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
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大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O O六年六月
某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
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设计负责人:a
技 术 负 责 人:a
校 核 人: a
编 制 人: a
a
某大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O O六年六月
前 言
某东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某省某市市郊,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理条件优越,厂区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75万平方米,厂内设有铁路专线,交通运输便利。该厂于1991年初建设,1992年末正式投产。
该厂现建有两座JN32—88型捣固焦炉,年产冶金焦60万吨,煤焦油33.12万吨,粗苯8160吨,硫铵8640吨,日产焦炉煤气85.4万立方米,其中,焦炉自用煤气39.4万立方米,日供城市煤气46万立方米,现已实现城市居民供气1.5万户及部分餐饮业和工业供气。
该厂由储运、炼焦、净化、动力四个车间及生产调度室、技术科、设备科、保卫科、材料供应科、行政办公室六个科室组成。厂内共有职工571人,其中管理人员42人,大专以上人员29人,中专以上人员500人,是一个员工队伍年青化、平均文化素质较高的现代企业。
在其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达标后直接外排,最终流至松花江流域。但因近几年随着工艺的改善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很难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为此某东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厂将减轻对松花江流域的水体造成的污染,为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使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公司受某东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厂的委托,依据企业的总体规划编制某市焦化厂日处理2900立方米焦化废水处理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此,设计人员于2006年5月赴某东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厂,经过多次现场踏勘、搜集大量的基础资料,在某市经济计划局、建设局、统计局、水务局、电业局、给排水公司等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对某东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厂的地形、给水、排水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认真的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某市焦化厂日处理2900立方米焦化废水处理及废水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在拟选用污水治理技术方面,经过大量的调研。在保证实现清洁生产、废水回用,达到排放标准及水资源循环使用的前提下,重点考察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确定以生化处理为主的技术方案,充分发挥先进生物技术的优势,建设一个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行业示范工程。
企业认真落实《松花江水域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该工程实施后,将避免对饮用水资源污染,大大节约水资源,为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由于废水回用水价格低,使公司生产成本大大下降,因此该工程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
某市东南郊的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
某大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该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委托书
2) 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煤气厂总体规划图纸及说明书
3) 某市境内沿江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二OOO年十二月)
4) 某市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二OO一年,某环保局)
5) 当地环保部门关于污水排放的相关规定
6)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
7) 国家现行的有关的规范、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1997年版)
《松花江水域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 CECS114:2000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133-90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95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3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1) 认真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保护环境、安全节能、经济先进、造福民众”的基本方针。从全局出发,根据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全面论证,做到实实在在的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节能、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的原则;
3) 采用工艺先进、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的污水处理技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行费用;
4) 设计必须符合适用的要求,选择的处理工艺、构筑物(建筑物)形式、主要设备、设计标准和设计参数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的需要,以保证废水处理厂功能的实现;
5) 设计所选用的原始数据必须可靠、准确,并保证必要的安全系数。
6) 设计中一方面尽可能采用合理工艺降低工程造价,选用质优价廉的设备;另一方面又必须保证在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运行费用最低,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
7) 设计中必须根据生产的需要和允许条件,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尽可能采用能耗低、故障率低的设备。在机械化、自动化与仪表化程度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工艺需要和具体设备的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8) 废水处理厂注意绿化。使美化的方式应和整个企业的环境相协调;
9)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本报告为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基础资料、建设规模和处理程度的确定、推荐选用的最佳方案和工程技术论证等。厂外配套工程,供电、电信、道路等不在本报告编制范围内。
某东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厂(简称某煤气厂)位于某省某东南部,地处东经130○22′34〞-130○26′15〞,北纬46○44′46〞-46○49′01〞。该厂址北与农家屯,某水泥厂毗邻,西部一公里处是佳东火车站,西侧有音达木河由南向北穿过,汇入松花江。松花江干流位于厂区北部约15公里处。厂区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75万平方米。厂内设有铁路专线,交通运输便利。
厂区周围区域的地貌分布有:剥蚀堆积山前冰水合地,松花江冲击平原高漫滩,音达木河河谷等。按地貌成因类型分述如下:
1、 剥蚀堆积山前冰水台地
分布于太平山,农家屯,双河屯一带。其组成物质上部为浅黄色、黄褐色粘土,亚粘土,下部为砂岩,页岩,沙砾岩。地势较高,地面海拔82.5-120米。
2、 堆积平原之高漫滩
分布于冰水台地以北至松花江岸的广大地带。组成物质上部为第四系沙砾石层,下部为白垩系砂岩、沙砾岩。地势平坦,地面海拔80-82.5米。
厂区周围地层由老至新有中生代界下白垩系猴石沟组、第四系等。
1、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猴石沟组
广泛分布于山前冰水台地,高漫地的下部,岩性为砾岩、砂砾岩、凝灰质砂砾岩等。
2、第四系
本区第四系地层由全新统冲击层,上更新统冲击冰水堆积层、中上更新统堆积层等。
本区南部为丘陵区,出露元古界变质岩及白垩系碎屑岩,岩石裂隙发育,大气降水通过岩石裂隙渗入地下,以地下径流的方式补给冰水台地及高漫滩下部的基岩裂隙水,或以下降泉的方式排泄于山间沟谷之中。
山前冰水台地由于覆盖有厚层亚粘土,影响大气降水的渗入,故多从地表径流的方式由高向低流入高漫滩,补给第四系沙砾石孔隙潜水。仅有极少量降水渗入地下,成为亚粘土微孔隙裂隙水。
北部高漫滩有厚层砂及砂砾石层,岩石透水性强,加之地势平坦,为大气降水的渗入提供良好条件,并具有很好的储水构造。在大气降水、地表漫流、沟谷水的补给下,使第四系砂砾石层含有较丰富的地下水。潜水流向大致由南向北,排泄于松花江。
综合厂区周围地区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征。可分为如下含水层:
1、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潜水
2、下白垩系砂岩、砂砾岩裂隙水
3、第四系亚粘土孔隙裂隙水
本区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均较丰富。本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高,虽然自来水厂附近开采较集中,但由于含水层透水性较好,补给快,调蓄能力较强,所以没有造成区域性水位下降。由于地下水的开采,致使城区附近地下水多呈点状污染。
某位于北半球中纬,亚洲大陆东岸,处于季风影响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地区气温差异较大,季节气候变化明显,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较短,11月至3月为冬季;4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0月为秋季。
某近十年平均气温3.7℃,最高气温35.4℃,最低气温-41.1℃。昼夜最大温差29.8℃。冬至日照高度角19°49′。全年日照时数2468.6小时。年平均风速3.6m/s,最大风速24.3m/s,常年主导风向南偏西45°。年平均降水量557.6mm,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历史最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118.8mm,最大降雪厚度480mm。最大冻土深度2.30m。标准冻结深度2.20m。无霜期135天左右。
1.3.6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的我省地震烈度区划,某市为地震烈度六度区。
某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煤气厂(简称某煤气厂)位于某省某市市郊,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厂区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75万平方米,厂内设有铁路专线,交通运输便利。该厂于1991年初建设,1992年末正式投产。
该厂由储运、炼焦、净化、动力四个车间及生产调度室、技术科、设备科、保卫科、材料供应科、行政办公室六个科室组成。厂内共有职工571人,其中管理人员42人,大专以上人员29人,中专以上人员500人,是一个员工队伍年青化、平均文化素质较高的现代企业。
该厂现建有两座JN32—88型捣固焦炉,年产冶金焦60万吨,煤焦油33.12万吨,粗苯8160吨,硫铵8640吨,日产焦炉煤气85.4万立方米,其中,焦炉自用煤气39.4万立方米,日供城市煤气46万立方米,现已实现城市居民供气1.5万户及部分餐饮业和工业供气。
由于企业前身是90年代初国家建设的重点企业,作为某市的民心工程。厂址坐落在某市南郊,主要以提取地下水为主进行生产,取水能力200吨/时,原设计就考虑废水治理措施,但就目前的废水处理设施,设计时考虑对废水进行稀释的方法再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直接排入音达木河从而进入松花江。而且就处理工艺而言过于简单对焦化废水的水质分析不够全面。致使现有的废水处理设施不能够满足现有的企业的排污状况。现有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尚未起到设计效果,且年久失修,使其废水处理设施的效率非常低。
原有设施状况和工艺:
生产废水→沉淀除油池→混凝除油池→稀释水池→调节池→曝气池→二沉池→混凝沉淀→出水
在水量方面,随着生产状况的发展,水量已由原设计的700 t/d增至2900 t/d。在水质方面,水质已由原设计的含酚、氰稀释废水转变为综合性的焦化废水。因此,现有废水处理设施已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由于多年企业靠政府补贴维持,且行业效益不稳定,企业体制改革刚结束。投入到废水治理工程上的资金不足,企业为此也正多方面地筹措资金。目前经过体制改革,企业已由国营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依据“国家环保法”规定,按照《松花江水域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结合公司环保改造计划的安排情况,企业决定利用1年时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采取措施降低用水、彻底解决废水超标排放问题,实现废水处理并达到回用及达标排放。
现有废水处理设施一套,企业经过几次改制,生产不连续,维护保养不及时,现有的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也不符合节能的要求,建议全部更换。原有的砖混构筑物已是破烂不堪,需重新建造。原有的调节池可维护再利用,但需要就池体进一步检测。因此,在新建项目的时候对原有设施的选用应慎重。
我国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13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使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水危机”在我国已经成为严峻的现实,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造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未能得到有效的处理。自1985年以来,我国污水的年排放量介于350~400亿m3左右,1997年的污水排放量高达416亿m3。我国每年排入水环境的COD高达1757万吨。
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以8%~11%的高速率增长,预计在二十一世纪前20年内我国经济增长将稳定保持在6%~9%的速率。这一形势与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不加以有效的解决,必将导致大幅度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这就是我国水环境污染与污水处理现状的严峻现实。
随着《松花江流域防治规划》的出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认真吸取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教训,集中解决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隐患,对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点源建立水污染预警和应急处置系统,保证流域水质的安全。
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优质煤炭为原料生产冶金焦、城市煤气为主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其前身是90 年代初政府重点建设的民心企业之一。公司位于某市南郊松花江支流音达木河河畔,生产排水口直接排入音达木河,经音达木河流入松花江,流经距离大约15公里。生产用水主要提取地下水,目前给、排水量120.8t/h,即2900t/d。
在煤气厂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工段都要产生污染物浓度很高的生产废水,这其中的熄焦水、剩余氨水、蒸氨废水、冷凝水、焦油废水、终冷和粗苯分离废水等含有大量的酚、氰等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且煤气厂废水水质比较复杂,从检测资料来看,可知其废水具有如下特点:
1)、成分复杂,有多种有机、无机物混合而成;
2)、废水中含分散度很高的乳化焦油;
3)、焦油微粒及悬浮物带负电荷,其电动电位为100号伏左右;
4)、自然沉淀率低;
5)、水质波动大,随各工艺操作规律变化。
某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用水及排水的现状:
1、生产废水:从建厂以来此部分生产废水通过地下水稀释后进入现有的废水处理站,通过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至音达木河后流入松花江干流。水量在120.8t/h。
目前此部分虽经处理但出水水质很不稳定,稀释水量过大(50%),不符合节能及清洁生产的要求,现公司已经将此部分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一部分,技术论证工作已经开始。
2、企业的熄焦用水、水封用水及锅炉排渣除尘用水均来自厂区生产用的地下水。水量比较大,且间歇性强。
目前此部分用水将计划采用废水处理站的处理后的达标排放废水进行循环再利用。这样节省了大量的生产用的地下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综上所诉,目前企业废水排放量2900t/d,最高日可达到3600 t/d。而其中1/4的水量可循环再利用,其价值非常高。另外的处理至达标排放水量通过管网排入收纳水体。(具体水量分配请见水量平衡图)
这样,企业的生产用水量可由原来的2900t/d降至2175t/d以内,每日少排废水量725t。按年企业生产工作日365天计算,减少年废水排放量264625t,减少年COD排放量275.21吨。同时企业减少用水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某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由于污水处理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不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利,将直接影响就业、社会稳定,也将对整个行业带来不利影响。
松花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减少污染物向母亲河排放,治理好松花江是“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大事,国家已将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做为重点来进行治理,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松花江将和"三河三湖"一样,列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点。这标志着松花江总体治理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崭新阶段。做为一个企业在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工作上应责无旁殆。
该项目的建设对环境保护、减少对松花江的污染、保护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及公司的生存发展都具有重大及深远的意义。
某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认识到清洁生产、污水治理、保护饮用水源已势在必行,已经召开股东大会依据国家“十一、五”环境规划要求,制定了某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节能、污染治理”计划。计划要求在国家有关环保政策支持下,利用1年时间对公司生产所排污染物进行彻底治理。今年开始建设“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
焦化废水水质、水量与焦化化产回收工艺密切相关, 焦油精加工时, 有无粗苯对废水中污染物种类、浓度、水量有较大影响。今年通过企业体制的改革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对原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煤气化工厂焦化回收工艺, 除了原有的鼓风冷凝、硫铵、粗苯回收等工序外, 还增加了电捕焦油、煤气脱硫和蒸氨等工序。大大改善了环境污染,使污染因子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
废水处理及回用项目计划于2006年底开始分期启动,下一年第一季度开始该项目的设计准备工作,结合同类生产厂家将该工程切合实际的实施下去。第二、三季度进入到施工阶段,第四季度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及废水回用。
废水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保护企业附近饮用水源地安全,同时对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植物及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经济可行性
其一,企业改制后的发展壮大,为污水治理系统改造工程项目投资来源提供了基本资金保证。其二,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返哺政策以及对松花江流域治理的重点扶持政策,为企业对污水治理提供了的机遇。
(二)技术可行性
通过近年来企业对厂区排放的水质和水量的检测资料,并综合了同类生产厂家的成功地范例(宝钢焦化厂、常州焦化厂、福建三钢焦化厂等等),A2/O结合物化的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首肯。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技术论证正在进行中,并已通过了专家的多次论证,具体的设计工作将开始。
本项目由分两部分实施:
1)生产废水生化处理及废水回用工程
2)生产回用水的管网改造工程
某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废水来源主要是:
各主要工段废水排放量如煤气冷凝水、煤气站冷却水、冷凝排水、剩余氨水、蒸氨水、粗苯工段及生活污水组成。
上述综合废水的建设目标,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实际排放量现拟建一规模120.8t/h,即2900t/d,的废水及回用水处理站。
生产废水→预处理→废水处理站→达标排放
(2900t/d) ↓ (2175t/d)
熄焦、除尘
(725t/d)
煤气厂生产焦化废水治理循环利用工程处理规模按2900m3/d进行设计。
根据水质不同,分别对排污点进行预处理和利用,以减少排水量和处理负荷。
焦化废水是煤制焦炭、煤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由剩余氨水(煤气冷凝液)组成。经过脱酚、除苯、硫铵生产等回收工序后,已得到初步净化。因受原煤性质、产品回收效果等因素的影响,焦化废水水质成份略有差异,但其污染物一般由NH3-N、含氰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硫氰盐和酚类化合物、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杂环有机化合物组成,总体性质表现为油及NH3-N浓度高、有毒及抑制性质物质多、生化性差、污染严重,是一种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近几年国内出现了一些新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生物脱氮、湿式氧化、烟道气处理剩余氨水等几种工艺路线。就本工程而言,通过论证建议采用生物脱氮的工艺(A2/O)为主,前置预处理,在生化出水后用混凝沉淀加以强化以确保出水的水质指标。
根据公司规划,生产废水处理规模按2900t/d进行设计,小时处理水量120.8m3/h。
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水水质按如下指标来设计:
废水的污染物指标为:
单位:mg/L
指 标 | CODcr | BOD5 | SS | NH3-N | 挥发酚 | CN- | 石油类 | PH |
数 值 | 2150-5180 | 500-1530 | 80-404 | 115-304 | 43-401 | 8-50 | 49-130 | 7-9.38 |
平均值 | 2500 | 800 | 155 | 250 | 310 | 32 | 70.24 | 8.7 |
此数据平均值为加权平均值
⑵出水水质
煤气厂生产焦化废水经生化处理后的废水实现废水回用,满足生产工艺水质的要求,各项指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类一级标准执行。
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类一级)
单位:mg/L
项 目 | CODcr | BOD5 | SS | NH3--N | 挥发酚 | CN- | 石油类 | pH |
标 准 | 100 | 30 | 70 | 15 | 0.5 | 0.5 | 10 | 6~9 |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是工程建设实施的关键。处理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运行稳定性、建设投资、运行成本等。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慎重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废水处理厂建成以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运行和管理问题。这就要求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易操作、易维护、运行稳定、管理方便,这也是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⑴ 工艺流程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程度,以及方法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处理后水质应符合有关用水和排放的标准要求。
⑵ 应综合考虑建厂规模、投机费用和运行费用,参照相似条件下水处理厂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实际财力,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⑶ 应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
⑷ 污水处理应充分考虑排放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根据污水处理程度来选择流程。
⑸ 流程选择应妥善处理技术先进和合理可行的关系,并考虑远期发展对水质水量的要求,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
⑹ 流程组合的原则应当是先易后难,先粗后细,先成本低的方法,后成本高的方法。
为了选择出最佳的工艺路线,合理的技术参数,制定出最优化的工程方案,我们针对焦化废水中存在的污染物类别、数量和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对混凝、沉淀、气浮、过滤、离子交换、膜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等多种工艺做了深入比较,为选择出本工程的工艺流程奠定了基础。
主要处理方法综述如下:
1)预处理单元---油类、悬浮物的去除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油, 为生化反应创造合适的进水条件。预处理主要设施包括重力除油池、事故调节水池、浮选除油池、油渣分离池和轻油分离池。原水中焦油、悬浮物的去除是非常重要的,去除水中焦油、悬浮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混凝气浮(或沉淀)法、过滤法和膜分离法等。当水中油类、悬浮物较多时,混凝气浮(或沉淀)法可以通过药剂的作用将废水中的较高的油及悬浮物有效地去除;当水中油及悬浮物较少时,可以采用过滤法和膜分离法。其中混凝气浮法需要投加混凝剂,运行费用较高;膜分离法对悬浮物去除效果比较好,出水水质好,但要求有严格的预处理设施同时产生相当数量的浓缩液需要处理,运行费用很高;简便易行且去除效果较好的方法是气浮及重力分离法。根据以上论述,结合实际水质情况分析,本工艺直接采用格栅截流去除水中的粒径较大悬浮物,然后通过隔油池、气浮池去除大部分油类及悬浮物。
2)生化处理单元---有机物、NH3--N的去除
生物处理的主要目的, 是通过微生物( 活性污泥)的生物化学反应来降解焦化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降低废水中COD、氨氮等污染物的含量。主要设施有: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中间沉淀池、废水回流设施、加药和消泡设施。水中有机物较为有效的去除方法主要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化法、高级氧化法等;考察焦化废水的水质,结合多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再根据本设计原水水质分析,本着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的原则,决定选用具有生物脱氮功能的A2/O为核心的处理方法。
A2/O法,即在A/O法流程前加一个厌氧段,在本工程中厌氧段控制在水解酸化的阶段,这样能够减少池容,降低控制条件,便于工艺系统控制同时达到设计目的。在厌氧水解段废水中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开环变为链状化合物,链长的化合物开链变为链短的化合物。这些有机物进入缺氧段就能成为可利用的碳源。因而处理效果较A/O法好,且勿需投加碳源,但厌氧水阶段的控制条件,应根据各焦化厂废水排放的实际水质状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控制参数。
综上所述,确定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事故池
废水→格栅→隔油沉淀池→调节池→气浮池→ 水解酸化池(A1)→
混合液回流
→ 缺氧池(A2)→ 好氧池(O)→二沉池→混凝沉淀池→达标排放
污泥回流
贮水池
干污泥 ←压滤机←浓缩池←污泥池 熄焦、除尘
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工艺流程
来水经隔油、气浮预处理后, 进入升流式水解酸化池( A1) 。水解酸化对于焦化废水的处理十分必要,难降解的多环芳烃和杂环化合物, 如吲哚、喹啉、多环芳香物族等经水解和产酸能转化为如乙酸、丙酸等有机酸这类简单的低分子化合物, 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易于氧化分解的有机物, 即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消除了吲哚、喹啉对好氧微生物初期的抑制作用, 提高了吲哚、喹啉、萘、咔唑、联苯、三联苯、吡啶等的好氧降解性能。同时, 经水解酸化产生的易降解有机物, 可以作为共代谢物促进微生物在厌氧阶段或后续阶段对难降解有机物的代谢能力, 减轻好氧阶段的负荷, 为下一步好氧处理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脱氮和硝化。
缺氧( A2) 段的功能主要是去除COD 和NOx-N, 是脱氮装置的关键部位一。主要反应是一个以好氧池回流的NOx-N 为电子受体, 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 将NOx-N 还原为N2 排入大气, 同时将有机物降解, 并产生碱度的过程。与其他脱氮除磷工艺有所不同, 在此阶段还能去除大量难降解有机物, 主要为稠环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NOx-N 还原为N2 的过程进行得是否彻底, 关键在于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电子供体的量即C/N比(COD/NH3-N)。由于焦化废水为难降解污水, 一方面好氧硝化池的出水COD 偏低, 且主要为难生物降解有机物, 所以池中COD 有一部分是无法作为电子供体利用的; 另一方面, 共质代谢作用要求去除难降解有机物需大量可降解COD。因此, 焦化废水在反硝化段需要比一般废水更高的C/N 比。
好氧处理( O 段) 的主要作用是去除COD 和NH3-N。由于进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高, 生化反应的初始阶段异氧菌占优势, 主要发生含碳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当含碳有机物浓度降到一定程度, 硝化菌的硝化作用在反应中成主生化反应过程。除了硝化菌的作用外, 异氧菌和硝化菌在生长过程中的同化作用和好氧池的曝气吹脱作用也可以去除一部分NH3-N。在硝化过程中要消耗碱度。由于缺氧池所补充的碱度有限, 当废水本身所含碱度不能满足硝化要求时, 会使pH 值下降而最终抑制硝化菌的活动。因此, 可以在好氧池外加一些Na2CO3 来提高好氧池后段的碱度, 促进硝化反应的进行。
后混凝处理, 主要通过物理化学法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COD 和SS, 主要包括混合反应池和混凝沉淀池。混合反应池的中间沉淀池部分出水进入混合反应池, 并加入混凝剂PFS、PAM, 以去除废水中悬浮物。混凝反应后的废水在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后外排,沉淀于池底的污泥再进一步脱水处理。
1) 回流比的影响
增大系统的回流比, 对系统提高去除COD 和脱氮的效果有益, 同时可以防止大量NOx-N 在二沉池产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然而回流比大, 意味着动力消耗增大, 而且混合液中较高的溶解氧回流到起反硝化作用的缺氧池中, 势必会造成缺氧池中溶解氧浓度过高, 而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被还原过程产生的能量作为能量来源, 但这些反硝化菌是碱性菌, 在有分子态溶解氧存在时, 反硝化菌将分解有机物来获得能量而不是还原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即反硝化菌选择O2 为电子受体, 而不是NOx-N, 从而影响反硝化效果。反硝化效果与回流比的关系为:
R= r/( 1+ r)
式中: R———最大脱氮率; r———硝化液回流比。
因此, 在运行过程中, 回流比的确定, 应视进水量与NH3-N 含量以及溶解氧含量而定。通过大量数据和同类生产厂家的实际运行状况证明,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3~5 之间, 反硝化效果很好。污泥回流比控制在100%左右。
2)、 C/N 比的影响
为了保证系统硝化与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 保持系统合适的C/N 比极为重要。本工艺是一种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以进水中含碳有机物和内源代谢产物为碳源, 省去外加碳源, 并可获得满足系统要求的C/N 比, 保证了反硝化反应的正常进行。本工艺进水中的C/N 比约为10, 通过向好氧池内投加Na2CO3,以此增加硝化段的碳源, 同时提高了硝化段的pH 值,保证了出水pH 值处于达标状态。
3 )、溶解氧的影响
硝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氧, 氧的多少直接影响NH3-N 的硝化效果。理论上氧化1mg 氮需4.57mg 氧,目前本工艺好氧段溶解氧质量浓度控制在2mg/L~5mg/L 之间。反硝化段则不需要有太多的溶解氧, 因此,反硝化段以NOx- 为氧化剂, 太多的氧将抑制NOx- 的还原, 故将缺氧池溶解氧质量浓度控制到< 0.4 mg/L。
4)、 温度的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反应速率降低。温度过高时, 微生物细胞原生质凝固, 使酶作用停止, 造成硝化菌大量死亡; 温度过低时, 微生物作用减弱, 活动受到抑制。故在运行过程中温度指标非常重要, 本系统将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
去除效率预测表
处理单元 | COD(mg/L) | BOD(mg/L) | SS(mg/L) | NH4-N+ | ||||
去除率 | 指标 | 去除率 | 指标 | 去除率 | 指标 | 去除率 | 指标 | |
原水 | 2500 | 800 | 155 | 250 | ||||
格栅 隔油沉淀池 | 10% | 2250 | 5% | 760 | 40% | 93 | - | 250 |
气浮池 调节池 | 15% | 1912 | 10% | 684 | 75% | 23.5 | 20% | 200 |
厌氧-水解池 | 10% | 1721 | - | 684 | - |
| 10% | 180 |
缺氧池 | 70% | 516.5 | 60% | 273 |
|
| - | 180 |
好氧池 沉淀池 | 80% | 105 | 90% | 30.5 | 95% | 23.5 | 95% | 9 |
混凝沉淀池 | 12% | 90.6 | 5% | 28.5 | 30% | 16.5 | - | 9 |
去除效率预测表(续)
处理单元 | 挥发酚(mg/L) | CN-(mg/L) | 石油类(mg/L) | pH | ||||
去除率 | 指标 | 去除率 | 指标 | 去除率 | 指标 |
| ||
原水 | 310 | 32 | 70.24 | 8.7 | ||||
格栅 隔油沉淀池 | - | 310 | - | 32 | 80% | 56.2 | - | |
气浮池 调节池 | 20% | 248 | 15% | 27.2 | 85% | 8.42 | - | |
厌氧-水解池 | 70% | 74.4 | 50% | 13.6 | - | 8.42 | - | |
缺氧池 | 50% | 37.2 | 30% | 9.52 | - | 8.42 | - | |
好氧池 沉淀池 | 99% | 0.37 | 96% | 0.38 | - | 8.42 | - | |
混凝沉淀池 | 3% | 0.36 | 2% | 0.37 | 8% | 7.75 | 6-9 |
其它指标通过本工艺处理后,均达到排放标准。
废水处理厂的厂址确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对基建投资及运行管理都有很大影响。在选厂址时,在考虑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还遵循了如下原则:
(1)设在总排水干管的下游,减少不必要的提升费用;
(2)考虑厂址的工程地质情况,尽可能节省造价,方便施工;
(3)厂址应选择考虑位于整个企业厂区的下风向,厂区的边端;
(4)厂址选择考虑距离主要排污点较近,减少管道长度。
(5)厂址选择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性,为以后的扩建留有余地。
1)各处理构筑物间的连接管、渠,便捷、顺直,避免迂回曲折。
2)各处理构筑物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敷设管、渠及施工的要求。
3)各处理构筑物在平面上,尽量紧凑,缩小厂房的建筑面积,降低工程造价。
4)其他配套工程应满足相应规范之规定。
污水综合治理改造工程项目占地面积为 3780 m2。
1)根据废水站选址的地形,生产废水排放引入方向充分考虑标高和排水纳污水系统方位、主风向、交通途径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因素,并按治理工艺流程进行总体布置,力求紧凑合理美观实用和便以运行管理,还应考虑扩建的规划留地。
2)因地制宜,充分结合现场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进行水工构筑物与辅助建筑物及道路的竖向布置,标高选择恰到好处,以减少土方工程量和日后运营节省污水提升的能耗。
本工程生产、生活用水由厂区已建成管网供给,分别由支管接入各用水单元。
焦化水处理系统按2900m3/d进行总体布局,和厂区其他建构筑物协调一致。
废水经格栅截除较大的杂物,防止堵塞水泵、管道等。保证后续污水处理设备的有效运行。格栅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格栅各项参数如下:
1)设计水量:120.8m3/h;
2)过栅流速:V=0.7m/s;
3)栅条间距:b=10mm;
4)栅条宽:S=10mm;
5)格栅与水平面倾角α=75°格栅B=0.8m;
6)设备型号:XGS800
7)电机功率:1.1kw
8)格栅井尺寸:2.0×2.0×2.2m
通过斜管的设置,将废水中的油类部分去除。
同时经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泥沙沉淀下来。定期清除沉淀池的泥沙。
1)停留时间:1.8h;
2)构筑物尺寸:L×B×H=10×6×4.0m,有效水深3.5m;
3)隔油沉淀池出水采用重力三角堰出水。
①池内设置斜管和撇油装置。
②池底设有污泥斗,排泥泵定期排泥。
③污泥泵两台,N=1.5KW
平流式分压气浮池,溶气系统由溶气水泵、空压机、溶气释放器及加药系统组成,采用行车式传动刮泥机刮渣,回流水为气浮池出水,回流比为200%。利用溶气水在减压过程中释放出直径为30~120μm的气泡,并投加絮凝剂以去除乳状油和胶状油,削弱油类物质对后续生化处理的影响,气浮出水自流入调节池,浮油由储油池储存定期外运回收。
设计参数如下:
1)停留时间:2.2h,
2)构筑物尺寸:L×B×H=15×6×3.5m,有效水深3.0m;
3)数量:1座
4)池子结构:钢筋混凝土
5)溶气装置,加药装置,刮渣装置等各一套。
在废水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前起到调节水量及均化水质的作用。为了防止有部分比重较大的颗粒在调节池中沉淀,以及强化调节池的均化水质的作用,因此在调节池中设置水下搅拌器。
设计参数如下:
1)停留时间:8.0h
2)构筑物尺寸:L×B×H=23×9.0×5.0m,有效水深4.5m;
3)数量:1座
4)池子结构:钢筋混凝土
5)‘飞力’潜水搅拌器4台,型号:S4410, N=0.9kw
6)提升泵三台,型号:65WQ30-28-4
当企业生产状况不正常时或污水处理站发生事故时,将生产废水直接排入事故池,以等待事故检修。经过事故池的调节水量的作用,废水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设计参数如下:
1)停留时间16.0h
2)构筑物尺寸:L×B×H=26.0×15×5.0m,有效水深4.5m
3)数量:1座
4)池子结构:钢筋混凝土
5)事故泵三台,型号:80WQ50-25-7.5
升流式厌氧复合反应池的底部为水力布水,上部装有半软性填料。(Y-l50 型半软性填料, L=2850mm)
由于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以酚类化合物、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杂环有机化合物为主,可生化性差,B/C为0.2~0.3。故设此段为进行厌氧消化的酸化水解阶段,将废水中一些生物难降解的单环、杂环类化合物及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如有机酸),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和COD的最终降解。同时,池内设置潜水搅拌机搅拌混合。
设计参数如下:
1)停留时间10.0h
2)构筑物尺寸:L×B×H=21.0×12.0×5.0m,有效水深4.5m
3)数量:1座
4)池子结构:钢筋混凝土
5)潜水搅拌机:四台,型号:S4430,N=2.3kw
6)半软性填料:Y-l50 型半软性填料, L=2850mm,V=175m3
采用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利用潜水搅拌机搅拌混合。来自水解池的废水与好氧池出水回流的含有硝态氮和污泥的混合液在此进行反硝化反应,同时降解部分COD。池内设有半软性填料。
所谓反硝化是指在缺氧条件下,水中硝态氮(NO3-N)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的过程。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看,该过程可表示为:
Ared + NO3- 反硝化菌 N2↑ + Aox
式中NO3-为电子受体,Ared为电子供体,可以是任何能提供电子,且能还原NO3-的物质,包括有机物、硫化物、H2等。这里的反硝化主要是指利用有机物的异养反硝化。
设计参数如下:
1)停留时间18.0h
2)构筑物尺寸:L×B×H=12.0×19.5×5.0m,有效水深4.5m
3)数量:2座
4)池子结构:钢筋混凝土
5)潜水搅拌机:八台,型号:S4430,N=2.3kw
6)半软性填料:Y-l50 型半软性填料, L=3500mm,V=255m3
来自缺氧池的废水在好氧池内进行有机物的最终降解和硝化反应。
所谓硝化是指在好氧条件下,水中的氨在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其反应可表示为:
NH4+ + 2O2 硝酸菌、亚硝酸菌 NO3- + 2H+ + H2O + 能量
完成有机物降解和硝化反应的废水,一部分进入二沉池,一部分由泵提升回流至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反应,使废水中的NO3-最终以氮气的形式从废水中降解。为了满足生化要求, 通过设置的微孔曝气器来增加废水中的溶解氧, 为微生物提供氧和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另外, 还投加纯碱( Na2CO3) 和磷酸盐, 纯碱按好氧池混合液流向分段投加。当好氧池泡沫多时, 打开消泡水管阀门进行消泡。好氧池控制工艺参数为: DO 2mg/L~5mg/L, 磷酸盐约3mg/L, pH 7, 水温18℃~25℃( 不得急剧变化) , 碱度( 以CaCO3 计)l50mg/L, 固体悬浮混合液( MLSS) 3000mg/L 以上
设计参数如下:
1)停留时间30.0h
2)构筑物尺寸:L×B×H=21.0×16.0×5.0m,有效水深4.5m
3)数量:2座
4)池子结构:钢筋混凝土
5)罗茨风机:三台(两用一备),型号:SSR125A,N=11kw
特性:该风机的优点高效节能,鼓风机进口安装消声器一套。同时鼓风机房采用隔音材料隔音。设备安装采用减振措施。
6)曝气系统:两套(D215曝气头若干)
7)消泡装置:两套
采用竖流沉淀池,在沉淀池中,污泥与清水分离。一部分污泥回流到缺氧池,剩余的污泥进入污泥池及污泥浓缩系统,上清液流入混凝反应池。本设计采用竖式沉淀池,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参数如下:
1)停留时间:2.5h
2)构筑物尺寸Φ12.0×H4.5m
3)数量:2座
混凝沉淀处理, 主要通过物理化学法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COD 和SS, 主要包括混合反应池和混凝沉淀池。混合反应池的中间沉淀池部分出水进入混合反应池, 并加入混凝剂PFS、PAM, 以去除废水中悬浮物。混凝反应后的废水在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后外排,沉淀于池底的污泥再进一步脱水处理。
设计参数如下:
1)停留时间:2.5h
2)构筑物尺寸Φ19×H4.5m
3)表面负荷:1.5m3/m2·h
4)加药装置,1套(投加混凝剂)
5)刮泥设备
①内设悬挂式中心传动刮泥机一台
②型号CGX-25;
③周边线速度2.5r/min;
③电机功率0.75KW。
6)混合液循环泵3台,2用1备
①型号:125LW130-20-15;
②流量:Q=314m3/h;
③扬程:H=20m;
④电机功率:N=15KW。
7)污泥回流泵3台,2用1备
①型号:65LW30-25-5.5;
②流量:Q=72m3/h;
③扬程:H=25m;
④电机功率:N=5.5KW。
⑤污泥回流比:100%
污泥浓缩池的主要作用是使系统中产生的污泥减小体积,便于后续处理。每降解1kgCOD约产生0.35kg污泥,污泥含水率按99.5%计算,则去除COD每天产生的湿污泥量约为846m3,其中一部分回流,另一部分进入污浓缩池。本方案设计采用重力式方形污泥浓缩池,设1座,采用中心进泥,周边排水,浓缩后污泥由泥泵送至压滤机脱水后泥饼外运,上清液自流入调节池。
设计参数如下:
1)构筑物尺寸L×B×H=4.7×4.7×5.9m
2)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为95%~97%
污泥脱水间包括脱水机房,加药投加设备间,药剂库及值班室,地上式砖混结构。
设计参数如下:
1)建筑物尺寸:脱水机房L×B×H=9.0×6.0×4.0m
2)主要设备性能如下:
①选用DYQ1000带式压滤机1套,用于浓缩后的污泥脱水;
处理能力:稀污泥(含固率1.5%)3-6m3/d;
浓缩脱水后污泥含固率20-30%;
絮凝剂用量:4~6kg/T(ds);
主电机N=0.75kw,380VAC/3Ph/50HZ;
②污泥进料泵G40-1,1台;
电机功率N=1.5kw,380VAC/3Ph/50HZ;
最大流量:2.9m3/h;
出口压力:0.3Mpa;
③絮凝搅拌机JBX-360:1套;
最大能力:0.32m3;
电机功率=0.55kw;
④加药泵:20-160:1台;
单台最大流量:0.6m3/h;
出口压力:0.3Mpa;
电机功率=0.75kw;
⑤清洗水泵:40-200:1台;
最大流量:6.3m3/h;
出口压力:0.5Mpa;
电机功率(每台)=4.0kw;
⑥溶药搅拌机:JBR-600:1台;
最大能力:1.5m3;
电机功率=1.1kw;
⑦泥饼带式输送器TD75-500:1台;
带宽B=500mm;
电机功率=1.5KW/380VAC/3PH/50HZ;
3)絮凝剂选用3#干粉(3#高分子混凝剂);
4)药库考虑30天的储药量。
综合设备间内设置水泵、鼓风机等设备。结构尺寸为:L×B×H=12.0×6.0×4.0m,砖混结构。
值班及配电室结构尺寸为:L×B×H=6.0×6.0×4.0m,砖混结构。
水质检测与化验,利用厂内已有化验室,不单独进行设计。
1)建筑设计要点
①为充分利用地形落差,减少动力消耗,便于水力负荷的调节,生化系统为方框形平行三列,中间共用隔墙,可节省基建费用;
②注意操作平台、走道与步梯的布置的可通性;
2)结构设计要点
①构筑物采用钢筋混凝上结构,建筑物为砼框架结构,水池则用S6防渗等级和C25强度。对地下,半地下式布置水工构筑物,还应作抗浮验算和相应处理。(部分预处理池利用原有改建或砖砼结构)
②基础类型按地质钻深资料确认,暂定天然地基设计,待施工设计时,再详细计算核实。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1)厂区环境概况
拟建水厂在厂区东部,地形平坦,厂区总体属简单地貌,地震烈度小于6度。
2)厂区平面设计
本工程平面布置与厂区道路相协调,满足车间使用功能,并尽可能地合理使用土地。
3)单体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布局
建筑单体以比较简洁的设计,贯穿整个工程。主要建筑单体和原厂区主要生产车间建筑风格相协调,表现出宏大的企业形象,配合白色的墙面和淡绿色玻璃,以实现“洁净式”生产空间的设计构思。
4)厂区雨水设计及道路设计
厂区雨水设计及道路设计利用厂区已建成的道路及雨水管道。
5)建筑标准
① 地坪:车间地面,选用国产中档瓷砖地坪,控制室为抗静电地板铺地,所有厕所为防滑地瓷砖,其它主要为水泥地坪。
② 内墙:选用中档内墙涂料。
③ 外墙:选用中档外墙涂料,构筑物为清水外墙。
④ 栏杆扶手:水工构筑物和建筑物栏杆扶手选用不锈钢栏杆扶手。
⑤ 门窗玻璃:选用58系列单框双玻塑钢窗。
1)工程地质概况
参见地质、地貌资料。
2)荷载
①基本风压0.30KN/m2,基本雪压0.15KN/m2。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取0.7KN/m2,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取1.5KN/m2。
②水池池壁侧向土压力填土重度取18KN/m3,内摩擦角30°。
③泵房人行平台活荷载标准值取3.5KN/m2,没有设备的池顶活荷标准值取2.0KN/m2,外边地面活荷载标准值取10KN/m2。汽车荷载标准值(汽-15):单轮压力50KN,轮距1.80m,动力系数1.1,泵房起重设备动力系数1.05。
④实心砖墙重度取19KN/m3,空心砖墙(空心率20%)重度取15.2KN/m3,加气块重度取7.5KN/m3。
3)地基选用砂砾层作为持力层,经过处理后的地基允许承载力:取fk=200Kpa。
4)抗震设计: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6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本工程的建构筑物均为丙类建筑,其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6度设计。
5)材料:混凝土:a、贮水构筑物、泵房地下室部分和沿线管道井室为C25,抗渗等级S6,抗冻等级D50,其余部分为C25。b、设备基础、管道基础、管道支墩、等为C15,c、混凝土垫层为C10。
钢筋:为I级钢和II级钢。钢筋直径Φ≤10mm时为I级钢,Φ>大于10mm时,为II级钢。
砌体:a、砖MU10,可考虑使用空心砖,混合砂浆M7.5;b、建筑物基础拟采用浆砌块石,石材强度不小于MU20,水泥砂浆M7.5。
6)结构型式:集水井、清水池等贮水构筑物为钢筋混凝土墙板式结构;深度处理间为砖混结构。
7)地基处理:
采用天然地基。
8)管线设计
①管材:车间内采用钢管,钢管应做防腐处理;给水管及排水管道为UPVC管。
②敷设:本工程除个别地段外均为开槽敷设。回填土应严格夯实,管顶覆土厚度应大于0.70m。槽底宽度:PVC管为管外径加1.0m;钢管和铸铁管为外径加0.6m。厂区外管道基础: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时,覆土厚度小于3.5m时采用120°混凝土基座,覆土厚度4~6m时采用180°混凝土基座。钢管一般在管底铺0.2m~0.3m厚的砂垫层。沟槽回填:管道试压合格后方可回填。
1)选购技术先进,设备高效、节能、耐用、价廉物美的国产名优产品,先省内后省外,以利售后跟踪服务。
2)有一定的备用容量和负荷的可调性与配件的互换性,有利于安全经济运行工况的稳定性。
1)通用设备
选用国际上先进技术在国内定点厂家组装的产品或环保推荐的名优品牌。
2)进口设备
采用瑞典飞力、ITT公司先进技术设备 ,采用铸钢及优质合金加工制造,国外定点组装,售后服务有保证。
3)管路与附件
管网布置合理,废水处理部分选择PVC管,其他选择不同规格的钢材定型产品,便于安装及节约投资。
1)设计依据
(a)工艺平面设计要求按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提供资料编制;
(b)《工业与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5—83;
(c)《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2-83;
(d)《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54-83;
(e)《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J93—86。
2)设计范围
(a)废水站动力配电,照明配电和防雷按地系统一、二次结线。
(b)废水处理系统的设备现场分项布置与集中控制。
3)供电
供给380V、50HZ电源,由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自发电供电系统能够满足系统要求,负荷等级为三级。
4)动力配电与电缆敷设
(a)按工艺流程设备现场布置,设配电柜三台,每台4回路380V分项动力设备供电。(另设控制台200V带运行模拟图版一台),
(b)电力缆选用VV型三相四芯,控制缆KVV型,用电缆沟或穿套管保护,埋地缆选用VV22或KVVP型。
(c)电机接线处设防护波纹套管。
5)照明配电
户内外照明,由配电柜提供220V电源,选用BVV电线,经难燃PVC线槽沿墙明敷。(室外用PVC套管,跨马路用钢套管)
6)接地防雷
(a)利用永久性建筑物的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传体或人工安装接地极,电阻<10Ω为准。
(b)建筑物避雷网带和短避雷针作防雷保护或避雷塔45˚投影保护区方式。
7)仪表与自控
(a)便携式pH计,方便现场测定污水的pH
(b)便携式溶氧仪,不定期监测氧化池的溶解氧量;
(c)配备常规的水、电、气测量仪表。
(d)配备COD、SS、污泥浓度在线检测仪。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4
2、《建筑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根据工艺要求,水深度处理厂及所属构(建)筑物进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设计。
1)主要内容有:
①室内采暖;
②特殊构筑物的通风及空气调节。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tw=-22℃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2.5m/s
采暖期天数 180d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tt=30℃
1)热源
热源采用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现有蒸汽采暖系统。
2)室内采暖:室内采暖设计温度:值班室及配电室(常有工作人员)取tn=18℃;设备间取tn=10~14℃。热负荷为120w/m2,总耗热量为6000w。散热器采用排管,系统放气用集气罐或局部加手动放气阀,管材为焊接钢管。
车间设轴流风机,换气次数10~12次/小时。
值班室等辅助生活用房,夏季主要以自然通风为主,通过侧窗及大门进行自然通风,以消除余热,使车间内工作地点的空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改善车间的工作环境。
车间给水主要为药品配制、冲洗地面及其它生活用水。给水管道由车间回用水出水管接出,供各用水点。车间生活用水则由厂区生活给水管道就近接入车间,用水量5m3/d。
排水为生活及杂用水排水等,接入厂区排水管道排至厂外。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细格栅 | XGS800 | 台 | 1 | 1.1kw |
2 | 撇油装置 | LYW100 | 套 | 1 | 1.5kw |
3 | 气浮装置 | GD-50 | 套 | 1 | 溶气罐、空压机、释放器等 |
4 | 提升水泵 | 65WQ30-28-4,Q=30m3/h,H=28m | 台 | 3 | 耦合式安装 二用一备 N=4kw |
5 | 事故排污泵 | 80WQ50-25-7.5,Q=50m3/h,H=25m | 台 | 3 | 耦合式安装 二用一备 N=7.5kw |
6 | 潜水搅拌器-1 | SS4410 | 台 | 4 | 进口设备 N=0.9kw |
7 | 潜水搅拌器-2 | SS4430 | 台 | 12 | 进口设备 N=2.3kw |
8 | 鼓风机 | SSR125A,Q=8.80m3/min P=5000mmH2O | 台 | 3 | 两用一备 N=11kw |
9 | 曝气装置 | D215 | 套 | 1 | 天然橡胶 |
10 | 二沉池刮泥机 | CGX-25 | 套 | 1 | N=0.75kw |
11 | 投药装置 | JY-50 | 套 | 1 | 混凝剂 |
12 | 混合液循环泵 | 125LW130-20-15,Q=130m3/h,H=20m | 台 | 3 | 耦合式安装 二用一备 N=15kw |
13 | 污泥回流泵 | 65LW30-25-5.5,Q=30m3/h,H=25m | 台 | 3 | 耦合式安装 二用一备 N=5.5kw |
14 | 带式压滤机 | DYQ-1000 | 套 | 1 | 成套设备 N=8.5kw |
15 | 生物除臭装置 | LQ-2000 | 套 | 1 | 成套设备 N=3.5kw |
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及废水回用系统建构筑物表
序号 | 名 称 | 规 格 | 单位 | 数量 | 备 注 |
1 | 格栅井 | 2.0×2.0×2.2m | 座 | 1 | 钢混 |
2 | 隔油沉淀池 | 10×6×4.0m | 座 | 1 | 钢混 |
3 | 事故池 | 26.0×15×5.0m | 座 | 1 | 钢混 |
4 | 气浮池 | 15×6×3.5m | 座 | 2 | 钢混 |
5 | 调节池 | 23×9.0×5.0m | 座 | 1 | 钢混 |
6 | 水解酸化池 | 21.0×12.0×5.0m | 座 | 1 | 钢混 |
7 | 缺氧池 | 12.0×19.5×5.0m | 座 | 2 | 钢混 |
8 | 好氧池 | 21.0×16.0×5.0m | 座 | 2 | 钢混 |
9 | 二沉池 | Φ12.0×H4.5m | 座 | 2 | 钢混 |
10 | 混凝反应池 | 3.0×4.5×4.0m | 座 | 1 | 钢混 |
11 | 沉淀池 | Φ19×H4.5m | 座 | 1 | 钢混 |
12 | 污泥浓缩池 | 4.7×4.7×5.9m | 座 | 1 | 钢混 |
13 | 污泥脱水间 | 9.0×6.0×4.0m | 座 | 1 | 砖混 |
14 | 综合设备间 | 12.0×6.0×4.0m | 座 | 1 | 砖混 |
15 | 值班及配电室 | 6.0×6.0×4.0m | 座 | 1 | 砖混 |
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是指该水处理厂投产后的编制,筹建期与建设期不在此范围之内。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部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和《城市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参考国内外同类回用水处理厂的实际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情况,确定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
车间人员总数为7人,两班工作制,每班2名工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由公司现有的机构负责。
1、总体布局
结合本工程服务区的特点,在污水处理厂的选择时充分考虑了节能因素,将污水处理厂选在服务区的最低处,这样既减少了排水管道的深度,减少了土方量,降低了基本建设投资,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电耗。
2、本工程设计采用如下措施、贯彻节能方针、降低电耗。
(1)应用动态功率因数补偿措施,使无功电耗降至最低。
(2)精心设计、避免拖动电机大马拉小车轻载现象。
(3)优选自身能耗低,效率高的电气设备、器件。
(4)用电设备进行集中无功补偿,并选用节能变压器及高效率电机,力求降低电能损失。
(5)优选高效电光源,采用混光反射灯具,提高照度和节电。
(6)在本工程中,潜水搅拌机、潜水泵均采用瑞典飞力品牌的。其产品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其能耗是同类产品的2/3。节能效果明显,是废水治理行业较为推广的技术产品。
(7)在冬季,厌氧水解池和缺氧池的温度都较低,很难达到设计的效率。因此,将生产中大量的剩余蒸汽作为厌氧的热源。这样废水处理的系统效率将大大提高,且将剩余能量二次利用。
(8)污水处理工程内配电线路全部采用低阻抗的铜导体以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传输能力。
依据国家计委和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7年3月20日《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通知》[(87)国环字第002号]中有关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
本工程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
(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2002)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002号;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建设地区在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厂区,该项工程建成后,减轻了对该地区环境的污染,对环境的改善是有利的。另一方面由于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因此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建成后,产生的污染源如下:
1)污水
值班车间产生少量污水,主要是少量生活污水。
2)噪声
水泵及空压机运行时,会有噪声产生。
3)臭气
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好氧池均会产生大量臭气。将设置臭气处理装置。
4)、污泥
在污泥脱水机房产生。
1)污水治理
产生的污水量不大,可就近排至厂区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2)噪声治理
水泵及空压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设计采用隔振基础,进出管道加隔振接头。
工人设值班室,与噪声隔离。
由于水处理车间远离居民区(距离超过1km),因此车间外的噪声不会影响居民区,厂区内噪声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3)臭气治理
本工程设计在臭气比较集中的调节池、水解池、缺氧池设置除臭装置,将臭气收集后用生物活性炭吸附,去除效果达到98%以上。
主要设备及参数如下:
除臭罐 1座 XFM-4/800
入口压力 0.25-0.60 MPa
直径 0.6米
高 1850毫米,
活性炭填料 颗粒碳
通风机 2台(1用1备)
4)污泥治理
本工程的污泥不含有毒有害成分,脱水后的泥饼可作为建筑材料综合利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目前砖厂已经批量试用。
脱水后的污泥饼送至备煤车间掺入煤料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制定本企业的应急预案
6.2.5.1环保应急预案目的和原则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能力,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加强对易发生环境事件的危险源检测、监控并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严守废水处理站的操作规程,确保其稳定的运转,时刻保证事故池的纳污能力。
6.2.5.2环保应急预案的应急组织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救援组 警戒组 通信组 供应组
本工程建成后,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了水资源,控制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从环保的角度看,应当抓紧建设,使其尽早发挥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16-87(2001年版)
本工程是位于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市区设有消防中队,有消防车,火灾后可在10min内到达水厂。
废水管道埋在地下,没有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废水处理车间为丁、戊类生产,建筑物之间防火间距均大于12m。
厂区内设环形车道,宽6m,转弯半径9m,沥青混凝土路面。
废水处理车间内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生产类别为丁、戊类,建筑物为砖混结构,混凝土双T板屋顶。建筑物内的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距离均符合规范要求。
地下构筑物及车间内构筑物均为钢筋混凝土水池。
废水处理车间内各建筑物按规范均不设室内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原厂区设有室外消防给水管及室外消火栓,本工程在厂区已建消火栓保护之内,已建成室外给水管道呈环形,消火栓距道路边不大于2m,距建筑物不小于5m。
1)电源:用电为二级负荷,采用二路低压进线。
2)设备选型:根据《爆炸和危险火灾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本工程属23区火灾场,设备均选用防护型。
3)变配电间配备干粉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
采暖热源来自赛瑞集团有限公司供热外网。
废水处理车间设轴流风机,主要为排除异味及水蒸汽。无粉尘及有害有毒气体排出。
生产工艺为污水处理工程,无火灾危险。
本工程消防设计符合国家消防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中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
1、《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国发(1994)97号]
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第3号令1996年10月17日。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87)
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1、不安全因素
在废水处理车间工序作业时,工人操作不慎,可能造成机械损伤和其他事故。
2、职业危害
本工程项目职业危害主要有:机电设备的噪声。
为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改善操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有利安全生产,本工程采取如下防范管理措施。
1)设计考虑在工艺设备选型,生产操作运行中采取实用、安全、减轻劳动强度、方便操作管理的设备和控制方式,设备间内设有起重设备,方便安装和检修;机泵采用直接启动,一步化操作等。
2)对机泵等产生噪声的设备,除采取减少震动和噪声综合控制措施(采用减振基础、避振接头等),对值班控制室采取双层结构或组合隔音构件的相应隔音措施,改善值班工作环境。
3)所有电气设备按国家有关电气设计技术接地保护规程要求设计,低压设备采用接零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2Ω。电气的防火采用干式灭火器,安置在配电间值班室内。
4)各种机械的运动部分均加设必要的保护罩。留有安全活动空间。
5)制定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及安全操作规程,机泵间、变电所的工人一定要经过培训,通过考核,有上岗证的工人方可上岗。厂内一切设备均需定期维护检查,及时发现隐患,防患于未然。
6)车间设值班室、更衣室。
7)低压用电设备设漏电保护器,低压照明和维修临时电源均采用24~36伏安全电压。电压等级不同的电气设备设置醒目、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牌及必要的保护网。
8)设劳动安全管理组织,车间有兼职安全员,经常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检查。
9)采用上述劳动保护和安全措施后,工人的操作环境和劳动安全,能够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条件。
1)设计依据
①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
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③《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
2)某市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6度,按规定抗震设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9号”——《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对本项目的工程设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设备、重要材料的选购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委托招标的形式对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按总体规划,经与建设单位协商,项目计划一年实施完毕:
2006年下半年就某东兴煤化工焦化废水治理及回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始编制。开展项目技术论证、初步设计等前期的准备工作。
2007年建设日处理2900吨焦化废水处理及废水回用工程投资1920.3648万元。
2006年项目实施计划表
日程
工作安排 | 06年 6月 | 06年 7月 | 06年 8月 | 06年 9月 | 06年 10月 | 06年 11月 | 06年 12月 |
可行性研究报告
|
|
|
|
|
|
|
|
地形测量、
|
|
|
|
|
|
|
|
同类案例考察 | |
|
|
|
|
|
|
项目技术论证 |
| |
|
|
|
|
|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审 |
|
| |
|
|
|
|
初步设计的准备工作 |
|
|
| |
|
|
|
供应商考察 |
|
|
|
| |
|
|
设计单位的确定 |
|
|
|
|
| |
|
初步设计的预审 |
|
|
|
|
|
| |
2007年项目实施计划表
日程
工作安排 | 07 年 1 月 | 07 年 2 月 | 07 年 3 月 | 07 年 4 月 | 07 年 5 月 | 07 年 6 月 | 07 年 7 月 | 07 年 8 月 | 07 年 9 月 | 07年 10 月 | 07年 11 月 | 07年 12 月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查、批复 | |
|
|
|
|
|
|
|
|
|
|
|
初步设计及审批 |
| |
|
|
|
|
|
|
|
|
|
|
施工图设计 |
|
|
| |
|
|
|
|
|
|
|
|
招标 |
|
|
| |
|
|
|
|
|
|
|
|
施工准备、 场地平整 |
|
|
|
|
| |
|
|
|
|
|
|
污水处理厂 土建施工 |
|
|
|
|
| |
|
|
|
|
|
|
处理厂工程 设备安装 |
|
|
|
|
|
|
|
| |
|
|
|
管线施工 |
|
|
|
|
|
|
|
| |
|
|
|
试运行 |
|
|
|
|
|
|
|
|
|
| |
|
工程投产 |
|
|
|
|
|
|
|
|
|
|
| |
1.本估算编制内容为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和增加给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为:1920.3648万元,其中第二部分费用:197.557万元,预备费:15.00万元。
2.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工程量按我公司编制的可研报告计算,估算采用的定额指标如下:2000年颁发的《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某估价表》、2002某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有关设备厂家报价、《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0册技术经济)及当地有关文件规定。
(2)各项费用的取值: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设计费等第二部分费用均按国家计委,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规定计取。
(3)本估算按国内技术先进成熟厂家进行设备选型和估价。
废水处理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项目建设工程总投资为1920.3648万元,企业自筹1100.3648万元,申请国家政策支持820万元。
投资估算表
序 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概算价值(万元) | ||||||||
建筑工程 | 安装工程 | 设备购置 | 工器具及备品 备件购置费 | 合计 | ||||||
一 | 第一部分费用 |
|
|
|
| 1707.8078 | ||||
(一) | 废水处理系统 |
|
|
|
|
| ||||
1 | 细格栅 |
| 0.502 | 6.24 |
| 6.7402 | ||||
2 | 格栅井 | 3.264 |
|
|
| 3.264 | ||||
3 | 隔油沉淀池 | 12.48 |
|
|
| 12.48 | ||||
4 | 撇油装置 |
| 0.351 | 4.46 |
| 4.8211 | ||||
5 | 排泥泵 |
| 0.254 | 3.17 |
| 3.4214 | ||||
6 | 填料 |
| 0.282 | 3.53 |
| 3.8102 | ||||
7 | 气浮装置 |
|
| 41.35 |
| 41.352 | ||||
8 | 气浮池 | 17.64 |
|
|
| 17.64 | ||||
9 | 事故泵 |
| 0.450 | 5.69 |
| 6.1430 | ||||
10 | 提升泵 |
| 0.326 | 4.03 |
| 4.3546 | ||||
11 | 调节池 | 48.6 |
|
|
| 48.60 | ||||
12 | 投药装置-1 |
| 0.664 | 10.68 |
| 11.3424 | ||||
13 | 潜水搅拌器-1 |
| 0.939 | 11.74 |
| 12.6749 | ||||
14 | 厌氧-水解池 | 58.32 |
|
|
| 58.32 | ||||
15 | 组合填料-1 |
| 0.620 | 7.80 |
| 8.424 | ||||
16 | 潜水搅拌器-2 |
| 1.087 | 18.38 |
| 19.4707 | ||||
17 | 缺氧池 | 115.2 |
|
|
| 115.2 | ||||
18 | 组合填料-2 |
| 0.897 | 11.18 |
| 12.0787 | ||||
19 | 潜水搅拌器-3 |
| 2.174 | 36.77 |
| 38.9414 | ||||
20 | 好氧池 | 194.4 |
|
|
| 194.4 | ||||
序 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概算价值(万元) | ||||||||
建筑工程 | 安装工程 | 设备购置 | 工器具及备 品备件购置费 | 合计 | ||||||
21 | 曝气系统 |
| 1.210 | 15.12 |
| 16.3296 | ||||
22 | 罗茨鼓风机 |
| 1.308 | 18.79 |
| 20.10 | ||||
23 | 污泥回流泵 |
| 0.495 | 6.19 |
| 6.6874 | ||||
24 | 混合液回流泵 |
| 0.708 | 8.86 |
| 9.5645 | ||||
25 | 二沉池 | 25.44 |
|
|
| 25.44 | ||||
26 | 混凝反应池 | 6.346 |
|
|
| 6.3456 | ||||
27 | 投药装置-2 |
| 0.605 | 12.36 |
| 12.9648 | ||||
28 | 辐流沉淀池 | 32.54 |
|
|
| 32.544 | ||||
29 | 刮吸泥机 |
| 0.748 | 9..35 |
| 10.0958 | ||||
30 | 带式压滤机 |
| 2.189 | 39.36 |
| 41.5488 | ||||
31 | 污泥浓缩池 | 7.776 |
|
|
| 7.776 | ||||
32 | 污泥脱水间 | 16.85 |
|
|
| 16.848 | ||||
33 | 综合设备间 | 22.46 |
|
|
| 22.464 | ||||
34 | 值班及配电室 | 11.23 |
|
|
| 11.323 | ||||
35 | 除臭装置 |
| 2.688 | 33.72 |
| 36.408 | ||||
36 | 水质在线检测仪 |
| 3.393 | 42.41 |
| 45.8006 | ||||
37 | 事故池 | 75.6 |
|
|
| 75.6 | ||||
38 | 回用水池 | 30 |
|
|
| 30 | ||||
(二) | 管线工程 |
| 23.61 | 295.13 |
| 318.7382 | ||||
(三) | 电气自控 |
| 14.11 | 176.40 |
| 190.512 | ||||
(四) | 道路绿化及 庭院照明 |
| 15.36 | 43.20 |
| 58.56 | ||||
(五) | 综合改造工程 | 44.88 | 10.27 | 47.45 |
| 102.596 | ||||
序 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概算价值(万元) | ||||||||
建筑工程 | 安装工程 | 设备购置 | 工器具及备 | 合计 | ||||||
品备件购置费 | ||||||||||
二 | 第二部分费用 |
|
|
| 197.557 | |||||
1 | 建设单位管理费 |
|
|
| 20.64 | |||||
2 | 工程监理费 |
|
|
| 20.256 | |||||
3 | 办公、生活家具 |
|
|
| 6.492 | |||||
购置费 | ||||||||||
4 | 职工培训费 |
|
|
| 13.248 | |||||
5 | 联合试运转费 |
|
|
| 19.344 | |||||
6 | 设计费 |
|
|
| 21.664 | |||||
7 | 预算费 |
|
|
| 13.92 | |||||
8 | 勘测费 |
|
|
| 11.968 | |||||
9 | 可研费 |
|
|
| 12 | |||||
10 | 合同预算审查费 |
|
|
| 3.6 | |||||
11 | 招标费用 |
|
|
| 6.624 | |||||
12 | 工程质量监督费 |
|
|
| 7.8 | |||||
| 一二部分费用合计 |
|
|
|
| 1905.3648 | ||||
|
|
|
|
|
|
| ||||
三 | 第三部分费用 |
|
|
|
| 15 | ||||
1 | 预备费 |
|
|
|
| 15 | ||||
|
|
|
|
|
|
| ||||
四 | 工程总投资 |
|
|
|
| 1920.3648 |
电 0.70元/kwh
水费 3.60元/吨
人工工资 840元/人•月
PAM 20000元/吨
1)原材料及动力费
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原材料及动力费
a.电耗费用
运行功率254.2KW,
则每日电费为:254.2×24×0.70×0.75=3202.92元/日
b.水耗费用
4.0×3.6=14.4元/日
c.药剂费用
PAM投加量按30g/m3计,则每日投加量为87kg,
87×20.00=1740.00元/日;
2)企业定额及工资总额:
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的操作人员为7人,人均月工资及职工福利费按840元/月•人计算,年工资总额为7.15万元。
因此人员工资为:7×840/30=196.00元/日;
3)折旧大修费
①折旧费用:
1920.3648万元×4.5%=86.42万元/年;
②维护大修费用
1920.3648万元×0.012=23.04万元/年=631.2元/日;
4)合计运行费用
不含折旧大修的费用:合计每日运行费用为5153.32元/日,折算吨水直接运行成本为1.78元/m3。
含折旧的费用:合计每日总的运行费用8207元/日,折算吨水总运行成本为2.83元/m3。
某市东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废水治理改造及废水回用工程项目处理规模为:焦化废水治理循环利用工程2900m3/d。年运行天数365d。工程总投资为1920.3648万元。主要工程内容有:焦化废水治理及废水回用系统、给排水管道和附属工程。
资金来源:企业自筹1100.3648万元,申请国家政策支持820万元。
本项目拟定1年内建成,当年投入生产,生产期按20年计,整个计算期为20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年使用,按建设进度设想进行分配。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按90天计算。
流动资金总额=(年经营成本/365)×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37.0 万元。
按要素成本估算法进行成本估算:
1)原材料及动力费
焦化废水治理及废水回用工程原材料及动力费
a.电耗费用
运行功率254.2KW,
则每日电费为:105.90×24×0.70×0.75=3202.92元/日
b.水耗费用
4.0×3.6=14.4元/日
c.药剂费用
PAM投加量按30g/m3计,则每日投加量为87kg,
87×20.00=1740.00元/日;
2)企业定额及工资总额:
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的操作人员为7人,人均月工资及职工福利费按700元/月•人计算,年工资总额为5.88万元。
因此人员工资为:7×700/30=163.00元/日;
3)固定资产折旧按直线法折旧,按20年综合折旧率计算。设备日常维护检修费按0.2%计算。
4)筹建费合计为:81.4万元,按10年摊销,年摊销费为8.14万元。
5)其它费用:其它费用是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后的费用,详见《成本估算表》。
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参数》有关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及投资利税率的要求,综合确定回用水收取费用的标准为:水费0.8元/吨,依此价格计算评价基本报表。
各项评价指标计算详见基本报表,由基本报表计算出的评价指标如下:
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0.26%
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i=4%):585.58万元
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静态):9.02年
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动态):10.87年
财务内部收益率:9.67%
投资回收期(静态):9.95年
投资回收期(动态):12.31年
投资利润率:7.4%
投资利税率:8.6%
资本金利润率:6.36%
财务净现值(i=4%)=449.24万元
通过以上评价指标可以看出,该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本行业基准收益率4%,说明盈利能力满足了行业最低要求,当i=4%,财务净现值为
449.24万元,大于零。因此,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考虑接受的。
盈亏平衡点(以生产能力表示的)=[年固定总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税 金)]×100%=40.17%
盈亏平衡点(以产量表示的)=17.6万m3/年
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只要达到设计能力40.17%时,也就是年产量达到17.6万m3时,企业就可以保本。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该项目基本方案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9.67%。投资回收期为9.95年(包括建设期1年)均满足了本行业基准值的要求考虑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分别对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本等因素降低或提高±0%,±5%,±10%,±15%,±20%时的单独因素变化对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影响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见附表。
根据对该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表明,该项目财务评价各项指标较好,财务内部收益率为9.95%,高于本行业基准收益率4%,在折现率为4%时,财务净现值为449.24万元,投资回收期为9.95年(包括建设期一年)等不确定分析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该工程项目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建设该项目将减轻对河流水质的污染,节约有限的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社会环境,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及城市建设,因此,该项目是可行的。
由于该项目费用与效益比较直观,不涉及进出口平衡问题,财务评价的结果已能满足决策的需要,根据《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第三条,不再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由于该项目费用与效益比较直观,不涉及进出口平衡问题,财务评价的结果已能满足决策的需要,根据《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第三条,不再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该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为企业每年节约26.46万吨的水资源,水的循环利用率≥95%,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高效利用水资源起到积极作用,预计每年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将大幅度减少,其中:
化学需氧量(COD)约减少275.21吨/年
生化需氧量(BOD)约减少81.505吨/年
悬浮物(SS)约减少35.482吨/年
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将对减轻水体污染产生巨大效益,该项目的使用在当地起着推广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排污企业尽快建设回用水设施。该项目实现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因此建设污水综合治理项目设施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企业也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1)项目建设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该项工程的建设每年可节水26.46万吨,节省水费21.17万元,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各种工艺经过比选,处理方法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3)该项工程总投资1920.3648万元,企业自筹1100.3648万元,申请国家政策支持820万元。建设资金是有保证的。
4)该项工程设计方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建设资金有保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因此工程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建议企业完善用水制度,对用水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全厂用水建立管理制度,保证排水正常运行。
在系统运行中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随时根据水质变化调整加药量,使得系统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配套设施的调试可根据有关的技术标准或由供货单位派人进行技术指导。试运行工作应邀请设计单位,安装单位共同参加,试运行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通过技术考核。有关设施调试,通水试运行以及验收等项工作的技术文件必须存档备查。