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煤炭市场_商业计划书免费下载

卷首语

2005年煤炭市场

——在波动中演绎平稳与平衡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的发展状态,既不同于1998年急转直下之后持续、全面疲软状态,更不同于2003年和2004年持续向供给趋紧方向转变状态,实际上,今年的煤炭市场走了一个回升下跌回升的波动曲线,并在波动中演绎着煤炭供求总体平衡和市场运行基本平稳的基本状态。

根据中国煤炭市场网编辑的中国市场交易煤炭报价指数,1-2月份,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到2月中旬达到最高点,2月16日价格与年初相比上涨了4.19%;进入3月份后,煤价略有下调,但总的来看,1-4月份仍处于上行期。5月份煤价止升趋稳,进入6月份后,煤炭市场开始步入下行期,随后煤价一路下滑,到9月中旬跌至最低点,9月15日价格比6月6日下跌了6.33%,比2月16日最高点下跌了7.67%。随后价格又止跌趋稳,10月份正式重返上升通道,目前煤炭市场仍保持小幅回升态势,11月17日价格与9月15日相比,上涨了6.6%。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的波动具有如下特征:

——从波动的品种范围来看,主要限于用来调节供求关系的市场交易煤炭,而作为煤市基本盘的重点煤矿与重点用户之间的重点合同价格则基本没有变化。

——从波动的区间和幅度来看,市场交易煤炭基本上是围绕重点合同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下跌过程中并没有大幅度地低于重点合同价格,目前也未明显超出重点合同价格。

——从波动原因来看,导致煤炭波动的主要是一些季节性、阶段性、偶然性因素和心理因素所致,基本层面的因素总体上仍对市场运行发挥着积极而强劲的平衡作用和支撑作用。年初的上行期主要是因为沿续了近两年煤炭供给持续偏紧的心理预期,之后的下行期主要是水电出力较大、地方煤矿增产过度、煤炭库存搬家等季节性、偶然性和阶段性因素在发挥关键作用,目前的上行期则与冬季取暖用煤高峰期正在临近、煤矿安全整治力度加大和人们对冬季旺季的心理预期有很大关系,这些因素本身都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而支撑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的因素,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快扩张强劲拉动煤炭需求,支撑煤炭需求免于滑落低谷;二是煤炭、焦炭、钢铁和其它高耗能产品的进出口因素,该因素大幅度地增加了国内煤炭供给、减少了国内需求;三是铁路运输明显改善,使煤炭流通更加便捷,流通速度加快,缓解了国内市场的区域矛盾和品种结构矛盾。这些基本因素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所主导,但也具备充分、可靠的市场基础,力度强劲而且相对稳定,它们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效果,使煤炭需求与煤炭供给处于总体平衡状态,促使煤炭市场运行保持基本平稳。

据此,可以说今年以来的煤炭市场一直是以正常波动的方式演绎、体现着供求总体平衡和运行基本平稳的本质状态,而当前出现的煤炭市场回暖趋势,也仍然属于供求总体平衡、运行基本平稳基础上的正常波动。

 

权威观点              (Expert Viewpoint

煤炭供需平衡 市场运行趋缓

开滦集团副总经理 李敏

 

一、2005年煤炭市场回顾

2005年以来,受世界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及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煤炭市场一改2002年以来需求拉动型的高速增长局面,进入平衡、趋缓的过渡阶段。一季度延续了2004年以来的部分煤种,局部地区的紧张局面;取暖期过后,煤炭市场明显缓和,低质量动力煤、部分炼焦配煤品种出现滞销;三季度市场形势自南向北出现下滑趋势,并逐渐蔓延到整个煤炭市场,多数煤种产地价格、中转地价格、消费地价格均出现了小幅下滑;进入四季度受取暖需求,冬季备煤拉动影响,开始止跌回升。纵观全年,煤炭市场虽有波动,整体上仍在年初高位上平稳运行,呈现了总体平衡、趋缓趋势,并逐步进入转折阶段。综合各种因素,我们认为煤炭平衡趋缓的原因如下:

一是从国际市场看,其整体缓和波及国内市场。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增速回落直接导致煤炭消费增速放缓,另一方面两年来世界性的煤炭产业投资热潮在2005年下半年形成生产力,整体供给能力增加,整体交易资源量约7.5亿吨,需求量约7亿吨,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国际市场的价格下滑。

二是从国内市场看,多种因素引发市场变化。首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抑制经济过快增长,能源需求增速放缓。2004年、2005年为宏观调控抑制过热,实现经济软着陆的两年,2005年GDP将由2004年9.5%增长率下降到9.2%,同时,依靠重工业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达1.6的情况下,而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比重高达74.2%(03年),这种变化对煤炭总体需求影响巨大,随着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到位,电力、钢铁、建材、焦化四大行业超常发展势头得到了遏制,增速放缓,相应煤炭需求增速随之下降。其次运输能力增长,有效改善了区域市场格局。铁路方面大秦、侯月运力增长,相应的中转港、接卸港周转能力的增加,资源重心向消费地转移,有效平抑了华东、华南市场对煤炭的巨大需求,并一度引发了自南向北的全国性市场波动。再次进出口政策调控,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导致国内净资源增加,也有效的缓和了市场。1-8月煤炭出口4834万吨,同比减少1025万吨;进口1664万吨,同比增加592万吨,净资源增加1617万吨。

三是从煤种上看,不同煤种分化严重。炼焦煤方面,下游关联产业增速放缓,是导致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2004年生铁增长29.4%,焦炭增长27.3%,2005年1-9月份生铁增长23.7%,焦炭增长25.8%,增长率分别下降5.7%,1.5%,而生铁下降幅度较大,从侧面也印证了焦化行业严重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从需求方面分析,按1-9焦炭产量1.68亿吨推测,全年社会焦炭需求量约2.37亿吨,相应炼焦精煤需求3.32亿吨,折合炼焦原煤6.64亿吨;从各主要产煤区域看,受精煤高附加值利益驱动,炼焦原煤入洗比例大幅度提高,迅速弥补了钢铁焦化行业快速发展形成的供需缺口,但由于煤炭赋存结构影响,肥、焦煤为稀缺资源,保持了整体平稳,局部地区、个别时段的紧张局面;其他炼焦配煤品种,则出现了整体供给过剩,价格不同程度下滑。

以唐山区域炼焦煤市场为例,截至2003年底,该区域钢铁焦化行业形成了约1500万吨的焦炭生产能力,按产能计算炼焦煤需求约2200万吨以上。03至04年上半年,大量山西、内蒙、东北的炼焦原煤、冶炼精煤进入唐山市场,地方洗煤厂整体加工能力也急剧扩张。地方焦化04年受原料煤不足限制,实际生产约为产能的70%左右。05年受宏观调控和行业竞争整合影响,盈利能力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相当一部分企业减产限产,乃至倒闭,整体产量大幅度下降,约为整体产能的40%左右,4-8月份,炼焦煤价格开始下滑,优质肥、焦煤由780元/吨下降至720元/吨,降幅60元/吨;低质量1/3焦煤由740元/吨,下降至620元/吨,降幅高达120元/吨。这种变化也导致了大量的洗煤厂产品滞销,经营困难。

动力煤方面,我们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如下,首先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相应减少了电力需求,导致电力增速放缓。05年1-9月份发电量增长13.4%,其中火电增长12.2%、水电增长21%;04年其增长率分别为14.9%、14.4%、17.6,总体增长率下降1.5%,火电下降2.2%,水电增加3.4%。在这种整体增长下降的形势下,水电出力增加;同时其他行业的煤炭需求减缓,部分资源也流入电力行业,整体上缓和了几年来的电煤供应紧张形势。其次从资源供给及运输方面看,由于市场高位运行,未能形成合理的质量价格比,生产低质量煤炭相对附加值更高,刺激了低质量煤炭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由于运输环境的改善,在沿线优质煤炭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为保证运力的完成,大量的低热值煤炭进入流通领域,形成了低质量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2006年市场分析预测

供与求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一的矛盾对立体——当供大于求时,供方的产品就会降价,利益就会减少,社会对供方的投资就会缩减;与此同时,由于求方可以获得廉价的能源、原料、材料,利益就会增加,社会对求方的投资就会增多,引发求方生产的进一步扩大,市场开始向对立的方向转变。煤炭作为一种大宗散货商品,不仅具有贸易数量巨大的特点,更具有价格变化敏感的特征,价格除了受经济总体景气的影响外,煤炭的数量供求关系、运输条件、季节性、区域性、周期性需求更是微妙地左右着其走势的高低,对此我们综合分析判断煤炭市场走势如下。

1、从近期看,虽然目前用户、中转地库存偏高,产地库存偏低,但考虑包括安全整顿等因素的作用,我们预测05年四季度到06年一季度,煤炭市场整体供求平衡趋紧,特别是春运前后个别煤种、局部地区有加剧可能。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拉动煤炭需求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强劲。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11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4%(8月当月同比增长28.5%)。与煤炭行业密切相关的行业投资增幅依然局高不下。房地产开发投资8920亿元,增长22.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991亿元,增长35.1%;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492亿元,增长25.4%。  

二是运输环境尚未根本转变,近期内不能满足新增的煤炭需求。2005年1-9月份全国铁路运量79212.8万吨比2004年73876.1万吨,同比增长7.22%。这种运力的增长几乎全部集中在大秦、侯月两线上,而石太、京原、丰沙大等其他运煤通道基本无新增能力,均处于超负荷状态。目前占全国煤炭运输量的70%以上铁路运输,由于国有投资体制的限制,多年来新增运力增长缓慢,2004年铁路建设增长不到5%,煤炭依然面临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铁路货运请车满足率由2003年的51.5%下降到现在的35%左右,调整余地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

三是煤矿增产能力后劲不足,仍是制约供给的重要因素。全国原煤产量保持低速平稳增长,1-9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43006.07万吨,同比增加10900.70万吨,增长8.2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1.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同比增幅9.81%,比去年同期下降3.39%;国有地方延续去年产量下降局面,同比降幅4.10%,比去年同期下跌11.43%;乡镇煤矿增幅12.01%,比去年同期下降26.06%。国有重点、国有地方和乡镇三大类煤矿原煤产量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52%、14%、34%,国有重点增幅有限,国有地方整体下降,占总产量1/3的乡镇煤矿,受安全整顿的影响,近期内增产能力大幅下降,因此煤炭整体供给能力无法得到缓解。

四是煤矿安全治理对近期煤炭市场的影响将继续加深。9月下旬,山西、陕西、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等部分主要产地相当一部分煤矿被停产整顿,其对煤炭市场的实质性影响也开始逐渐显现,原煤产量减少,出矿价格已经开始小幅回升。

五是季节性因素,使煤炭需求进入旺期。从10月份开始,自北向南开始转为冬季取暖储煤期;雨季过后水力发电将减少,火力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所占比例将提高;另外,在四季度今年新增火力发电机组将集中投产,不仅要消耗煤炭,而且要有一定的煤炭库存;再加上春节前后煤矿停产放假,也会减少产量。

近期内,煤炭市场供给能力不足,季节性和投资性需求拉动因素依然存在,局部地区铁路运力依然紧张,我们预计煤炭市场整体供求平衡趋紧,这种趋势将延续到明年一季度取暖期结束。

2.从长远看,综合宏观经济环境,相关产业规划,及关联行业发展前景,我们认为煤炭市场整体平衡、趋缓,并随着国民经济增速放缓,进入平稳过渡阶段。

一是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增长方式发生改变,高耗能行业收到限制,影响煤炭整体需求。2006年为11.5规划的第一年,预测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8.5%,比2005年预计9.2%降低0.7%,对煤炭消费影响巨大。按国家统计局200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应,煤炭、焦炭、火电、钢材、水泥等行业产品的供给弹性系数分别为2.24、2.24、2.03、2.36、2.03,这充分说明了国民经济近几年过快增长主要是以高耗能产业急剧扩张带动所致。随着国家11.5规划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冶金、建材、化工、电力四大高耗煤企业来讲,用煤的需求有向下拉动的效应,耗煤相对会减少,从而导致整体煤炭需求增速放缓。

二是随着大型煤炭工业基地的建设,煤炭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国家在当前煤矿事故多发和前两年煤炭资源紧张情况下,越来越意识到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资源的整合、勘探、后备资源的利用、政策鼓励以及配套政策的实施等方面,都做出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提出了建立和培育包括以开滦为核心的冀中大型煤炭基地在内的13个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基于煤种或地域,形成了多个大型煤炭集团,产能逐步释放,产业集中度加强,行业竞价力提高。一方面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煤炭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三是交易订货方式的改革,市场化将是必然方向,更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今后几年,我国煤炭订货改革的主要目标将是逐步取消全国性煤炭订货会,建立分品种、分区域、有层次、相互竞争的、有形市场和虚拟市场并存的现代煤炭市场交易体系,主要目的就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煤炭产运需进行市场化配置和衔接。所以,未来煤炭交易手段的变革和交易体系的建立,也会促进资源的市场配置,稳定煤炭供应。

四是受需求结构、供给结构的差异影响,不同煤种走势分化将继续加剧。炼焦煤方面,从下游煤焦关联产业发展看,国内钢材、焦化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螺纹、高线、冷板价格分别由年初的3400/吨、3500/吨、6800/吨,下降至近期的2800/吨、2900/吨、5100/吨,处于盈亏平衡点;焦炭市场更是不容乐观。冶金、焦化行业整合正在进行之中,落后生产力将逐步淘汰出局。价格竞争一方面导致行业内限产保价,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成本压力加大,加强包括炼焦煤在内的原料成本控制。部分冶金企业8月份会议提出,炼焦煤已经具备降价条件,要求钢铁企业分区域联合降低煤炭采购价格,炼焦煤总体上已处于回落期。但从整体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分析,降价空间有限,不同煤种趋势也截然不同。从煤种供给看,强粘结肥焦煤总产量约90%流入炼焦领域,1/3焦煤、瘦煤约60%流入炼焦领域,其他煤种则相对较低。再从需求结构看,肥焦煤约占整个配比的50%以上,其他各煤种之和约占50%以下。这样可以得出炼焦煤中,焦煤供给空间几乎达到极限,降价空间十分有限;而其他煤种,则可以在各行业需求之间进行转化,降价空间相对较大。

动力煤方面,随着近两年新投机组增多,供电形势得到有效缓解,改变了03年以来的硬缺电局面,在电力供给增长的同时,下游高耗能产业发展受到限制,用电需求增速缓和,这样部分电厂将面临开工不足。11.5规划指出,电力发展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同时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据有关资料,华东地区将在35年内关闭125kw的机组,全部上大机组,这种形势将是东南沿海煤炭需求地火电发展的主要趋势,相应要求煤炭发热量达到5300大卡以上,低质煤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减少。而从煤炭整体需求看,焦化、冶金、建材行业用煤增速减缓,煤炭资源会流入电力行业,这样电煤供给将面临行业内竞争,优质动力煤价格将平稳趋降,劣质煤炭将大幅度下降。

综合看,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范围煤炭投资逐渐转化为生产力,国际、国内煤炭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市场形势均出现缓和;同时贸易壁垒限制不断弱化,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相互替代能力增强,国际市场疲软形势,必然蔓延到国内市场。虽然几年来国内冶金、焦化、电力产能扩张,形成了巨大的潜在需求,但煤焦关联产业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电力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伴随下游行业整合进程,关联产业经营状况不佳,随之而来的是对煤炭需求的减缓,资金链条的断裂,从而出现整个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条发展缓慢,煤炭市场逐步向供略大于求的局面转化,价格在高位上适度下调。

 

李敏,男,汉族,1962年7月生,河北滦县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现任职务:开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兼经贸分公司总经理、党工委书记。

2006年煤炭市场与煤炭价格分析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 武承厚

 

一、2005年煤炭市场的主要特点

1、煤炭需求增速估计过高

2005年,由于宏观经济增速趋于平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速度下降,特别是国家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使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主要用煤行业的增长速度均有所回落。据统计,2005年我国新投产发电装机容量达6500万到7000万千瓦左右,年底将形成517亿千瓦的总装机容量。同时,2005年全国平均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预计为5000小时,低于20045350小时和2003年的5250小时。电力总装机容量的高速增长和发电需求小时数的减少,说明电力总需求是缓慢下降的趋势。受到国际市场钢材需求下降的影响,全国钢材市场已经进入低迷,钢铁行业出现了亏损的困境,对煤炭的需求也进一步加速下滑。受国内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主要用煤行业的增产速度放慢的影响,2005年对煤炭需求的增长速度也随之下降。预计2005年煤炭消费量在20.0亿吨左右。我们2005年年初对煤炭需求,特别是电煤的需求估计过高,实际全年煤炭需求增加1.5亿吨左右,增长速度低于8%

2、运输瓶颈制约有所缓和

一是运输能力的提高,缓解了运输紧张的矛盾2005年大秦线和侯月线,分别新增煤炭运输能力5000万吨。上半年,仅这两条线,就完成煤炭运量1.43亿吨,同比增运4432万吨,增长45%。大大提升了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南部、内蒙西部的煤炭外运能力,同时调整了煤炭的铁路运输结构,加大了对华东地区和港口下水的煤炭供应能力,缓和了煤炭供需紧张的局面。

二是铁路体制改革,使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铁路系统一直以来实行四级管理体制,即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四级管理体制。318日铁道部出台了实行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模式的改革方案,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管理体制,减少了运力配置的中间层次,提高了组织管理效能,优化了运输组织,提高了运输效率。武汉分局改路局后,与平煤集团实施战略合作,使矿区专用铁路设施、设备得以加强,实现了每天从矿区装车,开行6趟始发直达列车,大大提高了煤炭运输效率。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以及铁路实行重载、提速、加快修建客运专线等措施,2005年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得以缓和,虽然对煤炭市场格局在短期内形成一定冲击,但总体上对稳定煤炭供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安全整治稳定了煤炭产量

今年煤炭产量之所以能保证低速增长,得益于煤矿的安全整治。一季度由于煤炭价格急剧上涨和2005年度煤炭订货会供求关系紧张的心理因素,加上大秦线在扩能改造前突击抢运,造成了秦皇岛港港存煤炭急剧上升,社会和用户库滿仓流,出现了煤矿库存大搬家的不正常现象。煤矿的超能力生产,导致3月份山西连续出现几次大事故,山西对全省煤矿实行全面仃产整顿,才使产量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进入三季度,煤炭价格下滑,一些地方小煤矿又出现了盲目增产的势头,又是因为国家加大了安全整顿的力度,关闭小煤矿,使乡镇煤矿增产的势头再次得以遏制。应该说这两次安全生产整顿,一方面提高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观意识,客观上也对虚热的煤炭市场起到了清醒剂的作用。煤矿工人用血的代价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从负面上看也为稳定煤炭市场作出了贡献。

纵观2005年的煤炭市场形势,本人认为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初煤炭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不是由于煤炭资源不足造成的,而是由于煤炭产量的增长速度,在短时间内无法赶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效果的充分显现,高耗能行业产能扩张和产量增速得到拟制,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都趋于平稳。2005年煤炭价格由涨到落,再到趋稳,应该说是煤炭价格的合理回归,本论经济增长期间的煤炭价格基本到顶,煤炭的供应和需求也逐步平衡,煤炭价格也随之稳定。

二、2006年煤炭市场分析

1、国民经济发展减速,煤炭需求增长趋缓

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却不是等同的。目前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冲击程度就不同。自去年底以来,石油价格从每桶不到50美元涨到70美元。但世界经济形势仍然较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3%,略低于2004年的5.1%。其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随着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单位产值能耗相对减少。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石油消耗占全球GDP的比重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7%下降到现在的1.5%。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0个成员国的能源消耗中,石油所占比重已从1973年的53%降至目前的40.5%。相反,从2005年到2025年,预计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耗所占的比例将从26.4%上涨到45.8%。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进口石油不断增加。2004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全年消费石油2.9亿吨,其中进口1.22亿吨,对外依存度从2003年的36%上长涨到42%。

从长远看,石油价格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将超过对发达国家的冲击。据美国石油公司(BP)统计,2004年一次性能源消耗构成中,全球平均指数是煤炭占27.2%,石油占36.8%,天然气占23.8%,其他12.3%,中国相应指标为煤炭占69%;石油占22.3%,天然气占2.5%,其他占6.2%。由于中国是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4.3%和55.4%。目前中国石油的剩余可采储量只占全球的2%左右,约为24亿吨。按照目前年生产1.8亿吨,到2020年达到2.0亿吨估计,中国将在14年后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因此,面对国际市场油价的不断上涨,从长远看,中国的能源战略必然是以煤为重要的能源基础。

根据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按照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改变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今后几年,国民经济发展和对煤炭的需求增速将趋缓。据专家测算,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今后五年GDP将年均增长5.7%。同时又要考虑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GDP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5%左右;其次“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今后五年将年均降低能源消耗约4.4%,其中煤炭约3.0%。总之,“十一”期间,国内煤炭总需求增速为7%左右,低于GDP的增速,煤炭需求增量年均约1亿吨,到2010年煤炭需求将达到25亿吨左右。初步预测,2006年中国GDP将控制在9%以下,低于2005年水平。煤炭需求增量低于2005年,约1.0亿吨,总需求约为21.0亿吨。

2、煤矿产能继续增长,产量增速稳定

1)产能增长的主力仍是国有煤矿。2004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9.56亿吨,国有重点、国有地方和乡镇三大类煤矿产量比例为47%、15%、38%。今年1-9月,三类煤矿的原煤产量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比例为:52%14%34%,总体上是国有重点产量增加,乡镇煤矿产量减少的趋势。

2)国有煤矿产量增速减缓。一方面国有重点煤矿,在“九五”期间国家投入少,“十五”期间煤炭需求高于产量的增速,煤矿产能已得到充分释放,直至在不安全情况下超能力生产,近两年不可能有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近年来受煤炭需求的拉动,煤炭价格上涨,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增强了企业扩大规模,提高产能的发展后劲,同时国家实行了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整政策,对煤炭企业改造、扩建和新建矿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据统计,虽然煤矿在建生产能力约5亿多吨,但形成生产能力尚须一定时期。 2005年投产1.2亿吨,预计2006年也只有0.8-1.0亿吨的新增生产能力。第三,经过这些年煤炭走向市场以后的艰苦磨练,国有重点煤矿的企业领导经营理念有很大提高,趆来趆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开始由单纯提高产量,提高煤价来提高经济效益转向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壮大实力,保存实力,按照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不会再不看市场,盲目扩能、增产。

3)乡镇煤矿产能先减后增。首先,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对煤矿超能力生产的限令(不能大于10%)和对乡镇小煤矿的停产、整顿、关闭。煤矿产能在今冬明春将受到一定的影响。据统计,2004年规模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3000余个,原煤产量约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70%。截止2005年6月,全国有小煤矿25000多个,目前停产整顿8648个,占全国小煤矿总数的30%。据统计2005年9月份全国三类煤矿原煤产量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例为52%、14%和34%,乡镇小煤矿占全国总产量的30%,如果到年底,关闭不合格的小煤矿40%,将影响明年全国产量下降约1.0亿吨。其次,应该充分估计到,小煤矿的整顿、关闭后,对煤炭产量的下降是不能简单地用数量做加减,而且影响也是短期的,主要在今冬明春。随着验收合格小煤矿的复产和地方政府对小煤矿的资源、生产、规模整合,预计明年后半年,因整顿关闭而减少的小煤矿产量会逐渐弥补上来。经过整合后的小煤矿生产安全度提高,产量也是相对稳定的。第三,从长远看,政策上国家对小煤炭的盲目扩张是限制的,主要是提高准入的门槛;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限制其发展。总体上小煤矿的产能也会是安全、稳定、低速增长的,不会是大干快上、大起大落。

目前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相继成立,煤炭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产业联合,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对煤炭产量的调控能力逐步加强,只要煤炭行业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调整产品结构,合理组织生产,全年煤炭产量增速控制在6%左右(低于GDP的增速),煤炭供需仍可保持总量上基本平衡的局面。总之,2006年煤矿的产能是稳步增长的,随着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产量增长是稳定的,增速低于2005年。

3、运输结构继续调整,瓶颈制约进一步缓和

据铁路有关部门的信息,2006年新增运量低于2005年,新增运量的线路仍是大秦线和侯月线。从2005年实际运行的情况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从总量上重点煤炭资源能充分满足主要用煤行业的需求,但在流向上与铁路新增运量不匹配,即大秦线有运力、有资源,但下水煤需求增量少;侯月线有资源、有需求,但运力增量不足;二是重点煤矿新井投产需增运量较多,如山西潞安、晋城、淮南等,主要是供两湖、两广的电煤,但运力不足,尤其是铁路直达运输不足。第三,运输结构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除大秦、侯月线外,其他线路也应适当增加运量。因此,2006年运量的安排尤其是运力结构的调整仍是制约供需平衡的因素之一。

4、以发热量计价和第三方质检水到渠成

1)用户对煤质要求更加严格。2005年煤炭市场上,优质煤种数量偏紧,价格不降反升,一方面,是与我国资源赋存条件有关,优质、稀缺煤种无论从近期还是长远都是供不应求,目前社会存煤居高不下,其中有很大比重是低质煤,难以消化。由于不同的煤炭用户对煤种、煤质的要求不同,在煤炭供求基本平衡时期,为了降低成本,减少资金占用,用户必然要消化库存;同时在进煤关口,对数量,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并积极采购优质煤,采取配煤措施,以消化库存的低质煤。

2)修改现行的煤炭产品目录已提上日程,推行以发热量计价供需双方已逐步达成共识。从用户来讲,为了降低能耗,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更新设备,为保证正常生产,对煤炭品种、质量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从煤矿来讲,为了增加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和使运力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也加强了煤质的管理,千方百计生产适销对路的品种,创立优质品牌。

3)推行第三方质检已水到渠成。建议由国家工商、质量监督部门、行业协会共同组建全国性的煤炭质量专门监督机构。这个机构的性质是社会中介机构,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能有其他企业(公司或组织)参预。赋于这个机构煤炭质量监督的仲裁权,处理质量纠纷;统一检测标准,定期对各煤矿、用户及中转港口的煤质检测机构进行资质审查;不定期对流通中的煤炭进行质量抽检,对不合格产品要在媒体爆光,并进行经济处罚

三、2006年煤炭价格稳中有升 

1、宏观上国家要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政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三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政策”。因此通过低价获得资源,而剌激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将受到抑制。我们评价煤炭价格的高与低,首先要看煤炭值多少钱?即看煤炭的价值与价格是否相一致。其次要是看煤炭在市场上卖多少钱?这要看产运需市场条件的变化,由供求关系来调节。目前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与石油、天然气的比价最低,煤炭价值与价格还不一致,从长远看,国家在政策上要保证煤炭更合理的价位,不会再对煤炭实行低价政策。

2、“煤电联动”机制将逐步完善,电煤价格市场化进程加快

由于电煤供应是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执行计划、合同和价格的“双轨制”,电煤价格的变化也自然是供需双方关注的焦点。2006年煤炭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电煤价格市场化的条件基本成熟。从电煤售价看,1-9月,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累计平均售价263.75元/吨,同比增加27.56元/吨,提高11.67%;其中供发电用煤平均售价207.76元/吨,同比增加38.32元/吨,提高22.6%,电煤平均售价比商品煤平均售价低55.99元/吨。总体上是电煤售价比平均售价低,计划电煤又比市场电煤低,电煤价格要比市场价低100元/吨左右。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工业产品市场定价,已由1978年的3%发展到2005年的95.6%,只有4.4%产品价格尚末放开,其中包括电力和电煤价格。煤炭受下游产品的限制,名义上从1993年逐步放开,实际上是“放而不开”。无论是“煤电联动”,还是刚刚出台的“煤热联动”,从理论上应该是“煤价跟着市场走,电(热)价跟着煤价动”。但实际上煤炭价格不但没有跟着市场走,而且受到涨幅(8%)的限制,电价、煤价实行“两头堵”,那么热价、煤价是否也是实行“两头堵”?煤炭的用户不同,供应的品种也不同,电煤是一个价,热力用煤又一个价,在实行“煤热联动”时,又以什么煤为准?又如何设限?等等。因此,不管煤与誰联动,似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供需双方满意、可操作的长效机制来保证。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变化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但是任何国家或组织对商品价格也不是放任自流的。在煤炭下游产品价格末放开之前,国家对煤炭价格进行调控是必须的,但要坚持价格的市场化取向,用科学的手段,比如(煤炭价格的各类指数)确定煤炭价格是合理波动,还是不合理波动,用经济手段(比如税收等)进行调控,而不是用简单的确定涨价幅度(比如8%等)来进行直接干预。一句话,多用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少用或不用行政直接干预。

3、煤炭产地价格下降通道有限,总体上是稳中有升的趋势。

从原煤单位成本看,原中央财政大型煤炭企业1-9月原煤单位成本为197.94元/吨,同比增加39.90元/吨;大型煤炭企业1-9月原煤单位成本已达到187.11元/吨,同比增加36.66元/吨;的上升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电价上涨,安全生产费用上涨。其中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累计平均提取逐月上升,据统计从2005年3月起,逐月累计平均为:9.53,10.34,11.14,13.18,14.10元,15.21元/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按原煤炭成本统计口径,原煤单位成本的上涨幅度,高于商品煤平均售价的上涨幅度,且差距是逐月拉大的趋势。如果国家从保护、节约资源的长远能源战略考虑,今后将陆续出台相关经济政策,如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安全风险抵押和企业转产等,煤炭企业的成本投入是扩大,上升的趋势。煤炭产地价格没有下降通道,总体上是稳中有升的趋势,煤炭经济将随着国民经济新一论的增长而增长,煤炭价格也将进入新一论的增长期。

综上所述,2006年煤炭价格不具备大幅度下调的基础,同时受总需求下降的影响,大幅上涨的空间也不大,总体上2006年煤炭价格,尤其是电煤价格是稳中有升的态势。

 

2006中国煤炭市场高峰论坛精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市场将保持总体平衡、相对偏紧的状态。十一五以及2020年之前,我国煤炭市场将保持总体平衡、相对偏紧的状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 王显政)

十一五期间煤炭大基地和大企业将迅速崛起。目前,大型煤炭基地所含主要矿区40多个,拥有煤炭探明储量6900亿吨。现有煤炭生产规模10亿吨左右,约占全国产量50%,到2010年生产规模达到15亿吨左右,占全国产量近70%十一五期间,规划新开工煤矿建设规模约3亿吨,其中绝大多数在大型煤炭基地内,主要集中在产能增加较快的晋北、晋东、蒙东(东北)、陕北、神东、两淮、云贵等大型煤炭基地。(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 吴吟)

十一五期间的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十一五期间的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供需平衡,运行良好,结构合理,竞争有序,安全健康,生态和谐。到2010年实现以下目标:

——煤炭供需高质量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建立资源保障可靠,开发秩序规范,生产安全高效,产运需衔接良好,市场竞争有序的煤炭供应体系,实现长期稳定供应。

——煤炭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形成57个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小煤矿减少到1万个左右;全国原煤入洗率达到50%以上,非煤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安全健康状况明显好转:煤矿安全基础条件有较大改善,瓦斯得到有效治理,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1.6以下,矿工职业病新增发病率明显下降。

——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大、中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5%80%以上,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30%以上,平均劳动效率比2005年提高50%,矿井资源回收率达到40%以上。

——矿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和谐:矿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控制,煤矸石、瓦斯抽放和矿井水利用率分别达到75%30%60%以上,采煤区沉陷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职工收入达到全国工业行业中上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 许之敏)

2006年动力煤市场将总体保持基本平衡。2006年动力煤市场将总体保持基本平衡,供应量持续增加,需求量稳步增长,社会库存保持一个合理水平,煤炭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但也不排除局面地区、个别煤种的调整波动。(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德玉)

2006年的无烟煤市场走势是上半年延续偏紧局面,下半年供需形势趋缓。2006年的无烟煤市场走势是上半年延续偏紧局面,下半年供需形势趋缓。(阳泉煤业集团副总经理 裴西平)

今后一段时期,炼焦煤市场供需关系总体基本平衡。今后一段时期,炼焦煤市场供需关系总体基本平衡,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部分品种、局部区域、个别时段表现为供求偏紧与供给过剩并存,焦精煤总体偏紧,肥精煤、瘦精煤缓中有紧,高挥发份的l3焦煤和气煤供给相对过剩。(山西焦煤集团副总经理 刘建中)

今后5年中国煤炭运量预计每年增加3000万吨。今后5年沿海煤炭运量预计每年增加3000万吨左右,北方港口煤炭发运量将从2004年的3.2亿吨增加至4.5亿吨左右,华南、华东地区煤炭进口量也将保持稳步增长势头。交通部水运司 王明志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健康有序的煤炭市场体系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既使考虑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节能工艺的推广应用,煤炭消费总量也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实现煤炭经济平稳运行,必须大力推进和完善煤炭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煤炭供应效率,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 濮洪九

加快推进铁路大客户试点工作。为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发展铁路与运输大客户战略合作关系,我们已制定了《铁路大客户运输服务管理办法》,按照年运量在100万吨以上或运输付费在1亿元以上的标准,对大客户年运量、月计划、日装车、运费结算、运输服务等实行统一管理,确保铁路为大客户提供运力保障、大客户为铁路提供稳定货源。(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 苏顺虎)

努力实现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钢铁企业和煤炭企业之间要加强相互的沟通和交流,互换信息,增进彼此的了解,树立共同发展的理念;煤炭企业和钢铁企业之间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逐步形成双方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钢铁企业和煤炭企业要共同推进并建立规范的国内煤炭交易市场;要充分发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积极促进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罗冰生)

   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水平。近两年煤炭消费递增速度都在2亿吨以上。2003年煤炭消费高出GDP增长率6.94个百分点,2004年高出5.82个百分点。今年的增长会低一点,但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惯性作用,其对能源的需求仍会较旺盛。从电力生产建设来看,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预计未来15年间,我国年均新增发电装机约3300万千瓦,年均用电增长约1600亿千瓦时。最近3年,预计年均投产发电

装机容量在7000万千瓦以上。这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使以火电为主的电煤需求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严峻挑战。(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 杨林军)

钢铁高增长,焦炭高需求。今年钢铁产量将突破3亿吨, 焦炭需求将超过2.2亿吨。(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理事长 黄金干)

    2006年亚太煤炭价格下降。2006年亚太煤炭市场环境同2005年相比,煤炭消费能力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但基于前几年主要供应国的新煤矿建设,2006年下半年,新的煤炭供应能力有可能进入市场造成冲击,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预计06年煤炭价格下降将不可避免。(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副总经理 潘万泽)

    近期煤炭市场整体供求平衡趋紧,长远看煤炭市场整体平衡、趋缓。从近期看,虽然目前用户、中转地库存偏高,产地库存偏低,但考虑包括安全整顿等因素的作用,我们预测05年四季度到06年一季度,煤炭市场整体供求平衡趋紧,特别是春运前后个别煤种、局部地区有加剧可能。  从长远看,综合宏观经济环境,相关产业规划,及关联行业发展前景,我们认为煤炭市场整体平衡、趋缓,并随着国民经济增速放缓,进入平稳过渡阶段。(开滦集团副总经理 李敏)

    港口在准班轮运输中应处于主导地位。港口位居电煤物流链的最中段,既是物流信息的集散中心,又是商务网络的重要节点,还是船货衔接的结合部和缓冲区。此外港口与电煤物流链的各链环,均有着密切的协作关系。所以港口在准班轮运输组织中,应处于主导地位。(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克)

    2006年的动力煤市场仍将以平稳运行为主。2006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健康发展、煤矿迫于安全生产压力抑制超产、大秦线改造运能的影响,2006年的动力煤市场与2005年相比趋于缓和,虽略有波动,但仍将以平稳运行为主,供需基本平衡,优质动力煤价格还将保持在高位,仍将呈现出平稳良好的发展态势。预测2006年动力煤市场,全年煤炭价格水平基本与2005年四季度水平相当,市场将呈现出优质煤供应偏紧,低热值煤供大于求的过剩与并存的局面。(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赵生龙)

煤炭企业营销工作中必须抓好两项管理工作。一是市场管理、二是销售管理。市场管理要解决的是市场分析、市场预测、营销战略策划、公共关系管理、市场风险预警等战略问题;销售管理要解决的是维护销售网点、开发客户资源、商务谈判、签订合同、售后服务、搜集信息等战术问题。(平煤集团 万善福)

电力工业仍将以燃煤发电为主。据统计及预测,2004年底时,在4.4亿千瓦总装机容量中,火电达到3.25亿千瓦,占全部容量的73.9%和发电量的82.6%;预计到2020年,火力发电的比重仍将占60%左右,电力是煤炭企业的大用户这一定位长期不会改变。由此也可以看出,无论现在还是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的电力工业都将以燃煤发电为主。国务院确定的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秘书长  王永干)

2006年度的国际煤炭市场预测。从总的趋势来看,如果世界经济形势不发生重大的变化,2006年度的世界煤炭将是供大于求的年景,那么,世界煤炭价格从高位全面回归也将不可避免。煤炭价格回归的幅度与前2年煤炭涨价幅度将成正比——曾经上升幅度较高的煤炭品种,在2006年度价格下降幅度也偏大,反之,曾经上升幅度较低的煤炭品种,在2006年度价格下降幅度也偏小。(黄 腾)

多元化订价策略是适应煤炭市场化的客观要求。价格作为市场经济的关键元素,价位的合理性被广泛地讨论并论证着,买卖双方由于立场的不同,对订价的标准或原则存在差异和分歧,由于市场的变化节奏加快,价格的调整频率也在提高,凡事不能违背规律,订价最终离不开市场,现阶段,多元化订价将更能适应市场化。(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方 涧)

沿海主要港口煤炭运输需求预测。沿海主要港口煤炭运输需求预测的基础是未来我国以及南方沿海煤炭需求量。目前关于2010年、2020年全国煤炭需求量的预测版本很多,差异也很大,按照23亿吨和26亿吨的保守预测,相应地南方沿海的煤炭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亿吨和6亿吨以上。预测2010年和2020年北方沿海7个主要煤炭下水港的装船量将分别超过5亿吨和6亿吨,其中外贸出口量维持在1亿吨左右,其余90%左右供南方沿海地区消费。北方沿海煤炭下水港的装船量仍将主要集中在秦皇岛、天津、唐山(京唐、曹妃甸)、黄骅等北路港口,比重仍在80%以上。南方沿海煤炭接卸仍以货主(主要是电厂)码头为主,比重为70%左右。(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钟奕斌)

利用期货市场,服务煤炭工业。煤炭期货,有利于实现煤炭价格的市场化;煤炭期货,有利于煤炭生产和消费企业规避价格风险;煤炭期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国家能源安全。(郑州商品交易所   汪琛德  张沛)

2005年冬季动力煤市场环境分析。煤炭资源环境:原煤产量低速增长已成定局,山西出省煤炭资源将成为影响煤炭市场运行轨迹的焦点。煤炭运输环境:运输瓶颈作用已经淡化,煤炭运力和运量仍然有潜力可挖。煤炭需求环境:多种影响因素并存,总体有利市场好转。(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 李学刚)

2006年煤炭市场的分析预测。2006年将是我国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起点时期,在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上,煤炭市场依然会继续保持在2005年发展良好态势下,煤炭市场环境继续改善,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进一步发挥。煤炭价格再上新的台阶,优质优价特征更加明显。市场运输结构逐步反映供求关系,供需关系在市场原则基础上进一步稳固,消费需求引导煤炭质量不断提高,煤炭产销结构趋于合理,以市场为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发展理念和运行模式得以巩固。(华东煤炭销售联合体秘书处  郑勇) 

 

 

(责任编辑:张权)

煤市动态  (Recent Developments)

10、11月份煤炭市场运行状态及今后几个月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煤炭市场网研究咨询部

10月份,受十一长假的影响,煤炭需求小幅下降,煤炭供给继续处于低于需求的较低水平,煤炭供求关系回归到供求总体平衡的状态,受季节性因素拉动,部分地区动力煤供给将略微偏紧。市场交易煤炭报价全面回升,但重点煤矿与重点用户之间的合同价格仍然保持稳定。今后几个月,煤市行情还将继续保持高位盘整的态势。

一、10月份煤炭供求状况:煤炭需求小幅下降,煤炭供给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一)、煤炭需求小幅下降(环比)

1.拉动煤炭需求的基本因素仍然趋于强健

十一长假的影响,1-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6%,10月份当月增长27.2%,日均投资额比9月份环比下降3.23%,投资规模略有回落。1-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1.6%,日均投资额比9月份环比下降7.67%,投资规模也略有回落。1-10月份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等行业投资增幅仍然明显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幅,建材行业投资同比增幅继上月之后又有所回升;从环比情况看,以上几个行业1-10月份投资完成额的月度平均额都比1-9月份的月度平均额又有所增长,说明其投资额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上。10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重工业增长仍然快于轻工业10月份日均工业产值环比为能延续9月份的增长势头,环比略有下降,下降2.54%,其中重工业环比下降2.33%

2.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环比大幅下降,其它各行业煤炭消费略有增加,国内煤炭消费总量比上月下降4.4%左右

10月份,发电量、火力发电量和水力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4%、8.2%和17.7%,日均发电量环比分别下降5.22%、5.02%和5.47%。热电厂供热量大幅度下降,同比下降15%左右,日均供热量环比下降23.61%左右。据统计,1-10月份累计,电力行业6000千瓦以上机组共消费煤炭84961万吨,同比增长12.37%,10月份当月煤炭消费量大约7547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左右,日均消费量环比下降12.5%左右。

10月份,生铁、粗钢产量同比增幅继续回落,分别比9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但日均产量环比分别增长2.57%和0.97%;钢材产量同比增幅比9月份回升2.5个百分点,但日均产量环比下降0.67%。焦炭产量同比增长20.6%,日均产量环比增长4.6%。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0.8%,日均产量环比下降3.83%。化肥消费未能延续上月的旺盛态势,化肥产量环比下降3.84%,合成氨略有增加,日均产量环比增长1.58%,同比分别增长4.2%和4%,分别比上月回落了3.8和3.0个百分点;电石产量本月略有增长,同比增长43.3%,日均产量环比增长1.99%。经测算,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22%、8%和5%,钢铁和化工行业日均消费量环比分别增长2.5%和2%,建材行业日均煤炭消费量与上月基本持平。10月份生活用煤明显增加,其它产业用煤也都略有增长。据测算,1-10月份国内煤炭消费量增长率在12.4%左右,其中10月份增长率在6.6%左右,10月份日均煤炭消费量比9月份下降4.4%左右。

(二)、煤炭供给量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1.煤炭产量继续下降,煤炭销量、铁路运量和港口转运量均有所提高。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15601万吨,同比增长5.66%;日均原煤产量503.26万吨,环比下降3.55%。而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统计,10月份,国有重点煤矿(与国家安全监察局所界定的国有重点煤矿的范围略有不同)销售煤炭8012.2万吨,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2.05%。10月份铁路煤炭运量9451.7万吨,同比增长9.5%;日均运量环比增长5.1%。全国主要港口煤炭中转量3204.9万吨,同比增长11.8%,日均中转量环比增长2.67%。

2. 10月份煤炭供给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供求关系回归到总体平衡、部分地区动力煤供给略微偏紧的状态

7-9月份,煤炭供给量处于低于消费量的较低水平,将10月份煤炭产量与进出口情况综合起来看,10月份国内煤炭供给量比9月份略有下降,而本月煤炭消费量也有所下降。总的来看,10月份煤炭供给量仍然处于低于消费量的较低水平,煤炭供求关系在经历了7-9月连续三个月向供求平衡方向回调之后,目前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回归到了供求总体平衡、部分地区动力煤供给略微偏紧的状态。

二、10、11月份市场状况:市场交易煤炭报价持续回升,但重点煤矿与重点用户之间的合同价格仍保持稳定

1.市场交易煤炭报价持续回升

根据中国煤炭市场网编制的中国市场交易煤炭报价指数,国庆节过后,市场交易煤炭报价反弹势头强劲,煤炭价格持续回升,10月31日报价比10月8日平均上涨4.05%,进入11月份后,煤炭价格继续回升,但增幅比上月有所回落,11月17日价格与11月1日相比,上涨了0.86%。

2.东北、三西、西北和南方地区市场交易煤炭报价上调幅度较大

分区域看,各地区煤炭报价均有所上涨,其中东北地区受冬季取暖用煤期煤炭需求加大的影响,价格上涨幅度最大,11月17日与10月8日相比,平均报价上涨了9.39%。煤炭主产区山西、陕西地区受煤炭事故影响,导致煤矿关停、产量下降,煤价持续上涨,根据市场交易煤炭报价指数,11月17日三西地区市场煤报价比10月8日平均上涨6.85%。南方市场的市场煤报价在国庆节之前就已经开始小幅回升,到10月中旬以后回升加快,随后则保持相对平稳,11月17日报价比10月8日平均上涨了5.64%,但仅比11月1日上涨了0.42%。受需求持续增加的影响,京津冀市场也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11月17日市场报价比10月8日平均上涨了4.61%,比11月1日平均上涨了1.27%。西北市场在10月份时煤炭价格也保持快速增长,10月31日市场报价比10月8日平均上涨了5.81%,但进入11月份,煤炭价格却呈现出稳中略降的态势,11月17日市场报价比11月1日下降了0.17%。苏鲁皖和西南市场在10月份的价格均保持平稳略有回升的态势,进入11月份则均略有回落,但总的来看,价格显得比较平稳。

3.优质动力煤市场交易报价回升的幅度较大

分品种看,10月份各煤种价格均有所回升,其中优质动力煤上涨幅度最大,10月31日与10月8日相比,市场平均报价上涨了5.78%,焦肥原煤、无烟动力煤、褐煤、块煤价格也有较大上涨,10月31日分别比10月8日上调了3.97%、3.89%、3.52%和2.67%,劣质动力煤、配精煤以及焦肥精煤价格也有小幅上涨。进入11月份后,各煤种价格的回升幅度明显回落,焦肥精煤的价格还有所下降,11月17日比11月1日平均报价下调了1.16%。焦肥原煤、褐煤、配精煤以及劣质动力煤价格均基本保持不变,其他各煤种则略有上涨,其中优质动力煤仍然上涨最大,11月17日比11月1日平均报价上涨了1.7%。块煤和无烟动力煤上涨幅度较小,分别上涨了0.89%和0.47%。

4.重点煤矿与重点用户的合同价格仍然保持稳定

10月1日,贵州省物价局将该省电煤的政府指导价格每吨上调19元,同时,国内重要产地煤炭价格也呈现出上升态势,面对产地煤炭价格接连不断的上扬,和已经转暖的煤炭供需环境,尽管一些主要发电企业或集团、重点冶金企业的煤炭库存依然较高,但是终于顶不住市场煤价上涨的压力,部分主要电力企业已经陆续上调了10月份和11月份市场电煤的采购价格。但重点煤矿与重点用户之间的合同价格仍然保持稳定,没有调整。

三、对今后几个月煤市行情走势的判断:高位盘整

煤价回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影响煤市行情的主要因素的发展态势,预计今后几个月煤炭市场还将继续保持高位盘整的运行态势。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依据和理由:

首先,今后几个月安全整治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煤炭产量受到控制。近两个月来矿难事故仍然频繁发生,国家安监机关和各地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非法、违法煤矿的停产整顿力度,11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580处实施关闭与吊销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名单,而截止到当日,今年以来,我国实施停产整顿的煤矿矿井达到12990个,其中已经实施关闭的矿井1933个,预计年底关闭矿井将不少于四千个,这些矿井的关闭,将在一定程度上使煤炭产量受到影响。同时,由于非法、违法煤矿做到真关实停仍有很大难度,小煤矿偷偷生产的情况还大量存在,10月末以及11月份以来,又接连爆发了多起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而且其中还有部分是未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也反映出我国在煤矿安全生产上仍存在一些严重漏洞和问题,驱使安全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为确保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等节日的安全与祥和,以及更好地迎接明年的人代会,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必将采取更加严厉的安全措施,下大力整顿煤矿,预防煤矿重、特大事故,煤炭产量还将继续受到控制。

其次,拉动煤炭需求的基本层面因素依然强健。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迅猛扩张,各高耗煤产业及对煤炭需求拉动力度较大的项目也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而且新开工项目不断增加,为下一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另外,10月、11月是建设施工旺季,可以预见建设施工进程将比前几个月又有所加快,这将从基本层面支撑水泥、钢铁和其它投资品的需求和生产,进而支撑电力、煤炭需求继续保持在较大规模水平上。

再次,煤市行情将继续保持高位盘整的态势。进入12月份后,冬季取暖用煤将随之进入高峰期,同时,由于南方地区水电出力减小,对火电的依赖程度将逐渐加大,因此季节性因素正在促使动力煤需求重返旺盛状态。另外,近期火电投产进入高峰期,投产之前备煤、投产之后耗煤对电煤需求也有很强的拉动作用。随着安全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对煤炭产量还将造成一定影响,拉动煤市行情不断上行。但由于今年以来全社会煤炭库存比去年有较大增长,而且运输状况也有明显改善,因此不大可能出现严重的煤炭供给紧张状况。总体判断,今后几个月,煤价大幅涨跌的可能性均不大,最大的可能将是继续保持高位盘整态势。

 

2005年10 月 份 煤 炭运销 运 行 简 述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

进入10月份,全国范围内集散地区和消费地区煤炭价格下滑局面继续改善,市场的整体运行环境也继续好转,逐渐由偏淡的买方市场局面过渡到供需平衡状态。主要产地煤炭资源出现偏紧局面,煤炭价格继续保持上扬态势,但煤炭价格上涨的幅度从产地到消费地区按照流通环节呈现梯度递减局面。煤炭市场的冬季供求高峰特征得到体现,煤炭运输已经走出了此前持续几个月的低迷状态。

现将本月煤炭运行状况简要回顾如下:

一、煤炭产、运、销、存简况

本月煤炭运输环节大幅反弹,铁路、港口均有不俗表现,但煤炭产量、煤炭消耗增长继续萎缩,也使得煤矿库存减少,电厂库存进一步上升。

1、煤矿安全监察局调度中心口径数据

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5601.0万吨,同比增加836.0万吨,增幅5.7%。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煤8103.0万吨,同比增加897.0万吨,增长12.5%;国有地方煤矿产煤2276.0万吨,同比减少33.0万吨,降幅1.4%;乡镇煤矿产煤5221.0万吨,同比减少28.0万吨,降幅0.5%。

1至10月,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58607.0万吨,同比增加11737.0万吨,增长8.0%。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煤82646.0万吨,同比增加7247.0万吨,增长9.6%;国有地方煤矿产煤22925.0.0万吨,同比减少1056.0万吨,降幅4.4%;乡镇煤矿产煤53036.0万吨,同比增加5546.0万吨,增长11.7%。

2、煤炭运量

10月份,全国铁路煤炭日均装车大幅增长,当月全国煤炭日均装车由上月45242增加到47417车,增加2175车,同比增加3481车,增幅7.9%;本年累计铁路煤炭日均装车45697车,同比增加2236车,增幅5.1%。

本月铁路煤炭运量完成9451.7万吨,同比增加820.0万吨,增幅9.5%,比上月增加746.1万吨。1至10月,全国铁路煤炭运量累计完成88624.5万吨,同比增加6237.8万吨,增长7.6%。

山西全省本月日均装车完成14618车,比上月增加848车,同比增加3331车,增幅29.5%,铁路运量完成2974.7万吨,同比增加763万吨,增幅29.7%。

重点煤矿煤炭铁路日均装车32786车,比上月增加1030车,增幅3.2%;重点煤矿煤炭总装车1016360车,比上月减少63677车。重点煤矿煤炭铁路总运量完成6565.4万吨,比上月减少491.3万吨,降幅8.1%。

1至10月份,重点煤矿铁路总运量累计完成60679.2万吨。

1至10月重点煤炭铁路运量趋势对比图:

10月份,全国主要港口煤炭中转量完成3204.9万吨,同比增加338.8万吨,增幅11.8%。其中:内贸完成2630.2万吨,比同期增加451.1万吨,增幅20.7%;外贸完成574.7万吨,比同期减少112.4万吨,降幅16.4%。

1至10月份,煤炭港口中转量累计完成30932.6万吨,同比增加2591.3万吨,增幅9.1%。其中:内贸完成24893.1万吨,同比增加3891.0万吨,增幅18.5%,外贸完成6052.0万吨,同比减少1287.4万吨,降幅17.5%。

1至10月份主要港口中转量趋势对比图:

3、煤炭销量

10月份,国有重点煤矿实际销售煤炭8012.0万吨,比年度煤炭订货会签订的重点合同超供4515.0万吨,超供129.1%,比上月多销售555.7万吨,增幅7.5%。其中:供电力2725.8万吨,比合同多供498.0万吨,超供22.4%,比上月增加71.8万吨,增幅2.7%;供冶金562.7万吨,比合同超供156.4万吨,超供38.5%,比上月增加16.1万吨,增幅2.9%。

1至10月份,重点煤矿累计销售煤炭79187.0万吨,其中供电力31167.0万吨,比计划多供10546.0万吨,超供51.1%;供冶金5763.0万吨,比计划多供1787.0万吨,超供44.9%。

10月份国有煤矿销售趋势图和供电力用煤销售趋势图:

4、煤炭需求

10月份电力直供电厂共耗煤3771.2万吨,比上月少耗煤141.7万吨,平均日耗121.6万吨,比上月少耗煤8.7万吨。1至10月直供电厂累计耗煤40076.0万吨,同比增加4129.0万吨,增幅11.5%,1至10月东北地区耗煤同比增幅16.3%,华北地区耗煤同比增幅15.7%,华东地区耗煤同比增幅13.9%,华中地区耗煤同比增幅6.5%,西北地区耗煤同比降幅5.9%。

1至10月直供电厂耗煤情况趋势图:

5、煤炭库存

截止到9月末,国有重点煤矿存煤2423.5万吨,比上月减少存煤182.6万吨,按10月份日均销售量计算存煤天数从10.5天下降到9.4天。其中: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煤炭库存变化较小,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煤炭库存小幅减少,安徽、山东、河南、贵州、甘肃库存分别减少20-50万吨。

电力直供电厂存煤2890.6万吨,比上月增加232.8万吨。按日均消耗量计算存煤天数23.8天,比上月增加3.4天。其中,东北地区存煤17.1天;华北地区21.5天;华东地区20.2天;华中地区38.5天;西北地区31.2天。

主要港口存煤1539.4万吨,同比增加600.2万吨,比上月减少34.5万吨。其中:内贸煤炭港存1258.5万吨,同比增加533.0万吨,比上月减少41.5万吨。

10月末,秦皇岛港共存煤炭417.0万吨,同比增加179.0万吨,比上月末增加28.0万吨,其中:内贸煤炭港存326.8万吨。

10月重点煤矿、直供电厂的库存趋势图:

6、煤炭出口

10月份,全国煤炭出口603.9吨,同比减少89.8万吨,降幅12.9%。其中:中煤公司出口286.1万吨,同比减少72.3万吨,降幅20.2%;山西地方出口61.2万吨,同比减少12.7万吨,降幅17.2%;神华集团出口209.5万吨,同比减少8.7万吨,降幅4.0%;五矿公司出口47.0万吨,同比增加3.9万吨,增幅9.0%。

1至10月,全国煤炭累计出口6020.9万吨,同比减少1194.0万吨,下降16.6%。

1至10月日均产量、铁路日均装车、港口日均中转量、电厂日均耗煤增幅大小图:

二、当前煤炭运销特点

1、乡镇煤矿再次出现减产情况,总产量延续低速增加。10月份,安全生产整顿效果显现,地方煤矿产量减少61万吨,其中乡镇煤矿减少28万吨,这是乡镇煤矿除2月份因民工放假减产外再次出现减产,也使的全国煤炭产量增幅下降1.6个百分点,只有5.7%。前10个月,煤炭累计产量增加11700万吨,考虑地方煤矿产量未来两个月减产幅度,预计全年煤炭产量增长在1.3-1.5亿吨,其中重点煤矿增量约占60%。

截止到10月底,各级安全部门累计责令停产整顿矿井12148个。验收矿井3547个,其中验收合格矿井2569个,验收不合格矿井978个,目前检查验收的还不足30%,尚有70%煤矿处于停产整顿状态。其中山西省从7月开始,地方煤矿的产量正以平均500万吨的水平开始递减。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继续紧绷,已经停产整顿的煤矿复产进度缓慢,制约煤炭增产依然严重。

2、铁路运输摆脱低沉状态,增长速度大幅上扬。煤炭铁路装车经过7个月的低速增长后,本月出现大幅反弹,当月完成煤炭日均装车47417车,仅次于2月份,同时煤炭运量完成9452万吨,创下今年煤炭运输的最高记录。其中大秦线10月份日均完成运量62.6万吨,同比增加23.8万吨,侯月线日均完成运量30.2万吨,同比增加14.3万吨。截至10月31日,分别超计划进度21万吨、29万吨,两线合计增加运量1180万吨,远高于煤炭总运量的增量667万吨。10月31日,大秦线创造日运量67.7万吨的最高记录,表明大秦线煤炭运输高峰期还没有过去,铁路运输的货物增运补欠活动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按目前进度,两线的运量目标均能实现。但是也暴露出三个主要的问题:1、大秦、侯月两线运输大幅增加是建立在其余线路减少基础上的,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部分地区的铁路运输紧张局面。2、部分地区的煤炭资源能否适应铁路增运的能力,主要资源产地山西的煤炭库存明显偏低,挖潜能力有限。3、铁路前9个月的运输已经使煤炭库存从上游大量转移到下游,主要用户至此仍未完全消化吸收,库存仍据高不下,消化此次铁路增运煤炭的能力值得考虑。

3、港口煤炭中转增幅回升,库存连续小幅下降。受南方省份煤炭需求旺盛和铁路运量大幅增长的影响,煤炭主要中转港口本月也完成今年最好水平,达到3205万吨,同比增加338万吨,也是今年增长最多的一个月。部分港口生产出现变化:一、前期生产一直下降的京唐港出现增长,本月完成143万吨,增幅达到47%。二、秦皇岛港和长江五港的9月份减产态势也得到扭转,本月分别完成1253万吨、182万吨,实现增幅19%和15%。三、黄骅港迅猛增长的势头得以减弱,增速由上月40%回落到28%,比前9个月累计增幅下降25个百分点。

中转港口煤炭总库存连续三个月呈下滑趋势,三个月分别减少77万吨、36万吨、35万吨,累计比7月份减少148万吨,但库存水平仍然偏高。

4、电厂消耗持续降低,库存不断增加。10月份,电厂日均耗煤121.6万吨,比上月减少8.8万吨。自8月份以来,电厂消耗逐月走低,日均耗煤从最高的144.4万吨降到目前的121.6万吨,减少22.8万吨,降幅达18.8%。煤炭消耗减少也促使电厂库存不断攀升,从6月份2338万吨增加到现阶段的2891万吨,增加553万吨,增幅23.6%。值得注意的是,华中地区已经出现连续2个月耗煤同比减少的状况。 进入11月后,比照2004年电厂生产情况,直供电厂耗煤速度将大幅提升,库存上升态势将会终止,并将小幅回落,但整体库存仍会好于去年。

据中电联消息,进入四季度后,随着大批新增机组的投产,电力供需形势将有明显好转,电力缺口有较大幅度下降,但部分地区仍然紧张。今冬明春电力缺口约为150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华北、南方和华中地区,华东、东北、西北地区电力供需基本可以平衡。南方地区电煤供应的问题更加突出,来水情况不容乐观,加上检修机组增多等因素影响,预计四季度南方电网最大电力缺口500万千瓦,形势严峻程度将超过三季度。

5、煤炭价格区域变化差异明显。当月,整体市场煤炭供求和价格保持相对平稳状态,但煤炭价格走势上的区域差异越发明显,其中东部沿海市场煤炭价格上涨幅度按照流通环节呈现梯度递减局面,即产地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大于中转环节,而中转环节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又大于消费市场。首先,10月下旬,山西、陕西的煤炭企业宣布从11月份起调高市场煤的销售价格,上调幅度从5元到15元不等;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乡镇类煤矿的煤炭出矿价格也不断拉高;到10月末,山西大同地区发热量5800大卡/千克(约合24.30Mj/kg)以上的优质动力煤的出矿价格,再比9月末上涨了10-20元/吨,达到210-225元/吨左右(不含税);面对产地煤炭价格不断上扬,以及已经转暖的煤炭供需环境,中转港口的煤炭交易价格出现小幅回升,发热量5800大卡/千克以上的优质动力煤,在秦皇岛和天津港,平仓价格由上月末的430元/吨左右,回升到10月末的435-440元/吨。与此同时,尽管主要发电企业、重点冶金企业的煤炭库存依然较高,但是面对市场煤价上涨的压力,部分主要电力企业陆续上调了10月份在主要中转港口的电煤采购价格。由于重点用户的煤炭库存水平较高,消费地区煤炭市场活跃程度明显不足,煤炭价格继续保持相对平稳状态。月末,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约合23.04Mj/kg)以上的优质动力煤,在华东地区的上海、宁波等港口,场地交易价格继续在505-510元/吨左右徘徊,在广州港场地销售价格则继续保持在520-530元/吨。

内蒙西部块煤水涨船高,价格看好。因市场需求增长旺盛和运输的制约因素,神华集团和内蒙区的块煤在天津港的交易价格本月继续上涨。目前,平仓价格已经达到500元/吨左右,含块率较高的原煤也达到470元/吨左右,比同质量原煤平仓价格高30元左右。

5、水上煤炭运力充足,运价疲软。10月份,水上煤炭运价出现波动,上旬曾经一度继续9月份的回升走势,随后小型船舶(指载运量1万吨以下的船舶)市场的投放量明显增多,加之煤炭市场需求不旺,出现运力过剩局面,拖累船舶的运价全部走软,运价出现了5元/吨以上的滑坡,其中小型船舶的运价下滑了10元/吨左右,已经与大型船舶的运价持平。水上煤炭运价再度下挫,降低了终端市场或用户煤炭的采购成本,为上游地区煤炭价格上扬腾出了空间,延缓了沿江、海等下游地区煤炭市场对产地煤炭价格上扬的反应。

10月末,秦皇岛至上海方向2-3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由月初的54元/吨左右,回落到48元/吨左右;秦皇岛至宁波方向2-3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由月初的56元/吨左右,回落到52元/吨左右;秦皇岛至广州方向3-4万吨船舶的煤炭运价,也由月初的66元/吨左右,回落到了64元/吨左右。

6、今年煤炭进出口相抵使得国内资源增加约2000万吨。到10月底,四家煤炭出口企业累计出口煤炭6020万吨,同比减少1194万吨,减少幅度达到15.5%。其中除五矿集团外,其余三家均减少,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降幅最大,达到38%。同时1-9月份我国已经累计进口煤炭1848.9万吨,同比增加了579.0万吨,增长了45.6%,其中动力煤、焦煤和无烟煤分别累计进口分别增长38.9%、29.9%和61.9%。综合煤炭进出口数据,今年煤炭进出口量最终将会导致国内资源增加2000万吨左右。考虑煤炭企业增产因素,2005年我国煤炭资源增加应该在1.5-1.7亿吨。

 

三、对煤炭运销形势的浅析

连续三个月的煤炭市场出现回暖的情况,虽然上升幅度和上升面积都不是特别显著,但是也基本上使得当前煤炭供应基本呈现平衡态势。预计, 11月份煤炭市场将继续好转,产地煤炭价格上扬的动力将有所下降,价格可能在目前水平徘徊,前期产地煤炭价格上扬所抬升的空间将逐渐向下游地区扩散。但是由于重点用户煤炭库存仍处高位,下游市场煤炭交易的活跃程度和价格上扬的势头将继续受到抑制。

11月9日,秦皇岛煤炭库存突然从2日的424万吨增加到477万吨(秦皇岛港煤炭四期开始投产,库存容积有所提升,当前库存仍在正常水平),虽然跟近期出现大雾天气影响船舶作业有关,但也再次充分说明秦皇岛港还不能完全适应大秦铁路的需要。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骤增的局面今年已经数次出现,并曾一度采取疏港方式缓解压力,也成为抑制大秦铁路不能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10月份铁路运输完成较好,大秦铁路也实现超计划完成,但当前主要中转港口、主要用户库存水平均比较高,铁路运输无疑将放慢脚步,11月份铁路运输强度会适当减弱。

 

 

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出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按照《通知》要求,热力出厂价格将与煤炭价格联动,当煤炭到厂价格变化超过10%后,相应调整热力出厂价格。热源生产企业要消化10%-30%的煤价上涨因素;当煤价下降时,按热源生产企业消化上涨因素的同等比例核减热价下调幅度。相应销售价格与出厂价格联动。热力出厂价格调整后,按照热力管网输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相应调整热力输送企业对用户的热力销售价格。

另外,《通知》还要求确定热价联动周期。煤热价格联动以不少于一年为一个联动周期。若周期内煤价变化达到或超过10%后,相应调整热价;如本周期内煤价变动未达到10%,则下一周期累计计算,直到累计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10%,进行热价调整,国家还鼓励煤、热双方直接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直接向煤炭企业购买煤炭。

(责任编辑:卢小燕)

煤市简讯:需求增加,煤价回升

明年上半年无烟煤延续偏紧局面     

日前,山西省煤炭销售办公室邀请有关单位就目前山西省部分煤种出现价格下滑的实际情况召开分析会。会议认为,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和部分基础产业建设增长受到限制,钢铁价格下滑,焦炭的需求量和价格下降,部分炼焦煤市场价格出现下滑;二是今年大秦线、侯月线运力增长较快,煤矿库存大量向港口和用户转移,受用户购买心理的影响,市场煤价格出现下滑;三是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今年沿海进口煤增多,冲击部分市场煤价格;四是全国煤炭产量是在2004年较高基础上增加的,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消费需求的增长低于煤炭产量的增长,供求形势有所缓和;五是价格下滑只是部分煤种市场煤价下降,而重点订货价格仍然维持稳定。  (中国煤炭市场网驻山西信息站)   

       

2010年中国运煤能力可达15亿吨以上

 

(责任编辑:卢小燕)

市场分析           (Market Analysis)

冶金煤价格不应松动

阳泉煤业集团 苏炳森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国内钢铁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钢材市场价格出现下降,个别品种如热轧卷板在个别地方以至跌至螺纹钢的价格。钢厂成本压力加大,不由得眼睛向外以寻找一块儿承担压力的难兄难弟。而作为吃苦耐劳惯了的上游的煤炭行业,此时也似乎在这种风吹草动的情况下,惶惶然行色匆匆,又是高层走访,又是召集用户座谈,给人的感觉似有山雨欲来之势。笔者通过观察和分析认为:对市场保持理性和警觉是十分必要的,但在知己情况下知彼更为重要,市场的实际情况并不像渲染的那样,冶金煤价格不应松动。

一、预计2005年钢铁全行业经济运行质量仍将高于去年

今年1-9月份,全国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趋于正常,虽然4月份以来钢材价格波动下跌,行业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但绝大多数累计经营指标仍好于去年同期!这充分说明钢铁工业在市场规律的调节面前,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在向合理水平正常回归。换一个角度讲,不下降反而是不正常的。在列入财务统计的全国68户重点统计单位中,前9个月盈利的有63户,只有5户亏损,亏损数仅比去年同期增加2户。68户期末工业总产值8338亿元,同比增加

159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032亿元,同比增加

1842亿元,增幅达25.63%;实现利润总额

683亿元,同比增长11.73%,增加利润绝对值达到68亿元。钢铁行业非但没有亏损,利润同比仍是增加的,只不过原来是暴利,现在同比下降而已。

四季度钢材市场虽然仍在变化,但是在向更理性的方向发展。10月2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稳定国内钢材市场座谈会,50家100多名大中型钢铁企业代表参加,在加强行业自律、实施四季度减产5%总量、稳定销售价格方面达成了共识。11月3日在上海又召开了国内10家热轧卷板特大型钢企董事长、总经理供需形势座谈会,以扭转这一市场。在国际市场上钢材综合价格指数9月份平稳回升,10月份继续上扬,也创造了较好的外围环境。从10月31日至11月4日中联钢统计的全国建筑钢生产厂调价情况看,5天时间内已有沙钢、南钢、济钢、青钢、永钢、海鑫钢等上调价格。可以相信,钢材价格在市场推动、行业自律和国家钢铁工业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无疑会在动态中实现新的平衡。

从产销量方面分析,到9月末,全国百万吨以上钢铁企业实物产销率百分之百的有6户,产销率在99-100%的有22家,产销情况依然良好。就总量而言,今年1-9月份全国产钢25528.5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488.89万吨,由于扩大出口,替代进口1752万吨,实际国内市场新增资源为3736万吨,增长18.6%,而同期表现消费量增长19.25%,因而总体上讲供需是基本平衡的,不平衡的只是个别品种个别地区。可以判断,四季度钢材市场仍将基本平稳,不会出现大幅波动,2005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已有前三个季度稳定增长的良好基础,全年好于去年似呈必然。

二、2005年新财年铁矿石71.5%的涨价,非但没有使钢厂赔钱,钢厂反而因祸得福巧妙地大赚了一把

据了解,在钢铁冶炼成本中,以矿石等为主的炉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近80%,焦炭、喷吹煤、烧结煤仅占不足

20%,还有5%以上的其它配料成本。因而,控制冶炼成本首当其冲的重点在铁矿石等品种上。

2005新财年铁矿石涨价71.5%被炒得纷纷扬扬,钢铁行业并以此为由大谈成本增加,并顺理成章地上调了产成品价格。今年3月底,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8.58点,平均价格为5767元/吨,比2004年底上涨了557元/吨,比2005年2月底上涨了225元/吨,冶金企业已经几乎把矿石涨价全部转嫁出去。一般来讲,进口合同新财年价格从4月1日起执行,而钢材价格一季度在舆论炒作下就已大幅上调。

而事实上,今年以来虽然铁矿石长协离岸价格上调71.5%,但是由于海运费的大幅下滑,基本大部分冲销了矿石涨价的负面影响。今年1-8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实际到岸价同比仅仅上涨了4.73美元/吨,增长7.45%,按未升值以前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为39.07元,以1.6:1的炼铁比例,吨铁影响成本仅为62.5元。按另一种口径计算,有报道分析说,上调71.5%的矿石价格,影响吨铁成本增加210元/吨,那么,1-8月份实际增幅为7.45%,则影响吨铁成本仅仅为21.88元/吨。另据了解,铁矿石在现货市场,2004年4月到岸价为74.41美元,今年为66.71美元;5月份为71.20美元,今年为71.99美元;6月份去年为72.54美元,今年为73.98美元;7月份去年为58.06美元,今年为71.37美元;8月份去年为53.93美元,今年为64.99美元;9月份去年为54.29美元,今年为62.7美元;可以看出,无论长协市场,还是现货市场,到岸价由于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的大幅波动,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钢铁企业在铁矿石涨价的舆论声中,不仅没有赔钱,反而大赚了一笔。

三、优质冶金煤包括主焦煤、无烟喷吹煤属于国家保护性开采煤种,资源相对紧缺,可供能力不足,价格不应松动

在炼铁总成本中,虽然燃料成本仅占不足20%,但今年以来在焦炭市场相对过剩的情况下,钢厂借势打压焦炭、焦煤乃至喷吹煤价格。一些钢厂接连出招,煤炭企业被动应从,在局部地区、局部时段、运输环节局部改善的情况下,受到一些表象的影响,煤炭企业在冶金煤价格上开始让步,煤价从去年的一路上扬转变为今年的见顶回调。就焦炭市场而言,山西地区二级冶金焦炭已从年初至6月中旬的1100元/吨下调至目前的900元/吨左右,一级冶金焦也从1200元/吨跌至1000元/吨左右;焦煤市场也有50元/吨左右的波幅;而无烟喷吹煤市场,今年以来由于河南永城、神火增量相对较多,华东市场也有40元/吨左右的回落。

从短期的供求变化来看,波动调整是适应市场的合理反映。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目前生产商品焦的独立焦化企业生产经营已举步维艰,一批企业已停炉停产或延长结焦时间减产,焦炭再降价的空间已很小。在焦炭总产能中,独立焦化企业占到产量的60%,大中型钢铁企业自产焦占到33%,近2/3的焦炭使用量仍然要在市场上外购,从产业链上下游的互利共赢、健康发展来看,焦炭行业连连亏损得不到发展也无利于冶金行业,因而有必要保持相对稳定。

从长期趋势来看,国内主焦煤和无烟喷吹煤资源赋存量都十分有限,属于国家保护性开采煤种。中国炼焦煤资源较贫乏,特别是主焦煤仅占全部煤炭储量的5.81%,在动力煤、焦煤以外的小煤种无烟煤当中,具有可磨系数好、低挥发份、低硫、低灰适用于高炉喷吹的更是寥寥无几。资源不足,价格下调缺乏基础,虽有短暂波动,但中长期趋势将稳中见涨。特别是低挥发份的优质无烟喷吹煤,由于其对高炉节能降耗、炉况顺行的积极影响,随着高炉大型化的不断推进,随着喷煤比的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GDP能耗下降政策的大力落实,无烟喷吹煤的需求总量仍将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十五期间,钢铁工业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总投资是一五九五48年期间总和的1.3倍。目前,钢铁工业快速扩张的产能已集中释放,供大于求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钢铁业将从暴利向社会平均利润理性回归,钢铁市场的竞争无疑将进一步加剧。整合、兼并、重组将会加速展开,一批不适应市场的落后产能将被淘汰。

在这种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的过程中,煤炭企业要在这轮钢铁市场大调整中,慎选合作伙伴,对缺乏诚信、目光短浅、不适应市场要求的企业要予以放弃,要从中长期战略合作的层面出发,保持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培育大市场、结成大伙伴、实现强强联合,从而与优秀钢铁企业共同驾驭市场,最终实现双赢。

 

 

产地煤价上调 煤市行将响应 山西作用抢眼

-----近期煤炭市场趋势分析

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 李学刚

9月下旬开始,山西、陕西、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等部分主要产地的煤炭出矿价格就已经开始回升。但是,由于下游环节或地区的煤炭库存仍在高位运行,煤炭市场的活跃程度受到压制,造成了下游市场对产地煤炭价格上扬的反应滞后。但是自此开始,全国范围内集散地区和消费地区煤炭价格下滑局面逐渐得到扭转,煤炭市场的整体运行环境也得到了改善,煤炭市场逐渐由偏淡的买方市场局面过渡到供求平衡状态。

进入10月份以后,除华东等一些中部地区煤炭价格相对平稳外,国内重要产地煤炭价格继续呈现上升态势,10月1日,贵州省物价局将该省电煤的政府指导价格每吨上调19元;下旬,山西、陕西的一些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也终于耐不住寂寞,宣布从11月份起调高市场煤的销售价格,吨煤计划上调幅度从5元到15元不等;期间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乡镇类煤矿的煤炭出矿价格继续被不断拉高;月末,在秦皇岛、天津等北方主要煤炭中转地区,11月份市场煤的交易价格已经提升了5元/吨以上。

面对产地煤炭价格接连不断的上扬,以及已经转暖的煤炭供需环境,尽管一些主要发电企业或集团、重点冶金企业的煤炭库存依然较高,但是终于顶不住市场煤价上涨的压力,部分主要电力企业已经陆续上调了10月份和11月份市场电煤的采购价格。

预计,近期煤炭集散和消费地区将对产地煤炭价格上扬继续做出积极响应,市场煤价格将逐渐回升,最终上涨幅度将取决于未来一段时期产地煤炭资源状况。

这里我想再次重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仍然是煤炭市场运行的重要变数狼来了的故事有可能在今年冬季煤炭市场的运行中得到诠释,其中山西省出省煤炭资源将成为影响煤炭市场运行轨迹的焦点,而且有可能继2003年下半年之后,再一次成为改变煤炭市场运行轨迹的旗手,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国内煤炭市场的供应能力对山西省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颇高。山西省是全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2004年生产原煤4.93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出省原煤3.55亿吨,占全国煤炭净调出量的70%以上。2005年计划生产原煤5.5亿吨,出省原煤4亿吨,比2004年增加5000万吨。

今年铁路大秦线侯月线各增运5000万吨煤炭,是缓解全国性煤炭、电力和运输供求紧张的突破口,一旦作为大秦线侯月线主要煤炭资源腹地的山西省新增煤炭产量不足,就有可能难以保证这两条铁路线今年扩能后的煤炭运输资源,导致整体市场煤炭供应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全国煤炭市场的运行状况,为今年冬季煤炭供求带来隐患。

其二,煤矿安全治理工作已经或者将使得山西省的煤炭增产遇到更大困难。这一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而且影响的结果有继续扩大的可能。

1、今年以来山西省原煤产量增长明显乏力。据山西省统计局统计,今年1-9月份,山西省累计生产原煤37122万吨,同比增加了1731万吨,增长了4.89%,其中非重点煤矿完成煤炭产量19002万吨,同比减少262万吨,下降了1.4%。同期,山西省累计销售煤炭35337万吨,同比增加了1362万吨,增长了4.01%,其中销往山西省外煤炭31457万吨,同比增加了5556万吨,增长了21.45%。

数据显示,在煤矿安全治理工作已经使得山西省乡镇煤矿的煤炭生产受到较大冲击,导致全省原煤产量的增长数量和增长速度不足的同时,省外市场对山西省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并且正在迫使该省消耗原有煤炭库存,这就不能排除今年四季度山西省出现煤炭可供资源紧张的可能。

2、煤矿安全治理工作对山西省原煤生产的冲击最大。截止到今年9月初,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布的四批未提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证申请、申请未被受理或受理后经审核不予颁证和已受理正在审查的应停产整顿矿井8648家中,山西省就有1927家,占到了22.28%,这个数字也占到了山西省现有煤矿总数的45%以上。

更让我们不能乐观的是,目前山西省无证开采煤矿的总数远远超过上述的1927家,山西省代省长于幼军在部署该省打击非法违法煤矿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发现无证开采的煤矿4000多个,这些煤矿的绝大多数将面临关闭处理。

对大量无证开采煤矿的治理整顿,必然会放慢山西省原煤产量的增长速度。

3、今年9月中旬,山西省政府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煤矿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决定》,该决定从目标要求到打击重点内容再到关闭标准以及保证措施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要求各市、县、乡政府组织集中行动,三个月内彻底关闭管辖区的非法煤矿,停产整顿违法煤矿。这一措施,将进一步把山西省的煤矿安全治理工作推向高潮,对山西省原煤生产的影响有扩大化趋势。

事实上,今年4月份以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状况就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安全治理工作对煤炭生产影响的显现和铁路出省煤炭运输的增加,生产企业的煤炭库存持续走低,这种状况从9月份开始有所加剧,目前已经出现了煤炭供应能力减弱迹象。突出表现在,目前无论是煤炭产地还是集散地,山西省的优质煤炭资源愈加紧张,价格也被连续拉升。

当然,从目前看,与我国三西煤炭产地市场相比,由于集散地区和消费地区煤炭库存偏高,煤炭市场仍欠活跃,如果年内铁路大秦线侯月线煤炭运量不减,并最终能够实现各自增运5000万吨煤炭的能力,煤炭社会库存重心就将继续向集散地区和消费地区转移,消费市场的资源压力将继续存在,煤炭市场的活跃程度将受到压制,也会减弱煤炭价格上升的动力。

(责任编辑:卢小燕)

 

 

研究与探讨          (Research&Study)



     一、 电力节能状况及存在问题















     二、节能降耗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吉林省煤炭资源

消费与市场保障

长春工业大学           关敏

                       吉林省煤炭工业局    刘铁民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的70%以上,吉林省是缺煤省,煤炭自给量不足一半,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的逐步实施,吉林经济由快走变为快跑,对煤炭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度也愈加突出。确立科学的煤炭发展战略,保证煤炭资源的供给, 为振兴吉林经济提供必备的能源支撑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仅就吉林省煤炭资源消费需求状况,煤炭资源生产和供给、煤炭营销策略等问题进行初浅讨论。

一.            对吉林省煤炭供需环境的判断

吉林省年用煤炭5000万吨左右,省内煤炭产量2500万吨左右,煤炭品种多属于低热值的烟煤和褐煤,有70%用于电厂燃料煤。省内煤炭消耗自给率仅为50%左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缺口在逐年增加,主要从黑龙江和内蒙东部购入。预计2005年全省原煤消费5300万吨,省内原煤供给2200万吨,省外调入原煤3100万吨,其中,黑龙江省调入(烟煤)2380万吨,内蒙东部入720万吨。

近几年吉林省GDP年平均增长速度10%左右, 原煤消费平均增长速度4.5%左右。我国十一五 期间,能源单位消耗降低目标为20%,为节约能源消耗,吉林省在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煤炭资源单耗将会逐年降低。以吉林省GDP年平均增长速度10%测算,原煤消费平均增长速度为3.5%左右(原煤消费弹性系数0.35),预计 2010年煤需求量6300万吨,其中, 由于未来5年间,新建火电机组约40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电煤总需求量将达到3800万吨,占全省原煤需求总量的60%,到2010年吉林省原煤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 省内自给2600万吨,原煤调出(动力烟煤)400万吨,省外调入原煤3700万吨,其中,黑龙江省调入(烟煤)2900万吨,内蒙东部调入(褐煤)800万吨。

                                                     

省内原煤消费与供给情况表     

    单位:万吨

 

2004(实际)

2005(预计)

2007(预计)

2010(预计)

原煤生产量

2577

2600

2750

3000

原煤消费量

5238

5300

5700

6300

其中:电煤

2542

2630

2960

3800

调出省外量

350

400

400

400

外省调入量

3011

3100

3350

3700

其中:黑龙江调入

2311(烟煤)

2380

2600

2900

内蒙调入

700 (褐煤)

720

750

800

 

  东北三省,原煤需求总量大约在25300万吨,其中:辽宁省13000万吨,黑龙江7000万吨,吉林省5300万吨,原煤生产总量18800万吨,其中,辽宁6800万吨,黑龙江9400万吨,吉林2600万吨,煤炭缺口6500万吨,预计到2010年煤炭需求将达到3亿吨。由于近几年的矿井建设的投入不足,后续资源接续紧张,加之现有矿井有1/2进入衰老期,今后几年煤炭产量不会有大的增幅。预计2010年东北三省产量2亿吨左右,黑龙江矿产量将超过1亿吨,吉林省年产量3000万吨,辽宁年产量约在7000万吨左右,东北煤炭缺口将会超过1亿吨,主要由山西、内蒙等地调入。东北三省煤炭供不应求已成定势,煤炭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长远看,吉林省煤炭资源供给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煤炭需求的增长,省内煤炭缺口将进一步加大,煤炭供给形势不容乐观。黑龙江省由于生产总量和省内消费的限制,煤炭调出量也将受到限制,内蒙资源丰富, 煤种为低热值的褐煤,主要用于发电, 年产量2亿吨,内蒙东部与吉林省相邻,仅国有煤矿产量4000多万吨,加上本区域乡镇煤矿产量,总量至少超过6000万吨,外调量充足,吉林省就要充分利用这种外域的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导企业改变能源消耗结构,在发电等燃料煤种的设计上要创造条件多燃用内蒙煤炭

.吉林省煤炭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煤炭价格仍然是低位运行,特别是电煤价格仍然较低,企业损失严重。近二年来,煤炭价格的合理回调,是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但就目前, 吉林省属煤矿商品煤平均价格仍然很低,比全国平均价格低84.13元/吨, 电煤价格比全国平均价格低76.56元/吨,比省内市场煤炭平均低47.68元/吨,比销往辽宁冶金煤要低50元/吨,比近邻省煤价低40元/吨以上。在这种情况下,煤炭市场供求变化和商品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会愈加显现。由于占省内市场总量75%的电煤需求,其价格在较长时间内不能完全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格仍然低于市场价格,将会影响着省内煤炭价格的整体偏低、限制省内电煤销售,导致企业卖省内电煤积极性不高,纷纷销往省外钢厂和大企业,减少和停发省内电煤。2005年省内电煤订货合同500万吨,按兑现率85%计算,至少给企业造成2亿元的经济损失。如果在较长时间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将会严重制约着省内煤炭供给。

2.煤炭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包袱依然沉重。虽然近几年煤矿企业逐年减亏,经济效益在开始好转,但由于安全生产等历史欠帐较多, 煤炭企业包袱沉重,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不到10000元, 处于全国各行各业较低水平。企业仍处于亏损经营,2004年省属煤炭企业补报亏损20488万元。由于电价、矿井延深及安全费等成本计提费用的增加,原材料价格的普遍涨价,煤炭价格在合理回升的同时,原煤成本普遍提高,2005年上半年原煤生产成本同比提高近30元/吨,增幅达到23%.给企业造成新的负担。

3.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的不完善,造成新的不合理,企业利益相差悬殊。2004年6月份起,吉林省电价在年初上调8厘的基础上又联动上调1.55分/千瓦时,以每吨煤发电2000度电计算,给电力企业带来50元左右获利空间,2005年5月起,吉林省电价上调2.57分/千瓦时,电力又可获52元左右,两年电价上调,以煤吨煤计算,电力部门可获利100元,而吉林省电煤价两年平均仅上调40元/吨左右,两者相差近60元/吨,行业间利益相差进一步拉大。

4.煤炭企业市场集中度低,无能力应对处于相对垄断的电力行业。吉林省省属煤矿六个,产量1245万吨,最大规模矿务局产量也只有630万吨,地方国有煤矿20,产量440万吨,,乡镇煤矿418,890万吨,产量规模小,地域分散, 销售上单打独斗,而用户主要集中在省内电厂和大企业,煤炭企业在价格谈判上始终处于劣势,价销售渠道五花八门,价格相差悬殊。这种现象造成三个弊端:一是不能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的煤种供不应求,不需要的煤种可能还要滞销积压,资源造成浪费,二是煤炭价格各谈各的,参差不齐,同质不能同价,不能体现煤炭的真实价值,缺乏公平的市场环境,三是销售去向不合理,重复交叉运输现象严重,浪费铁路运能等等。

5. 吉林省的两个秩序整顿工作相脱节。目前吉林省煤炭局,只负责煤炭生产秩序整顿而不负责煤炭经营资格审查及监管、市场经营秩序整顿的工作,使得煤炭生产和经营的行业监管相脱节,不利于两个秩序治理整顿,不利于两个秩序的根本好转。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 造成经营秩序混乱,对合法生产和经营的煤炭企业及用户都造成了利益侵害。

.保证吉林省煤炭消费需求的几项措施

为保证吉林省煤炭消费需求, 要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能降耗,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的同时,大力发展本土煤炭产业,做强做大,增加煤炭自给量;还要出重拳治理和规范省内煤炭市场,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交易环境,实现煤炭资源足量供给和合理配置,为全省经济的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1. 扩大生产总量,提高本省煤炭资源自给率。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兴煤战略,狠抓矿井技术改造,加大生产投入,大力推进技术进步, 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改造生产系统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改革采煤方法, 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增加产量;二是积极进行新区开发和新井建设。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截止2004年,吉林省探明的煤炭保有地质储量20.65亿吨,可采储量10.52亿吨,高热值、高挥发分的优质煤储量可观,扩大生产总量,增加吉林省煤炭自供给是可以实现的。2010年全省新建井投产规模750万吨/年,改扩建矿井净增生产能力345万/年,全省煤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实现煤炭自给率60%以上;三是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吉林省的油母页岩、生物质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加强省内和区域煤炭产需衔接,搞好省外煤炭的合理调运,保证铁路运能。根据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在煤源的组织方面,煤炭要立足于本省,统一宏观调控,合理配置;积极搞好黑龙江、内蒙等煤炭的调度。内蒙煤成本低, 价格经济合理,适合省内电厂用煤,应召开省内或东北地区年度煤炭订货交易会(供需协调会),重点平衡和协调区域间煤炭供、求、运的问题,对于省内和东北区域固定和长期用户,可签订中、长期合同。煤炭订货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坚决打击煤炭经营的不法行为,坚决取替煤炭订货的中间环节。

3. .坚持同质同价、优先省内原则。首先要提高煤炭质量, 提高煤炭质实质是降低耗能部门的标煤单耗,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煤炭资源,同时提高煤质也提高了煤炭价格。在卖方市场的今天,煤炭企业应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观念。要合理生产布局,合理搭配开采,减少矸石外混;加强采、装、运全过程的煤质管理,加强选矸和煤矸分装分运;要将煤炭质量与职工收入挂钩,建立目标责任制约束和考核机制;本着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大原煤洗选量,实现100%品种煤销售。其次电煤价格要合理定位,同质同价,不同单位供应同一电厂的要实行统一的价格。逐渐缩小电煤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最终实现供需双赢

4.提高企业的集中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资信度。通过兼并和收购地方小煤矿等措施,对煤矿进行整合,提高竞争能力,构建企业集团,在此基础上可再组建全省集团公司。积极探索集中统一的销售管理体制,建立统一订货、统一调运、统一销售、统一价格、统一结算五统一销售机制,为创建省级煤炭销售集团奠定基础。

5.大力整顿煤炭市场。创造条件组建区域大型煤炭交易中心,形成较大规模的煤炭储备集散地和交易市场。为社会提供资源供给信息、需求信息、价格信息和物流配送服务。以现货交易和网络交易相结合,市场自主交易,政府宏观调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煤炭交易价格必要平抑 ;还可做为政府的应急储备中心,解决企事业单位、居民取暖等煤炭短缺或急需;规范交易秩序,净化交易环境,促进交易公平,坚决取替无证非法经营的个体商贩,促进煤炭资源的流向合理、结构合理,做到物尽其用

改变吉林省的两个秩序整顿相脱节的问题,加强煤炭经营秩序整顿力度。把煤炭经营资格审查及监管工作重新划归到省煤炭局,煤炭经营秩序整顿应与煤炭生产秩序整顿结合起来,齐抓共管,促进两个秩序根本好转。

四.几点建议。

1.加快新煤炭生产成本核算制度出台,建立煤电价格联动的合理平台由于各种税费的增加,成本构成项目和开支范围不断扩大,目前的成本核算体系存在着成本构成不全、取费标准低、核算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不能反映煤炭生产实际成本支出,实行煤电价格联动时,煤电双方不是站在同一水平上, 往往会造成新的不合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和出台合理的能反映真实煤炭生产成本的核算制度。

2.国家应尽快颁布实施《煤炭交易规则。依此代替原有的《煤炭送货办法》,作为煤炭订货统一遵循的准则。对煤炭的发送、煤炭数量和质量验收办法、煤炭货款结算办法等等做出明确规定,以此来规范煤炭市场交易的购销谈判、合同签订和合同履行,约束供需运三方如期履行合同,为交易双方提供合理公平的交易环境,促进煤炭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

                    

铁路扩能带来的几点思考

秦皇岛港务局 乌金

 

  大秦线是我国唯一的一条电气化运煤铁路,连接着三西重要的煤炭基地,是秦皇岛等港口的主要货源运输通道。大秦铁路于1989年投入运营,2002年实现了运煤1亿吨的目标,2004年运煤达1.5亿吨,它对缓解国内市场煤电油运的紧张局面,满足国民经济对煤炭的旺盛需求,尤其对保障东南沿海48家主力电厂以及多家冶金、化工企业的用煤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加快煤炭运输,大秦线不断进行扩能改造,并提出:2005年要实现2亿吨的奋斗目标,而且从2006年到2009年每年还将增加5000万吨运量,到2010年之前,达到4个亿。大秦线增加煤炭运量,无疑将给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有力缓解煤炭供求压力,同时,也给运煤港所在地: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生机。

 

    笔者分析:铁路扩能将给我国煤炭产运需各环节带来一些深刻变化,并引发一系列问题。

 

    1.煤炭供给问题。

 

    目前,大秦线运输的煤炭70%来自山西北部,发煤矿站主要为大同、朔州、忻州等地,其余来自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等地,大的货主单位有:中煤、山煤、神华、同煤、平朔等。其中,有工业精粉之称的大同煤田由于多年的高强度开采,侏罗纪煤层逐渐进入了枯竭期,很多大型煤矿服役期大大缩短,优质煤供给能力后劲不足。为配合铁路扩能增量,与大秦线配套的港口也正在进行扩能改造和新建输煤码头,秦皇岛港将新增吞吐能力6500万吨,天津增加3000万吨,唐山港大规模建设,未来将增加2.3亿吨(京唐增加3000万吨,曹妃甸近期5000万吨、远期达到2亿吨),以上新增加的3.25亿吨煤炭都寄希望于大秦线,而大秦铁路沿线发煤矿站的产量和装车能力能否达到要求、煤炭质量能否满足市场需求,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

 

    2.运煤港口之间的竞争问题。

 

    今年以来,北方运煤港口基本都存在吞吐量增速趋缓、场存偏高的状态,煤船压港现象已经大大缓解。华北四港(秦皇岛、天津、唐山、黄骅)大规模扩张,到2010年将新增煤炭吞吐能力2.05亿吨,2010年之后,上述四港将继续扩能和新建工程,到2020年将比目前增加煤炭吞吐能力4.05亿吨。以上四港货源腹地大都来自三西,铁路运输分别来自大秦朔黄线,各港对三西煤炭货源和南方用户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再加上山东、江苏等地8个运煤港口的发展,未来北方运煤港口之间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

 

    3.南方煤炭的需求问题。

 

    今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煤炭供求矛盾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全国各省市对煤炭需求相对疲软,尤其从今年二、三季度秦皇岛港和京唐港煤炭压港、而南方电厂场存饱和就可见一斑。2004年,北方港口共发运煤炭3.2亿吨(其中0.85亿吨为外贸煤),2005年,预计北方沿海港口将发运煤炭3.52亿吨(其中外煤0.72亿吨)。这说明:东南沿海七省一市从北方港口的煤炭调入量从去年的2.35亿吨增加到今年的2.8亿吨,增长数量为4500万吨,增长幅度为19%,比预想的要少一些。煤炭市场自2003年以来出现持续两年的供求紧张后,今年二季度首次出现逆转,表明煤炭行业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将出现时段性、区域性的煤炭过剩和短缺并存的发展态势,在未来几年还将出现市场变脸的现象。

  从长远看,尽管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不减,对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但由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启动,以及南方节能降耗措施的采用,会抵消和少消耗一部分煤炭,国内煤炭需求很可能将由前几年的高速增长转为稳步增长。因此,根据煤炭市场变化,搞好统筹规划和货源分配显得非常重要,与煤炭有关联的矿、路、港、航、电各方也应进一步搞好协调配合,可以参考神华集团产运销一条龙的管理模式,尝试组建跨行业的大型能源集团,走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避免无序竞争,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更好的满足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

 

(责任编辑:张权)

安全形势   (Safety Situation)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将对八地区煤矿整顿工作进行督查

在11月上旬和中旬之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有关人员将赴山西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为期一周的对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工作的督查。此次督查组共分为8个组,将分别前往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四川、重庆、贵州、湖南、福建。

全部督查活动预计11月20日前结束。

我国责令停产整顿矿井1.2万个 关闭9000余个

据国家安监总局消息,10月份,各省(市、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继续加大关闭整顿工作力度,责令停产整顿矿井增加1502个。

验收矿井1391个,其中验收合格矿井887个,验收不合格矿井504个;提请政府关闭矿井448个,实施关闭矿井344个。关闭非法矿井404个。

截止到10月底,累计责令停产整顿矿井12148个。验收矿井3547个,其中验收合格矿井2569个,验收不合格矿井978个;提请政府关闭矿井1064个,实施关闭矿井1870个。关闭非法矿井9056个。

 

这580处煤矿的分布情况是:河北35处、内蒙古24处、辽宁52处、吉林4处、河南87处、湖北31处、广东214处、四川20处、贵州48处、新疆65处。具体名单可在发展改革委网站(www.ndrc.gov.cn)上查阅。

发展改革部门作为煤炭行业主管部门,正会同安全监管监察等部门全面开展停产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工作。经过前一阶段的停产整顿,目前陆续进入验收阶段。对验收不合格、决定予以关闭的煤矿,将及时做出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发改委要求,各省级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分三次上报本省(区、市)实施关闭、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矿井名单。发改委将及时在其网站上向全国公布进展情况。对不按要求上报信息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另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1日发布的最新进度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实施停产整顿煤矿矿井达到12990个,其中已经实施关闭矿井1933个。

(责任编辑:冀斌)

煤炭行业            (Coal Industry)

陕西省成为全国主要煤炭调出省

1020日至22日,全国第一个省域煤炭供需洽谈会在西安举行,陕西煤业集团与全国重点用户签订2006年协议购销量达8450万吨,需求量增长3100万吨,重点订货量增长5658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58%和203%,标志着陕西省在全国煤炭市场所占份额大幅度增长。目前,陕西省在全国煤炭调出省中排位第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主要煤炭调出省之一。

2010年高产高效矿井将占中国煤炭产量一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范维唐在"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大会"上透露,为扭转煤炭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安全生产条件差的现状,中国规划到2010年建成300处高产高效矿井,使其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50%左右。

山西:新《草案》拟将煤矿投资核准权收紧

山西省日前下发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草案)》,规定国家规划矿区以外的所有煤炭开发项目都由省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核准权限不得下放。

山西省此次收紧煤矿投资核准权,将有利于减少山西省新增煤矿的数量,同时新增煤矿的安全程度也会比之前提高。

山西临汾四百余座煤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

临汾市在改革和加强煤矿采矿权管理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对煤炭资源实行资产经营有偿使用。截至目前,全市除国有煤矿外已有423座煤矿采矿权实现了有偿转让,收缴资源价款17亿元,临汾此举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临汾市作为惟一的地级市政府,介绍了他们的探索和尝试。

实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促进了全市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回收的价款,用于产煤矿山地质地貌恢复和生态建设,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调动煤矿法人珍惜资源的内动力;三是提高了采矿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四是有效遏制了私开乱挖。

中国首个"煤层气"项目开始售气

9日,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获悉,我国第一个煤层气地面开采商业示范项目山西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潘河煤层气项目一期工程已于日前阶段性竣工,并同期实现商业售气。这标志着中国的煤层气地面开发开始进入了商业化运营阶段。

据介绍,潘河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由中联煤层气公司承建。现在,中联公司已经与中华煤气、山西省天然气股份公司和山西能源集团签订了煤层气供应协议。该项目所产煤层气现阶段主要用于满足山西省内需求,今后计划接入西气东输管道,向东部沿海地区输送。

 

"十一五"末青海省煤炭总体缺口将达900万吨

据专家分析,近几年内,青海煤炭市场将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到十一五末,考虑到青海省新建和改扩建矿井新增的生产能力,全省煤炭产量将达1300万吨,消费量将达2200万吨。在2000年的基础上,大通华电2×30万千瓦机组新增用煤180万吨,万立宁北发电厂、西海火电厂、大煤沟综合利用电厂投产后,新增用煤300万吨,青海盐湖集团、德令哈纯碱和氯碱三项等工业项目投运后新增用煤600万吨,十一五末全省煤炭总体缺口900万吨,全部为动力用煤。

 

朝鲜首次对中国开放煤业

 

    据中国五矿集团披露,不久前,中国五矿与朝鲜贸易省签署了《关于在朝鲜煤炭领域设立合资企业的协议》。朝鲜方面表示,这次与中国五矿在龙登煤矿设立合资企业,不仅是朝鲜在特区以外设立的第一个合资企业,更是朝鲜在资源领域的第一次开放。联营公司所在的龙登煤矿,是朝鲜第一大煤矿,目前无烟煤年产量100万吨。(信息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驻 山西煤信息站)    

 

黑龙江省七台河开通煤炭绿色通道

由哈尔滨铁路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煤炭运销绿色通道的开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七台河市煤炭铁路运输紧张的局面。

作为国家重要的主焦煤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最大的无烟煤和优质焦炭生产基地,七台河市平均年地煤外运量600万吨左右。同时,由于以往火车站分户散装,需用13个小时才能装满一列,运输能力低。针对这一情况;七台河市委、市政府与哈尔滨铁路局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决定在七台河市建立煤炭运销基地,统一组织车皮、统一装车、统一结算。整合后,节省装车时间10小时该车站年外运量可达260万吨,年增加煤炭外运量近200万吨。

(责任编辑:冀斌)

 

企业聚焦——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Enterprise Highlights)

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

促进煤炭行业和开滦集团的健康发展

开滦集团公司董事长 杨中

 

200567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煤炭工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开滦集团作为在我国煤炭工业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一定要努力将《若干意见》落到实处,为扭转煤炭工业发展相对被动的局面、促进其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一、《若干意见》是指导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是统一煤炭工业发展观的、有历史意义的文件

其战略性表现为概括了当前煤炭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落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近期3-5年取得6个方面成效,即:建立规范的煤炭资源开发程序、大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安全基础条件有较大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改善、煤炭法规政策体系完善。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新的适合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其纲领性表现为:《若干意见》强调了3个统筹、5大体系和6项原则。

3个统筹是:煤炭工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矿山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大体系是:煤炭资源开发、煤炭供应、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煤炭循环经济、煤炭工业法律法规调控等5大体系。

6项原则是:坚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国家引导、扶持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煤炭开发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历史意义表现为:当前煤矿矿难频发,煤炭工业形象低下与煤炭对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形成强烈反差,需要迅速扭转。煤炭工业发展方向在行业管理弱化情况下,需要统一思路、统一意志、统一政策。治理煤炭深层次问题的政策导向、行为支持需中央、地方、企业有统一协调的原则。是煤炭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明确健康发展方向的指南。

二、明确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主体,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

也就是说,《若干意见》由谁来落实,落实不落实怎么体现?

工作主体:

国务院有关部门 应从政策上给予落实。包括鼓励政策、调控政策、减赋政策、监管政策等。

地方政府 应从手段、环境上落实。要有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创造各部门、地方与企业协调一致的环境,地方管企业,政府的作用相当大,特别是正确处理煤炭企业健康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业绩的关系问题。

煤炭企业应抓好各项指标、形象的落实,产业水平标准的落实。

成效体现的主体企业的改变才能构成行业的转变,企业的产业水平提高才能构成全行业产业加快提高。

作为煤炭企业,我们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落实好《若干意见》中的各项要求。

三、从开滦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为实现百年开滦基业长青,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把学习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纳入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我集团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于7月份启动,目前已经结束。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正赶上全国煤炭工作会议贯彻《若干意见》。我们敏感地认识到,《若干意见》是解决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文件,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对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使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的工程学习活动必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等指示,对煤炭企业来说,特别是开滦这样积累了许多历史问题的老企业来说,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是最大的实际问题,开滦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开滦广大员工最为关心的问题。

因此,我们把《若干意见》列为高管人员学习活动的必学材料,提出了在学习活动中要评议解决好本人、本部门、本企业的问题,并根据《若干意见》要求寻求解决办法和工作措施。

现在,我集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结束。我们要在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工作中,进一步组织各级管理人员深入学习《若干意见》,进一步深刻认识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刻认识开滦的矿情、现状以及今后发展的路数和方向。

我们设想,通过把《若干意见》纳入到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之中,在解决个人、组织方面的个性问题同时,最重要的就是以《若干意见》为指导,解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路,以战略导向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把战略方向的定位和落实《若干意见》的举措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员工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二)在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过程中,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的位置

解决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不论当前还是今后,安全管理必须放在第一的位置。解决煤矿安全问题,可带动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而行业水平的提升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也是《若干意见》中的要求。

近一时期,我对煤矿安全生产做了一个分析,认为:《若干意见》把煤矿安全生产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点到了煤矿安全问题的要害。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状况堪忧,特别是去年以来连续发生大平、陈家山、孙家湾、暖儿河、七台河等特别重大矿难,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更加严峻。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可以列举出很多条,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煤炭行业的产业水平相对降低。主要表现在:

1.行业地位相对降低、职工素质相对较差。煤炭行业虽然是高风险、高强度的劳动,但煤矿职工的政治、经济地位并不与之相匹配,社会形象不高。造成了一端是社会上有大量闲置的较高素质人员不愿意来煤矿就业,另一端是煤矿不得不使用大量低素质的农民工;一端是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端是从业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去。以开滦为例,目前采掘开生产一线的主要工种较大部分仍然是农民工。这种用工状况,煤矿不可能有安全生产的保证。

2.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由于煤炭企业多年来经营困难,长期的安全生产欠账,煤炭行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产业集中度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既有规模大、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现代化的大矿,也分布着许多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系数低的中小煤矿;既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煤炭开采装备,也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装备。我国煤炭行业这种二元结构的装备现状,无疑也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3.行业管理程度明显弱化。监管框架表现在,对煤炭企业的不适应以及责权利的不统一,使行业管理成弱化趋势,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源头上把关又不严。致使无序开采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中小煤矿受利益的驱动,对资源掠夺式开采,不仅大量浪费资源,而且严重威胁国有大矿的安全生产。

4.管理水平不够适应。在煤炭市场形势好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受利益的驱动,超能力开采,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以包代管的现象比较突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态势明显,对企业近期和长远利益的摆布缺乏理性思考,一些煤矿采掘比例失调。有的现场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同时也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骨干,从而使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解决煤矿企业的安全问题,最根本的在于站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高度审视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握好一个根本四个支撑

一个根本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和核心理念。国家在加大煤矿安全投入的同时,应把提高煤炭行业职工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放在重要位置。除了煤炭企业自身努力改善形象外。更要通过国家的行业政策以及宣传舆论导向,提高其煤矿职工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使煤炭行业在全社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四个支撑是:1.加强行业管理。国家应建立具有煤炭行业管理职能的机构,制定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管理和调控,搞好煤炭资源的规划管理和合理开采。2.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支持、企业负责的机制作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投入保证机制。3.统一行业标准。加快大基地、大集团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煤炭企业应从建立安全理念、整合安全制度、改善作业环境、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操作规范行为养成等入手,把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人人自律的安全文化,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三)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通过专业化管理,实现集约经营的要求,为结构调整提供体制保证

煤矿长期以来粗放经营造成了一系列深层次、历史性问题,包括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环境破坏、包袱沉重、市场无序等,这里除了与计划经济的弊端有关、与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体制有关外,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集约经营必须是专业化管理、专家式管理;煤炭企业结构调整也必须有合理的体制制度作保证。我们要在200210月专业化重组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专业化体制的改革,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促进专业化公司进一步细化重组、推进机关总部职能转换的改革,为煤炭企业集约经营搭建科学有效的体制平台。

(四)细化《若干意见》的具体条文,针对开滦实际,解决具体问题

1、资源管理方面:挖潜:-1200 -1500开采、建下开采、薄煤层高产高效取得明显成效。整合: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形成大集团的格局,扩大资源占有量。

2、调整结构方面:努力实现蔚州煤路;开滦原矿区煤焦化;京唐港煤港的发展格式。努力实现产权多元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由辅业向主业发展,职工由劳动者向既是劳动者又是老板转变,后勤服务由产业补贴向市场交换转变。

3、规范市场方面。洁净煤生产:投入3.2亿元改造洗煤厂,调整煤炭产品,全部加工、分级,对号进入市场。要加强自律意识:价格、产量、走向要符合行业协会的要求。利用不断扩大的集团优势,控制一定的用户。

4、安全生产方面。外雇队管理最近已下发管理文件,下井带班制也在原有制度基础上提出具体要求和考核办法,足额提取安全费用。

5、循环经济方面。土地复用:利用区塌陷优化环境,利用沉陷稳定区做搬迁地,矸石利用率向矸石做建材、砖、喷浆骨料转化,学习邢台的井下充填。矿井水利用:开采矿区矿井水有60%被利用,还有40%要研究用途。

6、人才培养、引进方面: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大主体专业人才的引进,每年引进400左右大专毕业生,主体专业在100人左右,这两年略多一点。启动专业带头人评选工作,促进人才脱颖而出,带动职工技术管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在主体专业变招工为招生。

7、责任落实方面:要在先进性教育中细化工作,从集团领导到部门、各专业化公司层层落实责任。

 

作者简介

杨中 男,19503月出生,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现担任开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以供应链理论为指导  发展煤基物流产业

是实现百年开滦基业长青的重要保证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李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现代物流业产业成为企业继降低生产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集团公司首届党代会为经贸物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指出经贸产业是集团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经贸产业要实现大的发展,必须从企业内人财物、产供销的重要环节,到自身视为流通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做成无限的流通。以集团公司内部的产业基础为依托,以供应链理论为指导,发挥集团共享的营销网络优势,整合内外部资源,开发外部市场,以交易总量的迅速增长,提升集团公司的经济总量,最终实现从企业物流转变成物流企业。

一、经贸物流产业发展的背景和历程

经贸公司是专业化重组最后组建的专业化公司之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把企业内部供销作为集中管理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改革与提升集团经济运行质量,做大经贸产业,提高集团公司经济总量,带动集团公司整体发展。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深化重组、流程再造,抢抓市场和发展机遇,逐渐走上了物流基础设施、贸易体系和企业文化三大建设快速发展的轨道。

近三年来,经贸公司以集团发展目标为指导,以科学、规范管理为基础,公司经营成果逐年扩大,经济总量不断提升,贸易扩张领域和速度不断加快,物流发展战略格局初步形成。尤其是在贸易扩张项目的多元化发展、物流产业链的延伸、物流基础设施和载体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的构建、经贸产业战略实施等诸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1、战略研究和指导启动,为物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了把握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从战略上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我们聘请国内专业机构,与北京交大、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以现代物流理论和理念为指导,着手研究《开滦集团物流产业发展战略》,从物流产业基础环境、经营管理体制、资源的整合和战略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规划,并借此推进物流项目的建设,指导物流产业的发展。

2、立足企业,着眼扩张,抢抓机遇,物流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通过追踪市场、跨越发展,公司经济总量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得到提升,经贸产业已成为拉动集团公司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源。公司煤炭销售收入、货款回收、利润等指标连创历史新高。连年大幅度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两会提出的目标,公司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为物流产业下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贸公司成立以来历年销售收入情况表和增长示意图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所占百分比

集团商品煤收入

40.07

49.02

72.07

100%

其中:自产煤

35.13

40.09

57.45

79.71%

      外购煤

4.94

8.93

14.62

20.29%

经贸对外贸易收入

7.89

12.28

18.64

25.86%

贸易发展速度和规模加快,提高了产业竞争力。从国内煤炭行业看,大部分煤炭企业都加快了整合扩张的步伐,山西同煤、焦煤集团,东北龙煤集团纷纷成立,陕西、河南、山东、贵州、安徽等省,也先后成立了省级煤炭联合企业,产业规模和竞争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开滦与之相比,竞争地位、实力和优势在逐渐下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确立了率先发展、逐步扩张的思路:一方面,按照有限资源,无限贸易的方针,创造性的实施了精煤进口和与地方洗煤厂的贸易合作,既掌握了地方资源,又使煤炭贸易规模快速增长。在集团公司产业数目没有增加、煤炭没有实现大的增产的前提下,2004年煤炭贸易产业达到14亿元的规模,占集团公司煤炭收入的比例已经超过20%。另一方面,利用国际市场煤炭行情好于国内的时机,涉足国际市场,除继续保持了韩国的市场份额外,又开发了日本市场,优化了出口结构,增加了经济效益。

3、实施公司发展长期战略,贸易体系、物流载体和企业文化三大建设全面启动。

在贸易体系建设上,内部完善了煤炭经营部经营职能,理顺了销售、港口业务流程;构建了面向矿区和社会的生产资料市场、物资超市;重组了中煤物资唐山分公司;外部在蔚州西合营设立了外埠煤采购、发运站点,巩固和开辟了贸易发展的资源渠道,为贸易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体制和机制上的基础。

物流载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京唐港2#泊位改造工程正按计划进行;范港铁路项目申请报告正在积极论证,配套的煤场、自备车运营方案也在谋划,标志着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集路、矿、港、航为一体的新型现代物流产业链已现雏形。

营销理念逐渐成熟,富有经贸特色的企业文化正在形成。在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系统下,我们逐渐建立起了符合经贸公司特点的理念、文化系统。

基本信念:追求卓越,以人为本。

核心价值观:实现股东、员工、客户、社会长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发展愿景:全力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物流企业集团。

营销理念:诚信第一,合作双赢。

市场理念:追索市场,创造需求。

销售渠道:立足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国家重点和企业中长期直供用户为主,市场经销为辅。

供应理念:快速反应,限时服务。

4、经营方式的转变不断加快,管理创新不断推进,专业化管理的整体优势进一步显现。突出表现在:财务集中管理成效显著,服务、监督、反映职能得以充分体现,为实现集团财务集中管控、扁平化管理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一定经验;铁路运输实现了东五矿的集中统一调度,提高了运转效率,实现了几代人的宿愿,为实现矿区内铁路资源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京唐港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既防止了内部竞争,又使过港量、收入、利润大幅度提升。重组后两年的利润水平,相当于开港以来重组前8年的52%,即重组后的一年相当于重组前的两年,效益翻了一番;销售经营秩序进一步得到规范,对洗矸也从制度纳入了集团公司资源管理的规范体系,填补了管理空白;物资超市运作正常,集中采购招标率达25%以上。

从三年来的实践看,经贸产业的发展,初步实现了集团公司的战略意图,为集团公司的规模扩张,起到了龙头和带动作用,为集团公司各产业发展带来了希望和整体向上的氛围。同时,也为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煤基物流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经贸公司在专业化重组后,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取得的巨大的进步和成就证明,发展物流产业,是实现经贸产业做大做强,从而拉动集团公司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好转、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的必要途径。

(一)发展物流产业的必要性

1、发展物流产业是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从现代市场发展的角度看,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会逐渐由产品的销售、采购等单一功能,变成双向、交叉的综合性物流服务。物流作为世界上公认的第三利润来源,其专业化的管理水平,现代化的服务理念,必将在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国外跨国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其成熟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运营体系占有明显优势,所以建立和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实现产业扩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2、发展物流产业是促进集团公司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滦矿务局是一家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承担着社会化的煤炭配送供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集团公司体制发生了变化,随着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开滦集团已由单纯的煤炭生产企业,转变成为投资主体和产业发展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集团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滦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集团公司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整体经济运行质量,符合集团公司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3、发展物流产业是实现集团公司战略转型的需要。集团公司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战略转型目标,从目前集团公司各产业分析,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老矿区煤炭生产不可能实现大的突破的前提下,加快实现蔚州煤-电-路、开滦矿区煤-焦-化、京唐港煤-路-港的发展格局,是促进集团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加快内部挖潜和外部扩张,实现多元化经营,加速实现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通过物流产业服务外延的扩大,可以为煤基产业链、开滦矿区煤-焦-化产业链的发展格局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劲的发展后劲,无疑将对集团公司战略转型目标的提前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物流产业的可行性

1、物流产业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物流总成本约相当于GDP的20%,而美国只有10%左右,我国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说明我国物流成本节约的空间还非常大,物流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物流产业将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物流市场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必将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京津唐地区已成为国内外物流企业的战略重点

由于国内外企业对物流产业的高度重视及政府在物流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物流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个区域已经成为国内外物流企业普遍关注的战略重点区域。环渤海经济圈虽然在物流产业发展上落后于前两个区域,但由于其覆盖华北、连接东北与华东、辐射西北的独特地理位置,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国内外物流企业及其它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这一尚未规范的市场中物流产业的发展必有广阔的空间。

3、集团公司拥有广阔的内部物流需求

集团公司每年递增的煤炭生产量和生产所需的钢铁、设备等物资,迫切需要良好的物流服务支持。因此,必将对生产、配煤、运输、储存、销售和贸易为一体的专业物流产生更大的需求。集团公司庞大的经营规模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我生长的空间与资源,为物流产业的独立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物流产业的高起点经营奠定了基础。这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建设大型综合物流服务企业提供了内部物流市场保障。

4、物流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资源和信誉优势。由于采购资金、储备资金实行集中管理,拥有良好的资金支付能力,形成了集团公司极高的声誉和行业的知名度。集团公司良好的信誉和多年来形成的产品品牌优势,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无形的商誉。二是基础设施优势。物资供应系统具有相对完备的仓储、运输、配送服务等物流设施,物资仓储规模已达18万平方米,并有5万平方米的库房及配套设施;港口储运方面,在京唐港有专用业主码头和配煤场地,改造后煤炭过港量将达到500万吨;铁路运输方面,有自营铁路线路260公里,铁路专线通达各个煤矿,年运输能力可达2000万吨以上。这些都为向现代物流产业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新进入或准备进入本地物流产业的企业相比,具有相应的先发优势。三是体制优势。目前经贸公司所属的物资采购、煤炭销售、铁路运输、港口储运、进出口等物流业务已经整合,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集中管理体制,为建立现代物流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物流产业发展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分析,发展物流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要求,还在许多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问题。现代营销理念和合作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从经营和服务的角度,企业应以用户为中心,但我们企业经营理念往往围绕自身的业务进行运作,合作意识淡薄,对市场需求重视不足,计划影响因素还比较大,专业化管理从理念、职能和范围上还未真正到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障碍了客户的开发和培育。

二是体制问题。资源集中整合未到位,包括煤场、资源的保障问题,还有待于深化研究,煤炭销售业务中储、装、运等环节不闭合、不完整,从供应链和现代物流理论来讲,存在重复设岗、衔接复杂、人为制约的问题,表现在业务流程中则显得不简洁、不顺畅,不方便为用户服务;统一的物资供应体系尚未建立,其他专业化公司物供人员比物资分公司还多,造成物资采购集中度低、规模小,采购成本高。

三是机制问题。经贸产业增加对外扩张的职能后,贸易经营定位和激励机制还不适应做大的需要,经贸公司乃至集团公司未形成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完善经营机制。对经贸公司定位、激励经贸产业发展的机制不健全,从不同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造成员工对整体改制的信心和决心不足。

另外,现代物流硬件设施、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手段现代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物流人员素质、队伍结构与建设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缺乏熟知国际市场知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人员。

四、新型物流产业的发展思路、模式和途径

(一)总体发展思路

立足开滦集团物流产业基础,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促进开滦集团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成长。在集团公司导入供应链理念,实施供应链管理。在对企业物流资源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将各种物流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构建体系完善,能力均衡的物流运营网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完善企业物流运作体系和内部物流系统,发展第三方物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建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适时引进外部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实现物流企业经营主体、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物流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共同构建物流服务体系,满足工商企业的综合性、全过程物流服务需求。

供应链,也称物流网络,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供应链管理是由客户需求开始,贯穿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等过程,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各项业务活动,是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得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零售商有效结合成一体,并把商品在需要的时间配送到需要的地点的一套方法。供应链管理是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迅速以合理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因此,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整个系统费用有效性,使系统总成本最小。其管理的重点,不在于采购或运输的成本最小,而在于采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供应链管理。

(二)基本模式:

 

 

 

 

 

 

 

   内部物流          用户          社会物流

 

按照上述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经贸物流产业的发展以企业内部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为依托,上下游客户群关联,通过与物流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向、可逆的业务、资金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或者通过社会物流,满足物流企业产品到用户的配送需要;用户利用物流企业采购物流或社会物流来实现与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资金的双向交叉。以此达到企业物流与用户之间商流、资金流的循环,促进企业物流和用户双方的共同发展,最终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之间供应链管理最佳,变单纯的企业物流为既为内部服务、又向社会扩张服务的物流企业,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供应物流:也叫采购物流,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用料管理和供料运输。主要内容有:市场资源调查、市场变化的采集和反馈、供货厂家选择和决定进货批量、进货时间间隔等。

销售物流:是伴随销售活动、将产品实体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是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的又一个衔接点,它通过备货、选择分销渠道和运输方式并与企业销售系统相配合,共同完成产品的销售任务,使资源得到广泛的配置。销售物流是一个逐渐发散的物流过程,和供应物流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镜像对称

社会物流:是社会化的物流,它向很多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因此可以将同一企业的销售物流和供应物流一体化,采取统一解决方案,这样可以做到专业化、规模化,从技术方面和组织方面强化成本的降低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发展途径

1、完善物流设施基础建设,加强管理,构建功能齐全的物流网络

完善物流设施的前提条件是,集团公司通过制度保障开滦物流产业在内部物流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向规模要效益,以市场化为准则,以专业化求质量。

具体包括:通过授权或者委托的方式,在集团公司内部,实现产品资源的整合,形成统一的专业化、集约化销售和物资供应网络。加快范港铁路建设,构筑矿区到京唐港物流园区直达、便捷的物流通道。并适时组织自备车的运营,提高转运和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谋划建设与泊位改造后过港能力相配套的储配煤场,完善港口物流园区储、配、装、运功能,紧密货物与泊位的衔接,提高物资周转率和周转量。适度发展航运,延伸物流产业链,通过合作的方式,组建和发展水运配送体系,提高物流园区的综合性和整体服务水平。加快矿区铁路资源的整合,形成完善的铁路运营网络,实现集中调度,统一管理,全面提升铁路系统的运营能力。尝试和探索组织汽运配送业务,弥补铁路运输线路固定和不灵活的不足,占领周边地区路途近、业务量小的物流配送市场。

保障措施:加快物流产业业务流程再造,根据现代综合物流企业运营要求,在集团公司总体经营管理体制框架下,按照现代物流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完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实现责权利的高度统一,以保证各项物流业务专业化运作与经营。强化集团层面的物流战略管理职能,通过向经贸分公司授权,建立集团内部销售和供应链管理的权威性机构,同时增加内部销售和供应链管理的规划和协调机构。经贸分公司作为开滦集团公司销售和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者,建立战略层、计划管理层、操作执行层的三层次物流组织构架。加强各业务流和各物流设施之间协调运转的管理,实现集团公司煤炭资源的统一调度、统一对外销售;运输业务的统一管理;物资的统一采购、统一仓储、统一配送,达到内部供应链的一体化。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运作效率,尽快形成采购、供应、销售信息网络、铁路干线运输网络、公路运输干线网络、区域配送网络等各项物流网络的相互衔接与支撑,推动现代物流产业的全面发展。

2、培育专业市场,创造需求,为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专业市场建设是推动物流业务全面开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以曹妃店、京唐港为中心唐山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唐山区域逐渐成为煤炭资源,工业生产资料的集散地,通过铁路辐射周边京津唐地区,通过港口辐射东南沿海。根据集团公司总体发展规划及现有贸易与物流资源状况,加快煤炭生产资料市场、煤炭交易市场、钢材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拉动物流需求,从而为物流业的起步和扩张提供市场空间。

抓住煤炭市场、煤炭流通体制和国家煤炭订货方式改革的契机,积极谋划在京唐港构建区域煤炭交易市场。开滦地处的唐山区域,既为煤炭产地,同时也是较大的煤炭集散地。在目前积极拓展煤炭贸易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构建权责一致,交易主体平等;信号准确,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指数;功能齐备,具有完善统一的交易制度;体系完善,能够吸引煤炭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使用单位参加区域性交易市场。区域性煤炭交易市场的建设,在加快销售方式的转变,促进开滦市场布局的调整,整顿流通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煤炭交易市场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推进煤炭生产资料市场、钢材市场、仓储配送市场的建设。在集团供应物流体系形成统一管理体制的前提下,集团公司设置物资管理机构负责全集团物资政策的制订与运行的监督,授权经贸公司行使集团采购中心职能,对内保证及时供应,降低物流和采购成本,对外形成专业化经营公司;整合集团现有物流资源,形成统一的仓储配送中心,对内提供物流服务,对外开展第三方物流。建立仓储配送中心,通过对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把原来的内部职能部门提升为一种产业来发展,使之从单纯的内部服务中脱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为集仓储、配送、管理为一体的专业化物流单位。

3、以改制为契机,加快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将物流产业逐步培育成集团新的支柱产业

开滦集团内部物流市场是开滦物流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与发展前景和目标要求相比,仅仅依靠内部需求还远远不够。必须转变经营方式,开发新的业务,全面开拓外部物流市场。

在具体运作上,以内部服务为基础,以关系营销理论为指导,拓展物流服务市场,对煤炭客户、分销商、物资供应商、业务协作单位统一进行管理,本着主动沟通、互惠互利、承诺信任的原则,逐步拓展物流市场。

一是在煤炭业务上,在立足开滦自身资源、对内做好煤炭销售服务的基础上,在资源的组织、产品结构调整的引导和市场布局的调整上,开拓煤炭物流。在资源的组织上,在京唐港通过合作营销、联合经营等方式,控制地方和港口其他资源;在主要煤炭基地增设采购站,扩大资源渠道,为产品物流提供支撑;在市场流通中,变代理商为合作商,规范流通领域经营秩序的同时,增加获取资源的渠道。在引导产品结构的调整上,立足开滦实际,根据煤质特征、地理位置、用户构成、分销渠道和市场分布,做好产品定位:与集团公司洗选加工基地建设相一致,将洗精煤作为主要产品,继续巩固开滦国内炼焦煤基地的市场地位。同时,通过加大配煤力度,与港口转运基地能力相适应,开发优质动力煤资源,扩大从港口的下水量,巩固和开发华东、华南地区市场。在市场布局的调整和定位上:继续巩固和扩大与重点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维持合同份额;以低质电煤新品种,开发周边电厂,占领和扩大地方市场;加大下水配煤,巩固企业中长期合同;适度进出口,调控国内市场。

二是在物资业务上,在规范采购秩序、降低采购成本,优先保证对内生产服务的基础上,发挥集中采购优势,以关联贸易为切入点,延伸产业链,以构建古冶生产资料市场为基础,拓展外部市场,依托完善的配送体系和丰富的仓储资源,开发周边工业用户,面向社会经营,扩大贸易。

三是在铁路运输业务上,继续开发周边企业的物流服务,增加运营收入,利用新建范-港铁路、七-滦线国铁成立铁路运输集团,除满足自身煤炭在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的物流需求外,还可以依托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开展从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到唐山周边企业的物资配送业务,并与正在谋划的船务公司一起,形成上下游相互衔接的供应链。

四是在港口业务上,适应改造后的需求,积极谋划建设配套储煤场,形成储、装、运一体化的物流工业园区,并积极吸收社会资源,增加过港量,实现创收。

五是理顺外埠营销网络,紧紧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依托香港公司、深圳办事处,在珠三角开展贸易;依托上海办事处、上海贸易公司、宁波公司,在长三角开展贸易;依托本部供销网络和经营性公司,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建设。

经贸物流产业在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生产行业的支持和配合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和先进物流企业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实践证明,在煤炭生产行业没有大规模扩张的前提下,发挥开滦供销优势,发展以贸易和服务为主的物流产业,将是实现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和企业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也是百年开滦基业长青的重要保证。展望未来,经贸煤基物流产业将在《开滦物流产业发展战略》指导下,必将不断呈现发展的新局面。

 

建立高效的市场信息体系

准确把握市场动态  服务贸易工作

 

石尚杰  周德成  张求实

 

市场信息是一种特定的信息,是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各种要素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实反应,是反映它们的实际状况、特性、相关关系的各种消息、资料、数据、情报等的统称。市场信息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有效性。市场信息体系是针对市场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设立层级网络组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的处理程序,并建立激励考核制度使得体系运行有章可循,以实现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从而抢得商机、提高决策效率。

一、经贸公司建立市场信息体系的意义

市场信息体系是联系企业内部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对公司决策以及执行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经贸公司主要承担着开滦的煤炭销售、物资采购供应、铁路运输、港口储运中转、进出口贸易与境外项目开发等物流业务,并担负着集团公司扩大贸易规模的战略重任。专业化重组后,经贸产业和物流产业作为集团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得到迅猛发展,经贸公司紧紧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开拓对外贸易,把有限的资源做成无限的贸易。从公司职能和发展的方向看,市场信息工作是经贸公司区别于其它专业化公司特有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贸公司构建市场信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市场信息体系,促进经贸公司拓展贸易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敏同志在经贸公司信息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两个增强、四个转变、一个把握,其中一个把握就是准确把握市场走势,是扩展贸易的前提条件。拓展贸易的关键在于把握商机,商机就是在合理的时间、地点、发现有效的需求。抓住商机,需要对市场动态,有准确、及时的把握,信息的及时性,成为抓住商机的首要条件。建立市场信息体系,可以保障市场信息全面、及时、准确、有效等特征,保证信息在合理的周期内传递到决策层,抢先掌握商机,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实现贸易做大。

(二)建立市场信息体系,促进物流产业信息流建设

信息流是物流产业的脉络。物流、工作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最终以信息流的形式体现,信息流的质量、速度和覆盖范围,综合反映着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等各种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属于管理中沟通和控制范畴,包括前馈控制,如市场的预测,也包括反馈控制,如营销策略调整后的市场反映。市场信息体系是信息流建设的具体形式之一。构建市场信息体系,提高信息流的质量,速度,扩大信息流的覆盖范围,从而促进物流产业信息流的建设。

(三)建立市场信息体系,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企业经营过程即是动态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过程。首先是经营观念应以市场为中心,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相应需要工作人员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式,转变角色,适应市场变化。二是从决策机制看,我们的对内服务、对外贸易及物流产业建设的发展,坚持的决策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种方式下,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决策效率的主要因素。所以需要信息在决策层内部实现有效沟通,信息量对等以提高决策效率。三是建立市场信息体系是提高执行层对市场把握能力,正确有效的执行决策的必要手段。通过建立市场信息体系,使企业整体动态适应于外部环境,服务于决策层、执行层,增强公司的市场应变能力。

二、建立市场信息体系的基础条件

(一)层级组织健全。经贸公司在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地区都设有驻外机构和办事处,并在大的煤炭用户有着专职驻站人员。这些驻外人员承担着沟通产需衔接、售后服务工作。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信息工作,他们与客户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市场困难的情况下,为密切供需关系,了解市场信息供领导决策做了极大的努力,正是这些市场一线的驻外人员为信息网络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业务面广泛。多年来,依托供销业务和良好的信誉,经贸公司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和供货渠道,与500多家煤炭下游用户、1500多家物资供货商有业务往来,涉及行业涵盖了煤炭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上游包括煤机制造、生产资料供货商等企业,下游包括冶金、焦化、电力、建材等企业。这些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对我们开展贸易具有现实意义,是我们实现第三方物流,扩大贸易规模的客户资源基础。

(三)各级领导重视。从集团公司到下属二三级公司的各级领导对信息工作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无论在市场疲软时期,还是供需稳定的阶段,市场一线的信息一直是我们进行理性决策的基础,从专业化重组前到现在,我们一直召开每年一度的驻外人员座谈会,并以不同的形式对优秀人员予以表彰。

三、建立市场信息体系的思路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经贸公司在上述基础条件上,建立市场信息体系的思路是:设立层级网络组织,规范处理程序,建立激励考核制度。在此思路的指导下,我们搭建起了经贸公司信息体系的框架,形成了垂直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并在这个体系下运行了一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立足经贸公司自身实际,构建层级市场信息网络组织

经贸公司是集团公司的对外窗口,经贸公司本着市场信息来自业务服务于业务的原则,充分利用经贸公司现有资源,在不打破原有的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在煤炭销售、物资供应、铁路运输、国际贸易和港口储运五个分公司,东北、华北、宁波、华南四个区域公司、上海、天津、深圳三个驻外机构设立了60多名兼职市场信息员,这些市场信息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根据自己工作特点,兼做相应的市场信息工作。为了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上传,在征得各有关分公司同意的前提下对市场信息工作实行了垂直管理。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建立起了市场信息体系的框架和雏形。

(二)根据经贸产业特点,规范市场信息处理程序

经贸公司具体负责集团公司煤炭销售、物资采购供应、矿区铁路运输、煤炭集港与储运、进出口贸易与境外项目开发等业务,根据这些业务特点,明确信息采集的范围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唐山周边地区和京秦两港等一线信息以及各公司本部综合信息;信息内容涵盖宏观的包括国家经济政策、行业、产业政策到微观的包括煤炭、钢材、焦炭、铁路运输和港口转运等相关行业的市场信息;对规律性内容,形成固定的上报格式,由基层人员定期收集、按规定格式,及时上报;信息传输方式根据各采集点实际情况,采用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传输方式;在信息汇总、分析及综合管理等方面,经贸公司安排市场贸易部作为信息工作的主管部门,安排专职人员具体负责信息的汇总、分析、发布和考核工作,于每周四收集汇总信息,周五对各类信息专门进行分析,并编辑成《市场信息》期刊于下周一上午发布,最终形成了一周一期《市场信息》。

(三)建立制度,明确考核办法

在建立市场信息体系的同时经贸公司还专门以开经贸市字[2004]56号文下发了《经济贸易分公司市场信息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对组织机构、激励考核方式、信息员负责的信息种类、上传时间,以及上传信息规范格式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

(四)加强市场调研,服务于重大营销决策

市场调研是体现市场信息体系高效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企业了解市场和把握顾客的重要手段,是辅助企业决策的重要工具。针对企业发展中需要更加精确了解的市场状况,进行市场调研,使我们能适应市场变化,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高层互访、业务人员售后服务、用户座谈会、专题调研等形式,开展市场调研活动,汇总调研信息,从宏观的经济发展速度、产业政策、下游行业发展形势,到微观的用户需求、社会库存、货款回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汇总,形成调研报告,为每年一度的订货方案、销售安排及价格调整等重大营销决策提供正确的市场导向。

四、差距与改进

经贸公司市场信息体系,经过一年多的运转,基本达到了目的,为公司决策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距信息及时、有效、准确、全面的质量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结合不强,信息分析的研判力不高,信息点、覆盖范围不全,与同行业间信息工作还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些差距,我们需要加以改进和提高。在今后发展中,我们坚持的原则是来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工作方向是加强内外部信息结合,提高综合研判能力,拓宽服务范围,缩小行业间信息工作差距,在整体上进一步完善提升市场信息体系功能,实现高效运转。

(一)加强内外部信息结合,增强市场导向作用

目前,信息工作主要侧重在公司外部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上。作为一个完整的市场信息体系,与公司内部经营结合程度不够紧密,导致信息的服务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公司内部经营形势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搜集市场信息,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价格调整、产品发运以及物资采购等具体运营行为更加贴近,增强市场信息体系的市场导向作用。

(二)加强信息汇总分析工作,提高综合研判能力

市场信息作为公司决策层重要的依据,在市场分析上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研判能力。目前,我们在信息汇总和分析方面,存在缺乏数据支持、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深度分析等问题。对此,我们打算从三方面来加以改善:一是加强信息员的培训工作,从源头上提高信息质量;二是要求我们的信息汇总分析人员加强与物资销售等一线业务人员的沟通,熟悉相关业务,使分析汇总工作有的放矢;三是落实相关考核政策,通过约束机制,保证信息基础工作正常运转,通过激励机制,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增加市场信息采集点,扩大信息服务范围

尉州矿业公司在地理位置上临近山西,在煤种上不同于开滦;香港公司为开滦集团的窗口单位;中煤公司多年来独立运作,有自己的供销渠道,我们计划将上述单位纳入信息采集点,同时,依托已注册专业信息网站(中联公司、运销协会、兰格钢铁),充实我们的信息内容。通过信息采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进一步充实,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单一局面,全面为物流、贸易等各项职能业务服务。

(四)关注同行业信息工作,缩小工作差距

近几年,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中联公司为核心的行业信息组织已初具规模,在行业间信息交流日趋频繁,各股东单位,理事单位对信息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象山西焦煤集团、阳煤集团这些企业,都有专门从事市场信息研究的机构,从机构的级别设置上,组织的构成以及信息运转机制方面,都在同行业相对领先,相应在信息交流中也处于优势地位。从行业交流看,我们有必要加强交流学习,对信息工作进一步关注,从人员、政策等方面加以保障,缩小同行业差距。

 

作者简介:

石尚杰 男,出生于1958年12月,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开滦经济贸易分公司副总经理

周德成 男,出生于1957年5月,大学本科学历,政工师,现任开滦经济贸易分公司办公室主任

张求实 男,出生于1971年12月,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现任开滦经济贸易分公司市场贸易部主任

 

 

发挥开滦优势  提高煤炭贸易竞争力

开滦集团公司煤炭销售分公司  蔡念庚  周德成

 

随着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以竞争为导向的营销理论逐渐发展为竞争与合作并存,即营销-合作导向观念,通过与经销商、供应商甚至竞争者的合作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2001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加大,针对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出现的卖方市场,开滦集团依托自身优势,抓住机遇,于2001年开始经营外埠煤炭,2003年依据集团公司调整转型、做大作强的发展方向,经贸公司提出了开展合作营销,扩大贸易规模的发展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一是自身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满足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的要求。在资源总量方面,以2005年为例,集团公司资源总量为1881万吨,但销售分公司全年需求量为2505万吨,两者之间存有624万吨的缺口。在资源质量方面,仅就电煤来讲,大于4600大卡的合同量为147万吨,可供资源69万吨,缺口78万吨;4300大卡-4600大卡的合同量为221万吨,可供资源95万吨,缺口为126万吨。同时,在总的资源量中,低质煤所占比例偏大,难以满足重点用户需求,并直接影响了合同兑现。2004年,合同兑现率低于60%的电煤重点用户就有5家,最低的只有37.84%。

二是提升行业地位和发展的需要。资料显示:2002年和2003年,开滦在行业的实力排名已跌出前10名之外,这与开滦的大发展、快发展、全面发展不相适应。

二、开展贸易中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在开展贸易中,开滦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优势。开滦产品资源赋存稳定,炼焦煤作为拳头产品,是炼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配煤品种。动力煤具有挥发分适中,灰熔点高等特点,是电厂燃用理想的配煤品种。

2、营销网络优势。近年来,开滦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营销网络,外埠公司及主要港口、需求集散地的派驻单位,各驻派主要用户的销售代表,和服务于供运需三方的代理商、经销商,共同构成了开滦的营销网络。

3、区域优势。开滦地处唐山地区,区域经济迅猛发展为开滦扩大市场份额、调整市场结构提供了空间。炼焦煤方面,随着地方焦化、钢铁企业的发展,需求量日益扩大。动力煤方面,除原有工业用户、地方取暖用煤外,新增的大唐王滩电厂年需求量在700-800万吨,大量的动力煤需要从山西、内蒙调入。此部分需求除电厂和大的工业用户具有相对稳定的进货渠道外,其他相当一部分需求通过流通环节进行采购。

4、贸易渠道和运输优势。多年以来,开滦凭借煤炭产品优良的品质,销售渠道辐射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及东南亚韩国、日本等优良市场。同时,依托开滦临近北煤南运主要通道京秦两港煤炭集散地,拥有京唐港业主码头,在运输及到达价格等方面的优势,煤炭采购半径可辐射山西、内蒙、东北等煤炭主产区。

(二)劣势分析

在分析开展贸易中开滦所具有的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发展煤炭贸易中内外环境的劣势:

一是对发展贸易的定位问题。目前,我们开展的煤炭贸易属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应将提高贸易额度、扩展市场份额摆在第一位,其主要目的是做大贸易量,开拓贸易渠道,扩大市场占有率。其次是煤炭贸易的经济效益问题,应将通过贸易补充的资源量及效益与自身资源量及效益综合考核。因为煤炭贸易的作用不是为贸易而贸易,它还承担着补充兑现部分重点合同和配销市场去向不足的低质煤销售的任务。

二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销售行为的实现不仅仅是一张提货单的问题,而是需要储、装、运、销等各个环节的统一联动。但目前集团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定位、权责的划分和对应考核等不到位、不理顺,对开展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发展贸易中,目前还要有政策激励和能反映经营成果的财务核算体系。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发展贸易的进展。

三是资源方面的不足。以2005年为例,在资源数量方面,集团公司资源总量与与全年市场需求量有一定缺口。在资源质量方面,仅就电煤来讲,优质煤炭受产品结构调整影响,与用户需求有一定差距,在总的资源量中,低质煤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难以满足重点用户需求,对兑现合同形成压力。

四是买方市场不利于贸易的开展。三季度以来,煤炭市场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年初的卖方市场逐步演变为买方市场,市场容量在减少,价格在下滑。这种变化,极大的阻碍了开展贸易的进程。

五是高成本费用带来的高价格不利于市场竞争。从开滦的生产系统分析,由于开采时间较长,各生产矿井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井深巷远、环节多、包袱重、生产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并直接导致煤炭价格只能在较高位运转才能确保企业的既定效益,从而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影响了煤炭贸易的开展。

三、开展贸易的运作情况

(一)开展贸易的运作方式

在开展贸易中,开滦大体采取了如下几种方式:

1、贸易型合作。一是转港贸易。利用港口和营销网络优势,做转港贸易是开滦近年的一大创举。根据市场形势,抓住市场机遇,通过其它港口将外埠煤转运至京唐港销售唐山区域用户,或者直接转运至其它区域用户接卸港进行贸易,成功运作了东北地区炼焦煤,兖州炼焦煤,特别是进口煤炭的运作,成功实践了利用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集团战略方向。二是异地贸易。随着开滦进行煤炭贸易的地理范围逐渐扩大,在以唐山区域市场为主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异地贸易的探索和实践,减少转港或转运的费用,直接由产地发运至用户需求地,实行异地直达贸易。比如从宁煤集团采购煤炭直接发往北焦就属这种类型。

2、资源型合作。此部分合作包括四种类型:一是针对某一特定市场(大部分为计划内电煤),开滦提供部分资源,合作方提供部分资源,由合作方进行配煤后,开滦统一销售进入重点用户。通过合作,开滦置换出部分资源满足非计划内用户需求,增加计划内外的差价利润。二是对计划外市场煤进行合作。双方提供资源,共同满足市场需求,由开滦统一销售进入市场。主要销售渠道是通过合作装船,流入南方交易市场。三是合作装船。即:与有实力的煤炭经销商变竞争为合作,利用他们掌控的资源、市场及实际操作能力,联合销售,实现优势互补,联合销售。销售合同由经营部统一对外签订,吸纳对方资源统一装船销售,价格按照各自质量与销售价格匹配,合作方负责整船质量,双方在合作的基础上有监督、有制约。四是直购直销。直接采购现有三条渠道:一是采购山西大同、内蒙地区煤炭,路运至京唐港;二是采购唐山地方煤炭,利用汽运至京唐港;三是采购配煤需要的京唐港港存煤炭。直接销售渠道主要是华东、华南一些市场用户,另外在京唐港也直接销售一部分。

3、定牌生产。定牌生产其实质就是品牌效应与生产能力的联合。开滦利用自己的品牌和销售优势,与其他企业搞产销联营,最终冠以开滦品牌统一销售,以增加销售量,满足市场需求。根据集团公司领导关于控制区域资源、增加贸易总量、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指示精神,为吸纳控制地方资源,增加开滦的市场调控能力,经认真筛选,与三家地方洗煤厂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合作,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合作伙伴将其产品融入了开滦的销售渠道,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4、结算平台方式。主要是利用开滦信誉及销售渠道,开滦作为供需双方的结算平台,缩短双方建立商业信任的过程,仲裁双方交易过程中的纠纷。此种方式以供需双方自主交易为主,开滦主要是作为第三方为双方提供交易平台。

(二)开展贸易实施效果

通过开展贸易,主产品炼焦煤部分进入地方焦化、钢铁企业,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开滦重点用户、中长期协议用户,弥补了开滦产品资源量的不足,提高了重点合同兑现率。通过开展贸易,双方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和双赢效应。

1、提升了行业位次。由2002年及2003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10位。

2、巩固已有的市场地位,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以有限资源作无限贸易的贸易扩张目的。单一企业的资源和市场占有能力是有限的,通过与有实力的煤炭经销商合作,利用他们掌控的资源、市场及实际操作能力,双方共同开发煤炭供应渠道,共同参与组织货源,统一融入开滦的销售渠道,确保销量的增加,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进而也使贸易额度不断攀升。据统计,2002年至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呈递增趋势:

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4.51亿元;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7.52亿元,比上年递增66.74%;

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3.33亿元,比上年递增77.26%;

200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比上年同期递增15.53%。

3、合作伙伴产品进入新的市场。企业要想进入到一个新市场,不仅需要巨额的投资,还要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限制,如必需付出的交易成本、建立信任关系的漫长过程等。企业通过与当地或异地企业的合作可以开辟出一条进入新市场的捷径,而多家企业联手开拓新市场也可以规避很多风险。通过合作,合作洗煤厂产品融入开滦的销售渠道,不仅进入唐山地方焦化市场、电力市场,而且逐渐进入华东、华南市场。

4、有助于多元化战略的展开。多元化战略要求企业有意识的向新的领域进军,但是新的领域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带,要承担很大的市场风险,通过合作营销就能减少这样的市场风险。开滦经贸公司对于煤炭销售虽然不是全新的领域,但主要是销售自身产品,经营外埠煤炭尚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具有一定的经营风险。通过合作营销,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开滦投入少量的资源,控制了几倍的资源,经营风险共同分担。通过较少的资源投入,实现了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的。

5、减少无益的竞争。同一行业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会产生负效应,从而增加企业成本。进行合作营销能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开滦与地方洗煤厂同为煤炭生产企业,同处唐山区域市场,如单纯的进行竞争,必然增加相应的交易成本,削弱市场调控能力。通过合作,增加资源的调控量,共同面对市场,提高整体的竞价能力。

(三)开展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营销的层次及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目前与开滦进行合作的客户范围包括开滦原有部分代理商、经销商。2004年订货会,集团领导提出了转变代理商、经销商职能,相互提供资源,共同满足用户需求的合作营销思路。销售公司于一季度召开代理商座谈会,专题讨论合作营销事宜,就合作范围及相互提供的资源量进行协商。另有部分单独的经销商向开滦提供资源。总的来看,除与地方洗煤厂合作属战略层合作外,其他大部分合作停留在贸易层,这种单纯的贸易层合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遇有市场波动,难以及时组织资源,抗风险能力不足,对扩大贸易规模难以形成稳固的支撑。

2、以占有资源为目的的合作,资源质量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合作各方具有共同的销售渠道,面对共同的市场,共同满足市场需求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各方只有生产质量稳定、适应市场、价格合理的产品,才能不断扩大贸易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由于入洗原煤资源及洗煤工艺的限制,合作洗煤存在质量偏低、价格偏高的现象,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也为长远的合作埋下了隐患。

3、以开发市场为目的的合作,尚未形成有效的利润分配机制。合作营销的理论基础缘于比较优势论,开滦比较优势相对于合作方优势明显,如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营销网络优势,而合作方除具有运作机制灵活和部分资源优势外,还存在规模偏小、渠道过窄、质量不稳定等先天的劣势。如何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利润分配机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产品自身合理的市场价格,融入开滦渠道后,借助开滦品牌的增值因素。

4、与上下游企业缺乏长效的合作,合作资源的渠道受限。开滦开展煤炭贸易,作为贸易商,合作伙伴大部分为煤炭经销商,以开滦作为结算平台的进行运作,与煤炭生产单位缺乏直接运作,供货来源不稳定。与下游用户依托开滦资源建立起了较为稳固的关系,但合作资源进入该渠道尚有质量、需求及价格的协商匹配过程,难以有效进入。

5、代理商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改善。开滦开展贸易,合作伙伴中有相当一部分由过去的代理商转化而成,在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时期,发挥了进行部分售后服务,密切供需关系,协调铁路、港口关系,及时回收货款,稳定增加市场份额等作用。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部分代理商转化为开展贸易商,或者兼具代理商、开展贸易商双重身份,但其原有的代理职能对销售工作的支持日趋弱化。在鼓励供需双方建立直接交易,减少流通过程交易成本的大形势下,个别代理商仍存在回款不及时,产需沟通不到位,更多的关注代理份额及代理费用等现象。

四、今后发展煤炭贸易的目标和措施

从当前市场情况看,煤炭下游行业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需求明显放缓,煤炭市场必然供大于求。而从长远看,随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耗能产业发展的限制政策的实施,买方市场的形成是必然的。因此遵从市场规律,服务于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实现开展贸易产品与集团自产产品的营销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集团公司行业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1、确定内外兼顾的目标市场

从开滦的历史流向看,大部分市场份额为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力、冶金用户及北方钢铁、焦化企业,随着洗选加工基地、配煤基地、港口转运基地的形成,原有市场份额应该继续维护。从唐山区域经济的发展看,地方钢铁、焦化行业逐渐壮大及曹妃甸工业园区的形成,形成了巨大的煤炭需求空间。因此目标市场定位应该是,维护华东、华南、华北、东北市场,增加唐山区域市场份额。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应注重挖掘国际市场的潜能。从近年来煤炭进出口贸易来看,发展国际贸易,既符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方向,同时也是扩大煤炭贸易的一条有效渠道。

2、谋划营销对路的产品策略

以销售适销对路的产品为原则,对南方用户及区域工业用户质量要求进行调查、分类,详细划分用户需求质量层次及数量,作为统一市场进行开发规划。集团公司内部产品根据合同要求以生产稳定质量的定型产品为主;外埠煤作为集团公司市场的补充,根据自身的实力,以开发集团公司产品以外煤炭品种为主,或者补充集团公司自有资源量的不足。精煤在入洗能力允许,并且具有一定效益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入洗部分外埠炼焦原煤,增加资源量;同时需要增加新的经营品种,保证炼焦配煤品种齐全。动力煤以高热值煤炭为主,与开滦低热值煤炭配销。

3、建立以市场为基点的价格调整机制

煤炭市场竞争的焦点终归是质量与价格的竞争,由于部分交易质量价格不符,或者渠道不稳,导致推销乃至搭销出现;同时各笔交易价格参差不齐,在市场缓和的情况下,更多的是为供需双方提供直接交易的机会,对开滦市场形成冲击。因此,必须建立与市场接轨的动态价格调整机制。一方面,通过市场调查,形成各煤种市场均价或者相应的价格指数,并确定各项指标加扣款标准,以此作为统一的对外销售价格;另一方面,合理确定价格构成,应包括产品自身市场价值,开滦品牌附加价值,特别需注意总体价格应与市场接轨或略高于市场价格,可以区分不同用户确定相对稳定的差异价格水平,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用户的价格水平,进行阶段性动态调整,以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对合作稳定的用户须建立长期契约关系,而不是就每笔交易都进行谈判。

4、建立稳固的开展贸易销售渠道

开展贸易的前提条件是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一方面是资源的保障,另一方面是销售渠道的保障。从开滦的销售渠道看,相当一部分是重点用户合同,约50%左右;另有一部分市场煤用户,此部分包括较为稳定的中长期用户,剩余部分通过分销渠道(经销商或代理商)流入地方市场,以目前的开滦自有资源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再从开滦开展贸易渠道看,大部分为煤炭的经销商,缺乏稳定的供货渠道。由于资源不稳定和价格及质量的差异,开展贸易资源纳入重点合同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开展贸易面对的市场更多的是中长期协议用户与地方市场。

从唐山地区工业用户的销售渠道看,除部分需求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户由开滦直供外,其他小规模用户由中间商供应,但加总规模也是一块不小的市场,也应该成为开滦整体贸易的一部分。唐山地销中间商采购部分开滦煤,也采购部分地方煤,个别实力较大的也经营部分山西、内蒙煤炭,这一部分经销商是开滦的分销渠道,也是开滦开展贸易的竞争对手,因此开滦应该对此部分市场加以调控,了解具体的销售去向和相对规模较大用户的采购渠道,并对经销商加以控制。比较折衷的办法可以采取由经销逐步转变为代理,以了解最终用户的需求,并采取与部分有实力的经销商合作供煤的方式,从而既达到稳定和控制地方市场的目的,也达到扩大贸易的目的。

从中长期协议用户看,大体分布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一部分为南方市场的经销商,另有一部分原开滦京唐港流通用户掌握的部分电厂合同,通过京秦两港下水。对于京唐港用户部分已经转化为开滦的开展贸易商。这一部分市场化程度大,基本与国内市场接轨,调控难度较大,但也占据了开展贸易的较大比重,必须加大开发力度。对于过港能力较大的用户,应改变过去单纯通过控制开滦资源,以防止无序竞争的方式,可以考虑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共同扩大市场份额的疏导途径。

5、广泛拓展开展贸易的资源渠道

稳定的贸易需要有稳定的资源保障。总的来看,资源获得途径除依托开滦自产煤炭外,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地方煤矿,目前与开滦合作的三个洗煤厂,其掌握的地方资源,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强合作,纳入开滦,视为贴牌生产。二是通过与流通环节的合作,对其掌握的稳定渠道,在市场渠道方面合作的基础上,开滦可以逐步渗透,共同维护资源的稳定,此部分资源包括部分唐山地方煤矿,也包括部分外埠煤炭。三是对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单位加强合作,寻求唐山地区或者京唐港流向的代理或者经销,通过开滦对区域市场的细致工作把这一部分分散的市场加以集中,以形成供需双赢的局面。这一工作可以考虑通过运销协会或者中联公司进行运作,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实力的流通环节加以协调。此外,随着国内煤炭产业集中度的日趋加大,煤炭资源的占有日趋重要,各渠道大量的资金进入煤炭领域,部分有实力的煤炭流通环节已经开始实施后向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对煤炭资源领域进行投资。因此,与有实力的投资方进行开展贸易,双方共同投资,开发新的资源,不但可以为贸易扩张提供稳定的资源,同时也是开展贸易、维护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之一。

6、建立以开滦为龙头的唐山地区煤炭交易市场

对于贸易层合作,由于经历环节过多,导致成本偏高,成交量偏低,而通过开滦进行交易的供需双方,大部分是出于对开滦品牌和信誉度的信任,开滦在交易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结算及交易平台的作用。唐山地区及开滦销售渠道所辐射的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加,煤炭品种齐全,大部分交易为流通环节掌握,供需双方交易成本较高,且产运需三个环节衔接不协调。建立以开滦为龙头的煤炭交易市场,有市场容量,有较高的信誉度,自身掌控资源可以调控市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中可以更好的发挥交易平台的职能,更好的服务于供需双方。

7、吸纳上、下游企业参加合作,减少交易成本,加强服务,增强市场整体调控力

合作营销属于供应链理论中营销环节的合作,完整的供应链包括供方、需方以及类似第三方物流的相关组织共同构成。整个供应链的高效率、低成本运作是降低整体物流成本的保证。因此,吸纳上下游企业参加,减少流通环节成本,保证稳定的供货渠道、销售渠道畅通,是做大煤炭贸易的基础。具体运作中,在依托开滦品牌及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开滦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职能,包括协调供需双方关系,协调铁路及汽运运输,组织货源,通过服务职能的扩展,达到关注了解市场,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最终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这些需要体制和机制以及相关的政策保证。

开滦开展贸易,基本目的是实现两个相互促进:一是贸易产品和开滦自产产品的相互促进;二是开滦品牌与市场渠道份额的相互促进。通过两个促进,形成自身产品与贸易产品一体的市场体系,其中包括统一的产品体系、质量价格体系、服务体系。最终通过开展贸易,共同实现对渠道的控制和维护,通过扩大合作的范围,控制资源,从而实现扩大贸易规模的目的。

作者简介:

蔡念庚:男,出生于1963年,83年毕业于河北矿冶学院,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开滦煤炭销售分公司经理

周德成:男,出生于1957年,大学本科学历,政工师,现任开滦经济贸易分公司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张权) 

相关产业              (Relevant Industries)

中国水泥市场到底有多大

--对2010年我国水泥总量的预测

 

市场是强大动力

低谷引发的思考

2010年水泥需求总量预测

   孙钤,1961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业学院,1981年至1983年赴日研修,在大阪市立大学任客座研究员。曾任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分管规划及项目前期工作,对建材主要产品的需求预测作过研究。

我国应借鉴国外煤层气发展方式

我国煤层气(俗称瓦斯)产业化经过10多年的探索,目前还没有取得较大突破,仍处于勘探和小范围的生产试验阶段,尚未进入商业规模开发利用。随着我国油、气供应缺口的不断扩大,煤层气产业化开发刻不容缓。世界范围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英国等国家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活动最为活跃。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供我国借鉴。
    一、美国是世界上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最成功的国家
   美国是迄今为止煤层气产量最高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开始进行地面开采煤层气试验并取得成功。从1983年到1995年的12年间,煤层气年产量从1.7亿立方米猛增至250亿立方米,迅速形成产业化规模。2003年美国煤层气产量超过450亿立方米,2004年则达500亿立方米左右,占天然气产量的8%-10%左右,成为重要的能源资源。
    美国煤层气能够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在煤层气产业发展初期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卓有成效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激励,如1980年颁布的《能源意外获利法》中的第29条非常规能源开发税收补贴政策,最初规定,煤层气的税收优惠政策适用期为10年,即198011日至1989年底。为保障煤层气产业的迅速发展,1988年美国政府把该项优惠政策截止日期延迟到1990年底。后来美国政府又第二次把截止期推迟到1992年底,即在198011日至19921231日之间钻探井中生产出的煤层气,在200311日以前都可以享受到第29条税收政策规定的补贴,使这一政策优惠期长达23年。
    而且税收补贴值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通货膨胀系数的变化而调整。例如,自1980年该法规出台以后的10年内,美国黑勇士盆地煤层气开采所得到的税收补贴约2.7亿美元,圣胡安盆地的税收补贴为8.6亿美元。煤层气成为政府鼓励和支持的非常规气体能源,这极大地增强了煤层气产业的竞争能力,刺激了企业投资煤层气开发的积极性,对煤层气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动因
    20世纪70年代末期,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的石油价格一度高涨,能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轻对外国能源进口的依赖性,美国政府于1980年出台了能源意外获利法,旨在对没有价格控制后的石油市场造成的原油意外获利进行征税,并把税收收入用于建立能源信托基金,为非常规能源项目提供资金,鼓励非常规新能源的开发。
    当时美国天然气需求量很大,之前每年需要从国外引进天然气600亿-800亿立方米。而美国本身是煤炭资源大国,拥有约11万亿-19万亿立方米的煤层气资源量。经过多年的试验开发,美国已拥有大规模开采煤层气的技术条件。同时,美国具有完善的全国性的天然气管网,为煤层气便利输送奠定了基础。其次,美国每年因采煤向大气排放的甲烷量达42亿立方米(1994),不仅污染大气,而且耗费动力和资金。如在阿拉巴马州,每排出57万立方米的甲烷,需耗用10万千瓦的动力。随着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企业经营者也开始关注减排降污。因此,能源需求、环保要求和经济效益成为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三、制订经济扶持政策 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
    考虑到煤层气开发初期具有产量低、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无法与常规石油、天然气开发进行竞争,美国政府通过众、参两院的听证会将煤层气确定为非常规气体能源,并通过《能源意外获利法》第29条非常规能源开发税收补贴政策,使煤层气成为政府鼓励和支持的主要非常规气体能源。
    美国政府扶持煤层气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煤层气从开发成本、销售价格等方面可与常规天然气竞争为出发点决定税收补贴的程度;同时,补贴政策要有一个相当长的适用期,以培植煤层气产业的成熟。第29条税收补贴政策是用单位产量的所得税补贴值形式表示的,补贴值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着通货膨胀系数的变化而调整。
    美国的第29条税收补贴是对煤层气产业刺激最大的优惠政策,它具有三个特点:1、以常规天然气为对照标准,制订出适宜的税收补贴政策和补贴率,创造与常规天然气平等竞争的条件,刺激投资者开发煤层气的积极性。2、根据通货膨胀及国内石油价格来调节,当石油价格较低、通货膨胀率较高时,补贴额相当高。它不同于一般的减税,能保证生产商具有一定的收益。3、它有时间限制,这就鼓励生产商在优惠期内多钻井、多生产煤层气。
    四、美国政府在煤层气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美国政府并不强迫任何企业承担开发煤层气的任务,只是从政策、资金和方法方面起宏观导向作用,大力扶持煤层气产业,使开发利用煤层气成为投资者有利可图的自觉行为,最终达到市场引导能源发展的目的。
    美国政府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颁布和实施有关税收和矿区使用费征取、环境影响评价、井距控制、煤层保护、煤矿安全保证、钻井许可证发放等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如能源意外获利法的第29条税收优惠政策及在天然气输送和销售方面的的636号法令等。
    美国政府也直接向地质调查局及天然气研究所等国家研究机构、专业咨询公司,或煤层气项目开发者提供资金,支持他们进行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煤层气资源评价和技术创新,并通过煤层气开发实验进行技术推广,最终提高煤层气勘探的成功率。据粗略估计,在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初期的15年内,美国政府直接用于煤层气科技基础研究的投资大约为4亿美元左右(据美国环保局资料)
    五、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
    英国的矿井瓦斯抽放和利用已有多年历史,抽放的瓦斯主要用作锅炉燃气或供给建在矿区的煤层气电站,少量民用。直到最近,英国政府认识到在能源工业中应该增加煤层气的比例,从而开始鼓励煤层气的开采,通过解除不合适的法规对煤层气操作所造成的负担,努力支持英国刚刚起步的煤层气产业。英国政府按照《企业投资管理办法》,给予开采煤层气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投资者的投资可以通过减免所得税或资本红利税而得以回收。
    波兰政府给予从事石油、天然气以及煤层气勘探的企业十年免税,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
    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在制订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和管理法规,鼓励外国公司投资开发本国的煤层气资源。
    印度埋深1200米以浅的煤炭资源大约为2046亿吨,蕴藏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与我国不同的是,印度煤层气的潜在生产区都远离天然气的生产区,而且也远离煤矿的采煤区,既有利于煤层气的市场开发,也不影响煤矿的生产作业。印度的煤层气产业也刚刚起步,外商在印度投资开发煤层气也面临着挑战。除了印度煤层气地质方面的特点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煤层气所能达到的市场销售价格成为决定煤层气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印度政府已为煤层气产业的国内外投资者出台一系列优惠的经济政策,以增强煤层气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煤层气项目的成功率。这些政策有:煤层气项目从商业性生产开始7年之内免税;实行低税率的矿区使用费;对煤层气作业必需的材料和服务免交进口关税;煤层气实行市场定价原则。
    此外,在印度,煤层气已经依据石油和天然气法纳入天然气的定义和管理范畴,从法律上扩展了天然气的定义,为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总之,煤层气产业在印度虽然是新兴产业,但政府在资金、政策和法律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
    六、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启示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茂远认为,尽管我国和国外煤层气资源条件存在着许多差异,但是,国外煤层气产业由于起步早、技术成熟,它的成功将从技术、管理、政策等各方面给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
    首先,我国具有比美国更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量,根据最新一轮资源评估结果,我国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达31.4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煤,350亿吨标油,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美国煤层气的产量已占全部天然气产量的8%-10%左右,煤层气在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地位。我国的经济发展更需要能源的协调发展,洁净气体能源的供需缺口大。
    其次,从国外煤层气产业的成功经验看,煤层气产业化开发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期必须依靠政府在科研、勘探和项目建设上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电力行业】

国家电监会出台"规则我国电能将进行期货交易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前天出台《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规定电能交易可以期货交易的形式进行。该办法将于12月1日开始执行。 

《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规定电能交易可按照合约交易、现货交易、期货交易等方式进行。合约交易下,电力市场主体通过签订电能买卖合同进行交易,合同约定电价可由双方协商、市场竞价产生或按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现货交易是指发电企业通过市场竞价产生的次日或者未来24小时的电能交易,以及为保证电力供需的即时平衡而组织的实时电能交易。期货交易下,电力市场主体在规定的交易场所签订期货合同,在确定的将来某时刻按照确定的价格购买或者出售电能。

发改委继续实行差别电价政策促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改革委近日下发了《关于继续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继续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政策界限仍按去年的规定执行。去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6个高耗能行业试行了差别电价政策,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待新的《目录》颁布后,按新的分类标准执行差别电价,具体规定届时将另行下达。

河南明确07年前关停小火电工作时间表

 

从现在起到2007年年底,河南省将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小火电机组240.125万千瓦,这些机组涉及河南省17个市的65个发电企业。

据悉,此次关停小火电机组的具体步骤是:今年关停单机容量0.6万千瓦以下各类燃煤机组,容量为36.825万千瓦。2006年将关停单机容量1.2万千瓦各类燃煤机组和单机容量2.5万千瓦纯凝汽机组,容量为68.2万千瓦。2007年将关停单机容量5万千瓦纯凝汽机组,容量为135.1万千瓦。凡服役期满20年的各类燃煤小机组在今年年内必须关停。中外合作、合资或外方独资电厂的5万千瓦及以下机组,也应纳入关停计划。《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关停小火电机组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下发以后新组建的中外合作、合资或外方独资电厂的小火电机组以及达到服役期的小火电机组,必须按规定时限关停。环保达标的小火电机组,按计划关停;不达标的,立即停产治理或关停。

 

十一五年钢产量将锁定4.5亿吨上限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银松近日表示,钢铁工业十一五规划迟迟未出,主要原因是各方对钢铁工业未来五年的钢产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限制产能盲目增长和淘汰落后能力将在规划中有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通过严把土地批租和银行信贷两个闸门来规范投资秩序,把管理的关口前移,有效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

贾银松透露,结合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还将制定更为详细的《钢铁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实施细则,包括关停并转落后能力细则,利用外资政策细则,修订行业有关标准等。据透露,十一五期间钢产量将可能定在4.5亿吨。

 

钢铁产能过剩,钢价持续下跌

目前,钢铁行业是产能过剩与钢价持续下跌并存的局面。1-10月份,中国钢产量已达2.87亿吨,10月份钢产量3167.29万吨,同比增长18.9%,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全年产量预计将超过3.4亿吨。在钢铁产量一再攀升的同时,钢价却持续走低,截止到11月初,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03.98,比年初下降21.23个百分点。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预计钢价仍将持续下跌。

明年铁矿石进口价期望降10%-30%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透露,每年吞下全国90%进口铁矿石的70家钢厂,近日首次大结盟,在下月,他们将联合向全球3大铁矿石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低铁矿石价格,力争铁矿石价格在现价基础上下调10%-30%

                                    昆钢欲引米塔尔百亿投资

为解决资金困难昆明钢铁集团正与米塔尔就成立合资公司一事洽谈在未来的新公司里双方将各占50%的股份根据今年7月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外商投资我国钢铁行业,原则上不允许外商控股。因此,米塔尔与昆钢的合资方案已接近这一政策底线。

河北省将组建以邯钢和唐钢为主的南北两大钢铁集团

河北省将组建以邯钢和唐钢为主的南北两大钢铁集团,南部钢铁集团以邯钢为主,联合石钢、邢钢组成;北部钢铁集团以唐钢为主,联合宣钢、承钢组成,相关方案已经上报了国家发改委。

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成立

由兖矿集团(出资70%),CVRD(出资25%)伊藤忠(出资5%)在中国山东共同组建的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其第1号焦化厂从2005年12月20日将开始商业生产。第2号焦化厂的建设预计到2006年3月完工。这家合资公司将每年生产200万吨冶金焦(由1号焦化厂和2号焦化厂各生产100万吨),生产出的焦炭不仅内销而且出口。伊藤忠公司拥有将该焦炭销往日本市场的专营权,它也将开发除巴西以外的其他世界市场。CVRD拥有将该焦炭销往巴西市场的专营权。兖矿集团将向该合资公司供应焦煤并负责焦炭在中国的销售。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色行业供大于求 

国家发改委11月7日公布前三季度主要工业行业的运行状况。统计显示,冶金、建材、有色等行业供大于求矛盾日益突出;机械、电子行业则出现了生产快速增长,出口增幅高位回落的情形;总体而言,行业效益明显分化的状况有所好转。

在有色行业,前三季度,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140万吨,同比增长15.2%,增速同比减缓1.4个百分点。其中,电解铝产量536万吨,增长17.6%,比上半年减缓0.3个百分点;铜、铅、锌产量分别增长19.6%、24.5%和2.6%。由于铜等多数有色金属价格达到历史高位,前8个月有色行业实现利润380亿元,增长 60%。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125亿元,增长1.3倍,增利额占有色行业的49.3%;铜冶炼行业利润32.1亿元,增长1倍。电解铝行业由于产能过剩严重、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利润大幅下滑,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 

 

【化工行业】

神华集团大型煤化工项目——神华集团煤制烯烃项目一期工程1028日在内蒙古包头市开工建设。该项目总体工程包括180万吨/年煤制甲醇装置和60万吨下游产品装置、22.4万标准立方米(氧气)/小时空分装置等,总投资124亿元,采用国际最新技术分两期建设。

2007年煤炭变石油在我国将成为现实

作为煤炭高科技加工技术,提高煤炭附加值的煤炭液化技术已经在我国研制成功,这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可以把煤炭转化成汽油、柴油等化工产品,一桶的成本只有30多美元,相当于目前国际石油价格的一半。

 同期神华煤制油示范工程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了工程量的30%左右,也完成了27亿元左右的投资,这个示范工程规模是年产108万吨成品油,也就是每天2500桶,工程将在2007年建成投产。

 

【建材行业】

 

国资委强化对水泥等行业央企并购的监管

 

   针对中央企业在涉及钢铁、电解铝、水泥等投资过热行业收购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出台了有关收购活动必须事前报国资委同意等五项规定,强化对这些行业的监管。

 

五项规定的具体内容是:收购活动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当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严格控制的行业收购活动必须在事前报国资委;对于境外收购活动,中央企业在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前也应获得国资委同意;按照"突出主业"的原则,中央企业收购活动应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拟收购对象的生产经营业务应与本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业务相同或有较高的关联度,收购前要充分论证、慎重决策、规避风险;对拟收购对象要进行规范的资产评估、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对拟收购对象涉及的债权债务、土地划转、职工安置分流等事项要依法妥善处理;不鼓励中央企业对拟收购的同一对象进行竞购。(中国工业报

 

 

路港通道

大秦线为国家煤炭需求提供运力保障

作为晋煤外运大通道的大秦线,原设计运量仅为1亿吨,通过扩能改造施工后,线路通过能力大幅度提升,2004年运量一举突破1.5亿吨,今年将达到2亿吨,形成运输组织完备的煤炭运输通道。大秦线运输能力的大幅提高,为国家煤炭需求提供了运力保障。截至102918时,今年大秦线完成煤炭运输16553万吨,同比增长29.5%。按目前进度,大秦线今年完成2亿吨运量目标必能实现。

 

   铁道部冬煤运输工作全面启动

随着冬季取暖的陆续开始,全国铁路各部门冬煤运输工作全面启动。呼和浩特铁路局按计划到11月底,将有450多万吨取暖用煤和发电用煤输往京津塘地区;太原铁路局加大了大秦线万吨重载煤炭列车的开行密度,增加取暖用煤的运输量。北京、沈阳、哈尔滨、济南等铁路局也开辟冬煤运输绿色通道

 

天津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作为中国沿海港口主枢纽港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天津港是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中亚国家距太平洋最近的出海口和欧亚大陆桥东端的最佳桥头堡。随着国家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和广袤内陆地区经济总量迅猛发展,天津港不断扩大规模、拓展功能、提升等级、提高效率,保持了年吞吐量3000万吨到4000万吨的高速增长态势,2004年率先成为北方唯一的2亿吨大港,进入世界港口前十强。

    今年以来,天津港生产持续快速增长,1-10月份月均货物吞吐量跃上2000万吨的新台阶,同比增幅达16.2%;煤炭、矿石、油品、集装箱四大支柱货类更是增势明显,带动全港吞吐量快速增长

截至10月31日8时,天津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0053亿吨,比去年提前49天突破2亿吨大关。 预计今年全年,作为北方第一综合性大港,天津港吞吐量有望达到2.4亿吨、集装箱480万标箱。

浙江温州港实现水铁联运 首批6520吨煤炭运往衢州

为了进一步扩大温州港的货源腹地,开拓浙西、赣东、皖南等地的货源市场,温州港务集团特与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实行水铁联运。水铁联运的首批货物煤炭来自秦皇岛,运往衢州,共6520吨,是由富王轮于1110下午17时运抵龙湾港区码头的。从11开始,平均每天将约有16个火车皮,约1000余吨的煤炭运往浙西衢州,预计在一周内运完。

龙湾港区是目前温州港唯一有铁路线支援的港区,码头前沿水深9米,拥有万吨级码头两个,随着温州港瓯江口航道治理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万吨级货轮进入温州港畅通无阻,浙江省内多家煤炭贸易公司,已经有意将龙湾港区作为煤炭进口的中转码头,然后通过金温铁路运往浙西和皖赣等地区。温州港实行水铁联运后,将可充分利用金温铁路的运能,大大提高港口和铁路双方的运输效益,扩大温州港的经济辐射能力。

 

烟台将投资一百五十九亿元建港口

日前烟台市出台港口"十一五"发展规划,根据这个规划,"十一五"期间,烟台市将建设以烟台港为龙头,龙口港为骨干的大型现代化、区域性枢纽港口群。计划投资一百五十九亿元,共建设六十个项目。到"十一五"末,烟台港西港区航道将达到二十万吨级,芝罘湾港区、龙口港航道分别提高到十五万吨级,蓬莱、莱州港航道提高到五万吨级,海阳港航道提高到万吨级。

此外,该规划还提出实现一、二、三、四发展目标:即构建一个黄渤海和东北亚地区区域性大型主枢纽;建设烟台港、龙口港两个亿吨大港(蓬莱港、莱州港为五千万吨港口);重点建设烟台港西港区、龙口屺姆岛港区、蓬莱新港区三个大型深水港区;突出发展集装箱、原油液化、矿石、煤炭四大货种。

 

最新项目汇编

 

河津电厂4#机组投产 近日,河津电厂4#(30万千瓦)机组一次性点火成功,投入运行,该机组设计煤种为贫瘦煤。随着河津电厂二期工程全部投产,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30万千瓦(30万千瓦和35万千瓦机组各两台)。

聊城电厂2#机组点火 10月7日,聊城电厂国庆节期间调停6天的2#(60万千瓦)机组点火运行。目前,该厂两台机组全部运行,库存15万吨,日耗0.9万吨。

青岛电厂扩建工程3#机组投运 10月26日,青岛发电厂扩建的2×30万千瓦热电联产工程3#供热机组吹管工作顺利结束,标志着额定出力为1025吨/小时的锅炉已经具备投运条件。据了解,电厂二期扩建工程3#机组计划今年11月底投产,4#机组计划明年7月份投产。

南埔电厂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10月31日23时23分23秒,南埔电厂首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1号机组至此正式并网发电。此举标志着省重点建设项目——福建南埔电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成功投产发电。 据介绍,福建南埔电厂投产后,将成为福建电网的骨干电源之一。

张掖发电有限公司一号炉一次点火成功  由甘肃火电公司承建安装的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公司2×30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一号炉于10月6日10时18分点火一次成功,并于11月2日9时42分首次达到3000转,为实现168小时机组整套移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汕头电厂3号机组点火到投产 国家“十五”期间重点项目之一、广东省“十五”期间重点能源建设项目之一,广东省首台国产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华能汕头电厂3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据悉,该机组锅炉安装等离子点火装置,创造了60万千瓦超临界锅炉从首次吹管至完成168小时试运行燃油零消耗的全国纪录,仅此一项,节约费用2000多万元。

安徽安庆电厂一期工程两台机组投入商运 安庆电厂两台30万千瓦机组是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截止11月7号,两台机组已发电25.09亿千瓦时,上网电量23.91亿千瓦时,作为新投产的机组首次参加迎峰度夏,即获得安徽电网迎峰度夏“特别贡献奖”及“大机组连续运行奖”两个奖项。

石家庄热电厂九期扩建工程明春开工 由于石家庄市供暖缺口较大,为加快集中供热的建设步伐,确保石家庄市政府2005年安排部署的9项热源热网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石家庄热电厂加快了九期2台35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工程的建设步伐,目前设备订货工作已经开始,预计将在明年春季开工建设。

安徽安庆皖江电厂加快推进二期扩建工程 安徽安庆皖江发电有限公司为贯彻三届四次董事会会议加快推进二期扩建工程的要求,近日,施大福总经理主持召开了安庆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专题会。会议传达了三届四次董事会会议确定的二期扩建工程建设规模为2×60万千瓦燃煤机组。

大唐国际投资27亿元建石柱火电厂 近日,北京大唐国际公司与重庆市建投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将入渝投资27亿元建石柱火电厂。据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透露,该项目建成后重庆电网将新增60万千瓦装机容量。 北京大唐国际是国内5大电力投资集团之一,该工程是由它来投建的。并于2007年开工、2009年建成投产。

青岛电厂二期煤场开工建设 据了解,与电厂二期工程(两台30万千瓦机组)配套的储煤场于日前开工建设,该煤场设计储量为12万吨,最大储量可达16万吨。另据了解,电厂二期一台30万千瓦机组预计于今年11月份投产,另一台机组将于明年初投产,届时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0万千瓦,日耗煤将达1.2万吨以上。

德州电厂四期项目将扩容 近日从电厂获悉,根据华能集团总体规划,为把德州电厂建成山东最大的发电厂,决定将电厂四期原设计扩建的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扩容为两台100万千瓦发电机组。目前,项目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土地征用、铁路专用线建设等前期工作已经展开。

菏泽电厂三期项目获批 10月22日,菏泽电厂三期2×30万千瓦机组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复。菏泽电厂三期设计煤种为巨野煤田汽肥煤,25%掺烧山西地区贫瘦煤。据了解,三期两台机组计划将分别于2006年3月26日和6月26日投产发电。

兰电一号机锅炉水压试验顺利成功 10月30日下午13点28分,备受瞩目的浙能兰溪发电厂一号机组锅炉水压试验顺利成功,36000余只受检焊口无一渗漏。这表明兰电一号机组锅炉安装基本结束,一号机组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津西钢铁530M3高炉点火烘炉  近日,津西钢铁扩建的530M3高炉点火烘炉,该炉正式投产后,每年将增加铁产量60万吨。

本钢焦化厂6#焦炉竣工投产 近日,本钢焦化厂6#焦炉(单炉年焦炭产能60万吨)竣工投产。至此,本钢焦化厂1#—6#焦炉焦炭总产能将达到330万吨。这是本钢继新4#、5#焦炉之后,建成的又一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容积、环保型的现代化焦炉。

宣钢1800M3高炉送风烘炉   10月2日,宣钢1800M3高炉正式送风烘炉,并计划于10月15日出铁。该炉正式生产后,每年可增加铁产量130万吨,使宣钢年产铁量达到500万吨左右,年增加无烟喷吹煤用量10万吨左右。

鞍钢新2#高炉进入烘炉阶段 鞍钢新2#高炉于9月29日开始,进入为期一个月的烘炉阶段,到11月初将正式出铁。新2#高炉炉容为3200m3,喷煤比将达到160千克/吨铁。

唐钢不锈钢公司550m3高炉投产 近日,唐钢不锈钢公司新建的一座550m3高炉正式送风投产,并计划于2006年元月开始喷煤。至此,该公司已拥有高炉三座,总炉容达1450 m3。据了解,该公司喷吹煤主要使用宁夏煤。

本钢七号焦炉建成投产 近日,本钢又一座6米60孔焦炉—焦化厂6号焦炉竣工投产,年产量将达到60万吨。这是本钢继新4号、5号焦炉之后,建成的又一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容积、环保型的现代化焦炉。

西南最大水泥生产线投产 拉法基在渝的第二条生产线昨日投产,据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证实,加上此前的生产线,重庆拉法基已成为西南目前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 2年前,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拉法基公司入渝设厂,待第二条生产线投产后,水泥年生产能力将达180万吨,比之前足足翻了一番。雷前治表示,这是拉法基在国内最大的生产线,设备首次全部国产化,对中国水泥行业影响深远。

皖维集团6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投产  安徽皖维集团投资3.5亿元兴建的日产60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经过近18个月的紧张建设,日前一次点火成功,现已开始投料进行试生产。该生产线的投产,不仅有利于当地的水泥结构调整,而且可以年消耗工业废渣80多万吨。

重庆金江2500t/d水泥生产线回转窑顺利合拢 由苏州中材承建的重庆金江项目承担的金江水泥厂有限公司2500t/d水泥生产线¢4×60m回转窑于10月28日下午5点28分顺利合拢。

河南义煤5000t/d项目回转窑顺利合拢 由公司负责全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河南省义煤集团新型干法水泥新线5000t/d项目回转窑于2005年10月21日下午3点58分顺利合拢。

巢湖含山县2个超亿元项目进展顺利 据悉,铁鹏海豹水泥项目总投资4.8亿元,现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9月份点火试生产,目前正着手第二条生产线建设准备工作。润基水泥项目总投资6亿元,一期工程已完成,9月份点火试生产,正在准备建设第二条生产线。

山东申丰水泥2×5000T/D项目奠基 申丰水泥是山东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一个非煤项目。项目总投资8亿元,设计2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5亿元,建设5000吨/日生产线1条,计划工期14个月。

湖南望城县将建400万吨水泥生产项目 日前,2005湘台经贸交流与合作高峰论坛在长沙召开。据望城县招商局局长浣望明介绍,此次论坛8个项目中有6个台资项目,投资领域涉及农业、制造业、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其中,最大项目即为台湾国产实业集团投资1亿美元在望城县兴建一个年产400万吨水泥生产项目。

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 5000t/d窑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   10月2日,由成都设计院设计的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5号窑日产5000吨工程窑系统点火投料,至10月10日产量已稳定在日产5500吨以上,系统运行正常,各参数稳定,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国际能源

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50%

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在7日公布的《200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说,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猛增50%以上,其需求量相当于163亿吨石油。而届时能源产量如果没有明显增加,其价格也将随之上涨。
      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石油和煤炭需求将每年增长1.4%,天然气需求将每年增长2.1%。
   国际能源机构说,世界上有足够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来满足上述需求。北非和中东地区的能源储量尤其丰富,但要将其逐步开发并投入市场需要约17万亿欧元(合20万亿美元)的新投资。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随着石油产量的增加,到2010年国际油价将下降到每桶35美元,但到2030年,油价又将回升到每桶39美元,高于其2004年预测的每桶29美元。  

 

国家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单位能源企业名单发布

中国正式启动循环经济试点以期缓解目前呈现的资源能源紧张局面。包括钢铁、有色、化工在内的7个重点行业的42家企业等,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单位,其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其中煤炭企业有: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新汶矿业集团公司、抚顺矿业集团、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矿总公司;电力企业有: 天津北疆发电厂、河北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发电厂。

宏观经济  (Macro-Economy

中国经济高成本时代提前到来

 

中国资源品的短缺以及国际资源品价格的高涨,导致中国制造利润的下降,使中国企业的高成本时代提前10年到来。在增长速度几乎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显示出企业将陷入增产不增收乃至赔本的悲惨式增长中,并可能致使中国经济存在失速的危险。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的粗放。

学术界原本预测高成本时代会出现在2015年,但它提前10年到来了。从2004年后半年开始,中国企业支付的成本大幅上升,主要有以下6个原因:1。能源短缺及价格上涨;2。原材料短缺及价格上涨;3。生产条件导致企业成本上升(生产条件主要包括土地价格和环保要求);4。交通运输紧张以及价格上涨;5。人力资源价格上涨;6。中国在原材料和能源上依赖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材料和能源涨价,必然导致企业成本上升。

资源品的硬约束

能源问题主要是石油,近10年来,中国的石油产量年均增长率只有1.8%,但石油消费增长率稳定保持在6%以上,由此形成了石油供给的巨大缺口。据预测,如果供求增长率在十一五规划期间继续保持在目前水平,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会大幅增长。可是国际石油的后续供应能力已经严重不足。

铁矿石贸易存在同样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粗钢产量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0.7%,十一五规划期间即使按年均10%的递增速度计算,到2010年钢产量也要达到近5亿吨,新增2亿吨上下,新增进口铁矿石进口量至少要3亿吨,中国是否有可能把全球的铁矿石贸易全吃进来呢?在铜、铝、镍等进口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总之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进口在十一五期间都将陆续接近或窘态国际市场贸易量的上限。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个结果就是中国可能因为国际资源品瓶颈的约束,被迫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另一个结果就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进口价格不断大幅度攀升。

高成本的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运行依然稳健。然而在增长速度几乎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利润增长却大幅下降。这显示出中国企业继续陷入增产不增收乃至赔本赚吆喝的悲惨式增长中。

国资委有关专家解释其原因时说,主要是资源品侵蚀利润,特别是国际资源价格的上涨导致中国制造利润的下降。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目前,利润大量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上游行业集中,下游加工制造行业却因市场竞争或政府限价,无法进行价格传导,造成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在全国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与去年相当的情况下,2005年上半年全国工业实现利润增幅比去年同期急剧回落22.5个百分点。

不同行业也是苦乐不均,原因在于上下游产业价格的剪刀差。据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份的资料,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产品价格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和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很多,其中,原油出厂价格上涨了31.4%,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1.1个百分点,汽油、煤油和柴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22.5%18.3%20%

石油如此,铁矿石等其它资源也如此。其结果,就如突然出现一把巨大的剪刀,将下游产业的利润大量向上游产业转移。因此,虽然当前工业增加值增长尚能维持16%的高位,企业效益却出现明显分化,相当一部分下游企业陷于悲惨式增长悲惨式增长有可能使得中国经济存在失速的危险。亚洲各国在增长很快的情况下,突然遭遇金融危机,根本原因也在于经济增长的粗放。

从理论上讲,中国目前正处于农业向工业、农村向城市转型的历史时期,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增长最快的时期,因此中国很难出现经济增长的崩溃,但中国过去的粗放型快速增长,在国际资源和能源价格大幅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双重压力下,突然失速的危险是不可不警惕的。中国到了经济增长方式非转变不可的时候了。

目前,我国万元GDP的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11倍,单位GDP的环境成本高居世界前列。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GDP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GDP能耗比十五后期降低20%左右。这一升一降两个硬指标意味着中国高层对转变增长方式、发展模式的决心。

专家指出,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资源、生产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逐渐加大,推动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尽头。

转变发展观念之后,我们不能再靠少数人的奢侈性消费来扩大内需,而是要靠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提高消费水平来扩大内需,大众消费的起点低,消费的额度虽然小,但底盘大,周转快,耗能低,总量相当可观。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全面加快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投入和产出结构都将优化升级,人均GDP快速增长,单位GDP能耗逐步降低,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就会形成。

 

参考资料              (Reference Information



                                   
一、焦炭出口企业资质标准





































二、申报及审核程序









三、相关报送材料



















 

数据信息         (Data Information)

2005年10月煤炭及相关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

本月

本月止累计

累计增长%

本月比同月增长%

原煤

   万吨

16354.75

146912.26

10.4

10.8

洗煤

   万吨

3639.95

34602.03

14.6

13.4

天然原油

   万吨

1545.46

15107.40

4.3

5.1

铁矿石原矿量

   万吨

3827.45

31895.74

30.8

35.6

磷矿石(折含五氧化二磷30%)

   万吨

254.81

2442.81

14.4

12.0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2010.97

19750.86

12.8

9.4

    火电

亿千瓦小时

1592.42

16109.76

11.7

8.2

    水电

亿千瓦小时

365.32

3089.85

19.7

17.7

    汽油

   万吨

458.93

4459.13

3.7

2.6

    煤油

   万吨

75.75

846.99

6.5

-16.6

    柴油

   万吨

938.59

9137.33

9.7

10.8

焦炭

   万吨

2032.95

18875.48

26.9

20.6

氢氧化钠(烧碱)

(折100%)

   万吨

111.84

1018.78

21.5

24.8

碳酸钠(纯碱)

   万吨

123.66

1164.90

12.2

3.9

碳化钙(电石)

(折 300升/千克)

   万吨

92.27

705.57

29.8

43.3

合成氨

   万吨

393.30

3792.08

9.0

4.0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万吨

414.44

4034.68

10.2

4.2

水泥

   万吨

9538.62

83114.22

10.8

7.8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3172.94

29651.36

15.0

13.0

生铁

   万吨

2971.66

26961.88

30.4

22.5

粗钢

   万吨

3167.29

28679.28

26.5

18.9

钢材

   万吨

3310.45

30191.69

25.7

23.6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39.91

1279.92

15.5

17.7

氧化铝

   万吨

71.28

680.34

17.9

16.0

铜材(铜加工材)

   万吨

43.00

399.86

10.5

18.3

铝材

   万吨

53.42

476.67

26.2

21.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年1-9月全国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主要行业

实际完成(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

比重(以投资额总计为100

自年初累 

%

自年初累 

去年同期

    全国总计

41150.9

27.4

100

100

.农林牧渔业

396.43

20

1

1

       其中:林业

82.3

20.5

0.2

0.2

.采矿业

1635.47

50.5

4

3.4

  煤炭开采及洗选业

546.34

81.9

1.3

0.9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769.54

25.6

1.9

1.9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46.59

98.7

0.4

0.2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4.95

82.7

0.3

0.2

  非金属矿采选业

66.49

62.6

0.2

0.1

  其他采矿业

1.56

7.6

0

0

.制造业

11322.39

35.7

27.5

25.8

  纺织业

582

34.9

1.4

1.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431.9

15.3

1

1.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198.88

32.6

2.9

2.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56.5

16.3

1.8

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345.84

20.5

3.3

3.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17.32

29.8

1

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846.84

50.6

2.1

1.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991.23

35.1

9.7

9.1

  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

3579.55

36

8.7

8.1

  燃气生产与供应业

152.56

74.9

0.4

0.3

  水的生产与供应业

259.13

10

0.6

0.7

.建筑业

381.35

-11.3

0.9

1.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640.4

24.9

11.3

11.5

其中:铁路运输业

504.06

39.2

1.2

1.1

      道路运输业

3000

22.5

7.3

7.6

      城市公共交通业

291.96

26.8

0.7

0.7

      水上运输业

425.91

38.4

1

1

      航空运输业

182.42

12.1

0.4

0.5

.房地产业

9958.42

23.9

24.2

24.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5年10月全国国有重点煤矿运销情况表

 

单位:万吨

单位名称

日均装车

铁路运量

总销量

期末库存

本月

比上月

本月

比上月

实际

比上月

库存

比上月

全国合计

32786

1030

6565.4

491.3

8012.2

555.7

2423.5

-182.6

华北

11174

132

2221.6

109.7

2340.5

99.7

1035.4

-7.8

  北京市

194

31

38.4

8.3

42.8

6.6

51.5

-0.7

  河北省

1251

-90

233.4

-13.3

375.9

-16.4

109.4

-12.9

  山西省

8254

206

1661.7

96.8

1588.1

88.8

792.5

-0.1

  内蒙古

1475

-15

288.1

18.0

333.7

20.7

82.0

5.9

东北

3521

53

659.6

19.0

850.6

22.5

141.9

2.0

  辽宁省

1337

53

228.2

10.3

355.7

-9.1

43.7

14.1

  吉林省

1761

-24

346.0

-0.1

383.8

19.7

74.4

-0.9

  黑龙江

422

24

85.4

8.7

111.0

11.8

23.8

-11.2

华东

4463

690

861.5

194.1

1467.3

286.7

286.7

-57.1

  江苏省

209

8

40.9

2.8

112.0

-10.7

6.6

1.4

  安徽省

2446

686

466.9

183.9

584.0

183.0

141.7

-27.9

  江西省

175

-12

34.4

-1.2

46.5

1.3

5.8

1.9

  山东省

1634

9

319.4

8.6

724.8

113.0

132.6

-32.6

中南

2325

-207

428.3

-30.1

632.7

-42.7

215.0

-29.9

  河南省

2208

-198

405.1

-29.3

608.5

-42.5

200.5

-32.2

  湖南省

117

-9

23.1

-0.8

24.3

-0.2

14.5

2.3

西南

1173

63

262.6

40.3

280.6

11.2

83.7

-40.3

  四川省

230

-1

45.5

1.1

45.5

1.1

11.8

-2.1

  重庆市

306

20

60.4

8.6

64.2

7.9

7.0

-0.3

  贵州省

500

64

129.9

33.6

143.5

7.7

56.7

-38.9

  云南省

137

-21

26.8

-3.0

27.4

-5.5

8.1

1.0

西北

2071

151

410.7

51.8

707.5

65.1

461.9

-50.5

  陕西省

873

-12

172.6

10.1

183.8

9.5

110.0

1.9

  甘肃省

423

46

81.6

11.1

196.2

-4.6

218.6

-43.2

  宁夏区

520

34

101.6

9.8

228.0

39.4

73.9

 

  新疆区

255

83

55.0

20.9

99.5

20.8

59.4

-9.2

中煤集团

1675

-27

374.2

22.1

370.3

22.7

27.9

-5.5

神华集团

6383

174

1346.9

84.3

1362.7

90.6

170.9

6.5

数据来源:中国煤炭运销协会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大同优混

山西优混

普通混煤

神华混煤

山西大混

6000大卡以上

5500大卡

以上

4000大卡

以上

5800大卡以上

4800大卡以上

含税车板价

415-425

390-400

265-275

 

325-335

平仓价

445-455

412-420

285-295

460以上

350-360

 

1.  上述各系列煤种的价格是市场煤在秦皇岛港平仓结算的含税价格。

2.   价格的波动是由于一些原因(如配煤或质量、结算差异等)形成的价格差别。

3.   此表价格与实际交易有一定的差别,仅供参考。

4. 此表由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采集、整理和发布。  

2005年11月16日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驻秦皇岛信息站

 

 

11月中旬部分地区煤炭价格

 

煤种

地点

发热量(大卡)

价格类型

价格(元/吨)

1/3焦

临汾

 

含税出厂价

600-610

肥煤

临汾

 

含税出厂价

615-630

褐煤

昆明

2800-3000

出矿不含税

90

焦煤

临汾

 

含税出厂价

620-630

焦煤

平顶山

 

含税出厂价

680

焦煤

平顶山

 

含税出厂价

560-580

焦煤

邢台

 

含税出厂价

700-720

无烟煤

金沙

7000

出矿不含税

400

无烟煤

七台河

4800-5300

出矿不含税

265-305

无烟煤

七台河

4700-5000

出矿不含税

170-180

无烟煤

石嘴山

7000

出厂含税

540

无烟煤

石嘴山

7000

出厂含税

560

无烟煤

石嘴山

 

出厂含税

430-450

无烟煤

遵义

5000

出矿含税

230-240

烟煤

淮南

5000-5200

出矿含税

420-430

烟煤

兰州

6500

出厂含税

340

烟煤

兰州

5500

出厂含税

220

烟煤

灵武

5400

出厂含税

220-230

烟煤

娄底

4800

出矿不含税

210-220

烟煤

乌鲁木齐

6200

出厂含税

143-160

烟煤

重庆

6000

出矿含税

350-360

烟煤

重庆

5000

出矿含税

280-290

 

大同

6000-6400

出矿含税

260-270

 

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驻各地信息站

 

招 聘 启 事                    (Recuitment)

 

招 聘 启 事

 

中国煤炭市场网www.cctd.com.cn)是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主办的官方网站,在煤炭行业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市场基础。自2000年创办以来,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等部委的支持下,充分发挥自身既专注煤炭运销又精通IT技术的独特优势,稳健发展,不断拓新,目前已成为集运销数据收集、网上办公、电子商务、信息发布、企业信息化于一体的煤炭行业综合性、垂直型网络平台,是历年来全国煤炭订货交易会合同管理唯一指定网站已成功服务于2001年烟台、2002年厦门、2003年长沙、2004年福州、2005年秦皇岛等五届全国煤炭订货会,拥有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数据库。网站现有各类栏目200多个,具有资讯中心、数据中心、煤炭交易中心、行业管理中心、营销分析中心、信息化中心、进出口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等8大功能中心,每天上传最新信息5万字,日访问量3万次以上,注册会员近30000个,涵盖全国各大煤炭生产企业、电力、冶金、化工、石化、建材等8大国民经济重点支柱行业。

 

根据工作需要,目前面向全国煤炭主产区、煤炭用户、煤炭中转地、集散地招聘网站驻各地信息站站长(专、兼职均可)。

 

一、        应聘条件:

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20-40岁之内,具有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信息搜集综合能力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具有煤炭相关行业从业背景或具有一定业务经验的人员优先。

二、工作职责:

1、在当地负责煤炭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并上报文字稿件

2、组织区域内煤炭市场观察员、信息员的管理、协调工作

3、进行区域内中国煤炭市场网信息网络的组建,负责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中心《运销杂志》等刊物、研究报告的推广发行工作。

4、负责中国煤炭市场网网站会员的发展、联络和相关服务工作

 

三:应聘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东街511号楼5505 

邮编:100011

电话总机:(01064408375   64408376   64408373 8007

联系人:李忠民

E-mail:  

 

 

中国煤炭市场发送名单  (List of Subscribers)

 

征订单                            (Subscription From)

 

 

     

订阅单位全称

 

经办人

 

详细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汇款金额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E-mail

 

《每周煤炭经济》580/年(含邮费)___________份 

《每周煤炭市场传真》480/年(电子邮件发送)订阅________

《中国煤炭市场》240/年(含邮费) 共订阅_______(注:《原煤炭运销》)

《国际煤炭》月刊(电子版/印刷版) 600/年(含邮费) 共订阅_______份 

《中国煤炭市场网网刊》398/ (电子邮件发送)  共订_______

《中国煤炭市场月度报告》(电子版/印刷版)2400/年共订_______份 

《煤炭市场最新报告2005》中文500/份(含邮费)_______份;英文200美金/_______份 

2006中国煤炭高峰论坛会刊论文集》500/套订阅(含邮费)________     

《煤炭购销实用手册》35/(含邮费)________份         

《国际能源展望2004180/套订阅(含邮费)________

《中国电力与煤炭》320/套订阅(含邮费)________

《冶金煤成本分析》(共2卷)780/(含邮费)________份   

中国煤炭需求分析及预测综合篇                     5000/  
中国煤炭需求分析及预测》全套购买:                     15000/

请将表填好后,会同汇款收据复印件传真或寄回款到后开具正式发票。

银行汇款

             开户行: 工行安贞分理处         
                   户 名: 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帐 号: 0200 0648 09024523958

邮局汇款

            址:北京朝阳区外馆东街511号楼505             龙  翔    
                      编:100011

联系方式

                联系人:龙 翔

电话:010-64408261 010--64408375 --8011

                传真:010—64408377

                E-mail:longxiang@cctd.com.cn;long-xiang@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