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高等教育行业报告_商业计划书免费下载

 

2005年度高等教育行业报告

 

1       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最高阶段,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增长,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和挑战,宏观政策的影响为高等教育需求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2       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都有所突破,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高等教育总供给呈现结构性不断成长和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同时具有区域特性与不平衡性。受经济、人口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等教育需求不断增加,供求矛盾逐步显现。

3       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正经历着重大变化。由国家完全的财政拨款到鼓励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同时,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带动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融资体制的变革步伐。国外高等教育投融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借鉴意义。

4       2005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新的改进,未来民办教育将向更优化的趋势发展。同时,职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全球视角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虽然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也向着普遍的国际化和大众化趋势发展。

5       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为高等教育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同时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银行在提供信贷的时候必须谨慎挑选项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风险。


第一章 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发展与政策环境变化

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些体制性障碍将逐步得以消除,为宏观经济运行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保证;出口需求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伴随着一系列刺激消费需求政策的出台和到位,消费需求扩张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又一个强劲动力。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初步核算,2005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交通和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使得空间范围缩小,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时间的节奏加快,仅科技发明创造层出不穷,且从科学原理的发现到实际应用,再到形成新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的时间正在缩短,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在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在更新,社会的机构体制正在变革。在这种社会中,人们需要培养适应变革的能力,需要具有未来意识,需要具有设想和理解未来的能力,这便要求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当代各国都已逐渐转变传统看法,将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走在经济、社会发展之前,改革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一切领域,以求与当前和未来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教育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强调2006的主要任务:

一是继续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下大力气加快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大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

二是切实把中央8号、16号文件和中央有关工作会议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到实处,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是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四是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五是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开放的步伐,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六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更好地解决教育难点问题。进一步落实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并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全国教育行业十一五规划中,高等教育的初步思路为: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0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其中在学研究生约140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取得阶段性进展。

第二节 入世对我国教育产业的影响

一、世界贸易组织对教育服务的规定及我国适用情况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中,服务贸易总协定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包含教育服务,教育服务在项目上又分为初等、中等、高等、成人及其他教育服务5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贸易服务范畴。务贸易主要有4种提供方式,就教育而言分别是:跨境交付,主要是提供远程教育课程与服务;境外消费,主要指一方国家公民到另一国去留学、进修;商业存在,主要指一方国家的教育机构到另一国去开设学校,从事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活动;自然人流动,主要指一国公民到另一国从事专业教学工作。

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是部分承诺,具体内容是:在项目上不包括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等特殊领域的教育和义务教育,即以上领域不对外开放。除上述特殊领域和义务教育外,我方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等5个项目上作出承诺,许可外方为我提供教育服务。在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上,对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务未作承诺;对境外教育消费未做任何限制;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但不一定给予国民待遇;对自然人流动,承诺具有一定资格的境外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应中国学校或教育机构聘用或邀请,可以来中国提供教育服务。因此,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作出的教育服务承诺将使我国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情况。

二、入世对我国教育行业的影响

A.              (一)入世对教育行业带来的机遇

中国入世顺应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开放潮流,必将给我国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体现在:

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改革开放进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通过合理地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如品牌、课程体系、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模式、评估体系等和借助国外的教育经验,将有效增加我国的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通过加强教育的双向交流,我们可以更多、更好的学到其它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我们将会更多地走出去,外国也将会更多地走进来。通过双边交流,必将对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是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共同需求。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双边交流加强,通过取长补短,我们就可以为我国的思想观念转变和体制改革,寻求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外国教育资源的进入,客观上可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特别是国外大企业参与培训市场,将会促进中国教育与培训市场的发展与成熟,利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有利于促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入世后政府的行政职能要进一步调整,政府对学校的管理会更多地体现服务功能,调整和完善拨款机制、质量认证机制、评估机制,积极发展和培育有关中介机构。我国的办学体制也将进一步面向市场,办学主体更加多元化,通过有序竞争,断提高教育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尽管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教育供需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特别是高等教育、优质教育的供求矛盾更为突出。加入WTO教育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允许WTO协定签署国参与我国的教育市场竞争,引来人才和资金开发我国教育市场。其结果必将缓解我国教育的投入不足和高质量、高层次教育机会不足的矛盾,也将丰富我的教育市场,推动我的教育产业,提升我的教育资源总量。特别是许多境外人士看好我国的优质教育、高层次即高等教育市场,他们获准进入我国,必将对此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培育我国教育市场推动我国教育竞争,也必然带来更多的益处

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入世后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产业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培养出具有全球化视野、把握国际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劳动力资源也需在国内外市场上重新配置,这种人才靠我们关起门来培养是难以做到的。而且,通过对国际教育市场的开发和竞争,也会有力提高我国教育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无论规模、数量都有很大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结构,教育法规体系建设也进一步完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的实力。

B.              (二)入世对教育行业带来的挑战

入世给我们的最大挑战首先是教育主权问题。教育仍属于国家主权范畴,涉及国家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入世后教育领域将在许多方面实践承诺,开放教育市场,遵守国际规则,加强国际交流,从而对我国的教育主权形成冲击。这种情形下,如何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保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教育主权不受消极影响,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应对的严峻课题。

加入WTO开放教育市场,意味着我国教育将面临着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考验。我们的办学观念再也不能因循守旧办学体制再也不能墨守陈规办学模式再也不能刻板俗套、教育资源再也不能零乱分散、教育管理再也不能沿习旧制教育目标必须更加重视素质教育。所有这些,只有同国际接轨,才能确保我国教育顺应世界潮流,步向前发展。

教育资源如何进一步筹措、提升、配置和使用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我国教育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成就显著。但是,由于人口包袱沉重,综合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教育供求矛盾仍然相当突出,世界许多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全国不少地方还未实现普九或标准不高,另外,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状还有待进一步改变,优质教育还有待更快发展。教育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产业迫切需要适度超前发展,教育资源总量需要尽快提升。但是,财力有限,投入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才能筹措到更多的教育投入还有我们的办学规模、办学效益,现代化的大教育,也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另一个挑战就是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运行规则如何重新制订,以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加入WTO,不仅意味着我国教育运行规则要逐步适应国际惯用的一般要求,且要按照国际质量标准来检验我们的教育质量,使我们的教育目标开展国际竞争对人才需求相吻合。我国传统的教育即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重传承轻创新、重知识轻能力、重守业轻创业、重单干轻合作、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等倾向,开展国际竞争则要求把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要适应国际化的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必然会对我国传统的教育运行规则提出严峻的挑战。

入世后人才流动全球化,会要求中国的学校更具有国际化色彩;人才标准国际化,会触及现行的学校培养规格、课程标准和质量要求;人才需求将呈激增的趋势,会给中国教育带来极大压力;人才需求将出现结构性失衡,会对现行的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构成挑战。

三、入世对我国高等教育教育行业的影响

C.              (一)促使中国高等教育根本改变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计划经济的影响没有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完全消除,相反一直在顽固地阻碍着高等教育发展。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办学,基本上依靠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划拨经费。

高等院校靠国家拨款作为自己的主要的经费来源,产生的问题就是办学机制的惰性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政府主管部门。这种情况已经存在许多年,改革开放之后,高等教育界以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士,已经普遍地认识到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时至今日,收效并不大,高等学校的发展受到了较多的抑制。

中国加入WTO之后,政府部门将进一步与企业脱钩,政府部门对经济的管理将会真正以宏观调控的方式来进行。政府部门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通过税收的方式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必须通过多渠道来筹措。在众多的筹措渠道中,最主要的还是依靠学校自身。学校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学校在国内和国际的知名度,广泛吸引生源,赢得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经费支持,这才是高等院校今后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

D.              (二)促使中国高等教育不E.              断深化改革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相对滞后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进入90年代以来,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令人遗憾的是,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过去旧有的大框架内,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没有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没有积极参与世界教育市场的竞争。

中国加入WTO之后,社会各个领域,包括高等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与世界同行业、同领域之间接触的机会。入世将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加入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行列,促使中国的高等教育面向整个世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视角,能只停留在国内的小圈子里,要进入世界高等教育的大舞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参照系也不能局限国内,应该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看齐,以发达国家先进的高等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参照系。只有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世界高等教育新时代的发展水平相联系,将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研究和拟定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才会真正的收到成效,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

中国加入WTO必将增进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将会变被动为主动,甩开步伐主动挺进。因此,中国高等教育与的改革将会随着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真正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F.              (三)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形成高效益的教育产业

中国加入WTO将会增强人们的经济观念和市场观念,中国的高等教育必然要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市场,高等教育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终将形成高效益的产业。尽管高等教育产业带有特殊性,与其他经济类的产业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高等教育走向市场化,向市场经济靠拢却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分重视了社会功能,轻视甚至完全忽视了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这种行为给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极大地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新的时代里,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应当珍惜这个机会,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并且要将高等教育产业发展成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只有正确处理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才能形成我国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新格局。我国高等教育只有在新的时代才能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才能为高等教育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才能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G.              (四)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加速朝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中国加入WTO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现代化,一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始终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现代化的指标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不仅是指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与我国过去的高等教育进行纵向的比较,更重要的是指,中国的高等教育要与同时代的国际先进水平进行横向的比较。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压力,就在于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指标提高了,衡量我国高等教育是否现代化,能光有我们自己的标准,而且还要有一个国际标准。否则,尽管向前发展了,但如果赶不发达国家的水平,仍然不能算是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除了压力之外,中国加入WTO还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环境和社会公众现代化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期望值也随之上升。因为中国要想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一显身手,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人才培养的问题。没有大量的高级知识型人才,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有强劲的动力,中国高等教育正是以培养新时代的高级知识人才为己任的。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就能促进实现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全面现代化。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状况

一、近年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H.              (一)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情况

1      20012005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统计

单位:万人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

268.28

320.50

382.17

447.34

505

研究生招生人数

16.52

20.26

26.89

32.63

37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

719.07

903.36

1108.56

1333.50

1562

研究生在校人数

39.33

50.10

65.13

81.99

98

数据来源:20012004年数据来自各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    2001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增长情况

1    20012005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增长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12005年,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都以很高的比例增加,年增长速度超过10%5年时间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几乎增长了一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I.              (二)高等学校的数量和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1      2001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个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2001

2002

2003

2004

全国高等学校数量(所)

1911

2003

2110

2236

全国高等学校教职工(万人)

138.82

147.17

160.61

176.57

全国高等学校专职教师(万人)

61.99

70.73

80.98

94.45

数据来源:20012004各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    20012004全国高等学校数量情况

1    4 20012004全国高等学校教职工、专职教师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1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和所拥有教职工、专职教师的人数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并且每年的增量都超过前一年,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正在快速扩大。

J.              (三)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1      2001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2001

2002

2003

2004

投资合计(万元)

3526291

4745428

7510844

8896537

竣工建筑面积(平方米)

17585029

22064870

35476423

39097161

资料来源:20022005各年教育统计年鉴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1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迅速,特别是2003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时,竣工建筑面积也跟随投资总额的增加而增长。

二、2005年高等教育发展变化

K.              (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增长迅速

十五期间,在财政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国家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而且,在减免农村税费的情况下,国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高等教育有了长足发展。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2005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05万人,在校生1562万人,毕业生307人。高等继续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十五期间,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了1000余万毕业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005年高校毕业生为338万,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到20.7%;预计2006年高校毕业生为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增幅达到22.19%

面对就业形势严峻和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的双重挑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57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竞争,学生就业是长期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来解决。国内的高水平大学有很好的品牌和人才培养方式,学生毕业时适应能力、实践能力较强,就业不存在明显的问题。而一些地方性大学、民办大学、高职高专的学生就业问题比较明显。还有些学生的就业期望比较高,选择观望等待,找最好的位置。

高等教育收取学费后,高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服务。无论是研究型还是教学型大学,目的都是培养人才。学生受社会欢迎的程度和就业状况,能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2006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初步安排530万人,其中本科260万人。未来几年随着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L.              (二)高等教育改革深化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体制进一步完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进一步推进。综合性、多科性高校增加,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单科性院校过多的局面,加强了学科的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了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招生、考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学校内部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进展明显.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高校的活力。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新的进展。1999年至2004年全国新建大学生公寓约7200万平方米,新建学生食堂1200万平方米,是新中国头50年建设面积总和的近3倍,有力保障了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

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规模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在计划安排上,坚持规模增长与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就业状况等相挂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高等教育必要的办学质量和规格。加大了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明显扩大,人才培养结构得到调整。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招生规模超过本科,对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将发挥重大作用。高等学校大力加强了教学工作,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在高校中凝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贡献力度不断加大。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十五前四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科技经费991.8亿元,承担各类课题61.9项,发表论文146.3万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论文176147篇。2004年度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份额分别占到全国的68%58%59%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填补了该奖项六年的空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断推进,高校科技产业产值超过800亿元。高校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推动理论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较好地发挥了现代化建设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M.              (三)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为127.5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研究生教育的需求量扩大。200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初步安排40万人,其中博士5.6万人。在2005年,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学位管理方面:学位审核的公示、异议、校核、专家参阅机制收到效果,对学位点六年一度的定期评估开始实行,各省学位委员会开始建立自律机制和对重点学科的积极的财政支持,体育、艺术、风景园林等三个新的专业学位种类开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即将实施。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对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控制实现软着陆,研究生创新计划受到更大关注;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二期211工程融入了新的力量;二期985工程做出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中期部署,等等。

我国2006年研究生教育的大体思路可归纳为:解决一个问题,即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转变两个观念,即研究生教育的和谐发展观和学位管理的渐进自主观;改革三项机制,即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资助机制改革、研究生院遴选机制改革;建立四个体系,即新的学科目录体系、多层次的重点学科体系、分学科的学位标准体系、和谐的医学学位体系;开展好五项工作,即重点学科评审、研究生院评估与评选、十一五211工程启动、学位审核改革、研究生创新计划等等。

2006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既承担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又承担着与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相协调的学科发展工作。这两项宏大的任务需要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应该促进六方面的和谐发展:不同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国防教育体系、党的教育体系的和谐发展;不管理系统研究生院式的管理与地方学位委员会管理的和谐发展;不同地域(东部、中部、西部的和谐发展;不培养层次博士、硕士的和谐发展;不学位类型学术型、专业型的和谐发展;不学科领域的和谐发展。

N.              (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加强

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成为提高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与17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机构和区域组织有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一些国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多边组织建立了高层工作磋商机制。

截至2005年,我国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标准获得了国际社会公认;我国高等学校与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强强合作,以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合作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了我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以及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升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以及学术管理水平,增强了我国高等学校解决科研疑难和关键技术问题、培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能力。

在加速汉语走向国际进程中,我国高等学校发挥核心骨干作用,积极参与境外孔子学院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有32所挂牌。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赴境外办学和举办中国教育展,增进了世界各国对我国高等教育成就的了解,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

2006年,我国高等学校要进一步以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合作科研为着眼点,鼓励和支持师生积极参与对外交流活动,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服务意识,把握并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更加积极努力地做好我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各项重点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断开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第二节 高等教育2006年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是发展重点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2005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2006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将得到深化,订单培养的方式会继续推广。职业院校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开展半工半读试点。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所改革,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得到加强,同时强化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充分利用东部和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广泛开展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创新,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新路子。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公办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公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得到增强。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办学得到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得到鼓励和支持发展,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高校改革继续深化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继续完善,创造更加宽松与和谐的学术环境。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将得到深入推进,学生食堂和公寓的建设、改革和管理为重点推进对象。学校自律和监督机制将继续完善,大力推行校务公开,拓宽民主参与管理的渠道。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继续深化,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改革稳步推进,高校招生分省命题的管理和指导将得到加强。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将会深入推进。严格规范教学秩序,师、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教学改革立项和试点工作开展适应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需要。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加强,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力度将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将得到着重培养。精品课程建设扎实推进,精品课程学科布局进一步完善,尽快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网络共享平台。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改革继续推进。

人才强校的理念全面推进,高校培养和集聚人才的能力得到增强。学科带头人加创新团队的组织新模式继续完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将得到深入实施。高校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和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力度将得到加大。高校和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将得到很大支持与发展联合开展科研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规模扩大。

三、民办高教与对外交流增强

《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继续得以贯彻,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落实,探索发展民办教育的多种途径。政府对独立学院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加强,引导独立学院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提高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能力。

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创新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地区性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扩大和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层次工作磋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将得到巩固和深化,国内外重点高校间在更深层次上开展高水平合作将得到鼓励与支持。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培养层次继续提高,研究生派出规模扩大。公民自费出国留学的工作将更加切实有效,来华留学事业会得到大力发展。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教育合作交流继续扩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系也会增多。

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各级各类教育和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节奏进一步协调2006年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安排和管理工作会加强推动高等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将更加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将获得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也会进一步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将得到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和普及,下一代互联网等重大项目建设将实施。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体系得到完善和推广,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调动和整合,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迅速提高。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和虚拟实验室等应用工程建设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服务、学历学位证书查询、招生与学籍管理等应用系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其他相关状况

一、我国网络教育技术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东南大学作为项目牵头执行单位、总投入经费达1.24亿元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200512顺利通过验收。专家认为,此项研究成果将使我国网络教育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该项目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由教育部牵头实施的唯一一个。于2002年开始组织实施,项目总投入达12430元。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41所大学、科研机构和公司的800多人组成了联合攻关队伍。该项目成果还实施了大学、中学、职业培训和医学临床教学等一批不层次的网络教育重点应用示范工程,建立了应用示范点142个,在线学习人数达到60万。

二、普通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20053月,教育部部长周济签署21号部长令,颁发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规定》适用于对接受普通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本科和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港澳台侨学生、留学生的管理参照实行。新《规定》自200591施行。

在此之前的10年时间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0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1995年颁发的《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10年间,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巨大发展,对教育观念、体制、制度等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根据《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新时期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管理经验,经过多年起草、修改、论证,将原来的两个规定合并修改为新《规定》。它的主要变化体现在:

第一,新《规定》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高校育人功能,强化了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规范在高校学生成人成才中的作用强调了爱国主义思想和公德意识

第二,新《规定》固化教学改革经验,鼓励和引导高校建立并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跨校修读制等新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管理制度。

第三,确立了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新规则。明确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增加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专章,明确了学生所享有的6项受教育权利和应当履行的6项义务,为学校和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为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明确了行为准则。

对学生处理和违纪处分标准更加明确清晰。取消了法律依据不明确或者行为特征不确定的处分规定,代之以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者行为特征比较清楚的、易于判断的法律标准、纪律标准、学业标准、疾病标准。这些规定将有助于减少学校处分行为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取消了与目前国家基本法律不一致的特殊规定。

第四,扩大了高校依法办学的自主权。给予高校以教学管理自主权为核心的多项自主权,给予高校根据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特色创新管理制度、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和激情的管理空间。

第五,新《规定》针对当前突出问题,强化了相关管理。对作弊、学费缴纳、网络使用、从事非法商业活动、住宿管理、转学、学历证书颁发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6章、69条的新《规定》集中体现了德育人本规范的精神和核心理念。它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上,突出地体现了科学化、法制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现代学生管理的总体趋势,是我国高校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学生管理的依据,也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新起点。

三、高等学校教学质量需要提高

2005年,高等教育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在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大众化高等教育应该有着新的质量观。现在的质量观应当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部年初发布20051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为此,要建设精品课程、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不断加强高校教学评估工作。

质量始终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一所高校如果失去质量就会失去社会的信任。大学应该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的目标是根据社会多元的需求更多地塑造各行各业的优秀者和领导者。他们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有追求,有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人格。因此,高校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社会实践等环节加强学生对社会的理解。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确立多元的精英教育质量标准。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一般设有共同和相对较高的学术标准。而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学术标准趋向多样化,在不同的机构和系统中其标准的严密性和特点均各不相同。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标准多元化的预见,对于研究型大学保持精英教育质量标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这种意义在于研究型大学应在坚持精英教育办学层次的基础上,突破单一的学科型为主的精英教育模式,从学科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出发,设置多元化的精英教育质量标准。

四、高校共建取得显著成效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形式,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在大规模的体制调整告一段落后,继续加强教育部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企业对相关高校的共建工作,已成为巩固并扩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扩大共建工作范围,启动教育部与部分省级政府共建部分地方高校,也成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2005年,加强对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共建工作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的工作重点之一。一年来,经反复共同商议,实际完成的共建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是分别与辽宁省、上海市等7个省市签订985工程二期继续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协议。根据协议,985工程二期建设期间,地方政府对这9所学校的协议投入资金数将达到41亿元人民币。

二是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东西部高等教育的差距,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004年,教育部党组决定与中西部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自治区共建一所地方高校。截至2005年底,教育部已与各相关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别共建了河南大学等13所地方高校。

三是为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2005年,教育部先后与陕西省、吉林省、湖南省分别签订了共同重点支持延安大学、延边大学和湘潭大学建设的协议。对以上两类共建学校,教育部、财政部以项目方式进行了投入,2005年度为郑州大学等13所共建学校下拨了共建经费共1.4亿元。

四是继续推动与行业部门和企业的共建工作。先后与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签订了共建或继续共建长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4所直属高校的协议。

在各种共建形式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对各共建高校均给予了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发挥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实做好各种形式的高等学校的共建工作,对于推动高校改革与发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作用是显著的,意义十分重大。

2006年中,加强各种形式的高校共建工作仍是教育部的重点工作之一需要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力争使这项工作取得更好更大的成效。

第三章 高等教育产业市场状况分析

第一节 高等教育供给需求分析

一、高等教育供给需求的概念

高等教育供给指教育机会供给和教育产品供给,即高等教育供给包括为个人提供的教育机会,以及为社会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两部分,且这两部分之间紧密相联。

高等教育供给,仅仅是满足个人高等教育需求,更应重视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满足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即更多地注重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状况,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但如果不顾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水平而纯粹满足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则易引发过度教育或不充分就业等浪费资源的现象。所以,高等教育供给要将满足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与满足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相一致。

高等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这个含义主要包括两个要点:一是对高等教育产生需要,二是该需要必须具备支付能力。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是无限的,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满足高等教育需要的高等教育供给却是有限的。因此,在支付能力的基础上产生的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就是高等教育需求。必须注意的是:需要和需求是不同的,需要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欲望,需求必须考虑是有约束条件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是无限的,但高等教育需求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在任何一个国家里,每一个国民都有享受某种程度的高等教育的权利,因此,国家必须在高等教育领域里提供公平的机会。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具备了比较好的高等教育需求的条件,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人们的高等教育需求在不断扩充。所以,高等教育需求是政府、企业和个人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决策的基本依据。

二、影响高等教育供给的因素分析

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虽然市场经济的框架已初步建立,但市场化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虽然十几年来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教育观念、运行机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仍然比较陈旧。比如:由于单一的国家办学体制的存在,管理体制的过于集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并存,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缺乏办学自主权,招生、专业设置被统得过严、过死。教育法规体系缺失,教育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随着经济结构多元化,经济调节市场化,虽然在高等教育方面也逐步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但高等院校只是追求招生、专业设置数量,实施不学校之间并购,这种扩张与某些企业规模不经济现象极为类似。有些高校并购后管理不顺,师资不足,使得教学质量反而下降。目前,私立、民办高等学校虽然存在,但为数较少,且处于非正统地位,高等教育基本上属于官办

目前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普遍存在着软、硬件措施不完善的问题。首先,由于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大多属于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上同类人员相比缺乏竞争力,所以人才流失严重。按照十五计划的要求,普通高校学生教师比按151计算,高校教师队伍缺口达11万。其次,由于教育经费的缺乏,导致高校的教学基础设施普遍缺乏,日常教育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尤其是近几年来全国扩大招生,使这一矛盾更显突出。第三,由于教育类型的单一化,很难满足经济发展对于培育多样化人才的需要。根据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供给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的文化人口为主体,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现有人力资源的继续教育或技能培训需求不断增加,尽管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21%但是在高等教育的质量上还是与真正的大众化有一定差距。

且我国目前的大学毕业生面临比较严重的就业问题,就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提出了置疑。200510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是根据社会上对职业的实际需求,是一味的注重学历学术教育,提高对教育的有效供给,更有针对性,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O.              (一)高等教育资源

任何经济状况国家的高等教育资源都是相对有限和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资源的稀缺程度。由于高等教育在资源的相对价格与资源的稀缺程度之间存在扭曲,在使用有限高等教育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与资源使用者利益之间存在偏差,一定程度上就促进一些高校不经济地使用资源,造成高等教育资源消耗系数偏高、整个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进而加剧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对高等教育供给增长的限制。

P.              (二)高等教育现有规模

高等教育现有规模决定着高等教育供给量的基数,现有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小决定了所提供的人才培养数量的大小和高等教育机会的多少。高等教育的现有规模是相对国家的经济状况和高等教育需求而言的,现有规模的扩大、结构的调整、质量的提高与稳定都是渐进过程,当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扩大时,高等教育也限于现有基础和规模很难迅速做出反应,可能以数量上的激增来满足和迎合骤升的需求;当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迅速减少时,高等教育供给也不可能迅速下调。同样,当高等教育需求的层次结构发生变化时,高等教育供给的结构调整也保持一种稳定性和迟缓性。高等教育供给量的变化和调整,总是在构筑一个平台并维持一定时期,有了进一步调整的基础之后,才有更大的变化。所以对高等教育供给的数量突增的预期需要以科学的战略研究为基础,提前做出供给量的调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决策。

Q.              (三)高等教育师资水平和数量

高等教育的供给量,受约于师资水平和数量,如果生师比较低,则说明师资还较为充足,高等教育规模还有发展的空间,增加供给量还有较大的可能。如果生师比高,师资短缺,高等教育供给量的增加就较为困难。扩大高等教育供给量,需要增加师资。但由于高校师资培养的周期较长,师资数量的增加则不可能是剧烈的。师资队伍数量的稳定和增加依赖于师资队伍的吸引力,依赖于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师资队伍质量的提高更需要以教师地位的不断提高为基础。

R.              (四)高等教育需求

高等教育供给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和个人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是有限的,其高等教育需求也是有限的,所以高等教育供给量的增加也受到制约。在计划经济时期,高等教育需求对高等教育供给增长的约束,是表现为需求的不足,而是表现为需求过旺。表面来看,高等教育需求过旺好像是刺激高等教育供给的增长,但由于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高福利性而出现高等教育需求持续过旺,制约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活力,限制了高等教育供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需求同样影响着高等教育供给,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供给。今天的许多事实证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新的就业机会的出现强烈地激起了教育的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量骤增,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扩张。

S.              (五)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

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具有前瞻性的高等教育决策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增加高等教育供给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制度则会制约高等教育供给的增长。当一个国家存在着高等教育制度或体制缺陷时,即使不增加投入,仅通过教育制度创新或体制改革,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供给的增长。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受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教育理念,认为任何一个智力健全的公民都可以而且应该享受高等教育,主张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以充分满足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目标这种高等教育理念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决策和制度。主张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在制度决策时以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为目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就会加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等国家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承认凡是能力和成绩合格并愿意修习高等教育课程的学生,应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种观念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制度或决策,以后的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高等教育入学率有了较大的提高,高等教育供给增长加快。总体而言,将高等教育视为大众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这种理念影响着高等教育决策,最终影响高等教育供给。

三、影响高等教育产品需求的因素分析

T.              (一)学费价格

学费价格是影响学生主体产生需求的重要原因。学费价格的高低与个人对高等教育产品消费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低价位的学费使得个人对高等教育有着较高的消费水平。

虽然学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产品的价格,但是学费对个人来说却是购买高等教育服务的价格。由于高等教育产品不是纯粹的私人物品,所以,政府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实质上,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削弱了高等教育产品出售的价格。这样就使得个人在对高等教育消费上的购买欲望增强。我国高校的学费只是其成本的2030%。所以,个人在享受高等教育服务时是得到了超值的服务,这就增强了个人的消费欲望。自从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以来,国家一直限制高等学校的学费价格,以维护社会成员个体的利益。那么,就学费价格来看,个人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是增长的态势。

学费价格是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时也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两者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学费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但这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未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整体看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即使学费有所上涨,还是存在很大的需求空间。但是学费上涨要有一个限度,那样才能使供给和需求相对协调。

U.              (二)家庭收入水平

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对高等教育服务的购买力,在经济上为满足个人主体需求提供了保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家庭收入水平一直在攀升。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当恩格尔系数低于50%时,家庭购买高等教育的能力增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8%,增幅高于去年同期2.8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性支出595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类支出增长8.8%衣着类支出增长15.6%家庭设备及服务类支出增长9.4%医疗保健类支出增长15.3%交通和通信类支出增长18.4%教育文化娱乐与服务类支出增长5.0%居住类支出增长9.8%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增长14.4%

2005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因此,2005年我国人民群众家庭收入发展良好,对教育的需求必将有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会随之有所增长。

V.              (三)消费偏好

个人有着强烈的高等教育服务消费愿望。我国素有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传统民族心理。这种心理倾向性为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提供了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热点的调查都显示,教育消费排在居民消费的前列。

西方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认为,家庭消费已经形成了制度化。即家庭消费水平依次分三级水平。第一阶段是家庭进行最低生活消费,第二阶段是家庭要有闲暇娱乐消费,第三阶段是阶级和声望的象征性支出。目前,我国一部分家庭在达到前两个阶段的消费水平后,已经有了第三阶段水平的消费。他们认为仅仅留给子女物质财富是不够的,还需要让他们有更多的智慧和知识,一些家庭已经认识到子女获得高学历教育是家庭阶级和声望的象征。所以家庭投资多向子女教育方向倾斜。

W.              (四)就业机会

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是导致学生主体产生需求的另一个原因。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各个工作岗位都需要相当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个人的知识量与工作的稳定性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21世纪这个高科技时代,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革命,要求人们要有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独立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每个人能否捕捉到机会靠的是聪明才智,聪明才智又是接受教育获得知识的结果。所以,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获取知识为首要前提,个人为了获得雄厚的人力资本对自己接受教育进行投资显得至关重要。

接受高等教育不仅能增加就业机会,也增加了相应的工资收入。教育的个人直接收益多用明瑟(Mincer)收益率表示,指个人多接受一年教育可以带来的收入增长百分比。陈晓宇,闵维方根据1996年的抽样数据计算得到结论,平均每接受一年大学本科的教育可以导致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6.58%左右。而更新的明瑟收益率的数据是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James J.Heckman2003通过对中国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山西、四川这六个省市2000年数据建立明瑟模型分析计算得到的。结论是接受大学4年高等教育可以使劳动者每年的收入水平提高约11%终身收益提高43%Heckman教授还指出,这个数值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毕业后的工作区别是个人对高等教育产生需求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我国,随着接受高等教育后预期工作收入的提高,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将扩大。

X.              (五)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

就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相应地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能提出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以知识为依托,社会的生产和劳动知识含量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要求都高,社会劳动力分布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经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几乎都具有高等学历文凭,很难想象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进入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发展必将呈现快速多变的节奏和态势,社会阶层的变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岗位的淘汰和创新速度都将提高,社会势必对高等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

Y.              (六)适龄人口的数量

学龄人口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事实。学龄人口的特点导致社会高等教育需求期望将持续增加。仅就欲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来说,参与高等学校选拔的学生有一半不能如愿以偿。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构成年轻化,则未来一定时期内,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所占比例会持续较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相应较高,需求的重心较低;除非国家能力有巨大改善,否则,需求层次很难有所提高,发展中国家大都具有这样的特征。相反,人口增长速度慢,人口构成趋于老龄化,学龄人口所占比例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相应较低,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层次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世界发达国家大都属于这种情况。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也不平衡。所以,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一直是增长的态势。我国现已对接受高等教育者取消了年龄的限制,这无疑又扩大了对高等教育服务人员的范围。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未来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还将继续。同时,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开始剧增,2008年达到20年内的最高点,达到1.24亿。在2008年至2020年的十年内,高等教育人口规模又大幅度下降,2020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为8200万。到2008年,如果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按照20%的目标计算,高等教育在校学生应是2480万人,这个数字是200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的2倍,比2001年净增1266万人当然在2005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0%。如果这个净增数字的60%由公办高校用7年的时间来扩招解决,还有40%相当于506.4万人,应当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这个数字又是2001年全国民办高校(学历教育)总数的16倍。如果到2008年,我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538.4万人,也只是占当年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21.7%。从这个数字应当可以看出,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Z.              (七)社会舆论和政策的影响

自从近代学校高等教育制度产生以来,高等教育就成为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政府的发展重点。因此,社会舆论和政府的政策都可能成为影响高等教育社会需求规模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运作过程中,社会舆论对社会需求的方向、层次和政府的政策都有一定影响,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往往使得一些社会需求成为政府所必须重视的问题,进而在政府发展规划中有所反映,并付诸实施。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社会舆论对政府决策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又如目前,新闻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导致研究生层次的持续扩招。同时,媒体还是社会组织了解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从中可以影响社会组织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和层次的选择,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的规格和层次,高等教育经济学的许多新的研究证明,社会组织对人才的需求有时超过了它本身需要。


第二节 高等教育成本收益分析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析

AA.              (一)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的含义

对于社会而言,高等教育产品为合格毕业生,因而,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载体就是高等教育生产出来的产品,即高校合格毕业生。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受教育者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通过自己的劳动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推动经济增民,时更使受教育者本人获取终生的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高等教育投入应当由社会与消费者(受教育者)共同承担,国家、个人和社会共同成为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的承担主体。其中,直接接受教育服务的家庭或个人是个人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提供教育服务的国家或政府作为直接和间接接受教育服务的所有纳税人的代表是国家教育成本的承担主体,社会囊括直接接受和间接接受教育服务的个人和国家为一体,是社会教育总成本的承担主体。同时,各类投入也为高等教育承担了相应的机会成本。因而可以对高等教育的社会性成本作如下界定:

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是指社会(包括国家、个人、以及其他单位)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所有资源的总投入,以及为此而承担的机会成本。具体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和教育机会成本。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社会性成本是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教育活动的那部分支出,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和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确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体制是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这就明确了在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中,国家财政拨款占据主要部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在财政拨款增加有限的情况下,社会捐赠和学生承担的个人成本所占的比重就越来越大。

教育机会成本包含公共机会成本和个人机会成本两个方面。公共机会成本是指公共资金用于教育而损失的收益,如房屋、建筑、土地等资本资产的租金,非资产投入的资金收益(利息与投资收益)等;个人机会成本是指学生因学习而未能参加工作带来的机会损失,包括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个人投入的资金所损失的收益(利息与投资收益)等。

BB.              (二)高等教育成本的量化

社会性成本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和教育机会成本。量化时,财政拨款与社会捐款直接以其数额为准,社会捐物以其捐赠时间的物价为准,必要时可提请评估。而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则需要运用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抽取一部分学生作为样本,测算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平均成本,然后乘以该高校的学生总数,得到该高校教育的个人成本总数。将上述三个部分加以总计,便得到高等教育的社会性直接成本。

对于两部分机会成本的计算,要根据其引起的原因分别进行。公共机会成本可通过社会性直接成本总额与当时银行贷款利率的乘积计算,个人机会成本则按照高中毕业生的平均收入乘以高校学生总数得出。

二、高等教育收益分析

CC.              (一)高等教育收益的含义

高等教育的收益,就其效益的领域分类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效益,一个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以高校的企业性质为前提,对高校的经营状况所做出的评价。社会效益是从社会的立场出发,评价高校的教育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以各自领域的产品为基础。由于高等教育的社会性产品包括高校合格毕业生、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因此,可以通过对合格毕业生就业的个人收入、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转让价格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其社会性收益。

(一)个人收入反映的社会性收益

大学生毕业后,需要通过人才市场找到工作。假设人才市场非常健全,信息发达灵敏,人才供求符合商品价值规律按照等价交换原理,大学毕业生的价值(即能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与其工作取得的收入应相等同时,由于高等教育是一个将半成品(高中毕业生)加工为产成品(高校合格毕业生)的过程,因此,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个人收益应当等于大学毕业生收入与同等工龄的高中毕业生收入的差额。由于个人收益与社会价值相对应,该差额也就是高等教育社会性收益的一部分。

(二)科研带来的社会性收益

从社会角度看,高等教育产品主要是指合格毕业生。但由于高等教育为科学研究奠定了人才和场所等重要基础,科研服务、科研成果等高等教育的副产品相应而出。同样按照等价交换原理,科研服务与科研成果的价值与其所获得的支付相等。科研服务的价值通过科研经费反映出来,科研成果通过其转让成果反映出来,二者共同构成了社会性收益的另一部分。

(三)管理带来的社会效益

进入各企事业单位管理层的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效益,主要包括对单位工作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工作全面部署、资源的高效配置,机遇的适时掌握和企业文化以及品牌的培育等,社会效益可通过个人工资奖金和对社会影响程度大约估算出来。

DD.              (二)高等教育收益的量化

由于科研服务与科研成果都能得到相应的支付,因而,科研带来的社会性收益直接以二者的支付额之和为准。对于个人收入,可按照学生学习与生活成本的测算相同的方法计算。

由于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而上述量化时需要逐年分别计算。在对高校做成本效益评价时,应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年限进行量化,并分别将成本和效益逐年量化的结果累计折算成某个时点的价值,最后进行比较与评价。

管理的社会效益则可以通过对管理全部收入和社会积极影响的合理折算来反映。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产业服务价格水平

一、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经费状况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051231公布的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我国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中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情况如下:

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为7242.60亿元,比上年的6208.27亿元增长16.6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4465.86亿元,比上年的3850.62亿元增长15.98%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4027.82亿元,比上年的3453.86亿元增长16.62%。其中,中央本级教育支出299.45亿元,比上年的240.20亿元增长24.67%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12.64个百分点。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552.50元,比上年的5772.58元下降3.81%。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22.07%)。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298.41元,比上年的2352.36元下降2.29%。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陕西省245.49%)。

据统计,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5987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与上年公布数相比,这一比例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原因是,2005年国家统计局根据经济普查资料结果,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作了调整,上调2.3亿元。目前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统计口径尚不能完全反映我国政府安排教育经费的总量。

具体各个省市2004年教育经费情况如下表所示:

1      2004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较

地区

预算内教育拨款本年比上年增长(%

财政经常性收入本年比上年增长(%

增长幅度比较

中央

24.67

12.03

12.64

北京市

24.02

20.67

3.35

天津市

14.84

14.71

0.13

河北省

19.33

17.60

1.73

山西省

19.62

33.96

-14.34

内蒙古自治区

22.86

26.58

-3.72

辽宁省

22.95

15.51

7.44

吉林省

13.81

7.75

6.06

黑龙江省

12.72

6.61

6.11

上海市

21.04

18.29

2.75

江苏省

22.13

22.25

-0.12

浙江省

23.10

8.51

14.59

安徽省

20.51

20.80

-0.29

福建省

11.91

15.44

-3.53

江西省

14.10

10.96

3.14

山东省

10.99

13.50

-2.51

河南省

15.51

15.97

-0.46

湖北省

15.03

5.63

9.40

湖南省

17.24

14.00

3.24

广东省

12.73

12.05

0.68

广西壮族自治区

13.38

12.46

0.92

海南省

18.57

17.66

0.91

重庆市

18.30

17.95

0.35

四川省

14.92

8.34

6.58

贵州省

18.82

16.07

2.75

云南省

21.57

15.03

6.54

西藏自治区

27.67

39.65

-11.98

陕西省

16.19

11.54

4.65

甘肃省

15.10

16.11

-1.01

青海省

13.83

9.64

4.19

宁夏回族自治区

21.47

24.67

-3.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92

23.51

-8.59

资料来源:教育部,北京世经未来公司整理

1      2004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情况

地区

预算内教育经费(亿元)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2003

2004

增长比例%

2003

2004

增减百分点

 

3619.10

4244.42

17.28

14.68

14.90

0.22

北京市

138.59

171.16

23.50

18.86

19.05

0.19

天津市

55.75

64.44

15.59

17.86

17.18

-0.68

河北省

138.34

166.05

20.03

21.39

21.14

-0.25

山西省

78.26

93.80

19.86

18.83

18.07

-0.76

内蒙古自治区

65.27

80.73

23.69

14.59

14.31

-0.28

辽宁省

126.28

156.85

24.21

16.10

16.84

0.74

吉林省

70.25

80.35

14.38

17.17

15.82

-1.35

黑龙江省

93.56

105.20

12.44

16.56

15.08

-1.48

上海市

159.86

194.91

21.93

14.69

14.10

-0.59

江苏省

210.59

264.48

25.59

20.10

20.16

0.06

浙江省

191.57

236.70

23.56

21.36

22.27

0.91

安徽省

103.50

124.44

20.23

20.40

20.69

0.29

福建省

115.09

129.10

12.17

25.45

24.99

-0.46

江西省

70.45

80.52

14.29

18.44

17.73

-0.71

山东省

205.16

231.58

12.88

20.30

19.47

-0.83

河南省

164.74

191.33

16.14

22.99

21.74

-1.25

湖北省

98.25

113.50

15.52

18.18

17.56

-0.62

湖南省

106.93

126.07

17.90

18.64

17.52

-1.12

广东省

357.08

404.66

13.32

21.06

21.84

0.78

广西壮族自治区

90.25

101.99

13.01

20.34

20.10

-0.24

海南省

18.41

21.85

18.69

17.47

17.17

-0.30

重庆市

59.91

71.34

19.08

17.54

18.03

0.49

四川省

137.80

158.42

14.96

18.82

17.70

-1.12

贵州省

65.75

78.51

19.41

19.78

18.76

-1.02

云南省

111.87

135.94

21.52

19.05

20.48

1.43

西藏自治区

17.39

22.28

28.12

11.92

16.65

4.73

陕西省

73.34

85.31

16.32

17.54

16.52

-1.02

甘肃省

55.30

63.54

14.90

18.43

17.80

-0.63

青海省

16.52

18.79

13.74

13.54

13.68

0.14

宁夏回族自治区

17.02

20.78

22.09

16.09

16.89

0.8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0.93

81.84

15.38

19.25

19.44

0.19

资料来源:教育部,北京世经未来公司整理

1      2004年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情况

单位:元

地区

2003

2004

增长率(%

 

5772.58

5552.50

-3.81

北京市

15806.43

15809.95

0.02

天津市

8457.20

9022.49

6.68

河北省

2920.51

2922.77

0.08

山西省

4143.16

4363.12

5.31

内蒙古自治区

3253.28

3639.02

11.86

辽宁省

4044.05

4645.65

14.88

吉林省

3516.65

3301.59

-6.12

黑龙江省

4412.51

4205.30

-4.70

上海市

8971.22

9116.17

1.62

江苏省

4237.67

4517.11

6.59

浙江省

5824.74

6890.47

18.30

安徽省

3794.14

3730.98

-1.66

福建省

4365.44

5328.56

22.06

江西省

2679.07

2507.97

-6.39

山东省

3857.63

3371.59

-12.60

河南省

3910.30

3447.71

-11.83

湖北省

2827.45

2459.61

-13.01

湖南省

2727.70

2581.67

-5.35

广东省

10235.16

8581.48

-1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

4269.11

3844.28

-9.95

海南省

4012.67

3036.82

-24.32

重庆市

3691.92

3675.66

-0.44

四川省

2040.77

1946.30

-4.63

贵州省

3230.42

3288.05

1.78

云南省

6375.39

5279.76

-17.19

西藏自治区

12810.96

11401.97

-11.00

陕西省

3289.19

3285.14

-0.12

甘肃省

3619.62

4161.01

14.96

青海省

4893.76

5573.43

13.89

宁夏回族自治区

4370.37

5334.74

22.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396.79

2067.22

-13.75

资料来源:教育部,北京世经未来公司整理

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产业服务价格的方法

EE.              (一)完善高等教育服FF.              务供给体系

在高等教育服务市场中,高等教育服务价格主要是由高等教育服务供求关系形成的。过度抑制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不明智的,应采用有效性的途径来调节高等教育服务的供求矛盾。普通高校要扩大规模,早期必须投入大量的固定投资,这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但是单纯依靠国家的财力拉动高等教育服务的供给是有限的,还必须激活个人的那部分支付能力。从长远来看,随着普通高校硬件设施的逐渐配备大学生资助制度的逐步完善,扩大普通高校招生的思路是正确而有效的。

另一方面,应激活高职、民办高校的教育需求,解决需求制约型的高等教育服务供求矛盾。扩大这些高校所提供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主要应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主观上,高职、民办高校要不断实现自我完善,摆脱相对于普通高校一直处于二级市场的困境,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结合自身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客观上,国家和社会应更多地给予支持。这些高等教育机构在我国毕竟是新生事物,其发展和壮大首先必须依靠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创造有利因素,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提供一个与普通高校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样才能使这些高校与普通高校处于公平竞争、同步发展的状态,增强其对个体的吸引力,解决其生源不足的问题。建立双重结构的高等教育服务体系符合我国高校发展的长远趋势及世界潮流,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GG.              (二)推广和完善教育券体系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效率偏低,竞争不够,漠视求学者需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公立学校理所当然地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就容易忽视质量和效率。

教育券的内在机制的核心在于通过教育的选择来实现教育的竞争。这对于提高高校整体效率和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券体系在美国比较常见,政府把对公立学校直接补助的教育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位学生,学生凭券自主选择政府认可的任何一所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这样既可以发挥市场机制所具有的优势,确立求学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又不至于让高昂的学费成为人们进入高等学府的障碍。

但模式单一的教育券计划并不能带来人们想要达到的竞争,且会影响公平原则。政府要制订一系列的教育券模式,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统一体。如设立特别教育券以保护某些传统专业、某些高等院校(为了保持区域平衡)、贫困学生等。教育券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各高等院校的竞争以提高教育质量,因此通过建立质量监督制度和公布质量监督的评审结果来确保高质量是关键。教育券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教育公平,对于相当大的一部分贫困消费者而言,条件不平等的状况依然存在,在短期内只有通过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予以缓解。推行补助教育券的形式可将条件不平等所造成的障碍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虽然教育券是比较好的促进竞争兼顾公平的模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技术和实践上的很多难题,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还不大可能实行这种方式,然而根据国际经验,这将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趋势。

HH.              (三)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穷国办大教育,客观上要求教育投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为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参与办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明确指出,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看待社会力量办学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完善政策和法律体系。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用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来调整社会力量办学的关系,明确了民办教育的设立条件和教育平等的原则,增强了学校运行的透明度,方便了投资者寻求好的投资机会,客观上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就要制定鼓励投资办学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明确创办民办教育可以有合理的回报,对于社会力量用于举办教育的资金,应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优惠。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就要建立教育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集中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投入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等教育产业,推动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也为高等教育筹措资金。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使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高等教育产业。这必然推动高等教育服务供给规模的迅速扩大,从而在较大程度上缓解高等教育服务的供求矛盾。

第四章 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概况分析

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II.              (一)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地区性差异过大

我国不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差异较大,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市与农村,东部、中部与西部及沿海与内地之间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现象,仅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长期均衡发展,使教育机会均等难以实现,且也加剧了城乡差别,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校数量多、规模大、办学质量相对较高,经过多年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西部地区高校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高校人才流失严重,许多学校办学条件差,在短时间内难以根本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差异过大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比较大,加入WTO后,在短时期内各地区发展差异还有扩大的趋势。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地区分布极度不平衡,许多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很不协调。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高,但是万人中大学生数却不高;而湖北、河北和四川等地的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较低。湖北的经济总量不足广东的一半,普通高等学校的总体规模却超过广东;辽宁的经济总量仅及广东的一半,普通高等学校的总体规模却相当接近广东的规模。这两个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或者说是经济的发展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在近几年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我国西部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虽然也在扩展,但扩展的速度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和相对规模普遍偏小。

从普通高等教育的相对规模看,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的人均GDP和万人大学生数均高出其他地区,有明显的分段现象。扩招后,我国东部的浙江、山东等地区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和相对规模都进步较快,但黑龙江、甘肃等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总体规模和相对规模却进步不大。

JJ.              (二)高等教育资源组成不KK.              合理

教育人口多、教育资源少。教育资源的投入量远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且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投入比例不合理。在有些地区,如贵州、宁夏、西藏和青海,虽然多年来国家财力投入不断增加,但这四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主要是人力资源投入明显不足。

党政人员多,专任教师少。世界各高等学校平均职工与专任教师比为1:11:2观察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历年的统计数字,2002年这一比例达到1:0.9但距离国际平均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专业学科结构僵化、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重复过多,就业口径窄,新兴的、边缘学科发展缓慢,应用型的专业较少。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学非所用,工作时专业不对口;同时专业布点过多和同类专业重复设置造成了专业规模效益低,学校的办学效益下降,专业教学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困难,利于人才培养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

普通高等教育和其他形式高等教育比例失调。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主要指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比例失调主要表现在普通高校太多,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两者之间相互割裂,各成一体。学校专业重复设置,一些学校特别是成人高校规模偏小,条件较差。另一个问题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还没能形成与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时高等职业教育在与普通高校的沟通中,还没有创造出一整套与职教目标相匹配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缺乏自身的办学特色。

LL.              (三)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MM.              合理

教育资源的配置没能很好地体现以效益为主、兼顾公平的原则。国家对高等学校的经费拨款有多项,但比例最大的是对学校经常性费用的拨款。这项拨款主要根据是在校生和教职工人数,忽视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整体办学效益的好坏。学校大、人数多就可以争取到较多的拨款,也有理由申请更多的基建费用。所以,有的学校不顾自己的师资和设施条件以及社会的真实需求,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招生,导致专业重复设置、学校不适当的升格,甚至争先恐后地设立新的高等院校。这样做带来的是教育投资分散、教学质量低、规模效益差等不良后果,给优化高教结构造成新的困难。

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另一个不合理就是只看资源的静态价值,忽视资源的动态效果,资源的使用效益不高。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在配置观念上的主要问题是,就资源本身的价值与需求相比较,来决定把资源配备给哪个学校。一旦分配下去,资源就落户在一家、静止在一家,很少考虑怎样使资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更多的需求者服务。

二、优化高教资源配置的对策

NN.              (一)合理安排中央和地方两级办学、管理制度

在优化结构时,可以淡化高等教育的行政隶属关系,加强地方政府对所在地区高校的统筹规划与管理,有效地变条块分割为条块结合,充分发挥整个地区高校的潜力。地方政府要善于利用部属院校的优势,把这些学校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中去,把部属高校的优势凝聚成发展地方经济的力量,使地方经济在现有条件下获得更快的发展;部属高校也要转变观念,积极配合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使学校的工作和当地经济更有效的结合。这样既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又能使学校的实力不断壮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OO.              (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主要负责培养学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负责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或者说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服务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人才。从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教学体系看,前者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后者则是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只重视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忽略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和家长也有同样的倾向,这就造成了高教类型结构严重失调。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的表现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尽管近几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的会议、文件都反复强调,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把它列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规定今后高等教育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费投入、政策、措施以及思想认识未能相应跟进,加上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弱,类型结构严重失调的状况并未得到显著调整。长此以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会有增无减,短缺人才将继续短缺。这是持续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改变。同时切实加强专科层次高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的改进,真正办出高职教育特色来。

PP.              (三)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

首先要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获取规模效益。研究证明:经济学理论中规模经济论也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因此对一些规模效益差、浪费严重、办学质量和效益低下的高校要坚决予以合并。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在基础教育尚很困难的情况下,很难在短期内大量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使有限的资源和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提高办学质量,更好地培养人才。

其次在高校的地理分布上,实行均衡的中心城市办学和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适当倾斜的政策。这样既可以保证西部省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可以照顾到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并可防止高等教育过度发展的现象的出现。

QQ.              (四)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

近几年的扩招,给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当前要趁着有利形势因势利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使民办高等教育在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提高民族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公办高等教育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局面,甚至是形成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此,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拘一格的发展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教育发展初期,可以在大胆试验、实践基础上,逐步从政策、制度、法规上加以规范,使之健康成长。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认识到现阶段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逐渐转为买方市场,在这样的情形下,找准自己的位置,面向市场,为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有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在内涵上下功夫,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第二节 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状况

一、国外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经验

RR.              (一)科教园区模式

科教园区模式是科学、高等教育与工业结合的经济社会现象。科教园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斯坦福研究园和前苏联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70年代以后,各国建立起不类型的科教园区。据有关文献统计,世界各种类型的科教园区已达到500多个。它们作为高校、科研机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集结地,依靠智力资源开发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强烈影响,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除斯坦福研究园、剑桥科技园是在综合研究能力极强的大学基础上建立的以外,多数科教园区都是由若干个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组成,通过聚集效应提高高科技开发能力。

SS.              (二)公立学校私营模式

公立学校私营模式是在保持公立性质基础上,引入产业运作的模式。它被称作是90年代美国公立高等教育改革的最重要成果。主要包括特许学校和契约学校两种。公立高校私营化趋势在英国,俄罗斯和中国台湾等有所发展。

特许学校1991年起源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美国第一部特许学校法也在该州生效。至1998年底,美国特许学校数量已达1100多所,覆盖34个州,25个州政府通过了特许学校法。特许学校在管理上充分享受办学自主权,其主要是学校举办者(可以是教师、家长、社区人士或有关机构、团体)和州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签订合同学校在任命校长,聘请教师,经费使用,课程设置上有充分自主权。州地方政府照常向此类学校在校生拨付人头费,该费用不得归举办者所有,但有资料表明,学校达到合同规定的评估标准,举办者可以得到人头费15%的管理费用。契约学校是美国另一种私营化学校,私人管理公司可以和地方学区签约来经营学校,过去几年,高等教育选择公司、爱迪生公司、公共策略团体公司等都获得契约权来经营高校。

TT.              (三)依靠社会力量办高校模式。

近年来,英国高校积极依靠社会力量办学,主要途径是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与企业合作,建立科教园区,由一些企业和公司出钱创办,由具有高精尖技术的企业拿出钱来资助科研,其中剑桥大学的科教园区办得最为出色。

此外,寻找社会各种渠道的高等教育捐款也是有效途径。英国法律规定凡向教育慈善事业提供的捐款可以免税。因此,向学校捐款的私人、基金会和公司大有人在,既可以提高知名度,又可以免税。英国还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以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开放式大学就是适应这种要求的产物,并且办得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参加开放式大学的学生不必具备正规的入学资格,学生们可以自己掌握学习进程,逐步积累艺术、科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所需要的学分,学员们大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或家里通过电视、广播或函授等形式坚持业余学习。开放式大学的毕业文凭和学位效力与英国其它大学完全相同

UU.              (四)高校办公司模式

由高等教育经营商业公司是国外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要方式。澳大利亚全国36所公立大学中已有34所高校拥有自己的公司来销售各种科研成果,或通过国内外培训增加收入。1996年,由澳大利亚高校经营的大约50家商业性实体,其总收入高达2.8亿美元,1997年的收入达前三年总和的两倍。美国斯坦福大学以其身处硅谷的便利条件,每年从学校中孵化出数十家公司。加拿大阿尔伯大学中,有的教授拥有数家公司。不少国家高校在校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的公司或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参股参与公司管理。许多国家对教师和大学生创办公司给予保留职位和学籍或允许兼职以及资金资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二、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VV.              (一)转变观念,WW.              把高等教育当作产业来发展

我们要把高等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背景的凸现,高等教育的现代产业特征更加明显。强调高等教育的产业性,就是要进一步关注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把握高等教育市场导向,关心高等教育消费者的权益;就是要进一步树立效益观念,处理好公平与效益的关系,高等教育投入与产业的关系;就是要注重引入产业合理理念,促进高等教育组织方式、经营思想及发展机制的变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进一步突出高等教育在生产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中的基础地位,关注高等教育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注重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公立的高等教育,可采取分期分步推进的办法完成产业化之路的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化管理模式建立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将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产业,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全面竞争中的支柱产业,我国的高等教育将对经济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

XX.              (二)建立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运行机制

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由国家和各级政府以计划方式为主进行的,要建立起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运行机制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要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必须走市场化道路。高等教育产业市场是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主体,以高等教育服务为交易内容的市场,其供给者提供优质服务,受教育者按规定支付费用。高等教育产业市场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优胜劣汰,提高高校服务质量,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等教育产业化要求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是由市场调节方式进行,这是由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我们应该主动运用经济规律,时我们也要注意克服市场调节的缺陷,要通过国家适度干预,减少由市场调节所带来的盲目性等产生的消极作用。

YY.              (三)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市场调节方式进行,并不意味着政府没有任何事情可做,是要转变职能由直接办学和管理高等教育转向宏观调控管理,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为高等教育立法和执法;保护高等教育资源,维护高等教育主权,开展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对高等教育服务进行监督和引导,高等教育资格审批,整合破产高校的资源以及管理国有高等教育资产等。

ZZ.              (四)抓住发展留学的机遇。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每年至少有数十亿元资金流向国外的高等院校。我国已加入WTO我国各高校应扩大招收各国留学生来华留学,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推销本国或本校高等教育,吸引外国学生来华学习研究,以抢占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留学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升温,既有发展中国家的学子到发达国家留学,也有发达国家的学生到发展中国家来留学。据估计,外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经济带来110亿美元的收入。

我国各高等院校要抓住机遇,采取较好措施,包括:到海外举办展览会,试办专门学校,吸引海外留学生,在海外开设高中课程,开设汉语学习班,鼓励高校向海外输出科研成果等,向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针对留学生的签证简化手续等,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在海外设立高等教育中心,宣传和拓展海外留学生市场工作,另外,我国的高等教育应积极推进与海外高校联合办学或通过远程网络教育抢占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份额。因此,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各高等院校利用自己的无形资产,招收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AAA.              (五)支持民办高校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高等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办学体制的多样化。在创新制度下,国家要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方式配置教育资源,主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高等教育产业的生产活动。主动运用经济规律促进高等教育产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教育管理模式。政府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投入,但不一定要直接管理高校。高等教育的举办者、投资者、管理者、监督者都可以相互分离、彼此制约。

除部分特殊高等教育(如军事院校)之外,许多公办高校都可以尝试国有民办的体制改革,这种改革和体制创新可以使高校真正成为依法独立办学的教育产业实体,产生出巨大的办学活力,可以大量节省财政性高等教育投入,使政府有财力去调整教育结构,发展义务教育,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和资助贫困学生,调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行国有民办高等教育体制创新,还可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重要意义,还可以通过各高校之间的市场竞争,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

近几年来,民办高校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为满足我国国民接受高等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仍然受到相当的歧视,无法得到与公办高校一样的国民待遇。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比例相比仍然偏低。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等方面也有影响。其实,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往往是私立学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强。

第五章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第一节 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概况

一、民办高校发展概况

BBB.              (一)近年来民办教育发展概况

2003年,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73所,在校生81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04所,各类注册学生100.40人。民办普通高中2679所,在校生141.37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382所,在校生79.38人。民办普通初中3651所,在校生256.57人;民办职业初中53所,在校生2.28人。民办普通小学5676所,在校生274.93人。民办幼儿园5.55万所,在校生480.23万人。

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机构)共有7.85万所,在校生达1769.36万人,比上年增加352.96万人,增长24.92%。其中民办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28所,在校生139.75人(含独立学院学生);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87所,注册学生105.33人。民办普通高中2953所,在校生184.73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633所,在校生109.94人。民办普通初中4219所,在校生315.68人;民办职业初中24所,在校生1.49人。民办普通小学6047所,在校生328.32人。民办幼儿园6.22万所,在校生584.11万人。

CCC.              (二)2005年民办教育发展概况

截止2005620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51所,其中本科高校25所,专科高校226所。具体就各个省市而言的民办高校数量如下表所示:

1      2005全国各省市民办高校数量

省市

民办高校总数

本科高校

专科高校

北京

11

1

10

天津

1

0

1

河北

12

0

12

山西

5

0

5

内蒙

1

0

1

辽宁

10

1

9

吉林

4

1

3

黑龙江

6

1

5

上海

16

1

15

江苏

20

1

19

浙江

9

1

8

安徽

8

1

7

福建

15

1

14

江西

10

2

8

山东

20

2

18

河南

9

1

8

湖北

10

1

9

湖南

10

2

8

广东

23

2

21

广西

7

0

7

海南

3

0

3

重庆

6

0

6

四川

6

0

6

贵州

1

0

1

云南

6

0

6

陕西

15

5

10

甘肃

1

0

1

宁夏

4

1

3

新疆

2

0

2

合计

251

25

226

资料来源:中国高等教育网

截止2005715,根据教育部公布获批独立学院名全国目前共有独立学院293所,具体就各个省市而言的独立学院数量如下表所示:

1      2005全国各省市独立学院数量

省市

独立学院数量

省市

独立学院数量

北京

4

湖北

29

天津

8

湖南

15

河北

17

广东

9

山西

8

广西

9

辽宁

23

海南

1

吉林

11

重庆

6

黑龙江

9

四川

8

上海

4

贵州

8

江苏

26

云南

7

浙江

20

陕西

9

安徽

10

甘肃

5

福建

7

宁夏

1

江西

13

青海

1

山东

12

新疆

5

河南

8

合计

293

2004年同期的全国民办本科院校为9所,专科院校为205所。由此可见,2005年全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高校数量的增长速度为22.44%特别是本科院校发展尤其迅速,增长速度达到了177.78%

预计到2010年,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总数将发展到800多所,约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校生约占到四分之一。预计到2020年,民办高校数将达到1500所,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均达到普通高校总数的近一半,初步形成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各半的格局。

二、民办高等教育具有代表性省市分析:

DDD.              (一)北京: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质量管理

北京市将出台民办高校预警机制和评估制度。从2006年起,民办高校的管理机制、办学水平、专业设置和教学质量等相关信息将向社会公布,管理存在严重漏洞的学校将被处以红牌和黄牌警示。

在日前举行的2005北京民办教育国际论坛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线联平透露,民办教育作为北京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外,还将对民办教育的办学形式和学制进行多种探讨。他指出,北京的公办高校长期以来只注重学历教育、学校教育,对多样化教育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方面的技术培训还不够,民办高校应该改变只注重学历教育的模式,应该扬长避短,尝试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他透露,目前北京市正在制定和构思一些新的办学体制,诸如中职起点的二年制、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和初中起点的五年制教育模式。另外,还将针对一些无力继续生存下去的民办校实行退出机制。

据了解,由于民办学校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学校已经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但有些学校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多漏洞。为了让学生在选择民办校之前对学校有参考背景,北京市教委将委托社会上有权威的组织对民办校进行评价,每年在招生之前将学校的所有情况向社会公告。对于不过关的民办高校除了公示之外,还将以红牌和黄牌的形式警示。

被亮红牌的民办高校,北京市教委允许其退出民办教育,但在没有相关法规出台的前提下,因为涉及产权、学生利益等诸多问题,市教委将无权要求对方退出民办教育领域。但目前北京市正在构思退出机制的方案。

EEE.              (二)江苏:加强对民办高校的收费管理

江苏省物价局转发国家《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并结合江苏实际,明确了一系列新规定新规定从200551开始实施。

根据规定,民办学校学历教育学费按照补偿教育成本的原则并适当考虑合理回报的因素制定。江苏省民办学校现阶段的投资回报按实际投入资本一定比例计算。具体比例根据办学净收益提取事业发展基金后的余额确定,可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两个百分点。

在收费时间方面,民办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费和住宿费按学年收取,其他民办学校按学期收取。学校不得跨学年(期)收取。

关于退(转)学收费的规定。民办学校学生在一定期限内退(转)学,应按规定退费。按年度收费的学校,入学新生在3个月(含3个月)内因体检不合格退学的,退还全部学费、住宿费。学生自行退(转)学,就学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退还2/3学费、住宿费;超过3个月但在一学期(含一学期)以内的,退还一半学费、住宿费;超过一学期的,退学费、住宿费。按学期收费的学校,入学新生在3个月内因体检不合格退学的,退还全部学费、住宿费;学生自行退(转)学,就学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退还一半学费、住宿费;超过3个月的,退学费、住宿费。学生受校纪处分被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退还已收取的学费和住宿费。学生因病休学期间,交纳学费、住宿费。休学期满复读,按随读年级收费标准收取学费、住宿费。

民办学校对学历教育者除了收取学费、住宿费、代收代管性费用外,得收取其他费用。

这个新规定充分体现了江苏省加大对民办学校收费的管理,民办学校的收费也将越来越合理。

FFF.              (三)广东: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资金支持

广东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每年拨3000元设立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和奖励民办教育。

据悉,广东将民办教育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多形式、多层次办学。据统计,广东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9064所,专任教师11.9万人,民办教育的兴起开拓了教育投入的新渠道,吸纳社会资金达300亿元以上。

但是,目前广东省民办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对民办教育的认识还有偏差;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民办教育的规模还不够大且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民办学校办学不规范;部分民办学校存在比较明显的风险。

为此,广东省提出,要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大做强现有民办学校,并高起点发展新办学校。对已批准的民办学校,继续鼓励扶持,逐步通过督导评估,促使改善办学条件,并选择一批办学思想端正、有潜质的民办学校予以重点扶持,办成优质学校,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鼓励举办教育集团,形成系列,扩大规模,规范管理,做大做强,形成品牌。


第二节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一、民办高校扩张受限

200512举行的2005北京民办教育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官员警示,一度膨胀发展的民办高校,将停止继续扩张的步伐,民办高校如果一意孤行走规模发展之路,将可能血本无归。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民办高校规模趋于饱和,由于资源和环境制约,以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北京的民办高校无法继续沿着扩招和扩地的老路走下去。这位负责人还指出,今后对民办学校发展进行适度控制,民办高校的办学思路也要向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方向发展

尽管民办高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克服的问题与弊端,但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却更具有自身的优势。首先,民办高校可以在用人机制上更具灵活性,可以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根据学校的需要招聘或解聘教师这些优势,可以使民办高校不受现有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的约束,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挥。同时民办高校也可以利用自身办学机制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人、财、物、事的管理,加大力度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的改革实施,并且改革过程中,广采博纳中外优秀的教育经验,借鉴公立学校已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从学制、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实践与创新。

二、民办高校从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

200512月,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学超在北京民办职业培训发展座谈会上表示,北京民办高校将逐步从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在高考招生中,高职招生计划将进一步向民办高校倾斜,招生比例将占2/3

耿学超介绍,随着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将不断扩大,目前已有的培训机构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北京将进一步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实施重点专业及重点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维修、饭店服务与管理等10个现代化标志性专业,民办高校向职业教育的转型已成为必然。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将民办职业教育作为新形势下扩大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完善鼓励和支持兴办民办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把已有的民办职业学校做大做强;同时,引导社会资金新建一批职业学校。该负责人指出,要鼓励支持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和集团化办学,鼓励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积极举办职业教育,鼓励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继续举办中等职业教育,鼓励民办职业学校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积极引进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拓展民办职业教育资源。

在工作中,要注重分类指导,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地方,要进一步扩大资源,壮大整体,做强个体,培育一批骨干示范学校;发展相对薄弱的地方,要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兴办一批民办职业学校,鼓励东部地区和城市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兴办职业学校或捐资助学。

支持民办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做到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毕业生就业服务市场,积极为社会培养急需、适用的人才。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改革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由管理学校向经营学校转变,既注重教育规律,又合理运用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使学校发展更具生机与活力。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实行选修制、弹性学制和分层次组织教学,学习期限更加灵活、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内容更加实用,促进职业教育供给的多样性,适应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重视发挥民办职业学校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大胆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办学路子,积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办学机制。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还指出,进一步加强对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领导,要把民办职业学校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和城乡建设规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民办职业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招生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环境,为民办职业学校引资办学牵线搭桥。

对民办学校的建设要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优先审批一批具备条件的民办职业学校,帮助民办职业学校解决好招生困难的问题,特别是要帮助解决好民办职业学校跨省招生的困难,把民办职业学校的招生纳入招生计划,克服通过中介招生的弊病。同时,帮助解决好民办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实习的问题。

依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认真研究民办职业教育问题,坚持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在招生、学校评估、国家职业教育扶持项目安排等方面要将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平等对待。支持民办学校面向社会自主招聘教职工,鼓励能胜任教育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者到民办职校任教。

促进民办职业学校不断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学,诚信办学。抓紧建立健全民办职业教育的评估、督导、检查体系和制度,通过加强对民办职业学校的考核评估,引导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创立品牌,促进民办职业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三、民办高校产权需合理规划

《民办教育促进法》自200391实施以来,办法草案的部分政策目前已落实。北京民办教育协会负责人透露,目前部分民办学校在人才引进的职称评定和户口问题已得到解决。2004年本市财政首次拨专款800元奖励民办学校,2005年这一专项资金将达到1000万元。

但目前民办高校的产权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的权利义务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合理规划。

民办高校的产权主体主要指学校法人、举办者、管理者和教职工。产权的核心是所有权,所以应首先明确各产权主体所有权。学校法人所有权包括投资者的初始投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获得的增值部分,具体的权能有: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部分财产的占有权能;对属于学校法人的物的使用权能;对办学所得的一部分享有的收益权能;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可以对学校财产进行事实和法律上的处分权能。举办者的权能包括:参与学校董事会的权利;在董事会中享有表达权和投票权,召集董事会的提议权以及对学校事务的监督权等;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的收益权。学校办学者拥有《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管理权。学校教职工拥有的对学校事务的监督权以及其他规定中与财产相关的报酬权等。在产权制度中,应通过法律对产权主体的上述权能进行强制性保护,禁止非法限制和剥夺。

民办高校财产归属权的具体界定,应以充分发挥产权的效率与约束功能为原则。其中,举办者(投资者)投入民办高校的财产归举办者所有;国家直接、间接投入所形成的校产及增值部分归国家所有,在学校存续期间高校法人享有使用权;受赠资产在学校存续期间归学校所有,并依法行使管理和使用权。值得强调的是,投资者将财产投入到学校法人后,其原本拥有的所有权即转化成股权,投资者的收益权就是享有股息。对投资人原始投入所产生的增值,可采取按股东持股比例进行股权摊分。因股权摊分可带来股本基数扩大,投资人从而可多获得股息和保障股权比例相对稳定,但不取得增值股权的最终所有权。因为,只有规定股权不可抽逃和增值股权不可转让及套现,才能既保证教育资金的稳定和办学积累继续用于学校发展,又保护了投资者的合理收益。另外,对没有投资主体直接投入,是通过滚动发展的民办高校,其财产权归属应是学校集体所有制,可通过学校教育工会制定章程,规定办学收益及学校产权的分配方案。

在剩余财产的最终归属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投资者的原始投入及校产增值的最终归属问题。为了鼓励教育投资和保护私有财产,应允许学校在终止清算并有剩余财产的情况下返还投资者的原始投资。至于不包括国家优惠政策形成的增值校产的最终归属,因股东不享有增值股权的最终所有权,在学校终止清算后也不能转让和套现增值股权,所以,该增值校产不归属于投资者,为社会公有或设立为公益信托财产继续用于发展教育。

合理规范我国民办高校的产权,仅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且应坚持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及收益与风险、权利与责任匹配的对称原则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民办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而才能健康稳定发展。

第六章 职业教育发展

第一节 职业教育办学概况

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统计

2003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共有学校1.47万所,比上年减少1137所。招生515.75万人,比上年增加42.21万人;在校生1256.73万人,比上年增加65.92万人。

全国职业高中0.58万所,比上年减少0.06万所;招生197.26万人,比上年增加9.9万人;在校生455.76万人,比上年增加27.63人;毕业生112.67万人,比上年减少8.94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25.79万人,比上年减少1.48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59.39%比上年增长5.89个百分点。

全国技工学校2970所,比上年减少105所;招生数91.64万人,比上年增加18.31万人;在校生193.14万人,比上年增加40.15人;毕业生47.31万人,比上年减少0.17人。技工学校教职工20.22万人,比上年减少0.1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5.30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

2004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共有学校14454所,比上年减少228所。招生566.2万人,比上年增加50.45万人;在校生1409.24万人,比上年增加152.51万人。

全国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047所,比上年减少18所;招生203.84万人,比上年增加19.96万人;在校生554.47万人,比上年增加52.1万人;毕业生140.58万人,比上年减少7.87人。教职工33.28万人,比上年减少1.42人。专任教师19.71万人,比上年减少0.15万人。

全国职业高中5781所,比上年减少43所;招生212.66万人,比上年增加15.4万人;在校生516.92万人,比上年增加61.16人;毕业生125.56万人,比上年增加12.89人。职业高中教职工37.72万人,比上年增加1.39人;专任教师27.06万人,比上年增加1.27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63.77%比上年增长4.38个百分点。

全国技工学校2884所,比上年减少86;招生数109.7万人,比上年增加18.06万人;在校生234.5万人,比上年增加41.36人;毕业生53.5万人,比上年增加8.24人。技工学校教职工20.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6.5万人。

二、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需求巨大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建立了以地方统筹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完善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了6000多万名毕业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总共达14亿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持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2000年为85.4%2001年为88.6%2002年为94.6%2003年为95.3%2004年为95.4%。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也在逐年提高,2003年为56%2004年达到61%2005年增长到62%2006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将达到212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1.3%

职业教育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据调查,我国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每年需要新增几十万人,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30从业人员,医疗护理人员每年需要新增15人。据预测,202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调整为253045城市化率将达到57.5%。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园林、商业、交通旅游、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国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GGG.              (一)加大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

中国教育部20051116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把政府十一五期间计划对职业教育投入的100亿元用于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再就业培训等工程中。100亿元具体而言,将用于四大工程四项计划中。

四大工程四个计划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措施,四大工程即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四个计划实施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中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

HHH.              (二)加大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

20051028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省市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该决定从9大方面、30个具体措施上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规定,具体而言,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该规定从政策上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支持,也充分体现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因此,我国职业教育面临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机制和模式,它是经济发展对职业类人才需求的反映,时也是健全我国教育体系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全国开办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招生规模和在校生数量都在迅速扩大,可以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为:

(一)政策落实到位职教深入人心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和宣传,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几年来自身的不断发展,广大考生和家长已开始认同高等职业教育。

(二)就业竞争加剧用人观念转变:前几年,社会上重学历轻能力现象非常严重,导致片面追求高学历,轻视动手能力。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正好可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动手能力强的高职毕业生受到市场追捧和青睐。

(三)专业设置合理按需培养人才高职教育已经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目标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可以做到围绕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专业需求设课程,很多课程都是考生的兴趣所在。同时按照岗位需要培养人才,强调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强,毕业后即可上岗,因此受用人单位欢迎的程度越来越高。

(四)毕业学习深造推荐考试升本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15%的优秀高职毕业生经过推荐考试可进入本科院校学习,这就为部分偶然高考失利的考生开辟了另一条免于复读,走向本科的途径。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强,就业压力的增大,高等职业教育以其自身的优势会吸引更多的市场需求,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有着旺盛的需求,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就赋予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空间。

其次,近年来市场和就业的压力使学生对升学的选择和择业变得更为现实,技工的缺乏和职教紧缺专业学生的高就业率,将吸引更多的学生到职业院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

第三,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大大扩展了,发展职业教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国农民和农民子女渴望能够致富,大量农民工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必须推进城市职业教育向农村开放,依托城市职业学校反哺农村与农民。

这些因素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二、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尽管2005年职业教育取得很大的突破,但还远远达不到满意的地步。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偏见依然严重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办职业学校多头管理、统筹乏力、效益低下、不利益部门互相掣肘的固有弊端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学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密切,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仍有较大脱节;教学机制和培养模式比较封闭单一等深层次矛盾也不是靠一纸文件和行政命令能够解决的。

特别是中职大幅度扩招后有可能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更需要高度关注,如在规模发展上如何加强政府的调控与统筹,处理好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的招生关系;扩招压力增大与现有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如何切实发挥各级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打破部门界限,加强对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的统筹与协调;在东西部地区中职、高职联合培养人才方面如何制定有效的、可操作的措施;如何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任务等。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任务

III.              (一)合理调整教育结构

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要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在高中教育阶段,要坚持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高等教育阶段,要相对稳定普通大学招生规模,重点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2010年,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要扩大高级技工、技师培养规模。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今后五年,我们要实施四大工程包括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城市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这四大工程将惠及千家万户,要认真组织实施,务必取得成效。

JJJ.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发展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时要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加强规划和协调管理,办好一批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院校。要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要推动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企业是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企业集团或行业组织发展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可由企业单独办、企业联办,也可校企联办。鼓励和扶持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总之,思想要更解放一点,路子要更宽一点,机制要更活一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KKK.              (三)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

要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教学内容要注重学以致用。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要加快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职业教育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应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从教育体制上搭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互联互通的桥梁,搞好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为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成才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职业院校教师工作是重要的光荣的。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的制度,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鼓励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

LLL.              (四)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今后,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农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也是我国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搞好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制订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计划。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注重多样化、灵活性和实用性。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都要扩大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充分利用广播电大、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方式,发展面向农村青年的职业教育。要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每个县(市)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职业教育中心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强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继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同时,做好在乡务农青年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第三节 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影响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因素

政策环境还不够理想民办教育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政策市场。目前民办高职在很多方面还不是公办高职的对手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计划招生体制下,只要公办高校、高职扩招,民办高校生源就会相对减少。因此说,民办高职的招生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环境。例如近年来北京等地民办高职发展迅速,规模扩大,这与地方教育部门实施的减少公办高职招生,为民办高职提供发展空间的政策导向有直接关系。总而言之,虽然民办教育的外部生存环境在不断改善,但仍有一些需要正视的问题:比如国家乃至地区的某些管理政策缺乏稳定性与连贯性;一些鼓励、扶持政策缺乏配套措施或实施方案;民办职业院校呈现生源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等。

由于没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办学,部分民办职业院校存在严重的短视行为:有的是盲目扩大规模,导致教育质量低下;有的在竞争中采用不正当手段,透支民办教育的信誉;还有的是资金短缺,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凡此种种,都会影响到长远发展。另外,民办高职与公办普教、高教、成教乃至职教内部,在相互衔接、双向流动等方面仍有许多短路之处。从人才培养方面看,有的民办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还不能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滞后,还有的表现为轻理论知识与人文素质,使学生发展后劲匮乏。

当前,各级政府应把扶持民办职教发展的措施列入职教总体发展规划中统筹安排。对民办高职而言,要善于协调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统筹好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二、理想的制度安排

民办高职要想获得更多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源,关键在于推进制度创新。民办教育体制的出现,本身就是个创新。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这一创新将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的根本在理念,关键在制度。另一方面,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教育的公益性要求民办教育必须有一定的形式,要体现社会性而非私利性,所以当前的民办教育制度也要进一步向这个理想的模式靠拢。明确的目标向就是建立利于获取更多资源的开放性现代学校制度。在产权与决策体制层面,要克服向私有企业模式转化的自我封闭倾向,要建立利于政府监督与社会资本进入的开放性制度,使产权结构日趋社会化,从而取信于政府赢得支持,取资于社会获得资本。因为打造一流的民办职业院校,有赖于更多的社会资源整合进入。

对我国民办职业院校来说,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着眼点应放在利于社会资本的进入与参与,实现董事会与校长负责制的分立决策体制与规范运作机制。在内部管理机制层面,应变集权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创设各种鼓励教师、职工、内部组织发挥各自最大作用的激励机制,集民智民力办民事,充分发挥民办优势,以制度激发内部活力,为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学习制度层面,要通过改革入学考试方式、学分互认、弹性学制等多项措施,在不同层次、不类型的教育之间构建立交桥、直通车,形成互融共通的新型学习制度,满足终身学习社会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职的产学合作有了长足进展,但不足在于深度互动不够。一些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面上,学生实习实际教学目标未能得到实施;一些订单式教育流于形式,其实际功效更多地还是体现在对外宣传、公关上。深化产学合作,关键在于增进企业参与的深度,增强互动的广度,扩大合作的领域,提高合作质量。同时要着眼于建立双赢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使合作双方都有所收益。

高校所应具有的培养人才、传播文化、服务社会的三项功能对民办职业院校来说尚有欠缺。不少院校只局限于培养职业人才,忽略了在传播职业文化、以技能服务社会的功能。即使培养职业人才这一主要任务,也多限于学历性质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数量少,质量也不高。其实民办高职应密切结合市场需要,积极开展产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服务,寻求多路并进,探索综合性、产业化的发展新模式,扩大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开辟广阔的新天地。

第七章 重点地区和企业分析

第一节 北京高等教育

一、北京高等教育概况统计

根据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2005年北京共有高等教育单位343个,从业人数12.81万人,资产总计706.13万元。

近几年北京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结构进一步改善。高等教育体系继续完善。2005年末,北京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 79 所,比上年增加5所,比2000年末增加20所。全年招收本专科学生15.6万人,本专科在校生达到53.7万人,毕业学生11.7万人。全市共有51所普通高校和115个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在学研究生达到16.5人。本专科在校生与在学研究生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25.4万人和10.1人。民办学校数达到517所,在校生31万人,毕业生5万人。

北京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十五期间,R&D经费支出累计达到1343.9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2.1。全市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7400个,拥有科技活动人员34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1.2倍和30.3%。全市专利申请量与批准量分别为2.3项和1项。十五期间,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累计分别达到8.4项和4项,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1.3倍和77.8%。全市签订技术合同3.8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489.6亿元。十五期间,技术合同签订项目数与成交总额累计分别达到15.6项和1592.2亿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71%2.8倍。

二、北京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北京教育主动走出去开展合作,招揽生源。从2000年到2004年,北京连续年组织北京地区高校赴境外举办教育展,进行招生宣传活动,分别到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和欧洲、澳洲、北欧、拉丁美洲宣传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寻找合作伙伴,在当地引起轰动效应。

北京继续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2005突破4万人,2008年扩大到8人以上。一路领跑的北京教育还有许多全国第一。北京成为全国最大的研究生教育基地,在校生人数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居全国之首。北京每万人中高、中、初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居全国前列。北京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全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起北京教育又进入一个领跑的新阶段,这一新概念叫首都教育首都教育是与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功能地位相匹配的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以集成区域教育资源为优势以优质、协调、开放、创新为特色的教育。


第二节 上海高等教育

一、上海高等教育概况统计

2005年,上海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4%。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701项。专利授权量1.26万件,比上年增长18.6%。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年内有602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获得认定,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占89.4%。企业创新活力增强。至年末,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555项,其中70%的项目已实现产业化,累计新增产值2497亿元。技术交易日趋活跃。全年共鉴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3.03项,比上年增长10.8%;合同金额231.73亿元,增长35%

2005年末,上海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学生44.26万人,比上年增长6.5%。全年招收本科、专科学生13.18万人,增长0.9%;招收研究生2.77万人,比上年增长9.3%

二、上海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上海高校建设体现了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建设、与城市支柱产业发展衔接的新特色。

22X”布局将形成“22x”布局:第一个2”是形成南北两个以复旦、交大为核心的高校集聚地,即杨浦大学城和闵行紫竹科学园区。第二个2”是形成东西两个采取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建设相结合的大学园区,即松江大学园区和南汇科教园区。“x”是建设若干个与产业联系密切的特色高校,如在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建设二工大新校区,在安亭国际汽车城配套建设同济汽车学院等。

从市区向郊外突围高校大大拓展了办学空间,提高了优质教育的辐射力 时,在布局结构调整中,高校向园区集聚,也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集约化和共享度。在松江大学园区和南汇科教园区,集聚高校纷纷推出各自的品牌课程,以供其他高校学生跨校选课。

特色高校建新校区纷纷投身产业开发区,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优势。上海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新校区加盟松江大学园区;整体搬迁至张江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则在积极勾画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新路。中医药大学入驻张江高科技园区,园区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研究、产业居国内同一领域前沿,学校将与园区内的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合作,探索中医药与现代高科技的融合,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促进中医药发展的突破和创新。此外,配合上海建设航运中心的目标上海海运学院将迁建海港新城。

上海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提升了高等教育为城市发展服务的能级。积极建设中的杨浦大学城,将汇聚 10所左右高校,作为龙头的复旦大学就近扩建, 2005年在校生规模达到 4人。通过扩建、兼并、重组等方式,杨浦大学城将覆盖杨浦全区,形成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互动打造集科技教育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智力人群为一体的都市硅谷。同样,建设中的闵行紫竹科学园区也是大手笔2005年,以交大、华东师大为主体的大学园区建成,交大在此构筑起电子信息、生命、医学、能源、新材料等一批学科平台;通过 5 8年建设,科技园区将吸纳国内外名校入驻、吸引院士和著名教授入教、吸引大批相关产业的企业入园,瞄准新兴高科技产业领域,构建高层次产学研体系


第三节 陕西高等教育

一、陕西高等教育概况统计

2005年陕西教育事业继续蓬勃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快速增长。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72所,成人高校21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30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90 余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由九五末的24.77万人增加到66.69万人,增长了169.2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九五末的12.2%提高到2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全省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46.67万人,已就业40.7万人,平均就业率达到87.2%居全国前列。2005全省招收研究生2.07万人,在学研究生5.84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25%17.03%。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2所(含民办学校),共招收本专科学生20.89万人,在校学生66.6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55%14.21%

2005陕西省地方经登记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533项。在重大科技成果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16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93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141项,居国内先进水平的58项。

2005陕西省产学研共建开发机构和经济实体15,参加产学研人数1.96余人。产学研达成合作项目110项,其中重大项目10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8.91亿元。

二、陕西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各级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全省现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教育机构)4447所,在校人数超过100人;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5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30所,在校生22.4人。民办高职学院从九五末的5所增加到10所;新增民办本科院校5所,占全国27所民办本科院校的近五分之一在全国12所万人以上民办高校中就有6所在陕西;其中3人以上规模的学校陕西有2所。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社会影响来看,陕西都是当之无愧的民办高教大省。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万人以上学校数、本科院校数、学校占地面积、馆藏图书量等五个方面均居全国第一,截至2004年,民办高校校园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图书791册,固定资产47亿元,成为陕西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

教育的双边和多边交流与合作有了新的发展。2005年底,几十所高校与欧美、亚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陕西省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达5000人次。外国留学生人数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一直稳定在2000人以上。全省各类学校聘请外籍专家、外籍教师3600人次。全省共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1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0个。


第四节 民办高校——西京学院

一、学校概况

西京学院前身西京职业学院是在199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民办西京大学(筹)的基础上成立的。

学院不断加大对办学条件的投入和建设;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快内部改革,通过教学质量年创优评差教学质量量化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院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各项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例如,学院档案馆建设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AAA认证,这是目前陕西省第二家,也是陕西省普通高校中惟一获此认证的。

学院下设工程技术系、国际商学系、人艺外语系三个系和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语人文学院、财经学院四个学院;开设了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等学科门类的24个高职专业;形成了工学、管理学等重点学科门类和数控技术、汽车运用工程、供用电技术、楼宇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经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旅游宾馆管理、工艺美术等重点专业。具有以工科为主的办学特色。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58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174人,高职比为42.29%;博士11人,硕士125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77%另有在读研究生33人,充分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建有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各类实验室62个,建成了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实验中心、语音中心、实训中心,建立校外实训基地82余个。近两年相继开展了各类技能、职业资格培训达130余种,使6089学生取得了相关的技能证书。

学院组建有艺术团、体育代表队及各类学生社团67个,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参加省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辩论、书画艺术展、文艺演出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学院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近年来,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16部,取得了初步成果。

学院坚持开展三全就业管理(全员参与就业推荐,全过程指导就业,全方位实现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连续多年走在陕西省高校前列。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3.79%2004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4%

学院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人事管理上,实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在干部使用上,实行岗位聘任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在分配制度上,实行结构工资,酬劳挂钩,重奖有突出贡献者,重罚严重失职者;在部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任务、责权明确,推诿、扯皮;在经营管理上,以盈利为目的,全部投资及融资都用于教学和建设;在后勤管理上,全部实行社会化服务。

学院被评为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诚信招生示范学校2002年中国十佳民办院校

二、办学经验

西京学院摒弃民办大学发展上一贯奉行的租房招生——逐年积累——滚动发展的传统模式,把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大胆引入民办大学的校园建设中,创出一条自有资金+规模化贷款,硬件先行的发展道路。

20003月,经上级批准,学校正式成立党委,任万钧担任了校党委书记。同5月,教育部授权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西京职业学院,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大专文凭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110月,西京学院提出了再用三五年时间,在校生达到两万人,学校具有颁发本科文凭资格,经过710年,校内办起研究生院或研修院,努力向国内一流民办大学奋进的发展目标。随后紧锣密鼓地又在西安南郊征地1000亩,以争先创优的精神,仅用160天时间,16平方米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就奇迹般地崛起在长安申店乡何家营所在的神禾塬上,实现了当年征地、当年基建、当年招收新生过万人的既定目标。至此,东、南两个校区总投资接近6亿元,在校生18000人,教职工人数达1200多人。

2002年春,学校被评为中国十大万人著名民办高校,校长任万钧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民办教育家称号。西京学院2002年秋季招生再次呈现爆满态势,经校方研究采取严格控制措施,在校生稳定在两万人左右。西京学院的主要办学经验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管理创新。为了解除民办大学扩招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性与随机性,西京学院将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看板管理,注入民办高校的软件建设中,在学生扩招中创造了师资先备管理先行的成功经验,即依据学校硬件建设,采取了有计划扩招、有控制扩招的总方针。为了确保新生入学后的有效管理,学校提前一年从应届毕业生中预留优秀生,另招部分本科生、硕士生作为下年扩招新生的辅导员,并对其进行训练和培养。当新生入学报到分班后,他们便能肩负起辅导员的职责。

为了适应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特点,西京学院在校务管理方面借鉴企业必须以销售为龙头的定律,实行了推荐-招生、教学-实践、后勤-安全、筹资-基建的一条龙管理模式,推荐-招生为龙头的模式,即把民办高校的主导产品”——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的推荐就业工作当做龙头来抓。这无疑是西京学院年年生源爆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奥秘所在。

第二点:用人模式创新。民办院校之间的竞争、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的竞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不断吸纳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加盟,1998年初至今,西京学院先后从社会各个领域为西京学院引进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的到来及合理的调配使用,仅使该校在管理、教学领域形成一幅多姿多彩的景象,且把学校的各项工作一步步推向深入。

西京学院的留校生与一般选聘人员相比较,具有热爱母校、熟悉校情等特点和优势,西京学院把从留校生中发现、培训优秀的管理人才、后备教学人才作为选择所需人才的重要渠道。近几年,该校留校生累计已达到200余名,占全体教职工总数的1/6左右,日益成为教学管理的支柱型人才队伍。为了面向社会广纳人才,西京学院实行了广纳四海贤才,英雄不论出处的方针。看文凭,但不唯文凭,更看重真才实学,更注重综合能力。目前招聘的这类人才中,少已挑起了关键部门中层领导的重担,成为西京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顶梁柱。

第三点:实施创新教育。为了实施创新教育,狠抓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西京学院紧追科技发展步伐,断开设创新科目与专业,新开了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电子商务、物业管理等专业,并不断加强实践环节。

为了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时间与空间,西京学院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创新教育专题活动。在建校阶段西京学院多次组织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学校基建的总体规划设计。学校礼仪队10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2000年西安国际书画交流展开幕式大型活动,受到了海内外嘉宾与主办单位的高度评价。

三、发展状况

200539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西京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普通高校,并更名为西京学院。面对升本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西京学院努力建立起一套具有自己特点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管理文化,逐步形成一种西京精神西京形象西京特色从现在起通过几代、几十代人持续不断地努力,争取把未来的西京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名牌大学。

2005319,受中宣部、教育部推荐,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对学院办学成果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了专题报道。

目前,学院占地1624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43.1%被评为西安市绿色大学;教学仪器设备6183.25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2.61册,电子图书30册,各种期刊729种;校园各类体育设施完备;建有设备先进的校电视台、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系统;教学楼和学生公寓、食堂条件优越,各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校内教研基地和近百个实验室,其规模和设备档次堪称一流;学院图书馆建设在陕西省高职高专系统评估中名列第一名;开设48个本、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生3.3人。学院聘请20名著名专家、教授为学院的特聘教授和学科带头人,558专职教师,组建26个教研室及研究所,使整个教学充满活力。

2005年西京学院本科在陕西省招生专业包括艺术设计、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市场营销这七个专业,共招生500人;西京学院高职(专科)在陕西省招生共35个专业,招生1760人;西京学院单招(三校生)在陕西省招生共8个专业,招生140人;西京学院五年制大专在陕西省招生共8个专业,招生310人。

20054月底,当年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达到了85%其中数控技术、汽车运用工程、电子商务、旅游宾馆管理、物流管理等较热门的专业,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

西京学院任万钧院长荣获2005陕西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十大经济新锐人物、十大最具价值管理人提名西京学院荣获2005陕西十大优秀管理企业(团队)提名

第八章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状况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概况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高等教育属于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为高等教育的学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一、服务的指向。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外部功能的指向。向着教育功能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不仅为一定社会培养统治人才,且更为重要的是还肩负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多重使命。

第三、内部功能指向。高等教育内部功能的指向就是培养人。专科教育是培养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职业技能,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能胜任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本科教育是培养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能独立担负与专业有关的实际工作和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对知识领域的拓宽与加深,并着重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担负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在本门学科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我国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如果从学习的方式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全日制高等教育与业余高等教育。从教育的性质来划分,高等教育的类型则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形成一致性的认识。从层次来说包括了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横向结构,一般指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设置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教育部的资料,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具体结构体系如下表所示:

1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现状

普通教育

成人教育

其他类型

岗位培训继续教育

1.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班、硕士、博士)

1.广播电视大学

1.军队院校

1.专业证书班

2.职工高等学校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职业资格培训

2.大学和学院(学士、本科、第二学士)

3.农民高等学校

3.学历文凭考试试点民办学校

4.管理干部学院

4.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技术培训

3.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

5.教育学院

5.普通高等学校预科班、自考助学班

6.独立函授学院

6.宗教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短训班、进修班、访问学者出国考察进修

4.大学分校、大专班

7.普通高等学校附设函授部、夜大学、成人脱产班

7.外国留学生学校

资料来源:教育部

高等教育阶段国家教育权体现在:高等学校的设立与审批

第一,高等学校的设立应该符合国家教育的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以营利为目的。

第二,设立高等学校,除了应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学校所应具备的条件外,要求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应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的规模。

第三,设立高等学校必须有高等学校的章程并与申办报告、可行性论证材料一同提交给审批机关。

第四,设立高等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保障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第二,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保证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经费逐步增长。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

第三,高等教育收取的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与使用,其他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挪用。

第四,高等学校依法建立财务制度,依法接受监督。

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的指导与管理。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内部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规定确立。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

1985年来,我国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已基本建立起中央统一领导,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和管理的体制,也就是说,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中央规定基本学制,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校人员编制标准,教师资格,教职工的基本工资标准等。省,市,自治区政府则有权确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编制本地区的教育计划,选定教材和审编教材,确定教师职务,限额和工资水平。市乡镇又分别对基础教育的不方面负有责任。就隶属关系而言,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之间存在着上下级的关系,时作为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厅,教育局等,隶属于同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体现了从属制。

建国以来我国学校内部实行的领导体制可归为三种类型:即委员会制,一长制和党委领导制。

委员会制是集体领导制,它的特点是通过会议进行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没有决策权,主要起到召集者的作用。这种体制由于无人负责,许多事情往往是议而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所以效率低下。解放初期的校务委员会制和文革中的革命委员会制属于这种体制。

一长制:具体表现为校长负责制,它的特点是责任制和内行领导,因此工作效率比较高,但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制度,一长制也有可能出现个人独断专横。解放后出现的校长责任制(19521957年),在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31966年),校长负责(1985年至今),就属于这种体制。

党委领导制:是另一种形式的委员会制,它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都需要会议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党的领导是集体领导,在表决问题时,书记和其他委员一样,是委员会中的平等一员。不过,党委领导制与一般委员会制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它强调党的领导,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有几个时期使用这种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理顺党政关系,职责没有统一,因此工作效率也不好。解放后出现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81963年),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1985年),就属于这种体制。

一长制和委员会制各有优缺点,一长制的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行动迅速,效率较高,强调责任制和内行领导。缺点是:个人学识,能力有限,决策可能会有误区,且容易产生独断专横。委员会制的优缺点正好倒过来,即优点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问题考虑同到。缺点是:权力分散,责任不明,行动迟缓,效率不高。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演变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层次主要是指中央、地方和学校之间的管理关系。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体制中央简政放权,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决策权和对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统筹权,给地方以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有利于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高等教育。

从学校层面看,《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根据我国国情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管理模式,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的最显著特点。

我国的高教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央政府委托各大行政区统一管理。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逐步形成了中央政府各部门和省级政府分别投资举办和直接管理的体制。每一所高校都有明确的隶属关系,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省属高校。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行业分别成立部、委、局、办,这些中央部门在负责发展各行业的企业、事业的同时,还举办和管理高校(有的部委还管理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科研机构、文化单位。与此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分别举办和管理省属的高校,还有一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少数专门学院,是由地市和省厅局举办和管理的。由于投资举办和管理自成体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按各自的需要形成封闭系统。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

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与生俱来的弊病,与此相联系,形成了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更快的发展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而在19581960年期间以及在文革中间,曾两次将中央部门的学校下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试图解决条块分割的弊病,但因为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中央各部门分管各行业主要企业事业的职能没有改变,最后仍然恢复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一直到80年代初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只是把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作为主要目标90年代初,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中央各部门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改革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任务再一次被提出来并获得了基本条件。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的核心是权力的分配,即集权和分权的交替出现。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经济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上限于高校隶属关系的调整,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的框框,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往往是放了又收,收了又放,反反复复,这种演变或转化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转化,给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改革开放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高教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趋势是强调不断分权。就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而言,理顺党政关系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在我国不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最后定位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所经历的管理权力下放,主要是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基本没有涉及中央、地方向高校放权,也未涉及学校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

第九章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丰富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予了以下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变化;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强调各国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使之能被国际社会承认和接受;它同时强调空间上的开放性,要求各国都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既能在国外办学又能容纳外国在本土办学;它强调国际教育资源的公用性,要求各国能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它还强调各国的高等教育要不断改革,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上主动调整并适应交往和发展,正如UNESCO2001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人会的主题所宣示的,各国要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学会共存

二、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的水平,加速了人才的培养。我国与17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机构和区域组织有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一些国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多边组织建立了高层工作磋商机制。截止2005年,我国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标准获得了国际社会公认。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人才外流的日趋严重。从1978年我国恢复对外派遣留学人员以来,在派遣出去的人员当中,只有不到二分之一的人员回国工作。人才外流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收入、科研设备以及工作条件的差距等。此外,目前国内的人事制度和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人不满这些制度而使自己应有的才能无法发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信仰危机的出现。

第二,从边缘到中心的依附关系与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不平等。依附论学者认为:世界政治经济是一个体系,它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组成的,西方发达国家处于这一体系的核心,欠发达国家则处在边陲地带,从中心到边缘,经济、政治关系的不平等导致了依附关系的产生。依附论观点所揭示的这种依附关系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过程当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处于中心地位,它们主宰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高等教育则处于边缘的位置,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中,往往受到依附关系的影响,造成了交流过程中的偏差和不平等现象。

第三,低重心教育发展模式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面临的财政困难。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人口的压力,中国教育实行的是低重心教育发展模式,主要以普及教育为主,时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稳步地发展高等教育。我国政府用于教育事业的财政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很低,用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就更加有限。从而经费的限制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带来一定制约。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显著,中国高等教育要迎难而上。而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作为高等教育一线机构的高等院校和各种科研机构,其发挥的能力是直接而有效的,因此从它们的角度看,也应积极制定计划和政策,努力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具体阐述为:

(一)增设国际教育课程,注重国际知识教育

国际教育课程是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我国的重点大学应当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国际知识又拥有国际眼光和爱国情感的综合型人才。只有理解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自己。一些重点院校,应该尽快开设国际理解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平教育、终身教育和环境教育课程。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争创世界一流的大学,既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又要培养他们的国际情感,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成为国际型人才。

(二)加强高校国际交流机构的建设和国际交流人才的培养

高等院校国际交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对促进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学术性会更强,信息交流的内容、范围以及速度也将更大、更快、更广,这就要求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交流机构必须实现由以往单一行政管理的模式到管理与学术相结合的综合模式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和锻炼出拥有良好的国际交往能力、兼学术与管理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

(三)加强对外汉语教育,培养双语人才

通过加强英语和其他外语教学,使高校学生成为能够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双语人才,在国际交流当中,促进不文化的相互沟通。同时也可与外国大学,特别是对汉语兴趣较浓、华侨多的国家的大学合作办学。

这样来加强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的交流合作,使汉语的普及度提高,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奠定较好的基础。

(四)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对外留学生的招生、管理和教学工作

随着国外来华留学生的日益增多,我国高校应积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不层面地改善教学管理工作。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强调教学为主,逐渐达到法制化和规范化,时也应该采取更多措施,鼓励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向世界展示中国积极对外开放的状态。


第二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划分标准

高校扩招的主要目的应该说就是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大众化几乎得到通用的一个标准就是15%的毛入学率。在我国,这一标准不仅得到了大多教研究者的赞同,而且也在政府制定政策过程中得到体现。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目标15%15%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15%准的来源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当时,马丁·特罗在研究总结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数篇论文,构建了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框架。特罗阐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依次向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过渡的趋势,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量化指如精英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大众化阶段在15%50%普及化阶段在50%以上。

特罗认为,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不只是获得了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在观念上,高等教育从特权转变为一种权利;在功能上,高等教育由培养社会精英转变为培养社会中各种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等;课程由侧重学术和专业,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转变为更加灵活的模块化;在教学形式与师生关系方面,由学年制、必修制转变为学分制,师徒关系转变为讲授为主、辅以辅导的师生关系;学生由住校不间断学习变为可以走读学习;学校由千人规模变为教万人规模,学校与社会的界限由清晰变为模糊;学校领导与决策由精英群体变为受民主政治程序制约,及学生、校友、政治派别的影响等;学术标准由共同的高标准变为多样化;入学选拔由考试成绩、英才成就引进了非学术标准;学校内部管理者由学术人员、高级教授控制变为专业管理者,并有初级工作人员和学生参与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15%并不是大众化的一个客观标准,至少不是唯一标准。对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虽然我国在2005年的毛入学率达到21%但仅仅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水平,并不能说明在质上达到大众化的水平。因此,能简单地判断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完全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二、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的认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势头已经趋缓,尽管如此,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规模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大致趋势为:

MMM.              (一)高等教育必须有多样化格局

推进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必须有一个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格局。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要启示。从英美的经验来看,最优秀的大学的规模扩张是有限的,但它们起着引领方向的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州立大学、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如北大、清华等规模扩张并不大,但一般普通院校办学规模则急剧膨胀。目前,在公立院校经过几年的扩招达到一定的规模水平以后,应该对民办高校的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要创造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制度环境。在招生、收费等各个方面,公办、民办学校等应统筹考虑,其区别在于办学层次不同,而不能以办学主体确定。

NNN.              (二)要兼顾教育公平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差别,使广大农村的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城市适龄青年的受高等教育水平。同时,我国还存在着地域发展的严重不平衡。1998年以来所实行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原中央部门管理的310所院校,有187所陆续划归地方,这些学校又大都建立在东中部,高校资源区域间分布失衡进一步加剧。有较多高校的发达地区,其招生指标远远大于欠发达地区,西部面临着高等教育资源少和尖子生源外流的双重矛盾,机会不均等使地区之间的差异在拉大。在东部发达城市,北京、上海等地2003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50%以上,按照特罗理论,已经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但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毛如学率还很低,2002年全国平均是15%,而甘肃只有11%。我国人口的60%以上在农村,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主要是农村适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这样一个国情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绝不仅仅是一个15%毛入学率能一概而论的。

如果农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能达到一定标准,就不能说我们完成了大众化。大众化过程中要兼顾教育公平,要以提高农村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基点,走共同富裕之路。

OOO.              (三)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既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出发,也要考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这方面,印度曾经有过教训、当年印度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主要是文理科、特别是在文科方面的发展,造成了知识失业的状况。从我国扩招以来的发展来看,传统专业的扩招比较明显,因为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比较好,但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一些专业上,尤其是一些新兴专业发展还不够充分。加强就业市场前期调查和后期指导应该成为高校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成为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时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行业性人才积压。要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政策上、待遇上进行具体的研究,寻求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防止由于高等教育人群的日益庞大,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导致失业率增高、社会失序等问题。

PPP.              (四)应该对高校进行新的分类

进行新的分类主要是按办学层次分类和按是否具有盈利性分类。对我国来说,目前应该从法律上把盈利性学校和非盈利性学校进行区分。美国1000多所私立高校是非盈利性的,但是还有7000多所中学后教育机构是盈利性的,这些通常是职业训练的项目,学校明确按照企业运行,盈利就纳税。

这对我国是很大的启示。目前我国公办高校是非盈利的,但民办高校却打着非盈利的牌子,实际上是盈利的,因为如果不盈利就只能关门,这实际上造成了很大的混乱。民办和私立高校在申请办学时就应该明确学校的性质,然后审批机构、政府管理都不相同,而且明确告诉学生所接受的是哪种类型的教育。这样,高校性质的区别主要是盈利和非盈利,淡化公办、民办的区别,新生录取分数线、收费标准等都应该以办学层次、办学性质等来划定,而不能以公办、民办或私立来区别,这样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大众化进程。

第十章 高等教育投融资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现状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生均教育经费较低

自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以来,国家财政和社会各个方面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总量是在不断增加。但生均教育经费却在下降。据统计,中国高等教育的经费1990年为109.3亿元,2001年为1020.3亿元,增长了8.33;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投入1990年为0.5亿元,2001年为379.6亿元,增长了758倍。但是由于2000年后在校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更快,所以生均教育经费在下滑,具体数据如表9所示

1      1998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支出情况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支出

6775.19

7201.24

7309.58

6816.23

6177.96

5772.58

5552.50

资料来源:各年教育统计年鉴

1    1998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支出情况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2000年以前,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支持每年都以一定的速度略有增长,2000年之后,则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的幅度比较大。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也大大低于其他国家。如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生均经费6775元人民币,1997年澳大利亚、日本、瑞士、美国的高等教育生均经费分别为11240美元,18914美元、16376美元、14846美元。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我国的教育经费,GNP的比重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以占世界1%教育经费负担着占世界20%的教育对象。

二、奖学金、助学贷款的覆盖面不够

奖学金、助学贷款是国家直接资助学生的两种基本方式。在国外,一些国家直接资助的学生人数比,澳大利亚为43%、荷兰为95%、英国为82%、美国为30%50%。在中国,这两种资助方式所涉及的范围都很小,学生获奖难、贷款也很难。

如国家奖学金全国每年2亿元,发放给4.5万名学生。按照2003年的在校生人数计算,获奖面仅为0.24%

19997月国家教委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国办发[199958)文件,为保证规定的有效实施,1999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对助学贷款的内涵和适用范围作了明确。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类。国家助学贷款由国家财政给予50%贴息,适用于我国境内(合港、澳、台地区)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只能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是各金融机构发放的、财政不贴息的商业性贷款,适用于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包括全日制高中、大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或者学生的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可以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杂费、生活费,还可以用于其他与学习有关的费用。

虽然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均已开办,但因为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尚未建立,加之助学贷款担保难以落实,金融机构信贷风险难以转嫁,开办助学贷款积极性不高,真正能从中受益的高校学生并不多。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统计,截至2000年底各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余额约为16亿元,20046月已实际发放贷款52亿元,享受贷款的学生大约有83人。这样享受贷款的大学生人数,只占2004年在校学生人数的4.15%

针对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046月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教育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操作机制、风险防范等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自这个新政策、新机制实施以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局面发生了显著变化,20046月到2005年底的一年半时间里,新增资助金额和资助人数均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

三、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不够合理

高等教育收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做法。但中国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收费水平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收费水平与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不协调,按照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收费的标准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计算,中国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占城市家庭年收入的21.5%占农村家庭年收入的48.9%。在美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收费,占人均收入的10%日本供养一个大学生所需费用,占家庭收入的15%澳大利亚1998年高等学校的学费约为普通家庭收入的10%

四、对高等教育投资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

高等教育投资和其他投资活动一样,有收益、也有风险。目前,我们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有一定认识,但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还缺乏认识。

其表现在:一是国家对社会资本投资教育回报的规定比较含糊。如《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社会资本投资教育只能从办学结余中取得报酬,而不是从办学收入中取得报酬,这就加大了社会资本投资教育的风险。二是对学生的就业薪金过于乐观,没有考虑学生投资教育的就业风险。如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学生毕业后即开始偿还贷款,而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未必就能马上找到工作。


第二节 信贷资金需求分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对高等教育在量的发展和质的提高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再考虑现实的需求,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面临着的一个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高峰,普通高中规模正在加快发展虽然现在的高考录取率在经过了历史性跨越之后,已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很多地区已经达到 60%以上,甚至 70%。但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这样的高考录取率水平,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将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中国老百姓一贯重视教育,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对于孩子上大学的需求更加迫切

另外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且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同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是现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一方面,人民群众盼望教育尽快达到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的国情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水平都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乃至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形势要求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但加快发展又将面临教育经费投入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巨大困难。

具体而言,信贷资金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资金需求

建设资金的需求是高校对银行的最主要需求。高校扩招带来了教学、生活设施的严重不足,使得各高校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教师住宅楼的建设,以及购置科研设备等。这些教育设施建设耗资大,回收期长,单靠学校的财力无法承担,各级政府的投入又相当有限,只有依靠银行贷款解决。

据统计,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为75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约86亿元,仅占全部投资额的11.45%,而另外大部分建设资金均需要学校通过自筹和金融机构贷款来解决。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为8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6%其中财政拨款约92亿元,仅比上年增长了6.98%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下降为10.3%,需高校自行解决的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对银行信贷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二、助学贷款

由于收入水平差别较大,许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无力支付越来越高的学费,对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便成为高校学费收入的重要保证。

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2005年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将增加到1600万人所有,到2010年将增加到2300万人左右。

根据我国官方统计数据,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中的20%为无力付费的贫困学生,助学贷款供需之间的差距可见一斑。为保障贷款银行的利益,20046月《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随着相关政策制度及各方面条件的逐步成熟,助学贷款将成为我国银行业越来越重要的资产业务。

三、其他资金需求

流动资金需求:由于高校财政拨款不到位,造成的高校短期内为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需求,如购置低值易耗的办公用品、教学用品等。

科研经费需求:高校的科研经费一般情况下应该由财政专项拨款和高校自筹来解决,当拨款不及时或自筹不到位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可通过搭桥的方式提供信贷支持,当财政拨款或自筹资金到位后即可归还贷款。而当高校的科研项目成功后即可转让或创利时,银行也可通过发放项目贷款向高校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节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机制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投资高等教育的制度

国家财政作为高等教育投融资的主渠道,其为主不仅体现在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数量上是主要的,且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要具有示范作用、吸引作用、疏通作用和激励作用。示范作用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给地方、企业、个人以及境外资本投资中国高等教育指明方向;吸引作用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能提高地方、企业、个人、境外资本投资中国高等教育的信心和兴趣;疏通作用在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与投资高等教育的社会资本相互补充;激励作用是指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还要用于奖励那些对高等教育投资作出贡献的个人与团体。

第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在时间上要早于社会资本、在增长速度上要快于社会资本、在比例上要大于社会资本、在覆盖范围上要广于社会资本、在回报上要迟于社会资本。

第三,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体现公平性、协调性、补充性和适度性。公平性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实现对每一个公民来说高等教育机会是均等的;协调性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避免过度教育教育不足;补充性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应该是弥补和补充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不足;适度性是指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要量力而行。

总之,为主不是要求国家独立承担高等教育投资及其风险,也不是要求一个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一定要达到世界某一国家的某一水平,是要求国家在高等教育投资中发挥杠杆作用、体现中国的特色、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

二、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是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的重点。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实施的关键是合理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开发高等教育学费贷款市场和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因为,只有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合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才可以顺利实施。而受教育者交付学费的资金来源,一般来自学生家庭过去收入的积累,或者是将来大学毕业后就业所取得的薪金。如果是后者,则必须通过借款完成大学学业。借款完成学业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有一定的风险。为了确保债权人能够按期收回贷款本息,国家应确保债务人在大学毕业后能够获得一份适当的工作、其薪金足以偿还学费贷款的本息或其工作符合减免贷款的条件。

制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决定与影响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教育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模型主要有:高等教育服务费定价法、高等教育成本定价法、居民历史收入定价法、历史收益加未来收益定价法等。高等教育服务费定价法要根据学生在高等学校接受各种服务所需费用,按照高等教育费用分担的原则来确定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

开发高等教育学费贷款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必须开发高等教育学费贷款市场,以满足一部分贫困学生和希望尽早自立的学生的需要。开发中国的学费贷款市场,仅能够解决贫困学生上学的问题和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且对促进中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投资保障体系是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高等教育收费和高等教育学费贷款的产物。为了降低高等教育投资和金融机构学费贷款的风险,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保证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国家应该建立高等教育投资保障体系。按照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建立高等教育投资保障体系应该包括:设立学费贷款担保基金、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和设立私人投资高等教育奖励基金。

设立高等教育学费贷款担保基金,目的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开发高等教育学费贷款的信心,吸引信贷资本投资高等教育,促进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有收益有付出的原则,设立高等教育学费贷款担保基金所需资金,应由高等教育投资的受益者提供。高等教育投资的受益者包括直接受益者和间接受益者,其主要有:国家、高等学校、贷款银行、企业和其他纳税人。因此,高等教育学费贷款担保基金的来源,既应该有国家财政的投入,也应该有高等学校的投入、贷款银行的投入、企业的投入和其他纳税人的投入;其投入的方式可以是入股,也可以是捐赠。

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以保证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降低学生及其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风险。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不是国家保证每一位大学生毕业后都有一份工作,这个不现实也不可能。而是要建立招生与就业信息披露制度,避免盲目投资高等教育的现象,避免出现总体上高层次人才缺乏,在结构上存在人才培养过剩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保障措施的主要内容:一是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招生要有预警机制。二是国家对学生报考高等学校和就业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三是建立学生就业再教育工程,对暂时不能就业的学生允许其通过再教育学习转换专业,最终实现就业。四是鼓励大学生成为新一代创业者。

第十一章 高等教育产业机会与风险总结

第一节 金融行业介入高等教育的机会分析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为金融机构带来的机遇

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为金融供给提供了可能性。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被作为一种福利性事业看待,以国家拨款的公立高校为主。随着多种教育形式的出现,作为非福利教育的各种高等教育形式已成了市场的直接参与者,民办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有些企业正在积极寻求教育投资,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提高储蓄水平用于子女将来的教育,这些都为银行之类的金融机构参与教育产业提供了很大现实性。对银行而言,由于其经营资金的中介特征,其经营效益是在存款和贷款的不断运作中实现的。在消费、投资无热点,银行不良贷款难以化解的经济背景下,银行介入教育产业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教育消费的巨大需求带来的教育储蓄等资金能够有效满足解决银行内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银行可以把吸收的教育资金贷款给投资办学者,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后的经费紧缺问题,时也可以贷款给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如果运作合理,这些都是很优良的贷款,从而使银行的经营实力进一步壮大。另一方面,金融支持教育产业化更有利于树立起金融的社会形象,扩大金融机构的知名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金融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已显示出生产和消费的特征,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也要以市场规律和产业观念广开渠道。高等教育产业的投资风险一般要比企业投资风险低,各种融资方式应逐步对高等教育产业放开。银行介入高等教育产业,仅为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取得社会效益,且还可分散银行本身的风险,拓展业务空间并取得自身效益。

二、高等教育产业对金融服务的内在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发展高等教育产业时难免会遇到资金匮乏的现实问题。由于高等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并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服务的,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组织与管理,原则上应能充分发挥市场对高等教育投资进行积极引导和灵活调节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投资的收益为受教育者个人和社会所共享,从利益与责任分配原则来看,应由受教育者和国家财政共同承担。所以,对高等教育体制的投资,既要发挥个人、企业单位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时也应发挥政府对其投资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教育与金融结合,充分利用金融手段,融通社会和教育系统内部资金,使资源配置最优化,仅有着内在的需要,且有着外在的可能。1988年,国家教委就提出建立教育金融机构的设想。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通教育资金,支持校办产业、高新科技企业以及勤工俭学的发展,开展教育储蓄和助学金等业务。20051115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印发[2005]182文件,规定享受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优惠政策的范围是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在校学生,其在就读全日制高中(中专)、大专和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三个阶段中,每个学习阶段可分别享受一次2元教育储蓄的免税和利率优惠,即每人至多可以享受三次优惠这既肯定了教育与金融结合的必要性,又指出了教育与金融结合的内容。


第二节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分析

一、风险总体分析

QQQ.              (一)负债办学加大风险系数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必须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为支持,扩大招生规模需要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投资。事实已经证明,一个国家的政府财力投入对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作用非常大,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教资金的政府财政性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长期以来不3%,低于1995年世界平均水平4.9%,也低于1995年的发展中国家的3.9%且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据教育部20051231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5987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仅为2.79%

许多学校为了加快发展步伐,尽快改善办学条件,纷纷进行新校区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少者数千万多者数亿元。甚至十多亿元,这对于高校来说等于一项巨大的经济负担。巨额的银行负债和学校赤字,成为高校健康运转和良性发展的较大风险和危机,也对还贷能力造成很大影响。

RRR.              (二)非稳定性政策风险

高校规模持续增长,学费的正常收入,国家的拨款是高校巨额货款的主要支撑。如果政策发生变化将对学校的贷款和还款产生重要影响。高等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府制定的调整高等教育领域的社会问题和利益关系的公共政策,其中价值选择是高等教育政策基本价值特征之一。

由于我国自1999年之后,已经连续6年进行了大幅度扩招,社会的承受力、学校的贷款压力、政府财政压力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招生政策、贷款政策、土地政策、收费政策等不可避免地进行了调整,但这些政策的调整,对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正常还款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民办高校投资风险分析

SSS.              (一)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的制度政策性风险

民办教育法规与相关投资法规的不完善和外部环境不良是政策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我国的民办教育法规仍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此会引发投资的政策性风险。

民办高等学校的产权关系不明晰,产权直接与出资办学诸方面的权益相关联,产权不明晰是影响和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其最大弊端是不利于资产的积累。民办高等学校是由办学者出资筹建的,学校的全部资产应归办学者所有,但在我国与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给予承认,这既为各地制定具体政策留下政策空间,也使得各地在执行中扩大了自由裁定权,无形中增加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

但单纯回避并不能消除举办者在产权问题上的疑虑,也不符合新宪法修正案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立法精神。同时,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高等学校的产权在学校存续期间不得分配、转让、担保或抵押,办学收益不能用于其他投资,这样会使学校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规定中投资者的投入只有在民办高等学校面临破产被解散时,清偿学生的学杂费、教职员工工资和其他债务后才能返还,使投资教育的退出成本极高,这些都使得教育投资的资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差,一旦办学失败,投资者就要承担所有的经济损失。

TTT.              (二)与公办高校不UUU.              平等竞争的风险

民办高等学校与公办高等学校的同业竞争的不公平性。民办高等学校面向市场办学,必须遵循价格规律、竞争规律,办学市场的定位、营销策略和来自公立高等学校与其他民办高等学校的竞争都将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对于竞争风险可以从市场需求风险和市场同业竞争风险两个层面考虑。按照现代经济理论,上学接受教育也存在机会成本,学生期待在毕业后能有更丰厚的收入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公办高等学校因为多年的积累,毕业生相对更容易找到较好的工作。根据《北京娱乐信报》200510月的调查统计,虽然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公办学校,但是平均工资较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毕业后的工作质量方面,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无法和公办高校的毕业生竞争,两者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就目前民办高等学校的情况看,民办高等学校举办者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望达到什么样的办学目标决定者、管理者是否会把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地位,是否重视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高素质的教育水平取决于教师的高素质,能否拥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专职教师队伍对办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民办高等学校特色是否突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办学特色上做文章,办学特色则是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表现。民办学校只有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修建一流的校舍,购置一流的设备聘用一流的学校管理专家管理学校和一流的教师从事教学,从而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才能赢得市场,投资才能得到回报。

时,与公办学校相比,公办学校收费较低,政府还拨付办学经费,民办学校还多了一个市场风险的调节因素,假若民办高等学校只顾赢利,而不注意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很有可能失去生源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VVV.              (三)民办高等教育的资金成本风险

民办高等学校的投资者投入成本巨大,并且很大一部分是被学校基础建设、设备、工资、日常开支等固定项目占据,现金变现能力差。尽管总体上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呈多元化,但就每所学校来说,其经费来源则显得单一,能否开拓多元化的资金渠道,获得稳定的办学经费,将对民办高等学校产生很大影响。

从资金成本风险来看,目前民办高等学校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自有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资本市场。自有资金受外部条件如利率市场、汇率市场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程度较小,但单纯依靠自有资金的投入也就意味着风险成本完全由投资者自己承担,一旦办学失败,投资者所受的损失会很大。银行信贷目前仍然是我国投资的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融资来说,利用银行信贷的力度还很小,我国实行的是有弹性的固定——浮动利率制度,利率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信贷风险虽然很小,但民办高等学校必须考虑偿还贷款期限的风险,一旦不能按期偿还,由此产生的债务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学校的信誉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资本市场融资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直接融资方式,通过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整合教育资本,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聚集。对于民办高等学校来说,利用资本运营手段来筹集资金,是解决目前多数学校办学资金不足、扩大学校办学规模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资本市场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市场,目前我国还不允许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公司直接上市,也没有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分,况且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偏低,更有可能增加民办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风险性。

WWW.              (四)民办高等教育的资金收益风险

民办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获取收益,这样才能逐步收回投资,并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没有国家财政补助,大部分依靠收取学费。因此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期望投入以后,当年就能产生回报。总是要送出第一届毕业生以后,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回报需要周期,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者来说,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投资教育不宜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决心。

从投资运营方式来看,对于民办高等学校来说,学费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采取什么样的收费模式也就对民办高等学校的运营产生不的风险压力。目前大致可以划分出三类学费运作形式:一是按学年逐期收取学费,二是收取高额储备金举办学校,三是既收取学费,又收取一定储备金的学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基尼系数较高,已经达到了预警区域,近几年,随着学费的不断上涨,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都出现了贫困生群体,高等学校的学费上涨空间已经有限,奖、贷、助学金的启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费问题。民办高校出于竞争生源的需要,学费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学费上涨有限的情况下,许多民办高校或是以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张来取得边际效益,或是减少教学经费投入,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这样造成质量下降、生源减少、学校难以为继的局面,大大增加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


第三节 对银行介入高等教育行业的建议

一、提供风险资本发展高校高科技产业

高校发展高科技产业具有以下优势:高等学校是知识密集区,是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集聚地,有丰厚的无形资产资源。加之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高校企业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天然优势。高校是我国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无形资产的重要来源,形成高校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技术项目资源优势。高校科技人员相对稳定,具有长期开发和深入研究的优势。高校利用自己的科技人员和现有研究成果,具有科技开发成本较低的优势。然而由于高科技项目通常是资金密集型投资项目,初始资本需求量大,学校有限的资金因使用分散,降低了其使用效率,又加剧了学校的资金缺乏。因此,资金不足是制约高校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引入风险资本介入高教领域,主要是介入高校产业中的高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将风险资本引入高校科技产业不仅可以缓解高科技产业对初期资本的大量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还可以有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因而建议建立风险专项资金,以风险基金会或风险投资公司的形式,定向扶持高校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所扶持的高校企业,帮助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同时各高校也应对其核心骨干企业进行改造,建立健全与之适应的企业机制,为获得风险基金的支持打好基础。现有的对该资金进行管理的部门也可相应地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风险投资公司,集资金管理与资金筹集为一身,有助于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也为高校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开辟资金来源。

据悉,十五期间,北京市高校所办企业共完成销售总收入1369亿元,利润达67亿元,平均每年实现利润13.4亿元。十五期间,通过集成资源,实施产学研合作工程,北京高校所办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据统计,2004年年底,北京地区共有45所高校办企业417家,从业人员超过3.6万人,总资产达559亿元。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北京还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区,这些大学科技园区目前已成为北京高校释放科技能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主阵地。据统计,北京目前共有大学科技园14家,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在孵企业1500家,从业人员超过万人。另外,2002年开始,北京市教委等部门还联合启动了彩虹工程项目,推动郊区工业发展。3年间,共有25所大学、科研院所和160多家京郊工业企业参与,103个项目与20多所首都高校成功对接,累计为工业企业增加收入近4000万元。

注意点:高校高科技企业是一个很好的介入项目,但银行必须加强对该企业的审批核查工作,需要有专业人员确定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而不是一个资本转移的空壳,因为高科技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投入又非常巨大,在选择企业时候应慎之又慎。

二、提供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市场经济常用的一种融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金融手段,主要用于大型基础项目。项目融资的基本程序是投资开发商以自己的信用向银行取得贷款,并加上自己必要的开发资本,购建设备、房屋,然后整体交付或租赁给项目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在营运期间以营运收入向投资人支付使用费,投资人以其收入向银行偿还贷款本息。

现在一些省市的大学城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大学城在政府主导下由开发商统一开发建设,建成后整体长期固定租赁给大学,大学以其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使用费,使用若干年后,大学城的基础设施既可能转让给高校,也可能继续租赁,这种融资方式解决了大学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省去了大学基建管理环节,使学校可以集中精力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大学城内的后勤资源、公用设施能在校际之间共享,是实现高等教育短期高速发展的有效方式。

注意点:目前一些大学城的建设质量受到置疑,时还贷情况也不理想。其实就大学城这个项目本身而言,是一个比较优良的授信项目,但具体高校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如盲目追求面积,陕西的西部大学城占地4平方公里;辽宁大学城占地5.434平方公里;已开工的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占地1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43平方公里;南京宣布投入50亿元巨资,打造全国最大的仙林大学城,其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这样大的规模给将来的还贷付息造成很大困难,2004年时初步估计,东方大学城总负债约为22亿元(其中工程欠款约13亿元,银行贷款6.6亿元,其他欠款2.1亿元)。为避免其他大学城也出现类似问题,银行在贷款给高校或开发商的时候应该做好资信的评估工作,一旦项目质量出现问题,仅银行的贷款回收受到阻碍,且银行的公众形象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三、向高校师生提供中间业务服务

与高校合作,向高校师生提供相关的中间业务的金融服务,并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是金融介入高校的最一般形式,也是相对风险最小的形式。比如针对高校学生发行校园片,并通过银校联网收取学杂费,目前已成为高校收费的主流。这种方式对银行来说至少有二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学校给银行以丰厚的回报,并成为银行的稳定收入来源之一;二是为银行发展业务提供了许多支持,使银行的代发工资、代收各种费用等业务也得以成倍增长;三是扩大了银行在高校中的影响。此外,银行也可以尝试针对高校师生的特点,为高校师生提供新的金融服务,比如目前较新的信用卡服务,在高校中就有比较广阔的市场。

注意点:由于高校中间服务这个方面银行介入的风险小,收益十分稳定,因此,各个银行之间的竞争就十分激烈。要想能取得高校师生的认可,就需要在相同的价格前提下,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取胜。

四、为高校提供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既是政府助学工程,又是一种金融方式,是金融支持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高校的助学贷款已开展了多年,国家有关部门也大力支持助学贷款业务,财政给予贴息,但商业银行开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高,惜贷现象非常严重。这是由于商业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后,具有发放政策性贷款的义务,助学贷款是具有一定的政策性、风险性的无担保信用贷款,贷款风险完全由银行承担。这就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改进对助学贷款的管理,使之成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风险和损失。例如,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各类不情况的贫困生采取不的借款上限、还款期限的贷款,并对未能及时还债者实行恶意逃债、尚无还款能力等不级别信贷管理。还可以通过设计提前还贷、利随本清、分次偿还、等额偿还、收入固定比例偿还等多种还款方式,并对从事国家稀缺行业,特别服务等实行减免,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注意点:为高校提供助学贷款可以与提供中间服务同时进行,这样与高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银行在高校长期稳定的发展。

五、为民办高校提供资金支持

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并且在将来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民办高校起步较晚,且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一批民办高校已经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在社会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能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帮助,时金融机构自身也能分享到部分利益。

注意点: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对民办高校的资金支持需要更多的准备工作。例如,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提高投资决策水平。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相关教育领域的知识和对投资领域的深刻研究,既要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和投资时机,又要研究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研究办学成本、运营策略,做到决策科学,减少投资风险。


第四节 高等教育信贷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高校教育信贷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为要注意甄别高校客户对比一般工商企业客户的特殊之处,并在风险控制工作中体现出来。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行业管理:比较一般工商客户,高校的自主经营性较差,其主管部门对其每年的招生计划、自费生所占比率、收入提留比率均有明确的限制,约束性更强。

业务内容:比较一般工商客户,高校所从事的领域关系国计民生,具有公益性质,并以提供服务为主。

财务制度:一般工商客户执行《企业财务制度》,高校执行财政部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使学校的财务管理办法与一般的企业明显不。高校的财务制度本身不很健全和规范,属于一种过渡性的财务规则,时高校由于其公益性又缺乏市场环境的规范和约束,使得高校在财务上存在着一定的的随意性行为。

高校与一般工商客户在行业管理、业务内容、财务制度等方面的区别决定了我们在进行高校客户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时,即要结合和参照一般工商客户的信贷分析方法,又要采取有别于一般工商客户的分析内容和方法。


第五节  助学贷款的风险控制措施

20046月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助学贷款现行管理模式进行了完善,具体为:

1.新规定延长了学生贷款的还款年限。改变目前自学生毕业之日起开始偿还本金、4年内还清的做法,实行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12年内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的做法。

2.经办银行的确定采用新方式。经办国家助学贷款的银行原来由国家指定商业银行办理,以后将改为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各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经办银行。

3.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鼓励银行积极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具体比例在招投标时确定。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每所普通高校承担的部分与该校毕业学生的还款情况挂钩。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管理。财政部门每年将应承担的资金及时足额安排预算;各普通高校承担的资金,按照普通高校隶属关系和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在每年向普通高校返还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费收入时,由财政部门直接拨给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在确认经办银行年度贷款实际发放额后,将风险补偿资金统一支付给经办银行。

4.加强贷后跟踪管理。对普通高校实行借款总额包干办法。普通高校每年的借款总额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学生)、研究生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总数20%的比例、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计算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以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对借款学生的信息管理,对借款学生的基本信息、贷款和还款情况等及时进行记录,加强对借款学生的贷后跟踪管理,接受经办银行对借款学生有关信息的查询;并将经办银行提供的违约借款学生名单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

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借款学生将受到更为严格的还款约束: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姓名及公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按隶属关系提供给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经办银行将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借款学生毕业时,学校应在组织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后,方可为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手续,并将其贷款情况载入学生个人档案;积极配合经办银行催收贷款,负责在1年内向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学生第一次就业的有效联系地址;学生没有就业的,提供其家庭的有效联系地址。

应该说,《若干意见》对于促进助学贷款良性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尤其是风险补偿机制的提出和建立,对于保障贷款银行资产安全、提高放贷积极性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若干意见》对于规范我国个人信用环境、降低借款人违约风险以及通过落实担保降低信贷风险方面并没有实质动作,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助学贷款业务时,需要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以控制信贷风险:

1.在助学贷款投标阶段,应全面深入测算开办助学贷款可给银行带来的预期收益和损失,合理确定风险补偿金比率,能将助学贷款视为国家政策性贷款,宜无序竞争。

2.高度重视助学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工作,这是把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对象是个特殊的群体,贷款风险也具有特殊性,为此贷款银行应做到:一是在贷款审查阶段应注重借款人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审查;二是毕业离校前应前签还款确认书;三是对工作单位和就业状况进行积极跟踪,一旦出现违约应立即采取积极的催收措施。

3.加强联络,积极与学生本人、家庭、用人单位、教育部门、银行业等多方面保持沟通,使联络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深入化,推进助学贷款信息归集和共享工作,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4.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银行权益。首先,银行业务在与借款人签借款合同同时应向借款人强调其法律责任,明示借款人提供虚假信息将承担的法律责任,借款人违约银行有权采取法律手段实现债权;次,业务人员在与借款人签定合同和还款确认书时应向借款人强调按照合同约定,银行有权在不通知借款人的情况下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借款人的违约信息;第三,对蓄意逃费银行债务的借款人,银行应采取诉讼手段实现债权,并利用胜诉案例进行广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