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环保节能技术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_商业计划书免费下载

关于合资经营

广东威高特环保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

 

 

从事催化器研究、生产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随轿车合资企业的引进,而进入中国的国外机动车催化器厂,如安格、庄信万丰、联信(后被德尔福收购)、德固萨(现为优美科);另一类是本土企业和合资企业,如无锡威孚、桂林利凯特、山西净土、北京绿创等。90年代末,特别是2000年1月发布的摩托车工况法欧Ⅰ排放标准,曾促使上述企业积极开展二冲程摩托车匹配催化器达欧Ⅰ的研究。国家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课题还专门开设了由桂林利凯特公司牵头为AX100二冲程摩托车匹配催化器达欧Ⅰ标准及15 000 km道路耐久性要求的课题,国外四大催化器厂也均投入相当力量做相应的匹配和验证工作,后来由于该排放国标的搁置,导致上述努力一度停顿。

 

2000年,北京发布了摩托车排放地标DB 11/120-2000,该标准等同台湾摩托车排放2期、3期标准,在国内引发新一场的催化器热,桂林利凯特、常州力扬为国内绝大部分摩托车厂进行了达标的催化器匹配

 

2002年,国家重新发布了摩托车排放国标并等同于欧Ⅱ限值,提出2004年实施等同欧的排放限值。当时由于二冲程摩托车产量已经急剧下滑到不足全国年产量的10%,其中出口占据相当比例;而四冲程摩托车一般不需催化器就可直接达到欧限值,所以20022004年国内并没有引发摩托车催化器的实质应用。

 

2004年,摩托车欧标准的实施期限已到,但诸多摩托车生产企业处于对法规执行力度的观望心态,四冲程摩托车催化器匹配工作虽已开展,但从产品品种和匹配工作深入程度讲都存在明显不足。同年6月、8月和11月,国家主管部门的多次政策说明会向摩托车行业表明了政府严格按照法规既定时间表实施欧排放限值的决心;8月以后,摩托车主机厂出现了大批量集中匹配催化器应对国家产品公告和环保目录更新的认证试验,但技术工作细致、深入程度及批产切换准备比较薄弱。2005年上半年,摩托车生产企业纷纷开始对那些在2004年底通过测试被保留下来的车型重新进行排放控制对策研究,全力探讨不使用催化器的可行性;如果经过研究认为不得不使用催化器的车型,重新选择催化器供应商并做优化匹配,尽量降低成本。

 

20054月,借助摩托车催化器应用充分显现之际,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框架下又成立了摩托车催化器行业组。至此,摩托车催化器终于经过十余年风雨里程而逐步走到行业前台,行业地位得到了认可。

 

近几年市场的变化,引起摩托车催化器生产商的格局与状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虽不是震荡式的,但却有不一般的意义。

 

a) 包括美资安格、庄信公司、台资信通公司及利凯特公司等,产品已被日本本田等三大摩托车企业、国内一流摩托车企业认可和使用,其中利凯特公司、信通公司都有自己的载体生产体系。受国内欧市场的困惑,国外公司并没有取得预期的销售业绩,价格高、交货周期长、售后服务不到位、付款条件苛刻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现安格和利凯特已被美国巴斯夫催化剂公司收购。

b) 原来从事汽车陶瓷催化器的威孚力达公司也开始进入摩托车催化器市场,并以低廉的价格抢夺份额,国内一些摩托车企业也有选用的。同时,也有前几年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如常州力杨,重庆海特)正在淡出摩托车催化器市场

c) 出于对市场前景的看好,国内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北京英泰、四川中自也在介入摩托车催化器市场;深圳威高特、江西元亿则以陶瓷载体催化器为特色,产品在少数厂家试用;还有一些厂家在酝酿之中。

 

现困扰国内摩托车催化器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a) 产能是否充沛:由于国内摩托车催化器才刚刚走向实用化和市场化,催化器企业还没有大批量生产催化器的经历。就目前的产能来讲,很难准确预测当前现有的催化器产能是否能满足摩托车市场需求,毕竟国内摩托车催化器行业要面对的是超过全球一半的摩托车市场需求,且基本没有任何实质性大批量生产的经验。为此,催化器企业正在积极扩充产能,还有一些新的企业纷纷加入,甚至有的摩托车整车企业担心采购不到足够的催化器而做自行制造催化器的准备。不得不承认,这些企业积极扩大产能的同时,还是对排放执法力度心存疑虑,显得即紧张兴奋,又谨慎小心。

 

b) 载体企业:原先载体主要由国外提供,如德国EMITEC,现催化器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自己建立载体生产线。在汽车催化器行业中,催化剂上载和载体制造原本属于2个领域,但在国内摩托车催化器领域合二为一者并不鲜见,同时单纯生产催化器载体的企业也纷纷涌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陶瓷载体也在积极进入。国外催化器载体企业面对中国摩托车市场的巨大变化也在积极探讨本土化生产的可行性。

 

C)2006年以来,出口型企业为应对欧排放法规而积极采用化油器和电喷两手准备,一般策略为;1)排量125ml的摩托车,采用化油器+SAI+催化器(单级或双极);2)排量125型摩托车采用电喷+催化器(单极或双极)或化油器+机前电控补气+催化器。现国内对采用欧技术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初始阶段,对生产一致性、耐久性考核等相关研究尚显不足。欧(国)排放是机前+机内+机后整个系统匹配结果,现已成共识,应更加重视机内净化措施对达标的影响。

如果与国排放限值相比,当前摩托车排放在CO和NO两方面需要得到有效控制,而HC排放也并不乐观。目前,国摩托车排放技术改进主要停留在机前和机后两部分,而涉及燃烧的重新组织,加强燃烧过程中的扰动的核心内容涉足者甚少。无论是化油器+机前补气还是电喷,均无法回避CO和NO排放之间的矛盾。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加速有力和省油已成卖点,空燃比在加速的过程中应追求动力性而被加浓,而减速滑行区段则变稀,甚至有的电喷系统采取断油策略。作为后处理装置,催化器必须承担氧化和还原两项任务,而且必须在空燃比变化范围很宽的条件下工作,这就对催化器的工作窗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供油系统,即所谓机前净化措施或策略所应对的排放特性将直接影响催化器的开发,故机前机后两个领域在未来应加紧合作步伐。

由于国试验取消了预热环节,因此对催化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起燃温度要求。而加速起燃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催化器安装位置前移,这样就加速了催化器的老化时效。为了应对国新的测试要求,必须建立测定催化器起燃温度的手段,开发低起燃温度产品,关注催化器经耐久后起燃温度劣化情况。

 

d20069月,国家环保总局推出新的管理措施,对有代表性的10家生产企业生产的摩托车进行了市场随机抽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了公示和通报,要求不合格的企业进行整改。此举特点在于市场抽样,理论上消除了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和有准备地应付各项检查的可能性,更能反映实际状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制度创新。环保总局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和检查范围。

为控制催化器的质量,建立科学的催化器质量评价技术标准,国家发布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用催化器两个质量控制标准,即QC/T752-200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催化转化器通用技术条件》和QC/T751-200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催化转化器耐久性试验方法》,并于20068月正式实施,该标准的颁布实施,为业内提供了一个明晰的、公正的催化器评判准则,为国和欧的执行,提供了科学实用的质量检测和评判方法。

 

总之国和欧标准的实施,将极大地扩大催化器应用市场,不仅催化器企业表现比较活跃,同时有实力的整车厂无不加紧针对现有车型进行技术准备,而且已有一些具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开始向市场投放小批量满足欧排放的标准车,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举措。国和欧标准实施将极大地扩大催化器的应用市场,促进催化器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开发设备的更新,进行三效催化器的深度开发,一系列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器已投入试验和应用。

 

( 2 )项目实施风险及对策:

a 、国家产业政策执行力度的风险

国家环保总局等三部委己联合发布了《 摩托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规定了2005 年我国摩托车的排放达到欧11 标准,2008 年要达到欧111 标准,欧美等发达国家2006 年己开始执行欧111 标准。但国内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力度大小的问题,如政策执行不力,执法不严,均可能会对公司产品销售造成一定影响。

对策:我国关于汽车污染达标排放的政策具有强制性,此外在当前环境问题己日趋严峻的背景下,提高摩托车排放污染限制的技术标准是大势所趋,总的来说项目政策风险较小。在国内执法力度没有上去之前,可采用主要针对出口车市场的差异化营销方式来规避投资风险。

b 、产品配套风险

本项目全部原材料均需配套采购,原材料的质量,特别是热浸镀铝钢板镀铝层厚度及均匀度,直接影响到微弧氧化陶瓷膜的质量,而我们国家对此尚无检测标准,同时国内摩托车厂家对不同的摩托车性能配套要求也不一样,对金属载体的质量和性价比要求也不一样,增加了产品型号及质量控制风险。

对策:建立企业标准,严格原材料进厂检验,建立全面质量检验制度,对每一道工序均进行严格质量控制把关,实行全员质量管理培训,增强全体员工质量意识,降低质量风险。

C 、本项目产品的主要销售对象为国内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厂家,由于历史原因,摩托车生产企业拖欠货款造成的三角债,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

对策:本项目具有独创性,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竟争;同时我们将针对不同客户进行信用评级,不同信用等级给予不同信用,同时加大货款催收力度。

  合资经营威高特节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总体方案简介:

围绕摩托车欧111 排放及保证生产一致性的要求进行排放控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经营:

独立建设年产200 万辆份摩托车催化净化器项目:包括200 万辆份催化剂和100 万辆低碳钢金属蜂窝载体的生产能力,在国家开始执行摩托车欧111 排放标准后达到年销售收入2 . 0 亿元,利税6000 万元左右。

在外协的条件下,建设年产100 万只达到欧11 噪声排放标准的分体式摩托车消声器项目,满足欧美市场对摩托车排放零部件可拆卸更换的市场要求,达到年销售收入6000 万元,利税1 500 万元左右。

按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的标准建设工厂排放与节能控制技术研发中心,中心包括一个催化剂研究机构,一个摩托车用发动机及零部件研究机构及一个工业造型设计机构。

 

  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要技术人员简介:

韩昭:高级工程师、国家环保总局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国稀土催化学会理事、《 摩托车技术》 编委、该项目技术负责人。  1976 年毕业于武汉工学院内燃机专业。长期从事机动车排放控制产品研发、生产及企业管理工作:

1999 年参与主持深圳威高特科技发展实业有限公司研发《 高效复合型柴油车排气净化消声器》 2000 年该项目通过中汽总公司鉴定;

2001 年《 高效复合型柴油车排气净化消声器》 获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2 年主持研发的《 摩托车排气催化转化器》 通过国家环保产业协会认证;

2004 年主持研发的采用高比表面、耐高温稀土储氧材料一错饰复合体为基础,采用稀土La B 改进Y A12O3 载体的单Pd 摩托车催化转化器技术及产品》 通过深圳市科技和信息产业局主持的省部级鉴定。欧标准的稀土基铈锆体相储氧材料单Pd 摩托车用催化转化器己产业化。该高比表面、耐高温储氧材料在600 老化4 小时后储氧量为310μ mol / g,低温储氧量已达到法国罗迪亚公司水平;在1000 老化后孔容仍保持在0 . 2cm2g 左右,储氧量仍达280μ mol / g 。鉴定委员会评价:该《 摩托车排气催化转化器技术及产品》 在催化剂配方及生产工艺技术上有创新,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具备批量生产条件;

2005 年始主持低碳钢热浸镀铝微弧氧化陶瓷膜蜂窝载体YSZ / Pd 摩托车催化转化器的研究。低碳钢热浸镀铝微弧氧化蜂窝载体YSZ / Pd 催化转化器样品,经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达到欧排放标准。

2005 年主持与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完成了三角孔荃管石蜂窝陶瓷载体摩托车实车振动频谱采样,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实车振动试验,为制定我国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催化转化器技术标准提供了依据。一万公里的实车振动以及16 循环的机械振动台实验,同时验证了三角孔荃管石蜂窝陶瓷载体完全可以满足摩托车催化净化器对载体机械强度及抗热冲击能力的要求,为我国摩托车生产厂家使用高质量,低价位摩托车催化净化器提供了新途径。

为满足国排放标准的催化剂的产业化和满足国工排放标准催化剂的研发,以生产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摩托车三效催化剂为特点,建立了以下技术储备:

一)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和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的制备科学规律和技术:

在稀土催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技术特征方面进行了以下研究:

1 ) Ce-Zr 固溶体储氧材料的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制备方法研究;

2 )稀土基铁系金属钙钦矿P 型半导体催化材料的催化机理及制备方法研究;

3 ) YSZ 电解质P 型半导体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制备技术研究;

通过研究和实验,掌握了稀土催化材料和稀土储氧材料的制备规律,在机动车排气净化催化剂的核心技术和源头技术方面形成了科学和技术上的优势。研制的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的抗高温老化性能,老化后的高、低温储氧性能和组织结构、织构性能己达到和接近法国Rhedia 公司水平。量产的储氧固溶体材料在1000 老化后孔容仍保持在0 . 2 ml/g右,储氧量仍达到300 μmol / g ,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经1050 10 小时老化后,比表面积仍保持在100 m2g 以上;

2006 8 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我们研发的摩托车用铈锆储氧材料单钯催化剂和YSZ 单钯催化剂进行了检测,起燃温度均低于230 ,当氧平衡系数为0 . 85 时,两种催化剂转化率均达到CO > 85% ; HC>95%;NOX=100% ;当氧平衡系数为1 . 1 时,两种催化剂转化率CO=100% ; HC>95%; NOX>85% ;显示出较宽的空燃比窗口,已达到十一五八六三计划验收标准。

 

通过对摩托车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2005 年以来在国内核心期刊杂志上共发表论文7 篇,在国内和国际摩托车排放控制研讨会上做专题讲座3 次。

2005 年以来,通过对稀土催化材料技术特征研究获得以下专利:

1 )一种机动车排气催化转化器及其制备方法:(低碳钢微弧氧化蜂窝载体Pd / YSZ A12O3催化转化器)

2 ) Pd 掺杂的稀土基(La )铁系金属(Fe Co Mn Ni )钙钦矿机动车三效催化剂;

3 )分解氧化亚氮用载Pd 钻饰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超临界干燥制备方法;

未来三年拟研发项目和技术储备项目:

a )通过对高比表面耐高温稀土储氧材料机理的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型稀土储氧材料催化剂配方体系。完成对含A1203 稀土储氧材料及添加不同饰含量的错基氧化物稀土储氧材料制备过程中晶型变化规律的研究,开发宽空燃比窗口三效催化剂,形成可根据不同厂家的要求,快速开发各种低价位,高转化率的摩托车用催化剂的技术储备。

b )通过对金属氧化物催化作用与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掌握P 型半导体催化材料中反应分子间电子传递能力,半导体催化材料的电导率、脱出功与催化活性的关系,摸清半导体导电性质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以La 系稀土氧化物的研究为基础,建立Pd Ag 掺杂的稀土基(La )铁系金属(F Ni )钙钦矿三效催化剂体系;以Zr02 基固体氧化物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提高YSZ 催化剂抗高温能力和低温活性,开发高性能的密耦催化剂。

C )通过对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消声器型谱的研究,建立了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消声器型谱,可根据不同厂家的要求,快速匹配各种摩托车车用催化转化消声器。

d )通过对金属表面处理及非金属材料粉体加工工艺的研究,建立车用催化剂蜂窝载体工艺体系,可根据用户要求,不断的生产,改进各种金属和非金属蜂窝载体,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贵金属的负载规律研究和耐久性涂层的制备技术:

通过对贵金属的负载规律和耐久性涂层制备技术的基础研究,独立的发展了以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高比表面耐高温材料为第二载体的贵金属负载技术和耐久性涂层技术为基础的摩托车排气催化剂制备技术。开发出适合摩托车排放特点的宽空燃比窗口的三效催化剂,能够满足国标准摩托车催化净化器产业化及制备国且I 排放标准的催化剂要求,以便继续研发满足更高排放标准的摩托车尾气催化剂。

 

三)优越的隔热降噪封装技术:

隔热衬垫是荃著石蜂窝载体催化净化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耐高温陶瓷纤维、可膨胀材料和有机粘合剂组成。衬垫在载体和外壳之间,用于固定荃著石蜂窝载体,减少热震动引起的冲击应力。隔热衬垫应具有优越的隔热性能,能够降低催化净化器温度;具有消除辅助热屏蔽的需求,能够抗拒热和冷的腐蚀,降低催化剂氧化放热产生的高温对消声器外观的损坏;同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可以改善排气系统的噪声控制。根据以上要求,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帮助下,建立了按美国3M 公司标准对隔热衬垫及载体封装质量和性能评价系统,该系统包括:热振动试验、在线试验、外壳变形试验、热和冷腐蚀试验、热冲击试验、推力试验。日常检验按美国3M 公司《 密封衬垫GP 55 标准进行。主要检测衬垫厚度,单位面积重量,抗张强度,静态压缩强度及热膨胀性能。

以上技术储备中中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的制备技术为源头技术和核心技术,决定催化剂的性能和寿命。如果稀土储氧材料的性能不能过关,是制备不出高性能催化剂的。

 

庞春安:  教授、研究员级高工、公司总工程师,195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有机合成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吉林大学化学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从事酶催化及高分子合成化学研究,后任西安化工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在气相色谱理论及应用领域颇有建树。

主要业绩:从事化工研究45年来,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主持完成了十几项科研项目,其中有我国首次合成的“TPM”鳌合剂、“电解糠醛制顺丁烯二酸”、“自给催化剂加氢除去电石炉气中的微量乙炔”、“月桂酸制备”、“生物降解地膜”、“涤纶长丝油剂”、“均苯四酸二酐”等研究成果以及“空气中电容器浸渍剂测定方法研究”等,八项获省、市、部奖。撰写了十几篇学术论文,发表了上百万字译文,其中《痕量铬的TPM鳌合物气象色谱法研究》、《炉气的气象色谱分析》等等发表在国际级期刊《色谱》上。

2004年从事高比表面、耐高温稀土体相储氧材料-锆铈复合体为基础,采用稀土La及Ba改进γ-Al2O3 载体的单Pd催化剂的表征检测及主持产业化生产。

2005年全面主持低碳钢微弧氧化YSZ/Pd催化剂研发。

 

豆立新:1965 10 月生,解放军理工大学工学博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
    2002.11 2005.04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5.04 至今,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催化剂研究。多年来在摩擦学领域的研究背景可以解决机动车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既减少机动车运动部件之间能耗,也有利于提高运动部件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而在化学和化工领域的研究工作,更是直接瞄准机动车的达标排放环保问题,在催化剂制备技术、催化剂与整车匹配技术和排气系统优化进行有效工作。研究重点为柴油机尾气排放中固体颗粒物的催化氧化问题。主要工作概括为:架构了一套机动车催化氧化在线分析系统,解决了机动车催化剂催化氧化实验分析的技术手段问题;并进行了汽油,柴油发动机尾气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分析;独立开发了能够对柴油发动机碳烟颗粒进行催化氧化的稀土类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微结构和理化性能进行了结构和理化性能分析;进行了铈锆涂层的涂载工艺性、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的研究;担任对铈锆固溶体储氧材料的表征及织构研究工作。

 

张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以CAD 研发工作;曾主持三峡船闸直流控制系统CAD 研发设计;主持、参加完成了十几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三峡船闸直流控制系统项目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微机以CAD 动画教材项目获得武汉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发表相关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三篇文章获得省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篇文章获得武汉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任(微弧氧化工艺与设备)研究组组长;主持微弧氧化多功能电源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研究工作。

 

韩群:武汉理工大学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曾任水利部汉江流域开发公司设备部长,负责我国第一个大型径流水电厂(12 万千瓦)的全部设备引进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工作。从2001 年开始从事摩托车排放与节能研究与检测工作,2003 年与南昌摩检所合作,在我国摩托车发动机噪声与振动领域共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摩托车消声器计算机设计数据库;在欧 标准催化剂研发中,除负责催化剂高速涂覆机,九气体催化剂快速评价装置(小样仪)的研制及调试工作外,还开发了发动机二次空气系统;2005 年起担任微弧氧化工艺开发及设备研发任务。研发成果在2005 年国际摩托车排放控制研讨会上发表。

 

王海光: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工学硕士、工程师,YSZ / Pd 催化剂课题组成员。2004 年参与高比表面、耐高温稀土体相储氧材料一错饰复合体为基础,采用稀土Y B a改进YSZ A12O3 载体的单Pd 催化剂的研发。研发成果发表论文四篇,申请专利一个。

 

合资经营威高特环保节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方案

A. 摩托车用催化净化器

根据产品、材料的工艺要求,采用金属载体和陶瓷载体并举,共线生产方案,以满足不同的客户的需求;

建设中采用生产设备与研发设备共用的原则,即生产用的质量控制与检测设备同时亦是研发中心试验室设备的方案,可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资金;采用一次规划分批建设的原则,用滚雪球的方法办厂,可最大限度的规避投资风险。所以摩托车用催化净化器产品生产线建设分两批投入:第一批投入建设催化剂生产及研发中心生产研发能力,第二批投入建设低碳钢金属载体生产能力:

现国外催化剂厂家在中国的独资公司,只有催化剂涂覆,干燥,焙烧工序,其余关键工序均由其国外母公司生产。

国内利凯特,威孚力达等厂家采用国外上世纪80 年代四次涂覆工艺,先在蜂窝载体上涂铝胶,干燥,焙烧;浸涂贵金属,干燥,焙烧;再浸涂助剂,干燥,焙烧;再浸涂稀土盐,干燥,焙烧的工艺。

我们的生产线按储氧材料,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生产;贵金属负载,制浆;催化剂涂覆、干燥、焙烧、催化净化器封装四部分组织。建设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生产线,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生产线,机动车尾气净化器生产线,可提供汽油车、摩托车、压缩天然气汽车、柴油车和通机尾气净化催化剂。

a )储氧材料和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生产线

工艺流程为:沉淀反应一陈化一过滤一洗涤一干燥一焙烧

b )贵金属负载,制浆生产线

工艺流程为:贵金属溶液与储氧材料和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浸渍一干燥一焙烧一加入助剂制浆一研磨;

C )催化剂涂覆,干燥,焙烧线

工艺流程:涂覆(陶瓷或金属载体)一干燥一焙烧

1 催化剂生产及试验设备投资:

生产设备按年产200 万辆份摩托车催化净化器能力建设,生产和实验设备总投资为:269 万元。

催化剂生产设备合计约87 万元,主要生产设备为:

18 网带式中温(600 )隧道窑       一条    20 万元

高速催化剂涂覆机(工作节奏20 秒/只)  四台    40 万元

100 搪玻璃反应釜(带两个计量泵)      二套     5 万元

高速粉体剪切机                          一台    10 万元

催化剂干燥用热风流化床                  一台    10 万元

去离子水生产装置                        一套     2 万元

检测和实验设备共计183 万元,按此设备配置在国内催化剂生产厂家及科研机构中,应处于前三位水平,能够满足按省级企业研发中心配置设备的要求。

试验室用行星球磨机                    一台        3 万元

比表面积孔径测定仪                    一台        7 万元

气相色谱仪(包括脉冲给氧)            一台        6 万元

激光粒度仪(配图象分析仪)            一台        9 万元

蜂窝陶瓷热膨胀系数检测仪              一台       10 万元

原子吸收光谱仪                        一台       10 万元

微机差热天平                          一台       13 万元

微机催化剂小样评价装置                一台       20 万元

X 衍射仪                              一台       35 万元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一台       50 万元

计量及质量控制系统(粘度,PH 值,温度,长度,重量等)

一套      10 万元

试验室器皿(包括马弗炉)              一套       10 万元

 

( 2 )金属载体生产及氧化设备:100 万元

 

( 3 )摩托车与催化剂匹配用试验设备底盘测功机,电力测功机及排放仪器后置另议。

 

( 4 )工厂厂房首期l500M2 ,试验室用房sooM2 ,以后增加1500M2 ,用于金属载体生产。

工厂厂房先租用,工厂营利后,再建设。

 

B 达到欧 噪声排放标准的分体式消声器;(略)

 

C 按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的标准建设工厂排放与节能控制技术研发中心,中心包括一个催化剂研究机构,一个摩托车用发动机及零部件研究机构及一个整车设计研发机构。

 

( l )设立催化剂研究室:

催化剂研究室以机动车催化剂催化机理和制备工艺研究为核心,开展催化剂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开展催化剂性能评价及其结构、织构表征研究,进行催化剂活性评价参数的选择,催化剂宏观物性的测定(包括催化剂孔结构的表征和催化剂机械强度的测定)及催化剂微观结构表征(包括电子显微镜分析,热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原子光谱分析,程序升温分析等)。

根据以上任务,催化剂研究室下设:

配方与工艺研究组:负责量产的催化剂生产组织与差异配方开发,满足不同车型的需要。

催化剂性能评价组:负责催化剂活性评价和生产中的质量监督,主要进行催化剂的宏观物性及组织、织构检测,通过组织、织构检测控制催化剂生产成本与质量;

催化剂微观结构表征组;负责对催化剂的化学成分,元素分布,组成相的形貌(包括形状,大小和分布)和晶体结构,各个组成相之间的取向关系和界面状态以及晶体缺陷的密度和组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 2 )设立摩托车发动机与零部件研究室;

主要任务为进行摩托车用汽油机排放控制与节能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改进现产的CG , GY6 发动机,使之达到国、欧以上排放标准,开发新的摩托车用发动机。

l )根据汽油机技术要求开展发动机燃烧、新鲜进气充量及最佳点火时刻研究:

我国汽油机关键指标现状:

指示热效率偏低,进气充量不足,升功率偏低

汽油机输出功率大小,燃烧是否完全主要有以下因素决定:

进排气门关闭后燃烧可利用的空气质量;与此同时可以利用的燃油质量;火花塞点火并引起空气/燃油混合气燃烧的时刻。

2 )根据摩托车汽油机节能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展以下研究:

新型燃烧室及燃烧技术:分层稀薄燃烧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EGR )均质混合压燃技术( HCCI ),可控自动点火技术(CAI ) 等。

汽油机可变技术:可变进气系统,多气门技术,可变气门定时技术可变压缩比技术

3 )基于汽油机排放法规的技术解决方案研究:

基于欧m 排放法规

电控补气+双置后处理技术(Dual Catalyst )

电控发动机管理系统(闭环气口喷射)+尾气后处理

电控发动机缸内直喷+稀薄燃烧+尾气后处理

可控自动点火正时技术(CAI )

废气再循环技术(EGR )

4 )基于摩托车节能的技术解决方案研究:

新型燃烧室及燃烧技术:

挤流燃烧室,滚流燃烧室,稀薄燃烧,双火花塞快速燃烧技术

A )新型燃烧室及燃烧技术

挤流燃烧室:在压缩的过程中,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气缸内的空气被挤入活塞顶部的燃烧室凹坑内,由此产生积压涡流,(挤流)当活塞下行时,凹坑内的燃烧气体又向外流到活塞顶部外围的环型空间,与空气进一步混合燃烧,这种流动也称为逆挤流。挤流强度取决于燃烧室凹坑喉口直径与活塞直径之比,以及活塞顶间隙,燃烧室凹坑喉口直径与活塞顶间隙越小,则挤流强度越大。汽油机紧凑型燃烧室都是利用较强的挤流运动增强燃烧室的湍流强度,促进混合气的快速燃烧。

滚流燃烧室: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气缸轴线的有组织的空气旋流称为滚流,也成为纵涡或横轴涡流;滚流在压缩过程中动量衰减较少,在活塞接近压缩上止点时,大尺度的滚流被破碎成许多小尺度的涡流和湍流,可大大改善混合燃烧过程。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通过进气道与燃烧室的优化设计,组织缸内的气流运动。采用直气道、切向气道、双气道(气门)及其组合、提高流量系数、见效进气阻力,提高发动机的进气效率。

B )稀薄燃烧与双火花塞快速燃烧技术

高能点火和双火花塞快速燃烧技术常联合应用于发动机稀薄燃烧过程。有利于火核形成,降低失火率,缩短着火落后期;提高燃烧速率,减小循环变动,扩大稀燃极限,以达到提高热效率和降低排放的目的。

方式:以电感点火取代电容点火,采用蓄电池供电,蓄电池又利用磁电机充电,利用电感线圈的储能可控制其变化特性及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特性,在需要点火时瞬间地切断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从而在次级线圈上感应产生出高电压,由此使火花塞得到很强的电火花。同时以数字控制取代模拟控制,使点火提前角尽量接近最佳值。

C )多气门技术

进气流通截面增大,冲量系数提高,泵吸损失减小,有利于提高发动机高速性能和经济性。

火花塞中心布置,缩短了火焰传播距离,减小爆震倾向,可采用高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 3 )整车.零部件技术研究室:

1 .摩托车整车老车型的技术改造:小改.中改.大改;

2 .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全新车型产品;

3 .完善各车型的技术质量标准;

4 .关重零部件性能,机械强度的测试与研发。

 

V 催化剂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财务分析编制说明:

1 、财务评价依据

( 1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办投资「2002 15号文件关于出版《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的通知

( 2 )、《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中有关财务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

( 1 )、财务价格

财务评价是对拟建项目末来的效益和费用进行分析,采用的是预测价格。在本项目财务评价中计算销售收入及生产成本所采用的价格,均是含增值税的价格。

( 2 )、税费

增值税税率为17 %;

销售税金及附加中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增值税的1 %计提)和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的3 %计提);

所得税税率为15 % (参照深圳市企业所得税率)。

( 3 )、项目计算期

财务评价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设定为5 年。

( 4 )、财务基准收益率

参考本行业一定时期的平均收益水平,并考虑项目的风险因素,设定为10 %。

 

3 、在计算中,由于保留小数位数的缘故,某些合计项显示数值与单项显示数值累加之和不一致,并非计算有误。

 

二.产品成本分析:

 

成本费用估算,部分费用的取值如下:

 

1 、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

原材料、燃料均以目前供应厂商的报价为基础,动力价格按深圳市近期公布的价格为基准。

 

2 、工资及福利

工资及福利费中包含三项保险三项计提。本项目预计达产投资的定员人数为80 人。

 

3 、修理费用

根据设备的运行质量情况,参照同类设备的经验,按原值的5 %计算。

 

4 、折旧与摊销:注册资金按1200 万元计,其中无形资产按420 万元摊销,固定资产按780 万元折旧。

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算折旧费,设备平均折旧年限5 年,净残值率取5 %。项目前期研发费用(无形资产)按5 年摊销。

 

5 、销售费用

参考行业平均水平及该公司历年经营数据计算,井考虑到初期的市场推广力度较大,按销售额的12 %提取销售费用,正常生产及销售后按销售收入的7 %。

 

6 、技术开发费用

根据深圳市政府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 (修订),本项目每年按当年销售额的3 %提取技术开发费用,用于研制新产品和系列化产品。

 

7 、财务费用

本项目计划在2007 年固定资产投资500 万元,2008 年固定资产投资700 万元;2008 年拟申请银行贷款650 万元,2009 820 万元,2010 615 万元(银行贷款均用于生产所需流动资金),年利率参照2007 年公布的银行贷款利率并考虑融资其它费用,按照9 . 2 %计算。

8 、其它费用:主要为项目评审费、调研费、办公费用及其它有关费用

  

2008 年起五年间财务数据及经济分析见下列各表:

 

1 : 未来五年销售收入规划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合计

销售数量(万套)

6O

120

200

200

200

780

销售单价(元/套)

100

100

100

95

95

 

销售收入(万元)

6000

12000

20000

19000

19000

76000

           

2 :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未来五年总成本费用估算(单位:万元)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合计

原材料费

2705 . 85

5411 . 7

9019 . 5

9019 . 5

9019 . 5

 

辅助材料费

99 . 00

199 . 00

330 . 00

330 . 00

330 . 00

 

制造费

37 . 86

75 . 72

136 . 20

136 . 20

136 . 20

 

工资福利费

133 . 92

267 . 84

446 . 40

446 . 40

446 . 40

 

折旧费

141 . 51

141 . 51

141 . 51

141 . 51

141 . 51

 

摊销费(无形资产)

79 . 80

79 . 80

79 . 80

79 . 80

79 . 80

 

管理费用

288 . 00

540 . 00

840 . 00

840 . 00

840 . 00

 

其中:技术开发费

180 . 00

360 . 00

600 . 00

570 . 00

570 . 00

 

销售费用

720 . 00

1340 . 00

1400 . 00

1400 . 00

1400 . 00

 

财务费用

62 . 22

123 . 00

205 . 00

205 . 00

205 . 00

 

总成本费用

4268 . 16

8 178 . 57

12598 . 41

12598 . 41

12598 . 41

 

固定成本

259 . 17

297 . 03

357 . 51

357 . 51

357 . 51

 

变动成本

4008 . 99

5677 . 30

12240 . 90

12240 . 90

12240 . 90

 

单位生产成本

54 . 81

54 . 51

54 . 20

54 . 20

54 . 20

 

单位成本

7 1 . 12

68 . 15

62 . 99

62 . 99

62 . 99

 

    

.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3 :公司未来五年财务预测(单位:万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合计

销售单价(元)

100

100

100

95

95

 

销售数量(万只)

6O

120

200

200

200

 

1 .销售收入(万元)

6000

12000

20000

19000

19000

 

2 .利润总额(万元)

1083 . 94

2351 . 20

4874 . 03

3874 . 03

3874 . 03

 

3 .上交税费(万元)

7 19 . 83

1 1 14 . 46

2588 . 55

2438 . 55

2438 . 55

 

 

(备注:上述销售单价为催化转化器CG125 GY6 踏板车的平均价格)

 

 

4 :末来5 年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1

销售收入(万元)

600000

12000.00

20000.00

19000.00

19000 . 00

2

增值税

535 . 8 0

1071 . 60

1786 . 00

1786 . 00

1768 . 00

2 . 1

· 销项税额

1020 . 00

2040 . 00

3400 . 00

3230 . 00

3230 . 00

2 . 2

· 进项税额

484 . 2 0

968 . 4 0

1614 . 00

1444 . 00

1444 . 00

3

销售税金及附加

2 1 . 44

42 . 86

7 1 . 44

7 1 . 44

7 1 . 44

3 . 1

城市维护建设税

5 . 36

10 . 72

17 . 86

17 . 86

17 . 86

3 . 2

教育费附加

16 . 08

32 . 14

53 . 58

53 . 58

53 . 58

 

四.经济效益分析

(一)、财务评价报表

1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见表一5

5 :项目现金流量表

未来现金流量预测

 

单位:万元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合计

增量现金流入

6000 . 00

12000

20000

19000

19000

76000 . 00

产品销售收入

6000 . 00

12000

20000

19000

19000

76000 . 00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回收流动资金

 

 

 

 

2050 . 00

2050 . 00

增量现金流出

6115 . 98

11219 .08

15902 . 47

15137 . 47

15137 . 47

63512 . 47

资本支出

500 . 00

700

 

 

 

1200

流动资金投资

6 15 . 00

820 . 00

6 15 . 00

 

 

2050 . 00

付现成本

4267 . 44

8 178 . 57

12598 .41

12598 .41

12598 .41

50241 .24

销售税金及附加

557 . 24

1 1 14 . 46

1857 . 44

1857 . 44

1857 . 44

7244 . 02

所得税

176 . 30

406 . 05

831 . 62

681 . 62

681 . 62

2777 21

增量净现金流量

1 15 . 98

780 . 92

4097 . 53

3862 . 53

5912 . 53

14537 . 53

累计净现金流量

1 15 .98

664 . 94

4762 . 47

8625 . 00

14537 . 53

 

 

2 、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6 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销售收入

6000 .00

12000 .00

20000 .00

19000 .00

19000 .00

76000 .00

生产成本

3288 .60

6541 . 20

10840 .00

10840 . 00

10840 00

42349 . 80

销售税金及附加

557 . 24

1 1 14 .46

1857 . 44

1857 . 44

1857 . 44

7244 . 02

销售利润

2154 .16

4344 . 34

7302 . 56

6302 . 56

6302 . 56

26406 . 18

管理费用

288 . 00

540 . 00

840 . 00

840 . 00

840 . 00

3348 . 00

销售费用

720 . 00

1340 . 00

1400 . 00

1400 . 00

1400 . 00

6260 . 00

财务费用

62 . 22

1 13 . 14

188 . 53

188 . 53

188 . 53

740 . 95

利润总额

1083 . 94

2351 . 2

4874 . 03

3874 . 03

3874 . 03

16057 . 23

所得税

162 . 59

352 . 68

731 . 11

581 . 11

581 . 11

2408 . 60

净利润

999 . 03

1998 . 52

4142 . 92

3292 . 93

3292 . 93

13726 . 33

盈余公积

299 . 71

599 . 56

1242 . 88

987 . 88

987 . 88

4117 . 91

未分配利润

699 . 32

1398 . 96

2900 . 05

2305 . 05

2305 . 05

9608 . 43

累计盈余公积

 

899 . 27

2 142 . 15

3 130 . 03

4117 . 91

 

累计未分配利润

699 . 32

2098 . 28

4998 . 33

7303 . 38

9608 . 43

 

在末来五年,预计将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6000 万元,上缴税金9652 . 62 万元,累计净利润13726 . 33 万元。

二)盈亏平衡分析:

1 )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 2-1+115.98/780.92=1.15

2 )采用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Cv = C-Cf/X = (12598.41-357.51)/200 = 61.15 (/)

T0 = T/X = 1857.44/200 = 9.29 (/)

BEP(X) = Cf/(P- T0 - Cv)= 357.51*104/(100-9.29-61.15)= 12.0944(万台)

BEP(E) = BEP(X)/X* 100% =1 2.0944 / 200* 100% = 6.05%

BEP(P) = (C+T)/X = (12598.41+1857.44)/200 =72.28(/)

BEP(CV) = P- T0 (Cf /X) = 100-9.29-(357.51/200) =88.92(/)

通过计算盈亏平衡点,可判断项目不发生亏损的条件分别为:

年销售量满足:X 120944 (台)

生产能力利用率满足:   E6.05%;
或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满足: Cv 72.28 元/台

可以看出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五.新组建公司的投资总额和注册资金:

合资经营广东威高特环保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无形资产为3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5%;货币投资65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65%

无形资产以低碳钢热浸镀铝微弧氧化蜂窝载体/YSZ/Pd三效催化剂专利和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专有技术,经广东中诚无形资产评估所(原广东科技厅无形资产所)评估作价出资。

专利技术在公司注册时一次移交公司,机动车污染防治专有技术必须在公司注册后半年内,批量生产出满足国家第三期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催化净化器,并通过国家法定检测机构检测,产品通过省部级鉴定,进入市场营销。

货币投资由各认股股东,按认股份额投入,经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到位。

公司成立后,凡以公司名誉开展的科研,合作开发的科技成果,申请的专利及科技款项,均属公司所有,可用于增加注册资本。

五)公司组织架构及运行规则:

公司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