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项目_商业计划书免费下载

 

 

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


目   录

第1章              项目概述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承办单位              1

1.3项目地理位置              1

1.4项目建设内容              1

1.5主要经济指标              2

1.6项目编制依据              2

第2章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5

第3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7

3.1              中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状况              8

3.1.1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流通环节的市场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8

3.1.2              城市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变化促使食品需求向安全绿色方向发展              11

3.1.3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传统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发展滞后              12

3.1.4              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与行业发展              14

3.2              北京市农副产品流通情况及市场分析              17

3.2.1              农副产品的生产向生态、安全和品牌转变              17

3.2.2              北京农副产品的消费状况              18

3.2.3              北京市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25

3.2.4              都市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的改革目标              32

3.3              项目的政策背景              33

3.4.1              绿色安全农副产品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33

3.4.2              中央政府的政策              33

3.4.3              北京市的相关政策及优惠措施              35

3.4              项目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5

3.4.1              项目开拓对锦绣大地总体发展目标的战略意义              35

3.4.2              项目建设对锦绣大地市场发展的必要性              36

3.4.3              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竞争力分析              36

3.5              本章综述:项目的竞争力分析和市场预测分析              38

3.5.1              项目的SWOT竞争力分析              38

3.5.2              主要(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38

3.5.3              市场容量预测              40

第4章              项目的功能定位与经营策略分析              43

4.1              运营模式及经营方式              43

4.2              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经营体系的构建              43

4.2.1              交易主体资格准入制度              43

4.2.2              交易农产品——准入制和质量追溯制              43

4.2.3              在供应链管理平台基础上构建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44

4.3              经营策略              44

4.3.1              品牌服务策略              44

4.3.2              绿色营销和安全农副产品理念              44

4.3.3              人才策略              44

4.3.4              市场细分策略              44

5              绿色安全果蔬流通体系建设              46

5.1              供应链管理平台的构建与运营              49

5.1.1 供应链管理平台构建概述              49

5.1.2供应链管理平台中信息系统构建              50

5.1.3信息平台系统设计思路及运营管理              51

5.2              构建绿色安全果蔬标准体系              55

5.3              绿色安全果蔬基地认证与供应体系建设              55

5.4              绿色安全果蔬生产环节质量控制              56

5.5              绿色安全果蔬展示交易中心建设              57

5.6              安全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和贮藏业务管理              59

5.7              电子统一结算系统              61

5.8              绿色安全果蔬城市配送体系经营与管理              61

5.9              绿色安全果蔬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              61

5.10              绿色安全果蔬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62

5.11              支持与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              62

5.12              人员需求              62

第6章              财务分析              63

6.1              投资估算              63

6.1.1.              编制依据              63

6.1.2.              编制说明              63

6.1.3.              总投资估算              63

6.2              财务效益分析              64

6.2.1.              基础数据              64

6.2.2.              产品成本估算              64

6.2.3.              收入及利润分配              65

6.2.4.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67

6.2.5.              清偿能力分析              69

6.2.6.              财务敏感性分              69

6.2.7.              财务评价结论              69

第7章              项目实施步骤              70

7.1.              具体的发展战略要分为三步实施:              70

7.2.              项目建设状况              70

7.2.1.              项目建设工期              70

7.2.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70

第8章              风险控制              72

8.1              政策风险控制              72

8.2              投资风险控制              72

8.3              经营风险控制              72

8.4              管理风险控制              72

8.5              行业风险控制              73

8.6              市场风险控制              73

8.7              资金运用和管理的风险控制              73

8.8              加入WTO后的竞争风险控制              73

8.9              自然风险控制              74

第9章              社会效益分析              74

9.1              中国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示范作用,对市场流通的规范              74

9.2              推动绿色安全食品发展、造福社会              74

9.3              引导和规范生产的稳定发展              74

9.4              带动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建设:带动农业生产资料的改革              74

9.5              带动就业,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74

第10章              生态效益分析: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74

10.1              协调供求矛盾,实现退货管理和净菜进城等,大大降低农副产品浪费造成的城市垃圾              74

10.2              通过市场手段彻底解决农副产品生产中农药、肥料污染问题,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农业市场化发展。              74

10.3              有利于首都交通压力的缓解:降低城市货运车辆空载率、减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带来的交通拥堵。              74

10.4              高效、规模化的物流运作体系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交通运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75

10.5              供求的协调和沟通起到了引导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发展的作用,降低了能源浪费。              75

10.6              通过对首都农副产品零售环节的布局优化和改造升级,改善市容市貌,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清洁的居住和生活消费环境。              75

第11章              项目的未来发展潜力              75

11.1              全面构建北京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              75

11.2              面向全国布局的绿色安全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发展              75

11.3              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体系              75

11.4              区域内房地产业及餐饮娱乐业              75

11.5              保险业的创新              75

11.6              农产品流通管理咨询业              75

11.7              观光旅游农业              75

第12章              项目结论              75

附表:              77

1、总投资分类表              77

2、投资计划表              78

3、固定资产折旧表              79

4、总成本估算表              80

5、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81

6、资产负债表              82

7、损益表              83

8、流动资金估算表              84

9、现金流量表              85

附有关法规政策:              86

1、《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              86

3、关于扶持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89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92

6、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96


 

第1章        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北京锦绣大地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项目

1.2项目承办单位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1.3项目地理位置

项目的用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距阜石路500米,紧邻城市西五环路。南侧有货运铁路线一条,规划中将建设铁路货场一座,可满足项目的批量商品运输的需要。

1.4项目建设内容

建立在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基础之上,从而为绿色安全食品行业构造出切实可行的市场信用体系,通过完全对称透明的绿色安全信息渠道构建和巩固消费者信心。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在基地认证管理、电子商务、食品安全高效检测技术、仓储管理和保鲜技术等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服务的支持下,实现绿色安全食品的高效物流

项目将首先选择食品安全控制成本较低、市场风险较小的新鲜蔬菜和果品进行一期运营,构建科学、严谨、高效的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建设状况和市场状况,项目二期将向粮油、肉禽蛋产品、水产品等方向拓展;项目三期一方面将致力于搭建完整的绿色安全食品物流配送体系,将糖、茶、酒、饮料等加工食品纳入体系中,为北京市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绿色的食品供应;另一方面,根据项目运营中的经验,将成熟的项目运作机制在上海、广州、天津等其他大城市进行复制建设,构建锦绣大地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企业体系,并切入资本运作,用成功的管理模式和优秀的市场品牌来增强项目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本项目报告书内容以一期建设核算为主。

本项目总投资31226万元,项目建设主要内容由仓储加工配送区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和城市配送体系建设三部分组成。

根据市场需求和项目一期建设规模,项目用地总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拟新建仓储设施40,000m2、加工设施20,000m2、配送设施10,000m2、综合办公服务设施5,000m2、质控中心设施2,000 m2、消防、污水处理、电力等室外公共工程建筑面积5,000m2。总建筑面积合计82,000 m2,另道路及停车场占地面积43,000 m2。同时在已有信息、检测设施设备础上进行信息、交易、检测系统的更新和布设,并与仓储加工区形成联接,构建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本项目新增信息系统设备102台(套),估价774万元;新增信息系统软件及研发1359万元,新增检测系统设备800万元。

1.5主要经济指标

 

(详见第6章财务分析)

1.6项目编制依据

 

国家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强制性的标准和规范


第2章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2.1 锦绣大地公司简介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绣大地公司)1998年5月5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北京市大地科技实业总公司、北京市四季青农工商总公司、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和中煤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三家共同出资设立的股份制企业,于1999年1月1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3.66亿元,公司于1999年2月10日经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新准字GF1889号”批准为新技术企业。企业经营范围包括:

l        农作物及花卉种植、销售;

l        水产品养殖、销售;

l        牲畜及家禽饲养、销售;

l        生物工程及农业设施的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l        销售自行开发的产品、包装食品、酒;

l        农业设施租赁、机械设备修理;

l        承办现代农业展示活动;

l        承办消费品市场;

l        承接普通货物运输;

l        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l        经营来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l        经营转口贸易和对销贸易;

l        冷藏保温运输等涉及到农产品生产、科研、贸易及物流服务各个环节的科工贸一体化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依托13家股东所具有的技术和业务资源方面的优势,在优良品种开发、生物技术和动物胚胎工程、天然药物和生物制药等核心业务领域内业绩显著,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在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卓越成交和创造的巨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2002年被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并享有龙头企业的各项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2003年企业实现各项主营业务收入约6亿元,实现税后净利润约5000万元。截至2003年年底锦绣大地公司企业总资产达到约19亿元,负债合计约12亿元,企业净资产约为7亿元,固定资产约2.6亿元。近年来,公司的经营状况保持着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盈利能力较强。而且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渐有序,公司的竞争优势将得到巩固,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较强的融资能力将保证公司各项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公司努力推动安全食品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目前生产和加工配送的产品占北京市绿色安全农产品市场的20%份额。合计建有60个专柜,6个连锁店,其专柜数量占北京市政府三年建300个专柜计划的1/5。

此外,锦绣大地公司以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经营理念和在业内创造的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于2002年12月16日被美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所(Sustainable Business Insititute)授予“企业可持续发展奖”(The Seal of Sustainability)。

2.2 公司荣誉

锦绣大地公司在短短5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取得企业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致力于推动本地区社会经济的综合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并得到社会公众与各级政府的认可和重视。除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奖”之外,以下仅仅是企业所获得部分荣誉:

n        国家计委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n        科技部 “十五”第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和国家级星火外向型企业;

n        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n        北京旅游观光园区;

n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n        北京市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

n        北京市首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n        公司通过了国家环保局的环境评价;

n        蔬菜为北京市政府认证的安全食品;

n        控股子公司风华兽药厂通过GMP认证;

n        企业所属检测中心通过了CMA认证

2.3 公司管理体系

员工总数为1080人,正式员工508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正式职工总数的57%。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博士后10名。硕士26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13名,中级45名。特别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大多具有多年技术研发和管理背景,管理经验丰富,公司的稳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层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

公司由企业博士后流动站、中心试验室、检测中心、胚胎中心和风华兽药够构成了内部研发与外部引入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研究开发与应用有机结合完整技术研发体系。目前公司技术人员100人,其中研发人员60人,包括博士10人,硕士15人,本科学历30人,专科学历5人。

2.4 公司科研成果及产业化成就

公司共承担北京市科委、计、经委等重大课题和“863”中间试验等13个项目。公司成功克隆肉牛3头,开发中兽药新品种40种,年产优质胚胎上万枚。目前已申请1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中药配方颗粒标准412项,已经编制并获批准5项行业标准、2个地方标准和20个企业标准。公司已经成为北京市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最多的农业企业,为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4年企业自主研发技术成果40项、市场转让1项、国外引进3项、引进创新成果2项。

在全国有各种形式的生产基地和供应商155家,通过合同收购带动面积达到145000亩。与美国、加拿大、丹麦、法国、荷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有农产品贸易往来。

公司通过普及农业现代化技术、设施和经营理念,在全国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建立的加工、畜牧、活畜交易基地预计每年可饲养牛、羊各20万头,年屠宰能力20万头,交易20万头并配有近20万亩草厂。公司以合同定单形式促进地方生产的发展,通过技术、标准输出,初步形成大、小龙头企业合作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公司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肯定。

2.5 良好的企业信用

²       200412月由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所进行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信用报告中,给与锦绣大地公司极高的评价,将企业的信用级别评定为ZC1

²       2004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将锦绣大地公司的客户信用等级认定为AAA级,成为全国15个行业共107家行业性大客户中农业产业化行业中5家企业中的一家,也是北京两家农业产业化行业企业之一。

2.6日渐成熟的市场发展

作为公司相对控股的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等三家股东投资(其中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占股份24%)于2003年4月组建。

公司2003年5月初开始试营业,8月份开始形成主营收入,截止2003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从成立时的5000万元增加到45373万元,员工总数为15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正式职工总数的29%。工程师 1人,助理工程师5人;硕士2人,大本与大专 36人,中专 19人,共63人。

企业所承办的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一座大型的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介于西四环和西五环之间,阜石路北侧,交通十分便利。市场目前占地350亩,设有15个交易大厅,5个特色交易区,配有商务办公楼13栋,包括:信息中心、检测中心、银行、邮电、通讯、餐饮服务、商务中心等。市场停车面积1.5万平方,配套4万平方米的客户公寓和4万平方米的仓储区。主要经营蔬菜、水果、调料、肉类、海鲜水产、冻货、干果、小食品、粮油、活鱼、活禽、厨具百货等品种。2003年市场全年交易额18亿元,2003年5-10月份的交易量达到23,198万公斤,2004年上半年交易额17亿元,全年预计交易额40亿元。当前市场交易商品中,牛羊肉占北京市市场份额75%,粮油占34%,猪肉占40%,干调占70%。

批发市场的成功开拓和快速发展,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市场、客户等必要的可行性条件。

2.6 初具规模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隶属于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北京锦绣大地检测中心成立于1998年,2001年开始大规模投入。作为第三方质检机构,北京锦绣大地检测中心主要对进入市场的产品、对认证基地及提供产品的基地、对其它单位送检的样品,按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检测中心于2002年9月19日通过了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CMA),并于2004年1月16-17日通过了CMA扩项认证,扩大了检测范围,中心可以对外可承接水果、蔬菜、水产品、肉与肉制品、蛋与蛋制品、奶与奶制品、酒、饮料、食用油、调味品、食用菌、粮食、茶叶等食品、饲料、土壤、水、营养液等十六大类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亚硝酸盐、硝酸盐、重金属、着色剂、添加剂、防腐剂、微生物等有毒有害成分及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检测;包装材料的理化卫生指标检测等等100个项目的检测。

检测中心拥有美国安捷伦的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珀金埃尔默的原子吸收光谱仪、戴安公司的离子色谱仪以及原子荧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等大型检测设备10余台,配套仪器设备170余台。总价值?万元。检测实验室的环境条件满足工作要求,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占地面积1000m2。根据项目需要,可将此中心迁至项目区内。

 

第3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食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一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由于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食品行业中大规模的现代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并存,先进流通方式与落后流通方式并存,发达的城市市场与分散的农村市场并存--这种经济结构使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难度增大、成本提高,矛盾相当突出,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和政府管理的重点。

根据食品行业的危机关键控制点理论(HACCP),CCP(关键控制点)是指能实施控制的一个点、步骤或程序,其结果是使一个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能被预防、消除或减少至可接受的水平。生产工序中的各个点,包括烧煮、冷冻、特定卫生步骤、产品配方控制、防止交叉污染及环境卫生方面,都可能是CCP。根据食品不同产品品类的特性,CCP是有差别的。根据食品生产流通的环节,可确定食品供应四个关键控制点: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而流通环节成为关键之中的关键。

3.1    中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状况

从全国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呈现农村分散生产与城市集中消费的特点。生鲜农产品生产从城市近郊区生产转向远郊乃至农村基地化生产,既得益于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反过来也对农产品流通特别是城市农副产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3.1.1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流通环节的市场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往往处于市场流通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和渠道不畅通。而矛盾的解决要必须从市场流通环节入手,通过市场创新和产业化企业发展来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农产品总产量大,但单产低、质量差,安全农产品生产前景堪忧

我国农产品总产量的增加,主要靠增加农产品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不显著。我国农产品单产仅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一是科技推广弱,良种繁育不健全,地方名优品种退化严重;二是尽管农副产品外观品质近年来有较大提高,但在花色品种上、时令上、营养成分以及无污染产品的开发上,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尚有差距,加上农区的农民普遍缺乏安全使用农药的知识和意识,农副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时有发生,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中国是粮食消费大国,2003年食品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农药残留(有机磷类、有机氯类、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兽药残留(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己烯雌酚、磺胺类、克伦特罗、呋喃唑酮、喹乙醇等)、重金属(铅、汞、砷、镉、铬)、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添加剂、微生物超标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农药、兽药、肥料使用不科学,大气、水源及土壤的污染造成。

一段时间以来,毒大米、注水肉、农药菜、激素果,甚至欧洲的疯牛病、二垩英、口蹄疫以及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等不安全因素,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丰足的食品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拥有安全放心的食品。

2002年,在涉及372种日常生活食品的工商部门的抽查中,北京的成绩被无情地判为不及格北京交上的“211种食品合格的答卷,合格率分数仅得了56.7%另外,部分猪肉中含有瘦肉精,蔬菜水果的农药残余超标,粮食中发现有害添加剂吊白块让面粉显得更加"好看",甜蜜素使蜜饯变得更加"好吃"这些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近来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曝光,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而根据国家卫生部长期对全国食物中毒情况的统计情况来看,食品安全局势日益严峻。在缺乏北京、河南等12省份统计数据的不完全统计情况下,2003年全国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481起,中毒人数29660人,死亡人数262人;而2002年涵盖全国各省份的统计数据表明,上述指标分别为464起、11572人和68人。

 

12003年发生食物中毒情况及原因

 

总计

中毒食物

致病因素

 

 

动物性

植物性

微生物

农药化学物

总计

 

 

 

 

 

   中毒起数

1481

473

450

590

294

   中毒人数

29660

11367

7693

16038

3605

   死亡人数

262

37

104

12

100

集体食堂

 

 

 

 

 

   中毒起数

335

80

131

158

46

   中毒人数

9828

2419

3997

5035

1304

   死亡人数

10

2

2

2

1

饮服单位

 

 

 

 

 

   中毒起数

323

143

26

209

26

   中毒人数

8106

3734

654

5654

405

   死亡人数

3

0

0

0

2

个体摊贩

 

 

 

 

 

   中毒起数

85

30

38

44

17

   中毒人数

1751

655

940

1019

299

   死亡人数

5

0

3

0

5

家庭

 

 

 

 

 

   中毒起数

637

197

223

141

179

   中毒人数

7749

4068

1637

3437

1235

   死亡人数

212

30

90

9

74

其它场所

 

 

 

 

 

   中毒起数

101

23

32

38

26

   中毒人数

2226

491

465

893

362

   死亡人数

32

5

9

1

18

:缺北京.山西.内蒙.吉林.黑龙江.河南.广西.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数据.

 

 

 

2.        片面追求产量,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农副产品栽培一直沿用传统栽培制度,由于人多地少,尤其是近50年来,人口迅速增加,对农产品的要求不断增加,造成农副产品生产片面追求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农副产品生长周期缩短,品质下降,增产效果越来越差。以蔬菜为例,多数菜农依然沿用传统的栽培技术和方法,遮阳网、无公害栽培、立体种植和有机蔬菜栽培等技术推广应用步伐缓慢,良种引进繁殖和试验示范还十分薄弱,品种更新周期长,品种种植结构亟待调整。   

3.        农副产品价位降低,成本费用居高不下

近几年,特别是1995年以来,农副产品的价位显著降低,应时农副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大多在20%以上,部分地区的某些品种,甚至出现产地价低于采收工本,宁可任其烂在地里的严重情况,大宗超时令、反季节农副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在50%以上。近两年,化肥、农膜的价格虽然也有所回落,但价位仍然较高,劳动单价则上涨了1—2倍。因此,农副产品生产的成本费用居高不下。造成农副产品商品价位低走势、成本费用高走势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信息不灵盲目发展,总量偏多;二是种植品种和茬口过于集中,造成某些品种的季节性相对过剩;三是支农工业品的成本费用有增无减;四是社会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趋缓。   

4.        品种、质量、时间差的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我国农副产品人均占有量已达300kg以上,今后国内市场对农副产品总量的需求增长将趋缓,农副产品产业化经营效益的高低,将主要取决于花色品种、商品质量和时间差上的竞争力。就是说,要靠抓市场短缺品种、断档商品和优质商品的生产,争取高价位,实现高效益。

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农副产品市场季节性供求矛盾凸显。2003年一季度由于去冬今春低温多雨,河北、辽宁、山东等主产区农副产品生产迟缓,普遍减产并推迟上市。进入二季度以后,全国农副产品生产趋于正常,陆续进入收获旺季,并集中大量上市,但非典疫情的爆发,使蔬菜等鲜活农产品流通受到影响,曾一度造成产销区供求失衡。第三季度,受部分主产区高温和暴雨天气影响,蔬菜产量又出现了一定波动。10月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雨雾天气较多,11月冰雪天气出现较早,给冬贮菜、大棚菜的生长、采摘和收获造成了很大影响,加上一些温室倒棚使不少菜品受冻,影响了蔬菜的供给。

除了天气变化外,目前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科技含量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也是导致目前蔬菜等农产品季节性供求矛盾出现的原因。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蔬菜保护地种植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与各地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其科技含量、抗风险能力仍有较大的差距,2003年在异常天气的影响下,保护地设施受损严重,产量下降,影响了整体市场供求。受此影响,2003年各地之间蔬菜种植效益差距也较大,如冬季不需大棚的海南省在去冬今春种菜的农户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益,山东寿光很多农民也因大棚质量好、技术水平过硬,种植反季节蔬菜虽然减产但不减收。

5.        农副产品生产零星分散,产业化程度较低   

农副产品商品率高,产后加工增值余地大,市场前景广阔,比较适合产业化经营。目前我国农副产品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农村专业委员会+农户;农场+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等。虽然组织形式和经济类型多种多样,但就其实质来说则是共同的,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对分散的农户发挥引导、组织、服务的功能,推动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向市场经济和集约方式转变。然而,由于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副产品产业化起点低,发展慢,真正能在农副产品产业化经营中担当龙头角色的企业不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菜农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而且往往是兼业菜农,千家万户分散性的经营格局,随意性的种植制度,不确定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很难与销区建立相对固定的供货渠道,占据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小生产很难与农副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对接,矛盾越来越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营养意识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农副产品高营养、无害化的要求与日俱增。然而,在目前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方式下,高毒农药和农副产品农残及其他有害物质,难以做到更有效的监控,很难适应日益强烈的高营养和无害化要求。   

6.        信息不畅,产后环节薄弱

面对全国开放性的农副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必须强化市场信息意识,在准确的市场信息指导下发展农副产品生产,且不可沿袭那种今年种菜看上年的传统做法,不然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传媒报道,1996年海南岛数万公顷是蔬菜因北运销售亏本烂在地里,众多包地雇人种菜的个体老板败走海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北方节能日光温室发展迅猛,1996年达10hm²以上,冬季果蔬价位大幅度降低,海南生产的冬茬果蔬恰好与北方节能日光温室的冬春茬果蔬同期上市,自然就运不过来了。而四川广汉等地的大面积秋冬菜莴笋却畅销三北地区,因为他们对11月至翌年3月莴笋短缺的北方市场瞄得很准。由此可见,市场信息准确是取得农副产品生产高效益的前提,但目前我国根本无法做到。此外,我国农副产品产后处理、包装、运输及贮藏和加工技术不完善,加工附加增值能力较弱。   

7.        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农副产品生产的规模相对较小,粗放的生产管理决定了我国的农副产品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如我国绝大部分的农副产品研究所都集育种、繁种和销售于一体,这样不但形成了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的弊病,更容易造成重复低档次的研究而浪费有限的科研经费。另外,由于我国正处在体制的转型期,农副产品生产的技术推广信息系统还未健全,推广人员的责权利不清,没有充分调动起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造成农业教育、科研与技术推广相脱节。同时也影响了农副产品产区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社会化服务。

 

3.1.2            城市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变化促使食品需求向安全绿色方向发展

消费需求是生产供给的原动力。消费需求的产生以及消费者行为取向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贝克尔的家庭经济理论揭示,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使用自己拥有的经济资源追求效益用最大化的行为,其效用的大小是按照消费偏好次序确定的。然而,消费偏好和效用的含义将因收入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最大化行为的方向要受到收入的强有力制约。在家庭收入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其效用函数也会随之改变。随着旧的消费项目产生的边际效用不断下降,消费偏好也不断发生转移,直至达到新的收入水平限定的最大效用。恩格尔按照不同需求对人们的重要程度,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每一层次又包含了对同属下一层次不同商品的需要。因此,需求结构就是按照人们需要等级的先后次序排列的有机构成。当收入有限而不能满足所有的层次需要时,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人们自然倾向于将有限的收入首先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随着收入增长,人们也自然倾向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把增加的收入用于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一需求变动规律是建立在恩格尔法则基础上的。

在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中,食物处于最基本的地位。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也有所增长,但满足于总支出增长。因此,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将随着收入增加而下降。

然而,对于分析家庭食品消费结构更为重要的现象是,在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过程中,食品消费结构也将在效用最大化规律支配下发生变动。变动的基本方向是,从满足以热能需求为中心的基本生存需要向以满足营养为中心的健康需要转变,即从满足数量的低水平需求向追求质量的高水平需求转变。应当肯定,食品的安全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存在于生活水平由低向高变化的全过程。但安全性是相对概念。衡量安全度的标准是随着收入增长而提高的。一般来说,避免对身体的显性和速发性危害(如急性中毒等)的消费行为在解决温饱过程中就已经存在;而对于防止隐性和累积性危害的意识则往往产生于满足温饱需求之后,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日益强化。这一变化过程是与恩格尔系数的变动规律相一致的。绿色安全食品的安全性标准要高于普通食品的卫生标准,主要是相对于隐性和累积性危害而言的。因此,对绿色安全食品的消费需求应产生于解决温饱之后,即当有益于健康的效用超过满足温饱的边际效用,对绿色安全食品的消费需求也既随之产生,并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消费倾向。

此外,中国城乡之间、城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城市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出现显著差异。相对于平均消费水平而言,大城市居民和较高收入阶层的食品消费结构超前变动,这正是中国当前总体收入水平不高的前提下,绿色安全食品市场需求能够产生并快速增长的一个原因。

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更加注重整洁、美观的外形,精致悦目的包装和装饰,并开始追求产品的营养价值、保健效果,以及优良的口感风味、无污染、食用安全等更高层次的消费目标。农副产品生产也将从过去以追求数量增长、满足社会需求量为主,逐步向高产、优质并重,使产品向具有更高的附加值方向转变。

    中国农副产品产品质量的提高,使一批优质新品种农副产品走俏市场;精细农副产品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优特农副产品等一批高档的时尚农副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并有逐步发展的趋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率先实行蔬菜产品分级整理、净化包装,开始推行净菜上市。为提高农副产品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入90年代后,农业部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明确了无公害农副产品的标准。目前,全国累计有5大类630余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农副产品消费习惯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

其一、在外就餐比重的增加,农副产品购买客户群由普通城市居民向餐饮行业企业转移。

其二、对农副产品购买环境和便利化的改善要求,这也造成了以超市、便利店为代表的城市新兴零售商业的迅速发展,并在农副产品销售供给方面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

3.1.3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传统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发展滞后

现有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立在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基础上,包含了“生产-产地市场收购-销地市场批发-零售”等环节在内的流通模式。由于体系自身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够适应农副产品生产和消费对于流通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大城市的绿色安全食品消费和流通而言,暴露出诸多问题。

1、              分散生产与城市集中消费、全年消费需求与季节性供给之间的矛盾给农副产品流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无论是从地头到城市批发市场的长途贩运,还是从批发市场到居民餐桌的最后十公里短距离运输,当前的农副产品流通方式都存在很多局限性和不足。当前批发市场主要能够提供的仅仅是一个交易场所,而相关的仓储、保鲜和加工服务功能薄弱。况且即使市场能够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但由于个体批发商资本实力有限,利用这些设施进行农副产品保鲜储存和加工的能力十分匮乏。有数据表明,中国果蔬由于产后损失巨大和水果贮藏能量低,每年造成750亿元的损失,相当于全国2亿多果蔬农民年均少收入3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水果与农副产品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而另一方面,我国果蔬的产业化水平低,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链运输和精深加工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据调查,我国水果产后损失为20%~25%,农副产品产后损失高达3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仅为1.7%~5%。

2、              较高的市场经营风险与微观经营主体承担风险能力较弱之间的矛盾。

由于有众多批发商的参与和竞争,农副产品流通中的批发环节呈现完全竞争的市场态势。某个时间某地对某品种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是一定的,然而分散而经营独立的单个批发业主即产品供给者却无力去影响对该种农副产品的总供给,这使得农产品的批发环节市场风险被扩大化。而众多的批发业主大都来自于农民或者城市中低收入者,无论是资本实力还是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都很弱,自身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弱。为了降低风险,批发业主只能通过减少批次的购销量来实现,这使得当前大多数批发从业者的经营规模仅维持在“养家糊口”的层次上。

3、              市场规则不完善、秩序混乱与对食品安全和食品稳定供给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食品稳定供给的需求被提升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上来。然而,与这一需求相对应的却是以“脏、乱、差”而闻名于世的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这一矛盾的根源,是与当前市场经营主体弱小、市场发育不完善和流通模式落后分不开的。

日趋严重的农产品污染令人触目惊心,更使许多人谈吃色变。今年沈阳的一项检测表明,韭菜的农药残留超标达500多倍。武汉市农业局对市场上7种时令农副产品的农药残毒连续检测了9个月,结果几乎半数农副产品残留有机磷,有的超标50%,有的甚至超标70%。

    事实上,食品污染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已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说,近10年来,我国对国际市场出口的冻肉、鲜蛋、鳗鱼、农副产品等农产品,发生被扣留、拒收、退货、索赔以至终止合同的事件已屡见不鲜,一些大宗农产品因此而被迫退出国际市场,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农药残留超标。

4、              发展滞后的批发流通环节与先进的连锁超市零售环节之间的矛盾

以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为代表的诸多国际零售业巨头开始抢滩大中城市的食品终端市场,而国内的知名企业如上海华联、北京超市发等也不甘落后,甚至将触角深入到中小城市。可以预测到,在未来几年内,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农产品零售环节将出现像发达国家看齐的革命性发展。而当前批发市场的发展和批发环节的传统经营模式肯定不能适应于零售环节的快速发展,制约着农副产品流通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5、              规模和组织化程度低下的批发经营者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对农副产品的团购需求者之间的矛盾

不仅仅是连锁超市和大型零售企业对食品的批发环节提出更高要求,都市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团购需求也要求批发环节的经营业态以独立法人的组织形式与其相对应,以满足这些集团客户对合约供应、增值税及现代化物流管理的需要。

6、              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城市居民对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的消费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现有的流通体系下,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的品牌识别和检验控制者主体缺失。一方面,分散的生产者、批发商和消费者难以承担此重任,这是巨额的交易成本使然。而当前批发市场的主要功能仅仅在于提供农副产品交易的场所而已,在农副产品的品牌识别和检验控制方面难以发挥效用。造成这种情形根本原因在于,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的流通效益难以实现组织内部化,流通商运销绿色农副产品的成本与效益不能够对等。但是城市居民的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由此诱导着新的流通模式的产生。

7、              出口方面,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致命的。这将在下节中详细分析。

 

3.1.4            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与行业发展

 

我国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由于缺少强大的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农副产品的比较优势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农副产品出口的总量一直不到全国农副产品总产量的1%,这既与我国质优价廉的农副产品生产供给状况不符,也与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进程中庞大的国际市场需求潜力不协调。当前农副产品出口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点:

1、                   绿色、有机农副产品产业发展滞后,忽视了以质取胜战略,不能适应越来越严格的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措施

有机农副产品与绿色农副产品的显著差别是前者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合成物质,后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因此有机农副产品的生产在环境和技术上的要求比绿色农副产品要严格。以日北京市场为例,绿色农副产品、有机农副产品已成为日本农副产品进口和消费的趋势,日本政府也已颁布了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并不断加强对进口农副产品的卫生检验。2000年12月11日,日本厚生省发出通知,修改了对中国产鳗鱼、鳗加工品、鸡肉、花生、双壳贝、紫苏、芦笋、豌豆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及细菌检验标准。这表明中国对日农副产品出口面临的门槛在逐步抬高。针对目前的形势和趋势,中国应加强农副产品出口管理,尤其要推广绿色农副产品和有机农副产品的种植、加工和出口,把降低农药残留量作为扩大农副产品出口的突破口,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同时,中国检验检疫部门也要根据国外进口农副产品的技术标准,加快建立中国农副产品出口的检验检疫网络,严把农副产品出口质量关。

2、                   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农副产品出口的附加价值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以日本蔬菜进口市场为例,日本蔬菜进口结构中加工蔬菜占到60%以上,简单加工的净菜和深加工的蔬菜汁深受日本消费者的欢迎。中国对日蔬菜出口结构中,加工蔬菜占2/3以上,针对这一趋势中国对日农副产品出口应注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扩大加工农副产品出口。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技术,结合中国国情,加强集成、创新使技术工程化、实用化;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农副产品规范化储运技术和加工技术体系,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可把重点放在产地,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产地优势:加工原料新鲜、品质好,可使加工的产品质量提高;下脚料就地消化,既可增加农村收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只将产成品运出,减少了运输量。在农村发展农副产品保鲜加工业,不但顺应了客观规律,而且可以就地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使他们离土不离乡,就地拉长农业产业的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加工农副产品出口也要有品牌意识,实施品牌竞争战略,注重产品的外在包装设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                   农副产品行业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以遏制无序价格竞争。

由于无序价格竞争,我国农副产品出口总值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却在不断降低。1996年以来中国对日蔬菜出口整体单价呈逐年下降趋势,价格的下降导致了日本本地蔬菜生产者的不满,并于2001年引发了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大葱和鲜蘑采取了出口限制措施。因此中国必须从宏观上加以指导,并制定相应的出口限价标准。由于生产技术条件以及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约束的差异,同一种农副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各地各不相同,同样也存在出口比较优势不同的问题。所以,在农副产品种植区域结构上,国家应当鼓励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地区种植、生产、加工农副产品,限制比较劣势地区发展出口农副产品产业。同一出口地的农副产品价格要制定最低限价,禁止低于成本价的企业出口。同时也应积极推进农副产品产业化发展,加强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建立农副产品行业协会以统一对外,联合作战,获得规模效益,避免无序价格竞争。

我国蔬菜出口量与出口单位价值对比

4、                   农副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发展滞后,行业发展呼吁尽快将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无论是为了开发日北京市场,还是为了打开其他国际市场,都必须考虑到标准化建设问题。要开发国际市场,就必须了解别国的标准,按其要求组织生产经营,组织农副产品出口。为此,必须建立一套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以规范龙头企业的加工行为,用标准来规范农民种植和作业行为。因为只有用标准严格控制从种子(种苗)到种植、到加工、到销售的诸多环节,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副产品质量和规格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农副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就是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农副产品的生产。为此必须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加强操作的规范化和规格化,实施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从育苗、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严格按有关标准执行。这样中国农副产品出口才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农副产品出口经济效益才会好转。

3.2    北京市农副产品流通情况及市场分析

3.2.1        农副产品的生产向生态、安全和品牌转变

北京农业结构调整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5年)以粮食生产为主,发展多种经营;第二阶段(1985—1992年)减少粮食、棉花的种植面积,继续保持经营的多元化;第三阶段(1992—1998年)不再一味追求产量的增长,逐步向高产、高效、优质方面转移;第四阶段(1998年以后)随着人们对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农业生产也随之向生态、安全和品牌转变。

从总体现状来看,北京市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尚不合理,农业生产种植业菜占有较大比例,产品生产与变化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95%以上的产品处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另外,由于北京地区劳动力成本高,物资费用高,郊区农产品成本高,与周边地区相比,粮食生产成本高0.38/公斤,生猪高2.32/公斤,牛奶高0.36/公斤。依靠自身力量,降低成本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尤其中加入WTO之后,依靠外部力量的催化,加速农业生产结构内部调整,借助高新农业科技手段,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扩大效益显著农产品的生产比重,促进农业产业化,是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农业生产向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型方向发展

大市场、大流通使北京的传统农产品生产失去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和市场流通渠道对农产品的限制作用日趋降低,而级差地租和生产成本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程度日趋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北京郊区的大众农产品生产面临周边省区农产品市场的激烈挑战。

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双短缺是北京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农民为了增收,迫切需要扩大高值蔬菜、瓜果、水产品的生产,而这些多为高耗水产业。另外,由于耕地资源短缺,人们又难以通过发展低产作物或休闲来节约水源。

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北京农业结构调整趋于复杂化。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北京地区的沙尘天气呈加剧之势。为了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迫切需要农业结构向经向高效化方向调整。然而,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迫切需要北京的农业结构向生态环境保护型方向调整。

与前四个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不同,新一轮的农业调整,将需要统筹规划,在调整农业的功能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同时,必须兼顾资料与环境、市场与社会、城市与乡镇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市场导向作用日趋明显,市场空间不断扩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通过对北京消费市场的分析,结合近几年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不难看出,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消费喜好和消费数量在农业发展中起着无形的指挥棒作用。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绿色品牌农产品热销;个性化的需求,导致农产品需求多样性特点明显,唯一性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强势上升;WTO的加入和奥运会的举办,使北京农业能够发挥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作用,在竞争中更加趋向于现代化、国际化。

三.专业化区域性特征日趋明显

在长期的发展和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北京农业逐渐形成了专业化、区域化的特征。在山区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依托,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主要发展以林果为主的农林牧业,达到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在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昌平区等高科技院校和人才、技术、资金汇集地带,以技术为依托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蓬勃兴起,农业科技产品与服务产业初见端倪。在东南平原地区以生态品牌农业为基础,农产品加工和物流配送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四.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发展新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农业的主要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单纯的生产功能转变为兼顾美化环境,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复合功能。生态环保型和观光旅游型农业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一些防风固沙的饲草、中草药、干果、盆花、草坪草等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比重也逐渐增加;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与经济效益挂钩,实现农牧联动、农果联动、农游联动。

五.向节约用水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高科技、高效益方向调整

北京既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又是一个耕地资源短缺的地区。因此,北京农业必须满足既要节水,也不使耕地闲置的要求。在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加强节水灌溉的同时,积极发展覆盖农业或设施农业,这样既可以节水,又可以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覆盖农业也是北京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如:常年生饲草、中草药、蔬菜、瓜果、草坪树种等。同时,北京的科技、资金优势使得一些高科技、高投入的籽种精品得以发展。农产品科技产品开发与服务业也在北京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六.农业功能拓展,产业链条延伸,产业市场扩张

面对市场的竞争和发展,北京农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出路,这就使得目前北京农业,除了农产品生产的功能外,需要增添诸多功能,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市场的扩张:

1)美化环境功能,防固风沙,特色旅游;

2)拓展产前产后的良种信息,科技、加工、配送服务等领域,产中的生产功能外向发展,梯度转移;

3)从实体经济向服务贸易发展;

4)从输出实物产品向输出技术、资本、管理、规划、标准发展。

 

3.2.2        北京农副产品的消费状况

首都北京是典型的农副产品销地市场,农副产品市场需求和消费呈现出规模大、品种多、质量要求高、消费结构层次鲜明等大型城市消费市场的共性;另外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北京的农副产品市场又表现出许多与全国其他大中城市所不同的特性。在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动态角度来看,北京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特别是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食品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等诸多因素使得农副产品市场结构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特别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绿色奥运”的承办理念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导着居民的生活理念快速向“绿色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将对首都的绿色安全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报告的这一部分,在重点考察北京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市场状况和特点的同时,也将力图用动态发展的目光,来审视这片广阔而富有活力的市场领域。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北京城市调查队对北京1000户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情况的记帐调查数据,以及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对1998——2002年期间北京市居民农产品(食品)消费情况,特别是对不同收入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偏好总结分析如下:

 

1、    恩格尔系数看,北京城市居民消费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998年至2002年的五年间,北京城市居民人均每年食品消费支出为3122.01元,占人均年消费支出总额8434.25元的37%,即恩格尔系数为37%。五年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下降,从1998年的41%下降到2002年的34%。其中,高收入户降幅较小,低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积分较大。

1998——2002年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呈逐步下降趋势,具体变化是:低收入户由51.1%下降到38.4%;中等偏下收入户由44.9%下降到38.8%;中等收入户由43.1%下降到35.2%;中等偏上收入户由40.3%下降到31.7%;高收入户由32.8%下降到29%。按照这个水平,中高收入阶层居民的食品消费已经步入绿色安全时代,而下面的调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考察标准,高于59%为贫困型,50—59%为温饱型,40—49%为小康型,低于40%为发达国家标准(富裕型),低于20%为最发达国家(最富裕型)。2002年全国居民平均37.7%,北京33.87%,天津36.2%,上海39.4%,江苏40.4%,浙江39.9%,广东38.5%。

北京市历年居民生活统计(1978--2003)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元)

恩格尔系数

年份

全部收入

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指数

消费支出

#食品

 

1978

     450.2

      365.4

   100.0

     359.9

     211.2

58.68%

1979

     491.5

      415.0

   111.6

     408.7

     236.7

57.92%

1980

     599.4

      501.4

   127.2

     490.4

     271.0

55.26%

1985

   1,158.8

      907.7

   134.8

     923.3

     466.9

50.57%

1986

   1,317.3

    1,067.5

   203.5

   1,067.4

     543.4

50.91%

1987

   1,413.2

    1,181.9

   207.5

   1,147.6

     605.0

52.72%

1988

   1,767.7

    1,437.0

   209.3

   1,455.6

     743.4

51.07%

1989

   1,899.6

    1,597.1

   198.5

   1,520.4

     841.3

55.33%

1990

   2,067.3

    1,787.1

   210.8

   1,646.1

     892.2

54.20%

1991

   2,359.9

    2,040.4

   215.3

   1,860.2

   1,016.8

54.66%

1992

   2,813.1

    2,363.7

   226.9

   2,134.7

   1,126.3

52.76%

1993

   3,935.4

    3,296.0

   265.9

   2,939.6

   1,404.7

47.79%

1994

   5,585.9

    4,731.2

   305.5

   4,134.1

   1,919.0

46.42%

1995

   6,748.7

    5,868.4

   322.9

   5,019.8

   2,436.5

48.54%

1996

   7,945.8

    6,885.5

   378.9

   5,729.5

   2,671.5

46.63%

1997

   8,741.7

    7,813.1

   365.9

   6,531.8

   2,854.4

43.70%

1998

  10,098.2

    8,472.0

   387.6

   6,970.8

   2,865.7

41.11%

1999

  10,654.8

    9,182.8

   417.6

   7,498.5

   2,959.2

39.46%

2000

  12,560.3

   10,349.7

   454.7

   8,493.5

   3,083.4

36.30%

2001

  13,768.8

   11,577.8

   493.4

   8,922.7

   3,229.3

36.19%

2002

  13,253.3

   12,463.9

   540.9

  10,285.8

   3,472.5

33.76%

2003

  14,959.3

   13,882.6

   601.2

  11,123.8

   3,522.7

31.67%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04)》

2、    城市居民对农产品(食品)质量和品牌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2002年,北京市连锁超市共有总店146个,门店3523个,从业人员11万人,营业额约66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8%,占食品消费总额的14%。

据城区连锁超市反映,城市中高收入消费群体的消费偏好,首先考虑的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第二,关注品牌;第三,关注价格。在超市里消费的人群都比较注重产品品牌,收入越高,品牌意识越强。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消费者还是比较关注价格的差异。

北京城市居民家庭购买农产品的频率大部分为每天购买一次,所占比重62.5%,其次是三天购买一次,所占比重29.5%,城市居民家庭购买农产品的场所主要是在超市连锁点、个体摊贩、零售市场,所占比例分别为24.1%、40.7%和29.2%(图5)。

城市居民选购农产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安全无公害,有43.7%的被访者将其列为首要因素,其次考虑的因素是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占28.9%;居第三位的因素是农产品的价格,占11.3%(图6)。

 

 

5   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

城市居民选购农产品考虑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今后消费农产品的趋势为:92.6%的被访者表示今后将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安全、绿色、无公害;77.7%表示将向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保健型转变;50.5%表示将更多地消费生鲜农产品(图7

今后购买及消费农产品趋势

3、    北京城市居民消费群体分类

统计系统按人均年收入将北京城镇居民收入情况划分为五个层次,2002年的收入分别为:

低收入户:  人均6820.9元, 户均约2万元;

中偏下户:  人均9666.5元, 户均约3万元;

中等收入户:人均12029.7元,户均约3.6万元;

中偏上户:  人均15027.8元,户均约4.5万元;

高收入户:  人均24295.1元,户均约7.3万元。

北京城乡经济信息中心网上调查显示,不同家庭年收入的群体分布如下:

5万元以下                    49.3

5——10万元                  37.5

10——30万元                 9.4

30万元以上                   3.8

4、    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实现了由低蛋白、高脂肪向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转变

1998——2002年五年期间平均,八大类传统农产品消费支出占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比例为55%。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这一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1998年为57.9%,2002年为52%。通过这种变化反映出城市居民食品消费偏好平均每年变化1.4个百分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为居民新的消费增长点。

从不同收入阶层看,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的八类食品人均年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分别为56.25%、55.07%、52.59%、49.8%、48.05%。表明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八类传统食品消费人均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

1998—2002年期间平均,八大类传统食品消费结构中,粮食、肉禽及制品、菜类消费呈下降趋势。分品种、分年份的变化情况如下。

19   1998—2002年北京城市居民食品消费结构

项目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食品消费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八类食品合计

58

56

54

53

52

其中:粮食

9.00

8.20

7.30

6.80

6.40

     肉禽及制品

20.60

18.30

18.00

17.50

16.30

     水产品

4.47

4.43

4.28

4.47

4.71

     菜类

8.10

8.40

7.60

7.30

7.20

     干鲜瓜果类

7.10

7.60

7.00

7.20

7.30

     坚果和果仁类

1.80

1.70

1.80

1.80

1.80

     奶及奶制品类

4.00

4.80

5.80

6.20

6.30

蛋类

2.70

2.60

2.20

2.20

2.00

1998—2002年期间平均,八大类传统食品消费结构中,粮食、肉类、蛋类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为负值。

20  1998—2002年北京城镇居民食品收入弹性系数

项目

平均

低收入户

偏低户

中等户

偏高户

高收入户

食品消费合计

0.192

0.238

0.292

0.215

0.208

0.132

其中:粮食

-0.010

-0.029

-0.003

-0.019

-0.017

-0.003

      肉禽及制品

-0.008

-0.017

0.020

-0.002

-0.022

-0.015

      水产品

0.011

0.014

0.014

0.025

0.010

0.004

菜类

0.005

0.009

0.010

0.005

 

0.004

      干鲜瓜果类

0.015

0.022

0.024

0.0213

0.013

0.009

      坚果和果仁类

0.003

0.002

0.006

0.004

0.003

0.002

      奶及奶制品类

0.034

0.070

0.047

0.044

0.033

0.018

蛋类

-0.003

-0.006

-0.001

-0.003

-0.004

-0.002

      在外用餐

0.113

0.134

0.104

0.103

0.162

0.096

从总体看,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在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比率普遍提高。尤以奶及奶制品、名特优干鲜瓜果、水产品类消费需求增长显著。2002年奶及奶制品、水产品、干鲜瓜果类、菜类人均年消费支出,低收入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1.16%、8.02%、5.12%、5.06%;中等偏下收入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4.88%、12.77%、9.56%、5.84%。中等收入户干鲜瓜果类、坚果和果仁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人均年消费支出增长较大,分别比上年增长11.46%、6.06%、4.41%、3.45%。中等偏上收入户水产品、干鲜瓜果类、菜类人均年消费支出增长较大,分别比上年增长16.53%、6.44%、5.06%;高收入户坚果和果仁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干鲜瓜果类人均年消费支出增长较大,分别比上年增长28.88%、22.79%、15.83%、8.36%、

城市富裕家庭对某种农产品的消费逐步趋于稳定,其消费偏好朝着健康、营养价值更高的食品转变,这就是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8—2002年,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的五个层次居民在外用餐的人均年消费支出分别增长55.82%、53.2%、46.9%、91.27%、90.37%。2002年比上年增长19.19%、5.74%、16.71%、17.14%、9.42%。2002年五类收入户在外用餐的人均年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比重分别为19.56%、20.32%、23.82%、27.24%、29.72%。收入越高,在外用餐的消费就越大,占食品消费的比重也越大。

交叉分析显示,不同收入的城市居民在购买农产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和消费趋势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只是在购买农产品的场所上略有差别。高收入居民家庭主要集中在超市、城市连锁店,在个体摊贩、零售市购买的则较少。

调查中被访问者对北京比较知名的农产品知道的比较多,有八成以上的人能够说出1—2个北京的名牌产品。如:现在应季的水果大兴西瓜,有29.9%的人提及,居第一位;其次是古船面粉,有22.4%的人提及;居第三位是三元牛奶,有9.7%的人提及。比较大型的连锁超市对北京郊区的重要农产品非常了解,都表示愿意将农产品的采购基地放在郊区。锦绣大地、顺鑫农业、小汤山特菜、平谷大桃等,在超市的知名度和信誉较好。可见北京农产品虽然在整个市场上所占比例不高,但在超市以及中高档市场上的份额还是比较大的。

1.主食类产品的消费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城市居民主食消费以大米为主,所占比重为78.8%,其次是白面,所占比重为17.3%;经常消费的产品主要有面包、切面、馒头等加工制品和豆类、杂粮,所占比例分别为50.1%38.3%23.9%;方便面、包子、饺子等速冻食品以及糕点、罐头只是偶尔消费。

21  北京城市居民主食消费偏好

品种

为主%

经常%

一般%

偶尔%

从不%

大米

78.8

12.3

7.1

1.8

 

白面

17.3

40.4

24.9

15.8

1.6

豆类

0.1

38.3

39.0

21.4

1.2

杂粮

0.3

23.9

35.3

37.2

3.3

面包、馒头、切面等加工制品

1.4

50.1

25.6

21.6

1.3

方便面、包子、饺子等速冻食品

0.1

12.7

26.1

50.4

10.7

糕点

0.1

12.2

26.3

49.6

11.8

罐头

0.2

0.7

4.3

35.3

59.5

数据来源: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21”行动计划调研报告》,2004.3

2.肉禽、蔬菜、奶制品等产品的消费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肉禽类产品的消费中,有70.3%的被访都是以生猪肉为主;蔬菜类消费以普通菜为主,所占比重高达90.3;鲜果类以应季水果为主,占58.2%,而且主要是国产水果;蛋类产品经常消费的比重较大,为66.6%;奶及奶制品的消费是以鲜奶为主,占78.9%;水产品中淡水鱼的消费所占比重略高一些,为37.2%,海鱼的消费比重为37.1%;干果、花卉及蜂产品的消费不是很经常,只是一般消费或偶尔消费。

22  北京城市居民副食品消费偏好

品种

为主%

经常%

一般%

偶尔%

从不%

肉   食    类

1.生猪肉

70.3

9.8

10.7

5.1

4.1

2.生牛肉

9.3

31

32.5

23.4

3.8

3.生羊肉

2.9

27.7

33.4

30.2

5.8

4.生鸡肉

7.1

48.6

28.3

13.8

2.2

5.其它生肉

0.1

1.3

9.0

33.8

55.8

6.散装熟食

0.2

17.4

26.4

36.4

16.9

7.包装熟食

0.2

26.1

32.5

32.9

8.3

  菜 类

1、绿色安全菜

3.9

20.2

26.5

33.9

15.5

2、净菜、加工菜

0.3

2.8

11.9

40.6

44.4

3、特菜

0.2

4.1

8.3

37.6

49.8

4、礼品菜

0.2

0.5

1.8

25.2

72.3

5、普通菜

90.3

7.3

1.5

0.6

0.3

6、食用菌

0.8

48.7

30.4

17.6

2.5

蛋类

27.7

66.6

4.6

1

0.1

鲜果

1.应季水果

58.2

38.2

3.3

0.3

 

2.国产水果

37.1

57.9

4.3

0.7

 

3.进口水果

0.5

2.1

8.9

57

31.5

4.果篮

 

 

2.9

26.3

70.8

5.果汁饮品

0.4

41.2

30.9

17.9

9.6

干果

1.坚果和果仁

17.3

24.4

34.3

18.6

54

2.其他干果

6.8

17.5

35

34.6

6.1

奶及奶制品

1.鲜奶

78.9

10.8

4.8

2.5

3

2.酸奶

7.9

55.2

21.8

12.6

2.5

3.加味奶

0.1

9.4

18.6

37.6

34.3

4.奶酪

 

1.8

5

26

67.2

5.冰激淋

0.5

22.6

33

31

12.9

其它奶制品

0.5

6.5

16.3

36.7

40

水产品

1.淡水鱼

37.2

23

19

17.2

3.6

2.海鱼

37.1

25.8

23.6

12

1.5

3.虾

0.9

25.8

38.5

31.1

3.7

4.蟹

 

2.7

14.2

59

24.1

 

5.海干货(紫菜、虾皮)

1.3

39.9

31.6

22.1

5.1

峰产品

1.6

24.7

25.7

29.9

18.1

花卉

1.鲜切花

1.9

3

9.3

34.3

51.5

2.盆花

8.6

8.3

20.9

22.3

39.9

数据来源: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21”行动计划调研报告》,2004.3

 

 

 

3.2.3    北京市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一、            北京农副产品购销状况

2003年北京市主要农产品总销售量为2188万吨,其中批发销售总量达到1865万吨,占到销售总量的85.2%。北京市主要农副产品市场供给仍然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流通体系为主,途经批发市场的农副产品销售总量占绝大部分,另有少部分由生产基地直接配送到超市和社区网点,而农户直销到城市集贸市场和路边摊的销售渠道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根据《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2004》统计,2003年北京亿元以上食品饮料烟酒类交易市场的成交总额达到23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粮油果蔬类市场成交总额为175亿元,占全部食品类市场成交总额的76%

北京市农副产品购销状况统计(2003

单位:吨

项目

商品总购进

商品总销售

#批发

批发环节所占比重

#零售

年末库存

粮食

  8,603,488

    8,187,834

     7,847,945

95.8

   339,889

     97,570

食用植物油

  3,992,589

    3,996,664

     3,859,334

96.6

   137,330

     97,175

猪和猪肉

    331,017

      333,350

       148,644

44.6

   184,706

     16,732

牛和牛肉

     57,639

       57,487

        14,086

24.5

    43,402

        616

羊和羊肉

     59,547

       60,723

        15,459

25.5

    45,264

      1,035

家禽

    164,596

      165,435

       114,547

69.2

    50,888

      4,844

鲜蛋

    118,702

      118,621

        41,020

34.6

    77,601

        516

鲜菜

  5,688,824

    5,689,484

     4,201,514

73.8

1,487,970

        831

鲜瓜果

2,972,818

    2,981,089

     2,250,125

75.5

   730,963

        366

水产品

    292,215

      293,458

       161,765

55.1

   131,693

      1,902

合计

22,281,435

21,884,145

18,654,439

     85.2

3,229,706

1,021,587

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04》相关数据整理。

 

二、            北京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分析

根据北京市农委对10家郊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家郊区农产品配送中心、1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11家城区连锁超市等的调查,结合对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分析,对北京市农产品的来源及走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结论。

(一)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是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

1.      批发和摊商销售中,以外埠供应为主

据对1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十三大类农产品进货来源及销售流向的汇总分析,近三年批发市场农产品上市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来源中北京地产量维持在20%以内,来自外埠的量占80%以上(图1)。

9     批发市场农产品来源及比重

项目

总量(万吨)

北京%

外埠%

2001

482.5

16.7

83.3

2002

592.1

13.2

85.1

200316

393.9

17.6

82.4

注:20012002年数据只包括七个批发市场

从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流向看,北京市消化的量占80%左右,转销到外埠的量占20%左右,2003年上半年有少量出口(图2

10    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流向及比重

项目

总量(万吨)

北京%

外埠%

2001

474.4

83.4

16.6

2002

589.7

72.3

27.7

200316

365.3

84.0

16.0

注:20012002年数据只包括七个批发市场

1  2003年上半年批发市场农产品来源图

                 2   北京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流向图

2.      连锁超市中,以北京郊区供应为主

连锁超市中北京供货的生鲜品占11类鲜品销售总额的近70%,而且近几年这种格局基本保持稳定。调查数据汇总显示,2001—2003年上半年,11类生鲜品销售额中北京供货的生鲜品销售总额为19.7亿元,占11类生鲜品销售总额的69.4%(图3)。

北京供货生肉类、熟食类、奶类占11类生鲜品销售总额比重较大。数据显示,2001—2003年上半年肉类销售额为50584.1万元,占销售总额的17.8%;熟食类销售额为64137.1万元,占22.6%;奶类销售额为39430.9万元,占13.9%;菜类销售额为12385.6万元,占4.4%;鲜果类销售额为10190万元,占3.6%;干果销售额为7206.4万元,占2.5%;水产类销售额为5453.2万元,占1.9%;杂粮销售额为2840.2万元,占1%;蛋类、南北干货、蜂产品销售额分别为3494.3万元、496.7万元、1196万元,其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均不足2%(图4)。

3    2001—2003年上半年超市北京供货占11类生鲜品销售总额的比重

 

4  2001—2003年上半年超市北京供货的各类生鲜品占该类销售额的比重

 

(二)郊区农产品销售以城区市场为主,外埠和国际市场为辅

1.蔬菜的市场走向

2002年北京市商品菜总产量45亿公斤,商品菜产值35亿元;其中,冬季自给率偏低。按总产估算,其中75%在北京地域经销,北京自产菜占北京消费总量的55%;15%由地头直接运输到外地;10%出口,约45万吨。

2.果品的市场走向

2002年北京市果品产量7亿公斤,销售额14亿元,其中:销售到北京市场的量占62%,在北京城区的市场份额约占30%;外埠占28.5%;出口占4.7%。

(三)团体消费在北京市农产品市场中占较大比重

1.      从农产品批发市场看

从批发市场农产品在市内的销售流向来看,机关团体学校、农贸市场、餐饮企业是三大需求方,三者合计购买量占市内流向的64.2%;其次,配送中心、超市购买量各10%左右,且超市购买比重近年有增加趋势,还有少量又转销到其他批发市场。

 

11   批发市场农产品北京市内流向

项目

其他批发市场%

配送中心%

农贸市场%

机关团体%

餐饮企业%

超市%

其他%

2001

10.4

11.4

20.3

24.6

19.3

6.9

7.2

2002

10.4

14.4

15.9

25.3

19.7

6.6

7.7

20031——6

6.4

11.6

31.0

19.2

12.4

11.3

8.2

    分具体品种来看,餐饮企业、机关团体是批发市场牛肉、羊肉、猪肉、禽肉的最大客户;蛋品的最大客户是机关团体、农贸市场;蔬菜、水果、干果的最大客户是农贸市场、机关团体;水产品的最大需求方是其他批发市场、机关团体、餐饮企业、农贸市场。

2.从郊区农产品配送中心来看

配送中心蔬菜市内销售流向格局近两年基本稳定,其中,销往农贸批发市场的比重有所下降,而销往商场超市、餐饮企业、各大团体的量略有增加。说明,经过加工、包装的净菜正在深入到最终消费市场。销给特需机构的量虽然比重很少,但也有逐年增长趋势。

12   配送中心蔬菜北京市内销售流向

项目

超市、商场%

农贸、批发市场%

零售摊点%

餐饮企业

机关团体

加工

企业%

特需

机构%

其他%

2001

56.95

24.14

0.43

9.72

8.44

0.24

0.06

0.03

2002

59.55

26.78

1.24

3.37

8.4

0.35

0.24

0.07

20031—6

58.40

19.09

0.79

10.19

10.09

0.66

0.52

0.26

13   配送中心水果北京市内流向

项目

超市、商场%

农贸、批发市场%

零售摊点

餐饮企业

机关团体

加工

企业%

特需

机构%

其他%

2001

59.26

 

10.34

8.61

21.79

 

 

 

2002

67.12

2.7

1.35

4.79

21.23

0.37

1.72

0.74

20031—6

64.81

0.29

0.51

0.56

33.11

 

0.61

0.12

 

 

三、            北京农产品配送业发展现状

1.              发展情况

(1)        发展迅速。据有关资料,20034月下旬以来,北京市的100多家大中型农产品配送企业的配送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左右,以蔬菜为例,郊区的农产品配送企业经营的蔬菜量占到郊区蔬菜总产量的10%以上。

(2)        配送企业不断壮大。大兴区以资源、万福喜和三绿为龙头的安全流通配送体系已初步建立;顺义区政府积极壮大蔬菜配送企业,全区以蔬菜为主的配送企业有15家,除配送蔬菜外,还包括米、面、油、肉、蛋等农副产品,蔬菜日配送量数百吨,配送品种50多种。

(3)        配送网点日益密集。市区内各种类型的超市、机关团体成为配送销售的主体。

2.              郊区农产品配送中心以市内直销为主

据统计,北京市现有不同规模和经营特点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260多家,年配送价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配送的农副产品从肉、蛋、菜、奶、水产到各种禽类、干果、山野菜、花卉及各种加工制品,主要的配送对象涵盖了各类商场、超市、机关团体、商品加工企业、餐饮店、宾馆饭店、大专院校及居民小区等,其中与城区主要连锁超市直接进行业务挂钩的配送中心占50%以上,为各类食品、特别是安全食品从产地流向餐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调查的几家配送中心蔬菜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北京市,约占95%左右,城区连锁超市和机关团体是最大的客户。出口数量及所占份额有略微上升的趋势。

郊区配送中心蔬菜销售流向

项目

北京%

外埠%

出口%

2001

95.76

0.36

3.89

2002

94.91

0.64

4.45

200316

94.31

0.59

5.11

配送中心各种蔬菜品种中,腌渍菜、山野菜、食用菌出口比重较大。其中,食用菌出口比重在近三年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72%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53%,而内销比重逐年增长。

郊区配送中心各种蔬菜品种销售流向

项目

2001

2002

200316

北京%

外埠%

出口%

北京%

外埠%

出口%

北京%

外埠%

出口%

蔬菜

95.8

0.4

3.9

94.9

0.6

4.5

94.3

0.6

5.1

其中:叶菜

100

 

 

98.9

 

1.1

97.2

 

2.8

果蔬

95.4

2.4

2.2

95.2

2.6

2.2

88.2

3.2

8.6

根茎菜

100

 

 

100

 

 

100

 

 

食用菌

27.8

 

72.2

31.7

 

68.3

47.5

 

52.5

特菜

100

 

 

100

 

 

99.7

0.3

 

山野菜

80.9

 

19.1

24.7

 

75.3

36.7

 

63.3

脱水菜

100

 

 

100

 

 

100

 

 

腌渍菜

 

 

100

43.2

 

56.8

18.2

 

81.8

 

3.              存在的问题

(1)        配送企业多,但规模偏小,总体实力不强。大多种植业的配送业还处于初始阶段;以农贸市场为代表的传统销售方式所占比重还比较大,大约为70%,新型配送企业进入农产品销售比重还比较低。

(2)        品牌产品所占市场比例小,抢占市场能力有待提高,销售半径也需延伸扩大。

(3)        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企业和农民利益的连接机制不健全,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4)        农民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缺乏商品意识,缺乏现代营销观念,不向外发送产品信息,不强调商品包装,不重视品牌开发,使一些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或产地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果企业对基地的带动能力不强,会减弱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3.2.4        都市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的改革目标

    从生存发展理论角度看,农副产品产销发展历程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生存农业阶段:就地生产,就地供应,以自给自足为特征;发展农业阶段:适地生产,区域供应,以多种经营和增加收入为特征;现代化商品农业阶段:区域生产,全国供应,以机械化、科学化、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目前我国农副产品产业主要处在发展农业阶段,部分大城市和区域主产区正在向现代化商品农业阶段迈步,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            完善城市功能、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以保障城市农副产品供给的价格、数量的稳定性、前瞻性

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均GDP已超过了3000美元,农产品消费群体绝对量大、品质要求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因此积极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实现首都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表现为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业态发展不平衡,商品秩序紊乱,管理水平低,缺乏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因此,将传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为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安全、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符合北京市确定的使流通产业成为首都经济支柱产业的商业发展思路。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满足北京市完善城市功能、发展流通体系的要求。

二、            保障城市农副产品供给的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北京市是国家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开始实施 食品放心工程,提出了监管源头、标准准入、扶持大户、品牌商品、包装进京、系统检测、网络营销、全程追溯、动态管理、严格执法四十字方针。这项制度的主要措施是从生产源头抓起,把监督管理关口前移,凡进入北京市批发、零售市场的食用农产品,其生产商必须与北京市市场建立定向经营合约,明确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以及依法追究安全生产责任等制度,从生产环节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            发展流通业、创造就业机会

据统计,在1978年至1996年期间,我国商业净增的就业人员,占整个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18.6%,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仅次于制造业。今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深化改革,传统制造业中转移出的大量劳动力,将主要由包括流通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吸纳。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但使锦绣大地成为海淀四季青一流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与周边地区沟通的的重要纽带,而且使其成为该地区农民增收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四、            减少农副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是加强农业产业基础地位、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

发展市场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只有现代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生产,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

 

3.3    项目的政策背景

3.4.1        绿色安全农副产品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生产到流通、从地头到餐桌的“菜篮子”工程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长期重视,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居民吃菜难的问题。新世纪,中国的农副产品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已转向如何彻底解决农副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切实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问题、如何实现农副产品产业的优化布局整体协调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农副产品产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政府相关部门在其政策在强调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同时,着力强调发展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和零售体系的连锁经营,以及为实现上述商业流通模式发展培育相关市场环境;针对政策目标提出了相应的行业发展引导和扶持政策及措施。

 

3.4.2        中央政府的政策

 

2004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以 “促进食品安全技术创新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体系”为主题的全球食品安全(北京)论坛中就食品安全工作发表重要演讲,指出中国政府将从六个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一是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二是追踪国际先进食品安全科技发展动态,建立食品安全技术支持体系。三是构建新的食品标准体系。四是建立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对食品供应链进行全程监控。五是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六是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体系,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项目意义,国家商业主管部门从进一步完善商品市场体系、提高我国流通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的高度,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十五”商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指导性政策。

多次反复强调了“加快推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的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尽快改变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市场秩序混乱的状况,建立畅顺高效、便捷安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推动农产品零售市场改造升级,努力提高连锁超市、食品超市、大型综合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中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力争使其销售份额占全部农产品零售额的三分之一。大力推行食品放心工程,抓紧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实行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作用。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向上下游延伸经营链条。一方面建立农产品基地,发展专业化、工厂化生产;另一方面向零售领域延伸,细化加工和配送功能,形成农产品批发市场与零售店之间配送-销售-消费的有机链条。

2003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提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目标是: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提高批发市场的档次,在全国大中城市和主要产区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交易方式先进、功能齐全、信息灵敏、安全卫生的骨干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锁超市、直销配送等新型流通组织;建立多层次、多业态、多种经营方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改革现行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建立起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主要依靠企业自主经营、自主投入、自我发展的机制。逐步形成以全国骨干批发市场为核心,以连锁超市等其他流通方式为补充,以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依托,以现代交易、结算、信息、检测、储藏、物流等技术为支撑,以良好的企业经营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保证,以稳定、有序、规模化的农产品经销商队伍为主体的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意见》还提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原则和重点。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合理布局,分步实施;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企业化运作,政府扶持;打破地区和企业性质的限制,扩大经营规模。建设的重点是要完善现有市场的功能,提高市场档次,搞好全国骨干批发市场建设等几方面,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十五”时期,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意见》提出的主要政策包括:做好农产品流通设施的统一规划工作,防止重复建设;鼓励社会资金多渠道投资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继续实行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的政策;加大政府直接投入和扶持力度;扩大农产品流通设施领域的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整顿农产品批发市场及运输环节的各种收费。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1997年5月8日,财税字[1997]049号,具体规定“对于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农口企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从事上述各业的所得应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通知中对于产品范围进行了具体规定,如蔬菜初加工是指“通过对各类蔬菜(含山野菜)晾晒、冷藏、冷冻、脱水、分级包装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初制品。具体包括:利用冷藏设施,将新鲜蔬菜通过低温贮藏,以备淡季供应的速冻蔬菜,如速冻茄果类、豆类、柿子椒、蒜苔、黄瓜等。(2)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和食用菌通过干制加工处理后,制成的各类干菜,如黄花菜、玉兰片、萝卜干、冬菜、梅干菜,木耳、香菇、平菇等。而水果初加工是指“水果初加工通过对新鲜水果(含各类山野果)清洗、脱壳、分类、包装、储藏保鲜、干燥、炒制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各类水果、果干、果仁、坚果等。”本项目经营产品及经营方式符合这一规定。详见报告附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征免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24号)再次进行了明确。并进一步指出,重点龙头企业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其直接控股比例超过50%(不含50%)的,且控股子公司符合“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并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的规定,可享受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详见报告附件。

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和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的《关于扶持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中指出对于国家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要在信贷、筹资、基地建设、财政等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详见报告附件。

 

3.4.3        北京市的相关政策及优惠措施

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门切实履行中央政策精神,结合北京市食品流通业发展现状,相继制定和颁布实施了《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2002-2008年)》、《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年)》等促进和规范行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指出,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以大型物流基地为核心、以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配送区为节点的商业物流体系框架使北京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为此提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相关政府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加强协调和管理,鼓励社会投资参与物流设施建设,引导物流资源按照规划合理布局和调整。对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特别提出要将“生产者或代理商—农产品经销公司—超市—消费者” 的现代化新兴流通渠道作为今后北京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发展方向;2008年食品流通体系中农产品经销公司经由率达到30-40%。针对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确定在2006年前基本完成对包括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内的8个现有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形成规范的大型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于食品物流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北京市政府在用地、贷款贴息、鼓励外资等方面给与大量优惠政策。

北京市商业委员会连续两年来,都把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城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商业新技术应用列为城市流通业发展指导目录中的鼓励产业项目。囊括了从物流基地(园区)建设、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电子结算体系在内的整个安全食品流通体系建设。

 

3.4    项目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4.1              项目开拓对锦绣大地总体发展目标的战略意义

1、    实现区域内土地增值

无论是绿色市场的建设,还是安全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都将给项目所在经济区域带来可观的商流、人流和资金流,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大大提高本区域内土地的潜在经济价值。

2、    企业效益

根据项目财务成本收益预测和核算,项目将能够给企业创造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

3、    相关产业链效益

项目所涉及的相关行业,如城市物流配送业、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业等,都具备了前景广阔的市场潜力。项目的开展,将会不可避免的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给项目的未来发展和业务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    新模式运行,扩大锦绣大地品牌价值,形成无形资产增值

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会大大加深社会对锦绣大地品牌的认知程度,将“绿色安全”的企业形象落到实处,提高“锦绣大地”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知名度,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增值。为企业在北京及全国范围内拓展新的业务创造了优势条件。

3.4.2              项目建设对锦绣大地市场发展的必要性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市场经营的初期工作重点在于迅速扩大市场成交规模,占领首都农副产品流通业的制高点。从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这一阶段性战略目标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初步达到。当前市场交易品种中牛羊肉占北京市市场份额75%,粮油占34%,猪肉占40%,干调占70%,初步统计2004年年成交额超过60亿元,如果按照《中国市场交易统计年鉴》2003年的数据,锦绣大地市场将在北京仅次于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位居北京地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规模的第二位。

随着市场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大,市场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是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在未来数年内发展的战略方向。

首先,市场交易品种布局方面,蔬菜作为城市居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的农副产品,成为锦绣大地市场发展的硬伤。要满足客户在市场上的“一站式”购买需求,提高市场经营的范围经济效应,必须要着力完善各类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的经营品种构成。

其次,当前我国批发市场业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落后,既不适应我国城市食品流通业发展的要求,也将难以迎接国外资本进入农产品流通业的所带来的残酷竞争格局。这一点,在锦绣大地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局面而言,同样如此。

再次,当前的批发市场运营模式,难以满足锦绣大地对“绿色·安全”的食品流通业经营理念。

最后,锦绣大地市场的企业内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开拓新的物流配送和仓储保鲜等新业务模式,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3.4.3              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竞争力分析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良好的产业环境和政策优势,以及深厚的股东背景、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较高的投资风险控制水平、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清晰的定位和发展战略、独特的赢利模式、明确的资金使用计划,已形成和具备了推动城市绿色安全食品进行规模化经营的各种条件,并在北京和全国专业物流经营管理方面显示出了现实的和潜在的强大竞争发展力。基于如上各种资源要素的充分整合,是成为北京锦绣大地绿色市场安全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入全国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1、    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成功为项目提供了必要的市场基础

    以绿色安全食品生产、经营为目标的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将绿色的概念不断延伸,投资建设了以绿色、安全为市场经营管理和服务宗旨的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目前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北京市政府规划的四大规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市场投资22000万元,已建成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成交易馆5个(共40000平方米)。2004年4月份开业以来,交易量持续上涨。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鑫源肉类批发市场、四道口果品批发市场等京城著名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相继迁入,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人气和商机,也大大拓展了锦绣大地市场的品牌知名度。锦绣大地市场的发展起点高、速度快、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在区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客源和经营管理方面有着京城其他批发市场乃至在整个农副产品流通行业有着其他企业所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2、    区域优势

从北京市场分布情况看,北京现有的几大批发市场主要分布在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市区或城乡结合部。北京市西部地区(主要指海淀区西部和石景山区)尚缺少一个有一定规模、辐射力较强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立此信息平台符合北京市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用地已得到首规划和市发改委的批准。

在京西地区建立的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南邻阜石路,距四环路仅3公里,填补了北京西部城近郊区蔬菜副食品供销主渠道的空白。本地区(指万寿路经西,田村路以南,太平中路以北,约36平方公里区域)及门头沟大峪地区,常住人口约300万人以上,流动人口总人数在150万左右,按人均消费农副产品1公斤计,本地区日蔬菜需求量约在450万公斤左右。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的发展,本地区一批新建居民小区将陆续落成或相继开工(田村小区、晋元庄小区、玉海园小区等)居住人口和密度呈增长趋势,对农副产品需求也将相应增长,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群。

3、    交通优势

随着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环境、道路、交通等条件将迅速改善,北京市农产品批发网点将逐渐集中,并减少对二级批发市场的需求。项目所在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廖公庄宝山村界内,地处海淀区西南部。南邻阜石路,西接五环路,距五路火车站3公里,丰台火车站5公里,南侧有货运铁路线通过,并规划建设铁路货场一座,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4、    基础设施优势

目前批发市场已建成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各种品种交易区、13栋配套商务楼、50000平方米停车场、容量为4000吨的冻库保鲜区及12000平方米的仓储区、50000平方米道路和50000平方米的绿化。此外,还建有现代化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中心、餐饮服务楼以及银行、邮电、通讯、谈判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和40000平方米的客户公寓,基础设施较完善,具有良好经营条件。

5、    客源优势

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和奥运会的临近,市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将逐步迁出市区,原全国第二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钟寺批发市场的迁入,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市场信息、货源和销售渠道;同时,北京玉泉路粮油市场、京西小食品市场和鑫源肉类市场已整体迁入,四道口水果市场和四道口水产市场将于近期迁入,因此市场拥有一定的客源优势,并将逐步成为北京西部地区功能最完善的综合批发市场。预计2004年农副产品总成交额将达到40亿元,2005年总成交额超过60亿元,2006年市场农副产品成交总额接近100亿元。

6、    企业优势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大地实业、等13家股东按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投资建设的。在经营、管理、产权、利益、决策、调控等方面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

l        管理团队

公司从董事长到主要领导均具有工商硕士、大学本科以上学位,拥有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等职称。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宏观、微观经济学基础。在市场战略、市场管理、市场的企业经营、资产、资本等方面经验丰富,在业内享有较好的信誉。

l        资金实力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农业银行的50000万元的授信,可以使公司的资金得到合理调控,为市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l        人材优势

    现有的信息和质量安全控制平台已经具备一批专业素质良好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他们品德兼优熟悉业务,接受和领会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执行和完善企业管理方针和目标,为项目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3.5    本章综述:项目的竞争力分析和市场预测分析

 

3.5.1        项目的SWOT竞争力分析

 

3.5.2        主要(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绿色安全果蔬流通体系项目建立在供应链管理平台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平台基础之上,是对传统果蔬流通渠道的革新,同时也是适应城市果蔬消费结构变化和消费形态变化的抉择。项目以绿色安全果蔬贮运为核心业务,涉及到生产、加工、运输、保鲜、贮藏、配送等从土地到餐桌完整供应链,是对整个传统流通体系的挑战。项目的现有及潜在的竞争对手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批发市场+批零商传统批发零售渠道,这是长期以来中国城市果蔬流通的主要方式,当前也在果蔬流通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将是我们项目所要开拓的重要阵地。具体分析而言,传统流通渠道存在着经营灵活、风险低、成本低的优势,但是缺陷同样明显。尤其是在质量安全保证、规模化和经营形态方面处于绝对劣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和购物环境要求的提升,传统的流通模式终将也正在走向消亡。而作为模式核心的批发市场将由现在的市场交易功能为主转向集散、贮藏、配货等物流功能为主。而批零商将为配送商所取代。届时传统的流通模式将为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安全果蔬流通模式取代。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市场孕育和开拓历程,当前阶段两类经营模式并存,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但这时要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实现转变。

北京是农产品销区,本地生产的农产品中有些品种占商品流通量比重仍比较小。蔬菜水果等还有相当部分产自外地,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入本市,并经各类早市、集贸市场、社区菜市场进入消费者手中。根据调查,蔬菜的批发市场经由率达到90%,通过各类早市、集贸市场、社区菜市场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比重也达到90%。三、四环路附近成为批发市场集中区域。目前全市占地1万平方米以上,交易额超过1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18家,其中60%集中分布在三环路和四环路附近地区。

当前北京市经营果蔬的主要批发市场有:

北京新发地农夫产品批发市场,地处北京市丰台区京开高速路新发地桥西侧,是当前北京市最大的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2003 年市场各类农副产品成交量为 41. 5 亿公斤 ,成交额为70 亿元,其中蔬菜、果品两项供应量分别占到北京市需求量的 60% 50% 以上,成为北京市菜篮子工程的龙头企业和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市场成立于1988年,经过长期的孕育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市场也组建了但其经营管理企业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有限公司由于企业的起步低(村办企业)、经营理念落后、资本实力薄弱以及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和市场发展都面临着一个瓶颈。新发地批发市场及依托市场的批零购销网络将是我们项目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北京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于19946月,是顺鑫农业上市公司与顺义区市场中心合作的股份制企业。市场位于顺义城区,距市区20公里,与首都国际机场毗邻。市场投资总额7600万元,年成交量8亿公斤,成交额30亿元。其中全年果蔬交易额大约为16亿元。市场仍为露天摊贩式经营为主,且与城区的运输距离过长,在今后时间和成本竞争激烈的都市农副产品流通市场中处于竞争劣势。

北京市华垦岳各庄批发市场,位于北京西南丰台路口,在京石高速公路与西四环路交汇处,市场年成交量可达到9亿公斤,成交额近30亿元,目前市场内各类摊位近2000多个,日成交额为600-700万元,平均客流量2-3万人次。在蔬菜和果品市场方面占有北京近20%的市场份额。但是市场摊贩式经营的果蔬批发业面临着城市市政改造的压力。市场经营业务仅以提供交易场所为主,因而果蔬交易在流通模式革新和市政规划的双重压力下走入萎缩。

北京市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由中央企业中商企业集团公司和北京潞运通经贸集团,共同投资1.5亿元于1998年建成开业。市场辟有农副产品、建材和日用百货三个营业区,经营粮油、果菜、水产品、肉禽蛋、副食、酒水饮料、调料、建材、百货等10大类2万多个品种。2003年成交额为13亿元,是京东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集散地。市场基础设施完善,但因市场地理位置和经营定位不佳,交易量和交易规模都难以实现突破,市场发展处于徘徊期。

根据以上分析来看,北京市主要批发市场经营业务均以提供交易场所及其配套服务为主,在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和食品安全控制方面业务拓展不足。依托批发市场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批零购销商又存在着诸多缺陷。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模式是传统城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致命伤。

第二类竞争对手是以农产品经销公司、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及生鲜超市为代表的新兴农产品流通方式。这些企业业务以城市物流配送为主,往往依托大型批发市场而存在,自身的资本实力、企业规模和业务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缺乏必要的质量安全控制手段和能力。当然,这些企业的发展也为培育行业市场,实现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奠定了一定行业基础。

目前,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流通规模小,渠道杂乱。目前仍以传统流通模式为主,通过新兴流通渠道进入消费领域的农产品比重太低;二是市场机能未能理顺,批发和零售功能在空间上混为一体,导致人流、物流混杂和环境污染;三是市场用地与城市功能发生矛盾,很多市场属于临时占地、设施简陋;四是管理环节薄弱,缺乏对农产品卫生、防疫和安全等的有效监控。

 

3.5.3        市场容量预测

1、    北京城市食品消费总量

2003年,北京城市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为人均3472.5元。城八区按1300万人口计算,全年食品消费总额约450亿元。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全市食品的零售总额约为470亿元(农村地区27亿元)。与城市家庭住户记帐调查数据大体相当。

集团消费如各大机关、学校、医院等,其农产品(食品)消费未计入居民日常消费的统计范围。据农产品流向调查数据,农产品批发市场大约25%的交易量是集团购买的,估算交易额68亿元(270*25%),同时,北京郊区约有20%的农产品是直接供应集团消费,估算交易额34亿元(170*20%)。社会团体集团消费小计约102亿元。

餐饮企业也是农产品(食品)消费的重要主体。据农产品流向调查数据,农产品批发市场大约20%的交易量是餐饮企业购买的,估算交易额54亿元(270*20%),同时,北京郊区约有10%的农产品是直接供应餐饮业,估算交易额17亿元(170*10%)。餐饮业农产品(食品)消费小计约71亿元。

由此推算北京城市2003年农产品(食品)的消费总额约为623亿元。

 

 

 

二、目标市场总量预测

根据北京市对1000户城镇居民的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年消费总额为3522.7元,其中鲜菜消费额为234.9元,新鲜瓜果消费额为221元,人均年消费新鲜菜果合计为455.9元,约占食品年消费总额的13%。目标客户人群按照1300万计算,2003年北京城镇居民家庭鲜菜消费支出总额30.5亿元,新鲜瓜果消费支出总额28.7亿元,果蔬消费支出总额59.2亿元。

通过2002年北京市商品菜总产量45亿公斤,商品菜产值35亿元;其中,其中75%在北京地域经销,北京自产菜占北京消费总量的55%,计算出北京市商品菜消费47.8亿。

通过2002年北京市果品产量7亿公斤,销售额14亿元,其中:销售到北京市场的量占62%,在北京城区的市场份额约占30%,计算出北京果品消费量为32.9亿元。则北京市总的果蔬消费达到80.7亿元。

数据显示2002年,蔬菜和水果占八类食品总消费的14.5%,且存在下降的趋势,那么2003年的比例应该小于14.5%。根据2003年恩格尔系数31.67%计算,按北京城镇人口1300万计算,则2003年食品的总消费额为623亿,水果与蔬菜如果比率占13%,那么总消费额为81亿元。这说明两种途径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的。

 

三、项目的目标市场份额

表      目标配送市场计算

序号

项目

核算

单位

蔬菜

鲜瓜果

合计

1

北京市场总值

 

亿元

30.500

28.700

59.200

2

连锁超市总值

3=(2)*15%

亿元

4.575

4.305

8.880

3

集团消费总值

4=2*20%

亿元

6.100

5.740

11.840

4

餐饮企业总值

5=2*15%

亿元

4.575

4.305

8.880

5

大型连锁

6=(3)*35%

亿元

1.601

1.507

3.108

6

目标集团

7=4*35%

亿元

2.135

2.009

4.144

7

目标餐饮

9)=5*35%

亿元

1.601

1.507

3.108

8

目标市场小计

9=(6)+(7)+(8)

亿元

5.338

5.023

10.360

9

所占市场份额

10

 

0.400

0.380

 

10

目标市场总值

11=(9)*(10)

亿元

2.091

1.909

4.000

 

 

            表      本目标市场计算

序号

 

销售额

销售量

 

单价:万元

单价:万吨

 

合计

蔬菜

水果

合计

蔬菜

水果

1

物流配送业

经营额

40,000

20,910

19,090

11.0

7.4

3.6

2

批发

180,000

94,095

85,905

49.5

33.3

16.2

3

加工、保鲜及出口等经营额

10,000

5,227

4, 773

2.75

1.85

0.9

 

合计

230,000

120,232

109,768

63.25

42.55

20.7

 

 

项目绿色安全果蔬购销经营主要来自于两部分:其一、面向北京市的大型连锁超市、餐饮企业、机关团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团体消费客户群进行城市物流配送所发生的交易额,正常年份可达4亿元。构成如下:鲜菜配送额:2.09亿元,销售量7.4万吨;鲜瓜果配送额:1.909亿元,销售量3.6万吨,销售量11万吨;其二、市场批发业务,正常年份达到18亿元,构成如下:鲜菜配批发:9.4095亿元,销售量33.3万吨;鲜瓜果额批发:8.5905亿元,销售量16.2万吨,销售量49.5万吨;其三、通过加工、保鲜及出口等附加价值较高的业务,项目建成后到正常年份的年出口总值将达到1亿元。预计构成如下:鲜菜出口额:0.5227亿元,出口量1.85万吨;水果出口额0.4773亿元,出口量0.9万吨,销售量2.75万吨。

本项目正常年批发总额达到18亿元,配送总额达到4亿元,出口和加工总额达到1亿元,总的金额达到23亿元。一期将达到正常年的30%,即7亿元,通过二期扩展,在北京建立物流节点,总的目标将达到23亿元。按北京城镇居民的消费总量59亿元的计算,我们的目标市场将占到城镇消费39%的市场份额。项目总的鲜菜金额:12.0232亿元,销售量42.55万吨;鲜瓜果配送额:10.9768亿元,销售量20.7万吨,销售量63.25万吨。


第4章        项目的功能定位与经营策略分析

4.1    运营模式及经营方式

项目的运营模式首先建立在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基础之上,从而为绿色安全果蔬营销行业构造出切实可行的市场信用体系,通过完全对称透明的绿色安全信息渠道构建和巩固消费者信心。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在基地认证管理、电子商务、食品安全高效检测技术、仓储管理和保鲜技术等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服务的支持下,实现绿色安全食品的高效物流。由此,将能够大大降低新鲜果蔬的市场交易成本,确立起锦绣大地经营和锦绣大地品牌两类绿色安全蔬菜和水果的竞争优势地位,实现既定的市场经营目标。

项目要实现的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从生产中的基地认证、农资供给、市场信息引导和生产技术提供开始,一直到构建价格指数、绿色安全指数来引导消费为止,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但在项目经营运作中,将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项目的核心竞争力,着重发展:作为北京地区绿色安全果蔬一级批发经营者,进行绿色安全果蔬的仓储式批发经营;面向北京市的连锁超市、餐饮企业、机关团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团体消费客户群进行城市物流配送; 在完全符合食品出口国际标准的情况下,发展果蔬出口业务;同时利用在终端销售市场上的强大市场力,垄断本地的进口市场。

在项目的收入和赢利点方面,将是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仓储、加工、保鲜、配送、批发及展示交易、远程交易服务等各渠道赢利点,重点是仓储保鲜、产品批发、产品进出口和加工配送业务方面。

4.2    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经营体系的构建

4.2.1        交易主体资格准入制度

项目将对进入市场交易的企业、经销商、代理商等进行资格认证和登记造册,实行会员制管理,以监督其行为,只有符合资格的主体才能进入市场交易,非会员不得入场交易。

主体资格准入制具体实施内容为:

Ø        市场鼓励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供销大户、龙头企业等规模化经营的经销商进入市场交易;

Ø        对交易主体的资金、货源、经营条件进行审查,建立经营主体会员档案,符合市场规定的才准予入场交易,并且将详细资料录入交易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备案登记,定期进行资格抽查;

Ø        对交易商每次交易的品种、质量、信誉进行记录,并输入经营主体数据库,交易商资格实行年审制度;

Ø        市场不定期对交易者的行为和交易秩序进行检查,交易记录不良者,给予警告,有三次警告则取消其交易资格。

4.2.2        交易农产品——准入制和质量追溯制

结合北京市安全食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要求,项目将实行准入制和质量安全控制,严格执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对进入市场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要求。在加强基地认证和产地采购检测的同时,着重把好进入市场内交易的农产品检测关口。任何产品在进入交易流程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及产地信息输入数据库,并通过电子显示屏进行公布。严禁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所售出商品必须要提供标明品名、产地、规格、经销者、运输着等内容的信誉卡,并盖上各经营环节签章,实行商品质量追溯制。

4.2.3        在供应链管理平台基础上构建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在企业的经营体系架构上,建立在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基础之上,向前和向后进行农副产品流通产业链条的纵向整合和延伸,实现安全农副产品物流各个环节上的资源和信息共享,达到对安全蔬菜和安全水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并诉求蔬菜果品生产、流通、消费间的信息对称化,从而保证了项目实现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战略目标。这一经营目标是通过对绿色市场安全果蔬流通经营体系的科学构建来实现的。包括安全果蔬采购和供应体系建设、果蔬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仓储加工及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及企业信息管理平台体系等包括软硬件发展在内的五大体系建设。

 

4.3    经营策略

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服务上下工夫,不仅仅停留在提供简单的市场交易和吃住行的低层次服务上,而应在深加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服务上创新理念,开拓经营。

4.3.1        品牌服务策略

企业将自己策划开发并贴有锦绣大地商标的蔬菜和水果。从而有利于:(1)增强企业的品牌识别能力和市场细分,努力获取终端消费群体对大地品牌的认可,实现产品的差别化;(2)构造了流通企业主导下的生产体制,拉近了消费者和厂商的距离,能适时、适量、适需地提供消费者需要的商品;(3)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无形资产,提高竞争力,包括与供应商竞争的能力。

项目管理团队将保持市场发展前瞻性,并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和优质化,为客户提供全面、细致、完善的 服务。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及时作出政策调整。绿色市场、安全农副产品、高效物流的思想,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的建设一流绿色市场和安全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4.3.2        绿色营销和安全农副产品理念

项目将适应“绿色革命”时代的需要,以绿色、安全果蔬交易为特色,确立以绿色安全果蔬配送为龙头、绿色安全果蔬的生产、加工、批发、连锁、国际贸易、展示为主导的经营战略思想,配合北京市的安全食品体系建设,通过现代化管理并引入结算、商务服务、安全检测中心等设施、设备,实行批发、零售、配送、拍卖以及电子商务一体化服务,建设一流绿色、安全果蔬交易市场和高效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目前市政府已批准市场建设成为北京绿色、安全食品交易市场,并以此为依托,在北京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绿色、安全食品物流中心,集中全国绿色、安全食品,服务全国乃至世界。

4.3.3        人才策略

为适应公司产业结构变化,公司将面向社会广泛招收有敬业精神、专业知识、道德良好的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同时公司全面实施ERP计划每年对业务流程研究和改进以提高物流和资金流管理效率;完善内部激励机制,不断丰富和发展公司多年来形成的企业文化,不断从公司内部选拔、培养管理人才同时积极从公司外部甚至国外引进富有经验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充实公司管理人员队伍。

4.3.4        市场细分策略

以连锁超市、机关团体和餐饮企业、宾馆酒店及食品加工企业作为明确的客户定位,集中力量征战细分市场。企业将集中力量从事“B to B业务,利用当前北京食品市场的市场结构特点和自身企业业务优势,集中开拓细分市场,发挥

 

第5章         绿色安全果蔬流通体系建设

项目建设将注重生产基地、环境监测、市场运行、科研推广等各子系统之间的机构和联系。通过品牌管理和开拓推广等方式,综合调控系统因子、各层次之间的平衡,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项目系统的运行机制将建立在:以市场效益为导向;以无污染的原产品基地建设为基础;环境监测、食品检测为保证;科研推广、培训教育为推广手段;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带动农业生态条件的优化、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项目将围绕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和控制,依靠规范的技术和统一的品牌推广、拓展管理实施。



 

5.1    供应链管理平台的构建与运营

5.1.1 供应链管理平台构建概述

供应链管理是用系统的观点对农副产品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对成本流进行分解与控制,并使供应链中各市场主体获得相应的利益的一种农副产品流通管理理念。这里的利益,既有市场利润,也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农副产品物流中的“7R”(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数量、合适质量、合适品类的产品用合适的方式送到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人)。

首先要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把流通中各种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物流中心,从而使中心能够全面准确的掌握从产地到销地的所有信息,并且利用信息的反馈及时地引导市场各主体对产品的供应、加工、消费、质量、价格等做出调整,包括指导生产者的生产和引导消费者的消费。

其次,供应链管理平台也是对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它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高效传导机制来替代依靠市场的低效传导机制。由企业内的信息支持部门构建企业内的信息传递网络和信息分析处理系统。企业的战略决策部门、各个业务运营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实现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财务结算、客户管理、供求信息传达等各项功能。

5.1.2供应链管理平台中信息系统构建

本项目主要强调的是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协同商务能力,以物流为基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务流四流合一,串起ERP、SCM、CRM、DRP等市场信息化应用的各个部分。

信息系统是旨在增强整个价值链竞争优势,采用基于活动管理的技术来评估市场各种业务流程,消除重复(即不增值)的活动;强调内部协作和外部协同;以物流管理为基础,功能涵盖ERP、CRM、SCM、DRP等市场信息化应用,同时支持市场内部间的协同商务。通过标准化的咨询、实施和服务,为市场分阶段快速部署行业化解决方案,在开放、集成的平台基础之上,可以灵活地满足客户个性的需求及业务不断变化的要求。对于需要管理创新的农产品流通业来说,信息平台不单是电子交易中心,而是为企业引进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导入一套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手段。

信息平台系统为市场信息化搭建起一个战略框架,在这个框架指导下,市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迅速构筑信息平台,同时可以灵活、动态地、有效地管理,并实现电子化的商业事务处理的能力,使市场可以持续保持在IT投入上的竞争力,在提供的专业、贴身的服务下塑造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在这一灵活弹性的框架下,本项目在供应市场、消费市场、资北京市场、知识市场等具体应用方面解决方案,体现了作业层、管理层和决策层等不同层次的应用,真正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务流四流合一。实现了市场的集成管理,使企业产、供、销、人、财、物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紧密衔接的有机整体,同时也为进一步实现产业链级的协同商务提供了保证。

整个系统由信息系统和交易系统二部分组成。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交易系统提供辅助服务,为农产品流通和产品提供全面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支持,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而将提供的农副产品安全交易行情指数发布;交易系统主要是采用会员制方式为基地、分销商、物流商和客户提供在线供货、在线代理、在线分销、在线仓储物流配送和在线采购。

首先,为农产品基地提供快速进入市场的渠道;为基地提供了高效、便捷、低成本、低风险、高可控性的商务模式;使基地具备对库存产品资源的集中管理、合理配备和对物权的绝对控制和调度的能力和手段;具备了对产品的价格在应对市场变化而拥有统一而有效的调控手段和能力;具备了借助互联网的应用而建立起具有无限扩展前景的产品分销体系的条件;实现了社会库存产品资源的共享。

其次,为分销商提供了高效、低成本、低风险的销售商务模式;实现分销商零库存,避免了库存积压或沉淀而造成的损失;实现了对庞大的社会库存产品资源的享用;

再次,为消费用户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采购渠道和手段,节约人力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和采购透明度;

最后,为物流配送企业实现了网上产品配送单接收功能、网上配送单的维护、跟踪、查询和处理的管理功能等。加快物流配送企业业务信息传递,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物流配送企业实施规模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分销商会员享用庞大的网上库存资源,在线为社会分散用户提供产品销售服务并可享用网络配送服务。并可为直接用户提供定单供货服务,直接会员用户可选择网上分销服务商为其在线定单所需产品进行供货服务,实现网上采购。

 

5.1.3信息平台系统设计思路及运营管理

根据市场的需求分析情况,考虑市场的现状和商务模式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先进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以三层体系为主体的系统构架,来构市场信息平台系统。

市场信息平台交易系统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专用线路完成整个系统的数据管理和通讯。系统采用先进的三层结构体系,将业务应用逻辑集中到中间层处理,增加了系统的适应性、维护性和可靠性。

一、营销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由三部分组成,即分销供应链系统、电子采购管理系统和多元直销配送管理。

(1)分销供应链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现公司的业务部,分公司 / 代表处,物流中心,代理商,分销商,专卖店,仓库,销售代表,售后服务及其他销售途径通过网络的有机结合,同时为包括总部在内的各级机构提供进销存管理系统,可以极大提高制造企业多级销售渠道的管理水平;同时实现多点的库存管理,提高多级仓库高效透明管理能力。

(2)多元直销配送系统:

从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生产模式出发,专为通过电话或结合WEB进行产成品销售(零售和分销)的制造业企业设计的、以 CTI 为基础的多元化销售管理系统。

(3)电子采购管理系统:

提供企业采购供应系统的商业运作流程及业务规则, 可以与供应商进行快速高效的网上交易。

 

二、信息平台系统物流配送解决方案

系统方面的总体特征是整个系统是基于Internet,这样既方便登录,又突破了ERP类软件的局域界限,使跨区域系统管理的成本降低,并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下面将相关系统逐个介绍:

● Web系统

即信息平台网站的网页系统。包括页面设计、页面内容维护、客户登记、客户提交订单等多项内容。客户通过浏览页面,进入信息平台公司的系统,开展信息平台业务。Web系统是信息平台公司对外的窗口。

● 订单系统

订单系统是进行订单接收、检查、处理、反馈等业务活动的软件系统。此系统是一个后台处理系统,它的前面是Web系统,后面是库存管理系统。

● 仓储系统

仓储管理系统是对库存商品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包括商品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盘点、条码管理等部分。

● 配货系统

配货系统是对客户的订单进行系统处理,是介于订单系统和库存系统之间的一个处理系统。系统根据客户订单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对每一种处理结果相应的传递。

● 运输系统

运输系统是配货系统的后续,是对运输相关业务进行处理的系统。包括运输安排、车辆调度、运输方式比较分析、运输结算等内容。

● 追踪系统

追踪系统是一个全程追踪系统,对客户从提交订单到客户收到货的每一个环节,系统都进行了相应的记录,而且客户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登录查询。

● 第三方系统

第三方系统是指第三方配送公司或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系统,由于部分物流业务需要由物流公司处理,所以与合作方的系统进行连接实现资源共享是必须的。

 

三、物流配送流程管理

流程是根据实际业务过程进行了策划,将整个业务过程分解成若干子流程,现在分别描述如下:

● 提交订单

首先需要注册成为公司会员,客户通过Web系统提交订单,然后依据系统中设定的流程逐步确认订购的品种、数量、付款方式、运输方式、无货处理方式等项目,提交订单成功以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流水订单号码,同时通过公司的服务器向客户发送一封电子信件确认订单提交成功。

● 订单处理

通过订单系统进行订单处理。首先是从Web系统中将订单接收完成,然后对客户提交的订单进行逐项检查,如果有问题,需要与客户联系进行修正,检查完毕后需要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将订单投入自动配货系统。

● 配货处理

通过自动配货系统完成配货处理。订单进入配货系统以后,根据库存情况对货物进行自动分配。如果遇到库存无货的情况,根据客户的要求,如果可以等候的,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份采购申请单,并由系统在采购部门自动打印,然后由采购部门与厂家联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线上或线下采购;如果客户不想等候,取消订单并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客户。

● 库房管理

通过进销存系统实现库房管理,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 货物入库:对于厂家的到货,根据验收标准进行相应检查,办理实物和帐面的入库手续,进行条形码制作和序列号登记等管理;

- 货物出库:根据系统配货成功订单的货架号,进行实物配货,完成以后需要经过系统核对,核对是通过条码扫描实现的,同时进行响应的序列号处理,最后进行点击确认完成出库;

- 库存管理:根据入库时间进行库存商品的库龄分析和先进先出控制;根据序列号进行库存盘点;根据商品有效期进行库存商品预警报告等。

● 运输安排

根据运输系统实现对运输方式进行选择和安排。系统中对每一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费用和运输时间进行存储,如果输入运输的地点,系统会调出每一种运输方式的费用和时间,最后由运输人员决定采用的运输方式。

● 全程跟踪

从客户提交订单-订单确认-财务确认-订单处理-库房配货-客户收货等各个环节,系统会记录操作时间并进行自动计算,可以调出进行运作分析,同时系统对每一段的处理时间进行标准化,如果超过标准化时间,系统会自动通过报警系统发送电子邮件给相关人员。

● 第三方管理

目前是通过系统方面的互联和相应的管理体系实现对第三方运输公司的监控和管理。为了物流联盟成员的物流现代化的实现和联盟的巩固发展,实现网络互联是最佳的选择;同时为加强对合作伙伴的管理力度和提高合作伙伴的自身管理层次,制定完整的选择、评估、跟进审核等严格的管理体系。

四、平台信息系统构建成本投资核算

                                                                     单位:万元

 

 

5-1 信息系统设备配置表

 

序号

系统子项

/软件

内容

数量

估价(万元)

财务结算系统

硬件

JBM小型机

2

240

APC20KVA8小时 UPS

1

20

联想客户机及外设

25

30

其它

 

 

软件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2

40

财务结算系统

1

20

其它

 

 

电子监控系统

硬件

摄像机、硬盘录像机及配套设施

1

6

布线、安装、调试

1

3

其它

 

 

综合管理系统

硬件

IBM服务器

2

20

客户机

30

35

扫描仪

2

0.6

 

传真机

2

0.4

激光打印机

2

5

 

 

信息基础平台

 

软件

硬件

其它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2

40

综合管理系统

 

 

其它

 

 

网络中心

1

200

防火墙

1

30

软件

软件

其它

 

 

网络管理及安全

1

70

其它

 

 

数据交换

远程可视交易系统

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软件及其它

 

数据交换软件

1

30

防火墙

 

 

 

1

350

 

 

 

1

150

 

1

50

农产品安全监测管理

农产品标准化管理系统

 

 

 

 

1

50

1

120

十一

价格管理和拍卖系统

 

 

1

300

十二

仓储及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1

150

 

合计

 

 

90

2131

 

其中:需购置设备22台,价值353万元。

5.2    构建绿色安全果蔬标准体系

标准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中重复出现的食物和概念,结合生产实践,经过论证、优化,由有关各方充分协调后卫各方共同遵守的技术性文件。标准来自于生产,反过来又为发展生产服务。建立绿色安全果蔬的企业标准,是发展绿色安全果蔬的基础和依据。同时,企业标准的建立和绿色安全果蔬事业的发展,也将带动企业标准向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乃至国家标准升级;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将在绿色安全果蔬行业取得更强的市场力。

绿色安全果蔬标准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有以下六个部分构成。

1              绿色安全果蔬产地的环境标准

其目的有二,一是强调绿色安全果蔬必须产自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域,以保证绿色安全果蔬最终产品的无污染、安全性;二是促进绿色安全果蔬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2              绿色安全果蔬生产技术标准,包括绿色安全果蔬生产资料使用准则、绿色安全果蔬生产操作规程。这是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

其中,绿色安全生产资料标准体系由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而绿色安全果蔬生产操作规程是以上述准则为依据,按照果蔬品种的不同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分别制定。

3              绿色安全果蔬产品标准,这是衡量最终产品的指标尺度。要反映绿色安全果蔬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突出绿色安全果蔬产品无污染、安全的卫生品质。

4              绿色食品包装标准,包括包装材料选用的范围、种类、包装上的标示内容等,从而防止最终产品遭受污染,也防止过渡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

5              绿色安全果蔬储藏、运输标准,对食品的储运条件、方法、时间做出规定,以保证食品在储运过程中不遭受污染、不改变品质,并有利于环保节能。

6              其它相关标准,包括推荐肥料标准、推荐农药标准、生产基地标准等等。此类标准,不是质量控制的必须标准,而是一项促进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辅助性标准。

以上标准体系的构建对于绿色安全果蔬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和指标作了明确的规定,既保证了绿色安全果蔬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品质,又保护了产地环境,并使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以实现绿色安全果蔬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标准体系。

 

5.3    绿色安全果蔬基地认证与供应体系建设

建立绿色安全果蔬产地,必须对产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做出判断,但更重要的是进行采样分析。而判断产地环境质量的好坏,必须取得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数据,既需要得到各种污染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的时空分布数据,这样才能对环境质量做出确切的评价。环境监控就是用科学方法动态监测和控制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

从环境监控的过程来讲,环境监控应包括现场调查——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一系列过程。从监控的对象和结果的角度来看,凡是代表(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数据,凡是对然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的环境因素,凡是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均为环境监测的内容。绿色安全果蔬产地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大气、土壤和水。果蔬的产地采购将在合格的认证基地内进行,采取合约式收购,努力实现与农户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确立公平合理的交易秩序。

采购与供应体系建设需要加大对现有检测中心的设备费用和人员成本投入,并将部分资金用于农户的技术培训和采购经营管理方面。本部分投资成本核算并入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之中。

绿色安全果蔬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序图

图5-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序图

5.4    绿色安全果蔬生产环节质量控制

绿色安全果蔬生产要严格按照绿色安全果蔬标准体系,实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所谓的全过程是指从土地到餐桌,即产地环境、种植、加工、储运、销售、食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从管理及加工的技术措施等方面严格地控制和防止污染,并将技术和管理措施落地到每个环节、每个产品和每个员工。

为了确保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绿色安全果蔬生产应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或专门管理人员,负责绿色安全果蔬生产的规划和计划的制定,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指导、落实和检查;生产资料(包括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加工原料等)应统一管理、供应,保证符合绿色安全果蔬标准体系要求;产品收购、贮运及销售有组织并有防止污染、防止与非绿色安全果蔬混杂的措施;绿色安全果蔬生产过程都应建立档案记录,可供生产逆向追踪监控和总结经验。

在落实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中,必须十分注意对从事绿色安全果蔬生产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认识,加强责任感,并且通过培训和生产实践,不断提供生产者科学文化素质。

5.5    绿色安全果蔬展示交易中心建设

展示交易中心是绿色安全果蔬检测、包装、仓储、配送及生产组织管理的整体流程经营模式及成果的综合反映和对外宣传、营销、推广绿色安全蔬菜和硕果的窗口。中心实行PB战略,即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战略。通过展示中心策划开发并贴有本公司特定商标的商品,推行品牌服务。实行PB战略有三大优势:一是流通环节减少,流通成本也因此降低,一般PB商品的定价要比生产厂商的同类产品降低10%-20%;二是构造了流通企业主导下的生产体制,拉近了消费者和厂商的距离,能适时、适量、适需地提供消费者需要的商品;三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无形资产,提高竞争力,包括与供应商竞争的能力。

1、  展示交易的形式

展示交易中心具体分为实物展示与网上展示两部分。展示交易大厅设有经过培训的讲解员,通过专业讲解,使消费者了解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安全无公害食品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到农副产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培育消费者通过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物流系统购买农副产品的消费倾向和意识。

5-2 绿色安全果蔬展示交易系统示意图

1.        实物展示和交易

将各种绿色安全蔬菜和水果进行现场展示、交易。

2.        网上展示和交易

通过网络将实物展示功能的充分放大。

 

2、  展示交易中心的业务功能和运营模式

1.        远程展示交易中心

一方面在交易中心设立展位收取展位租金,提供给全国各省、市、县驻京、农业龙头企业、厂家、基地产品展示、直销、网络虚拟中心等所用,从而形成一个“永不闭幕”的展销中心;另一方面,提供网上远程交易、财务结算、检测等交易服务,可按成交金额收入交易服务费。其构成包括:

增值服务:由于信息系统的建立,通过对人、财、物的集约化管理,市场可提高管理效益,实现管理的规范化,降低管理成本,为商户提供大量供求信息和新型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缩短交易周期和资金回收期,使其最大限度获取利润,提升市场的知名度、信誉度,为市场招商和奠定基础。

年会员费收入:加盟为批发市场会员,可享受批发市场提供的电子结算、网上发布供求信息等服务。市场根据会员的级别不同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专有信息费用收入:为全国各地农副产品运营商提供有偿的信息服务。

市场专题研究服务收入:市场可以根据电子结算、价格分析系统得来的数据为产地市场提供种养指导。

信息服务收入:客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话语音系统了解市场价格动态,市场可以和电信合作分成。

交易佣金的收入:从市场每笔交易中扣出交易费用。

运输代理分成、互联网接入代理分成、广告调查服务收入、资信调查服务收入等。

在上述收入来源中,市场前近期主要是会员费收入、交易佣金收入、广告费收入、检测费,长远来看可取得运输代理分成、保险代理分成、电信服务分成、互联网接入代理分成等。

2.        仓储式展示批发中心

进行大宗集团式批发展示业务。根据前文对北京食品团购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机关团体学校、餐饮企业和农贸市场二级批发商为代表的团体消费已经占到当前批发市场销量的64.2%,同时占郊区配送业务和加工企业销量的比重也不断增加。但从总体来看,其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因而仓储式展示批发中心的定位将适应当前团购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心理、消费状况和消费特点,推出团购服务。同时,与大型商场、超市合作,推出一系列颇受其他消费者欢迎的便民服务。

仓储式展示批发中心实行会员制。把一些收入较高、消费量较大但同时对让利销售比较敏感的团购、其他消费者纳为自己的会员,并对其大量消费实行奖励,从而成为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实行会员制也便于进行市场分析,确定消费趋向,以便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

3.      自主购物展示中心

随着消费时尚的个性化发展,消费者购物的自主心理日益增强,对导购人员的依赖性减弱。而自主购物适合团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因而,推广自主购物展示中心,不仅会迎合购物时尚,也会将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的流通推广到终端消费者,提高自有品牌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感召力。

 

5.6    安全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和贮藏业务管理

绿色安全果蔬的加工、包装和贮藏业务可以通过外包、购买专利等各种方式来实现,原则上要坚持对产品安全质量的严格控制。

5.6.1            绿色安全果蔬加工

 

绿色安全果蔬作为食品的一个特殊类别,对产品质量有着特别要求:即安全、优质、营养、无污染。生产加工方式则必须遵循有机生产方式,走到节约能源、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因此,绿色安全果蔬加工时必须尽量节约能源,是物质循环利用;保持食物本身营养;在加工中保证食品不受到任何污染;不对环境和人产生任何污染与危害。在加工过程中,要注重和把握以下原则:

1              绿色安全果蔬加工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节约能源、综合利用原料;

2              绿色安全果蔬加工应能保存食品的天然营养特性。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特殊加工工艺,防止或尽量减少加工营养物质的流失、氧化、降解,最大限度的保留其营养价值;

3              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可能的污染源

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的污染、不良的卫生状况、有害的洗涤液、添加剂的使用、机械设备材料污染、生产人员操作不当等都可有造成最终产品的污染。因此,对于加工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都必须严格控制,防止加工中食品的二次污染。

4              加工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与危害

绿色安全果蔬加工企业在生产中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应避免对环境的影响,应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食品加工厂要远离居民区并有三废净化处理装置。

 

5.6.2            绿色安全果蔬包装

绿色安全果蔬的包装除满足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外,还要着重处理注重以下问题:

1、包装材料的选择: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包装材料,绿色安全果蔬对包装材料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可降解性、可重复利用性;2、包装技术的选择方面,要求包装环境条件良好且卫生安全、包装设备性能安全良好而不能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包装过程不对人员身体健康有害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绿色安全果蔬包装标签的设计和使用,要实现:a.引导、指导消费者选购食品;b.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c.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d.充分展示绿色安全概念,促进销售。

 

5.6.3            绿色安全果蔬的产品贮藏和保鲜技术应用

绿色安全果蔬的贮藏,是根据各类食品的贮藏性能和各种贮藏技术的机理、生产可行性和卫生安全性、食品在贮藏中的质量变化及影响质量变化的诸因素和控制措施,依据贮藏原理和食品贮藏性能,选择适当的贮藏方法和较好的贮藏技术的过程。在贮藏期内,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不带来二次污染,降低损耗,节省费用,促进食品流通,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绿色安全食品的需求。要遵循以下原则:

1              贮藏环境必须洁净卫生,不能对产品引入污染;

2              选择的贮藏方法不能使食品品质发生变化、引入污染。如化学贮藏方法中选用的化学制剂要符合项目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3              在贮藏中,绿色安全果蔬产品必须与不合格的产品严格分开贮藏;

4              不同等级的产品分开贮藏

 

5.6.4            常用的贮藏技术

1              食品低温贮藏

低温贮藏是指低于常温15℃以下环境中贮藏食品的方法。通过延缓微生物的繁殖活动,抑制酶的活性和减弱食品的理化变化,因而在贮藏期内能够较好的保持食品原有的新鲜度、风味品质和营养价值。根据食品种类、特性和贮藏期限的不同,可将低温贮藏温度划分为四类:冷却食品贮藏即冷藏、冷冻食品贮藏即冻结贮藏、半冻结食品贮藏即微冻食品贮藏和将温度控制在0℃+1℃冷凉食品贮藏。

2              食品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是一种通过调节和控制环境气体成分的贮藏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适宜的温度下,改变贮藏库或包装中正常空气的组成,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以减弱鲜活食品的呼吸强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食品种化学成分的变化,从而达到延长贮藏期和提高贮藏效果的目的,主要用于果蔬的贮藏。

3              食品辐射贮藏

辐射贮藏是利用射线辐射食品,能够灭菌、杀虫,抑制鲜活食品的生命活动,达到防霉、防腐、延长食品贮藏寿命的目的。

4              食品化学贮藏

食品化学贮藏是指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添加某种对人体无害的化学物质,增强食品的贮藏性能和保持食品品质的方法。按化学贮藏剂的贮藏原理不同,可分为三类:防腐剂、杀菌剂和抗氧化剂。

化学贮藏的卫生安全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生产和选用化学贮藏剂时,首先必须符合绿色安全食品添加剂标准。

5              食品干燥贮藏

食品经干燥脱水后,不易腐败变质,延长了贮藏期,而且由于体积与重量的显著减少,而便于运输。

6              食品腌渍和烟熏贮藏

食品腌渍主要是利用食盐或食糖溶液产生的高渗透压和低水分活度,或通过微生物的正常发酵,降低环境的PH值,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的活动,增进贮藏性能。

食品腌熏贮藏是在腌制的基础上利用木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熏制食品的方法,获得食品的特殊风味,延长贮藏寿命。

7              食品密封加热贮藏

主要是用于罐头食品,通过食品密封容器包装,并经高温处理,即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又破坏酶的活性,产品贮藏又能防止微生物的再污染,从而可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

仓储区的建设随市场交易量的增长要不断扩大,而且随着交易品种的增多,仓库需要进行自动化改造,以达到不断进出库和现代化配送的要求。仓储区建设将占用土地面积50亩,按照10万元/亩年租赁费用计算土地费用,每年租赁费用合计500万元。

将建成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仓储、粗加工包装车间,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气调保鲜库和3000平方米湿冷保鲜库。另需深加工区设施建设5000平方米,配货区设施建设5000平方米。作为配套,建设建筑面积3000平米的综合办公展示交易中心及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质量控制与信息中心,另外道路、停车场及绿化带占地10000平方米

 

加工区根据客户要求,可进行净菜、半成品、配菜的粗加工;深加工区通过对蔬菜、果品的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价值。针对退货,可以进行过期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降低退货成本和自然损耗。

5.7    电子统一结算系统

建立科学、严谨的电子统一结算和交易方式,为信息发布提供准确及时的交易信息和供求信息。电子结算系统以本地IC卡交易为主,异地网上交易为辅。主要功能包括:

Ø        帐户管理(IC卡管理):包括开户、挂失、销户、重新分配密码等功能。

Ø        帐户信息处理:提供持卡企业进行查询交易情况、余额、自动交纳管理费等功能。

Ø        交易模块(IC卡):全部交易均使用IC卡进行。市场中每笔交易的买卖双方信息、交易额、单价、交易数量、计量单位、产地等信息必须记录在结算系统中,并要在相关进场商家的IC卡中进行记录。

Ø        使用者管理:包括操作员、交易员、领导等人员的身份和权限管理。

Ø        领导查询:当日交易情况监视、以往营业数据查询,按交易员查询,按排行查询,货品平均价值查询等。

5.8    绿色安全果蔬城市配送体系经营与管理

正常年份,项目预计年配送总量为11万吨,因所需品种不一,客户需求各异,这里按平均每辆冷藏车配货量3吨计算,每年每车出勤340天,25天用于维修保养。所需车辆数目为110000/340/3100。所需费用2,000万元。可按照配送业务的实施进度,在建设期购买30辆、运营期根据业务状况分别购置其余70辆。

5.9    绿色安全果蔬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

在果蔬成交额和成交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实现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必须要对现有的检测中心进行扩容改造,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规模。对此,需要对检测中心增加投资800万元,主要用于新增检测设备,重塑检测流程。

5.10              绿色安全果蔬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将用于统一管理项目中农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主要成本费用来自于人员工资等经营管理费用。

5.11              支持与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

各项配套服务体系及构成部门是项目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在成本费用方面,主要来自于日常经营管理费用。

5.12              人员需求

根据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力求工作人员少而精。本项目人员编制共1000人,全部由社会公开招聘。其中:企业管理人员13名,技术人员10人,检验人员共30人,展示交易中心工作人员10人,仓储区工作人员30人,物流配送人员100人,其它辅助工作人员40人。具体人员编制详见表。

表       工作人员编制表

序号

部 门 名 称

人数

工资定额(万元)

1

高层管理人员

3

15

2

中层管理人员

10

30

2

技术人员

10

30

3

检验人员

20

60

4

展示交易中心工作人员

10

10

5

仓储区工作人员

30

30

6

物流配送

100

100

7

其它辅助人员

20

20

8

合计

203

295

项目年人员工资定额为295万元,按照应计工资额的14%1.5%分别计取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分别为41万元和4.4万元,年工资福利费总额为340.4万元。

项目建设期内,开始人员招聘及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包括对技术人员的信息管理培训、仓储区管理人员的智能化仓储管理培训和检验人员的质量控制培训,培训次数按照5次计算,按照平均每人每次培训费用800元计算,合计16万元。


第6章        财务分析

6.1       投资估算

本项目是对农副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严格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基础上,进行仓储、检测、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通过所构建的供应链管理平台的运营管理,实现绿色市场、安全食品、高效物流的经营目标,同时在规模经济效应的支撑下形成绿色安全蔬菜和果品的锦绣大地社会价格指数和绿色安全指数,起到规范和引导农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作用。本项目投资估算为项目的设施建造费、设备费及室外工程费及流动资金需求。

6.1.1.          编制依据

6.1.1.1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计投资(1993530号)

6.1.1.2  《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6.1.1.3  《实用建筑工程估算手册》

6.1.1.4  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997年编制的《北京市建设工程费用》。

6.1.2.          编制说明

6.1.2.1  建设安装工程费

建筑工程主要包括仓储区、加工区和配送区及办公后勤等附属设施、公用工程、室外工程、设备及物流配送等项目。

6.1.2.2  其他工程费用

l        前期工程咨询费: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价格[1999]1283号《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计算,计60万元。

l        工程项目勘察费、设计费:按照国家计委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规定计取,即100万元。

l        工程监理费:按照《北京市工程建设监理费收费标准实施办法》的规定计取,计40万元。

l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根据京计投资字[2002]1792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按100/m2,共计770万元。

l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职工培训费及建设期内人员工资

参照同类工程项目计取,合计870万元。

6.1.2.3  预备费

根据国家计委(19991340号文件规定,自199910月份起,编制和审核项目造价时,涨价预备费按零计算。因此本项目不计取涨价预备费,只考虑基本预备费,按投资额6%左右计取。

6.1.2.4  流动资金

本项目采取详细估算法计算流动资金需要量,正常年为1258万元。

6.1.3.          总投资估算

根据本项目建设内容,对建安费、其他工程费用、预备费、流动资金等进行了投资估算。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31303万元,其中静态投资30044万元,流动资金1258万元。(详见表6-1)

表6-1.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项目名称:北京锦绣大地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

单位:万元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估算建筑工程总价值

其它费用

合计

在总估算价值中的比例(%)

一、

建设投资

     28,410

     15,839

     30,044

96.25%

工程费用

     14,205

        970

     15,175

48.62%

[1]

仓储设施建设

      9,000

 

      9,000

28.83%

[2]

加工区建设

      2,000

 

      2,000

6.41%

[3]

配送区建设

      1,000

 

      1,000

3.20%

[4]

业务综合办公楼

        500

 

        500

1.60%

[5]

公用工程建设

        885

 

        885

2.84%

[6]

室外工程建设

        620

 

        620

1.99%

[7]

质控中心建设

        200

 

        200

0.64%

[8]

前期工程费用

 

        970

        970

3.11%

其它费用

        -  

     13,303

     13,303

42.62%

[1]

土地租赁费(建设期)

 

      1,500

      1,500

4.81%

[2]

仓储区设备费用

 

      1,000

      1,000

3.20%

[3]

加工设备及相关

 

      1,000

      1,000

3.20%

[4]

信息平台系统建设

 

      2,133

      2,133

6.83%

[5]

检测系统设备

 

        800

        800

2.56%

[6]

物流配送车辆费用

 

      6,000

      6,000

19.22%

[7]

前期人员及职工培训费用

 

        870

        870

2.79%

预备费用

        -  

      1,566

      1,566

5.02%

[1]

基本预备费

 

      1,566

      1,566

5.02%

[2]

涨价预备费

 

        -  

        -  

0.00%

二、

辅底流动资金

        -  

      1,258

      1,258

3.75%

三、

项目投资总额

     14,205

     17,098

     31,303

100.00%

 

 

6.2       财务效益分析

 

6.2.1.    基础数据

1.        财务评价计算期按11年计算,其中:建设期1年,生产经营期10年。   

2.        交易服务收入、冷库仓储服务收入及其他收入按5%缴纳营业税。

3.        城市维护建设税为营业税纳税额的7%

4.        教育费附加为营业税纳税额的3%

5.        因项目经营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免征计算,参见。

6.        盈余公积金(含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15%提取。

7.        财务基准收益率按10%计。

6.2.2.    产品成本估算

1.        燃料动力费

燃料动力费是以目前市场价格为基础,并考虑计算期内价格变动等因素确定的,在整个计算期内按不变价格进行测算。

经测算,正常年燃料动力费为1000万元。

2.        工资及福利费

本项目劳动定员851人,年工资及福利费总额为700万元。

3.        折旧及摊销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建筑工程按30年进行折旧,留残值5%,年折旧费560万元;设备按10年进行折旧,留残值5%,年折旧费201万元;车辆及仪器设备按10年进行折旧,留残值5%,年折旧费762万元;无形资产按10年进行摊销,无残值,年摊销额136万元。开业相关费用870万元,按照10年进行摊销,年摊销额87万元。年折旧摊销费用合计1746万元。

4.        维修费

按固定资产的4%计提维修费,年维修费为1113万元,含车辆维护运营费用600万元。

5.        项目用地租赁费用

项目共占地150亩,按照每年10万元/亩计算租赁费用,合计1500万元。

6.        其它费用

其它费用指流通费用、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按年营业收入的14%估算,正常年其它费用共2520万元。

7.        总成本费用

正常年总成本费用为7189万元,其中经营成本6943万元。(详见附表二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6.2.3.    收入及利润分配

1.        经营收入

本项目实施后,将全面提升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功能,按照现代交易模式运作,为各商户提供蔬菜和果品交易、信息发布、统一结算、仓储及配送等其他增值服务。因此,本项目收入主要来自交易、仓储、加工、配送及信息、拍卖等多项服务收入。

1.1主营业务收入

--城市物流配送收入

--加工、保鲜产品收入

--出口收入

1.2增值服务收入

--消费服务收入;

--第三方物流收入;

--第四方服务收入;

--检测服务收入;

--加工服务收入;

--配送服务收入;

--人员服务收入;

--信息服务收入;

--金融服务收入;

--广告服务收入;

--标准和人才培训服务收入;

--咨询服务收入。

1.3附属设施租赁收入

--仓储设施租赁收入

--车辆出租收入

1.4高级业态收入

--价格和安全指标体系的无形收入;

    --资本市场的收益。

 

本项目财务核算收入仅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不包括其他增值或附属设施租赁收入。

 

1.1      加工及物流配送

面向北京市的大型连锁超市、餐饮企业、机关团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团体消费客户群进行城市物流配送所发生的交易额,项目前期预计总交易额可达1.2亿元,正常年份可达4亿元。构成如下:鲜菜配送额:2.08亿元,销售量7.4万吨;鲜瓜果配送额:3.6万吨,销售量11万吨;

1.2      保鲜、加工等业务收入

通过加工、保鲜等附加价值较高的业务,项目建成后到正常年份的该部分业务产值将达到5000万元。预计构成如下:鲜菜:2600万元,0.9万吨;水果2400万元,0.5万吨。

1.3      出口业务收入

项目建成后到正常年份的该部分业务产值将达到5000元。约占当前北京果蔬出口总值的30%

1.4      小结

项目正常年营业收入为50,000万元。

经营期各年服务收入详见附表5

2.        营业税金及附加

批发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按5%缴纳营业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为营业税纳税额的7%

教育费附加为营业税纳税额的3%

正常年营业税金及附加额为943万元。

3.        利润及分配   

正常年年利润总额为9868万元,年税后利润9868万元,详见附表七损益表。

6.2.4.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        正常年投资利润率

正常年投资利润率为31.5%。

2.        投资利税率

正常年投资利税率为34.5%。

经测算,财务评价指标如表6-2所示,详见附表五财务现金流量表。

   


6-2、主要财务评价参数

项目名称:北京锦绣大地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

单位: 万元

         参      数

指标

 

         参      数

 

指标

 

 

 

 

 

 

1.总投资

31303

万元

4.现金流量分析

 

 

    建设投资

30044

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前)

19.57%

    建设期利息

0

 

   财务净现值:

(税前)

    15,654

    流动资金

1258

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

(税前)

      5.88

   (铺底流动资金)

377

万元

   动态投资回收期:

(税前)

      7.37

2.资金配置

30422

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后)

19.57%

自有资金

30422

万元

   财务净现值:

(税后)

    15,654

  开行硬贷款

 

 

   静态投资回收期:

(税后)

      5.88

  开行软贷款

 

万元

   动态投资回收期:

(税后)

      7.37

  其它长期借款:

 

 

5.借款本金偿还

 

 

 

 

 

   借款偿还期:

各资金来源按

 

 

 

 

   平均偿债覆盖率:

比例同时还款

 

 

 

 

   借款偿还期:

各种资金来源

 

 

 

 

   平均偿债覆盖率:

分年等额还款

 

3.经济效益

 

 

6.盈亏平衡分析

 

 

   年新增销售收入

18000

万元

   BEP(生产利用率)

 

27.10%

   年新增利润

9868

万元

7.投资利税率

 

34.54%

   年新增税金

943

万元

8.投资利润率

 

31.53%

      其中流转税

943

万元

9.销售收入利润率

 

54.82%

              所得税

0

 

10.资本金利润率

 

32.44%

 


 

6.2.5.    清偿能力分析

从损益表中可以看出,项目从投产年至计算期末,除第一年外,各年收支平衡并有盈余(详见附表七)。从资产负债表中看出,资产负债率逐年减小,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逐年升高,表明项目净资产可以抵补负债,有较强的清偿能力(详见附表六)。

6.2.6.    财务敏感性分

在计算期内可能产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营业收入、经营成本等因素,当各单项因素及双因素同时发生变化时,对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的影响见表。

11-3                     

              指标      

方案

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后)

财务净现值

(万元)

投资回收期(年)

正常情况

19.57%

15654

5.88

营业收入-10%

14.95%

7686

6.61

经营成本+10%

17.67%

12358

6.16

固定资产投资+10%

17.44%

12971

6.18

 

 

计算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及投资回收期,其中最敏感的因素为营业收入,其次为固定资产投资,再次为经营成本。当营业收入单因素降低10%时,财务内部收益率下降至14.95%,高于基准收益率;当经营成本增加10%时,财务内部收益率下降至17.67%,高于基准收益率;当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0%时,财务内部收益率下降至17.44%,略高于基准收益率。表明本项目具有比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对经营收入的敏感性较强,项目前期需要加强对获得经济收益的控制。

6.2.7.    财务评价结论

综上财务测算和分析,本项目正常年营业收入14752万元,利润总额7245万元,税后利润7245万元,投资利润率23.2%,投资利税率25.7%,财务内部收益率12.7%,财务净现值4074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含建设期1年)。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从财务角度看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7章        项目实施步骤

立足于巨大的消费地势场优势,形成以城市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为核心的的农副产品流通业产业链,树立强大的都市消费品牌,逐步发展成为北京市安全食品流通的枢纽,并利用信息平台,完善信息的收集和发布,逐渐在网络上建立虚拟贸易中心。并围绕安全农副产品配送体系,逐渐完善绿色市场体系、仓储、加工、展示、观光等一系列相关产业,最终形成以加工和城市物流配送为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平台为纽带、前后延伸为支撑的高起点、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7.1.  具体的发展战略要分为三步实施:

1)启动期(含建设期1年)(2年内):把初步构建绿色安全蔬菜和水果物流配送体系作为本期发展目标,辐射京西果蔬消费市场,并利用市场交易的带动作用发展仓储、加工、配送、观光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开始树立品牌,同时以公司为购销主体初步开展农副产品的购销业务。该时期实现占据主要客户群市场份额的15%,全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的目标。

2)发展期(3—5年):经过3年的市场开拓,努力成为北京市的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的知名品牌,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仓储、加工、配送、观光、会展等相关产业和电子商务,加强与生产基地的纵向联系,开展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和农业技术推广等关联业务,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农副产品流通产业链。实现占据主要客户群市场份额的35%,全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

3)成熟期(6—11年):完全确立北京地区绿色安全农副产品流通行业的龙头地位,通过企业购并或新建,完成农副产品仓储和加工配送中心的网点布置,构筑起北京市安全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同时,将基础设施、客户、资本等各项资源优化整合,全面进军北京安全食品流通体系。整合从生产基地到零售的整个农业产业链,使企业不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也能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占据主要客户群市场份额的50%,考虑到客户群市场容量扩大,全年销售额可达到35亿元。

7.2.  项目建设状况

 

7.2.1.    项目建设工期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12个月。

7.2.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仓储、加工、配送区等土建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具体实施进度如下:

1、    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从项目资金落实正式启动时计,共计4个月。

2、    土建工程

包括各仓储、加工区、配套、公用等工程的建设、装修,共计6个月。

3、    信息系统

包括所有信息系统和检测系统的布设和调试,可与土建工程交叉进行,共计5个月。

4、    员工培训及试运行

共计2个月。

具体实施进度计划详见表7-1

 

 

7-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季度

 

项目

工程建设期

第一年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规划设计阶段

 

 

 

 

土建施工

 

 

 

 

设备选购、安装调试

 

 

 

 

系统调试

 

 

 

 

员工培训及试运转

 

 

 

 

 

 


第8章        风险控制

8.1    政策风险控制

本项目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政策的倾向性对项目有很强的支持作用,一旦政策转向可能对项目的进行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食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在遇到国家宏观调控时,可能受到诸如限价买卖等政策性影响,从而使本项目的利益受到损失。风险控制将致力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监控,努力降低成本费用,适时调整营销策略,尽量降低因政策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加强对政策的预测和把握。

8.2    投资风险控制

本项目虽然预计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可能因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导致工程成本加大,甚至是工期的延长,影响效益的实现。合理组织施工,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有序安排资金的使用,缩短工期,使项目早日投产运行,以期取得最佳效益。

8.3    经营风险控制

(1)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

果蔬来自于全国各地,从土地到餐桌,要经过相当多的流通环节,从而产生了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对这一风险的控制和降低正是本项目的目标和核心竞争力之一。项目将通过严格的基地认证、完善的产品检测、科学的流通工艺流程来将食品的质量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建立危机风险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提高企业对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

(2)        供应风险控制

    蔬菜和水果产自于分布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地区,因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农产品的种植规模、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可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建立自己的果蔬生产基地,同时加强对基地的认证工作,利用基地向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优良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形成规模经营,保证企业的安全蔬菜和水果供给。

(3)        储存风险控制

蔬菜和水果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收购时间较为集中,其保质保鲜对储存条件的要求较高,可能会加大储存成本。充分利用公司大型冷库的贮藏能力,做好蔬菜和水果的季节性收购贮存,同时合理安排不同季节的生产品种,做到均衡生产,努力把蔬菜和水果供应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

8.4    管理风险控制

项目建成后,公司的业务涉及到食品、物流等行业,本项目中经营模式、各环节的衔接和管理在国内同行业中没有先例,由于管理的不成熟和流通环节的脱节,可能导致管理风险。

针对管理风险,公司将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专家管理、民主决策的管理机制,以及以市场信息为依托的信息管理架构,提高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加强各个环节的衔接,及时总结经验调整经营模式,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规避违规操作等。

此外,公司还将建立有效的公司激励与约束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多年来形成的企业文化,倡导创新、合作、诚信、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共赢、合作关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关系以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复杂的经营管理活动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公司将实行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人才战略,一方面从公司内部选拔、培养管理人才,另一方面,积极从公司外部引进富有经验的中高层次管理人才,不断充实公司管理人员队伍。

8.5    行业风险控制

绿色市场和安全蔬菜和水果,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但目前国内的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的品质、流通还处于相对低级的阶段,存在着农产品品质低和流通渠道杂乱、不畅的特点,容易受到其它流通模式竞争的冲击。将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做到农产品供应品种优质化,生产加工现代化,销售网络一体化,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行业竞争能力。

8.6    市场风险控制

面临北京市其它市场的竞争而有丧失市场份额的风险。由于国内企业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市场价格直接受制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一旦出现恶性竞争,从而给公司市场拓展带来一定的困难;致使蔬菜在销售环节上的价格表现可能会影响业务的发展。

北京市城近郊区具备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现有六家,其中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交易量约占全市蔬菜交易量的70%以上。目前,这些大型批发市场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升级改造,这将导致市场份额重新分配,引发市场格局的大变化,这种变化对本项目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

总体上讲,市场与市场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竞争,但由于整个绿色安全农副产品流通市场容量很大,且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加上各个市场都有自己的定位,因此,竞争并不明显。加强市场调研,了解不同时节,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品种,稳定销售,减少销售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相对于其它市场,锦绣大地具有以下优势:

(1)交通方便,地理优势。

2)原全国第二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钟寺批发市场及一大批京城知名市场的迁入,形成了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提供了丰富的市场信息、货源和销售渠道,减少了竞争。

3)是北京市交易模式现代化的绿色安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形象,本项目的实施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性。

4)本项目经营理念具有前瞻性,配备了先进的服务设施、办公设施、结算系统、水电系统,基础配套设施完备。

8.7    资金运用和管理的风险控制

本项目建设内容相对简单,但行业本身涉及因素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资金运用和管理风险。公司将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和会计、财务制度,按项目、分用途实行预算管理,有明确的资金用途审批程序和权限,并注重资金的安全存放和监管,以最大程度有效运用和管理资金。

8.8    加入WTO后的竞争风险控制

加入WTO后,国际上食品流通大型企业将进入我国,它们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雄厚的资本实力、丰富的运营经验、良好的处理政府关系的能力、世界知名的品牌和形象,将成为本项目极为有力的竞争者。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加入WTO后的竞争对本项目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首先,我国的农副产品流通业对外资的开放是一个过程,目前外资进入还存在政策上的限制,农业领域将来也不会完全放开。

第二,锦绣大地已建立起庞大的市场网络、广阔的人际关系,以及一定的品牌和形象,可以使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市场、客户、产品、基地等优势,而国外食品流通企业进入我国后,存在着适应市场、传统、文化等问题,因此,外资对本项目尚难以构成竞争。

第三,农副产品一级批发市场涉及国计民生问题,目前布局已趋于饱和,北京市不会再批准新的农副产品一级批发市场的建设,考虑到外资的投资习惯(短期趋利,不轻易做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轻易进入半垄断行业),因此,与外资的竞争近期内只会在最终消费领域展开。

8.9    自然风险控制

    由于本项目中的流通环节之一的批发市场是人群集中的地方,鱼龙混杂,容易引发火灾和治安事件;另外,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休戚相关,本项目可能将遇到水、旱、病虫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以上这些潜在的风险有可能造成公司经营效益的波动。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尽量减少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同时建立蔬菜基地,改善生产条件,引进优良品种,科学种植,坚持走高科技农业道路,提高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9章        社会效益分析

9.1    中国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示范作用,对市场流通的规范

现代的流通理念、科学经营管理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将使得建成后的项目成为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市场发展的典范和榜样,起到规范市场流通,指引市场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9.2    推动绿色安全食品发展、造福社会

项目建成之后的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流通园区内商品交易规模将迅速扩大,为市民提供安全的绿色食品,避免农产品二次污染,更好地丰富人民的生活。

9.3    引导和规范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过基地采购,信息发布,在农产品产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起到引导作用项目将带动农产品的生产,促进北京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同时带动全国农产品的流通,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入世以后的市场竞争力。

9.4    带动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建设:带动农业生产资料的改革

项目将充分发挥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生产的作用,利用锦绣大地在农业高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广体系建设方面的优势,推动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的发展。

9.5    带动就业,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项目直接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随着项目的发展和投入的增加,锦绣大地将成为京西地区重要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成为城市、农村发展商品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纽带和该地区农民增收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第10章    生态效益分析: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10.1              协调供求矛盾,实现退货管理和净菜进城等,大大降低农副产品浪费造成的城市垃圾

 

10.2              通过市场手段彻底解决农副产品生产中农药、肥料污染问题,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农业市场化发展。

 

10.3              有利于首都交通压力的缓解:降低城市货运车辆空载率、减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带来的交通拥堵

 

10.4              高效、规模化的物流运作体系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交通运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10.5              供求的协调和沟通起到了引导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发展的作用,降低了能源浪费

 

10.6              通过对首都农副产品零售环节的布局优化和改造升级,改善市容市貌,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清洁的居住和生活消费环境

 

第11章    项目的未来发展潜力

11.1              全面构建北京绿色安全食品流通体系

在项目发展的基础上,在北京东、北、南三个方向的区域内选择合作市场或新建物流中心,推广和应用锦绣大地绿色安全食品物流体系,发展面向全北京市的安全农副产品流通业务,降低项目的成本率,提高经济效益,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11.2              面向全国布局的绿色安全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发展

项目在北京的成功,使得我们可以考虑在全国大中城市推广项目成功经验。初期可以考虑在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结合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状况,建设适应当地市场环境的绿色安全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11.3              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体系

依托项目对农业生产和生产基地的联系和整合能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同时将其作为我们项目控制基地产品质量的重要一环。

11.4              区域内房地产业及餐饮娱乐业

锦绣大地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物流港的建设将大大提升所在地区的人气和商气,使得本地区形成相对固定的人流和商流,对项目所在区的居所、娱乐、餐饮等配套服务产生需求,带动区域内房地产业、餐饮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

11.5              保险业的创新

作为提供给流通客户的重要资金服务方式之一,我们将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保险业务开拓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

11.6              农产品流通管理咨询业

项目在运作过程中,经营管理者将会不断总结和分析行业经验和教训,积累起对农副产品流通行业的丰富和有深度的管理经验;同时加强与学术界和理论界的沟通学习,在市场流通领域形成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锦绣大地模式。以次为依托,发展市场流通领域的管理咨询服务。

11.7              观光旅游农业

项目建成后,锦绣大地安全农副产品物流港将成为京城人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与当前锦绣大地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发展相适应,形成京城西部的科工贸一体化的高科技农业生态园区,形成京城观光旅游行业中具有特色的一大亮点。

第12章    项目结论

12.1              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施此项目,符合首都城市功能的总体发展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及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体系2002-2008年发展规划,也符合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

12.2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北京城市功能,提升首都农产品流通业整体水平和规范首都农产品市场,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北京乃至全国可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12.3              项目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信息化建设方案和设备选型方案技术先进、可靠适用。

12.4              项目建设单位实力雄厚,可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行业发展规划,符合首都经济的发展特点,符合市场需求和绿色消费趋势,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建设条件具备,方案合理;工艺技术方案先进、适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实施本项目是必要和可行的。

 

 


附表:

1、总投资分类表

单位:万元

 

 

   年        份

合计

1

2

3

4

5

6

7

     项      目

 

建设期

投产期

投产期

投产期

投产期

达产期

达产期

一、

建设投资

     30,044

     26,044

     2,000

     2,000

    -  

    -  

    -  

    -  

    1.0

固定资产

     26,249

     22,249

     2,000

     2,000

    -  

    -  

    -  

    -  

    1.1

     土建

     16,675

     16,675

       -  

       -  

 

 

 

 

    1.2

     设备及安装

      2,000

      2,000

       -  

       -  

 

 

 

 

    1.3

   车辆及仪器

      7,574

      3,574

     2,000

     2,000

 

 

 

 

    2.0

无形资产

      1,359

      1,359

 

       -  

 

 

 

 

    3.0

递延资产

        870

        870

 

       -  

 

 

 

 

    4.0

预备费

      1,566

      1,566

       -  

       -  

    -  

    -  

    -  

    -  

    4.1

     基本预备费

      1,566

      1,566

 

       -  

 

 

 

 

    4.2

     涨价预备费

        -  

        -  

       -  

       -  

 

 

 

 

    5.0

投资方向调节税

        -  

        -  

       -  

 

 

 

 

 

二、

建设期利息

        -  

        -  

       -  

       -  

    -  

    -  

    -  

    -  

三、

流动资金

      1,182

        355

       445

       109

    109

    164

    -  

    -  

四、

总投资

     31,227

     26,399

     2,445

     2,109

    109

    164

    -  

    -  

 


2、投资计划表

单位:万元

 

 

 

            年        份

贷款

建设期

投产期

投产期

投产期

投产期

达产期

达产期

    项      目

条件

1

2

3

4

5

6

7

 

生产负荷(%)

 

 

%

30%

50%

70%

100%

100%

100%

总投资

 

31226.74

26399.16

2444.54

2109.44

109.44

164.16

.

.

 

建设投资

 

30044.48

26044.48

2000.

2000.

.

.

.

.

 

建设期利息

 

.

.

.

.

.

.

.

.

 

流动资金

 

1182.26

354.68

444.54

109.44

109.44

164.16

.

.

资金筹措 

 

30399.16

26399.16

2000.

2000.

.

.

.

.

 

自有资金

 

30399.16

26399.16

2000.

2000.

.

.

.

.

 

    其中用于流动资金

 

354.68

354.68

.

.

.

.

.

.

 

           用于固定资产

 

30044.48

26044.48

2000.

2000.

.

.

.

.

 

流动资金投入

 

827.58

.

444.54

109.44

109.44

164.16

.

.

 

        应计利息

 

.

.

.

.

.

.

.

.

 


3、固定资产折旧表

年份

原值

残值

年限

1

2

3

4

5

6

项目

 

(%)

(年)

0%

30%

50%

70%

100%

100%

土建

     17,670

0.05

        30

 

        560

        560

        560

        560

        560

设备及安装

      2,119

0.05

        10

 

        201

        201

        201

        201

        201

车辆及仪器

      8,026

0.05

        10

 

        762

        762

        762

        762

        762

无形资产摊销

      1,359

 

        10

 

        136

        136

        136

        136

        136

递延资产摊销

        870

 

        10

 

         87

         87

         87

         87

         87

 

 

 

 

 

 

 

 

 

 

折旧额

 

 

 

 

      1,523

      1,523

      1,523

      1,523

      1,523

摊销额

 

 

 

 

        223

        223

        223

        223

        223

折旧摊销额合计

     28,601

 

 

 

      1,746

      1,746

      1,746

      1,746

      1,746

资产净值

     30,044

 

 

30,044

     28,298

     26,552

     24,806

     23,059

     21,313


4、总成本估算表

单位:万元

年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项      目

 

0%

30%

50%

7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外购燃料及动力

 

    -  

   300

   500

    7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制造费用

 

 

    -  

3,446

3,446

  3,446

  3,446

  3,446

  3,446

  3,446

  3,446

  3,446

  3,446

工资及福利费

 

    -  

   810

   810

    810

    810

    810

    810

    810

    810

    810

    810

修理费,按固定资产

4.00%

    -  

1,113

1,113

  1,113

  1,113

  1,113

  1,113

  1,113

  1,113

  1,113

  1,113

折旧费

 

    -  

1,523

1,523

  1,523

  1,523

  1,523

  1,523

  1,523

  1,523

  1,523

  1,523

其它制造费用

 

    -  

   450

   750

  1,05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3.销售费用

 

 

    -  

   620

1,033

  1,446

  2,065

  2,065

  2,065

  2,065

  2,065

  2,065

  2,065

4.财务费用

 

 

    -  

   -  

   -  

    -  

    -  

    -  

    -  

    -  

    -  

    -  

    -  

流动资金利息

 

    -  

   -  

   -  

    -  

    -  

    -  

    -  

    -  

    -  

    -  

    -  

长期贷款利息

 

    -  

   -  

   -  

    -  

    -  

    -  

    -  

    -  

    -  

    -  

    -  

5.管理费用

 

 

    -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摊销费

 

    -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223

其它管理费(含工资)

    -  

   -  

   -  

    -  

    -  

    -  

    -  

    -  

    -  

 

    -  

6.总成本费用

 

    -  

4,588

5,202

  5,815

  6,734

  6,734

  6,734

  6,734

  6,734

  6,734

  6,734

固定成本

 

    -  

3,669

3,669

  3,669

  3,669

  3,669

  3,669

  3,669

  3,669

  3,669

  3,669

可变成本

 

    -  

   920

1,533

  2,146

  3,065

  3,065

  3,065

  3,065

  3,065

  3,065

  3,065

7.经营成本

 

 

    -  

3,292

4,205

  5,118

  6,488

  6,488

  6,488

  6,488

  6,488

  6,488

  6,488

 


5、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生产负荷:100%

 

 

名称

税率

销售收入(万元)

销售收入及税金

1

产品销售收入

 

14,752

                   14,752

交易服务收入

0.05

  4,000

                    4,000

仓储式批发经营收入

0.05

  2,500

                    2,500

加工及配送经营收入

0.05

  8,000

                    8,000

仓储租赁收入

0.05

    252

                      252

2

销售税金及附加

 

 

                      773

 

营业税

0.05

 

                      -  

 

城市建设维护税

0.07

 

                    49.17

 

教育费附加

0.03

 

                    21.07

 


6、资产负债表

 

年     份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30%

50%

7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一、

资产合计

   558,975

 

30,705

   32,271

   36,415

43,920

  51,165

  58,410

  65,655

72,900

  80,145

   87,390

1

流动资产总计

   354,574

 

  2,406

    5,719

   11,609

20,860

  29,851

  38,843

  47,834

56,826

  65,817

   74,808

 

累计盈余资金

   343,216

 

  1,746

    4,886

   10,603

19,595

  28,586

  37,577

  46,569

55,560

  64,551

   73,543

 

应收款

     4,836

 

    274

      350

      427

    541

     541

     541

     541

    541

     541

      541

 

现金及存款

     2,064

 

    125

      154

      184

    229

     229

     229

     229

    229

     229

      229

 

库存

     4,459

 

    261

      328

      395

    496

     496

     496

     496

    496

     496

      496

    2

固定资产原值

   300,445

 

30,044

   30,044

   30,044

30,044

  30,044

  30,044

  30,044

30,044

  30,044

   30,044

 

减 累计折旧

    96,044

 

  1,746

    3,493

    5,239

  6,985

   8,731

  10,478

  12,224

13,970

  15,716

   17,463

 

固定资产净值

   204,400

 

28,298

   26,552

   24,806

23,059

  21,313

  19,567

  17,821

16,074

  14,328

   12,582

二、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558,975

 

30,705

   32,271

   36,415

43,920

  51,165

  58,410

  65,655

72,900

  80,145

   87,390

1

流动负债

     7,812

 

    305

      478

      651

    911

     911

     911

     911

    911

     911

      911

 

应付款

       708

 

     25

       42

       58

     83

      83

      83

      83

     83

      83

       83

 

流动资金借款

     7,103

 

    280

      437

      593

    828

     828

     828

     828

    828

     828

      828

2

长期负债

         0

 

      0

      -  

      -  

    -  

     -  

     -  

     -  

    -  

     -  

      -  

 

负债合计

     7,812

 

    305

      478

      651

    911

     911

     911

     911

    911

     911

      911

3

所有者权益

   551,163

 

30,399

   31,793

   35,764

43,009

  50,254

  57,499

  64,744

71,989

  79,234

   86,479

 

资本金

   303,992

 

30,399

   30,399

   30,399

30,399

  30,399

  30,399

  30,399

30,399

  30,399

   30,399

 

累计盈余公积金

    37,076

 

    -  

      209

      805

  1,891

   2,978

   4,065

   5,152

  6,238

   7,325

    8,412

 

累计公益金

       -  

 

    -  

      -  

      -  

    -  

     -  

     -  

     -  

    -  

     -  

      -  

 

累计未分配利润

   210,096

 

    -  

    1,184

    4,560

10,718

  16,876

  23,035

  29,193

35,351

  41,510

   47,668

 

计算指标:

 

 

 

 

 

 

 

 

 

 

 

 

 

资产负债率(%):

 

 

0.99%

1.48%

1.79%

2.07%

1.78%

1.56%

1.39%

1.25%

1.14%

1.04%

 

流动比率:

 

 

   7.88

    11.95

    17.82

  22.90

   32.77

   42.64

   52.51

  62.38

   72.25

    82.12

 

速动比率:

 

 

   7.02

    11.27

    17.21

  22.36

   32.23

   42.10

   51.97

  61.84

   71.71

    81.58

 

 


7、损益表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生产负荷(%)

 

0

30%

50%

7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销售收入

   125,392

 

   4,426

   7,376

   10,326

14,752

14,752

14,752

14,752

14,752

14,752

14,752

    销售税金及附加

     6,568

 

     232

     386

      541

    773

    773

    773

    773

    773

    773

    773

    总成本费用

    62,744

 

   4,588

   5,202

    5,815

  6,734

  6,734

  6,734

  6,734

  6,734

  6,734

  6,734

利润总额

    55,685

 

    -395

   1,393

    3,971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应税所得额

    56,080

 

     -  

   1,393

    3,971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所得税

       -  

 

     -  

     -  

      -  

    -  

    -  

    -  

    -  

    -  

    -  

    -  

税后利润

    56,080

 

     -  

   1,393

    3,971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特种基金

       -  

 

     -  

     -  

      -  

    -  

    -  

    -  

    -  

    -  

    -  

    -  

可供分配利润

    56,080

 

     -  

   1,393

    3,971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7,245

    盈余公积金(15%)

     8,412

 

     -  

     209

      596

  1,087

  1,087

  1,087

  1,087

  1,087

  1,087

  1,087

    公益金

       -  

 

     -  

     -  

      -  

    -  

    -  

    -  

    -  

    -  

    -  

    -  

    应付利润

       -  

 

     -  

     -  

      -  

    -  

    -  

    -  

    -  

    -  

    -  

    -  

未分配利润

    47,668

 

     -  

   1,184

    3,375

  6,158

  6,158

  6,158

  6,158

  6,158

  6,158

  6,158

 


8、流动资金估算表

 

       估算

最低

年周转量

资金占用

1

2

3

4

5

6

7

8

 

       项目

周转天数

(万元)

总量

0%

30%

50%

70%

100%

100%

100%

100%

一、流动资产

 

 

 

 

 

 

 

 

 

 

 

⒈应收帐款

 

        30

         6,488

     541

     -  

      274

    350

    427

    541

    541

    541

    541

⒉现金及存款

        15

         5,488

     229

     -  

      125

    154

    184

    229

    229

    229

    229

⒊存货

 

       180

         1,000

     496

     -  

      261

    328

    395

    496

    496

    496

    496

3.6

外购燃料及动力

        15

         1,000

      42

     -  

       13

     21

     29

     42

     42

     42

     42

3.7

在产品

        15

         4,423

     184

     -  

      111

    132

    153

    184

    184

    184

    184

3.8

产成品

        15

         6,488

     270

     -  

      137

    175

    213

    270

    270

    270

    270

二、流动负债

 

 

 

 

 

 

 

 

 

 

 

⒈应付帐款

 

        30

         1,000

      83

     -  

       25

     42

     58

     83

     83

     83

     83

三、资金占用总量

 

 

 

     -  

      635

    791

    948

  1,182

  1,182

  1,182

  1,182

四、新增流动资金

 

 

   1,182

 

      635

    156

    156

    235

    -  

    -  

 

 


9、现金流量表

 

年份

合计

建设期

投产期

投产期

投产期

投产期

达产期

达产期

达产期

达产期

达产期

达产期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生产负荷(%)

 

0%

30%

50%

7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现金流入

 

128,017

     -  

   4,426

   7,376

10,326

  14,752

    14,752

14,752

14,752

14,752

14,752

  17,377

 

产品销售收入

125,392

     -  

   4,426

   7,376

10,326

  14,752

    14,752

14,752

14,752

14,752

14,752

  14,752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1,443

     -  

     -  

     -  

 

 

       -  

    -  

    -  

    -  

    -  

   1,443

 

回收流动资金

1,182

     -  

     -  

     -  

 

     -  

       -  

    -  

    -  

    -  

    -  

   1,183

现金流出

 

95,826

  26,399

   5,969

   6,701

5,769

   7,425

     7,261

  7,261

  7,261

  7,261

  7,261

   7,261

 

固定资产投资

30,044

  26,044

   2,000

   2,000

 

     -  

       -  

    -  

 

 

 

 

 

流动资金

1,182

     355

     445

     109

109

     164

       -  

    -  

 

 

 

 

 

经营成本

58,031

     -  

   3,292

   4,205

5,118

   6,488

     6,488

  6,488

  6,488

  6,488

  6,488

   6,488

 

销售税金及附加

6,568

     -  

     232

     386

541

     773

       773

    773

    773

    773

    773

     773

 

所得税

 

     -  

     -  

     -  

 

     -  

       -  

    -  

    -  

    -  

    -  

        -  

 

特种基金

 

     -  

     -  

     -  

 

     -  

       -  

    -  

    -  

    -  

    -  

        -  

折现系数

10%

  

 

 

 

 

 

 

 

 

 

 

 

净现金流量

 

32,191

-26,399

  -1,543

     675

4,558

   7,327

     7,491

  7,491

  7,491

  7,491

  7,491

  10,117

 

累计净现金流量

 

-26,399

-27,942

-27,267

-22,709

-15,382

    -7,891

   -399

  7,092

14,583

22,075

  32,191

 

累计净现值

 

-23,999

-25,274

-24,767

-21,654

-17,105

   -12,876

-9,032

-5,537

-2,360

    528

   4,074

 

计算指标:

所得税后:

财务内部收益率:

12.70%

财务净现值:

  4,074.20

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

   7.05

 

 


附有关法规政策:

 

1《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

 

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

《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

 

农经发〔20008

   为了贯彻中发〔20003号文件有关国家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精神,现提出具体意见。

  一、扶持重点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要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积极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是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在全国蓬勃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它不仅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力量。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与其他工商企业不同,它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因此,扶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

  国家择优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重点龙头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形成若干个与国外农产品加工企业能够抗衡、更具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全面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需要,也是我国应对加入WTO参与国际农业竞争的需要。通过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必将有力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标准

  从今年开始,连续五年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选择一批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这些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规模较大。固定资产规模:东部地区在5000万元以上,中部地区在3000万元以上,西部地区在2000万元以上;近三年年销售额:东部地区在2亿元以上,中部地区在1亿元以上,西部在5000万元以上;产地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5亿元以上。

  (二)经济效益好。企业资产负债率小于60%;产品转化增值能力强,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带动能力强。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健全,能带动较多农户;有稳定的、较大规模的原料生产基地。

  (四)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有较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市场份额在同类产品中居前列,并且比较稳定。

  有的龙头企业虽然目前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具备下列条件的,也可纳入重点龙头企业加以扶持:

  1.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属高新技术产品或绿色食品,能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相关新产业形成。或是科技部认定的科技示范企业。

  2.主营产品优势明显,出口创汇潜力大或进口替代能力强,能形成带动面较大的物色产业。

  三、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

  对于重点龙头企业,将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扶持。

  (一)国有商业银行要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在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对重点龙头企业,要依据企业正常生产周期和贷款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并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执行,原则上不上浮。对于重点龙头企业用于基地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农业主管部门可以向商业推荐,商业银行按照信贷原则和相关程序,予以优选安排。为了解决以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为原料的大型加工企业收购原料所需资金量大、占用时间长的问题,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重点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定的合同,核定所需收购资金,根据授信授权原则,给予信贷支持。对资信好的龙头企业可以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用于收购同基地农户签订合同的农产品。

  (二)为了引导龙头企业大范围的带动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龙头企业加生产基地和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对于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的生产基地建设等,中央财政要继续给予支持,地方财政也要作出具体安排。

  (三)要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多种形式的风险共担机制,通过订立合同等形式,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确保按保护价收购基地农户所生产的原料,减少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也可以采取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使农户与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和规避市场风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和生产基地,出现风险不仅使企业生产经营受到损失,也将影响广大农户的收入,波及农村稳定。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按照国家有关财税政策和制度规定,采取切实措施,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对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比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49号)规定,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为了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办法,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号)规定执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所得税抵免政策,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字〔1999290号)执行。

  (五)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对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点龙头企业,应予以积极支持。按照中央外贸发展基金有关规定,对符合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使用方向和使用条件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项目融资予以贴息。参照国际通行的作法,继续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出口创汇的支持。

  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对农产品出口所需流动资金贷款按信货原则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对资信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用于对外出具投标、履约和预付金保函。

  对于符合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引进项目的农产品加工设备,除按照国发〔199737号文件《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放宽审批条件,支持重点龙头企业扩大出口。适当降低重点龙头企业成立进出口公司的资格,并适当放宽其经营范围。鼓励中外合资农产品流通企业利用其销售网络,推动我国农产品进入国外的销售网点和分拨中心。

  (六)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借鉴国内外投融资经验,利用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后,可申请发行股票和上市。已经上市的重点龙头企业,应利用好农业类上市公司在配股方面的倾斜政策。应创造条件,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利用外资开展合资、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投资基金。

  四、加强对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扶持和引导农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是新形势下政策改善宏观经济管理,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各级农业、计划、经贸、财政、外经贸、银行、国税、地税、证监会等部门要根据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需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扶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龙头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给予切实帮助并加以解决。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关部门已经安排的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措施,要纳入整体部署和宏观政策安排,形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合力。各地也要根据文件的精神,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已经制定政策的,要切实抓好落实。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重点龙头企业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重点龙头企业的申报、指导和监督工作。对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要进行跟踪指导,按照本文件规定的标准,实行动态管理,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适当进入调整。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另行发布。(略)

  二○○○十月八日 


3、关于扶持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对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龙头企业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精神,落实市郊区工作会议提出的继续完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的要求,提出关于扶持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具体意见。

  一、展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按照纸农委、市计委、市经委、市商委、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地税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市供销社等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九个主要委办局联合制定的《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对通过认定的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北京市申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企业从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推荐申报。

  二、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在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对重点龙头企业,要依据企业正常生产周期和贷款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并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执行,原则上不上浮。对于重点龙头企业用于基地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银行和信用社按照现代原则和相关程序,予以优先安排。为了解决以大宗农产品为原料的大型加工企业收购原料所需资金量大、占用时间长的问题,银行和信用社可以根据重点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定的合同,核定所需收购资金,根据授信授权原则,给予信贷支持。对资信好的龙头企业可以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用于收购同基地农户签订合同的农产品。

  各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要把龙头企业作为信用担保体系的重点扶持对象,按照职责范围,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开展贷款担保业务,建立银、企、农风险共御机制。

  三、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借鉴国内外投融资经验,利用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和经营,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进行规范化公司制改革,争取上市融资。已经上市的重点龙头企业,应利用好农业类上市公司在配股方面的倾斜政策。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利用外资开展合资、合作。

  四、支持基地建设。围绕已经初具规模的种养殖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重点扶持一批养殖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加强与农户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建立稳固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形式,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服务,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五、市财政支农专项政策资金对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给予扶持,鼓励重点龙头企业

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用于建立健全营销网络,争创名牌,开展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各类产品认证;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统一部署,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将龙头企业列入重点支持范围。

  六、扶持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提高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按照北京市外经贸委、北京市财政局发布的《关于修订下发〈北京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京经贸计财字[2002]36号),支持重点龙头企业运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参加境外展览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各类产品的认证,国际市场宣传推介,开拓新兴出口市场,组织培训与研讨会,境外投(议)标等方面的活动。

  七、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促进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按照北京市商委、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2002—2008年)》要求,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搞好农产品市场建设,促进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强流通网络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积极发展直供直销、代理配送、连锁超市、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鼓励龙头企业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展销、批发和配送中心,发展连锁经营,逐步建立以配送物流、口岸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为主要形式辐射国内外的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和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

  八、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列入市计委农业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支持范围。对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和技改贴息项目,市有关部门应优先推荐上报。

  九、对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按照农业部、计委、经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人行、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八部门《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农经发[2000]8号)精神,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十、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将与促进龙头企业有关的其他各项政策、办法等汇编成册;定期对企业主要经营者进行培训;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扶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是新形势下政府改善宏观经济管理,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市区县各级农业、计划、经委、商委、财政、外经贸、银行、税务等部门要根据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需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充实、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龙头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给予切实帮助并加以解决。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关部门已经安排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措施。要纳入整体部署和宏观政策安排,形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合力

 


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征免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中发[20003号)精神,根据农业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农经发[20008号)、《关于公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农经发[200010号)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农经发[20014号)的有关规定,现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征免问题明确如下:

  一、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可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49号)的规定,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一)经过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查认定为重点龙头企业;

  (二)生产经营期间符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及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三)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并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

  二、重点龙头企业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其直接控股比例超过50%(不含50%)的,且控股子公司符合前条第(三)款的规定,可享受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符合上述条件和范围的重点龙头企业,应按规定办理相应的减免手续:

  (一)重点龙头企业申请减免税,由主管税务机关按规定的权限审核批准后执行。

  (二)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799号)的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及时办理减免税手续。

  (三)未经批准的重点龙头企业,一律不得自行减免税。

  四、主管税务机关要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其内容包括:

  (一)经批准减免税的重点龙头企业、在享受减免税期间,必须按统一规定报送纳税申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减免税款使用情况等资料,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检查。

  (二)重点龙头企业享受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根据变化情况依法确定是否继续给予减免税。

  (三)主管税务机关每年必须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年检。在年检过程中发现因重点龙头企业情况发生变化不符合减免税条件时,主管税务机关应依法取消其减免税,同时追回当年已减免的税款。

  (四)企业以隐瞒、欺骗等手段骗取重点龙头企业减免税或未按规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擅自比照有关规定自行减免税的,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本规定自200111日起执行。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199758财税字[1997049)

  

  经国务院批准,现对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包括农业、农垦、农牧、渔业、林业、水利、气象、华侨农场等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具体范围见附件一、附件二)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农口企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从事上述各业的所得应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对边境贫困的国有农场、林场(具体名单见附件三、附件四)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除上述政策外,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还可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其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如遇有优惠政策交叉的情况,在具体执行时,可选择适用其中一项最优惠的政策,不能两项或几项优惠政策累加执行。

  四、免税的种植业、养殖业、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必须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否则,应全额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五、对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从事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及其他非种植、养殖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应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通知附件所界定的免税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范围,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本着从严掌握的原则,制定补充规定,并抄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七、本通知从199611日起执行。附件:一、免税种植业、养殖业范围

  二、免税农林产品初加工业范围

  三、免税边境贫困国有农场名单四、免税边境贫困国有林场名单

  附件一:

  免税种植业、养殖业范围

  一、种植业种植业是指人们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采取栽培等措施,以取得符合社会需要产品的生产事业。免税种植业的范围包括:

  (一)种植粮食作物:包括种植小麦、稻谷、玉米、高粱、谷子、杂粮及其他粮食作物。

  (二)种植经济作物:包括种植棉花、烟草、麻类植物、油料植物(含木本油料植物)、糖料植物、香调料植物、各种热带和南亚热带植物(如咖啡、椰子、香蕉、菠萝、荔枝、龙眼、芒果、天然橡胶等)及其他经济作物。

  (三)种植林木、林木种子及苗木作物:包括种植、栽培各种林木(含经济林木)、竹、林木种子、苗木。

  天然林(竹)属于免税种植业的范围。(四)种植园艺作物:包括种植瓜、果、茶、蚕桑、蔬菜(含各种山野菜)、竹笋、花卉及观赏植物、啤酒花、药材、胡椒、种苗及其他园艺作物。

  (五)种植食用菌类作物:包括种植黑木耳、银耳、香菇、蘑菇及其他食用菌类作物。

  (六)种植绿肥及饲料作物:包括种植苜蓿、紫云英、毛苕子、三叶草、水葫芦及其他各种畜禽用草料。

  二、养殖业(一)畜牧养殖业畜牧养殖业是指利用粮食、牧草、工业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其他农作物产品、秸秆、工业副产品、天然或人工草场等,饲喂或放牧养殖各种畜禽类动物。具体包括喂养或放牧养殖大牲畜(牛、马、骡、驴、骆驼等)、小牲畜(猪、羊等)、家禽(鸡、鸭、鹅等)、其他经济动物(兔、蜂、蚕、珍兽、珍禽等)及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等。

  宠物类的养殖不属于畜牧养殖业的免税范围。

  (二)水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是指利用人工水域(池塘、水库、温室、工厂化养殖设施)、天然水域(江河湖泊、沿海滩涂、海湾)和稻田等,放养各种水产动物和水产植物。

  1.水产动物养殖:包括放养鱼、虾、蟹、鳖、贝、棘皮类、软体类、腔肠类、两栖类、海兽及其他水产动物。

  2.水产植物养殖:包括养殖海带、裙带菜、紫菜、龙须菜、麒麟菜、江篱、浒苔及其他水产植物。

  附件二:

  免税农林产品初加工业范围

  一、种植业类(一)粮食初加工通过对小麦、稻谷、玉米、高粱、谷子以及其他粮食作物,进行淘洗、碾磨、脱壳、分级包装、装缸发制等加工处理,制成的成品粮及其初制品,具体包括大米、小米、面粉、玉米粉、豆面粉、米粉、荞麦面粉、小米面粉、莜麦面粉、薯粉、玉米片、玉米米、燕麦片、甘薯片、黄豆芽、绿豆芽等。

  (二)林木产品初加工1.通过将伐倒的乔木、竹(含活立木、竹)去枝、去梢、去皮、去叶、锯段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原木、原竹、锯材。

  2.通过利用林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的综合利用产品,具体包括:木、竹刨花板,纤维板(含中密度纤维板),纸浆(含固体纸浆),细木工板(含复合板),轻体板,压舌板,竹碎料板,木、竹片,木、竹地板块(含复合地板),木旋制品,栲胶,针叶饲料,饲料酵母,木炭、活性炭,小木、竹制品,草酸,锯末,炭棒等。

  (三)园艺植物初加工1.蔬菜初加工

  通过对各类蔬菜(含山野菜)晾晒、冷藏、冷冻、脱水、分级包装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初制品。具体包括:

  (1)利用冷藏设施,将新鲜蔬菜通过低温贮藏,以备淡季供应的速冻蔬菜,如速冻茄果类、豆类、柿子椒、蒜苔、黄瓜等。

  (2)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和食用菌通过干制加工处理后,制成的各类干菜,如黄花菜、玉兰片、萝卜干、冬菜、梅干菜,木耳、香菇、平菇等。

  以蔬菜为原料制作的各类蔬菜罐头(罐头是指以金属罐、玻璃瓶,经排气密封的各种食品。下同)及碾磨后的园艺植物(如胡椒粉、花椒粉等)不属于免税范围。

  2.水果初加工通过对新鲜水果(含各类山野果)清洗、脱壳、分类、包装、储藏保鲜、干燥、炒制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各类水果、果干、果仁、坚果等。

  3.花卉及观赏植物初加工通过对观赏用、绿化、药用及其他各种用途的花卉及观赏植物进行保鲜、储蓄、分级包装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各类鲜、干花,晒制的药材及用于加工化工产品的原料等。

  (三)烟草初加工通过对烟草的简单加工处理而制成的各类烟叶片,具体包括:1.晒烟叶。利用太阳的辐射热能晒制而成各类烟叶,如晒黄烟、晒红烟、捂晒烟、香料烟、晾烟。

  2.晾烟叶。在晾房内自然干燥的各类烟叶。3.烤烟叶。在调制过程中用人工生火烤制的各类烟叶。专业复烤厂烤制的复烤烟叶不属于免税范围。

  (四)油料植物初加工通过对菜籽、花生、大豆、葵花籽、蓖麻籽、芝麻、胡麻籽、茶子、桐子、棉籽及粮食的副产品等,进行清理、热炒、磨坯、榨油(搅油、墩油)等加工处理,制成的植物油(毛油)和饼粕等副产品,具体包括菜籽油、花生油、小磨香油、豆油、棉籽油、葵花油、米糠油以及油料饼粕、豆饼、棉籽饼等。

  精炼植物油不属于免税范围。(五)糖料植物初加工

  通过对各种糖料植物,如甘蔗、甜菜等,进行清洗、切割等简单加工处理,制成的制糖初级原料产品。

  (六)茶叶初加工通过对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和嫩芽进行杀青(萎凋、摇青)、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制成的初制茶(毛茶)。精制茶、边销茶、紧压茶和掺兑各种药物的茶及茶饮料不属于免税范围。

  (七)药用植物初加工通过对各种药用植物的根、茎、皮、叶、花、果实等,进行挑选、整理、捆扎、清洗、凉晒、切碎、蒸煮、密炒等处理过程,制成的片、丝、块、段等中药材。加工的各类中成药不属于免税范围。

  (八)纤维植物初加工1.棉花初加工。通过轧花等脱绒工序而制成的皮棉、短绒、棉籽等。2.麻类初加工。通过对各种麻类作物(大麻、黄麻、槿麻、苎麻、苘麻、亚麻、罗布麻、蕉麻、剑麻等)进行脱胶、抽丝等加工处理,制成的精干(洗)麻、纤维、丝、绳。

  3.蚕茧初加工。通过烘干、杀蛹、缫丝等加工处理,制成的蚕、蛹、生丝。(九)热带、南亚热带作物初加工

  通过对热带、南亚热带作物去除杂质、脱水、干燥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工业原料、半成品或初级食品。具体包括:天然生胶和天然浓缩胶乳、生熟咖啡豆、胡椒籽、肉桂油、桉油、香茅油、木薯淀粉、腰果仁、坚果仁等,以及利用热带、南亚热带作物加工后的下脚料、剩余副产品制成的半成品,如剑麻皂素、胶清胶、橡胶木等。

  二、畜牧业类(一)畜禽类初加工1.肉类初加工。通过对畜禽类动物(包括各类牲畜、家禽和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以及其他经济动物)宰杀、去头、去蹄、去皮、去内脏、分割、切块或切片、冷藏或冷冻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分割肉、保鲜肉、冷藏肉、冷冻肉、绞肉、肉块、肉片、内丁等。

  2.蛋类初加工。通过对鲜蛋进行清洗、干燥、分级、包装、冷藏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各种分级、包装的鲜蛋、冷藏蛋等。

  3.奶类初加工。通过对鲜奶进行净化、均质、杀菌或灭菌、灌装等,制成的巴氏杀菌奶、超高温灭菌奶、花色奶等。

  4.皮类初加工。通过对畜禽类动物皮张剥取、浸泡、盐渍、刮里、脱脂、晾干或熏干、鞣制等加工处理,制成的生皮、生皮张、盐渍皮、原料革等。

  5.毛类初加工。通过对畜禽类动物毛、绒或羽绒分级、去杂、清洗等加工处理,制成的洗净毛、洗净绒或羽绒等。

  6.蜂类初加工。通过去杂、浓缩、熔化、磨碎、冷冻等加工处理,制成的蜂蜜、鲜王浆以及蜂蜡、蜂胶、蜂花粉等。

  肉类罐头、肉类熟制品、蛋类罐头、各类酸奶、奶酪、奶油、王浆粉、各种蜂产品口服液不属于免税范围。

  (二)饲料类初加工1.植物类饲料初加工。通过碾磨、破碎、压榨、干燥、酿制等加工处理,制成的糠麸、饼粕、糟渣、树叶粉等。

  2.动物类饲料初加工。通过破碎、烘干、制粉等加工处理,制成的鱼粉、虾粉、骨粉、肉粉、血粉、羽毛粉、乳清粉等。

  3.添加剂类初加工。通过粉碎、发酵、干燥等加工处理,制成的矿石粉、饲用酵母等。

  (三)牧草类初加工通过对牧草、牧草种籽、农作物秸秆等,进行收割、打捆、粉碎、压块、成粒、分选、青贮、氨化、微化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干草、草捆、草粉、草块或草饼、草颗粒、牧草种籽以及草皮等。

  三、渔业类(一)水产动物初加工将水产动物(鱼、虾、蟹、鳖、贝、棘皮类、软体类、腔肠类、两栖类、海兽类动物等)整体或去头、去鳞(皮、壳)、去内脏、去骨(刺)、擂溃或切块、切片,经冰鲜、冷冻、冷藏、干制等保鲜防腐处理和包装的水产动物初制品。

  熟制的水产品和各类水产品的罐头以及调味烤制的水产食品不属于免税范围。

  (二)水生植物初加工将水生植物(海带、裙带菜、紫菜、龙须菜、麒麟菜、江篱、浒苔、羊栖菜、莼菜等)整体或去根、去边梢、切段,经热烫、冷冻、冷藏等保鲜防腐处理和包装的产品,以及整体或去根、去边梢、切段,经晾晒、干燥(脱水)、粉碎等处理和包装的产品。

  罐装(包括软罐)产品不属于免税范围。(三)水产综合利用初加工

  通过对食用价值较低的鱼类、虾类、贝类、藻类以及水产品加工下脚料等,进行压榨(分离)、浓缩、烘干、粉碎、冷冻、冷藏等加工处理制成的初制品。如鱼粉、鱼油、海藻胶、鱼鳞胶、鱼露(汁)、虾酱、鱼籽、鱼肝酱等。

  以鱼油、海兽油脂为原料生产的各类乳剂、胶丸、滴剂等制品不属于免税范围。


6、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新华社信息北京1月13日电 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如下(共235家):

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御香苑畜牧有限公司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华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大发正大有限公司

北京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