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森林公园_商业计划书免费下载

 

 

 

 

XX市XX森林公园

 

风景资源调查报告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

一、  一、 自然地理概况………………………………………1

二、  二、 社会经济概况………………………………………2

三、  三、 历史沿革……………………………………………3

四、  四、 公园建设及旅游现状………………………………3

第二章                  风景资源概述 …………………………………5

一、  一、 植物景观……………………………………………5

二、  二、 水体景观……………………………………………6

三、  三、 峰石景观……………………………………………6

四、  四、 洞峡景观……………………………………………7

五、  五、 动物景观……………………………………………7

六、  六、 天象景观……………………………………………8

七、  七、 人文景观……………………………………………8

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 …………………………………10

一、  一、 森林旅游风景资源评价依据………………………10

二、  二、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标准…………………10

三、  三、 XX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结果……………14

四、  四、 主要景点的景物特征描述…………………………23

五、  五、 景区划分及综合评价………………………………49



第一章  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XX森林公园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XX市东南部保安乡、双溪口乡、廿八都镇境内,毗邻江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仙霞岭景区,由仙霞古道南北串联,南端与福建浦城相连,并向东延伸至全市海拔最高点大龙岗下。地理坐标东经118°27′—118°40,北纬18°15′—28°23。总面积3449.5公顷。

公园内仙霞岭山脉斜贯东南,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南高北低,海拔最高1500.3米。成山年代为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岩浆活动剧烈,形成许多喷出岩和侵入岩,成土母岩主要是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英安质熔结凝灰岩和花岗岩。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

公园主要水系属钱塘江的支流江山港,双溪口和保安为江山港的上、中游,而廿八都一带的河流向西注入信江,属长江流域。园内溪流众多,还有一个人工湖即石鼓湖,水面面积120亩,库容量138万立方米。

公园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7.1,年极端最高气温38.7,年极端最低气温-4.0,年平均降水量1612.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日照时数2063.3小时,无霜期253天。公园内大气质量上佳,空气悬浮物总含量0.058mg/立方米,二氧化硫含量0.005mg/立方米,氢氧化物含量0.006mg/立方米,三项指标均优于国家一级标准。

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5%,植被类型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植被区。垂直分布明显,海拔900米以下,多为毛竹林;9001200米多为常绿阔叶林;12001350米多为针阔混交林;1350米以上为山顶灌丛。园内共有木本植物87科232属634种,其中列为国家、省级重点保护树种27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水杉、银杏、红豆杉、伯乐树、香果树、猪血木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有香榧、金钱松、三尖杉、福建柏、鹅掌楸、樟树、花榈木、闽楠等。园内有保存完整的原始次生林700多公顷,另有一片5亩金钱松人工林,胸径约30厘米。公园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以东洋界为主,兼有古北界种类,脊椎动物2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黑麂、云豹等,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穿山甲、鸢、、獐、猕猴、金猫等。

二、社会经济概况

公园所在地XX市,素有奇峰雄关冠天下,俊秀婉美甲东南之美誉,旅游资源丰富,江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座落其中;经济相对发达,交通便捷,浙赣铁路横贯境内,205国道、46省道、兰贺线以及大量县乡公路纵横交错,黄山经衢州至南平的高速公路规划待建,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即将形成。XX市2001年总人口56.61万人,国民生产总值35.24亿元。园区为保安乡、双溪口乡、廿八都镇及XX市林场所辖范围。保安乡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戴笠家乡,现存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戴笠故居,总人口6705人,国民生产总值510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72元,有旅馆饮食业17家,床位60个,杂货店18间。双溪口乡龙井坑村总人口277人,农民人均收入3338元。廿八都镇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有文化飞地,方言孤岛之誉,总人口10876人,该镇的富强村有人口1286人,农民人均收入3500元,坚强村有人口898人,农民人均收入2261元。XX市林场职工人数129人,人均收入8500元。

三、历史沿革

XX森林公园由各自相对完整,又南北联缀、东西呼应、互成一体的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仙霞关、龙井坑、浮盖山。涉及三个乡(镇)的五个行政村和XX市林场的二个林区。除仙霞关一带有234公顷林地属XX市林场仙霞、龙井坑林区外,其余山林权属均为村集体所有。园内大多已进行生态公益林建设,并规划设立了仙霞金钱松、龙井坑天然次生林、浮盖山自然景观等保护小区。园区内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史迹丰富;园区外有江郎山、戴笠故居、廿八都古镇、峡里湖、白水坑等名胜古迹交相映辉。为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XX市林业局于2001年8月提出建设XX森林公园的构想,划定公园范围,并作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公园的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较好。仙霞关景区距保安乡有1公里旅游公路与205国道相连,仙霞古道是现成的游步道,关口有仙霞林区管理房改建的风景区管理处,旁设约800平方米的停车场,景点和各项设施比较健全。九龙井景区现存龙井坑林区管理房一处,石鼓峡谷有保安乡至石鼓村的机耕路4公里,浮盖山下的富强村已动工修建由叠石村连接205国道的旅游公路3公里,龙井坑生态区的入口处龙井坑村有县乡公路与国道相连。公园内的游道或原有山路可以连接各主要景点,稍加完善即可成型。公园所在的五个行政村均已实现通水、通电、通电话。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假日旅游渐成气候,加上XX市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江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辐射作用,来公园旅游的游客量日益增加,2001年来仙霞关和浮盖山的香客和游客人数达3万人以上,仙霞关管理情况较好,已有一定的门票收入,浮盖山和龙井坑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组织,尚处自发状态。浮盖山一带岩陡路险,保护设施还属空白,存在旅游安全隐患。此外,环保和防火问题也日显突出,应尽早协调组建相应的建设管理机构,以利于XX森林公园的建设。


 

第二章  风景资源概述

 

XX森林公园森林旅游的资源极其丰富,景点密度大,可览度高,景观特色鲜明,类别齐全。据调查,全园主要景物有169个,按可览度分,上上景9个,上景82个,中景78个;按类型分,地文类64个,水文类54个,生物类26个,人文类23个,天象类2个。

一、植物景观

公园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仙霞岭和石鼓峡景区有较大面积的毛竹林分布,浮盖山景区有部分马尾松、杉木片林或针阔混交林。经调查,园内有木本植物8723263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杏、红豆杉、伯乐树、香果树、猪血木等,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香榧、金钱松、三尖杉、鹅掌楸、花榈木、闽楠等,森林覆盖率达到95%。园内龙井坑生态区有一片原始次生林,因山高路远,几百年来没有人为活动的破坏,是浙江省最大的原始次生林之一。古木参天,长藤老树不计其数,飞禽走兽出没其间,构成浙江西双版纳的美丽画卷。

公园内有为数可观的古树名木,分布于村落、古道、寺庙旁。仙霞古道上的黄巢拴马树,石鼓村的千年红豆杉,龙皇庙旁的胸径1.5米、树龄400余年的实生大榧树,还有古柳杉、古银杏等等,不胜枚举。植物个体之间,植物与山石之间也组成许多观赏价值较高的景观,有枝柯相扶的姐妹栲,古树抱竹的胸有成竹,新竹破岩而发的细竹破石;有枯立木铜干铁臂般的枯杆问天,灌草簇生溪石的天然盆景,古藤盘绕出洞的蟒蛇出洞等等。构成以原始次生林相为主,古树名木和其它个体景物交相辉映的植物景观。

二、水体景观

公园山峦起伏,沟深壑险,众多泉水顺山势而下,汇成溪涧,水悬为瀑,跌落成潭,聚而生湖。石鼓峡口的石鼓湖波平如镜,湖畔翠竹清幽,倒影澄碧,如群山怀抱中的一块翡翠。峡谷深处,石鼓三潭掩映于绿树之间,纯静秀美,虬龙涧湍急如竹箭,与乱石相激,声如金戈,势欲移石; 潭上有瀑,因巨石阻挡,分大小两注,上分下合,宛如母子情深。瀑因水量、地势的差异,如青丝如珠帘如白练,似天线似卧龙似字。龙井坑生态区的龙门瀑从峭壁上一天然石桥桥孔下飞流直泻,水花飞溅,纷纷扬扬,飘于木杪林间,瀑鸣如雷震耳。九龙井景区山势陡峻曲折,涧水蜿蜒奔流,似一条玉龙盘旋而下,跌宕成大大小小无数潭瀑,中有九潭深不可测,称九龙井,谓潜龙、卧龙、隐龙、显龙、跃龙、吟龙、玉龙、天龙、飞龙九井。潭与潭之间,飞瀑流泉姿态纷呈。有飞花瀑、香草瀑、玉阶瀑、水帘瀑、龙涎瀑等等。仙霞岭有甘泉及浣霞池。泉瀑溪涧潭湖构成各具形态的水体景观。

三、峰石景观

公园内的仙霞岭与南北五岭即窑岭、茶岭、小竿岭、枫岭、梨岭势成拱卫,群峰崇峻雄险,山上有山,五步一弯,三步一岩,绝壁千层,鸟飞不到。山峰踞若猛虎,昂如威狮,舒展似凤凰,参差成笔架,矗立为屏风,雄伟壮观。仙霞岭山脉之余脉浮盖山,曾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神往心驰。凝灰岩巨石布满山谷,大者如屋如室,小者如斗如盆,巨石磊叠,乱中有序,错落有致,宛如一个奇石博物馆。浮盖仙坛由大小盘石累叠而成,或数石共肩一石,或一石平列数石,摩天插云,似重楼复阁。下者为盘,上者为盖,叠石之间,若即若离,似浮似动,有如盖之浮动之感。石石相连相叠,姿态万千。有三块巨石相扣,浑若一体的奇石三叠;有怪石罗列若一盘棋子的棋盘石;有上锐下丰酷似犁头的尖石犁天;有孤石峭立如观音的绿波慈航;有两石峰壁立对峙,如老君与如来相向而坐,互阐教义的释道归一。满山满谷的磊磊大石,似海豚、卧牛、白象、青蛙、神龟、鲸鱼;如凉亭、冬瓜、纱帽、剪刀、仙拳。同一块岩石,同一座崖壁,横看侧观,造型各异,变化多端,真是无处不景,无处不奇。

四、洞峡景观

公园内巨岩崩塌垒叠,又构成无数洞穴深罅。洞洞相连,上下贯通,石洞内时宽时窄;顶开而明,顶合而暗,光影变幻莫测。有细藤如帘悬挂洞口的垂帘洞;有青苔如绒似毯的禅意洞;有古藤攀援探出洞顶的蟒蛇洞等等。游人在忽明忽暗的群洞之间躬身穿行,犹如置身庞大的磊石迷宫之中,妙趣横生。

五、动物景观

园内茂密的植被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据调查,有脊椎动物2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黑麂、云豹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猕猴、獐、、金猫等。珍禽异兽与茂盛的森林和谐地相存相依,展示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古崖蜂飞清溪蟹踪等景物也生趣盎然。

六、     六、 天象景观

园内浮盖山一带,每当冬季雪后,石上积雪被风扫入石隙,石顶积雪融化,石隙间仍厚积白雪,此时遥望,层层叠叠的奇岩怪石像躺于白绫素罗之中,黑白分明,形成浮盖残雪奇观。此外,春夏时节,仙霞关顶常有云雾缭绕,倏忽间近树远山变得模糊不清,水珠飞沫如精灵飘飞,待阳光从云间透射,金光万缕,山水林木均笼罩在金色的霞光里,称仙霞披彩奇观。

七、     七、 人文景观

XX森林公园历史悠久,人文史迹源远流长。唐乾符五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部于仙霞岭刊山伐道700里,直趋建州,这条二十四曲、三百六十级的山道,即成为著名的仙霞古道。公园北列仙霞关,南峙枫岭关。仙霞关建于宋代,有东南锁钥八闽咽喉之称,现存石砌关门四道,为全国十大军事名关之一。枫岭关为浙闽界关,有东方剑阁浙西南第一门户之誉,清顺治年间屯兵戍守,现存石砌关门一道。雄关之间,古道两旁,有东南锁钥碑、黄巢纪念馆、松风亭、霞岭亭、福口亭、天雨庵、古操场、古炮台、抗日战壕、率性斋、十八肩古道、里山寺等等,人文景观如颗颗明珠熠熠生辉。正如郁达夫在《仙霞纪险》所描述的转一个弯,变一番景色;上一条岭,辟一个天地。仙霞古道及仙霞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高宗建炎三年,江浙制置使韩世忠越仙霞岭击溃叛军;明正统九年,叶留宗领导矿工起义;清光绪廿六年,江山刘家福领导农民起义,攻占此关;民国2426年,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刘英领导下,于仙霞岭一带建立游击根据地。

仙霞古道也留下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循仙霞古道,游览浮盖山,发出怪石摩云,飞崖削翠的赞叹,并在《闽游日记》、《后闽游记》中作详细记载。历代文人墨客陆游、杨万里、汪藻、黄公度、徐渭、周亮工、袁枚、查慎行、郁达夫等也多有题咏。

绚丽的诗文与雄关古道、历史事件赋予了XX森林公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

 

一、森林旅游风景资源质量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

二、          二、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标准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及因子评分值表(表3-1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评分标准(表3-2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指标评分标准(表3-3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标准表

3-1 

类型

评价

因子

评分值

      

权数

加权值

评价值

极强

较强

典型度

5

5

4~3

2

1~0

20

26.5

30

自然度

5

5

4~3

2

1~0

吸引度

4

4

3

2

1~0

多样度

3

3

2

1

1~0

科学度

3

3

2

1

1~0

典型度

5

5

4~3

2

1~0

20

自然度

5

5

4~3

2

1~0

吸引度

4

4

3

2

1~0

多样度

3

3

2

1

1~0

科学度

3

3

2

1

1~0

地带度

10

10~8

7~6

5~3

2~1

40

珍稀度

10

10~8

7~6

5~3

2~1

多样度

8

8~6

5~4

3~2

1~0

吸引度

6

6~5

4

3~2

1~0

科学度

6

6~5

4

3~2

1~0

珍稀度

4

4

4~3

2

1~0

15

典型度

4

4

4~3

2

1~0

多样度

3

3

2

2~1

1~0

吸引度

2

2

2~1

1~0.5

1~0

利用度

2

2

2~1

1~0.5

1~0

珍稀度

1

1~0.8

0.7~0.5

0.4~0.3

0.2~0

5

典型度

1

1~0.8

0.7~0.5

0.4~0.3

0.2~0

多样度

1

1~0.8

0.7~0.5

0.4~0.3

0.2~0

吸引度

1

1~0.8

0.7~0.5

0.4~0.3

0.2~0

利用度

1

1~0.8

0.7~0.5

0.4~0.3

0.2~0

资源组合

组合度

1.5

1.5~1.2

1.1~0.8

0.7~0.4

0.3~0

1.5

特色附加分

2

2~1.5

1.4~1.0

0.9~0.5

0.4~0

2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评分标准

3-2

评价项目

        

评价分值

大气质量

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5-1996)一级标准

2

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5-1996)二级标准

1

地面水质量

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GB3838-1988)一级标准

2

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GB3838-1988)二级标准

1

土壤质量

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168-1995)一级标准

1.5

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168-1995)二级标准

1

负离子

含量

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5万个/cm3

2.5

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1万5万个/cm3

2

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3千1万个/cm3

1

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1千3千个/cm3

0.5

空气

细菌含量

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个/m3以下

2

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1万个/m3

1.5

空气细菌含量为1万5万个/m3

0.5

注:各单项指标评分值累加得出环境质量评价分值,满分值为10分。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3-3

评价项目

        

评价分值

公园面积

森林公园面积大于500公顷

1

旅游

适游期

旅游适游天数大于或等于240天/年

1.5

旅游适游天数在150天/年至240天/年

1

旅游适游天数小于150天/年

0.5

区位条件

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城市)小于100公里,或以公园为中心、半径100公里内有1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或100公里内有著名的旅游区(点)

2

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城市)或著名旅游区(点)100200公里

1

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城市)或著名旅游区(点)超过200公里

0.5

铁路

50公里内通铁路,在铁路干线上,中等或大站,客流量大

1

50公里内通铁路,不在铁路干线上,客流量小

0.5

公路

国道或省道,有交通车随时可达,客流量大

1

省道或县级道路,交通车随多,有一定客流量

0.5

水路

水路较方便,客运量大,在当地交通占有重要地位

1

水路较方便,有客运

0.5

航空

100公里内有国内空港或150公里内有国际空港

1

内部交通

区域内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具有游览的通达性

1

区域内交通方式较为单一

0.5

基础设施

条件

自有水源或各区通自来水,有充足变压电供应,有较为完善的内外通讯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较好。

1

通水、电,有通讯和接待能力,但各类基础设施条件一般

0.5

注:各单项指标评分值累加得出风景旅游开发利用的评价值,满分值为10分。

 

三、XX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结果

(一) (一) 景物景观评价结果(表-4)

(二) (二) 风景资源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3-5)

(三) (三)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3-6)

(四) (四) 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结果(表3-7)


XX森林公园主要景物质量评价及可览度表

3-4     

1.  1                                    石鼓峡古树流泉景区

序号

类别

综合评分

等级

可览度

1

卧龙潭

水体

78

三级

中景

2

石鼓三潭

水体

89

二级

上景

3

虬龙涧

水体

86

二级

上景

4

绣石涧

水体

88

二级

上景

5

龙王庙

人文

76

三级

中景

6

母子瀑

水体

77

三级

中景

7

仰天峰

峰石

76

三级

中景

8

滴水瀑

水体

86

二级

上景

9

移石瀑

水体

78

三级

中景

10

行云流水

水体

86

二级

上景

11

流香涧

水体

77

三级

中景

12

龙珠瀑

水体

79

三级

中景

13

字瀑

水体

78

三级

中景

14

青丝瀑

水体

88

二级

上景

15

候孙石

峰石

88

二级

上景

16

野茶坞

植物

87

二级

上景

17

金鸡岩

峰石

87

二级

上景

18

天然盆景

植物

86

二级

上景

19

试剑石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20

 

峰石

89

二级

上景

21

竹林人家

人文

76

三级

中景

22

古崖蜂飞

动物

77

三级

中景

23

僧帽石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24

古榧浸翠

植物

86

二级

上景

25

石海浮绿

植物

87

二级

上景

26

海狮戏水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27

天线瀑

水体

89

二级

上景

28

千年神树

植物

89

二级

上景

29

小桥戴界

人文

76

三级

中景

30

翠云屏

峰石

78

三级

中景

31

苍龙戏珠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32

凤凰形

峰石

78

三级

中景

33

 

峰石

79

三级

中景

34

风动石

峰石

87

二级

上景

35

生命奇迹

植物

89

二级

上景

36

姐妹栲

植物

88

二级

上景

37

石鼓湖

水体

87

二级

上景

38

浅水滩

水体

76

三级

中景

 

2.九龙井幽谷飞瀑景区:

序号

类别

综合评分

等级

可览度

1

潜龙井

水体

79

三级

中景

2

卧龙井

水体

79

三级

中景

3

隐龙井

水体

78

三级

中景

4

显龙井

水体

87

二级

上景

5

跃龙井

水体

89

二级

上景

6

吟龙井

水体

89

二级

上景

7

玉龙井

水体

79

三级

中景

8

天龙井

水体

88

二级

上景

9

飞龙井

水体

88

二级

上景

10

老君石

峰石

78

三级

中景

11

天然图画

植物

77

三级

中景

12

飞花瀑

水体

89

二级

上景

13

流玉瀑

水体

79

三级

中景

14

香草瀑

水体

87

二级

上景

15

琵琶泉

水体

89

二级

上景

16

玄碧潭

水体

78

三级

中景

17

白玉瀑

水体

86

二级

上景

18

三叠瀑

水体

89

二级

上景

19

龙涎瀑

水体

88

二级

上景

20

玉阶瀑

水体

77

三级

中景

21

寸石千钧

峰石

78

二级

中景

22

流泉曲韵

水体

78

三级

中景

23

碧潭映绿

水体

77

三级

中景

24

玉女潭

水体

79

三级

中景

25

水帘瀑

水体

79

三级

中景

26

银丝瀑

水体

89

二级

上景

27

水蚀槽

水体

90

二级

上景

28

笔架瀑

水体

78

三级

中景

29

一勺潭

水体

80

三级

中景

30

笔架山

峰石

76

三级

中景

31

马褂添韵

植物

79

三级

中景

32

蛙栖竹篁

峰石

76

三级

中景

33

细竹破石

植物

86

二级

上景

34

神龟望关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35

竹海石阵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36

四面揽胜亭

人文

87

二级

上景

37

集仙处

峰石

79

三级

中景

38

曲流榭

人文

86

二级

上景

3.     3  仙霞岭雄关古道景区

序号

类别

综合评分

等级

可览度

1

仙霞古道

人文

95

一级

上上景

2

仙霞雄关

人文

96

一级

上上景

3

仙霞碑廊

人文

90

二级

上景

4

东南锁钥

人文

90

二级

上景

5

拴马树

植物

89

二级

上景

6

浣霞池

水体

87

二级

上景

7

仙霞披彩

天象

90

二级

上景

8

率性斋

人文

79

三级

中景

9

仙霞甘泉

水体

86

二级

上景

10

冲天苑

人文

87

二级

上景

11

双宝树

植物

89

二级

上景

12

关帝庙

人文

76

三级

中景

13

胸有成竹

植物

89

二级

上景

14

抗日战壕

人文

87

二级

上景

15

古操场

人文

88

二级

上景

16

古炮台

人文

80

三级

中景

17

松风亭

人文

77

三级

中景

18

霞岭亭

人文

77

三级

中景

19

逃雨石

峰石

76

三级

中景

20

黛林凝霜

植物

86

二级

上景

21

福口亭

人文

77

三级

中景

22

十八肩古道

人文

88

二级

上景

 

4.     4  龙井坑生态保护区

序号

类别

综合评分

等级

可览度

1

龙门瀑

水体

90

二级

上景

2

泻玉瀑

水体

78

三级

中景

3

玉扇潭

水体

87

二级

上景

4

龙门三潭

水体

89

二级

上景

5

龙爪潭

水体

78

三级

中景

6

玉蟾瀑

水体

77

三级

中景

7

风铃潭

水体

86

二级

上景

8

临流石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9

遮景石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10

葫芦潭

水体

89

二级

上景

11

虎踞峰

峰石

76

三级

中景

12

滴水岩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13

双龙瀑

水体

77

三级

中景

14

仙人洞

洞府

76

三级

中景

15

鸟喙石

峰石

78

三级

中景

16

绿台喷雪

峰石

78

三级

中景

17

清溪蟹踪

动物

76

三级

中景

18

惜细流

水体

88

二级

上景

19

迎客栎

植物

88

二级

上景

20

枯杆问天

植物

89

二级

上景

21

钓台锁幽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22

山水盆景

植物

78

三级

中景

23

藤缠树

植物

77

三级

中景

24

原始林相

植物

89

二级

上景

25

仙人脚

山石

76

三级

中景

26

石壁森秀

山石

78

三级

中景

27

畚箕岩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28

栎林临流

植物

89

二级

上景

 

5.     5  浮盖山奇石幽洞景区

序号

类别

综合评分

等级

可览度

1

枫岭远眺

人文

95

一级

上上景

2

里山梵刹

人文

89

二级

上景

3

奇石三叠

峰石

95

一级

上上景

4

叠石寺

人文

78

三级

中景

5

天然置石

峰石

78

三级

中景

6

蝙蝠洞

洞府

86

二级

上景

7

小一线

峰石

77

三级

中景

8

海豚石

峰石

79

三级

中景

9

白象石

峰石

87

二级

上景

10

石蛋坡

峰石

88

二级

上景

11

垂帘洞

洞府

90

二级

上景

12

蛤蟆石

峰石

76

三级

中景

13

禅意洞

洞府

90

二级

上景

14

蟒蛇洞

洞府

90

二级

上景

15

磊石迷宫

洞府

90

二级

上景

16

卧牛石

峰石

89

二级

上景

17

冬瓜石

峰石

90

二级

上景

18

纱帽石

峰石

90

二级

上景

19

释道归一

峰石

95

一级

上上景

20

鲸鱼石

峰石

79

三级

中景

21

山野庭园

植物

86

二级

上景

22

石凉亭

峰石

78

三级

中景

23

浮盖仙坛

峰石

96

一级

上上景

24

浮盖神龟

峰石

89

二级

上景

25

飞来石

峰石

88

二级

上景

26

神仙道

峰石

87

二级

上景

27

仙人桥

峰石

79

三级

中景

28

奇石之母

洞府

90

二级

上景

29

小天池

水体

89

二级

上景

30

青蛙石

峰石

79

三级

中景

31

观音石

峰石

96

一级

上上景

32

尖石犁天

峰石

95

一级

上上景

33

剪刀峰

峰石

89

二级

上景

34

碧狮峰

峰石

87

二级

上景

35

棋盘石

峰石

90

二级

上景

36

浮空台

峰石

78

三级

中景

37

仙茶坪

植物

86

二级

上景

38

仙拳石

峰石

90

二级

上景

39

挂榜石

峰石

79

三级

中景

40

十里兰花

植物

89

二级

上景

41

浮盖残雪

天象

95

一级

上上景

42

木石争隙

植物

86

二级

上景

43

烟村梯垄

人文

79

三级

中景

 


       XX森林公园主要景物质量评价及可览度表

3-5

资源类型

单项景物评价及分值

权数

资源基本质量加权值

资源质量

评价值

地文资源

82.7

20

4.4

25.6

水文资源

83.5

20

4.4

生物资源

88.4

40

9.4

人文资源

83.9

15

3.3

天象资源

92.5

5

1.2

资源组合

 

 

1.4

特色附加分

 

 

1.5

 

XX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表

3-6

     

     

大气质量

2

地面水质量

2

土壤质量

1

负离子含量

2

空气细菌含量

1.5

       

8.5

 

             XX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表

3-7    

     

     

公园面积

1

旅游适游期

1.5

区位条件

1.5

交通条件

4.5

基础设施

0.5

   

9.0


四、主要景点的景物特征描述

 

浮盖山奇石幽洞景区:

枫岭关:上上景、人文类。位于枫岭头村南,为浙闽界关,全国十大名关之一。有东方剑阁浙西南第一门户之誉。清顺治年间曾屯兵戍守。现存块石筑砌关门一道,长20米,宽3.4米,高4.2米。登关远眺,山川风物,俱收眼底。枫岭远眺为浮盖十景之一。

里山寺:上景、人文类。位于里山村西浮盖山北,古木翠竹掩映。徐霞客曾驻足憩息。存前后两殿四堂,春秋庙会期间,香火旺盛。寺门一联明月清风留客醉,白云流水伴闲僧。空明脱俗,寺左侧立一块一人多高石碑,镌有清乾隆年间重修里山寺碑记。里山梵刹为浮盖十景之一。

三叠石:上上景,峰石类。位于叠石寺北岗脊,登山步道右侧,由三块巨石垒叠而成,高约15米。石石相扣,衔接稳固,浑然一体。远望近观,如楼台,似浮屠,造化之神功伟力,令人慨叹。奇石三叠为浮盖十景之一。

叠石寺:中景、人文类。位于三叠石南山坳深处,面对白象、海豚二石,因满山巨石垒叠而得名,寺前有明代天然石碑一块。现存民房一椽,依左侧平卧大石而建,供奉佛像,香烟不绝,应按宗教规格重修叠石寺。峰回路转之时,顽石茂林之间,隐然一寺,可谓扫尽世俗尘嚣。寺另一名为垒石禅寺

天然置石:中景,峰石类。在叠石村东300米的山坳中,由9块4米见方,20余块2米见方的大石组成,各具形态,疏密有致,群磊之间,或即或离,气脉相贯,如象形符号,暗藏天机。

蝙蝠洞:上景、洞府类。位于叠石村东100米,登山步道右侧,由数块巨石累叠成洞。石洞幽暗,有蝙蝠群居故得名,洞外岩壁有枯藤攀附,遒劲有力,疏影横斜,似一轴天然国画梅花图。

小一线天:中景,山石类。距蝙蝠洞40米,有数块巨石壁立,中有石隙,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置身石隙中,仰见天光如线。外有石壁平整矗立如无字天碑。巨石之间,翠竹挺秀,似与石争隙,生机盎然。

海豚石:中景,山石类。位于叠石寺南百余米山上部,峰岩状如海豚。

白象石:上景,山石类。在海豚石旁,依巨岩纹理凹凸,自然勾勒出象头、眼、耳,长长的象鼻摆向一侧,栩栩如生。传说为文殊菩萨坐骑,给人以吉祥美好的寓意。

石蛋坡:上景,山石类。位于三叠石西北百余米的缓坡上,有不计其数卵形大石散布,大大小小,或立或卧,或叠或离,黝黑圆溜,散落于苍松绿草之间。不知是哪只粗心的天鸡遗落人间一窝石蛋?

垂帘洞:上景,洞府类。位于磊石迷宫内,洞口狭窄,躬身可入。洞口上方垂下缕缕细藤,如丝,如发,如珠帘,随风摇曳。故名垂帘洞。洞内泉声滴沥,叮叮作响,似有仙子弹琴,勾起无限遐想。

蛤蟆石:中景,山石类。在垂帘洞外,一石形若蛤蟆。

禅意洞:上景,洞府类。在磊石迷宫内,洞口曲折隐秘,石洞内豁然开朗,高约5米,可容8-10人。内有一石平整如台,如打坐参禅之蒲团;台前洞壁一石突起,像一只听禅灵龟;上方开一天然石窗,天光绿影泻入岩洞,映见洞壁苔藓如茸似毯,鲜绿可爱。置身其中,禅意油然。故名禅意洞。

蟒蛇洞:上景,洞府类。在磊石迷宫内,群石垒叠而成,顶开石隙,洞内明亮,有一直径约10公分的石腊藤,匍匐盘绕于岩面,并沿岩壁石隙攀爬出洞,像一条大蟒蛇,蛇身盘于洞内,蛇头已在洞外。蟒蛇洞由此得名。

卧牛石:上景,山石类。或名童子青牛,位于磊石迷宫与冬瓜石之间,群石竖立罗置,似石围栏,中有一大石如卧牛。故名卧牛石。牛后有一立石如童子,正奋力拽牛尾。传说童子替太上老君看管青牛,一时偷懒,竟躺在石床上沉沉睡去,脱下两只鞋靠在冬瓜石上晾晒,醒来忽见青牛误入石阵不出,急忙光着脚猛拽牛尾。至今冬瓜石旁仍留有两块鞋状大石和石床。童子拽青牛那顽态可掬的造型化为浮盖奇石被永久地定格。

冬瓜石:上景,峰石类。位于卧牛石旁,与纱帽石相对望。累累乱石中一独立石峰峭拔而起,下宽上敛,峰顶圆润,向内渐成一个凹坑,高约60米,近观极似硕大无比的冬瓜,峰顶凹陷如瓜蒂落痕。俗称冬瓜石。

纱帽石:上景,峰石类。与冬瓜对峙,由数块大小不一的巨岩累成。峰顶覆一奇石,如纱帽,如斗笠,似浮似动,又称浮盖帽。

释道归一:上上景,峰石类。浮盖十景之一,冬瓜石与纱帽峰组成释道归一的象征。冬瓜石修长飘逸,如道家老子;纱帽峰雍荣大度,若佛教如来,释道两家相对而坐,互阐教义,共祷国泰民安,天下和平。

磊石迷宫:上景,洞府类。浮盖十景之一,位于冬瓜石下长约200米的山坳里,怪石嶙峋,如室如斗如盆,错落有致,磊磊相连相叠,构成无数大大小小的洞穴。洞洞相连,上下贯通,游人或躬身或匐匍或攀援或穿行于忽明忽暗的大小洞穴,犹如置身于迷宫之中。磊石迷宫内有垂帘洞、禅意洞、蟒蛇洞等岩洞群。

鲸鱼石:中景,峰石类。在冬瓜石北侧,巨岩如鲸。

山野庭园:上景,植物类。距纱帽石200余米的登山步道旁,有一株高4米,冠幅约10米的苦槠树,乍看像人工修剪而成,疏密合度,实为自然成形。

石凉亭:中景,山石类。位于纱帽石至浮盖仙坛步道中途,由一块平整稍长的巨岩覆于两块大石之上,构成一石室,因在路旁,故成凉亭,内可置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石凉亭旁有两棵胸径约60厘米的槠树,浓荫如盖,亭中小坐,凉风习习,顿觉神清气爽。

浮盖仙坛:上上景,峰石类。为浮盖十景之一。位于浮盖山中顶,由大小盘石累叠而成的陡崖峭壁,高40余米,或由数石共托一石,或由一石平列数石,摩天插云,如重楼复阁。下者为盘,上者为盖,叠石之间,若即若离,似浮似动,有如盖之浮动之感,谓浮盖仙坛。从冬瓜石旁遥望仙坛,酷似唐僧造型,僧帽袈裟俱全,唐僧石像面向西北,身后岩面向南斜展,若袈裟被山风扬起,宛如唐僧刚刚拜别观音,踏上取经之途。故又称唐僧取经。同一块岩石,同一座崖壁,横看侧观,各具造型,形态纷呈,也许这就是浮盖奇石的神奇之处吧。

浮盖神龟:上景,峰石类。在浮盖仙坛旁,巨大石龟若在戏水。

飞来石:上景,峰石类。在浮盖仙坛南,一长方整石,中段深凹,斜靠在峰顶岩面,突兀于深沟绝壁之巅,势欲飞动。

神仙道:上景,山石类。在浮盖仙坛峭壁之下,由两块高20余米石壁夹峙而成一条宽约2米小路,路两旁林木整齐排列,若行道树,如此幽深小径,当为神仙漫步之所。小径盘上,一步一登高,游人行走其中,必有鸿运,又名升官道,喻步步高升之意。

仙人桥:中景,山石类。在神仙道尽头,由2块80厘米条石凌空架于岩石之间,形成一条天然石桥。立于桥上,脚下是绝壁千仞,险壑万丈,不禁心惊胆寒,渡过小桥,尘念尽消,便是仙界。

奇石之母:上景,洞府类。位于浮盖仙坛旁,悬岩中段因风化侵蚀形成一个内陷的椭圆孔道,常有积水沥出,犹如生命诞生之门,孕含母性色彩,堪称浮盖奇石之母。

小天池:上景,水体类。距浮盖仙坛50米处,巨岩顶端有一直径1米,深约1米的圆形石坑,一池碧水,常年不涸,似一只水汪汪大眼睛,又如一块绿宝石。

青蛙石:中景,峰石类。位于观音石与仙坛之间山脊上,一整块巨石斜插脊顶,昂首蹲坐如青蛙,守望着浮盖山南北的层层田垅。

观音石:上上景,峰石类。距仙坛两重小岗,由三块大石层叠而成,高70余米,底座30余米,其上高25米为莲花石座,座上孤石如人形,似观音菩萨。远眺观音石端坐于群山之巅,妙相庄严;浮于竹海松涛之上,慈航普渡。绿波慈航为浮盖十景之一。

犁天石:上上景,峰石类。位于浮盖极顶偏南山脊上,有二石高耸对峙,前一石上锐下丰,斜而尖,酷似犁天之犁头。又称犁天尖石,为浮盖十景之一。犁天石下有磊落大石,危岩洞穴。

剪刀峰:上景,峰石类。犁天石与相邻一石组成一剪刀形石峰,高30余米,直插云天。从浮盖仙坛远眺,两石叠影交错,更为逼真。

碧狮峰:上景,峰石类。犁天石向南延伸一山岗,草木葱茏,遥望山形似一头碧狮,名为碧狮峰。

棋盘石:上景,峰石类。位于浮盖极顶东南,为长期风化剥蚀形成的垮塌石群,怪石罗列有致,造型巧妙,犹若一盘棋子,似两位仙人对弈后遗留的残局。

浮空台:中景,峰石类。在青蛙石与观音石之间,有一巨岩向南伸出,岩上平整如台,可容数人观景。驻足回望浮盖仙坛,正是浮空高展神仙盖,列障长开水墨屏。仙盖浮空,群峦叠翠,尽入眼中。取汪藻《浮盖山诗》诗句名。

仙茶坪:上景,植物类。在浮盖仙坛西北平坡上,坪上遍布野茶,拟于坪上设茶室若干,供游人品茗憩息,感受山林野趣。

仙拳石:上景,山石类。有一巨石如仙人拳头,五指清晰可辨。

挂榜石:中景,山石类。在白花岩之左右壁数丈,外黑中白,遥望若挂榜,因名挂榜石,又称仙人晒被。

十里兰花:上景,植物类。浮盖十景之一,从观音石至棋盘石的长约十里的山路两旁,均有野生兰花分布。花开时节,满山幽香浮动,鼻端衣襟俱沾兰馨,真可谓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和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浮盖残雪:上上景,天象类。浮盖十景之一,浮盖山因大石磊落垒叠,石石之间,非涧即壑。雪天,石上积雪被风扫入石隙。待大石顶积雪全部融化,石隙中仍厚积白雪。此时遥望,那层层叠叠的奇岩怪石像躺在白绫素罗之中,黑白分明,凹凸相偎,令人忍俊不禁。浮盖残雪旧为枫溪十景之一。

木石争隙:上景,植物类。浮盖山聚大地顽石于一身,奇岩怪石之间,林木苍翠,苍松秀竹与石争隙,有些石缝虽不见泥土,却多缀有茂树,满山满谷既是石林,又是森林,生机勃勃,林木与顽石争辉成了浮盖山一大奇观。

烟村梯垄:中景,人文类。位于枫岭关上洋田村,村落古朴,民风淳厚,村旁数畦果园菜地,坡上梯田层层叠叠,炊烟袅袅,农人躬耕田亩,一幅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图。可建观光果园、体会农家生活。

石鼓峡古树流泉景区:

卧龙瀑:中景,水体类。位于田青篷村进入峡谷小区的入口处。该瀑蜿蜒曲折于潇潇翠竹之中,瀑流淙淙如玉带,波光粼粼,犹如一条玉龙卧于竹翠茶香之幽谷,故名卧龙瀑。

石鼓三潭:上景,水体类。石鼓峡谷的虬龙涧中,林木浓荫,蔚然深秀,溪流如竹箭,狭而曲,大小瀑潭不计其数,其中有三潭深不可测,潭上有瀑布沸珠溅玉而下,甚是秀媚,故名石鼓三潭。

虬龙涧:上景,水体类。位于石鼓峡主源头。涧流曲折幽青,两岸山势陡峭壁立,苍藤纠结,拥绿叠翠,老树虬根缠绕而枝斜出。山中树木扶疏,相互隐映,阳光透过枝枝叶叶照射幽谷,可见涧水荡漾疾流,晶晶如喷珠溅玉。涧流穿潭激石盘曲而去,犹如虬龙扭曲着身子,灵动而下。故名虬龙涧。

绣石涧:上景,水体类。位于虬龙涧北部的溪流。涧流两岸石壁峻绝,绿树丛生,如泼墨一般,青绿照人。溪涧中乱石满铺,大小形态各异。倚山而坐,淙淙涧流,为溪中之石的阻挡束缚,水流愈急而愈不平,很有曲韵诗意。远近溪中之石为千百年疾流所击,奇形异态百出,绿苔附生其上,秀媚若铺锦,故名此涧为绣石涧。

龙皇庙:中景,人文类。离小阳坪1千米处。此庙倚山而建,庙址不大,占地约200平方米,前对石峰,形富色丽,水绕其前,形成山抱水绕,枕山对溪之势,西边有古榧树一棵,冠幅达20米,生机盎然,更显龙庙之神灵。

母子瀑:中景,水体类。位于石鼓三潭之第一潭上方,瀑布落差约6米,地势深奥,石壁滑不受尘,中有一石挡住,水分两注而出,形成一大一小,上分下抱之势,宛如母抱子,故名。

仰天峰:中景,峰石类。石鼓村后山,崇岭叠翠,峰峦起伏,中有一峰仰天而卧,在群山中孤傲向天,与众不同,有千峰历尽一峰尊的意境,故名。

滴水瀑:上景,水体类。位于石鼓峰下,峡谷中。溪涧中有巨石垒叠其上,水流顺石隙而下,形成瀑布如滴如注,正面观之,晶莹淋漓,如失串珠;侧面视之,如下冰帘,散而未编之状。故名滴水瀑

移石瀑:中景,水体类。距龙皇庙500米处,有三块巨石悬而欲跌,溪流奔雷而下,与巨石相激,声如金戈,势如移石,故名移石瀑。下有潭,形似半月,名半月潭

行云流水:上景,水体类。滴水瀑前500米处,涧水逐级而下,两岸草木葱郁,流水依石而沸玉溅珠,水声戛然,如闻金石之音;水旁岩石奇峭,色白,颇具皴法。游人驻足观之,分不清是水流或是石动,极具诗情画意。有智者曾云石者白为云,云者青为石,故名行云流水

流香涧:中景,水体类。田青蓬村至内大坞的溪流。此涧窄处2-3米,宽处8-10米,沿涧两岸松竹苍翠,奇花异草丛生,溪流迂回曲折,水石间出,极具幽致。游人到此,可体味翠竹茶香,杂花芬馥之幽景;品味清风徐来,岚气沁人心脾之奇妙境界。故名流香涧,此景妙在岩风泉韵。

龙珠瀑:中景,水体类。深涧中,有巨石如珠,挡在涧中,湍急的溪流为之二分,瀑流抱珠,霏花溅雪而出,如同二条白龙戏珠,故名。

字瀑:中景,水体类。龙皇庙前300米处。该瀑高约10米,宽约2米,水流上小下大,曲折而下,从下面观瀑,可见瀑布象一个流动的字,特别是最后一捺,更为神奇,似颜体之捺,一波三折,神韵皆出,故名之。

青丝瀑:上景,水体类。移石瀑前100米处,该瀑落差约5米,宽约3米,呈上小下大形,酷似少女之长发,飞扬飘逸,发辫历历可数,别有一番情趣,故名青丝瀑

候孙石:上景,山石类。位于石鼓村后山,从石鼓村头望远处有一双乳峰,左乳峰上有一石如龟头,朝着石鼓方向遥望。传说本地妇女分娩时,公公、婆婆都要向此石朝拜,只要听到此石呜呜的叫声,那么儿媳妇一定已生下了一男孩,因此,当地人称此石为候孙石

野茶坞:上景,植物类。位于小坪阳坑。此处山峦拱抱,溪流回环,云雾笼罩,清风拂拂,岚气盘于坑内。山坞内修竹万竿,疏疏朗朗,翠竹下生长着无数野茶,茶香溢满山坞,故称野茶坞。由于坑内两旁山峰高耸而陡峭,加上竹林掩映,茶树日照时间短,一天之中气温变化不大,云雾不散,土壤竹湿润肥沃,土层深厚疏松,是石鼓茅尖最优的生长地。

金鸡岩:上景,峰石类。龙王庙对面磊磊石壁,老树茂竹,深绿殷壁。修竹下,灌丛中有一岩,形似母鸡之屁股。相传此处原先栖息一金鸡,会下金米,专为仙家报晓和造福人类。可是,有一个贪心和尚想独占金米,便派人去撬金鸡体内全部金米,结果鸡飞财破,金鸡迁居他处。如今,还留着和尚挖的洞呢。当地人名为金鸡拉米

天然盆景:上景,植物类。野茶坞前300米处,在溪边临水处有一石,形如花盆,盆内生长杂灌几丛,枝轻细飘逸,叶如蝉翼,如人工整枝修形。花盆临流而立,水清影淡,如诗如幻。阳光、微风、盆景、流水、碧影,萧散之致,可诗可画。

试剑石:中景,山石类。天然盆景北面竹林中,溪潭边,竹林里有一巨石,高约10米,宽约5米,巨石如被剑纵削成深2米的切口,切面平整,见此石可感剑威在,故名试剑石。

竹林人家:中景,人文类。位于小阳坪村。粉墙青瓦屋数间,青枝绿叶竹万竿,小桥流水水清浅。真可谓自供自足山货多,籁寂心澄民风淳

石鼓:上景,山石类。内大坞边山峦上。石鼓村一带,峰峦岭岫,高耸于远方,山高出云表,衬着碧空,苍碧欲滴,东方山峰上有一巨石,形状象鼓,高约15米,直径约5米。相传每当出现好年景时,就金鸡叫,石鼓呼,银坑锣砰砰……”之说。后来,因为金鸡迁居他处,石鼓也被雷击,从此石鼓再也没有响过。

古崖蜂飞:中景,生物类。隐瀑前石壁上。峭壁直插,高险不可攀,而蜂桶悬放于山崖上,可见养蜂人之身手。林烟一抹绕崖壁,翠微映岩蜂争飞。一曲辛勤餐蜂蜜,酿蜜还数养蜂人。

僧帽石:中景,峰石类。字瀑前竹林中。溪边竹林中,有一石若隐若现,甚是奇特。此石高约5米,形如僧帽。也许不知那位高僧曾经来此幽谷深林,见如此幽景,心凝神释,寂然忘去,遗帽于此。故名僧帽石

古榧浸翠:上景,植物类。在龙王庙西50米处,生长着一棵古榧树,胸径1.54米,树高22米,冠幅约20米,树龄已有400多年。古树生机盎然,枝叶繁茂。古榧树四周有翠竹围护,竹、树互相抱合,青绿相映,纵横交错,一幅古树浸翠图显在眼前,故名之。

石海浮绿:上景,植物类。天然盆景前溪边。在溪涧边,有一片石砾的海洋,长度约100米,宽10多米,石砾厚1米以上,蔚为壮观。在这些乱石上,藤萝密布,灌草丛生。翠色扑人,与山水相映,更显青绿照人。这是一处十分难得的展示环境变迁的天然科普场所。

海狮戏水:中景,峰石类。在流香涧中有一石,浸于水中,形似海狮,仿佛在溪流淙淙、碧水荡漾之中,戏嬉表现,故名之。

天线瀑:上景,水体类。社屋底村南山上,两峰耸入云天,海拔670多米处,两峰中间有石壁峻绝,滑不受尘,水从中出,远处望去,瀑如线,隐隐缕缕,瀑布落差达百米。抬头仰望,在修竹环抱之中,有水练从天而落,故名天线瀑。

千年神树:上景,植物类。老篷基村口,有一棵年逾千年的古红豆杉树,胸径约1.5米。当地人把此树视为神,因古树枝繁叶茂,称之为千手观音,并在虬杂交错的老根下,设一佛龛以敬之。

小桥戴界:中景,人文类。社屋底村四山环翠,村前有溪环绕,流水清浅,水声不绝,有长桥跨溪,木桥长15米左右,宽不到1米,构成一幅绿水青山、小桥悠悠的江南山水美景。小桥旁边有一块天然岩石长约6米,宽约4米,上刻戴界二字,此碑曾是历史名人戴笠的祖辈所立。故名之。

翠云屏:中景,山石类。位于石鼓湖旁山岭。山势如屏,临水而立,山上树木繁茂苍翠,终年雾绕云缭。此岭,峰峦秀拔,峻岭横卧,翠色扑人,宛若屏障,朝有云烟,夕有岗气,故名翠云屏。

苍龙戏珠:中景,峰石类。位于老篷基村口。溪中有一天然巨石,如珠,高约8米,西边山岭逶迤曲折,直扑此珠,观之如一条苍龙飞舞戏珠,更奇的是,苍龙头上长有两棵巨大的霸王木,树为苦槠,枝繁叶茂,胸径约25公分,高约16米,望去似苍龙之龙角。故名之。

凤凰形:中景,峰石类。龙皇庙北山。苍翠欲滴,山形独特,从远处望,似凤凰展翅起舞,相传石鼓峡谷曾是象征人间幸福、吉祥的凤凰栖宿之地,故名凤凰形。

隐瀑:中景,峰石类。距野茶坞200米处,一岩壁宽约2米,长数百米,岩壁掩映于绿草之中,两旁青山苍翠如盖,岩壁色微赤,水渗于石面,如甘露、龙沫,看不到水滴和流水,故名之隐瀑。有诗曰:游壁从何来,渗津石若流。

风动石:上景,峰石类。内大坞面边山坡上有石约2米多宽,1米多高,大风刮来石晃动不已,用手推之,也能随手而动,但此石仿佛生根,千百年来立于此,不曾挪动半步,故名之。

生命奇迹:上景,植物类。石鼓峰下小径旁,有一棵山核桃树的倒木,胸径约76厘米,因风折而倒于山坡上,树干与根部连结,仅靠一块长80厘米,宽30厘米,厚3厘米的树皮,但枝叶依然繁茂,生机盎然,使人惊叹其顽强的生命力,故名之。

姐妹栲:上景,植物类。滴水瀑行云流水之间山阜上,生长着两株姿态倩媚的栲树,胸径约30厘米,高约20米。两树枝叶相互交织,不分你我,相依相偎,树形婀娜飘逸,仿佛一对魅力四射的姐妹花。

石鼓湖:上景,水体类。即翠云屏下的石鼓水库。石鼓湖山明山秀,形似美人之凤眼。无风时,湖面一碧如镜,映着湖旁山峦上的修竹、树木、云烟、岩壁;风来时,吹皱一湖碧水,惊起燕子掠岸斜飞。水色波影与山光物态交互生辉。俯仰观之,疑天是湖外之影,湖是天上之景。天上的行云、山上的草木与水中的倒影相互映衬,似真似幻,如诗如画。

浅水滩:中景,水体类。距石鼓水库约500米处。万仞崖壁傍水而立,挤谷而出的清溪形成一水湾,溪流将洁净的沙石冲积成一方小小的浅滩,流水绕滩缓缓而下,山峦、浅滩、流水、游鱼,水清浅,石晶晶而清幽灵秀出,故名之。


九龙井幽谷飞瀑景区:

潜龙井:中景,水体类。九龙井的最后一处深潭,洁净的溪水全部汇于此,而后缓缓流向远方,故此潭汇水量最大,水深而澄如碧玉,潭旁石壁峻峭,山上老树苍藤蔽天遮日,仿佛有龙潜伏在此深潭之中,故名之。

卧龙井:中景,水体类。九龙井的第八级深潭,该潭两旁悬崖壁立,二岸树木参天,藤缠枝出,潭深不可测,水绿赛玉,幽邃肃静,如卧龙居,故名之。

隐龙井:中景,水体类。九龙井的第七级深潭,该潭之上瀑流高差较大,奔雷而下,飞花碎玉,雾缭云攻,隐隐如有龙影,故名隐龙井。

显龙井:上景,水体类。九龙井的第六级深潭,潭宽10米多,水青绿照人,两旁石壁有花树秀枝横斜而亲水,姿态优雅,深绿映碧。潭前岩壁直上,宽阔如一横幅,壁上有苔藓、绿草,斑驳妍冶,鲜润如画。有阳光透过密林照射此潭,如天光一现,金光紫影交辉,像是潭中有龙显身,故名之。

跃龙井:上景,水体类。九龙井的第五级深潭,潭深不可测,潭宽10米,潭上之瀑曰香草瀑,瀑布高12米,跌落潭中,烟雨飞溅,岚气似祥云,仿佛游龙从潭中高高跃起,气势生动,故名之。

吟龙井:上景,水体类。九龙井的第四级深潭,潭幽深莫测,上有瀑三叠,全长约20多米,一叠更胜一叠,瀑布顺岩壁飞流而下,气势磅礴,声如奔雷,如虎吼龙吟,故名。

玉龙井:中景,水体类。九龙井的第三级深潭,潭上有瀑名白玉瀑,瀑分二叠,全长约10米有余,瀑水洁白如美玉,厚重如脂膏,潭深水净,绿如碧玉,故名。

天龙井:上景,水体类。九龙井的第二级深潭,潭水晶莹,上有瀑布曰龙涎瀑,瀑布落差达30米,犹如天龙腾舞,瀑水飘飘扬扬,如龙涎轻吐,如梦如幻,故名天龙井

飞龙井:上景,水体类。九龙井的第一级深潭,潭水荡漾,嫩绿深碧。上有瀑名银丝瀑,瀑有二叠,上叠落差约5米,宽1米,瀑流汹涌似喷玉,仰望不见其出处,仿佛飞龙在天,二叠落差约25米,宽约8米,瀑布如天女散花,如丝如滴,犹如飞龙从深潭中腾空而起时抖落的水珠。故名飞龙井

老君石:中景,山石类。距龙井村约600米处,修竹环绕的溪流之中有一石,高约3米,宽约2米,厚约1.5米,形似太上老君像。石像御水安坐,仙风道骨,栩栩如生,故名老君石。相传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因坐骑青牛不堪西北之风沙,转蹄东南。经过仙霞岭至九龙井,见此处青山如屏,瀑潭奇幽,不禁下骑赏景观水。青牛瞬时隐入九龙井,而老子却入化为石。

天然图画:中景,植物景。位于笔架瀑旁之岩壁之上。岩壁宽5米,高8米,其上生长着厚厚的苔藓和油油的绿草,参差斑驳,青映蓝影,鲜润如山水画幅。细观,此天然画作,其立意苍茫,极具古意。故名。

飞花瀑:上景,水体类。玉阶瀑北边有瀑布宽5米,落差约15米,瀑布未落深潭之前,先跌在岩壁 上一突起的岩石上,水力不胜石,晶莹剔透的瀑水如飞花般飘入潭中,故名飞花瀑。

流玉瀑:中景,水体类。玄碧潭下有瀑布落差约4米,瀑布在赤岩的衬托下,显得纯白如崩雪。瀑水如流玉般地冲入深潭,水声铿锵有韵。故名之。

香草瀑:上景,水体类。跃龙井上有瀑布宽4米,落差12米,极似少女之长发,飘逸而下。瀑布旁的岩壁上,香草丛生,瀑净潭深,岚气蒸腾,天然淡香之气聚于瀑潭之中,清净幽雅,故名香草瀑

琵琶泉:上景,水体类。位于集仙处前50米左右。古木从岩壁横出,枝疏叶茂,秀枝幽影浮于清泉中,泉潭深约1米,长约10米,形似琵琶,泉水淙淙,遇石而声急,平流而声缓,颇有琴韵,故名琵琶泉。

玄碧潭:中景,水体类。流玉瀑上有潭深2米,形似太极图,周围岩石之色,皆玄赤,古藤老根遍布岩壁,潭水绿如碧玉。玄潭碧水一泓,山影浸绿,故名玄碧潭

白玉瀑:上景,水体类。玉龙身上有瀑布分二级而下,一级瀑宽3米,落差5米,二级瀑宽3米,落差约7米。瀑布膏碧莹洁如玉柱,直插深潭,故名白玉瀑

三叠瀑:上景,水体类。吟龙井上有瀑布分三级而下,瀑布落差级级提高,一级瀑落差约3米,二级瀑落差约6为,三级瀑落差约12米。瀑布顺壁体飞流倾泄,霏珠溅雪,气势磅礴,瀑声不绝于耳,更显出山谷之幽奥。

龙涎瀑:上景,水体类。天龙井上有瀑布落差约30米,上宽约2米,下宽约8米,岩壁如斧劈刀砍,凹凸不平,皱叠不定。瀑布触壁而流,随石壁之变化,而生出不同之飘逸韵味,似龙液轻吐,欲垂欲滴,欲飘欲飞、欲凝欲射,潇潇如秋雨,霏霏如龙珠,故名龙涎瀑

玉阶瀑:中景,水体类。寸石千钧前50米处,有瀑宽约2米,高不足4米。瀑布奇在岩壁,似精心雕琢的玉石台阶,共有5级台阶。瀑布俯冲台阶,飞泻而下,飞花溅玉跌落潭中,故名玉阶瀑

寸石千钧:中景,山石类。天龙井前80米左右的溪边有一巨石,厚约1.5米,宽约3.5米,悬空而出。有一寸石,直径约30厘米,在巨石下顶住,使人想到杠杆定理。

流泉曲韵:中景,水体类。距马褂添韵约200米处,有流泉曲折掩映于青山幽谷之中,泉声淙淙有序,时缓时急,时激烈时平缓。细听之,或闻小提琴呜咽之声,或闻笛声清远之音,或闻古琴萧凉之声,颇有曲韵,故名流泉曲韵

碧潭浮绿:中景,水体类。显龙井下有潭,深处不可测,浅处清澈见底,潭水青碧赛玉。潭旁冈峦耸翠,乔、灌、草森森如盖,碧影卧潭。山色与潭水相映,酣绿浮于碧潭之中,故名碧潭浮绿

玉女潭:中景,水体类。深潭清澈如明镜,岩壁上嵌有一石极像少女临镜照姿,石像跪姿临潭,栩栩如生,故名玉女潭。

水帘瀑:中景,水体类。瀑布宽2米,落差4米,因瀑下有一石形似石猴,观之如从瀑布内往外跃出,故名水帘瀑。

银丝瀑:上景,水体类。飞龙井上,有瀑布分二级,一级宽1米,落差约5米,二级上宽2米,下宽8米,落差约25米,瀑布高高挂落,如银丝般洒落深潭,如丝如滴,故名银丝瀑。

水蚀槽:上景,水体类。吟龙井下,有水流侵蚀岩石,形成一条长约15米,宽不足1米,深约0.5米的天然水槽,水流在石槽中咆哮而下,泛银溅玉,雪浪层涌,势不可挡,水流声响彻山谷。水流最终汇入一宽约5米的椭圆形深潭,这是大自然以柔克刚的一项杰作,故名水蚀槽

笔架瀑:中景,水体类。天然图画旁,有瀑布宽2米,落差5米,瀑布顺壁奔雷而倾,瀑水跌入潭中,晶晶如水珠。瀑布旁有石,形似笔架,故名笔架瀑

一勺潭:中景,水体类。流玉瀑前有潭直径约2米,深1.5米,形状如汤勺。潭小巧玲珑,水清如碧玉,故名一勺潭

笔架山:中景,山石类。从揽胜台望南面远山,山岭迤逦起伏,远林近树,碧如墨汁点成,秀润如画.中间有峰起伏如笔架,故名。

马褂添韵:中景,植物类。护林房前后山坡上,植有一片马褂木,树高约22米,胸径36厘米,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生于护林房前平台之上,透过马褂木林子,如隔帘看景,韵味倍增。四顾林野,万籁静悄,细聆之,可觉竦竦叶动,溪流滴沥幽咽之声。故名。

蛙栖竹篁:中景,山石类。  老君石石前,幽篁潇潇,曲径旁有一石,高约2米,长约3米,形酷似青蛙,望溪水而坐,仿佛神蛙观逝水悟道,故名。

细竹破石:上景,植物类。位于神龟望关旁,有一杆细竹,直径约5厘米,从一块5米见方的岩石中,破石而出,近观岩石,无裂逢,而细竹却从石中间而出,如插旗杆。大自然之奇迹,让人惊叹,故名。

神龟望关:中景,山石类。高约5米的巨石,形似龟,龟头仰面昂首遥望雄关,像是雄关身经百战的历史见证人,故名神龟望关。

竹海石阵:中景,山石类。细竹破石处附近茫茫竹林中,一堆堆垒石布置得如神秘的石阵。细观之,见石阵如北斗星座的形状排列,疑是天神布下北斗石阵,故名竹海石阵

四面揽胜亭:上景,人文类。此处为通向各景点的叉路口,向北可通银坑,向西北可通仙霞关,向南通可通幽篁养生区,向东南可通森林氧吧区。在此建亭,一是可让游客驻步休息,二是可让游客揽胜观景。北望石鼓湖如镜,湖水浸没仙霞岭的山脚, 孕出半山的云雾,淡淡的烟雾,宛若天仙舞沙,欲拭石鼓明镜,朦胧中的绿色世界更显扑朔迷离。南望远山,峰峦岭岫,连绵起伏,群山拥绿叠翠,衬着碧空,苍碧欲滴。东有成片松林、阔叶林,形成茂林松涛之景观;西有万竹泠泠,竹林萧萧不绝于耳。在此揽胜观景,使人有醉翁之意也。

集仙处:中景,山石类。笔架瀑上有溪滩豁然开朗,宽约15米,长约60米,临水处有天然岩石形成的石琴,石笔架,石笔洗,石砚,石几,石榻,石凳,石棋盘等不计其数,而笔架瀑旁又有天然图画之景观。疑此处是天上文曲天仙聚会之处,天仙们临流抚琴,吟诗作画,弈棋······兴尽而散,留下仙迹在此,故名集仙处。

仙霞岭雄关古道景区:

仙霞古道:上上景,人文类。据史载,黄巢于唐乾符五年(878年)率义军破饶、信等州,转战浙东,刊山伐道七百里,直趋建州,这便是仙霞古道的来源。道长5公里,宽1-3米,均为石砌,共有石阶360级,历24曲。著名文学家郁达夫在《仙霞记险》中叙:五步一转弯,三步一上岭,转一个弯,变一番景色,上一个岭,辟一个天地,道出了仙霞古道险与曲之美。

仙霞雄关:上上景,人文类。仙霞关地势险要,为入闽咽喉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东南锁钥之称,现留四道关隘,保存完好。四道关隘巧妙地利用仙霞岭险与曲的地势,踞险屹立,紧扼隘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仙霞碑廊:上景,人文类。自唐以来,游仙霞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特别是宋元以后,朱熹、陆游、黄公度、徐霞客等都曾游于此,并留下了许多诗词赋及游记。建设碑廊,挖掘中外古今文人墨客游仙霞的诗词,歌赋游记,不仅能提高仙霞的著名度,而且能使仙霞关更具文化底蕴。

东南锁钥:上景,人文类。在仙霞关头关与冲天苑之间的古道边立碑,上书东南锁钥,为民国时所立。此碑道出了仙霞关位置的重要性。

拴马树:上景,植物类。冲天苑西侧,有一棵千年古槠树,历经雷击火烧,及枝繁叶茂,老藤缠身,相传此树为黄巢栓马的地方。

浣霞池:上景,水体类。在关帝庙旁,有一处隐泉,泉水清澈甘冽,池上原建有浣霞亭,现已毁。曾有周亮工的过关诗及清名宦的唱和诗嵌在石壁中间,也已不见。只浣霞池能保留着清泉一泓,清澈可鉴。

率性斋:中景,人文类。甘泉东侧有一岗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将领戴笠曾于此处建一别墅,取名率性斋,供当年美军少将梅乐斯休憩之所,今已毁。

仙霞甘泉:上景,水体类。过二关登上岭巅,岩下有泉一泓,终年不竭,泉水墨绿色,泉眼朦胧,水面静而无波,水瘦而光黯。仙霞甘泉奇在山高泉古,泉出山颠之上,春不溢,冬不涸,分明是山与山魂相通,贯联大地之气,可谓人间奇观。

冲天苑:上景,人文类。在关帝庙西侧,塑有冲天大将军黄巢之像,苑内百尺石墙杂植花草蔓藤,四季景色宜人。

逃雨石:进入银坑前,有石突出如盖,内可容20多人,旧时樵人砍柴遇雨,在此避雨,故樵人称为逃雨石。


龙井坑生态保护区:

龙门瀑:上景,水体类。小南坑、中坑汇合处天然岩壁高约50米,岩壁陡峭,如斧劈刀砍,岩壁中开,峙立如屏,瀑布从天而挂,从高约50米之处,跌宕曲折而下,水花飞溅,飞浪渲腾,瀑声震天。龙门桥孔并非人工凿成,而是地质演变及水流石穿所致,有诗曰龙门瀑布天下奇,碧水悬崖万古留

泻玉瀑:中景,水体类。龙潭前有瀑布落差约20米,地势深邃,悬崖夹峙,林荫蔽日,环境清幽。瀑布飞流而下,象一根翡翠玉柱矗立于崖壁前,有泻雾倾烟撼风霜,水晶宫中玉石翠。之诗情画意。

玉扇潭:上景,水体类。泻玉瀑下之潭,形似玉扇,因泻玉潭水质至清而翠,跌入潭中,水更显青翠碧绿,而潭深不可测,色更纯厚,故名玉扇潭。

龙爪潭:中景,水体类。石壁森秀下,有潭长10米,宽5米,形似葫芦。潭深不可测,周围岩壁森立,其中有一岩壁伸入潭中,其形似龙爪入水,故名之。潭上之瀑似喷雪溅玉,曲似龙行,不见源头,好似神龙见首不见尾。

玉蟾瀑:中景,水体类。大南坑与龙井坑汇水处,瀑高10米,宽2米,飞泻直下,瀑旁有一石,酷似玉蟾,故名之。

仙人脚:中景,山石类。玉蟾瀑左边岩壁有一尺大的脚印,即仙人脚。

风铃潭:上景,水体类。龙潭前100米处一潭形似风铃,水清浅,深约1米,潭底小卵石铺就,潭旁岩壁青苔在光照下更显绿意,流入潭中的水,细而不断,似铃声不绝于耳,故名风铃潭。

临流石:中景,峰石类。在龙井坑溪的进口,有巨石,像临摹之石膏像,像雕塑头像,立在溪中央,临溪而顾盼,似在欢迎游人进入。

遮景石:中景,峰石类。有石高15米,大小5米见方,矗立溪流中间,两边石翠峭立,老树斜出,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石前看,溪流不知从何方而来,石后景致,隐隐透出一、二分,似园林中的挡景石,很是神奇。

葫芦潭:上景,水体类。虎踞峰下,一潭形酷似葫芦,葫口上的细瀑,极像葫芦之藤,潭清见底,有卵石大小约二公分大,铺满潭底,潭清浅,有游鱼在浅水之上,有蛙在深水处。

滴水岩:中景,峰石类。深涧密林旁,有一岩石层层叠叠,层叠连接处,岩中空,如斧劈而成,瀑自石而下,如乳液垂滴,如珠如丝,乱不能听其音,如秋雨之姗姗,疑茅檐之滴水,视其瀑点晶莹透彻,如矢如珠,故名滴水岩。

双龙瀑:中景,水体类。石壁森秀下,有溪曲折,来自隐处,至先出水处分二股而流,跌宕而入潭,两瀑旁边都有一巨大岩石,酷似二个龙头,环抱两瀑,故名双龙瀑。

仙人洞:中景,洞府类。惜细流前,深潭旁有一巨石,石中空,有一洞深而幽,时见有光如星而入,石洞下有潭,深幽不可测,似龙所蛰伏之地,坐于岩上听泉,更觉是神仙洞,故名仙人洞。

绿台喷雪 :中景,峰石类。双龙瀑附近深潭旁,酷似石台,宽不足2米,长有10米,石台上长满青苔,石台头上有一裂缝宽50cm,深30cm,有泉从中喷,有雪崩状。

鸟喙石:中景,峰石类。有一石卧于溪旁,形似一大鸟之头,而头上的鸟喙与真鸟无二,观之如在饮水。

清溪蟹踪:中景,动物类。溪开阔而平流,宽约30米,深约0.5米,溪底细沙厚约5cm,沙上满铺卵石,卵石光滑而均匀,其大小在2-10cm之间,细鱼鳞鳞,隐在卵石间,溪蟹横行于卵石下渠坑中。

惜细流:上景,水体类。仙人洞下,巨石峙立,中有隙,细流涓涓流出,岩缝中栎林隐隐,藤萝缠绕,清幽深邃,细流清凉如泉,此溪水流充足,水量大,至此处因乱石拥挤,而水流变细,故名惜细流。

迎客栎:上景,植物类。龙井坑入口,步道边,岩壁上有一栎斜出,枝繁叶茂,姿态优美,如欢迎游客的到来,故名迎客栎。

栎林临流:上景,植物类。龙门瀑下溪旁石砾中,有一片天然栎林,隐天蔽日,胸径在20公分以上,藤萝缠绕,临溪流而盼顾。

枯杆问天:上景,植物类。虎踞峰后山坡上,苦槠的枯干矗立在青山之中,特别显眼,仿佛在向天发问,天生我材必有用,为何让我成枯木

虎踞峰:中景,峰石类。壶芦潭左有一山峦,形似一头花虎昂首而伏,似虎踞状。

钓台锁幽:中景,峰石类。山水盆景下,有一石临空而出,石平有台,石下20米处有一潭,石旁有藤披挂而下,如根根垂线,其下潭幽深不可测。

山水盆景:中景,植物类。钓台锁幽一瀑落差20米,上有巨石若干块,石缝间有苦槠、木荷、青苔、槐等若干,互相交错,形态各异,根须抱石,犹如盘龙,看似有山、有水、有石、有树、有灌、有草,似天然山水盆景。  

五、     五、 景区划分及综合评价

根据XX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分布情况及景观特色,将公园划分为石鼓峡古树流泉景区、九龙井幽谷飞瀑景区、仙霞岭雄关古道景区、浮盖山奇石幽洞景区、龙井坑生态保护区和中心接待区。各景区景物分布如下:

(一)          (一)石鼓峡古树流泉景区

各类景物38个,地文类12个,水文类15个,生物类8个,人文类3个。

(二)          (二)九龙井幽谷飞瀑景区

各类景物38个,地文类7个,水文类26个,生物类3个,人文类2个。

(三)          (三)仙霞岭雄关古道景区

各类景物22个,地文类1个,水文类2个,生物类4个,人文类14个,天象类1个。

(四)          (四)龙井坑生态保护区

各类景物28个,地文类11个,水文类10个,生物类7个。

(五)       (五)              浮盖山奇石幽洞景区

各类景物43个,地文类33个,水文类1个,生物类4个,人文类4个,天象类1个。

XX森林公园依托逶迤东南的仙霞岭山脉,北有冲天大将军黄巢刊辟的仙霞古道,南有令徐霞客神往的浮盖山,东有堪称浙江版纳的原始次生林,集古树修竹、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幽洞深潭等自然景观于一身,以雄关古道、寺庵碑碣、名人题咏、神话传说等璀璨人文历史为烘托,具有青、幽、秀、奇、雄、险、古的特色。区域环境质量优良,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