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年产1000吨表面活性剂搬迁改建项目
建设单位名称:衡水市开发区双阳化工厂
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人:崔二强
投资项目性质及类型:项目性质为化工高科技项目,建设在赵圈循环经济工业园内。
经营机制及管理体制:采用厂长负责制,下设办公室、生产科等管理机构。
1.1.2 衡水市开发区双阳化工厂是以生产表面活性剂系列产品的私营企业,固定资产200万元,员工36人。现工厂有表面活性剂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表面活性剂500吨,年销售额800万元,产品主要销售到纺织行业、洗涤剂生产行业等,现工厂无有贷款,年利税50万元。现在企业因厂区将被开发,所以发展受到限制,要进行搬迁。
1.1.3 因双阳化工厂现在厂址面临开发,工业用地的用途发生改变,因此双阳化工厂要继续进行生产和扩大生产,必须要进行整体搬迁。为了适应工业区总体规划与设计,拟将工厂整体由赵圈镇西康村搬迁到赵圈镇北郎子桥村北,占地面积15亩,原为衡水市桃城区惠普涂料厂废弃厂区。根据工厂现有品种和市场情况,企业认为除了搬迁外同时进行扩产改造,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4 编制依据与原则
1.1.4.1编制依据
(1) 原化工部计发[1997]426号文关于印发《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书。
(3) 双阳化工厂提供的项目有关基础资料。
(4)对同类工厂的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行情况的调查。
1.1.4.2本可研报告的编制将遵循下述原则:
(1)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情况
本报告是供公司及上级部门决策使用,因此在编制过程中应按照国家、行业和地区的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要求,对本项目的建设条件、技术路线、经济效益、工程建设、生产管理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力求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多方面的分析对比,为上级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
(2) 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
各生产装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都要充分注意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先进性不但体现在工艺流程、技术装备和控制水平上,而且同样体现在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等各个方面。
在注意技术先进性的同时,还要充分注意技术的适用性。即根据企业目前的经济能力、配套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情况,选取适用的先进技术。
(3) 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因此,本报告编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节省投资降低消耗定额和减少定员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遵循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安全和工业卫生法规、完善“三废”处理设施,控制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能源。
1.1.5 研究范围:改扩建项目论证,改扩建工程的投资估算和工程的技术经济分析,改扩建工程的环境保护分析。
1.2 研究结论
1.2.1结论
1、本项目产品方案选择正确,规模合适;
2、本项目原料来源可靠、工艺成熟;
3、本项目的“三废”治理设施完善,并运行可靠;
4、初步财务评价表明该项目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5、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当地交通运输、环保治理等相关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社会意义。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和必需的。
1、为确保产品质量,希望建设单位加强产品生产控制和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分析,建议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物料管理。
2、在当今市场经济情况下,产品价格随着市场波动很大,产品所实现的经济效益也与市场休戚相关。建议建设单位抓住市场良好机遇,并尽早筹措资金,使工程早日上马。
表1.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 号 | 项 目 名 称 | 单 位 | 指 标* | 备 注 |
一 | 生产规模 | t/a | 1000 |
|
二 | 产品方案 | t/a |
|
|
1 | 表面活性剂 | t/a | 1000 |
|
三 | 年操作日 | 天 | 300 |
|
四 |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用量 |
|
|
|
1 | 异辛醇 | 吨/a | 323.4 |
|
2 | 顺丁烯二酸酐 | 吨/a | 116.1 |
|
3 | 对甲苯磺酸 | 吨/a | 1.1 |
|
五 | 定员 | 人 | 36 |
|
1 | 生产工人 | 人 | 23 |
|
2 | 技术及管理人员 | 人 | 13 |
|
六 | 总占地面积 | 亩 | 15 |
|
七 | 总建筑面积 | m2 | 2200 |
|
八 | 工程项目总投资 | 万元 | 1196 |
|
1 | 建设投资 | 万元 | 766 |
|
2 | 流动资金 | 万元 | 430 |
|
| 其中:外汇 | 万美元 |
|
|
九 | 年均销售收入 | 万元 | 9900 |
|
| 其中:外汇 | 万美元 |
|
|
十 | 年均利润总额 | 万元 | 430 |
|
十一 |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 万元 | 183 |
|
十二 | 财务分析盈利能力指标 |
|
|
|
1 | 投资利润率 | % | 35.93 |
|
2 | 投资回收期 | 年 | 3.7 |
|
第二章 市场预测分析
2.1 产品市场分析
2.1.1 产品用途
我国纺织业经过近年来的调整,已经整体走出了困境,表面活性剂是纺织加工行业中最需要的重要原材料,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纺织工业的发展水平。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国纺织品需求量的加大,也带动着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快速渗透剂T),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作香波、清洁剂及牙膏等的乳化剂和洗涤剂。具有优良的发泡性、润湿性和洗涤性。无毒性,对皮肤刺激性小。在硬水中稳定,能促使水包油型乳化剂的生成。产品可以满足润湿、渗透、乳化、起泡性能,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1.2 市场预测分析
2.1.2.1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
该产品主要生产国是我国,所以本可研只分析国内生产情况。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有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海安正达化工公司、内蒙古赤峄市东方染料助剂厂、永泰-柯瑞特化工等公司。
其中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是中国开发生产表面活性剂的专业厂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工厂已形成年产20000吨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能力。"海石花"牌表面活性剂产品质量位居为同行业领先水平。
其他几个工厂均为800~2000吨左右的工厂,其生产水平和技术基本相同。
根据市场调研,现在在建的项目有永泰的1000吨项目,无其他在建项目。
根据现在市场需求和潜在市场分析,目前国内外年需求量在20000吨左右,现在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潜在市场能力很大,根据年增长率5%分析,预计年增长在1000吨左右。
从目前国内生产工艺来看基本上均是以异辛醇、顺丁烯二酸酐及对甲苯磺酸合成。
2.1.3.2 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但由于潜在市场的增长,所以本项目有一定的空间。
2.2 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2.2.1 目标市场分析
2.2.1.1 目标市场选择与结构分析
本产品目标市场定位在纺织行业,我国是传统上的纺织大国,纺织行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性行业,随着我国服装加工业进一步优化生产结构,新型纺织品类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必装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2.1.2 主要客户分析
双阳化工厂所定位的市场首是双阳化工厂的传统市场,我省的石家庄市有着重要几大纺织与印染厂,如棉一、棉二、石家庄印染厂、石家庄成恩印染、石家庄凯天印染等,是我厂原有的客户群,该产品的增产也是定位于上述客户群的发展与需求。
2.2.2 产品竞争力分析
双阳化工厂是私营公司,有着高效的管理机制,精良的生产设备,较高素质的营销团队,所以双阳化工厂有着较高的竞争力。同时双阳化工厂所处衡水市与纺织重镇石家庄市毗邻,有着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双阳化工厂经过摸索已经掌握了表面活性剂多种产品的生产工艺,熟悉其特性,生产成本是同行业中较低的,有着成本竞争优势;产品质量经过了河北省纺织研究所检验,符合行业标准,有产品质量优势;又由于毗邻石家庄,在运输成本上比其他企业低很多,远期目标向南可以辐射郑州、济南等到地,向西可以到西安,均成本较低;在营销上有着一支多年销售的队伍,有着成功的经验和良好的人脉,有着营销上的优势。唯一不足是双阳化工厂由于资金所限生产规模较小一些。但总起来分析,双阳化工厂占领石家庄市场,扩大郑州市场是有把握的。
2.2.3 营销策略
2.2.3.1 销售渠道和营销系统分析
根据纺织行业生产特点,其均为较大企业,采购也是大宗采购,所以双阳化工厂确定以直销方式为主,辅以分销方式。双阳化工厂由于已从事表面活性剂产品生产和销售多年,可以以良好的人脉关系巩固市场,可以以优质的质量和信誉为手段,扩大市场。
2.2.3.2 根据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确立策略
本产品应处于成长期,所以营销策略应以较高价位、高回报、扩大宣传为主。
2.2.3.3 根据企业竞争地位确立策略
双阳化工厂在本行业内是较小的公司,应作为市场追随者去进行定位,作好产品销售工作。
2.3 主要原辅材料市场分析
2.3.1 供需状况分析
本公司所用主要原料为异辛醇、顺丁烯二酸酐、对甲苯磺酸、液碱。所用原料均为普通化工原料,市场供应充足。异辛酸国内主要生产厂有济南太化和中山汇源两大公司,考虑运输成本双阳化工厂使用济南太化产品有优势,中山汇源作为备用货源地,另外还有天津、石家庄贸易公司可以提供国内产品。顺丁烯二酸酐国内生产厂有成都市科龙化工、江苏钟腾化工、山西太明化工等公司,双阳化工厂拟使用山西太明产品。对甲苯磺酸主要生产厂有南京米兰、大唐化工、石家庄市石兴氨基酸有限公司,双阳化工厂使用石兴公司产品。液碱周边主要生产厂有河北冀衡、河北洁威、石家庄电化等公司,双阳化工厂与河北洁威公司同处于赵圈工业园区,所以双阳化工厂使用河北洁威公司产品。
其它辅助材料均为少量使用,市场供应充足。
燃料使用煤,供应充足。电力供应充足。
2.3.2 供应可靠性分析
双阳化工厂所用原材料均有稳定来源,分布于全国,即有周边企业,又有外地企业生产,可以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可靠。考虑运输成本拟用周边企业为主,根据市场情况适当使用外地企业产品。运输方式以汽运为主。
2.4 价格预测
2.4.1 产品价格现状及预测
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国内市场价格近年来走势平稳,2006年价格为8700元/吨,2007年为10000元/吨,2008年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价格在9500元/吨。因其基本上供需平衡,所以其价格变化主要受到原料价格变化影响,经历经济危机后的化学工业会趋稳,并会逐步升高,但不会过高,根据此种情况预测产品计算期内产品价格都在9900元左右变动,因此本报告中以9900元/吨作为计算价格。
2.4.2 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价格现状及预测
经过考察主要原料生产厂家和其生产状况,原料价格基本上稳中有升,不会出现大的变动。主要产品价格异辛醇9200元/吨,顺丁烯二酸酐11000元/吨, 对甲苯磺酸6800元/吨,液碱(30%)450元/吨。以上价格均为到厂价。
本项目所使用煤供应平稳,由于受国家宏观形势影响,其基本保持不变。
2.5 市场风险分析
2.5.1 风险因素的识别与风险程度估计
表面活性剂是一个较成熟的市场,产品很多应用方面均不同,可以单独使用和配合使用,本产品处于成长周期,在计算期内由于技术进步完成替代的可能性为零,所以此项可以不作为一个风险因素考虑。风险度较小。
表面活性剂市场又是一个相对较固定封闭的市场,虽然产品生产准入门槛不高,但要进入市场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和较高的费用,而且印染企业在技术比较稳定时不会轻易改变供应厂家,以免对产品质量造成冲击,影响企业生存,所以新的生产厂家进入是较小,较大的可能是现有厂家的扩产。此项风险是较大的。
表面活性剂市场较为稳定,由于产品多,生产厂家多,分布于全国各地,尤其是江浙一带,现在没有国际性大公司的参与,在此市场条件下短期内不会出现垄断性经营企业。各家企业都已有固定客户群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恶性竞争。
我国经济形势前几年基本保持在10%增长速度上,今年遭受经济危机冲击,可能增长速度会减小到8%,明年中央经济会议已明确提出保持在8%的速度上,这在世界上都是一个较快的速度。随着经济危机的过去,世界经济会逐步趋稳,进而增长。所以此项风险因素影响是较好的。
2.5.2 风险对策与反馈
根据风险分析与程度估计,最大的风险因素存在于现有生产厂家的扩产,针对此种风险企业应加强对市场的调查与研究,保持对产品销售波动的敏感性,同时要借助于行业协会、媒体、会议等途径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尤其是对其产品工艺可能的改变和可能的扩产。
同时要关注新产品的出现,关注国际大公司的动向,及时调整公司策略。
第三章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3.1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根据市场预测与产品竞争力、资源配置与保证程度、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合理的经济规模、技术设备满足程度与水平、筹资能力、环境保护以及产业政策等确定本项目的生产规模为年产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1000吨。
3.2 技术改造项目特点
本项目是借助的搬迁同时进行技术改造,现有生产条件不能满足扩大生产的要求,不能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新搬迁地占地15亩,还有
现有厂房可以利用。改造中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加DCS控制系统,增加自动控制的投加装置,提高原料投加准确性与精确控制反应,减少由于人为因素波动造成对产品质量的波动。改造中充分考虑与循环经济园的对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充分考虑水的闭环利用,充分考虑减排与节能。改造中充分考虑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从体质上提高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水平。
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
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4.1.1 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本项目的生产原料路线确定以使用安全、无毒原料为优先,其次是要选择易控制,易防护的原料,同时充分考虑原料的充足性,路线中尽量避免高温、高压路线。
4.1.2 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
4.1.2.1 国外工艺技术概况
国外生产是,以异辛醇、顺丁烯二酸酐及对甲苯磺酸为原料通过酯化、中和、磺化制取渗透剂T的方法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该方法工艺路线短,原料易得,成本较低。
4.1.2.2 国内工艺技术概况
国内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一种是以顺丁烯二酸酐、仲辛醇、焦亚硫酸钠为原料,有机酸A为催化剂制备无水渗透剂T的方法,另一种是以异辛醇、顺丁烯二酸酐及对甲苯磺酸为原料通过酯化、中和、磺化制取渗透剂T的方法。
目前国内使用第一种方法的有河南、内蒙古的几个生产厂,该方法存在着生产工艺较复杂,工艺不易控制的不好之处,工艺较落后。
第二种方法为国内大多数厂家采用,但是以江苏海安化工的最为成熟,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先进生产路线。
4.1.3 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比较现有的两种生产路线,可以看出双阳化工厂以采用第二种方法为宜,因为该方法是国内外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已经由国内大多数厂家采纳,经过了持续的改进与发展,技术成熟,产品质量为纺织、印染行业认可。从设备与投资上看,该方法采用常压法生产,工艺路线短,投资较小。从原料上看该方法原料在双阳化工厂周边均有生产,运距短,有着成本优势。因此建议选用以异辛醇、顺丁烯二酸酐及对甲苯磺酸为原料通过酯化、中和、磺化制取渗透剂T的工艺技术方案。
4.2 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
4.2.1 工艺流程概述
4.2.1.1 装置规模和年操作时数
渗透剂T:年产1000吨
年操作时数:8000小时
4.2.1.2 装置组成
装置组成包括酯化工段、中和工段、磺化工段、分装工段,另外还有动力工段。
4.2.1.3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
表4.2-1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用量
序号 | 名 称 | 单 位 | 数 量 | 来 源 | 备 注 |
1 | 异辛醇 | 吨/年 | 323.4 | 济南太化 |
|
2 | 顺丁烯二酸酐 | 吨/年 | 116.1 | 山西太明 |
|
3 | 对甲苯磺酸 | 吨/年 | 1.1 | 石兴 |
|
4 | 液碱 | 吨/年 | 1.0 | 洁威 |
|
5 | 亚硫酸氢钠 | 吨/年 | 130 | 市场 |
|
|
|
|
|
|
|
原材料规格、性质
异辛醇:分子式。分子量为90,无色液体,密度0.8176,折射率0.7176,沸点185~190℃(分解),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作为聚氯乙烯的增塑剂。由丙烯与丁烯催化共聚成混合庚烯,次经羰基合成,再加氢而制得。
顺丁烯二酸酐:又称马来酐和失水苹果酸酐。俗称顺酐。分子式为
分子量为98.0,无色结晶粉末,有强烈刺激气味。密度1.48,熔点52.8℃,沸点200℃,易升华,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难溶于石油醚和四氯化碳。与热水作用生成马来酸,用于双烯合成、制药物、农药、染料中间体及制聚酯树脂、醇酸树脂、马来酸等有机酸,也用作脂肪和油防腐剂等。由苯经催化氧化,或由丁烯或丁烷用空气氧化而制得。
对甲苯磺酸:分子式为H3C- -SO3H,分子量为172.10,无色叶状晶体,熔点106~107℃,沸点140℃,溶于水、乙醇、乙醚和碱溶液,碱溶时生成对甲酚,用于制染料和有机合成。由甲苯与氯磺酸在低温作用而成。
亚硫酸氢钠:俗称重亚硫酸钠,分子式NaHSO3,分子量104,稍显亚硫酸气味,密度1.48,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丙酮。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逐渐被氧化成硫酸盐。常用作化学试剂和还原剂,由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而制得。
4.2.1.4 产品
渗透剂T年产1000吨,执行企业标准。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目 | 质量指标 | 指标要求 |
快速渗透剂T | 外观 | 无色至黄色黏稠液体 |
活性物含量 | ≥50% | |
水悬浮物pH值 | 7~9(1%水溶液) | |
包装 | 50公斤塑料桶 |
4.2.1.5 快速渗透剂T工艺流程说明
1.酯化、中和工序
将稍过量的异辛醇、顺丁烯二酸酐及对甲苯磺酸投入反应釜中,利用蒸汽将反应釜升温至140℃,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异辛醇与顺丁烯二酸酐发生酯化反应,加热溶解,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及水。酯化工序反应方程式如下:
反应釜顶部设置不锈钢列管冷凝器。在140℃条件下,反应釜保温脱水,以保证酯化反应完全。由冷凝器顶部冷凝下来的水分回用于磺化工序稀释用。
将磺化后的反应液冷却到80℃以下,然后缓慢加入液碱中和至7~8,然后由泵打入磺化反应釜内。中和工序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 SO3H+NaOH→CH3 SO3Na+H2O
2.磺化工序
将亚硫酸氢钠与等量水加入磺化反应釜中,温度在120℃条件下,亚硫酸氢钠与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发生磺化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冷却至50℃,即可得到产品,包装入库即可。磺化反应方程式如下:
→
快速渗透剂T项目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见图。
快速渗透剂T项目生产工艺排污节点表。
类别 | 序号 | 产生源 | 排放规律 | 主要污染物 | 排放去向 |
废气 | G13 | 酯化工序不凝气 | 连续 | 不凝气 | 经15米高排气筒排空 |
废水 |
| 设备冲洗废水 | 间断 | pH、COD | 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
4.2.2 物料平衡说明
表面活性剂项目物料平衡见图及表。
表面活性剂项目生产物料平衡表 单位kg/t产品
工序 | 原料名称 | 理论用量 | 实际用量 | 进入下一步 | 进入固废(副产) | 进入废水 | 进入废气 | |
主要成份 | 数量 | |||||||
酯化 | 异辛醇 顺丁烯二酸酐 对甲苯磺酸 | 318 116.1 1.1 | 323.4 116.1 1.1 | 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 对甲苯磺酸 异辛醇 | 402.8 1.1 15.4 |
| 水21回用于磺化工序 | 水0.3 对甲苯磺酸0.01 |
中和 | 氢氧化钠 水 | 0.3
| 0.4 0.6 | 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 对甲苯磺酸钠 异辛醇 水 氢氧化钠 | 402.8 1.3 15.4 0.7 0.1 |
|
|
|
磺化 | 亚硫酸氢钠 水 | 123.2
| 130 428.7 | 双酯物 水 异辛醇 亚硫酸氢钠 对甲苯磺酸钠 氢氧化钠 | 526 450.4 15.4 6.8 1.3 0.1 |
|
|
|
合计* | 所用原料 | 1000.3 | 产品 | 1000 |
|
| 0.31 |
注:物料平衡合计中只计算反应生成水量,不计算水加入量
根据物料衡算,生产一吨产品需投入原料为1000.3kg,产出的产品及其它物质共计1000.31kg,基本平衡。
4.2.3 工艺消耗定额
生产项目 | 序号 | 原料名称 | 规格 | 单耗(kg/t产品) |
快速渗透剂T生产 | 1 | 异辛醇 |
| 323.4 |
2 | 顺丁烯二酸酐 |
| 116.1 | |
3 | 对甲苯磺酸 |
| 1.1 | |
4 | 液碱 | 40% | 1.0 | |
5 | 亚硫酸氢钠 |
| 130 |
4.3 主要设备选择
4.3.1 设备方案比选
本项目生产中的关键设备是反应釜,承担了酯化、中和和磺化反应过程,要满足生产过程中的酸腐蚀,要满足生产过程中的高温要求,其它辅助设备也要能抵抗腐蚀。同时要根据安全设施设计考虑异辛醇的防火防爆要求。以此进行设备选型与制作。
4.3.2 主要设备表
4.3-1快速渗透剂T项目生产设备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材质 | 台(套)数 |
1 | 反应釜 | V=5000L | 搪瓷 | 4 |
2 | 列管冷凝器 | S=10m2 | 不锈钢 | 4 |
3 | 真空泵 | 7KW |
| 2 |
4 | 混合罐 | V=5000L | 不锈钢 | 2 |
5 | 计量槽 | V=500L | 不锈钢 | 4 |
经过考察与其它公司比较,反应釜采用内衬搪瓷材质,搅拌采用普通机械密封,电机采用dⅡBT4级别。在此基础上比价与性能分析,反应釜宜采用邯郸搪瓷厂的反应釜与撑拌,减速机采用江苏宜兴机械设备,电机采用衡水猛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真空泵采用水环真空泵,安全可靠,节省能源。混合罐、计量槽、列管冷凝器采用深州大堤机械厂生产的产品,此类产品采用不锈钢材质。
4.3.3 依托与利旧
对一些储罐等设备可以使用原有旧设备。同时办公用设备宜采用原有设备。
4.4 自控方案与信息控制系统
以集中控制为主,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均可在控制室内进行监控,主要动设备的状态显示、停止操作均可在控制室内完成。对不重要的或不需要经常监视的工艺参数采用就地仪表进行指示。
1)主要生产装置均分别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进行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将在控制室的CRT上进行显示、纪录、报警,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节、联锁、积算。其它辅助装置采用常规盘装仪表。
2)需要在控制室集中指示的温度,采用热电阻或热电偶测量,并直接以电阻信号或毫伏信号进行传输。其它需要远传的仪表均为电动型,采用4~20mADC二线制变送器,并带有现场指示仪表。选用的仪表以引进产品为主。
1)温度仪表:需要集中检测的工艺参数的温度传感器主要使用RTD.Pt100 热电阻和K分度号的热电偶。就地指示的温度选用双金属温度计。
2)压力仪表:采用不锈钢压力表或普通压力变送器进行测量。
3)流量仪表:腐蚀性液体及料浆的流量选用电磁流量计。蒸汽流量的测量采用阿纽巴流量计。水流量的测量采用孔板作为检测元件。
4)物位仪表:硫酸等腐蚀性介质的液位测量采用雷达液位计。锅炉汽包液位采用差压变送器进行测量。
5)执行器:小口径以单座阀为主,大口径选用蝶阀,高温介质采用套筒阀。调节阀采用电子式一体化电动执行机构。
1)仪表电源来自电气专业,通过不间断电源提供仪表所需的220VAC电源。供控制系统、分析仪表及其它仪表用电设备使用。
2)技术要求
(1) 交流输入:380VAC±10%;频率:50Hz±5%
(2) 交流输出:220VAC±2%;频率:50Hz±0.2Hz
交流输出: 380VAC±2%;频率:50Hz±0.2Hz
直流输出: 24VDC±1%
4.5 装置界区内公用工程设施
公用工程设施主要有锅炉、水泵、消防水池、配电房。
4.6 工艺装置“三废”排放与预处理
4.6.1 废液及废水
本项目的废水主要是设备冲洗废水,排放方式为间歇排放,其主要污染因子是PH和COD。
4.6.2 废气
本项目的废气为酯化工段的不凝气,在生产时连续排放,其主要污染因子是不凝气。
4.6.3 废渣
本项目的废渣是煤渣和粉灰,生产工艺上无废渣产生,没有危险废物。
4.6.4 “三废”预处理
由于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站尚未建设,因此双阳化工厂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工艺采用物化预处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工艺,此处理方法运行可靠,投资较小。
废气采用15米排气筒高空排放处理。
废渣出售给附近村民进行铺路、建房和烧砖利用。
4.7 装置占地与建、构筑物面积
搬迁到厂区占地15亩,厂房均为一层,具体见表。
表4.7-1 建构筑物面积和占地面积
序号 | 名称 | 建构筑物面积 | 占地面积 | 层数 | 层高 | 结构形式 | 备注 |
1 | 酯化工段 | 300 | 300 | 1 | 4.5 | 框架 |
|
2 | 中和工段 | 300 | 300 | 1 | 4.5 | 框架 |
|
3 | 磺化工段 | 300 | 300 | 1 | 4.5 | 框架 |
|
4 | 库房 | 800 | 800 | 1 | 5 | 彩钢 |
|
5 | 公用工程 | 300 | 300 | 1 | 5 | 框架 |
|
6 | 办公区 | 200 | 200 | 1 | 2.6 | 砖混 |
|
4.8 工艺技术及设备风险分析
本项目设计时根据双阳化工厂长期发展与现有条件相结合的要求,工艺技术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存在技术进步的因素,但不会发生根本上的落后。设备采用了超前设计,不存在落后的风险。在自控技术上大胆采用自动化与集中式控制,在此类企业中是领先的,也超前满足此类项目的生产需要,计算期内不存在落后的风险。在安全与环保设计上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可以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第五章 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5.1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规格、年需用量及来源
表5.1-1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数量
序号 | 名 称 | 质量标准 | 数 量 | 运输方式 | 来源 | 备 注 |
1 | 异辛醇 | 99.7% | 323.4 | 汽运 | 济南太化 |
|
2 | 顺丁烯二酸酐 | 99.5% | 116.1 | 汽运 | 山西太明 |
|
3 | 对甲苯磺酸 | 95%(总酸度) | 1.1 | 汽运 | 石兴 |
|
4 | 液碱 | 40% | 1.0 | 汽运 | 洁威 |
|
5 | 亚硫酸氢钠 | 工业级 | 130 | 汽运 | 市场 |
|
6 | 煤 | 低含硫量 | 660 | 汽运 | 阳泉 |
|
5.2 供应方案选择
对原材料供应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的基础上优选运距较近的厂家,大宗产品从厂家直接进货,小量从贸易公司进货,以降低成本。
第六章 厂址选择和建厂条件
6.1 厂(场)址选择
6.1.1 厂(场)址选择的原则及依据
厂址选择应符合所在地区的规划,符合国家产业布局政策和宏观规划战略等。
厂址选择应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节约用地和少占耕地及减少拆迁量;有利于依托社会或依托现有设施;有利于建设和运行;有利于运输和原材料、动力供应;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劳动安全及卫生、消防等;有利于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6.1.2 厂址方案比选
本项目拟选厂址在河北省衡水市赵圈工业区,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赵圈镇工业区位于衡水市正西。远离市区,并处于衡水市主导风向的侧风向。
原有厂址位于西康村,该村所处位置区域功能不明确,现有厂房工业用地发生规划变化,现有厂房不能满足双阳化工厂发展的需要。
拟搬迁到赵圈镇北郎子桥村北是赵圈镇工业区,占地15亩,给企业留有了发展空间,同时工业区循环经济工业用地明确,进入工业区使用洁威烧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一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作为工业区进行了整体规划,在安全防护距离、环保处理上均符合要求。工业区已建设并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设施,满足工业用电需要。工业区紧邻肃衡公路,向北30公里有石黄高速,向东10公里有衡水铁路西货场,运输很方便。
6.1.3 厂址推荐方案意见
根据比较可以得出赵圈工业区是理想的建厂地址。
附厂址区域位置图和推荐厂址方案示意图。
6.2 建厂条件
6.2.1 建厂地点的自然条件
6.2.1.1水文地质概况
衡水市境内有滏阳河、索泸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等,后两条河为人工排洪河道,纵贯全市。境内地下水均属松散孔隙承压水,依据含水层水质、水力性质及开采现状分成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前者含盐较高,水温较低,一般为15-17℃,埋深在50-80米;深层水硬度低,水温较高,一般为23-25℃,深埋在300-450米,水质较好,水资源丰富。
6.2.1.2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概况
该厂区地势较为平坦,工程建设土方工程量不会太大,对工程建设有利。该场地地下无不良地质构造,建筑物持力层为粘土和亚粘土层,承载力为100kpa.
6.2.1.3当地气象条件
(1) 气温
衡水市处于温热带,属于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干燥度为1.57,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光热充足。
年平均气温 12.7℃
历年平均最高气温 27℃
历年平均最低气温 -4.3℃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2.7℃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23.0℃
(2)相对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64%
(3)风向、风速
全年主导风向 SSW
年平均风速 3.4m/s
历年最大风速 28.0m/s
主导风向频率最大为14%,次主导风向为S风,频率为12.1%。
(4)降雨量
历年平均降雨量 519mm
历年最大降雨量 918mm
(5)降雪量
一日最大降雪量 12.3mm
最大积雪深度 1.1m
(6)冻土深度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820mm
(7)地震烈度
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发办[1992]160号文件,“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该厂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6.2.2交通运输情况
衡水市站是北京南第一大站,被誉为“京南明珠”。国家大动脉京九铁路穿越市区全境,京开路纵穿南北,沧石路贯穿东西,石黄高速公路及衡德高速公路穿越衡水市并连接两翼的京深和京福高速公路。
该厂位于衡水市西向偏北,距衡水市中心约12公里,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优越。
6.2.3当地社会经济现状
衡水市的工业主要有机械、化工、轻工和建材等。1996年5月衡水地市合并,改为地级市,同年9月,京九铁路通车,为衡水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近几年来,衡水市发生了很大变化:①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2年底,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51亿元,五年中年均增长率10.5%。②经济结构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第一产业比例下降,二三产业比例上升,农业内部结构中农业比例下降,牧业比例上升,农业产业化取得丰硕成果。③投资率逐年提高,工业规模逐渐扩大,竞争力增强。④电力交通,电信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电厂落户衡水。衡水公路通车里程达47600多公里。全市电话用户达33.3万户以上。我市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投资条件及环境得到大大改善。⑤财力增强显著,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近年来,衡水市又得到长足发展,2004年衡水市全市生产总值实现473.8亿元,增长14.5%,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9.2亿元,增长23.7%(按可比经济增长32.3%)全社会固定资产达到239.8亿元,增长32.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0元,增长11%。
6.2.4公用工程设施及配套设施情况
该项目选址位于在桃城区高家村东侧,南距衡保路1000m,厂区西侧有一条公路与衡保路相通,交通便利。水源由区域内原有深井供给;污水经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电源由厂外赵圈站专用变电站提供。蒸汽由本厂锅炉供应。另外,项目配套服务设施直接落户,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6.2.5 用地条件
本项目用为一停产的工厂,该处位于赵圈镇工业区,是经衡水市规划局批准的工业用的,无居民搬迁、补偿事宜。
6.2.6 环境保护条件
本区域环境状况良好,已经作了区域环境评价,对进区项目实行严格的控制与审批,污染严重、工艺落后项目坚决不准入,同时加大区内现有企业的环境治理。区域内有完善的排污系统。
本区域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同时由于减排力度加大,进一步优化了环境状况。本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可以从已停产的原有工厂获得。
环境状况对项目建设没有影响。
第七章 总图运输及土建
全厂总图见附图。
7.1.1.1总平面布置原则
1)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通顺。
2)保证安全生产、方便管理、并满足消防、环保、卫生等要求。
3)充分利用厂区现有的公用工程系统,或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建。
4)平面布置紧凑,节约用地。
5)减少土石方量,节省投资。
6)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规范、规定。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06年版)》(GB50160-2006)中对装置间防火间距的要求。
7.1.1.2竖向布置
整个用地范围内,地势较平坦,竖向设计采用平坡式布置。
新建1000吨/年表面活性剂项目的运输量见表7-1。
表7-1 全厂运输量表
序号 | 货物名称 | 运量 (吨/年) | 货物 形态 | 包装贮存方案、运输途径、运输方式 |
1 | 运入 |
|
|
|
1.1 | 异辛醇 | 323.4 | 液 | 桶装或槽车、公路运输 |
1.2 | 顺丁烯二酸酐 | 116.1 | 液 | 桶装或槽车、公路运输 |
1.3 | 对甲苯磺酸 | 1.1 | 固 | 编织袋内衬塑料袋、公路运输 |
1.4 | 液碱 | 1.0 | 液 | 储罐贮存及运送、公路运输 |
1.5 | 亚硫酸氢钠 | 130 | 固 | 编织袋内衬塑料袋、公路运输 |
1.6 | 煤 | 660 | 固 | 散装、公路运输 |
| 小计 | 1230 |
|
|
2 | 运出 |
|
|
|
2.1 | 表面活性剂 | 1000 | 固 | 50kg塑桶/200 kg涂塑铁桶、公路运输 |
2.2 | 废渣 | 100 | 固 | 散装、公路运输 |
| 小计 | 1100 |
|
|
| 合计 | 2330 |
|
|
本项目运输依靠社会力量解决。
原料的储存。
1、储罐的分组和布置,满足《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的要求;
2、产品储存天数和储罐型式的选用符合《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3007的要求;
3、罐区设计采取分散和部分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4、在同一罐组内,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同一罐组内,储罐大小、型式尽量保持一致。
5、采用成熟先进的控制手段,提高罐区自动化水平和操作管理水平。
设计内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序号 | 单元名称 | 内容 | 备注 |
1 | 原料罐区 | 异辛醇罐组(φ1800×3000)(1个) |
|
2 | 桶装原料储区 | 原料库 |
|
7.2.4.1储运工艺流程简述
原料经输送管线进入罐区,贮罐进出口管线上设有快速切断阀,由贮罐液位指示联锁关闭,罐顶设有低压氮封系统以防止挥发损失。
7.2.4.2储罐配制一览表
储罐选型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罐组类罐型尽量统一;尽量避免物料损耗;避免物料在储存期间变质;减轻大气污染与火灾的危险性和节省投资。
表7-2 储罐配制一览表
序 号 | 介质 | 容积x个数 (m3x个) | 直径x高 (mm) | 储存天数 | 储罐罐型 | 备注 |
1 | 异辛醇 | 6.5×1 | φ1800×3000 | 7 | 固定顶 |
|
罐区贮存的物料属易燃易爆危险品,除设置罐区防火堤外,四周设有环形消防通道,贮罐顶部设全天候呼吸阀和阻火器并接至最高点放空,罐壁设有泡沫消防系统。贮罐设高低位报警,并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和干粉灭火器。罐区四周环形道上设有消防水栓和泡沫消防栓。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
SH3007-1999《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定》
SH3047-93《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表7-4 厂内外管道主要参数表
序号 | 输送介质 | 起点 | 终点 | 管径DN | 备注 |
1 | 蒸汽 | 锅炉 | 装置 | 100 |
|
2 | 新鲜水 | 水泵房 | 装置 | 80 |
|
3 | 异辛醇 | 原料罐区 | 生产装置 | 50 |
|
本项目外管道利用原有和新建管廊,采用架空敷设的方式进行布置。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HG20533-93《化工配管用无缝条及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
GB50264-9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本项目建筑单元如表8-5所示。
表8-5各建筑单元一览表
编号 | 建构筑物名称 | 层数 | 结构形式 | 防火等级 | 耐火等级 | 结构尺寸 (长X宽) | 占地面积(m2) | 建筑面积(m2) |
1 | 酯化工段 | 1 | 框架 | 甲 | 一 | 20*15 | 300 | 300 |
2 | 中和工段 | 1 | 框架 | 甲 | 一 | 20*15 | 300 | 300 |
3 | 磺化工段 | 1 | 框架 | 甲 | 一 | 20*15 | 300 | 300 |
4 | 库房 | 1 | 彩钢 | 丙 | 二 | 30*20 20*10 | 800 | 800 |
5 | 公用工程 | 1 | 框架 |
| 一 | 20*15 | 300 | 300 |
6 | 办公区 | 1 | 砖混 |
| 一 | 20*10 | 200 | 200 |
合计 |
|
|
|
|
|
|
|
|
建构筑总占地面积为2200 m2,总占地面积为15亩。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版)
SH3007-1999《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SHJ14-1990《石油化工储运系统泵房设计技术规范》
SH/T3107-2000《石油化工液体物料铁路装卸车设施设计规范》
GB13348-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SH3047-93《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GB50068-200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SH3017-1999《石油化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
SH3062-1994《石油化工企业球罐基础设计规范》
第八章 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8.1.1.1研究范围
本工程给排水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1、新鲜水给水系统
2、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3、循环冷却水系统
4、生活污水、清净雨水、污染雨水和生产污水管管网。
8.1.1.2研究原则
1、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做到工艺设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成熟可靠、便于操作维护和管理,使给排水系统设计整体达到先进水平。
2、 节约水资源,做到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和废水综合利用,使其生产用水的消耗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实施清污分流、分质处理,使其排放废水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 为确保污水处理场达标排放,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接纳能力来确定装置污水是否进行预处理。
5、平面布置力求合理,做到流程顺畅、功能明确,方便日常管理和维护,保证清洁和安全生产,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减少工程占地。
6、 提高给水排水工程的仪表自动化水平。
7、 消防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以自救为主。设计严格执行相关的国家规范。
8、 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制定的环保、职业安全卫生和消防等设计规范、标准和规定。
本工程新鲜水取水来自地下水。给水系统分为新鲜水给水系统、高压消防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和锅炉用水系统。
8.1.2.1供水能力
生产生活供水能力见表8-1。
表8-1装置生产生活供水能力(m3/h)
序号 | 用水单位 | 循环水用水量 | 生产用水量 | 生活用水量 | 消防用水量 | 备注 |
1 | 生产装置 | 50.0 | 0.1 |
| 18 | 连续 |
2 | 循环水站 | 30.0 | 20.0 |
|
| 连续 |
3 | 办公、生活 |
|
| 1.0 |
| 间断 |
4 | 绿化用水 |
| 1.0 |
|
|
|
消防用水考虑一处着火,消防水量为18m3/h;生产生活用水1m3/h,消防补水量为2 m3/h,蒸汽冷凝水回收15 m3/h,新鲜水用水量总计20m3/h。
8.1.2.2原水水质
现厂区有一深井,可以满足本项目用水量,所以不需新打井来满足本装置生产用水的要求。水质指标为:总碱度为107.75mg/l,总硬度为58.50mg/l ,氯化物含量为189.2mg/l,电导率为<1097μs/cm,PH值为8.24,基本符合生产生活饮用水要求。
8.1.2.3厂区一次水给水系统
地下水由深井泵提升到生产、生活用水管网和消防用水池中。供水机组采用变频给水全自动生活给水机组,该机组可根据用水流量、水压的变化自动调节,既保证了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又节省了能源。单泵供水流量为20m3/h,扬程为80 m,水压为0.32MPa。各水系统如下:
生产生活给水系统:生产装置区及辅助设施的生产生活用水,由深井泵站直接供给。
循环水系统:装置区的工艺冷动用水仅温度提高,经冷却塔冷却后可循环使用。根据本项目生产的需要,新建供水能力为40m3/h的循环水站。循环水补充水由深井泵站供给。
消防给水系统:本项目所需消防水站消防水量为540m3/h,水压0.7Mpa,供水时间3h进行设计。消防补水利用深井水补充。
脱盐水站(锅炉补充水处理)系统:本项目所需锅炉补充水处理系统需要新建,处理水量为12m3/h,水压0.3Mpa。锅炉补充水利用深井泵补充。
本项目的消防水站与循环水站合建。但是根据规范要求,消防水池与循环水吸水井分开建设。
8.1.3.1循环方式及循环水主要参数
1、循环方式
本系统设计采用敞开循环供水。
循环水回水靠余压直接上塔,冷却后经循环水泵加压,送至各生产装置使用。
为了提高浓缩倍数,维持水质,保证循环水系统的稳定行,设计自动过滤器进行旁滤处理。考虑系统的排污及各种损失,系统需连续补充过滤水,补充水量为15 m3/h(套用直排水),系统排污水量为7.5 m3/h。
为了控制循环水水质,防止腐蚀、结垢及生物粘泥的产生,在系统中投加水稳药剂,并冲击性加氯。通过旁滤和水质稳定处理,控制循环水水质指标如下:
污垢热阻值: ≤0.000344 m2k/w
腐蚀率: 碳钢≤0.075mm/a
不锈钢 ≤0.005mm/a
异养菌总数: ≤1×105/ml
铁细菌总数: ≤100/ml
硫酸盐还原菌数: ≤50/ml
粘泥量: ≤3ml/m3
8.1.3.2冷却塔结构形式
设计采用逆流式玻璃钢机械通风冷却塔。
8.1.3.3旁滤、加药、升压等设备选型
表9-4 循环水站主要设备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技术参数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1 | 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 | 流量:100m3/h 功率:10kW △t=10℃ τ=28℃ | 1 | 座 |
|
2 | 离心泵 | 流量:100m3/h 扬程:50m 功率:22kW 转速:1480r/min | 2 | 台 | 1开1备 |
3 | 自动过滤器 | 流量:200m3/h | 1 | 套 |
|
4 | 自动加药装置 | 配4台计量泵和自动控制、监测系统 | 1 | 套 |
|
5 | 电子水处理仪 | 功率:1.5KW | 2 | 套 | 1用1备 |
6 | 真空加氯机 | 加氯量:0-6kg/h | 1 | 套 |
|
7 | 桥式吊车 |
| 1 | 套 |
|
8 | 模拟换热器 |
| 1 | 套 |
|
厂区消防水站V=15m×30m×2.0m=600m3,消防水泵2台(1开1备)水泵性能参数Q=200m3/h,H=90m。
设有稳定泵2台,每台泵的流量为Q=25m3/h,扬程H=80m,N=22kW,n=1450r/min。
消防水池补水管要有二根,分别接二个深井泵出口,水量20m3/h。
本工程拟新建一套一级除盐水系统,主要是为锅炉提供所需的除盐水。除盐水的原水来自深井泵站直接供给。本项目除盐水正常用量为12m3/h,脱盐水系统的设计能力为20m3/h。建设方案如下:
上水 活性炭过滤器 阳离子交换器 脱碳器 中间水箱
阴离子交换器 一级除盐水箱 低压除氧器
处理后的水质如下:
硬度: 约0μmol/l
SiO: < 100μg/l
电导率: < 5μs/cm
生产污水排水系统:装置区内的地面冲洗排水和设备检修、清洗排水、初期5min雨水和泵区的排水经生产污水管道排入厂区预处理装置。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装置办公区和生活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就近排入园区现有生活污水管网。
清洁雨水排水系统:装置区内后期雨水、绿化场地及道路雨水等,经过排水管直接自流排入公司排洪沟进入自然水体。
8.1.7.1给水管网
消防水系统:消防水沿道路环状布置,管道采用DN250钢管,加强级防腐。消防给水管每60米设1个室外消火栓。为综合楼提供室内消防水,管道选用螺旋缝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阀门井采用砖砌阀门井。
循环水管网:由循环水泵房埋地敷设到各装置,管径DN1000,供水压力0.65MPa。管道采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阀门井采用砖砌阀门井。
生活水系统:管道采用无缝钢管,阀门井采用砖砌阀门井。
8.1.7.2排水管网
生活污水排水管网:管道采用DN350轻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网上设置砖砌圆形排水检查井及化粪池。
生产污水排水管网:管道采用DN350耐酸陶瓷排水管,管网上设置混凝土圆形排水检查井及水封井。
清洁雨水排水管网:管道采用DN500轻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过路和道路下的部分采用重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网上设置砖砌圆形雨水检查井。
SH3034-1999《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GBJl3-86《室外给水没计规范》(1997年版)
GBJl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
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SH3099-2000《石油化工给水排水水质标准》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
SH3015-1990《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
GB50338-2003《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l40-9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997年版)
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H3533-95《石油由化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ECSl8-90《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ECS41-92《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设计与施工验收规程》
GBJl41-90《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32-200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堤计规范》
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国内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S3
8.2.1.1研究范围
根据工艺要求需新增的用电负荷结合,统筹考虑供电方案,需新建一座高压变电站和本项目界区内的变配电室。
本研究的内容包括1000吨表面活性剂及其配套设施、公用工程的配电、照明及防雷接地,不包括电源部分。
8.2.1.2研究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1、10kV开关柜台2
2、配电变压器10/0.4kv,200kvA台1(原有同样的变压器1台)
3、低压开关柜台30
4、微机综保装置套1
防爆环境电气设备选用隔爆型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为dⅡBT4。
所有电机均既可在现场手动启、停,同时根据工艺运行技术要求,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在控制室内显示运行状态,并可进行启、停操作。
所有电动机均采用全压直接启动方式。所有用电设备端头在启动时电压降不得超过15%。
电缆采用阻燃型,电缆敷设采用桥架敷设与电缆沟相结合的敷设方式。
按不同环境特征,分别选配照明灯具。
变配电间、仪表控制室分设普通型照明配电箱,其电源分别引自配电室照明盘。灯具选用普通型防水灯具或荧光灯具,出口设应急灯,应急时间30分钟。
装置及罐区选用防爆灯具。
按照GB50057—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所有生产装置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对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按照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置防雷设施,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器件或物料,彼此紧密接触后又迅速分离,而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或可能产生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设备和管道的静电接地系统可与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
变压器工作接地可单独设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变压器工作接地、各生产装置和建筑物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等接地系统相互连接,形成全厂接地网。
1)配电室设在装置附近,尽可能靠近负荷集中。
2)选用铜芯低损耗、节能变压器,具有低损耗、节能显著的特点。
3)选用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以提高供电网络的功率因数,降低损耗,改善电压质量,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定》
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034—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
8.3.1.1研究范围
电信工程的主要研究原则为充分依托园区电信系统。
8.3.1.2研究原则
1)优化电信系统,根据工程需要,尽可能减少投资。
2)根据环境和介质特征,装置属于2区气体爆炸危险环境,用于该环境的电信设备的防爆标志不应低于dⅡBT2。
新建项目区的电信需求种类及业务预测:主要包括行政电话一批,调度电话一部,防爆对讲系统一套,火灾报警一套。
依托现有电信资源,与现有资源联网。
行政电话和调度电话:各生产装置电话系统均引自行政及调度电话系统,在变电所设一部行政电话,控制室设一部行政电话及一部调度电话。该电话均为现有系统的分机。
对讲系统:为方便流动岗位及噪音场所的通信联系,装置内联络采用防爆对讲机。
火灾报警系统:本装置设置一套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有火灾报警器、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及声光讯响器组成,系统用于监控整个装置的火情,以实现对火灾的早期报警。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CECS37-91《工业企业通信工程设计图形及文字符号标准》
CECS36-91《工业企业调度电话和会议电话工程设计规范》
GBJ79-8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CECS62-94《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含局部修订条文)
8.4.1.1研究范围
新建全厂的生产供热,主要是0.8MPa低压蒸汽。
8.4.1.2研究原则
保证工艺装置要求供热负荷及参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热源、管网,以节省投资。
8.4.2.1蒸汽规格与用量
本项目使用0.8Mpa蒸汽,用量在1吨/小时。
8.4.2.3依托情况
本项目需新建蒸汽供热系统,包括2t/h蒸汽锅炉一台。
BG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HG20553—93《化工配管用无缝及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
GB/T8163—99《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
HG20592-20635—97《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片》
G84272-92《改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GB50264-9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
《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3)356号
GB50041-92《锅炉房设计规范》
G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HG/T20521-92《化工蒸汽系统设计规定》
GB50253-9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GB50273-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l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本项目区内主装置框架为敞开式结构,无需采暖通风和空调。但是控制室、需要设空调、办公室内需备采暖设施。
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
SH3004—1999《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设计生产废水的处理规模:1 m3/h。
见第十一章环境保护相关内容。
见第十一章环境保护相关内容。
扩建项目区内事故排放池,容积达V=100m3。在事故状态下(比如系统超压或发生火灾),将装置内的物料排放到事故排放池中。
本工程为了充分利用能源,节省能源,在总体布置、设备选型、材料选择等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措施。
9.2.1 不使用原机械工业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委联合公布的列入“淘汰能耗高,落后机电产品目录”的产品。
9.2.2 综合考虑生产装置的设备布置、管道布置,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力求布置紧凑、合理,尽量减少占地面积,以便节省输送设备的用电消耗及照明用电消耗。
9.2.3 生产装置用的冷却水用循环冷却水,可以重复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9.2.4 节能措施
本项目将考虑以下节能措施。
1、选用节能、高效型设备,在设备比选阶段,将单位产品耗电量作为主要技术参数之一进行比较,以达到降低能耗目的。
2、电器设备如电动机、照明灯具等选用新型节能产品。
3、选用效率高,热阻大,吸水小,比重轻,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消耗。
4、充分利用工艺余热,降低产品能耗。
第十章 环境保护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
《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区域标准
类别 | 产生源 | 排放规律 | 主要污染物 | 排放去向 |
废气 | 酯化工序不凝气 | 连续 | 不凝气 | 经15米高排气筒排空 |
废水 | 设备冲洗废水 | 间断 | pH、COD | 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
废渣 | 锅炉 | 间断 |
| 建筑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气体拟采用15米排气筒高空排放。
废水主经过物化预处理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污染并不严重,容易管制。废水通过处理后能做到达标排放。同时设立专门的环保职能部门,负责工厂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配备专职人员并加强对环境设施操作人员的教育和考核,真正把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厂区污水处理设施与绿化将与生产装置同步建设。对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迅速全面地反映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为企业的环境管理和制定防治污染的对策措施。
本项目环保投资主要用于废水、废气的治理,投资估算费用见表10-4。
表10-4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表
序号 | 类型 | 投资(万元) | 备注 |
1 | 废水 | 50 | 包括分析监测 |
2 | 废气 | 20 | 包括分析监测 |
3 | 通风 | 2 |
|
4 | 绿化 | 3 |
|
| 合计 | 75 |
|
环境保护设施投资估算占建设投资5.55%.
第十一章 职业安全卫生
11.1.1劳动部劳字(1988)48号文“颁发《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11.1.2《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对职业安全卫生有影响的危害因素有:异辛醇、顺丁烯二酸酐及对甲苯磺酸等。 生产过程中装置有毒有害物质物性。
1、化学品中文名称: | 异辛醇 | |
化学品英文名称: | iso-octyl alcohol | |
中文名称2: |
| |
英文名称2: | iso-octanol | |
技术说明书编码: | 2013 |
|
CAS No.: | 104-76-7 | |
分子式: | C8H18O | |
分子量: | 130.23 |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
|
危险性类别: |
|
侵入途径: |
|
健康危害: | 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可致眼睛损害;可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 |
环境危害: |
|
燃爆危险: |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具致敏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
眼睛接触: |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 |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
食入: |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 |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灭火方法: |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
|
应急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
|
操作注意事项: |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
职业接触限值 |
|
中国MAC(mg/m3): | 未制定标准 |
前苏联MAC(mg/m3): | 未制定标准 |
TLVTN: | 未制订标准 |
TLVWN: | 未制订标准 |
监测方法: |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
工程控制: |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
呼吸系统防护: |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
身体防护: | 穿胶布防毒衣。 |
手防护: | 戴橡胶手套。 |
其他防护: |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
主要成分: | 纯品 |
外观与性状: | 澄清的液体。 |
pH: |
|
熔点(℃): | -76 |
沸点(℃): | 185-189 |
相对密度(水=1): | 0.83 |
闪点(℃): | 77 |
主要用途: | 主要用作聚氯乙烯增塑剂的原料。 |
其它理化性质: |
|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
禁配物: | 强氧化剂、强酸、酰基氯。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
|
急性毒性: | LD50:2049 mg/kg(大鼠经口);1970 ml/kg(兔经皮) |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
|
废弃物性质: |
|
废弃处置方法: |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
废弃注意事项: |
|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
包装类别: | Z01 |
运输注意事项: |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
2、化学品中文名称: | 顺丁烯二酸酐 | |
化学品英文名称: | cis-butenedioic anhydride | |
中文名称2: | 马来酸酐 | |
英文名称2: | maleic anhydride | |
技术说明书编码: | 1255 |
|
CAS No.: | 108-31-6 | |
分子式: | C4H2O3 | |
分子量: | 98.06 |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
|
健康危害: | 本品粉尘和蒸气具有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可伴有腹痛。眼和皮肤直接接触有明显刺激作用,并引起灼伤。慢性影响:慢性结膜炎,鼻粘膜溃疡和炎症。有致敏性,可引起皮疹和哮喘。 |
燃爆危险: | 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
皮肤接触: |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眼睛接触: |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 |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 |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
危险特性: |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
有害燃烧产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灭火方法: |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
|
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
|
操作注意事项: |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
职业接触限值 |
|
中国MAC(mg/m3): | 未制定标准 |
前苏联MAC(mg/m3): | 1 |
TLVTN: | OSHA 0.25ppm,1mg/m3; ACGIH 0.25ppm,1mg/m3 |
TLVWN: | 未制定标准 |
监测方法: |
|
工程控制: |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
呼吸系统防护: |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 | 穿橡胶耐酸碱服。 |
手防护: |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
其他防护: |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
主要成分: | 纯品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针状结晶。 |
pH: |
|
熔点(℃): | 52.8 |
沸点(℃): | 202 |
相对密度(水=1): | 1.48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 3.38 |
饱和蒸气压(kPa): | 0.02/20℃ |
燃烧热(kJ/mol): | 1390 |
临界温度(℃): | 无资料 |
临界压力(MPa): | 无资料 |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 无资料 |
闪点(℃): | 110(O.C) |
引燃温度(℃): | 447 |
爆炸上限%(V/V): | 7.1 |
爆炸下限%(V/V): | 1.4 |
溶解性: | 溶于水、丙酮、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
主要用途: | 制造聚合物、共聚物,也用于合成树脂、涂料、农药、医药、食品、及润滑油添加剂等。 |
其它理化性质: |
|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
稳定性: |
|
禁配物: |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酸、强碱、碱金属、水。 |
避免接触的条件: | 潮湿空气。 |
聚合危害: |
|
分解产物: |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
|
急性毒性: | LD50:400 mg/kg(大鼠经口);2620 mg/kg(兔经皮) |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
|
其它有害作用: |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 0.325-0.425ppm |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
|
废弃处置方法: |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
危险货物编号: | 81624 |
UN编号: | 2215 |
包装方法: |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塑料袋外塑料桶(固体);塑料桶(液体)。 |
运输注意事项: |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
3、化学品中文名称: | 对甲苯磺酸 | |
化学品英文名称: | p-toluene sulfonic acid | |
中文名称2: |
| |
英文名称2: |
| |
技术说明书编码: | 1817 |
|
CAS No.: | 6192-52-5 | |
分子式: | C7H10O4S | |
分子量: | 190.22 |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
|
健康危害: |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
环境危害: |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 |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
皮肤接触: |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眼睛接触: |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 |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 |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
危险特性: |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
有害燃烧产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 |
灭火方法: |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
|
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
|
操作注意事项: |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
工程控制: |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
呼吸系统防护: |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
眼睛防护: |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
身体防护: | 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
手防护: | 戴橡胶手套。 |
其他防护: |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
主要成分: | 纯品 |
外观与性状: | 白色单斜片状或柱状结晶体。 |
pH: |
|
熔点(℃): | 106 |
沸点(℃): | 140(2.67kPa) |
相对密度(水=1): | 无资料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 5.9 |
饱和蒸气压(kPa): | 2.67(140℃) |
溶解性: | 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热苯。 |
主要用途: | 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化学和洗涤剂等工业, 还可用于塑料和印刷涂料工业。 |
其它理化性质: |
|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
禁配物: | 强氧化剂、强碱、潮湿空气。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
|
急性毒性: | LD50:400 mg/kg(小鼠经口);2500 mg/kg(大鼠经口) |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
|
其它有害作用: |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有机酸易在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变化中形成酸雨。因而当PH值降到 5以下时,会给动、植物造成严重危害,鱼的繁殖和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可被溶解进入水中毒害鱼类。水体酸化还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耐酸的藻类、真菌增多,而有根植物、细菌和脊椎动物减少,有机物的分解率降低。酸化后会严重导致湖泊、河流中鱼类减少或死亡。 |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
|
废弃处置方法: |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
包装类别: | Z01 |
运输注意事项: |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
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噪音作业部位主要是压缩机、风机、运行中的各种泵等。
橡胶助剂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腐蚀性物料主要为氢氧化钠等,其对建筑物、设备、管道、仪表、电气设施,均会造成腐蚀性破坏,影响生产安全。
11.2.4、高处坠落、触电、烫伤、化学灼伤、冻伤的危害及意外伤害
装置内在有可能发生坠落危险的岗位容易造成人员伤害,一旦发生触电事故也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生产工艺中采用的各种物料一旦外泄或喷溅也会造成烫伤、化学灼伤的危害。缺乏有效防护设施的传动设备附近也会造成意外伤害。
本设计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卫生设施必须执行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以保证企业生产安全,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总图布置满足《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装置内设置环行消防道路,宽4米,局部尽头式道路设车辆回转场地。转弯半径不小于9.O米、跨越道路的管廊净空高度不小于5.0米,均满足有关消防规范要求。
2、工艺和装置中选用的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和必要的监控、检测、检验设施,设置安全联锁系统,防止事故发生。
3、电气设备选型、防爆、防雷及静电接地满足规范的要求。
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类别、等级、范围和使用环境的要求选用防腐、防爆型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正常不导电部分采取保护接零措施,防爆区域内的所有金属设备、管道、储罐等,通过控制流速,设置可靠的静电接地以防止静电。
4、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火灾报警器,并在中控室显示报警。
5、工艺生产装置及易燃物料罐区的周围,设水消防管网及水冷却系统,按需要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设施,并按规范设置建筑灭火器。
6、根据防火,防爆要求设置防火墙和安全通道。
1、选用先进、可靠和工艺路线、减少、消除毒害源
本设计中采用现有成熟的工艺生产技术,该技术运行稳定、先进,控制系统完备,安全性强。
2、框架式敞开布置
主要生产单元均露天布置,有利于防止有毒气体的积聚,减少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危害。
3、先进可靠的设备及输送系统
选用先进可靠的机泵、阀门、管道、管件,加强维护与管理,严禁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使有毒介质操作岗位介质浓度均控制在国家规定允许浓度以下,以减少和消除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
4、设置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报警系统
按规范设置有毒气体检测仪表,在控制室报警。此套仪表包括常规显示盘、报警装置及其上的显示仪和现场检测仪表。现场检测仪表按照国家有关安全规范配置。
采取遥控及隔离措施以防止危害蔓延,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改善劳动条件。
5、防护措施
加强操作工人身防护措施,从事有毒有害介质作业的工人上岗时应穿戴工作服,安全帽,防护眼镜和胶皮手套。车间常备救护用具及药品。
车间有毒有害岗位每人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一套,当车间内因维修、泄漏等原因导致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超标时,应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严重超标或紧急抢险时,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在危险性较大的岗位设置事故柜,用于存放防毒面具和隔离式空气呼吸器。
6、职业病防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对职工体检,对职工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护,对于职业危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本项目中噪声较大的设备王要是压缩机、风机、运行中的各种泵等,设计中注意选择噪声低的设备,如风机、泵及其它运输设备,使装置区噪声水平低于规范的要求。
对于蒸汽放空、开车时反应器排气放空时产生的噪音加装消声器,使其噪声值降到85dB(A)。厂界噪声低于《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规定值。
本工程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烧碱、盐酸等物料,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对设备、管道具有腐蚀作用,容易构成对设备、管道的腐蚀,造成泄漏。设计中对有防腐蚀要求的设备、管道,采用相应的耐腐蚀材料。对平台、梯子、栏杆应加强检查、维修,防止因腐蚀而发生意外事故。
11.3.6防高处坠落、防触电、防化学灼伤,防机械伤害、防高温烫伤
为防止高处坠落等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危险的工作场所,按规定设置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工作平台、防护栏杆、护栏、安全盖板等安全设施。对于平台、梯子和易滑倒的操作通道均设置防滑设施。要求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遵守高处作业的“十不登高”原则。
为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本装置所有电气设备均采用保护性接地,工艺生产装置区均采用等电位接地,所有插座回路均采用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
防止各种物流对人体的烫伤、灼伤。在各单元设置冲洗管、冼眼器,洗眼器的服务半径不超过15m。万一发生物料泄漏,喷射伤人时可及时应急冲洗处理。
所有转动设备的传动部分,均有安全可行的保护设施。防止机械运动而发生意外人身伤害,如皮带、联轴器等均加安全罩。
对产生高温的设备、管道,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凡高温(外表面温度超过60℃)的设备及管道在距地面或操作台高度2.1m以内者或距操作平台0.75m以内者,一律采用隔热材料隔音,以防高温烫伤。
工人操作及检修时,按章操作,穿戴好防护服装上岗,以防范机械损伤和烫伤和化学灼伤事故的发生。
凡可能有人员出入和工艺要求的地方都提供充分的照明,便于操作人员自由、安全地来往。
照明电源为220v单相,由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点的照明分配电箱提供回路,这些分配配电箱电源380v,三相、五线,引自变电所馈电回路。
照明方式分为: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
照明种类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障碍照明。其中应急照明包括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
使用有毒作业场所设置黄色区域警戒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忙救治措施等内容。高毒作业场所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本设计中的总图布置满足国家颁布的防火、防爆、安全卫生等有关规范标准,保证安全距离。装置设置的环形道路,能在发生火灾和紧急事故时保证人员疏散,保证消防车的救护车顺利通行。
本项目工程设计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劳动安全卫生设施遵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方针,预期能确保生产安全,切实改善企业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通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预期该装置建成后,能够做到高效、安全、可靠的运行,工程设计的各项设施的措施,将保障工厂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并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各项卫生标准规范。设计中对各种可能排放的有害物质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方法,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将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设计中的安全措施能将事故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并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根据生产装置和物料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情况,设计上采取预防及保护措施如下:
严格按有关标准、规范、规定进行设备的工程设计、制造和检验,对有可能产生超温、超压的设备,设置安全泄压系统,保证事故状态下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在有可能发生爆炸的设备、管道上设有各种机械泄压设施,如安全防爆膜等。
设备基座均设防火保护措施。设备的保温防烫措施,充分考虑了安全卫生的需要。
采用了常压操作,一旦发生非正常现象可使操作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处理,防止事故发生。对存在危险因素的设备,在适当位置设有明显的警示标牌,提醒每日上岗人员注意安全。
所有平台、梯子遵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高空坠落。
在预防机械伤害方面的措施:所有机泵的传动部位和运转部位等人可能接触到的部位,均设有防护罩。
为保证氢压机房的正常安全操作,在氢压机的上方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整套装置的工艺操作、管理、监测均通过安装在DCS控制室内的操作站来完成,在停电停水停气等紧急情况下,不会出意外事故。
设置完善的自动控制和连锁系统、报警系统,在控制室内对有关设备的操作进行集中监测并很好地控制。
装置内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在现场检测,在控制室集中监控。在有毒物料场所设置有毒介质监测报警仪。
通过贮罐液位采用仪表连锁系统实现事故紧急安全停车,实现安全操作。
总图布置、贮罐布置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确定建筑物间距离。严格按照有关的防火规范进行,并在贮罐区设置防火堤以防事故时危险物流散。
设备布置方面:严禁在装置区内动火。机泵均露天布置,有利于有害物的扩散、避免有害物积聚,装置内设有足够的人品疏散通道和楼梯等。凡是设备上需要开启阀门或巡回的地方,均设置钢平台。钢平台四周和洞口边沿采用钢护栏,并加以踢脚板以保护人身.平台做成篦子板。
对转动机械在不影响正常操作及使用的情况下,都设有护罩等以保护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为防止有害物积聚,设置强制通风设施。
按标准、规范规定选用管道、管件,法兰、垫片、阀门。对安装管道采取保温措施,保证操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条件的需要。保温工艺管道采取的安全措施:采用热补偿措施。采用适应腐蚀性介质管道材质,管道没计中采用防泄漏措施,为避免危险的超压情况,在设备、管道上配置有安全阀,易燃易爆物料的管道、设备设置静电接地。
在设计中遵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程》,为方便检修,电缆设桥架敷设;选用阻燃型电缆;设防爆检修动力箱;设置符台标准、规范规定的照明设备;设防雷及防静电接地设施,并符合有关规定。中控室内设调度电话和生产管理电话,以利安全。
低压电气设备均采用相应的保护装置,爆炸火灾危险场所的划分、电气设备的选择、防雷、防静电等的设计严格按规范进行。
电气还考虑到事故照明和保安电源,确保人身和生产的安全。所有设备、管道及钢结构的建筑物均按规定采取静电接地保护措施,电阻不大于100Ω,塔类及较高的构筑物设置防雷设施。
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遵守有关防火、防爆的技术规定规范,并满足通风要求。泵站操作区,设有隔音防噪声设施。
设计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操作自动化。工作场所设备和照明设施采用防爆型,配备相应数量、品种的消防器材。
本工程的照明分为一般照明和事故照明两种,一般照明用交流220V电源,照明按标准TJ34-79设计。事故照明由事故电源供电,当正常供电系统故障时,事故电源自动接通。
工作人员佩戴防护眼镜,穿相应防护服,必要时使用橡胶手套等护具。操作场所禁止饮水和进食,车问配备急救药品及用具。物料密封,贮存、搬运时防止泄漏和容器损坏。操作现场严禁吸烟。操作检修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毒面具,胶皮手套,胶靴、防护眼镜,工作服等。
在装置内职工有可能接触有毒有害物料的地方附近,设有紧急冲洗的水龙头(洗眼器、淋浴器),空气呼吸器和长笛呼吸器等。生活间为二级卫生等级,设置浴室、厕所、更衣室、交接班室、女工卫生间。
根据工作场所特点和防护要求,按有关规定提供个体防护用品。按GB28-94规定,在易发生事故区域设置安全标志。按GB28-93规定,在建构筑物或设备上涂安全警示色。生产场所、工作场所的紧急通道和出入口,设置醒目标志。按标准、规范的规定,对设备和工艺管道涂识别色。主要场所设置洗眼器,和冲洗水接头。
采取上述消除和减少危害的措施后,预期装置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和《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l2801-91)的要求。
本工程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在工艺流程、控制技术等的选择中重视装置的安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装置安全和卫生设施。安全设计满足我国国内的有关规范标准。因而,要求操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因此,装置安全运行是有保证的。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
GBJl6-87《建筑没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没计规范》
SH3047-93《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G20571-95《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BZl-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SH3004-1999《石油化工企业呆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B50034-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
SH3097-200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GBl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l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HGJ45-9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4076-83《密封放射源一般规定》
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5044-85《职业卫生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T12331-90《有毒作业分级》
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151-92《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J84-8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J40-90《建筑物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SH3009-2000《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第十二章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
12.1工厂体制和管理机构设置
本着高效、精简的原则设置厂级管理机构和车间管理机构,车间设班组。
12.2生产班制和劳动定员
劳动定员36人,其中生产人员23人,管理人员13人。
具体的劳动定员见下表
序号 | 部 门 | 定员(人员×班次) | 合 计 | 备 注 |
1 | 厂级管理机构 | 10 | 10 |
|
2 | 车间 | 3 | 3 | 主任、技术员、统计 |
3 | 班组 | 20 | 20 |
|
4 | 维修 | 3 | 3 |
|
| 合计 |
| 36 |
|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实施计划内容拟分为四个阶段实施,即:立项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开车试产阶段。
立项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申请审批,编制项目安评、环评报告。
设计阶段:主要内容包括:详细地质勘探,施工图设计,资金筹措,《五通一平》以及施工前的各种审批手续。
施工阶段:包括设备定货,制造,土建及设备安装。在项目上报审批后,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以及安装施工交叉进行,以便缩短整个工程建设周期。
在施工阶段后期还应组织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开车试产阶段:在所有施工工作完成后,应进行单机试车,原材料采购,辅助装置运行等工作,将公用工程(水,电等)引入装置,投入正常使用,在单机试车联动试车的基础上转入试生产,直至正式投产。
从工程设计开始建设周期定为12个月。
13.3实施进度计划
立项阶段:三个月完成,2008年8月—10月
工程设计阶段:三个月完成,2008年11月—2009年1月
土建施工阶段:三个月完成,2009年2月—2009年4月
装置安装阶段:三个月完成,2009年3月—2009年5月
调试阶段:一个月,2009年6月
试车阶段:一个月,2009年7月
各阶段交叉进行。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立项阶段 | |
|
|
|
|
|
|
|
|
|
|
|
工程设计 |
|
|
| |
|
|
|
|
|
|
|
|
土建施工 |
|
|
|
|
|
| |
|
|
|
|
|
装置安装 |
|
|
|
|
|
| |
|
|
|
|
|
调 试 |
|
|
|
|
|
|
|
|
|
| |
|
试 车 |
|
|
|
|
|
|
|
|
|
|
| |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14.1编制依据:
14.1.1根据工程设计各专业提供的资料。
14.1.2定额及规定
(1)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石化规发(1999)195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2)原化工部化计发(1997)426号文《化工建设项目建议书内容及深度的规定》。
(3)原化工部颁发的《化工建设概算定额》及《化工概算专刊》(1994年)。
(4)河北省颁发的《建设工程概算定额》。
14.1.3其它费用计取
化工建设的其它费用根据原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局国石化规发)(1999)195号文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计取。
14.1.4建安施工取费
(1)原化工部化建发(1994)711号〈〈化工建设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2)河北省冀建监(2000)184号文《河北省建筑工程概算费用定额》。
14.1.5设备与材料价格
设备采用设备制造厂报价,并计取运杂费。
材料价格在定额基础上按现行价格调整。
14.2投资费用分析
本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为766.65万元,其中:
建筑工程费335万元,占其投资的43.70%
设备购置费265.65万元,占其投资的34.65%
安装工程费136万元,占其投资的17.74%
其它费用30万元,占其投资的3.91%
14.3总投资
(1)建设投资为766.65万元。
(2)流动资金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流动资金为430万元。
(3)铺底流动资金为流动资金的80%,铺底流动资金为350万元。
(4)项目总投资为1196.65万元。
14.4资金筹措
项目所有投资均为企业自筹。
投资估算表见附表一。
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评价
根据原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93)第530号文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并按现行财会制度、税收、银行等有关规定进行评价。
15.1基础数据
15.1.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表面活性剂:1000t/a,全部外售
15.1.2计算期及生产负荷
项目计划建设期1年,生产期14年,计算期15年,投产第一年生产负荷80%,第二年起按100%计算。
15.1.3产品成本费用估算
1、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8886元/吨
2、工资福利费:定员36人,人均年工资及福利费按12000元计,则年工资及福利费合计43.2万元。
3、基本折旧及摊销费计算
固定资产原值736.65万元,其中房屋、构筑物固定资产原值335万元,折旧年限20年,残值率按5%计;设备固定资产原值401.65万元,折旧年限14年,残值率按5%计;年提折旧费合计43.16万元。
无形资产20万元,按10年摊销,年摊销2万元;递延资产10万元,按5年摊销,年摊销2万元。
4、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4%计算,年修理费为29.47万元。
5、财务费用:按规定计入贷款利息。
6、管理费用:按工资总额的2倍计,共72万元。
7、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2%计共万元。
15.1.4销售收入和税金及附加的计算
1、销售量售价及销售收入:
表面活性剂按9900元/吨计算。
合计年销售收入9900万元。
2、税金及附加
产品增值税率为17%,城市建设维护税按增值税5%计,教育附加费按增值税3%计。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合计为183万元。
15.1.5利润总额及分配
本项目年均利润总额430万元,上缴的25%所得税,年均交纳所得税为107万元,年均税后利润为323万元。
15.2财务评价
年均利润额 430
投资利润率=——————×100% = ————×100%=35.93%
总投资 1196.65
年均利税额 430+183
投资利税率=——————×100% = ×100%
总投资 1196.65
=51.23%
总投资 1196.65
投资回收期= = =3.70年
年均税后利润 323
年均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 ×100%=
年均销售收入-年均可变成本-年均销售税金
390
×100%=46.98%
9758-8759-169
15.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从以上分析计算可以看出:本项目经济效益较好。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得税率均低于行业基准值,投资回收期低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从不确定性分析的盈亏平衡点看: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好。
15.4社会效益分析:
1、本项目为本公司研究开发生产工艺,可快速提升我国助剂生产技术水平,使我国这两个产品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本项目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加强了环保投入和治理措施。
3、本项目的建设可为劳动力市场提供36个人员的就业机会,对社会发展和稳定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4、项目投产后,每年将上缴增值税和附加以及所得税共计290万元,这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估算见附表二、三。.
第十六章 结论和建议
16.1结论
1、本项目产品方案选择正确,规模合适;
2、本项目原料来源可靠、工艺成熟;
3、本项目的“三废”治理设施完善,并运行可靠;
4、初步财务评价表明该项目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项目估算的总投资为1196.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766.65万元,流动资金430万元。年销售收入99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430万元,年均投资利润率35.93%,年均投资利税率51.23%,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本项目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明显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好。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5、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当地交通运输、环保治理等相关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社会意义。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和必需的。
16.2建议
1、为确保产品质量,希望建设单位加强产品生产控制和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分析,建议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物料管理。
2、在当今市场经济情况下,产品价格随着市场波动很大,产品所实现的经济效益也与市场休戚相关。建议建设单位抓住市场良好机遇,并尽早筹措资金,使工程早日上马。
附表一 总 投 资 估 算 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项 目 | 估 算 价 值(万元) | 合计 | |||
建筑工程费 | 设备购置费 | 安装工程费 | 其它费用 | |||
一 | 建设投资 | 335 | 265.65 | 136 | 30 | 766.65 |
(一) | 工程费用 | 335 | 265.65 | 136 |
|
|
(二) | 其它费用 |
|
|
| 30 |
|
1 | 勘察设计费 |
|
|
| 3 |
|
2 | 技术转让费 |
|
|
|
|
|
3 | 建设单位管理费 |
|
|
| 2 |
|
4 | 征地费 |
|
|
| 15 |
|
5 | 工程监理费 |
|
|
|
|
|
6 | 生产准备费 |
|
|
| 5 |
|
7 | 办公家具及工具费 |
|
|
| 1 |
|
8 | 联合试车费 |
|
|
| 5 |
|
(三) | 预备费 |
|
|
|
|
|
1 | 基本预备费 |
|
|
| 2 |
|
2 | 涨价预备费 |
|
|
| 2 |
|
二 | 专项费用 |
|
|
|
|
|
| 建设期利息 |
|
|
|
|
|
三 | 固定资产投资 |
|
|
|
| 766.65 |
四 | 流动资金 |
|
|
|
| 430 |
| 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
|
|
|
| 280 |
五 | 项目总投资 |
|
|
|
| 1196.65 |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 ||||||||
序号 | 年份 | 投产期(80%) | 达产期 | |||||
2 | 3 | 4 | 5 | 6 | 7~11 | 12~15 | ||
1、 | 原材料及燃动费 | 7108.8 | 8886 | 8886 | 8886 | 8886 | 8886 | 8886 |
2、 | 工资及福利费 | 43.2 | 43.2 | 43.2 | 43.2 | 43.2 | 43.2 | 43.2 |
3、 | 折旧费 | 43.16 | 43.16 | 43.16 | 43.16 | 43.16 | 43.16 | 43.16 |
4、 | 修理费 | 29.47 | 29.47 | 29.47 | 29.47 | 29.47 | 29.47 | 29.47 |
5、 | 摊销费 | 4 | 4 | 4 | 4 | 4 | 2 |
|
6、 | 财务费用 |
|
|
|
|
|
|
|
7、 | 长期借款利息 |
|
|
|
|
|
|
|
8、 | 流动资金利息 |
|
|
|
|
|
|
|
9、 | 管理费用 | 72 | 72 | 72 | 72 | 72 | 72 | 72 |
10、 | 销售费用 | 158.4 | 198 | 198 | 198 | 198 | 198 | 198 |
11、 | 副产品冲减成本 |
|
|
|
|
|
|
|
12、 | 总成本费用 | 7459.03 | 9275.83 | 9275.83 | 9275.83 | 9275.83 | 9273.83 | 9271.83 |
经济效益估算表 | ||||||||
序号 | 年份 | 投产期(80%) | 达产期 | |||||
2 | 3 | 4 | 5 | 6 | 7~11 | 12~15 | ||
1、 | 销售收入 | 7920 | 9900 | 9900 | 9900 | 9900 | 9900 | 9900 |
2、 | 税金及附加 | 128 | 160 | 160 | 160 | 160 | 160 | 160 |
3、 | 总成本费用 | 7459.03 | 9275.83 | 9275.8 | 9275.8 | 9275.83 | 9273.83 | 9271.83 |
4、 | 利润总额 | 333 | 464 | 464 | 464 | 464 | 466 | 468 |
5、 | 所得税 | 83 | 116 | 116 | 116 | 116 | 116 | 117 |
6、 | 税后利润 | 250 | 348 | 348 | 348 | 348 | 350 | 351 |
7、 | 公益金 | 2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8、 | 可分配利润 | 225 | 313 | 313 | 313 | 313 | 315 | 316 |
双阳化工厂拟搬迁到位置区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