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项目
商
业
计
划
书
某某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9年6月
目 录
1.1国家和行业发展规划 12
1.2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12
2.1已进行的研发成果和市场调查 13
2.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6
2.3初步选址工作进展 16
2、节约外汇,出口创汇 18
3、降低汽车碰撞交通事故损失,强化人的生命尊严 19
4、自主创新是民族自强、自尊的重要体现 20
5、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是国家安全、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 20
6、汽车产业升级、制造业突破的必要性 21
1.1产品名称¥功能 22
1.2工艺流程及原理 22
2、产品生命周期判断 23
3、产品竞争力分析 24
项目名称: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
拟建地点:某省蚌埠市工业园区
建设单位:某某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期限:3年
某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 项目,规划占地160亩,总投资40000万元人民币;项目拟总建面积54500平方米,阶段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值25亿元以上的营运能力。
项目规划分为四大功能区:产品生产加工区、产品试制功能区、办公研发区、后勤配套区。其中,A生产加工车间:20000平方米;B原材料仓储:2000平方米;C半成品、成品仓储:4000平方米;D产品装备区:6000平方米;E计量、理化检测区域:2000平方米;F 新产品试制区域:2000平方米;H研发办公中心:6000平方米;员工宿舍及活动中心:8500平方米;H公共配套:4000平方米。
项目建设分二期:一期工程,从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二期工程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
项目远期建设目标:(8-10年)
n 达到年生产“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100万套;年产值250亿元人民币以上规模。
n 与15家以上的国际、国内大型汽车制造商,零部件生产商建立技术合作等方式的同盟;吸纳10家以上注塑、制版等配套企业,与特种金属、有色金属、光与电子元器件等供应商形成产业集群。
n 领先创建“汽车主动防撞安全产品”的行业国家标准。
n 国内汽车智能安全系统试制、研发、生产国家级综合性示范基地。
中央电视台第十套2008年7月17日百科探索栏目(碰撞与安全)针对汽车行车安全的专题报导提到:在美国因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约4万人;在中国因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约10万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人数更是多达46万人;而三分之二
的汽车重大交通事故都与碰撞、失控有关;它已经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汽车防碰撞新技术与智能化已成为当今汽车技术发展的风向标,在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汽车技术强国。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是汽车产业升级、技术发展竞相追逐的热点。
某驰瑞达光电公司的‘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打破传统汽车尖端技术由国际垄断惯例,树起了中国汽车领域的自主创新旗帜,其研发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民族汽车企业、合资企业搭配‘主动防碰撞产品’节约了成本;有效降低因汽车碰撞发生的恶性道路交通事故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现实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汽车的安全保护技术已从传统的被动安全发展到被动安全与智能化的主动安全相结合的形式;被动安全是在碰撞事故发生后,有限减轻其伤损程度的事后保护;主动安全是在碰撞事故即将发生前,自动进行有效避免的事前防护。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由雷达(装在前保险杠上)、微型计算机、报警装置、执行系统、俯仰传感器、转向传感器等部件组成。
在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智能安全系统的反应速度比人的正常反应速度要快10倍以上。在人的正常操控情况下因遇突发紧急情况避免不了的碰撞事故,只要安装了‘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则可以避免,或把可能发生的惨烈碰撞化解为轻微的碰撞。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是把传统的行车安全由驾驶员一人掌控变成由智能安全系统协助驾驶员掌控,从而实现自主预防、避免汽车交通事故的目的。
某驰瑞达光电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经过3年反复试制,已于2008年12月26日通过了由江苏教育厅组织,中国工程院刘怡昕院士为主任委员的,包括自动控制、激光技术、光电技术、雷达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上海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等业内专家组的技术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该成果为我国交通安全技术开辟了主动智能安全的新模式,为安全行车提供了有效而重要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系统产品主要组件:组合式离合器、汽车防撞紧急制动装置、组合电磁阀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基于回波信号重建的高频高精度半导体激光测距机申请了国防专利。
基于产品的“汽车防撞减速制动与紧急刹车装置”注册了国际PCT,申请了美国专利,保护了企业无形资产,同时为产品出口做了铺垫。产品与国际同类先进产品比较,具有性能稳定、制动效果好、综合成本低等优势。
公司名称:某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注册地区:中国某蚌埠市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主营业务: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机械光电产品的研制等。
公司地址:蚌埠市长乐路414号
法定代表人:赵世来
汽车主动防碰撞安全产品最早出现在1989年;奔驰于1997年开始对自身品牌进行防撞配置,随后通用、福特、OPEL、SAAB以及VOLVO跟进。目前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地,汽车主动防碰撞安全产品已竞相采用。在中国,部分进口车中已崭露头角,而汽车生产厂家都还没有推出此类产品。重要原因是:(1)国外技术传统观念上的对中国进行技术保密和产品价格高昂,(2)此前中国尚未自主研发出该类高技术产品并且广大的消费者根本还不知晓诞生了这样的新技术。
2008年杜邦汽车最新调查显示,大部分用户认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汽车的安全性,它比汽车性能、车载娱乐和燃油效率都更重要。
数据表明,被动安全技术及其产品的发展空间已经接近饱和,其有限的作用也达到了一定极限,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怎样预防事故的发生,因此主动安全技术及其产品的应用将是未来汽车安全产品的发展趋势。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局长妮科尔·内森说:“如果想在汽车安全方面有大的改进,就要期待防碰撞技术。挑战的确存在,不过这是汽车安全技术的未来,也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方式”。
根据国家商务部、国家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中国汽车新车产销量达到880万辆,2008年新车产销量分别是934万辆和938万辆,汽车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福特(中国)董事长兼总裁程美玮曾预言,未来15年,全球汽车增量的50%
将来自中国。 2008年初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分析说,目前美国汽车产销量是中国的1.7倍,如果按照现在的销量增速,中国有望在两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从产量来讲,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大国中,只有美国和日本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中国汽车产量几年前超越德国排在世界第三位,目前虽然排名没有改变,但与第二位的差距在迅速缩小,距离第一位大概还有两年差距。据此,徐长明预测,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这比汽车工业协会2005年时预测2020年中国成为产销汽车第一大国的目标将提前10年达到。
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和国内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为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压力;同时,也为汽车主动安全新技术及其产品提供了必然的、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国内,除某驰瑞达公司拥有完整的技术与可进行产业化的产品外,其他进行同类技术研发的相关机构与部门都尚处在探索阶段。驰瑞达“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是国内汽车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典型,产品已从种子期,发展到可以产业化的成长期。成品可开拓中国汽车国内市场,出口国际市场。
1、国际、国内总量预测
2007年全球汽车产量约7300万辆,国际汽车保有量约8.9亿辆,平均每6.5人拥有一辆汽车。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汽车产量约7000万辆,同比有所下降。预计2009年将是汽车产业的恢复期。目前,我国每34人拥有一辆汽车,国际汽车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12亿辆,这主要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汽车市场的兴盛引发的。届时,平均每5.4人拥有一辆汽车,中国约为11人,但就这样,我国人均汽车拥有量还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之大。
在国际上,汽车电子系统在整车上的配置占总额35%。按这个比例计算,国际汽车电子系统总需求在2007年约6300亿美元(2.5万美元/车)。而“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产品是电子系统设备中最大额配置之一,其市场空间很大。
目前我国汽车电子系统配置才达到整车价值的10%,与成熟的国际市场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也给予了国内汽车主动安全产品发展良好机遇。市场分析显示:汽车后装市场在国际国内已渐成熟,汽车前装市场是主动安全产品的主要渠道。按照谨慎原则,
预计到2014年汽车主动智能安全产品需求可占轿车保有量的10%左右。
2010-2014年国内需求总量预测表:
年 份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轿车保有量(万辆) | 2491 | 2741 | 3015 | 3316 | 3316 |
安装智能系统需求比例 | 3% | 5% | 6% | 8% | 10% |
预计市场需求量(万台) | 75 | 137 | 181 | 265 | 332 |
2、目标市场预测
在国内,谨慎预测,按正常发展,在未来几年驰瑞达公司产品应该可以占领3-5%的市场份额,并建立起自己的优势品牌。
目标市场需求预测如下表:
年 份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轿车保有量(万辆) | 2491 | 2741 | 3015 | 3316 | 3316 |
安装智能系统需求比例 | 3% | 5% | 6% | 8% | 10% |
预计市场需求量(万台) | 75 | 137 | 181 | 265 | 332 |
产品预计销售量(万台) | 4.5 | 5 | 6 | 10 | 15 |
某某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了以赵世来为领导,王大槐为技术领军,南京理工大学专家为顾问的近20人的研发团队;在历经3年的开发过程中,团队以精确、细致的分工,敢拼、敢想的‘勇于争先’的精神,把“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由技术转化成了现实的高科技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首创的骄人业绩。
公司管理以创新为核心,结合开放、研发型企业的特点;以满足顾客、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精研产品,力求实现组织扁平化、柔性化和效率化。
八、运营与销售策略
某某光电科技发展公司计划在未来的四年(2010年至2013年)打造一个“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的产业化基地;2014年达到阶段目标的完全产能,年产10万套,年销售总额突破25亿元的目标。
公司将积极地与国内汽车生产和零部件加工企业进行主动接洽,促成产品销售,逐步形成建设性合作模式,把自己打造成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上具有规模的高科技企业。
附 件: 五年发展目标预测
年 度 | 目标销售额 | 达产产能(阶段) | 主要目标 |
2010 | (0.5万套)12500万元 | 5% | 固定资产投资、收支平衡,夯实基础 |
2011 | (1.5万套)37500万元 | 15% | 品牌与盈利双丰收 |
2012 | (3万套) 75000万元 | 30% | 快速行业增长,行业主导者 |
2013 | (6万套) 150000万元 | 60% | 快速行业增长,丰利回报 |
2014 | (10万套) 250000万元 | 100% | 高速行业增长,高市场份额 |
在销售策略上,抓住时机,树立时间资本观念,以差异化竞争等有效手段,由技术领先优势转化成产品利益最大化回报。在宣传上,以事件营销方式,快速提升产品和企业知名度,锻造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张力;建立起完善科学销售体系实现企业预期目标。
九、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4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土地购置费:3200万元;建筑安装费:5600万元;设备购置费:6150万元(含生产/研发设备);公共配套设施费:900万元;其他费用:130万元;流动资金:23500万元。
项目设备总投资6150万元,共引进设备399台(套),其中生产设备与仪器224台(套);理化计量检测设备与仪器175台(套)。
十、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北京北方亚事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原则,对公司的“激光探测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的评估,其无形资产价值为人民币20274.47万元人民币。
从财务预测数据看,2014年达到阶段完全生产能力时, 可实现营业收入250750万元,为当地增加税收收入32059万元,税后营业净利润率达到23.7%。
2、社会效益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是汽车制造关键部件的尖端技术;是国家汽车产
业发展关注的重点,它的产业化对社会交通安全具有强大安全保障作用;也是众多汽车业内专家和新闻媒体关心的焦点。
项目若成功落户蚌埠,将是蚌埠市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具有工业带动效益大,辐射广,无污染的高新技术特点;可提升蚌埠自主创新试验区的竞争力;增强某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综合实力。
项目投产后可以就地解决近1000人的就业;对蚌埠的科技人才的聚集效益具有强大的引力;量产后,围绕这“汽车安全系统”可形成以蚌埠市为区域中心的产业链。
一、项目产生背景
1、国家和行业发展规划
《国家十一五汽车产业规划》中确定9大战略发展目标:其中建立创新体制,形成自主发展能力;技术标准法规与国际接轨;大幅减少交通事故是构成驰瑞达企业研发项目的源动力。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属于《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加快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点内容,归属于《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第19项“汽车电子”中的“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关键车用执行器零件系统” 。
在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汽车主动防碰撞安全技术”视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强、技术集成度高、体现国家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其规划。该技术项目是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的投资项目之一。
2008年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若干政策的通知” 中指出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经济发展规划在我国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还存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成果转移机制不健全,工程化和系统集成能力薄弱,产业化资金难以筹措,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下,要求各职能部门对自主创新发展的落实政策、环境和资金的支持;成为促进社会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措施。
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出台了在金融危机下的2009-2011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确定了“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的目标,强调对汽车发展中自主品牌和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并在今后三年,中央将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汽车领域的自主创新。
2、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由某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研制,属于自主创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发明专利、国防技术专利、国际PCT、美国国家专利等)。
200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的第二大生产国,汽车产业在我国的高速发展标志着中国制造工业的总体水平达到了先进程度。
不可忽视的是,汽车在为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诸多方便的同时也伴生了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除印尼以外交通事故最多的国家,每年因交通事故伤亡的人数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远远超出受到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矿难与传染病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汽车交通事故2/3以上是因碰撞造成的,为了有效地防止碰撞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避免、减轻因碰撞而造成的损失,世界汽车技术强国都以极大的热情对‘主动防碰撞智能技术’进行科技投入与攻关。沃尔沃汽车公司测试结果显示:“如果把碰撞速度从60公里/小时降低到50公里/小时,撞击力就会减少大约30%,这足以决定乘员是受轻伤还是重伤”。奔驰汽车公司通过对各类交通事故的研究得出:“如果汽车驾驶员能提早0.5秒意识到危机,并采取措施,60%追尾撞车事故是可以避免” 。2006年10月在伦敦举行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世界大会上,所展示的汽车防撞新技术与智能化已成为当今汽车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目前在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研发取得成功,并正在逐步实现装车使用的有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汽车技术强国。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是今后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主流,是汽车产业升级、技术发展竞相追逐的热点。
二、项目发展概况
1、已进行研发成果和市场调查
(1)研发进展情况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目前已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进入实审、1项国防技术发明专利进入实审、注册了1项国际PCT;同时依据PCT申请了美国专利。
项目于2008年12月26日通过了江苏教育厅组织,由中国工程院刘怡昕院
士为主任委员的包括自动控制、激光技术、光电技术、雷达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
与上海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等业内专家组的技术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该成果为我国交通安全技术开辟了主动智能安全的新模式,为安全行车提供了有效而重要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江苏省教育厅签发了第039号《科学成果鉴定书》。
技术成果通过鉴定后,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2009年1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报业网、人民网、国家科技成果技术平台、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中国军网、中青在线、中国自动化网、凤凰财经、新浪网、网易新闻中心、搜狐新闻、上海招商网、江苏电视教育频道、中国鉴定网、天津科技网、某经济网、经济参考报、科技日报、沈阳日报、河北日报、南京晨报、扬子晚报、扬州晚报、贵阳日报、江淮晨报、上海汽车报、上海文汇报、上海新民晚报等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2)市场调查概况
北方亚事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凭借科学抽样技术与多年研究经验,对北京市的上千万人口抽取了具有代表200-400人,进行了网络问卷及电话询问调查显示:
在回答你是否愿意在你车上加装主动智能防碰撞系统时,选择15-20万价位车22人中有5人表示愿意,20万价位以上的车主13人中有5人表示愿意,选择15万以下价位的车主166人中有3人表示愿意,在价位的选择上被调查者认为2-3万元以内的价位是可以接受的,也有相当的一部分人认为不应该超过车价的10%,调查中遇到最多的是对产品的成熟度和质量的关心和担忧,调查结果显示:安全性已成为选择汽车的首选,主动防碰撞系统产品市场正逐渐显露商机。
从1997年开始,很多奔驰车型上安装了车距监控防撞系统。该系统是一个智能级的自动定速巡航系统,由测距雷达、DTR监控电脑、指示灯等组成。系统通过雷达传感器侦测前方障碍物距离车头的远近,当发现障碍物已达到危险范围,则警告灯会依障碍物的实际距离亮起,当距离过近时,警告喇叭会“嘀嘀”响起,以警告驾驶者注意前方障碍物已经接近车体,同时DTR电脑会通过车身电脑网CAN-BAS与发动机电脑、变速器电脑及ABS、ESP刹车系统电脑通讯,通过限制发动机输出转速,调节刹车作用力及变速箱档次,控制定速巡航的车速。
1998年5月,本田首次推出自适应车速控制(ACC)系统。系统采用激光束或雷达来测量本车与前车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如果有一轿车从前方插入车道,且距离小于预定的最小距离,系统将启动刹车,使轿车最大刹车速度达到3.5M/S,直到尾随距离达到要求的距离。若前车加速或驶离该车道,系统将打开油门直到尾车到达驾驶员设定的控制速度。
1999年9月美洲虎Jaguar开始为它在德国和英国境内销售的XKR小轿车和敞篷小汽车提供ACC系统。2000年9月,梅赛德斯——奔驰和凌志加入自适应车速控制行列。凌志为它的顶级车LS430装配了ACC系统。梅赛德斯则在它的C等级和S等级型号装备了ACC系统,在欧洲销售。随后,通用、福特、OPEL、SAAB以及VOLVO也在他们的某些车型上装备了ACC系统,汽车防碰撞系统的发展逐渐进入成熟期,相关产品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2007年9月据太平洋汽车网转载,丰田中央研究所开发成功了使用近红外线车载激光雷达,在行驶中检测距离车辆数十米的行人的技术。该公司在2006年3月24日~27日于东京国士馆大学召开的“电子信息通信学会2006年综合大会”上公开了该技术,该研究所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以30~40km时速驾驶配备有车载激光雷达的车辆时,能够出色地检测出距离车辆30~50m的在人行横道上行走的行人。激光雷达采用奥地利Riegl公司生产地品种。近红外线的波长0.9um距离分辨率为25mm。设置在车辆前方的保险杠的中央部位。
2008年2月据信息时报报道。沃尔沃汽车公司最近推出一种防撞的家庭汽车,不会撞车的秘密在装挡风玻璃中的一种崭新的激光导航系统。时速超过20公里后,这种系统就会开始启动,对前方的车辆进行扫描和定位,两车的距离过
近时,就会立即报警或者自动停车,避免追尾撞车事件的发生。如果两车的相对
时速低于10公里时,可完全防止追尾(驰瑞达公司主动防碰撞安全系统产品相对时速低于90公里时,可完全防止追尾)。这种系统专为城市驾驶而设计的,能阻止至少一半的追尾事故。2009年4月的上海国际汽车展上,配装在VOLVOS60车型上的主动防碰撞新技术产品已经闪亮登场并成为车展上最抢眼的买点。
2008年6月新浪汽车网公布,享誉全球的PRE-SAFE“事前安全防范系统”于2002年由奔驰首发在S级轿车上,在北美国际车展NAIAS上亮相之后,备受
推崇,该系统的研发小组因此而荣获德国总统提名的“2003年度德国未来大奖”。该系统在计算出碰撞2.6秒之前,BAS PLUS会启动面板之中的红色报警灯、并以声音报警。如果车主还是没有任何动作,那么在碰撞的1.6秒之前,BASPLUS开始提供额外的制动力,专家们将这个效果称作“自治部分刹车”,自动刹车的减速度可以达到0.4g(将近4m/s2)——或者说,将近是最大刹车力40%。车速的立刻下降是除了图像和声音外对驾驶员最大的提醒,如果这时驾驶员能意识到
危险,赶紧把脚放在制动踏板上,那么最大制动力可以瞬间发出。实验证明,BAS
PLUS能够有效的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44个百分点降低到11个百分点。(驰瑞达公司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制动系统采用机电联动设计,其刹车力可瞬间达到100%)。
2、试验试制的工作情况
在2008年12月26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理工大学主持召开了“激光探测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成果鉴定会上,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怡昕为首的专家组通过现场试制、试验和成果技术检验后一致认为,此次评审的“激光探测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在国内属首次研制成功,它由高频高精度激光测距组件、多维信息处理组件以及汽车自动控制组件等组成,实现了目标自动识别、汽车自动减速和紧急制动的一体化和智能化。同时,专家指出,项目组还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防撞紧急制动装置,把传统的行车安全由驾驶员一人掌控变成由智能安全系统辅助掌控,为我国交通安全技术开辟了主动智能安全的新模式,也为安全行车提供了有效而重要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前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激光雷达探测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经过长达半年的路试实验,证明整机的综合性能完善,系统工作稳定,能对复杂的道路环境作出准确判断和反应,已经可以用于汽车的普遍安装和配置,但在以下方面还需不断改进。
(1)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加强激光雷达探测模式的研究,发展扫描型激光雷达减少产品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
(2)进一步完善自动减速制动与紧急刹车装置、激光雷达装置的外形设计工艺和安装工艺,实现系统的产品化;
(3)引入多传感器模式探测,如红外探测,提高汽车在夜间和其他恶劣条件的驾驶安全性能;
(4)进一步对现有目标识别算法进行试验和评估,确定有效实用的处算法,形成交通目标安全特性的判断标准。
3、初步选址工作进展
项目初步选址位于蚌埠市省级工业园区;蚌埠市是某省委、省政府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承接城市,试验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视察某时的重要指示,目标在于早日由“省级”晋升为“国家级”,让试验区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创新型人才、企业和产业高地,推动创新型某建设。借此东风,蚌埠力争用五年的时间跨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1)合芜蚌试验区:省委省政府支持政策含金量高
试验区将实施创新产业升级等六大创新工程和深化科技管理体制等六项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打造具有某特色、能在全国叫得响的区域创新品牌。试验区将重点推进科技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金融管理体制这三个方面的体制改革,取得大的突破。
(2)蚌埠试验区目标:六大自主创新产业五年投入670亿,年产值过千亿。
到2012年,蚌埠要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自主创新区域产业体系、要素配置体系、人才集聚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领军企业;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8万人,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产值超过45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年专利申请量逐步达到1000件,力争用五年时间真正把蚌埠建设成为高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跨入创新型城市行列。五年投入670亿元左右,力争上述产业的年产值达到1160亿元左右。
合肥、芜湖、蚌埠三市集中了某省大部分的创新资源,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某省委、省政府将三个城市集中“打捆”,辅以含金量较高的配套政策,冲击国家级“新特区”,自主创新这张牌也将给蚌埠的发展前景以更多空间。因此,驰瑞达公司的高科技“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业化基地,落户蚌埠对于企业和政府都将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一、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国内汽车关键部件自主创新发展
目前国内汽车主动防撞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一些大型汽车企业和科研院开展,如:长春一汽、上海大众、东风汽车、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武汉汽车研究院、清华大学汽车系、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系等,但只是探索性的研究,尚无可以使用的产品,可以说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这个市场具有巨大的开发和升值潜力。
从产业结构来看,IT产业、电子产业、汽车产业在国内被公认为当下最有前景的产业,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产品横跨这三大“朝阳产业”。实际上国内主动防碰撞智能产品产业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经过多年的发展,主动防碰撞智能产品已经成为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和沃尔沃公司在高档汽车的标准配置,日本也把自主研发了的产品预装在高端轿车上。可以看出此类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我国在总结汽车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有效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尽快赶上或部分超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防范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已经显现出来的技术垄断,有效保护与促进民族工业的安全与发展,提出支持‘自主创新’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
某驰瑞达公司研制的“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注册了国际PCT,打破了国际汽车领域尖端技术由国外企业垄断的惯例,为中国汽车产业在主动安全技术领域的自主产业化提供了自主知识产权保障。
二、抓住时机,节约了外汇,出口创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交通与运输工具的汽车在我国正在成为一个高速发展的支柱产业。
从2009-2013年汽车保有量预测(见下表)分析:智能安全系统产品配置将占汽车保有量市场的10%的份额,每年在汽车主动防碰撞产品上(因驰瑞达公司产品的研发成功,将导致国外汽车技术强国该领域的技术壁垒在中国消失,价格受到挤压,从而降低国外该类产品在中国汽车销售市场上垄断利润)将节约外汇10000亿元人民币以上(20000元/辆)。
公司可以利用产品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推动国际合作和产品出口创汇。促进
国际市场该类产品的竞争,提升产品品质,增强驰瑞达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2009-2013年汽车保有量预测表 单位:万辆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汽车保有量合计 | 4822 | 5155 | 5516 | 5906 | 6330 | |
商用车 | 小计 | 1868 | 1933 | 2001 | 2071 | 2144 |
货车 | 1406 | 1448 | 1492 | 1536 | 1582 | |
客车 | 462 | 485 | 509 | 535 | 562 | |
乘用车 | 小计 | 2954 | 3222 | 3515 | 3835 | 4186 |
轿车 | 2265 | 2491 | 2741 | 3015 | 3316 | |
微客 | 689 | 730 | 774 | 821 | 870 |
三、有效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强化人的生命尊严。
某驰瑞达公司研发的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分辨率达到10mm,在时速低于90公里时(因车的性能而设定),其刹车力可瞬间达到100%,可完全防止追尾,其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对中国汽车的配置,将有效的抑制我国由于驾驶技术、意识水平不高等主观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频发的顽疾,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有效的保障,是建立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突发性的客观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将得到有效的抑制。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和保有量增加,将不断加大交通安全的压力;而经济越发展,物质文明越发达,社会对人的生命尊严就越重视;汽车碰撞事件不但构成对人身安全、财产损失的威胁,同时也是家庭、社会关注的焦点:杭州富家子弟胡斌飙车撞人案、某界首市国土局局长开车撞人逃逸被免职案等说明,交通事故造成了严重经济财产损失同时,还将构成刑事犯罪,引起了社会公愤的群体事件,加大了政府的公共管理难度。
给汽车装上主动保险,不但是给社会减轻经济财产损失,而且是社会文明发展、生命权得以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经济和社会意义影响深远。
四、自主创新是民族自强、自尊的重要体现
2009年5月8日至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福建考察、调研时强调,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有自己的创新产品、自己的知识产权和高度的创新能力、文化素养,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温总理先后到9家企业调查研究。他强调,企业要抓住机遇,加大科技投入,努力突破关键技术、研发新产品,以创新促进发展。
在星网锐捷通讯有限公司,面对着朝气蓬勃的青年员工,温总理说,世界各
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竞争、创新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世界上赢得尊严,必须要有一大批创新的人才还有良好的创新机制和环境。
这样,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以自己的产品、自主的知识产权和高度文化素养,赢得世界的尊重:“因此,我想对你们说,创新可以赢得实力,创新可以赢得领先,创新可以赢得发展,创新可以赢得尊严。我希望年轻人记得我的话。没有在世界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和民族赢得尊严更崇高、更光荣的了。”(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五、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是国家安全、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
剖析2008年10月的‘微软黑屏事件’,仅一个以软件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就可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尊严;就可能威胁到国家乃至全国各个相关行业的信息安全。微软黑屏事件使国人深刻领悟:忽视自主创新,忽视对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培植,会使国家、社会付出高昂的代价;自主创新价值对国家安全、国家富强,民族尊严、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国家在全球的话语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汽车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产业发展的早期,汽车的关键技术都被国外汽车技术强国垄断,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层层壁垒,这使得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之路走得极为艰辛,付出的代价极为昂贵。
汽车主动防碰撞安全新技术的诞生与应用,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是汽车产业升级不可缺少的重量级元素;它可导致全球汽车产业强弱划分的重新洗牌。
基于国外对汽车主动防碰撞安全新技术的研发时期还不长,这项技术上我们与国外汽车技术强国之间的差距不大;并且我们的“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
统”中有关技术比国外同类技术更优,这为我国汽车产业加速赶超国外汽车技术
强国又创造了一项极有利的条件。
纵观全球汽车产业风云,在主动防碰撞安全新技术领域已经展开了逐鹿中原的争夺战。因此“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既是我们企业的高技术项目,又是国家与民族的高技术项目;项目成长的前期,单凭企业之力不能与国际汽车技术列强决雄雌,因此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前期支持、扶植,是本项高技术项目成长为“民族英雄”的关键。
六、汽车产业升级、制造业突破的必要性
对于当前的汽车制造业来说,自主创新困难重重;而构成汽车核心技术的“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却实现了自主创新发展,产业突破之目标;某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高技术成果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注册了国际PCT,申请了美国专利;并还将陆续在汽车技术发达的日本、英国、欧盟等申请专利;使自主创新的中国产品给国际上的竞争对手设置技术壁垒,以提高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该技术的成功研发提升了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实力;对于我国生产中档或以上轿车、越野车、商务车、巴士的总装厂而言,标配“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后,在显著增强其产品(车辆)在国内、国际汽车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将直接带动该类车辆产销量的飚升。
项目无污染,集技术集成度高、生产能耗低、产品附加值高、劳动强度小、职工收效高、为国家创税多、GDP单位占地面积小、工作环境好、建设花园式工厂等多种益处于一体;对加速中国制造业由低附加值的传统粗放型低端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现代化精细型高端产业转化,具有重要的创新、实践、示范效应。
一、产品介绍
1、产品名称/功能
(1)产品的名称: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
(2)产品的功能介绍: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由雷达(装在前保险杠上)、微型计算机、报警装置、执行系统、俯仰传感器、转向传感器等组成;汽车与前方出现的目标之间应当保持的安全距离由汽车与目标之间的相对速度确定。当汽车与前方目标的距离达到警戒值时,智能安全系统立即报警,同时系统自动进行加速,当危险解除后汽车继续前进;如果目标没有离开,汽车离目标越来越近且汽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达到危险值时,智能安全系统自动进行紧急刹车。
汽车正常行驶中,如有目标突然进入距离的危险区,此刻智能安全系统立即报警同时自动紧急刹车。驾驶员发现有突如其来的目标进入距离的危险区时如果因心慌紧张而导致采取的措施错误(错把油门踏板当成刹车踏板),智能安全系统可以排除驾驶员的错误操作自动进行紧急刹车。
汽车车速高于90公里/小时(根据不同的车型确定不同的参数)遇到危险目标时,智能安全系统只做减速处理(紧急刹车可能造成翻车等其他事故),速度降到低于90公里/小时后,系统进行进紧急刹车。
2、工艺流程及原理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原理结构图
雷 达
|
微型计算机
|
俯仰传感器 功能:向计算机适时提供车辆俯仰姿态信息 |
转向传感器 功能:向计算机适时提供车辆转弯角度信息 |
车速传感器 在汽车自身的车速传感器上提取信号,将汽车每一时刻的车速传送给计算机 |
| 执行系统 功能:接受计算机不同要求的指令,适时报警或对汽车执行减速、刹车或紧急刹车 |
二、产品的生命周期判断
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而这个
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根据公司对“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的国际先进,国内首创的产品技术判断,结合汽车零部件在由研发、生产到成熟、衰退的普遍规律,我们预测“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在国际上的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在国内市场,我们的产品正在从形成阶段向成长期过度,其发展前景和速度十分看好。在国内,我们的产品拥有自主创新研发优势,处于技术垄断阶段:竞争者少,没有替代品,产品附加值高,成本低,具有高额利润回报的特
征。与国际汽车市场的同类产品比较后,公司产品具有技术先进、成本低的优势,产品可以出口到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这对于产品在成长和成熟期获得经营回报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产品竞争力分析
1、车子主动安全性能符合高端用户群需求
中国市场上,如今畅销的沃尔沃、宝马、奔驰等高端品牌汽车,消费者一则看重其品牌带来的附加值;其次,消费者更是认可它质量优越,带来的安全保障。因此,对于高端品牌车配置的电子智能安全系统,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低,利润空间大,符合该类消费群的潜在的需求。
2、企业拥有消费者的议价主动权
目前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类产品主要配置在国际知名品牌汽车上,以‘安全事故预先防范与智能化’突出市场销售卖点。由于其符合高端用户群的需求,提升了汽车的附加值,且国内没有同类品竞争参考,企业掌握着消费者议价主动权。
3、来自国内汽车制造厂商的议价
公司的“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在国内没有成熟技术可取代,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均来自国外的知名汽车厂商。它有技术含量高、功能性强、同比成本低等优势,并做好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壁垒,使国内汽车厂商在采购公司产品和合作中,获得良好的供需契机;对于国际汽车公司和国内合资汽车制造企业也具有诱惑力,可促进公司产品在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获得高市场份额的回报。
4、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国内汽车制造厂商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发现“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
统”产品的高额回报的市场潜力后,必然会加大对该类产品的研发投入;而公司产品在国家专利的知识产权保护下,将为企业发展赢得充分的时间。国内竞争对手进入市场,还需要经历试制、检验、成品生产、规模产业化得过程,这大概需
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赶上驰瑞达公司该类产品的技术性能。在中国占大片江山的合资汽车企业中,由于面临市场价格竞争因素,也会对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产
品进行价格、性能比较选择,合作机会大于竞争。由此,产品将有一个相对的稳定回报期。
5、来自竞争者的威胁
从近期的来看,我公司产品竞争对手主要来自国际的丰田中央研究所、沃尔沃汽车公司、德国奔驰公司的同类型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产品成本低,在红外识别、制动力等方面性能优越,产品在市场成熟度方面,落后于对方。综合比较后,我公司产品已经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量产后,不但会对国际竞争对手在国内同类产品销售带来威胁,同时通过出口将进一步给竞争者以压力,打破其技术垄断,瓜分其产品的市场利润。
以上的分析说明,驰瑞达公司的“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应抓住时机,快速完成技术成果转化,早日投入量产和规模产业化。
第五章 公司简介
一、公司概况
某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位于某省蚌埠市长乐路414号,主要从事“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由雷达、微型计算机、报警装置、执行系统、俯仰传感器、转向传感器等组成)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股东是某凤阳金星实业有限公司。
企业凭借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对国家科技创新的导向把握,2005年起,便邀请了在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技术方面取得初步研发成果、具备国家大型军工企业、深圳大型外资企业管理经验的技术专家王大槐等人加盟;并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组建了近20人的研发团队;经过3年辛苦拼搏,成功开发了“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
在研发与试制的过程中,研发团队与试制组成员以超越常规的工作精神,通过对各种零件、元器件、部件、分系统、全系统的数百次实验,修改再修改,试验再试验,排除各种技术障碍,系统装车经过频繁的路试和各种模拟障碍测试,达到了极为理想的程度。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注册了国际PCT,申请了美国专利等具有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
某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按股份制独立运营,利于加快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公司目前拥有成员20余人,80%为高级技术研发人员。一期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员工增至500余人;达到年产销10万套的规模时,员工增至1200余人;其中具备大、中专学历的各类高级技术操作人员比例要达到50%,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各类高级工程技术与研发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售后服务人员比例要达到40%。
二、主要股东介绍
某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东结构由资金股与技术股两大部份构成,均为自然人股东。资金股以某凤阳金星实业有限公司赵世来为主投资;技术股以王大槐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成员合作构成。
赵世来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从某省第九届人大会起连续三界当选为省人大代表。是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科学发展观、以
自主创新谋发展的民营企业家。
以王大槐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成员曾经是国防重要军工技术(导弹自动控制、雷达探测等)与关键民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汽车安全技术等)领域有突出贡献与创新成果的重要技术型人才。
三、组织机构
公司设立董事会,其中独立董事不低于董事人数三分之二,董事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策公司的经营方向和发展计划。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受董事会委托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组织架构见下图:
四、发展规划
l 总体战略:建立动态联盟,形成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相结合的网络化科学管理体系,发挥企业科技优势,依托政府部门的支持,整合资源:3年建立起完备产业化基地的目标;5年内实现年产“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 产品 10万套,年销售额突破25亿元人民币的阶段目标并实现企业成功上市。远期(8-10年)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使企业年产销能力达到100万套,年销售额实现250亿的目标。
l 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
l 充分运用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两种手段,积极开拓产品市场与资本
市场,实现公司跳跃式发展。
l 注重知识管理和研发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依据总体规划目标,公司在2009年到2012年,进行产业化基地的选址、基础建设;(2010年-2012年)完成30%产能,产品销售网络以长三角为重点,覆盖全国,重点形成对国内大型汽车企业和国内合资汽车厂商的生产配套。阶段目标使企业成为蚌埠市重要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中远期成为某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汽车关键部件生产的大型企业。
第六章 行业及市场分析
随着汽车工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成为趋势。而‘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则是汽车电子系统构成主要部分。安全、环保、节能是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以欧美、日本为代表的汽车技术强国,主动防撞安全新技术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升级竞相追逐的热点,近两年来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快,部分已进入普及阶段。
一、行业概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与此相伴的则是汽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交通事故中的伤亡人数在不断叠加。如何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有效降低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率,尽可能实现高效和安全的统一,是当今世界许多人关心并为之努力的汽车领域尖端技术课题。
每年全世界有约60万人死于汽车交通事故。2009年元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新闻”报道:公安部公布,2008年度全国发生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统计显示,三分之二的汽车重大交通事故都与碰撞有关。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的消费比率为1:2,即消费一辆汽车,将带来双倍于其销售额的市场需求,2008年中国汽车销售938万辆,2009年预计增长8.6%,达到1019万辆。2008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46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49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173万辆,增长18.1%,预计到2020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将高达1.4亿辆以上的规模,随着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和国内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为国家交通安全带来压力同时,也为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正在从满足基本代步功能转向追求舒适与安全性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其中,毋庸置疑,安全性的考虑是消费者更为关注的因素。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SP(电控行驶平稳系统)等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从高端车型配备,到现在已成为各种车型的标配,就是典型的例子。2008年杜邦汽车最新调查显示,大部分用户认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汽车的安全性,它比汽车性能、车载娱乐和燃油效率都更重要。
二、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前景广阔
在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汽车安全系统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无论上游的半导体厂商还是系统厂商,都在想方设法将最新的电子技术应用到汽车安全产品上。
汽车智能电子技术已成为支撑汽车技术发展和提高汽车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共同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8》显示,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尚不及国际水平的一半。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业环境竞争力的分值为59.13、产业组织竞争力的分值为43.50、产业创新竞争力的分值为38.68、产业国际绩效竞争力的分值为10.01。在如何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提出的对策建议中,强调了推动产业战略性重组,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集群;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等措施。
2008-2009年,全球汽车制造产业正加速从欧美、日转移至新兴国家的趋势。据预测,汽车电子市场随着国内汽车工业不断发展,汽车电子、电控、电动产品占整车比重越来越高,这也是将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在所占整车的比重已经达到10%,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的35%左右还有很大差距,这也预示了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
汽车电子产业近年来,在全球及中国市场发展迅猛,2002-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连续五年增长率超过30%,从2008年预计国内950万台的汽车产量来看,国内汽车电子市场需求至少在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目前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特别是主动安全技术的诞生与快速发展趋势,将成为汽车电子市场未来需求的主流,其前景广阔。
2、安全系统由被动向主动防碰撞发展趋势明显
除了智能化的趋势以外,汽车安全系统的发展也在从被动安全转向主动安全,因为主动安全是预防事故的发生,更能保证驾乘者的安全,防患于未然。数据表明,被动安全的参数已经接近饱和,其作用已经达到了一定极限,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怎样预防事故的发生,因此主动安全产品的应用将是未来汽车安全产
品的发展趋势。
汽车安全类产品最近几年除大量装用ESP系统外,也开始增加更多预警装置,如主动防撞、自动巡航、道路偏移警告系统等,越来越多的系统利用摄像机和图形处理技术识别障碍物,使汽车视觉系统越来越智能化。
这类产品在国外最早从1989年开始进入市场,现在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地,已经被大量采用。但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未被广泛采用,其最大障碍主要来自于未被认识和宣传。随着主动安全产品的的应用及国外系统的供应商的大力地推广,业界专家预计,不久装备这些产品的汽车将大量投放市场。
三、市场细分
1、新增国内高档车市场
从抽样调查数据看,目前低档车,由于安全系统配置成本较高,价格因素是市场阻力之一;而国内配置的中高档轿车、越野车、商务车、巴士、大型客运车等是“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的主力市场。在国际国内市场ESP(电控行驶平稳系统)产品较为成熟前提下,抓住时机,促成国内汽车厂商中高档车的配置主动安全产品,将增强该类产品的出口能力,增加汽车高科技附加值,增强其自主创新价值。
以技术、成本优势,加强同国内合资厂商的合作,促进该类企业放弃外资中价格昂贵的同类产品,选用国内民族品牌的驰瑞达产品。
2、国际出口市场
以产业化生产能力,降低“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成熟度,出口国外汽车市场;可以采用定向合作,重点突破等方法,打开国家出口市场的大门,抢占国际市场,为企业产品形成强势品牌做好战略发展。
3、存量市场销售
中国逐年增加的汽车存量市场对“主动防碰撞安全系统”需求,可分地区、有计划地吸收大型的汽车修理厂、4S店加盟方式进行配装。
四、项目SWOT分析策略
1、项目优势:
(1)技术先进性与价位优势
与国际同类产品比较:驰瑞达公司产品有制动效果大大优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产品价位上:国外生产商以最大限度赚取暴利为目的且受其客观因素决定,故价位很高;驰瑞达公司以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推动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为目的,能使同质量、同功能的产品价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50%。
(2)强有力的研发团队
以王大槐为领导的技术团队和南京理工大学的专家团队结合,为产品的不断优化升级、后期的研发将构筑坚实的自主创新的技术堡垒。
(3)自主知识产权的壁垒
国内3项专利发明、国际PCT、美国、日本、德国等专利将构建了从国际到国内的技术壁垒,为企业研发、产业化发展起到坚实的保障效力。
(4)成熟的企业运作经验
以实业公司为主要股东的股份制公司,拥有多年成熟运营经验的人才资源与成功实践。
2、项目劣势:
(1)对手强大、竞争产品成熟
我们的竞争对手来自国际知名汽车企业,有强大研发、应用能力;其产品外观、电子智能等方面具有成熟应用经验。同时他们掌握着汽车制造业的生产和销售的主流市场。
(2)国内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未建立合作
企业与国内主要汽车厂商的合作还需要沟通和交流;产品的配置和销售需要时间。
(3)国内合资企业受制于外资
占国内汽车大半市场的合资企业在采用本企业产品时,必将受制于外资合作方;与合资企业的合作突破,将是企业扩容产品市场规模的关键。
3、我们的对策:
(1)抓住国家政策的支持,把握汽车产业发展机遇
(2)积极促进与国内大型汽车厂商、合资汽车企业的销售
(3)加大对国际知名汽车厂商战略销售出口
(4)建立产业化基地促进汽车存量市场的销售
(5)机动灵活的把握好价格、合作、出口之间关系
(6)使产品成为有效实施国家交通法规的一种重要工具,争取国家公安交警部门的支持,适时推出根据车型“限制最高时速”的产品升级备用新技术,从根本上消除汽车在高速公路违规超速行驶的可能(这种智能化的自动控制方式能消除驾车人在高速路上不自觉地超速、飚车等违规行为),并推动逐步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为构建中国和谐交通提供技术支持。
第七章 市场需求预测
一、总体市场需求(国际/国内)
1、国际市场需求预测
2007年全球汽车产量约7300万辆,国际汽车保有量约8.9亿辆,平均每6.5人拥有一辆汽车,我国为每34人拥有一辆汽车。国际汽车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12亿辆,这主要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汽车市场的兴盛引发的。届时,平均每5.4人拥有一辆汽车,中国约为11人,这说明我国人均汽车拥有量水平还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也是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的重要所在。手机、电视、空调、冰箱、计算机都已成为汽车上必备的设备,汽车不仅仅是一种载人工具,更是一种满足个性需求的享乐性移动装备,汽车背负着神话般的使命。
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对汽车制造业冲击很大,全球汽车产量仅实现7000万辆;预计2009年将是一个恢复性年度。按国际汽车电子系统在整车上的配置占总35%的比列计算,国际汽车电子系统总需求在2007年约6300亿美元(2.5万美元/车),而“汽车安全系统”是电子系统设备中最大额配置之一,所以从国际市场看,“汽车主动防碰撞安全系统”的需求将是巨大市场,且随着系统产品成熟度提升,在汽车中的配置比例不断提高。
2、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我国汽车电子配置达到整车价值的10%,与成熟的国际市场比较,前景广阔。在“汽车安全系统”的产品中分为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从目前市场看,汽车后装市场在国际国内已渐成熟。长远来看,汽车前装市场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渠道;但鉴于国外知名汽车厂商有类似的产品投放市场,也会在国内合资企业中采用;如果我们的产品在性能和价格上有绝对优势的话,国外订单采购和国内合资企业采购将成为可能。对于内资厂商来说,国内没有类似的产品,因此最有可能选择独立生产安全系统厂商作为合作伙伴,产品首先将可能配置在国内民族汽车制造企业和合资汽车公司中档汽车品牌的产品上。
按照预期,我国轿车在存量市场的装备智能安全产品会越来越多。目前该产品处于市场导入期,人们对其了解不够充分,参照发达国家智能安全产品的发展
情况,以及‘北京北方亚事资产评估公司’市场调查,按照谨慎原则,预计至2014年智能安全产品需求可占轿车保有量的10%左右。
2010-2014年需求总量预测表:
年 份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轿车保有量(车辆) | 2491 | 2741 | 3015 | 3316 | 3316 |
安装智能系统需求比例 | 3% | 5% | 6% | 8% | 10% |
预计市场需求量(万台) | 75 | 137 | 181 | 265 | 332 |
二、目标市场需求预测
从有关资料中查询,目前的市场中,国外主动防碰撞安全系统产品功能差距很大,价格相差十分悬殊,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沃尔沃汽车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防撞的家庭汽车,其防撞系统价格达到约10万元,而驰瑞达公司推出的激光探测汽车主动防碰撞的系统其成本只有大约1万元左右,其利润空间非常可观。
如果能加大和国外汽车厂商的洽谈力度,以参加国际汽车技术车展、定向邀请重点厂商考察,利用成品出口,将为企业在国际目标市场获得销售利润。
在国内,目前国外进口汽车的轿车中安装外,尚无其他成熟产品,按正常预测,在未来5年驰瑞达产品可以占到3-5%的市场份额,并建立起自己成熟的品牌。在单价上,参照国际类似功能的产品的市场价格,同时考虑尽可能适合中国国情,形成性价比优势,“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定价约25000元/台套(含税价)。以后随着产品的不断推广以及市场竞争,产品单价预计逐步下调,2015年后按22000元/台套(含税价)。
目标市场需求预测如下表:
年 份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轿车保有量(车辆) | 2491 | 2741 | 3015 | 3316 | 3316 |
安装智能系统需求比例 | 3% | 5% | 6% | 8% | 10% |
预计市场需求量(万台) | 75 | 137 | 181 | 265 | 332 |
产品预计销售量(万台) | 4.5 | 5 | 6 | 10 | 15 |
姓 名:王大槐 男 1957年出生 湖南湘潭市人
学 历:本科
职 称:高级工程师
主要经历和业绩:
1982年至2000年在兵器工业江南机器集团从事技术科研与管理工作;
2001年至2004年在港资企业深圳力劲机械有限公司任技术工程部经理;
2005年至今重点组织与实施主动防碰撞汽车智能安全系统研发与试制。
2009年某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
主要代表性技术成果:军用大的有导弹质偏控制,民用的有紧凑组合式线材连斩机(1998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主动防碰撞汽车智能安全系统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际PCT1项、申请美国专利1项;带领技术团队与南京理工大学专家合作,经常3年的试验、磨合,获得了由江苏教育厅组织,中国工程院刘怡昕院士为主任委员的包括自动控制、激光技术、光电技术、雷达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上海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等业内专家组的该类技术成果鉴定。具有大型国企、大型外企成功创新与实践的企业管理经验。
1、研发组组长
姓 名:陈 钱 男 1964年出生 江苏南京人
学 历:博 士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经历和业绩: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院长。兼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会员,解放军总装备部专家组成员。
主要代表性科研成果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1项。被评为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受聘于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成熟的系统的团队管理能力。
作为项目组长,主要负责“高频激光探测防碰撞系统总体设计”的关键技术突破;
2、研发组副组长
姓 名:顾国华 男 1966年出生 江苏南京人
学 历:博 士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经历和业绩: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兼任:国际国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中国兵器学会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代表性科研成果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在多年的学术与科研团队管理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
作为项目副组长,主要负责“高频激光雷达整机设计和算法研究”的关键技术突破;
其他主要研制人员名单及研制领域见下附表: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技术职称 | 文化程度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
1 | 徐保定 | 男 | 1948.12 | 高工 | 本科 | 某驰瑞达光电公司 | 汽车电子电路系统设计 |
2 | 白俊奇 | 男 | 1982.04 |
| 博士生 | 南京理工大学 | 自动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
3 | 王娴雅 | 女 | 1983.12 |
| 博士生 | 南京理工大学 | 自动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
4 | 寇松峰 | 男 | 1975.06 | 高工 | 博士生 | 南京理工大学 | 激光雷达整机设计 |
5 | 徐伟 | 男 | 1985.03 |
| 博士生 | 南京理工大学 | 高频激光接收电路研究 |
6 | 季尔优 | 男 | 1984.03 |
| 博士生 | 南京理工大学 | 模拟信号电路设计 |
7 | 钱惟贤 | 男 | 1980.02 | 讲师 | 硕士 | 南京理工大学 | 激光发射电路设计 |
8 | 何伟基 | 男 | 1982.01 |
| 博士生 | 南京理工大学 | 信号采集与处理硬件设计 |
9 | 于雪莲 | 女 | 1981.01 | 讲师 | 硕士 | 南京理工大学 | 算法仿真 |
10 | 秦剑 | 女 | 1985.05 |
| 博士生 | 南京理工大学 | 高频激光整机研究 |
11 | 路东明 | 男 | 1976.06 | 讲师 | 硕士 | 南京理工大学 |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12 | 屈惠明 | 男 | 1967.1 | 高工 | 博士 | 南京理工大学 | 信号处理 |
1、管理模式
以合作化人性管理思想为指导,以目标管理为基础、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同时实施数字化管理、柔性管理、知识管理。
目标管理:将公司五年发展规划目标层层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以目标为尺度进行考核。
数字化管理:预购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建立公司的研发技术中心、内部网络管理中心和对外营销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的快速传递。
柔性管理:提倡“人性为本”,建立柔性组织,实行弹性工作,增强公司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性。
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优势来自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公司将建立基于内部网络的知识库,完善知识共享机制,培养和提高公司的集体创造力。
2、团队精神
公司以创新为核心,结合开放、研发型企业的特点;以满足顾客、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研发和销售团队,力求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柔性化。精心打造一个以“自主创新、产业振兴”为奋斗目标的年轻科技团队。
人才是新经济时代的财富之源。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公司奉行人本主义企业文化,以实现员工价值最大化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智力、时间结构,创造崭新的人才空间,实现人才的互补效应。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体系与合理的薪酬制度。
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实现知识与资本的结合,构建利益共同体,增强公司发展的动力。
导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建立起集管理培训、技术和新员工上岗培训于一体的培训体系。提倡员工之间交叉互动式学习,同时,实现公司价值与员工价值的同步增长。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是某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在充分了解世界汽车技术强国同类技术特点基础上,认真分析国内市场,共同研制的性价比符合中国国情,实用性好,对汽车安全性能提升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成果。是对国内汽车核心技术的一项充实,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1、自主知识产权
为有效保护企业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与技术秘密,牢牢把握行业技术发展的主导权,将有形的、他人有可能模仿的部分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比世界汽车技术强国更有优势的部分申报了国际PCT与美国国家专利;还将计划适时再申报欧盟、日本、英国等国家专利。通过本国与相关被申请国实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将软件原代码实施加密保护,将隐形的工艺技巧实施技术秘密保护。
已申报的专利分别是:
(1)、国家发明专利: 组合式离合器 专利号200610165798.0
(2)、国家发明专利: 汽车防撞紧急制动装置 专利号200610165799.5
(3)、国家发明专利: 组合电磁阀 专利号200710153899.0
(4)、国家发明专利: 汽车防撞减速制动与紧急刹车装置
申请号200710153898.6(进入实审)
(5)、国防保密专利: 基于回波信号重建的高频高精度半导体激光测距机 申请号:200810077979.7
(6)、国际PCT(发明名称): 汽车防撞减速制动与紧急刹车装置
国际公布号: WO 2009/036615 A1
(7)、美国国家专利(发明名称): 汽车防撞减速制动与紧急刹车装置
美国注册号:US11/956.169
2、技术成果鉴定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项目于2008年12月26日通过了江苏教育厅组织,由中国工程院刘怡昕院士为主任委员的包括自动控制、激光技术、光
电技术、雷达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上海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等业内专家组的技术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该成果为我国交通安全技术开辟了主动智能安全的新模式,为安全行车提供了有效而重要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江苏省教育厅签发了第039号《科学成果鉴定书》。
3、无形资产价值
北京北方亚事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有关资产评估规定,依据《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原则,对公司的“激光探测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是:
在评估基准日2008年12月31日,“激光探测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无形资产评估价值为人民币20274.47万元。
2009-2010年在基础建设中完成对“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研究中心”投入建设;运营后,每年以销售额的6%(国际标准)资金投入研发。目标是:
1、与南京理工大学建立长期研发战略合作关系,不断加深基础理论研究与突破,不断增强原始创新与吸收消化再创新。在合作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高端研发人才培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实人才基础。
2、三年内树立国家级汽车主动防碰撞试验示范基地。
3、2013年产业化基地建成后,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积极出口与国际技术接轨;让主动防碰撞技术成为中国汽车的基础配置,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
4、2014年,打造具有高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知名“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品牌。成为国际研发“汽车主动安全”的重要力量之一;积极参与国际该领域技术交流合作。
5、领先创建“汽车主动防撞安全产品”的行业国家标准。
某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做为一个以科技研发和生产为主线的高新技术企业,面对高速倍增的市场份额,以建立产业化基地来实现规模化发展;建设完备的市场销售体系和组成高效运营营销网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高份额、高增长、高占有率的市场回报。采取有效的策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回报的同时,给国家创造最大社会效益的愿景。
1、总体战略
l 实行“以核心技术带动产业化发展”总体发展战略;
l 内销以国内合资汽车厂商销售开发的重点;国内民族汽车制造企业和大型零部件生产企业为突破口的销售策略;以事件性营销为手段,迅速扩大市场影响力,促成销售业绩的实现;布局国内重点城市,积极发展汽车存量市场“主动安全”产品的装配;争取有利市场位置,有效的提高市场占有率。
l 建立高效的销售渠道和强大的销售队伍。
l 利用行业领先优势获得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
l 完善快捷的售后服务体系
2、五年发展策略
某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公司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2010年-2013年,用4年时间打造一个“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的产业化基地;2014年达到阶段完全产能,年10万套的产销规模,年总销售额实现突破25亿元人民币的阶段目标。
公司在增资扩股与上市后,将在中国汽车生产或零部件企业逐步建立重点合作的产业化生产模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具有规模的关键零部件高科技企业。
附 件: 五年发展目标预测
年 度 | 目标销售额 | 达产产能(阶段) | 主要目标 |
2010 | (0.5万套)12500万元 | 5% | 固定资产投资、收支平衡夯实基础 |
2011 | (1.5万套)37500万元 | 15% | 品牌与盈利双丰收 |
2012 | (3万套) 75000万元 | 30% | 快速行业增长,行业主导者 |
2013 | (6万套) 150000万元 | 60% | 快速行业增长,丰利回报 |
2014 | (10万套)250000万元 | 100% | 高速行业增长,高市场份额 |
1、时间资本策略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的核心是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进入市场的先入为主的时机。我们要树立时间就是资本的观念,迅速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建设产业化基地,实现规模化的领先优势;抓住其他国内企业还未有成熟产品投入市场的良机,借助知识产权的政策性保护,快速的占领市场,提升占有率。
2、差异化市场销售策略
利用企业自身产业化优势,确定市场差异化销售策略,以占有国内市场的最大份额的合资汽车生产企业为销售重点,特别是中高档的品牌汽车企业;以国内民族汽车生产企业为营销突破口,如利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整合优势,积极与奇瑞、江淮进行“汽车主动安全”产品的重点销售服务,邀请其领导莅临我公司产业化基地的考察、参观;将某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优势得以发挥。同时企业加强开拓国际市场,把产品出口放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重心,确立产品在国际汽车市场的配套应用。(相对于国内来说,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大、需求迫切、市场成熟、稳定。)以国际市场带动国内产品销售,确定市场领导者风范,取得市场竞争策略差异化的优势。
3、专利使用权出租策略
对于国际、国内新增汽车市场的主动权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手里;若市场成品销售难度大,可以适时的调整策略,以技术合作和使用权出租为突破,与国际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将市场抗性降到最低;在赢得突破的同时,扩大成品销售,逐渐把市场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销售策略上,公司制定以销售“有形产品和无形技术”为双核;采取技术领先,品牌为重的营销策略。计划如下:
事件营销的方式,扩大公司技术、产品的影响力。
本项目初步选址在某省蚌埠市工业园。充分考虑该市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承接市;以及蚌埠市是某省重点‘工业城市’,是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蚌埠也是仅次于合肥的某省重要枢纽城市,皖北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
根据专家意见拟选择蚌埠市工业园作为“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产品产业化基地还有以下因素:
1、蚌埠是某仅次于合肥的科教文化中心,拥有高等院校11所,众多科研、军工部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条件。
2、蚌埠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水路拥有淮河第一大港,通航南京、上海、浙江、江西等地;蚌埠是京沪线和水蚌线的交汇点,铁路是华东地区重要枢纽,国家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将设蚌埠站,便捷了企业发展商务和货运。
3、某省提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发展,让自主创新产业在试验区拥有了强大政策和资金支持。
4、蚌埠市对自主创新的产业发展环境塑造。
5、蚌埠市对接长三角的便捷交通格局形成,产品物流成本低,人力资源丰富。
1、建设规模
拟建产业化基地占地160亩,总建筑积约54500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值突破25亿元的生产能力。
2、功能布局
项目将为四大功能区:
(1)、产品生产加工区
在该区域,配备以产品加工生产、组装为主的生产车间;以生产原料、半
成品等为主的仓储车间等。
(2)、产品试制功能区
建设专业的户外试制试验场,为产品演示提供平台。对产品进行各种状况的模拟试制,反复试验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为成品销售扫除障碍;同时也是企业向汽车制造厂商展示演绎的舞台。
(3)、办公研发区
是企业组织生产、研发、销售指挥中心,是项目的核心功能区。
(4)、后勤配套功能区
解决企业员工的住宿、就餐、学习、娱乐等功能;为员工创造一个优越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项目分二期建设:
从2009年11月至2013年;
2009年11月 | 项目立项、落实资金 |
2009年12月 | 项目评估、论证 |
一期工程: | |
2010年1月—3月 | 项目征用土地、报建 |
2010年3月—2010年10月 | 土建工程 |
2010年11月 | 工程竣工验收、机器设备进入 |
二期工程: | |
2012年1月 | 项目报建 |
2012年3月-2012年11月 | 土建工程 |
2012年12月 | 工程竣工验收;机器设备进入 |
工作内容 | 2009年 | 2010年 | 2012年 | |||||||||||||||||||||||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 月 | 12 月 |
项目前期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期工程 | ||||||||||||||||||||||||||
土建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备定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备安装、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员工培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运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期工程 | ||||||||||||||||||||||||||
土建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备定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备安装、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员工培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运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项目总投资:40000万元
其中: 土地购置费:3200万元
建筑安装费:5600万元
设备购置费:6150万元(含生产/研发设备)
其他费用:190万元
公共配套设施费:900万
流动资金:23500万元
2、建筑安装:
A生产加工车间:20000平方米
B原材料仓储:2000平方米
C半成品、成品仓储:4000平方米
D产品装备区:6000平方米
E计量、理化检测区域:2000平方米
F 新产品试制区域:2000平方米
H研发办公中心:6000平方米
I员工宿舍及活动中心:8500平方米
H公共配套:4000平方米
项目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筹、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来实现。
三、设备购进:
项目设备投资约6150万元,共引进设备398台(套),其中生产设备与仪器223台(套);理化计量检测设备与仪器175台(套)。
1、生产设备与仪器计划表见附表1
2、理化计量检测设备与仪器见附表2
附表一: 购进生产设备与仪器计划表
序 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生 产 厂 商 | 单价 (万元) | 小计 (万元) |
1 | 普通车床 | CA6136—Ф360×750 | 10 | 沈阳第一机床厂 | 3.00 | 30 |
2 | 普通车床 | CA6140A—Ф400×1000 | 20 | 沈阳第一机床厂 | 4.00 | 80 |
3 | 普通车床 | CW6163B—Ф630×1500 | 4 | 沈阳第一机床厂 | 8.80 | 35.2 |
4 | 万能外圆磨床 | MW1432B(1000) | 10 | 无锡上机磨床有限公司 | 8.50 | 85 |
5 | 平面磨床 | MC100 / H(1000×500) | 5 |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 | 25.0 | 75 |
6 | 内圆磨床 | M250A | 5 | 无锡机床厂 | 32.0 | 160 |
7 | 立式升降台铣床 | XA5032(320×1250) | 10 | 北京第一机床厂 | 9.30 | 93 |
8 | 万能升降台铣床 | XA6132(320×1250) | 10 | 北京第一机床厂 | 9.60 | 96 |
9 | 台式钻床 | Z516—2 | 10 | 杭州双龙机械有限公司 | 0.20 | 2.0 |
10 | 攻丝机 | ZS—25 | 3 | 杭州双龙机械有限公司 | 0.50 | 1.5 |
11 | 立式钻床 | ZN5140 | 10 | 南京第四机床厂 | 2.80 | 28 |
12 | 摇臂钻床 | L3040×12/1(Ф40×12) | 3 | 沈阳第一机床厂 | 5.50 | 16.5 |
13 | 液压刨床 |
| 5 |
| 7.00 | 35 |
14 | 卧式带锯机 | G4025×40B | 2 | 保定向阳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2.70 | 5.4 |
15 | 电火花机 | 206 | 3 | 北京凝华科技有限公司 | 1.80 | 5.4 |
16 | 线切割机床 | NHS7732 | 5 | 北京凝华科技有限公司 | 13.80 | 69 |
序 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生 产 厂 商 | 单价 (万元) | 小计2226 (万元) |
17 | 气体保护焊机 | WSE—315 | 10 | 上海华通电焊机有限公司 | 2.00 | 20 |
18 | 点焊机 | DN—80 | 4 | 上海华通电焊机有限公司 | 1.80 | 7.2 |
19 | 卧式液压拉床 | YL—6140 | 2 | 浙江武义新纪元实业有限公司 | 10.00 | 20 |
20 | 单柱液压机 | YTD30—40 | 4 | 南通市腾达锻压机床厂 | 4.50 | 18 |
21 | 四柱液压机 | YTD32—200 | 4 | 南通市腾达锻压机床厂 | 20.00 | 80 |
22 | 高频感应退火机 | JF25×2 | 5 | 金丰工业电源设备公司(佛山) | 1.50 | 7.5 |
23 | 高频退火流水线 | 非标 | 1 | 自制 | 20.00 | 20 |
24 | 5吨行吊 | LDA5T×12.5M | 4 | 山东铁马机械有限公司 | 6.50 | 26 |
25 | 2吨行吊 | LDA1T×18.5M | 2 | 山东铁马机械有限公司 | 5.00 | 10 |
26 | 3吨柴油液力叉车 | CPCD30N—W9 | 5 | 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14.00 | 70 |
27 | 转簧机 | 非标 | 5 | 自制 | 5.00 | 25 |
28 | 数控车床 | CKS6125(Ф200×500) | 6 | 沈阳第一机床厂 | 38.00 | 228 |
29 | 卧式加工中心 | TH6940(400×400×2) | 10 | 沈阳第一机床厂 | 135.00 | 1350 |
30 | 数控落地镗床 | TK6213 | 1 | 昆明机床厂 | 268.00 | 268 |
31 | 插床 | Z5020 | 2 | 抚顺机床厂 | 6.00 | 12 |
32 | 开式可倾压力机 | J23—80B | 4 | 北京锻压机床厂 | 6.30 | 25.2 |
33 | 剪板机 | Q11—6×3200 | 2 | 北京联德诚合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 7.50 | 15 |
34 | 板折弯压力机 | WA67y—100 | 2 | 北京锻压机床厂 | 12.00 | 24 |
序 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生 产 厂 商 | 单价 (万元) | 小计2511 (万元) |
35 | 仿形气割机 | CG1—150A | 2 | 上海瓯森焊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1.0 | 2.0 |
36 | 铝合金冷室压铸机 | ZN—400T | 8 | 宜兴阳升机械有限公司(无锡) | 62.00 | 496 |
37 | 注塑机 |
| 4 |
| 50 | 200 |
38 | 滚齿机床 |
| 5 |
| 7.00 | 35 |
39 | 工具磨床 |
| 4 |
| 25 | 100 |
40 | 机械总装生产线 | 流水作业(非标) | 4 | 自制 | 100 | 400 |
41 | 辅助设备 | (多项) |
|
| 50 | 50 |
42 | 配套机床附件 | 分度头、圆盘工作台等 |
|
| 30.00 | 30 |
43 | 空气压力机 |
| 4 |
| 12 | 48 |
44 | 电器控制组件总装线 |
| 4 |
| 100 | 400 |
45 | 生产用量具、仪器 |
|
|
| 100 | 100 |
46 | 产品检测用仪器仪表 |
|
|
| 200 | 200 |
47 | 产品磨具与工装费用 |
|
|
|
| 450 |
| 合 计 |
| 5554万元 | |||
说明:(1)产品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向有环保资质的企业进行外包加工;(2)电源模块、电子集成器件、电路板等向国内高水平的企业进行外委加工。 |
附表二 购进理化计量检测设备与仪器计划表
序 号 | 设备或仪器名称 | 型 号 | 数 量 | 单价 (万元) | 小计 (万元) | 生 产 (供 货) 商 | 用 途 |
1 | 光电直读光普仪 | BJ3—WLD—4C | 2 | 39.00 | 78 | 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 黑色、有色金属材料化学成份分析、检测 |
2 | 微机高速分析仪 | NSL1—JSB—3C | 4 | 2.50 | 10 | 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 |
3 | 正置三目金相显微镜 | 53XD(40-600X) | 4 | 2.80 | 11.2 | 上海光学仪器厂 | 材料金相组织检测 |
4 | 金相试件抛光机 | PG—1A(防水) | 6 | 1.65 | 9.9 | 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
5 | 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 | KQ—600B | 2 | 17.50 | 35 | 深圳市凯强利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材料物理性能检测 |
6 | 液晶数显冲击试验机 | JB—300S | 2 | 3.60 | 7.2 | 深圳市凯强利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
7 | 数显洛氏硬度机 | HRS—150 | 5 | 2.0 | 10 | 宁波江东欧亿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产品硬度检测 |
8 | 里氏硬度计 | HLN—11A | 4 | 1.0 | 4.0 | 君达仪器(深圳)有限工司 | |
9 | 表面粗糙度仪 | TR110 | 10 | 0.70 | 7.0 | 君达仪器(深圳)有限工司 | 产品粗糙度检测 |
10 | 工业X射线探伤机 | SSQ—2505 | 4 | 3.10 | 12.4 | 丹东射线仪器有限公司 | 压铸、铸造、焊接品检测 |
11 | 涂镀层测厚仪 | MINIEST600 | 10 | 0.88 | 8.8 | 宁波江东欧亿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产品表面喷粉、氧化、电镀等涂层厚度检测 |
12 | 氧化膜测厚仪 | 时代TT240 | 5 | 0.45 | 2.25 | 君达仪器(深圳)有限工司 | |
13 | 运输颠簸试验台 | TT—200 | 5 | 8.00 | 40 | 苏州东菱振动仪器有限公司 | 模拟产品在颠簸路面的状况 |
14 | 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 | GD(J)S—025 | 5 | 5.40 | 27 | 国立常州试验设备研究所 | 检测产品在高低温及湿热交变状态下的性能指标 |
| |||||||
序 号 | 设备或仪器名称 | 型 号 | 数 量 | 单价 (万元) | 小计 (万元) | 生 产 (供 货) 商 | 用 途 |
15 | 数显式推拉力计 | SH—2KN | 10 | 0.38 | 3.8 | 温州山度仪器有限公司 |
|
16 | 数显式推拉力计 | SH—200N | 10 | 0.22 | 2.2 | 温州山度仪器有限公司 |
|
17 | 数字荧光示波器 | TDS 3012B | 10 | 3.40 | 34 | 北京友合巨融科技(美国泰克产) | 电器、电子元器件、雷达性能、参数检测 |
18 | 数字电桥 | TH2828 | 10 | 4.80 | 48 | 苏州市泓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19 | 模拟指示毫伏表 | DF2172C | 10 | 0.10 | 1.0 | 苏州市泓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20 | 耐压测试仪 | 2672A | 5 | 0.35 | 1.75 | 常州市惠发电子有限公司 | |
21 | 直流稳压电源 | LW3J100 | 20 | 1.639 | 32.78 | 上海力友电器有限公司 | |
22 | 数字台式万用表 | VC8145 | 10 | 0.20 | 2.0 | 苏州仪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23 | 数字钳形表 | F317 | 2 | 0.16 | 0.32 | 国营建华仪器厂(地址) | |
24 | 绝缘电阻测试仪 | 3123 | 10 | 0.368 | 3.68 | 君达仪器(深圳)有限工司 | |
25 | 数字式绝缘/导通测试仪 | 3007A | 10 | 0.235 | 2.35 | 君达仪器(深圳)有限工司 | |
26 | 其他大型检测仪器 |
|
| 200 | 200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596万元 |
|
|
科学管理,高效合理使用资金,是驰瑞达光电科技发展公司的财务保障;将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结合企业市场需求预测、竞争分析基础上,预测企业2009-2014年公司盈利情况。
一、盈利预测之编制基准
公司根据产品和行业特征,抓住出口和内销双渠道;以成品销售为运营盈利主项。并在充分考虑2009-2010年的产业化基地建设和设备购进等固定资产投资造成的不利因素影响;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对汽车制造业造成的冲击因素;编制了本公司2009-2014年度盈利预测表。其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所有重大方面均与本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
二、盈利预测的基本假设
1、本公司所遵循的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公司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如现实状况无重大变动;
2、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如所预测的趋势而无重大改变;
3、本公司经营业务涉及的纳税基准或税率以及外汇汇率将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4、无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及不可预见因素对本公司造成之重大不利影响。
三、财务报表
1、公司2009-2014年度销售收入预测表(见表1)
2、公司2009-2014年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见表2)
3、公司2009-2014年全部现金流量表(见表3)
2010-2014年度销售收入预测表 (表1)
单位:万元(RMB)
序 号 | 项目名称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1 | 存量车辆销售(国内) |
| 3000 | 9000 | 18000 | 36000 | 58000 |
2 | 新增车辆销售(国内) |
| 6000 | 18000 | 36000 | 72000 | 124000 |
3 | 出口销售(国外) |
| 3500 | 10500 | 21000 | 42000 | 68000 |
4 | 加盟销售代理费 |
|
| 600 | 600 | 700 | 750 |
合 计 |
| 12500 | 38100 | 75600 | 150700 | 250750 |
2009-2014年度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表2)
单位:万元(RMB)
序 号 | 成本项目/计算年份 | 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 | 2014年 | ||
1 | 原材料费用 |
| 4750 | 16764 | 34625 | 72336 | 122868 |
2 | 外购燃料动力费 |
| 250 | 762 | 1512 | 3014 | 5015 |
3 | 工资及福利费用 |
| 960 | 1920 | 2880 | 3360 | 3840 |
4 | 设备折旧费用 |
| 310 | 310 | 511 | 511 | 511 |
5 | 土地、房屋折旧与摊销费用 |
| 325 | 325 | 545 | 545 | 545 |
6 | 制造修理费用 |
| 63 | 191 | 378 | 754 | 1254 |
7 | 营业费用 |
| 188 | 572 | 1134 | 2261 | 3761 |
8 | 管理费用 |
| 125 | 381 | 756 | 1507 | 2508 |
9 | 财务费用 |
| 38 | 114 | 227 | 452 | 752 |
10 | 研发经费 |
| 750 | 2286 | 4536 | 9042 | 15045 |
11 | 其他相关支出 |
| 180 | 569 | 902 | 1913 | 3128 |
12 | 总成本 |
| 7938 | 24194 | 48006 | 95695 | 159226 |
13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 1075 | 3277 | 6502 | 12960 | 21565 |
2009-2014年度项目全部现金流量算表(表3)
单位:万元(RMB)
序号 | 项目 | 建设期 | 项目投产期 | 达到设计能力生产期 | |||
年份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
1 | 现金流入 |
| 34100 | 38100 | 94000 | 150700 | 250750 |
1.1 | 产品销售收入 |
| 12500 | 38100 | 75600 | 150700 | 250750 |
1.2 | 筹资增加资金 |
|
|
|
|
|
|
1.3 | 投资增加资金 |
| 21600 |
| 18400 |
|
|
2 | 现金流出 |
| 18501 | 28430 | 63015 | 113905 | 190229 |
2.1 | 固定资产投资 |
| 9600 |
| 6400 |
|
|
2.2 | 还贷及支付股利等资金 |
|
|
|
|
|
|
2.3 | 经营成本 |
| 8378 | 26835 | 53452 | 107599 | 179735 |
2.4 | 所得税 |
| 523 | 1594 | 3164 | 6307 | 10494 |
3 | 净现金流量 |
| 15599 | 9670 | 30985 | 36795 | 60521 |
4 | 净现值 |
| 14181 | 7992 | 23279 | 25131 | 37579 |
5 | 累计净现值 | 108163 | |||||
6 | 累计净现金流量 | 153570 |
(备注:公司属于国家大力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计算。)
从财务预测看到2014年达到阶段生产能力时,可实现营业收入250750万元,为当地增加税收收入32059万元,税后营业净利润率达到23.7%。
一、自主创新的示范作用
蚌埠市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承接城市;有着国家和某省的政策大力支持的发展机遇。蚌埠市与合肥市和芜湖市相比,也面临的竞争的压力;吸引自主创新型企业入驻蚌埠是促进试验区发展,提升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
某某光电发展公司的“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项目,是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入驻投产后,产值大,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本项目是汽车制造关键部件的尖端科技,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家汽车产业关注的焦点产品,它的产业化对社会交通安全具有强大保障安全作用。也是众多专家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项目若成功落户蚌埠,是蚌埠市自主创新业绩的重要体现,具有强力社会带动效益;可提升蚌埠自主创新试验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增加社会就业,增强地方财政收入
某某光电发展公司的“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项目在技术上虽属于高科技范畴,但生产内容上却具备汽车零部件加工的特性。项目是投产后可以解决近1000人的就业问题;对蚌埠的科技人才聚集具有强力的吸纳作用;项目达产后,年营业额突破25亿元人民币,给地方政府年创税收近3.2亿元。远期目标,将实现年营业额突破100亿元,成为蚌埠市重要高新技术企业。
三、产业链带动效益
“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 项目是个综合产品,它涉及注塑、制版等配套企业,与特种金属、有色金属、光与电子元器件等供应商形成产业集群。
当项目投产后,原材料需求大,将围绕 “汽车安全系统”形成以蚌埠市为区域中心的产业链,带动工业产值总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