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商业计划书免费下载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 总论

项目名称: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法人代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刘丛

学校联系方式:河北省邢台市钢铁北路552号 054035

              0319-2273006  2272406(传真)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高职办学历史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1983年划归解放军总后勤部,2002年移交河北省管理。

1991年,经原国家教委和总后勤部联合批准,学校定名为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入学双起点、毕业双证书试点任务。

2000年,国家实施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项目,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5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单位之一。

2005年6月,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教育部两个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试点单位之一,顺利通过了专家组评审。

2、学校基本条件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占地730亩,建筑面积29.6万m2,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32万元,生均6000余元,藏书63万册。在校生10976人,教职工706人,专兼职教师693人,专任教师498人。设有汽车工程、服装工程、机电工程、电子工程、建筑工程、艺术与传媒、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外语等9个系共41个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大型图书馆、体育馆、标准运动场、千兆位校园网,以及工业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信息技术中心、鞋业技术中心、基础实验中心等8个校内实训中心并下设160个实验、实训场地。教学、实习、文化、体育、生活设施齐全,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河北省生源占70%,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4%以上,在河北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被评为省招生与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

二、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有: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3、《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河北省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5、河北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6、《河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

7、《邢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8、《邢台职业技术学院2006-2015年发展规划》

9、《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

10、《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1、《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12、《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

13、《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14、《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基本建设规划》

15、《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保障和校办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16、《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17、《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与建设财务分析》

三、主要建设项目

1、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项目5个

(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

(2)服装设计(工程方向)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

(3)数控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

(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

(5)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个

(1)校园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2)公共教学条件建设

四、项目建设概况及投资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总投资额9000万元,其中:

中央专项资金3150万元

河北省政府配套和学校自筹资金5850万元

资金的主要用向:

实训基地建设资金7583万元

师资队伍建设资金1000万元

课程建设资金417万元

 

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基础

一、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旨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启动该项目,对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冀战略,提高我省高职教育水平,加快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推进河北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之初,即明确树立了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16年来培养了大批适销对路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较高。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特色方面的优势,加快改革和建设步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

2、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把河北省经济战略性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学校每年在河北省的招生人数都占招生总数的70%以上,毕业生中有60%以上在河北省内就业。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我省南部地区综合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对于社会急需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邢台、邯郸、石家庄等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具有广泛的辐射带动作用。学院骨干专业群如汽车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与河北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建筑、电子信息等10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具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培养的人才是我省经济建设主战场所急需的。因此,实施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对我省中南部地区乃至全省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为十一五期间,我省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校所在的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地区,为晋、冀、鲁、豫四省交汇之地,是河北省5个资源型城市之一,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也是我省老工业区,能源、汽车、机械行业具有较好基础,拥有邢台钢铁、金牛能源、单晶硅、冶金轧辊、蓝鸟家具、恒利制药、清河羊绒、晶牛玻璃、德龙集团等一批国内、省内知名企(行)业,人才需要旺盛。由于邢台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不够发达,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不大,急需大量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邢台市的高等学校中,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专业门类较多的工科高职院校,从专业设置、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等方面来看,在服务邢台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优势突出。近年来,学校平均每年有15%、接近500名的毕业生在邢台市及所属市县就业。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以使学校进一步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为邢台市强市升位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贡献。

3、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河北省是职业教育大省,教育规模大,领导重视,发展形势好,办学水平较高。省委、省政府在《河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建设2-3所国内领先的职业技术院校的目标规划。作为省属高职院校,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在我省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用。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与邢台、石家庄、邯郸、保定、唐山等地区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密切协作。学校一直承担河北省服装、建筑、计算机等专业对口升学技能考试任务,覆盖我省240多所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400多门专业,并通过教师培训、专业研讨、教学计划审订等方式,对这些学校、专业的教育教学给予指导和帮助。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可以更好地发挥在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积极影响,在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4、继续为原军队企业提供人才支撑的需要

学校原隶属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直接为3000余家军办企业和50余家大型军队企业化工厂服务。划转地方后,在省政府的支持下,确立了面向河北,服务地方,服务军需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与已实现军转民的大多数原军队企业化工厂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畅通的人才供求渠道,为这些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扩大规模等提供人才服务和技术支持。

近年来,学校明确了以为河北经济建设服务为主,为原军工企业服务为辅的服务面向,继续为原军队企业化工厂尤其是河北、京津地区的原军工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原军办企业在河北省境内的就有400余家,这些企业大多地处三线,再加上效益欠佳、待遇较低,对技术人才缺乏吸引力。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坚持为军工企业服务的办学宗旨,所培养的人才突出军队作风和军人素质,深受军工企业欢迎。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源源不断输送进来,为这些企业军转民后战胜生产、经营上的困难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一位老军工厂长激动地称赞学校雪中送炭,真情再现。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继续为原军队企业化工厂服务的能力,为我国原军工企业和军工技术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5、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的需要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第一所正式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的学校,已有近30年举办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2002年学校由解放军总后勤部移交河北省政府后,办学方向、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办学条件尤其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得到加强,现已成为河北省及京津地区重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将使学校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高等级软硬件建设平台,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人才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特色更为鲜明,学校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办学实力和整体工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二)建设意义

1、继续发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16年教育教学改革、学生教育管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在省内外许多高职院校得到推广、应用和改进,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建设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可以说,探索、试验、带动、引领的任务,伴随着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办学的始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以有力缓解学校快速发展与硬件建设的矛盾,实现学校总体办学水平质的飞跃,为我国高职教育作更深入的探索,从而更好地发挥区域性带动和引领作用。

2、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

从全国范围看,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办学取得成绩的意义,在于成功探索出一条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道路,为我国数量众多的同类院校在办学方向、教学改革、社会效益等方面提供了借鉴。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或是中心大城市的高职院校,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占大多数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高职院校,在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更多更大,也更需要得到支持与帮助。因此,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不仅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也必将对高等职业教育在全国更大范围更加深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3、继续发挥为河北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的支撑作用

办高职以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河北省、邢台市及全国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职业能力突出、业务素质过硬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与全国10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汽贸集团、奇瑞汽车、雪驰集团等一批单位和知名企业将学校作为其人才培养基地。实施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将极大提升学校的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为河北省和邢台市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大数量的优质人力资源,缓解目前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扩大短期技术培训规模,满足区域内中职师资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培训的需要,使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人才支撑作用。

 

二、项目建设的外部环境

1、教育部的指导与支持

1991年接受国家教委高等职业教育试点任务以来,国家教委(教育部)领导多次来学校考察指导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高职改革顺利进行。1993年,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同志来校考察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情况;1995年,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同志来校考察指导;1997、2004年,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同志两次来校考察、调研,2004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同志到学校考察指导工作。2001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河北省领导陪同下到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视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邢台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鼓励学校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2000年、2003年、2005年,学校先后三次得到教育部、财政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100余万元的支持,使学校在教学基本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2、河北省的支持

学校2002年移交地方管理后,河北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重视学校发展,在办学经费、依法自主办学、专项建设资金、合作办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倾斜。省政府在十五期间对学校的经费投入按预算足额、及时拨付,生均经费达到当地标准水平。另外,河北省先后多次拨付专项建设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正是在河北省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由军队移交地方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对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学校,省政府给予资金、政策上的支持:

(1)经费投入

入选国家示范性院校,我省按国家有关规定足额匹配资金,分批投入,重点建设。

(2)政策支持

提高示范性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到十一五末,使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达到省同等类型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标准。

加大示范性院校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力度,优先落实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政策。鼓励院校与其他学校及行业、企业之间加强合作,统筹办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优先安排示范性院校招生录取批次,鼓励开展单独招生试点,保证生源质量。支持院校灵活设置专业,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扩大跨省招生规模。

逐步开展示范性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试点,加强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示范性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3、邢台市的支持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邢台市各有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市委市政府将学校视为邢台市的明星,高度称赞学校邢台模式带来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在校园用地、水电资源、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给学校开绿灯,为学校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4、新兴铸管集团公司的支持

学校划转地方后,新兴铸管集团公司(在原解放军2672工厂的基础上组建的军队企业集团)与学校签署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联合办学等方面开展持续深入的合作,保证学校继续为原军队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建设基础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省直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自1991年承担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试点任务以来,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教学改革、产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发展成为一所综合实力较强、在区域和高职教育界具有较大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1、领导能力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5人,平均年龄46岁,硕士以上学历3人,教授、副教授4人,有5年以上企业经历的3人。领导班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决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表率作用好,在广大师生员工中有较强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工作投入,群众威信高。在办学理念上,历任院长及班子成员坚持高职的发展方向不动摇;整合学校内外部教育资源,注重内涵发展的思路不动摇;坚持质量与特色并重,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和谐稳定不动摇。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面临着地处内陆、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和困难,在承担教育部高职教育试点任务、后勤社会化改革、示范性院校创建等重要关头,学校领导班子能够审时度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方针,抓住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机遇,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促进了学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学校固定资产增加1亿余元。

学校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影响逐步扩大,学校是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单位、河北省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河北省校办产业先进集体、邢台市文明单位,院长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教育部高职高专材料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2、综合水平

1991年,在社会各界对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存在诸多困惑、在招生和就业存在很多困难的情况下,学校接受原国家教委高职试点任务,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这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是比较早的。当前在高职院校基本普及的一些观念和做法,正是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一批学校,克服当时高职办学的各种困难,一步一步尝试、探索,通过办学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成果。

学校通过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类型还是层次、内涵界定、中国特色、教育理念如何内化为教学制度及措施等问题,坚持职业教育方向,率先明确提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定位,确定并坚持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逐步深化对高职的理论研究为前提,以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为基础,以突出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体系为突破口,以理论教学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树立了与学校办学理念相适应的教育质量观,构建了人才能力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注重规范考核和激励创新,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706人,其中专兼职教师693人,专任教师498人,高级职称教师154人,占31%,其中教授30人;硕士以上教师189人,占37%,其中博士5人;双师型教师285人,占72%。学校注重加强和发挥教学中心、教师主导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订实施,在编制、晋职晋级、评优评先、培训进修等方面向一线教师倾斜,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师资队伍建设出现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教学质量管理重视各教学环节的规范和质量标准,构建起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实施人才培养目标质量监控与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将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省逐年加大办学经费投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学校收入情况见下表。

近年学校收入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总收入

6577

7216

8401

一、财政拨款

1902

1913

2412

教育事业经费拨款

1350

1450

1600

专项经费

552

463

812

二、自给经费收入

4675

5303

5989

学费收入

3805

4325

4925

技术服务及其他

412

561

534

校办产业利润

458

417

530

 

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实现优化升级,在教育部和省财政专项支持下,工业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数控加工技术中心等8个校内实训中心功能日趋完善;引入社会资金力度大,累计获企业投资和捐赠800余万元;毕业生以过硬的业务素质、职业能力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评价,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94.4%,社会用人单位满意率85%以上,居河北省同类院校前列。

在高职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学校1997年被国家正式定名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以其鲜明的特色,先后多次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和建设,2000年入选国家首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单位,2005年作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试点院校通过专家组评审,2006年通过河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专家评审,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在我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3、教育教学改革

邢台模式:以学生入学双起点为基础,以毕业双证书为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创新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职业技能考核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被誉为邢台模式。其内涵为:

——入学双起点:学生入学水平要具备文化和专业技能两个起点

——毕业双证书:学生毕业时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同时还要拿到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职业岗位能力:与用人单位合作,分析学生毕业后第一任职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归纳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人才培养规格

——创新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计划,以能力为主线创新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学时达到1:1,理论课与实践课齐头并进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专业教室、实训室,实验变实训,课堂教学变现场教学;制定技能培训包;前厂后校,校中有厂,产学结合

——改革理论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基础课程实施综合

——“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指导能力。

——职业技能考核体系:课程考核应知+应会,年度技能考核,职业技能鉴定。

教育部领导多次来学院考察指导,对学院取得的高职办学经验给于充分肯定。原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永瑞对我院办学经验给予高度总结和概括,称为邢台模式,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得以推广。

学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按照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实境育人的改革思路,在实境教学、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改革实践为基础,学校近三年发表论文813篇,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的244篇,完成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7项、省级课题2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总后勤部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4、专业建设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产学合作贯穿全过程的专业建设理念,主动融入行业、产业,各专业(群)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委员,按行业企业现行标准开发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并在师资培养、实践教学、学生就业上提供行业咨询、技术和资源支持。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逐步构建起以汽车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为重点,对应河北省主导产业发展的专业群,拥有2个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课程建设取得较大成绩,拥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1995年,学校申请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现有46个职业技能项目鉴定站(点),覆盖所有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92%,高级工证书获得率39.3%。总体来看,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在省内居领先地位。

近年国家、省级试点专业一览表

序号

试点级别

专业名称

备注

1

国家级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01年国家级

2

国家级

服装设计(工程方向)

01年国家级

3

省级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02年省级

4

省级

电气自动化技术

04年省级

5

省级

数控技术

04年省级

6

省级

市场营销

04年省级

近年国家、省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级别

课程名称

备注

1

国家级

汽车电器设备

03年国家级

2

国家级

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

03年国家级

3

国家级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04年国家级

4

国家级

汽车构造

06年国家级

5

国家级

鞋靴设计

06年国家级

6

省级

汽车电器设备

02年省级

7

省级

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

03年省级

8

省级

汽车构造

03年省级

9

省级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04年省级

10

省级

鞋靴设计

05年省级

11

省级

计算机文化基础

02年省级

12

省级

房屋建筑学

03年省级

13

省级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04年省级

14

省级

计算机网络技术

05年省级

15

省级

数控加工技术实训

06年省级

5、社会服务

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逐步明确服务方向,调整专业布局,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瞄准、紧贴我省主导产业和我省南部地区经济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前,学校的汽车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群建设达到国内或省内领先水平,学校发展势头强劲,招生、就业实现良性循环。共培养毕业生35000余人,大部分活跃在行业企业第一线,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和技术骨干。

学校还利用综合办学优势,充分发挥8个校内实训中心、46个职业技能项目鉴定(点)的社会服务功能,先后为河北省、邢台市及原军队企业开展科技与培训服务,为企业举办培训100多期,培训企业员工7000余人、农民工和下岗职工4000余人,承担职业技能鉴定20000余人次。校内实训基地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及周边20余个中等职业教育单位组织了实训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近年来,学校开展合作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300余项,科技服务年平均到款额300余万元,在企(行)业中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6、示范带动作用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邢台模式,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由学校开创的对口招生模式推广至全国,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余年来,学校在全国和全省职教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和典型发言30余次,全国各地先后有700多家兄弟院校前来参观学习。1994年,由副省长带队、各市副市长及教委主任组成的江苏省教育代表团20余人来学校参观;1996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15家新闻单位联合来学校考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展情况。2006年,福建省高职研究会考察团、北美中国人才中心考察团等团体来院参观交流。最近,学校与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并开展了实质性交流与合作。

1998年,河北省教委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召开职业教育现场会,总结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邢台模式的内涵和意义。时任省教委主任、党组书记的刘永瑞同志将邢台模式概括总结为五大特点:一是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二是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确定和调整培养目标,三是制定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教学计划,四是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五是扎扎实实地进行理论教学改革。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协助下,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经验在省内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得到迅速推广,学校的成功经历也有力地鼓舞、带动了各级职业学校,在我省出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可喜局面。

第三部分 建设内容与项目

一、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1、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高职教育发展道路;按照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建设方针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实境育人的建设思路,大力引进行业企业现行职业和技术标准,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强专业群和实训基地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彰显办学特色,增强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创建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建设目标

总体建设目标: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把学院建成办学条件优良、教育教学改革领先、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及面向河北省、原军需企业和全国相关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河北南部技术服务与职业培训中心。

(1)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目标。面向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全国相关行业,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布局,重点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使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在基地建设、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显著提高,本着立足河北、兼顾原军需企业、突出特色、资源共享的原则,重点加强专业群优势,2007年在现有6个校级示范专业的基础上,将汽车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鞋类设计与工程、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建成校级示范专业,校级示范专业达到10个,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建成省级示范专业,2008年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数控技术建成国家级示范专业。

(2)实训基地建设目标。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现有8个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汽车维修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电气技术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1.21.5万在校生的实训实习教学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训设备先进水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0133万元,深化产学结合,增强造血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十一五期间使技术服务和校办产业利润由现在的年均800万元增加到年均1160万元,重点专业生产性实习由现在的60%达到80%,使汽车维修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使电气技术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中心达到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215个左右集培训、技术研发、聘请师资、顶岗实习和就业为一体,具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校外实训基地。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2008年教师总数达到750人,专任教师由现在498人达到54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比例由现在的31%提高到35%,硕士以上教师比例由现在的38%提高到58%,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由现在的72%提高到80%,使教师形成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价值观;到2008年,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专业带头人由现在的13名达到26名,其中引进行业企业技术权威5人,充实专业带头人队伍;专业骨干教师由现在的60名达到84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由现在59的达到86名,双师型教师由现在的159达到183人。

(4)课程建设目标。在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基础上,参照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建成50门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其中10门达到国家级标准,15门达到省级标准,25门达到校级标准,在区域内4所院校推广使用。80个满足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精品课件,启动依托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群、服装设计专业群的2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5)社会服务目标。加大对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援学校的支持和带动。把学院建成面向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全国相关行业及原军需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成果转换推广基地、小型企业孵化基地。

(6)对外交流目标。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现有3所合作院校的基础上,争取达到6所,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国际化教育标准。

二、建设内容

(一)建设项目总论

项目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通过实训基地、教师队伍、课程及教材等专业支撑条件建设,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整体水平,带动专业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发挥示范作用。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专业与专业群建设

服务于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全国相关行业及原军需企业,结合学院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点,学院将重点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使重点建设专业的资源配置、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依托重点专业,直接带动汽车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5个相关专业群建设,并分批推进,逐步加强其他专业群建设。建设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专项建设资金3150万元,河北省财政承诺按建设要求足额匹配资金,学院多渠道自筹建设资金1850万元。

 

2、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建设

服务于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学院将扩建汽车维修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电气技术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实训基地,购置生产型设备,创建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为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奠定基础,同时加强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等功能。扩建现代教育中心,改善公共教学条件。共需投入资金7583万元,其中基础条件建设投资3982万元,设备投资3601万元。

3、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按专业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专兼结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其中重点专业群专业带头人达到26名,骨干教师达到84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达到86名,双师型教师达到183人。共需投入资金1000万元,其中重点专业群投入750万元,其他专业群投入250万元。

4、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

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建设50门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80门精品课件。共需投入资金417万元,其中用于重点专业群300万元,其它专业群117万元。

(二)专业布局

河北省在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建筑、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旅游、钢铁冶金、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等十大主导产业,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学院现有41个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两个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全国汽车维修、服装行业具有较大影响;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市场营销等四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

服务于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全国相关行业及原军需企业,结合学院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点,学院将重点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方向)、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使重点建设专业的资源配置、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依托重点专业,直接带动汽车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5个相关专业群建设;学院将本着量力而行、分期递进、协调发展的方针,逐步加强信息类、冶金类、管理类、艺术类等现有其他专业群建设,形成更加合理的专业结构布局。

(三)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建设项目与目标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现有8个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汽车维修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电气技术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1.21.5万在校生的实训实习教学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训设备先进水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0133万元,深化产学结合,增强造血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十一五期间使技术服务和校办产业利润由现在的年均800万元增加到年均1160万元,重点专业生产性实习由现在的60%达到80%,使汽车维修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使电气技术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中心达到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215个左右集培训、技术研发、聘请师资、顶岗实习和就业为一体,具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校外实训基地。

用1-2年时间,建成融教学、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群,形成自我造血、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幅提高学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

(3)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共需投入资金7583万元,建设综合实训楼三栋,建筑面积2万平米,改造汽车维修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基础建设投资3982万元,设备投资3601万元。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现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15家,遍及河北、京津等区域,为学生能力培养和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需要,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实现互利双赢。具体措施如下:

(1)选择技术先进、区域影响大、人才供需关系稳定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每个专业建设2个重点校外实训基地。

(2)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通过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技术革新、企业文化建设,探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互兼,注重将企业技术权威、技术骨干等兼职教师纳入学院师资团队建设范畴,帮助企业构建各级学习型组织等措施,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和竞争力,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与相关企业建立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

(3)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校企双向介入、预就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与企业共同开发培训包、学习包等,为进一步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摸索经验。

通过校外实训训基地的建设,保证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生产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目标

在现有基础上,坚持校企合作、专兼结合、重点培养、加强引进的原则,以专业教师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支750人的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专业带头人达到26名,专业骨干教师达到84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达到86名,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80%。投入1000万元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其中重点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投入750万元,其它专业群投入250万元。

2、主要措施

(1)强化教师高职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教育

根据高职办学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把握高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恪守职业道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院把教师师德考核情况作为教师综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

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按专业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纳入学校岗位聘任、考核系统,设立岗位津贴,并根据该团队的校企合作及专业建设成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年度评优及职称评定挂钩。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中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在学院现有215家校外实训基地中,选择具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规模较大和代表性强的40家左右企业进一步密切合作关系,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每家企业聘请相对稳定的4名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中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针对下岗待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聘用,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式管理,担任校内生产性实习的指导教师,发挥他们实践技能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长处。

全面开展产学合作。合作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合作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课件,专兼结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

(3)加强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组织国内外研修与深造。在2007、2008两年,有计划分批次地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教师培训基地、企业研修与深造,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掌握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队伍。

建立特聘教授制度。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实行特聘教授岗位津贴,从行业、企业引进技术权威充实专业带头人队伍。

继续实行聘任制。每年至少聘任20名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其它院校退休的教授或副教授,发挥他们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阶段性全日制在校任教,以充实骨干教师队伍。

完善顶岗实践制度。专业带头人3年中安排1年时间集中到本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挂职实践,骨干教师3年中安排半年时间集中顶岗实践,参与企业实际技术工作,以保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能够紧跟专业发展方向,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引进专业带头人:20万元/人,现有专业带头人:10万元/人,引进骨干教师:8万元/人,现有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培养:2万/人。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顶岗。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顶岗学习,拜实践工作人员为师跟班见习,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加强校内实践技能培训。发挥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先进的优势,对所有专业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技能培训,安排教师在校内培养锻炼。

加强政策引导。招聘教师优先录用有二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要求新进教师来校工作三年内达到双师素质,现有专业教师中未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在两年内达到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每两年中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把双师素质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训:1万/人。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

学院1991年承担国家教委高职教育改革试点任务,以学生入学双起点为基础,以毕业双证书为改革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创新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职业技能考核体系等,形成了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被誉为邢台模式,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得以推广,为河北省和全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1)产学结合,实境教学

在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基础上,完善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组建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项目,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指导实践教学。

(2)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努力化解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的矛盾,将一学年两个学期改为三个学期,实行弹性学制,将教学内容细分为若干可以组合的模块,灵活安排学生在校内外集中实践或在企业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密切结合保证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加强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力度。

(3)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在现有宇通班顺思童班等订单班的基础上,选择与学院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大型企业,扩大订单培养规模,双方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增加学生在企业接受现场教学的比例,安排学生参加企业实际生产任务。

(4)深化双证书制度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并融入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双证书获得率。

2、课程建设与改革

以重点专业及专业群为主,创设真实工作情境,开展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的核心课程建设,在学院现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实施课程建设582工程,即:

在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基础上,参照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建成50门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其中10门达到国家级标准,15门达到省级标准,25门达到校级标准,在区域内4所院校推广使用。80个满足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精品课件,启动依托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群、服装设计专业群的2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1)校企共建优质核心课程

投入417万元支持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其中用于重点专业群课程建设300万元,其它专业群117万元,其中每门重点建设课程5万元,配套教材1万元,每门课件2万元。

发挥专业教师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每个专业选择核心课程(含实践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多元组成的课程组教师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

合作开发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以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开发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合作编写教材及课件、实训指导书等材料。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强调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实训室和企业中学习,教学方法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为主,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合理使用教学课件、工程实践录像、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顶岗实习等方式,将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应包括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校内评价继续坚持应知+应会的考核方式,增加过程考核;校外评价以企业评价为主,由企业人员根据企业的岗位工作考核标准,制定对应的核心课程的评价标准,并组织对学生的考核,以实际操作为主。根据专业特点,服务性行业还可以引入客户评价。将职业道德教育和考核贯穿课程始终,教师和企业人员对学生在实训或顶岗实习时的表现作出评价。

继续开展5年一轮的课程评估。将5年一轮的课程评估与精品课程评审接轨,以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带动课程建设,以精品课件、精品教材评审带动课件与教材建设,强化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2)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建设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即在高职精品课程一般要求的基础上,加强课程网页、网络教学课件、网络虚拟实训、工程实践录像片、网络自测题库、网络教学资源库等建设。在此基础上,整理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平台。

(六)办学体制和教学管理

1、创新办学体制

密切学院与企业、行业联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鼓励各系各专业走出去,联合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使企业成为学生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实训基地;同时鼓励各系各专业引进来,即引进企业的成熟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经验、企业运行模式等,承揽企业技术研发和加工任务,使校内实训基地不仅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部门和加工基地,更是学生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重要实训基地。

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走多元化、集团化、开放式办学的路子,用互利共赢机制做纽带,打破校-校、校-企之间的门户界限,组建包括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学校共同参加的新的职业教育联盟,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

2、教学管理

(1)推进教学管理改革

紧紧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化解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的矛盾,将一学年两个学期改为三个学期,实施小学期制和弹性学制,将教学内容细分为若干可以组合的模块,灵活安排学生在校内外集中实践或在企业顶岗实习;完善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支持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2)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保障教学秩序正常运行

学院先后制定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生产性实习组织与管理、生产性实习质量标准、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顶岗实习质量标准等有关规定,在保障实训、实习秩序的前提下,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从教学一线选拔德才兼备的教师充实到教学管理队伍中,定期培训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提高职业教育理论素养,增强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形成一支职业教育理论水平较高、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的教学管理队伍。

3.建立学生学业保障机制

继续完善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制度和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制度,通过勤工助学、工学交替、助学贷款、企业资助、个人捐助、加入学生保险、鼓励大学生创业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奖励和困难补助机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七)社会服务

1、不断增强技术开发与服务功能

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完善产学结合机制。以汽车维修技术、服装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群为重点,建立4个特色鲜明、有较大影响的应用技术服务中心,瞄准先进应用技术,承担60项以上纵、横向科技开发项目、联合攻关项目及成果推广项目,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技术服务年均到款额360万元/年。

2、加强成人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利用学院已建立起来的社会服务链条和广泛的就业网络,获取社会对产业技术工人和实用技术的需求信息,以招工招生相结合送教进厂送教下乡等形式和包企业、包区域、包任务等措施,大力实施城镇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和就业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工程,年培训4000人次;针对一些高校的毕业生待业问题,积极探索大学毕业生就业前职业培训和毕业生职业再培训工作,利用学院毕业生就业网络促进待业毕业生就业;利用学校办学优势,主动开展中职师资培训工作。

3、大力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

加强对在校生和邢台市周边大中型企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并辐射河北省相关行业;积极与劳动部门、行业、企业合作,参与制定相关职业标准,利用学院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优势,大力开展面向社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促进社会人员持证就业。

4、积极为社会孵化创业型企业

发挥学校的智力、人才和技术优势,借鉴学院已成功孵化出汽车维修、建筑工程、建筑装饰、电子技术等数家企业的经验,积极接纳社会人员和毕业生及在校生,或者接受法人及法人团体的委托,承担小型装备制造工厂和现代服务企业的创业孵化任务,通过知识和技术培育,一旦条件成熟即从学校剥离,从而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做出实际的贡献。

5. 推动区域高职教育的发展

利用学院的师资和设施设备等资源优势,加大对区域内兄弟院校的服务力度,主动开展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探索与兄弟院校共享实训基地的运作机制;及时总结创建示范院校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区域高职教育的发展。

(八)扩大对外合作交流

1、发挥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单位的作用,积极开展国内和省域合作交流

充分发挥学院作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单位、河北省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和正在牵头组建的河北省高教学会高等职业教育分会的作用,加强与同类院校的交流和学术研讨,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学习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主动开展中西部对口院校支援工作,目前已与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西部高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相应工作已经开展,促进对口支援院校的进步和发展。

学院在河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同兄弟院校一起,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河北省职业教育的繁荣与发展。

2、大力开拓国际合作交流领域

学校将有计划、有重点、分区域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国际先进教育标准,聘用优秀人才,扩大教师和留学生及教学成果的双向交流。

(1)巩固合作关系:加强与日本东京服装学院、大阪服装学院、澳大利亚中吉普斯兰理工学院的合作关系,继续互派教师与留学生,交流教学资料。

(2)扩大合作规模:抓紧实施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考文垂大学、澳大利亚巴拉特瑞大学签署的联合办学协议,就学分互认、教师培训、互派留学生等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3)深化合作内涵:在巩固和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借助双方学校品牌,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探索共同举办跨国分校等更深层次的合作。待条件成熟时,学院建立国际交流二级学院,实现多层面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项目建设相关内容见以下各表:


表1:建设项目和资金投入预算表(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项    目    总    投     资

其  中

合计

中央专项资金

地方政府

学校自筹资金

设备购置费

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

车间改造费

总计

 

9000

3150

4000

1850

 

 

 

 

一、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2250

1569

250

2701

750

300

318

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

购置仪器设备,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实训基地车间改造

 

851

450

356

45

523

150

60

118

2.服装设计(工程方向)专业建设

881

450

381

50

671

150

60

 

3.数控技术专业建设

816

450

306

60

506

150

60

100

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

805

450

320

35

495

150

60

100

5.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建设

716

450

206

60

506

150

60

 

二、校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1010

900

 

110

900

 

 

110

1.校园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购置校园网络设备及软件

400

400

 

 

400

 

 

 

2.公共教学条件建设

设备购置及场地改造

610

500

 

110

500

 

 

110

三、基础条件建设

综合实训楼三栋

3554

 

2431

1123

 

 

 

 

四、其他专业建设

 

367

 

 

367

 

250

117

 


表2:重点专业及专业群项目建设计划表

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基础及相关优势

专业群组成

河北主

导产业

专业群建设主要内容

专业

建设目标

投资

万元

完成时间

实训基地

师资队伍

课程教材

课件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2001年国家首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汽车电器设备、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构造等国家精品课程三门

3.两次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产学结合的汽车维修实验工厂

4.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总后勤部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5.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2人、硕士23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育部高职高专汽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6. 近3年新生第一专业志愿上线率287%,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2.汽车电子技术

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现代

服务业

1.汽车拆装与调整训练车间

2.汽车检测维修车间

3.汽车整形综合实训车间

4.汽车技术服务中心

1.专业带头人6人

2.骨干教师17人

3.企业技术专家19人

4.双师教师38人

与企业合作建设8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

建设10个精品课件

建成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汽车维修技术中心;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效果优良、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优质核心课程覆盖全部专业核心课程,达到国家示范专业标准,专业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851

07年12月完成实训基地建设1、2、3车间,08年12月完成汽车技术服务中心建设

07、08年

分阶段完成其他项目建设

服装设计(工程方向)

1.2001年国家首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鞋靴设计两门国家精品课程

3.中央财政支持建设服饰产业实训基地,河北省服装协会副会长单位,产学结合的服装生产实习工厂

4.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国家专利一项

5.教授2人、副教授6人,硕士9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教育部高职高专纺织服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5%以上

6.近3年新生第一专业志愿上线率264%,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1.服装设计(工程方向)

2.服装设计

3.服装表演

纺织

服装业

1.工厂化服装生产实训车间

2.企业化服装综合实训室

3.服装样板室及裁剪实训室

4.服饰产品研发中心

1.专业带头人5人

2.骨干教师16人

3.企业技术专家15人

4.双师教师51人

与企业合作建设8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

建设10个精品课件

营造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建立完善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立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建成集教学、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品牌专业,达到国家示范专业标准,专业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881

08年12月完成实训基地建设

07、08年

分阶段完成其他项目建设

数控

技术

1.2004年河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数控加工技术实训省级精品课程

3.中央财政支持建设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河北省模具协会理事单位,河北省模具技术培训中心

4.教授2人、副教授8人,硕士20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以上;教育部高职高专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

5.近3年新生第一专业志愿上线率298%,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 97% 以上

1.数控技术

2.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3.模具设计与制造

4.机电一体化技术

装备制造和

模具加工业

1.数控加工实训车间

2.CAD/CAM实训室

3.数控机床调试维修实训室

4.技术测量实训室

1.专业带头人6人

2.骨干教师17人

3.企业技术专家19人

4.双师教师39人

与企业合作建设8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

建设10个精品课件

构建具有真实职业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一支专兼结合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达到国家级示范专业标准,专业综合实力处于全省先进行列。

816

07年12月完成实训基地建设

07、08年

分阶段完成其他项目建设

电气自动化技术

1.2004年河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文化基础等两门省级精品课程

3.学校重点建设的电气技术实训基地

4. 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1人、硕士6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以上

5.近3年新生第一专业志愿上线率274%,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1.电气自动化技术

2.应用电子技术

装备

制造业

1.电气技术实训室

2.电器诊断实训室

3.小电器自动化生产车间

4.电机检修实训室

1.专业带头人4人

2.骨干教师13人

3.企业技术专家13人

4.双师教师26人

与企业合作建设8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

建设10个精品课件

构建具有真实职业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一支专兼结合、专业素质高的专业教学团队,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达到省级示范专业标准。

805

07年12月完成实训基地建设

07、08年

分阶段完成其他项目建设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1.2002年河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房屋建筑学省级精品课程;

3.学校重点建设的建筑装饰技术实训基地

4. 教授2人、副教授3人,硕士6人,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以上,教育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5.近3年新生第一专业志愿上线率258%,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1.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2.建筑工程技术

3.环境艺术设计

建材

建筑业

1.建筑室内外装饰施工实训室

2.装饰设计中心

3.建筑材料检测中心

4.工程造价和招投标实训室

1.专业带头人5人

2.骨干教师21人

3.企业技术专家20人

4.双师教师29人

与企业合作建设8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

建设10个精品课件

增强专业整体办学实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工学结合力度,达到省级示范专业标准。

 

716

08年12月完成实训基地建设

07、08年

分阶段完成其他项目建设


表3: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项目建设计划表

建设

项目

现有基础

服务面向

建设项目内容

投资

万元

完成时间

代教育技术中心

1.校园网覆盖全院各楼宇,提供Web服务、DNS服务、FTP服务、办公自动化服务、教务管理、学生网上选课、精品课建设、视频、网络查杀毒、接入认证等服务

2.高性能联网计算机1270台

3.多媒体投影教室28间

4. 语音室共7个,视听室1个

5.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4项

6.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讲2人;硕士1人;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1人

1.全院各系部高速校园网接入

2.全院各系部计算机实训教学

3.全院各系部教师多媒体教学

 

1.建设一卡通工程,实现校内消费与身份认证的一卡通管理

2.建设覆盖整个园区的无线网络系统,彻底扫清校园的网络死角

3.建设数字化校园,为全院教学、科研等提供服务

4.建设网络流量监控、报警系统,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

5.扩建多媒体投影教室,增加22间

6.扩建视听语言训练室,增加6个

7.扩建高性能联网的计算机机房,增加计算机400台

8.建设全面实施大学资源计划(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建立一个统一的个性化门户,接入第二代国际互连网

9.工程师培训

 

1010

08年12月完成项目建设


表4:基础条件建设内容及资金投入表

项目名称

主要用途

建筑面积(m2

资金(万元)

建设工期

第一综合实训楼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服务全院高速校园网、计算机实训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办公自动化等需要,建筑面积5560m2

10000

1950

07.7——08.7

汽车技术服务中心:汽车技术研发、与企业联合技术攻关、最新成熟技术培训等,建筑面积2500m2

服饰产品研发中心:服饰产品研发、设计、技术服务辐射等,建筑面积640m2

装饰设计中心:建筑装饰设计、对外技术服务,建筑面积1300m2

第二综合实训楼

1.工厂化服装生产实训车间

2.企业化服装综合实训室

3.服装样板室及裁剪实训室

 

5000

802

07.7——08.7

第三综合实训楼

1.建筑室内外装饰施工实训室

2.建筑材料检测中心

3.工程造价和招投标实训室

 

5000

802

08.2——08.10

 


表5: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和设备资金投入计划一览表

实训基地名称

现有基础及功能

主要建设项目

建成后功能及目标

完成

时间

设备资金

(万元)

汽车维修技术中心

现有21个实训场地和1个汽车维修工厂,设备总值1500多万,满足学生维修、检测诊断能力训练、开展技术服务、职业鉴定等工作

1.汽车拆装与调整训练车间

2.汽车检测维修车间

3.汽车整形综合实训车间

4.汽车技术服务中心

覆盖汽车维修主要领域,具备维修、检测诊断、整形美容等完善的生产性实训功能,仪器设备技术领先,能够满足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等工作需要

 

 

 

07年12月

523

服饰产业技术中心

设有企划部、技术部、生产部、针织服装生产车间等部门,与产业一一对应。集教学、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输出等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1.工厂化服装生产实训车间

2.企业化服装综合实训室

3.服装样板室及裁剪实训室

4.服饰产品研发中心

基地软硬件条件达到国内服装专业领先水平。覆盖服装企业各种职业岗位。既是人才培养、社会培训、鉴定考核的基地,又是主动创业,推动产业发展的基地

08年12月

671

先进制造技术中心

现有数控加工车间、实习工厂等实训场所,设备总值1200万元。满足学生数控加工实训、工艺师岗位训练等实践教学需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职业鉴定等工作

1.数控加工技术实训车间

2.CAD/CAM实训室

3.数控机床调试维修实训室

4.现代技术测量实训室

具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CAD/CAM应用等职业技术培训功能,生产性实训功能完备,成为设备先进、省内一流、国内先进水平,满足实践教学、对外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的需要。

 

 

07年

12月

506

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心

现有11个实训场地和1个电子产品生产车间,设备总值460万元,可满足学生专业能力训练、开展对外技术服务、职业鉴定等工作

1.电气技术及工艺实训室

2.电器故障诊断实训室

3.小电器自动化生产车间

4.电机检修实训室

能满足学生对电气设备及生产线的安装、运行、故障检测与故障排除、维护、调试等技能的训练,能满足开展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开发等工作需要

07年12月

495

建筑装饰

工程技术中心

包括装饰材料展室、设计室、资料阅览室等,设备总值167万,满足学生建筑装饰施工能力训练、开展对外技术服务、职业鉴定等工作

1.建筑室内外装饰施工实训室

2.装饰设计中心

3.建筑材料检测中心

4.工程造价和招投标实训室

覆盖建筑课程体系中的材料、施工、预算、设计、检测等实训要求,仪器设备技术领先,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满足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开发等工作需要

 

 

08年12月

506

现代教育

技术中心

 

现有主干千兆到楼宇,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校园网系统;28个多媒体教室;32个公共机房(微机数量1270套);满足全院计算机教学,多媒体教学,校园网为全院教学、科研等提供网络服务

1.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升级

2.多媒体教室群

3.公共教学计算机中心

4.语言视听中心

 

建成覆盖全院各个角落的数字化校园,提供高速校园网认证接入;实现校园一卡通业务。满足全院计算机教学、多媒体教学,英语听力教学等功能,建成国内先进,功能完善,满足学院教学、科技开发等工作的需要

08年12月

 

 

900

 

 

 

三、资金来源和年度资金安排

(一)中央专项资金及主要用向

1.中央专项资金共计3150万元

2.主要用向

(1)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项目建设450万元

(2)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项目建设450万元

(3)数控技术专业项目建设450万元

(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项目建设建设450万元

(5)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建设450万元

(6)校园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建设400万元

(7)公共教学条件建设500万元

3.中央专项资金年度安排

(1)2007年中央专项资金1530万元

(2)2008年中央专项资金1620万元

(二)河北省政府配套资金及学校自筹资金主要用向

1.河北省政府投资及学校自筹资金共5850万元

2.主要用向

(1)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项目建设401万元

(2)服装设计(工程方向)专业项目建设431万元

(3)数控技术专业项目建设366万元

(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项目建设建设355万元

(5)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建设266万元

(6)基础条件建设3554万元

(7)公共教学条件建设110万元

(8)其他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367万元

 

四、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及进度安排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从2006年启动,全面推开,至2008年完成。学校严格按照两部《意见》,认真做好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协调,将随机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每年年底进行一次建设进度与成绩的全面总结,找出差距,部署下年安排。2007年进行项目建设中期检查,要做到时间过半建设任务过半。2008年进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总结验收。

五、效益分析

(一)预期效益分析

1、学校综合水平

办学理念进一步凝练、升华,在办学方向、服务面向、专业结构布局、办学层次类型、人才培养定位、教育教学特色等方面对学校给以规定,既是对学校高职办学成功经验的总结,能够反映学校当前基本情况和本质特征,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对今后的建设与发展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

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 3601万元,校内实训基地增加20000平方米,生均经费达到同类本科院校水平,教学设施和手段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教学改革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新的提高,办学实力和水平实现较大幅度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就业质量和学校社会声誉取得实质性提高。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招生、就业形成良性互动,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在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规模与效益、工作起薪水平等能够反映就业质量的指标有明显改善。学校在社区文化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邢台市、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贡献率有较大增长,成为考生报考的热门学校和积极服务社会的典范。

2、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新增设备台套数及基地拓展功能受益学生人数达12000人,校内实训基地年均创造经济效益增值360万元。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功能进一步满足教学需要,联合办学、职工培训、教师培养、实习教学、预就业等校企合作项目质量明显提高。

3、教学管理与改革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更加健全,质量监控机制不断完善,适应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能够促进教师爱岗敬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教职工师德教育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氛围得到强化,能够自我纠正、调整、改进的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逐步确立。

邢台模式不断完善、丰富,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深入开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稳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取得一定突破,学校在河北省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组织开展系列性的项目、课题的研究,推进本地区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发表与本项目建设相关的研究与实践论文200篇。

4、专业建设

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业布局更加合理,进一步优化,形成主动适应河北省经济建设需要的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专业特色更加鲜明,3个专业成为国家级示范专业,2个专业成为省级示范专业,带动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实训基地功能更加完善,建成5个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汽车维修技术中心等3个技术中心国内领先水平,重点专业生产性实习达到80%。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0133万元。

各专业初步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到80%,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专业带头人达到26名,专业骨干教师达到84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达到86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新的突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明显进展,重点专业核心课程质量有较大提高,10门课程达到国家级标准,15门课程达到省级标准。

5、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职称、学历、类型、年龄、学缘结构更加合理,数量、水平能够满足教学需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学校发展要求的师资培养、管理、考核机制得到完善,学风、教风、校风进一步好转,取得一批有较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职业教育研究项目、课题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得到很好运用,学生成为教科研工作的最大受益者,培养出一批具有区域性影响的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基本建成。

6、社会服务

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学校的技术服务水平和科技开发能力明显增强,技术科研型、社会实践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主持60项以上纵、横向科研项目,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取得20项以上国家级或省级科研成果,获奖率和转化率明显提高,科技服务年平均到款额达到360万元;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扩大,年培训平均达4000余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年平均达9000余人次。

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我省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促进邢台市强市升位、河北省科教兴冀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7、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学院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以专业为核心的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形成的经验对其他职业院校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持久性效益分析

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是学校发展实现重大转折的关键因素。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效益,将远远超越建设周期内取得的成果:学校教职工的奋斗精神将得到极大鼓舞,干大事创伟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不仅会极大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基础竞争力和凝聚力,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加快学校十一五规划落实和长期奋斗目标实现进程,还将在坚定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为中小城市的高职院校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三)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1、资金投入

《教育部 财政部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对入选示范院校实行经费一次确定、三年到位,项目逐年考核、适时调整的做法;并且,对于分年度的项目,中央财政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资金,地方财政按职责划分对示范院校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因此,项目建设总体资金得到了政策上的有力保障。

河北省是教育资源大省,对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将其作用提升到科教兴冀的战略高度。学校划转地方后,河北省十分关心学校建设与发展,在办学经费、专项经费以及政策措施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因此,建设资金中的主体亦即地方财政部分是有保障的。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并坚持了艰苦创业、开源节流、集中资金办大事的优良传统,在广开资金筹措渠道、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为学校克服不利因素谋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的高校扩招热中,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和需要而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圈占土地,在没有债务负担的情况下,教学基地建设投入连续年均达500万元,实现了办学规模、基础建设、教学质量同步增长与提高。因此,建设资金中的学校自筹部分同样能够得到保障。

2、设备购置

在中央、地方财政专项建设资金到位的情况下,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如实行政府集中统一采购的方式,有可能出现所购仪器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学校教学要求或设备到位延期等情况,需两部项目建设工作小组与河北省有关领导部门及时给予帮助、协调。

3、基本建设

建设资金中的地方财政部分,主要用于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将积极与邢台市规划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保证基建工程如期开工。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环节,将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高等级资质的设计、施工及工程监理单位,加强协调和监督,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能满足使用要求。

六、保障措施

(一)河北省保障措施

1、经费投入

对入选国家示范性院校,我省按国家有关规定足额匹配资金,分批投入,重点建设。经专家组考察,与中央及地方财政专项建设资金相配套的学校自筹资金安排已经落实到位。对建设资金的使用安排经过了严密论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有资金保障。

2、项目管理

我省示范性院校建设,实行国家、省、校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示范性院校建设实行项目审批和管理。省教育厅、财政厅对项目学校的建设方案和分阶段实施计划进行审核、批准和组织实施,并据此进行年度考核、检查和验收。

(二)学校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实施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组织是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党政领导集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为实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

学校成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刘先进(院党委书记)

刘  丛(院长)

成员:刘彩琴(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管副院长)

      崔社军(后勤和国资管理主管副院长)

张星河(学生管理工作主管副书记)

王佩国(主管招生与就业指导工作的院长助理)

王宝贵(主管后勤和国资管理工作的院长助理)

项目法人代表:刘丛(学校法人代表)

成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办公室

主任:刘丛

成员: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各系主管领导和业务专家组成

成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子项目领导小组

主任:由相关项目的系主任或部门领导担任

成员:由专业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组成

2、政策支持

河北省在自主招生、专业设置、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试点及贫困学生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上给予倾斜,邢台市委、市政府在学校规划、征地扩建、水电资源上给予大力支持,从政策上保障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的建设。

3、资金筹措

按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本建设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建设资金3150万元,省按国家要求足额匹配资金,学校自筹建设资金1850万元(学校历年结余资金为1800万元)。

4、思想保障

大力宣传,层层动员,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方案的制定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经过反复研讨、充分论证,使全校教职员工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上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鼓舞了干劲,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思想保障。

5、加强管理

制定相应的项目建设规定,包括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招投标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开放运行管理办法等,为本建设项目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向教育部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和项目建设专家委员会、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及社会各界、师生员工公开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在建设过程中实施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在严格执行建设方案的同时,从实际出发作相应调整,并报教育部建设项目工作小组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批后执行。

6、强化监督

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主动接受教育部项目运行监控中心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的监督。

加强自我监督,由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使项目进度严格执行建设方案,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符合财务制度,并主动接受来自社会各界、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监督。

 

 

 

 

         河北省教育厅          河北省财政厅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