中添加能够有效遮蔽可见光和紫外线的特殊无机粒子。由于尼龙纤维上均匀分布可有效遮蔽可见光和紫外线的特殊无机粒子,因此,Quup-LT除了保持Quup原有的高吸放湿性之外,还具有防透性能和抗紫外线功能。

(二)赛诺斯氨纶切片填补空白

吉林市赛诺斯化工有限公司6000吨氨纶切片项目投产。

氨纶切片的学名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纤维级),简称纤维级TPU,我国俗称氨纶切片。氨纶切片项目是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科技产品项目,属吉林市赛诺斯化工有限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目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目前,该公司是国内惟一可以产业化生产氨纶切片的企业,而国内现有以氨纶切片为生产原料的熔纺氨纶企业30余家,总产能在20000吨以上。

(三)日本研制成功牛奶纤维

众所周知,纺织原料种类大致为二———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以自然亲肤、手感舒适为主要特点;而化学纤维,像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粘胶等,则以亮丽挺括、加工性能良好为突出优势。那么,如何融合二者优点,一直是业界人士多年努力的方向。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成功研制出一种有别于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新型纤维———含有牛奶蛋白氨基酸分子的合成纤维,被称为“牛奶纤维”。据说,日本人开始研究牛奶纤维是为了在医疗上用以替代药用纱布,因为该纤维的亲肤性极佳。为防止技术机密泄露,日本曾一度在亚洲地区仅向新加坡、韩国和我国香港出口,而且都是半成品或成品。

在我国,也曾有不少机构和企业投入牛奶蛋白纤维的研究,但终因未能突破关键技术而告失败。

上海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0年独立开发研制出牛奶蛋白纤维,并获得国家专利,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生产牛奶蛋白纤维长丝及短纤的企业。其产品物理、化学性能经过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市纺织印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以及中科院生化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的测试,结果显示:牛奶蛋白纤维含17种氨基酸,纤维PH值呈微酸性,与人体皮肤相一致,不含任何致癌物质。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此也进行了水平检索,结论为:该成果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新项目已得到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评为上海高科技成果转化A级项目,列入上海市科委火炬计划项目。在2004年首届中国国际纱线展上,“正家”展出的牛奶蛋白纤维产品,引起参观者的浓厚兴趣。

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从1994年底立项,开始研制牛奶蛋白纤维。从小试到中试历经5年多时间。2000年至今,正家公司对牛奶蛋白纤维做了长期的应用性研究,并建立了年产50吨牛奶蛋白长纤维、250吨牛奶蛋白短纤维的生产线。目前,公司共开发出四大系列牛奶蛋白纤维长丝面料,并与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作,研究牛奶蛋白短纤维的应用性能,成功开发了牛奶蛋白短纤维与羊绒、羊毛、蚕丝、粘胶纤维等纤维的混纺产品。

所谓牛奶蛋白纤维,就是将液态牛奶去水、脱脂,利用接枝共聚技术将蛋白质分子与丙稀腈分子制成牛奶浆液,再经湿纺新工艺及高科技手段处理而成,使其内部形成一种含有牛奶蛋白质氨基酸大分子的线型高分子结构。

由于这种物质在自然界原本是没有的,所以将牛奶蛋白纤维纳入含动物蛋白氨基酸的合成纤维之列。该纤维重要原料是牛奶蛋白质,含有多种氨基酸,纤维织物贴身穿着润滑,具有滋养功效,质地轻盈、柔软、导湿、爽身,穿着透气,是制作儿童服饰和女士内衣的理想面料。在面料及服饰功能上,牛奶纤维与染料的亲和性,使纤维及其织物颜色格外亮丽生动,而且具有优良的色牢度。

(四)日本正开发制热纤维

日本纺织品厂商纷纷开发制热纤维。这种制热纤维凭借其吸水、快干等人造纤维的功能,成为内衣市场的热门原料。东洋纺织公司已经开发成功了一种新型丙烯酸纤维,这种新型纤维的吸湿和散热量约是羊毛的3倍,棉花的6倍,而这种纤维的厚度仅为羊毛的1/3,且触感柔软;旭化成工业公司新开发出具有高度吸湿和制热功能的铜纤维;东丽株式会社和其他一些纺织品生产商也都利用各自的技术,开发出不同的制热纤维。

(五)日本帝人开发新产品

日本帝人工业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纤维制造公司,其纤维制造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全球纤维制造领域堪称典范,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业内人士常言,看帝人公司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便知世界纤维领域的发展潮流。因此,本栏目特约专业人士对最近日本帝人公司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总结,并集中展现于读者面前,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开阔眼界,启迪思维。

DESHITAKU2陶瓷类抗菌纤维

日本帝人公司开发的DESHITAKU2陶瓷类抗菌纤维,具有下列的优异特性:一是有优良的抗菌、抗病毒效果,可防止因细菌繁殖而产生的粘液、泛黑、恶臭,并具长期抗菌特性。二是经各种测试表明,对人体无不良效果,对环境污染亦很小,可应用的范围广泛。三是与树脂和涂料的结合性佳,材料选择性大。四是不影响材料本身的透明性及色彩,不会因受紫外线或药品影响而变色。

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爽洁面料

日本帝人公司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新型纺织爽洁面料SALATCOMPO,该面料具有能够大幅度改善穿着时因出汗所带来的不快感的特点,公司计划于2005年春夏季将该产品推向市场。该面料的关键在于使用纳米工艺的薄皮膜形成后的加工技术,通过这一技术,使与皮肤接触的里面形成微细的吸汗点,可防止汗水扩散并迅速将汗水送至面料表面,保持面料干燥。由此大幅度改善了因出汗而引起的不快感,实现了速干的清凉感。由于薄膜仅存在于面料里面层,因此对面料的颜色及手感无任何影响,而且可与春夏服装用品所要求的防晒、防渗透等功能并用。

吸水吸湿纤维

日本帝人公司以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作为第三单体合成共聚酯,再与普通聚酯共混纺出中空纤维,然后对其织物碱减量处理。由于共聚酯更容易为碱液所水解,在纤维内部形成许多与中空部连通的微孔,从而使之具有良好的吸水透湿性。后来帝人公司又将真丝织物煮练中所抽提出的丝胶朊用化学方法附着于纤维分子上。线胶朊有良好的吸湿性,而且与人体皮肤构成的氨基酸组织接近,因此使纤维更具有吸湿功能,并对皮肤无任何不良作用。

Cortico100%凉爽涤纶

日本帝人公司的Cortico是一种100%涤纶长丝织物,被称为21世纪型吸汗、快干、天然风貌的舒适型材料,具有天然的蓬松、挺括和细腻的手感,并有吸汗、快干的特点,可机织、针织、碱性处理。日本帝人公司已经研制出CorticoDL纱,这是有特殊复合结构的纱,用Cortico作皮层,高弹性精纱作芯层,Cortico可广泛应用于外衣和内衣等。

 

 

 

 

IV区域热点分析

一、哈尔滨建设聚乳酸基地

哈尔滨威力达公司最近与德国乌德·伊文达-费休公司举行新一轮谈判,洽谈引进该公司的技术在哈尔滨建设全球第二大聚乳酸生产基地,谈判已经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双方同意就技术引进的方式、时间和价格达成一致,项目计划在2005年内竣工投产。威力达公司采用改性淀粉和葡萄糖生产聚乳酸,年产能为1万吨,预计每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3.3亿元

二、武汉筹建80万吨乙烯项目

从武汉市有关部门获悉,5年后,一座以中石化年产80万吨乙烯项目为核心的武汉化工新城———北湖新城将在武汉市洪山区崛起。这座化工新城计划投资352亿元,占地76.7平方公里,拟在5年内建成。届时,这里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板块。

80万吨乙烯项目地处武汉洪山区花山镇,占地3.4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元。目前,该项目虽未正式开工,但其前期准备工作早已全面展开。如今,从江苏仪征通往湖南长岭的仪长输油管线,已从鄂州方向分支线向北湖新城延伸,该支线有望年内全线贯通,届时,该支线每年将提供1000万吨原油给北湖新城作原料。北湖新城的另一板块是占地13.83平方公里的武汉葛化集团项目。葛化集团为此成立了专门项目指挥部,集中各方优势力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中。

建设北湖新城是武汉市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加快北湖新城的建设步伐,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训秋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武汉市各部门进一步增强支持石化产业发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并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搞好服务,加速推进石化产业发展;同时要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武汉石化产业;要把石化产业放在全市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促进武汉现代制造业发展。

为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乙烯项目的可性行研究和配套产业的发展,湖北省石化行业投资促进中心、武汉市医药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也参与了此项工作。

三、盛泽四家切片企业推出联合报价体系

随着化纤产能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江苏吴江盛泽地区切片纺织化纤企业针对当地主要以生产涤纶FDY细旦和阳离子丝为主的实际情况,新民、辽吴、方圆、新生四家化纤企业经协商设立盛泽四方报价体系,就FDY细旦和差别化纤维实行报价并达成共识,分设领导小组及秘书处协调小组,原则上一星期报价一次。2005年2月21日在吴江新民化纤首次召开领导小组及秘书处协调小组全体人员会议,并且经充分协调第一次四方报价出台。

四、新疆全力建设石化基地

新疆将转型为新型工业基地,并努力建设四大石化工业基地,分别为独山子至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塔里木和吐鲁番至哈密,分布在新疆天山南北。资料显示,新疆是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最重要产地,蕴藏209亿吨石油和近11兆立方公尺天然气,约占中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的四分之一。新疆省提出四大石化基地构想主要是因新疆在中国石油布局中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