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消防体制和任务 本设计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设专职消防人员,又总经理负责消防安全,从预防火灾、防止火灾蔓延及消防三方面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确保本工程的生产安全。 11.3 平面布置 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平面按防火、防爆和卫生防护的有关规定布置,生产装置和储油罐都布置在人员不集中的区域,在下风和侧风方向。 生产装置区、储油罐区道路采用环状布置,并与JZ20-2气田陆地处理厂主要干道相接。 11.4 消防设备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消防规范规定,消防用水量为288m /h,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高压消防系统有消防泵房一座,设消防水泵两台(一用一备),水压0.8Mpa,建有一座60m 的消防水池,并敷设消防水干管、管网。在装置区内设有手提式灭火器及推车式灭火器。 11.5 消防管网 装置周围设环状消防水管网,并设消防栓,全部消防用水由装置四周路边的环状消防水管道上的消火栓提供。 12 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拟建于2003年9月开始施工厂房、设备基础及非标准设备制作。土建工程拟于12月停工,2004年一月开始设备安装,2004年5月结束,6-7月试生产,2004年8月正式开工。 表12 项目进度表 立项工作 | 2003年5月20日前 | 编制和请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3年5月30日前 | 编制和请批初步设计 | 2003年6~7月 | 编制施工图设计 | 2003年8月 | 主要设备定货 | 2003年9月~2004年1月 | 非标准设备制作 | 2003年9月~2004年1月 | 厂房和设备基础施工 | 2003年9月~12月 | 土建工程施工 | 2003年9月~12月 | 设备安装 | 2004年1月~5月 | 其他设备定货与到货 | 2003年9月~2004年1月 | 试生产 | 2004年6月~7月 | 投产 | 2004年8月 |
13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3.1 投资估算 13.1.1 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JZ20-2气田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处理量为6万吨/年。 建设项目性质:新建工程 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建设界区内的工程费用、无形资产费用、递延资产费用和预备费费用。该项目在投资过程中,利用JZ20-2气田陆地处理厂现有的土地、水、电、风及液化气储运系统。因此,在建设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时以上项目不考虑另外投资。 13.1.2 投资估算依据 中石化[1997]咨字348号文:《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中石化[1997]咨字348号文:《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估算编制方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参数与数据1999年版》、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以及国家、当地的税收政策等有关文件和规定。 中石化[1991]建字35号文:《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概算指标》及其补充部分。 中石化[1995]建字247号文:《石油化工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和中石化[1995]建字203号文等有关工程取费文件。 中石化[1997]建字324号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概算编制若干规定(暂行)》 辽建发[1993]229号文:《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辽建发[1996]39号文:《辽宁省建筑工程费用标准》 抚建发[1999]47号文、抚建发[1999]48号问、抚建发[1996]58号文等现行有关工程取费文件。 设计费按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2]价费375号《工程设计收费标准》有关规定计算。 中国石化[1999]建字29号《关于基本建设投资中暂停计列价差预备费用有关问题的通知》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税字[1999]299号文《关于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的通知》执行。 设备、主要材料价格按现行市场价格以及采用中石化[1998]建字269号文附列的主要材料及非标设备参考价格计算,一般材料价格采用现行定额价格中的价格及《辽宁省工程造价信息》中所发布的价格。 锅炉及药理容器检验费执行辽建发[1995]79号关于修订《辽宁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收费办法》的通知。 不可预见费费率按固定资产费用、无形资产费用、递延资产费用之和的12%计。 流动资金按详细估算方法估列为1062.28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依据相关文件规定不计列。 13.2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投资的30%为建设单位自筹,另外70%向银行贷款解决。贷款年利率按1-3年中长期贷款利率为5.94%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5.85%。 14 生产成本费用估算 14.1成本费用估算依据 成本费用估算内容按照《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1997年版)执行。 14.2成本费用估算主要数据、参数 14.2.1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 凝析油:2000元/吨 电:0.70元/千瓦.时 蒸汽:85元/吨 净化风:0.14元/标立方米 循环水:0.34元/吨 新鲜水:1.30元/吨 14.3总成本费用估算 总成本费用=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总成—折旧—摊销—利息支出 固定资产原值=建设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建设期利息 修理费=固定资产原值×修理费率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销售费用=销售收入×销售费率 根据以上基础数据计算,每年总成本费用为12963.19万元,其中经营成本为12845.61万元。 15 财务评价 15.1 财务评价的依据及主要数据、参数 柴油:2800元/吨 轻质石脑油:2600元/吨 液化气:3000元/吨 燃料油:1600元/吨。 15.2 效益及财务评价指标计算 按正常生产负荷下的产量和产品价格计算年销售收入。 流转税金及附加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乡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计算增值税。增值税率除水和蒸汽外为13%以外,其余均为17%。 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收入(即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 进项税额=(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 城乡维护建设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税率 城建税税率按7%计。 教育费附加额=(增值税+消费税)×教育费附加率 教育费附加率按3%计 所得税应纳税额=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流转税金及附加 所得税税率为33% 所得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额 按所得税后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 按所得税后利润的10%提取公益金。 根据项目产品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流转税金、所得税等,编制损益表。 偿还长期借款资金来源依次考虑为: 未分配利润 折旧额 摊销额 .73年(含建设期1年),借款偿还平衡计算。 A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反映项目英里能力的重要动态评价指标,他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净现金流量现值雷击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现金流入量
——现金流出量
——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计算期
本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84.39%。 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的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的。 它是指按设定的基准收益率或折现率,将计算期内个年的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 
式中:i=设定的折现率 本项目的财务净现值FNPV=7671万元 财务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 C投资回收期(Pt) Pt=2.53年(包括假设期一年) 投资回收期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的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的。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率/总投资×100% 本项目的投资利润率为87.17%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年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 本项目的投资利税率为120.09% 本项目以上各指标都满足基准指标要求 15.3 效益及财务评价指标计算分析 15.3.1 投资分析 本项目总投资为2176.79万元。从衡量投资效果的投资利税率为120.09%来看,投资效果很好。 15.3.2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从损益表(表7)计算可以看出,从本项目建成后将使企业平均每年销售收入15577.2万元,利润总额1897.56万元,税后利润1271.37万元。这一结果可使企业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使企业的经济实力大为加强,并将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大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财务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反应项目整体效益的动态经济分析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和财务净现值(FNPV)分别是: 财务内部收益率为:84.39%(全部投资,所得税后) 财务净现值:7670.89万元(折现率=12%) 其中内部收益率在12%以上,大于基准收益率:净现值不仅大雨衡量项目是否可行的零的基准,且高达7670.89万元。说明该工程在整个项目寿命期内有一定的盈力能力。 15.3.3 清偿能力分析 根据各年可用于还款的资金及逐年借款本息累计,编制借款偿还平衡表。 16 不确定性分析 16.1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X =F/(P-T-V) 式中:X ——生产能力利用率 该结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只要达到设计能力的19.39%,该项目就可保本,由此可见,该项目风险较小。 16.2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分析预测影响经济评价结论的各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现分别就下列情况对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 建设投资增加、减少10%; 开工负荷降低10%; 原材料价格增加、降低10%; 产品价格增加、降低10%; 用以上四个可能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变化幅度的设定值进行各主要经济指标的再计算,编制敏感度分析表。 从敏感度分析表可以看出,各因素的变化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内部收益率及投资回收期,其中产品价格变化,最为敏感,产品价格降低10%时,内部收益率将从基准值的84.39%降为27.15%。 从上述指标再计算看出,当因素在±10%的范围内变动时,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仍低于行业基准回收期,本项目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为设计生产能力的19.39%,说明项目的适应性很强。 17 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本评价报告对JZ20-2气田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项目在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财务可行性、不确定性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通过上述论证可见该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12%,财务净现值大于0为7670.89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53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2.69年,年利润达1897.56万元。 从不确定因素分析看,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鉴于JZ20-2气田凝析油稳定处理装置工程在技术上、财务评价上均可行,且具有极好的投资收益,应该早建设、早投产、早获益。 参考文献 [1] 李日保.《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9年1月版. [2] 吴易风、王健、方松英.《市场经济学和政府干预》.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版. [3] 扬浔英、柯晓明、杨波.《我国燃料油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石油商技》.第18卷第5期P42-P48.2000年10月. [4] 曹建军.《我国经济发展与石油价格变动趋势》.《国际石油经济》.第8卷第1期P7-P10.2000年1月. [5] 雪桐.《国内柴油市场供求状况及价格走势》.《国际石油经济》.第8卷第3期P18-P19.2000年5月. [6] 刘克雨.《未来15年世界石油供需与价格走势分析》.《国际石油经济》.第9卷第1期P22-P24.2001年1月. [7] 肖田.《什么在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中国石油》P42-P43.2001年3月. [8] 钟雅、尤佳.《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分析》.《国际石油经济》.第9卷第1期P55-P56.2001年1月. [9] 钟雅、尤佳.《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分析》.《国际石油经济》.第9卷第12期P60.2001年12月. [10]吴海泉.《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分析》.《国际石油经济》.第10卷第8期P60.2002年8月. [11]吴海泉.《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分析》.《国际石油经济》.第9卷第1期P55.2002年12月. [12]吴海泉.《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分析》.《国际石油经济》.第11卷第4期P60.2003年4月. [13]周向彤.《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国际石油经济》.第11卷第4期P55-P59.2003年4月. [14]周向彤.《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国际石油经济》.第9卷第1期P49-P54.2001年1月. [15]周向彤.《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国际石油经济》.第9卷第12期P51-P54.2001年12月. [16]该刊编辑部.《2002年国内外石油经济形式展望——国际篇》.《国际石油经济》.第9卷第12期P9-P14.2001年12月. [17]该刊编辑部.《专家纵论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及石油市场前景》.《国际石油经济》.第11卷第1期P16-P25.2003年1月. [18]李淑培.《石油加工工艺学(上册)》.中国石化出版社.1995年6月. [19]李景泰、白长虹.《市场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0]柴诚敬、刘国维、李阿娜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1]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编.《塔的工艺设计》.石油工业出版社. [22]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设计院编.《常减压蒸馏工艺设计》.烃加工出版社. [23]林世雄编.《石油炼制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 [24]陶树人.《技术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2月版. [25]傅家骥等.《工业技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6]苏建民.《化工技术经济》.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7]王应明等.《技术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3月版. [28]赵艳丽、李顺龙.《技术经济学》.哈尔滨工业出版社.1999年. [29]郑策.《技术经济学》.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年. [30]菲利普·科特勒.《Marketing index》.华夏出版社.2000年9月. [31]菲利普·科特勒、唉迪尤阿多·罗伯托.《The Future of Marketing 》.华夏出版社.1999年6月. [32]里拉·J·特鲁特、德尔·B·特鲁特.《Economic Management》.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33]Luis.W.Sternl/Adel.El-Ansary/Ann T.Coughlant.《Marketing Chennel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34]Mike Godfrey.《TARGETED SELLING》.出版社:PRENTICE HALL.2001年11月版. [35]里拉·J·特鲁特、德尔·B·特鲁特.《Economic Management》.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Abstract: JZ 20-2 gas field treatment factory of land produces tha dry gas,liquefied gas in summary, following the condensate which produces a certain amount. For guarantee its gas normal operation of stabilization plant, natural gas included condensate need separate and deal with steadily. Condensate stabilization device has two kinds of product schemes,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economic benefits steadily, The products scheme main products adopted are diesel oil, light naphtha and liquefied gas and fuel oil.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a series of feasibility to research and analyse to this scheme. First of all, have carried on the market survey to the products scheme. Through to the market survey of the products, analysis, predicting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tendency of the and international, domestic petroleum market inside the province are predicted, Products of project this rely on high-quality, getting cheap advantage have stronger vit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at market cost their, Make a general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domestic petroleum market develop in the future, this project all product have a good prospect. Secondly, according to raw materials nature of oil dealt with, confirm and adopt atmosphere distillation punish the craft steadily, Buffer pot, transfer to raw materials oil of tank field raw materials hot system, atmosphere distillation system and liquefied gas retrieve the system, Then enter the liquefied gas pipe network. Offer every equipment size and water and electricity supply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and factory build plane figure ,etc.. Finally, carried on the financial affairs appraiseal to this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data worked out in earlier stage of feasibility study, we have worked out ancillary report and basic report, Calculated out the plane index, carried outanalysis of profitability,analysis of redbbmability and analysis of uncertainty after carrying on profit ability. Financial intermodal tate of return of this project is 84.39%, greater than trade basis rate of return by 12%, Financial net present value (NPV) is up to76,710,000 yuan,and payback period of investment is 2.53year, the project has very strong profit ability ; Loan return period of this project is 1.53 year, meet loan refund request of organization,the project has very strong liquidation ability; Regard profit and loss equalization point that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production capacity expresses is 19.39%,and project very capable to resist risk. Financial affairs apprisal indicates , this project is feasible on the financial affairs . After to a series of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project, this report must publish the conclusion : Whether it deal with device project of steadily JZ20-2 gas field condensate project of stabilization device is feasible, at market, at technology, financial affairs appraise, and has very strong investment benefits. Keywords: Condensate diesel oil light quality naphtha petrol fuel oil market analysis predict technological process financial affairs appraise SBS改性效果对基质沥青的依赖关系 宿 凤 (石油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9801班) 摘 要: SBS加入沥青后可以改善沥青的使用性能,SBS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与基质沥青的组成和性质有直接关系。本文首先以沙中减渣调合得到的沥青为基质沥青,加入不同量的SBS,考察了SBS对改性后沥青各个指标的影响,发现SBS可以使沥青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低温延度(5℃)增加,抗老化性能增强,并从机理上对其进行了阐述。本文又以四种不同减渣经调合制得全都符合AH-110的沥青为基质沥青,以不稳定指数Ic为参数讨论了加入相同量SBS对不同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发现随Ic的减小,针入度、软化点、低温延度(5℃)、抗老化性能的变化程度越大,同时发现当基质沥青的老化指数越高,SBS对其抗老化性能改善越显著。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 基质沥青 依赖性 使用性能 沥青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和粘结性能而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因此在道路建设中被广泛的应用[1]。但由于沥青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且分布较宽,其力学性能对温度敏感性大,低温易变脆,高温易流淌,几乎没有弹性,耐老化性又差,所以大大限制了沥青的广泛使用。而采用高分子材料对沥青作改性处理可以降低沥青材料的温度敏感性,提高软化点,降低脆化温度,提高沥青内聚力和弹性,增强抗裂、抗侵蚀能力及抗老化性能。改性沥青作为现代交通尤其是高等级道路材料可使罩面层变薄,并可以有效增强路面的抗害能力,同时大大延长养护周期,减少养护费用,也可减少养护工作量。SBS被公认为是最为理想的改性剂[2]。众多研究表明同一种改性剂对不同基质沥青有不同的改性效果,这是改性沥青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本课题就是从不同的基质沥青入手研究SBS对其的改性效果,寻找SBS改性沥青对基质沥青的依赖关系,以求从理论上指导改性沥青的研究和生产使用;并且以沙中减渣为基质沥青研究了SBS加入量对改性沥青实用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SBS的改性机理 沥青改性是一个物理共混过程[3]。与沥青具有良好相容性的大分子聚合物加入沥青中后,通过溶胀与吸附可使沥青的组分构成发生一定的变化。当SBS分散到基质沥青中时,原来的胶体结构平衡被破坏,SBS吸附沥青中的芳烃和胶质,并发生溶胀现象,建立新的胶体结构体系,在沥青中形成弹性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具有理想的弹性、塑性和延伸性,使沥青的性能得到全面改善。 改性沥青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改性沥青技术的重要因素。从热力学含义讲,相容性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任意比例能形成均相物质的能力,它可以用溶解度差来判断;而物理上的含义是指两种物质混溶以后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不发生分离或相分离,聚合物均匀地分布于沥青当中。由于沥青与聚合物存在着分子量、化学结构上的差异,因而属于热力学不相容体系。Sam maccarrone[4]认为聚合物在沥青-聚合物体系中的理想状态是细分布而不是完全互溶,所以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来讲达到物理意义上的相容是很有必要的。日本JSR合成橡胶株式会社提出参数Ic[5] =(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来评价改性沥青的相容性。一般认为Ic小,则沥青与SBS相容性好[6],改性效果越明显。 1.2 实验内容 1.2.1 同一种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依赖关系 用沙中减渣经调合后制得符合GB/T15180-94AH-110标准的沥青为基质沥青,分别向其中加入不同量的SBS,测定软化点、针入度(25℃)、延度(5℃)、粘度(60℃)以及薄膜烘箱试验后粘度(60℃),计算各自的老化指数,老化指数是薄膜烘箱后60℃粘度与薄膜烘箱前60℃粘度之比[7]。 1.2.2 SBS改性沥青对不同基质沥青的依赖关系 众多研究表明,SBS对不同组成的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有很大的差别。本试验用沙中减渣和辽河减渣以及两种减渣以3:7、7:3比例调配得到的共四种减渣,为了更有比较意义,分别用适量的调合油调出全都符合AH-110的高等级道路沥青,再分别以相同的工艺向四种基质沥青中加入2%、4%的SBS对其改性,测定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和薄膜烘箱前后的粘度,计算各自的老化指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同一种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依赖关系 图2.1给出了针入度和软化点随SBS含量的变化曲线,由图中可以看出随着SBS含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这是由于加入到沥青中的SBS吸收了沥青中的油分(饱和分和芳香分),并且在沥青中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增强了沥青的韧性和耐高温性能,使沥青的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并且从软化点曲线可以看出当SBS含量大于3%时,软化点上升速度明显加快,这表明SBS含量大于3%后,SBS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明显提高。 
 图2.2 是延度(5℃)随SBS含量变化曲线,由图可以看出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度随SBS的加入显著增加,当加入1%的SBS时,延度便增加了100%。这是因为SBS加入基质沥青后,所形成的网状结构的网格之间强烈互相作用限制了沥青质点间的位移和沥青胶体流动性,提高了沥青的内聚力和柔韧性所致。低温延度是反映沥青低温抗裂性能的指标,SBS对延度的提高表明SBS可以增强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同时也可以看出,随SBS的加入,改性沥青的5℃延度呈平稳增加,并没有显著增加的区间。
图2.1 针入度和软化点随SBS含量的变化 图2.2 延度随SBS含量的变化 图2.3是粘度随SBS含量的变化曲线。由图可以看出,随SBS的加入,改性沥青的粘度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当SBS加入基质沥青后,吸收了沥青中的油分使沥青相中沥青质含量相对增加,沥青质是影响沥青粘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再加上SBS形成网状结构,这两者共同作用使得沥青粘度增加。由图还可看出当SBS含量小于3%时,沥青粘度变化缓慢,但当SBS含量大于3%时上升速度变的极快,当SBS含量加至6%时,便从3%时的160Pas升至850Pas。可见SBS量大于3%后,改性沥青中的SBS网状结构明显增强,从而使SBS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更加明显。软化点的变化曲线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图2.3 粘度随SBS含量的变化 图 2.4老化指数SBS含量的变化
图2.4是老化指数随SBS含量的变化曲线。老化指数是反映沥青抗老化性能的指标,老化指数越小表明沥青的老化速度越小,抗老化性能越好。由图可以看出随SBS的加入,改性沥青的老化指数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小于3%时下降很快,但以后下降速度变缓,而在大于5%后又有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当SBS加入后,吸收了沥青中的油分,从而使改性沥青中的沥青相中的轻沥青质组分含量减少,根据沥青老化的理论[8],生成沥青质的组分少了,故老化速度变慢。当SBS含量超过5%后,SBS的网状结构更加紧密,阻碍了沥青相与空气的接触,使沥青吸氧氧化反应减缓,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沥青抗氧化性能大大增强,故SBS含量大于5%后老化指数又有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 2.2 SBS改性效果对不同基质沥青的依赖关系 表2.1和表2.2分别列出了基质沥青A、B、C、D的性质以及四种基质沥青加入2%、4%SBS后的性质。 表2.1 基质沥青的性质 指标 | A | B | C | D | 饱和分,% | 24.93 | 19.87 | 15.10 | 9.93 | 芳香分,% | 26.98 | 33.24 | 41.07 | 49.01 | 胶质,% | 40.60 | 39.13 | 35.08 | 31.06 | 沥青质,% | 7.49 | 7.76 | 8.75 | 10.00 | 不稳定指数Ic | 0.4997 | 0.3898 | 0.3132 | 0.2489 | 软化点,℃ | 41.4 | 42.1 | 43.2 | 45.7 | 针入度(25℃),0.1mm | 114 | 115 | 112 | 114 | 延度(5℃),cm | 11 | 10 | 11 | 12 | 粘度(60℃),Pas | 19 | 25 | 52 | 75 | 膜后粘度(60℃),Pas | 44 | 51 | 89 | 125 | 老化指数m | 2.316 | 2.04 | 1.712 | 1.667 |
由表2.2可以看出:基质沥青的不稳定指数Ic越小,经改性后软化点、延度、针入度及粘度的改变量越大。这是由于不稳定指数Ic越小的基质沥青,SBS加入后,基质沥青与SBS的相容性越好,SBS对它改性的效果越明显,从而使沥青性能指标(软化点、延度、针入度和粘度)的改变量越大。而当基质沥青与SBS相容差时,SBS在沥青中易分散不均匀或凝聚,从而使SBS的改性效果明显降低,因此在不稳定指数Ic较大时,沥青的性能指标的变化量较小。我们由表还可以看出在基质沥青的不稳定指数Ic小于0.3898后,软化点、延度、针入度变化量迅速加大,这表明SBS对不稳定指数Ic小于0.3898后的基质沥青改性效果更为明显。 表2.2 沥青改性后各指标的变化 指标 | 2%SBS | 4%SBS |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不稳定指数 | 0.4997 | 0.3898 | 0.3132 | 0.2489 | 0.4997 | 0.3898 | 0.3132 | 0.2489 | Δ软化点,℃ | 1.2 | 1.4 | 2.1 | 2.6 | 2.4 | 2.6 | 5.3 | 6.3 | Δ针入度(25℃),0.1mm | 3.5 | 6.0 | 13 | 17 | 13 | 16 | 19.7 | 24 | Δ延度(5℃),cm | 16.5 | 19.7 | 20.4 | 24 | 23.5 | 27 | 33.8 | 40 | Δ粘度(60℃),Pas | 39 | 43 | 55 | 60 | 150 | 207 | 215 | 225 | Δ老化指数m | 0.426 | 0.419 | 0.198 | 0.186 | 0.613 | 0.595 | 0.270 | 0.267 |
由粘度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加入2%的SBS时,当Ic>0.3898时,改性沥青粘度变化量趋缓,而加入4%的SBS时,在这个范围改性沥青粘度变化量速度加快。这是因为加入少量SBS较难形成网状结构,而当基质沥青的不稳定指数较小时,则形成网状结构提高显著,故在Ic<0.3898时,粘度升高变化大。加入量SBS多较易于形成网状结构,所以在与基质沥青相容性差时改性明显,而当相容性好时则改性效果提高相对降低。 由表2.2看出:基质沥青不稳定指数Ic越大,改性后老化指数的改变量越大,当Ic>0.3132时,这种变化明显增加。虽然基质沥青的Ic越小与SBS改性剂的相容性越好,但从数据可以看出,改性沥青的老化指数变化量却并不随之增大,反而呈下降趋势。可见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并不随基质沥青与SBS的相容性越好而改善越明显,但可以发现当基质沥青的老化指数越高,SBS对其抗老化性能改善越显著。 3 结论 ⑴当SBS被加入基质沥青后,可以使沥青的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升高,低温延度增加,粘度提高,抗老化性能增强。并且当SBS加入量大于3%后,改性效果更为明显。 ⑵SBS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随着基质沥青不稳定指数的提高,软化点、针入度、延度、粘度变化速度减小,改性效果不明显。 ⑶SBS对基质沥青抗老化性能的改性效果,随着基质沥青抗老化性能的降低而明显。 参考文献 [1] 杨京纬.SBS改性道路沥青.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7(4):38-63. [2] 吕伟民,李立寒.几种聚合物改性沥青性能的比较.石油沥青,1998,12(3):7-11. [3] Corbett L W.Hydrocarbon Processing. 1979, 58(4):442. [4] 李福普,沈金安.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配伍性与相容性.公路交通科技,1999,16(3):1-5. [5] 沈金安.沥青材料流变学(一).石油沥青,1988(4):2. [6] Sam.Maccarrone.properties of polymer Modified Binders and relationships to mix and Pavement Performance. AAPT. 1997, 64: 951~957. [7] 陈慧敏.石油沥青产品手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87. [8] 水恒福,沈本贤,高晋升.道路沥青老化动力学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8,24(4):399-404. The dependence of modify effect of SBS to based asphaltsAbstract:Adding a given quantity of SBS into asphalt can improve its serving properties. The effect for every index of the modified asphalt with varied quantities of SBS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SBS can decrease the penetration, increase the softening point and the low-temperature ductility, and improve the anti-aging property of asphalt.,and the mechanism was also discussed. Besides, the modify efficiency of same quantity of SBS for different based asphalts according to AH-110 standard was discussed referring to the Instability Index (Ic) of based aspha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ong with the reducing of Ic, the change extent of penetration, softening point, low-temperature ductility(5℃) and viscosity(60℃) become bigger, and the higher of the aging index of based asphalts, the more of improving of anti-aging. Key words: SBS modified asphalt Based asphalt Dependence Serving property 室温离子液体系中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工艺研究 卜国玉 (石油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9801班) 摘 要:室温离子液体/熔盐是常温下呈液态的熔盐体系,作为环境友好的“清洁”溶剂的最新催化体系,正在受到世界各国催化界与石化企业界的接受和关注。同目前广泛使用的易挥发性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和催化剂具有更宽的液态范围和几乎可以忽略的蒸汽压,并且可以重复使用,这在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离子液体在电化学催化、有机合成等领域得到深入研究。本实验针对锦州催化裂化汽油的实际情况,考察了氯铝酸室温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室温离子液 催化裂化 降烯烃 汽油 为了大幅度改善环境质量,世界各国近年来均相继颁布了新的汽油标准。新配方汽油代表了未来汽油的发展趋势,即无铅、高辛烷值、高氧含量、低蒸汽压、低苯和低烯烃含量。我国炼油二次加工以催化裂化为主,高达80%的汽油来自催化裂化,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是目前我国各大炼油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溶剂和催化剂体系,在清洁催化反应中日益得到重视,本论文正是利用这种催化剂进行FCC汽油降烯烃反应及工艺的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 对降烯烃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合成。 · 对降烯烃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考察。 · 对降烯烃反应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对降烯烃催化剂的再生及寿命的研究。 1 实验部分 1.1实验设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1.1.1实验设备 本实验采用自己装备的带有加热、冷凝回流的玻璃装置 1.1.2实验数据的分析、测试方法 a.汽油烯烃含量测定: 荧光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GBE30009-88;汽油碘值的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GBE30003-86; b.汽油馏程测定: GB255-77(88); c.总氮测定: SH/T 01711-92; d.单体烃组成分析测定: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1.2试验药品 碘、硫酸、盐酸、乙醇、碘化钾、无水乙醚、乙酸乙酯、硫代硫酸钠、无水三氯化铝、BuCl、Py。 1.3氯铝酸离子液体的制备 在N2吹扫下,在自制的25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刚蒸过的Py和BuCl,摩尔比为1:1.2,N2置换后密封。在100℃反应72h,冷却后可得到白色固体。使用乙酸乙酯洗涤3次,过滤,真空干燥,即得到BPy,收率93.5%(按Py计算)。 制备好的BPy均保存在装有干燥硅胶的干燥器中,以防止吸水。 将上述制得的Bpy与无水AlCl3构成室温离子液体。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Bpy,根据反应的不同加入一定量的无水AlCl3,AlCl3与Bpy摩尔比为1.2:1-2:1。在室温下摇荡,即可得到无色透明的氯铝酸离子液体。 1.4原料性质 本实验原料选用锦州石化六厂的催化裂化汽油,原料烯烃含量为42.01(PONA),53.5(荧光法)。 1.5实验步骤 ⑴催化剂制备:在带电磁搅拌的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Bpy、无水AlCl3,将二者迅速混合搅拌,两种固体很快熔为液体,并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有白烟产生,该液体呈无色,即是我们要用的催化剂。 ⑵反应过程:将汽油和所制催化剂按质量比10:1加入到上述装置中,恒温40℃加热,搅拌使其反应。混合物放出大量的热,同时颜色逐渐加深变成棕褐色,反应15min后静置15min,汽油和催化剂自动分两相。用分液漏斗分出汽油和残液。 ⑶结果测定:将汽油水洗得到无色透明汽油,静止一段时间后,对其进行碘值测定和气相色谱分析。 ⑷残液处理:分离出的残液为粘稠的红棕色液体,将其减压处理30min后通入HCl气体活化30min,活化后的残液可以重复利用。 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1反应机理: 异构化:包括少量烷烃和环烷烃的骨架异构和芳烃的异构反应。异构化反应对烯烃含量没有影响,但对于弥补辛烷值的损失十分重要,特别是有利于汽油的马达辛烷值的增加。 芳构化:烯烃可以通过连续的脱氢反应环化生成芳烃。环化反应对于降低汽油烯烃含量有一定的贡献。同时由于生成芳烃,对于弥补汽油辛烷值的损失有利。 叠合:烯烃之间的叠合反应有利于减少烯烃,进一步的叠合反应将导致焦炭的生成,因此有效的控制缩合反应深度,避免深度缩合反应的发生。 烷基化:烯烃与烷烃之间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烷烃,烯烃与芳烃之间也可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烷基芳烃。烷基化反应有利于烯烃的减少。 2.2离子液催化剂筛选原则 
不同离子液体催化剂对汽油降烯烃的效果不同,见图1。离子液催化剂活性组份的匹配要根据不同的催化汽油的烯烃含量和族组成以及其它烃类组成来选择。离子液催化剂筛选原则一般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降烯烃率;对降烯烃催化汽油其它性质的影响;离子液催化剂的成本;降烯烃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复杂性;对环境的影响及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等。(图中A:BImC B:Bpy C:BImB D:TMA L:无水AlCl3 E:原样)。由上图可见,我们所选的几种离子液催化剂在降烯烃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汽油中的烯烃有所降低,其中催化剂B+L在降烯烃效果方面效果最好。 2.3操作条件对降烯烃效果影响 2.3.1剂油比对降烯烃效果的影响 室温下将配好的离子液催化剂与汽油按不同体积比进行反应,反应时间15min,沉降15min,其降烯烃效果见图2。
由图可见随着剂油比增加,催化汽油中烯烃转化率增加,降烯烃效果变好,当剂油比超过1:10时,其烯烃转化率增加的趋势明显减小。这是因为离子液催化剂与催化汽油反应过程中,汽油中烯烃转化率与催化剂活性中心数目有关,且催化裂化汽油中进行烷基化、芳构化等反应的烯烃具有一定的分布,所以,其加入量应与催化汽油中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分布含量相对应。 2.3.2反应温度对降烯烃效果的影响 在20℃-60℃下取B+L离子液,保持剂油比不变,反应15min,沉降15min,用水洗后,进行测量。在一般情况下,温度影响离子液催化反应的速度、选择性、溶解能力、沉降速度。温度上升,反应速度加快,但选择性下降,催化剂的溶解能力提高。由阿累尼乌斯方程可知:
K=K0e-Ea/RT 式中K—速率常数;K0—指前因子;Ea—活化能;R—理想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 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化学反应速度的提高,达到反应平衡的时间就越短。但反应温度过高,增加了聚合等副反应,使汽油干点升高,离子液催化剂的消耗及副反应产物增加。并且温度升高,汽油中轻组分易挥发,反应过程中损失量将增大。综合以上各影响因素,使反应温度在40℃-50℃较合适。 2.3. 3反应时间对降烯烃效果的影响 在40℃的反应温度下,维持催化剂的加入量不变(以B+L催化剂为例),在不同反应时间的条件下进行降烯烃反应,沉降15min后分离,油品水洗,降烯烃结果见图4。由图可知,随反应时间的增加,烯烃的转化率提高。汽油中的C4-C5组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反应平衡,烯烃和芳烃含量在当反应时间超过15min后无太大变化。对于离子液催化剂体系,由于各活性组分的协调作用,在一定的时间内各反应物的转化很快达到平衡,此时增加反应时间对于烯烃的转化率没有太大的作用。鉴于以上结果,可以推断该体系的叠合活性较强,在短时间内就达到平衡,烷基化和芳构化反应相对较慢,烷基化产物和芳构化产物则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多。针对不同的原料油,可以选择不同的反应时间,但总的反应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
2.3.4汽油含水量对催化剂体系的影响 本实验所采用的催化剂均是憎水性质的,所以随着汽油体系中含水量的增加,催化剂体系的叠合活性、烷基化、异构化等活性均逐渐下降。 2.4催化剂的寿命试验 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是考察催化剂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使用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到该催化剂的成本及其投入工业生产的价值。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成本相对较高,但它的可回收再利用性,弥补了价钱昂贵的缺点。使其有可能被用于工业化生产。此催化剂的寿命考察是通过在室温下,剂油比为1:10,进行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见图5。由图5可见第二次反应的催化剂降烯烃效果与第一次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从第二次到第八次试验的降烯烃效果没有明显变化,而八次以后催化剂几乎失活需要再生。 
3 小结 本实验考察了BPy室温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使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室温离子液催化剂体系反应温度为室温(≯60℃),温度升高反应转化率提高,汽油产品干点升高,而且有部分缩合产物生成。压力为常压。反应时间影响烯烃的转化率,反应时间越长烯烃转化率越高。随着烯烃碳数的增加该催化剂易于发生芳构化、环化等反应不易于发生烷基化反应。 B+L室温离子液体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控制在15min,剂油比为1:10,该催化剂降烯烃效果最明显,催化剂活性最佳。 参考文献 [1] 苗毅.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高品质汽油.石油炼制与化工,1999,30(6):9-11. [2] 乔映宾,王秀兰,杨哲.生产清洁燃料,保护和改善环境.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31(4):36-39. [3] 姚国欣,刘伯华.21世纪的炼油技术和炼油厂(1).炼油设计,2001,31(1):1-6. [4] 苗毅,关明华等.清洁燃料的开发与生产—2000年NPRA年会的中心议题.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31(8):1-7. [5] 郝代军.降低FCC汽油烯烃的措施.炼油设计,2001,31(1):49-51. [6] 苏德中,仝少华.MTBE-一种前途未卜的汽油添加剂.炼油设计,1999,29(12):49-51. [7] AsianCchemical News,2000-07-10(12-14). [8] 魏述俊.石油炼制与化工,1994,25(7):37-43. [9] Akaishi T. Petrotech.1996,19(8):561. [10]Mowry J R, Anderson R F, Johnson J A. Oil &Gas J,1985,83(48):128.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STUDY DECREASE OLEFINE OF CATALYTIC CRACKING GASOLINE AND THE TECHNOLOGY Abstract: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molten salts are liquids containing only ions at and below room temperature. The use of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as environmentally begins media for catalytic processes or chemical extractions are becoming widely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volatile organic solvents new widely used, ionic liquid as solvents possess wider liquid range and neglectable vapor pressure as well as good reusability, making them very suitable substitute of organic solvents in chemistry, especially in those occasion such as high temperature, solvents recovery and cost were emphasized. Inoic liquids were already used as reaction medium in many homogenous or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reactions with following advantages were achieved including easy separation of products, stabilization of catalysts and acceleration of reaction rate etc. Based on the practical condition of the FCC gasoline of Jinzhou refinery, the practical performances of room temperature chloroaluminate ionic liquids were studied. Keywords: ionic liquid/molten salts catalytic cracking decrease olefins gasoline. 锦州石化公司浓缩池出泥脱水性能改进研究 朴佳锐 (石油化工学院 环境工程9802班) 摘 要:本论文针对锦州石化公司给排水二车间的浓缩罐出口污泥的沉降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力图使浓缩罐出口污泥在化学絮凝剂的作用下,在合适的物理条件下,增强含油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机械脱水效果。本试验使用聚合氯化铝铁、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三种絮凝剂,对浮渣进行絮凝实验,进而使其脱水;同时考察不同条件下,絮凝剂对含油污泥比阻、所得到滤液的水质情况和泥饼的含水率与剥离性的影响,为石油炼制行业产生的浮选渣的脱水处理提供可行性操作参数。实验表明:在混凝实验中,快搅速度是影响混凝的最重要的因素,而慢搅时间是次重要的因素;复配的絮凝剂的处理效果要比单独使用各种絮凝剂的效果要好;pH值以及温度、絮凝剂的投加量以及絮凝剂的投加次序对混凝作用都有一定的影响,该实验的最佳处理条件具体是:PAFC+PAM复合絮凝剂的效果最好,其最佳的快搅速度200r/min,慢搅时间是8min,在35~45℃,pH值为9.0。 关键词:污泥 絮凝 比阻 混凝 复配 含油污水是一种数量极大而且涉及面很广的污染源。目前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00-1000万吨的含油污水产生并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1]。因此,做好含油污水的处理对于保护水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2]。 一般的污水处理场污泥的含水率都很高,浮渣和池底泥的含水率都在98%以上,剩余活性污泥的含水率在99.5%以上,要减少体积,必须对其进行浓缩和脱水处理[4]。将污泥含水率降低到85%以下的操作叫作脱水,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是机械脱水,其主要设备是过滤机。 石油炼制行业的含油污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即隔油池的池底泥、浮选池的池表面的浮渣、生物曝气池或来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沉池的沉淀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和污油脱水罐底的底泥。这些“废渣”是污染物质含量高又难于处理的综合产物。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污泥量的不断增加,合理地处置含油污泥将是发展生产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锦州石化公司给排水二车间的浓缩池出泥存在着含水率高的问题,给后续处理带来不便。根据以上的简要说明,本试验针对如何使含水率降低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更加合理、经济的脱水处理工艺,使现有的油泥难于脱水的处理状况得到一定的改观。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1.1.1混凝机理[6-7] 向悬浮体或溶胶聚集的体系中投加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使得悬浮物质与水分离,这种处理过程就是絮凝。絮凝过程包括凝聚作用和絮凝作用。凝聚作用是在胶体体系中添加化学药剂,使溶胶相互接触,脱稳而聚结成一定粒径的聚集体。絮凝作用是指已经脱稳的聚集体由于碰撞、化学粘结、共同沉淀等作用进一步聚集成絮状体,成为可借助重力下沉的粒子。在絮凝过程中这两种作用相互促进、交错进行,不可能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絮凝作用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压缩双电层机理、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凝聚网捕—共沉淀作用,这些混凝作用往往是综合在一起,交叉起作用的。 1.1.2影响混凝的因素[8] 絮凝作用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絮凝处理的效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影响絮凝作用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主要有水温、水质和水力条件等。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忽视任何一项都可能带来絮凝处理的失败。 1.2污泥的性能指标的描述和测定 污泥的性能主要包括沉降性能、过滤性能和流动性能。具体的描述指标有污泥比阻、污泥容积指数SVI 、上清液的吸光度以及含水率、pH值等。 其中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表征了污水过滤性能好坏和难易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的污泥在一定的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比阻越大,过滤性能越差。比阻在109~1010 s2/g的污泥难过滤,在(0.5~0.9)×109 s2/g的污泥算中等,小于0.4×109 s2/g的污泥易过滤。 1.3混凝实验[9-11] 在500mL烧杯中加入400mL污泥,进行混凝实验,投加絮凝剂和相应的水力条件以及其它相关条件将在结果讨论中进一步说明。 ⑴熟悉混凝搅拌机的操作,选择适当的混合搅拌转速(120~150r/min)、混合时间(1~3 min)、反应搅拌转速(20~40 r/min,太快会打碎矾花,太慢会使矾花沉淀)、反应时间(10~30 min)。 ⑵测定水样的水温及水质。 ⑶在烧杯中,各注入混合均匀的水样400mL,将烧杯装入搅拌机,注意叶片在水中的相对位置应相同。 ⑷根据水样的性质,选择各个烧杯的絮凝剂的投入量,用移液管量取后准备投加。 ⑸按混合搅拌速度开动搅拌机,并同时在各烧杯中加入混凝剂。当预定的混合时间到达后,立即按预定的反应搅拌速度将搅拌机速度降低。在预定的反应时间到达后,即停止搅拌。 ⑹在反应搅拌开始后,就注意观察各烧杯中矾花产生先后、矾花大小及松散密实程度。 ⑺反应搅拌结束后,轻轻提起搅拌叶片,进行静置沉淀20分钟。观察矾花沉淀情况。 ⑻沉淀时间到达后,同时取出各烧杯中得澄清水样,测定有关水质指标(浊度、上清液的ABS及COD),从而测定最佳投入量及相应的pH值,并估计最佳投入量时的污泥沉降比。 ⑼如果所得的结果不太理想时,有必要调整pH值,可在第8步时用NaOH 或 H2SO4调整pH值。进行综合考虑,得出最优的混凝剂及其最佳投加量和相应的pH值。有必要时,可做多组混凝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在试验中,主要是依据ABS的大小,同时也考察了污泥沉降30min后的SV值。通过分别对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氯化铝(PAC)以及复配的PAFC+PAM、PAC+PAM等絮凝剂对稀释100倍的污泥的絮凝效果的考察,我们发现复合絮凝剂PAFC+PAM的沉降性能较为理想,而且絮凝剂的用量少。因此,我们重点描述投加絮凝剂PAFC+PAM的相关内容。 2.1不同的絮凝剂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考虑了多种的絮凝剂对污泥的沉降性能的影响,发现单独使用一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没有复配的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好。而且,在复配的过程中,絮凝剂的投加顺序也是有一定影响的(见表1)。这里用沉降30min后的上清液的ABS的大小来说明复合絮凝剂的投加顺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表1 复合絮凝剂的投加顺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絮凝剂 ABS | PAFC+PAM | PAC+PAM | 先加PAFC | 先加PAM | 同时加 | 先加PAC | 先加PAM | 同时加 | ABS值 | 0.029 | 0.063 | 0.043 | 0.034 | 0.078 | 0.053 |
2.2 2.2絮凝剂用量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为了确定絮凝剂PAFC+PAM的最佳投加量,我们做了定量的实验,绘成图1。
图1 由图可以看出絮凝剂PAM的最佳投加量是0.5mL(这里已经先投加50g/L的絮凝剂PAFC 1.0mL)。 2.3絮凝剂用量对过滤性能的影响  为了考察各种絮凝剂对污泥过滤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抽滤法来测定污泥的比阻γ。实验测定,锦州石化公司给排水二车间浓缩池出泥的原始比阻为3.9020×109s2/g,其过滤性能并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考察不同投加量时的过滤性能,如图2。

 图2
图3 图4 2.4 2.4不同的pH值对沉降性能和过滤性能的影响 考察PH值对沉降性能和过滤性能的影响,由实验数据绘出图3和图4。 2.5不同的温度条件对沉降性能的影响 温度对絮凝后的污泥的沉降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温度升高有利于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流动性能的提高。由下图可知,最佳温度在40℃左右。 
图5 2.6最佳水力条件的确定 在絮凝过程中,微小颗粒碰撞几率及其有效碰撞,是由设备的动力条件决定的。颗粒在水中的接触碰撞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颗粒的布朗运动、颗粒间的沉降差异和流动水体的水力作用 。 选定了静止沉淀30min后的上清液的ABS作为正交试验的试验指标,选取快搅速度、快搅时间、慢搅速度、慢搅时间四个因素,分别设定为高、中、低三个水平,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最佳水力条件。 在试验中采用的不是传统的方差正交试验方法,而是极差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极差正交试验可确定选取的四因素中的显著影响因素。主要以污泥上清液ABS值为考察依据,同时也考察了沉降30min后的SV值和沉渣含水率。最后确定了最佳的动力学水力条件。 表2 最佳水力条件及影响主次 项目 絮凝剂 | 最佳水利条件 | 快搅速度(r/min) | 快搅时间 (min) | 慢搅速度(r/min) | 慢搅时间 (min) | 影响主次 | PAM | A1B2C3D3 | 150 | 1.5 | 50 | 8 | ADCB | PAFC | A2B2C2D3 | 100 | 0.5 | 50 | 8 | ADCB |
由表2可以看出,快速搅拌速度是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3结论 通过对各种絮凝剂的单独使用以及复配使用,观察小试试验中的矾花的大小和形态,测定上清液的ABS、SV值、真空抽滤的比阻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⑴经综合比较而言,复合使用絮凝剂的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一种絮凝剂。首先,复合絮凝剂在用量上要比单一使用某种无机或者有机絮凝剂要少,而且无机絮凝剂的价格大大低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这样,污泥脱水的费用就可以进一步降低。其次,复合絮凝剂综合了不同的絮凝剂的优点,改善了絮凝剂的处理效果,不仅提高了污泥的沉降性能,而且提高了过滤性能,同时减少了无机絮凝剂(铁盐)对设备的腐蚀和残留液体(铁盐或铝盐)的二次污染。 ⑵从测定最佳水力条件的正交试验中,可得出快搅速度是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慢搅时间是次重要的因素的结论。 ⑶对复合絮凝剂PAFC+PAM来说,应将水温控制在40~50℃之间。水温控制在40℃以上,可以促进污泥的流动性和沉降性。故此,希望将温度控制的高一些,但温度不宜超过65℃,一方面是避免将污泥的性能破坏,另一方面是避免提高处理费用。 ⑷同样,对复配的絮凝剂PAFC+PAM来说,最佳的pH值为9.0左右。pH值也是影响絮凝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须将污泥水样调到适当的pH值范围中,以提高絮凝效果。对于所用的无机絮凝剂PAFC和有机絮凝剂PAM,在碱性环境中的处理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 金一中,陈小平,陈雪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15(4):30-32. [2] 赫春玲,张立桅.改进污泥脱水工艺条件,降低污泥处置费用.吉化科技,1995,(3):48-45. [3] 陈花果,康尔风,陈大兰.石油化工污泥脱水性能实验研究.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5,6(2):33-37. [4] 陈花果,伍素兰.提高石油化工污泥脱水性能实验研究.西安地质学院院报,1996,18(3):100-106. [5] 冯义信,卢泉.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污水处理场污泥脱水.炼油厂和油田环保技术文集,北京:化工工业出版 社,1996:349-358. [6]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53-372. [7] 唐受印等.废水处理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3-313. [8] 冯利,汤鸿霄.铝盐最佳混凝形态及最佳pH值范围研究.环境化学,1998,17(2):163-168. [9] 陈立丰,李明俊,万诗贵,李锐,刘之杰.高浊度原水絮凝过程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水处理技术, 1996,22(3):157-160. [10]伦宁,王信东,李玉江.两性聚丙烯酰胺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9,2(13):114~116. [11]王杰,肖锦,詹怀宁.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在污泥脱水上的应用研究.工业水处理, 2000,20(8): 28-30 .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apability of the sedimentation of the output sludge of the concentrated tank which is in the second wastewater treatment workshop of Jinzhou Petroleum Refining Plan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drop and mechanical dewatering , we can add flocculent to the output sludge in the proper condition. In the experiment, we add PAFC, PAM, PAC, and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above chemical coagulations to the sludge, and then, make the sludge dewatered , during which the influence of flocculent on specific filtration resistance, water quality, moisture content and so on were examined. These factors can be provided the feasible operating parameters to the dewatering of the sludge containing oil in petroleum refining industry. The results indicate: in the coagulation experiment, the speed of the quick stirring is the first important factor to effect on coagulation; and then, the time of slow stirring is the next important factor; the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 coordination flocculent are better than the single flocculent; pH values, the temperature, the addition of flocculent and the addition order of the flocculent also have effect on coagulation. The best operating conditions are: pH values is about 9.0,and the temperature is between 35℃ and 45℃;the concentration of PAFC is 50 g/L, and its addition is 1.5mL; the concentration of PAM is 1.5g/L, and its addition is 1.0mL.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flocculation and dewa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udge can be improved. Keywords: sludge flocculent filtration resistance coagulation coordination 沙中减渣制备高等级道路沥青 王晓平 (石油化工学院 精细化工9801班) 摘 要:本文以沙中减压渣油为原料,采用调合的方法制备高等级道路沥青。通过加入不同比例的不同调合油,对加入调合油的比例进行考察,建立调合剂用量与针入度、软化点的回归方程,选择合适的调合油及调合油加入量。研究了沥青的感温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性等路用性能,最终研制出符合Q\SHR003-1998(1)的AH-90号和Q\SHR004-1998(2)的AH-90号的基质沥青,其质量优于国外一些沥青标准。 关键词:沙中减压渣油 高等级道路沥青 调合 回归方程 1 前言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进入高等级公路建设时期。1986年,沈大高速公路的建成,实现了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1999年底,高速公路在我国已覆盖了28个省、市、自治区,总里程达1100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现已跃居世界第二位。随着高等级道路建设的比例增大,道路沥青需求量也逐年增加。我国沥青产量虽有所增加,但高等级道路沥青所占比例仍旧很小。1999年产量的最大值也不过占总产量的54.6%,与高等级道路沥青应占道路沥青总量的2/3差距很大。而且,我国高等级道路沥青的产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造成了我国沥青进口量的逐年增加。沙中减压渣油属于中间基原油,是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的较好原料。与国产石蜡基原油生产的道路沥青相比,进口原油生产的道路沥青在质量上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2 实验 2.1实验原理 调合法制备沥青时在基础油(一般为减压渣油)中加入一定量的调合油来改善基础油的针入度、软化点及延度等来制备沥青。该方法工艺简单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但基础油的蜡含量不能太高,根据基础油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调合油。 调合法是炼油厂生产各种石油产品经常采用的生产工序之一,同时在整个石油炼制和储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石油产品组分中的调合,是将各种石油产品的基础组分按比例调合成基础油或成品油;二是基础油和添加剂的调合,是根据需要将各种添加剂加入基础油中调合成产品油。本实验采用第一种类型。 调合的作用:使石油产品使用性能和各种性质符合规格标准的要求,保证产品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等级,改善石油产品使用性能,既能使工厂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社会效益,使组分得到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产品收率,增加产量。由于不同的石油产品间均可互溶,因此,石油产品可以按任意比例调合。调合与调合油的性质及比例有关,与调合过程无关。各种油品的调合,除个别属于加入添加剂外,大部分属于液-液相互溶的调合。 2.2实验内容 2.2.1沙中减渣的调合 取300克左右的沙中减压渣油放入400ml烧杯中,安装搅拌装置。将继电器的温度调到120℃。将沥青放入烘箱中大约30分钟使其融化。取出烘好的沥青,放入搅拌装置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搅拌趋于稳定。当温度升高到120℃时,向其中加入调合油。保持120℃左右搅拌约一小时。通过加入不同比例的调合油,对沙中减渣进行调合。 2.2.2沥青指标的测定 将上述调合沥青取出,赶出烧杯内的气泡,倒样,测定调合后25℃、15℃的针入度,软化点及15℃延度各项指标。 2.2.3薄膜烘箱老化实验 将2.2.1中的调合沥青倒入四个托盘中各50 0.5g,放至室温后,精确称量托盘重量,记录数据。将托盘放入163℃的烘箱中,让其在模拟自然的条件下老化5小时。将托盘从薄膜烘箱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再精确称量托盘重量记录数据。然后,计算出薄膜烘箱实验前后的质量变化。把称量后的盘加调合沥青放回到薄膜烘箱中使其再次熔化,然后测定烘后各项指标。 3 结果与讨论 3.1道路沥青路用性能的研究 3.1.1沥青的感温性 沥青的感温性能是通过针入度指数PI来表示,针入度指数(PI)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感温性能指标。PI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LgP=AT+K (1) PI=(20-500A)/(1+50A) (2)  T-温度; P-针入度。
图3.1.1 针入度指数随调合油加入量变化的曲线 由图3.1.1中我们可以看出针入度指数曲线随调合油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调合油A后对针入度指数增加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在图中曲线交点以内,加入调合油B后的道路沥青的针入度指数相对于加入调合油A后的道路沥青的针入度指数来说比较大。因为沥青的针入度指数越大,感温性越弱,路用性能就越好。所以仅从针入度指数方面看加入调合油B后的道路沥青性能比较好。 3.1.2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 
 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是通过当量软化点来表示的,当量软化点越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越好。低温抗裂性是通过当量脆点来表示的,当量脆点越低,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越好。两者之差是沥青的粘弹范围即温度使用范围,只有当沥青处于粘弹态时,沥青才不易脆裂,也不易流动。
图4.2.5 当量软化点随调合油加入量变化曲线 图3.1.3 当量脆点T1.2随调合油加入量变化曲线  图3.1.4 粘弹范围ΔT随调合油加入量变化曲线
由图3.1.4中我们可以看出粘弹范围曲线随调合油加入量的增加而升高。加入调合油A后对粘弹范围增加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在图中曲线交点以内,加入调合油B后的道路沥青的粘弹范围相对于加入调合油A后的道路沥青的粘弹范围来说比较大。因为当量软化点越高,当量脆点越低,道路沥青的温度使用范围越大 3.1.3沥青的抗老化性 石油道路沥青只有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才能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沥青老化是影响道路沥青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沥青的抗老化性能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沥青中各组分含量配合的越恰当,沥青的胶体稳定性越好,抗老化性能也越好。本实验所调合的沥青抗老化性能用163℃的薄膜烘箱试验来评价,即在模拟自然老化的条件下老化5小时后测定薄膜烘箱后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及质量变化,同薄膜烘箱前的各项指标作比较,从而考察其抗老化性。 3.2符合标准的高等级道路沥青 加入调合油A 1%后得到的试样1,加入2%后得到的试样2及加入调合油B 1%后得到的试样3均符合中石化Q/SHR003-1998(1)的AH-90号和Q/SHR004-1998(2)的AH-90号的高等级道路标准。 表3.2.1符合Q/SHR003-1998(1)号AH-90和Q/SHR004-1998(2)号的AH-90基质沥青列表 试样及牌号 | 1 | 2 | 3 | Q/SHR004-1998(1) AH-90 | Q/SHR004-1998(2) AH-90 | 软化点 ℃ | 46.5 | 45.6 | 46.4 | 44-52 | 42-52 | 25℃针入度1/10mm | 96 | 99 | 88 | 80-100 | 80-100 | 15℃延度 cm | >150 | >150 | >150 | >150 | >100 | 薄膜烘箱试验(163℃,5h) | | 质量变化 % | 0.07 | 0.04 | 0.08 | <0.5 | <1.0 | 针入度比 % | 62.5 | 68.7 | 67.0 | >50 | >50 | 25℃延度 cm | 130 | 121 | 101 | >100 | >100 |
表3.2.2 调合出的牌号沥青四组分列表 含 量 | 饱和分 | 芳香分 | 胶 质 | 沥青质 | IC指数 | 试样1 | 10.20 | 51.19 | 29.78 | 9.83 | 0.25 | 试样2 | 10.78 | 44.72 | 33.96 | 10.54 | 0.27 | 试样3 | 10.37 | 50.88 | 28.55 | 10.20 | 0.26 | 调合前减渣 | 15.26 | 49.79 | 26.24 | 8.71 | 0.32 |
由表3.2.2可以看出调合沥青的四组分与基质沥青相比较发生了变化。调合一种优质道路沥青,四组分之间应有一个合理搭配。当渣油加入调合油时,调合油中含有部分缩合度高的芳烃,基础沥青中的沥青质、胶质对它们的吸附溶解趋势大于原沥青中的小分子芳香分和饱和分,由此消弱了小分子芳烃和饱和烃分子的影响。这样,调合沥青的四组分得以重新分配。由表中四组分的变化看,调合沥青与原渣油相比,饱和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芳香分和胶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沥青质变化不大。调合沥青的质量得到了改善。 5 结 论 ⑴本实验通过以不同调合油的不同比例对沙中减压渣油进行调合,研究了高等级道路沥青的各项指标,对其性能做出了考察,证明沙中减压渣油是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的优质原料。 ⑵本实验从感温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方面研究道路沥青的路用性能,建立了针入度、软化点与调合油用量的回归方程。很好地反映了沥青的路用性能,对调合油及其用量的选择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⑶本实验还对调合沥青进行了薄膜烘箱模拟自然老化试验,依据烘后测定的各项沥青指标研究了调合沥青的抗老化性。 ⑷本实验以沙中减压渣油为基础油,以抚顺石油一厂糠醛精制抽出油、安庆调合油为调合油,研制出了符合Q/SHR003-1998(1) 的AH-90号和Q/SHR004-1998(2)的AH-90号的高等级道路沥青。研究分析了其四组分的搭配。通过比较调合沥青和原渣油四组分的变化及粘弹范围最终选择试样3作为本次实验的最佳调合结果。 参考文献 [1] 柳永行,范耀华,张昌祥.石油沥青.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 [2] 姚德宏,李洪波,张光庆,张立忠,房振伟.我国公路建设与沥青需求.石油沥青,2000,14(1):45~48. [3] 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一万公里.中国交通报道,1999,11,12. [4] 赵明,沉本贤,刘馥香,于勤.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蜡组分对沥青性质的影响.石油炼制,1992(8):44~47. [5] 沈金安.沥青材料流变学(一).石油沥青,1988,2(4):27~38. [6]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主要进口原油制取高等级道路沥青的研究.见: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沥青情报站. The prepare of higher gread paving asphalt with arabian vacuum residue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o use arabian vacuum residue for material , to make higher gread paving asphalt by blended manner.different flux oil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was added into Arabian vacuum residue, The proportion of flux oil is observed and studied, moreover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flux oil/s ratio and penetration、softening point are setted up .To elect suitable flux oil and the proportion of flux oil.To discuss the routing useful function involved feeling-temperture property、heat-stability property 、low temperture-anti-crack property and anti-aging property.Finally the bitumen of meeting Q\SHR003-1998(1)AH-90andQ\SHR004-1998(2)AH-90are produced,it`s quality is finer than that of foreign. Keywords: arabian vacuum residue higher gread paving asphalt Blend Regression equation 稠油掺水流变性实验研究及流变仪设计 迟化昌 (机械工程学院 储运9802班) 摘 要:稠油集输过程中阻力损失大一直是影响采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经济合理地确定集输油方式,达到不加热或少加热的目的,对原油进行流变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辽河油田杜84原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掺水稠油的粘温性测定得出辽河稠油掺活性水的转相点在20%前,而且,转相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稠油与水形成的乳状液在高温低含水时接近牛顿流体,低温高含水时为拟塑性流体,它的粘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剪切速率有关。试验中使用RV2旋转粘度计测量油品的粘度,而还有一种结构比较简单的粘度测量仪器——细管式流变仪。为了适应测量高粘度油品的需要,本文在第二部分设计了一个细管式流变仪,它可在较高粘度下工作,最大测量粘度为20000 mpa.s。 关键词:乳状液 转相点 流变性 剪切速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稠油集输工艺主要有加热稀化和掺稀油两种方法,但加热稀化工艺的热力和动力损失非常大,而掺稀油工艺又受到稀油来源和价格的限制,所以说两种工艺的集输成本都很高,都有局限性。那么,是不是稠油集输只能靠这两种方法来达到降粘的效果呢?这也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们储运界的问题。最近,有些单位和部门尝试了另一种方法,那就是在稠油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形成乳状液,从而达到降粘的目的。如辽河油田就实施了这一工艺,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稠油掺水之后的流变性质发生改变,而现今又没有成型的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因此在集输管网设计及筛选乳状液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我们此次的设计就是要搞清稠油掺水之后的流变特性、粘温特性究竟是怎样的。此次我们试验用油品是来自辽河油田的,所以试验结论对辽河油田来讲是很具实际意义的,同时,我们的结论也将对其它油田的稠油集输工艺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2 实验方案 油样是取自辽河油田的杜-84特稠油,水样有辽河油田采油后脱下的水和自来水两种。为了全面搞清其流变特性,掺水工况拟为0%、5%、10%、13%、15%、20%、30%、40%、50%和70%;温度测点取为55℃、65℃、70℃、75℃、80℃、85℃、90℃和95℃8个测温点;乳状液是将量好的油水混合物在60℃下以1000 的转速搅拌40分钟得到的。 试验中使用RV2旋转粘度计测量油样的粘度,它是双重系统的仪器,即有圆筒系统和锥-板系统,实验中所用的是圆筒系统。它的原理可用下式表示: 
其中: ——被测油品的动力粘度; Dr——剪切梯度查表可得; τ——剪切应力; Z ——仪器常数,可标定得出; ——指示仪表读数。 用RV2旋转粘度计测量时,对牛顿流体可只作单点测量,而对非牛顿流体由于其粘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剪切梯度有关,因此应做多点测量以得到流变曲线,这里我测了5个点。 1.3 数据处理与结论 1.3.1绘制图形 利用得到的数据用origin软件作了粘温曲线如图1,粘度随含水率变化曲线如图2 
图1 粘温曲线 
图2 粘度随含水率变化曲线 1.3.2结论 通过观察图形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⑴辽河稠油不含水时是牛顿流体,掺水之后为非牛顿流体,其粘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剪切梯度有关。 ⑵辽河稠油掺水后形成的乳状液含水在20%前即开始转相,并且随温度的升高转相点有升高的趋势,但都没有超过20%。 ⑶通过用公式 计算n值,发现在不含水时n=1,在含水越低温度越高时n接近于1,在含水越高温度越低时n小于1。也就是说,稠油在不含水或低含水时接近牛顿流体,高含水时为非牛顿流体中的伪塑性流体。 2 设计部分 2.1 设计参数:粘度20000mpa.s,流量2.2 2.2 仪器设计及结构 本次设计的细管式流变仪可分为试料循环系统、恒温系统、测量系统和管道部件四部分。其中试料循环系统由试验细管、试料罐和泵组成。实验细管是一条管径为15mm,壁厚为2.75mm,管长9.5m的水煤气钢管;试料罐为双层结构,便于充恒温水以保持恒温;泵为螺杆泵。恒温系统由恒温水管道、恒温水槽、恒温水罐、恒温水循环泵以及水罐加热装置组成。测量系统由质量流量计和差压变送器组成。管道部件主要有止回阀、流量调节阀、排空阀及搅拌器等。试料循环管道用法兰连接,恒温水管道用螺纹连接。其结构图如下: 
1——油循环泵 2——储油罐 3——搅拌器 4——质量流量计 5——试验细管 6——恒温水槽 7——恒温水加热装置 8——恒温水罐 9——恒温水循环泵 10——支架 11——差压变送器 2.3 粘度计测量原理 它是通过流体在细管内的恒定剪切流动,实测压降和流量来推算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已确定流变特性。对牛顿流体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μ—流体的动力粘度; —压差; D—管径; L—测试段管长; v—流速。 参考文献 [1] 韩洪升,魏兆胜,崔海青,李昌连编.《石油工程非牛顿流体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2] 陈家琅,唐江宁编译.《水平管中油-水流动现象的分析》.国外油气储运,1991年第4期. [3] 孙锦华.《常温掺水原油的流变性及压降计算》.油田地面工程,19卷第6期,2000. [4] 商业部设计院编《石油库工艺设计手册》,1982. Studying of the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viscous crude mixed into water and designing a mucaroni pipe rheometer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viscous crude gathering and transferring, losing most all along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infecting oil extraction output and economic benefi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yle of gathering and transferring oil, obtaining the intent of not heating up or little heating up,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crude oil rheological property. Liaohe oil field du 84 crude oil is our study object. We have researched viscosity –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about viscous crude mixed into water and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turn-phase point of Liaohe viscous crude mixed into water is before 20%. It is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emulsions made of viscous crude and water is close Newtonian fluid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containing water and it is liquid at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containing water. It`s viscosity is not only dependent on temperature but also dependent on shear rate. There are two apparatus of measuring viscosity, one is ratary viscosimeter used in assay, the other is the mucaroni pipe rheometer. In order to measure high viscosity oil product, the article designs a mucaroni pipe rheometer. It can work on high viscosity and the most measuring viscosity is 20000mpa.s .In the third part is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Key words: emulsions turn-phase point rheological property shear rate 和平桥加油站设计 蔡汉悦 (机械工程学院 储运9802班) 摘 要: 本设计是在了解和平桥加油站地形地貌等条件下,综合降雨量、降雪量、风向风速、气温以及浑河水域水文地质状况,在实地测量和平桥加油站的车流量等条件下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常规加油站设计。 加油站计算部分有库容计算、管路摩阻计算、埋地油罐强度校核和抗浮计算。 本设计对如下内容进行说明:总图布置,加油站工艺流程概述,加油站的安全,主要设备的防腐,给排水工程设计,加油站的管理以及人员的编制等。 绘图部分包括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埋地油罐安装图、加油机安装图。 设计中执行标准是《小型油库及加油站设计规范》和《加油站建设规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标准)。 关键词:加油站 平面布置 工艺流程 执行标准 抚顺市现有机动车辆5万辆,其中出租车7000多辆,公交车1000多辆,中客500多辆,汽车燃料用量较大,现有加油站100余座。和平桥加油站地处和平桥南端,是浑河南路通往沈抚高速方向的第一家加油站,汇浑河南路、和平路的车流具有很大的车流量。在此有迫切建设一家加油站的需求。本加油站库容120立方米,设有润滑油品店、便利店、免费洗车中心和公共卫生间等,属于一级大型综合性加油站。 1 和平桥加油站的说明部分 1.1 加油站设计的原始资料 1.1.1 地理位置 在和平桥南端,邻近和平路、浑河南路,长54米,宽50米,总面积为2700平方米。 表1-1 加油站到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加油站等级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项目 | 埋地卧罐 | 地上卧罐 | 埋地卧罐 | 地上卧罐 | 地下卧罐 | 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 | 30 | 30 | 25 | 25 | 17.5 | 重要公共建筑物 | 50 | 50 | 50 | 50 | 50 | 民用建筑物等 | 耐火等级 | 一、二级 | 12 | 15 | 6 | 12 | 5 | 三级 | 15 | 20 | 12 | 15 | 10 | 四级 | 20 | 25 | 14 | 20 | 14 | 主要道路 | 10 | 15 | 5 | 10 | 不限 |
1.1.2 加油站邻近的和平路车流量统计 表1-2 过往加油站车辆的统计表 观察时间 | 每分钟过往车辆数 | 观察时间 | 每分钟过往车辆数 | 7:00--9:00 | 10 | 19:00—21:00 | 10 | 9:00—11:00 | 19 | 21:00—23:00 | 8 | 11:00—13:00 | 12 | 23:00—3:00 | 2 | 13:00—15:00 | 15 | 3:00—5:00 | 4 | 15:00—17:00 | 19 | 5:00—7:00 | 9 | 17:00—19:00 | 12 | | | 过往车辆小计10440 | 过往车辆小计4200 |
1.1.3 自然条件:最高气温35.5℃,最低气温-35.9℃;地下水位为-1.2米。 1.1.4 加油站所经营油品有90号、95号无铅汽油,0号、-10号、-20号、-35号柴油。 1.2 总的平面布置说明 总图布置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需要,缩短工艺管线和运输线路,减少占地,节约投资,保证安全操作和节约管理费用等。 1.2.1 加油站进出车道宽度16米,坡度为6%,坡向公路一侧。 1.2.2 加油区 加油区是加油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站加油岛长3.2米、宽1.3米、高0.2米,为独立加油岛,共有六个,排布方式为三排两列。第一、二排间距为11米,第二、三排间距为10米,列间距为13米。共有六条加油车道。其中J-101、J-102、J-104、J-105为加油机,JQ-103、JQ106为加气站加气机预留地。加油、加气机镶嵌在加油罩棚的柱子中,这样具有美观大方和节省空间的优点。 加油机上方是加油罩棚长20米、宽30.5米、高6米。为了防雨,左、右、前侧向外飘3.5米,后侧向后飘6.5米与站房二楼连接。罩棚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1.2.3 油罐区 油罐区内有4台油罐,从左到右分别是R-101罐(35立90号汽油罐)、R-102罐(25立95号汽油罐)、R-103罐(35立柴油罐)、R-104罐(25立柴油罐)。通气管集中布在R-102、R-103罐间,高4.5米,采用 的无缝钢管,通气管口带有阻火器。付油管为 的无缝钢管集中到罐区右下角一起输出罐区。 1.2.4 站房 站房长20米、宽8米,采用两层建筑结构,上层与加油罩棚相连,地面高出加油场地0.1米。第一层有营业厅、润滑油品店、便利店、值班室和配电间;第二层有站长室、司机客房、客厅、设备间和仓库,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站房。耐火等级为二级。 1.2.5 其它设施 本站场地比公路高出0.5米。场地根据现场铺设,表面将用100mm厚250#混凝土石层铺设;基层为150mm厚石灰土。主导顺水坡由西向东0.003坡度,南北可自然顺坡。本加油站还包括公共卫生间、免费洗车中心、临时停车场、绿化区和广告牌等。 1.3 加油站工艺流程图的说明 加油站工艺流程主要分为来油、储油、付油三部分。工艺流程必须保证来油畅通,储油时间合理,加油无阻,避免脱销、积压现象。 1.3.1 来油 油品由 的油罐车通过公路运输送至和平桥加油站,通过CRJ型插入式软管快速接头卸入相应油罐。 1.3.2 储油 对油罐车送来的油品在相应的油罐内进行储存从而保证加油站经营不会出现脱销现象。 1.3.3 付油 本加油站的供油系统主要由加油机、油罐、潜油泵、管线和管阀件组成。采用潜油泵供油,实现一泵多枪的工艺流程。加油机是正星CS40D636三油品六枪加油机,一台泵可以同时为两台加油机四支加油枪供油。在管线上潜油泵出口有一个法兰和一个阀门,在进入加油机前也有一个阀门,这是为了安装和日后维护的方便。为了实现一泵多枪的工艺流程在管线上还有一个三通。主要流程是由油抢开关通过信号传给电脑主机板,由电脑控制电源开关开启潜油泵,油品由潜油泵经管线、阀件输送到相应加油机进行过滤、计量再由加油抢为汽车加油。 1.4 加油站的安全 1.4.1 消防设计 由于本站油罐是直埋地卧式油罐,因此油罐无需消防专用冷却水。本站只设常规消防用水,消防用水采用浑河自然水源。 1.4.2 加油站灭火设施的设置 由于本加油站加油岛是独立岛式,一座加油岛只有一台加油机或加气机,所以每座加油岛设置一只8公斤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共6只。在站房前还集中设置了6只8公斤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一台70公斤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本站内还有5块灭火毯放在营业厅内,沙子2立在油罐区前4米处。 1.4.3 站内电器采用防爆型或增安型,运用了漏电保护装置。 1.4.4 防雷、防静电 加油站防雷主要是钢油罐的防雷和加油罩棚的防雷。油罐采用直埋地油罐并装有阻火器,所以不设避雷针,但需进行防雷接地,并且把量油孔、阻火器等金属附件进行电器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 。罩棚棚顶用 圆钢做避雷带进行保护。 加油站的防静电有埋地油罐、埋地管线和油罐车接地。站内的电器接地、工艺设备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同用一个接地网络,接地电阻不大于10 1.5 加油站的管理 1.5.1 加油站管理系统 为了提高加油站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本站配套正星CS40D636三油品六枪潜泵式IC卡加油机引进了一套正星加油站管理系统,型号是CS6500液位版。具有IC卡加油管理、监控加油机工作、监测油罐液位、打印报表、发票等功能。实现了加油站的自动化管理。 1.5.2 加油站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保证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术水平。 1.5.3 加油站的人文管理主要是保证加油站的服务质量,员工共同努力树立加油站品牌形象。 1.6 主要设备的防腐 主要是对埋地钢油罐、埋地管线的防腐,防腐等级均不低于加强机防腐;埋地管线连接均采用焊接。 1.7 加油站的电源是外接居民区低压电源;采暖是利用居民区热源采暖。 1.8 给排水工程 本站采用抚顺市自来水网作为水源;雨水排放是利用加油站场地坡度排入公路雨水排水网;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网。 1.9 人员编制 站长1名,加油工9名,营业员6名;加油工营业员分三班,一班为5名。 2. 加油站设计的计算部分 2.1 加油站库容的计算 经本加油站车辆在行车高峰时间平均14.5次/分钟,夜间为5.6次/分钟;每天过往车辆总数为14640辆。加油比例按5%算,则每天约近732辆车在此加油,每车按加油30公斤计,则每天销量为21.9吨。本设计按20吨计,汽、柴油各一半。由加油站库容设计公式 算得汽油为53.2立,柴油为51.2立。从埋地卧式油罐系列中选出:35立90号汽油罐一台,25立95号汽油罐一台,35立柴油罐一台,25立柴油罐一台;即加油站总库容为120立,属于一级大型加油站。 2.2 加油机数量的确定 由加油机数量的计算公式 算得汽油机为3.24台,柴油机1.47台。考虑到加油时段的不均衡存在加油高峰期,同时考虑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加油站的不间断营业,为了节省用地,本加油站决定选用三油品六枪加油机4台。 2.3 本站为一级大型加油站,加油机适合采用潜油泵加油机 2.4 管线摩阻计算 工艺流程是一泵四枪,管线为直径50毫米的无缝钢管。设由潜泵为4枪同时供油时,最大流量为40L/min.枪,即三通前最大流量160L/min,三通后流量80L/min。用公式 求出流速,用雷诺数公式 判定流态,均是在紊流水力光滑区。用局部摩阻公式 算出三通前后的局部摩阻;用沿程摩阻公式 算出三通前后的沿程摩阻,得出最大总摩阻是R-103柴油罐到J-102加油机管路,为3.105米。标高差4.14米,计量器局部摩阻2.5米,加油枪局部摩阻0.54米,加油枪胶管摩阻2.897米;得出泵所需最小扬程H=3.105+4.14+2.5+0.5+2.897=13.142米。考虑到加油站为汽车加油时由同一泵带的4枪同时工作的概率很小,而由同一泵带双枪工作的情况较多,在能满足同时供4枪加油使用的前提下我们应尽量选择经常工作,并且是在泵高效区内的机泵。因此选择了型号为40FY-26A潜油泵。 2.5 埋地卧式油罐的稳定校核和抗浮计算 2.5.1稳定校核 埋地油罐可能在土压和罐内真空度的作用下产生变形,所以油罐强度应符合: 
临界压力 可以用简化的V.mises公式计算: 
由油罐系列知25立罐由2个加强环,35立罐由4个加强环,在埋地0.6米深时经上式校核均符合要求。 2.5.2 抗浮计算 埋地油罐不被浮起的条件为: 
经计算25立罐、35立罐在埋地深0.6米时即可能被浮起。抗浮措施是加锚,加锚体积为: 
参考文献 [1] 《小型石油库机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56-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992-12-01实施. [2] 《加油站建设规范》SHQ1-1999.中国石油化工集团,1999-05-05实施。 [3] 晨宏雨.《加油站经营与管理》.中国石化出版社. [4] 郭光臣.《油库设计》.石油工业出版社. The Design of Heping Bridge Fuelling station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comprehensive routing design. It is desig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ndforms and topography of the Peace-bridge fuelling station. In the same time, It synthesize the condition of rainfall, amount of snow, wind direction, wind velocity, air temperature and geology of water area of HUN RIVER. The calculation in the design includes storage capacity calculation, frictional force calculation, strength check and resistant force calculation of underground oil tanks. The design give explanation to following content: arrangement of plane figure, summar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cess, security of the fuelling station, anticorrosion of main facilities,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 off project, management of the fuelling st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staff. The drawings include plane figure, technological process figure, fixed figure of underground oil tanks, fixed figure of pumps. The criterion to carry out in the design is Design standard of small oil depot and fuelling station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station (Criterion of construction of CNPC). Key words: fuelling station plane figure technological process criterion “抚顺市九三学社”人事管理系统 王 雪 (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9802班) 摘 要: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将制作网页和数据库结合站点的设计方案,所采用的技术就是ASP(Active Server Page动态服务器网页)。在此,我们阐述了设计网页数据库的多种技术和各项工具,其中包含:ASP对象和ADO对象,同时,本文以作者独立开发的抚顺市九三学社人事管理系统为例,演示了用ASP技术开发网上信息查询系统,建立动态页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文的重点也是在于介绍ASP程序如何与数据库配合,存取其中的数据表的内容。 关键词:网页数据库 ASP ADO VBScript 1 网页数据库概述 自从网维网(WWW,World Wide Web)流行以后,带动了一股世界上网的潮流,其蓬勃的发展速度,是以往的任何事业都比不上的,因为网络具备了很多其他产业都没有的优点,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快速,基于这个理由,社会上每一种产业都想把一部分的工作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来完成。 1.1何谓网页数据库 网页数据库,简单地说,就是用户利用浏览器作为输入界面,然后输入所需的数据,浏览器将这些数据返回给网站,网站再对这些数据进行一些处理,例如将数据存入数据库,或者是对数据库进行查询的操作等,最后网站再将执行的结果返回给浏览器,通过浏览器将结果告知使用者。 1.2 网站数据库的开发环境 在建立网页数据库时,要有适当的软硬件的配置。 软件配置: ● 操作系统是Microsoft Windows 98。 ● 数据库软件是Microsoft Access 2000。 ● 网页设计软件是Microsoft FrontPage 98。 ● 服务器软件是Microsoft Personal Web Server 4.0。 硬件配置: 其实硬件配置的条件很简单,只要用户电脑在Windows 98下执行上述软件的运行速度合适,就可以用来发展网络数据库了。本设计的开发环境以笔者的计算机作为测试环境(AMD Duron、192MB RAM)。 1.3 网站数据库的工作方式 Step1 在Windows98装上PWS4.0这套Web服务器软件,使电脑变成一个Web服务器。 Step2 利用Access制作所需的数据库。Step3 设定ODBC驱动程序。Step4 利用Frontpage2000作为设计ASP网页的工具,并且使用ASP搭配ADO来设计存取数据库的功能。 Step5 使用浏览器来读取ASP网页。 2 建立网站服务器与数据库 接下来要介绍如何使用PWS 4.0将电脑变成一个Web服务器,另外还要使用Access 2000做出一个社员通讯录的数据库。 2.1 置网站服务器——使用PWS 4.0 首先将Windows 98安装光盘的add-ons 目录下的PWS4.0安装到个人电脑中(执行pws文件夹下的setup.exe文件)。安装完毕后,就会要求重新启动电脑,等重新启动电脑进入Windows98后,用户在PWS4.0的管理或测试所编写的ASP网页。 2.2 建立数据库——使用Access 利用Access2000制作一个通讯录数据库,对于Access的其他功能在此暂不作介绍。  执行Access2000,建立一个空数据库,将数据库文件命名为DB1.mdb,建立完一个空数据库后,接下来就是要建立一个表。在Access中,表就是存储数据的地方,一个Access数据库可以有多个表,但是在这里只是建立一个九三学社成员的通讯录,所以只需要新增一个表,并命名为person。接下来设定字段名称,有(ID,Name,Birthday,……),数据表建立完就可以向其中添加数据了,如下图所示:
3 设计网页数据库的工具——ASP 3.1 ASP简介 ASP(Active Server Page),中文可翻译为动态服务器网页 ,其实是一套微软开发的服务器脚本环境,ASP内含于IIS4.0/IIS5.0之中,通过ASP我们可以结合HTML网页、脚本语言和ActiveX组件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 3.2 ASP所含的对象 ASP的对象可分为内建组件和外挂组件。 内建组件:所谓内建组件是指组件本身建于ASP中,使用时不需要给予定义即可执行。 最常用的有:Application、Session、Response、Request以及Server五种。 外挂组件:ASP在存取数据库时,经常使用ADO(ActiveX Data Object)的技术来和ASP结合,达到存取数据库的功能。因此,在网页上不但可以建立数据库的网页内容,还可以在网页里执行SQL(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操作,用户可以在网页上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删除以及新增等操作。 ADO里三个主要对象为:Connection、Recordset以及Command. 4 实例应用 “抚顺九三学社人事管理系统”就是利用FrontPage 2000和ASP程序来实现的。在此系统中的知识点包括:数据的帮定技术的实现;ADO技术的Recordset对象和 Connection属性的使用,在Session页面之间传送数据的应用。 4.1开发九三学社人事管理系统的问题 基于九三学社社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必须有一套功能全面、操作简单的系统来进行人员资料的管理,通过网络来提供社员的信息服务再方便不过了,在此,提出一个将制作网页和数据库结合的站点的设计方案,所采用的技术就是ASP(Active Server Page动态服务器网页)。 4.2 九三学社人事管理系统简介 九三学社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社员资料的网上查询、新增、修改、删除的功能。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4.3 系统模块的组成及功能
            ⑴ 管理模块 功能:采用框架网页技术实现管理,通过其完成对各个模块网页的切换以方便地对社员资料进行管理。 ⑵ 新增模块 功能:完成对社员资料的新增,用户通过在人员资料新增网页上输入数据来新增数据库中的内容。 ⑶ 修改模块 功能:完成对社员资料的修改,通过在人员资料修改的网页上输入数据来修改数据库中的内容。 ⑷ 查询模块 ⑸ 删除模块 功能:完成对社员资料的更改,通过在人员资料删除的网页上输入要删除的人的姓名及账号,调用数据库的详细资料显示在网页上,再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删除。 4.4系统中ASP与数据库的应用 在此,着重介绍一下本系统用到的ASP对象: ⑴ Connection对象 ADO的第一个对象—所谓Connection对象,是协助ASP连接到数据库的一个对象,通过和Data Souce Name的结合,就可以对所选定的数据库产生连接的通道。 ⑵ Recordset对象 ADO的第二个对象—所谓Recordset对象,应用于数据的查询作业。Recordset对象会在所连接的数据库文件里,形成一个指针,指向数据库文件里的数据,然后可以利用Recordset对象所含有的方法,在数据库文件里,上下移动这个指针,移到想要查询的数据记录上。 通过Recordset对象的帮助,会先将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到Recordset里,如果不使用Recordset对象,那么在同一时间之内,数据库里的数据就只能允许一位用户来进行存取的操作。 设定方法如下: Set RS1=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et RS1.ActiveConnection=MyConnection RS1.Open “select * from person ”还是要先设定My Connection与数据库文件的链接,接着连接在ODBC里所设定的名称。最后,将RS1参数设定给为执行SQL的查询语法(select * from person)。 ⑶ 连接数据库 生成数据库连接对象:Set 变量名=Create Object("ADODB.Connection") 打开数据库文件:数据库连接对象.Open "driver={数据库驱动程序};dbq=打开数据库路径(Server.Mapath("数据库名") 打开对应表格:Set 变量名=数据库连接对象.Execute("表名”)或者使用RecordSet的Open方法。 显示数据:使用Recordset对象显示数据。 通过以上技术就可以将前面所建立的DB1.mdb数据库连接到ASP应用程序中,有关详细程序代码在此未一一列出。读者主要了解一下ASP程序如何与数据库配合,存取其中的数据表的内容的实质。 参考文献 [1] 刘禾,蔡锋.《精通WEB数据库架设技巧》.科学出版社,2001,92~445. [2] 薛元昀,顾佳英.《网页数据库设计与发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陈强,霍继文,叶兵.《网页制作实用技术——FrontPage 2000》.清华大学出版社. [4] 先行工作室.《FrontPage 2000中文版使用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Jiu San Society of Fushun ’personnel administrative system Abctract: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one design of website that make web and database combine, The technology adopted is ASP( Active Server Page dynamic server webpage). Here, we have explained many kinds of technology of designing webpage database and every tool, Among them include: ASP , ADO , at the same time, This text takes personnel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Jiu San Society of market of Fushun which the author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as an exampl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uses the online information inquiry system of ASP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et up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the dynamic page. The focal point of this text lies in and recommends how ASP procedure cooperate with data base,content of the data list depositted and withdraw among them . Key words: Web database ASP ADO VBScript 清洁燃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张晓丽 (石油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9902班) 摘 要:以柴油/水、汽油/水为实验体系,利用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各种不同的助剂醇制备了汽油、柴油微乳液并对其掺水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复配表面活性剂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油酸钠与SF-10复配可以形成掺水量大、掺水效果好的微乳液。醇的种类和加入量对掺水量有很大的影响,在各种醇中正丁醇是最好的助剂,它的掺水效率最高。适量无机盐的加入可以增加掺水量,对给定的微乳液体系,存在一个最佳盐浓度,在此浓度下可得到最大的掺水量。 关键词:微乳液 助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掺水量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燃油作为汽车的主要燃料其消耗量惊人,同时大量燃油燃烧不当严重污染大气。为了节油和环保,我们大力发展燃油的微乳化技术。微乳化燃油均一、稳定、透明,节油率可达到5%~15%,排气温度降低20%~60%,烟度下降40%~77%,NOX和CO排放量约为一般燃油的25%。如能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及选择廉价的表面活性剂和助剂,将微乳化燃油广泛应用,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油酸(C17H33COOH,OA)、油溶性活性剂(SF-10)、吐温,甲醇、乙醇、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正己醇,浓氨水、二乙醇胺,三乙胺、正丁胺、乙二胺均为分析纯。大庆催化柴油,辽河直馏柴油,一次蒸馏水. 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红外快速干燥箱(LH301-1辽阳市恒温仪器厂分厂),电子天平(原西德进口). 1.3 实验方法 表面活性剂复配比对燃油掺水量的影响:在椎形瓶中固定汽油4g,表面活性剂油酸0.2g,再依次加入正丁醇和氨水,在SF-10各为0g、0.01g、0.02g、0.03g、0.04g、0.05g时边振荡边加水,直至溶液由透明变浑浊,记录掺水量。 不同NaCl盐水浓度对燃油掺水量的影响:在椎形瓶中固定柴油4g,油酸0.2g,再依次加入正丁醇和氨水,在NaCl盐水浓度分别为0、0.04、0.06、0.08、0.12、0.16、0.20、0.24、0.30、0.34、0.38mol/l时边振荡边加入盐水,直至溶液由透明变浑浊,记录掺水量。 比较不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对掺水量的影响:在椎形瓶中固定催化柴油8g,吐温0.35g,依次加入氨水和SF-10,在醇量为0g、0.05g、0.10g、0.15g、0.20g、0.25g、0.30g时边振荡边加入水,直至溶液由透明变浑浊,记录掺水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复配表面活性剂SF-10含量对掺水量的影响 
在表面活性剂复配比变化的过程中,掺水量也随之变化,最大掺水量下的复配比为最佳复配比,本实验采用复配,SF-10与油酸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这使得油水界面层上油酸的吸附量增加,油酸分子的排列更加紧密,界面膜强度增大,但如果加入的SF-10过多时,这种相互作用过于强烈,会发生沉淀,使表面活性剂活性降低,从而破坏界面膜,使得掺水量下降。 2.2 不同NaCl盐水浓度对掺水量的影响 
在低的浓度范围内,由于盐析效应增加了醇在界面上的分布,亦降低了流动界面的相互吸引作用,从而增加了掺水量,随着浓度的增加,NaCl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都提高。这是由于反离子Na+增多后,更多地与表面活性剂的负离子结合,削弱了它们之间的电排斥作用。由图可知,在0.34mol/L时掺水量最大,达到21.24%,我们称此浓度为“理想盐度”。理想盐浓度可以驱使更多的醇到达界面,从而为掺水提供更大的界面面积,为减少液滴相互作用保持理想的界面曲率和弹性。当盐浓度再增加,界面刚性增加,醇在界面上的分布减少,降低了总界面面积,从而减少了掺水量。 2.3 不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对掺水量的影响 
不同醇做助剂对掺水量的影响 图中6种醇做助剂掺水效果不同,异戊醇和乙醇的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所以在一定的含量内,它们溶解在水中,增加醇量对掺水量影响不大,在掺水曲线上呈现出一个平台期;正戊醇和正己醇碳链较长,易溶于油中,界面上醇量很少,很难改变界面膜的流动性,增加的醇大量溶于油中,无法进一步增加掺水量。当醇碳链适中时,则更易富集于界面上,增加界面面积,使增溶水量增加。正丁醇碳链适中,做助剂增溶水效果最好,它的最大掺水量为18.39%,是6种醇中最大的,同时它的加剂量很小,所以采用正丁醇做助表面活性剂最合适。 3 结论 ⑴ 表面活性剂复配效果好,最佳复配比下掺水量最大。 ⑵ Nacl盐水浓度不同对掺水量影响不同,“理想盐度”时掺水量最大。 ⑶ 不同醇做助剂,掺水效果不同,比较的几种醇中正丁醇做助剂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1]徐燕莉.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化学工业出版社,106-135. [2]周雅文、张高勇、王红霞.汽油微乳化技术研究.日用化学工业.2002.2:32卷. The research on synthesis of green fuel and its application Abstract: The system of diesel/water and gasoline/water was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and all kinds of surfactant and cosurfactant was used to prepare gasoline microemulsion and diesel microemulsion. The blending amount of water of the microemulsions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ed: Combination surfactants have better effect than single surfactant. Combining Sodium oleate with SF-10 can form microemulsion with greater water content. The variety and amount of the alcohols has much influence on the blending amount of water. N-butanol is the best cosurfactant among all alcohols. It has the highest efficiency in blending water into microemulsions. Adding appropriate amount of inorganic salt can increase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microemulsion. To a given microemulsion system, there exists an optimum salt concentration. Under this concentration, maximum blending amount of water can be achieved. Keywords: Microemulsion Cosurfactant Surfactant Blending amount of water 催化裂化汽油芳构化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 (石油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9902班) 摘 要:采用常规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HZSM-5,Zn/HZSM-5,Zn-P/HZSM-5分子筛催化剂。以75~120℃ FCC汽油馏分为原料,在等温固体床实验装置上,考察了锌磷含量以及锌、磷浸渍顺序对催化剂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对HZSM-5,Zn/HZSM-5两种分子筛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水热处理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利用上述原料,原位考察了水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锌含量为2wt%,磷含量为4wt%时催化剂效果最好。(2)锌、磷共浸渍催化剂芳构化性能比分步浸渍催化剂好。(3)水热处理后的催化剂与未经水热处理的催化剂相比,芳构化性能明显提高。且芳烃含量随水热处理温度升高,有一个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实验表明:400℃为较优水热处理温度。 关键词:Zn-P/HZSM-5 芳构化 水热处理 FCC汽油馏分 1 前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车用燃料油的清洁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制约我国汽油质量升级的原因是我国汽油组分来源单一,主要为催化裂化汽油,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含量高,烯烃化学性质活泼,挥发后和大气中的NOx混合在一起,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形成以臭氧为主的毒化学烟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由于烯烃不稳定,易在发动机及其进气系统形成焦质和积碳,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因此在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含量的同时,保持或提高汽油辛烷值已成为汽油生产面临的首要问题。利用芳构化技术对FCC馏分进行降烯烃改质,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质量即是本实验的目的。 由于高硅铝比的HZSM-5分子筛具有独特的择形性、良好的水热稳定性、耐酸和抗积碳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裂化、异构化、烷基化和芳构化等催化过程[1]。但其酸性较强,裂解反应严重,需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锌改性ZSM-5分子筛由于具有明显的降烯烃芳构化活性与选择性,已成为轻烃和劣质汽油芳构化改质催化剂研究的热点[2~4],可是引入锌组元的分子筛催化剂在芳构化反应过程中活性下降很快[5]。为了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与选择性,本文在锌改性ZSM-5分子筛的基础上,引入第二组元磷,以改变分子筛的酸性和择形性能,从而提高催化剂的降烯烃芳构化活性和稳定性,并用于较复杂原料催化裂化汽油馏分(沸程75-120℃)的芳构化研究。实验证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芳构化活性稳定性。 2 实验 2.1 原料 本实验采用抚顺石油一厂催化裂化汽油中沸程为75-120℃的馏份为原料,其组成列于表1。 表1 原料的族组成 项目 | C4 | C5 | C6 | C7 | C8 | C9 | 总计 | | 烯烃/w% | 0.020 | 0.326 | 11.479 | 32.554 | 10.298 | 1.960 | 57.820 | 烷烃/w% | 0.006 | 0.075 | 4.636 | 16.828 | 12.072 | 0.368 | 33.985 | 芳烃/w% | 0.000 | 0.000 | 0.518 | 5.795 | 1.880 | 0.000 | 8.193 |
2.2 催化剂的制备 采用常规等体积浸渍法,在浸渍过程中,将Zn(NO3)2和(NH4) H2PO4分别采用了分步浸渍与同步浸渍,烘干,焙烧,压片,粉碎,筛分,取20~40目催化剂备用。照此方法制备了一系列锌磷改性催化剂;将用浸渍法制备的HZSM-5和Zn/HZSM-5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水热处理后备用。 3 结果与讨论 3.1不同锌含量改性的催化剂反应性能考察 在反应温度430℃,反应压力0.1MPa,液时空速(LHSV)1h-1的反应条件下,用不同锌含量的改性催化剂对原料油进行芳构化反应。反应结果见图3.1。 
图3.1 不同锌含量催化剂上芳烃含量对比 由图3.1可以看出:当磷含量保持不变时,随着锌含量的增加,芳烃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锌含量为2%时,芳烃含量达到最大值,且整个反应过程芳烃含量变化平缓,表明催化剂稳定性比较好。由此可见在催化剂中,锌含量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存在着一个适宜比。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芳构化反应中,一方面由于锌物种形成的Zn-L酸具有很强的脱氢功能,促进了烷烃的脱氢活化和环烃中间体的脱氢芳构化[6],促使反应平衡向生成芳烃产物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焙烧过程中Zn离子与HZSM-5分子筛的强B酸中心发生固相离子交换反应,使利于裂解的强B酸中心数减少[7],抑制了C-C键的断裂活化和C6-C8直链烯烃类中间体环化过程中的裂解,从而提高了催化活性和芳烃选择性。但是随着锌含量增加,不但不能增加L酸,反而要覆盖一部分L酸,这就使得L酸主导的芳构化反应步骤减缓,进而芳烃含量降低。 3.2不同磷含量改性的催化剂反应性能比较 在反应温度430℃,反应压力0.1MPa,液时空速(LHSV)1h-1的反应条件下,用不同磷含量的改性催化剂对原料油进行芳构化反应。反应结果如图3.2所示。 由图3.2可以看出:催化剂中固定锌含量不变,改变磷的含量。在磷含量由0.5~4%的变化过程中,芳烃含量随着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磷含量由4~5%变化过程中则变化不大。由此可以看出磷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其含量对反应效果影响不大,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众所周知磷会降低Zn-L酸的酸性,改变分子筛表面酸中心强度和分布,修饰分子筛孔道,提高芳构化活性,减少催化剂表面积炭,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延长催化剂单程反应寿命。当磷的含量增加时,Zn-L酸的酸性,改变分子筛表面酸中心强度和分布,修饰分子筛孔道,提高芳构化活性,减少催化剂表面积炭,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延长催化剂单程反应寿命。当磷的含量增加时,Zn-L酸的酸性降低幅度也会增加,催化剂表面生成积炭速率降低,这就使得芳烃含量随磷含量增加而增加。但是,由于锌 
图3.2 不同磷含量催化剂上芳烃含量对比 含量是固定的,使得磷能够降低的L酸的数目不能无限度增大,况且使芳构化活性保持最佳状态是L酸和B酸协同作用的一个复杂过程,所以说磷含量无限度增加是没有意义的。通过实验,我们认为Zn(2%)-P(4%)/HZSM-5催化剂最理想。 3.3锌、磷浸渍顺序对芳构化性能的影响 将锌、磷同时浸渍的催化剂记为JZ-1,先浸锌后浸磷的催化剂记为JZ-2,先浸磷后浸锌的催化剂记为JZ-3。在反应温度430℃,反应压力0.1MPa,液时空速(LHSV)1h-1的反应条件下,三种催化剂的芳构化性能对比如图3.3。 
图3.3 锌、磷浸渍顺序对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由图3.3看到,对于催化剂JZ-2、JZ-3,反应4小时到反应16小时的芳烃含量变化幅度很大,而催化剂JZ-1在反应4小时到反应16小时过程中,芳烃含量变化比较稳定,且相同反应时间内其芳烃含量明显比JZ-2和JZ-3的芳烃含量高。由此说明催化剂JZ-1比催化剂JZ-2、JZ-3的活性、芳烃选择性和稳定性要好。 3.4分子筛HZSM-5水热处理及处理温度对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在反应温度430℃,反应压力0.1MPa,液时空速(LHSV)1h-1的反应条件下,未经水热处理的分子筛HZSM-5和上述在不同温度下水热处理的分子筛芳构化性能对比如图3.4。 
图3.4 HZSM-5的水热处理及处理温度对芳构化反应能的影响 由图3.4可以看出,与未经水热处理HZSM-5催化剂相比,水热处理HZSM-5催化剂初活性并不高,但活性稳定性得到改善,于处理温度300-400℃范围内,芳烃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400℃时达到最大值,400至500℃呈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低温水热处理对分子筛孔道和表面起疏通和清洁作用,使表面酸中心进一步暴露,因而对分子筛活性的影响不大,在降低积炭、增加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分子尺寸较大的芳烃前体产生,提高芳构化选择性。500℃高温水热处理可能对分子筛的B酸酸强度和酸量影响较大,使分子筛的B酸酸强度和酸量显著降低和减少,导致B酸与L酸不能协调,使芳构化性能下降。因此,较适宜的水热处理温度为400℃。 3.5水热处理温度对Zn/HZSM-5催化剂芳构化性能影响 在反应温度430℃,反应压力0.1MPa,液时空速(LHSV)1h-1的反应条件下,不同水热处理温度的Zn/HZSM-5催化剂芳构化性能对比如图3.5。 表3.5 水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Zn/HZSM-5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催化剂 | 烯烃 含量/% | 烷烃 含量/% | 烯烃 转化率/% | 烷烃 转化率/% | 液收/% | Zn(2%)/HZSM-51 | 5.02 | 21.10 | 91.98 | 81.49 | 58.57 | Zn(2%)/HZSM-52 | 4.11 | 19.02 | 92.83 | 82.07 | 59.23 | Zn(2%)/HZSM-53 | 4.41 | 20.45 | 92.42 | 81.87 | 59.91 |
1水热处理350℃; 2水热处理400℃; 3水热处理500℃ 
图3.5不同水热处理温度下催化剂Zn(2%)/HZSM-5上芳烃含量对比 由图3.5和表3.5可以看出,随着水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原料中烯烃转化率,烷烃转化率和产品中芳烃含量逐渐增加,到400℃出现最大值后则呈下降趋势。在水热处理过程中,一方面发生了由分子筛的L酸向强B酸中心的转化: L酸+H2O → B酸 (1) 另一方面,由(1)式生成的B酸还可能与Zn2+作用生成新的L酸: Zn2++B酸 → L酸 (2) 在350~400℃范围内,随着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B酸量可能变化不明显,L酸量有增加趋势;400℃水热处理时,水热处理可能促进了(2)式的反应,从而使新增B酸速度小于B酸减少速度,导致与裂解有关的强B酸减少,而与脱氢芳构化有关的L酸中心数增加,导致此温度下,B酸与L酸互相协调使芳构化活性最高;在500℃水热处理时,由于处理温度较高,发生分子筛脱铝现象,导致部分分子筛羟基脱除,引起分子筛B酸中心显著下降,通过(1)式进行的补偿远不能抵消骨架铝脱除引起的酸中心数下降,L酸中心数显著增加,B酸与L酸中心数不能相互协调而使芳烃活性下降。因此,400℃为较适宜的水热处理温度。 4 结论 通过考察锌磷含量以及锌磷浸渍顺序对催化剂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发现共浸渍的锌为2%,磷为4%的催化剂效果最好;对水热处理后的催化剂进行比较,实验表明400℃为较优处理温度。 参考文献 [1]曾昭槐.择形催化[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4.17. [2]USP 3760024;USP 3960978. [3]Kwak B S, Haag W O, et al.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Propane to Aromatics: Effects of Adding Ga and/or Pt to HZSM-5[J].J Catal.1994.149:465~473. [4]刘兴云、余励勤等.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2),1986:41. [5]Inui Tomoyuki. Selective Conversion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s to Aromatics on Modified Metallosilicate Catalysts.石油学会志,1990.33(4):198~207. [6]Mole T,Anderson J R.The Reaction of Propane over ZSM-5-H and ZSM-5-Zn Zeolite. [7]刘兴云、李宣文、佘励琴等.烃分子在锌改性ZSM-5沸石上的芳构化Ⅰ.活性中心的形成和表征[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88.4(4):36-43. Preparation and Study of Catalysts on Aromatization of FCC Gasoline Abstract: A series of HZSM-5, Zn/HZSM-5, Zn-P/HZSM-5 zeolite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impregnation method. Effects of Zn content, P content and the sequence of Zn and P impregnated on aromatization of FCC gasoline(75-120℃ fr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steel-tube constant temperature fixed-reactor.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hydrothermal treatment method and treatment temperature, the HZSM-5 and Zn/HZSM-5 zeolite catalysts were tre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y hydrothermal treatment, then they were used in-situ for the reactions of aromatization in the same reaction conditions using the mentioned FCC gasoline. The results were showed as follows:(1) Compared to the catalysts used in our test, we found the catalyst, which contained two percent of zinc and four percent of phosphorus, was better.(2) The catalyst which was prepared by simultaneous impregnation of Zn and P , was better than the catalysts which were prepared by fractional impregnation.(3) The properties on aromatization of hydrothermal treatment catalysts were improved markedly. Moreover, as the temperature of hydrothermal treatment increasing, there was a trend which declined after increasing about aromatics content. It was found that 400℃ was the best temperature of hydrothermal treatment. Key words:Zn-P/HZSM-5 aromatization hydrothermal treatment FCC gasoline fraction 集肤电流加热技术在输油管线中的应用探讨 冯忠亮 (机械工程学院 装备9904班) 摘 要:由于成品油在进入管道之前有可能脱不净水,或者一部分以乳化状态存在的水分,会在油品输送过程中分离出来,当环境温度降低时,这部分水就在管道内部结冰,严重时会造成管线的局部冰堵,导致全线运行停止。集肤电流加热技术(SECT)出现在60年代中期是一种先进的电加热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热能利用率高及易于自动控制等优点,是解决输油管线冰堵的一种好方法。本文对集肤电流加热技术的原理的理论分析,设计所需参数的定量计算及集肤电流伴热装置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电流透入深度,功率因数等等。 关键词:管线 冰堵 电加热 抚顺石油一厂,二厂,三厂,乙烯厂的输油管线冬季长出现冰堵现象,阻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决定应用集肤电流加热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1 集肤电流加热技术的简介 1.1集肤电流加热技术的理论分析 1.1.1 集肤电流加热装置的基本形式 导线接在交流电源的一端,穿入加热管中,穿出后与管接头相接,管子本身作为电路的归路。另一端接在电源上,组成一个导线与钢管串联的回路。 1.1.2 集肤电流加热基本原理 当工频交流电流通过铁磁性材料钢管时,在集肤效应,临近效应,屏蔽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两个重要的现象:一是电流不是均匀的流过钢管的横截面,而只是留经其中的一部分,相应地减少了钢管的有效截面积,交流阻抗显著增大;二是电流集中在钢管的内表面,外表面几乎没有电流通过,钢管自身形成很好的电绝缘结构。 1.2集肤电流加热法的电路参数 ⑴电流透入深度 
式中 -电流透入深度,cm; -媒质电阻率,Ωcm;
-电源频率,1/s;
-媒质相对磁导率。
⑵交流阻抗 
式中 -加热管的内径,m。 ⑶集肤加热管的功率 
式中 -单位长度穿管导线的电阻,Ω∕m。 ⑷功率因数 
式中 -单位长度加热管的阻抗,Ω∕m; ⑸内集肤加热管的漏电压 VL=  1.3集肤电流加热技术用于工业生产的几个技术问题的处理 1.3.1漏电压的技术处理 漏电压是指集肤管外壁存在的小电流在集肤管外壁电阻上产生的电位降,它于管长、电压、电流、电阻率成正比,与管径,壁厚,透入深度成反比。 ⑴将集肤管紧贴焊接或用管卡捆接在介质管道上; ⑵并联降压线。 1.3.2使用设备和材料 ⑴设备 SECT法的主要设备是大功率调压变压器,即次级要求有调节范围,电流必须保持在200A以上。 ⑵耐热电缆 该电缆一要满足耐热温度要求(即要满足介质管升温和恒温要求),二要满足线芯截面面积要求。推荐使用铜芯线,且电流密度在4~5A/mm2为宜,使得整个系统中集肤管与导线的发热比基本达到4/1的最佳条件。 ⑶管材选择 要求使用管材必须是磁性材料,可以用碳钢。 1.3.3连接件的选择 连接件的结构关键是要减小接线柱两接线端子界面间及接线端子与耐热导线线芯连接时的接触电阻,以防局部过热。 1.3.4电压降的选择 当集肤管使用在升温环境时,设计电压降最好为0.5~0.7V/m;当集肤管使用在恒温稳定环境时设计电压最好为0.3~0.5V/m。 2 集肤电流伴热装置介绍 2.1集肤电流伴热装置的基本结构 集肤电流加热法电伴热装置,按其结构功能可分为:产生热量部分,电源供给部分,温度控制部分,保护装置部分。 ⑴产生热量部分 它是由集肤电流加热管及管内的集肤电流加热导线组成。 为了将集肤电流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及时传输给被伴热的管道,提高传热效率,采用两根管间隔一定距离相互焊接一段的办法。在集肤电流加热管内设置一根集肤电流加热导线,在被伴热主管的末端,集肤电流加热管与导线相连接。 当接通电源,也就是加入一般常用频率的交流电后,电流通过集肤电流加热管内导线流到集肤电流加热管末端,再通过集肤电流加热管回到电源。些时管内由于“集肤效应”,在集肤电流加热管的内表皮产生集中的电流,并随此而产生热量,当然集肤电流加热导线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热量,但80%~90%的热量是集肤电流加热管所产生。整个回路的功率因数达90%。 产生热量部分的设计及安装组数,应根据伴热管道的大小,所需保持温度,保温材料的材质,厚度等条件来决定。在输送重油时,当伴热管道在14英寸(355mm)以下时,通常只选一组,而在14英寸以上时,可选2~3组。另外,在被伴热管道上,为了连接集肤电流加热管内导线,需安装钢板制造的接线箱(接线箱或电缆接线箱),一般接线盒的间距为60~150m,电缆接线箱的间距为500~1000m。 ⑵电源供给部分 它是供给产生热量部分的源头,包括电源变压器,加热控制盘等主要设备。一般情况下,一个变电所的电源供给部分覆盖伴热管道最长达20km。 ⑶温度控制部分 它是由温度指示调节器,温度报警器,温度测定器等构成。再加热控制盘上安装了温度指示调节器,用它自动控制加热电源,使被伴热管道温度保持一定。温度报警器起温度调节器的后备仪表作用。 ⑷保护装置 电器系统的保护装置有防止短路用的保险丝,切断器,有防止过电流保护用的过电流继电器及差动电流继电器。伴热方面的热保护装置有温度报警器。 2.2集肤电流伴热装置的特点 ⑴由于集肤电流加热管采用钢管,结构简单,牢固,因此,机械性能好,可靠性高。 ⑵由于集肤电流加热管内的集肤电流加热导线,使用了特殊的耐热性能高的绝缘材料,比普通电线寿命长,再设计,施工方面又有精心安排,故可靠性高。 ⑶集肤电流伴热可采用普通工业高压电源供电,一个变电所可供长达20km远的管道伴热,是相当经济的。 ⑷当有危险的瓦斯存在时,该装置可很容易地做成防爆结构。 ⑸集肤电流加热管内导线万一出现损坏,只需打开局部保温层更换导线便可修复,作业简单。 ⑹由于集肤电流加热管与被伴热管道焊接在一起传热好,也不会产生局部过热点。 ⑺集肤电流加热管可以做成6~12m长的组合件,在专门的工厂里进行预制,包括被伴热管道的焊接和保护等均可实行一体化施工,固有利于加强质量管理。 ⑻适于要求可靠性高,维护困难的地下管道及海底管道的伴热。 3 电伴热与蒸汽伴热能耗对比 3.1电伴热 采用电伴热在下述情况下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⑴当输送液体时除了流量小,输液管线长情况,因液温沿管线方向温降小,所以在管道正常输送过程中没有必要进行加热保温时,此时热源耗电为零。 ⑵当管道停止输送,即液体不流动时,利用自动控温,给管道自动供给由管道保温层散失的热量,使被伴热液体保持所定温度。如果在同一管道内,输送不同燃料油时,通过改变温度调节器设定值的方法,保持各种油的最适宜保持温度。 ⑶当管内输送液体温度高于温度调节器设定值时,再送液停止后,液体温度下降到所许保持温度设定值之前,伴热电源均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能源消耗为零。 ⑷如果长时间停止输送,液体处于不流动的情况下,为了节约能源,伴热可停下来,即关闭电源。待再次需要输送开始之前,再打开电源进行伴热,把冷却的管内液体重新加热升温到可以输送的状态。 3.2蒸汽伴热 该伴热法热能利用率不高,其原因如下: ⑴蒸汽伴热一般都是按照最低的气温条件下,能保持被伴热液体所需流动温度进行设计的,而当夏季气温升高时,管道内液体温度高于所许保持温度,伴热用的能源能耗相对增大。也就是说蒸汽伴热,因没有温度自动控制,所以加热往往偏高,热能利用率必然不好。 ⑵在正常伴热过程中有热能损耗。 ⑶为了向伴热管道的伴热管内供汽,需附设主蒸汽管线,而该管线也有一定的热能损耗。电伴热与蒸汽伴热能耗对比 项 目 | 例A | 例B | 例C | 保持温度 | 40℃ | 60℃ | 80℃ | 油输出温度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电伴热 | | | | | | | ⑴ 电消费量(1000kwh/a) | 580 | 264 | 895 | 552 | 1055 | 703 | ⑵ 金额(千日元/a) | 8700 | 3960 | 13425 | 8280 | 15825 | 10545 | 蒸汽伴热 | | | | | | | ⑴ 伴热管蒸汽消费量(t/a) | 2560 | 2560 | 3190 | 3190 | 3250 | 3250 | ⑵ 附属管道蒸汽消费量(t/a) | 2150 | 2150 | 2150 | 2150 | 2150 | 2150 | ⑶ 合计蒸汽消费量(t/a) | 4710 | 4710 | 5340 | 5340 | 5400 | 5400 | ⑷ 金额(千日元/a) | 14130 | 14130 | 16020 | 16020 | 16020 | 16020 |
注:电价15日元/kwh,蒸汽单价3000日元/t 4 集肤电流加热技术发展前景 集肤电流加热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解决输油管线冰堵问题,而且可以应用于渣油、苯、二甲苯等物料的管道伴热方面,易于做成防爆装置,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钱存普、林茂钦、周玉民.集肤电流加热法的理论分析及其电路参数计算.油气储运,1987.10:11-19. [2]刘保侠、刘志、夏长友.集肤电流加热技术在原油管道中的应用探讨.管道技术与设备,1998.4:23-26. [3]张传文.利用集肤电流加热的管道电伴热设备.管道技术与设备,1993.9:30-33. A New Electric Heating Technique Abstract: In cold seasons, the residual water in the product transported may freeze on the internal wall of the pipelines, and even cause ice clogging and influence normal transmission. SECT is an electric heating technique which has appeared in the world recently. It is of such merits as of simple structur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high utilization ratio of heat energy and automatic contro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lectric magnetic field, the article make a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detail of SECT, including from it in the depth of electric osmose in the heating pipelines, a.c , impedance, power factors, current leakage and the equations for calculating the definite leakage voltage,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Keyboards: Pipelines Ice-clogging Electric heating 招生信息发布及数据处理系统 高东日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9905班) 摘 要:本文介绍了招生信息发布与数据处理系统的招生发布信息维护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的实现过程。招生发布信息维护模块包括数据库登录和信息维护两部分,采用ASP脚本语言开发。招生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转换和分班编号两部分,是采用PowerBuilder语言开发。数据库登录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库Sql Server登录参数发生变化时,必须运行它使整个系统能正常连接数据库。信息维护模块是对动态网页进行信息维护, 主要实现用户登录、修改密码、修改用户名、完成招生发布信息、实现发布信息维护等功能。数据转换是将国家统一网上招生软件所获得的数据转换为整个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格式,主要实现批量数据转换、批量数据删除、各种信息维护、非标准专业规范等功能。分班编号是对招生后的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实现按各学院不同的专业进行班级的划分和学号的编制、各种信息维护、班级调整、数据导出、数据打印等功能。整个系统涉及三类数据库:学生类别数据库、发布信息数据库和代码数据库。 关键词:招生信息发布 数据转换 分班编号 过去,手工招生是每个院校录取新生的主要方式。但是最近几年国家为了普及高等教育,实行了扩招政策,考生数据剧增,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好这些数据,成为关键问题。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利用互联网招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从2001年开始,部分省、市利用统一的网上招生软件进行招生,由于网上招生的客观性、准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等特点,现在已被全国绝大部分省、市所采用。但是,如何更好地宣传学校的有关招生政策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解决由于招生数量的增加给院校方进行入学数据处理带来的困难,是招生院校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发布与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此,我们开发了招生信息发布与数据处理系统。 1 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招生信息发布与数据处理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招生信息发布系统、招生信息维护系统、数据转换系统、分班编号系统、录取通知书打印系统、查询统计系统。其总体功能结构如图1.1所示。
 图 1.1 系统功能框图 招生信息发布主要是通过招生网站完成信息发布等功能。 招生信息维护是对招生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进行维护。 数据转换主要是把招生软件获得的数据转换到整个系统所需的格式。 分班编号是对招生后的数据结合院校信息进行班级划分并且分配学号。 打印录取通知书是按省份打印学校已经录取的学生的通知书。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进行打印。 查询统计是对所招收的学生信息以及分班后的数据进行查询统计。 2 系统的实现 2.1 招生发布信息维护模块 招生发布信息维护模块是对院校在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的信息进行维护。采用的是B/S结构。 2.1.1数据库登录 应用此功能的目的: 1)当数据库登录参数发生变化时,系统会由于登录不正确而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此功能为整个系统提供登录参数; 2)为了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进入。 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 2.1 数据库登录流程图 其中加密功能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采用MIME中的BASE64编码实现加密。 2.1.2信息维护 维护系统是与招生信息网站密切相关的,主要完成对网站的动态信息进行维护。 流程图如图2.2所示。  图2.2 信息维护流程图 在维护界面,由于信息量特别大,所以采用分页技术,每页有固定数量的信息并且提供给用户共有多少信息、分几页、现在在第几页、首页、尾页等信息,这样用户进行操作比较方便。 2.2 招生数据处理模块 2.2.1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系统主要是把网上招生软件所获得的所有数据转换到本系统所使用的Sql Server数据库中。根据学生类别的不同转换的数据库也不同。本系统主要进行批量数据转换,并辅以其它相关操作,如:批量数据删除、专业规范、维护信息等。流程图如图2.3所示。  图2.3 数据转换流程图 确定数据源:确定源数据所在的目录。 数据转换:利用PowerBuilder中的数据窗口对招生数据进行动态转换并且添加了一些必要的信息。此处数据窗口对象是动态生成的,对应于一个数据窗口控件。 专业规范:利用关键字匹配方法实现对非标准专业名称标准化的过程。 批量删除:是通过数据库的触发器进行的,在数据库中编程。通过建立索引来触发全部表的删除操作,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2.2分班编号 本系统是对招生后的数据按学院和专业信息进行分班和学号的分配,主要操作功能包括:分班编号、班级调整等。 流程图如图2.4所示。
  图2.4 分班编号流程图 添加数据:对单独招收的学生利用此功能添加学生的基本信息。 分班编号:根据学院的代码信息,按照省份分布、男女比例和成绩分布等情况合理划分班级并给学生分配学号,学号由9位构成,不同的数据位代表不同的含义。 导出数据:导出分班编号信息,用来作为教务管理所需数据的接口。 信息查询:对分班编号的信息进行查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班级调整: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在班级之间进行学生调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信息打印:按照规定的格式打印分班编号的结果,包括打印预览、打印设置和打印等功能。 3 总结 本系统是一个实际应用系统,专门应用于院校网上招生和数据处理工作,其功能满足了用户所需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荣钦科技主笔室.ASP最新入门与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1. [2] 网冠科技.网页动画时尚创作百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 [3] 段兴.精彩网页动画制作百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0. [4] 海特.快速制作网页实例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4. [5] 王晟.FrontPage 2002中文版快速入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7. [6] 网冠科技.ASP3.0时尚编程百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0. [7] 梁嘉超.动态网页设计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8. [8] 杨皓.ASP步步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1. [9]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10]熊居然.Powerbuilder 6.0/6.5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10. Abstract: This text is an introduction to realize process of the maintenance of soliciting the students to announce information and the data handled with, which belongs to the system of soliciting the students’ information to announce and the data handled with. The maintenance of soliciting the students to announce information include : the logging database and the information maintenance ,which developed with ASP script language. The mold piece of handling with soliciting students’ information include the system of conversing the data and the system of dividing a serial number, which is developed with PowerBuilder language. The founda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to circulate is the logging database。When logging parameters of the Sql Server database are changed, you must run it to make the whole system link normally to database. The mold pieces of information maintenance proceeds to the information supports of dynamic web pages, which realizes primarily to modify the password and modify the customer, complete to solicit students to announce the information and realize to announce the information maintenance etc. The system of the data conversed is to converse the data which gets from the software of soliciting students to the data format which the whole system needing, which realizes primarily the function of the batch data to converse、 batch data to delete、every kind of information to maintenance, not standard profession to norm etc. To cent a serial number is to data that proceeds to handle with after solicitting students, realizes primarily to The demarcation of the clas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gistration number in the different profession of each college , the maintenance of Every kind of information ,the class adjusted, the data leaded out, the data printed etc. The Whole system involves three databases: the student category database, the announcing information database and the code database. Key words: Recruitting students’ information announced Converting the data Centing a serial number “聚丙烯装置生产管理及优化系统”的开发李 磊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9905班) 摘 要: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我们开发出了一套适合于聚丙烯装置的商品化管理软件——“聚丙烯装置生产管理及优化系统”。整个系统使用VC++6.0开发完成,开发中涉及到网络、数据库、图形等计算机领域。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现状及软件开发的背景,简单介绍了聚丙烯工艺,重点介绍了系统结构和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三大关键技术:数据通讯、数据操作、报表打印。目前,系统已在锦州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聚丙烯装置上投入使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聚丙烯装置 管理系统 DAO Winsock GDI VC 1 国内外现状化工间歇聚合反应装置国外很少,所以针对该类装置所开发的管理软件并不多见。而目前国内大部分聚丙烯装置的生产管理手段相当落后,仍然处于手工填写生产单据和统计报表的现状,使用计算机实现生产管理的也只有少数几家,从实际应用情况看,无论是管理软件的实用性还是投用率都不是特别理想。 2 开发背景化工间歇聚合反应过程是流程工业中比较典型的复杂反应过程之一。在加热升温阶段和反应初期,它是一个具有自衡能力的开环稳定过程。而在反应放热中后期,它又是一个无自衡能力的、不可逆的开环不稳定的强放热反应过程。这就给实现聚合反应自动控制带来了许多困难。2000年李平教授及侯立刚副教授为锦州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聚丙烯车间开发了“丙烯聚合反应过程优化控制系统”,该系统于2000年3月成功投入运行,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1】。但车间的生产管理水平仍较落后,为此锦州石化各级相关领导决心改变现状,抛弃现有的方式,引入新的聚丙烯装置生产管理系统。 3 聚丙烯工艺简介间歇聚合反应是一个间歇操作的放热反应。比较典型的有间歇式液相本体聚丙稀生产过程和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为使聚合反应均匀,及时传递热量,聚合釜内装有搅拌装置,热量由装在釜内的蛇管、釜外的夹套等形式的换热装置提供或移去。反应釜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 1 聚合反应釜示意图 间歇聚合釜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4个阶段: 聚合釜投料:反应物经计量后一批或几批投入反应釜。 加热升温阶段:各种物料加完后,向釜套内通循环热水升温。原料在与催化剂充分混合的基础上,吸收热水提供的热量,当升温到一定值时,放热反应开始。 反应放热与恒温/恒压阶段:这时关闭热水系统,切换到冷水系统。以循环水(冷水)流量为控制变量,实施聚合反应恒温/恒压控制。 回收及放料阶段:反应达到预期要求后,停止反应,出料,清釜。然后重新投料,再次进行反应。 4 软件开发环境基于工业控制软件追求稳定,可靠的原则,选择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作为BatchSPC的开发、运行平台。 Visual C++开发工具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Windows环境下最主要的应用开发系统。它不仅是C++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而且与Win32紧密相连。作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典范,Visual C++以它的灵活性著称,它能够创建运行速度很快的代码。 Visual C++的功能强大,编程中指针的使用无处不在,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对指针的错误使用。而且在使用GDI时,很容易遗忘释放内存资源造成内存泄露现象。VC++的调试工具虽然强大,但为了加快开发速度,选用了Compuware公司的DevPartner Studio6.6作为辅助调试和系统测试工具。 版本控制工具:Visual SourceSafe6.0。 5 系统设计5.1系统组成系统由YS-170调节器和工控机构成由“基本控制层(YS-170)”和“上位控制层(工控机)”组成的经济适用型集散控制系统。上位控制层又由分别承担控制和管理任务的两台工控机通过网卡连接组成。控制机主要实现所有聚合釜的先进控制和一般管理任务。管理机主要完成生产管理和优化指导工作。 在基本控制层,一台YS-170调节器单独控制一台聚合釜。上位控制层可通过RS-485通讯接口对基本控制层进行监视与控制。同时基本控制层保持其独立性,当不进行通讯时,YS-170仍能完成其正常控制过程。为便于监视和操作,在控制机中安装了一块多屏显示卡,以支持两台大屏幕显示器来分别监视不同的状态画面。 5.2软件结构BatchSPC的结构下图所示: 
图 2 BatchSPC结构图 5.3数据通讯BatchSPC与BatchAPC之间通过二块网卡进行数据通讯,选用Windows下得到广泛应用的、开放的、支持多种协议的网络编程接口 Winsock来实现数据通讯 。 Winsock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套接字:流式套接字、数据报套接字和原始套接字。 流式套接字采用的是TCP/IP协议,它提供了双向、有序、无重复且无记录边界的数据流服务,其特点是通信可靠,对数据有校验和重发的机制,适合大量数据传输。鉴于流式套接字的特点,数据通讯使用流式套接字完成。 数据通讯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服务器端(BatchAPC),主要用于接收客户端(BatchSPC)的连接请求,定时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另一部分是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主要用于申请连接到服务器,接收服务器送来的数据。设计的主要步骤如下: 创建套接字:创建用于侦听的服务器套接字,并开始侦听; 创建客户端套接字:创建客户端套接字,并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 建立连接:服务器收到客户端请求,接收请求并建立连接; 数据传输:建立连接后,服务器在每个采样周期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客户端接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关闭连接:删除套接字。 5.4数据操作从对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操作的角度来看,数据库应用程序主要包括对记录的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作为管理系统,BatchSPC也具备上述四种操作,体现在具体的功能上分别是:“输入画面”的操作,[管理员]->[数据查询],[管理员]->[删除记录]。但并非每位软件使用者都能使用这四种操作,四操作的使用被划分成二个级别: 操作人员:在一定范围内对数据进行修改; 管理人员:随意对记录进行以上四种操作。 增加操作:调用CDaoRecordset::AddNew()函数,给相应字段赋值,调用CDaoRecordset::Update()函数完成增加操作; m_pSet->AddNew(); // 表示开始对新记录集进行编辑 // 对记录集中字段变量赋值 … m_pSet->Update(); // 保存编辑结果 修改操作:使用Seek()、Move()、MoveNext()、MovePre()中的一个函数先将指针移动到要修改的记录上,调用CDaoRecordset::Edit()函数,赋值给要修改的字段,调用CDaoRecordset::Update()函数完成修改操作; m_pSet->AddNew(); // 表示开始修改记录集 // 对记录集当前记录进行修改 … m_pSet->Update(); // 保存修改结果 删除操作:将指针移动到要修改的记录上,调用CDaoRecordset::Delete()函数删除记录。 m_pSet->Delete(); 查询操作:单表查询通过设置CDaoRecordSet::m_strFilter(与SQL语句中的where字段相对应),而后调用CDaoRecordSet::Requery()重新生成记录集来完成。对较复杂的多表查询,解决方法是在数据库中生成相应的视图(即Access中的查询),将这个视图看成数据库中的表,用处理单表查询的方法来完成对多表的查询。 5.5并发控制事务并发操作不当,将产生“丢失修改”、“读脏数据”和“不可重复读”等数据不一致。并发控制的目的就是要以正确的方式调度并发操作,避免造成各种不一致的情况,使一个事务的执行不受另一个事务的干扰,从而在合理的并发度情况下,控制事务的并发操作。BatchSPC虽然不会出现多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情况,但在用户修改数据的同时系统例程可能也要写入数据,这样就可能出现并发事务。在三种数据不一致性中,“丢失修改”对系统影响最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避开了这种可能造成“丢失修改”的操作:也就是可能被系统自动修改的数据在可能被修改的时间段内对用户是只读的。 5.6报表打印在Windows环境下向打印机上输出一张报表时必须计算一系列的坐标来画线,必须知道字体的长度和宽度,以便能使得标题居中显示。如果把这些值作为一个变量并预先设置了一个值。经过多次调试和修改,终于设定了这些值并在打印机上获得了很好的输出效果,那么当用户的打印机换成一台其他型号的打印机或打印纸的大小由A4变为A3时,打印的效果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设备相关性已进入了程序。 Windows是一个与设备无关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图形设备界面(Grsphic Device Interface.简称GDI)是Windows的子系统,它负责在视频显示器和打印机上显示图形(包括文本)。GDI是Windows支持设备无关图形的核心,GDI中最重要的概念是设备环境(Device Context,简称DC)。一个设备环境通常是指一个物理显示设备。在windows环境下,在一个图形输出设备(如屏幕或打印机)上绘图时,首先必须获得一个设备环境(DC)的句柄。然后在GDI函数中以这个句柄为一个参数,向windows标识它想在其上进行绘图的设备。 通常在调用GDI函数向设备输出时需要获得有关一个设备环境所指的设备的信息,包括显示器的大小和色彩容量或打印机打印区域的长度和高度等。 对于一般单页或多页数据表格,利用MFC打印机制实现起来很简单。MFC中,数据是作为文档进行打印的,要打印一个文档,MFC是在CView类或其继承类及CDC的几个函数中实现的【2】。 但上述方法只对使用文档/视图的应用程序有效,没有使用文档/视图的应用中使用打印功能(比如说在对话框中)将无法利用MFC提供的功能。模仿MFC的打印机制,首先我定义了 OnBeginPrinting, OnEndPrinting 和 OnPrint三个函数,其原型和功能与在VIEW中一样,然后使用与这类似的方法来实现打印。 6 总结历时七个月,先后四次到现场调研、安装、调试,我顺利完成了“聚丙烯装置生产管理及优化系统”的开发。系统具备实时数据采集和存储、统计报表自动化、人员及设备考核自动化 、工艺流程及趋势曲线显示、无需手工填写各种单据等技术特点,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目前,系统应用于锦州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三厂的聚丙烯生产装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使用BatchSPC能够提高装置的生产管理水平,减轻劳动强度,能产生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鉴于BatchSPC的技术特点及实用性,相信在化工行业应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侯立刚、李平、袁庆斌、李纪.丙烯聚合反应过程优化控制系统.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1.5. [2]李新叶、李云霞、邸剑.Win32应用程序中打印数据报表和数据信息行的不同实现.电力情报.2002.1. [3]李博轩.Visual C++6.0数据库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5. [4]侯俊杰.深入浅出MFC 第2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3. [5]汪翔、袁辉.Visual C++实践与提高 网络编程篇.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3. [6]何健辉、许俊娟、董伟译.Windows程序调试.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5.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ing-managing and optimization system for polypropylene plants” Abstract: After about half an year we developed a suit of commercial managing software “The producing-managing and optimization system for polypropylene plants”, Which is fit for the polypropylene plants. The whole system is developed by use of VC++6.0. During the development it involved the computer field such as network, database, graphics and so 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all over the world, the background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simply recommends the polypropylene technology. It emphasi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and the concerned three pivotal techniqu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data communication, data operation, report forms print. At present, the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polypropylene producing plants in JinZhou petrochemical Ltd and obtained noticeable results. Key words: Polypropylene plant managing system DAO Winsock GDI V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