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蒲县镁旗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10kt镁合金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OO八年一月
目 录
13.2.3 主要工艺设备及主要职业危险、危险因素概述。 64
附表:
1-1 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1-2 财务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
2、损益表
3、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4、资产负债表
5、投资总额和资金筹措表
6、借款偿还计算表
7、流动资金估算表
8、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和成本估算表
9、生产成本和费用估算表
1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1、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件:委托书
关于蒲县镁旗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产1万吨镁合金深加工项目备案的通知 临发改审批发[2008]7号文
附图:
1、区域位置图
2、总平面布置图
进入21世纪,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很多金属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镁以其资源丰富而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结构轻量化技术及环保问题的需求更加刺激了镁工业的发展。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工程金属材料,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减振性、电磁屏蔽和抗辐射能力强,易切削加工,易回收等一系列优点,在汽车、电子、电器、航天、航空和国防军事工业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继钢铁和铝合金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类金属结构材料。镁合金已成为21世纪最令人瞩目的绿色环保金属材料。近年来,随着各国对镁应用技术开发力度的加大,镁合金应用消费增长迅速,可以预见在今后几年,镁合金产品将在很多领域以其独到的性能和价格优势更多地替代铝合金和塑料制品,镁合金的开发应用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
从2001年起,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就将镁合金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科技部将“镁合金应用开发及产业化”列入“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2005年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把高品质镁合金铸造及板、管、型材加工技术开发项目列入鼓励类发展项目。2006年,国家科技部又公布了“十一五”“镁及镁合金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重大支撑项目,国家再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作为导向资金,用于镁的关键技术开发及镁的应用。国家政策的高度导向,有利于我国镁工业由原镁生产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加速我国镁产业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把我国从镁生产大国发展成为镁合金工业强国。
目前正是发展镁合金产业的良机。山西镁旗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大量市场调查和论证,决定建设一座规模为年产10kt镁合金、节能与环保技术领先、企业具有现代化工业特色和生产成本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镁合金示范工程。 2008年1月委托我院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我院依据《有色冶金行业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国内同行业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分析总结,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方案,并与甲方交换意见,完成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镁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20世纪末,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使现代汽车减重节能的需求不断高涨,轻量化已成为汽车选材的主要发展方向。据研究发现,汽车重量每降低100kg,每百公里油耗可减少0.7L;汽车自重每降低10%,燃油效率可以提高5.5%,随着发达国家不断加强对汽车等交通工具能源消耗和废气污染的限制,促使汽车制造厂重视汽车的轻量化发挥。由于镁合金是工业应用最轻的金属材料并拥有良好的阻尼减震性能,为减轻汽车质量以降低油耗和污染,提高安全性能,镁合金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与日俱增。
从20世纪90年代起,汽车镁合金零件使用的年增长率达20%,北美高达35%,欧洲为60%。2006年全球压铸镁合金零件产量约20多万吨,其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比重高达74%。国外目前至少已100余种镁合金压铸零件用于汽车工业,预计2010年汽车镁合金使用量将超过100kg/辆,届时全球镁合金在汽车产业中消费量将高达5000 kt/a。汽车工业已成为镁合金应用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镁合金在3C电子产业中的应用
镁合金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也具有很大的潜力。众所周知,电子工业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导致各类数字化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电子元器件越来越趋向于高度集成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便携式电脑、数码摄录机、数码照相机、手机等日新月异,更新速度之快令人膛目结舌。镁合金所具有的优异的薄壁铸造性能及良好的比强度、比刚度和抗撞能力,能充分满足3C产品高度集成化、转薄化、微型化、抗摔撞及电磁屏蔽、散热和环保要求,在信息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十年来,世界上电子工业发达的国家,特别是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在镁及其合金产品的开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一大批重要电子产品使用了镁合金,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产品采用镁合金外壳的比重呈逐年递增态势。
(3)镁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镁合金的特点可满足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对轻质材料吸噪、减震、防辐射的要求,可大大改善飞行器的气体动力学性能和明显减轻结构重量。航空材料减重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性能的改善十分显著,商用飞机与汽车减重相同质量带来的燃油费用节省,前者是后者的近100倍。而战斗机的燃油费用节省又是商用飞机的近10倍,更重要的是其机动性能改善可以极大提高其战斗力和生存能力。正因为如此,早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镁合金首先在航空航天部门得到了应用。
随着镁合金制备技术的发展,材料的性能如比强度、比刚度、耐热强度、蠕变等性能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其应用领域包括各民用、军用飞机的发动机零部件、螺旋桨、齿轮箱、支架结构以及火箭、导弹、卫星的一些零部件。如用ZM2制造wP7各型发动机的前支撑壳体和壳体盖;用ZM3镁合金制造J6飞机的WP6发动机的前舱铸件和WP11的离心机匣;用ZM4镁合金制造飞机液压恒速装置壳体、战机座舱骨架和镁合金机轮;以稀土金属钕为主要添加元素的ZM6铸造镁合金已扩大用于直升机WZ6发动机后减速机匣、歼击机翼肋等重要零件;研制的稀土高强镁合金MB25、MB26已代替部分中强铝合金,在歼击机上获得应用。我国的歼击机、轰炸机、直升机、运输机、民用机、机载雷达、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飞船上均选用了镁合金构件:一个型号的飞机最多选用了300-400项镁合金构件;一个零件的重量最重接近300kg;一个构件的最大尺寸达2m多。
(4)镁合金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在冶金行业,镁被用于铸铁熔体的脱硫和石墨的球化,生产强度和韧性得到大幅度改善的球墨铸铁。镁也被广泛用作钢的脱硫剂。另外,在铜基和镍基合金的生产过程中,镁通常被用作脱氧剂或净化剂。在冶炼钛、锆、铍、铀、铪等过程中,可用镁作还原剂。
迄今,镁的最大应用领域是作为铝合金提高强度和抗腐蚀能力的合金化元素。铝镁合金既轻又硬,抗蚀性能好,可焊,可表面处理,是制造飞机、火箭、快艇、车辆等的重要材料。据统计,美国每年有45%以上的镁用于铝合金的添加元素,镁作为铝合金的添加元素在我国的用量也很大。另外,镁被加入锌的压铸合金中,提高其强度和改善尺寸稳定性。镁还用作镍基合金、镍一铜合金、镍一铜一锌合金的合金化元素,提高合金材料的性能。
镁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作为牺牲阳极对阴极材料进行保护。镁合金阳极性能更加优化,主要用来保护浸泡在海水中的钢结构件,如轮船船体,或者保护埋在土壤里的石油管道,镁阳极大量用于热水槽的保护,目前,大多数家用热水器的胆都采用镁合金阳极保护。目前用作各种牺牲阳极的镁合金每年为5万t/a左右,并以5%左右的速率增长。
此外,镁合金在化学工业、核工业、电力工业、家庭消费品、家具、车床设备、办公室设备、光学设备、运动器械和医疗器械等众多领域,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1.2.2 中国原镁及镁合金产量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镁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储量居世界首位。中国是当今全球原镁和镁合金的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其产量和贸易量占世界的75%以上。近年中国原镁及镁合金产量见表1-1。2006年中国原镁产量52. 56万吨,比2002年增长96.12%,在市场拉动下,镁合金产量同比增长125.9% 。
表 1-1 近年中国原镁及镁合金产量
单位:万吨
产量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原镁 | 26.80 | 35.40 | 45.00 | 46.76 | 52.56 |
镁合金 | 16.68 | 24.95 | 31.10 | 34.81 | 37.68 |
中国又是世界上第一大镁出口国,连续10年保持增长,成为全球镁市场最大的供应方。近年中国镁产品出口量变化见表1-2及图1-1。2005年中国原镁出口量18.19万吨,比2004年的22.83万吨下降20.11%,而同期的镁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却有大幅度增长。
表1-2 近年中国镁产品出口量
单位;万吨
项 目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5/2004同比增长% |
原镁(锭) | 9.49 | 9.22 | 11.54 | 16.20 | 22.83 | 18.19 | —20.11 |
镁合金 | 1.88 | 2.51 | 4.27 | 7.04 | 8.05 | 9.29 | 15.40 |
镁屑、粉、粒 | 4.27 | 4.45 | 4.32 | 6.00 | 6.94 | 7.14 | 2.88 |
镁合金加工材 | 0.48 | 0.51 | 0.37 | 0.17 | 0.07 | 0.16 | 128.57 |
镁及镁合金制品 | 0.04 | 0.04 | 0.10 | 0.15 | 0.14 | 0.20 | 42.86 |
合计 | 16.19 | 16.74 | 20.60 | 29.56 | 38.03 | 34.98 | —8.10 |
图1-1 2000-2005年中国镁产品出口量
1.2.3 近年镁及镁合金消费结构变化
由于镁的密度小,强度高,并能与铝、铜、锌等金属构成高强度合金,因此镁是重要的合金元素。截止2000年,国内外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铝合金生产、压铸生产、炼钢脱硫三大领域,还用在稀土合金、金属还原及其他领域。从2001年开始,压铸业中镁的消费成为最大的消费领域,这主要是由于汽车的大量生产引起。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过去10年里,镁合金压铸件在汽车上的使用量上升了15%左右,而且这种发展趋势还会继续,见表1-3。近几年国内市场对镁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国内镁的消费量在2005年已突破10万吨,2006年为15.65万吨,同比增长高达50%,表1-4,图1-2。
表 1-3 2000-2004年世界镁消费结构
单位:万吨
产量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铝合金 | 16.51 | 14.28 | 14.56 | 13.70 | 16.20 |
压铸件 | 15.47 | 15.11 | 16.78 | 17.90 | 23.10 |
炼钢脱硫 | 5.16 | 4.19 | 5.74 | 7.50 | 8.00 |
其他 | 3.95 | 3.78 | 2.83 | 3.7 | 4.1 |
合计 | 41.09 | 37.36 | 39.91 | 42.80 | 51.40 |
表 1-4 2000-2006年中国镁消费结构
单位:万吨
产量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铝合金 | 1.01 | 1.35 | 1.74 | 2.01 | 2.30 | 3.01 | 4.10 |
压铸件 | 0.40 | 0.47 | 0.61 | 1.02 | 1.80 | 2.59 | 5.10 |
炼钢脱硫 | 0.11 | 0.45 | 0.50 | 0.80 | 1.20 | 1.92 | 2.80 |
金属还原 | 0.37 | 0.40 | 0.37 | 0.30 | 0.50 | 0.65 | 0.75 |
稀土合金 | 0.35 | 0.37 | 0.38 | 0.40 | 0.45 | 0.60 | 0.70 |
其他 | 0.31 | 0.35 | 0.41 | 0.50 | 0.50 | 0.64 | 1.10 |
合计 | 2.55 | 3.40 | 4.01 | 5.12 | 7.05 | 10.55 | 15.65 |
同比增长% | 9.91 | 33.33 | 17.94 | 27.68 | 37.70 | 49.65 | 50.00 |
图1-2 2000年和2006年中国镁产品消费结构
1.2.4镁及镁合金价格分析
2005年4月至今,欧洲压铸镁合金价格为2.55欧元/Kg,美国为140~170美分/磅。我国镁合金价格与镁锭关联紧密,2006年1至11月,国内镁锭价格在13500~16600元/吨区间波动,2007年1至12月,国内镁锭价格在18000~32000元/吨区间波动,常用镁合金比镁锭高约2000~2500元/吨。
受出口退税取消,并有可能征收出口税;人民币升值;能源及劳动力价格上涨压力日增;环保要求日严;国内外市场消费趋旺等影响,原镁和镁合金价格有机会向上拓展。而镁合金制品依其加工工艺及使用领域不同,其经济效益则更加显著。
我国是世界上金属镁生产大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当时世界镁的需求量激增,而电解镁建设的一次性投资高,建厂周期长,菱镁矿原料短缺,“三废”问题不易解决;皮江法炼镁在短时期内适应了世界镁市场的需求,皮江法炼镁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从一个镁进口国一举成为镁出口国。同时,必须注意到,由于我国镁合金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镁产量的增长速度,我国的镁合金80%依赖于世界镁合金市场。我国镁合金工业在布局、产业结构、技术装备和产品品种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需进一步调整、提高。
从我国镁工业现状看,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小。我国的镁企业,多数为500~5000t/a的中小厂家。5000t/a以上的大厂家,为数不多。小型企业过多,带来的影响自然是规模的集中度不够,投资分散,市场竞争能力弱。二是能源利用不合理。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镁厂,用煤直接作燃料,这种技术虽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投资省、见效快的优点,但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三是我国镁产业结构不合理,镁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缺乏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镁合金深加工产品,使我国的镁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因此,急需以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和提升镁合金冶炼及加工产业水平,建立科技型、环保型、效益型的机械化、自动化的“新型镁合金示范企业”,生产优质镁合金,以带动和影响镁冶炼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本项目在技术方案上充分总结我国镁工业发展取得的经验,在镁冶炼和镁合金生产部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方案,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在产品结构上,注重高品质镁合金及其加工制品的生产,适应我国镁产业发展方向,利于我国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健康发展。本项目充分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在能源的利用上,配套相应的热值更高的焦炉煤气用作粗镁和镁合金生产的原料,实现能源高效益和高效率的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全部回收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本项目注重环保与循环经济的建立,生产中产生的大量镁渣,除供水泥厂为辅助原料外,还可建立蒸养砖生产线,此循环经济模式,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的实施不仅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镁产业水平升级,促进其优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程在资源利用上,力求构建节约型、资源循环型产业结构,变废为宝。同时,以科学为依据,找好突破点,搞好新工艺的试验研究工作。另外,在本设计中还采用了如下新技术、新工艺:
㈠、气力出渣系统
采用该技术可使还原周期中的辅助作业时间缩短1/3左右;同时还使还原车间的劳动强度、环境温度和环保条件大大改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该技术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是不言而喻的。
㈡、新型节能型回转窑
煅烧系统是镁合金生产粗镁冶炼的重要环节。多年来,绝大多数金属镁冶炼企业采用普通回转窑利用煤粉为燃料来煅烧白云石。
新型节能型回转窑利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钢铁冶金上取得了成功,但还没有在镁冶金过程中应用。这不论是从国家产业政策还是从能源综合利用来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虽然中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但能源综合利用是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采取节能型回转窑或其他更节能的煅烧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该类窑充分利用回转窑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将预热器内的物料预热,使物料在预热器内发生部分分解,使系统产量提高40%,热效率提高30%。
㈢、采用新型压球机
用Q=10 t/h镶嵌辊皮压球机代替目前Q=3~5t/h普通压球机,成球率高,含粉量少,更换辊皮方便快捷,提高压球工序生产和经济效率。
㈣、采用气流提升技术
可大大减少粉尘污染,提高粉尘治理效果,降低对劳动危害。
㈤、采用均化技术
提高镁还原率,减少硅铁消耗。
㈥、采用新型蓄热炉与普通还原炉相结合的创新设计理念
既保证了还原炉的低能耗,又可以使用较先进的蒸汽喷射泵技术,投资少经济效益好。
㈦、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装料技术
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定员,还原辅助作业时间缩短,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㈧、使用较先进的蒸汽喷射泵技术
蒸汽消耗低,真空度高,提高镁还原率,减少硅铁消耗。
㈨、设计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
提高镁还原率,减少硅铁消耗。
㈩、镁合金炉采用大型密闭设备
综合借鉴国内外各镁合金生产企业的先进技术及成熟经验,采用大型密闭设备、机械化流水线作业和自动控制。以技术、装备和控制的高起点,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成后较现有镁合金生产企业在节能、环保和机械化生产方面具有较大的综合优势。
⑴临汾市发改委“关于蒲县镁旗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产1万吨镁合金深加工项目备案的通知”的批复;
⑵设计委托书;
根据国内现有生产技术与设计技术,本研究按以下原则进行:
1 在保证生产设施完善、保证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
2 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装备配置;
3 建设高效率的余热回收设施,尽量节能降耗;
4 环保设施建设,尽量做到综合利用,确保“三废”达标排放。
5 技术经济指标选用国内同类厂已实现的先进指标,并在理论分析可行的基础上提高。
根据山西蒲县镁旗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可行性研究委托书,本项目镁合金厂设计规模为10kt/年镁合金。其中高品质铸造镁合金牺牲阳极4kt、普通镁合金牺牲阳极或普通镁合金锭4kt、挤压镁合金牺牲阳极2kt。
经我院与山西蒲县镁旗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商定,镁合金厂的设计内容包括:
原料堆场及渣场
锻烧车间
制球车间
还原车间
精炼及合金车间
还原罐回收车间
蒸养砖车间
机修及炉修
变配电所及电修
衡器房
计控室(包括化验室、环保监测站及仪表维修)
全厂循环水
加压泵房
厂区道路、总平面及竖向设计
围墙、大门、警卫室
综合管网
仓库(成品、器材、备品备件库)
厂前生活区
厂外供电线路及燃气站及输送管路委托其他有关部门设计。
建设用地:山西蒲县镁旗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计划用地180亩,已得到蒲县县人民政府的批准。
交通:本项目所选厂址距临汾市60多公里,距蒲县城30公里,此处毗领临汾火车站,紧邻大运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供电:镁合金厂的用电负荷为5300kw,年用电量为2.45×107kWh。本项目距已建成投入使用的22万伏变电站约1.5公里,由其敷设110kV线路,其供电能力6500KVA能满足本项目要求。
供水:本项目所选厂址距区域的地下水资源丰富,是非常理想的建厂用地。
白云石:为镁合金厂的主要原料年需求量为107910吨,本项目离矿区仅20公里,矿区年开采白云石140000吨。
硅铁:本项目所用硅铁由市场采购;山西硅铁生产厂较多,可以保证本项目的供应。
燃料:本项目工艺燃料以废焦炉煤气为主,由临近的焦化厂供给。
蒲县镁旗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西省蒲县太林乡西开府村。蒲县位于吕梁山南部,东经111°16′45″~111°17′46″与北纬36°15′36″~36°16′36″之间。厂址建在山沟里,东西方是荒山,距离厂区最近的是太林乡牛腰村,位于厂区的西方,西南方是是东风煤矿,东南方是太林乡东开府村。厂区靠近洪水公路,物料主要靠汽车运输。
我国镁合金生产起步于90年代,本世纪初,在外资企业的示范和推动下,镁合金厂数量和规模发展很快。生产过程中的熔化、合金化、搅拌、精炼、取渣、气体保护、浇铸和环保治理等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设备已实现了国产化,并锤炼出了一支技术精、能熟练操作的职工队伍。
多年的镁合金生产经验和教训已为新的镁合金生产线设计和建设打下雄厚的技术基础,镁合金厂采用短流程工艺具有突出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已被业界认可。
本研究为年产镁合金10kt,均采用国内成熟的工艺并加以完善和提高,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合金生产采用主要技术方案:
⑴综合借鉴国内各镁合金生产企业的先进技术及成熟经验,采用大型密闭设备、机械化流水线作业和自动控制。以技术、装备和控制的高起点,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⑵ 本项目通过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配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入厂原料、中间产品到终端产品要有完善的检测手段,严格的检测制度并有完善的统计体系。在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劳动生产率和成本等经济指标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⑶ 本项目合金精练采用清洁无害的电为能源,同时加大对生产过程中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关注度,采用先进可行治理措施,实现污染物的治理,改善环境,达标排放。
⑷ 本项目以清洁生产为目标,采用二高二低一少(高技术、高品质、低投资、低成本、少污染),为我国镁合金生产提供新鲜经验。
粗镁生产采用主要技术方案:
白云石煅烧采用节能型回转窑。利用回转窑的尾气预热白云石。
制球采用大型压球机并采用均化技术。
还原工序采用国内最大的φ370mm还原罐;还原炉选用蓄热还原炉,结构更加紧凑,回收余热,降低燃料消耗;采用我院开发的气力清渣机,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减轻劳动强度。
还原罐回收采用国内成熟技术,厂内部回收再生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本项目基建投资总额为975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7537.0万元,流动资金2219万元。
本项目投资通过企业自有资金来解决。
表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建设规模 |
|
|
|
1.1 | 建设规模 | t/a | 10000 |
|
2 | 设计规模 |
|
|
|
2.1 | 镁合金 | t/a | 10000 | 实际产能11320t/a |
4 | 吨镁合金消耗指标 |
|
|
|
4.1 | 白云石 | t/t | 9.54 |
|
4.2 | 硅铁 | t/t | 1.026 | 实际单耗1.05~1.13 |
4.3 | 熔剂 | t/t | 0.145 |
|
4.4 | 萤石 | t/t | 0.145 |
|
4.5 | 还原罐 | 只/t | 0.2 |
|
4.6 | 焦炉煤气 | m3/t | 6630.0 | 指每吨精镁 |
4.7 | 铝锭 | t/t | 0.06 |
|
4.8 | 锌锭 | t/t | 0.008 |
|
4.9 | 铝锰合金 | t/t | 0.02 |
|
4.10 | 合金熔剂 | t/t | 0.025 |
|
4.11 | 新水 | m3/t | 20 |
|
4.12 | 交流电 | kwh/t | 2164.0 | 含制罐用电 |
5 | 主要原燃材料年耗 |
|
|
|
5.1 | 白云石 | t/a | 107910 |
|
5.2 | 硅铁 | t/a | 11640 |
|
5.3 | 萤石 | t/a | 1600 |
|
5.4 | 还原罐 | 只/a | 2000 |
|
5.5 | 熔剂 | t/a | 1600 |
|
5.6 | 铝锭 | t/a | 679.2 |
|
5.7 | 锌锭 | t/a | 90.6 |
|
5.8 | 铝锰合金 | t/a | 226.4 |
|
续表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5.9 | 合金熔剂 | t/a | 283.0 |
| ||
5.10 | 交流电 | 万kw.h/a | 2450 |
| ||
5.11 | 焦炉煤气 | 万m3/a | 6630 |
| ||
5.12 | 新水 | 万m3/a | 22.64 |
| ||
6 | 其它技术指标 |
|
|
| ||
6.1 | 还原料镁比 |
| 6.4—6.6:1 |
| ||
6.2 | 精炼实收率 | % | 95 |
| ||
7 | 总图运输 |
|
|
| ||
7.1 | 厂区占地面积 | m2 | 71907.5 |
| ||
7.2 |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 m2 | 12552.2 | 堆场3642 | ||
7.3 | 道路铺砌面积 | m2 | 9196.32 |
| ||
7.4 | 建筑系数 | % | 17.45 |
| ||
7.5 | 土石方工程量 | m3 | 53202 |
| ||
7.6 | 绿化率 | % | 30 |
| ||
7.7 | 运输量 | t/a | 209042 |
| ||
7.7.1 | 其中:运入量 | t/a | 134090 |
| ||
7.7.2 | 运出量 | t/a | 75652 |
| ||
8 | 供电 |
|
|
| ||
8.1 | 功率因数 | cosφ | 0.9 |
| ||
8.2 | 视在功率 | kVA | 5889 |
| ||
8.3 | 有功功率 | kW | 5300 |
| ||
8.4 | 无功功率 | kVAR | 2567 |
| ||
10 | 劳动指标 |
|
|
| ||
10.1 | 全厂定员 | 人 | 400 |
| ||
| 其中:直接生产工人 | 人 | 348 |
| ||
| 管理及服务人员 | 人 | 52 |
| ||
11 | 劳动生产率 |
|
|
|
续表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1.1 | 劳动生产率 | 吨/人.年 | 28.74 |
|
11.2 | 全员劳动生产率 | 吨/人.年 | 25 |
|
12 | 总投资 | 万元 | 9756.05 |
|
12.1 | 建设投资总额 | 万元 | 7537.00 |
|
12.2 | 流动资金 | 万元 | 2219.05 |
|
表1-6 主要综合经济指标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值 | 备 注 |
1 | 产品产量 | 吨/年 | 10000 |
|
2 | 销售收入 | 万元/年 | 22846.67 | 十五年平均值 |
3 | 销售税金及附加 | 万元/年 | 1415.25 | 十五年平均值 |
4 | 制造成本(生产成本) | 万元/年 | 16465.28 | 十五年平均值 |
5 | 销售费用 | 万元/年 | 49.67 | 十五年平均值 |
6 | 财务费用 | 万元/年 | 115.39 | 十五年平均值 |
7 | 管理费用 | 万元/年 | 129.04 | 十五年平均值 |
8 | 利润总额 | 万元/年 | 4966.14 | 十五年平均值 |
9 | 企业所得税 | 万元/年 | 1638.83 | 十五年平均值 |
10 | 税后利润 | 万元/年 | 3327.31 | 十五年平均值 |
11 | 法定公积金 | 万元/年 | 332.73 | 十五年平均值 |
12 | 公益金 | 万元/年 | 166.37 | 十五年平均值 |
13 | 可供分配分利润 | 万元/年 | 3327.31 | 十五年平均值 |
14 | 全投资FIRR |
| 59.59% | 企业所得税前 |
41.61% | 企业所得税后 | |||
15 | 全投资NPV(Ic=13%) | 万元/年 | 23347.62 | 企业所得税前 |
14112.11 | 企业所得税后 | |||
16 | 投资回收期 | 年 | 2.88 | 企业所得税前 |
3.60 | 企业所得税后 |
续表1-6 主要综合经济指标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值 | 备 注 | |
17 | 投资利润率 | % | 50.90% | 十五年平均值 | |
18 | 投资利税率 | % | 65.41% | 十五年平均值 | |
19 | 贷款偿还期 | 年 |
|
| |
20 | 贷款宽限期 | 年 |
|
| |
21 | 自有资金FIRR |
| 45.80% |
| |
22 | 自有资金NPV(Ic=13%) | 万元/年 | 14660.96 |
| |
23 | 劳动定员 | 人 | 400 |
| |
24 | 全员劳动生产率 | 吨镁/人年 | 25.00 |
| |
25 | 总投资 | 万元 | 9756.05 |
| |
26 | 流动资金 | 万元 | 2219.05 |
| |
27 |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万元 | 0.00 |
| |
28 | 建设期利息 | 万元 | 0.00 |
| |
29 | 单位投资 | 元/吨 | 7537.00 | 不含流动资金 | |
30 | 资产负债率 | % | 18.43 | 投产后第一年 | |
10.08 | 投产后第五年 | ||||
6.22 | 投产后第十年 | ||||
31 | 流动比率 | % | 258.80 | 投产后第一年 | |
807.04 | 投产后第五年 | ||||
1504.63 | 投产后第十年 | ||||
32 | 速动比率 | % | 186.38 | 投产后第一年 | |
734.45 | 投产后第五年 | ||||
1432.03 | 投产后第十年 | ||||
33 | 盈亏平衡点 | % | 33.17 | 投产后前五年平均值 | |
32.80 | 十五年平均值 |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对山西镁旗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kt镁合金项目的综合评价如下:
① 山西镁旗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kt镁合金项目具有较好的发展背景和市场机遇;
② 该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了临近的焦化厂放空的废焦炉煤气的能源优势,电利用了临近的焦化厂的烟道余热发的电,同时利用了本地丰富的白云石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原料、燃料、水及电供应充足,价格具有一定优势,以及炼镁废渣作水泥原料,是一项资源利用、产品结构合理的项目;
③ 该项目采用对国内最新、最先进的技术方案建设,结合其自然资源优势,可确保工厂建成后,生产成本在项目服务期内具有较强的抗市场风险能力;
④ 该项目的“三废”治理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⑤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9756.05万元,单位产品投资少;
⑥ 该项目建设工期短,总工程量小;
⑦ 该项目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从经济角度分析,项目是可行的;
⑧ 综合评价该项目可行。
本项目的镁合金生产过程可分为粗镁制备、粗镁精练、合金生产三道工序,而粗镁制备生产工序是镁合金生产工艺过程最长、生产成本最高的一道工序,其工艺的先进性与否对商品镁合金成本起决定性作用。粗镁的生产方法有电解法和热法。热法又可分为皮江法(含内热法)和半连续硅热法。电解法是以菱镁矿、光囟石、囟水或海水等为原料,经氯化或脱水制取无水氯化镁或无水光囟石,经电解获得金属镁。电解法电耗多(每吨镁耗电18000-24000kWh),单位投资较大,建设周期长,对环境的污染较难解决。当采用水氯镁石或光囟石脱水制取无水氯化镁或无水光囟石时,还需从国外引进相关的技术。半连续硅热法和内热法都是以白云石为原料,以硅铁作还原剂,在加热的还原炉中经真空还原制取金属镁。目前半连续硅热法和内热法在国内尚无成熟的生产技术。皮江法是以白云石为原料,用硅铁作还原剂,在外加热的还原罐中,真空条件下进行热还原生产金属镁。皮江法工艺流程简单、建厂投资省、建设周期短、粗镁的纯度高、电耗少、可利用煤、天然气、重油、煤气等燃料,在我国已成为成熟且适合我国国情的镁及镁合金生产技术,本研究拟采用焦炉煤气作工艺燃料的炼镁和制备镁合金。
皮江法炼镁的主要原材料有白云石、硅铁、萤石、精炼熔剂、煤等,要求如下:
① 白云石:
化学成份:CaO/MgO=1:1.03(摩尔比),SiO2+R2O3≤1%, K2O+ Na2O≤0.05%。
物理性质:煅烧分解后具有一定的热强度。磨损重量比:R1为4-10%,细粉重量比R2为1-3%。
粒度:10-30mm。
② 硅铁:符合GB2272-87标准,要求含Si≥72%。
③ 萤石:符合GB8216-87标准,要求CaF2≥95%,粒度≤120目。
④ 精炼熔剂:
化学成分:MgCl248%,KCl 37%,BaCl27.5%,NaCl 5%,CaF2 2.5%。
粒度:底熔剂—不限,精炼熔剂≤1mm。
⑤ 铝锭
符合GB1196—2002标准中Al 9990牌号指标要求(%):Al≥99.90 、Fe≤0.07、Si≤0.05、Cu≤0.005、Ca≤0.02、Mg≤0.01、Zn≤0.025,其它杂质每种≤0.01,杂质总和≤0.10。
⑥ 锌锭
符合GB470—83标准中Zn-1牌号指标要求(%):
Zn≥99.99 、Pb≤0.005、Fe≤0.003、Cd≤0.002、Cu≤0.001、杂质总和≤0.01。
⑦铝锰中间合金锭
符合YS/T282—2000标准中AlMn10要求(%):
Mn 9.0~11.0 、Cu≤0.20、Si≤0.40、Ti≤0.10、 Ni≤0.20、Cr≤0.10、Fe≤0.45、Zn≤0.20、Mg≤0.50、Pb≤0.10、Sn≤0.10、Al余量。
⑧ 铝铍合金
含Be 3~4%
表2-1 高品质镁合金的产品质量标准
类别 | Mg≥ | 杂质元素≤( % ) | |||||||||||||
Si | Al | Ni | Fe | Cu | Mn | Pb | Cl | Sn | Ca | Zr | Zn | 杂质量 | |||
AZ31 | 余量 | 0.02 | 2.5~3.5 | 0.001 | 0.002 | 0.002 | >0.2 | 0.01 |
| 0.01 | 0.04 | 0.05 | 0.7~0.8 |
| |
AZ63 | 余量 | 0.05 | 0.03 | 0.001 | 0.005 | 0.02 | 0.8~2.0 |
|
|
|
|
|
|
|
表2-2 镁合金牺牲阳极的规格及质量标准
类别 | 杂质含量(不大于) | 电流效率 | 电路 电位 | |||||||
Fe | Si | Ni | Cn | Al | Mn | Zn | 其余 | |||
Mg-Mn | 0.005 | 0.03 | 0.001 | 0.008 | 0.01 | 0.5-1.3 | 0.02 | 0.03 | ≥50% | ≥1.70v |
AZ63 | 0.003 | 0.10 | 0.001 | 0.02 | 0.01 | 0.15-0.7 | 2.5-3.5 | 0.03 | ≥55% | ≥1.55v |
AZ31 | 0.002 | 0.05 | 0.001 | 0.008 | 2.5-3.5 | 0.2-1.0 | 0.7-1.3 | 0.03 | ≥50% | ≥1.55v |
表2-3 主要原材料用量表
名 称 | 用量(t/a) | 来 源 |
白云石 | 95400 | 外购 |
硅 铁 | 10260 | 外购 |
萤 石 | 1450 | 外购 |
熔 剂 | 1450 | 外购原材料自制 |
还原罐 | 2000(只) | 自制 |
焦炉煤气 | 6630万立方米 | 外购 |
铝锭 | 679.2 | 外购 |
锌锭 | 90.6 | 外购 |
铝锰合金 | 226.4 | 外购 |
皮江法炼镁原料为白云石,还原剂为75#硅铁。由矿山运来化学成份与粒度均合格的白云石,送至厂区内白云石堆场。再由斗式提升机送至窑尾房顶部料仓。物料由顶部料仓经下料溜管加入回转窑经回转窑高温煅烧后再卸入冷却器内冷却,将物料冷却至约200℃排出冷却机,冷却器使用的空气作为回转窑煤气燃烧的二次空气进入回转窑参与燃烧。
成品煅白由冷却机卸出后经链斗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输送至煅白料仓。外购的硅铁经鄂式破碎机初碎后,经斗提送至硅铁中间仓,再经仓下电磁振动给料机喂入硅铁球磨机经其粉磨后通过硅铁斗提机送到硅铁粉仓;外购袋装萤石粉拆袋倒入料斗经斗提送到萤石粉仓。三种物料经高位仓后进入自动配料工序。高位仓下方安装全自动连续电子配料秤,按工艺设定的三种物料配比(煅白:硅铁:萤石=100:20:2.8)进行自动配料。各物料经相应料仓出料口进入配料系统自动配料后,连续输送进入球磨机。物料在磨机内完成粉磨及混料,制成粒度100%小于100目混合均匀的混合料。混合料出磨后经气力提升机送到高位混合料仓;再经混合料仓下的螺旋输送机送到压球区的各压球机内制球团。压球机的筛下料汇入返料螺旋输送机,经提气力升机送回高位混合料仓后再循环利用。
包装好的球团由输送设备送至还原车间,人工或专用装料机装入还原罐。还原还原炉中进行,从还原罐取出镁结晶器,用顶出机把结晶镁顶出,送合金生产车间。
来自本厂还原车间的筒状和块状粗镁清理干净后,置于炉盖上预热。粗镁熔化使用容量为1吨的坩埚电阻炉,新坩埚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坩埚底部加30~50mm块状2#熔剂,量为熔镁量的5~8%,待熔剂熔化后,分批加入粗镁。筒状镁要竖立放在坩埚内,镁液面控制在距坩埚上沿150mm高度,炉膛温度850~900℃。镁液温度720~730℃时,通N2气进行搅拌,同时用喷粉器将精炼熔剂密送入镁液中,边充分搅拌,边加精炼熔剂。精炼熔剂使用量为熔镁量的2~3% ,精炼时间25~40分钟。静止时间20~30分钟,依据镁液温度灵活掌握,使重于镁液的杂质分离并沉于坩埚底部,用取渣器除渣。精炼后的镁液用调频抽液泵从熔化炉转移到合金化炉中,时间15~30分钟可调。熔化炉坩埚底部要留200~300mm镁液,以防将坩埚底部的残渣带到合金化炉内。
按合金要求成分和原料质量计算各合金元素使用量,依据规程规定顺序加入镁液中,控制好温度,待合金元素全部加入并熔化后,通N2气搅拌,将合金熔剂用喷粉器密闭送入合金液内进行精炼,时间20~30分钟。精炼后,合金液经静止、降温取样,作炉前快速分析。如不合格,再调整成分或净化处理,直至合格。合金化炉渣量较少,依积渣情况用取渣器除渣。
质量合格的合金液用调频抽液泵从合金炉中密闭转移到保温炉内,保温炉为三格坩埚电阻炉,容量4吨。合金液在保温炉内由前室经中室流入后室,对合金液有动态静止作用。坩埚底部带斜度,残渣汇集在前格底部,定期取出。采用保温炉,有利于提高和稳定合金质量。
汇集于保温炉后格内的合金液,质量最好,用定量浇铸泵从保温炉内抽出,采用水平连续铸造机铸锭,重量误差±1% 。连续铸造机使用前模具用焦炉煤气预热到100~150℃,铸锭时用N2+SO2混合气体保护,防止镁合金液氧化燃烧。
合金锭采用自动抛光机进行表面处理,六个表面可一次性完成抛光,效率高、锭面光亮、外表美观、环保。抛光后的合金锭由输送带送至喷码机喷码。产品外包塑料薄膜,用打包机整体包装或按用户要求包装后,叉车送成品库。
焦炉煤气
图2-1 皮江法炼镁工艺流程图
图2-2 镁合金生产工艺流程图
⑴建厂规模: 10000t/a
⑵白云石单耗: 9.54t/t
⑶硅铁单耗: 1.026t/t
⑷萤石单耗: 0.145t/t
⑸精炼熔剂单耗: 0.145t/t
⑹镁合金综合电耗: 2164kWh/t
⑺焦炉煤气耗: 6630M3/t
⑻还原罐单耗: 0.20个/t
⑼铝锭 0.06t/t
⑽锌锭 0.008t/t
⑾铝锰合金 0.02t/t
⑿新水单耗: 20m3/t
⒀循环水: 300m3/t
⒁还原料镁比: 6.4--6.6:1
⒂精炼回收率: 95%
⒃镁合金一级品率: 80-90%
⒄还原过程镁回收率: 80-85%
物料平衡计算见图2-2。
煅白 结晶镁
白云石 58140 10818 镁合金锭
107910 硅铁 球团 熔剂 11320
11640 71400 1644
萤石 合金元素
1620 1140
CO2 粉尘 损失 还原渣 CO2 精炼渣
49740 30 --- 60450 132 2280
图2-2 物料平衡图(t/a)
①回转窑
为了满足年产10kt金属镁白云石煅烧的需要,可以采用二条窑。
回转窑的设计计算:
计算依据:
⑴年入窑白云石量107910吨,产出煅白量58140吨。每条窑物料量减半。
⑵回转窑年工作天数取300天。
⑶回转窑单位面积内表面积产量取12kg/m2.h。
每条窑日煅白产量58140/(300××2)=96.9t。选φ2x45M带竖式预热器的节能窑,其产能约110—120t/天,可满足生产要求。
②磨硅铁用球磨机
每年使用300天,每天工作18小时,每小时磨硅铁量11640/300/18=2.15t/h。
选用φ1500×3000mm球磨机一台。该磨机进料粒度≤25mm,排料粒度0.075-0.4mm时,产量2-6.8t/h,完全可以满足本设计的要求。
③磨混合料用球磨机
设备年使用300天,每天用18小时,每小时需磨混合料量
71400/(300×18)=13.2t/h
选用φ2.2×6m球磨机一台。该球磨机进料粒度<25mm,产量18t/h。本设计进料粒度<15mm,完全可以满足13t/h的要求。也可以选用φ1.8×5.5m的球磨机二台。
④压球机
根据建厂规模,选用产量10t/h的国产压球机,压球机年工作天数为300天,每天工作18小时年需制球量71400吨,则压球机台数:
71400/(10×300×18)=1.32台,取2台
由于压球机出现故障后检修周期较长,为保证正常生产,备用1台,总数为3台。
⑤还原炉
本设计选用单侧双排35罐蓄热还原炉,还原炉台数计算依据:
⑴选用φ370mm还原罐,每罐平均装料量170kg;
⑵还原周期11--12小时;
⑶还原炉年工作天数300天;
⑷年处理球团量71400吨。
每台还原炉每天处理球团量:170×35×24/12=11900kg
还原炉台数:71400×103/(11900×300)=19.99台
设计安装20台还原炉,当还原周期降为11小时实际产能可增加10.9%。
⑥蒸汽喷射泵
根据目前生产上已取得的经验,结合本研究还原炉数量,可将还原炉分成四组,每组5台还原炉,配3组5级抽速为18000升/秒的机械真空泵,其中两台为主抽泵,一台为预抽泵,实际使用时系统真空可达5Pa。整个还原车间共选用5级抽速为18000升/秒的机械真空泵12组。
6 镁合金熔炼与铸造设备
经计算需要8台1吨的坩埚炉,用于粗镁熔化。二台4吨的坩埚保温炉。为便于生产组织和生产不同品牌的镁合金,本方案设2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由3台粗镁熔化炉、1台保温炉和1台100锭的水平连续铸造机组成,每条生产线镁合金产能大于6000t/a 。
合金生产主要生产设备表
序号 |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合金熔化炉 |
| 台 | 8 |
|
2 | 保温炉 | QRMB-4.0-216 | 台 | 2 |
|
3 | 调频抽液泵 | N=2.2kw JZB型 | 台 | 6 |
|
4 | 定量浇铸泵 | JZB型 | 台 | 3 |
|
5 | 制氮机 | ≥10m3/h | 台 | 2 |
|
6 | 1吨复合坩埚 |
| 个 | 8 |
|
7 | 4吨复合坩埚 |
| 个 | 2 |
|
8 | 炉盖液压升降系统 | N=7.5kw | 套 | 2 |
|
9 | 电动双梁起重机 | Q=10t Lk=22.5m | 台 | 1 |
|
10 | 电动双梁起重机 | Q=5t Lk=22.5m | 台 | 1 |
|
11 | 自动抛光机 | ZPJ型 | 套 | 2 |
|
12 | 酸雾塔洗涤系统 | BSJ-20 | 套 | 2 |
|
13 | 打包机 |
| 台 | 1 |
|
14 | 差压式取渣器 | CSG300 | 台 | 3 |
|
15 | 取渣器 |
| 台 | 6 |
|
16 | 混合保护气装置 |
| 套 | 2 |
|
17 | 水湿处理除尘器 |
| 台 | 2 |
|
18 | 叉车 |
| 台 | 1 |
|
19 |
|
|
|
|
|
20 |
|
|
|
|
|
粗镁制备主要设备产能表
设备名称 | 台数 | 产品名称 | 设备产能 | 折镁合金产量 (t/a) |
回转窑 | 2 | 煅烧白云石 | >65000 t/a | ---- |
压球机 | 3 | 球团 | >80000 t/a | ---- |
还原炉 | 20 | 结晶镁 | >10818t/a | ---- |
主要生产系统由煅烧、制球、还原、精炼及合金车间及化验室等组成,现分述如下:
①白云石堆场:
每天白云石用量约107910/300=359.7t,
白云石存放时间20天,堆高1.8m,堆比重1.8t/m3,面积利用率70%时,所需堆场面积3236 m3
②煅烧车间
煅烧车间是以二条直径为2.0m,长45m的回转窑为中心进行配置。在窑尾配备白云石的预热上料系统。窑头配备冷却煅白用的回转冷却机,预热燃烧所需二次空气。
在窑头窑尾均设有电动葫芦,为回转窑的大修吊运耐火材料。
③配料制球车间
配料制球厂房66×24m,部分为二层楼结构,其余为三层楼结构,楼面标高分别为8.0m及15.0m。厂房内配置有硅铁破碎、粗磨、混合料细磨、配料、制球等设备。为了减少球磨机噪音对环境的污染,将球磨机安装在隔音室内。为了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在散发粉尘的有关部位安装收尘装置。硅铁粉制备系统的收尘可回收使用。
④还原车间
还原厂房为二座长108m、宽24m厂房,每间厂房内建10台还原炉。
⑤镁合金车间
厂房长90m,主跨宽18m。副跨宽4.5m,厂房内安装8台镁合金熔化炉和2台保温炉、2台水平铸造机等设备。为了吊运盛装熔体镁的坩埚,安装一台5吨、一台10吨双梁桥式天车2台。
在镁的精炼过程中,要使用氯化物做精炼熔剂。在高温下氯化物易挥发,冷凝后易附在厂房及设备上;氯化物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水解产生稀盐酸,腐蚀厂房和厂房内的设备;因此精炼厂房、设备及管路等都需做严格防腐处理。
⑥化验室
化验室职能为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检测控制,以及产品质量分析检测。
⑦蒸养砖车间
在10kt/a镁合金生产线中,为了环境治理和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利用该项目产生的炉渣建设5000万块/年蒸养砖生产线。
a.产品规格
标准砖:240×115×53mm,孔洞率0%,强度等级20MPa
普通空心砖:240×115×90mm,孔洞率25%,强度等级15MPa
b.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借鉴执行建材行业标准JC239-2001《粉煤灰砖》强度及抗冻性如下表。
产品质量标准
强度 级别 | 平均强度指标 | 抗冻性指标 | ||
抗压强度/MPa | 抗折强度/MPa | 抗压强度/MPa | 砖的干质量损失% | |
20 | ≮20 | ≮4 | 16 | ≯2 |
15 | ≮15 | ≮3.2 | 12 | ≯2 |
10 | ≮10 | ≮2.5 | 8 | ≯2 |
干燥收缩值:优等品≯0.60mm/m,一等品≯0.75mm/m;合格品≯0.85mm/m。
c.原材料
还原渣
还原渣质量
指标 名称 | CaO | SiO2 | Fe2O# | Al2O3 | MgO |
单位 | % | % | % | % | % |
指标值 | ≥48 | 30~32 | 3~5 | 5~7 | 6~8 |
石膏
质量标准应符合JC16-82《石膏》标准,CaSO4.2H2O>70%。
砂
质量标准应符合JC409-91《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标准,采用无杂质中粗砂。
d.原材料用量
配料方:
还原渣/砂/石膏=80/18/2
主要原材料用量
序号 | 名称 | 年用量/t |
1 | 还原渣 | 62730 |
2 | 砂 | 14114 |
3 | 石膏 | 1568 |
e.主要工艺设备
主要工艺设备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鄂式破碎机 | 台 | 1 |
|
2 | 斗式提升机 | 台 | 3 |
|
3 | 胶带输送机 | 台 | 7 |
|
4 | 球磨机 | 台 | 2 |
|
5 | 双卧轴强度制式搅拌机 | 台 | 1 |
|
6 | 消化仓 | 台 | 1 |
|
7 | 轮碾机 | 台 | 1 |
|
8 | 全自动液压压砖机 | 套 | 1 |
|
续 主要工艺设备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9 | 自动码垛机 | 台 | 1 |
|
10 | 蒸压小车 | 辆 | 124 |
|
11 | 蒸压釜 | 台 | 1 |
|
12 | 龙门卸砖机 | 台 | 1 |
|
根据各专业提供的用电负荷,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
表3-1 负荷计算表
| 补偿前 | 补偿后 | 年耗电量(kWh) |
有功功率(KW) | 5300 | 5300 | 2.45×107 |
无功功率(KVAR) | 3699 | 2567 | |
视在功率(KVA) | 6463 | 5889 | |
功率因素(cosφ) | 0.82 | 0.90 |
·年负荷利用小时数:7200小时。
采用皮江法炼镁,该工艺要求24小时连续生产,各生产工序紧密相连。部分或全部停电均会造成全厂的生产停顿,影响镁的产量和质量而造成经济损失,故本厂各车间用电设备负荷性质确定为二级,其余检修及辅助设施负荷为三级。
镁合金厂的用电负荷为5300kw,年用电量为2.45×107kWh。本项目距已建成投入使用的22万伏变电站约1.5公里,由其敷设110kV线路,其供电能力为6500KVA。
根据镁合金厂的负荷等级,需要2回路独立电源进线,故请镁厂尽快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解决第二电源问题。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两台8000KVA主变(一用一备),推荐供电电压等级为110KV。
对于有联锁控制要求的煅烧车间和制球车间设集中控制室,集中控制和监控,还可集中和分散两地操作。其它无特殊要求的车间用电设备均为就地控制。对于有爆炸危险场所按相应规程选用防爆电气设备。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自然功率因数仅为0.82,按照电力部门规定补偿到0.9以上,故装设2000KVAR电容器在110KV高压室集中补偿。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山西省蒲县太林乡西开府村。蒲县位于吕梁山南部,东经111°16′45″~111°17′46″与北纬36°15′36″~36°16′36″之间。厂址建在山沟里,东西方是荒山,距离厂区最近的是太林乡牛腰村,位于厂区的西方,西南方是是东风煤矿,东南方是太林乡东开府村。厂区靠近洪水公路,物料主要靠汽车运输。
企业所在地为四季分明的温暖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无霜期限150-180天,昼夜温差较大。 椐蒲县气象站近年来气象资料统计如下:
年平均气温 9.5℃
年平均最高气温 10.2℃
年平均最低气温 -8.7℃
年极端最高气温 42.2℃
年极端最低气温 -27.5℃
年平均降水量 508.5mm
基本风压 0.5kN/m2
基本雪压 0.25kN/m2
全年主导风向 西北风(wnw)
临汾地区地震烈度为8度。
总平面布置本着流程合理,布置紧凑,节省用地,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缩短运输距离,减少管线长度,满足防火、卫生、防爆等要求,使之有利生产,方便管理,同时注意到全厂总平面布置的整体性,使之建筑群体达到统一调协。
在总平面布置中,将厂区划分为主要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两个功能区。厂区主要通道设为30米宽,次要通道设为25米宽。其中主要生产车间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布置,满足工艺要求。
全厂年运输量为209742吨,其中运入134090吨,运出75652吨,详见运输量表。
厂区道路呈环形布置,城市型道路,道路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主要干道路面宽度为9米,次要道路路面宽度为6米。厂区设三个出入口,使人流与货流分开,避免人货交叉。同时两处大门均设门卫,并配备警卫人员。
运输设备:根据厂方要求,生活用车共7台;原料运输用车自配东风载重汽车5台,其不足部分由厂方外委当地运输部门解决。
表4-1 运输量表
序号 | 货物名称 | 起运地点 | 运至地点 | 数量(t/a) | 备注 |
一 | 运入 |
|
|
|
|
1 | 白云石 | 厂外 | 厂内 | 107910 |
|
2 | 硅铁 | 厂外 | 厂内 | 11640 |
|
3 | 萤石 | 厂外 | 厂内 | 1600 |
|
4 | 熔剂 | 厂外 | 厂内 | 1600 |
|
5 | 还原罐 | 厂外 | 厂内 | 2200 |
|
6 | 煤 | 厂外 | 厂内 | 8000 |
|
7 | 合金 |
|
| 1140 |
|
| 小计 |
|
| 134090 |
|
续表4-1 运输量表
序号 | 货物名称 | 起运地点 | 运至地点 | 数量(t/a) | 备注 |
二 | 运出 |
|
|
|
|
1 | 还原渣 | 厂内 | 厂外 | 60450 |
|
2 | 煤渣 | 厂内 | 厂外 | 1600 |
|
3 | 精炼渣 | 厂内 | 厂外 | 2282 |
|
4 | 镁合金 | 厂内 | 厂外 | 11320 |
|
| 小计 |
|
| 75652 |
|
三 | 合计 |
|
| 209742 |
|
厂区竖向布置拟采用连续式场地整平方式。厂区雨排水拟采用暗管排水。全厂土石方工程量估算为53202m3。
表4-2 全厂土石方工程量表
序号 | 名 称 | 单 位 | 数 量 | 备 注 |
1 | 厂区用地面积 | m2 | 71907.5 |
|
2 | 建构筑物用地面积 | m2 | 12552.2 |
|
3 | 建筑系数 | % | 17.45 |
|
4 | 道路及场地铺砌面积 | m2 | 9196.32 |
|
5 | 绿化占地面积 | m2 | 21572.3 |
|
6 | 绿地率 | % | 30 |
|
7 | 土石方工程量 | m2 | 53202 |
|
本设计在总平面布置中考虑各建构筑物之间留有消防安全距离,并设置足够的消防通道,以保证消防车通行。该厂厂区内不设消防站,区域消防由厂方同当地消防部门联系统一设防。
工厂四周设置围墙,大门设置门卫,配备必要的警卫人员和设施。
绿化是环境保护的一项有效措施,它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减少噪音,防尘降噪,美化工厂环境。做好绿化可以改善工厂面貌,使环境优美、整洁,改善劳动条件。
厂区绿化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使工厂形成绿化整体。厂区道路的两侧种植行道树,并在各生活室等地进行重点绿化,使厂区绿化占地率达到30%以上。
本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10kt镁合金,本设计主要是围绕年产10kt金属镁生产进行辅助的给水排水及循环水设施设计。
年产10kt镁新水用量为42m3/h,水源由厂方自行解决,直接送至厂内水加压泵站的100m3的贮水池内,全厂生产、生活及消防采用同一供水系统,经水加压泵站加压后,供全厂生产、生活及消防使用。泵房内设生产、生活水泵三台。
为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与浪费,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在满足工艺生产所需的水质要求前提下,尽量采用循环供水。本研究根据生产性质和要求的不同,设两个循环水系统,对用水水质要求相近的还原、煅烧、制球车间,设一循环水系统;蒸汽喷射泵用水质要求较高,单独设一循环水系统。
全厂分生活排水、生产雨排水两个排水系统,对无污染的生产排水直接排到雨排水系统中,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排水系统中,生产、雨排水直接排至排水系统中。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由于全厂占地面积180亩,主要厂房还原车间属于丙类,体积大于50000m3,按照规定外部设立消防栓,室内设消防灭火器。
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金属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价格日趋透明和稳定,金属镁行业的发展已进入有序规范阶段。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纷纷在追求规模效益上展开了竞争,新建镁合金项目的规模一再创新,均在万吨左右。但简单地规模扩大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只有在建设和生产中大胆采用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动控制水平,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在借鉴国外镁合金生产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生产工艺的现状,从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将目前已在其他行业应用成熟的控制技术引入镁合金行业,在本次设计中考虑采用高效节能新型精练炉和还原窑炉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配料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在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镁合金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生产能力,实现增效节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自控专业设计共包括煅烧车间、制球车间、还原车间、精炼合金车间、循环水系统以及仪表维修室等工程。各车间设计内容是根据工艺专业要求进行的。现场仪表选型以智能数字仪表为主,并配置其它类型数字仪表及控制装置。为加强操作与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在还原车间,煅烧车间、配料制球车间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为适应现代镁合金工艺技术的发展,根据镁合金厂的实际情况,本设计采用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该系统留有与工厂管理网络的接口,以备将来的全厂管理现代化。
系统由过程控制级、过程监控级二部分构成:
·过程控制级
在本系统设计中,主要车间工序设计一套控制系统,由它来完成对车间生产过程及设备的监视与控制。每套系统为一个监控操作站。具有以下功能:
·显示该工序运行信息
·整理、分析、存储各工序的技术数据
·各种技术报表的统计、打印
·修改该工序的主要控制参数
·随时调阅、打印各车间关键设备信息,如24小时运行曲线,操作记录等
·工厂监控级
为方便生产管理、网络管理,本系统设一个监控工作站。监控工作站与各工序监控操作站之间通过以太网相互联络。监控工作站具有以下功能:·
·接收监控操作站发来的各工序实时运行信息
·接收操作人员录入的各工序运行状态信息,运行技术条件信息
·绘制各工序的主要技术参数历史趋势图
·多功能数据处理工作平台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监控操作站特制定的如下设计原则,手自动分开、分布式控制、集中数据处理和参数设定。
每个相对独立的控制系统又分为手动、自动两部分,该手动功能完全独立于自动控制系统,手动操作可以满足各工艺设备的基本运行需要,在自动设备检修的情况下,也能保障正常的生产。
在设计的电气控制柜上,现场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自动或手动两种方式启停相应的工艺设备,当选择“手动”方式时,工艺设备不受计算机的控制,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生产。
计算机自动控制:计算机上集中实现具体设备逻辑控制,如设备启停、互锁、设备状态指示、报警等功能,在计算机中又分逻辑上的手自动,在逻辑自动状态下,操作员只要设定的参数,设备即可自动按操作员工艺意图来执行;逻辑上的手动时,可以任意单独启动某一台设备。
分布式控制,由于控制设备比较分散,而且工艺不同,从经济和可靠上考虑我们国产DCS系统,每个工艺流程由单独的DCS控制,其中某个设备的不正常运转,不会影响到整个的生产,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全部进入计算机集中显示和控制。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进行人机交互操作时,我们对系统进行相应的安全保护,不同用户根据事先规定的用户的使用权限和使用范围允许或禁止其对系统某些部分的操作,每用户都有相应的权限和登录密码,现场操作人员只要根据计算机上的中文提示,点击相应操作按钮和输入数值,就可以完成设备启停和参数设定,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故障报警,都可以生成报表并统计,供工艺员参考分析,以便拿出更好的生产方案。
煅烧车间:窑头、窑尾温度、压力检测;焦炉煤气压力、流量检测;空气压力、流量、温度检测;煅烧带温度检测;冷却水断流信号;各种料仓料位报警等。
制球车间:各种料仓料位检测及料位报警。
还原车间:还原炉温度检测,焦炉煤气、空气压力检测;煤气、空气流量计量;蓄热器前、后空气温度检测以及空气蓄热前、后烟气温度检测等。
精炼合金车间:镁液温度检测;合金精炼炉炉膛温度检测及控制。
循环水系统:循环水池水位报警;冷、热水池温度以及循环水流量计量等。
焦炉煤气:设压力检测,流量计量以及现场、室内等环境煤气含量超限报警等。
采用以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为主体的控制与检测仪表,并配置其它类型的数字仪表与电动调节装置,并在合金精练车间,煅烧车间,还原车间采用了工业控制机。
在各车间均设控制室,并在合金精练车间,还原车间,煅烧车间设计计算站。控制室设仪表盘,通过盘上仪表或屏幕显示工艺参数,实现对现场运行状态的监视与操作。
仪表维修室面积约320m2,仪表维修室,设有流量、压力、温度计算机等检测部门,负责全厂仪表的维护、检修、校验。保证全厂仪表的正常运行。
本工程热力设施包括:焦炉煤气降压站,锅炉房,厂区热力管网。
本项目焦炉煤气来自临近的焦化厂,由焦化厂负责供给并送到厂内,因入厂的焦炉煤气压力高(约2.5Mpa左右),厂内设焦炉煤气降压站一座。
焦炉煤气降压站内设多级调压系统两套,其中一运一备。站内还设有过滤器、安全水封等附属设备。
锅炉房主要负责厂内蒸汽喷射泵的蒸汽供应,此外用于焦炉煤气管道的吹扫。
锅炉房内设额定蒸发量Q=12t/h蒸汽锅炉一台并设有钠离子交换器等水处理设备。
厂区热力管网包括煤气管道、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管道全部架空敷设。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保温材料采用岩棉管壳。
年产10kt镁合金厂,年需一般机械备件260t(其中加工件170t),生产消耗件1964t。为节省投资,充分利用周边的协作关系,确定如下设计原则:
①生产所需的机械备件全部外协解决。
②各类汽车的检修外协解决,不建汽、柴油库及加油站。
③设还原罐回收车间,自制还原罐。
④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设检修车间及各类仓库。
还原罐是皮江法炼镁的主要消耗件,其寿命和价格直接影响镁的生产成本,为降低成本设立还原罐回收车间,其主要任务是对废旧还原罐进行重熔回收,制作新的还原罐供生产用。
厂房建筑参数主跨15m,副跨6m,长84m,内设5t桥式起重机,轨顶标高7m,建筑面积1764m2。
主要负责全厂机械设备的检修及日常维护;承担全厂种各类管道的维修;部分生产工具的制作;各类炉窑的修理及日常维护。
主要设备按配套选用金属切削机床7台,锻压设备2台,电焊机5台及部分修炉设备。
厂房建筑参数跨度15m,长85m,内设3t单梁桥式起重机1台,轨顶标高7m。建筑面积1275m2。
本厂设立备品备件库、金属材料库、耐火材料库、综合仓库等,分别贮存各类物品。
①本项目可研根据甲方委托书,各专业提供的工艺条件。
②生产规模及生产特征:本工程生产规模年产镁合金10kt,主要生产车间由煅烧车间、制球车间、还原车间、合金车间构成。
③厂区自然条件
a.气象条件:详见总图专业。
b.地形地貌:拟建厂区为矿区。
c.地震烈度: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d.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蒲县地表大部为第四系黄所土覆盖。纵观其地貌特征为中等切割至轻微的低山丘陵型,由一系列黄土梁、冲沟组成的典型的黄土侵蚀型地貌,区域地貌沟谷发育,地基土主要同湿陷性黄土和粉土组成,各地层均成层状产出,层面近于水平。本区地下水深埋大于50米,地层为不液化土层。
根据国家地震局最新颁发《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B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063-2001A1);该场地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s,根据《山西省工程抗震设防裂度图》蒲县设防裂度为8度。
①遵循现行国家规范、规定、地方设计规程及习惯做法,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经济实用。
②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并应有效地组织良好的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③做好厂区建筑环境处理,包括型体、色彩,使厂区达到协调、统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①主要生产车间:单层厂房均采用彩瓦轻钢屋架结构,厂房柱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工字型柱、梁为T型吊车梁,基础为独立柱基础,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多层厂房为捣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暂定为独立柱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②其它辅助建筑:采用捣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石混合结构或轻型钢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预制或轻钢彩瓦屋面,基础为独立基础或毛石带形基础。
墙体:围护结构370厚多孔砖墙,框架填充墙用240及200厚空心砖墙。
屋面:一般屋面做有组织排水及保温隔热处理。
楼地面:根据生产特点,对不同车间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但都要求做到耐久、易清扫、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粉刷:车间外墙用涂料饰面,并用不同颜色点缀以丰富立面,使全厂建筑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工厂大门等民用建筑用劈离砖饰面。
防火设计:严格按照防火规范的各项规定,保证防火间距,疏散宽度,消防设施等符合规范要求。
地面排水:为防止雨水倒灌,各建筑物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相应调整室内外高差,保证室外排水畅通。
防腐:根据精炼车间有腐蚀气体的特点,对该车间室内墙面、屋架、门窗等部分进行防腐处理。
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白云石、煅烧白云石、硅铁等粉尘、氯盐等有害气体和生华物。
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收尘,其除尘效率在99%以上。
车间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为主,个别车间采用机械排风方式消除有害气体或通风换气。
煅烧车间、还原车间等控制室需空调,为一般舒适性空调,由于面积小且分散,故采用分体式空调器,空调功率约10kW。
表10-1 通风除尘主要设备表
子项名称 | 系统 | 通风除尘风量(m3/h) | 设备 | 功率 | 备注 |
煅烧车间 |
| ~-41000 | 玻纤布袋 除尘器 | 150kW |
|
制球车间 | P-1 P-2 | 25200 75100 | 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 | 65kW |
|
精炼车间 | 通风 | 22000 | 离心风机 | 11 kW |
|
配电站、电修 | 通风 | 12000 | 离心风机 | 7.5kW |
|
机修、炉修 | 通风 | 12000 | 离心风机 | 7.5kW |
|
还原罐回收 | 通风 |
| 轴流风机 | 15kW |
|
锅炉房、浴室 | 通风 |
| 轴流风机 | 2.2kW |
|
中心化验室 | 通风 |
| 轴流风机 | 11kW |
|
计控室及仪表维修 | 通风 |
| 轴流风机 | 4.4kW |
|
仓库 | 通风 |
| 轴流风机 | 2.2kW |
|
循环水 | 通风 |
| 轴流风机 | 4.4kW |
|
合计 |
|
|
| 280.2kW |
|
本项目位于山西省蒲县太林乡西开府村。蒲县位于吕梁山南部,东经111°16′45″-111°17′46″与北纬36°15′36″-36°16′36″之间。厂址为山区,地势较平坦。
本工程为新建项目,拟建规模为10kt/a镁合金。粗镁制备工艺采用皮江法,燃料为焦炉煤气。合金生产工艺采用短流程工艺--熔化、合金化、搅拌、精炼、取渣、气体保护、浇铸新工艺。
本项目以下列依据及标准进行设计:
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6)国环字第003号;
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
③《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设计技术规定》(YSJ017-92);
④《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2-85);
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91);
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
⑦《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定》(GBJ87-85);
⑧《工业炉窑烟尘排放标准》(GB9078-88)。
污染源与污染物主要来自回转窑煅烧、原料车间的球球磨、配料、压球和物料运输产生的粉尘、还原炉烟气等。三废治理详见表8-1。环保投资见表8-2
本项目的主要污染源有煅烧回转窑、还原炉、精炼炉,另外还有物料输送、磨粉、压球、装料和出炉铸锭等设备。
主要大气污染物是粉尘与CO2;
废水主要是零散设备冷却水与生活污水;
废渣有还原炉渣、精炼炉渣和煤渣;
噪声主要是球磨机、破碎机、风机等设备噪声。
⑴ 废气及粉尘治理
该镁厂采用硅法炼镁,对三废排放量少,对环境产生的危害性少,其主要污染物为粉尘、二氧化硫。本工程对工业过程中,排放的有害均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使其污染物的排放达国家排放的标准
①煅烧节能型回转窑烟气:
本工程安装直径φ外2.5,长度L45m节能型回转窑2台,其烟气量约为14000Nm3/h.台,烟气离开窑尾温度约600℃,含有煅白粉尘,烟气主要成份为燃料燃烧及白云石分解产生的CO2,随助燃空气代入的N2及少量不完全燃烧的CO。2台节能型回转窑设相同的余热利用系统—竖式预热器,预热白云石,烟气从窑尾进入竖式预热器,烟气温度从600℃降到200℃以下,粉尘可被白云石吸附,烟气可达标排放。
②原料车间
原料车间在硅铁的破碎、输送,煅白的球磨及输送及配料、制团的过程中,均产生粉尘,本工程采用袋式除尘系统,对其进行净化,该车间设计有3个除尘系统,总排风量为35000Nm3/h。排尘浓度为150mg/m3,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要求。
在设施方面,建成封闭式的生产联动线,对所有粉尘污染点首先是密封,减少跑、冒、滴、漏,在此基础上采取局部装排尘罩,含尘空气经旋风收尘后可达标排放。
③还原炉烟气:本工程共设35罐还原炉20台,烟气量为2700Nm3/h.台。使用焦炉煤气作燃料,烟气主要成份为CO2、N2及少量CO,还原炉烟气离炉温度不低于200℃,采用引风机经烟囱排放,初步选择30m高度烟囱,可达环保排放标准。
④合金车间:镁合金车间设6台3吨镁合金熔炼炉,交替使用,熔炼炉烟气含微量的SO2与氯化物,烟气量为1500Nm3/h,经石灰乳洗涤,尾气达标排放;熔融镁合金出炉后在其铸造过程中,为防止镁氧化燃烧,N2的保护气氛。
⑵ 废水
①新水用量:本项目的新水用量为600m3/d。
②循环水:为节约新水用量,减少废水外排,本工程对煅烧窑、还原炉等设备冷却水设循环水系统,循环水量为300m3/t,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的要求。上述冷却水均属间接冷却水,除水温升高外,水质不受污染,经冷却塔冷却降温后循环使用。
③排水:本项目中的有害废水为镁锭表面处理过程中的酸性废水,采用废煅白中和处理达到PH6~9后沉淀循环使用,可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⑶ 废渣
本项目每年排出炉渣62730t。该渣的主要成分为CaO与SiO2,直接制成砖。不外排。
⑷噪声
设计对球磨机、破碎机、鼓风机、风机等高噪声设备都设在单独隔音间内,并设有减振基础。对操作工人还设置隔音值班室。噪声可控制在《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范围之内。
⑸ 环保投资估算
镁厂环保设施投资估算见表11-1。镁合金厂的建设投资为10201.12万元,环保设施投资为608.0万元,占工程建设投资的5.96%。
表11-1 环保设施投资估算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费用(万元) | 备注 |
1 | 回转窑烟气治理 | 251.00 |
|
2 | 通风除尘 | 88.0 |
|
3 | 废水处理 | 52.00 |
|
4 | 还原渣环保处理 | 150 |
|
5 | 镁合金车间通风除尘 | 40 |
|
6 | 绿化 | 12.00 |
|
7 | 环保监测 | 15.00 |
|
| 合计 | 608.0 |
|
⑹ 问题与建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本工程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建议建设单位尽快委托有评价资格的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项目依据下列法规及标准进行设计:
①《关于生产性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劳字[1988]48号);
②《有色金属工厂安全卫生设计规定》[(88)中色安字第0958];
③《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④《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⑤《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83);
⑥《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5-85);
⑦《工业锅炉房设计规划》(GBJ47-79);
⑧《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TJ33-79);
⑨《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定》(TJ34-79)。
镁合金生产过程主要危险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自然因素形成的危害和不利影响,包括地震、不良地质暑热、冬季低温、雷击等因素;另一类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包括尘毒、火灾、爆炸、机械伤害、噪声振动、触电事故、坠落碰撞等各种因素。
⑴自然因素形成的危害和不利影响
①地震
地震是一种能产生巨大破坏作用的自然现象,它对建构筑物破坏作用明显,作用范围大,进而威胁设备、人员安全。
②不良地质
不良地质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较大,甚至影响人员安全。
③雷击
雷击能破坏建筑物和设备,并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④气温
人体有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当其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不舒服感,气温极端会使人发生中暑的冻伤。气温过低,可冻坏设备。
⑤其它
暴雨和洪水威胁工厂安全,其作用范围大,但出现的可能性较小,内涝浸渍设备,影响生产.
⑵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本工程是以白云石、硅铁、萤石粉为原料,以焦炉煤气为燃料,在1200℃下采用真空还原。其生产过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有害尘毒、火灾爆炸事故、机械伤害、噪声振动、电伤、坠落、酸碱灼伤、高温烫伤等各种因素。
本工程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原料、辅助以及焦炉煤气中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很多,主要包括CO2、CO、NH3、NOx、H2S、CmHn、粉尘、硫磺、硫酸等,上述物料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危害性,均出现在各工序中。
各工序危害性分析
①有害气体:烟气中的CO2。
②粉尘:破碎机、球磨机、回转窑、精炼车间以及物料输送过程中散发的粉尘。
③噪声:破碎机、球磨机、压球机、各种风机等产生的噪声。
④余热:回转窑、还原炉、镁合金熔炼炉、铸造机及锅炉等散发的余热。
⑤电器的不安全因素:电器设备的短路、断路、停电、雷击以及触电等。
⑥煤气泄漏产生的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
⑦烫伤、机械伤害等因素。
⑴气体物质危险性分析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重为0.967,燃烧时呈浅兰色的火焰,主要来源于煤气系统的泄漏和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人体吸入CO后,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阻碍血液输氧,造成人体缺氧中毒,空气中浓度达到1.2g/m3,短时间可可致人死亡。属Ⅱ级危害毒物。
SO2:属Ⅳ级危害毒物。是无色、不燃、有恶臭、并具有锌辣味的窒息性气体,比重1.434,它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其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对结膜及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刺激性,可引起喉部不适,甚至窒息,并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和呼吸麻痹。大气中SO2易形成酸雾或酸雨,空气中酸雾达0.8mg/l时,人体即有不适感觉。
H2S:是一种可燃、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有毒气体,比重1.19,H2S是强烈的神经毒物,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低浓度的H2S,可引起神经衰弱症及植物神经紊乱症状,高浓度的H2S可抑制呼吸中枢,引起窒息、支气管炎、肺炎等,车间空气中H2S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属Ⅱ级危害物。
CmHm:包括所有烷烃、烯烃和芳烃等,CmHm对眼、鼻、呼吸道均具有强刺激作用,危害肺、肝、肾、心血管系统,某些强致癌物质,芳烃及稠环化合物影响最大,属Ⅱ级危害物。
NH3:属Ⅳ级危害物,NH3为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而形成氢氧化氨(氨水)。氨对人的眼睛、呼吸道及皮肤有严重的剌激作用,NH3中毒可引起肺水肿。空气中NH3的容量在0.49mg/l时就能使人在几分钟内窒息而死.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苯:属Ⅰ级危害毒物。苯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有芳香味,是一种危险的毒物,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可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白血病,并具有致癌性,当苯浓度高时使人立即失去知觉,并在几分钟内死亡。车间空气中苯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⑵粉尘物质危险性分析
粉尘分为两类:直径>10um者,称为降尘;直径≤um者,称为飘尘,直径在0.3-10um之间的粉尘,对人体危害最大,它可直接进入人体,沉积于肺泡内,并有可能进入血液,扩散至全身,由于粉尘表面积大,能吸附多种有毒物质,可引发多种疾病,本工程的主要粉尘包括备料、炼镁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渣,在推渣、运渣过程中产生渣尘。《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粉尘在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
⑶振动及噪声危险性分析
振动可能导致人体患发振动病,主要表现为足的损害,还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可引起耳呜、耳背、头晕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并可引起暂时性听闻位移,永久性听闻位移直至噪声性耳聋等症状,并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引风机、球磨机、空气鼓风机、各种泵、除尘器、氮气和压缩空气系统等设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噪声。《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规定,工作场所的噪声不得超过85db,操作室有通讯要求时为70db,无通讯要求时为75db。
⑷ 高温辐射危害性分析
当工作场所的高温辐射强度大于4.2J/cm2.min时,可使人体过热,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体温调节失去平衡,水盐代谢紊乱、消化及神经系统受到影响。
⑸火灾爆炸危害性分析
本工程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的因素很多。如高温可引起可燃物起火,输送煤气设备、管道中煤所氧含量超标,煤气泄漏静电火花等原因即可导致燃烧和爆炸事故,电器电缆的火灾危险,锅炉爆炸的危险,压力容器超压爆炸,火灾及爆炸事故能造成较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
⑹其它安全事故危险分析
锅炉太压力容器的安全事故,不但造成设备损害,而且危及人体安全.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大型转动运行设备,破碎机、皮带运输机等,存在着机械伤害的可能。触电、碰撞、坠落、酸碱灼伤、高温烫伤、误操作等事故对人体形成伤害,严重时可造成人员的死亡。
腐蚀既损坏设备,也对人体构成威胁。
停电事故影响生产,甚至损坏设备,造成有害物外逸,危及人身安全。
⑴对自然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①抗震
本工程所在地地震烈度为8度,为防止地震危害,本工程在设计中均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中规定,按8度地震烈度对建筑物设防.电力变压器则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其受损.
②防雷
全厂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为二类防雷,其余为三类防雷,按《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进行设计,对主厂房、烟囱、煅烧、原料制备、精炼车间等建筑物设避雷带、避雷网及接地极,对设备、风帽、放散管等突出物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③防暑防寒
为防止夏季暑热,在生产厂房内采取通风换气措施,在工段内部设置工人休息室、操作室、控制室、低压配电室等,并在室内设置必要的风扇等装置,在控制室、低压配电室设置有空调。为防止冬季低温,采取集中供暖措施,使车间内工作地点及休息室内的温度均可满足有关的要求。对贮存输送水或蒸汽介质的设备及管道采取必要保温措施,在操作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排空措施,以防冻坏设备与管道。
④其它
为了防止或避免不良地质对建构筑物的破坏,拟对回转窑、烟囱等重要生产建构筑物基础采取必要的地基处理措施。
为了防止内涝,及时排出雨水,避免积水毁坏设备、厂房,在厂内设相应的场地雨水排水系统。
在厂内的平面布置上,将散发粉尘的贮煤场及焦场布置在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和厂区边缘地带,减轻有害物由于风向的作用对职工的有害影响。
⑵对生产危害因素及职业卫生采取的防范措施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始终,确保有关安全卫生设施的工程质量,从而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
①粉尘与烟气的防范措施:设计对回转窑、制球车间、上料系统都设布袋除尘器处理,以防粉尘散入车间;镁合金炉烟气、铸造机的吸气罩集气都经石灰乳洗涤塔洗涤,用风机抽入烟囱排空;厂房设侧窗与避风天窗,使车间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车间工作地带SO2浓度低于15mg/Nm3,粉尘浓度低于10mg/Nm3。所有车间工作地带污染物浓度都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下。
②噪声防治措施:破碎机、球磨机、各风机均设在单独隔音间内,并设有减震基础。为降低噪声对工人的影响,高噪声岗位还设有隔音操作室。室内噪声可控制在75dB(A)、作业场所噪声控制在90 dB(A)以下,可满足《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要求。
③通风降温措施:煅烧车间、还原车间、铸造车间、锅炉房等高温场所都设自然通风侧窗与天窗,使车间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在局部高温区还设置了机械通风装置,所有车间室内外温差基本可控制在5℃左右,满足卫生标准要求。
④采光与照明:煅烧、制球、精炼与铸造车间的采光系数大于1%,室内工作面上的天然光照度在50勒克斯以上;锅炉房、风机房等厂房的采光系数则大于0.5%,工作面上的天然光照度大于25勒克斯。煅烧车间、制球车间、精炼及铸造车间工作面上的人工采光照度值都在30勒克斯之上;锅炉房、风机房等场所则大于20勒克斯;办公室为50勒克斯;厂区主干道与次干道分别为0.5与0.2勒克斯。
⑤辅助生产用室设计:设计考虑了职工休息室、更衣室及浴室,以上辅助用室的设置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3号(1996)。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国发(484)9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7年12月3日。
《山西省工业劳动卫生管理条例》1990年5月9日。
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4年。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修订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设计技术规定 YSJ017-92。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2-8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591-93。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33-91。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安全色,GB2893-82。
安全标志,GB2894-96。
本项目设计规模为10kt/年金属镁及镁合金。主要有煅烧工段、制球工段、还原工段、镁合金工段、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
13.2.2.1 工程性质
工程名称:山西蒲县镁旗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10kt镁合金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工程
行业属性:有色行业。
产品方案:产品方案见下表
镁合金的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产 品 | 规模 |
高品质铸造镁合金牺牲阳极 | 4000吨 |
普通铸造 | 4000吨 |
挤压镁合金牺牲阳极 | 2000吨 |
合 计 | 10000吨 |
13.2.2.2 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山西省蒲县太林乡西开府村。蒲县位于吕梁山南部,东经111°16′45″~111°17′46″与北纬36°15′36″~36°16′36″之间。厂址建在山沟里,东西方是荒山,距离厂区最近的是太林乡牛腰村,位于厂区的西方,西南方是是东风煤矿,东南方是太林乡东开府村。厂区靠近洪水公路,物料主要靠汽车运输。
13.2.3.1 主要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流程祥见工艺篇。
13.2.3.2 主要原料、半成品及成品
本工程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料、生产出的半成品及成品见下表:
主要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表
车间名称 | 原料 | 成品 |
煅烧车间 | 白云石 | 煅白料 |
制球车间 | 煅白、硅铁、萤石粉 | 球团料 |
还原车间 | 球团料、焦炉煤气 | 结晶镁 |
合金精炼车间 | 结晶镁、熔剂、合金元素 | 合金镁产品 |
13.2.4.3 主要职业危险、危害概述
主要危害因素分为两类,其一为自然因素形成的危害或不利影响;一般包括地震、不良地质、暑热、雷击等因素,蒲县地区存在有地震、署热、雷击等有害因素,需在设计中进行考虑。其二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包括有害尘毒、火灾爆炸事故、机械伤害等各种因素。在煅烧、制球、合金精炼等工段都有可能出现上述危害因素。
根据场地自然条件中有关情况预测的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蒲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少雪,春旱多风沙,夏热雨量集中,秋季温闵,年平均气温10.2℃,年平均水量260.2mm,年平均风速2.1m/s,年主导风向为WNW。该地区的地震烈度为6度。
主要自然危险、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自然因素形成的危害或不利影响,一般包括地震、雷击、暑热等因素,各种危害因素的危害性各异,其出现发生的可能性、机率大小不一,危害作用范围及所造成的后果均不相同。
地震:地震是一种产生巨大破坏作用的自然现象,尤其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明显,作用范围大,进而威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准确的抗震验算,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及《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中的规定按6度地震烈度对建构筑物设防,对砖混结构适当增设圈梁、构造柱等措施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地震烈度的确定已有地区证明文件,但在施工前尚需进行地震安全预评价的确认。
雷击:雷击能破坏建筑物和设备,并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建筑物采用避雷带(针)等防直击雷,引下线不少于2处,并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布置。防感应雷的措施为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就近接到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烟囱则设避雷带(针),防止雷击引发的火灾。
气温:气温过高能发生中暑,气温过低达到零下,则可能发生冻伤和冻坏设备。本厂属采暖地区,配料制球工段、循环水等系统采用110/70℃的热水。根据蒲县夏季高温与操作岗位环境温度高的特点,在操作室、车间办公室等处设吊扇台扇等进行防暑降温。
其它:暴雨和洪水威胁工厂安全,其作用范围大,但出现的机会不多,考虑到大厂区周边环境的影响,需对厂区周边护坡进行砌筑以防止山洪冲刷,局部地段需扩宽并修筑防洪堤以防止洪水对厂区的威胁。
厂区内通道的劳动安全卫生:在总平面布置中,将厂区划分为主要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两个功能区。厂区道路呈环形布置,城市型道路,道路路面结构采用混凝土路面。其中主要干道路面宽度为9米,次要道路路面宽度为6米。根据厂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仅设一个出入口,人流与货流比较集中,为此此处加强门卫设置,用于人流及货流的疏导。生产场所梯子、平台及高处通道均设置安全栏杆;地沟、水井设置盖板;有危险的吊装口、安装孔等处则设安全护栏;在有危险性的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及事故照明设施。
厂内道路设置相应的照明设施和排水设施。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采光、通风、日晒等情况,有害气体与主要风向的关系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间设计的防火安全间距见下表:
主要建筑物间设计的防火安全间距表
序号 | 建筑物 | 相邻建筑物 | 设计的防火 安全间距(m) | 标准要求的最小防火安全间距(m) | ||
名称 | 耐火等级 | 名称 | 耐火等级 | |||
1 | 煅烧 | 二 | 配料 | 二 | 15 | 12 |
2 | 还原 | 二 | 配料 | 二 | 24 | 12 |
3 | 合金 | 二 | 还原 | 三 | 27 | 12 |
建筑物的采光、通风等情况:本工程所在区域采光条件较好,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日光资源与人工光源,提供高质量的采光照明条件,光照度符合《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33-91和《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34-92的要求。在厂房的建筑设计中,对无毒无害岗位采用自然通风,对有爆炸危险及有害气体存在的场所则采取强制通风。
有害气体与主要风向的关系:本工程所在地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风向对有害物质的输送作用极为明显,操作人员处于危害源的下风向则极为不利,总平面布置中,煅烧工段布置在厂区的西南部,与之毗邻为配料制球工段,精炼工段布置在厂区西部,以减少对厂区的影响。
辅助工程设置:本工程建有车间办公楼、操作室等生产辅助用室,生活辅助设施如单身宿舍、食堂、浴室等,能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的要求。
13.4.1原料、材料和副产品的种类
原材料、副产品及产品见下表:
原材料、副产品及产品表
车间名称 | 原材料 | 产品及副产品 | ||
名称 | 数量 | 名称 | 数量 | |
煅烧车间 | 白云石 | 107910t/a | 煅白料 | 58140t/a |
制球车间 | 煅白料 硅铁 萤石粉 | 58140t/a 11640t/a 1600t/a | 球团 | 71400t/a |
还原车间 | 球团 | 71400t/a | 结晶镁 还原渣 | 10818t/a 60450t/a |
合金车间 | 结晶镁 中间合金 熔剂 | 10818t/a 1600t/a | 镁合金 精炼渣 | 11320t/a 2280ta |
13.4.2 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振动、噪声等有害作业的生产部件、程度
生产过程中各车间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见下表:
各车间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表
序号 | 车间名称 | 有害物质 | 危害因素 |
1 | 煅烧车间 | 焦炉煤气 | 机械伤害、噪声、高温 |
2 | 制球车间 | 粉尘 | 机械伤害、噪声 |
3 | 还原车间 | 焦炉煤气 | 爆炸、高温 |
4 | 合金车间 | SO2 | 机械伤害、火灾、爆炸、噪声、中毒 |
13.4.3 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较大的设备的种类、数量
危险因素较大的设备见下表:
危险因素较大的设备的种类、数量
车间名称 | 危险因素较大的设备 | 数量 | 危险因素 |
煅烧车间 | 回转窑 | 2 | 机械伤害、噪声、高温 |
制球车间 | 球磨机 | 2 | 机械伤害、噪声 |
压球机 | 3 | 机械伤害 | |
还原车间 | 还原炉 | 20 | 爆炸、高温 |
合金车间 | 精炼炉 | 8 | 爆炸、高温、中毒 |
连续铸造机 | 2 | 机械伤害、火灾 |
13.4.4 可能受到职业危险、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可能受到职业危险危害的人数及程度见下表:
可能受到职业危险危害的人数及程度表
车间名称 | 危害因素 | 可能受危害人数 | 可能的受害程度 |
煅烧车间 | 机械伤害、噪声、高温 | 4 | 受伤致病 |
制球车间 | 机械伤害、噪声 | 8 | 受伤致病 |
还原车间 | 爆炸、高温 | 160 | 受伤致病,严重致死亡 |
合金车间 | 机械伤害、火灾、爆炸、噪声、中毒 | 20 | 受伤致病,严重致死亡 |
13.5.1 工艺和装置中选用的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和必要的监控、检测、检验设施
全厂所用的焦炉煤气均设有低压报警及自动切断煤气的装置,以防回火造成火灾。焦炉煤气系统的设备管道设置相应的蒸汽吹扫装置和煤气放散阀取样设施。
回转窑、还原炉及合金精炼炉烟道均设氧含量自动分析仪,随时检测煤气中的氧含量,防止氧含量超标而引发的爆炸事故。
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在35kV配电所、各变电所、控制室等处设置感烟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盘设在总调度室内。
主要生产场所的通风措施表
车间或工段 | 主要有害物 | 换气次数 | 通风方式 | 备注 |
煅烧 | 煤气、余热 | 6次/h | 防爆轴流风机 全面通风 | 窑头房 |
制球 | 白云石粉 | 10次/h | 防爆轴流风机 全面排风 | 高楼部、制球区 |
还原 | 余热 | 20次/h | 防爆轴流风机 全面排风 |
|
合金 | 余热、SO2 | 20次/h | 防爆轴流风机 全面通风 |
|
主要建筑物的结构、耐火等级等见下表
主要建筑物的结构、耐火等级表
生产场所 | 生产 类别 | 耐火 等级 | 结构形式 | 泄爆 形式 | 出口数量 |
煅烧 | 丁 | 二 | 钢筋混凝土框架 | 门窗 | 2 |
制球 | 戊 | 二 | 钢筋混凝土框架、排架结构 | 门窗 | 2 |
还原 | 丁 | 二 | 轻钢结构 | 门窗 | 2 |
合金 | 丙 | 二 | 钢筋混凝土排架 | 门窗、天窗 | 2 |
厂区设有水消防系统,并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的规定设置相应型号及数量的移动式灭火器材,以满足消防的要求。
13.5.2 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类别、等级、范围选择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防雷、防静电及防止误操作等设施。
13.5.2.1 爆炸和火灾危险的类别、等级和范围
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严格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避免电气火花引发的火灾。电气设备的选型在精炼车间爆炸危险区域选择隔爆型设备。
安全距离和防雷、防静电及防止误操作措施参见前所述。
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中作静电接地设计,属于户外装置的防静电接地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对于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静电接地利用电气系统的保护接地装置。所有的煤气设备与管道均设置防静电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火花引发火灾。
13.5.3 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抢救、疏散和应急措施
13.5.3.1 事故的抢救措施
火灾爆炸事故的抢救措施: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利用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电话向消防队报警,同时采用设置的移动式消防器材及固定式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生产厂房等建筑物火灾主要采用水灭火,利用消火栓、消防车、消防水枪并配合其它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电气室、控制室等带电火灾主要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和气体灭火器进行扑救。
人身伤害事故的抢救措施:
人身伤害事故主要有中毒、烧伤、触电等,急性中毒的抢救和应急措施见6.5所述,其它人身伤害事故的抢救措施主要如下:
烧伤的抢救措施:
烧伤一般发生在爆炸火灾现场或高温操作岗位,发生事故后,立即组织现场急救。迅速使受伤者脱离烧伤现场,去除烧伤源,进行现场的初步急救,严重时送医院抢救。
机械性外伤一般由机械刮、碰、挤或由高处坠落造成的,发生事故后,迅速使受伤者脱离致伤源,并进行初步的现场急救,严重时送医院抢救。
13.5.3.2 事故的疏散方式
厂区主要生产厂房设置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厂房每层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宽度、厂房内最远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的距离均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修订版)的相应规定。
13.5.3.3 事故的应急措施
关键的工艺过程、重要的设备如回转窑、球磨机、压球机、连续铸造机等设置自动调节系统或安全联锁系统。
变电所、操作室等关键岗位设置事故照明设施,便于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的疏散。
在散发粉尘或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岗位配备防尘防毒口罩、防毒面具、氧化呼吸器等事故应急器具。
自动控制的阀门、调节器均设置相应的手动控制,以防自控装置出现故障时应急手动操作。
13.6.1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有毒物质:有毒物有焦炉煤气、二氧化硫等,主要出现在合金精炼系统。
粉尘:主要出现在制球、还原系统。
噪声振动:主要发生在破碎机、球磨机、回转窑、引风机等设备周围。
高温及热辐射:主要发生在煅烧、还原及合金精炼系统。
13.6.2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特性
焦炉煤气:煤气中的主要有害成分在CO、CH4、H2S等,本工程煤气CO、CH4的含量分别为~6%、~25.5%。氮、苯等有害物质因含量较少,一般不会引起中毒事故。
二氧化硫:主要经人体呼吸道吸收,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及眼粘膜的刺激症状。轻度中毒者有眼灼痛、畏光、流泪、阵发性干咳,甚至有呼吸短粗、胸闷等症状,严重中毒很少见。长期接触浓度二氧化硫引起嗅觉、味觉减退,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及免疫功能减退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SO2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粉尘:白云石的粉尘,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它可直接进入人体,沉积于肺泡内,并有可能进入血液,扩散至全身,由于粉尘本身能吸附多种有毒物质,可形成多种疾病。《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白云石粉尘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总尘10 mg/m3,呼尘为8 mg/m3。
噪声和振动: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可引起耳鸣、耳背、头晕、失眠等症状,并可引起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高频听力位移直到噪声性耳聋等症状。《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规定工作场所的噪声不得超过85dB。
振动可导致人体患振动病,主要表现为足的损害。
高温辐射:当工作场所的高温辐射强度大于4.2J/cm2.min时,可使人体过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水盐代谢出现紊乱,消化及神经系统受到影响。
13.6.3 各职业危害因素的主要生产部位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的生产部位
序 号 | 有害因素 | 生产部位 | 备注 | |
车间或工段 | 部位名称 | |||
1 | 高温 | 煅烧 | 回转窑 |
|
还原车间 | 还原炉 |
| ||
合金 | 合金炉、连续铸造机 |
| ||
2 | 粉尘 | 制球车间 | 球磨机、压球机 | 煅烧白云石粉 |
还原车间 | 还原炉 | 还原渣粉 |
续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的生产部位
序 号 | 有害因素 | 生产部位 | 备注 | |
车间或工段 | 部位名称 | |||
3 | 噪 声 及 振 动 | 煅烧车间 | 回转窑 |
|
制球车间 | 球磨机、破碎机、压球机 |
| ||
还原车间 | 通风机及各种泵类 |
| ||
合金车间 | 连续铸造机、鼓风机、引风机 |
| ||
4 | 有 毒 物 | 制球 | 球磨、压球 | 煅烧白云石粉 |
还原车间 | 还原炉 | 还原渣粉 | ||
合金车间 | 精炼炉、连续铸造机 | SO2气体 |
13.6.4 设计中采取的防范措施
13.6.4.1 有毒有害物及粉尘的防范措施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有毒有害物均在密闭的设备或管道中,不会散发到空气中,也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但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设备、管道、密封法兰的损坏都有可能产生有害物泄漏,有可能引起中毒事件的发生。因此,在设计中需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设备管道尽可能在露天布置,使得有害气体能迅速扩散。散发有害物的工作场所设置通风设施。
设备、管道、法兰的密封性经常进行检查,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设置有毒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在燃气回转窑、还原炉等设备周围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点,当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时报警。
配料制球车间包含了硅铁粗碎、细碎、粉体物料的配料粉磨、输送、压球、包装等工序。造成多个扬尘点,车间分为5个功能区:硅铁区、萤石粉区、配料粉磨区、压球区、包装区。为此各区设计相应的收尘装置。本设计中,所有扬尘点收尘均采用高效脉冲袋式除尘器,收尘效率均大于99.9%,净化后总体排尘浓度均小于30mg/Nm3,目标值是排尘浓度小于10mg/Nm3。收尘粉尘均返回工艺系统回收利用。
绿化对净化空气具有重要作用,是防治尘毒的有效措施之一,本工程的绿化系数为30%。
13.6.4.2 高温的防护措施
煅烧、还原、合金精炼车间设固定式轴流风机;工人休息室设吊扇防暑降温;局部设空调;对温度较高的工作场所操作人员采取必要的个体防护措施。
13.6.4.3 减振降噪
震动较大设备设置单独基础,通风机采取相应的减震措施,强震设备与管道间采取柔性连接方式,防止振动造成的危害。
主要工作场所的噪声治理见下表:
主要工作场所的噪声治理
工作场所 | 噪声(分贝) | 治理措施 | 备注 |
破碎机 | 90 | 设隔音操作室 | 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的要求 |
球磨机 | 90 | 设隔音操作室 | |
压球机 | 90 | 设隔音操作室 | |
连续铸造机 | <70 | 设隔音操作室 | |
各种风机 | <90 | 设消音器及隔音操作室 |
13.6.5 危险性较大的急性中毒的抢救和应急措施
在事故和非正常操作状态可能会产生有毒物料的泄漏而造成操作人员的急性中毒,本工程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有毒气体是煤气和二氧化硫,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即使有少量的泄露,也不会造成中毒事故。
13.6.5.1 煤气中毒的抢救和应急措施:
急救: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严重时立即送医院抢救。
防护:处理事故和抢救人员需佩带防毒面具或氧化呼吸器进入有毒现场。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切断火源和气源,对泄漏区(室内)进行抽排或强力通风,直到气体散尽。
13.6.5.2 二氧化硫中毒的抢救和应急措施:
急救: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安静,观察病情变化。对有紫绀缺氧现象患者,应立即输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分泌物应立即吸取。严重时立即送医院抢救。
防护:处理事故和抢救人员需佩带防毒面具或氧化呼吸器进入有毒现场。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对泄漏区(室内)进行抽排或强力通风,直到气体散尽。
13.7.1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本设计设有安全科,主管公司和安全生产,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防火、卫生知识的培训教育,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病,避免各种损失。本工程为公司的下属分厂,设置专职安全员2名,负责本厂的安全生产。各车间设兼职安全员。卫生工作人员2名,对各类从员进行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
本工程建有食堂、浴室、卫生所。
13.7.2 防护器材配置情况
防护器材配置见下表:
防护器材配置一览表
车间名称 | 氧气呼吸器 | 数量(台) | 防护器材 | 数量(具) |
煅烧车间 |
|
| 防尘口罩 | 10 |
制球车间 |
|
| 防尘口罩 | 16 |
还原车间 |
|
| 防尘口罩 | 40 |
合金车间 | AHY6型 | 12 | MFIA面罩+MD5滤毒罐 | 22 |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工程操作场所及岗位空气中尘毒有害物浓度将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相应的最高容许浓度,噪声均低于《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规定,总图布置、建筑设计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电气设备的选型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压力容器的选型、设计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可基本避免火灾、爆炸、压力容器事故等危害的发生,并减少其它事故的发生或出现,一旦出现事故,即可采取相应的备用或应急补救措施,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企业劳动定员编制的原则是先进合理、切实可行、精简节省。本研究采用的定员确定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同时结合使用了按劳动效率、按设备、按岗位、按比例、按组织机构和职责范围等定员方法。项目建成后岗位和所需劳动定员见表14-1。
表14-1 岗位和所需劳动定员表
序号 | 工作部门 | 出 勤 定 员 | 备注 | ||||
Ⅰ | Ⅱ | Ⅲ | Ⅳ | 合计 |
| ||
1 | 煅烧车间 | 8 | 7 | 7 |
| 22 |
|
2 | 配料制球车间 | 25 | 22 | 22 |
| 69 |
|
3 | 还原车间 | 40 | 38 | 38 |
| 116 |
|
4 | 精炼合金车间 | 22 | 20 | 20 |
| 62 |
|
5 | 供电车间 | 7 | 6 | 6 |
| 19 |
|
6 | 电器仪表车间 | 2 | 2 | 2 |
| 6 |
|
7 | 化验室 | 4 | 4 | 2 |
| 10 |
|
8 | 门卫 | 2 | 2 | 2 |
| 6 |
|
9 | 其它(含制罐车间) | 90 |
|
|
| 90 |
|
| 合计 | 200 | 101 | 99 |
| 400 |
|
注: 各单位的劳动定员中已包括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生产工人348人,总定员400人。
根据建设单位的意见,人均年工资为14000元/人.年。
本研究采用产量指标形式计算劳动生产率,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4-2。
劳动生产率 | 指 标 | 备 注 |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年) | 28.74 | 镁合金 |
全员劳动生产率(吨/人.年) | 25 | 镁合金 |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对职工进行培训,以便使职工掌握生产经营、管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操作技能。本设计只编制投产前的培训计划。
人员培训的要求应按照“全员培训,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大型设备组装及维修人员、机电设备维修人员、重要自控仪表维修人员、车间主任、班组长、主要操作人员。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本设计要求职工至少提前6个月进厂,重要人员要求提前9个月进厂。培训时间最少3个月,重要人员应达到6个月以上。培训人员比例要求达到主要生产人员的60%以上。
关于培训计划宜在项目开工后与建设单位共同编制。
外培地点宜选择同类企业。
内培工作的安排由建设单位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安排。
本次建设拟一年完成,具体实施计划见表12-3。
表12-3 进度计划表
阶段 | 月 份(月)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项目审批 | ● | ● |
|
|
|
|
|
|
|
|
|
|
工程设计 |
|
| ● | ● | ● | ● |
|
|
|
|
|
|
设备订货 |
|
|
| ● | ● | ● | ● | ● | ● | ● |
|
|
工程施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试车投产 |
|
|
|
|
|
|
|
|
|
|
| ● |
本项目的任务新建年产10kt镁合金生产线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辅助工程。本项目新增投资估算依据以上内容。
本项目投资估算方法采用(93)中色字第0169号文批准的《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概预算编制办法》。
建筑工程采用《山西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安装工程采用《有色金属工程建设定额指标》和《山西省安装工程单位估算表》,按山西省及当地有关文件规定取费,并参照我院类似工程指标,调整到2007年价格水平。
安装工程:按有色行业有关定额指标计取,并调整到2007年价格水平。
标准设备购置费用,特别是大型、重要设备主要是采用现行市场价格加运杂费进行估算。非标设备依据《有色金属工业非标设备订价办法》进行估算,并参照我院类似工程指标,调整到2007年价格水平。
设备运杂费按(92)中色基字第0123号文批准的《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设备运杂费率的规定》计取,设备运杂费率取6%。
其它费用:按有色行业有关定额指标计取,根据工程情况并作适当调整。
工程预备费率取4.5%;根据“计投资(1999)1240号”文件,价差预备费取3%。
根据各专业提交和有关编制依据,本项目建设总投资构成和估算结果列于表15—1“投资总额估算表”、表15-2“建设投资一览表”和表15-3“投资构成表”。
表15-1 投资总额估算表(万元)
序号 | 投资内容 | 金额 |
1 | 建设投资 | 7537.0 |
2 | 流动资金 | 2219 |
3 | 合计 | 9756 |
表15—2 建设投资一览表
序号 | 工程或 费用名称 | 估算价值 (万元) | 备注 | |||||||||
建筑 工程 | 安装 工程 | 设备 购置 | 其它 费用 | 合 计 | ||||||||
1 | 工程费用 |
|
|
|
|
|
| |||||
1.1 | 煅烧车间 | 185.0 | 50.00 | 1050.00 | 0.00 | 1285.0 |
| |||||
1.2 | 配料车间 | 178.00 | 20.00 | 540.00 |
| 738.0 |
| |||||
1.3 | 还原车间 | 326.00 | 84.00 | 2210.00 |
| 2620.0 |
| |||||
1.4 | 精炼合金车间 | 145.00 | 45.00 | 820.00 |
| 1010.0 |
| |||||
1.6 | 变配电站 |
|
| 85.00 |
| 85.00 |
| |||||
1.7 | 供水系统 | 45.00 |
| 25.00 |
| 70.0 |
| |||||
1.8 | 还原罐车间 | 80.00 |
| 130.0 |
| 210.0 |
| |||||
1.9 | 蒸氧砖车间 | 30.00 |
| 40.00 |
| 70.00 |
| |||||
1.10 | 机修电修 | 18.0 |
| 12.0 |
| 30.0 |
| |||||
1.11 | 办公楼 | 30.00 |
| 100.00 |
| 130.00 |
| |||||
1.12 | 锅炉房 | 11.00 |
| 10.00 |
| 21.00 |
| |||||
1.13 | 仓库 | 28.00 |
| 0.00 |
| 28.00 |
| |||||
| 小 计 | 1076.0 | 199.0 | 5022.0 | 0.00 | 6297.0 |
| |||||
2 | 其它费用 |
|
|
|
|
|
| |||||
2.1 | 建设用地准备费 |
|
|
| 200.00 | 200.00 |
| |||||
2.2 | 业主管理费 |
|
|
| 48.0 | 48.0 |
| |||||
2.3 | 工程建设监理费 |
|
|
| 45.0 | 45.0 |
|
续表15—2 建设投资一览表
序号 | 工程或 费用名称 | 估算价值 (万元) | 备注 | ||||||
建筑 工程 | 安装工程 | 设备 购置 | 其它 费用 | 合 计 | |||||
2.4 | 职工提前进厂和培训费 |
|
|
| 55.0 | 55.0 |
| ||
2.5 | 联合试运转费 |
|
|
| 27.0 | 27.0 |
| ||
| 无负荷联试 |
|
|
| 23.0 | 23.0 |
| ||
| 有负荷联试 |
|
|
| 4.0 | 4.0 |
| ||
2.6 | 工器具、生产家具购置 |
|
|
| 18.0 | 18.0 |
| ||
2.7 | 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 |
|
|
| 20.0 | 20.0 |
| ||
2.8 | 评估招标费用 |
|
|
| 0.00 | 0.00 |
| ||
2.9 | 勘察设计环评费 |
|
|
| 350.0 | 350.0 |
| ||
2.10 | 供电增容费 |
|
|
| 0.00 | 0.00 |
| ||
2.11 | 施工机构迁移费 |
|
|
| 0.00 | 0.00 |
| ||
| 小 计 |
|
|
| 790.0 | 790.0 |
| ||
3 | 预备费 |
|
|
| 450.0 | 450.0 |
| ||
3.1 | 工程预备费 |
|
|
| 295.0 | 295.0 |
| ||
3.2 | 价差预备费 |
|
|
| 155.0 | 155.0 |
| ||
4 | 建设投资 | 1076.0 | 199.0 | 5022.0 | 1240.0 | 7537.0 |
| ||
5 | 建设总投资 | 1076.0 | 199.0 | 5022.0 | 1240.0 | 7537.0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价值(万元) | 占百分数(%) |
1 | 工程费用 | 6297.00 | 64.54% |
1.1 | 建筑工程费用 | 1076.00 | 11.02% |
1.2 | 安装工程费用 | 199.00 | 2.03% |
1.3 | 设备费用 | 5022.00 | 51.49% |
2 | 其它费用 | 790.00 | 8.1% |
3 | 预备费 | 450.00 | 4.61% |
3.1 | 工程预备费 | 295.00 | 3.02% |
3.2 | 价差预备费 | 155.00 | 1.59% |
4 | 流动资金 | 2219 | 22.75% |
| 建设总投资 | 9756 | 100.00% |
流动资金年占用额的估算采用分项估算法,其估算参数见表15-4。项目正常年度流动资金2219万元。
表15-4 流动资金估算参数
序号 | 项目 | 最低周转天数(天) | 最低周转次数(次) |
1 | 外购原材料 |
|
|
| 白云石 | 30 | 12 |
| 硅铁 | 30 | 12 |
| 熔剂 | 30 | 12 |
2 | 应收款 | 30 | 12 |
3 | 应付款 | 30 | 12 |
4 | 在产品 | 3 | 120 |
5 | 产成品 | 20 | 18 |
6 | 备品备件 | 120 | 3 |
7 | 现金 | 15 | 24 |
本项目投资通过企业自筹资金来解决。建设总投资为975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7537.0万元,流动资金221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