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项目计划书
一、 项目背景
二、 市场预测
三、 生产条件
四、 生产工艺
五、 工艺特点
六、 投资概算
七、 效益分析
八、 结 论
一、项目背景
1、立项的必要性
多年来,化学肥料的施用对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农业生产需要土壤提供
可供作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物南和生存环境。而然,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供应不足,各类养份比便失调,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以东北黑土区为例,土壤有机质已由开垦时的8-10%下降到2-3%,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转变为有机质贫瘠土壤,其他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状况则更为严重。专家指出,化学肥料理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公害,我国目的土壤资源现状迫切需要通过人为措施补充土壤有机质,确保农业种植水平和农作物产品品质。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农田土壤,1972年国际上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以推动无公害健康食品的生产和监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主要目标就是和自然体系协作,保证有足球够数量有机质返回土壤,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生物循环,达到保持和增强土壤长肥力及生物活性目的。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产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已成为当前社会和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农业部于1990年召开了绿色食品的文件会义,以推动无公害健康食品的开发生产。国务院关于开发绿色食品的文件指出:“开发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体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品创汇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大对策中明确提邮要推广“生态农业”。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产绿色食品,农业生产中施肥质量及技术必须进行改革,即合理施用化肥,走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发展之路,而生物肥料更应大力提倡和发展。今后在我国农产品品质提高和产量的增加,更要依靠包括生物学肥料在内的高新技术的支持,特别是生物肥料的推广应用。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借助高科技手段,寻求新的肥源,其中微生物肥料理 是研究的焦点。我国从50年代开始进行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然而,直到过十年来,才得到快速的发展。1990年国家科委将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列适应列入国家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的发展。1990年,经李鹏总理同意,我国专门设立了“非豆科作、物用氮研究”总理基金项目。但这些微生物肥料基本上是纯微生物制剂,即我们常说的微生物接种剂,它只是用来作伴种剂,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不能用来作当家肥。随着微生物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农业科学家普遍认为肥料要向高效、复合的方向发展,即应寻求一种新型生物肥,不仅将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使用,而且要将化肥,微生物肥和有机肥结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以建立良性农田生态循环体系和作物营养综合体系,充分利用土壤潜力,达到使作物增收的最佳效果。
在此情况下,我们结合国内外农业发展状况和将来肥料的发展趋势,总结吸收了我国微生物肥料几十年发展的先进成果,于1992年开始,在宫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教授的指导下,采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多种高效活性菌株,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开发生产出代表我国微生物肥料先进水平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此种肥料是一种多元老派素的新型微生物有机复合肥,聊有高效的固氮、解磷、解钾活性微生物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它既有无污染、无公害,肥效持久,壮苗抗病,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又能克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弊端。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开拓了新的肥源,改革了施肥技术,为发展我国的“两高一优”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奠定了基础。
复合微生物肥料总结吸收了我国微生物肥料几十年发展的先进成果,由多种高效活性微生物菌株、有机物质和少量的无机肥料合理组配而成,符合国内外农业发展状况和未来肥料的发展趋势。复合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在基发酵和土壤内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
赤霉素和细胞激系类物质,这些物质在与植物根系接触后,会刺激作物生长,调节作物新陈代谢,达到增产的目的。有益微生物在植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形成优势菌,抑制和减少了病原菌的繁殖机会,起到了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丰富的有机质一方面通过微生物活动后,可不断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改变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有昨于保水、保肥、透气和促进根系发展,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2、技术支持企业概况
公司下设菌种剂厂、研究中心、营销中心、信息部等八个部门。现有员工46人,其中微生物、土壤化学、环境保护和医疗卫生等专业高、中级人员28人,技术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公司拥有现代经的微生物实验室及先进成套的菌种发酵设备,年产生物菌种剂2万吨、生物发酵剂1吨,是国内生产技术最高、产品质量最好、生产成本最低的生产企业。公司注重技术开发与研究,从产品质量到售后服务,都在同行业居领先水平。同时,公司还了聘请农业、环保、医疗卫生专家组成顾问团,为公司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二、市场预测
我国有两千多个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0多亿亩,年需化肥约1亿4千万吨,而我国年产化肥不足1亿吨,尤其是优质化肥更是奇缺,主要依赖进口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这就给其他新型肥料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市场空间。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已产生肥效下降,利用率低,土壤板结等弊端。1985-1995年间,我国化肥消耗量增长了一倍,而同期农作物产量只增加了10%,大部分化肥施用后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据调查,我国化肥的利用只有35-40%,其余部分被土壤固定,或淋溶造成水体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加之化肥是一川高耗能产品,原材料涨价和环境污染的影响,致使尚无能力改造这些化肥厂,这就职限制了我国肥料总产量的增加。专家们迫切呼吁减少数派化肥使用量,多使用新型生物肥,多使用有机肥,广大农民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把料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形势,各地都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鼓励各地的农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找准推入市场的切入点,避免相同品种各地大面积重复生产引致恶性竞争。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主要发展包括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在内的、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有机食品的生产。有机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一种产业,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有利于有机农业发展,尤其是可以适应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消除农产品出口所受到的绿色非贸易壁垒的限制,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为了提高农逼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农业部从2001年开始在合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该计划以“菜蓝子”产品为突破品,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种子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用8至1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许多无公害农产品的国农标准也陆续出台。农业部等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行农产品质理安全认证制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执法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各省市也积极响应,许多地方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标准,确立了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切入点,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吕生产中有效利用生物资源,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发展方向与双龙阿姆斯微生物肥料高场定位一致,是产品市场营销的基础。
三、生产条件
1、厂房面积
针对现在情况,为了减少资金投入,本项目设计生产规模为一条20000吨生产线。工厂总占地面积10亩(6670),建筑面积不含办公和后勤2200
,若选用颗粒状微生物菌种剂作原料,建筑面积为2000
,计划建设期6个月。
2、原材料供应
生产微生物肥料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有微生物菌剂(粉状、颗粒状)、有机无机物质和各种数量元素。微生物菌剂由北京双龙阿姆斯科技有限公司供应,有机物料可因地制定选用当地原为,如鸡粪等。大众无机肥料目前全国各地的品种较多,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差异悬殊,多种产品市场带销,可根据质量、价格等择优选用。微量元素可从市场购买,也可由北京公司代购。
3、能源供应
本计划书所涉及的项目属低燃料消耗类工程,所用燃料主要是生活用煤和少量的供热用煤,一般地方都可就近解决,以粉状微生物菌剂为原料,每条生产线用电65瓦左右;以颗粒微生物菌剂为原料,每条生产线用电40千瓦左右。
4、人力需求
生产所需人力可根据年生产能力、机械设备性能和流水线处动化程度等实际需求来确定,一条年生产20000吨微生物肥料,机械化设备性能中档,采用粉状微生物菌剂为原料的生产线,每班需要生产工人12人;采用颗粒微生物菌剂为原料需要生产工人10人。
四、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选用粉状微生物菌剂作原料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将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和它的有效代谢产物用载体吸附后,再加通过粉碎的有机、无机物质、作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和特效添加物质复配造粒成型。
选用颗粒微生物菌剂作原料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将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和它的有效代谢物用载体吸收后,通过独特的制粒技术使其成为能抵抗不良环境的圆粒型,再与颗粒型的有机、无机物质、作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和特效添加物物质复配并包衣成型。
粉状微生物菌剂工艺流程图
颗粒状微生物菌剂工艺流程图:
2、生产设备
粉状微生物菌剂为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厂生产设备一鉴表
名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 金额(万元) |
皮带机 Dt500 2.2KW 4 6.0 粉碎机 LP750 11KW 1 0.7 低温烘干机 φ1.5×16 5.5KW 1 16.0 圆盘造粒机 φ3.2 5.5KW 2 5.0 冷却筛分机 1.2×8.0 5.5KKW 1 8.0 引风除尘 11KW 2 3.0 配套设备 3.0 |
合计 70KW 41.7 |
颗粒微生物菌剂为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厂生产设备一览表
名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 金额(万元) |
多维混和机 GT15×22 5.5KW 1 3.0 皮带机 DT500 2.2KW 3 4.5 滚筒式包裹机 GT10×40 3.0KW 1 2.8 包衣剂雾化装置 1.5KW 1 0.3 料仓、储料斗 3 0.2 自动计量包装 3.0KW 1 6.0 配套设备 2.0 |
合计 19.6KW 18.8 |
五、工艺特点
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是活性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活的生命体,本身没有肥效功能,但其在发酵和土壤内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长激素类和细胞刺激素类物质,刺激作物生长,调节作物新陈代谢,达到增产增收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目的。本顶目计划书采用新型微生物菌剂生产微生物菌肥料,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培养基专一
微生物菌剂生产所用培养基能够快速使微生物生长繁殖,缩短培养时间,降低生产成本。这种培养基经过5年试验和生产验证,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它与目前的培养基最大的区别是只能生产双龙阿姆斯微生物菌剂,具有特别的专一性。
2、 菌种多功能
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除有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外,还能分泌多种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主要作用于作物根系,刺激作物生长,调节新陈代谢,使作物根系发达,根多、根长、根粗,从而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倒伏等综合抗御能力。
3、 具有耐性菌株
采取人为改变环境条件的方法,诱导培育对不良环境因子具有耐性的菌株,提高菌株的存活能力,扩大于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地域,尤其在我国北方的寒冷地区也能使用微生物肥料,并能充分发挥有益微生物的作用。
4、 独物制粒技术
独特的制粒技术,使微生物菌种剂成为圆粒型,有效降低了有益微生物与外界接触的比表面积,减轻外界不良环境对有益微生物负面影响,使具有耐性的微生物菌种剂能够抗御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微生物存活数量,延长产品有效期,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5、 节省投资
采用国家实用新型专科技术的圆粒生物菌种剂技术(专利号:ZL01 278197.5),使复混肥企业的现有设备不变,只要增加一道工序就能完成产品更新换代,无需大量资金,一般的复混肥企业都可以操作。新建企业也可选用BB肥生产线生产微生物肥料,节省了大量资金。
六、投资概算
1、 固定资产
该项目计划书提出的固定资产,是根据项目正常运作所需要的设施预算,除办肥及附属设施以外,以粉状微生物菌剂为原料的固定资料的固定资产投资为人民币123.7万元(以颗粒状微生物菌剂为原半为79.8万元,以下括号内为颗粒 原料数据),企业可按北京双龙阿姆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工艺要求,利用企业现有设施,减少固定资产投资。
粉状微生物菌剂为原料的微生物肥料厂固定资产投资一览表
名称 规格或数量 金额(万元) 备注 |
生产车间 400m2 16.0 库房 1800m2 36.0 生产设备 41.7 加盟费 20.0 不可预见费用 10.0 |
合 计 123.7 |
颗粒状微生物菌剂为原料的向生物肥料厂固定资产投资一览表
名称 规格或数量 金额(万元) 备注 |
生产车间 300m2 12.0 库房 17000m2 34.0 生产设备 18.8 加盟费 10.0 不可预见费用 5.0 |
合 计 79.8 |
2、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按生产20000吨、年周转3次估算,生产微生物肥料年需要流动资金456万元(470万元)。
3、投资总额
本项目达年生产20000吨微生物肥料能力,投资总额为579.7万元(549.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3.7万元(79.8万元),流动资金456万元(470万元)。
4、吨成本概算
名称 粉状原料 颗粒状原料 |
(1)原辅材较 450.0元 480.0元 (2)微生物菌剂 90.0元 110.0元 (3)包装材料 38.0元 38.0元 (4)固定资产折旧 10.0元 5.0元 (5)能源费用(电、煤) 28.0元 10.0元 (6)人员工资 28.0元 20.0元 (7)管理等费用 40.0元 40.0元 |
合计每吨成本费用 684.0元 703.0元 |
七、效益分析
1、销售收入
销售价格参考市场其他产品价格,微生物肥料为1100元/吨,年生产20000吨,销假售收入2200万元。
2、投资利润
按达产后计算。
投资利润=销售收入-生产成本
=2200-1368=832万元(794万元)。
3、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额/投资总额×100%
=832/579.5×100%=143.52%(144.425)
4、投资回收期
按达产后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
按资回收期==579.7/(832+20) =0.69(0.69)≈1年
5、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100%
=123.7/(2200-1080)×100%=11.04%(7.825)
盈亏平衡点是年生产2208吨微生物肥料(1564吨)。
八、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该项目技术先进,工艺成熟完善,市场前景看好。该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不至壹年,投资微生物肥料高达143.52%(144.425),年生产2208吨(1564吨)微生物肥料即可达到盈亏平衡,抗风险能力强,是一项极具前途的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