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_商业计划书免费下载

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

 

 

  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如何借鉴和运用国内外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国内研究工业化的相关理论和专著层出不穷,提出了很多的观点、理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作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即我国的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为我国实现工业化,以及如何追赶世界工业发展的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六大提出的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涵括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包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必须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必须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必须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工业化来促进信息化;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关系,不再走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的老路,而是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本地区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力图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来实现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幅原辽阔,各地区情况千差万别,而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也不长,各地区在实践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的走了弯路。因此,及时研究和总结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验和做法,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更好地指导各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深圳市布吉镇实证分析》一书,是李文龙同志和他的两位同事罗宏元、黄维德合作完成的,是他们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一部研究我国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专著。该书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把地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理论,与布吉镇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实践紧密联系,并作了很好的总结提炼。本书以实证的手法评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布吉镇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地区新型工业化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作者都是实际工作者,长期从事基层工作,但本书从理论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把这些贯穿全书,在理论指导下,做实证分析。

第二:本书虽然主要是分析地区的新型工业化,但作者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先分析了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美国、法国、日本以及新加坡的工业化过程,并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这些都为分析地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借鉴。

第三:作者采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苏南、温州和珠三角模式,分析了它们的利弊,从而找到了在竞争性领域中将外资与民营经济相结合的模式,成为布吉镇新型工业化模式的一个主要借鉴。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了布吉镇经济的跳跃式的发展腾飞。

第四:本书深入分析了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模式,并总结了它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在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的理论升华,虽然这些特点是基于布吉镇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它的特殊的发展历程,但是,这些特点也有着普遍意义,无论是对珠三角地区,还是其它地区,都有借鉴的意义。

本书作者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一领域中,对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但随着实践的发展,还会有新的总结和新的提高,并将进一步完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实践中如何推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在理论上,它还涉及到一个新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因此,本书仅是新型工业化实证研究领域中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对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研究仍需要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探索,还望作者今后能在此基础上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取得新的突破。

 

第一章   

 

 

一、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中,多数是以典型的传统工业化演进过程为研究对象,从各个角度研究并深化循序渐进式的工业化发展规律,不论是早期西方经济学理论、技术进步论、人力资本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均未对后进工业化国家如何利用世界经济发展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有较深入和系统的分析。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对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作用的研究,还存在着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支撑。如何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实践中总结出新时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完善和深化经济增长理论体系,应引起理论界充分重视。反过来,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成功的新型工业化实践,也会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和完善做出独特的贡献,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践意义

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虽然对工业化的研究已经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并且随着实践不断深化。但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并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洗礼,在人文、历史、地域、行政体制、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步入信息化时代,也为起步较晚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因此,我国工业化进程必然有其独特演进方式,即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走出了一条区域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成为我国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个典范。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局限于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它不仅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消费资料产业为主向生产资料产业为主的转变,而且跨越进口替代直接进入出口导向阶段,高度的外向化使其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密切,比中国其他地区提前与世界市场接轨,实现了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正逐步从传统工业化道路转化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特点,特别是研究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布吉镇工业化发展路径,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本书将根据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结合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深圳市布吉镇改革开放以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用实证的方法对我国珠江三角洲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的模式加以分析。

 

二、新型工业化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思路

本书的研究思路是密切把握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发展,实践不拘泥于理论,实践的创新又推动理论的深化。本书的中心议题是解析珠三角和布吉工业化模式以探索我国新型工业化必然的路径选择。本书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应用增长理论的要素分析方法,采用本质与量化结合研究方式,找到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新型工业化实践互动的契入点,勾画出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及政策引导取向。

第一,本书从传统工业化概念及具普遍意义的阶段划分和量化标准入手,提出新型工业化概念内涵,着重分析新型工业化特征,并通过与传统工业化特点的比较,勾勒出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轮廓。

第二,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参照世界不同经济发展类型国家工业化经验,以、横有序地展开方式,从实证角度推演出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规律。

第三,对珠三角和布吉工业化模式进行实证和规范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手段,研究珠三角和布吉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框架和内涵,并总结布吉发展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途径。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为八章。

第一章为绪论,重点阐述本书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全篇本书的研究体系,归纳了本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主旨在探讨新型工业化概念的内涵及其研究基础。本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要求,明确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赋予了新型工业化鲜明的时代特征。最后,作者还指出了我国目前发展新型工业化应把握的历史机遇,为我国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提供了依据。

第三章主要回顾了传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的传统工业化发展历程,并通过规范和实证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化过程的演进,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在第四章中,作者对国内“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三种地区发展模式的内涵特点作了比较分析,并着重对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论证,探究了“珠江三角洲模式”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也指出了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五章运用了要素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演进的过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作者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从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的演进作出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作者还根据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体会,提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六章以深圳市布吉镇的发展历程为例,阐述了布吉从一个农业小镇发展成为广东经济强镇的过程。通过对实际工作历程的回顾,作者以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布吉镇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发展条件、特点作出了分析,并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内涵。作者以其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对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因、特点、对策等作出了科学的论述,指出了布吉目前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布吉镇将来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第八章主要是总结了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借鉴意义。布吉镇的新型工业化历程为我国进行新型工业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其在发展当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成功经验、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等等都为后来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地区提供了现实的教材。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问题,属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课题。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在现实中观察,问题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需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多种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并加以整理研究。同时还要应用多种分析工具,选定研究对象,根据各自的发展历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形成一套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研究体系。

本书在构筑研究体系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时,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工业化发展时,首先需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经济增长要素对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工业化、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包括着要素组合、制度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等多个方面,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的复杂性,采取定性研究方法,找出经济增长要素与工业化间的内在联系,对其进行逻辑推导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具体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时,本书更多地应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

在西方经济学中,定量研究方法在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拥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工具,这对于研究工业化与经济增长要素的关系,对于发现二者之间内在联系和异同点,是必不可少的分析方法。当我们把工业化看作是综合要素生产率变化过程时,“方式”和“要素”两个理论规范就架起了桥梁。

(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工业化发展,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课题,需要研究工业化发展的机制问题,所以本书使用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方法。特别是在总结增长理论的演变,推导一般规律和提出本书研究体系,以及描述工业化的过程时,基本上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本书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布吉镇外资提高资源配置,以及研究其自身经济绩效时,也使用了一定的实证方法。

然而,就像经济学分析都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一样,对于经济增长要素对工业化的作用与影响的分析也不例外,也必然与一定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促进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布吉镇工业化,不可能依靠作为生产者角色的外资的本性,而应该在一定的理论分析指导下,制定引导、约束性政策,达到该地区自身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所以本书的价值观始终立足于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利益优化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指导,提出该地区如何进一步发挥外资的正面作用,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三)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在研究社会经济增长要素转变过程时,根据增长理论的演进,把时间作为一个基本因素,将人类社会经济增长要素的转变和递推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样,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布吉镇工业化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动态分析方法。本书在分析布吉案例时,在一个时间段和一个截面上,就各经济增长要素在推进布吉镇工业化发展进行了静态研究。

(四)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的出发点是从一个地区角度研究新型工业化问题,因此本书主要采用的是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这里所说的宏观层面是指以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分析作为研究的对象。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工业化源泉概念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所以,在案例分析时,自然需要研究一些企业层面的微观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企业产品升级、组织更新、业务开展,技术改造等内容,本书也采用了相对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而言,企业层面的微观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和研究基础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一)新型工业化提出的背景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所提出来的。我国在建立初期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占10%。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时期开始,在苏联的援助下成功完成了156个大型工程项目,大部分属于重工业项目。在此后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的工业化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中进行,到改革开放前基本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1952年,我国工农产值比例为41.5∶58.5,而到了1978年,则演变成74.4∶25.6,若是按照GDP比例来算,工业产值实现了从20.9%到48.2%的飞跃。

工业化初期,由于建设资金的缺乏,国家采取了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业中提取工业化建设资金,而且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和对机械化的追求,国家实际上执行了一条重视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工业发展道路,从“一五”到“五五”计划近三十年间,重工业投资在国家基建投资一直占到85%以上,特别是“二五”计划前期和“三五”计划期间,竟高达90%以上。同时,为了保障城市工业化的顺利进行,还实行了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户籍制度。由此造成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以及城乡经济二元化发展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系进行了改革,实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机制,并对由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开始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在市场调节下,一些长期短缺的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产业结构失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在农业方面,国家实行了农田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带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村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长期落后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为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也为我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上世纪八十年代,适逢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量廉价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我国发展出口加工业带来了比较优势,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毗邻港澳,海陆交通便利,很快就成为了“三来一补”企业、出口加工企业的生产基地,一时间,形形色色的投资人开始涌进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设备。以出口导向工业为切入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重新起步的发动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显著提高。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平均达到了7%以上,1992年还超过了14%,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PPP)来计算,在1995年到2002年的8年时间里,美国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价值,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所占的百分比为20%,欧盟占15%,日本占2%,中国的贡献率高达25%。200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十一万亿元,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在第六位,财政税收双双超过2万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400亿美元,增长35%以上,人均GDP也已超过1000美元的水平。回顾过去,我们的确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相当严峻的:

第一,产业结构还是不尽合理。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产业分工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根据钱纳里的结构变动模式,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三次产业的比重应该是28.8∶39.2∶37.8。而我国在2000年时,如果考虑到实际购买力的因素已经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水平,但当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5.9∶50.9∶33.2,第二产业明显偏高,农业和服务业都由于发展拖后而显得比例偏低。

第二,城乡经济发展二元化结构问题严重。虽然20世纪八十年代,农产品供给有了明显改善,但九十年代中期后,农业发展再次步入低潮。而且由于国有企业效益不高,亏损严重,自我积累能力差,农业仍然在通过剪刀差的方式继续为工业化提供后续资本。单是20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每年从农业部门净转移出财政资金达1400亿元,到1993年这个数字仍达到268.69,1994年为569.02亿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长期得不到有力的保护和支持,相对于发达国家平均51%和日本75%的农业保护率,我国农业保护率为-38.5%,是全世界对农业剥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基础很不稳固,潜伏着很大的危机,特别是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转移,二元化经济发展特征仍然十分明显。

第三,区域间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突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不能开展有效的协作分工,出于攀比心理,许多省、市不顾自身情况竞相上马一些相同的项目,导致各地产业结构严重趋同。以钢铁行业为例,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投资达到14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0%,预计到2005年全部钢铁生产能力将达到3.3亿吨,超出市场需求6000万吨以上。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拟建的生产能力还约有0.7亿吨。还有电解铝现有生产能力546万吨,已经供大于求,但全国还有20个省市在建电解铝项目47个,在建拟建能力达500万吨。根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各省(区)、市之间产业趋同率达到了惊人的0.9,甚至更高。

第四,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据我国1995年国家统计局对8万家企业的调查,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3%,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仅占13%,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也不到20%,大多数还处于六七十年代的水平。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仍属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不足10%,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能力很弱,各地很多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处于停顿状态。

粗放式经营、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若以单位GDP产出能耗来计算资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有数据显示,日本为1,意大利为1.33,法国、德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而我国竟高达11.5。我国的耗能设备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普遍低30%到40%。每1000美元GDP排放的二氧化硫,美国为2.3千克,日本为0.3千克,而中国则高达18.5千克。去年中国GDP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世界1/4以上的钢产量、30%的煤和一半的水泥。中国国内资源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生产原材料和能源。据估算,中国目前消费着全球主要初级产品的20%。而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GDP将实现翻两番,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发展方式,全球许多初级资源将不堪重负,那么,资源黑洞说将成为中国威胁论的一个变相翻版。全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满足中国的高扩张式发展和其他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全球资源竞争使中国面临更紧迫的危险。如果对于目前的发展道路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转变,中国将不得不在两个可能的前景中二者择其一:与其他强国冲突或只让国内一部分地区实现现代化。当然,这两者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既要在国际间坚持和平相处五项基本原则,与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也要在国内实现共同富裕,使绝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显得刻不容缓了。

(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在科学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发展经验,充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作出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一条为了纠正过去为工业增长牺牲环境和资源的错误倾向,在信息化浪潮中实现高效益、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于经济分工的细致化和联系的紧密化的发展对信息获取和交流的需求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信息化是一个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化朝着柔性化、高附加值化发展。但信息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的。工业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市场支持,工业化不仅为信息化提供物资基础,还对信息化发展提出应用需求。信息化的发展是通过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的。

同时信息化赋予工业化新的内容和现代化的意义,他是现代化的工业化或者说是“工业化”的“现代化”。只有以信息化为手段和工具的工业化才是现代意义的工业化。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成为各个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支撑,不论是现代工业、现代农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以其极强的渗透力与传统产业广泛结合,表现出巨大的带动力。信息产业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农业和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了农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服务效率,而且催生了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的业态。信息技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以及金融、财政、贸易等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增加了公平、公正和透明度。科技和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也提高了科研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我国现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面对迅速发展的世界信息化潮流,面临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需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把发达国家近200年内完成工业化而后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过程,缩短到今后几十年内完成。艰巨的历史任务,与发达国家工业化背景的巨大差异,都要求我们要实行跨越式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科技含量高

在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物质资料、资本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前提和目的都是以资本为基础的,是利用已有的资本去获得更大的资本额,获取资本收益。这样资本成了传统工业化中最关键的因素。但随着各国工业化的实践和理论的不断突破,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资源日显匮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大经济强国都把竞争的焦点集中在技术的改进上。现在,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已经被等同于资本。这不仅是因为资本的相对充裕和知识的相对匮乏,更重要的是科技知识可以产生创造性的效应: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新产品,使生产力呈几何级数增长,使资本以更快的速度增值等等。在科技日进千里的今天,很难想象一个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怎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基本建立起种类齐全、覆盖面广的传统工业体系,在支持工业化进程发展、促进国防建设、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缺少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也暴露出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不高、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较低、低水平生产过剩和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等情况。在市场化、国际化的大环境下,这种情况就日显严重。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还有相当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还是我国工业体系的基础和主导力量。据统计,目前制造业产值占全国GDP的1/3,占工业总产值的4/5。制造业给国家财政带来的收入要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3,制造业的出口销售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0%,提供了8000多万个工作岗位。同时,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还关系到能否给国家提供工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设备和相关的技术支持。

为此,我们必须走一条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进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竞争力的新路子。

3.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推动: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一般来说,我们把前者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后者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主要是通过增加劳动力、机器设备、资金、土地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多铺摊子,以资源的增加换取收入、产出的提高,其产值的提高依赖于原料资源投入的增加。集约型增长主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合理配置生产设备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源,在生产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其更侧重于通过合理化配置,发掘现有生产资源的潜力,注重提高单位投入资源的产出水平。如果按生产要素细分,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分为五类:劳动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资本和土地投入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知识的进展和它在生产中的应用。为了避免陷入多铺摊子、重复建设的困境,我们应该在经济增长率上扣除在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上投入增加的因素,得到一个“效益增长率”。在经济学上,这个数值叫“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在相同投入下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是衡量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标准。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应该成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基础。

建国初期,由于国内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建设缺乏技术支持,在工业品上人民对数量上的需求更迫切于对质量的要求,以及国内外的特殊情况,我国当时只能是以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上经营管理的落后,给我国进行经济改革带来沉重的负担。改革开发以来,这种发展方式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各地的小作坊生产、盲目上项目、重复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加强经济竞争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增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注重提高资源单位投入的产出水平,使经济增长走上一条高效益、低消耗的发展道路。

4.环境污染小

工业化建设初期,由于我国政府民众环保意识不强、市场机制对环境保护的失灵、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等原因,工业化的发展给我国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资源过度掠夺、绿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情况严重、大气和水体污染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我国必需构建和完善新型工业化的环保支持系统。首先,在社会风气上,应该培养提高政府民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积极鼓励企业、民众参与各种环保工作和活动,要在全社会提倡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政府机构要在日常行政管理、政府招标和政府决策中体现环保精神。其次,在经济管理上,国家必须把保护环境、保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确定适度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防止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建设;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低能耗、高产出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企业生产方式向可循环再利用形态转化,大力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而且在立法上也要给予环保工作支持和配合,明确企业、公众的环境保护义务和违规责任,明确界定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环保监管执法部门的职权,加大处罚力度,特别是要加强高污染企业的监管,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处罚(奖励)制度。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利用市场的无形的手的力量,通过各种创新经济手段来进行弥补市场调节对公共产品的失灵。企业逃避环保治理是因为产权不明晰带来的外部经济以及存在机会成本。只要某一种制度安排能明确企业的排污权限,超额排污者重罚,治污成效显著者可获市场利益,那么外部经济带来负面效应就很可能消除。目前我国某地借鉴美国的“可转让排污许可证制度”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例子。

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还应该有统筹观念,要把城乡环保工作结合起来,环保工程与城市化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到城中、城乡接合部、地级市管辖的县级市、县的统筹工作。

5.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不经过培训和教育而仅满足其基本需求的条件下所具有的简单劳动力(又称为自然人力资源)和通过投资形成的以健康水平、劳动技能、知识水平以及思想观念等形式凝固在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之和。在要素禀赋论中,劳动力也被认为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资源,当一国在劳动力上有相对优势时,该国的生产也可能因此获得比较优势。但是,我们应该同时注意到劳动力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不同的结构层次会带来不同的禀赋优势。这就需要我们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如何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我国的人力资源存在以下特点:人口数量大素质偏低,低素质劳动力过剩而高素质人才紧缺,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现阶段劳动力的这种基本情况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劳动密集性产业和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在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不丢掉我们目前劳动力供给充足、成本低的优势。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为了在今后以科技、人才为核心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争夺科技发展的新高峰。但鉴于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一般廉价劳动力,促进这一部分人的就业可以使就业扩大、社会稳定、人民收入提高,而且这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一大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可以使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和提供市场。所以我们既要大力引导扶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也要继续支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出口加工业、装配业等产业的发展,形成高低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局面。

 

二、新型工业化与协调发展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不仅仅是发达地区发达城市的工业化,也不能盲目、片面地将其理解为高科技化而忽视传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我国所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是一条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分工合作、层次多样化、结构合理化的优化资源配置的新路子。

新型工业化着眼于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全面推进,以各地区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础,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互补、联系紧密、融通协调的产业分工局面。

东部沿海地区应继续发挥先发优势,积极融入国际化进程,一如既往地完善投资环境。在加大融资力度的同时,注重提高外资引进的质量和效益,引入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创新的经营理念、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的跨国公司。在与国际市场接轨过程中善于学习先进的营销管理经验,消化吸收尖端的生产技术,推动本地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知识经济。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强世界制造中心地位的基础上,要加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关键部件的研制,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力发动机,东部地区也将发挥其增长的辐射作用,向中、西部地区输出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发中、西部丰富的资源,推动中、西部经济起飞。其中,中部地区将无疑起着“承东继西”的重要战略联系作用,发挥着促进东、西融通合作的桥梁作用。这道桥梁连接着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急需资源、能源支持的东部地区。因此,中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向着继续发掘资源潜力,从单一的资源开采向开采深加工同步发展的路子发展,提高产业加工深度,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生产加工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开展。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自然资源储量丰富,在国家的积极扶持下,西部地区在交通、通讯、电力、航空、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得到了强而有力的支持,投资环境正得到逐步的改善,粤港两地的企业家、政府要员也频频到西部地区进行商务调查,预示了西部大开发浪潮的到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西部将在重化工业、加工业、农牧业深加工、轻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为西部经济起飞打下扎实的基础。

新型工业化不仅要促进地区间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也将努力改变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乡经济二元性,加快农业农村和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步伐。过去在传统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农业为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但自身也出现了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剩余人口激增、经济发展速度长期落后于工业等窘况,这些情况不仅给政府带来许多困扰,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要改变这种城乡分割、工农失衡的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在新世纪赶上国家经济发展步伐,走向共同富裕。

党中央和国务院最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粮价保护、降低农业税费和农村电价等措施显示了国家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坚定决心。目前,我国继续深化对农村农业传统体系的改革,进一步切实减少农民负担,保护农业剩余,积极推动农村工业化发展,以政策兴农、以科技兴农,使农业走上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良性发展道路。同时大力推动小城镇建设,加强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密切与周边发达城市的经济联系,培养城镇新经济增长点,并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新型工业化道路除了要处理好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也要注意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知识密集型产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合理搭配,使国家经济在发展中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新型发展道路。

第一是注意处理好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面对由科技发展主导的国际竞争,我国要坚定科技兴国的战略,追赶乃至引领国际科技发展潮流,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传统产业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远大的发展前景,还是我国工业体系的基础和主导力量。据统计,目前制造业产值占全国GDP的1/3,占工业总产值的4/5,给国家财政带来近1/3的收入,出口产品占到全国出口额的90%,提供了8000多万个就业岗位。所以,我们既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发展。我们提倡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是否定传统产业,而是要利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和经营管理观念来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提高其生产经营的效益,提升其产业结构,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同时高新技术在引导促进传统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积极研究技术发展趋势,拓宽应用领域,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

第二是注意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后者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经济发展形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质量性能要求的提高,生产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资本知识密集产业的发展状况往往成了判断一国经济竞争力、产业结构先进性的主要依据,甚至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国防安全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是多层次的,特别我国的具体国情更是如此,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资金技术相对短缺的,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还有广阔的需求空间,像轻纺、建筑、农牧业、服务业等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运作。同时,源源不绝的廉价劳动力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有力支持了出口加工业、产品装配工业的发展,增加了人民就业机会、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积累了大量发展资金,为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支持。况且,资本技术也不是万试万灵、战无不胜的,如果能将生产过程进一步细分、生产工艺标准化,那么合理配置的生产工人就有可能完成原来由复杂的技术设备负责的工作,并且更出色、更具有成本优势和灵活性。这对于有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技术水平,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又要重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其重要的支持补充作用。

第三是注意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前者是指能生产物质产品或服务的产业,虚拟经济是针对实体经济而言的虚拟资本的运营,主要是指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等观念上的资产运营,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虚拟经济的形成源于生产的需要,为生产提供资金融通、调剂余缺、分担风险、担保信用、促进销售等服务,是保证生产顺利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不能生产出任何物质产品的。可以说,虚拟经济不能直接形成物质生产力,而是起到一种助推的作用。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虚拟经济业显示出很强的独立性,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反作用力,它的波动影响着消费者的信心和经济生产的发展趋势,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还会造成泡沫经济,带来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给物质生产造成很大的破坏。所以,我们要认清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稳步发展虚拟经济,趋利避害,在发挥其服务生产、促进投资的同时,防止和控制其不稳定要素的出现,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思想最初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环境保护运动,传统工业化对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许多专家学者开始抨击传统工业化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同时开始积极探讨如何实现工业化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我国在1994年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由于传统工业的局限性以及人们往往把工业化进程和环保工作的关系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理解,忽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的发展方式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就是要吸取过去的教训,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工业化强调环保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必须大力加强对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监督,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减轻“三废”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同时,城市中新出现的无形杀手――噪音也引起了政府民众的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是一个开放性、系统性、大范围的工作,为此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对环保工作要有全局观念,对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要整体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作。对现存的工业污染源要严加监控,在制定相应管理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使环保工作走向市场化经营。除了防治污染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我国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有关部门已经就我国未来生态环境建设制定了宏伟的蓝图:积极开展生态调查和生态规划工作,完善和建立一批有代表性的生态保护区;努力扩大退耕还林面积,推动林业实现从木材生产为主转向生态建设为主的重大转变;加强草原保护,实行退耕封地育草,休牧还草,遏制草原退化和荒漠化等等。

新型工业化要求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首先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力量,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开发工作,重点推进水、土地、矿产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大力鼓励消耗低、排放少、高循环的生产方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在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要从过去片面计算GDP的方式转向测算人均产值、单位产值所耗费的资源和产生的污染。通过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改进来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而且随着绿色能源技术的发展,绿色能源在能源消耗中也将占有更大的比重,进一步减低对生态、资源的损害。

 

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指资本、机器设备逐渐取代土地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人们更多地依赖工厂、机器而不是土地来满足需要,农业劳动力逐渐向工厂转移,工业制造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社会经济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过程。而信息化则是指信息开始成为一种新的地位等同于土地和资本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和服务过程,对整个国民经济全面渗透的过程,它不仅是指信息服务、信息产品制造产业的形成发展,还包括信息产品和服务开始极大影响经济生产的进行,并在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可见工业化和信息化作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它们之间是存在明显区别的:首先,生产的方式和劳动对象不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主要是通过动力机械设备来延长和加强人的体力劳动,是对人手劳动能力的扩大。其劳动对象主要是物质原料和能源。而信息化主要是通过解决信息的采获、编码(加工)、传输和处理等问题来加强甚至可以代替人脑去记忆、计算、推理和思维,是对人脑的功能的加强。信息化的劳动对象是信息和知识。

其次,生产力的推动力和发展模式有区别。工业化依赖于机械设备和原材料,资本是其发展的首要生产要素。其生产力的增长必须以生产资本的不断投入为条件,显示出“资本导向”的特征。而信息化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生产经营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和信息设备,其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表现出“技术导向”的特征。

而且,两者在管理模式上也存在着差异。在传统工业化生产模式中,与流水线生产过程相适应,形成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管理层次。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的多点同步传递,信息的传递可以形成网状结构。管理模式也相应地转向中间层次更少、传递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扁平化”管理结构,大大加强了各管理层的沟通和合作。

作为前后相承的两个发展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又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第一,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应工业化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从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来看,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到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其信息化建设正是以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为基础的。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近三百年工业文明的技术积累,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电子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通讯设备等,都是工业文明不断进步的成果。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发达的制造业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传统工业的发展为新兴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剩余资本,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资本市场及其金融创新,为信息化筹集资金开拓了多种投融资渠道。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结构升级也为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则以工业化为需求载体,通过工业化为其提供的广阔市场空间不断深化发展。

第二,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主导方向。信息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技术状态,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缩短了研发周期,节省了研发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还使工业产品更符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制造业生产变得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同时,信息系统的运用还加强了生产管理的效率。通过信息系统的及时反馈,经营者能及时对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反应,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且通过比较分析,决策者能更快知道价值生产链哪个环节存在效率问题,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提高经营效益。

第三,工业化与信息化在协同互动中不断走向融合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来看,信息化的发展取决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增长以及收入水平所决定的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国民收入的增长又由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其效率的提高来保证,没有工业化增长创造出来的大量市场需求,不依靠工业经济的实体产品、物理网络,信息化发展就成为无本之木。相应地,工业化要实现技术更新、产业升级也必须吸收信息化发展的先进的交易、生产、分配方式,离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工业化也很难实现发展模式的飞跃。工业化与信息化将在协同中互相促进、在互动中寻求共同发展。

 

五、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而我国经济发展还没达到工业高度发达水平、城乡经济二元化特征明显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要继续推进工业化的发展,我们无法也不可能超越工业化发展的历史阶段。然而,在当代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之下,我国的工业化路子又可以不同于过去发达国家曾走过的传统工业化历程,即具有巨大的后发优势。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在信息化时代进行的工业化。主要的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已经成为其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我国的工业化阶段跟发达国家的信息化阶段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但是我们又要看到信息化社会又给我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等阶段,在机械设备、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了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克服了许多困难挫折和社会经济问题,这对我国推进工业化建设不能不说是一笔可观的历史财富,通过“拿来主义”,不仅有利于减少对科技研发、验证的投入,也可以避免一些以前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和负面作用,减少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的危害,促进工业化进程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我国推进工业化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了二百年,工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必按照发达国家的老路子一步一步地沿着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前进,先搞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再搞信息化。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人力资源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实行一步到位,跨过中间发展阶段,为我国实现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历史性跨越节省时间和投入,赢得发展机遇。

同时,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融合,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全可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50%以上、技术的60%以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全球最重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正在将其生产网络扩展到中国,几乎所有的工业项目跨国公司都已进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占中国外贸出口的比例,从1991年的I7%,上升到2001年的近50%,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之中。国际资本正源源不断地加快流入中国。1990年,中国吸收的国外直接投资相当于东盟四国的1/3,现在相当于它们的两倍多,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人量比2000年下降51%,而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高达468亿美元,增长15%,2002年达到526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在世界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地区)转移的大潮中,我国应大力引进发达国家(地区)提供的过剩资本和先进技术,结合我国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丰富的劳动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国从境外引进的不仅是资本,更重要的是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就算不能获得最顶尖的技术,也要争取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我们决不可对此抱消极态度,不可主张一切靠自己从头开始,搞“爬行主义”,而可采取“拿来主义”,充分利用别人已有的科技成果,但也不能躺在“复制”的基础上,而应努力消化、吸收和创新,变成自主的科技成果。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年初在日本《读卖新闻》(2003年1月16日)发表文章,强调“东亚经济模式应该从模仿型向创新型转变”,指出“像中国这样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国家必须循此来进一步开拓市场”。只有引进(复制)—创新,后发优势才能充分发挥。

现在为数众多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正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流动,由于我国拥有大量的质优价廉的劳动力、经济处于持续增长时期、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社会治安状况好、政府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法制环境逐步健全,而且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庞大的现实与潜在市场,因此成为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进行生产布局的首选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应当充分运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良好的投资、人才、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提升工业化水平。 

同时,我们也要吸取发达国家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的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教训,决不走对自然资源进行破坏性开采、对环境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在经济发展中认真合理开发资源、高效地利用资源、保护和治理环境以造福子孙,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来。这正是我国在总结国内外长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

 

 

 

 

 

第三章  工业化模式的回顾

                                          与比较

 

 

一、传统工业化的历史回顾

 

工业化不仅意味着产业结构的提升,而且也意味着从传统社会脱出,向城市化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深入剖析工业化历史进程和特点,可以看到工业化中各要素间促进经济增长的演进趋势。

(一)英国的工业化

18世纪3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揭开了工业化的序幕,各主要工业部门先后出现了从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趋势,并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9世纪30~4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早期的工业化。英国工业化的突出特点有四个:

1.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推动工业化。15世纪末由农业领域开始的圈地运动,为工业化的发展进行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农业领域率先实现商品化生产,降低了农产品的价格。农业的先行发展使人口得以持续增长,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充足廉价的劳动力;机械生产降低了单位产品的价格,又使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提高,单位资本价值提高,对应资本总量投入相对增加,为工业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劳动力增加和商品化程度提高,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早期工业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2.技术和科学进步成为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源泉动力。英国的工业化的行业转移周期长、产业关联度并依次推进。工业化过程由纺织业开始,技术革新和蒸汽机的应用,提高了纺织业生产率。在棉纺织业的带动下,其他轻工业部门也从工场手工业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随之推动了重工业的技术革新,推动了冶金业、采煤业、机器制造业部门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工业化的推进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以及现代化的进程齐头并进。伴随着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几乎是在没有什么暴力冲突的情况下完成的。英国政府大体奉行自由放任政策,没有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来促使工业化加速发展,但至少没有阻碍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各种经济增长要素充分发挥的理想空间,促进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4.工业化过程中遵循正常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即以轻工业为优先发展产业,通过产业联系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在工业化初期,英国经济以轻纺织业为重点;轻纺工业的发展对煤炭、钢铁等其他原料及机器设备产生越来越多的需求,带动重工业的发展。由于轻工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化从轻工业开始,有利于发挥劳动力要素的优势,而且轻工业一般规模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在一定条件下,相对来说效益好、利润高,资本要素利用效率高,因此工业化从轻工业开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英国的这种产业结构演进方式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榜样,美国和日本以及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国地区都成功地从英国的工业化之路获得了经验。

(二)美国的工业化

美国经过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才走上独立发展工业的道路。1790年,仿制出英国的水力纺纱机,建立起第一座棉纺厂。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毛纺织、制铁、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业部门也普遍建立起新式工厂。到19世纪中叶,机器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828年美国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1865年铁路线全长已达35000英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不仅带动了东部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西部农业生产的发展。到南北战争前,美国基本上完成了早期的工业化,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1860年,美国工业中领先的是面粉业、棉纺业、木材制造业和制鞋业等:1900年,领先的是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

美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广泛地利用了英国工业的技术、欧洲的资金和国外移民所带来的生产经验,在利用外资(包括资金、技术、科学知识等)上具备良好发展条件。同时,美国在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引导,注重创新。科学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的尤为突出:

1.创立了新的工厂体制。由于美国工业化时人力匾乏,但土地广阔,水利资源丰富,美国人把原来一些分散的制作过程加以合并,实行新的分工,将制造某一商品的所有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并置于统一的管理之下。这种工厂制需要巨额资金,组织股份公司成为解决资金的主要渠道,股份公司是美国企业体制的重大创新,为工业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2.通用制是美国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通用制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产生了“规模生产制”。在此之前,产品是由工匠一件件制作的,而通用制的出现使得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和大量投放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3.美国培养了一批企业家队伍。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企业家,美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涌现的一批富有挑战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是世界工业化的一大特色,他们给美国的企业带来勃勃生机。

(三)德、日工业化之路

德国工业化的发展比英国晚半个多世纪,1848年工业革命后,机器大工业才逐步确立起来。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实现了大工业迅速发展,在19世纪70年代末,工业化程度达到了足以与英、法匹敌的地位。

日本早期工业化进程起步晚。经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但与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工业化水平很低。1880年输入了新式纺织机后,纺织工业才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在国家的推动、引导和扶持下,出现了开办企业的高潮,工业革命迅速展开。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近代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依靠在中国开设工厂、企业及其他商业的特权和战争赔款,使大工业、交通运输、银行、贸易等快速发展,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到20世纪初,日本近代工业的主要部门都已建立起来,完成了早期工业化。

德、日两国的工业化速度都比较快,且成效显著。它们的工业化过程有许多共同点:一是两国都具有后发优势,都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化发展模式。随着英国等先进国家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据优势,那种自由放任式的自发的工业化已经不大可能了。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没有政府的干预,工业化的起步都是不可能的。无论德国还是日本政府是否在主观上对此有所意识,都不可避免地充当了其工业化的代理人。二是德、日两国的企业卡特尔化在工业化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两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卡特尔化成为工业化的一种主要趋势,带动了产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了一批具有影响的国际性大公司,在国际经济领域内具备了很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利用国际间资本交流方面具有了相对优势。三是德、日两国着力提高科教水平来促进工业化。德国和日本两国非常重视教育,并努力使教育制度化,真正做到了以科技教育立国。而这种对教育的重视,最终得到了远比它的投入为多的回报,充分利用了经济增长要素中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递增效应,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四是借助于外力完成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彻底现代化。德、日两国在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彻底现代化,是在二战以后借助于外力完成的,德、日两国作为二战战败国,由美国对其进行的强制性民主改造,使德、日由最初强权推行的赶超模式最终回到了市场体制下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从而使其工业化任务得以彻底完成。五是重视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转换。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在短短的20多年里,先后经历了以电力、钢铁为主导,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导,以汽车、家电为主导部门的几个结构快速转换阶段。

日本的工业化之所以能快速跟上,除了上述因素,其重要原因还在于善于向国外学习。一是向国外学习先进文化。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通过明治政府的强力引导,以全盘西化为代价,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观念,引进了德国的模式和民族文化,在一个集权政府的领导下发展农业,鼓励现代工业的发展,开放港口,加强对外贸易,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向现代经济的转轨。二是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特别是二战之后,日本采取了积极性战略促进本国技术进步,从1956-1970年,只花15年时间和60亿美元,就引进了13955项新技术,掌握了先进国家要用50年时间和2000多亿美元的代价所发明的先进技术。日本引进技术的成功,还在于其不盲目引进技术,少引进成套设备的引进政策,为避免多头重复引进,日本还实行了集中审批。因此,日本在引进技术方面堪称工业化国家的楷模。

(四)新加坡工业化回顾

新型市场经济国家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经济快速增长关键在于能否利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和在实践中验证的成熟经济发展理论,结合自身实际特点,找到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道路。用经济增长要素分析方法来剖析此类国家的代表—新加坡工业化历史进程,可以清晰地勾勒出经济增长要素在工业化过程中主导经济持续增长的步调。

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国土狭小,资源稀缺;人口增长迅速,失业率高达10%;经济上高度依赖转口贸易和英军基地服务业;制造业十分薄弱,缺乏工业技术和资金。针对这种情况,新加坡政府提出改变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走工业化道路。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加坡基本走完了工业化路程,成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1.起步阶段(1960年-1965年)。1960年起,新加坡政府提出多项工业化政策,颁布《新兴工业法案》和《工业扩展法案》,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实施进口替代工业战略,解决失业和经济结构单一问题;实行进口配额制度,保护新兴工业。1961年成立经济发展局,推行工业化政策、招商引资。同年大规模开发裕廊工业园,鼓励各类企业进园。随着大批服装、纺织、玩具、木器和假发企业的建立,新加坡工业化进程全面展开。1960年到1964年,GDP年均增长5.3%,工业企业发展到100家左右,制造业在GDP中比重从12%增加到14%。

2.劳动密集型阶段(1965年-1979年)。1965年,新加坡工业化进程受阻。由于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国内市场骤然缩小,原料供应受到极大限制,区域贸易中心的地位受到印度尼西亚的严重威胁;开支庞大且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英军基地计划撤离;进口替代工业政策受到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新加坡政府提出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和金融业。1965年以征收进口税取代了进口配额制。1967年颁布《经济扩展法案》,对出口厂商提供减免所得税的优惠,缩小进口商品的征税范围和进口限额范围。同时,政府通过财政和中央公积金等措施为发展出口导向工业积累资金,对缺乏资金和专业技术而无法经营的私人企业实行国有化。1968年成立裕廊城市管理局、机械工业管理局和国家贸易局,加强对工业贸易的引导和管理。政府还通过了雇佣法令与工业关系(修正)法令,加强对劳资双方的约束,进一步改善劳资关系,为工业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证。这期间,软饮料、砖土陶瓷、玻璃、印刷、木材、橡胶、纺织、电子部件业获得迅速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形成,增加了国家经济收入,解决了民众就业问题。1965年到1979年,GDP年均增长10%,失业率降至3.3%,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5%增加到27%。

3.资本密集型阶段(1979年-1985年)。1979年新加坡劳动力供应一度紧张,工资成本持续增加。周边国家以较低的商业成本吸引外国投资者,成为新加坡引进外资的有力竞争对手。新加坡的经济结构重组和向高附加值领域发展的要求极为迫切。为此,新加坡政府连续3年提高工资,减少劳动力的有效需求,用提高劳动成本的方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采取各种投资和税务优惠政策,扶持技术密集型企业,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行自动化、机械化和计算机化,使工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发展。在这期间,新加坡的经济有起伏,制造业由于高工资政策,出口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但研发、设计、工程、信息科技等行业逐步兴起。一批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石化制造业的国际著名跨国公司陆续落户新加坡,资本密集型产业获得迅速发展。1979年到1985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6.8%,每个制造业工人创造的名义附加值增长6.9%,技术工人占总劳动力比例从11%提高到22%。

4.技术密集型阶段(1986年-1998年)。80年代中期,新加坡经济发展步入成熟阶段。资源制约、工业成本增加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科技基础薄弱,来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此,新加坡政府提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加强科技基础建设,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1991年到1995年投入20亿新元实施国家技术发展计划,1996年到2000年又追加投入40亿新元实施国家科学技术计划,发展高科技基地。在这个计划的带动下,一批科技型企业成长起来,电子业发展成为制造业的龙头,到2000年其产值已占制造业的48%,电子产品出口占国内产品出口的55%,使新加坡成为全球重要的集成电路、芯片和磁盘驱动器的生产基地。二是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计划。政府适当调整工业政策,加强企业和产业间的合作,选择一些相互关联的产业建立整体产业集群赢利领域。通过产业集群的竞争,形成产业集群内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计划实施后,西方五大石油公司加强在新加坡的投资,使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石化和工程公司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和壮大。三是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制造业的兴旺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此间,新加坡的金融、交通、商业、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被公认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跨国公司落户新加坡的数量超过5000家,许多具有地区总部职能。1986年到1998年,GDP年均增长8.4%。金融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由20%增加到26%。1987年到1998年,科研人员和工程师达到1.27万人,增长了13%。高技术产品出口价值由1990年的240亿新元增加到1998年的620亿新元。

5.信息化及知识密集型阶段(1998年至今)。从90年代后期,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加坡政府提倡研究生命科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为此,重组国家科技局,更名为科技研究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建立起新加坡的科研基础设施,来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工作重点是在新加坡推动世界级的科学、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项目,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同时,设立全国科学奖学金,吸引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为解决科研资金问题,科研局属下的生物医药研究理事会和科学工程研究理事会负责提供专项资金,资助各研究院、大学、医院和专科中心的科研计划,并且密切跟踪各项研究的进展,以确保研究能有实际的用途。目前,新加坡已成为区域信息科技枢纽,全球前100家信息科技公司已有69家在新设立分公司。

新加坡工业化发展进程,具备经济增长要素依次递进,有机结合的典型意义,对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工业化的发展

 

我国工业化的早期探索,可以追溯到清末的“洋务运动”,历经了20世纪初的“实业救国”,官僚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由于没有发展工业的稳定的国家政治局面,我国的工业化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从1952到1978年,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工业化。这一时期,工业产值从1952年的349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42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达13.1%,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43%增加到75%,一些现代化的、大型的包括钢铁、汽车、石油、化工在内的工业企业不断建立。

这一阶段国家建立了一套包括金融管理体制、外贸外汇管理体制、物资管理体制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在内的资源配置制度,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实现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目标,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最高曾达到66.6%,其年均增长速度为18.7%。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工业化迅速推进并没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按1952年、1957年、1959年、1965年、1970年和1978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霍夫曼系数(表3-1)综合考察表明我国应处于工业化的第三阶段,按国际标准人均国民收入至少要在1500至10000美元之间,而实际上在这些年份里,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见图3-1),到1978年工业化尚未进入第一阶段。从工业化的基础农业方面来看,一般来讲,当霍夫曼系数下降到2左右时,每个农业人口所提供的商品粮至少可供养30个人,当霍夫曼系数下降到1时,每个农业人口所提供的商品粮可供养60人以上。而我国每个农业人口所提供的商品粮可供养的人口,在最高年份也不过为1.11人,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的内在要求。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和重工业发展的战略不利于我国各经济增长要素推动工业化的进程。一是从工业化的资本要素来看,实行的是内生型的模式。我国的工业化是在一个经济落后、基础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农业和农民提供。1952—1978年,国家依靠农业积累的资金累计达到了4237亿元左右,年均约171亿元,占国民收入积累额的比重,除1978年外,都在30%以上。在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体制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重工业,而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投入则相对较少,造成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1952—1978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工业化的进程缺乏农业基础。资本投入缺口无法得到有效补充,有限国内资本产业投入失衡,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二是从人力资源来看,大部分劳动力还在从事着简单的农业劳动,无法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重工业形成的生产能力专业化程度高,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较高,但吸收的劳动力低于轻工业,而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轻工业发展较慢,国家实行了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大量的农村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流动和择业受到严格限制,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产值转换的速度,1978年工农业产值比例已由1952的3∶7变为7∶3,但城乡人口的比例仍为2∶8。三是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这种超常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严重影响技术进步。由于在工业化初期人均国民收入很低,我国工业化的推进采取牺牲农业和轻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然后在用重工业装备农业和轻工业的方式,使大部分重工业形成于几乎同一时期的技术水平,当用这些重工业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时,这些技术已经是落后的了,如果用这些落后的技术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这便会造成整个经济体系的技术水平处于落后的状态;同时又没有用先进的技术来改造重工业,这又形成了下一个恶性循环。实际上,我国目前工业技术水平落后,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与这一时期超常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有很大关系。四是该阶段我国工业化基本上走的是相对封闭和高度保护下的全面进口替代道路,通过保护本国处于幼年时期的工业来促进工业化,然而过分的保护性贸易体制也使国内企业感受不到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从而不利于技术创新。

(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工业化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从此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工业化进程在新的体制环境下推进。1979年到1984年,我国开始重视优先发展轻工业,积累和消费之间关系趋于协调,在轻重工业关系得到初步调整之后,及时制定了能源、交通、农业科学技术等战略重点产业的倾斜政策。1985年到1992年,我国工业化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重工业的比例关系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内部结构却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低附加值、低技术水平行业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长期以短缺为特征的供求状况开始发生转变,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一次社会性的商品供过于求现象。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终于由以计划取向为主的改革转向以市场取向为主的全面改革新阶段,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共同成为资源配置的手段,且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逐步扩大并占具优势。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并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综合钱纳里、赛尔奎因、艾尔金顿和西姆斯等人的实证研究成果,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第一阶段。一是从人均GDP或GNP看,按购买力平价(PPP)方法计算,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1999年我国人均GNP为3291美元,根据我们的计算2001年我国人均GDP为3772美元,换算为1970年美元,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第一阶段;二是从工业产出在GDP比重看,以当年价格计算,2001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5.2∶51.1∶33.6,由于结构偏差的存在,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高于一般模式中工业化完成阶段的相应水平。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出比重1995年下降到20%以下,也标志着工业化进入了中期的第二阶段。三是从就业结构看,2001年,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50%、22.3%和27.7%;与一般模式比较,我国就业结构水平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虽高于初期阶段,但尚未达到中期的第一阶段;四是从工业结构看,我国的工业结构变动,经过改革前的重工业化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补课,基本上完成了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但在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主的高加工度化阶段转变中,消费品工业过度扩张,而重加工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和发展,导致高加工度化阶段一直停留于一般加工工业为重心的时期,不能持续升级并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的比重很高,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的比重较低,这种工业结构水平所反映的工业化进程,只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这一阶段的改革和开发政策以及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使得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资源得到较为有效的配置,促进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一是从资本要素看,我国工业化的资本积累机制发生了变化,国家积累的比重下降,企业自身积累比重上升,出现了集股积累的新形式,同时通过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充分利用国际的资源、资金和条件,缓解了我国工业化的资金短缺,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达50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0300多家,合同外资金额达691.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实际吸收外资近468.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吸收外资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2002年开始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引进外资量最大的国家。二是从人力资源看,随着轻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开始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新增加的劳动人口转向第三产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均收入的提高。1978年到2001年,我国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人口比例由70.5∶17.3∶12.2,上升到50∶22.3∶27.7。三是从技术创新角度看,改革开放使工业化的持续动力有所增强。工业化是一个以技术含量高的机器体系为特征的物质技术基础取代以技术含量低的手工劳动为特征的物质技术基础的过程,是一个技术进步的过程,技术创新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工业体制1978年也开始了改革:一方面塑造国有企业独立的商品经济生产者地位,增强了有了独立的经济利益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促进非国有工业的发展,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增强了技术创新的压力。四是开放改变了我国的市场条件,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由分割变为接轨,国内市场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的有机部分,国际竞争压力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也使我国能通过技术引进获得后发优势。利用先行国的资本、利用低工资优势使产品打回先行国市场,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技术引进和资金流入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增长速度,促进了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三、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化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经济渐进式增长方式和相应理论带来冲击和挑战,也为我们跳跃式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增长各要素如资本、技术、科学与知识、人力资源等都赋予了新的涵义,要素内部也更加细化、充分认识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准确把握其内涵规律,成为我们工业化进程超常规推进的关键所在。

(一)经济全球化与工业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世界经济进行结构方面的调整与转换,商品和服务、信息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和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世界经济出现了三个特点:一是跨国金融交易急剧增长。1980年全球资本交易量仅为5万亿美元,1992年急剧上升到35万亿美元,2000年则可能超过80万亿美元。二是全球贸易量迅速增长。1990年至1999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但同期全球贸易出口量年平均增长率却达到6%。三是全球生产迅速一体化。跨国公司全球投资,在全球展开生产经营活动。1997年,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及其他活动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GDP及贸易的增长速度,其海外子公司销售额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的出口速度。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化方式的转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范围进一步由一国或地区的内部转向全球,要素由过去在国(地区内配置变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市场原则优化配置,资源向优势地区流动。跨国公司为适应全球化的市场,已经开始进行产业重组。这对于市场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将是严峻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得工业化的方式已完全改变,发展中国家基于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所形成的比较优势难以维持其竞争力,需要寻求新的竞争优势。企业家素质、创新技能、技术水平以及对外部市场的渗透力等因素的重组,可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些因素往往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跨边境非资产形式的商业合作等外部联系而得以加强。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增长,但是其好处并不一定平均地扩散到每一个国家,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地位的改善。在过去的1985-1995年,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制造业和工业竞争力上取得了进步: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7.4%增加到19.8%;向工业化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占工业化国家制成品进口总额的比重由11.6%增加到18.5%;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工业的出口份额由44.7%增加到58.7%;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份额由24.5%增加到38.9%。但是,不同的地区其收益程度不同,1985-1995年,拉美国家和加勒比海地区向工业化国家制成品出口的份额从3.3%下降到2.9%;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向工业化国家制成品出口的份额则从6%上升到11.1%。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需要仔细地分析其利弊,制定正确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化

美国通过科学与技术创新及其积累,在20世纪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2001年“9·11”事件之前。美国已连续取得了125个月的高速经济增长。美国人把这个时期的经济特点称之为“网络时代”或“新经济”等等。新经济使美国工业化生产方式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以柔性生产商品与服务的生产组织方式来替代传统标准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以知识为基础的就业人数(高中后,职业学校或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上升,贸易与直接投资增加,新兴企业家兴办公司的快速成长,企业竞争剧烈,竞争者间的合作加强,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创新与产值的增长,人力资本(智力、品格、教育与训练)是促进创新与增长的主要源泉。新经济是多品种生产的经济。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大为缩短。二是信息技术革命。美国认为人们业已通过了机械的工业化时代而进入到新的数字时代。

欧洲及经合组织对这段时间的经济特征则用了“知识经济”的名词。经合组织1996年“以知识为基础经济”的报告前言中指出:“经合组织的经济日益依赖于知识与信息。人们现在认识到知识是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其后果是人们对经济业绩中信息、技术与学习所起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与关注。”知识经济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新的分析方法把知识直接包括在生产函数中,而传统生产函数的主要变量是劳动力、资本、材料与能源,而知识和技术对生产仅是外生变量。二是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由于知识中某些要素能被进一步地整理、编纂而导致当前时代的特点,被标志为信息社会。在这社会中,大多数工作人员都从事于生产、处理与分配信息编纂的活动。三是知识网络与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经济包括信息与知识的创造、扩散与应用。知识的有效收集与应用成为了企业与国家经济总体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因此需要建成一个网络式的社会,各种社会主体之间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同时在科学、工程、产品开发、制造与销售间也有大量的信息反馈,从而促进创新。企业寻求把创新的成本与风险分摊给大量的机构,从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获得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关键技术部分,并分担制造、销售与分配的资产,该种综合关系称为“国家创新系统”。三是知识与就业。知识经济的一个特征是其劳动力市场需要更高技能的工作者,他们也能得到更高的工资。受教育者与高技能工作者更有价值,而低技能工作者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其他新技术正在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可获得资金(包括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和信息,促进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以资源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出口型工业转变,技术的更替往往为跳跃式发展提供机遇。但是,也面临挑战:由于工业、科技基础薄弱,加之自主研究开发成本越来越高,知识和技术更新越来越快,创新能力越来越集中到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低工资不再能成功地保持竞争力,发展中国家资源加工或“三来一补”型工业制品的竞争力减弱、利润降低;能否成功采用更多的新技术成为竞争胜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

                             历程与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业化的“三大模式”比较

 

我国工业化建设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建国之后的前20年间奠定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由农村和农民提供的资金积累和劳动积累形成的。从建国初期的156项工程到50年代大办工业,再到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线建设,大量农民工几乎是无偿地为建设工业化国家进行劳动。据统计从1952到1978年,我国利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进行支付转移等形式从农村农业部门积累的工业化建设资金累计达到4237亿元,几乎等于当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额。

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在全国农村普遍兴起,我国工业化出现了城乡并举的双轨格局。乡镇企业从1984年到1997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0%,1993年还创造了年增长65%的最高记录。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高于国有工业,也高于个体私营企业的增速。目前,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1/4,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的38%。乡镇企业的兴起,意味着农村工业化的兴起。

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两个三角洲地区,先后出现了三种新兴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这就是“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这三种模式不仅推动了本地区的农村工业化,而且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工业化的典范。然而,这三种模式产生的背景、经济主体、运作机制都有很大不同。①

(一)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模式”

“珠江三角洲模式”得力于大规模引进香港等地的外资,以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其突出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珠江三角洲模式”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模式”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发展起点。由于中央把深圳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和衔接香港的桥梁,给予特殊经济政策,使得深圳毗邻香港地理位置的优势迅速转变为一种巨大的经济势能,在较短时间里发展成为实力最雄厚的经济特区。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深圳市的迅速崛起、产业链的延伸,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便成为香港和深圳两市的生产基地。

2.“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基本动力是以深圳为龙头的区域极化效应和扩展效应。20多年来,深圳的发展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接受香港(包括世界其他地区)高经济势能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辐射和扩展功能;二是吸引国内其他低经济势能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极化功能;三是迅速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展、扩散的功能。这三种功能和效应在较短时期内相互发生作用的结果,便出现了“珠江三角洲的奇迹”。

3.以出口导向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是“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基本战略。“珠江三角洲模式”充分利用了毗邻香港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出口导向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充分利用外来直接投资和国际市场,使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的地区。

(二)以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为主的“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诞生在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密集度最高的江苏,其特点是:

1.“苏南模式”是一种源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它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包括生产因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1990年代开始,苏南模式在向珠江模式看齐,推行了“三外(外资、外贸、外经)齐上,以外养内”的战略,这个地区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开始迅速上升,接近珠江三角洲模式。

2.“苏南模式”突出特点在于乡镇集体企业之组织形式。“苏南模式”的核心和主体是乡镇企业,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1995年后,苏南的乡镇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到目前为止,80%以上的乡村两级企业已完成改制,集体资产的比重降到40%以下,一大批产权明晰的私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建立。由此可认为,苏南模式的内部特征又有“温州模式化”的趋向。

3.“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从为大中城市的工业配套和拾遗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大量接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助于消除工农差别,推动城镇化建设,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出口创汇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苏南模式逐渐遇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如城市工业的挑战、三资企业的挑战、民营经济的挑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短缺经济时代的隐去,乡镇企业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大批企业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并带来许多问题。这样,苏南地区又开始了一场新的发展革命,这一次的改革强烈地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使苏南地区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完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如构筑区域特色优势,发展园区经济;大力招商引资,实现外向型经济的高度集聚;推动农村城镇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并使之后来居上等等。可以说,目前苏南地区的发展道路,既有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的特征,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概括。因此,有专家称这一“新苏南模式”为“苏南无模式”。

(三)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基础的“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就是在农村发展非公有制的非农产业,积极鼓励千千万万的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市场风险,而且完全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当地企业通过市场建立了紧密的分工协作。其本质特征在于市场化和民营化,将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改革和发展在区域经济变革中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以发展小商品起步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

1.“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是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的繁荣成就了“温州模式”的辉煌,同时自身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温州全市现有2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股份合作制企业2.4万家、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合作公司2.4万家、私营企业4000多家、13万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8.8%,工业产值占96%,税收占了70%,外贸出口额占了95%以上。

2.“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从日用小商品起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使温州本身在一定程度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温州的许多当家产品,如、眼镜、皮鞋、剃须刀、打火机等都是小商品,但温州的民营企业凭着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协作,却实现了小商品大市场、小配件大配套、小产品大行业、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集聚。像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徽章厂本来是一个小作坊,但经过多年发展壮大,金乡徽章厂不仅包揽了大批包括驻澳门部队在内的国内军警徽章业务,还把生意做到了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并先后接下了为英国、俄罗斯、沙特、阿根廷等国家军警生产制作军徽的业务。现在该军徽厂都已成为了一个小型的联合国各国部队的军徽陈列室。又如生产低压电器的德力西集团还把生意做到了发射神州五号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其生产安装低压电器、成套设备。由于出色的产品及服务,集团董事长胡成中还被获邀观看神州五号升空盛况。温州人就是这样一直扎扎实实地做原来并不为人所看重的小商品生意,专心、用心的创业精神为温州人在市场上赢得了尊重。

3.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市场进入管制逐步放松,而计划经济以及长期坚持的重工业发展的战略使轻工业消费品呈现出严重的短缺。因此,随着市场的开放,在利益的驱使下由大量私营企业组成的轻工业生产大军很快就形成了。许多精明的创业者从很不起眼的小商品中赚取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并开始逐步做大、做强

在这个过程中,温州政府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政府思想解放,把“三个有利于”思想与实践有机结合;政府分阶段制定不同政策引导、指导经济发展,八十年代末“温州造”出现质量问题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对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土地、人才等问题尽力协调、解决;政府通过总体规划、开发工业园等措施引导民营产业合理布局;通过行业商会将各种企业联合组织起来。这些措施为温州发展初期小规模、低水平的个私企业的兴起创造了基本条件。

(四)三种模式的比较借鉴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这三种典型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推动和支撑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基本模式。从三种模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推进工业化可资借鉴的经验:

1.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是选择适合本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基本前提。从三种模式可以看出,即使在同一类型的地区,由于区位和资源禀赋的差别,导致发展的多样性和明显的差别性。其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有很大不同。而这种差别是各地区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2.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与本地区的特殊情况相结合。这三种发展模式遵循了工业化过程的一般规律,首先是从加工组装的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为工业化、现代化积累资金,逐步提升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和资本资料产业发展。但是,“珠江三角洲模式”并没有局限于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它不仅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霍夫曼定理”所描述的由消费资料产业为主向资本资料产业为主的转变,而且跨越进口替代直接进入出口导向阶段,高度的外向化使其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密切,比我国其他地区提前与世界市场接轨,外向型经济是推动这一地区的根本动力。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广东五十年》、《广东统计年鉴(1999、2000、2001、2002)》

 

3.发挥地区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的作用,提升产业竞争力。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断改进工艺和设备,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被我国这三种模式的发展所证明。一村一镇甚至一个城市,生产一种或者几种相关的产品,形成“资讯产业基地”、“家用电器生产基地”、“中国鞋都”、“低压电器之都”等,其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4.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与综合要素的比较中选择主导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已经不是局限于本地区,不是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和条件来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而是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高度,从技术、信息、资金、知识、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比较中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创新,使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以高速度的发展,大大推进了工业化的进程,都先后走向与世界接轨的外向型经济。

随着国家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体制背景的变迁,各种模式已经开始趋向融合:传统的“苏南模式”基本趋于终结,产权明晰化和经济外向化已逐渐成为新时期“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民营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化和民营化已逐渐成为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

 

二、珠江三角洲传统工业化发展阶段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江门市、中山市、东莞市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市、惠东县、博罗县,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四会县和高要市①。区域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2001年末户籍人口达到2336.79万人,分别占广东省的23.20%和30.89%。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在广东省、全国中的作用不断得到加强。到本世纪初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980年和1990年的76.3倍和8.6倍,而实际利用外资额则分别是1980年和1990年的140倍和9.2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从1980年的50%左右迅速提升到2001年的超过80%,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6%提升到接近9.0%;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1.78%,远高于同期9.6%的全国平均增速和19.55%的全省平均增速,也超过了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期的平均增长速度。近年来发展速度虽有所放慢,但整体上还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不仅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持续时间较长的地区之一,更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广东五十年》、《广东统计年鉴(1999、2000、2001、2002)》

 

 

 

 

 

 

 

4-1  珠江三角洲与全省、全国GDP增长速度对比图

(一)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初至1980年代末)

改革开放之初,适值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大调整,亚太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香港产业开始向外转移,珠江三角洲凭借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大力接纳外来资本和“三来一补”企业,开始迈上快速工业化道路。

在此期间,政府施行简政放权、“放水养鱼”思路,大力鼓励和扶持镇、村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发展初期,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村镇指向”。很多镇村利用土地以及与国际资本之间的深厚渊源,独立对外自主招商,大力引进“三来一补”企业,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1985年底,珠江三角洲共有9000多家对外加工装配企业,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小城镇中。由于工业化的超常规发展,规划滞后,城镇工业布局相对散乱,与工业生产发展和城镇建设所要求必须配置的市政与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

(二)扩张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后期)

1980年代后期,广深铁路的技术改造复线建设以及广佛、广深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珠江三角洲区域性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1988年开征城镇土地使用费以来,城镇建设初步走上了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的轨道。1992年小平南巡,引发了新一轮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扩张高潮。各城镇在继续引进“三来一补”企业的基础上,大力扩张投资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引进资金和引进技术和设备,并拓展境内融资渠道,乡镇、民营企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区域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多元经济模式逐步形成,各地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工业企业(集团)不断涌现,工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区域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在此阶段,珠江三角洲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飞跃。1989年开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占据了主导地位,广大城镇成为以现代加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地区,初步建立了一个外向度高、具有较强生产和配套能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的城镇工业体系。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进程。到1993年,珠江三角洲建制镇已经发展到416个,城镇人口达到385.85万,分别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长了13.9和1.97倍,城镇化水平达到30.51%。在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资源耗费严重等。

 

三、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一)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内涵

珠三角工业化模式的具体内涵,从区域整体看,由香港和珠三角共同形成大珠三角 模式;从区域内部看,珠江三角洲各市、县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采取了各具特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多元化经济格局。

1.大珠三角模式—“前店后厂”

大珠三角模式的典型表现是“前店后厂”,即营销以香港为主,生产以珠江三角洲为主的生产经营体系。香港提供资本、技术、机械设备和管理,进行销售、设计,珠三角提供劳动力和场地,进行生产和组装。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已有80%以上香港厂商在珠三角投资设厂,吸纳了约300万外地从业人员,比香港制造业劳动力总数高出了3倍以上。

“前店后厂”是港澳和珠江三角洲之间形成的一种要素互补的发展方式,港澳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了工业北移,腾出了更多的土地、资金和人力进一步发展金融、贸易、旅游、航运等第三产业,加强了港澳在这些行业上的调控中心作用。珠江三角洲接收转移出来的加工制造业,充分发挥区域土地、人力资源优势,依靠港澳的生产服务,促进了港澳产业转型和本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前店后厂”的内涵和空间经济联系范围是不断升级扩展的,区域化的分工格局正向全球化方向迈进。

“前店”已经变得全球化了,投资者已经从港台地区拓展到发达国家,服务对象也拓展到全球。现在,珠江三角洲的外贸出口总额已占到全国1/3强,与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除了香港、澳门,还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等地区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往来,进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而且也开始积极开拓俄罗斯、中亚、中东和非洲的市场。早在1999年,珠江三角洲的外贸出口总额就达到了674.39亿美元,占全省的86.8%,占全国的34.6%;实际利用外资120.20亿美元,占全省的83%,占全国的22.8%。2000年珠三角的出口量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2%,出口额达847亿美元、进口额达7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为121.76亿美元,均居全国各大经济区之首,外向依存度达94.9%,反映出珠三角企业已大踏步融入国际化。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为珠三角地区成为世界工厂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在珠三角范围内存在三种工商语系和三种货币;这里已经建立了强大的现代物流运输中心;成片的城市群已经在崛起并在城市群中形成分工;这里的海外华人占全国的2/3,拥有2000亿美元的资产实力作为后盾;全国的1/3的打工族聚集在这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多元文化;拥有250万专业技术人才,在五大产业上领先全国。

后厂”也成为了全球化生产的重要环节,来自世界各地投资者纷纷到此投资设厂或合作生产。到2002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的254家已在珠江三角洲投资或设立办事处,投资超过一亿美元的企业有140家,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地区总部或采购中心超过100家。特别是日本,已有超过3000家投资商进驻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已取代香港成为日本电机电子产业的重要投资聚集地,单2002年就吸收日本投资额达7.2亿元。

“前店后厂”的垂直分工模式,是经济合作初期两地优势互补的一种特定形式,促使区域生产体系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得以整合形成,从而在起飞初期迅速获取了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区域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方面促使香港的产业结构从8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形态转变。1984至2003年间,香港制造业雇员由90万下降至17万,同期服务业占本地产值由67%上升至87.5%。另一方面,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和电子电气部门为主的工业结构。而“大珠三角模式”即在已有的基础上,走向一种深度的分工合作,制度、联系、流通环境、诚信、效率等成分逐渐渗透在这种协作中,影响日深,两地已经构成一种水乳交融的共生关系。

2.源型发展模式

源型工业发展模式,是指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类型。珠江三角洲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市东部部分地区等的工业化主要是以外源型发展模式为主,深圳市的宝安、龙岗两区和东莞市是其典型代表。

东岸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更为接近香港,并且有便捷的陆路交通联系。1980年代中期香港开始将产业大量向内地,尤其是珠江东岸转移,带动了东岸小城镇“三来一补”性质企业的发展,并逐渐培育出外向型的城镇发展模式。

源型发展地区,以外向型产业为主导,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企业以外资、合资和股份制企业居多,工业产品以电子、通讯、服装、玩具、制鞋为主体,产业结构轻型,行业门类广泛,而且在一些区域已形成连片的产业集群,尤其是通信、视听、电脑部件生产行业具备了较大规模和配套优势。通信产品以深圳为龙头,以大型程控交换机为主要产品,以技术上的群体突破为特点,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华为0.8机、中兴1.0机、金鹏0.6机、巨龙0.4机被称为“四朵金花”;视听产品以彩电、音响、VCD、DVD机为主,深圳的康佳、创维,惠州的TCL,广州的乐华,四种品牌全国闻名、世界知名,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电脑产品以东莞为基地,以台商资本为主体,形成了庞大的电脑生产基地,企业多达1800多家。但是同时也存在不同城镇产业同构现象。

源型发展地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主要依靠镇、村两级开展招商引资、发展生产性投资、规划兴建各开发区等,区域(市、县)政府主要承担宏观管理以及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小政府、大服务”特点比较明显。这种管理模式有效地保持了地方经济活力,但整体协调能力不足,发展建设缺乏秩序,城镇面貌较为混乱。

3.源型发展模式

源型城镇发展模式,是指以内生型经济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类型。这种发展模式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包括佛山、南海、顺德。中山、江门及广州西部地区等。由于西岸地区各地发展条件有异,不具备珠江东岸毗邻香港的优势,因而具体发展模式也有所差别。如南海以发动县、镇、村、联户、个体五个层次齐转动著称,顺德是以集体经济发展为主,中山则以组建国营大企业“舰队”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为特色。

西岸地区在农业社会时代的发展领先于东岸地区,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国有企业也有较好基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岸地区偏离港穗经济发展主轴,区位条件不如东岸,迫使各地城镇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尽管外资、合资和股份制企业仍占有很大比重,但内源型工业企业数量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贡献远大于外资企业。

改革开放之后,顺德首先发展现代农业,使集体的经济实力得到加强,为镇办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原始积累。地方政府选择经济实力较强、机制较为灵活的镇办集体企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充分开拓和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展高技术产业(家用电器系列产品),形成以“中间带动两头的局面”。可见,顺德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将市场经济、开放经济、负债经济和规模经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走出了一条大工业、大经济、大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该地区充分发挥了作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二传手”的优势,凭借先行一步的市场地缘优势,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全新的理念及时尚消费品引进来,启动内需,大做国内市场。电子、家电、家具、建材、化纤等企业遍布珠江西岸地区,出现了“粤军”扛着“洋洋炮”大举北伐的盛况,乐从的家具、顺德的家电、南海的陶瓷、中山古镇的灯饰、沙溪的牛仔布等蜚声全国市场,近年来更是走出国界,出口额日渐攀升。珠江西岸的佛山、珠海、中山、江门是我国的黑色家电工厂群,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格兰仕微波炉竟高达50%,美的电风扇也占有30%的份额。

(二)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基本特点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模式的基本特点包括:地方政府有相对独立决策权、自身利益和竞争压力;外向型企业有相对独立性产权结构,乡镇企业具有相对排他性产权结构;具有受惠于外向型市场资源优势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具有通过内外市场互动,充满活力的迅速向计划体制渗透的市场。

1.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责、权、利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能够在改革开放以来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获得了指导和推进发展地域经济的主动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中央、广东实行了“财政包干”的“特殊政策”以及逐级放权的管理体制改革,使各级地方政府都享有较大的财政支配权,有自己可以支配的相对独立的利益,可以对市场、资源灵活应对,敢于创新,从而培育多层次的地方利益主体,使它们走上了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的舞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发展本地区经济方面有了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选择和自主决策的弹性空间。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和政绩考核,使地方政府的行为常常带有现代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的某些特点,分权改革后的地方政府在某种意义上承担了这一时期的模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和企业家的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各级地方政府肩负着推动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动员资源的能力远远超过各类企业,向银行贷款的信誉远在各类企业之上。地方政府在作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决策时,能够作出比中央政府部门更具前倾意义的判断,主要因为:一是在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在实现发展目标,推进经济改革和发展时处于一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竞争对手就是珠三角的其他县市(镇、村等),竞争的胜负直接的关系到地方政府首长的个人利益,为在竞争中争取主动,他们会考虑选择符合本地区资源禀赋结构的发展方式,包括资源配置方式,这样也就形成了各具发展特色的工业化模式。二是地方政府的决策者常常比他们的上级部门更靠近基层,靠近活跃变化着的生产力要素。因此,在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绝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政府直接投资或由地方政府担保贷款而发展起来的;甚至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也是由地方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得以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在区域性市场的形成、外部市场的开拓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区位和政策优势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发展模式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外向型经济。由于珠江三角洲独特的区位条件,在改革开放前,其与毗邻的港澳地区客观上构成了一个落差很大的区域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后广东先行一步的特殊优惠政策环境,使港澳资本连同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管理等,借两地落差形成的势能,大规模地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使得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大量本地农村劳动人口走进工厂,并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港澳和外国资本,在珠江三角洲和当地以及外来务工的劳动力相结合,开始以“三来一补”企业,后来以“三资企业”为载体,使珠江三角洲由原来的农业区变成了工业区,实现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包括资金、技术、劳力以及市场等在内的外来资源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从一开始就面对国际市场,逐步形成了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带动国内市场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3.乡镇企业及经济组织创新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模式的又一典型特征是以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体。三资企业是外部引入的经济组织形式,而乡镇企业的崛起则是通过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特殊道路,借助三资企业的引入促进自身组织的转型,是珠三角地区经济组织创新的主要内容。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与全国包括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一样,曾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缓慢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才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但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更多的是与上海等地的国有企业系统相互结合,受其扶植、影响而成长起来;而珠三洲实行的工业化道路是从农村工业化入手的,通过“筑巢引凤”、“借鸡下蛋”等方法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工业。乡镇企业的成长,则是自身发展与外部资源的引进相结合,既通过原有的社队企业内部组织的转型促进创新,也通过对外部组织制度的引进、学习和移植进行创新,按市场导向原则对原有的经济组织进行改造,并通过引进制度的标准化和本土化,逐渐走向以自主性为主的制度创新。珠江三角洲以发展乡镇企业为突破口,把农民稳定在这片土地上,使其安居乐业,这种新工业化不仅没有侵犯农民的利益,而且保障和增加了农民的利益,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4.形成了内外联动的市场体系

珠江三角洲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高,而且是内外联动、多层结合、以外为主、双向接轨的市场化发展过程。随着市场体系的基本发育完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成为我国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结合部,一方面大量国内的出口商品由其直接或经港澳等地转口到国际市场,而海外进口商品又经珠三角地区大量地输送到全国各地;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制成品除了大量出口外,带动了这一地区的进口替代产业,生产出了大批当时国内极为短缺的新兴消费产品并迅速向国内市场扩散。“内外联动”的市场效应,使珠三角经济迅速向国内外市场拓展。

珠江三角洲新工业化进程中,市场经济能使珠江三角洲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了优化配置,将不同的所有制、不同国别、不同属性的资金和不同的生产要素转化为一股强大的动力,抓住各种发展机遇,迅速推进经济的腾飞。

 

四、珠江三角洲传统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条件

 

(一)特殊的地缘、人缘和历史渊源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环太平洋经济区域的一角,又是我国大陆南部的海边,位居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我国前沿地带的一个大流域经济区。香港、澳门是珠江三角洲的前沿地区,经济起飞较晚的珠江三角洲可以利用香港、澳门的资金、技术、管理和设备等,以及已经建立起来国际市场、金融、信息等网络的优势,采用资金、技术、设备借用,市场、金融、信息桥梁的策略,加速发展本地区的工业和其它事业。

区位人缘优势。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江、西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交通较为便捷;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拥有数百万的海外侨胞,“五邑”地区就是我国最最著名的侨乡。港澳居民80%以上原籍也是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同一种地方方言,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也基本相同。他们的赤子之心和对故乡发展的殷切期望,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准备了大量的启动基金和模仿效应;另外该地区向来与海外经济联系紧密,为本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条件。

经济发展的继承性,珠三角自明、清两代以来手工业发达,如金属冶炼业、纺织业、制陶业、造船业等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该地区自明清以来就是海外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经由这里运往世界各地,因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是我国历史上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港口城市。珠江三角洲在外经商、创业的人数以万计,很早就有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倾向。

政策观念优势。珠江三角洲人的思想虽然也曾受到传统体制下传统观念的束缚,但他们与外界(特别是港澳地区)联系较为紧密,加之具有悠久的工商传统,所以在观念接受、转变过程中立即显示出自身的优势。自改革开放试点以来,该地区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能深刻理、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利地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尤其是为坚持改革的市场导向提供了先决条件,充分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二)香港制造业转移

香港的工业化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此之前,香港一直是一个转口港,其经济主要是充分利用优良港口、各种基础设施以及国际贸易关系网,从转口贸易和航运中获利。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西方国家实施对华禁运使香港经济陷入危机,转口贸易一落千丈,香港被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自己投资建厂生产产品外销,以发展经济。轻型产品加工制造业于50年代崛起,并在60-70年代迅速膨胀发展,最终成为香港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和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香港工业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在60-70年代,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6.5%和17.5%。

80年代开始,香港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明显放慢,表明香港经济在数量上的工业快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同时已经扩充了经济实力与市场功能的香港经济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香港的转口贸易、金融、信息服务业在制造业这个过程中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升级对香港形成的竞争压力,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加快了引进外资的步伐,集中生产一些香港已逐渐丧失竞争能力的产品,成为香港新的竞争对手。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和产业转移的国际压力,迫使香港制造业开始向外扩散,进行新一轮的产业转型。

改革开发20多年以来,数万港商陆续到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投资办厂,目前在内地设立工厂的香港企业约有6.3万家,其中5.3万家在珠三角。香港企业在珠三角聘请的工人高达1000万人,珠三角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使广东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现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采购订单有80%落户珠三角。

(三)政策条件

1979年开始的农村体制改革,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大量富余劳动力陆续转往第二、三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提高了农村人民的购买力,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

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的试点为市场经济改革积累了经验和方法。由于中央把深圳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和衔接香港的桥梁,给予特殊政策,使得深圳毗邻香港地理位置的优势迅速转变为一种巨大的经济势能,在较短时间里发展成为实力最雄厚的经济特区。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深圳市的迅速崛起、产业链的延伸,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便成为香港和深圳两市的生产基地。位于深圳特区内的布吉镇,更是具备了承东启西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在市场经济体制上进行了试探和改革,在管理体制上主要采取了政府中的层层放权和政府向企业放权简政,实行政企责任分开的逐步改革。乡镇企业由于具有某种范围内的“公有性”,具备某些传统经济要素,这就决定它的发展可以为计划经济体制的拥护者所接受。乡镇企业也具备了市场经济的因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具备了在与外商合作、引进外资过程中扮演着实践者角色的条件。

 

五、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面临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掌握资源的能力在下降,政府职能需要转型

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推进和市场化经济的建立,各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地区经济所能掌握的传统资源正在慢慢消失,例如对集体经济的乡镇企业等经济实体的决策权随着企业改革、政企分开而丧失;对银行的权威随着金融改革而变得力不从心。如今,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发挥其在经济中的作用的唯一重要资源,但是这种资源也在慢慢地减弱。地方政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再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但是政府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平台却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完善,这就减弱了地方政府在新的形势下的活力和作用。地方政府对经济所能掌握的资源如何扩充和升级将是珠江三角洲继续保持地方经济活力的重要内容。

乡镇政府和乡镇企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分权化的政企合一”关系,在工业化初期,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发挥地方权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又有利于保证乡镇企业在市场化过程中平稳过渡。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深入和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完善,这种政府“越位”现象已经显示出其明显的缺陷。

(二)传统资源优势正在丧失,新的资源优势没有确立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资源优势——政策、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正在随着我国的全面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逐步消失、减弱,然而在传统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经济却没有形成新的资源优势,整体竞争力趋于相对下降。珠江三角洲的企业明显缺乏危机意识,没有看到珠江三角洲的企业群体已经到了关键的战略调整期,过去曾有的地缘优势、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还没有转化为更加牢固的经济优势和品牌优势。一些企业自我满足,固步自封;追求暴利,追求超常规发展是这些企业的特征,而不善于参与国际竞争,不善于驾驭金融、资本工具;在技术上只崇尚借鉴,不善于创新;重视科技人才,轻视管理人才;人文社会发育不全。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是现实存在的,而机遇却是潜在的,不确定的,珠江三角洲已经失去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并有可能在没有抓住改革时机、消除潜在忧患的情况下沉沦。可见,珠江三角洲企业发展存在着普遍的问题——根植性不强的原因正是传统优势丧失、新的优势没有建立。而且,这种根植性不仅仅是指企业的归属性,根本上是指营造一种企业根植的综合环境。

(三)珠港之间区域协调机制需要建立和完善

改革开放之后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形成的“前店后厂”模式充分利用了两地的优势资源,促进了两地之间经济发展,一方面使得香港成功的进行了产业升级,生产者服务业成为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发展了本地经济。“前店后厂”模式的不断演进发展,使得港珠之间成为了唇齿相依的一个经济实体。如今,在香港还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时候,珠江三角洲不断吸收香港的产业转移,如生产者服务业、房地产业、商业等,并承担着更多“前店后厂”中的“店”的角色,这其实是对香港经济的一种“掏空”,是一种内耗型的产业转移和合作,对香港处于低端生产环节的中小企业冲击很大。

另外,珠江三角洲内部城市群之间产业联系不紧密,产业发展方式雷同,彼此之间恶性竞争增多,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地区域协调机制的调控,导致了区域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土地的粗放型经营、区域间基础设施的不协调及重复建设等问题。

 

 

 

 

 

第五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调整阶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经济“过热”状况受到遏制,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体制性矛盾冲突引致发展受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工业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出现短时的增长回落和市场低迷,之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加深,特别是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粤港澳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大量的外资继续涌入珠江三角洲,此时国家扩大内需、投资拉动政策的正面效应也逐渐显现,有效推动了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型。

在此阶段,结构调整成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的主线,各级政府强调地方产业的升级换代,并关注以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地方综合实力提高为目标的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和区域整合。工业结构得到一定的调整和优化,高新产业和重化工业的发展令人瞩目,从地方到区域整体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2003年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值超10亿元的镇194个,财政超亿元的镇68个。

这一时期,政府在管理体制和职能转变等方面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最突出的是各级行政区域在各自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或计划中纷纷提出集约化、园区化的发展建设道路,强调产业发展布局和城镇建设的规划控制和集约化规划发展思路,起到明显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在广东省、全国中的作用不断得到加强。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980年和1990年的76.3倍和8.6倍,而实际利用外资额则分别是1980年和1990年的140倍和9.2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从1980年的50%左右迅速提升到2003年的超过80%,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6%提升到接近9.0%;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1.78%,远高于同期9.6%的全国平均增速和19.55%的全省平均增速,也超过了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时期的平均增长速度。近年来发展速度虽有所放慢,但整体上还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不仅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最快、持续时间较长的地区之一,更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虽然也经历了传统工业化初期阶段发展轨迹,但并没有局限于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它跨越进口替代直接进入出口导向阶段,高度的外向化使其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密切,比我国其他地区提前与世界市场接轨,率先跨越式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转型到新型工业化道路。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广东五十年》、《广东统计年鉴(1999、2000、2001、2002)》

 

 

 

 

 

 

5-1  珠江三角洲与全省、全国GDP增长速度对比

 

本阶段,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具备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一些特点:

(一)外资仍然是工业化的主要动力,但开始向内源型转化

20世纪90年代起,珠三角的外资来源开始由较为单一的港资向多元化转变。1996-1999年,珠江三角洲利用外资多样化的格局基本形成;香港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台湾、新加坡、维尔京群岛的投资增长很快,日本、欧洲、北美洲的投资也在稳步增长。从贸易伙伴看,珠江三角洲的贸易伙伴也逐渐由通过香港代理转为直接对外。

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有所增加,珠三角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90年代基本保持在84%左右,独资企业引进外资数量大幅度上升,制造业开始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珠三角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注: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5-2  珠江三角洲实际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结构

 

在外资的示范和带动下,民营经济通过“技术模仿”、“生产配套”、“人才流动”等路径,不断发展壮大。不少民营企业家是靠早期在外资企业打工或与外商合作的经验起家的,专业镇经济的早期发展也往往与外资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南海盐步的内衣制造业、东莞大朗的毛织业和中山古镇的灯饰业,无不发端于外资企业。外资经济催生与加速了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外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有效地促进了外源经济优势不断地转化为内源经济优势,成为保持和增强珠三角工业化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

(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1.外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随着外资的进入,投资主体从香港企业到台湾企业,现在已经发展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推动珠三角的产业不断升级,90年代末期,珠三角开始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而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的探索。1996年以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开始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十大支柱产业中的两大强,并一直稳定地占据着前两名的位置,有力地带动了产业转型的转变。

 

 

 

 

 

 

 

目前珠三角已经从生产中心开始向生产服务中心转变,《财富》500强中有250多家企业已在珠三角投资设厂,国内外各大公司研发机构也纷纷加盟,外商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超过100家。

2.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广东省政府及珠江三角洲各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非常重要。除广东政府将高新技术产业定为全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外,广州亦以建设区域性资讯中心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此外,深圳提出了要把深圳建设成为中国重要高科技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而东莞则提出要全力打造为国际知名的电子资讯产品制造业基地。

为达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广东省及各地方政府都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在珠三角内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企业可以享受国家及地方给予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同等情况下优先办理出口退税,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实施便捷通关制度。此外,为吸引人才来珠江三角洲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政府先后发布了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有关税收政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鼓励出国留学高级人才来粤创业的若干规定》等指导性文件。

通过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珠三角正在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有机结合,鼓励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设公共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开发平台;鼓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竞争力;抓好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施和高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通过鼓励产业群的蓬勃兴起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推进科技创新,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优化,经济保持快速的发展。产业簇群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经济模式,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具有知识经济特征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们在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3.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新型工业化相辅相承

随着在珠三角投资的外资企业的不断升级,其就业构成也相应发生了变化。2000年,珠江三角洲在业人口比重居前5位的主导工业行业分别为: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13.24%)、服装及其它纤维制造业(12.31%)、金属制品业(8.4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8.3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8.19%),5大行业合计占工业在业人口比重的50.68%。与1990年相比较,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由第3位上升到第1位,服装及其它纤维制造业由第1位退居第2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仍居第5位,1990年在业人口比重居工业各行业第2、第4位的纺织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已被金属制品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所取代。珠三角工业主导行业在业人口比重的变化,说明主导行业的构成及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业化从初级阶段上升到工业化高级阶段。

珠三角工业化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丰富了劳动力资源供给,珠三角工业化发展发挥巨大作用。同时,随着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反过来将支撑珠三角的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人力资源匮乏,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主要来自香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当地的人力资源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一方面是中国的大学教育水平在迅速提高,珠江三角洲自身培养和拥有的人才开始大幅增加,而且珠三角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都留在珠三角工作,同时进入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的外地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当地人士也逐步掌握现代的管理知识,积累管理经验。90年代珠江三角洲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依赖外方的管理工作逐步出现分工,外方投资者自己从事决策和高级管理工作,而国际市场的开发、接单、运输和国际方面的财务工作,由香港的机构或者香港的管理人员担任,内部管现会计、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则开始从全国范围内招聘,外方管理人员逐步脱离了一般的制造管理程序。同时,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向本地企业的扩散也十分迅速,很多企业的创业者,就是原来在外资企业工作的高级主管。到90年代末期许多本地企业还聘请香港居民从事管理工作。

 

 

 

 

 

 

 

 

#因某些数据难以获得而且多数大专院校及全部重点院校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故以广东省的情况代替珠三角的基本情况

 

4.逐步开始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1)加大科技投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不断提高工业化的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力图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开始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并通过依靠科技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发挥科技进步与知识创新对资源的替代作用,转变以往过分依赖资源的高消耗发展方式。同时,在工业生产中提倡清洁生产,使原料和能源在“原料—生产—消费—二次原料”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综合利用。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的要求,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我省在循环经济方面起步较早,对于一些废弃塑料、金属、纸张等的综合利用已有非常成熟的回收利用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方面我省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如珠三角地区的垃圾发电产业就是循环经济的一种模式。另外,伴随绿色消费潮流的兴起,绿色产品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绿色标志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推行以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清洁能源和原料、资源循环利用为主要措施的清洁生产,既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又可以节能降耗,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后劲。

珠三角各地区也根据自身工业化发展情况,走出了一条切合地区工业化特点的环保生产路子。在这方面,佛山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陶瓷是佛山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同时也是污染大户,为了控制污染,佛山市近年来积极采取措施,在陶瓷行业推动废水循环使用,减少废水排放量。通过对陶瓷废水的化学再处理,令水中细小的微粒变大易于沉淀,再经过清浊分流,去除了沉淀物的清水可以重新用于陶瓷生产。据悉,因为沿江陶瓷企业排废严重,佛山市政府每年都要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清理江南北大涌的淤塞。但在推行新技术后,河自1999年最后一次大规模清淤后,至今没有淤塞。

有关人士为企业算了一笔账:原是污染大户的华鹏陶瓷厂,日耗水量达1.3万吨,1998年2月该厂投资445万元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后,同年底该系统就节约用水381万吨,减少水费开支约200万元。日处理水量达2万吨的东鹏陶瓷厂,使用污水处理系统后,单每日就节约水费近2万元。环保部门统计,佛山市区40家实行废水循环使用的陶瓷厂每年可节水3200万吨,节约水费2818万元。目前,佛山市已有60%的陶瓷厂建成了这种技术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

2)进一步加强环境和资源保护

在全省的统一部署下,着手编制《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并全面展开珠江综合整治。加强医疗废弃物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得到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火电厂脱硫工程全面启动。使得珠三角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耕地得到有效保护,耕地连续实现占补平衡。

从去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对环保工作做了三项重大部署。第一,全面启动了珠江三角洲环保规划。由张德江书记担任总顾问,全国环保方面的院士做规划顾问,黄华华省长担任规划领导小组组长,确定了环保工作的目标:到2010年要把珠江三角洲九个市全部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并发展相应的环保产业,特别是污水处理率要达到70%。到2020年,要把珠江三角洲建成国家的生态城市群,这个要求更高。同时还启动了全省的环保规划,并将粤港澳的环保规划其纳入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第二,启动了治污保洁工程和珠江综合整治。珠江综合整治以水环境整治为重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配套措施就是加强污水处理建设,包括东莞、广州、佛山,污水处理设施近期上得非常快,东莞市一下子拿出16个污水处理厂来进行招标。省委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定了协议,2005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45%以上,即500万吨/日,2002年我们的污水处理量是280多万吨/日,去年一年增加了101万吨/日,达到了390多万吨/日,这个速度是空前的。珠江综合整治除了污水处理以外,还包括垃圾处理、电厂的脱硫。广东省现有火电厂的装机总容量是3600多万千瓦,按照规划,必须实现全部脱硫。到2007年、2010年,我们都要逐步地根据规划来完成脱硫任务,还有垃圾处理厂,都有十分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珠江综合整治、治污保洁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的环保建设工程,这要通过我们的环保产业,通过环保基础设施的单个项目建设来实现这个目标。第三,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十大工程。十大工程里面有环保工程,发改委今年列入计划的环保投资有50多个亿,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得到较大的改善。

3)完善各项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信息优势以及华侨众多的人文优势,敢闯实干,开拓创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交通、能源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初步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沟通全省和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框架。至2000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0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06公里,一级公路3424公里,二级公路3704公里,分别占全省68%、63.5%和27.7%;公路密度为69.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5个百分点。铁路运营里程514公里,占全省26.5%,其中干线里程466公里。现有港口泊位254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1个,占全省80%;全区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0000万吨,约占全省港口吞吐能力的82%;完成货物吞吐量28137万吨,其中集装箱852.7万标箱,分别占全省87.6%、97.8%。现有航道823条,通航里程6448公里,占全省47%。输油气管道里程234公里,占全省的15%;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大民航机场2000年完成吞吐量1969万人,占全省的92.0%。目前,该区公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有所缓解;港口压船压港减少;民航运力基本适应需求。

未来20年广东还计划投2,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打造珠三角城际轻轨,按照规划,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级以上城市将全面连通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其中,在2010年,将新建广深、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走廊,并考虑广深铁路由三线增建第四线,并计划珠三角城际轻轨与香港及澳门进行连接。

在能源方面,2000年珠江三角洲能源消费总量达到6634.2万吨标煤,占全省的70.2%;全社会用电量983亿千瓦时,占全省的73.6%;有效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943.6万千瓦,占全省的69.1%。已形成较强的500KV、220KV、110KV输配电网,其中500千伏电网形成主干环形网络,并已延伸至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有500千伏变电站7座,500千伏变电总容量1200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总长度1164千米。建成城市输气主干管网2851公里,供气能力约125万户,用气户95万户。

在通讯方面,广东已成为内地通讯第一省,城乡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网络容量均居内地首位。此外,广州是中国三大国际电信出入口之一,中国互联网三大国际出口之一,也是京-沪-穗电信主干走廊的华南中心枢纽,其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都在内地处于领先水平。2001年,广州本地光纤网络达38万纤蕊公里,实现光纤到小区及部分大楼,数码化、宽带化、智慧化资讯网路在全国率先进入应用阶段。广州实现成为“国际化区域性资讯中心”后,将进一步加强珠三角地区的资讯优势。

该区水资源丰富,初步形成了以防洪为主,兼有排涝、供水、灌溉、发电等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该区是珠江水域东江、西江、北江三江汇合,八大口门流入海,河内纵横交错、水流条件错综复杂的三角洲河内网,资源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匀。珠江三角洲已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防洪标准的水利工程,西江下游有万亩以上防洪堤围14条,总长130公里;北江下游有北江大堤全长61.3公里;西、北江三角洲万亩以上的堤围71条,全长1876公里,大型水闸19座,建成锦江、镇海、大沙河、流溪河等4座大型水库及一批中型水库;东江下游有万亩以上防洪堤围19条,总长244公里。

在建设好现代化的运输、通讯和能源系统地同时,珠江三角洲各级政府也努力为来自全国各地地建设者营造一个舒适、完善的生活工作环境。20世纪90年代末期,珠三角的各城镇通过建立起来了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资金,包括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投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为城镇居民和外来劳务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也加强了对外来劳务工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保障外来劳务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外来工的素质,使外来劳务工成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珠三角在上述服务和工作上已经创造了一些经验,比如深圳等地建立的“员工村”、“员工服务中心”,省总工会的“三资企业女工健康服务项目”,深圳南山区“女职工服务中心”的“妇女健康快巴”,省妇联向外来女工提供的法律援助,中山市三乡镇的“流动人口女子学校”,等。一些跨国公司要求在生产自己品牌的企业实施“人权生产标准”和为员工提供生活及心理的帮助,还有些跨国公司将这种帮助扩展到员工未来的发展上,等等。

 

二、经济增长要素的提升推动了珠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进程

 

珠三角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获得了高速发展并成为我国及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经济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工业建设,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正进入一个调整阶段,准备走上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描述的那样,这是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的“新”是新在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但其发展规律不可能脱离工业化的基本规律,只要是工业生产都不可能缺少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三个核心要素。所以我们研究珠江三角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就不可能脱离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三个要素的提升所发挥的推动作用。

(一)生产要素与工业增长的理论分析

由于工业化是经济增长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工业化过程就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经济增长理论从其起源,及至现阶段不断完善与发展,均主要是以工业化进程为研究对象的,其本质就是探索工业化进程的内在规律。二者相互印证与推动,密不可分。

从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史看,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到当前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经济增长要素(Sources of Growth)的分析理论不断演进,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呈现出不断深入和递进的关系。50年代出现的哈罗德-多玛模型,60年代的索罗模型和丹尼森模型,以及近年来增长经济学出现的一系列新理论突破,产生的罗默的“收益递增的经济增长模型”、卢卡斯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和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等所谓的“新增长理论”(The New Growth Theory),都对经济增长的要素与源泉做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其对资本作用所作的深入研究,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并对多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1.早期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资本要素是经济增长要素的决定性要素

亚当·斯密的古典增长理论和哈罗德-多玛模型为前期经济理论的代表,其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把资本视为投入要素,增加投入量即可实现经济增长。

1)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没有资本投入,提高产量是不可能的。因此,增加资本投入就成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著名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增加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价值,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二是增进受雇用劳动者的生产力。很明显,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必先增加资本,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基金。”①斯密认为分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劳动在全部劳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中所占的比重是决定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增加机器的投入与劳动者人数的增加均是以大量的资本投资为基础的。因此,增加资本投入就成为工业化生产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亚当·斯密理论的突出贡献是确定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中资本要素的作用。

2)哈罗德——多玛模型也认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因素就是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进而可以得出资本是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的结论。

在哈罗德多玛模型的G=S/V的公式中,由于边际资本与产量比率或资本系数V被假定为不变,因而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S就成为唯一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②。哈罗德认为在资本开放的经济情况下,当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理想的经济增长率时,应当利用国外储蓄即外资来提高储蓄率,以补充国内投资资金不足。

同样,美国经济学家Roston也于195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以《经济史学家对现代历史发展的观点》为讲题的演讲中指出,处于传统社会的国家,只要把它的国民收入的15%至20%储存起来,用于投资,增长率就会迅速提高,从而就能通过起飞阶段,达到实现现代化的成熟阶段。并且提出用引进外资的办法可以用来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使其净投资率达到10%以上,从而实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Roston的理论和为发展中国家所提出的刺激经济发展政策,其基本出发点就是认为资本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唯一要素。

2.技术进步论:技术进步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独立要素

本世纪50年代末,索罗等西方经济学家对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的理论提出了异议,建立了一个与哈罗德模型观点相反的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源泉的模型。索罗模型和丹尼森模型提出了第二个经济增长的源泉,将技术进步因素做为一个独立的变量加入到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使劳动和资本这两个生产要素在给定投入量的前提下,所生产的产品产量比以前增加了,由此被称为“技术进步论”。技术进步论认为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改进,导致劳动力和资本的效率提高,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是导致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索罗模型在增长模型中,加入了一个独立的“技术进步”因素,并区分了经济增长的“增长效应”(growth effect)和“水平效应”(level effect),后者的作用是在不增加要素投入(即式中后两项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通过改变生产函数即提高增长路径(growth path)的位置来实现长期、均衡的经济增长;同时索罗还在实证分析中通过测算得出技术进步对总增长率贡献大约为87.5%,并据此确立了“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增长”的观点。索罗的这一研究在经济增长理论史上打破了“资本积累决定经济增长”的观点,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丹尼森等人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证实了索罗模型的观点并得到了一个新的重大发现:在经济增长计量中,一些国家经济的总增长率远远大于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长率,产生了一个“余值”。经济增长的这个“余值”无法用要素投入来解释,丹尼森只好将它归结为“技术进步”。余值的发现,说明资本和劳动投入对总增长率的贡献逐步减少,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但是当目前增长经济学进入对世界经济的总体分析阶段时,技术进步论及索罗的新古典主义理论框架被认为已不适应于分析“国际经济增长比较研究”。

3.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以知识和智力保证经济持续增长

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人力资本可以产生“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进而形成递增的收益,消除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可以保证长期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理论补充和发展了技术进步论。舒尔茨运用古典经济学的资本概念,将资本细分为常规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认为通过对卫生、教育等方面投资,可以增强人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提高人口质量,使一般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认为由于人力资本产生的收益递增效应可以提高资本收益率和工人工资水平,因而人力资本理论可以用于分析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问题,解释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原因,解决发达国家比穷国、白人比黑人、城市工人比农村工人的收入水平高这个国际经济学界的难题。

由于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应用于人口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增长理论中只是作为一个影响产出增长的要素,尚没有被提高到象技术进步那样的独立因素地位,也没有提出一个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增长模型。因而在增长理论的研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

4.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知识与人力资本成为独立要素

经济增长理论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美国经济学家Paul Romer和Robert Lucas以及英国经济学家M.PG.Scott等人,运用数学化、微观化的新方法,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对索罗的新古典主义模型提出批评的基础上,分别于1986年、1989年和1991年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进一步发展了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逐步形成了目前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新经济增长理论”①。其贡献是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开辟了增长源泉和经济增长方式理论的新领域,为各国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

1)罗默模型-知识和人力资本使整个经济规模收益递增。罗默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本不仅能自身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保证着经济的长期增长。

由于知识积累已取代物质资本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用于研究与开发部门资源的多少决定着其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的高低,因而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必须在研究与开发部门多投入资源以提高知识积累率;同时它还将劳动投入划分为一般意义的物质劳动或“原始劳动”(Raw Labor)和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人力资本两种形式,认为只有人力资本才能促进经济增长。这是舒尔茨人力资本论的补充和发展。

2)卢卡斯模型使人力资本成为独立分析因子。卢卡斯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因子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更加微观、个量的分析方法,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和索罗的技术进步概念结合起来并具体化为“每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认为只有这种特殊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才是产出增长的真正源泉。

3)斯科特模型-明确资本与技术进步要素的关系。斯科特模型说明,产出的增长率主要取决于资本投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英国学者莫科(J.Schmookler)关于技术发明专利史的研究也表明,技术进步源泉是资本投资,因而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斯科特模型的意义有两点:一是说明了资本投资与技术进步关系,即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从而对经济增长发生决定性的作用;二是它同时强调了经济增长中知识和技术对劳动力质量和劳动效率的重要影响,这使得它既是一个强调资本积累作用的模型,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古典主义资本决定论模型。

(二)实证分析:经济增长要素演进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珠三角的发展过程中,地方的主要职能不是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而是提供生产的场所和管理生产环境,除土地及厂房、基础设施等土地附着物外,其它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市场大部分是外来的和对外的。外来劳动力、国际先进技术、资本和本土资源、环境的互动,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1.资本要素:外资处于主导地位,逐步走向多元化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没有经历从农业积累起步的一般过程,走的是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主要依靠的是外部力量驱动。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成为全国吸收外资最多、也是最成功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尽量利用外向型经济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信息网络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配合,避开了国内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管理不善、市场不灵等方面的劣势,直接发展外向型经济,然后在不断的学习、模仿中发展民族工业,实现了工业化发展的跨越式发展。

1)外资促进了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努力,珠三角已成为全国吸引外资最多、最成功的地区。1980年到2001年的二十几年时间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075.67亿美元,占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5%,占全国的21%。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41.92亿美元,占广东省的90.08%。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超过45%。在外贸总量上也一直保持增长。

 

 

 

 

 

 

 

 

 

 

注:各类统计年鉴;“-”表示缺失数据

 

 

 

 

 

 

 

 

 

5-3  珠江三角洲外贸出口总额变化图(1978-2001)

 

2)外资来源逐步走向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起,珠三角的外资来源开始由较为单一的港资向多元化转变。可以认为,在与香港的互动合作中,珠三角奠定了容纳全球资本的基础,利用外资逐步走向多样化。1991-1995年,台资开始以较大规模进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重占到了3.00%。1996-1999年,珠江三角洲利用外资多样化的格局基本形成;香港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台湾、新加坡、维尔京群岛的投资增长很快,日本、欧洲、北美洲的投资也在稳步增长。从贸易伙伴看,珠江三角洲的贸易伙伴也逐渐由通过香港代理转为直接对外。但总体来看,香港仍然是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港资占珠江三角洲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5%以上。

 

 

 

 

 

 

 

 

 

数据来源于广东省历年统计年鉴

 

 

 

 

 

 

 

 

 

 

 

 

数据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整理并用广东省五大贸易伙伴来替代珠三角的五大贸易伙伴

 

3)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主要的利用外资方式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珠三角利用外资以外商其他投资为主,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引进的外资占当时引进外资总额的一半以上,引进了大批适用的技术和设备,扩大了出口,增加了外汇收入,也解决了就业问题,但中方在投资或经营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进入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开始成为珠江三角洲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中方开始通过合营合资的方式直接参与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提高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效果和投资能力。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对外借贷在外资

总额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合作经营方式有所下降,“三来一补”比重进一步下降,珠江三角洲已有能力直接到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自主安排投资方向和承担全部投资风险。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却有所增加,珠三角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90年代基本保持在84%左右,独资企业引进外资数量大幅度上升,制造业开始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珠三角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4)企业多元化格局形成,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国有经济与港澳台投资经济地位完全逆转,股份制经济和外商投资比重逐步上升,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开始向多元化格局演化。

 

 

 

 

 

 

 

 

5-4  珠三角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

 

珠三角民营经济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十分迅速,处于全国前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11月,个体、私营企业总数达到177.01万户,其中私营企业达25.01万户,占全国私营企业的1/9,注册资本3060亿元,私营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均居全国第一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11月,民营企业累计出口额已达36.6亿美元,占全国私营企业同期出口总额的30.2%。

与广东大步跨入重化工业时代适时对接,众多民营企业“大炼钢铁”的新热潮如火如荼。民营企业番禺裕丰钢铁公司,已在珠海高栏港投资10亿多元建设省内首个大型民营钢铁基地,年产将达1000万吨。民营钢铁企业的后来居上正在改变广东钢铁业的版图。

家电大王何享健统领美的进军客车业,电池大王王传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92%的股权,东莞老板翟文亮与马来西亚宝腾集团合资5亿美元在虎门制造莲花跑车……广东民企挺进汽车工业的造车运动也在风起云涌。

民营企业升级的另一标志,是一年多来一浪高似一浪的资本运作热潮。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以各种方式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广东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借壳上市呈现加速上升之势。至2003年6月底止,全省民营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有6787家,上市的民营企业有15家。此外,一年来全省还有1467家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大批国有资产被盘活。越来越多广东老板不再满足于靠自我积累做生意,开始舞弄资本神杖,在内地、香港甚至国外股市上呼风唤雨。传统的家族企业开始打破"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封闭观念,走向产权开放,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通过资本联合,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以张德江为代表的广东决策层洞察大势,适时引导广东民营经济升级转型。他们一方面通过大力改善政治、政策、法制环境,振奋民营企业家阶层开展长线投资的信心和恒心;另一方面通过对民营资本开放国家法律政策未禁入的各种投资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兴办实业,进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新行业。道路桥梁、能源、重化工等基础产业,水厂、铁路等公用事业,往日这些对“私”字头企业来说可望不可及的领域,一年来都纷纷敞开了大门。连首年投资29.9亿元以上、要求投资方有12亿净资产的广珠铁路项目,也向民企抛出了诚邀联合投资的绣球。

2.技术要素: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珠三角历来以农业为主,“桑基鱼塘”的生产经营模式,使珠三角成为“鱼米之乡”。从80年代初期开始就不失时机地接受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大转移,大大推进了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在短短时间里走完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甚至一百年走过的路程,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成为决定性因素,并创造了经典的“前店后厂”经济模式,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推动着产业结构的优化。

1)珠三角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技术装备得到了有效提升。珠三角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积累了庞大的现代制造业基础和规模,成为一个高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之一,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电信设备、家电、五金制品、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至这一地区。例如珠三角东部目前已形成1200亿至1300亿元规模的连片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基地,仅IT产业部分产品的产量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0%至40%,是亚洲地区电子信息业最密集的地方之一。而广州、佛山(南海、顺德)、中山、江门、珠海等地则以机械制造为主体,产品主要有空调机、电冰箱、洗衣机、洗碗机、微波炉等。2001年,珠三角经济的外贸出口908亿美元,占全国的1/3,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6万多家,占全国的1/7。

珠江三角洲产业的集聚效益吸引了更多的外来资本,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投资主体从香港企业到台湾企业,现在已经发展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推动珠三角的产业不断升级。90年代末期,珠三角开始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而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的探索。1996年以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机械器材制造业发展迅速,已稳占十大支柱产业前两名地位。但在珠三角制造业的装配、制造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稳定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目前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停留在制造生产环节上,已经逐渐从生产中心转向生产服务中心转变,《财富》500强中有250多家企业已在珠三角投资设厂,国内外各大公司研发机构也纷纷加盟,外商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超过100家。

 

 

 

 

 

 

 

 

 

2)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注入新的动力

珠江三角洲各级政府在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内设立了6个国家级、4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级软件园、12个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还批准认定了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和珠海中山大学5个大学科技园,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2002年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更被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家委员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自1991年成立以来,每年以超过40%的高速发展,至2002年珠三角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达4,000亿人民币(477亿美元)出口300亿美元,领先于内地其他地区。1992至2002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平均每年增加40.2%至4,300亿人民币(519亿美元)。

据悉,今年珠三角产业带3季度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4145亿元,同比增长33.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05亿美元,同比增长49.6%。其中,电子信息领域产值占62%,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92%,其中深圳占43%,珠三角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珠三角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超过4,000种,主要集中在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四大技术产业。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国三成多。

在高新技术产业强劲的影响效应下,珠三角民营企业开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今年广东省民营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同比增长50%,出口增长5.6倍,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截至2001年底,珠三角地区有民营科技企业近5000家,其中高新科技企业574家,占全省高新科技企业总数的47%。民营科技企业持续13年高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都在30%以上。有一大批企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如广州中力集团、深圳的海王集团。

 

 

 

 

 

 

 

 

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又激起了技术创新的热情。珠三角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正不断增强。2001年企业共申请专利4,056项,获得专利授权2,978项。2001年广东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2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6项、应用技术成果562项、软科学成果11项全年共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15项,全省登记公报的省级科技奖励212项,通过省级鉴定的科技成果241项。高新技术产品中,由企业自主开发的占54.7%,依靠境内自身技术力量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81.2%,技术来源于内地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其他机构的占26.5%。2002年,在全省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中,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的占4.7%,国际先进水平的占19.2%,国内领先水平的占35.0%,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所占比例为58.9%。在高新技术产品总数中,有专利产品1387个,占总数的26.25%。其中,发明专利产品318个,实用新型专利产品610个,外观设计专利产品293个,国外专利产品166个,分别占专利产品总数的22.93%,43.98%、21.12%和11.97%。专利产品实现产值1899.29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0.4%,其中国外专利产品产值为514.08亿元,占10.9%。

 

 

 

 

 

 

 

 

 

 

 

 

 

 

 

 

 

 

 

 

 

 

 

3)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向非农化方向调整,整体结构不断优化。1979—2001年间,珠江三角洲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由1979年的26.88%下降到2001年的6.00%,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在绝大部分时间维持在45%—50%之间,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79年的27.91%上升到2001年的44.85%。

 

 

 

 

 

 

 

5-5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图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广东五十年》、历年《广东统计年鉴》

 

(三)丰富廉价优秀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工业化道路的演进

改革开放之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珠三角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最为基本的劳动力资源,加上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形成了珠三角劳动力资源巨大的蓄水池。随着珠三角工业化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丰富了劳动力资源供给,珠三角工业化发展发挥巨大作用。同时,劳动力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为珠江三角洲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人口总量大幅增长,暂住人口成为总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①总人口达415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8%。与1990年相比,珠三角总人口增长了94%,年均递增6.45%,增长速度分别是全省、全国的2倍和6倍以上。2000年香港、澳门人口为722万,大珠江三角洲人口为4872万。

1990-2000年间,在珠三角人口增长总量中,暂住人口占91%,构成人口增量的主体,2000年珠三角聚集了广东省85%的暂住人口,逾190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6%以上。与1990年相比,暂住人口增长了11.34倍,年均递增27.53%。暂住人口中的82%集中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的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四市。

2.劳动力适龄人口增长速度快

省内外大量人口,尤其是劳动力不断地迁入、流入,使得劳动力适龄人口快速增加,在全区暂住人口中,有94%为劳动适龄人口。2000年珠三角16-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4.14%。劳动适龄人口规模比1990年增加了1.92倍,年均递增10.91%,比同期总人口年递增率高出4.7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了15.9个百分点。

在珠三角总人口中有63.71%为在业人口。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分别占在业人口总量的39.5%和60.5%,在业率分别为46.71%和82.24%。

3.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珠三角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其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比重从1990年的46∶28∶26,转变为16∶55∶29,第二产业在业人口比重已高于多数发达工业国家第二产业达顶峰时期,说明珠江三角洲已经从工业化初级阶段进入到较高工业化程度的社会,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尚不充分,可能会对第二产业的深化、升级产生制约。

4.就业构成随工业主导行业升级而变化

随着在珠三角投资的外资企业的不断升级,其就业构成也相应发生了变化。2000年,珠江三角洲就业人口比重居前5位的主导工业行业分别为: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13.24%)、服装及其它纤维制造业(12.31%)、金属制品业(8.4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8.3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8.19%),5大行业合计占工业在业人口比重的50.68%。与1990年相比较,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由第3位上升到第1位,服装及其它纤维制造业由第1位退居第2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仍居第5位,1990年就业人口比重居工业各行业第2、第4位的纺织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已被金属制品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所取代。珠三角工业主导行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说明主导行业的构成及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发生了较大变化,工业化从初级阶段上升到工业化高级阶段。

5.高素质人才缺乏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留学生集结寻找工作及创业机会,这些留学生都是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精兵强将,能够独当一面。此外,珠三角每年还从国内其他地区引进大量的人才,以深圳为例,从1996年开始,深圳每年从国内重点大学引进1万名大学生,从2000年开始扩大到2万名。

珠三角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2001年广东全省共有157个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的高新技术技术企业自建研发机构,30家企业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广东用于研究和开发的投入达到了248.8亿元人民币,其中企业投入占了70%;而深圳市的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2.9%。

截止到2000年底,广东拥有专业技术人才205.9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238人,专业人才总量居内地第二位,还聘请外国和港澳台专家8万多人次,吸收留学生5000多人。广东高等院校(主要是在珠三角)数目、招生人数、在读人数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深圳、珠海、东莞、广州先后启动大学园区计划,未来5至10年,珠三角将成为中国智力最密集的大学园区。

(四)政府分权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把中央给广东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具体化: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从分权改革入手,利用分权体制本身所具有的竞争性因素及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方面的优势建立模拟市场体制,作为向市场体制过渡的阶梯,为有序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开辟道路。对下更加放权,充分调动企业和地方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的积极性。在这种放权的背景下,逐步形成了市、县、区、镇、村政府主导经济的格局,充分发挥了地方政权的活力,有效动员和配置资源,催生规模效益,缩短工业化进程;使珠江三角洲能借助外力,实现新的跳跃,促进了区域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设施、公共福利的协调发展。

珠江三角洲劳动力资源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就业结构转变等原因,逐渐出现了成本提高和结构性短缺。为了使工业发展保持传统的低成本优势,保证劳动力的供应和素质提高,珠三角的许多城镇主要采取了高级人才引进和外来民工流动的策略,蓝印户口、暂住证、警务责任制①等一系列劳动力管理方法相继出台,在客观上保证了珠三角工业化模式的继续发展。

在土地资源日渐稀缺的情况下,一是通过工业扩散来寻求更多的发展用地,主要的方法是对污染、产品档次低的企业进行限制和外迁,以及加强相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工业发展向落后地区渗透;二是通过土地的相对集约使用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如兴办工业园区和发展专业镇。

 

三、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措施

 

虽然珠三角地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新型工业化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还缺乏实践的经验。尽管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但是我国是在工业化进程还没发展成熟的情况下同时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建设,要面临很多新问题,要有创新的发展思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还要继续探索,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

(一)推进企业信息化,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珠江三角洲应进一步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加快建设政府与社会事业信息网络,推动全社会信息化。加快信息化步伐,可以抓住企业信息化这个切入点,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广东省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已经实施,应按照总体部署,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1.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流程,实施财务、采购、生产、营销等各个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优化,实现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经营管理的实时化和运作过程的规范化。

2.在企业研制和生产信息化方面,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改进和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制、技术开发能力。大力开展企业研制和生产信息化,利用C3P、CAPP、FMS和数控技术等,改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改进和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制、技术开发能力。

3.积极稳妥地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电子交易系统,加快企业内部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步伐,推动供货商、制造商之间的电子订货、电子转账和票证自动处理,逐步实现网络营销。

4.加强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依托现有的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中介机构等,建立和完善行业性信息技术服务机构,并重点向产品相对集中的专业特色镇延伸,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机构。加强企业信息化的软件及系统集成研制,尽快建设企业信息化工程监理和评估、检测机构,发挥专家组作用,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

技术进步要素是重要的经济增长要素,是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因子。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是加快信息化建设,进而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1.确定支柱产业、战略产业技术创新重点,建立扶持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产业技术创新。在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医药等产业,集中力量实施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动珠三角大中型企业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模式的创新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开发和实现产业化能力的提高。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走产学研联合之路,积极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人才资源为加快推进珠三角新型工业化服务。积极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建立健全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立技术、贸易、人才培训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中心。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及各种创业活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逐步加以吸收、创新,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道路。

2.增强技改观念,加强技术改造。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在技术装备改造、工艺改进创新、产品水平提高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制定相应鼓励措施,引导企业技改积极性。财政技改资金的使用要突出新型工业化的特色,重点用于信息化、振兴装备工业、名牌战略、推动流通现代化、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领域。宣传和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各项政策,包括国债支持技改政策、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减免进口增值税、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的产业政策等。

3.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发展面向新型工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应着重培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培育一支高素质的高级技工队伍,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国际化程度

按照《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制定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措施,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增强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等新兴支柱产业的实力,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汽车、医药、造纸等有潜力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珠三角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1.优先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由组装加工型向制造与服务协调发展型转变,使珠三角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基地。一是集中力量突破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设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新型电子元件和光电子器件研发生产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发制造出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信息化提供优良装备与服务。二是鼓励珠三角有实力的企业在移动通信、光通信、宽带高速的网络设备、高清晰电视、平面显示产品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新一代电子产品的开发,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重点建设广州、深圳、珠海集成电路基地和广州、珠海、深圳、南海软件园,吸引国内外软件企业和科技人员向园区聚集,形成产业群体,实现产业化。四是提升加工产品的档次,推进从OEM向ODM的转变,加快由加工装配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变。五是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成为珠三角的先导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2.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加快发展汽车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通过股份合作和产权交换等形式,加大装备工业的战略性调整与重组、产业整合力度,做大做强装备工业。采取多种形式扶持珠江三角洲装备工业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提高装备工业对外开放水平。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发展装备工业重点区域,选择若干具有优势的行业领域,加快建设装备工业园区,制定出台包括土地等扶持优惠政策,建设良好配套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

3.加大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力度。按照珠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模式特点,还应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使人力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真正得到发挥。同时,用高新技术改进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实现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企业的运营模式,实现管理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实现产品创新。按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推动不同区域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周边,要利用高新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推动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起到领跑作用;次发达地区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改进生产过程,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信息化;山区重点是利用单项信息技术改造生产环节,推进生产过程的信息处理,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4.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大企业集团,优化产业、企业组织结构。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集中力量培育、保护、扶持和发展一大批驰名商标、名牌产品。以50户工业龙头企业和25户流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以优势企业集团为核心,通过划拨、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继续推进产业内以及产业之间的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作效率,实现超常规的发展。鼓励企业以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等要素,实施资本运作,加快产品扩张和资本扩张的力度,开展多元化经营。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产业配套和产业对接,提高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生产程度。

(四)形成源型和外源型经济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格局

1.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监管方式。着眼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以上市公司为重点,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规范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改组改造国有企业,通过产权转让、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多种形式,促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带动力。

2.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新水平。重点支持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型和农产品加工型的民营企业,不断加快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步伐,积极运用产业政策等手段,全面推动珠三角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条件,凡对外商开放的行业和领域,民营企业均可进入。加强对民营企业吸收外资的宏观指导,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与外商设立合资、合作经营企业,通过外商收购现有民营企业股权转为合资、合作企业,享受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政策。

3.充分利用珠三角经济外向度高的优势,抓住新一轮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源型经济的提高和发展。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增加出口。积极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跨国资本与技术,并做好与其生产、销售相配套和有关联的公司的投资引进,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特别是要引进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珠三角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积极引导加工贸易工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与本地企业的产业配套,逐步在珠三角扎下根来,成为珠三角制造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鼓励、引导、扶持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珠三角落户,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鼓励珠三角企业采取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形式,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等,不断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4.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争取到国际市场直接筹资,直接利用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中小资本。利用技术、品牌、管理等相对优势,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直接投资、设立研发基地等业务,逐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成长为跨国公司。

(五)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推动工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是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特别要加强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动企业向园区聚集,促进工业化的集约发展,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优势产业为基础,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和民营科技园。依托专业镇、大型工业企业或专业市场,建立特色工业园区。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增强园区聚集整合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建成具有较强带动力的示范园区。

2.全面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国家要求定期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促进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积极推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再生资源特别是废家电、废电脑、废电池和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化建设。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园区示范试点工作,对重污染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鼓励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提高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水平,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为污染防治提供技术保障。

(六)加强和完善管理调控,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做好规划、协调、引导、监督等工作。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强化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依法保护技术成果的权益不受侵犯。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按照“加强整治,完善制度,创造环境,分步推进,提高信用”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

 

 

 

 

 

第六章  布吉镇新型工业化

                              的起步

 

 

布吉镇的新型工业化是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天下集团有限公司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以信息产业推进工业化,使全镇的经济发展由传统工业化进入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目前,布吉镇新型工业化进程已走在珠江三角洲的前列,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与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生态化、国际化的协调发展。对珠江三角洲工业模式的典型代表-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进行具体剖析,可以更进一步地深化和总结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规律性认识,对其它地区甚至珠江三角洲本身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布吉镇概况

 

(一)地理位置

布吉镇位于深圳市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南邻深圳经济特区腹心地带罗湖区,距离深圳市中心4公里,距香港新界8公里,距盐田港20公里,距深圳宝安机场35公里。布吉镇是深圳市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要冲,京九铁路、广深铁路、平南铁路和深惠公路以及梅观高速、机荷高速、水官(龙岗第二通道)高速公路穿镇而过,使布吉镇成为粤东、闽、赣等地进入深圳经济特区的咽喉要道和主要门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面积与人口

布吉全镇总面积86.6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委员会、39个村民小组和15个社区居委会,现有总人口88.1万,其中常住户籍人口7.46万,常暂住人口之比约为1∶10。另有海外华侨、台港澳同胞、归侨1.2万余人。

(三)社会成就

2001年布吉镇被广东省统计局评为“广东省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00强镇”第一名。2000年2月22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布吉镇南岭村,发出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号召。2003年4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第二次视察南岭村,提出“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的要求,给全镇人民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二、布吉镇经济概况

 

(一)工业发展成就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布吉镇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历年来主要经济指标维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工业总产值更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03年,布吉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05.35亿元①,其中工业总产值405.13亿元。布吉镇的工业实力不断增强,已形成以电子计算机、通讯电子、五金机械、家私服装、食品饮料、玩具等为代表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加工生产程控交换机、电子计算机、电子、五金、钟表、制衣、鞋等50多类产品,1000多个品种,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国际市场。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布吉镇其它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90年代中期起,布吉镇的第三产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至2003年,布吉镇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0.34∶53.95∶45.71,基本实现了以第二产业为支柱,第三产业为辅助,第一产业为补充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

(二)经济发展水平位居珠江三角洲前列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布吉镇以传统工业化为基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工业结构性矛盾,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增加了就业和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截止到2003年,布吉在86.6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容纳了88.1万人,当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172亿元,税收总额29.36亿元,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23亿元,在布吉镇工业企业中有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先进技术企业23家、民营科技企业80家以及海关信得过企业156家,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布吉镇的经济实力已相当于一个内地发达的中等城市,而且新型工业化水平处于珠三角地区的前列。根据2001年广东省统计局有关评选,布吉镇被评为“广东省农村经济强镇综合经济实力200强”的第一名。

 

 

 

 

 

 

 

 

 

 

 

 

 

 

 

三、布吉镇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判断

 

研究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离不开对布吉镇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准确定位,而判断目前布吉镇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对于把握今后布吉镇工业增长速度和结构转变方向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剖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的现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本书前述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理论进行深入总结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总的说来,工业化进程的次序是从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开始,然后过渡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阶段,再到深加工工业阶段。虽然这种工业化进程的阶段顺次性是否可以跨越,在西方工业化经济理论中很少论及,但对一个生产力水平不平衡的农业大国的工业化来说,这种理论似乎隐含着不可能跨越的判断。然而,对于布吉镇这种局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却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步入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局部地区的工业化却可以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进入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这里的局部地区,是比区域范围更小的一个空间概念,是区域中的核心区域结合部,如区域中的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带。局部地区也可以理解为局部的区域和区域的局部。如果相关条件满足,局部地区工业化跨越发展是可行的。因为,局部地区具有不同于整个国家的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为区域工业化的集聚效应提供了基础,二是它具有更突出的非均衡性。这种区别于外部环境的独特的地方化特点,表现为独具的区域优势。因此局部地区工业化完全有可能违背一般的顺次性。布吉镇的发展就是局部地区工业化跨越模式的一个典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要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布吉镇从一个农业小镇一跃而成为广东农村经济强镇综合经济实力200强中位居前列的经济强镇。1978年,布吉镇当时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据着绝对支配地位,工农业总产值仅268万元;到2003年,布吉镇的产业结构比例已调整为0.34∶53.95∶45.7,第二、三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已相当接近。从布吉镇的工业化进程可以看出,其工业化过程已经跨越了重化工业这一阶阶段,从以轻工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逐步向以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型,其中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成长。这些特征,使布吉镇具备了后工业化的雏形。而布吉镇以华为、新天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又使布吉镇的工业发展明显带着新型工业化的印迹。

为更深入了解和把握布吉镇工业发展状况,借用配第、克拉克、钱纳里等人的理论和模式,进一步分析布吉镇的工业化阶段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变量是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程度。

(一)人均收入

1986年到2002年,布吉镇经济总收入、经济纯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发生了很大变化,到2002年,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30373元。如图6-1,这表明,布吉镇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5-5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图

 

(二)产业结构

2003年,布吉镇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为0.34∶53.95∶45.7。从数据上看,布吉镇在产业结构上呈现“二多一少”,即工业占比重多,第三产业占比重多,农业占比重少,布吉镇已进入工业发展成熟期。

在第一产业当中,布吉镇农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0.25%,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常住人口的比例也仅为0.13%,可见,农业在布吉镇国民经济中仅处于补充地位,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

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的比重中超过一半,占53.95%,工业企业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两者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超过90%以上,第二产业已经成为布吉镇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从第二产业的内部构成来看,在布吉近2000家工业企业当中,若按数量划分,电子、五金、机械、家私、服装、食品、玩具等为代表的传统工业企业占了九成以上,而以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企业不到一成。然而,从布吉镇工业总产值的构成分析中可以看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天下集团有限公司、兄弟亚洲厂等规模企业的产值超过60%。因此,布吉镇第二产业发展带有明显的龙头企业规模效应,对布吉镇的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

第三产业包括了为生产服务的如金融、保险、交通、仓储、通讯、广告、咨询、教育、培训等服务行业,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如房地产、购物、旅游、娱乐、福利等行业。布吉镇第三产业占三大产业的比重为45.7%,比例并不低,但从布吉镇第三产业的构成上看,房地产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50%。到2003年,布吉有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67家,已建及在建的20层以上的高层楼盘有70多幢,多层住宅1200多幢,在建和已建的商品房达5万多套,共有花园34个,房地产开发面积占深圳市的五分之一,累计销售商品房面积600余万平方米,外销占深圳市外销总量的四分之一,表6-2为布吉镇近四年房地产销售情况。与房地产业的发展相比,布吉镇第三产业中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其它产业层次结构偏低,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够合理。

 

 

 

 

 

 

 

 

(三)就业结构

工业化的推进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工业经济的特征所决定的。从2002年布吉镇劳动力在各产业分布的情况看,仅有0.13%的劳动力就业于农业领域从事农业生产,其余的皆从事非农业劳动,这其中,有59.47%的劳动力从事于第二产业,其余的40.4%从事第三产业(图6-2)。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的集中,表征着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方式为工业或者第三产业,由此引起非农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布吉镇的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呈现出工业社会的特征。

 

 

 

 

 

 

6-2  布吉镇2003年劳动力就业结构 

 

(四)城市化程度

布吉镇的城市化程度较高,2002年,布吉镇原籍农业人口有290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88.1万人的3.92%,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是1∶10。布吉镇原农业人口除保持全国统一的农村村民自治体制外,其生存方式与生产方式已脱离了传统农耕生活。在实际的就业人口中,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多是外来工,不足总人口的1%。2003年,布吉镇供电量20.3亿度,供水量6221万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0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41亿元,银行存款余额131.38亿元、银行贷款余额66.80亿元(图6-3)。各行政村甚至自然村成为镇的卫星“城”,形成了一、二、三次产业并存、规模不等的小社会,各种城市设施一应俱全。从上述指标看,若抛开镇村行政管理体制,布吉镇完全具备作为一个城市的基本特征。

 

 

 

 

 

 

 

 

6-3 布吉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金融存贷款情况

 

综上所述,从布吉镇的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城市化程度来看,布吉镇工业化水平正处于工业化后阶段时期,但其总产值构成中又带有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特征。因此,可以认为,布吉镇正处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阶段。

 

四、布吉镇传统工业化发展回顾

 

回顾布吉镇工业化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布吉镇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传统工业化的发展,为布吉镇90年代后期走向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的,对布吉镇传统工业化形成的条件、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成因和特点。

(一)布吉镇工业化的起步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的布吉镇具有我国典型的传统农村特点,社会生产以农业为主,水稻、高梁、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生产及家畜、家禽养殖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工业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很低。1978年全镇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比例为93.7%,农业总收入219.18万元,占工农业总收入258.65万元的84.71%。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尤其是在90年代末期,伴随着深圳特区经济迅猛发展,布吉镇的工业化进程也大大加快,从过去落后的农村地区一跃成为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活跃的深圳特区外最重要的工业生产中心。

 

 

 

 

 

 

 

 

 

 

 

 

 

 

 

 

6-4  布吉镇1990-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万元)

 

注:1978年、1989年布吉镇工农业总产值分别为268万元、18791万元,2003年则达到405亿元。

 

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速度相比,布吉镇90年代工业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44937万元。2003年,布吉镇工农业总产值统计按在地口径计算,华为公司等原属深圳市统计的大企业产值正式纳入布吉镇工农业总产值,当年布吉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051388万元。从上表6-3布吉镇近年来的产业部门构成可以看出,布吉镇的产业部门构成和就业分布相对达到一个均衡水平,第二、三产业成为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源泉。

(二)布吉镇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

划分布吉镇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可以从以下两个特点进行考虑:

一是布吉镇的工业化是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下的工业化。其主要依托加工贸易,主要由外商直接投资推动工业化。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中前期,布吉镇出口工业之所以能得以建立和发展的条件,主要源于布吉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建立以及香港、日本、台湾的资本、技术及市场的支持,其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的深刻影响,是布吉镇加工贸易发展的产物。图6-5、图6-6为外资企业投资来源地及其投资份额的比较:

 

 

 

 

 

 

 

 

 

6-5  布吉镇外资企业投资来源分布

 

 

 

 

 

 

 

6-6  布吉镇外资企业投资金额(亿港元)

 

二是布吉镇90年代后期工业化是民营资本主导型的工业化,其特点和载体是民营经济,是由民间资本推动本地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民间主导型下的产业发展,其资本主要来自国内,主体是国内民营企业。它为本地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可靠的资本、技术、人力等资源。90年代中后期,布吉镇工业化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工业化的主导角色由外资企业迅速向民营企业转移。到2003年,民营经济在布吉镇的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到62%,而且其增长的势头要远快于外商投资企业(图6-7)。民营资本开始成为推动布吉镇本地工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这也是布吉镇源型经济内源化的具体表现。

 

 

 

 

 

 

 

6-7  布吉镇民营企业数量增长变化

 

纵观布吉镇工业发展的历程,结合以上两个特点,大致可以将布吉镇工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2年,为布吉镇传统工业化的起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布吉镇注重发展加工贸易,引进“三来一补”企业,从增量上扩张工业规模;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到1997年,为布吉镇传统工业化的结构升级阶段,这一时期布吉镇的加工贸易从数量转向重视质量,由增量的扩张转向盘活存量。第三个阶段是1998至今,是布吉镇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发展转变阶段,这一时期,外资经济优势被削弱,本地民营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后续和主导力量。

1.传统工业化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20世纪80年代初,布吉镇依托深圳特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引来了第一批开办加工企业的港商投资,布吉工业化就此起步。这以后全镇承接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大力招商引资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到80年代末,布吉镇的“三来一补”企业已呈现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1989年布吉镇加工贸易最高峰时,共有企业900多家,初步实现了区域的工业化。截至1992年,布吉镇共引进外资达16亿港元,累计外汇收入7.9亿元,在厂工人4.2万人,来料加工费收入达1.4亿港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0%。其投资者主要是港澳台外商,其中又以港商为主,生产品种涉及塑胶、玩具、电子、纸制品、印刷、钟表、五金、鞋业、服装、通讯器材、副食品加工等。图6-6、图6-7反映了加工贸易发展后布吉镇工农业创汇的变化。1992年,布吉镇工业总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2%。

这一阶段,布吉镇工业化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以被动吸收简单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三来一补”加工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这一阶段,“三来一补”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基本上都属于加工工序简单、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低档次的技术含量和作坊式加工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布吉镇工业的深入发展。到1992年,随着深圳产业结构的调整,布吉镇有100多家“三来一补”企业外迁或消亡,充分暴露了以“三来一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基础的薄弱。

 

 

 

 

 

 

 

6-8  布吉镇工农业创汇变化(万港元)

 

 

 

 

 

 

6-9  “三来一补”企业数量的增长

 

2.传统工业化的转型升级阶段(1992年~1997年)

1992年以后,由于前期发展的“三来一补”企业普遍存在档次差、技术含量低,产出效益不高等特点,这种简单的加工工业已难以继续支撑布吉镇工业化的发展,为此,布吉镇提出了“科技兴镇”的战略目标。开始把工业化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转到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引进了力劲机械厂、中元电子厂等高科技企业;以及一大批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项目,如蓝波希岛高效节能空调器、智能仪表、电子电压模块、印染制版、全封闭蓄电池、微型集成电路等。这一期间,布吉镇三资企业的数量增加了近200家。到1997年,布吉镇累计引进外资85亿港元,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值的99%以上。

这一阶段,布吉镇工业化的特点是有意识地引入技术含量高、规模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一些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不断增多,以电子整机、精密机加工模具、复印机、电脑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份额上升,布吉镇产业结构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到1997年,布吉镇年出口超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已有32家,其产品在国外市场占有相当比例。这一阶段,布吉镇加工贸易加快了向产业相互配置的深加工方向发展,深加工生产的比例不断上升,推动了加工贸易企业向集约化方向的发展,如兄弟亚洲制造厂,其周边就有十几家为其配套的生产厂家;威诚制造厂的周围也有五家配套的精密模具制造厂。这种相互配套企业群的出现稳定了布吉镇制造业的发展,并逐步向产品研发和提高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方向转化,完成了加工贸易由简单加工向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布吉镇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充分暴露了外商投资占主体地位的单一外向型经济的弱点,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3.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1998年以后,针对工业发展外向依存度高、风险大的特点,布吉镇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决定把布吉镇建成先进工业城、现代信息城,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走上跨越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中,把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由组装加工型工业向制造与服务协调发展型工业转变,布吉镇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1999年,布吉镇引入国内特大型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程控交换机和通信行业产品,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此后,布吉镇以坂雪岗片区为中心,相继引进了一大批信息产业领域内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的民营企业,如新天下集团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与此同时,布吉镇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本土民营经济,如生产电脑电源的驰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电脑显示器的康冠电脑公司、生产手机电池的超力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便携式DVD的金积嘉电子工业公司等民营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到2003年,布吉镇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先进技术企业23家,民营科技企业80家。布吉镇工业化发展逐步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转变。

这一阶段,布吉镇工业化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布吉镇得到了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得到了更普遍运用;布吉镇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崛起,涌现出一大批产品有特色、有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分布上也逐步形成了新兴产业聚集,如以信息产业为主的坂雪岗高新技术片区、以小家电产业为主的李朗片区等。

 

 

 

 

 

 

6-10  布吉各业型企业变化

 

五、布吉镇传统工业化发展的条件

 

(一)区位优势使布吉镇传统工业化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

优越的区位条件为布吉开展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借助深圳改革开放的先机,布吉镇利用深圳特区特殊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地缘、人缘优势,及时抓住了亚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引进海外资金、技术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地价、厂租、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实际优势,主动出击,承接香港等发展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经济,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因此,布吉镇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是在世界产业转移、我国改革开放试点和经济发展开始起飞的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

(二)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聚集为布吉镇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传统的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锁定政策被打破了,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城镇工业转移,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区之一,布吉镇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涌入使布吉镇工业化以较低的生产成本起步,较低的土地与劳力价格是工业化起步的基本条件。当工业发展起步后,劳动力的投入成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20世纪80年代布吉镇工业发展起飞时期,工业劳动力投入迅速增加。到2003年,布吉镇的人口已达到88.1万人,相对于1978年的1.4737万,相当于在20年间人口增加了近80倍。布吉镇经历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迁入过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布吉镇“半城市化”的工人队伍已经产生(表4-3)。2002年,布吉镇暂住人口占总人口的86%,户籍人口仅有14%(表6-5)。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迁入,使布吉镇人口密度大幅上升,布吉镇人口的快速聚集为布吉镇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奠定了布吉镇传统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三)外资的引进启动了布吉镇传统工业化的进程

资本要素的严重稀缺,使传统体制条件下的布吉镇,只能选择农业生产。外来资本尤其是港资的流入,使布吉镇这个农村地区工业的起步和后来的发展具有了前提和条件,土地资源开始向工业领域配置。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布吉镇外来资本的实际投入数量连年成倍增长,大量的外资注入加快了农业经济地位相对下降的步伐。资本要素流入量的增大是布吉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跃迁的一个必要条件。经济体制改革为资本的大量流入创造了两个条件:土地资源的配置过程具有了更多的经济性;外资流入具有了政策的保障条件。由于布吉镇地处中国现代化发展历史上有着特殊作用的深圳市,资本的积累走了一条超常规的道路,大量的内外资本的流入使资本的原始积累仅在短短的几年内完成,走出了一条资本推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快速演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结构转变的新路子。

布吉镇的工业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大量外资的涌入,使加工贸易一片兴旺,在此基础上布吉镇迅速建立起加工制造工业。这是借助了港澳台地区经济整合机遇下的一种现实选择。改革开放以后,港澳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主要是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布吉镇充分利用了资本要素大量集聚的时机,快速启动了工业化。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量资金的流入,弥补了布吉镇工业建设资金的不足。布吉镇20世纪80年代的高速发展实际上是建立在高投入的基础上的。20世纪90年代,布吉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外资的大量投入缓解了巨额投资需求与自筹资金难度大的矛盾。据统计,1983年~2003年,布吉镇全社会固定资产平均增长速度为13%,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23%(图6-11)。到2002年,布吉镇建设使用厂房面积3246903万平方米,共接受外商投资金额108亿港元,按布吉镇域面积86.6平方公里计算,每平方公里投资额达到1.2471亿港元。可见,巨额的外资涌入布吉镇,对布吉镇工业化的起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6-11  布吉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其次,外资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工业结构的调整。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三来一补”企业、三资企业,向布吉镇输入了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设备和高新技术,使布吉镇的产业得到了优化和升级。20世纪80年代初,布吉镇的“三来一补”企业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类、玩具、钟表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传统的加工业方面。90年代,伴随多国来布吉镇投资,一些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不断增多,以电子整机、精密机加工模具、复印机、电脑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份额上升,年出口超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在布吉镇就有32家,其产品占据了国外市场的相当比例。技术设备的革新,加快了布吉镇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六、布吉镇传统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布吉镇传统工业化的发展,经历了加工贸易的起步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这两个主要阶段,是加工贸易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过程。布吉镇传统工业化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一)以轻加工业为主,具有种类齐全的产品加工制造体系。工业企业涉及电子、机械、玩具、食品、建材、医药、纺织等20多个行业,电子、通讯、机械、建材、服装主导产业已经出现,工业产业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关联性。

(二)村镇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村级工业为主,以镇级工业为的自下而上的结构。如布吉镇的十五个行政村中,企业数量最多的坂田就有400多家企业,占了全镇企业总数的五份之一。

(三)投入要素以劳动力为主,资本密集型工业开始起步。在轻工业中,又以电子、纺织、服装、家具、印刷业等传统工业为主。表6-6为布吉镇200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四)外资企业成为工业投资的主体,物业出租是镇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大量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布吉镇出现,创造出了工业发展的竞争环境,有力地推动着布吉镇的工业化进程。乡镇企业、集体企业以及出租厂房成为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表6-7为2002年农村收入分布。

 

 

 

 

 

 

(五)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产品与市场“两头在外”。到2003年,布吉镇有三资企业407家,“三来一补”企业602家,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自国外,生产的产品也出口到海外市场。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中前期,布吉面向出口的工业化之所以能得以建立和发展的条件,主要源于布吉镇劳动集约型产业的建立以及对香港、日本、台湾的资本、技术及市场的依赖,其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的深刻影响。图6-12、图6-13为外资企业投资来源地及其投资份额的比较:

 

 

 

 

 

 

 

6-12  布吉镇外资企业投资来源分布

 

 

 

 

 

 

6-13  布吉镇外资企业投资金额(亿港元)

 

七、布吉镇传统工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同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一样,布吉镇传统工业化利用外资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传统工业化局限性影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布吉镇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业化进程受制于外商投资,易造成经济发展的波动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布吉镇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是外资的迅猛增长,正是由于高速增长的外资引入量,才成就了布吉镇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这种增长具有极大风险,一旦外资流入量剧减,外资企业迁移,则工业发展会遭到严重打击。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遭受的经济灾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供给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不利于工业化层次的提高

布吉镇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多为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扩大工业基础、提高工业层次的帮助不大,其出口的商品的附加值低,出口结构不均衡,出口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尽管90年代布吉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了一批技术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但技术掌握在外商手中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正是因为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技术供给和技术储备均掌握在外方手中,使布吉镇产业结构升级受到严重制约,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处于中低档产品生产以及加工制造业的中低端生产环节,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均难以及时进行。

(三)产业发展存在着对国际技术装备的较高依赖

多年来,布吉镇引进外国设备发展加工制造业对促进布吉镇产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布吉镇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却一直是薄弱环节。在引进过程中,主要资金和精力用于硬件设备和生产线的进口,而忽视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综合创新,结果导致持续、大量的重复引进、续代引进,既加大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形成了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这种趋势若继续扩大,将使布吉镇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受制于人。

(四)以外资投入作为工业化的主要动力,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存在隐忧

利用外资(包括资金、技术、知识等要素)的层次不深到一定阶段会制约引进外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递增效应,减缓工业化发展速度。首先是布吉镇本土企业如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明显不足。布吉镇传统工业以“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为主,受其影响,民营企业最初的发展多为外资企业作配套,由此造成布吉自身技术开发投入不足,这对提高布吉镇科技创新,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极为不利。与其它地区相比,布吉镇工业发展状况虽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不是建立在技术研发的层次上的,形势并不乐观。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布吉镇利用外商投资带动工业化发展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客观上要求布吉镇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发展的层次。

 

 

 

 

 

第七章  布吉镇新型工业化

                                 的模式

 

 

一、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1998年以来,布吉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手段,以推进信息产业化、企业信息化为切入点,加快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推进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的发展。经过近五年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增大,已经超过工业总产值的50%。2003年,布吉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05.13亿元。在工业总产值的构成中,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在布吉镇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65%,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新型工业化以民营企业为主,是依托于内资发展的本土企业,这是实现布吉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公司等大型民营企业为代表,布吉镇民营经济已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2003年,布吉镇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2%,贡献的税收占全镇税收近70%。

三是新型工业化产生了集聚效应,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骨干的产业群体。聚集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天下集团有限公司、康冠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坂雪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成为布吉镇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典型代表,该片区目前年产值近300亿元人民币。

 

 

 

 

 

 

四是布吉镇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走信息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路子,有效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产品换代。目前,布吉镇大中型民营企业,如联创实业有限公司、金积嘉电子工业公司等100多家企业,均采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设计和制造新产品,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机遇动因

 

(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布吉镇工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

从“九五”计划开始,深圳市开始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这些促进政策的推动下,深圳市民营科技事业从1997年以来呈现跨越式发展。到2003年深圳市共有各类民营科技企业约3万家,其中,具备一定规模,经深圳市科技局正式认定的有1130家。2001年,深圳民科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82亿元,工业总产值为270亿元。乘着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东风,布吉镇紧紧抓住深圳产业结构调整,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外迁的机遇,就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的同时,布吉镇自身的产业结构也快速得到了优化,表现在:一是工业总产值从1998年的35亿元,猛增到2003年的405亿元;二是支撑布吉镇经济竞争力的企业主体由外资企业向民营企业转移,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除1000家外资企业外,民营企业的数量也增加到960多家,并拥有6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     

(二)布吉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了科技进步。

20世纪80年代初,布吉镇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类、镀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传统加工行业上。到90年代后期,伴随着布吉镇产业结构调整,加工贸易企业开始转型升级,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不断增多,有效地推动了布吉镇的科技进步。以电子整机、精密机械加工模具、复印机、电子计算机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份额上升,其中年出口超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在布吉镇有32家。这些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制度、经营模式给本地企业起着示范作用,而其技术设备的革新,自觉不自觉地向布吉镇当地转让技术,并提高了工人的技术水平,促进了全镇的产业配套能力。如兄弟亚洲厂,其周边就有十几家为其配套的生产厂家;威诚制造厂的周围也有五家配套精密模具制造厂。这种相互配套产业群的出现不仅稳定了当地制造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向研发产品,提高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方向转化,对促进布吉镇的科技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民营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活力和作用开始显现。

新型工业化是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布吉镇的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民营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创新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上升。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如金积嘉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超力通电子有限公司、联创实业有限公司、红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民营科技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活力和作用不断显现出来,成为了布吉镇工业化结构调整的新亮点。

(四)客观现实要求布吉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由于前期布吉镇大规模的投资投厂,在规划上缺乏有力的引导与协调,其无序状态影响了布吉镇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长远发展。目前,在布吉镇现有的建设用地中,仅有791.1公顷推平未建用地,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26.1%,而且基本上是呈小块分散布局,50公顷以上的完整用地几乎没有。其中,未批未建建设用地面积只剩587.7公顷,推平未建用地面积的74.3%。以现在平均每年60公顷的速度计算,布吉镇现有未批未建建设用地只能够勉强维持大约9年多时间,9年后整个布吉镇推平未建建筑用地即告枯竭。显然,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将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现有建设用地总容量中,布吉镇未来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仅为379.49公顷,土地储备很有限。因此布吉镇的工业化不能继续采用过去那种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方式,需要转变成质量提高型的发展方式,开发建设利用主要集中到现有用地的改造升值上,提高单位土地产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布吉镇的必然选择。

 

三、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一)实现了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向以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并重的转变。

1998年以前,布吉镇发展经济主要依靠“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从1998年开始,布吉镇对工业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以五个组团的战略构想,转变发展思路,不断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以招商引资和扶持发展为手段,引进和培育了一批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如1999年引进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2年引进的新天下集团公司(神舟电脑);还有本地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如生产各类专业电源的驰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电脑显示器的康冠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等。经过五年发展,布吉镇的新型工业化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布吉镇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1998年,布吉镇工业总产值仅为35.12亿元,而到了2003年,其工业总产值已增长到405.13亿元;1998年,布吉镇税收总额为4.85亿元,而到了2003年,则增加到近30亿元,达29.36亿元。布吉镇其它各项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也大幅度上扬。在工业结构方面,1998年以前的布吉镇,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从外延方面扩大再生产,引进的外资企业主要利用廉价劳动力搞一般加工装配,产品和技术开发水平不高,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使布吉镇传统工业化阶段下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处于低下水平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布吉镇基本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实现了经济发展以外资为主向外资民营并重的发展模式的转变。

1998年以前,布吉镇经济以外资企业为主,累计招商引资超过100亿港元,到目前为止仍有1009家外资企业,可以说,外资企业为布吉镇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单一依靠外资经济发展对实现布吉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从1998年开始,布吉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如制定政策、设立服务机构等,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到了2003年,布吉镇民营企业总数达到960家,其中,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先进技术企业23家,民营科技企业80多家,并且涌现出20多户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近五年来,布吉镇民营企业年均增长率超过30%,高出全镇经济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到2003年,布吉镇民营经济年产值已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62%,其中,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公司、新天下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产值在布吉镇所占的比例超过50%,充分显示布吉镇民营企业已成为了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载体。从1998年起,伴随着布吉镇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对布吉镇财税收入的贡献也逐年大幅度上升,到2003年其比重已达到70%,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一道成为布吉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7-1  历年税民统计(万元)

 

(三)实现了工业结构由传统行业为主向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转变。

布吉镇加工工业十分发达,生产的电子、五金、家私、服装、玩具等产品多达50多类,1000多个产品,并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1998年以后,在外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布吉镇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使布吉镇以IT产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布吉镇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特别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新天下集团公司的入驻,以及本地企业驰源实业有限公司、康冠电脑技术有限公司、金积嘉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等的兴起,布吉镇逐渐形成了以华为、新天下为龙头,其它企业作配套的IT产业集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率,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据测算,布吉镇目前以IT产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已超过全镇增加值的一半以上。这表明,推动布吉镇经济增长的源泉已逐渐转移到电子计算机等新兴行业上。

(四)实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对孪生子,而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布吉的城市化进程,使布吉镇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城市化的发展,又为新型工业化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

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布吉镇,其城市化也处于起步阶段。布吉镇的城市化发展的前期是以工业企业数量的扩张,人口与资本迅速聚集为主要内容。后期即新型工业化阶段则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在空间形态上,布吉镇城市化始于各个工业区的建设及其周边配套设施的兴建。在城市功能上,布吉镇逐步实现了农村地区与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区域功能转换,布吉镇进入了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布吉镇工业发展处于外延式内涵式经济转型时期,城镇发展处于新型工业化带动向现代城区发展的阶段,各村互相连片的工业区和商住区逐步形成规划中的功能不同的五个组团。经过多年发展,布吉镇已基本实现与特区的接轨,城市化程度较高。其主要特征是:一是经济成份呈现外资、“三来一补”、民营企业、股份制等混合性经济的多元化特色;“三来一补”稳步发展,“三资”企业质量提升,民营经济迅猛壮大,多种经济成份齐头并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取得进展,经济底蕴与实力不断夯实。二是以房地产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到2000年,全镇房地产外销份额占全市三分之一,总销售占全市五分之一。三是人口基数从20余万猛增至近88.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仅7.46万人;四是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走向社会化;五是基础公共设施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前提下,部分实现了市场化。布吉镇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促进了布吉镇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布吉镇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改观。

 

四、推动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政策因素

 

(一)布吉镇调整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可持续发展这个中心不放。

90年代中期,布吉镇提出“工业立镇、三产旺镇、科技兴镇、依法治镇”的方针,以及“三个重点、三个加快、三个提高”的策略,强调要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结构,加快引进新的增量,实行存量转移,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为工业配套的第三产业。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布吉镇外向型工业经济结构获得优化,以制造业为主的加工工业素质得到了提升。

1998年,在对布吉镇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做出进一步判断的基础上,布吉镇在发展策略上又综合采取了“理性、整合、包装、提升”发展战略,即要求在战略上要头脑清醒、正视问题,稳中求进,按深圳市、区新的战略定位与布吉镇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理性地制订和调整全镇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整合、城市与乡村的整合、现代化的要求与人的素质的整合,改善布吉镇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在增长方式上采取“六动并进”发展战略和在发展关系上采取“促进四个协调”发展战略,也就是通过“投资拉动、房地产和商贸启动、环境促动、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带动、民营企业滚动、镇村联动”等六项措施促进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镇村经济的协调、速度与效率的协调、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这一系列战略措施的推行,为布吉镇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产业的聚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布吉镇努力推进农村城市化水平,不断完善城市规划。

城市化水平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资本、人力、交通等要素的聚集。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该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布吉镇结合深圳市总体规划,按照把布吉镇建设成为“先进工业城、现代信息城、现代物流城、宜创业和居住的生态城、现代文明城”的目标,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同时,依照布吉镇确定的“理性、整合、对接、提升”的工作思路,布吉镇区域经济优势把全镇划分为5个功能组团。一是圩镇组团,以发展商贸、商住、购物娱乐、房地产等第三产业为主体,形成了布吉镇繁华的商业消费区域;二是沙湾组团,以发展先进工业、旅游业、商贸业为主体,形成了以兄弟亚洲为首的日资企业产业群以及以南岭村客家文化为代表的旅游品牌;三是李朗组团,以发展物流、仓储业和大型工业为主体,形成了三联物流园以及以联创科技园、金积嘉工业园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工业园区;四是坂雪岗组团,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大型工业及其配套的生活、商业设施为主体,形成了以华为、新天下为龙头,康冠驰源为配套的信息产业群;五是新中心组团,建成全镇行政经济管理及文化中心。布吉镇通过“五个组团”的战略规划,打破行政村区域界限,加强了镇村联合、村村联合,实现了统筹规划,资源优势互补。布吉镇在规划建设上的大手笔,有效地调整了布吉镇的产业布局,促进了布吉镇工业化水平的发展,使布吉镇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布吉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素质。

1.推动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逐步发展了一批支柱产业,创建了一批名牌产品。

布吉镇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通过调配有限的土地资源,先后建设了罗岗工业区、百门前工业区、京南工业区、龙山工业区、龙壁工业区、坂田工业园等十几个工业区,形成了村村有工业区的工业发展格局。同时,通过实行招商引资和扶持发展相结合的手段,从1999年到2003年,布吉镇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98亿美元,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坂雪岗片区、以家电企业为主的李朗片区和以电子企业为主的罗岗工业区等三个产业集聚区域,形成了以华为的程控交换机、新天下的神电脑、兄弟亚洲的激光打印机等为代表的一批名牌产品和支柱产业。

2.重点支持民营经济,实现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协调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布吉镇逐步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综合实力较强的加工贸易经济,云集了“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1000多家,包括了新利、天时印刷、福群电子、雷盛德奎、当纳利、兄弟亚洲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在外资经济已形成较强实力的基础上,1998年,布吉镇委、镇政府进一步制订了促进布吉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为此,布吉镇1999年成立了深圳市第一家镇级民营企业协会;2001年成立镇民营企业管理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为民营企业服务;同时,镇财政先后拨款1000万元作为镇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用于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为了保障民营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布吉镇还专门成立了布吉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结合布吉镇实际,制定和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以文件形式规定了布吉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措施,并制订了布吉镇发展民营经济的“五年”计划,确定了“民营经济3年翻一番、5年翻二番”的目标。

3.加快旧城旧村改造,推动房地产业、商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新型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客观要求对布吉镇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为此,布吉镇结合城市化进程,对旧城旧村进行改造。2000年,布吉对罗岗等老工业区进行改造,通过市场化运作,置换出10多万平方米的新发展用地,促进了信义假日名城等新商住区的建设,推动了老区房地产、商贸业等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布吉镇大芬油画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布吉镇大芬油画村已发展成为布吉镇重要的文化产业,拥有画匠2000多人,画廊200多家,年出口2000多万港元,成为布吉镇的重要文化产业品牌。

(四)布吉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城市生活功能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社会公共事业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和高素质人才,并要求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升级。为此,在教育领域,布吉促进教育产业化,促使幼教、普教民营化,使教育事业呈现出公办、民办学校“共同繁荣”。布吉还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吸引了大批的企业、个人到布吉镇投资办学。到2003年,布吉镇民办学校数量超过公办学校,为布吉镇提供了超过50%以上的学位,其中,布吉东升学校更成为民办教育的典范,2003年,该校被广东省评为“广东省十佳民办学校”。2003年,布吉镇外来务工者子女在学校就读率达到95%以上。在医疗卫生建设领域,布吉镇加强公立医院的骨干和主体作用的同时,投资设立了15所公办的社服务中心,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为布吉镇劳动者提供了有效的医疗保障机制。

(五)布吉镇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为配合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近年来布吉镇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全面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方面挤出财政资金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广辟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市政设施。五年来新建和改造20多条道路和街道,完成了布吉河塘径支流和大支流等一批水利项目,建起了沙湾第二水厂,大芬、甘坑等变电站。同时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联系,取得了3.5亿元的融资贷款,规划投入东西干道、甘李工业园、石芽岭公园、大芬油画村等项目建设。经过五年不懈的改造和建设,布吉镇工业发展的基础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六)布吉镇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城市管理,保持社会稳定。

布吉镇的地理位置特殊,镇情复杂,布吉镇委、镇政府每年都要组织几项大规模的专项整治,如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以保持社会稳定。布吉镇1998年集中整治环境脏乱差,1999年集中整治治安乱,2000年集中整治交通差,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开展的各类创优整治活动促进了布吉镇综合环境的提升,1998年布吉镇创建了“广东卫生镇”,2002年创建“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2003年创建了“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等,这为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五、推动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力量

 

参观过布吉镇民营企业的人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看了布吉的民营企业让人精神振奋,想不到布吉镇的民营企业藏龙卧虎,有这样多在全国都能排得上号的有名气的企业。到2003年,布吉镇有个体工商户7000多家,民营企业960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民营工业企业中,年产值超亿元的有20多家,5亿元以上的有8家,10亿元以上的有2家,而且,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地上升。

布吉镇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5.14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达到了251.19亿元,占全镇经济的比重超过62%,占税收比重则超过70%。生产空调扇、风扇等系列电器产品的联创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手机电池的超力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电脑显示器的康冠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单一产品产量不仅名列全国同行业之首,而且跻身世界同行业前茅。布吉镇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力量。

(一)民营龙头企业带动了产业集聚

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带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龙头民营企业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从而促进整个区域产业结构的迅速提升。而这个最大的龙头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也是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

成立于1988年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由员工持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专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华为在全球建立了30多个分支机构,在美国达拉斯、印度班加罗尔、瑞典斯德尔摩、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研究所。华为产品已经进入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日本、巴西、俄罗斯、埃及、泰国、新加坡、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华为有员工22000多人。2003年,华为销售额达到317亿元人民币。

1999年华为将生产基地从深圳迁入布吉镇坂雪岗片区开始,到2003年华为将总部也迁入布吉镇这一段时期,华为作为IT产业的巨子,对布吉镇的高新技术产业起到了巨大的带动和聚集作用。华为入驻坂雪岗片区后,促进了整个坂雪岗片区环境的优化,也使坂雪岗片区成为深圳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首选地,从而吸引了一批技术含量高、规模大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形成了以坂雪岗片区为中心,以坂田、岗头村、雪象村为载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目前,仅坂田就聚集了近400多家企业,这其中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就超过一半,达到270家。

(二)民营企业在信息领域的发展改变了旧的工业结构

布吉镇的传统工业结构主要以电子、五金、家私、服装、玩具加工为主,从1998年布吉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后,布吉镇民营企业在信息产业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其规模经济效应非常突出,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

深圳市新天下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是一家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开发为主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跨电脑、传媒、软件等行业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专门从事神舟”品牌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ERP系统软件及计算主板、显卡的研发、生产、销售。2003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76097万元,比上年度同比增长130%,微型计算机产量达到30余万台,员工总数20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210人,占员工总数的10.5%。

新天下公司坚持走自主技术创新之路,掌握着计算机板卡和图形加速卡两大部件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2003年新天下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笔记本电脑准系统,结束了国内电脑生产厂商依靠进口准系统贴牌生产笔记本电脑的历史,并进一步扩大了新天下在国内的技术领先优势,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3年新天下公司的神家用台式电脑销量已稳居国内第二位,年销售量达到30万套;2003年2月神舟笔记本电脑上市,仅用了半年多时间,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就进入了国产品牌三强。神舟电脑在品牌电脑市场上占有率达到五分之一强。

2008年以前,新天下公司还将在坂雪岗片区投资20亿元人民币建成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工业城。预计到2005年,新天下公司的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2008年突破200亿元,年产高性能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各200万台,高性能板卡500万片。

(三)民营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带动了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正在成为我国各界的共识。然而,一谈到跨越式发展,人们往往更多想到的是在集成电路、软件等信息技术及其他高新技术上的追赶和超越,或者是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替代”。而实际上,在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现实情况下,不仅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而且在传统产业自身发展上的跨越也同样十分重要。

以风扇为例,深圳市联创实业有限公司是布吉镇一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以四季小家电、电子礼品、专业护眼灯以及通讯类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为主,是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其中,风扇作为创的主打产品,在其销售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1993年,联创公司在创立之初时,是一个仅有几万元资本、小作坊式经营、26个员工的小型加工企业。当时联创生产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但是,凭借着民营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敢闯敢试的创业精神,联创公司创立多年来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他们坚持“以品质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的宗旨,确立了“敬业、求实、创新”的经营理念,依靠自身研发,联创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并且在国内率先研制开发多功能空调扇,风扇、暖风机等一系列传统风扇的变种产品,实现了同行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联创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推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保证模式管理,并采用MRPⅡ/ERP物料和仓储信息管理系统,使产品生产达到最优化。像风扇这类小家电产品的多元化和市场细分,提高了联创产品的独创性、科技含量,从而为占领国内外市场打开了通道。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2003年,联创公司已发展成为布吉镇一家拥有厂房面积约48000平方米,职工1700人,年产值的1.5亿元的规模效益型民营企业。目前,联创在国内各省、直辖市均设有分公司和代理商,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各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空调扇生产商,产品销售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8.3%。此外,联创在外销方面,其产品也已经出口到德国、西班牙、日本等海外43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受到了海外客户的追捧。

联创公司通过打造自有品牌,不断研发,不断创新,在风扇这一传统行业里,掌握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使风扇这一传统产品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使企业自身得到了发展壮大。

(四)民营企业在专业领域实现了规模化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整合中,应把推进制造业的发展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发展制造业不仅是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制造业中所包含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水平,实现规模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加工工业发达的布吉镇,“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固然极大提高了布吉制造业的生产能力,然而受限于其技术来源的局限,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制造业的工业基础是不牢靠的。然而,本地民营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改变了这种状况。

深圳市派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铝合金型材生产及新材料研发、制造和工程施工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企业占地4万平方米,一期投资1.2亿元,拥有国际水平的生产线和国家级新材料、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具备合金铸造、高精度挤压、表面处理和彩色喷涂的加工能力,产品包括彩色建筑型材、工业型材和高档铝制品,年产能力1.5万吨。

从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派成铝业建成了两个研究开发中心--新材料、新技术和门窗、幕墙研究开发中心,并被深圳市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根据铝型材、门窗幕墙生产和管理的不同特点,派成铝业还在公司内部成立型材分公司和门窗幕墙分公司。并在门窗幕墙分公司实行经营、开发、设计、生产等一条龙服务。派成铝业公司的前身是深圳派铭金属工程制品有限公司,早在90年代初期就具有很强的门窗幕墙制作和安装施工实力,深圳爱地大、深圳国际科技大厦、大连天伦大厦等是其代表工程。派成铝业有限公司成立后又独立承接和完成了深圳布吉中心广场15000平方米,深圳盈翠家园8000平方米,深圳中加名园12000平方米,源兴居13000平方米,朗景园8000平方米,惠州东湖花园19000平方米等门窗幕墙工程。其设计、生产、施工质量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目前,派成铝业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全具备了大型门窗幕墙的开发、设计、制造和施工的实力,拥有生产施工工人一百多人,现代化工业厂房近10000平方米,各类门窗幕墙加工设备100余台套。现在,派成铝业的科研中心也已经成为博士生、硕士生的培训基地,为铝型材制造业的发展不断培养着人才。

 

六、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趋势与对策

 

推进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一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一步推动以华为公司、中兴通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二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布吉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三是要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实现集约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商贸业、物流业等产业聚集基地;四是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调整生产力布局,实现高附加值产业的优化组合

布吉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强的新型工业化基础,引进了一批国内高科技企业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落户布吉,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布吉镇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都有较大差距。布吉镇要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需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进一步调整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对现有分布散乱工业进行集中,在今后的工业发展中,逐步形成以坂雪岗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中心的坂田工业片区,使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提升规模效应;二是加快中心商贸区的建设及周边改造,如以布吉老街为中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布吉片区,建设一批商业购物中心和特色商业街,使其与深圳特区相衔接,形成互补、互利和互惠的良性发展局面,以商旺;三是加快物流业的发展,以三联物流园的建设为契机,使李朗工业片区形成的新的产业集聚基地。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布吉镇传统工业化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新型工业化则力求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得到飞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屡创新高,2003年突破400亿元大关。但是,由于20年来布吉镇传统工业化过程中不加限制地吸收各种加工制造业,导致目前布吉镇制造业中传统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仍很高,整体素质偏低,大多数企业都属于加工型企业,在技术开发上存在先天性缺陷,产品更新缓慢,没能力跟踪市场变化。此外,布吉镇制造业的生产集中度较低,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机制落后。这些都已经与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不相容。为此,布吉镇必须紧盯全球化的潮流,同时与深圳市的战略规划和调整保持一致,加快实现制造业产业的升级,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重新奠定制造业的优势。

一是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资本密集型装备制造业和基础工业。二是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辐射、带动能力,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三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引导机制,不断整合完善产业链,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调整和优化产业增量与存量。四是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行业向加工与设计相结合转变,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设计、工艺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五是积极实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和精品名牌带动战略,大力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后劲。

(三)加强和完善管理调控,优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新水平,重点是支持科技型、外向型的民营企业,通过调整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提高民营经济在新型工业化中的比重。同时,要坚持走源型经济内源化的发展道路,利用加工贸易发达的便利条件来发展民营经济,壮大民营企业的实力,从而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稳定、持续、协调发展。政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坚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理顺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加强对民营企业经济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不断完善政策服务体系,鼓励民营企业抓住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促进民营企业新型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四)推进加工贸易优化升级和本地化,促进加工贸易稳定发展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要强化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向自主研发领域投资,加快建立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发展平台,带动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循环的分工和竞争,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落地生根,推动加工贸易优化升级和“本地化”战略,力促加工贸易企业从单一的制造功能向深度加工、深度研发、长远投资、成为区域生产指挥中心的复合型营运功能转变。同时,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为国内知名品牌做贴牌生产,提高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间的关联度。着力完善全程跟踪服务为主导的服务体系,以良好的投资环境稳定投资信心,吸引外商增资扩产,增强出口后劲。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素质

一是要加强对房地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将房地产的发展与布吉旧城改造结合起来进行。对布吉镇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将其发展与布吉镇的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实现城市面貌的彻底改观。二是充分利用布吉镇所拥有的优势,将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布吉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布吉镇原有服务业存在档次低、规模小、腹地布局不合理等状况。布吉镇要从单纯镇域发展的模式上升到区域整体发展构架中的重要部分,使其成为深圳区域性的经济次中心。布吉镇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将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发展为布吉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第八章  布吉镇新型工业化

                                          的借鉴意义

 

 

一、布吉镇新型工业化探索了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路径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新型工业化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当前我国的农村工业化,正经历着由传统的农耕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现代的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历史过程。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工业化发展与改革面临一个全新的格局,其架构及其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已经在新的形势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布吉镇作为站在珠江三角洲和全国工业化前列的地区之一,更是首当其冲地面对工业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前所未有的难题。在新旧体制的不断碰撞之中,布吉镇的新型工业化通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已经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很高的地区。布吉镇经过20多年的工业化发展,尤其是1998年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已成为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经济和职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是一种外向度较高的区域性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国家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体制背景的变迁,新型工业化已经成为各地工业化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布吉镇已经遇到的问题和加以解决的办法以及路径对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甚至全国都具有参考作用,其发展路径为珠江三角洲和全国许多后发展的地区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布吉镇在新型工业化领域不断创新,其创新的做法和实践,对珠江三角洲和全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二、布吉镇新型工业化探索了巩固经济发展基础的有效路径

 

新型工业是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应该逐步实现从以被动型引资为主到自主型发展为主的转变,从而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沿海小城镇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小城镇,大部分以“源型”经济为主,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商投资,在如何促使外源型经济向内源型经济转型、确保经济稳定发展方面,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探索了一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跨越式的发展路子,通过发展新型工业化,以民营经济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载体,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实践表明,由单纯的源型经济到内外结合的双轮驱动,可以降低外部环境变化的风险。区域经济只有在大力发展源型经济的同时,适时加快发展源型经济,使内、外经济协调发展,才能掌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动权、增强发展后劲。布吉镇新型工业化道路,使“源型”经济和“源型”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布吉镇“源型”经济向“源型”经济的转变对当地税收的增加具有显着效果。源型经济的特点是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但对当地税收的贡献却相当有限。对于“三来一补”企业,当地政府只能收取少量的工缴费,采取“进料加工”方式的“三资企业”尽管成为了独立法人,但由于享受税收优惠和减免的待遇,对当地税收增长的作用也不明显。布吉镇借助于外资经济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引导外资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大大增加了当地政府的财税收入。因此,这种通过发展民营经济而使当地税收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对于珠江三角洲和我国沿海地区同类小城镇的新型工业化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结合源型经济优势促进源型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可使区域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国内其它地区依靠自身积累原始资本,实施滚动发展的模式不同,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地民营企业的成长因受外资企业影响较大,具有源型经济的显著特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外部投资。为此,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新型工业化,要充分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这一地区源型经济的优势,结合外资经济的发展来实现珠江三角洲的新型工业化。如布吉镇在加工贸易的基础上发展民营经济,通过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这一做法,使加工贸易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中从更深层次上发挥出了带动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巩固传统工业化的基础,而且还可使之具有进一步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潜力,从而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布吉镇的新型工业化实现了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

 

新型工业化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它要求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其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主要是镇政府,镇一级财政承担着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全部压力,从公路交通设施建设、水电气供应到教育学校、卫生医院等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投资资金统统由政府承担,几乎没有企业和个人涉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很显然,这种单一的政府投资主体已经不适应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要求。镇政府作为城市化功能完善的唯一投资主体,其资金来源渠道只是财政的预算内和预算外两部分,而且其预算内财政收入相当有限。因此,在农村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只能在土地出让使用权收入、出租物业收入、收取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十分有限的范围内调剂。这一种以单一财政为主体的农村城市化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造成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不断扩大,严重制约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亟待完善。

布吉镇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也同样遇到了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区小城镇都面临的用于完善城市化功能的投资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实践,布吉镇建立起来了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资金,包括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投资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部分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布吉镇小城镇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走出了一条在政府引导下发展新型工业化,依靠社会资金完善城市化功能的新路子。这充分表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四、布吉镇的新型工业化探索了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有效途径

 

珠三角和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人口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外来劳务工的进入,对传统的小城镇管理体制造成冲击,处理不好,将成为影响这些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障碍。布吉镇在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做好外来劳务工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抓实。如布吉镇就采取了以下的措施:一是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做好信访工作、疏通投诉渠道,发挥劳动总站、分站、责任区三级调解网作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同时加强监察、规范和稳定劳务市场;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卫生事业,改善外来劳务工的医疗卫生条件,帮助医院克服流动人口带来的各种困难,初步形成了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三是多渠道做好外来劳务工的培训工作,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外来劳务工的法律意识和权益意识,使他们能自觉遵纪守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布吉镇还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开展职业培训,提高了外来劳务工的就业素质。四是保障外来劳务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大力倡导发展民办学校,走出了一条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结合的道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问题。这些措施的推行,解决了外来务工者的后顾之忧,为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劳动力资源。

布吉镇在新型工业化实践中,不仅吸收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解决其就业问题,而且通过做好外来劳务工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调动外来劳务者的积极性,使外来劳务工成为地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布吉镇在做好外来劳务工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探索,为珠江三角洲和我国沿海地区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做好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案例。

 

五、布吉镇新型工业化探索了政府体制创新和法治化管理

 

在布吉镇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布吉镇始终不断地创新镇级政府机构和职能,作了大胆的探索。如布吉镇按照“小政府、大服务”,“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机构设置原则,从城市化承担的职能和实际出发,打破上下对口的旧模式,按照小城镇改革试点的要求,创新设置了适合情的新机构:单独设置镇人大办公室,扩大了人大监督的职能;设立镇委宣传部管辖的《布吉信息》报社;成立了布吉镇房屋管理办公室,同时撤销镇房管所和出租办,实行区镇双重领导,以为主的管理;布吉警署作为广东省第一个警署,统一领导和管理了布吉镇内的所有派出所,并新增治安中队和巡警中队、消防中队,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的治安问题;相继成立14个社区居委,使居委数量达到15个,龙岗区46%,从体制上进行了城市化的准备;设立了深圳市最早的镇级信访办公室、第一个镇级民营企业办公室、计划统计办公室;重新组建了与市场接轨的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投资服务中心、市政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等机构;成立“布吉镇民营经济党委”,为镇党委管辖的二级党委,现管理流动党员;建立了“布吉镇会计记账中心”,对全镇镇属机关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实行统一管理。

布吉镇在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尤其是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现代化建设和管理逐步由无序走向规范、有序,并从农村管理方式走向城市化管理方式,这就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小城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展示出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思路,其在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探索出的新路径值得广泛借鉴。普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面法制化管理,倡导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进取精神,有效地解决了小城镇工业化发展中面临的诸多新问题,为其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坦途。我国的农村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全面法制化管理,实现社会运行的良好秩序,改善生产和投资环境;通过构建学习型城镇,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和提高人民文明素质的人文体系;通过社会发展环境的优化,增加区域的投资吸引力,最终带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考 文 献

 

 

1.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年版;

2.金:《中国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1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经济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工业[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出版社。

5.广东年鉴出版社:《广东年鉴》相应年份;

6.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8)[R],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7.龚唯平:工业化范畴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8.广东省计划委员会等编: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研究(上卷)。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5年;

9.林若:改革开放在广东[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10.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陈建军:中国高速增长地域的经济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吕政,郭克莎,张其: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

13.林兆木: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14.薛凤旋,杨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

15.胡军,向吉英:“论局域工业化的跨越模式”,学术研究,2002年第3期;

16.黄晓玲:“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工业化演进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对中国的实证考察”,财贸经济,2001年第9期;

17.柳哲:“工业化过程中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综合应用”,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第4期;

18.吕政:“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新特点”,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7期;

19.丁兴标,朱佩明:“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探索,2002年第6期;

20.李荣融: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海工业,2003年第1期;

21.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环境保护,2003年第1期;

22.佟家栋,新型工业化与地区产业结构定位,经济学研究,2003年第3期;

23.谢俊贵,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问题,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7期;

24.胡亚文,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传统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4期;

25.曹建海,李海舰: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

26.崔向阳: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探析,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3期;

27.马核:解读“新型工业化”,经贸导刊,2003年第1期;

28.陈德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经贸导刊,2003年第1期;

29.王小广: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中国物价,2003年第1期;

30.陈庆修:新型工业化之路如何走,中国集体经济,2003年第1期;

31.杨建:关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改革与理论,2003年第2期;

32.张雷声: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1期;

33.张国云: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新选择,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第2期;

34.张静:新型工业化模式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纵横,2003年第2期;

35.李书绅:突出三个重点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3期;

36.陆俊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展主导产业,当代财经,2003年第6期;

37.叶帆:试析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战略创新,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年02期;

38.喻新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企业活力,2003年第1期;

39.李峰: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0.刘琳娜,新型工业化与地区产业结构定位,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3期;

41.许卓云:“广东新工业化面对的问题与选择”,学术研究,2003年第3期;

42.易明:“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证据——以深圳龙岗为例”,特区经济,2002年第2期;

43.布吉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市发展经济研究院,2003年12月;

44.布吉镇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定位研究报告,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龙岗分局布吉镇管理所、上海方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记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这一论断的提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多年来,我在布吉镇工作,亲眼见证布吉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布吉镇在工业化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深切感受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这些信息产业巨子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因此,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无疑对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没有现成的例子,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地方来说,及时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对指导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与罗宏元、黄维德两位同志合作,构思和完成了这本书,尽管对新型工业化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在阐述过程中,还是觉得我们在阅历、经验、能力和知识结构方面有一定限制,因此这次写作过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培养了我们对学术研究的一点兴趣。

本书是在总结我们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撰写的,但从本书选题的确定到资料的收集以及对全书的修改,原深圳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邵汉青教授给予了我们许多的关心和指导,她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学风和深厚的理论修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邵教授在百忙之中对本书的书稿不厌其烦地多次修改,使我们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还要感谢在布吉镇政府民营办工作的欧志强、陈彦两位同志和综合开发研究院的阮萌博士,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他们极大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详尽的数据资料,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深圳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翠霞女士的大力协助,在此也表示最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